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024-06-23

3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11篇)

3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第1篇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

一、选择题

1.()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热爱幼儿

B.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C.品德良好 D.身体健康

2.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A.确保幼儿安全 B.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C.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D.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3.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注意倾听 B.言语专业化

C.注意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 D.用点头、抚摸鼓励幼儿

4.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的方式是()。A.直接“教”的方式 B.间接“教”的方式 C.灌输的方式 D.“填鸭式”教育

5.人本位的儿童观认为()。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B.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C.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 D.儿童是国家的财富

6.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包括()。A.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 B.教师的“教” C.幼儿的“学”

D.直接的“教”和间接的“教”

B.幼儿园小范围 C.课堂小范围 D.学校

9.影响幼儿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有()。A.智力因素 B.非智力因素

C.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 D.幼儿的身体状况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10.能有效地提高幼儿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水平,且能充分地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教育方法是()。A.复述法 B.故事法 C.讨论法 D.提问法

11.幼儿的学习是否有意义,关键是()。A.采用接受学习的方法 B.采用发现学习的方式 C.是否会学习

D.教师能否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12.教师和幼儿是否建立良好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正确地看待幼儿,即()。A.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 B.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师生观 C.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 D.是否树立了正确的知识观

13.在使用间接“教”的方式中,教师主要是幼儿活动的()。A.组织者

B.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 C.控制者 D.引导者

14.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了()。【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A.观察法 B.示范法 C.演示法 D.范例法

15.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A.游戏 B.交往 C.游玩 D.活动

16.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A.直观形象法 B.参观法 C.环境体验法 D.演示法

17.幼儿教师是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的()的特点。A.纯真美好 B.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C.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 D.多重角色

18.在目前条件下,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A.1∶15~20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B.1∶20~25 C.1∶25~30 D.1∶30~35 19.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中,()是首要的因素,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A.爱心 B.观察力 C.组织能力 D.与儿童沟通的能力

20.职业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在幼儿面前保持开阔的心胸,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是由于()。

A.幼儿的心灵脆弱敏感,易受消极情绪的影响 B.孩子也喜欢美好的形象 C.一般园长都要求教师这样做 D.幼儿教师大多是女性

21.教师与家长谈话时采用()进行交谈为宜。A.专业术语 B.日常用语 C.普通话 D.方言

3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第2篇

1.综合分析能力:一位外商到某地考察投资环境,当地政府热情招待,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其中有珍惜动物的肉。外商遂一去不复返,请你就此事谈谈看法。

应该说那位外商的环保意识是比较强的,他能从珍贵动物的肉想到当地对环保的认识,对法律的意识。当前,各地政府都吸引外资,发展经济,这是好事,但吸引外资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否则,即使现在经济一时上去了,没有环境的支持,也达不到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外商投资不仅考虑天然的或市场的因素,还会考虑人的因素。当地的做法,可想而知人口素质的低下,所以外商才一去不复返。

2.综合分析能力:你对反腐败的问题怎么看?

腐败问题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党风正则民风纯,腐败堕落,必然背离党的宗旨,为服务人民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腐败分子也必将被人民群众所唾弃。所以反腐败是必然的。如果腐败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必将遭受严重的挫折,甚至是亡党亡国!

3.综合分析能力:现在社会出现一种现象,大城市人才过多,而中小城市特别是偏远山区却人才缺乏,你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关键在于经济发展,由于经济本身的差异,使经济发达的地方对人才的诱惑力增强,且人往高处走,那里发展环境优越,前途好,机会多,实现自身价值比较容易。

4.在完成某项工作时,你认为领导要求的方式不是最好的,自己还有更好的方法,你应该怎么做?①原则上我会尊重和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同时私底下找机会以请教的口吻,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看看领导是否能改变想法;

②如果领导没有采纳我的建议,我也同样会按领导的要求认真地去完成这项工作;

③还有一种情况,假如领导要求的方式违背原则,我会坚决提出反对意见;如领导仍固执己见,我会毫不犹豫地再向上级领导反映。

5.综合分析能力:如果通过这次面试我们单位录用了你,但工作一段时间却发现你根本不适合这个职位,你怎么办?

一段时间发现工作不适合我,有两种情况:

(1)如果你确实热爱这个职业,那你就要不断学习,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业务知识和处事经验,了解这个职业的精神内涵和职业要求,力争减少差距;

(2)你觉得这个职业可有可无,那还是趁早换个职业,去发现适合你的,你热爱的职业,那样你的发展前途也会大点,对单位和个人都有好处。

6.应变能力:你正在主持一个会议,意见对立的双方由争辨发展到恶语相向,你怎么办?

