学考名著阅读范文

2024-06-18

学考名著阅读范文(精选6篇)

学考名著阅读 第1篇

三、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水就有岸,岸阻碍了水的自在流淌,也避免了水的泛滥成灾;水需要岸的善加疏导,却排斥岸的恶意围困。

请以“水与岸”的关系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导写】

首先,单看“水”或单看“岸”,你很容易看出事物的两面性;但联系起来看,“水与岸”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解到这一点需要哲学思维。这是正确立意的基础。

其次,需要从材料、从话题出发展开联想,这个环节先不要急于确定写什么,要把思维充分打开,尽可能地多向思考、多想几个写作的角度。比如可以围绕“哪些事物之间存在着类似‘水与岸’的关系”这一中心点发散思维:可以想到“自由与纪律(限制)”的关系,可以想到“个人自由与社会法规”的关系,可以想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问题,可以想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和困惑”。比如爱或教育如果不是以善加疏导的方式进行,爱如果泛滥成为溺爱,教育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围追堵截”,那么就会走向爱和教育的反面。再放开去想,风筝和人手里的线也有这种关系,风筝能不能飞起来,能飞多高,取决于线。风筝的自由总是有限的,如果它完全脱离了与风筝线的依存关系,过度自由带来的结果就是毁灭;反之,人如果把线拉得很紧,只收不放,只紧不松,风筝永远也飞不起来。其实人与人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还可以联想到许多,这就是发散思维。选择一些自己最熟悉的、感觉最有话说的角度下笔立意作文就可以了。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嘲笑的是他们所不了解的东西。

——歌德

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

——电影《爱玛》台词

对人的了解是通过心,而不是通过眼睛或智力。

——马克·吐温

读了上述文字,你一定会有所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注意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导写】

材料提供的三句话共同包含的意思是“理解”(沟通)或“了解”。我们能联想或感悟到的是:人和人的理解多么难啊!

许多嘲笑(不理解)源于人们的无知,如果你因为无知者的嘲笑而放弃某些打算,改变自己的想法,那就太悲哀了;快乐没有世界通用的标准,己以为乐,人未必以为乐,己不以为 乐,人或许以为乐;重要的是自己觉得快乐,不要太在意别人是否理解你的快乐,但你作为社会的人,你的快乐不要妨害别人的快乐,你应该多少在意别人的感受,尽管你不苛求别人一定理解你的快乐。什么叫“对人的了解是通过心,而不是通过眼睛或智力”?“眼睛”感知的是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智力”是靠冰冷的理性在判断事物,唯有“心”是真诚的有生命有情感的沟通的桥梁,有一句广告词就是“沟通从心开始”。多点理解就多点快乐,多点理解就多些和谐。

“不要轻易嘲笑别人”也是一个写作话题。去嘲笑不了解的人或事,只能自取其辱,了解别人快乐难,对人的沟通需要“心”决定了每个人没有资格嘲笑别人,再说嘲笑也不能给自身带来快乐!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成年大马哈鱼经过日日夜夜的长途跋涉,经历了千辛万苦,溯河洄游重返故乡,养儿育女,在故乡甘美的水中走完了生命的旅程,慢慢地死去。人回溯历史,可以知兴替,明晓历史规律,从而获得人生智慧。回溯过往经历,可以检省得失,坚定信念,憧憬未来。

请以“回溯”为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导写】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有点像老题目“回忆”“路”;但还是不能完全等同;“回溯”可以带有某种寻根的味道,可以是寻找个人精神家园之旅的点滴感悟,可以是个人成长历程中的一段难忘的足迹;可以是对耳闻目睹或是亲身经历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之人生得失的咀嚼和反思。

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材料中的“长途跋涉”“千辛万苦”和“回溯”本身的词义都表明,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一段有故事的历史,“检省得失,坚定信念,憧憬未来”也是需要艰苦的思考和费力的想象,它并不是简单地无关痛痒地回忆一件事。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小时候跟随父亲上山挖一种叫作桔梗的药材,上山不久就找到了一片,于是父亲带着我挖。挖了一会儿,父亲看看还剩下五六棵没挖,就告诉我不要再挖了。我不解,问父亲为什么不把那几棵挖掉。父亲说:“要留下一点,让它们结出种子。如果全挖光了,明年再来就一棵也挖不到了。”

这则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思考和启示?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

【导写】

根据“要留下一点,让它们结出种子。如果全挖光了,明年再来就一棵也挖不到了”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把握尺度。生活中,我们无论对己、待人、处事,都要把握好尺度。把握好了尺度才 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②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当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果断地放弃是必要的选择。“留一点”的道理告诉人们,获得眼前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长远利益,这样才能避免涸泽而渔。

③未雨绸缪。人生路上,处处有预料不到的情况。为应付这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应学会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材料中的父亲为了明年有桔梗挖,今年就做好了准备。

④学会放弃。放弃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有时候放弃是为了获得更多。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的价值就与螃蟹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像一根稻草一样,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需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导写】

材料介绍了“稻草定律”和人们对“稻草定律”的看法。“稻草定律”的内涵是人的价值与自身无关,就看与谁在一起。但有人对“稻草定律”存在看法,即稻草本身有着自己的特长,稻草没有必要攀附别人。

