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评审意见

2024-08-26

管理制度评审意见(精选8篇)

管理制度评审意见 第1篇

xxx医院护理管理评审意见

尊敬的各位领导,由市卫生局组织,今天参加了xxx人民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现将医院护理管理评审意见汇报如下: 总体印象:

院领导高度重视护理工作,护理队伍积极向上,有凝聚力,护理服务及措施落实到位,病房环境整洁、安静、安全。分级护理标识明确,措施到位,评审前三年无护理事故、护理并发症发生,得到了患者的好评。重视健康干预工作,根据患者需求和专业特点制作温馨提示卡及健康宣教资料。护理安全制度健全并得到认真执行。

一、护理管理与运行体制

1、医院建有与其功能、任务、规模相适应的护理管理体制,责任有明示,切实得到执行。

2、护理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有规划和实施,护理部每月对护理单元进行护理质量评价,能及时反馈并整改。

3、护理部及各科室有工作流程,技术规范和岗位职责。各级护理人员能够掌握。

4、能依据法律,做好护理人员资质认定。

二、护理管理制度

1、能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建有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及评估标准。

2、按评审标准认真落实护理查房(行政、业务、总夜查房)、交接班及护士考核等制度。

三、护理教学

1、护理部有专人分管护理教学工作,有教学计划、教学标准和评价。

2、新上岗护士岗前培训率达到100%。

3、三年来完成省级以上护理专业论文5篇。

4、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随机向患者询问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患者能够掌握。

四、临床护理服务

1、临床基础护理:病房环境整洁、安静、安全。

2、分级护理标识明确,措施到位,病人卫生做到“六洁”。

3、评审前三年无护理事故、护理并发症发生。

4、规范临床护理组织,每位住院病人均有相应的责任护士分管。

五、护理文书

1、电子版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时。出入量记录单记录准确无误。

2、简化护理文书,危重患者记录单,能根据病情和医嘱对危重患者护理过程、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客观记录。

3、手术记录单记录规范。

六、门诊及病房输液准备室设置和管理符合要求,在提供护理服务前能做到向患者明确告知。

七、理论及技能考试成绩优良。建议:

1、严格执行护理人员的资质规定,规范助理护士的岗位职责,规范落实床护比≥1::0.45,希望护理部根据病房实际床位使用率进行护理人员动态调配与管理。

2、希望各级护理人员不断加强专科护理知识的学习。

3、针对护理队伍年轻化,护理人员流失的压力,加强护理“三基”培训及考核。

管理制度评审意见 第2篇

【颁布单位】广州市财政局

【文号】穗财采〔2007〕70号

【颁布时间】2007.04.16

【实施时间】

市直有关单位,各区、县级市财政局:

为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和评审管理,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效益,根据《政府采购法》、《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价格评审管理的通知》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采购人应开展市场价格调查

采购人在确保采购资金落实情况下,必须于采购活动开展前,对采购项目近期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查,并在《政府采购项目清单》中填写市场调查价格(在预算额度之内)。

采购人应保证填写的市场调查价格真实、有效,并与采购项目有可比性。

二、采购文件应设置最高限价

采购人应按不高于市场调查价格和项目采购预算的原则设置采购项目的最高限价,采购文件中应写明最高限价,并明确报价超过最高限价的为实质不响应。

三、明确评标基准价及价格权值

(一)除执行统一价格标准的服务项目外,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时,价格分应按低价优先的原则计算: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且价格最低的投标报价为评标基准价,其价格分为满分,高于基准价的其他投标报价得分=(评标基准价÷投标报价)×价格权值×100。

(二)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的:电器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家具、办公消耗用品、网络设备、交通工具的价格权值不得低于40%,服务类项目的价格权值不得低于20%,其他货物类项目的价格权值不得低于35%。特殊情况需要调低价格权值的, 采购人应在采购活动开展前向市财政局提出申请。

四、明确竞争性谈判和询价方式的评审方法

采用竞争性谈判或询价方式采购的项目,不使用综合评分法,采购人应按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确实无法比较质量和服务是否相等的,以

符合谈判或询价文件需求且报价最低的为成交供应商。

五、对协议供货、网上快速询价的价格管理

实行协议供货或网上快速询价采购的货物,采购人可登录集中采购机构网站(市政府采购中心网),查询协议供货或网上快速询价采购的范围、项目、品牌、型号、价格和供应商名单。采购人发现市场上其他供应商销售的货物及其相关服务相同或更优且价格低于协议供货、网上快速询价采购的,应及时以书面方式向集中采购机构反映(市政府采购中心电话83581486,传真83581564;市信息工程招投标中心电话38825560,传真38825650)并同时抄送财政部门。经集中采购机构核查属实后,采购人明确对货物及其服务质量承担责任的,可向价格低于协议供货、网上快速询价采购的其他供应商采购。