作为会议的主持人,我会把双方争论的焦点记录下来,然后先建议大家安静,或干脆休会半小时,等大家能平心静气坐下来后,我会再次阐述本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心平气和地商量某一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而不是争论。等局面被我控制后,我再要求双方各派一名代表将自己方的意见、观点、计划总结出来,通过阐述自己的理由,大家举手表决,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意见,我同样会把最后的结果写进会议记录中备查。

7.综合分析: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什么意思?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案:

(1)“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意思是学齐画的神韵,并不是学画的临摹,做到神似形不似。这句话其实是白石老人的切身体会,他学画晚而且只是个爱好,他去北京寻求的是其他方面的发展,桥的是他身无分文只好在街头卖画糊口,更巧的是好像是北大的一位美术大家路过,觉得他的画的确有真品的韵,告诉他类似这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话。这也是从那以后白石才专著于画道的。

(2)对于好的东西,我们不光要学习,而且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办事方法,但在运用中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我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现代化建设,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尝试,对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要有“拿来主义”的精神。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就变成资本主义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断就与这八个字精神吻合。

3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第3篇

一、给幼儿面对和自主解决冲突的机会

在班级这个小集体中,时常可见幼儿之间发生了冲突。当冲突发生时,我们往往会低估幼儿的能力,过早地或不合时宜地介入,代替幼儿去处理冲突,从而剥夺了他们自己处理冲突的机会。但事实上,幼儿处理冲突的能力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我们可以先尝试当“旁观者”,关注事态的发展,让幼儿自己去处理。若实在无法处理,我们再适当地介入去帮助。

饭后,一些先吃完的孩子坐到阅读区看书。过了一会,只听见“嘶—”的一声,随后似有人大喊“老师———”,老师朝声音的方向望过去,只见豪豪和轩轩手里各拿着半本书,还凶巴巴地对视着。看着这一情景,教师迅速地放下手中的收拾工作,关注他们的情况。他们两个人各自拿着一半的书,豪豪气汹汹地说:“这是我先拿到的,你抢什么抢啊?”轩轩不甘示弱地说:“我和你说了, 让我看看的。”豪豪一听,好像有些泄气了:“那你怎么不说的大声些的,我又没听到。”轩轩听后,感觉也弱了,小声地问:“那怎么办啊?我们把书撕坏了……”听到这里,两人都低下了头,似乎有些错了。过了一会,轩轩说“我们到老师那边去借个透明胶来补一补吧。”豪豪抬起头来,观察老师的情况,一看,我正在关注他们,一下子红了脸,慢腾腾地走过来,难为情、小声地说:“老师,我们不小心把书撕坏了。”我故意板着脸问:“那现在怎么办?”豪豪轻声地说:“能借个透明胶吗?我们去补书。”“这个方法还不错,借你们吧”我边说边笑着拿出了透明胶和剪刀。他开心地拿了去,对轩轩说:“我们一起来补书吧。”于是,两个人坐在一起,开心地补书了。

这个案例中,当孩子出现明显的冲突时,教师没有马上介入,而是及时关注事情的发展。从结果中发现,在没有成人在场的情况下,孩子协商、妥协、和解策略的运用频率明显高于成人介入时的情况,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独立解决冲突。在之后的谈话中,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也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准备对自己错误行为进行补救。而在之后的补救过程中,两个发生冲突的孩子,再次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二、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当幼儿面对冲突束手无策或运用某种方式解决冲突失败时,幼儿园教师要及时给予情感支持,鼓励幼儿尝试换一种解决方法,或是给幼儿一点建议。

午睡起来穿鞋的时候,晔晔发现原本放在小床边上的鞋子不知怎么弄到了床底下。为了能够拿到鞋子,晔晔跪在地板上, 用手伸进床底下去拿,够了一会但够不着,于是将身体尽量贴近床沿,再试,却还是没有够到。在一边的老师看到这情形就提示他:能不能请个东西来帮忙。于是,晔晔就在体育区找来一根跳绳,一试,发现绳子是软的,还是无法够到鞋子。他不甘心,这次趴在地上,把头伸进去,想彻底够到拿出来,但无奈于头大无法伸进去。晔晔一屁股坐在床上,有些泄气。老师鼓励他“晔晔,你再想想别的办法来试一试,说不定就成功了!”于是,他坐到地上,将一条腿伸到床底下去勾鞋子,他的脚如钟摆般在床底下晃动,这次碰到了鞋子,却依然弄不出来。于是,晔晔干脆一只手臂勾住床侧的档板,将两条腿一起伸进床底,用双脚夹住鞋子,慢慢地将身子移出床底,最后终于拿到了鞋子。一直站在一旁观察的老师竖起大拇指,微笑着对晔晔说:“你真棒!”这个案例,给教师的“教”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老师对孩子的密切关注、适时提示、耐心期待和热情鼓励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三、给予幼儿大胆表现自我的机会

我们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注意力往往会被活泼、大胆、爱表现的幼儿所吸引。而那些内向、胆小、不善表达的幼儿相对会被教师所忽略。老师的眼神很少停留在他们身上,更少有时间,与他们交流沟通。对胆小幼儿多采取鼓励的语言和眼神,引导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去,并对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培养其自信心,使他们得到和谐发展。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在集体场合中发言的机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孩子的内心需求。在孩子有意愿而又怯于表达的时候, 教师就应当捕捉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班上有一孩子总是不愿和小朋友交流、也愿和教师交谈。一天,老师有意请孩子们评出最漂亮的画,然后很神秘地告诉大家:“我们班有个小朋友的画画得比你们评出来的还要漂亮!你们想不想看看呢?”“想看!”孩子齐声说。“你们看着她,她有点不好意思拿出来,怎么办呢?”孩子们嚷开了,有的说:“闭上眼睛”、有的说:“转过身去”……老师见时机成熟了,就说:“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请阳阳小朋友把她的画送上来!”只见她红着脸拿着画走上台来。睁开眼睛后,孩子们很安静,都被这漂亮的画吸引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孩子们都不由自主地拍起手来,纷纷说着:“真漂亮!”“颜色真好看!”……过后,小朋友都拥到阳阳的座位旁,向她请教画画的秘诀。

