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奋的名言

2024-07-26

关于勤奋的名言(精选6篇)

关于勤奋的名言 第1篇

勤奋名言 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

1、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5、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华罗庚

6、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7、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8、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王光美

9、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孙中山

10、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字严

11、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12、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郭沫若

13、天才这个字本来含意极其暖昧,它的定义,决不是所谓“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郭沫若

14、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15、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吴晗

16、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爱因斯坦

17、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德罗

18、“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李卜克内西

19、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萧伯纳

20、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它条件。——贝弗里奇

21、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22、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23、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罗丹

2、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富兰克林

25、天才就是最强有力的牛,他们一刻不停地一天工作十八小时。——勒南

26、懒惰等于将一个人活埋。——泰勒

27、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能,也不存在没有知能的热情,如果没有勤奋,也不存在热情与才能的结合。——约瑟夫

28、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约翰·塞尔登

29、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门捷列夫

30、天才出于勤奋。(励志名言

)——高尔基

31、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32、天才与凡人只有一步之隔,这一步就是勤奋。——佚名

3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34、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35、闲暇是霓裳,不宜常穿用。——阿农

36、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况

37、“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3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0、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

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43、称赞削弱了勤勉。

4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45、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它条件。

46、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成绩优良,不是天资高,而是辛勤学。

47、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爱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

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8、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0、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11、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

1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

1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佚名

19、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20、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21、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22、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

23、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24、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乔·贝利

2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26、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梅

27、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武者小路实笃

28、有志者事竟成。——佚名

29、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30、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31、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华兹华斯

3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3、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贝弗里奇

34、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35、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佚名

36、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励志名言 )——佚名

37、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38、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萨迪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40、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毅来完成它。——歌德

41、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雨果

42、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4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逊

44、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45、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佚名

46、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费尔巴哈

47、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高尔基

48、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奥斯特洛夫斯基

49、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莫洛亚

50、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歌德 逆境成才的名言警句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3、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波逐流的轻舟送葬。

4、山路不象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

5、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6、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

7、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8、脚步怎样才能不断前时?把脚印留在身后。

9、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

10、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

11、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12、进取乾用汗水谱烈军属着奋斗和希望之歌。

13、生活呆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

14、向你的美好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

15、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

16、只会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

17、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拚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

18、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石。

19、榕树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20、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忌。

21、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

22、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23、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

24、向前吧,荡起生命之舟,不必依恋和信泊,破浪的船自会一路开放常新的花朵。

25、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26、如果把才华比作剑,(名人名言

)那么勤奋就是磨刀石。

27、经受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有坚强的体魄。

28、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

29、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30、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31、彩云飘在空中,自然得意洋洋,但最多只能换取几声赞美;唯有化作甜雨并扎根于沃壤之中,才能给世界创造芳菲。

32、教育是人才的娘家,社会是人才的婆家。

33、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34、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

35、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

36、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

37、平静的湖面早就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3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关于勤奋的名言 第2篇

2. 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

3. 勤劳致富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无论当学徒还是做老板,一样要拚要博要奋斗。一件任务交给我,不管多么困难,我都要把它做好。工作是我最大兴趣,勤劳是我创业的源头。——陈绍良勤奋的

4. 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日本教育学家木村久一

5.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世纪俄国化学家,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

6. 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清朝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勤奋

7.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法国哲学家狄德罗

8. 盲目地一味勤奋的确能创造财富和荣耀,不过,许多高尚优雅的器官也同时被这唯其能创造财富和荣耀的美德给剥夺了。——德国哲学家尼采

9. 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英国世纪著名人文主义学者法学家历史家约翰塞尔登

10.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李卜克内西

11. 关于成功,我自己的总结是勤奋和悟性。从同时代的人来看,我不是一个敏锐者,不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念小学中学时候,我是好学生,是那种特努力的好学生,靠努力来弥补才华的不足。今天我看很多导演要比我聪明,那我只有勤奋。第二是要有悟性,所谓悟性,就是在电影上能举一反三,在社会上接触的各种信息,可以转化为你对于电影的想象力。——中国电影导演张艺谋

12. 传家万世皆宜勤;教子千方首为德。——《格言对联》

13. 智者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谁想改变命运,就得勤奋工作,否则将一事无成。——古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特里努穆斯》

14. 工作勤奋是最值得崇拜的。——苏格兰作家历史学家托卡莱尔《致妻子的信》

15. 穷神猛追“勤勉”,片刻不舍。“勤勉”稍一懈怠,穷神就高奏凯歌。北条团水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日本教育学家木村久一