从“稻草定律”的角度分析,立意有:①环境决定事物(人)的价值;②如何增加人的附加值。

从稻草能够卖到螃蟹价格但不具有螃蟹的价值的角度分析,立意有:①看问题要看本质;②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从有的人的看法的角度分析,立意有:①依附他人不可取;②人的价值取决于自我的品质。

从综合的角度分析,立意有:①什么是价值;②人的价值由什么决定;③人的价值怎样体现。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馥郁是丹桂的格调,温润是美玉的格调,寂静是钱钟书的格调。正如性格决定命运一样,格调也影响着人生,钱钟书先生一生安于寂静,却创造了不寂静的人生。

请以“生命的格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导写】

“生命的格调”,从词语结构看,题目是偏正式词组,重心在“格调”,它是文章的立 足点;“生命”是修饰成分,规定着写作的范围。在现代汉语字典中“格调”有两种义项:①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②指人的风格或品格。由此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判断,此题中的 “格调”应取第二种义项,“生命的格调”即相当于人生的境界和品位。这样看来“生命的格调”不仅有高低雅俗之分,甚至有正确邪恶之别。

在写作时可以涉及这样一些相关概念:人生境界和品位(审美趣味、人生追求)、思想情操(高尚、卑鄙、诚实、虚伪等)、个性特点(沉静、豪放、张扬、内敛、洒脱等)、处世态度(乐观、积极、悲观、消极等)。应该说命题的取材的范围是宽泛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两种错误:一种是“偷换论题”,比如先提出“生命的格调是奉献”,接下来一直围绕“奉献”来写,而把“生命的格调”扔在一边。第二种是“贴标签”,就是先叙述一个故事,结束时加上一句“这就是生命的格调”之类的话语,以示所谓的“扣题”。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导写】

题目提供的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是解释 “见证”这个词的含义。“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明确指出“见证”既可指个人的经历,也可指社会、人生、历史的经历,这个“凝聚”一般指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第二句给我们指明了写作的范围,“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我们既可写现实人生,也可追溯历史人物或事件。可大可小,可远可近,可古可今,可实可虚。也就是说,这个题目既可关注现实,又可回顾历史。

从写作者的角度而言,作文的开口越小越好写,内容越具体越感人。比如可以写姓名的变化见证国家社会和人们意识的变化。例如爷爷叫赵发财,父亲叫赵爱国,我叫赵改革,联系时代背景,应该能写出好文章;再比如身上的穿着、家里的电器,村里的小河、树林、老碾、道路等等都能见证家乡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等等。

8.请以“与你为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材不限,不少于600字。【导写】

“与你为邻”的文题中隐含的关系因子是“我”。“我”“你”“邻”构成的三角关系中,“我”隐含着的不仅是写作视角,更有“我”所带来的心理与情感经历,以及“我”的价值认识。“你”和“邻”都因为含有不确指的因素而带来理解的多义性和写作的自由度。比如,若能着眼于“邻”字,则可以再深思:何种距离可以算是“邻”?这种“邻”是指物理空间意义上的,还是心理、情感和精神意义上的?“邻”是一个固化的对象,还是可以是某种渐近的动态认识过程? 结合以上的三角关系,我们就有这样一种思路:将“你”理解为一种精神追求,写“我”对它的认识与追求,由空间意义上的“邻”逐渐地发展成为精神意义上的“邻”。这正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一文中所写的:地坛原本是他空间意义上的“邻”,然而最后却进化成为他精神意义上的“邻”。他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生命认识与境界的提升。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钱钟书认为,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当今社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围城”无处不在。有围城,就会有突围。

你对“突围”有什么经历、体验或者看法?请以“突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导写】

“突围”是指突破包围。“突围”的反面是保守、封闭、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突”是“突破”,有主动的含义,应为意识到被“围”后主动的“突破”。显然,这里的“围”不是一个实指,而是一个喻指,喻指的内容非常广泛。客观上指阻碍人们前行的事物、不良的习惯、陈旧的传统、僵化的思想、世俗的束缚等;主观上指容易让人们产生懈怠、依赖、不思进取心理,从而阻碍人们前行的事物,如舒适的生活、过于优越的环境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围”,你的情感可能是你的“围”,你的事业可能是你的“围”,你的环境可能是你的“围”,等等。

可以写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个性化的体验、认识。只有具有人文的大视野,有思想高境界的文章才能出类拔萃。

10.阅读下面的小诗,按要求作文。

一面镜子,照了一辈子人,就是没有照见自己。有一天,它邂逅了另一面镜子,才看见了自己的真面目。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导写】

首先,通过关键语句,把握材料的感情倾向。“照了一辈子人”,“没有照见自己”,“看见自己的真面目”。单看前两个句子,似乎还有赞镜子无私奉献之意,如红烛如春蚕,但后一句最关键,奠定基调,结合三句,诗歌意在批评镜子只能鉴人,不能鉴己;只能明察别人的得失,却看不到自己的庐山真面目;只能知人,不能知己。

