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下册七、动物园教学设计

2024-08-25

一年级音乐下册七、动物园教学设计(精选6篇)

一年级音乐下册七、动物园教学设计 第1篇

一年级音乐下册

七、动物园教学设计

七、动物园 型 新授 总时 2 第1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验描绘老虎、狮子、大象等动物的音乐,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懂得人要爱护动物。

2、能够演唱《两只老虎》和《两只小象》,能够模仿老虎、狮子、大象走路的动作和叫声。教学重点

欣赏音乐、听音乐做律动 教学难点

欣赏音乐、了解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

录音机、简单乐器 教学过程 教

动 学

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音阶。

d

re

i

fa

sl

la

xi教师弹奏音阶,学生听音阶演唱,注意声音要自然、放松。

二、学习新。

1、教师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

自己都有什么样的玩具?

(学生回答)师:那么下一次大家把自己的玩具都

拿过来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说说你玩具的由来,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2、教师播放歌曲,学生听歌曲体会

《两只老虎》的情绪。

学生唱音阶,自然的放出声音。学生回答。学生回家去准备自己的玩具。

试唱音阶导入新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教学过程 教

动 学

动 设计意图

3、学生识谱。教师带学生朗读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

4、学生分组互相朗读曲谱,加深记忆。、学生按照节奏齐读歌曲《两只老虎》歌词。

(教师予以指导)

6、复听歌曲,学生可以轻声哼唱。

7、教师范唱,学生轻声唱。

三、欣赏《狮王进行曲》。

1、初听乐曲,学生体会其情绪。

2、复听乐曲,学生思考问题:

听着音乐像玩具兵那样走一走。

3、最后听乐曲,完成思考问题。

学生自己识谱。学生齐读旋律。按节齐读歌词。学生听音乐轻声哼唱歌曲。学生欣赏乐曲学生分组听乐曲表演《狮王进行曲》,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表演的最好。

学习新知识听音乐唱歌曲聆听乐曲分组表演板书设计

1、出示歌曲《两只老虎》的歌词。

2、音阶。1

7d

re

i

fa

sl

la

xi后记

通过本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题

七、动物园 型 新授 总时 2 第2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的拍击二拍子、三拍子、和二声部、三声部的节奏,增强合作意识。

2、能够在学会唱歌后正确的唱唱名。教学重点

欣赏音乐、听音乐做律动 教学难点

欣赏音乐、了解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 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教

动 学

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理发师》的音乐,学生听音乐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学习新。

1、教师播放歌曲,学生听歌曲体会

《两只老虎》的情绪。

2、学生识谱。

(学生可分组进行)

3、教师弹单音,学生听旋律齐读歌

谱。

4、学生分组互相朗读曲谱,加深记忆。、学生按照节奏齐读歌曲《两只老虎》歌词。

(教师予以指导)

学生演唱歌曲。学生识谱活动。学生齐读曲谱。学生按照节奏齐读歌词。

复习歌曲学习新知学习曲谱及节奏教学过程 教

动 学

动 设计意图

6、复听歌曲,学生可以轻声哼唱歌词。

7、教师范唱,学生轻声视唱。

8、教师弹伴奏,学生听音乐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9、学生思考问题:洋娃娃还和谁跳舞呢?他们还会跳什么舞?

10、歌表演。学生听歌曲创编音乐律动表演,比一比,那一组表演的最好。

三、欣赏《大象》。

1、初听乐曲,学生体会其情绪。

2、复听乐曲,学生随着音乐唱词,感受节奏。

3、最后听乐曲,完成思考问题。学生自己识谱。学生齐读旋律。按节齐读歌词。学生听音乐轻声哼唱歌曲。学生欣赏乐曲学生分组听乐曲表演《大象》。学习新知识听音乐唱歌曲聆听乐曲分组表演板书设计

1、出示歌曲《两只小象》的歌词节奏。

2、3/4拍的节奏。后记

通过本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一年级音乐下册七、动物园教学设计 第2篇

一、教学内容分配表

课时

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

音乐创造

音乐与相关文化

第一课时

声音的强弱

《小动物唱歌》

画一个你最喜欢的动物的头像。

第二课时

声音的强弱

《小动物唱歌》

自有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并模仿出这种动物的典型动作,歌表演《小动物唱歌》

第三课时

《口哨与小狗》

《咏鹅》

体验中国古诗的韵味,感受中国古文化

第四课时

《小毛驴爬山坡》

选用响板或双向筒为《小毛驴爬山坡》伴奏

第五课时

《快乐的小熊猫》

《快乐的小熊猫》

随音乐即兴表演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本单元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难点:

体会每首歌曲各自不同的音乐情绪,《小动物的歌》是欢快的,《小毛驴爬山坡》是俏皮的,而《咏鹅》是悠闲自在的。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歌声表现不同音乐的情绪。

教具准备

1、钢琴、录音机及磁带、打击乐器(大鼓、铃鼓、响板、双向筒)。

2、卡片:强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曲《小动物的歌》。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一步理解声音的长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并能正确运用到音乐中。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

2、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

3、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

4、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它的叫声。模仿逼真的,将图片取下站在空的头饰上,并带在这位同学的头上。

5、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

⑴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叫声进行对比: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

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

⑵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

6、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

7、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⑴学生听教师范唱或录音。

⑵根来时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强调4/4拍的第一拍“小动物”中的“小”字。)

⑶教师分局教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动物的典型动作。

⑷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大声领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表演《小动物唱歌》。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通过歌表演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大鼓和铃鼓,请学生敲击这两种乐器,感受乐器的声音力度: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强?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弱?

2、在音乐中“强”用什么表示?“弱”用什么表示?

p

F

出示卡片

3、a小女孩敲击碰铃。B新年晚会上人们静听新年钟声。

师问:谁发出的声音强?谁发出的声音弱?(碰铃发出的声音弱,钟声发出的声音强。)

4、复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5、引导学生注意发现歌谱中出现的“f”和“p”,理解含义,并请同学们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咏鹅》。

2、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验中国古诗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通过欣赏《口哨与小狗》,体会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过程

1、谁会背诵描写动物的古诗?(《咏鹅》)

2、学唱歌曲《咏鹅》。

(1)请到家一同背诵《咏鹅》。

(2)教师为学生讲解诗词的含义

(3)学生朗读歌词,体会诗意。

(4)教师范唱。

(5)学生跟录音机学唱。

(6)体会歌曲悠闲自在的情绪。

3、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1)初听音乐:你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除了小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2)再听音乐:主人与小狗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你如何表达乐曲的.情绪?

(4)对比这两首乐曲的情绪,《咏鹅》是优美抒情的,《口哨与小狗》是欢快活泼的。

4、总结:将今天学习的歌曲《咏鹅》唱歌爸爸妈妈听。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咏鹅》。

2、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咏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唱。

2、通过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体会音乐所描绘的小毛驴--俏皮、淘气,体会音乐旋律的起伏与描述小毛驴爬山坡之间的关系。

3、鼓励学生选用双相同或响板为音乐配伴奏,有条件的可以写出简单的节奏谱。

教学过程

1、谁知道阿凡提的故事?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2、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经常与谁一起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小毛驴)

3、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

(1)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2)教师分句教唱。

(3)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学生用手指歌曲的旋律线演唱,了解旋律描写的小毛驴气喘吁吁爬山坡的情景。

(4)请你为歌曲伴奏:教师提供打击乐器--双向筒和响板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什么乐器?为什么?表现什么?怎么敲击?

4、复习歌曲《咏鹅》。你能背唱这首歌吗?

5、总结

第五课时

教书内容

欣赏乐曲《快乐的小熊猫》。

教学目标

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感受为主,启发学生感知乐曲所描绘的不同音乐内容,为插图排顺序。教师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将音乐变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过程

1、初听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分段欣赏:

(1)你听到了什么?是谁在叫?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清晨,天慢慢亮了,小鸟的鸣叫,唤醒了沉睡的森林。)

(2)谁出现了?它在干什么?(小熊猫拿着水桶,准备到河边打水)

(3)森林里的动物们在做什么?小熊猫在做什么?(小熊猫抬着水桶,往回走。他友好的像森林里的朋友们问好)

(4)这段音乐描述了小熊猫在做什么(它一溜烟的跑回商店,做好开门前的准备工作)

3、完整欣赏全曲,并为插图排顺序。

4、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5、随着音乐即兴表演

一年级音乐下册七、动物园教学设计 第3篇

新课程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发展学生个性, 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激发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 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同时也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

