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改革总结

2024-06-12

初中历史改革总结(精选6篇)

初中历史改革总结 第1篇

中学历史教材改革刍议

【内容摘要】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是制约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一个关键因 素。因此,改革教材,势在必行。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束缚,重新确定编写原则;其次,要降低中学历史教学的教育目标;第三,要调整教材系统和知识结构;第四,要改变由国家包揽编写的局面,鼓励地区或个人编写教材。

中学历史课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近年来,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和中学历 史教师为提高中学历史教育质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跟上中学教育改革与发 展的新形势,要适应21世纪中学历史教育的需要,还要做更多的努力。

是什么因素制约着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呢?这自然是包括现行教育观念对中学历史课赋予过多 的功能性期望目标、中学历史教育目的过高、课程设置不尽科学合理、历史课自身性质和特点在中学生心目中 难以引起足够重视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关键的因素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不完全符合中学生的需要、中学历史教师素质不高。要想大幅度提高中学历史课程质量就必须在这两个方面狠下功夫,投入大量气力,一 方面要加快历史教科书建设的改革步伐,精心地科学地编写既符合中学生心理需要又能激发中学生历史求知欲 的、内容丰富生动、印刷装帧精美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另一方面要尽快认真地严格地培训历史教师,全面提高 历史教师的素质。本文仅就历史教科书的改革谈谈个人意见。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进行中学历史教育的基本工具。历史教师主要依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则凭借 教科书获取知识、历史意识和历史能力,陶冶意志与情操。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历史教科书的建设,从50年代至 今,仅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先后编写了8套历史教科书。从整体看,这些教科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历史知识 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历史知识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突出具体史实与历史发展规律的结合;同时注重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力求“寓论于史之中”。从教科书的结构、编写体例、史料选取、文字叙述、插 图习题、印刷装帧等方面看,质量都是比较好的。其选材慎重、表达严谨、文字规范、语言简练为大家所公认。

用心爱心专心 1

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同于编撰普通历史著作或学术论文,它的编写指导思想、编写原则、编写方法及教 科书的体裁形式、内容取舍、行文格式、插图选用、习题设计等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尤其是《中学历史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定作了严格的规范,使我国的历史教 科书既体例严肃,又结构严谨,在叙述历史过程的字里行间渗透着编写者对历史的认识,包含着明显的思想教 育因素。特别是编写原则明确要求历史教科书应内容线索清楚、问题头绪集中、教学重点突出、叙述具体生动、思想教育充分、能力培养全面。但因受课时及字数限制,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历史问题的叙述又显得过于简洁,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只用十几句甚至于几句话就概括了,中学生读后很难体会出它的整体轮廓,也很难回味 出当时的历史氛围,无法在大脑中形成历史场景的潜象,难以使中学生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产生共鸣而引起兴 趣。即使是有头有尾地叙述某一历史过程,也因渗透着多重教育目标而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加上不少内容偏 深偏难,脱离了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心理需求,如要年仅十一、二岁的初一学生认识“分封制与宗法制”、“ 废井田、开阡陌”等概念就十分困难,它也不符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如“奴隶社会”、“奴隶制 度”、“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等理论性极强的抽象概念中学生更难理解。教科书知识概念的成人化根本 无法引起中学生的阅读兴趣,缺乏可读性,使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育中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降低了历史 课在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我认为,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与撰写一般历史论著的最大差异是必须时刻考虑到它的阅读对象主要是缺乏 认识复杂历史问题能力的青少年学生,而不是对历史过程有较强分辨认识能力的成年人。所以编写历史教科书 一定要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与认知特点,把历史研究成果中最能反映历史过程又较为浅显的材料挑选出来,并考虑它的知识性、教育性,依据国家教委规定的各项要求作进一步加工,使之变成简明扼要且生动形象的叙 述性文字,把复杂深奥的历史过程编排成通俗易懂的普及性历史知识。即利用历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来编排出 最基本的历史过程。编写历史教科书不同于研究历史问题。后者是把不可认知的历史材料经研究加工成可认知 的历史材料,它的工作主体是充分利用已有历史材料来揭示历史的原来面貌,恢复历史的真象;而历史教科书 的编写则是把经历史学家加工过的已可认知的历史材料重新搭配组合成更宜被人们接受、简明通俗的历史知识。在一般情况下,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不需重新研究考证历史过程,只是把已有的历史研究成果通俗、生动、具体、形象地表述出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涉及到各种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实质上都 是在利用和推广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所以中学历史教科书具有明显的普及科学历史知识和推广历史研究新成果 的双重作用。