另外,还有关联词,“就是”“才”也可以作为佐证。表明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深深的惋惜,是浅浅的责备,是淡淡的批评。由物及人,诗歌意在告诫我们:不但要知彼,更要知己。要认清自己,不但要知人,更要察己,不但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别人,更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要为自己准备一面“镜子”。

立意,还可以化大为小,从如何认清自己入手,如材料找另一面镜子,论述“以人为镜,看清自己”。可以从大众身上看到人类的劣根性、人性的丑陋,从而反省自己丑陋的一面;也可以以领袖、榜样、楷模为高标,感知差距,寻找自身的不足,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具体说,“以人为镜”中的人,可以指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诤友、知音、爱人、师长、同事、邻里,也可以是素昧平生、萍水相逢之人,甚至可以是对手。还可以史为镜,前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吸取教训,认清自己,不让悲剧重演。如毛泽东“不可沽名学霸王”。当然,要认清自己,不一定非得借助外在的“人”“史”“物”,还可以为自己准备一面心镜,即“反躬自省”“三省其身”,时时开展自我批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知人更要知己。辩证地谈,前者作铺垫,着重论述后者。以人为镜,看清自己。诤友——生活中的明镜。知音——人生的一面镜子。要利用好对手这面镜子,看清自己。以史为镜,看清自己。

反观自省,吾当三省其身,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认清自己,着重强调认清自己的意义。

学考名著阅读 第2篇

【摘要】在艺术的长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传统文化瑰宝。名著既可以积淀文化底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作为教师简略分析了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并谈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适当地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开展些活动来营造“书香满园”的氛围。从而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关键词】兴趣指导氛围名著

名著在我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孕育着智慧,积蓄着思想内涵,展现着艺术魅力。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为名著阅读。名著阅读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发散思维还可以提高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它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对初中生提出了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教材具体明确地指出课外文学名著的必读书目,要求广大中学生阅读。这无疑里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措施。然而,现在大多数的中学生比较少去阅读名著。究其原因,社会科技发展多媒体的普及,学生习惯于网络快餐文化和青春小说。改编名著原著作品让学生失去了兴趣。学校为了应付考试,生活节奏加快使大家喜欢以“短平快”来阅读文章。学校、家庭社会重视程度不够,也是课外阅读难以有效实施的原因之一。特别是我们农村地区的初中生往往视野狭窄,无时间读书,无书可读,不会读书,这些现象十分普遍。面对这种先天不足,后天不利的情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必要和有责任去尝试改变现状。针对这些问题,就此简单地谈一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一、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教育学家夸美细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文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教学应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发挥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一,要合理利用时间,统筹安排,持之以恒。阅读名著可以根据需要和能力来安排时间,可以分课内、课外两个时间段,充分利用晚修和晚晨读,每天读十几页左右,一学期下来的积累,学生可以读几篇名著。课堂上五分钟的语言接龙,每天一位同学介绍名著的作者,思想内容品评语句结构特点等,每周可开设一节阅读课,安排下午的第三节课去多媒体图书室自主阅读。通过长期安排,学生就能在阅读中体会个人情感,生活体验,价 1

值观念以及知识构建。从要我读书向“我要读书”转变,由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天空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的成就感。

第二,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学校没有间像样的图书馆,藏书不多。极少向学生开放,学生难以借到书或因经济条件买不起书,很难开展阅读教学。所以学校领导通过扶贫单位和自费购置了不少名著,学期初又在图书室增改了几台投影机,并开放校园图书室。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前,学生进入多媒体图书室。先欣赏影视片断,辩析影视作品与原著在表达方式的区别,也可适当地辩论,真正感受到原著的魅力。教室里可以设置读“名著专栏”。“图书角”,“品读栏”,动员学生互赠书,号召人人捐一本以上的书籍,由班级委员统一组织、管理,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学生通过课堂内外资源公享、整合材料,增强阅读量,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重阅读指导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大部头的名著学生往往会望而生畏,此时阅读指导尤其重要。

第一,穿针引线。即以文体做为引线,充分利用文体教学。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所以我们可以据据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向学生们推荐些名著。做到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新课标要求学生必读的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在教材中都有节选,可适时推荐。如在教授《美猴王》时,向学生提出你如何评价美猴王坐上宝座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通过绘声绘色地分析美猴王的性格特点。提及些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事例,说明它坐上宝座的必然性,同时也可教育学生要想取得一项事业的成功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劳动甚至代价。更有利于全面理解人物性格特征。由于文本迁移,认识事物就更全面,也调动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主动去找名著来看。

第二,因势利导。合理有效的阅读指导方法会激起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意识,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审美意识就需要做到因势利导。文本的解读应有针对性,同时应关注学生的爱好,水平不同,可以进行个别指导。有的学生注重情节阅读,有的关注插图,有的只是走马观花。比如教《孔乙己》的一课时,向同学们提出评价下孔乙己的最初印象的时候,有的同学很容易批判“孔乙己”好吃懒做。这是学生比较粗心大意,忽视了一些看似平淡的一言一行,导致理解文本的失误。我就对学生进行了指导,让学生阅读细节描写,学生读后恍然大悟,认识到自己是忽视了一个细节,听人家背地里谈论,这不是孔乙己的表述,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由此可见,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恰恰相反,不是表达坏品行,而是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略带同情,所以通过引导学生不仅兴趣盎然,且培养缜