2 教材分析与处理

2.1 教材地位及作用。

中国历史上北方出现的少数民族有契丹、女真、匈奴、蒙古族等, 现在只有蒙古族发展壮大。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元朝, 它结束了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对立局面, 完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第四次大统一, 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 是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融合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朝的大统一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不仅在本册教材, 甚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 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2 教学目标。

2.2.1知识与能力: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 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 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形成用口头、书面语言及图标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联想能力及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2.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收集资料、构建论据, 独立思考及小组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 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 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 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2.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等历史人物, 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确立积极进取的态度, 坚强的意志, 团结合作的精神, 增强承受挫折, 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 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精选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处理好现代社会需求。”在此倡导下制定以上三维目标。

2.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难点:本课内容繁多, 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 突出重点。

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 他们对古代史了解甚少, 因而本课的重点是如何情境再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又因内容繁多构成了本课的难点, 为妥善处理重点和难点, 我运用了声情并茂的历史材料, 使学生有一个全新的视角,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材料1:从《百科全书》中截取一段录相, 突出重点之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材料2:中国封建社会四个结束分裂割据政权的朝代--秦、西晋、隋、元, 通过对四个朝代的对比, 突出元朝疆域广大, 说明行省制度实行的原因。

材料3:学生在查找行中书省时, 经常丢掉一个, 特将11个行中书省放在一起, 给学生一个整体感, 以突破另一重点行省制度。

2.4 学生状况和教材处理。

学生在平时的影视剧和小学阶段接触过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历史人物, 但缺乏更深入的理性认识, 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我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加工、补充、拓展, 如行省制度中提到元对琉球的管辖, 结合连战访问大陆和《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谈论台湾问题, 挖掘乡土教材, 认识元对黑龙江地区的开发等等, 增加贴近现实社会的内容, 体现历史教育的时代性。

2.5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据调查, 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理解15%, 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理解25%, 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理解的内容可达65%, 因此本课采用多媒体直观性教学手段, 使学生的看、听、议相结合, 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索者知识的情境, 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实现了人文主义教育教学的近期目标。

2.6 教法和学法。

教法:读书指导法、谈话质疑法。

学法: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 教学程序

3.1 导入新课:

放歌曲《蒙古人》。这样设计是为了缩短欢腾的课间与厚重历史之间的差距, 激发学习欲望,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用口头语言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3.2 新课学习。

3.2.1本课的第一子目是“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注意引导学生介绍成吉思汗, 通过一谈、二看录相、三评价、四放片, 导出主题。这样设计是让学生平时收集、整理的信息与历史史实相对照, 运用思维进行加工、论证, 得出符合历史史实的结论, 培养学生初步进行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并使学生感受成吉思汗的人格魅力, 学习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2.2本课的第二子目是忽必烈建立元朝, 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先放图片, 让学生介绍元朝建立的情况。其次, 看录相文天祥抗元, 再次变换角色, 最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找出元世祖采取的措施。设计本子目时, 让学生学会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 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运用录相, 声情并茂, 让学生感到身心愉悦的同时, 感受文天祥坚贞不屈高尚的气节, 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充分发挥教师的倡导作用, 体现了课堂互动, 师生共鸣, 达到情感交融。假设历史场景, 重塑历史人物, 依次创设情境, 让学生大胆探究, 求异创新,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有主题, 可以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联系古今, 拓展思维, 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促进者, 组织者和开发者。3.2.3第三子目是民族融合的发展, 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自主学习”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精神世界中的这种强烈需求, 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使个体品质得到磨炼、发展与提高。其深远影响在于促进个体适应未来的学习化社会, 自主获得所需求的信息, 与人交往, 实现自我。

3.3 归纳总结:

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 没有设置具体问题, 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教师及时给予赞许、鼓励, 以参与者的身份升华主题: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不管是文天祥抗元, 还是忽必烈建元, 只是立场不同, 主题都是爱我中华, 让学生齐唱《爱我中华》, 在歌声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加深了对祖国历史的理解和热爱。

3.4 智慧的你, 任选一个内容, 塑造一个历史场景

(1) 文天祥 坚贞不屈 元世祖 高官

(2) 成吉思汗 蒙古政权 混战 蒙古高原

(3) 边疆 辛勤劳动 杂草丛生 汉族人

回族 女真 契丹 蒙古人

各民族特点 先进技术 互相学习 中原

设计“智慧的你”一题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受到历史人物的精神感召, 塑造坚毅的品格。