六、严格评审纪律

政府采购项目的评审委员会由用户评委(即采购人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应当为五人以上单数。今后对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不论采购项目大小,采购人只选派用户评委1名,其他专家在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取。采购人应选派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并熟悉采购项目情况的人员担任用户评委。

评审过程中,与评审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评审现场,在现场监督的纪检监察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评审纪律,不得有违反公正、公平的言行。

管理制度评审意见 第3篇

一、宜都模式是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发展

宜都模式是以明晰产权、集中监管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为特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其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表现为“三个统一、两个集中、一个盘活”。即统一监管、分类实施;统一配置、分步到位;统一处置、规范操作;资产产权向出资人集中;资产收益向财政专户集中;盘活存量资产,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宜都模式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 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成功范例, 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创新。

二、宜都模式对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宜都模式符合宜都的市情,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值得肯定。对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实现高效提供公共服务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收入管理、公共支出管理、财政法制化、财政信息化和财政监督等各个环节的财政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缓解收入分配不公, 对于资产管理领域反腐倡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宜都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和探索中处于领先水平, 并与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所提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保持一致, 对于全国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专家组建议宜都市进一步总结成功案例, 制定检验管理效应的指标体系, 促进制定地方法规, 持之以恒地对宜都模式加以完善, 继续当好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先行者。

专家签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局长岳颂东:宜都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是深化改革的产物, 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国有资产总量中占30%, 怎样盘活、用活这笔资产是一篇大文章, 如果管理不好, 不仅会流失, 而且会滋生腐败, 宜都的管理可以从源头上防腐。“宜都模式”是顺应行政体制改革的应有之意, 要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建设一个廉洁的政府, 更希望有一个廉价的政府, “宜都模式”体现了十七届二中全会的方向。宜都模式按照财政部“两令”的基本原则, 结合宜都本身的实际, 从资产配置、标准、使用、处置、产权争议、纠纷处理, 财产清查、信息管理、动态监管等, 有一套完整的措施和办法, 它非常扎实、切实、务实, 可以落实,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宜都模式不仅仅是仅限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 体现了依法行政, 体现了执政为民, 体现了为民理财, 体现了建立一个法制政府, 对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促进服务型政府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朝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级政权建设和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基础, 也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客观需要;是提高财政监督管理能力、促进源头治腐的有效手段;是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宜都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探索, 以产权明晰、集中监管、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为特征, 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全面加强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的监督管理, 不断提高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较好地处理了所有、监管与使用的关系, 宜都模式对于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效益, 更好更高效地提供公共服务有重要意义。

有众多的模式中, 宜都模式更具有超前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武汉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吴俊培:宜都市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了改革, 建立了“政府统筹谋划, 财政精细管理, 单位有效使用”的宜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模式。其管理模式主要体现在“三统一、二集中、一盘活”。也就是立足于“统一监管、分类实施;统一配置、分步到位;统一处置、规范操作, 突出“资产产权向出资人集中, 资产收益向财政专户集中”, 实现“盘活存量资产,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目标。

宜都经验可贵, 充分体现了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 有着与其他省县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不同的特点。宜都模式反映了财政改革与管理的新成果, 新经验, 代表了县市级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新范式, 在全国县市级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宜都模式有利于深化预算体制的改革, 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效率提高。符合宜都市的情况,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值得肯定。

建议把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分开研究;注意政府和事业单位权利和责任的界定;注意和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职责的分工和协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杨灿明:宜都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系统性, 表现在“三统一, 两集中, 一盘活”, 环环紧扣, 自成体系;二是精细化, 从标准设定、档案管理、资产调剂、收益管理等各方面都有非常具体细致的措施, 很有操作性。相比其他模式, 宜都模式更具推广价值, 从全国来看, 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居于领先地位。

对此模式的文字操练, 该模式如何进一步推广, 以及立法等问题可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博导许家林:如何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以提高其使用效益, 是关系我国财政管理方面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宜都市财政局依据财政部35号、36号令的要求所形成的独特管理形式, 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 是管理观念先进。在资产管理上, 以精细化管理为基本出发点, 再逐步延伸到应用阶段, 其形式与内容适合县域财政的实际管理要求, 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奠定了主要的认识基础。

其次, 是管理内容形成系列。在制度设计、机构设置与方法运用上, 贯穿于清产核资、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评估与资产收益确认各个环节, 构成了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 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奠定了主要的基础。

最后, 是管理职责明确。管理标准量化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并实施考核奖惩奠定了主要运行基础。