密的思维和细心的态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去伪存真。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修养不足,再加上许多读物尤其是名著作品有意无意地遮掩现实生活或自身的看法,新华书店推荐的必读书目比较多,多少有些隐忧。这时我们需要有一双慧眼,辨别其价值。比如世界名著《约翰克利斯多夫》中就涉及到了许多音乐家、乐曲、理论,不适合中小学生的阅读。家长盲目帮助选择、购买,也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取向。此外,还有鲁迅先生的小说大多比较晦涩其,对隐语式的思维偏爱远远超过卡夫卡。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向学生推荐些《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等通俗易懂的散文,杜绝言外之意难度高的作品。

三、增加阅读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主动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所以我们需要创造些生动活泼、各种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观看影片、名著专场、易中天品三国等。比如在教学《水浒传》时,就组织学生讲“落草为寇”的故事、“话说水浒人物”的演讲比赛、“论水浒的风土人情”我看《水浒》的作文竞赛、我来绘水浒英雄好汉、名著影视专场、水浒手抄报、名著知多少知识竞赛等活动。从各方面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深刻体悟名著韵味。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品尝到了喜悦的果实。激起自豪感和求知欲望,主动阅读名著。

四、运用阅读方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法,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口到。加强对比阅读的指导,圈点勾画阅读的指引,创新思维阅读的探讨。形式可以是小组读、指名读、全班读、泛读、粗读、精读等等。此外,还应重视阅读后的个人体验。写博客,将众多关于人物性格、语言、命运等的感点找出并发表自己的言论。边读书边写随笔。将你的随感可以记名著中的人事物进行对话,将作者的观点,人物情感,语言表达,社会内涵等记载下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读后写读后感,观后写影评。通过这些方法提高阅读兴趣,学生能乐学,爱学。

经典的名著蕴含着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能够陶治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兴趣,对人的一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少“经典奠基”会严重影响人格健全发展。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人生应该读几本垫底的书。”名著不下是垫底的书吗?我们应该长期坚持阅读名著。有人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

乏味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要多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激发兴趣,营造读经典,读名著的环境。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积淀文化底蕴就应该多引导学生回归名著中汲取养分。我相信作为教师只要对阅读教学不断探索、实践,在不久的将来,将改变社会观念、家庭意识,促进学生发展和教育进步。

五、营造阅读环境

学考名著阅读 第3篇

学生阅读名著, 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健全人格的培养, 人生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新课标中增加的这一新的教学内容, 江西、福建等省纷纷将名著阅读列入高考范畴, 名著阅读题也成为师生们关注的新热点。这样的做法对落实阅读目标、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确有作用, 但自从江西省高考卷中出现这一考点以来, 在一线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名著阅读题出现的几点问题

1. 名著导读之考法

例如2011江西卷的“文学名著”题: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格特漂亮的小女儿被人用一个独眼、驼背、长着罗圈腿的小怪物换走了。她伤心过度, 将自己封闭在一间叫“老鼠洞”的小屋里, 成了隐修女。

B.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 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 并亲口告诉觉民冯家的亲事不提了, 以后好好读书, 扬名显亲。

C.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 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 终于心灰意冷, 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

D.孙权听取谋臣的建议, 谎称国太病危, 骗孙夫人携阿斗回吴, 让刘备拿荆州来换阿斗。孙夫人携阿斗离去时, 被赵云、张飞截下, 留下阿斗, 只放回了孙夫人。

答案选C。贾宝玉“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是错的, 他家道衰落后与贾兰一起苦读诗书, 中了进士;他无意于仕途, 此举只是证明自己并非无才。

按照高考说明, 文学名著题是要考查考生对原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了解。出题人的初衷是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细致地阅读这些名著, 但考题中涉及的问题却不是阅读一两遍就能解决的。

2. 名著导读之教法

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教师忽视乃至放弃“名著导读”, 听任学生盲目阅读不加指导;或导不得法, 以讲代读, 错把课外自读当作讲读。有的老师紧跟考题, 注重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试卷上的题目, 对于名著导读这一新题型, 采取了一些更为实际的教法, 比如印发材料, 介绍这十部名著的梗概以及其中的重要情节。如果采用这种方式, 也就好比撒网捕鱼, 而捕到鱼的机会也不会很高。

3. 名著导读之学法

学生方面, 同样存在着问题。一方面, 学生阅读时间少。高中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 潜心阅读名著的时间越来越少。于是乎, “快餐名著”风行一时, 学生只注重单一的故事情节和苍白的人物符号。另一方面, 学生缺乏读书热情和阅读兴趣。有些学生觉得名著读起来感到枯燥, 甚至读不懂, 于是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这几年, 一线教学跟着高考走, 名著阅读“应试化”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常态, 引导学生多读名著的初衷, 退变成“一道道冰冷的毫无生命的选择题和简答题”。