4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围绕历史课程标准, 紧紧把握课改理念, 力图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承认学生是发展的, 有潜力的, 有成差异的人, 优化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学会探究、质疑, 长期坚持, 由自觉意识变成不自觉的习惯性选择, 最后达到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合作, 学会做人, 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一年级音乐下册七、动物园教学设计 第4篇

关键词:写作;词汇;句型;提纲;模仿;自评;互批;点评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教学的重点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基础技能。写作是中学生应该撑握的一项最难也是基本技能。近年来中考中书面表达占据至少10%的分值。这让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是根据对我校多届毕业生书面表达的最后得分的统计情况,我们发现书面表达的差距是最明显的。以我校2015年中考866人参加所获得的数据为例:约38%即329人书面表达十五分满分可以拿到10分以上,约40%即346人书面表达十五分满分可以拿到5-9分,但仍有约22%即191人书面表达十五分满分拿到5分以下。因此要想提高中考成绩我们认为写作教学应从多加关注学生的写作实践训练,让每一个写作的话题都贴近她们的生活,精心准备一堂写作课,坚持以学生为主参于主体。现在我以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课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写作教学。

首先,全面分析学生在写作中的主要问题。《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的写作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根据图示或提示写简单的文章、写日记、写信等。《Go for it》教材每单元也编排了较多的围绕本单元功能话题的写作练习。但学生们往往不能很好的根据所给信息和要求来写出质量高的作文,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习惯性的使用翻译方式,用词不当,意思表达不清;2、时态、人称、词形、单复数及短语搭配等基本语法运用不当;3、格式,人称错误;4、连词等运用不到位,没有基本的文章脉络,信息的堆积;5、书写基本功差,断句,段落间距和词的间距不明显。有位老师总结写作的要点如下:先读提示,弄清要点与格式;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后呼应要一致;句子结构要搭配,语言习惯莫违背;文章写好要细查,点滴错误不放过。如本篇写作主要是谈谈自己的日常生活,使用第一人称,一般现在时,注意的关键信息是日常活动如起床,洗澡,吃饭,刷牙,穿衣服,运动和上下学等动词以及频率副词的使用和时间的多种表达方式。根据规律可以总分总三段式解决段落问题。

其次,充分的听说读信息的输入。英语教学中的写一定是在听、说、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是学生用努力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所学用英文叙述自或者生活实际或则思想情感的过程。在本课的写的训练中,首先要强化日常活动和时间表达的词汇、第一人称的动词用法和基本的句型。在写作之前先读背2b 和3a 的文章案例,以便积累词汇、短语、好句子,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同时在读背的过程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有利于在写作中正确地运用英语句式,避免出现“中国式英语 ”。适当训练学生改变人称造句、复述课文等,从领会他人的日常生活提高到灵活应用于自我的生活,做到边学边用,在用中学,学中用,因此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再次,在写之前可以先列提纲,适当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点,把握写作的段落和词数的控制能力,为写出规范的作文打好基础。注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具体动作内容描述要清楚而且要详略得当。列提纲也便于教师根据提纲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并及时纠正不足。认真写好开头和结尾的总结句。注意句式变换和连词的使用可以为我们的文章添彩。如and, but, so, because是我们本单元可以使用的连接词。

最后,采取自批结合同桌互批的方式来发现问题。 初一学生的写作需要循序渐进,教师应该有更多的耐心和宽容心。可以尝试首先学生们可以交换作文批改,有助于学生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同时体现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增加学生的“读者意识”,使每个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以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兴趣。再订正之后,小组决定推出优秀作文让老师点评。让学生看到自己身边的人也可以写出模范作文,培养写作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人人争当模范小作家。教师评价小组推优作文时教师需要多使用鼓励的评价语,欣赏学生们的每一个小进步。如我欣赏你的某一个词,某一个句子等等。本课中就有很多学生写出很多经典的句子如:I always eat breakfast at 8 oclock. Because my mother says, “it is good for my health.” I never eat anything after dinner. Because i dont want to be fat. I like playing soccer. So i always play soccer after school for an hour.等等这些美句需要我们老师的关注,并表扬她们的成果。也有一些学生犯了一些常见的错误如:I never late for school. I like play basketball. 等这就需要我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寻找错误点,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帮助犯错的学生理解记忆。切记直接给学生范文,抹杀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一年级音乐下册七、动物园教学设计 第5篇

小动物回家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迷路的小花鸭》这首歌。

2.能积极参与音乐戏剧表演,并主动担当剧中的角色。

3.能在《小熊找家》的游戏中正确拍击节奏,并与同学一起分享“找到家”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1.学会演唱《迷路的小花鸭》这首歌。

2.能在《小熊找家》的游戏中正确拍击节奏,并与同学一起分享“找到家”的快乐。教具准备:磁带、录音机、琴、动物卡片 等。教学过程:

一、跟着音乐《小花鸭怎样睡觉》律动进课堂。

二、导入。

师:睡觉的小花鸭是很可爱,但它忘记了回家的路,看它会怎么办呢?