综上, 该模式理念先进, 具推广价值。

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邓毅:宜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模式具有六大特点:一是产权清晰。将产权证收回, 部门单位只有占有、使用权证。明确了终极所有权在国家, 部门单位不能所有, 消除了部门单位随意担保、抵押、处置的行为;二是体制健全。形成了财政为主导的分级分类管理体制, 各管理主体权责明确、分工合理、管理规范有序;三是配置、有偿使用和处置的审批制度, 使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四是健全的实物定额标准和费用定额标准, 按标准进行配置;五是收益管理纳入“收支两条线”, 进行专户管理;六是完善的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宜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促进了财政预算管理水平、收入管理水平、公共支出管理水平、财政法制化水平、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及财政监督水平的全面提升, 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当然, 财政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并不是通过单一的公共资产管理改革就一定能实现的, 它主要是有赖于财政管理各领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有赖于财政管理各项工作的密切协作, 更有赖于地方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更新和大力推动。从这个意义上讲, 广义上的财政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 要注意改革路径的设计问题, 注意财政管理各项改革措施的相互配合和整体推进, 注意协调财政改革与政治、行政改革的关系, 才能保证财政管理改革的成功。

省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教授陈洪波:宜都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规定, 把政策法律与本地实际, 依法办事与改革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体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该模式内涵严谨、思路清晰, 有利于改变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账实不符、配置不公、收益不均等问题, 克服国有资产部门化、部门资产福利化的弊端, 遏止腐败现象的滋生, 有利于调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 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型行政管理体制的需求, 建议在继续深入探索总结的基础上, 注重法律化、制度化建设, 建立长效机制, 形成放大效应。比如立法环节, 可由省财政厅通过省政府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并为国家机关立法先行试验, 也可由宜都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专门决定。此外, 模式的名称应能反映本质、区别其他, 建议将“精细化”改为“规范化”或“统筹”。

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余立国:宜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三个统一、两个集中、一个盘活”的模式, 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有利于推进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和更长时间的发展。二是符合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要求。宜都模式既是不断解放思想的结果, 又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起点。三是符合深化改革的要求, 新形势下的改革, 主要特征是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是要“革自己的命”, 宜都模式适应了这一改革形势。

宜都模式还有许多方面的创新, 包括管理体制的创新, 管理制度的创新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对全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中共湖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主任刘汉诚:从深化源头治腐工作,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角度看宜都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一是贯彻了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方针。十七大指出, 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更加注重治本, 更加注重预防, 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不断拓宽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领域。宜都市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使用和管理入手, 把握了资产的出口和入口两个源头, 实行动态管理和监督, 从而实现了资金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有机结合, 从源头上预防了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二是落实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工作规划》的有关部署, 制度带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规划》要求:要深化体制机制制度改革,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制度, 严格执行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和配置标准, 宜都市理顺了“政府所有, 财政监管, 部门使用”的管理体制, 制定了资产管理、配置、使用、处置的18个规范性文件, 为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领域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体现了政务公开的有关精神。对资产的配置、处置均按照市场规则公开运作, 按照规范的程序及规定的权限进行, 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增强了使用和管理的透明度, 避免了私下交易和暗箱操作, 从源头上铲除了截留、坐支、私设小金库和其他消极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 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省政府研究室处长、研究员王润涛:宜都市资产管理模式做到了三个统一:

一是对待科学发展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国有资产管理事关改革发展全局, 也是社会和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主体缺位、产权不明、存量不清、闲置浪费等共性问题, 宜都市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改革突破口, 并按照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要求, 努力做到公共财政惠及人民、发展成果城乡共享。这里建成的科技馆、全民健身中心, 就是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体现了“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宗旨。

二是体制创新与管理精细的统一。创新的资源无限、潜力无限。这一模式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结果, 是新时期财政管理内容、管理职能、管理手段的拓展、创新与发展。但光有创新, 而无具体的措施落实, 创新就是水中月, 镜中花。这种模式的精髓在于管理精细化, 实质上是政府执行力提高的一种体现。

三是管住与管活的统一。对国有资产, 管住是基础, 是前提, 管活才是目的, 是落脚点。宜都模式走出了“一管就死, 一放就乱”的管理怪圈。目前, 全市财政收入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

建议未来采用“建章立制, 规范操作;分类指导, 分步实施;整合资源, 集约有效”的思路和原则去深化、完善。

省社会科学院所长、研究员朱建中:宜都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改革创新,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创新。宜都模式突破了资产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观念, 树立了政府所有的观念, 突破了部门利益, 单位利益至上的狭隘观念, 树立了全市一盘棋, 统筹安排, 公正公平的观念。二是产权制度的创新, 产权明晰, 是加强资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宜都市模式从明晰产权入手, 确立了明确的产权主体, 实现了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为资产的运营和管理提供了制度空间。三是管理制度的创新。宜都模式非常注重建章立制, 从资产的形成到运营、考评、处置各个环节建立了18项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 制订了资产定额标准, 进行了科学的分类管理和考评体系, 有效地解决了部门、单位资产配置不合理、不公平的问题, 从源头上拒绝了腐败滋生的环境。四是运行机制创新。宜都模式做到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相结合, 严格审批程序, 公开市场操作、资产管理动态化、信息化等。总之, 宜都模式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资管理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推广价值。