案例中这个孩子比较内向,老师通过和家长交流中了解到她喜欢画画、涂色,这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老师以这个孩子的特长为切入点,通过细致的日常教育来逐步提高孩子的心理自我强度。心理的自我强度指的是个体应付内外压力的能力。个体能否适应周围环境的刺激,能否承受和应付各种压力,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体心理的自我强度,个体心理的自我强度小,则适应外界环境刺激及承受压力的能力就弱。

在《指南》的指导下,教师不再只是注重教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应该成为幼儿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不再是“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而是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学习中,注重教师对于教学认真负责的态度,还注重于教师对幼儿困难、冲突等事件下机智而又艺术的处理能力,更注重教师如何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以及如何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的理性风采,让我们成为孩子成才路上的引路人!

摘要:普通一线幼儿教师,在全程参与和观察幼儿的生活与学习。在这全程的参与和观察过程中,地位是什么,作用又是什么,应该引起深入思考。不能再延用“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做学生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

3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第4篇

会议回顾总结了2012年全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新任教师统一公开招聘工作总体情况,深入讨论了公开招聘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方法及上阶段工作存在的问题。李小海和张均颂分别就公开招聘面试工作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作了专题报告。西安市教育局和汉中市教育局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做好中小学和幼儿园新任教师统一公开招聘工作,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基础;在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管理部门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和密切配合下,2012年全省统一公开招聘新任教师3200余名,整体工作平稳顺利,开局良好。此次培训班的主要任务:一是对今年统一公开招聘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思路;二是通过专家辅导授课,使各位参会同志能够更好地掌握有关政策,为明年的统一公开招聘工作打下堅实的基础。与会同志表示要认真学好培训内容;加强与其他兄弟市(区)经验交流;总结提炼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会议对贯彻落实此次培训进行了强调:一要认真抓好培训会议精神的贯彻传达,特别是对参与统一公开招聘工作的人员,要进行系统培训,下大力气抓好贯彻落实;二要认真做好今年工作的总结讲评,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三要提前筹划明年招聘工作,各市(区)要立足抓紧、抓早、抓实、抓好,结合本地实际及早制定实施计划,确保明年招聘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各市(区)教育局分管全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新任教师统一公开招聘工作的局长、人事科长,各县(区)教育局人事科(股)长共130余人参加了会议。

3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第5篇

一、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A.体能 B.素质 C.身体

2、田径运动是比()的项目。

A.强度、力量、耐力 B.速度、高度、远度C.素质、技术、意志

3、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一般采用()呼吸。A.鼻 B.口 C.鼻和口同时

4、跳远需要有良好的速度和弹跳作基础,所以跳远教学应该安排在()。A.短跑后、跳高前 B.跳高后、短跑前 C.短跑、跳高之后

5、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球出手时的角度约为()。A.38-42° B.30-35° C.30-45°

6、低强度、长时间的匀速跑,心率掌握在()次/分之间,可以发展有氧耐力。A.90-120 B.110-130 C.130-150

7、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共获得()枚金牌,列所参赛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位。A.28 B.32 C.51

8、篮球行入间直线运球时,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A.侧方 B.前方 C.侧前方

9、在跳高比赛中,只剩下一名运动员时,横杆提升的高度()。A.不少于2cm B.不少于3cm C.征求该运动员的意见后确定

10、排球正规比赛中男子所用网高为()米。A.2.24 B.2.34 C.2.43

二、填空题(20分,每空0.5分)

1、健康是指()、()和()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2、体能要素包括()体能要素和()体能要素两部分。

3、健康的“四大基石”具体化为以下四个方面()、()、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

4、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可采用传切配合、()、()、策应配合。

5、武术基本步型主要有马步、()、()、虚步、()等。

6、跑的速度取决于()和步频,增加步频的方法有()、高抬腿跑等。

7、足球运动主要用脚、头、()、()等部位来支配、控制球的一项运动。

8、在跳远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为主,分解与完整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重点是()技术。

9、排球运动基本技术包括发球、传球、()、()、()。

10、足球踢球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击球点、()、()。

1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

12、投掷项目的完整技术都是由()、()、()和器械出手后的身体平衡四部分组成。

13、跨栏跑过栏技术包括()、()、()三部分。

14、接力跑传接棒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15、急行跳远的空中姿势有()、()和()三种。16、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是“()、()”,理念是 “绿色奥运()、()”。

三、判断题(10分,每空1分,在括号内打“√”或“×”)

1、为避免运动中脱水,在运动前5分钟可根据身体情况补水。()