16.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鲁迅

17. 有关勤奋的名言

18. 为了人类的伟大事业,应当去私心,以勤奋的精神为之奋斗到底。贡献没有够,也永远做不够。——勤奋的

19. 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王光美

20. 勤奋是智慧的双胞胎,懒惰是愚蠢的亲兄弟。

21. 假如你有天赋,勤奋会使它变得更有价值;假如你没有天赋,勤奋可以弥补它的不足。——英国世纪画家雷诺兹

22. 尽忠职守,勤奋工作,并且热爱荣耀相信自己的直觉。——美国广告大师李奥贝纳

职场需要的不仅是勤奋 第3篇

大学即将毕业, 可我的心里却越来越不是滋味, 逛了几次招聘会, 投的简历也不少, 不是石沉大海, 就是到处碰壁。搞不懂自己为什么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心情简直到了东非大裂谷。然而在2008年10月2号, 我的求职生活开始出现了转机。

那天, 学校举行了一场招聘会, 经过激烈的竞争, 我非常有幸的被我梦寐以求的某汽车公司留下来了, 作为实习生, 实习期是两个月;但不巧的是, 实习生有两个, 到最后还是要淘汰一个, 因为公司只缺一个销售部门的人员。我的心又开始忐忑不安了, 但我坚信自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因为我有秘密武器——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尤其是刻苦的品质。于是我就制定了自己在这段实习期间的计划:团结友爱, 尊重前辈, 虚心学习, 另外最重要的是刻苦勤奋。

于是在后来实习的那段时间里, 早起第一个来单位报到的是我, 晚上最后走的是我。帮同事们买饭的是我, 打扫集体休息室的人还是我。虽然辛苦, 但我的心里非常的高兴, 因为我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和赞扬。部门经理也是非常勤奋的, 他来的早, 下班的也晚, 这样我跟经理接触的机会增多了, 慢慢经理对我也有个好印象。记得有一次下班很晚, 为了打印一份报告, 最后只剩下我和经理了, 为了得到经理的欣赏, 我坚持要比经理更晚回去, 果然很有效果, 经理走时说了声:小詹, 好样的, 而同时问我:这两天怎么不见那位实习生呀?我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呢?当时我心里暗暗高兴, 我就应声回答了:她早下班了, 我特地将“早”字拉得很长, 这样我想我占了相当的优势, 只要她的业绩不好, 留下来的人非我莫属, 想到这儿, 每天都是哼着小调回家。

又有一次, 我呆到很晚, 经理也是, 我肚子开始咕咕叫了, 所以悄悄去买了夜宵, 特地给经理买了一份, 当我走进他的办公室时, 他先是一愣, 然后说:真是谢谢呀, 想不到你还没走呀, 在工作上不要太累了啊!注意身体啊!当我要走时他又说:小詹, 加油!我高兴的回了一句:谢谢经理, 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好员工的。

就这样, 熬到了实习期完毕的那天, 想着自己即将成为这家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 我非常自信的走进了经理办公室, 但等待的结果是:“对不起!你已经被淘汰了。”

“什么?”我不服气, 于是气冲冲跑到经理办公室:经理, 裁掉的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她?虽然我跟她的业绩相当, 但是我很刻苦呀?这你是知道的, 能给我个裁掉的理由吗?经理慢慢的说:小詹, 在实习期间, 你确实很勤奋, 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 这我们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可你想过没有, 同样的业绩, 她用了多少时间, 你用了多少时间, 她的效率很高, 所以我和人事部的经理一致认为她比较适合这份工作, 还有件事, 可能你不知道, 她用业余的时间自学了物流方面的知识。我愣了一下, 再也无话可说, 自愧不如, 收拾完东西灰溜溜的走了。

关于“名言”问题的思考 第4篇

一、何谓“名言”

现在市场上出版的名言类词典比比皆是,有的不叫“名言”,叫“名句”、“警句”、“格言”、“箴言”、“格言警句”,还有的叫“引语(引用语)”、“赠言”等。翻开一看,又似乎大同小异。这些名目繁多的术语或概念是一回事还是全无关联,看来很有深究的必要。

