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我国印刷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词

2024-07-07

解读我国印刷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词(精选9篇)

解读我国印刷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词 第1篇

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组织制定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从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转变取得重大进展,争取在...

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组织制定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从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转变取得重大进展,争取在新闻出版业中提前实现强国目标,要从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转变,绿色印刷很重要,但是数字印刷更不能忽视,两者将成为我国未来印刷业发展的关键词网站推广。

从我国近两年的发展来看,印刷业不可逆转地走上了科技和环保的道路,所以绿色印刷和数字印刷也不可避免地被十二五所关注。

此时,备受瞩目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了4天的会议后于19日闭幕,

有专家认为:调结整构、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将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未来几年,中国发展转型基本方略将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全面投资展开。所以,印刷业的“十二五”规划将会对我国印业的绿色印刷和数字印刷进行战略性的布局和规划。

因此,为构建我国印刷业的环保体系,促进绿色印刷的发展,必须引导产业的绿色转型。联合环境保护部制定和完善绿色环保印刷标准,建立从原材料采购到印刷生产、直至产品用后回收的全程绿色印刷标准体系,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绿色环保印刷管理及标准体系。

同样,要实现我国的数字化印刷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技术创新,引导产业升级。要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印刷设备、材料行业的产业支撑作用。重点组织好“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重大工程”,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印刷企业网络推广。

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加速实现我国印业的数字化和绿色印刷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我国印刷强国目标的有力举动。

解读我国印刷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词 第2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关键时期。印刷业作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的主要载体实现形式之一,兼具文化产业和加工工业的双重属性,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部门。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我国印刷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整个新闻出版业中力争提前实现强国目标的重要举措。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1.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十一五”期间,我国印刷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有各类印刷企业超过1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380万人。“十一五”末我国印刷总产值超过“十五”末的两倍,居全球第三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印刷加工基地。

2.产业布局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间,我国构筑完成了依托粤港出口的珠三角、发挥综合实力的长三角和整合出版资源的环渤海三大印刷产业带,三大产业带的印刷总产值已占全国3/4以上。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梯次承接转移的格局也已形成。印刷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具备。

3.高新技术应用广泛。“十一五”期间,多色、高速、自动、联动等先进印装技术和设备在我国得到了应用,数字印刷以及信息管理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国产技术设备的进步为我国印刷业的发展降低了成本,再加上国家对进口高端印刷设备继续给予了优惠政策扶持,大大提高了我国印刷业的现代化水平。

4.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印刷业出口加工产值持续增长。民营投资印刷活跃,积极开拓外向型业务,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已经“走出去”。

5.行政管理取得实效。“十一五”期间,印刷法规和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印刷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市场秩序逐步规范,我国印刷业保持了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障了国家文化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我国印刷企业大的不强、小的不精,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尚未形成世界级优势企业。全国百强企业年产值600亿元,占全国的14%,仅为世界领先企业产值的一半。区域发展不平衡,劳动生产率较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2.自主创新能力后劲不足。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推行以来,印刷核心技术如直接制版、数字印刷等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而我国创新投入明显不足,研发缺乏积累,发展缺乏后劲。我国设备每年进口额16亿美元,而自主制造设备销售额只有150亿元人民币。

3.新兴市场开拓能力不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印刷市场服务早已突破原有界限,新型业态如数字印刷、创意印刷和物流信息增值服务等发展迅猛。但我国大部分企业仍处于被动委托加工,缺乏自主开发。出口集中在港台转移的珠三角,增加较少。

4.行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印刷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与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比例大大低于机械、电子等行业,技术工人和职业经理人普遍缺乏,管理基础薄弱,职业技能标准和资质认证体系尚不健全,制约了我国印刷业的发展。

5.印刷管理信息化有待加强。“十一五”期间,一些印刷企业使用ERP、MIS等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印刷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但我国企业管理大部分还处在“手工”时代,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系统建设并不完善。我国印刷行政管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三)“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国印刷业发展面临形势复杂,挑战与机遇并存。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我国印刷业也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但2009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印刷业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面对不利影响,我国印刷业总体上经受住了考验,印刷业在国家“保增长、扩内需”所采取的种种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下,实现了逆势增长。2009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其中,印刷复制业被列为今后重点发展的九大文化产业之一。这进一步明确了印刷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我国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世界各国对印刷行业节能、降耗、减排、绿色、安全要求日渐提高。绿色印刷已经成为全球印刷业未来发展的主流,发展绿色印刷也已成为我国印刷业“十二五”发展的主攻方向。由于印刷业是我国新闻出版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部分,经过多年的竞争磨砺,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比较成本优势,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在国内市场,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创意产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稳定与持续增长,都将为印刷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抓住时机,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推行绿色印刷战略,加快印刷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整个印刷产业实现转型和升级。为建设新闻出版强国,印刷业应“先行一步”;同时,印刷业要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切实配套保障,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力争提前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印刷强国”的总体要求,采取综合措施,以加快印刷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升管理服务,完善质量体系,营造和谐环境,引导整个印刷产业实施绿色环保战略转型,促进我国印刷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总体目标