2、锻炼与控制饮食是降低体重的最佳方法。()

3、足球比赛中,球从地面或空中超过边线或端线,即为出界。()

4、支撑脚和摆动腿的协调配合是途中跑技术的关键。()

5、篮球急停有两步急停和跨步急停两种。()

6、跑道第一分道的计算线是从内沿以外30厘米处计算。()

7、排球原地正面扣球时,手臂要伸直,用全掌击球的后部。()

8、奥运五环的蓝、黄、黑、绿和红色分别代表美洲、亚洲、非洲、澳洲和欧洲。()

9、走步法确定跳远助跑步数应是:走的步数=助跑步数×2—2。()

10、制定体育锻炼计划时,需充分考虑运动的次数,强度和时间三个因素。()

四、简答题(13分)

1、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形成规律)。(8分)

2、影响篮球投篮命中率的因素有哪些?(5分)

五、计算题(7分)

一个标准400米半圆式田径场,内突沿半径为37.898米,分道眼睛结构介绍宽1.25米,直段长80米,共8条跑道,求空地长和空地宽最少各占多少米?

六、教案设计(40分)

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是根据学期计划的安排和要求,参照单元教学计划设计,并结合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制订的一节课的详细实施方案,它反映出教师对一节课教学过程的全部构思和设想。请你以篮球为教学内容,设计一个课时计划(教案)。

体育教师招聘理论试卷三答案

一、选择题

1-5:CBCBA

6-10:BCCAC

二、填空题

1: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2:与健康有关的、与运动技能有关的 3:合理膳食、适当运动

4:突分配合、掩护配合、快攻配合 5:弓步、仆步、歇步 6:步长、下坡跑 7:胸、肩

8:完整教学、起跳 9:垫球、扣球、拦网

10:摆动的方向、摆动的幅度和速度 11: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 12:握持器械、阻跑、最后用力 13:起跨攻栏、腾空过栏、下栏落地 14:上挑式、下压式

15: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

16: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三、判断题

3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第6篇

一、单选题

1.幼儿期、青春期是个体的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这体现了个体发展的(B)。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连续性

2.1632年,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B)的出版和发表。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漫话》D.《民主主义与教育》

3.学校教育的基础(D)。

A.教师B.学生C.班级D.课程

4.培养学生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C)。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

5.皮亚杰理论里有误的是(B)。

A.图式是一种认知结构B.同化中图式发生根本变化

C.顺应使认知结构发生变化D.平衡是顺应和同化的相互协调

6.美国学科中的实践活动和日本学科中的活动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B)。

A.间接经验B.直接经验C.学科知识D.能力

7.记忆的三个子系统是(C)、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A.意义编码B.语义记忆C.感觉记忆D.符号记忆

8.下面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是(D)。

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B.学习的社会互动性C.学习的情境性D.学习的虚拟性

9.下列关于教师劳动说法正确的是(D)。

A.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B.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集体性

C.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繁重性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长效性

10.教师的期望体现了(C)效应。

A.晕轮效应B.近因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投射效应

11.王熙凤和林黛玉是(B)的气质类型。

A.胆汁质和黏液质B.多血质和抑郁质C.黏液质和抑郁质D.抑郁质和胆汁质12教师不得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侮辱学生是依据学生的(C)。

A.隐私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生命权

13.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结果的一致性高,说明测量的(B)好。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标准化

14.不属于适应智力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B)。

A.同质分组B.异质分组C.留级、跳级D.特长和课外兴趣小组

15.衡量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D)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二、多选题

1.下列关于中学生发展不正确的是(ABD)

A.初中和高中都属于青年初期B.初中和高中都属于少年期

C.初中属于少年期,高中属于青年初期D.初中时起属于青年初期,高中时期属于青年中期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BC)

A.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B.学习者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C.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过程和规律D.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与变化规律

3.斯皮尔曼把人的智力因素分为(BD)

A.A因素B.S因素C.D因素D.G因素

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包括(BCD)

A.以身作则团结协作B.关爱学生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终生学习D.爱国守法教书育人

5.认知策略包括(BC)

A.计划策略B.复述策略C.精加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6.班级管理的内容包括(ABCD)

A.班级组织建设B.班级制度管理C.班级教学管理D.班级活动管理

7.学前儿童性格最大的特征有(ABC)

A.模仿性强B.活泼好动C.开朗乐观D.情感含蓄

8.家庭教养方式分为(ABC)

A.专制型B.民主型C.放任型D.关爱型

9.教育法规的归责要件有(BCD)

A.行为人的过错必须是违反教育法B.行为人有主观过错

C.有损害事实D.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10.教学测验结果统计中,衡量学生成绩离散程度趋势的统计量是(CD)

A.原始分数B.算术平均数C.标准差D.方差

三、判断题

1.维果斯基提出来了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2.巴甫洛夫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提出者。(×)

3.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案和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判断。(×)

4.矩形、环形的座位排列方式适合师生交流,马蹄型适合生生交流。(×)

5.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

6.研究教育活动中的现象和规律的是德育论。(×)

7.强调心理发展连续性的学者认为人的发展是质变过程。(×)