过去编写历史教科书由于受到传授史学研究重心观念和旧历史教科书撰写习惯的影响,在内容上都是以王 朝政权的更迭为基线,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政治斗争,轻视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教 科书始终在“阶级斗争”学说中徘徊,多以政治史

为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且编写时过分强调历史内容的思想性 和教育性,把知识的完整性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忽视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求,使相当多的概念性知识脱离 了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因而加大了历史教育的难度。多次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总是摆脱不了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始终没有大的突破,而只是在具体编写原则与内容结构体例、文字语言表达等方面做修改 或调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国家对历史教育将会提出新的要求,以适 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精心编写能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 高质量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已势在必行。首先,要在编写指导思想上改变对历史教科书赋予过高过多教育目标的 传统观念,使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育中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从课程论原理看,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一定 历史时期、一定教育目标与政治需求的具体反映,因此,就应当根据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更新 编写指导思想,以编写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教科书。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出阶级斗争史的编写指导思想 已显得陈旧而滞后了。因而有必要对传统编写指导思想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利弊,权衡得失,保留行之有效的 精华部分,准确认识历史教育的各种功能作用,不要单方面强调或不切实际地突出历史教育的某一方面的功能 作用。同时大胆参照、借鉴、吸收教育发达、社会道德好、国民素质高的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指导 思想,取其合理部分加以利用,以形成全新的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其次,要降低中学历史的教育目标。几十年来,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我们始终强调基础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强调通过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以及 运用这些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这些历史教育目标是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真正得以实现,却很少有人 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据初步了解,在全国十几万所中学里真正达到上述教育目标的学校不是很多,数以百万计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绪很难提到这样高的层次。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目标与教育发达国家 地区相比,无论是基础历史知识的传授、思绪教育要求,还是能力培养,均难度偏大,要求过高,且教科书内 容标题繁杂而不精练,课文内容分量过重。据此进行教育很难减轻学生负担。因此,在制定新的历史教育目标 时,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充分考虑并严格区分出历史学的不同层次,历史知识的不同层次,历史教育的不 同层次,历史教科书的不同层次,搞清楚中学历史教育的层次以及与之对应的教育功能层次和教科书编写层次,逐步建立起历史知识教育的量化指标体系,科学地编制出不同层次人员所需历史知识的信息量,合理地构成 中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和历史知识量,使编写的历史教科书真正达到既教育学生又减轻学生负担的目标。也可以 说,正确地把握好历史知识层次,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出发,是编好历史教科书的重要条件。

第三,要改进与完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编写原则是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教科书编写的 具体要求,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文化教育状况。不同的编写原则体现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对人才培 养的要求,因此,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要充分体现改革开放的精神,在全面总结几十年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对那些有益的原则继续坚持,同时还应本着改革精神大胆提出一些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编写原则。既要增加历 史教科书的知识面,又要降低中学生的历史学习难度;既要全面介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各种知识,又要保持 中学历史教学知识的相对稳定;既要保证历史教科书的质量,又要方便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考虑到如何使历 史教科书真正起到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第四,历史教科书内容仍要进一步调整。要打破以“阶级斗争”为基线的旧教科书内容体系的束缚,彻底 改革中学历史教科书以政治史为中心、人类社会斗争为主体的狭隘历史主义观念,大力开创以社会史、法律史、伦理史、生活史、人类文明史及自然史与社会政治史并重的新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体系,变“政治”小历史为 “社会”大历史,以丰富多彩的全方位的历史知识构成新的历史教科书,使其以全新面貌吸引中学生,使学生 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进一步加强,许多新观念、新知识必 然会影响中学教育。因此,有必要大胆改变目前中学历史课过分细划“中国史”、“世界史”的传统习惯,大 胆尝试中国史与世界史合璧,把同一时期的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展现在中学生面前。这样做,有助于中学生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文明是世界各民族共同创建的,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不同;同 时也有助于中学生正确认识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进而提高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历 史责任感与时代紧迫感,防止民族沙文主义思想的滋生。这实质上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第五,积极、稳妥、逐步地改变历史教科书仅由国家编写的局面,提倡各地和个人积极参与历史教科书的 编写工作。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为除语文、外语、数学等工具课以外的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知识 课制定出内容较现行中学教学大纲更加详细、要求更为具体的学科课程标准,以方便有条件的地区编写教科书。同时,鼓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中学历史教师从事或参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因为他们比专业编辑更 熟悉中学生的心理与认知特点,更了解中学生对哪些历史知识的需求。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只需进行教科书编辑 的资格审查和教科书质量的审定把关,凡符合编辑教科书条件的人员,均应允许其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 写教科书。编成后由国家教育行政机构组织专家进行审定,符合标准的即可同出版使用。在教学实践中脱离中 学实际的历史教科书自然会淘汰,那么中学历史教科书质量就必然会有较大提高。