这种现象应当改变, 名著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提升人文素养。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应该让名著阅读远离应试, 让学生不要带着功利的目的去阅读名著, 让名著导读回归“真阅读”。

二、对策

1. 引导阅读, 激发真正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一种情感体验, 名著阅读更是一份审美享受。阅读名著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 精神得到成长。像名著中的思想文化著作, 如《论语》《圣经》等, 其本身就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 了解它们, 有助于青少年奠定自己的精神地基。像《红楼梦》《巴黎圣母院》等文学作品, 本身就是一种以真善美为目的的理想的艺术, 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可以启迪人生, 熏陶品德, 塑造和净化心灵。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 感受名著带给我们的启迪;我们要学会倾听, 倾听名著带给学生的成长, 这理所当然地应由语文学科来承担。重视课内导读, 关注经典作品的人文色彩, 激发最广泛的阅读兴趣, 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 这是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2. 指导阅读, 奠定生命成长的基石

按照现有的课程容量, 学生要完成必修、选修教材的学习任务, 负担是比较重的, 几乎不可能在课内花大量时间来阅读名著。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制定假期和课余休息时间的阅读计划。安排学生自行阅读之外, 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不仅仅是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同样重要。除了对学生进行一些读书方法的指导, 有关名著的电影、电视剧、网络关于名著的热门话题等等, 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一些阅读后的活动, 如开展读后感评比、辩论会、诗歌朗诵会等。通过这些活动, 一方面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 检测他们阅读的效果。

三、结语

让名著阅读走进阅读教学 第4篇

【关键词】名著阅读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7X(2014)07-027-01文学名著作为人类文化的结晶,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其对于人类精神的建构、人格的塑造以及文化的熏陶都是一般文学作品难以企及的。名著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信念和理想的追求,对真、善、美的渴望,对人类、自然以及整个社会的关怀。当然,名著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引以为傲的宝贵精神财富。仔细阅读,深刻理解,定可开拓视野丰富人生。俄国作家赫尔岑曾说:“歌德和莎士比亚抵到整整一所大学。”所以文学名著阅读一直就被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文学名著阅读现状

2008年江苏高考增设名著考查内容,愈加强调名著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老师的责任即在有限的课时里,凭着自己的诚挚与热情、知识与感悟,与学生一起欣赏文学理解文学,而后领略书中蕴含的哲理与完善我们的人生。

但是名著阅读及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高中生课业繁重,压力很大。很多高中生特别是理科生,除了课堂上跟着老师分析课文思路,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课外基本上很少读书,更不用说静下心来阅读欣赏体悟名著了。在忽略文学名著阅读的情况下,许多学生课外阅读都以娱乐、消遣为目的。“一项调查显示,46.72%的初中生和 35.48%的高中生课外阅读以消遣为目的,在中学生购买的报刊图书中,知识类书刊占 55.6%,消遣类占 44.3%。”

这种大范围的平庸化阅读活动,不能给学生带来社会和人生的严肃深刻的思考,反而会钝化学生表达的锋芒,使学生失去富有个性的、精确而多样化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要重塑严肃文学的正统地位,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健康的阅读环境,就应让经典名著占领阅读阵地。高考试卷设置名著阅读试题,其意图之一就在于试图通过高考指挥棒来拨乱反正,促使学生回归名著本身,引导学生多读名著,读好名著,读经典名著,从而了解社会,体味人生。

二、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1.阅读名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通过名著阅读,则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

2.阅读名著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在课堂中曾不止一次地跟学生说过,读名著不仅可以养性怡情,还可以给你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我们平时学的课文固然也是佳作,但是大多篇幅短小,不如名著读得酣畅淋漓。而且课本中的事例众人皆知,你再引用不免和别人重复,把这些东西放在作文中也很难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而名著阅读则可以给你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

3. 阅读名著可以丰富人生经验。高中生是朝气蓬勃的一代,但是也缺乏人生经验。而读名著则可以丰富学生的人生经验,我们可以在名著里面的人物身上看到时代的缩影,看到岁月的积淀,看到历史的轮回,看到人类的进步,看到世界的发展。苏联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时代的英雄,他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这些完善的人格操守已成为千千万万青少年读者心中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三、让名著走进语文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1.运用新型资源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教师可以针对从学生热衷的影视、音像文化入手。如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给学生呈现了一个家族从兴盛到衰亡的浩大过程。但是电视剧只呈现了书中的一部分内容,但凡改编的电视剧十之八九不如书来得精彩。我在书本中讲到《林黛玉进贾府》那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文本,找出人物形象特点,然后通过视频来强化刺激他们的感官形象。课后我布置学生完成《红楼梦》1-10回的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这样的过程下来,我发现学生真的有兴趣并且是很急切地去读书,读过之后他们知道为何林黛玉离开自己家来到贾府,来到贾府后她的谨言慎行以及和贾宝玉的爱情萌芽等。时间长了之后,有的学生课后跟我讨论《红楼梦》里面的诗词,人物,故事情节等。我发现这些学生真的是爱上了读名著,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名著的大潮当中。这一点我十分欣慰,只要我们适时的引导,学生还是爱读书的。