湖北省财政厅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处处长、高级会计师、管理学博士周学武:宜都市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操作方法引入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通过强势推进改革, 建立了符合公共财政改革方向且切合宜都实际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法规政策体系、实施运作体系、管理标准体系、监督检查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通过量化、细化、标准化、流程化、协同化等方法, 构建了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统筹机制、整合机制、竞争机制、联动机制、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形成了一套统一、科学、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有力推动了行政事业资产基础管理规范化、配置管理标准化、使用管理人格化、处置管理公开化、收益管理流程化以及管理手段信息化。

透视宜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模式, 总体上除了规范化、精细化的特征外, 其资产使用的集约化特征也是明显的。通过集中产权、统筹调剂、有效整合、统一营运、集中处置, 形成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利用的互补效应、放大效应和规模效应, 真正实现了行政事业资产的盘活和有效运行。此外, 宜都模式形成中, 既注重制度创新, 更注重机制构建和流程再造, 以确保制度创新真正落到实处, 也是其中一大特色。

最后, 宜都市的成功尝试, 还说明了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不能就资产论资产, 为管理而管理, 必须置身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公共财政建设的总体框架下来谋划, 实行管理资产与科学理财相结合、求规范与促发展相结合, 监管与盘活相结合。这对尚待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其他县域地区来说, 无疑也是重要借鉴。

湖北省财政厅科研所所长、高级会计师龚金保:宜都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虽处于试点阶段, 但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至少有三点值得肯定:一是宜都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充分体现了精细化的特点。总体体现在管理职责的细化, 资产产权的细化、资产实物标准的细化和资产管理程序的细化。二是宜都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具有系统性的特点。这项改革又称为财政“第五项改革”, 在宜都, 实质上这项改革与财政四项改革紧密结合, 相互联动, 有力地配合和推动了部门预算改革, 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政府采购改革, 收支两条线改革以及党风廉政建设, 因些, 这项改革比较深入, 具有彻底性, 产生了共振效应。三是宜都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量具有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特点。此项改革之所以能够冲破层层的阻力取得初步成功, 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行政力量推动。

试论工程造价评审的管理 第4篇

【关键词】 控制工程造价评审管理

引言

工程造价评审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对建设项目投资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和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具体指由评审机构,按照相关法规和各项技术指标,对建设项目投资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实施的审核与监督;并通过评审监督,保证建设项目投资的真实性、准确性及竣工决算编制方法的合法合规性。

1. 工程造价评审的程序

1.1事前评审方法

工程造价评审大多是对工程竣工决算的评审:根据施工方提供的施工图纸和交工资料来审查工程造价的合理性。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失误,例如大的建筑工程是经过招标确定的,它的造价按图纸造价是一次性包死的,在结算时只是发生一些变更和签证。此类工程在竣工决算评审时大多不会有什么问题。可问题很容易出在投标报价上,一些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沟通后,建设单位做高标底故意提高造价,这样投标方就可高价中标。而在评审时却审查不出问题。

1.2事中评审方法

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也要进行评审监督,尤其是对隐蔽工程的监督。深入现场调查、取证、记录,必要时进行拍照,跟踪评审勘查,记录要由甲、乙双方和评审人员三方签字认可。例如基础工程,当地勘不详时就会出现超挖和基础加深情况,如果施工方和监理作弊签证虚假加大工程量,在决算时不会发现,只有亲自到现场监督才能保证签证量属实。所以事中评审必不可少。

1.3事后评审方法

1.3.1对于有图纸的工程项目,要仔细审查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符合工程量计算规则,有否故意计算和合计错误以及笔误等。同时还要审查工程项目是否按图完成,有无取消部分后结算仍计价等。

1.3.2对于无图纸的项目要深入现场,对照结算项目采用现场实测以确保造价的真实性。决算评审除了核定工程量外还应对定额套用及费用标准进行评审,避免高套定额和不合理取费现象。

1.4材料价格评审

竣工决算中的材料及设备价格是直接影响建设项目评审质量的重要因素,评审时要特别注意对材料价格的审查。材料价格虽然是定额中规定的,但主要材料价格需按市场价格加以调整,即材料调差是工程的组成部分。施工单位往往是在材料使用上以次充好,而材料调差仍按质量好的材料价格调整。评审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建立建筑安装工程材料价格调查信息网络,定期调查。二是审查施工企业材料成本账。三是调查了解建筑市场材料价格情况。四是直接到供应厂(商)考察认证。只有在做好上述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最终决算价格。