初中历史改革总结 第2篇

知识 与能力: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

2、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

过程与方法: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2、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弊端?

经 济建设方面完全采用行政权力制定计 划,严重违背市场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突飞猛进,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的轻工业、农业发展缓慢甚至下降,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权力机制领域是“斯大林模式”体制僵化的最严重的弊端,反映在斯大林晚年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 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斯大林模式”这个 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

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3、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4、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5、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三、探究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A、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

B、后果: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A、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 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措施 第3篇

一、探究性教学的特点

历史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学生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文本或材料, 自主寻求答案、意义、理解的活动或过程。探究式教学特别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 力图通过自我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 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就历史探究性教学而言, 其特点到底有哪些呢?

1. 历史探究内容的选择要遵循范例性的要求。

获得历史意识是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所在。因为历史知识汗牛充栋, 可供探究的内容俯拾即是, 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大量的可供探究的问题, 所以探究教学要求教师精选教学内容, 保证激发大多数学生探究、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学科的育人目标也要求教师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审视教学内容, 考虑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了什么, 达到了何目标, 所以探究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

2. 以研究史料为核心, 注重研究结论的多样性。

历史是一门解释性学科, 从史料或材料中寻找历史事实是历史学习最基本的途径。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 进行历史探究, 必须有思维、探究的材料。只有学生自主地运用史料、分析史料, 才是唯一能将学生带入探究历史奥秘的途径。

二、探究性学习的探索

1. 准确性。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习题教学中必须训练学生学习历史的准确方法。方法的训练就是能力的培养。习题分析的方法包括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一般方法即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 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基本思维方法;特殊方法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现象, 如阶级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

2. 人文性和主体性。

近年来, 面对新世纪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 面对课程改革的深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新理念的思考。课堂教学中“新理念”的实施被广泛关注, 历史课也不例外。课堂教学的功能从以本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从单一知识传授转化为人的整体的和谐发展。

师生之间的交流、多向合作也使学生感知了知识, 同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发挥了学生思路开阔、敏捷灵活、勇于探索的优势, 在思维的撞击中相互启悟, 相互开拓, 也弥补了其贫乏的历史知识, 改变了其传统的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3. 层次性和有序性。

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的过程。在遵循教材正确的观点的同时, 进一步提炼高于教材的新观点。基础知识是完成其他教学目标的基础, 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依托, 习题教学中应注意层次性, 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深透性。

深透性是指引导学生深刻而透彻理解历史, 在透彻理解历史的基础上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培养学生的能力, 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能设计好习题, 并有机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听”和“习”结合, 教师的“教”和“查”挂钩, 就能活学活用历史知识,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历史探究性教学遵循的原则

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应以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和过程结构为依据, 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依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初中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富于想象, 思维活跃, 有一定“以史鉴今”的意识, 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有所增强, 但偏重于形象思维, 容易偏激, 辩证思维较弱。初中生的情感世界十分丰富, 有着朴素的爱憎观和较大的可塑性, 同时逆反心理也越来越强, 对单纯的说教有明显的抵触、不信任情绪。初中生对于古今中外的历史并不陌生, 但对历史发展中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把握不够。在进行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时, 首先应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在探究内容的选择上应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 并将探究的问题或任务把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 结合历史探究性教学的特点。