8.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公平合理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

四、简答题

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简述说课的内容和原则。

(1)说课的内容: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程序;

(2)说课的原则:科学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效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3.什么是校本研究,校本研究的要素是什么。

(1)校本研究,就是“基于学校的研究”。具体说来,校本研究的含义体现在:基于学校的研究、为了学校的研究、在学校中的研究。

(2)校本研究的要素有: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4.请你谈谈你对教师角色的看法。

教师职业的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榜样);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角色;

(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五、案例分析题

1.作弊是每个老师不能容忍的事情,但是在一次测验中,一个化学老师发现有学生作弊,他没有批评学生,允许学生下次考试带一张A4纸到考场,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学生都特别认真地准备。

考试后老师让学生把A4纸展览在后黑板上,所有的同学都好奇地去看。有的学生抄的题目,有的学生抄的公式,有的学生写的提纲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同学们看了别人的A4纸之后,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好,有的学生成绩落后。然后他们通过彼此交流,观摩分析,不断地修改自己纸上的内容。

在第二次考试时,老师让每个学生带二分之一的A4纸,第三次,带四分之一的A4纸,最后带的纸越来越小……

(1)如何看待这位老师的做法。(4分)

(2)请用学习策略的原则分析。(6分)

(1)略

(2)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监控原则;(6)个人效能感原则。

2.五岁的小南在上幼儿园,妈妈对他百依百顺,爸爸对他却是简单粗暴。他虽然有很多玩具,但是看到

别人有什么自己也要有什么,喜欢问别人要东西。当跟同伴的意见不一致时,他就与同学打架。老师教育他,他也不改。久而久之,谁也不管他。妈妈对此头痛不已。

(1)小南的行为特征及原因。(5分)

(2)你作为小南的老师,你会如何帮助他?(5分)

(1)特点:自我中心、自私(只考虑自己,不顾别人,喜欢问别人要东西,意见不一致时与同学打架)、任性(想要什么家长就要给什么)、幼儿攻击性行为(特点多依靠身体攻击)

原因:与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或者亲子关系有关。妈妈是放任型,溺爱孩子,造成了孩子自私自利,蛮横胡闹;爸爸是专制型,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提供了不好的学习榜样,导致孩子自我中心,胆大妄为。

(2)促进幼儿的社会性的发展,特别是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首先,加强家、园合作,指导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改善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不溺爱孩子,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发展自己;也不简单粗暴对待孩子,给孩子提供亲社会行为的榜样。

其次,加强移情训练,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适宜的情绪情感,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促进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最后,在具体发生冲突时注意适时指导,帮助幼儿掌握与幼儿友好相处的办法,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3.把一个小白鼠关在笼子里,用隔板隔开,每次摇铃时笼内就通电,小白鼠就由笼子跳过隔板到没有电的另一边;然后慢慢提高隔板的高度,直到小白鼠再也跳不过去。之后,降低隔板的高度,即使比原来最低的高度还要低,但是小白鼠还是不跳。

(1)小白鼠为什么不跳了?(3分)

(2)你怎样使小白鼠再跳起来?(7分)

(1)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会到的一种抑郁状态。习得性无助的产生是因为总是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即能力,所以感到绝望,自甘下一次失败。

3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第7篇

1.某人想考公务员,但是又怕竞争太大考不上,一直犹豫不决,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旁人可以插话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是()。

A.介入教学 B.教育教学实习

C.微格教学 D.模拟教学

3.意志的品质包括()。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4.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

A.自我观察 B.自我意识 C.自我评价 D.自我监督

5.根据能力所涉及的领域,可将能力分为()。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认知能力 D.社交能力

6.动机的功能包括()。

A.激励 B.指向 C.维持 D.调整

7.尊重的需要是缺失性需要(判断题)

8.侵犯行为的三个特点是外显性、伤害性及有意性。(判断题)

9.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标准化的艺术技能训练中形成的。(判断题)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探讨 第8篇

事业单位岗位分类复杂、专业划分繁多, 与公务员招考和企业招聘相比, 有着自身的特点:

1、要求有工作经验。

事业单位的人员招聘主要是从“用人”的角度, 而非“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 大部分用人单位希望新员工能够马上“上手”。

2、专业要求高。

与公务员相比, 事业单位工作的行政性质有所降低, 而具体的操作、执行方面的工作比重提高。对这些工作岗位而言, 个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有时要比其个人的一般素质更影响其工作效果。

3、招聘时间分散。

事业单位人员的流动性比公务员高, 工作内容不如政府机关稳定, 随时可能出现人员需要补充或调整的情况。因此, 事业单位招聘的时间往往难以保持一致, 具有数量多、周期短、时效快的特点。

4、社会关注度高。

由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岗位有编制, 保障性高, 待遇相对较好, 部分岗位的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公务员, 社会关注程度高, 更要求保证招聘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

这一操作方式便于各用人单位依据自身需求开展招聘工作, 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招聘工作公正性的特点。然而, 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信息传播面狭窄。

招聘信息往往仅在当地少量媒体和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网站上进行发布, 受众范围小, 发布渠道较为单一, 不但影响招聘效果, 招聘过程也容易受到社会质疑。