1.到“十二五”期末,从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转变取得重大进展,争取在新闻出版业中提前实现强国目标。

2.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保持同步。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印刷业总产值预计超过1100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印刷大国,使我国成为世界印刷中心。

3.加快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建设步伐,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印刷企业。到“十二五”期末,产值超过50亿元的印刷企业有若干家,产值超过10亿元的印刷企业超过100家。

4.以中小学教科书、政府采购产品和食品药品包装为重点,大力推动绿色印刷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绿色环保印刷体系,力争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到我国印刷企业总数的30%。

5.以数字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CTP和数字化管理系统为重点,在全行业推广数字化技术。到“十二五”期末,数字印刷产值占我国印刷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0%。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整合优化产业布局

建设“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给予政策资金扶持,加快培育优势印刷企业。继续完善印刷三大产业带建设。支持各地培育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不同印刷产业集群。

(二)加快推进技术创新

组织好“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重大工程”。重点支持喷墨数字印刷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同时,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印刷业,促进印刷业现代化。

(三)引导产业绿色转型

组织好“绿色环保印刷体系建设工程”,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合作,制定和完善绿色环保印刷标准,开展绿色环保印刷企业和印刷产品的认证,推进我国绿色环保印刷的发展。

(四)完善提升管理服务

修改完善印刷管理的法规和规章,建立和完善印刷行政执法报告制度,巩固印刷管理联动机制,加强对印刷企业的监管。推进印刷委托书联网管理,建立印刷业网上管理系统,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提高行政效能。

四、保障措施

(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引导整个印刷业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由粗放经营向效益增长、由依靠资源扩张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促进印刷业向信息技术、创意设计、加工服务三位一体的方向扩展,加快从被动加工型产业向主动服

务型产业的转变。调整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个综合印刷产业带的定位,引导重大项目向三大印刷产业带集中,提高集约化程度。鼓励中西部地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的特色产业群。

(二)培育优势企业,提升竞争实力

大力推进“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建设,发布实施《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管理办法》,鼓励具有先进印制水平、经济规模和效益突出、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挂牌成为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给予项目资金、产业政策和管理措施以及中国出版政府奖(印刷复制奖)评奖等方面的扶持,加快培育若干家产值超过50亿元和100家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优势印刷企业。引导技术创新型和相关产业链优势印刷企业成为示范企业。

(三)构建环保体系,促进绿色发展

制定和完善绿色印刷标准,开展绿色印刷认证,实施“绿色环保印刷体系建设工程”,以中小学教科书、政府采购产品和食品药品包装为重点,积极协调环境保护、教育等有关行政部门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合作,大力推进绿色印刷的实施。推动包装装潢印刷向减量化、重复使用、再循环和可降解(3R+1D)方向发展。指导“绿色环保印刷示范园区”建设,推动低耗能绿色印刷设备和材料的研发,完善低端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机制。

(四)依靠科技进步,引导产业转型

鼓励应用数字、网络技术改造现有印刷业,促进印刷业现代化。加大印刷高新技术、装备以及先进工艺的引进和开发力度。支持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采用多色高速、柔印、自动、联动等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支持建立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印刷电子商务系统,力争使印刷生产工艺和经营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进印刷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工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扶持。

(五)增强自主创新,实现持续发展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组织实施“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重大工程”,加快技术设备自主化研发,在数字印刷、直接制版、高速多色单张纸、卷筒纸胶印、凹印、柔印等关键技术和印刷新标准应用等方面要取得突破。推进印刷企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建设,挖掘新的价值增长点。推广使用自主开发的新工艺和新材料(如石头合成纸等)。引导国外大型印刷设备及原辅材料供应商在国内投资设厂,通过本土化生产逐步降低成本和售价。