探究性教学具有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体验性、开放性等特征。主体性是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自身状态;合作性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外在机制;实践性与体验性是探究性学习学生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开放性突出了探究性学习的外部环境和学习资源。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改革 第4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方法和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23-01

当代初中历史教学,面对着一波波的课改浪潮该何去何从是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值得考虑的问题。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只要教师将课本知识准确的传授给学生就行了,而现在随着课程标准的调整,培养目标的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不断变化,初中历史教师如果还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教学,显然已经跟不上目前中学教育的要求了。那么,初中历史教师该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呢?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初中历史教学的一线教师,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一点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感悟。

首先,讲课力求抑扬顿挫,有吸引力。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首要的媒介,也是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桥梁。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上好一堂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尽力做到讲课语言的抑扬顿挫,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吸引住学生,才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

其次,探究学生心理,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到课堂当中。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心理上处于逆反期,心理的不稳定往往导致他们行为的不稳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靠打压来管理初中生,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循循善诱,这样教学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学生也才喜欢听你的课。再次,把握好课堂结构,增强课堂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如果现在还这样上课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的课堂教学了。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时间,我形成了一套读--讲---剖---感---练五环节的课堂结构。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

2、讲:在的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学会如何运用知识。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练:选择典型题当堂训练,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以上的教学模式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认知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效果非常好,这种教学模式也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最后,历史教学中要融入德育教育

历史教学要注重德育教育,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对祖国历史的崇敬感、对为祖国的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的敬佩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中历史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 第5篇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得出:苏联的败亡败在了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上,败在了改革者的决策失误上,败在了忽视民生上!

启示:要处理好农重轻的比例关系;要始终关注民生.

视角三

材料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

从中你能得到哪些启发?

生: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必然充满着艰辛、复杂和曲折!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不是唯一的!苏联改革的失败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五、为国家民族做出选择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从列宁和斯大林的改革中吸取有益做法和理念,改革要适应时代要求;又要吸取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中的教训,改革要彻底;同时我们要警惕戈尔巴乔夫式的改革,不能背离改革方向。同学们,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社会里,让我们努力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

课后习题

1、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首次冲击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 勃列日涅夫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2、对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B.使国家权力分散

C.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D.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

3、1991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o一九事件”。下列对此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试图使苏联摆脱危机

B.“八o一九事件”标志着苏联的正式解体

C.通过政变戈尔巴乔夫强化了国家领导权

D.没有“八o一九事件”,苏联就不会解体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

把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整理线索认识经过 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比较成败

认识规律 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苏联的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初中历史改革总结 第6篇

历史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次历史课程改革中大家最关注的一个问题。随着 课程改革的深入,现有的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越来越显示出与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成为当前课程改革面 临的主要瓶颈,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各实验区在教学评价改革上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例如:部分实验区对学生的评价已由过去的分数评价变为等级评价,由单一采用纸笔的终结性评价变为关注学 生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部分学校已经形成了包括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纸笔测试评价在内的学生评价体系,但由于目前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仍在起作用,新的评价 观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困境。

困境之一:新的评价观还未完全被教师和学生所接纳。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人有意无意用应试的眼光来评判历史教学,在评价历史教学质量标准上,仍然是:一看学生的分数,甚至由此决定历史教师地位的升降沉浮;二看历史教师课堂上讲如何,是否会讲。无论是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都是以这两个标准来看待,从不考虑这两个标准以外的情况进行全面衡量历史教学。这不利于新评价观念的确立,也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困境之二:教师对待新评价观态度冷漠,存在形式主义。

虽然素质教育之风吹遍神州大地,然而众多教师还只停留在表面上,实际行动中仍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对于许多新的观念、新的做法,特别是新评价观无法适应,更难于启动,即使有采取新的措施,但在实际行动中也是漏洞百出。如:评价记录或表述做得不细致不到位,甚至不会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档案袋。因此评价及评价结果难以做到公平、公正、民主、开放。