2. 建设工程造价评审方法

2.1全面评审法

严格按照国家或行业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顺序或施工的先后顺序,逐一的对全部项目进行评审的方法。其具体计算方法和评审过程与编制施工图预算基本相同。此方法的优点是全面、细致,经评审的工程造价差错比较少、质量比较高,缺点是工作量较大。对于工程量比较小、工艺比较简单、造价编制或报价单位技术力量薄弱,甚至信誉度较低的单位须采用全面评审法。

2.2标准图评审法

是指对于利用标准图纸或通过图纸施工的工程项目,先集中评审力量编制标准预算或结算造价,以此为标准,进行对比评审的方法。按标准图纸设计或通用图纸施工的工程一般地面以上结构相同,可集中评审力量细审一份预决算造价,作为这种标准图纸的标准造价;或用这种标准图纸的工程量为标准,对照评审。而对局部不同的部分和设计变更部分作单独审查即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时间短、效果好、定案容易;缺点是只适用按标准图纸设计或施工的工程,适用范围小。

2.3分组计算评审法

把分项工程划分为若干组,并把相邻且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项目编为一组,评审计算同一组中某个分项工程量,利用工程量间具有相同或相似计算基础的关系,再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这是一种加快工程量评审速度的方法。

2.3.1地槽挖土、基础砌体、基础垫层、槽坑回填土、运土分为一组这一分组中,先将挖地槽土方、基础砌体体积(室外地坪以下部分)、基础垫层计算出来,而槽坑回填土、外运土的体积按下式确定: 回填土量=挖土量-(基础砌体+垫层体积) 余土外运量=基础砌体+垫层体积。

2.3.2底层建筑面积、地面面层、地面垫层、楼面面层、楼面找平层、楼板体积、天棚抹灰、天棚刷浆、屋面层分为一组。在这种分组中,先把底层建筑面积、楼(地)面面积计算出来。而楼面找平层、顶棚抹灰、顶棚饰面的工程量与楼地面面积相同;垫层工程量等于地面面积乘以地面厚度;空心楼板工程量由楼面工程量乘以楼板的折算厚度(查表);底层建筑面积加挑檐面积,乘以坡度系数(平屋面不乘)就是屋面工程量;底层建筑面积乘以坡度系数(平屋面不乘)再乘以保温层的平均厚度为保温层的工程量。

2.3.3内墙外抹灰、外墙内抹灰、外墙内面刷浆、外墙上的门窗和圈过梁、外墙砌体分为一组。在这一组中,首先把各种厚度的内外墙上的门窗面积和过梁体积分别列表填写,然后再计算工程量。在求出墙体面积的基础上,减去门窗面积,再乘以墙厚减圈过梁体积等于墙体积。各项数据均可借鉴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评审工作效率。

2.4对比评审法

用已经评审的工程造价同拟审类似工程进行对比评审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应根据工程的不同条件和特点区别对待。一是两工程采用同一个施工图,但基础部分和现场条件及变更不尽相同。其拟评审工程基础以上部分可采用对比评审法;不同部分可分别计算或采用相应的评审方法进行评审。二是两个工程设计相同,但建筑面积不同。可根据两个工程建筑面积之比与两个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之比例基本一致的特点,将两个工程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以及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各分部分项工程量进行对比审查。如果基本相同时,说明拟评审工程造价是正确的,或拟评审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是正确的。反之,说明拟审造价存在问题,应找出差错原因,加以更正。三是拟审工程与已审工程的面积相同,但设计图纸不完全相同时,可把相同部分,如厂房中的柱子、房架、屋面、砖墙等进行工程量的对比评审,不能对比的分部分项工程按图纸或签证计算。

2.5筛选评审法

建筑工程虽然有建筑面积和高度的不同,但是它们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造价、用工量在每个单位面积上的数值变化不大,我们把过去评审积累的这些数据加以汇集、优选、归纳为工程量、造价(价值)、用工等几个单方基本值表,并注明其适用的建筑标准。这些基本值犹如“筛子孔”,用来筛选各分部分项工程,筛下去的就不予评审了;没有筛下去的就意味着此分部分项的单位建筑面积数值不在基本值范围之内,应对该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详细评审。此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便于掌握,评审速度和发现问题快。适用于住宅工程或不具备全面评审审查条件的工程。

2.6重点抽查评审法

确定工程量大或造价较高、工程结构复杂的工程为重点,确定监理工程师签证的变更工程为重点,确定基础隐蔽工程为重点,确定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工程为重点,确定甲乙双方自行协商增加工程项目为重点。抓住工程造价中的重点进行评审。

结语

加强建筑质量的造价监管与评审,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工程造价评审管理制度,从立法体系、行业创新、计价模式、人才培育、业务建设等多方面应配套的工程造价体系,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程造价评审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桂琴.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8(3).