2.利用课外活动吸引学生阅读名著。我在班级里还会开展“评选读书积极分子”的活动,给众人树立读书的榜样。也能使被表扬的学生有成功感。还会开展“新书推介”、“与你分享”等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及感受。这一活动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而读书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可以强化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学生的独到见解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引领他们在书籍中去探索。

3.举办与名著阅读相关的活动课。有时候作文练习时,学生的作文令我眼前一亮。如“我眼中的林黛玉”、“我与曹孟德的对话”“项羽,我想对你说”这时候我就会专门拿出一节课,举办与名著人物对话的活动课,让学生走进名著书中的人物。与前人进行交流,可以贯通华夏千年,通晓世界发展史。

4.以故事引导学生阅读名著。课堂上根据授课内容穿插一些与名著有关的故事。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更加敬佩老师,感叹教师的学识渊博。让名著阅读走进阅读教学中,老师点拨为辅,学生主动阅读为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是收,获了知识,更是丰富了人生经验,开拓了视野。

阅读知识:文学名著阅读批注 第5篇

批注是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是精读文章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春季就要开班了,汪老师为了培养同学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所上的每个班都在有针对性地阅读文学名著,且严格要求同学们要会作阅读批注,每节课我会亲自检查落实各位同学的批注阅读情况,希望所有家长知晓并给予支持。

我下面把我有关实践批注形式阅读文学名著的初衷和意见阐述如下,但愿能让大家更进一步理解我的教学动机和意义。

一.做批注的方法

1. 赏析语言特色,如修辞生动、动词准确、修饰语精当、哲理深刻。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

2. 评点人物:根据文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人物性格,品质进行定向点评,作出合理的评述,例如读《三国演义》读到吕布杀他义父,可在书旁边点评:“吕布见利忘义”。

3.批语: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

4.内容总结: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以及中心思想,准确把握文章脉络。

二.做批注的位置

可以是“眉批”、“首批”(批在书头上),也可以是“旁批”、“侧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还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也可以在句子的下面用直线或者符号去画标记,例如,人名,地名,陌生字词等。

三.做批注的好处

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想吸收书中的精华,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最好要会作阅读批注,批注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以帮助自己理解原文,进行深入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阅读时,不思考还不如不看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在大量阅读的同时,几十年读书不辍,动笔不断,边读边批注,最终一部见解深刻、考证翔实的《日知录》也就随之问世了。

在如今这个阅读普遍讲究贪多,贪快的时代,有很多同学只读而不想,书读的多,却沦为书本的奴隶,没有什么思想,或者走马看花的阅读,所获甚微。

作者: 汪亮老师

《童年》名著阅读(一) 第6篇

(一)窒息的天地 苦难的童年

——《童年》导读

内容概括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第一部(其它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精彩片段,需要精读的篇章

①雅柯夫和奇奇打架(第二章)②与外祖父等人联欢(第三章)

③外祖父打外祖母(第十章)④报复老师(第十二章)

作品特点

《童年》是高尔基的三部曲之一,全书以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为第一人称描写。这本书也是高尔基的一部自传,阿廖沙可以说是他本人的一个版本或童年的他,这讲述了儿时的高尔基。

一、多视角的描写方法

《童年》在艺术上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方法去描写。作品主要从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使《童年》更加生动,充满童趣,例如对于阿廖沙父亲死的这一段描写:

在幽暗的小屋里,我父亲躺在窗下地板上,他穿着白衣裳,身子伸得老长老长的,他的光脚板的脚指头,奇怪地张开着,一双可亲的手安静地放在胸脯上,手指也是弯曲的;他那一对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住,像两枚圆圆的黑铜钱,他的和善的面孔发黑,难看地龇着牙吓唬我。

以上一段话的描写十分真实地表现了一个3岁男孩的心态。因为他年纪小,还不懂死亡意味着什么,所以他注意的是那些他认为有趣、奇怪的事情,例如父亲的脚趾奇怪地张开着,难看地龇着牙等等。

另一方面,作家又偶尔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使作家笔下所写的文字含义更清晰更深刻,更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二、语言艺术

《童年》的语言十分生动活泼,场面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例如在外祖父家打架时场面的描写:

两个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伸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似的响:

“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样儿了,说:

“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子清静,分吧!”

“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发光。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耳朵。

这段文字虽然不长,却把一具乱七八糟的打架场面写得很有层次,把每一个人的动作、表情、心情都鲜明地描写出来,读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选材独特

《童年》取材于作家的自身经历,然而它不是作家早年生活的简单再现。它一方面真实地 描写了阿廖沙的成长过程和他的所见所闻,大量运用真实的材料。另一方面,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努力挖掘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并对他们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使他们能够反映生活的本质。因此,在《童年》中,人物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而成为某一类人的代表。外祖父的家已不是一个一般的家庭,而是旧俄时代那个由沉重的劳动、家长制手工业的生产关系和无聊生活造就的小市民社会的缩影。