(六)拓展新兴市场,扩大交流合作

挖掘文化市场消费潜力,引导培育印刷盈利新模式。拓展数字印刷、包装印刷、商业印刷企业服务范畴,重点发展个性化数字印刷、智能标签印刷以及纸、塑料等绿色环保产品包装印刷。稳定和拓展出口市场,开拓国际新兴市场,鼓励印刷企业“走出去”和开展外向型印刷业务,促进加工贸易印刷企业更大规模的发展。鼓励印刷企业、行业协会以及其他机构在国外建立第三方联络机构,协助国内印刷企业参与国际竞标。

(七)规范市场秩序,提升管理服务

修改完善《印刷业管理条例》及有关规章,增加核验、准入门槛、退出机制、质量监管和数字印刷经营活动监管的内容。建立和完善印刷行政执法报告制度,坚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加强对印刷企业的监管,探索和总结印刷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印刷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产业数据网上统计和汇总,改进管理手段,实现印刷委托书联网管理。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规范程序,减少环节,增强透明度,提高公信力。

(八)完善质量体系,促进产品升级

制定和完善印刷质量标准,形成较为完备的质量标准体系。完善印刷产品监督检测方法和程序,逐步提高印刷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质量水平,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加强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继续做好“3.15”印刷质量监督检测活动和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参展图书印刷质量检测工作。建立印刷企业质量管理评价制度,推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加大质量检查力度,逐步淘汰质量管理不达标的企业。

(九)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产业素质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加强对各种人才的系统化专业培训。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印刷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行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好印刷职业技能大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开发、流动机制,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建立印刷行业资格认证体系,完善准入条件和制度,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十)加强协调指导,发挥协会作用

解读我国印刷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词 第3篇

在更广泛的层面上, 包容性发展强调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协调发展。在尊重自然按其发展规律自我演化的基础上, 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推动文化发展和政治发展, 不能缺项, 某一领域的发展也不能滞后, 否则就难以发展的全面性, 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 任何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总体发展, 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二维关系的维度上以自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四位一体的发展, 从深远视域来审视, 亦即在人与自然共融与共荣的维度上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人的自身六位一体的发展。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发展, 既要对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有正确的理解, 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又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 不断完善制度体现和政策措施, 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促进生态建设的基础上, 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发展及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社会的发展, 促进人的自我发展, 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包容性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

在当代人类虽然参与了自然的演化, 但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要尊重自然界的自我演化。在经济发展中注重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加强“两型社会”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 防范环境风险, 加强环境监管与治理。坚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和自然的自我修复, 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效益分享机制。在经济发展模式和具体生产经营方式选择上, 不仅要考虑经济成本、社会成本, 也要充分注重生态成本。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保护环境, 在环境保护中开发利用国土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 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如何对待人置身于其中并据此获得生存与发展条件的自然, 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善待自然, 实际上就是为当代人和后代子孙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境。发展生态经济, 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发展低碳经济,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加强水资源节约,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尤其是应注意对宝贵的土地资源的珍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循环型生产方式,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 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城乡区域经济的包容性发展

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推动科学发展。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农业农村农民获得发展, 另一方面, 农业农村农民获得工业和城市的有力支持, 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农村农民既要参与整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 也要分享发展结果。提高农业农村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逐步实现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加大强农惠农力度,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统筹安排农村发展规划, 实现农村内部各领域、各种产业的兼容性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增加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 提高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加快推进农村体制机制改革, 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 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制度, 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 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村倾斜力度。加强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金融对农村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和对“三农”的服务水平。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兼容性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促进中部崛起,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资源开发格局, 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 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这是推进城市化的关键所在, 也是提高农民发展能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社会建设上的包容性发展

加强社会建设,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对农村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克服社会阶层结构固化、内圈化、社会排斥倾向, 畅通社会流动渠道, 特别是为社会底层的流动提供公平机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再分配侧重公平。完善包括由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组成的的分配制度体系。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生活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提高标准。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卫生医疗服务网络, 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加强计划生育服务。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保障儿童优先发展,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加强社会组织监理。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诉求表达机制, 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公共政策的社会公示制度, 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 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制度。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社会利益表达功能, 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 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保障人民群众在这些领域中的话语权, 要重视在一些地方存在的基层人民群众话语权不充分的问题, 切实解决失语症候的顽疾。完善人民群众话语权的表达渠道。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话语权。完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 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领导协调、排查预警、疏导转化、调节处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 整合各方面力量, 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建立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群众工作制度, 依靠基层党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 共同维护群众权益, 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系, 形成兼顾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调节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公平、公正。