困境之三:社会宣传薄弱,历史教学质量评估标准难以树立整体观

新的教学评价既要评教又要评学,且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方面,不仅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知识、能力情况,还要跟踪学生向社会调查,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情况,但当前评价方式的变化,社会群众知之 甚少,甚至不理解,他们仍是将分数作为衡量学校和学生的标准,课程改革的评价标准不被社会认可。同时,由于课程改革实行的综合素质评价缺乏量化标准,操作困难,客观上又为课程改革的推行设置了 障碍。

所有这些,都给树立全面、全新的教学评价观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现行的 评价和考试制度又非改不可,这是因为:

第一,它的种种弊端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成长。

现行评价和考试制度的弊端: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知识考察、成绩的 评比,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 校评价制度。

第二,它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瓶颈。

如果新课程教学评价仍以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校为高一等学校(尤 其是重点学校)输送了多少学生作为评价的标准,并与教师的经济效益挂钩(框架限制),那么,新课程的 教育理念就难以贯穿到教学实践中去,课程改革只能是流于形式。只有根据历史新课程的理念搞好历史教 学评价,“课改”才不至于“穿新鞋走老路”。

一、历史教学评价:

评价不等于考试,评价也不等于检查,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历史教学评价,就是“根据《历史课 程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 判断。”评判价值要依据三句话:第一,要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第二,要系统地搜集信息;第三,要在 对标准与信息比较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由此可见,建立正确的价值标准是搞好评价的前提。

(一)课程评价的价值标准及历史教学评价指标:

新课程的价值观是什么呢?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播的倾向,而是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到了和知识、技能同样重要的地位,确立了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这就体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

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环境意识等。课程任务比以前要全面,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不能简单的就知识技能讲知识技能。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加强内容与实践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

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接受学习的标准就是三句话,即上课记,回家背,考试默。主动学习的标准是上课时让学生主动参加到活动中去。为此教师的角色也变化了,在接受学习中教师准备的是各类讲义;在主动学习中教师要准备的是各类活动和情景。在课堂上倡导的是做中学,玩中学和想中学。这种亲历过程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要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评价的焦点应是在反馈后被评价者对评价的认同以及原有状态的改善。)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考察、成绩评比而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元考查),评价方法的多样性(除纸、笔测验外,还可以采用观察、活动、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在内的多样化方法。)重视学生和教师的成长记录。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从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它体现了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与此相适应,新课程倡导

发展性评价的价值观,这也是历史教学评价的核心观点,在这一观念的支持下,历史教学的具体评价标 准,这就是:

1、基础性。教师方面:语言、板书、仪态等规范而大方;教学目标合理,体现出层次性,教学程序设计 科学,能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恰当处理师生间的关系,善于捕捉和利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学生方面:表现在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得到基本技能训

练,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多种能力得到发展,非智力素质提高。

2、主体性。教师方面:以学生主动健康和谐发展为基本教学思想;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最大 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问题的机会;相信学生并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

学生方面:能自觉、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对学习对象有所选择,并

进行优化组合;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控,善于寻求合作伙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学生能够独立地 思考与学习,敢于突破常规,有所超越,积极发展个性;能积极参与学习评价。

3、开放性。教师方面:历史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空间的开放;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结果的开放; 教学设计的开放。

学生方面:有宽松的学习心态和强烈的表现欲;可以自由地向师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特 长;兴趣、爱好、需要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发展。

4、探究性。教师方面:善于创设适宜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与发展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 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善于引导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发挥学习潜能。

学生方面:有强烈的探究欲及浓厚的兴趣,思想方式灵活;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善

于与合作伙伴进行交流;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探究成果。

5、独创性。教师方面:教材处理及程序设计独特新颖,有利于学生投入历史学习;学习指导方式独特有 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能艺术地驾驭课堂,教学个性发挥出色。

学生方面: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敢于猜测,大胆想象,善于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路;独立意识强,用生活、个性化眼光对待学习。

6、情感性。教师方面: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自觉地运用它们来陶冶学生 的情感、人格;热爱学生,师生关系平等、和谐,体现人文关怀;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学生方面:能在体验中受到学习内容的情感感染和美的享受;能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并与老师平等对话、交流;能与教师和学习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学习情绪饱满。

7、发展性。教师方面: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得到认知、能力等方面锻炼的机会,使其情意、人格等获得进 一步的发展;能为学生进一步自我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从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获得进步。