2、考试方式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部分地区用一张试卷对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考试甄别, 或是在考试科目、内容设置等方面随意性较大, 无法保证考试的科学性。同时, 存在相近岗位、相同专业多次重复命题与阅卷的情况, 从总体上看考试成本高, 资源浪费较大。

3、有关公开招聘的规定和要求还不够规范。

有些政策性规定不够具体, 使得各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对招聘工作的程序、要求、标准的理解不一, 操作上也各有不同。易引起社会质疑, 引发考生投诉。

4、招聘组织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有的用人单位自行命题, 无法保证命题的保密与公正性, 面试考官和考务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门培训, 专业水平、组织能力和评判水平有待提高。

5、参与组织的人员和组织环节过多, 存在较大的寻租空间, 出现操作失当或各类差错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三、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整体水平

1、创建信息平台, 完善网络技术手段, 提高招聘工作的便利性与透明度。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具有数量多、周期短、时效快的特点, 因此, 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 为招考单位和报名考生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如开通全省统一的信息发布、网上报名、网上打印准考证、网上信息查询、人机交互考试等服务, 不但能够缩短工作周期, 而且能够较好地实现招考工作程序的透明化。

2、严密程序, 提高公开招聘工作的规范性。

要保证公开招聘程序的公正, 监督机构需要制定更加明确可执行的操作性规范, 并把好以下关口:

一是岗位设置关, 严格依据实际需要设置岗位, 避免“因人设岗”、“因人画像”等倾向性条件。

二是要把好报名、审核关, 杜绝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浑水摸鱼。

三是把好命题关, 对命题人员、命题程序和命题标准等均作出要求, 保证试题的质量与安全性。

四是要把好面试关, 科学设置面试考官组, 加强面试考官的培训, 用人单位负责人尽量回避, 增强面试公正度。

五是要把好分数管理关。应保证成绩生成的独立、规范, 接受考生和社会的监督。

3、依靠专业考试机构。

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的考试设计与内容命制, 最好委托专业考试机构。随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不断规范, 最终有可能实现公共知识命题由政府人事考试机构统一建立题库, 专业知识考试由用人单位提出要求, 由人事考试机构或相关专家组成命题小组。这样做既能有效保证命题的质量, 杜绝命题环节中的保密问题, 从源头保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公平公正性, 同时也能降低命题成本, 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

4、创新考试方式, 提高考试效果。

目前, 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申论、结构化面试已经成为事业单位招聘中使用较为频繁的技术手段。但鉴于事业单位岗位分类复杂、专业划分繁多、测评需求庞杂的实际情况, 有必要探索考试测评工作的新思路。

建议采取先主后次、先简后繁的实施步骤推行联合考试, 集中力量满足主要需求, 以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三类人员基本能力素质为基础, 搭建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胜任特征的测评框架。

对于有专业技术要求或相关工作经验要求的岗位, 考试应能够考察出应聘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这要求针对不同用人单位的特点, 在考试方案设计及命题过程中提更加贴近工作实际, 以能力为导向。

另外, 各种心理测量技术、评价中心技术也可以作为对现有传统考核方式的重要补充。

摘要:本文从事业单位招聘工作特点入手, 分析当前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工作现状, 并从信息化建设、规范程序、依靠专业考试机构、创新考试方式等方面对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招考工作提出建议。

3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第9篇

[关键词]教师态度;言语指导;幼儿的坚持性

一、问题提出

坚持性指在某种困难情境中,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并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持续或持久的一种行为倾向。该过程需要幼儿不断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行为以符合外界的要求。它是自我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平常理解的狭义的自我控制能力。3-6岁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快速时期,也是坚持性发展的关键期,此时促进幼儿坚持性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幼儿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度过,这就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在影响幼儿良好坚持性养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幼儿园仍然存在教师对幼儿的高度控制。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对以往相关研究资料的总结和整理,本研究设计了四种实验情境。以探索教师的态度及言语指导对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影响,从而为教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坚持性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沈阳市两所幼儿园,分层选取小、中、大班的幼儿作为实验研究的被试,年龄分布在3~6岁之间,小班平均年龄3.5岁。中班平均年龄4.5岁,大班平均年龄5.5岁。每种情境每个年龄段的有效被试各为30人,男女各半,共360人。

使用杨丽珠、董光恒编制的《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教师评定问卷》对被试进行同质性检验。目的在于检验所选的四种情境下的被试是否具有自控能力的同质性。该问卷经由研究者在沈阳地区进行大样本检验,选取被试106名。有效回收问卷95份,问卷总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78。分半信度为0.957,坚持性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22,分半信度为0.942,说明该问卷是可靠的。对四种情境所选取的幼儿被试进行同质性检验,总量表与坚持性分量表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其具有同质性。

为避免幼儿对新环境产生兴趣或紧张的情绪,对其坚持性的真实表现产生干扰。研究者选取幼儿的寝室为实验场地。实验材料为红豆和绿豆。两种豆子由教师混合撒在地上,然后要求幼儿将红豆与绿豆分别捡出来放入两个盒子中。此种任务单调枯燥,可以避免活动的趣味性对实验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3x2x2(年龄×教师态度×言语指导方式)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幼儿年龄、教师态度与言语指导方式为实验的自变量,幼儿坚持完成任务的时间为实验因变量。四种实验处理的结合见表1。