“名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解释为“著名的话”。其中,“名”是“著名”,“言”是“话”。“话”不难理解,一般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但也可能是固定短语或固定短语的集合。何谓“著名”?《现汉》释为“有名”,而对“有名”的解释是:“名字为大家所熟知;出名。”前半句释语中的“名字”与“言”没有关系,只有后半句的“出名”大致符合“名言”之“名”的内涵。但从“著名”到“有名”、“出名”,我们依然无法判断到底什么样的话才够得上“著名”。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以下简称《规范》)对“名言”的解释是:“著名的话;常被人们引用来说理的话。”这个定义比《现汉》进了一层,其后半部分可以视作对“著名”的进一步说明,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指出了名言“常被人们引用”,二是指出了名言是“用来说理”的。其中,“用来说理”是名言的功用,而“常被人们引用”至为重要,它是构成名言“著名”的必要条件,反过来说,名言的“著名”程度实际上取决于人们对它的称引率。

著名语言学家陈原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引语”或“名言”词典的随想》(1988),一篇是《论名言》(1997)。他在《论名言》中开宗明义,给“名言”等下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

“名言、警句、箴言、嘉言、格言、谚语、引语……所有这些具有微小语义差别的称呼,在社会语言学某一层面上,却通通表达了同一种语言现象……那就是一种浓缩了的思想片段、一种纯化了的或结晶了的论点,或者一种具有普遍意义、普遍价值的超时空信念……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社会公众的筛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这许多语言材料称为‘引语’的缘由。名言、警句——所有称之为引语的——这些语言材料,是一种语言结晶体。”“浓缩了的思想片段”、“纯化了的或结晶了的论点”、“具有普遍意义、普遍价值的超时空信念”虽然不是语言学、词典学的定义,但却非常精辟地道出了名言的真谛:“名言”的“言”并非普通的话,而应该是一种“思想片段”、“论点”或“信念”,“名言”的“名”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著名”,而应该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同时,陈原还指出了“名言”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浓缩”、“纯化”或“结晶”——简言之,高度的概括性或凝练性。我们基本赞同陈原的看法,但不完全赞同他所说的“超时空”,因为不是所有的名言都具有超时空的特点,有些名言明显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名言未必为其他民族的价值体系所认同;有些名言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反映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核心价值观的名言也未必为后世的社会认同。

综上所述,我们试做如下归纳:“名言”是在一定时期内流传很广,包含一定的价值观并经常被人们称引的话。

二、“名言”的基本特征

我们认为,“名言”要成为“名言”,更准确些说,在一定时期内能被大家公认为“名言”,应该具备五个基本特征:

(一)权威性。指的是名言所具有的社会认可度或社会影响力,它所内含的核心论点符合社会公众的普遍认识或普遍价值观。汉语有一个成语,叫“引经据典”,引经据典的目的无非是增加话语的分量,表明自己的论点并非平空杜撰,而是合于圣人思想的。那么,引证名言的目的自然就是要向人们表明自己与权威人物、权威典籍的“思想片段”不谋而合。绝大多数名言出自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德高望重的政治家之口,会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名言就是名人之言。毋庸讳言,名人(包括著名的典籍)的话尤其是名人充满哲理的话更易于成为名言,获得一定的社会认可度,但是这样的“名人”必须是对人类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名家,同时名家所说的“话”必须符合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代表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相比之下,普通百姓的言语能够获得名言身份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便其中包含了很多深刻睿智的思想。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名言,并非出于名人之口,但后人一定将其附会于某个名人,才觉得够分量和权威。比如,中国有一副著名的劝学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本不知何人所作,后人将创作权归于韩愈,原因即在于此。世界各民族民间流行的一些谚语和格言,几乎都经过了千百年的锤炼和筛选才积淀下来,其中又只有很小一部分进入名言,也可作为证明。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名言的“权威性”是指名言内容的权威性,而非说话人的权威性,尽管后者有助于名言的形成。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反对今人“创造”名言的说法,因为,尽管所有的名“言”都是由人创造的,但其成为“名”言却非一人、一时、一地之力所能为的。

(二)通行性。指的是名言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公众普遍接受、引用的程度。这是判断名言之“言”是否“著名”的依据。从“言”到“名言”,有一个社会公众逐步认可的过程,运用社会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应该可以算出很多名言认可度。从未在世上通行的言论不能称为“名言”。但如果仅仅这样表述,那未免失之片面,将“名言”与“流行语”(这里指流行的言论而非流行词语)混同了。流行语尤其是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在某个时段和特定范围内空前流行,被人们大量引用、复制和仿制,但像大浪淘沙一样在很短时间内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相比于流行语,真正称得上不朽的名言则大都具有陈原所说的超时空特点,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和社会公众的筛选”,也就是说,名言能够通行于不同的历史阶段,通行于不同的民族和国度。更进一步说,名言一旦成为“名言”,它就不再为某个创造它的个人、民族或国家所有,而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和文化财富,它所包含的思想或论点也就成为了人类普世思想和普世价值观的一部分。