学生方面:获得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多种能力得到了强化;在课堂上展示了自我,获

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人格得到了健康的连续性发展;通过课堂学习,又生成了有价值的新问题,激起 探究欲望,促使其自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与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指标相比较,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评价指标范围更加广泛,它所关注的 不仅仅是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它既有侧重于 “教”的方面,又有侧重于“学”的方面,还有注重师生相互作用的方面,它们统一构成了历史教学的 评价指标体系。(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过多地关注教师的作用,以教师作为观察的主体,看重的只是教 师的教学技巧;对教学的评价也主要是他人(专家、领导、同事)的评价起决定作用,教师的自评和学 生评价则没有多少参考价值;评价强调的是尖顶功能,对被评价者缺乏发展性引领。)

(二)历史教学评价的实施与操作:

历史教学评价的实施,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等方面。

1、对学生的评价: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作了重点阐述,要求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学功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在评价方法上也提出了建议:“评价的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 实践性。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 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学生的评价主要是 针对其学业的,评价学生的学业,习惯上的认识就是评价历史学习成绩的纸笔式考试、测验,其次才是对 学生其他素质发展情况的评价。事实上,二者是同样重要的。

(1)历史考试、测验:通过一定数量的检测来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业在当前仍然是最重要的评价

方式之一,检测范围可以是一个单元、一个学期或者一年的历史学习目标。考查的内容应当综合,除基本 的历史知识、技能外,还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考试、测验的形式力求多样化,教师与学校要共同研制新的测验方式。开放式考试、情感化命题、参与式考试等都是有益的探索。

例1:某地初一历史卷面考试,考试的形式是开卷。其题目包括三部分。

填表题:写出中国历史第一册中“温故知新、三顾茅庐、卧薪尝胆、指鹿为马、四面楚歌、老马识途、风声鹤唳、退避三舍、揭竿而起、老骥伏枥“等成语与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

判断题:有人说“三国时国家的分裂、战祸不断,民不聊生,这个时期是历史的倒退”。这种观点是否 正确?请你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然后简要概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有哪些明显特点?

论文:假设你们班进行“汉武帝之我见”讨论会。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以“我心目中的汉武帝” 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科学评价,文笔流畅,字迹工整,字数控制在250字左右。

这是一份别具一格的开放性考试卷,形式与内容的开放使其不仅仅是一种开卷形式的考试,更是一种 开放性教育评价理念的反映。对学生而言,历史已不再成为知识仓库、试题的海洋,考试以不再可怕,学 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主体的价值判断能力等得到充分 的强化和施展,从而使学生在一个个高层次的舞台上参与学习,实现自身的发展。这是历史评价的较高境界。

(2)学生的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当前一种重要的历史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 表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成长情况的评价称为“表现性评价。“目前这种评价形式往往与档案 袋评价法相结合,从而留下学生学习历史的足迹与成长的脚印。表现性评价的具体实施方式很多,学校、教师

二、实验区的中考改革:

2003年,全国一些国家级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面临着初中生毕业考试和升学问题。各实验区根据教 育部2002年底颁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对中考和中招进行了改革。2004 年上半年,教育部组织召开了各实验区中考和中招改革的经验交流会议,在此基础上,2005年1月又颁 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由于今年我省 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萍乡市、大余县、鹰潭市月湖区的初中生也面临着毕业和升学,省教育厅在今年2月 也印发了《江西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实验区 中考改革的指导思想、中考改革的基本原则、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相关事宜、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的 评价以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我省课改实验区学生的毕业考试和升学 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这次中考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以 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力求在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

(一)初中毕业生的学业考试:

实验区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由省中招委统一组织实行单独命题、审题,并适当吸收了实验区老师参 与。考试的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综合文科(含思想政治、历史或历史与社会)六门。历史分数为30分。综合文科为开卷笔答。

考试的命题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省颁《考试大纲》进行命题,而不是按照不 同版本的教科书命题。

命题的基本要求是: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 况,特别是在具体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在重视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注重方法与过程的考查,并适当兼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同时根据本学 科的特点,设置一定量的开放性、探究性的试题,不设偏题、怪题。