四、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包容性发展

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 推动文化的包容性发展。一方面, 要注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实现文化与经济等兼容性发展;另一方面,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符合时代特点合理养分, 是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 也要大力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 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既要注重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流文化的建设, 也要为作为亚文化的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适当的空间。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之源。源头枯竭也会影响到文化建设顺利进行, 影响到主流文化建设的丰富性。自有源头活水来, 才能形成社会主义文化的大江大河。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 丰富农民建设文化生活。加强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文化工作者到民间采风, 吸取地域文化、民间文化的营养, 借鉴地域文化、民间文化的元素, 创作出符合时代特点的新的文化作品,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地域文化是文学、歌舞戏曲等艺术的创作源泉,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题材来自于地域文化, 也有许多文学作品就是表现地域文化的。如许多具有传承性的优秀的歌曲也带有地域文化的元素符号。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 也要注重地域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民间性、地域性等特点, 开展对民族文化中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研究与挖掘整理工作, 在民族文化建设中, 要使文化作品、文化产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内容和民族文化形式的珠联璧合, 有机统一。创造条件提供物质保障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地区要根据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和民族文化特点,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不断进行自我调适, 既要传承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 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为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增添璀璨夺目的文化奇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应该是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地域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并获得兼容性发展, 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生长点, 实现文化的包容性发展, 从而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五、政治建设方面的包容性发展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 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生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新的社会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建设的同时, 尤其是要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不断扩大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政治领域中的民主, 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提高人民的民主参与度, 让人民群众更多的参与政治发展和民主建设的过程。

六、参与国际发展方面的包容性发展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世界参与中国的发展过程, 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中国参与世界的发展过程, 分享世界的发展成果。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一道获得兼容性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扩大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 增进互相信任, 提高合作水平。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 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促进共同繁荣。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深化传统友谊, 维护共同利益。积极发展多边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进一步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联系, 深化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利用亚太经合组织等各类国际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加强南南合作。优化对外援助结构, 创新对外援助方式, 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民生福利性项目、社会公共设施、自主发展能力建设等领域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七、在人的发展方面的包容性发展

注重和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给每个人的发展以机会。注重教育与人才的培养。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 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创造条件, 以确保每个人不管其出身的哪个社会阶层, 不管其是否出生在城市还是出生在农村, 都能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都能得到教育和培养。教育公平至关重要, 是教育的包容性发展乃至整个包容性发展的最重要方面。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教育补贴、补助、助学金制度。人才培养,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既要注重对人才个体的培养, 又要面向大众, 实行大众化培养, 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用尽其所, 用有所获。

参考文献

[1]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人民出版社。

“十二五”关键词解读 第4篇

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

“十二五”期间,GDP将不再是检验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环保等指标,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指数等指标,都将成为考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可以预见,中国经济在来来的五年,将进一步加快从注重速度的高速经济增长到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适度、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历史转变。

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相关企业,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主动进行调整,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将与本轮发展契机失之交臂,难以跟上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步伐。

发展动力的重点转移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已进入增速减缓、结构转型、双重格局并存时期,这将对我国长期以来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和庞大的产能形成严峻挑战。内需,将在未来的五年当中,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提高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积极引导投资需求,优化投资结构,也将成为地方政府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部分。

产业经济的突破创新

产业升级将成为“十二五”期间重要的主题。与简单淘汰落后产能不同。这个主题的重点,将落笔于新设备、新技术和新产业上的投资上;对于传统行业来说,产业升级将涉及提高自动化程度,使用更多新机器设备来提高生产率。而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中同目前密集进口或预计市场将有快速发展的行业,产能将会快速扩张。

国家确定7个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产业经济突破创新的焦点。尽管它们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相对较小,但在强力政策的支持下,增长潜力可能会相当大。政策支持或将包括优惠的税收和财政政策、倾斜的土地和信贷政策,以及有利的政府采购政策等,从而推动着新兴产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近两三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发布了10多个区域规划或指导性意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本次“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