(三)称引性。指的是名言所包含的称引价值。这与通行性所指略有区别:通行性侧重指名言被引用的“量”,称引性侧重指名言被引用的“质”——即名言因何“著名”?名言之所以被称为名言,一定常被人们称引,而人们之所以称引名言,通常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学识渊博,而是为了阐发一定的道理或佐证某个观点,增加立论的权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原将名言称为“引语”有一定道理。“引语”也叫引用语,朱祖延就编过一部《引用语词典》。但是,笔者认为,“名言”和“引语”不是一个概念:第一,名言要成为名言,必先成为“引语”,这是一个先决条件,如果无人称引,即使蕴含多么深刻的道理,也绝无“名”可言。第二,从“引语”到“名言”,有一个发展过程,只有当“引语”的称引达到一定的量,才可能成为“名”言。第三,不是所有的引语都能成为名言,引语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能够进入名言。第四,用“引语”称呼“名言”,并不贴切,因为“引语”包括了非名言在内的一切引文。顺便提一下,现在有些名言词典,将一些从未被人称引的言论编入其中,这缺乏理论依据:既然从未被称引,何以谓“名”言?“名”自何来?因此,这些所谓的“名”言,称为“言”尚可,称为“名”言则不可。除非是编纂者主观上认为该言论具备“准名言”或“候补名言”的潜在价值,在未来某个时期“准名言”或“候补名言”有望升格为正式的“名言”,因而有举荐之必要。但果真如此吗?

(四)哲理性。指的是名言中内蕴的深刻思想、道理以及价值观。名言之所以流传很广、很远,被世人时时称引,是因为所引名言一定蕴含了称引者认同的思想、道理或价值观,或言我所欲言,或据为典则,或引为佐证,或启人心智。尽管我们可以将名言分为很多种类型,但其中最核心或最具影响力的是思想名言和道德名言两大类。称引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公众反复筛选名言的过程,反复筛选的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与称引者个人的世界观及价值取向,筛选的结果决定了哪些“言”可以进入“名言”的殿堂。唯其如此,我们才不完全同意名言超越时空的说法,因为对名言的取舍常常反映了某个时代、某个集团与某个个体的意志及价值体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曾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被奉为天经地义的至理名言,现在已成文化垃圾,就是这个道理。真正历数千年而不朽、经受得住“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是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诸葛亮的“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具有“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名言。

(五)凝练性。指的是名言的内容高度概括和文辞高度简练。名言一般都不长,从几个字到二三十字不等,但语言隽永,含义深远,耐人寻味。“知识就是力量”,“满招损,谦受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发光的未必都是金子”,意义高远而出语精警,很容易记住。三十字以上的名言相对较少,一则不便记诵,二则太长就与“名段”、“名篇”混淆了界限。人们通常以句子为单位对名言进行切分,进一步说,“名言”一般只包含一个完整的句子,极少集合若干个句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名言有时会等同于“名句”。培根的《论读书》,满篇都是警语,但称引者绝不会将全文作为一个名言单位,而是将其切分成若干句名言,或者仅征引其中最有思想性的一句作为代表,比如“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王佐良译文)。

以上是名言的基本特征,其中,哲理性是名言的本质特征,是称引性和通行性的基础;称引性和通行性是判断是否能够成为名言的客观依据,而权威性和凝练性可以看作是形成称引性和通行性的必要条件。当然,名言的特征也许不止这些,但上述五个特征是必须具备的。

三、“名言”与“名句”、“格言”、“警句”、“赠言”的区别

弄清楚了什么是“名言”,再来讨论“名言”与其他几个概念的异同就比较容易了。

(一)“名言”与“名句”。名句,《现汉》:“著名的句子或词组。”《规范》:“长期以来经常被人引用的句子或短语。”按照这个解释,“名言”等于“名句”。实际使用中,也确实不易区分,拿上面的基本特征衡量,似乎“名句”也都具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认为这两个概念之间不能绝对划上等号:第一,“名言”一定包含了某种思想、道理或价值观,而“名句”有很多只是纯文学的描写,不一定包含前面所说的“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如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等。通常将它们归入名句而不归入名言。但如果名句在传播过程中附加了某种哲理或价值观,它也就成了“名言”,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名句”要包括、涵盖“名言”。第二,“名句”的最大长度限于一个完整的句子,但“名言”有时是不止一个句子的集合。比如:“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语)这包含了两个句子,作为“名句”似乎有些长,而归入“名言”则比较恰当。所以,我们认为,“名言”与“名句”的划界应该有所侧重:“名句”着眼于句子自身在传播过程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名言”还应着眼于句子中包含的思想、道理与价值观。