[2] 郑瑛.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

管理制度评审意见 第5篇

文号:成府发〔2008〕41号签发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

签发时间:2008-05-25生效时间:2008-05-2

5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制度和组织实施程序,保证投资安排的准确性,提高政府投资效益,为政府决策和项目审批提供依据,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和成都市政府投资项目以及招投标管理的相关规定,现就加强我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成都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以下简称评审中心)是负责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的工作机构。评审中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独立、客观、公正地对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方案)、初步设计概算、招标预算控制价等内容进行评审,并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后评价。

二、成都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的范围包括:

(一)市本级政府运用财政性资金采取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方式投资的项目;

(二)市本级政府采用投资补助、转贷和贷款贴息、资源配置等方式投资的项目;

(三)政府独资和控股的公司投资的项目;

(四)运用国外政府贷款、由政府财政或信用担保的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贷款等进行投资的项目;

(五)市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进行评审的项目。

三、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在审批(核准)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前,应委托评审中心进行评审,并将评审意见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重要依据。对未经评审的政府投资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不得出具相应批复(核准)文件。

四、政府投资项目招标预算控制价评审按照市政府《贯彻省政府〈关于严格规范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07〕44号)执行。我市依法必须招标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须确定经评审的预算控制价后才能开展施工招标。对单项合同预算控制价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招标项目,由项目业主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核。金额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由项目业主报评审中心评审。经审核(评审)的预算控制价为招标的最高限价。项目预算控制价未经相关部门审核(评审),招标主管部门将不予招标备案。

五、政府投资项目中标价变更评审按照市政府《印发〈关于严格执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中标价的规定(试行)〉的通知》(成府发〔2008〕19号)执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变化需要调增中标合同价的,凡一次性增加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由投资主管部门委托评审中心评审后报市政府批准。为不影响工程实施的时机,对变更中标价的项目,可以经项目主管部门确认实施,同时报评审中心评审。

累计增加中标合同金额超出原批准概算10%以上的,由投资主管部门委托评审中心评审后报市政府批准。

六、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经费按照项目性质分别纳入当年市政府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城市建设资金计划统筹安排拨付。

七、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的时限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大设计变更类项目评审时限原则上不超过15个工作日;初步设计概算(含概算调整)、招标预算控制价(含中标合同价变更)类项目评审时限原则上不超过20个工作日。

八、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管理制度评审意见 第6篇

3.评审组意见:

根据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吉实认评函号《关于对资质认定现

场评审的通知》要求,由共位评审员及专家组成评审组,于年月日,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及评

审程序,进行为期天的现场首次/复查评审。

评审组通过“听、看、查、考、问”等方式开展现场评审工作,评审情况如下:

(1)机构的法律地位、人员及从事实验动物资质情况:

(2)机构申请食品检验能力的评价:

(3)机构质量体系文件(包括相关制度)的符合性及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评价:

(4)检验人员培训及持证:

(5)环境和设施:

(6)检验记录:

(7)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标准菌(毒)种)及管理:

(8)现场试验及评价:

(9)授权签字人考核:

(10)其他: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报告

评审组在现场共发现个不符合项。

通过现场评审,评审组建议批准认证项目共类产品个参数(具体详见“评审组确认的检测能力”表)。

评审组根据现场评审情况综合评价,推荐评审意见为:

□ 鉴于以上评审结果,评审组认为被评审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满足评审准则/相关标准的要求,评审组同意将该实验室向发证机关推荐/维持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

□ 鉴于以上评审结果,评审组认为被评审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不能满足评审准则/相关标准的要求,评审组不予向发证机关推荐/维持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

□ 鉴于以上评审结果,评审组要求实验室按照规定要求,提出整改措施,并将落实情况报评审组长,跟踪评审合格后,评审组向发证机关推荐/维持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

跟踪评审拟采用的方式:

□ 提交必要的文件或记录进行文件评审。

□ 对纠正措施和整改情况进行现场跟踪验证评审。

□ 文件评审和现场跟踪验证评审综合进行验证。

评审组与实验室商定完成整改期限为:年月日前。

村庄规划评审意见 第7篇

一、总体评价该规划资料收集翔实,分析研究到位,定位准确,编制深度符合《福建省村庄规划导则》的要求,规划充分体现和突出五龙村特色,成果具有一定前瞻性,规划文件完整,建议原则予以通过,经修改补充完善后可按程序报批。