各实验情境由主试和记录员各一名对各个年龄班进行个别施测。实验前要使主试和记录员明确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的过程,并且到实验现场进行过操作练习。目的是使实验过程统一标准与指导语。教师领幼儿进入寝室后,前10分钟和幼儿进行自由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故意将指定的实验材料——豆子撒得满地都是,然后要求幼儿将豆子按照颜色分别捡出来放入不同的盒子中。

随机选取小、中、大班幼儿各10名进行预实验,同时借鉴其他研究者相关和相似的研究发现,幼儿在枯燥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很难超过15分钟,这是由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的。根据这一判断将幼儿坚持执行枯燥任务的最长时间规定为15分钟。若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其他小动作,例如溜号去干别的事情超过1分钟即算作实验结束。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态度、言语指导和年龄对幼儿坚持时间的影响

对幼儿坚持时间进行2(教师态度:积极,消极)×2(言语指导方式:任务前一次性的言语指导/任务过程中不断的言语指导)×3(年龄:小班/中班/大班)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幼儿年龄、教师态度和言语指导的主效应均极为显著,年龄与言语指导方式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言语指导与教师态度的交互作用极为显著,年龄与教师态度的交互作用以及三个自变量的三向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见表2,表3)。

对教师态度主效应的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幼儿坚持性在教师两种态度上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P<0.001,这表明3-6岁幼儿坚持性受教师态度影响显著,且在教师的积极态度下,幼儿的坚持性明显优于在教师消极态度下的坚持性。

对言语指导主效应的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幼儿坚持性在教师两种言语指导下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P<0.001,这表明3-6岁幼儿坚持性受教师言语指导影响显著,且对在任务过程中不断接受教师言语指导的幼儿来说,其坚持性明显优于教师在任务前只给予一次性言语指导的情境。

对年龄主效应的进一步事后多重比较(LSD)显示,小班与中班、小班与大班、中班与大班之间在坚持性上均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P<0.001,这表明3-6岁幼儿坚持性发展迅速。存在极为显著的年龄差异,幼儿平均坚持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延长。

(二)年龄与言语指导方式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分析

在任务前一次言语指导下,不同年龄组幼儿之间其坚持性存在极为显著差异(F(2,357)=159.15,P<0.001)。经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小班与中班、小班与大班、中班与大班幼儿之间其坚持性均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P<0.001)。这说明在任务前一次言语指导下,幼儿的坚持性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提高。

如果在任务过程中给予多次的言语指导,不同年龄组幼儿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F(2,357)=66.23,P<0.001)。经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小班与中班、小班与大班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P<0.001)。中班与大班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如果教师在任务过程中给予多次言语指导,幼儿的坚持性在中班时发展最快,在大班时年龄的效应就不再明显了。

对不同年龄组幼儿进行不同言语指导方式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各组年龄的幼儿在不同的言语指导方式下的坚持性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小班幼儿的坚持性在两种言语指导方式下差异显著(P<0.05),中班与大班幼儿的坚持性在两种言语指导方式下差异极为显著(P<0.001)(见表4)。在教师积极态度下,不同言语指导方式下幼儿坚持性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P<0.001),这说明在积极教师态度下,如果教师在任务过程中给予多次言语指导,幼儿的坚持性会表现得更好;在教师消极态度下,不同言语指导方式下幼儿坚持性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在消极教师态度下幼儿的坚持性不随任务过程中教师言语指导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见表5)。

在教师任务前一次的言语指导下。不同态度下的幼儿坚持性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P<0.001),这说明在教师任务前一次的言语指导下,幼儿坚持性随教师态度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且积极教师态度下幼儿的坚持性更好;在教师任务过程中多次的言语指导下。不同态度下的幼儿坚持性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P<0.001),这说明在任务过程中多次的言语指导下幼儿坚持性随教师态度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且积极教师态度下幼儿的坚持性更好(见表6)。

综合以上结果发现,在教师的积极态度下,如果教师在任务过程中给予多次的言语指导,幼儿的坚持性表现最好。

四、讨论

(一)幼儿坚持性的发展具有年龄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幼儿坚持性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点,中班阶段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3-4岁幼儿的坚持性水平较低,这主要表现为3岁幼儿大脑皮质兴奋过程仍占优势,抑制机能还不成熟,对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差,做事缺乏坚持,时常忘记成人的要求,对于枯燥的任务很难坚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忘记应该做的事情。

研究表明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中班幼儿在执行拣豆子任务过程中,坚持的时间显著高于小班幼儿,不过受情境变化的影响也最大。4-5岁的幼儿随年龄的增长,其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逐渐完善,兴奋与抑制过程渐渐趋于平衡,同时其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发展,为幼儿坚持性的发展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因此中班幼儿较能稳定、坚持地做事。此外。中班幼儿经历了一年的幼儿园生活,已经开始理解规则,并学会了用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表现为坚持性能力的明显提高。5~6岁趋于稳定。幼儿在坚持性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策略,并且坚持的时间不断延长。