(二)“名言”与“格言”。“格言”,《现汉》解释为:“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为精练。”《规范》:“含有劝诫意义或富于哲理的精练的固定语句。多出于名家的言论……”《辞海》:“熟语的一种。可为法式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如‘满招损,谦受益’。”“格”的本义是“规范;法式”,“格言”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作为行为标准的话,所以它一定含有某种劝诫和教育意义,换句话说,格言一般都包含了社会公众普遍认可的某种价值观。格言大都言简意赅,也具有上面我们分析的凝练性、通行性、称引性等基本特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格言”整体上应视为名言的一部分。在语汇学或熟语学上,格言和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一样是熟语的一种类型,结构上具有定型性,使用者不能随意改变其结构。而名言不是熟语,更准确些说,凡是有“主”(名家或经典)的名言都不是熟语。格言几乎都产生于民间,我们无法准确说出绝大多数格言的主人,个别格言虽然也能勉强找出某个首先使用的人,但因为格言主要通行于民间,后人在使用时已经完全忽略了格言的原始出处。因此,说格言“多出于名家的言论”并不贴切。还应该指出的是,名言中也有一小部分来自谚语,但主要是包含哲理和劝诫内容的谚语。偶尔,人们还使用“箴言”一词,殊不知“箴言”的含义更窄,主要指来自古书中的含有劝诫内容的话。“箴言”不都能成为名言,即使有些箴言进入了名言范围,但在名言中所占的比重也是很小的。

(三)“名言”和“警句”。“警句”多出自诗文,其中“警”有二义:一为“警示”,重在劝诫,使人醒悟;二为“警策”,重在文辞凝练而含义深远,使人感动。前者多寓某种伦理观念和道德教化;后者多为诗文名句,有些也含一定的哲理。根据我们的理解,“警句”属于名句的一类,含劝诫和哲理内容的警句同时也是名言。而纯文学的名句,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杜甫《旅夜抒怀》),“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语言精警,令人吟咏三叹,虽然有些人将此类名句也称作警句,但我们仍将它们划入名句而不划入“名言”。

(四)“名言”与“赠言”。“赠言”是“分别时说的或写的勉励的话”(《现汉》),与“名言”毫不沾边。古人有“赠序”,是送别时写的文章,像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实际上也是一种广义的赠言。赠言通常由自己撰写,表达对友人的勉励或祝愿,而且长短不限,但临别之际一时未必能找到恰当的表达,故而也会称引某些现成的名句,这才与“名言”发生交会。大部分的“名言”并不适合作为“赠言”,普通人题写的“赠言”更不可能成为“名言”,所以,用“赠言”指代“名言”,我们认为并不恰当。

四、“名言”是变化的

前面说到,名言的价值在于被人称引,而人们所以称引名言,是因为名言含有自己认同的深刻哲理与价值观,这些哲理与价值观构成名言的“普遍意义”,但是名言一旦进入大众传播领域,社会公众会对其进行筛选、改造,名言的含义有时也会发生某种变化。因此,对名言的考察不应是静态的,而应该将名言放入特定的历史阶段,着眼于社会公众对名言的选择以及名言在传播过程中获得的意义。实际上,名言的“名”从来都是变化的,名言的知名度或叫社会认可度(也即社会影响力)受时代、民族、社会制度、价值体系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我们不能仅据名言的知名度就简单推论,知名度越大的名言就越具有“普遍意义”,因为名言中既有高度浓缩的精华也有高度浓缩的糟粕——而后者越“著名”,其社会破坏性就越大,对人类心灵的毒害就越深。不仅名言的“名”会有变化,名言的意义、形式(文句)也会变化。