大余和鹰潭的历史试卷主观题和客观题各占15分。除了考查学生的基础性知识之外,还增设了一些情 景性和开放性的试题。对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均有所涉及。(见试卷)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有三个重大突破:

1、这次中考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命题的依据以课标为依据,而不是以教科书为依据,这就要求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材,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的关系。过去 我们比较习惯于把教科书视为教学的一切,教师的作用和职责是就是教好教科书上的内容,这些内容也 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考试要考查的内容,教师和学生绝对不能逾越教科书。其实,这种观念必 须摒弃,这是因为:首先,历史教科书是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编写出来的供师生教学用的教学资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学中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历史课程标准》,从《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

教学各方面的规定出发,利用教科书这一基本的教学资料,最终达到《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历史 教学任务,要树立《历史课程标准》第一位的思想观念。其次,基础课程改革允许各学校、教师有自主 选择教材的权利,也允许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在各自领会《历史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课标 中的内容标准做出不同的解释和叙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同一历史内容在叙 述上存在着完全不一致的现象,如果我们抛弃旧有的“历史教科书至上”的思想,就不会产生无所适从 的困惑。

2、这次中考改革的第二个重大突破是:考试形式的变化,即引入了开卷考试,如:文科综合。这就要 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等,摒弃让学生死记硬背、“惟教科书是瞻”的教学思想。

3、这次中考的成绩呈现方式:考试卷面上仍以百分制的形式出现,但这个分数应保密,不得对外公布。对外是以等级制方式呈现,各门考试科目的成绩均设为A、B、C、B、E五个等级。各地根据当地高中教育 资源情况划定每个等级所占的比例,然后再将以百分制形式出现的卷面分数转换为等级。例如:假如某

地根据本地教育资源情况,将A、B、C三个等级所占的比例划定为25%、30%、30%,那么每位考生各 门科目的卷面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好序后,前25%的学生将获得A等,A等以下30%的学生将获得B等,B等以下30%的学生将为C等;E等人数一般情况下,应小于2%为宜;C等以下,E等以上的学生将获 得D等。0分、缺考的科目成绩不记等级。如果同一科目出现同分,那么这门科目的同分考生将获得相同 的等级。

由于各实验区的高中教育资源情况不同,各实验区对A、B、C、D、E的比例划分将会有所差别。用原始分数和用等级形式呈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等级是以分数为基础划定的。分数是精细的等级,等级是粗放的分数,都能反映学生的差 异,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尺度。

区别——分数制是将学生分为多个等级(如果满分为120分,就可能将学生分为121个等级;满分 为100分,就可能将学生分为101个等级),在录取过程中,分分都是高厉害点,每一分都可能决定学生 的去向,这是应试教育负面影响难以消除的重要原因。但实际上,几分之差并不能说明学生实际能力、素质上的本质差异。等级制按学习成绩把学生分为几个等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同时 也降低了选拔性,高厉害点明显减少,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二)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检测初中毕业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手段。综合素质 评价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合格毕业的参考依据,也是高中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

1、对初中毕业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

一是真正从制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多方面的良好素质,然而,单纯的纸笔测验难以衡量学生丰富多样的发展,引入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多元发展目标明确置 于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标准中,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明确、具体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 精神,既促进本届毕业学生进一步关注自己的全面发展并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又促进后续年级学生关 注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是促进教师在掌握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方法的基础上,确立为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发 展而教的“指挥棒”,促进教师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三是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非学业考试课程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从制度 上保证学校开足开齐课程。

因此,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落实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2、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状况进行评价。2002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 《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了学生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主要有五个方 面,即: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这就是综合素 质评价的六个维度。各实验区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各维度的评价指标系统。

3、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

主要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与评定小组评定相结合。除了县(区)级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学校 成立综合素质评定的领导机构实施领导、指导及管理之外,具体实施评价的是初中毕业班成立的综合素 质评价工作小组。综合素质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工作,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和课任教师组成,不少 于5人。评定小组成员必须具备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意识,给学生的授课时间不能少于1年。

评定的信息来源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参 加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情况;学生的特长表现及家长评价等。评定过程中应注重对 原始材料的分析与概括。

4、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

上一篇:2024年安全公司思路下一篇:公司厂务公开工作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