二、具体意见1、建设规划应与《古田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古田镇旅游等相关规划进一步衔接,特别是规划期限、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空间管制等方面内容。2、规划编制应补充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内。3、整治规划应按《福建省村庄规划导则》的要求完善,补充近期整治行动计划表和整治规划图。4、五龙村新建的建筑空间组合应采用院落式布局,在空间肌理上“无缝”融入五龙村,体现乡土、地域及文化特色,挖掘并适当预留村庄发展用地,白莲塘等区域应进行相应的梳理和整治。5、延续五龙溪和五龙村优美自然的生态肌理,绿化及景观构建不宜采用城市园林手法进行处理,应加强保护山体、溪流和田园风光。6、建筑和景观进一步细化并体现地方特色,村庄风貌整治应提炼出简约、经济的改造模式使其更具可操作性。7、道路交通组织及道路线型应进一步优化,适当拓宽五龙溪沿溪道路,完善道路竖向、综合管线等内容。

附:专家组成员组长:谢xx

成员:

年八月二十四日

管理制度评审意见 第8篇

为了贯彻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精神,依据卫生部《医院评价标准》(2010年)和《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2009年),结合《上海市综合医院管理评估标准》(2007版)和《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09年4月)内容,上海市卫生局制定了《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0版)(简称《评审标准》),并于2011年3月开始进行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复评审工作。上海市19家三级综合性医院根据《评审标准》的要求,在2010年10月就纷纷启动准备工作。其中医学装备管理标准涉及了第一类必备指标中的依法执业标准和第三类评分指标中的医疗质量管理和医院管理标准。

1 材料

依托医疗设备器械管理质控中心的平台,由多家三级医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通过对《评审标准》中医学装备管理标准与现行医疗设备器械管理标准进行比较,对照必备标准、基本标准、评分标准和技术水平4类指标,对检查内容涉及到医学装备管理的各种指标进行分析和总结,寻找差距,完善现有工作流程。

2 方法

2.1 大型设备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

大型设备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历年的各项检查中更是必查项目。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与执法部门加强对植入性医疗器材的管理,医院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细化。本次《评审标准》必备指标中的依法执业要求“使用的药品、植入性医疗器材和甲、乙类品目大型医疗设备经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无违规使用及擅自装备情况。”这与现行的管理要求和工作流程完全一致,各级医疗机构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2.2 急救设施设备和药品管理

急诊管理历来是各项检查中的重点部分,而此次《评审标准》又将其中的急救设备设施的管理作为了星号指标,进一步强调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要求“三级综合性医院急救设备符合《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基本标准》,要配有心电图机、心脏起搏仪、除颤仪、心肺复苏机、简易呼吸机、呼吸机、血液净化装置、心电监护仪、给氧设备和负压吸引装置、洗胃机等,并处于备用状态。要制定仪器设备的应急调配制度与程序。”这与现行的急诊质量控制要求和管理工作完全一致。

2.3 重症医学科(室)设备配置管理

《评审标准》要求“三级综合性医院的重症医学科配置血液净化装置、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监测设备、除颤仪、适当数量呼吸机,并处于备用状态。要制定储备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管理制度,并有使用记录。要有设备紧急事件处理程序和设备调配措施。”与现行的急诊质量控制要求和管理工作一致。

2.4 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管理

随着医院的血液透析规模的逐步扩大,透析设备及水处理设备的质量关系病人的生命安全,其质量控制越来越引起重视。此次《评审标准》要求“每台透析机建档,内容包括透析机出厂信息、操作运转和维修记录等。要建立水处理设备档案,内容包括水处理设备出厂信息、消毒和冲洗记录、定期维修记录。要求各种透析器材应在符合条件的库房内存放,无包装破损并在使用期限内。”由于该要求明确规定的水处理设备的相关信息,目前尚未有统一标准,因此,上海市医疗设备管理质控中心要求建立血透机维护保养的制度,重点加入了对血液透析机及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的工作要求,制定并执行规范的《水处理日常参数表》和《血透室水处理系统维护表》,从而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水处理的维护工作。

2.5 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

要求“三级综合性医院制定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计划(例如:外伤、中毒与传染病患者成批收住的应急条件等)。要制定应急物资、设备的管理制度和定期维护、保养、使用登记。配置可供紧急时使用的呼吸、复苏装置,标识明显,保持在备用状态。根据要求,医院均建立了相应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库房,内置必要的物资与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和手术衣、手套、口罩等常规应急物资。”