(一)名言之“名”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这在上文已经论及。任何名言,特别是含有某种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名言,不可能脱离它赖以通行的社会时代与社会集团,在某一时代、某一民族乃至某一社会制度的文化价值体系中视为“当然”、“必然”的名言,站在世界先进文化的角度看有可能是思想糟粕或文化垃圾。时下有些人从中国古代典籍中发掘出一些反映封建伦理观念的内容和圆滑世故的处世之道,而冠以“名言”的美誉,甚至将这些内容灌输给我们的下一代,实际上非常危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曾经是“名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我们奉为圭臬,现在恐怕仅通行于落后地区。“传统的”不都是优秀的,“民族的”不都是世界的。是否优秀,要看其是否符合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否具世界性,要看其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是否存在普遍的意义和价值。只有符合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世界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名言,才有可能成为陈原所说的“超时空信念”,才可能超越一切时代、民族和社会制度。

(二)名言之“言”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名言不都是积极、正面的,传世名言中也有很多消极、负面的内容。虽然有些名言自身含有价值判断,但能否成为“名言”,却主要取决于通行面与称引率的大小,这与称引人的价值取向有关,而与名言自身内容的价值判断无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固是名言,而“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反映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想观念,法国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德国法西斯宣传部长戈培尔的“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在过去和现在仍有一些人信奉、称引甚至付诸实践,也是“名言”——“名”兼褒贬,“言”则分善恶。所以,仅据“名”不能判断积极名言还是消极名言,需对“言”蕴含的思想内容与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才能判断它是不是真正属于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名言的含义具有一定的再诠释性。名言一旦成为名言,就进入了大众传播领域,其内容有可能被重新解释,即名言在传播过程中其意义会发生某种变化甚至重新建构——这时,名言的原意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而在传播过程中新产生的意义才是名言真正的价值所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意是野火不可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了出来。后人称引这句诗用来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不可能扼杀。再举《论语·学而》中著名的“和为贵”为例,原文是: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杨伯峻对“礼之用,和为贵”的翻译是:“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论语译注》)杨先生解释说:“‘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今人删去了“礼之用”,仅留下“和为贵”三字,并对“和”的意义重新进行了诠释:“和谐”、“和睦”、“一团和气”……仿佛这三个字成了佛教咒语,可以化解一切矛盾。还有一种情形,姑谓之“断章取义”——不管名言的原意为何,引者只截取自己需要的部分——实际上也属重新诠释。举爱迪生的一段名言为例:“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其中后一句话极易造成误解,以为不必付出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仅需百分之一的灵感就够了,尤其是判断力还不很强的小孩子很容易由此而耍些小聪明。所以中国人在引这段名言时都自觉地将后半部分截去了。

(四)名言的形式(文句)可以改造。相当数量的传世名言,尤其是来源于古书或民间的名言,在称引或传播过程中经过了后人的提炼或改造,已与其原始面貌大不相同,这一般是名言相对定型的过程,定型的结果是名言的意义更加显豁,而其语言更加凝练。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提炼改造,它们才逐步变成“名”言,通行范围更广,被称引的次数更多。就拿最著名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说,很多人以为这句话出自顾炎武,实际上,顾炎武的原话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卷十三)这句名言的真正提炼者是梁启超,梁启超在《痛定罪言》一文中说:“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饮冰室文集》之三十三)梁任公将这句名言的首创权归功于顾炎武,后世遂以讹传讹了。再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有人算作成语,但它也是一句名言,本出于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唐贞观二年,太宗向魏徵询问:“何谓为明君暗君?”魏徵引这句话作答(事见《贞观政要·君道》)。后人将其改造为现在的通行句式,使这句名言的表现力大大提升,意义也更为广泛,因为不只是帝王,任何一个常人都存在兼听偏信的问题。

名言的传播及变化问题涉及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诠释学等众多学科,并非一篇文章所能回答。本文只是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冀能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1.陈原.关于“引语”或“名言”词典的随想.瞭望周刊,1988(24).

关于勤奋励志的名言 第5篇

2. 勤则兴,懒则败,一字之理。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

3. “将来”属于那些勤勉的人。法国思想家,法学家 孟德斯鸠

4.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中国数学家 华罗庚

5.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中国数学家 华罗庚

6. 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英国画家、雕塑家 威·霍格思

7.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苏格兰作家、历史学家 托·卡莱尔

8. 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读书》

9.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代文学家 韩愈

关于勤奋的名言佳句 第6篇

2、常用的钥匙最光亮。——英国谚语

3、休息休息,脑子生锈。—德国谚语

4、上帝保佑起得早的人。——西班牙谚语

5、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6、闲散如酸醋,会软化精神的钙质;勤奋像火炬,能燃起智慧的火焰。

7、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8、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9、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最重要的是奋斗心,热爱生命,勤奋实干,开放进取。

上一篇:涵洞维修技术交底下一篇:镇安全饮水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