十二五规划解读 第5篇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讨论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问题。会议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在18日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目标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三、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四、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解读十二五规划 第6篇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概括起来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外部需求增速放缓。《建议》强调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第二,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减少,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要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第三,贯彻落实科技中长期规划、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和人才规划,进一步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第四,在资源环境矛盾加剧情况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强度,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此次《建议》把降低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列为“十二五”规划约束性指标。第五,对区域协调发展做了新部署。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就,最重要动力就是改革开放。《建议》对改革开放也有新的阐述和部署: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王一鸣认为,改革具体领域上,《建议》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资源和要素价格改革都进行新部署。

《建议》指出,要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对此王一鸣认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应该由原来出口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并重;由“引进来”为主,转向“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由追求数量扩张为主,要转向品牌、技术、服务为核心竞争力质量提升。

重视民生“前所未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议》“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突出特点,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议》将保障民生放到重要位置,要完善符合国情,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建议》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具备新特点。《建议》对基本公共服务涉及社会各领域。比如通常所说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都给予充分包容。《建议》强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制度要有一个长期持续能力的投入机制。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不断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此次《建议》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内容也作出新安排,包含老百姓十分关心的就业、收入分配、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政府继续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老百姓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收入分配问题。中央提出一个理念,让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职工劳动报酬增长和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于文化建设论述,被视为《建议》新亮点。这次把文化建设单独进行部署提出规划建议还是第一次。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黄志坚认为,《建议》充分体现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对文化规律的科学把握。黄志坚认为,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手段和支撑,其本身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建议》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全面部署。黄志坚认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和行为规范。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国民心态,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氛围。

《建议》指出,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黄志坚认为,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发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凝聚力量、抚慰心灵,促进和谐方面作用。还可以通过文化因素与现代经济融合,直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发挥优化结构,拉动消费,扩大就业和创业的重要作用。

简单解读《十二五规划》 第7篇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一经发布,就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全方位的解读,各路媒体也是争相报道,很多都还请了专家进行解读。通读之下,可以看出,中国决策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呼之欲出。

在本月18日中共中央五中全会闭幕当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并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作为中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主攻产业。

总理温家宝刚刚开过五中全会不久,就到武汉考察。他听取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负责人“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汇报后,意有所指地加了一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所有这些,均可视为中国决策层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企图心。

今天公布的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共有十二个部分,涉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皆可看出经济转型创新的主旨。

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中共中央明确表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中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改造提升制造业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这实质上符合中国的现状,也同“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设想不谋而合。

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必不可少。此次中共中央特别提到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自是题中之议,中共中央在建议中亦有力挺。

在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依靠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之路已越走越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日益抬头。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坚定走构建创新型国家之路,势将有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自主创新道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高速度发展之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已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凸现,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弱化。我国越来越难以从单纯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相当大部分的利润付给国外专利的持有者。由于我们的产品利润率过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从而使得扩大内需,促进现代服务业等国家重大战略难以实现。

另外一些产业领域正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对外技术依赖,大到飞机、汽车、制造设备,小到服装、日化用品,国外品牌和技术主导的格局日益显现。同时资源短缺正成为困扰中国

持续发展的瓶颈,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增长质量较差,经济的粗放型增长使得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更加突出,可以预计在新的发展阶段,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沿用传统的外延性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支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转变理念和模式,走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带动和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当前中国政府一直所强调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有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增加国家财富。另一些国家主要依靠外部的资本、市场和技术,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我们把后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中国政府从当今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态势着眼,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确立为国家面向未来、面向全球化的科技发展战略,并且提出了自主创新支撑发展、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这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实力的关键。

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把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国带入比较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艰巨和庞大的社会进步工程,决定了国家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在发展目标上,中国的执政党对人民庄严承诺,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特定发展目标决定了中国只能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的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日益紧迫的瓶颈约束。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复杂性是世界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特定的资源环境制约也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当前中国未来的发展面临许多挑战,许多难题,也面临着不确定性的国际发展环境,但不管全球经济如何风云变幻,不管在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面临多大的挑战,我们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对此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做到这一点。中国具有数量居世界前列的科技人力资源,建立了大多数国家尚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具备了一定的新能力,在生物、纳米、信息、航天等重要领域研究开发能力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同时中国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这些都是中国走创新型发展国家道路的基础,我们相信通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完全可以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三、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从2006年到2020年,在自主创新的基点之上依托自身特定的国情,适应自身的战略需求,选择自己的科技发展方向和道路,确立自己的战略目标,对未来中国15年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这里我想强调六个方面的措施。