三、学唱《迷路的小花鸭》。(1)唱一唱.(2)范唱。

(3)小朋友们,我们跟着小鸟、小溪一起来唱一唱。(4)学生整体学唱。

四、编一编。

分小组交流根据歌词进行音乐戏剧表演,再让学生唱一唱。

五、评一评。

学生表演后互相评一评,评选优秀的小组。

六、唱游《小熊找家》。

师:我们把小花鸭送回家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吧!从而导入唱游。

2017.3.1 最新版

①播放歌曲《小熊找家》

② 师边作范唱同时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动物卡片 ③进行游戏,让学生根据歌词意思,模仿***节奏。④再让学生准备多种打击乐器,让学生用乐器来敲击节奏。⑤评价。

七、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017.3.1

一年级音乐下册七、动物园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内容:《狮王进行曲》、《大象》

教学目的:、通过欣赏《狮王进行曲》的主题音乐,加深学生对旋律、节奏等要素的感受与理解。

2、用律动来模仿动物,加深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

3、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创编故事情节,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听觉训练,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游戏“猜猜我是谁”,各组选一位同学学生用动作模仿动物,组员猜猜模仿的是哪种动物的形象。

2、音乐片段欣赏: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森林里参加一个动物的节日,这个聚会来了好多的动物。小朋友们注意听,有动物过来了,是什么动物呢?你们听了音乐后告诉老师是什么动物?

(1)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小鸟”主题。

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节奏、音色、速度等方面谈感受和模仿。

(2)

管弦乐曲《动物狂欢节》选曲“大象”。

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动物形象及模仿大象跳舞的律动。

二、欣赏《狮王进行曲》

、聆听乐曲:下面老师请大家再欣赏一首曲子,你们听了音乐后告诉老师是什么动物?学生听音乐后回答。

2、学生谈感受——

师:为什么说是这些动物呢?你是怎么感受到的?象这种音乐的声音听起来很威武、雄壮,一般都是描写那些比较威武、凶猛、强悍的动物,比如狮子、老虎、狼、鳄鱼等等,这段音乐就是描写狮子的,名字叫《狮王进行曲》,()描写了狮子威风凛凛的形象。请你模仿狮子的吼叫声,你能模仿它走路的动作吗?

3、观看动画片《狮子王》

师:美国有一部描写狮子的非常有名动画片,名字叫——《狮子王》,很多小朋友都看过,是吗?现在,我们来欣赏这部影片的片段。

4、听音乐,学生模仿狮子的吼叫。

师:

下面我们再听着音乐,看看是不是听到了狮子的吼叫声?狮子叫了几声?

5、用线条表示狮子的吼叫声和发抖的小动物。

师:狮子的吼叫声把动物们吓得瑟瑟发抖,请同学们用线条表示狮子的吼叫和发抖的动物。

6、欣赏狮王进行曲前四个乐句。

(1)边听边用手或脚模仿狮子走路的样子。

(2)用“la”哼唱旋律。

(3)教师带领学生念歌词並拍念节奏:狮王来了,雄壮威武,大家一起向

前走!

7、模仿狮王吼叫四次,并喊“狮王万岁!”

8、欣赏全曲。

9、学生创编歌词,演唱狮王全曲。最后一起说:我——是——狮子王!并要求学生最后造型定格。

0、全班围成圆圈模仿狮子走路和吼叫的样子。

1、全班分成四组,学生自选角色进行表演。

2、各组汇报表演,互相评价。

三、作者与作品介绍。

刚才大家欣赏的这首《狮王进行曲》是《动物狂欢节》里的第一首,《动物狂欢节》共由14首组曲组成,作者是法国的圣桑(简介作者)。

上一篇:新版总经理聘用合同书下一篇:新进副科级干部述职述德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