各章简介

第一章

中心人物是外祖母。她善良、聪明、能干、充满爱心,是千千万万俄罗斯优秀女性的代表,对“我”的一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本章末尾用充满诗意的美好语言描写了外祖母的肖像和人品,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形象。年过花甲的外婆跟三、四岁的“我”见面时的第一次“对话”生动活泼,风趣盎然。早已过不惑之年的高尔基,以三、四岁儿童的口吻、眼光、心理、行为,真实而生动地描写、反映当时的客观现实,深刻而准确地表达自己十分成熟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语言简洁生动,非常口语化,非常适合人物的口吻和当时的语言环境;情节画龙点睛,人物栩栩如生。不仅本章,而且全部《童年》,具有这个显著的特点和优点。《童年》开篇就写得十分精彩。它可以摘出来绝不止一篇优美的散文。从译者加的标题就可以大体知道本章内容:

一、“外祖母的出现”;

二、“父亲的去世和弟弟的降生”;

三、“父亲的安葬”;

四、“伏尔加河上的风光”。《童年》的每一章都是由许多篇这样的优美散文组成的。《童年》可以比拟为一串珍珠项链,而每一篇散文就是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比如本章就藏着好几颗这样的珍珠。

第二章

可以分三大块,也就是三篇优美、精彩的散文。它们可以分别标题为:“兄弟斗殴”、“凶残的外祖父”、“外祖父来病床看我”。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祖父。小说写外祖父毒打外孙们的凶残,令人惨不忍睹,毛骨悚然。后来他来病床看“我”的情景,又令人觉得此老头儿的身世值得同情,他的精明令人佩服,虽然他的凶狠不能原谅,但也就多少可以理解,特别是在读了第五章他在病中教阿廖沙“我”识字和讲人生哲理以后。

第三章

分四大块,即由四篇散文或短篇小说组成。它们也可以有明确的标题。

一、“一双金不换的手”。伊凡是一把干活的能手,去市场购物时也会替外祖父省钱当小偷;

二、“热闹的家庭舞会”,主角是伊凡和外婆;

三、“雅科夫的吉他”。他当然也是舞会的核心;

四、“小茨冈的惨死”。别号“小茨冈”的伊万是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婆的养子,从他生下来被遗弃到他的惨死,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有爱。小茨冈是个善良、勤劳、能干的小伙子,是“我”童年时最好的朋友。他的惨死,跟自私卑鄙的兄弟两人直接有关,但根源还在于造成自私卑鄙等劣根性的社会顽症。

第四章

本章着重写外婆,写她对上帝的虔诚,对人的善良、忠厚,对丈夫的容忍、体谅;写她的聪明,能干,健谈,会跳舞,会讲童话;火灾里指挥若定,火灾后为舅母接生;她是大家庭的好主妇和顶梁柱,是“我”最贴心最亲爱的朋友。小说中对火灾场面的描写非常精彩。

第五章

可分上、下两篇:

一、外婆和外祖父各自讲述自己的苦难身世。两人都是早年丧父的孤儿,都曾跟着母亲沿街乞讨,后来也都凭着聪明能干、吃苦耐劳而自立,最后共同挣到目前这种小康家境;

二、占更多篇幅的是外祖父教“我”识字和给“我”讲述自己的人生体念和生活哲理。他对“我”的好奇心有问必答,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透彻明了。

第六章

写大舅米哈伊尔为了争夺家产带领流氓冲击、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这不仅深刻地揭露了这个逆子的凶恶嘴脸和丑恶行径,也客观地暴露了千千万万小市民家庭的尖锐矛盾。在这 次父子短兵相接的“战斗”中,阿廖沙“我”担任了火线侦察兵的角色,写得有声有色,相当精彩,可以推出一篇标题为“我注视街上的敌情”的优美散文。这次“战斗”中善良的外婆由于劝架被醉酒的逆子的钢棍打到了手臂,造成了骨折。

第七章

也可以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两个上帝。外婆的上帝慈悲为怀,赐福人类,主宰一切,洞察万物,外祖父的上帝专横跋扈,法力无边,严厉残酷,人人害怕。这种对比通过生动的文学描写展现出来,丝毫没有概念化的说教,写得十分精彩,耐人寻味。下篇主要写街上的所见所闻后的痛苦感受,顺便也重提留在家里的苦恼。“我”就是在这种家庭和社会环境下生活和成长的。上篇是写“我”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环境,下篇是写“我”家里家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两方面都是明显影响我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客观因素。这显然是上、下两篇合成一章的主要理由。

第八章

也可分为上、下篇。上篇描绘了外婆讲童话的情景、本领,还记录下来《隐士和勇士》这篇优美迷人的童话;下篇介绍了“我”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朋友,一个不知真名实姓、只知外号“好事情”的“外人”和“怪人”,并且着重叙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上、下篇之间的内容通过“怪人”听外婆讲童话的场面联系起来。小说故意用若明若暗的手法,巧妙地让读者心领神会“好事情”和外婆的某种尴尬关系。