1、实施重大专项,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和工程。国际经验表明重大战略产品和工程事关国家长远和战略利益,一项重大战略产品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能够有效带动相关学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国家意愿,提升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法国、欧洲、韩国、印度都把组织实施重大科学计划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措施。中国和其它国家有着更特殊的条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科技资源相对匮乏,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的4%左右,人均科研经费只相当于日本的1/12和韩国的1/8,我说的是老数字,最近这两三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有限的科技资源和多样化的科技需求决定了我国科技发展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进入世界前沿,必须突出重点,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举全国之力实施两弹一星工程以及近年来的载人航天工程都是成功的典范。总结历史经验,在今后15年中中国将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重大战略产品和工程专项计划,对关系到全局,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自身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和影响,能充分体现我国的优势和特色,反映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促进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技术、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给予重点支持,务求突破。

2、加快攻克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难题,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在科技发展规划中我们首先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其次,大幅度提高对信息、生物技术、通信技术、海洋技术研发和支持的力度,提高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创新为核心,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发展城市和城镇化技术,现代综合交通技术、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工作安全。规划方案特别提出,我们要坚持稳定基础和超前部署前沿科学和高技术的研究,在稳定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高度关注和重点发展交叉学科,重视科学的长远价值,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协调发展。在加大力度,支持前沿高技术研究的同时也要加强产业化和技术传播等方面的工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使高新技术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

3、系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进行高效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必须遵循当代的科技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这是同其它国家共有的特点。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二加强军民科技结合,建立军民结合、于军于民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三是加强高校、中国科学院和部门地方科研机构科研力量的有机结合,推动现代院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四是大力发展科技发展中介服务体系。五是引导各地方建立各级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网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4、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和突破口,是自主创新方针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通过市场化机制和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

位。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增加研发收入,引导企业形成创新主导的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我们依托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和较强辐射能力的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继续推动在若干重点领域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时加强科技和金融的紧密结合,加快构建支持企业活动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

5、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在中国产业结构中比例低,非常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中国政府把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首先要从战略高度上提升认识,将现代服务业作为一个战略产业予以重视,紧紧抓住服务业转移的机遇,依靠科技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之路,特别是引导大城市将战略重点逐渐转向现代服务业,通过辐射带动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经济的发展。在统筹现代服务发展的问题上,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抓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型服务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按照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着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8篇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在对我区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深入调查和系统研究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规划纲要草案共十一章, 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围绕布局优化、转型升级, 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人才战略、制度建设、文化氛围的创造、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保证规划实施的评估机制, 是一个系统、细致、客观的规划报告。

规划比较重视新项目的建设。在实施新项目投资拉动的过程中, 需要重视新建项目对已建项目的升级带动作用, 加强提升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解决节能减排等问题, 实现新项目带动现有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需要增强自治区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对主要产业发展相关技术的引进吸收能力与再创新能力, 真正建立与我区产业发展实质相关的产学研基地、中心, 扶持科技中介产业的发展, 避免创新的口号化与泡沫化。在重视技术的同时, 重视流程、职能、制度等管理创新, 提高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能力。增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与自治区经济发展的相匹配性, 教育内容、方法改革实现常态经常化, 有效提升自治区的内生成长动力。要重视对地方与领导的绩效评价, 建立简单有效的多维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除此之外, 对已建的大型项目、重点园区, 自治区应建立与加强监控评价与后评价机制, 防范未来的发展风险, 寻找更好的发展路径。

规划方案对于推动我区科学发展, 实现以人为先的转型轨道优化有前瞻性指导价值, 体现了民生优先、创新发展、促进绿色发展、开放共赢发展的先进发展理念, 这为自治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基础性和全面性的框架。整体而言, 规划是统筹的和切实可行的。

福建十二五规划解读 第9篇

http:///zwgk/ghxx/ghjd/125guihua/

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六大亮点

亮点一:突出民生优先。把改善民生的理念贯穿整个纲要全篇,丰富民生指标,“十一五”民生指标有10项,占37%;“十二五”发展指标中民生指标有15项,占41.6%(新增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套数、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等指标)。亮点二: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出主导产业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延伸、拓展,把服务业单独一章阐述,提出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培育成为新的主导产业;把海洋单独一章阐述,强调拓展海洋开发新空间,发展现代海洋经济,促进生产力布局由陆域向海域拓展。

亮点三:突出区域经济的谋篇布局。用两章的篇幅对空间布局作了具体阐述,提出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十大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同时强调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必须优化城市布局,以新型城市化带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亮点四:突出先行先试。各用一章的篇幅分别阐述对台交流合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把先行先试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于跨越发展的全过程。