(二)不同言语指导下幼儿坚持性的特点及差异

不同言语指导方式下。幼儿的坚持性发展水平不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言语理解能力和规则意识明显增强。言语信号对调节儿童行为作用的提高是儿童发展自我控制能力的前提。并且儿童最初是靠成人的言语指导行动。坚持完成某项任务的。因此,只有儿童的语言充分发展了,才能够以此来理解成人的要求,并用来指导自我的行动,否则儿童的行为将是盲目的、随意的、不自觉的、缺乏坚持的。在任务过程中如果教师只给予幼儿一次言语指导,其效果由此必然会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明显提高。

3~6岁幼儿的注意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外界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放弃眼前需要他们坚持完成的任务。本研究设计的实验情境是枯燥、困难的,多次的言语指导可以不断给予幼儿完成任务的提示,因此无论在小班、中班还是在大班阶段,多次言语指导的效果均好于在任务前给予一次的言语指导,且这种发展在中班表现最为明显,这与4~5岁幼儿的坚持性受外界条件的变化影响最大有直接关系。

(三)教师态度对幼儿坚持性的影响特点及差异

我国受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作为教育重要执行者的幼儿教师,在儿童心目中不断树立起比较权威的地位。因此教师的态度对幼儿的行为有着较高的控制性。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积极态度和任务过程中多次言语指导对幼儿的坚持性产生最积极的影响。因为教师将积极的态度与多次的言语指导相结合,不断给予幼儿鼓励和夸奖,使幼儿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多次受到教师积极情感的强化。从而引起幼儿服从、接受的动机或愿望。同时这也为教师与幼儿建立相互信任的情感支持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并能促进幼儿坚持性行为的稳定和巩固。

五、结论

3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第10篇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2.【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程序教学认为学习是形成行为库中本不存在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一步步实现的。它的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7.【答案】ABC。中公专家解析: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心。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这些都是内发论的思想。洛克提出的“白板说”,是外铄论的思想。

8.【答案】ACD。中公专家解析:《学记》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比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思想。

三.判断题

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一般来讲,心理健康具有以下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3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第11篇

一、单选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D)

A.《大学》 B.《中庸》C.《论语》 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B)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C)

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 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

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D)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C)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C)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D)

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 D.示范法

二、填空题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②创办业余党校;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④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B)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 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D)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B)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B)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C)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B)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C)

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C)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A.上课 B.备课C.课堂练习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B)

A.唐代 B.清末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B)

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

A.观察法 B.问卷法C.谈话法 D.调查法

二、填空题

14.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

15.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6.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17.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18.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2)教育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人防地下室防水堵漏公司。(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隧道防水堵漏,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 D.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

A.遗传 B.环境C.教育 D.教师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B)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C)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S226;三&S226;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D)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C)

A.自觉性 B.独立性C.创造性 D.主动性

7.教材包括(D)

A.教科书 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C)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B)

A.延展 B.必要补充C.深化 D.变革

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B)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二、填空题

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试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1)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2)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风机塔筒清洗,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3)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4)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

2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C)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D)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A)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B)

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D)

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D)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B)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A)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D)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C)

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1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D)

A.连续性 B.创造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D)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二、填空题

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 和社会本位论。

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冷却塔堵漏,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

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漫话》C.《教育过程》 D.《论语》

2.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B)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 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3.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B)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社会分工C.资本主义制度 D.新的剥削和压迫

4.革命战争年代,我国去解放区的教育主要分为(D)

A.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 B.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C.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 D.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C)

A.教书 B.育人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7.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C)

A.明朝中叶 B.清朝初期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B)

A.社会化活动原则 B.教学的教育性原则C.自然后果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9.下列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的是(D)

A.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B.教育方式的情感化C.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D.教育形式的集体化

1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B)

A.考验法 B.观察法C.问卷法 D.谈话法

11.教学的中心任务是(B)

A.发展学生的智力B.使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C.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D.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

12.课程具体包括(D)

A.课程计划 B.教材C.教学大纲 D.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13.在青少年学生的各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B)

A.10-12岁 B.11~15岁C.13-16岁 D.12-16岁

二、填空题15.

14.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15.学校和家庭联系的方式有:互相访问、建立通讯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以及举办家长学校。

16.德育过程中“知”指道德认识,它包括道德知识(品德知识)和道德判断(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17.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18.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一是启发式,二是注入式。

三、简答题

19.简述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1)婴儿期和托儿期(又称先学前期,出生~3岁);(2)幼儿期(又称学前期,3~5、6岁);(3)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6、7岁~11、12岁);(4)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11、12岁~14、15岁);(5)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14、15岁~17、18岁)。以后还有青年中期和青年晚期两个阶段。

2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有哪些?(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21.社会主义教育有哪些特点?(1)教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2)共产党统一领导、创办;(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宗教迷信,提倡唯物主义;(4)实施平等的民族教育;(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它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强有力手段。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试论述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上一篇:参观的作文350字下一篇:设备保全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