2.6 医学装备管理

2.6.1 医学装备管理组织和制度

要求“三级综合性医院成立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或小组),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制定相关制度和职责,现场查看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各项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委员会要负责医疗设备计划论证,建立并执行大型设备购置规范程序,现场抽查评审期内的医疗设备采购计划和审批程序的相关资料。要求设立专职管理部门,人员配置要合理,制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检查方法是现场抽查设备科人员岗位职责知晓度。要求实行大型设备单机成本核算。”这项标准早在2008年就已纳入了《上海市医疗设备器械管理质控标准》,并在上海市二级甲等医院实施近4年。但在现场检查方法上,《评审标准》更加注重落实和执行程度,考核人员岗位职责的知晓度。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在制度执行上加以重点关注,也是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6.2 设备论证、招标采购和台账管理

要求“制定常规与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方案,建立台账、设备总账与分户账。出入库专人管理,账物相符,制定设备与器械的验收制度。引进大型医疗设备前有论证评估报告和决策程序,建立专门档案,有成本效益分析。现场抽查CT、MR、X光机、彩超等招标档案和装备许可证。制定医疗设备、高值耗材和一次性用品的采购(招标)制度,现场抽查当年购置一次性用品或耗材档案,验证供方资质(三证)。”《评审标准》中不但提出了对医疗器械供方资质审核的要求,而且还提出了制定评价制度和记录的要求。上海市设备质控中心专门组织专家,讨论并制订医疗器械评价制度,要求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到细节落实到记录。

2.6.3 设备保养维修和应急管理

作为星号指标,要求“三级综合性医院制定医疗设备的保养、维修与更新制度,检查抢救用呼吸机、心电图、除颤设备,完好率要为100%。”其中要求建立医疗设备意外事件的应急管理程序,制定故障设备紧急替代制度。这项标准的检查方法强调了现场演练设备紧急调用流程,要求15 min内调集呼吸机、除颤仪,并现场抽查管理、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意外事件应急程序的知晓度。同样是强调了执行力的检查,上海地区的管理工作重点放在了设备的完好率和日常保养与维修记录,并组织专门的技术检查组,对医院的急救设备进行抽样检查。根据《评审标准》,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还应该将现场演练和知晓度的执行情况合理融入现有管理工作。

2.6.4 医疗器械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

《评审标准》要求“制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现场抽查管理人员、医护人员等相关人员对该管理工作制度与流程的知晓度。要求制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定期考核和评估,并抽查相关记录。”上海市医疗设备质控2006年标准就对植入性材料要有可追踪管理制度进行了规范,2007年要求建立并执行植入性医疗器械条形码管理信息系统,2012年重点放在了病史中的信息记录。同时专家组根据近期卫生部出台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地区的《医疗器械临床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和安全监测报告制度》的范本,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理论培训。

2.6.5 医疗设备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和操作规范

要求“医学装备管理部门为临床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并现场抽查相关记录和临床满意度调查资料。对医疗仪器设备使用人员要组织操作培训与考核。对重点与新引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要组织使用培训。”与现有工作流程比较,要求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在设备安装和使用培训中需进行记录,并进行年度的临床满意度的测评。

3 结果

在《评审标准》中,医学装备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必备标准,还是评分标准中的医疗质量管理和医院管理都显示了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上海市医疗器械质控中心组织专家,通过对医院等级评审要求中医学装备管理标准与现行医疗设备器械管理标准进行比较和寻找差距,完善现有工作流程。补充和修订了上海地区的设备质控检查内容,也因此提高了上海地区的医学装备的管理水平。

4 结论

纵观医院历年医疗设备的资料档案,设备资产从几千万元逐步发展到几亿元甚至是十几亿元,设备从血压计、心电图机到CT、MR、PET/CT,都充分显示了医院的高速发展,也是医院管理水平不断上升的一个体现。随着医院管理质量水平的逐年提高,对医学装备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医学工程管理部门要以新一期的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强化自身建设,促进医学装备管理质量的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牛巧灵,王凤,张恩科.从应对医院等级评审谈如何加强设备管理部门建设[J].中国医学装备,2010,7(9):39-41.

[2]于京杰,陈锐华,汤黎明,等.医疗设备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11):66-67.

[3]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S].上海:2010.

[4]上海市医疗设备器械管理质控手册[K].上海:2009.

[5]王羽,王华.制订第二评审(评价)周期综合医院评审(评价)标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1997,17(11):19-23.

[6]陈同鉴,王华.构建21世纪医疗质量体系,实施医疗机构评审(评价)[J].中国医院,2004,8(2):4-7.

[7]雷海潮.浅谈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的几个问题[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5,1(7):437.

[8]田巍,赵晓光,李华.医院评审对促进医院质量管理的作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6):370-371.

[9]吴秀杰.医疗设备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应用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2):52-54.

上一篇:社会工作机构管理系统下一篇:金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