第九章

也可以分成上、下篇。上篇写“我的好朋友彼得大伯”;小说很重视大人讲故事对儿童的影响。马车夫就常给“我”讲故事,虽然他的讲故事本领比外婆、外公差多了。本章最精彩的情节是“我”与三兄弟的友谊。下篇写“我”和 “三个小少爷”的友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对一个人“心灵面貌“和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小说如实地写了“我”对三个小少爷的好感和羡慕。外婆支持“我”和三兄弟的友谊,但外祖父、三兄弟的父亲上校奥夫相尼科夫禁止他们交往,甚至马车夫彼得也坚决反对。马车夫跟“我”因此发生了争吵,这次“争吵”成了联结上、下两篇的纽带。

第十章

写“我”母亲的突然回家和新产生的家庭矛盾。一个年轻丧夫、留有幼子、任性好强的不幸女人,在多年离家之后带着痛苦回到替她抚养儿子的、孤苦年迈的父母家长住,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和冲突,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她的婚姻大事,过去和现在都是父女矛盾、冲突、争吵、闹架的焦点和导火线。小说先是详细地写了母亲和“我”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接着写了母子之间因为“背诗”而爆发的一次争吵;最后又重点写了父女之间因婚姻问题而爆发的一次大闹架,外祖父气得跪在女儿面前,接着又无故把外婆打伤。争吵和闹架成了家常便饭;打了再好,好了再打,一家四口就是这样打发日子!

第十一章

主要写母亲回来后的家庭生活,首先是母亲与一些青年男人的交往,虽然用笔不多,写法上也若明若暗,欲说又止;其次写表哥萨沙的逃学和逃跑。表哥和“我”都是可怜的孤儿,他没有亲母,继母对他不好。小说对他的逃学写得非常生动具体。但本章的重点内容还是外婆给“我”讲父亲的身世和父母的婚事。

第十二章

写母亲再嫁和再嫁后的生活,写“我”的这个“伤心事件”对自己心灵造成的创伤,写这两年里外祖父的家境日益衰落、以至完全破产,搬家不断,住房和生活一次比一次差,几乎真的要上街讨饭了。“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母亲再嫁的事实。可以说,家庭矛盾主要表现在“我”和母亲之间。也重点写了上学读书,特别写到一位热爱儿童、循循善诱的教育家。

第十三章

写外祖父与外祖母分家过日子,写“我”捡破烂为生,写“我”与几个小朋友去河边偷 木板卖钱,写这些小伙伴们艰难的生活和彼此的友谊,写母亲的死,最后,写“我”不得不走向“人间”。所有这些内容,乍看很零乱,但完全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因为它们都在写这个家庭的穷苦。《童年》的悲剧是以母亲之死这悲惨的一幕结束的。

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关系表

父亲 彼什科夫(手工业者,老实、本分)

母亲 瓦尔瓦拉(勤劳善良的下层妇女)

继父 叶夫根尼•马克西莫夫(脾气暴躁,经常毒打妻子)

外祖父 卡希林(凶狠、残暴、自私、贪婪、吝啬)

外祖母 阿库琳娜•伊凡诺夫娜(勤劳、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

主人公 阿廖沙(善良,坚强,勇敢,纯洁,能干,有信心)

大舅舅 米哈伊尔(自私自利,贪婪)

小舅舅 雅科夫(自私自利,贪婪)

舅母 纳塔利娅(温柔、怯弱)

表哥 雅科夫的萨沙(顺受、麻木)

表哥 米哈伊尔的萨沙(沉默、忧郁)

伙伴 小茨冈(是个弃儿,为人开朗活泼,与主人公十分友好,但后来惨遭害死)

老匠人 格里戈里(正直、本分)

保姆 叶芙盖尼娅(快活善良)

房客 “好事情”(知识渊博、沉默寡言)

《童年》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的主要人物为外祖父、外祖母和阿廖沙。

外祖父是俄罗斯小市民阶层的典型代表。他暴躁乖戾、自私残忍,动辄打人骂人,如无缘无故毒打外祖母,为一点小事把阿廖沙打得昏死过去;他残酷虐待工人,将替他劳动了一辈子的老匠人格里高里赶出家门;他甚至六亲不认,要求共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伴自谋生路。有钱时他作威作福、独断专行,破产后更是丧尽天良、失去人性。物质上破产,精神上也完全垮掉。外祖父的形象是小说中丑恶势力的化身,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俄国小市民阶层灵魂中卑鄙丑陋的一面。

外祖母的形象可以说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长廊中最光辉、最富人性的形象之一。她善良、慈祥且富有同情心,阿廖沙被外祖父毒打时只有她挺身而出,还总让阿廖沙给被外祖父赶走的工人格里高里(眼睛瞎了,沿街乞讨)送饭;她乐观开朗,能歌善舞,会讲许多优美的民间故事,富有生活情趣;她性格幽默风趣,把自己的长头发说成是上帝对自己的处罚;她宽容大度,善解人意,心甘情愿地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中的众多苦难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人性之光。外祖母是最富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

阿廖沙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善恶分明、敢爱敢恨。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将他锻炼成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人。追求知识和美好的未来成为阿廖沙最坚定的信念。生活的困苦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终将一片光明。阿廖沙的形象是俄国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也代表了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之路。

你最喜欢《童年》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上一篇:小学升旗稿下一篇:天使的声音阅读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