亮点五:突出社会事业发展。用优先保障改善民生、建设创新型省份、实施教育和人才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管理五章的篇幅阐述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内容,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确保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亮点六:突出绿色发展。把生态省建设作为单独一章阐述,提出大力推进“森林福建”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王永珍)

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四条途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福建日报] 2011-03-22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我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这是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确定的发展目标,为今后五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明确了任务和方向。

“十一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推动农民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27元,连续18年保持在全国第七位。“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持续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继续实施农民增收“八大工程”,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同步。

对于“十二五”如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巩固提高经营性收入、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等4条途径。

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效率;优化种养结构,拓展延伸农村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功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根据我省实际,主要通过4条措施。一是调整优化结构,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优农业向适宜生态区和具有竞争优势的地区集中。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二是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根据我省山海资源、生产方式、种植养殖传统的差异,有重点地选择蔬菜、花卉、畜牧、水产等优高品种作为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三是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农户对承包土地进行合理、规范的流转,促进土地相对连片集中。把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壮大经营主体规模,提高种养业的规模效益。四是培育农村第三产业,拓宽家庭经营渠道。以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为契机,支持农民为产业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提供各类服务。支持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让农民真正从旅游经济发展中获益。

农民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拉动力量。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重点采取3条措施:一是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升农民就业增收能力。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为目标,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形式,延长培训时间,开展定点、定岗、订单培训,提高农民自我创业的能力和就业的稳定性。二是加快推进城镇化,扩大农民就业创业空间。重点是引导各类资源向城镇和中心镇集中,逐步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村镇为基础的城镇建设体系。通过城镇化,增强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力,促进农民充分就业。三是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农民务工收入增长。抓住国家大幅度增加水利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促进农民从项目建设中获得更多工资性收入。

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转移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十二五”规划明确要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增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和报销标准,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关键在于落实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一是确保公共财政投入足额到位。做到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二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目前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的人口仍然有大约150万人,对其中有劳动能力的大约100万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扶贫开发帮扶到户政策,增加低收入人口的收入水平,确保贫困户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水平。

财产性收入增长逐年加快,将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强调,“十二五”规划要求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确保农民分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和收益权;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先进制造业挺起福建工业脊梁 [福建日报] 2011-03-23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我省将围绕构建产业群、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基地、塑造大品牌,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努力打造福建制造与创造的双重优势;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是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确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四个战略定位之一,是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

根据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我省“十二五”规划工业增加值年均增12%以上,力争超过15%;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55%以上,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0%。

高端制造业强势突破

从“福建制造”向“福建创造”转变,高端制造业是突破口。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茂兴认为,“十二五”期间,我省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实现制造业集体发力。这是我省抢抓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纲要在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要继续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同时,明确指出了我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坚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相结合,目标是到2015年,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抓好17个领域,主攻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网络和高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半导体照明(LED)和太阳能光伏、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5个重点,培育形成新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着力发挥福州、厦门、泉州等区域产业特色,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力争产值年均增长20%,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以上。

“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前提是必须掌握先进技术。我省制造业应立足自主创新,构筑创新平台,广泛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向高端制造转型;推动低碳发展,向绿色制造转型;加强信息化建设,向现代服务制造转型。”黄茂兴说。

传统优势产业提速升级

“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另一大重要任务是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分析指出,以纺织服装、轻工食品为主体的传统优势产业是我省工业经济的主体,因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基础好,市场需求大且较为稳定,只要不断注入新技术,增加附加值,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就能不断开拓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将是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时期,我省应着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新型化。

具体而言,轻工业要加快发展绿色照明、包装等产业,鼓励沿海向山区转移,支持并购重组等;纺织业要突出品牌带动,应用新技术,拓展产业用纺织品新领域;冶金工业要争取建设沿海千万吨级钢铁基地,建设500万吨以上大型不锈钢生产基地,发展铜和稀土精深加工等;建材工业要重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特种玻璃、新型干法水泥等,还要重点扶持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产线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线的建设;建筑业要拓展省外、境外市场,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林产加工业要提升木竹加工、林产化工、制浆造纸、家具制造等发展水平,推进林浆纸和林板一体化。

扶持发展大企业大集群

“大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做大产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是构建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要载体。我省去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已达26家,其中100亿元以上9家,虽然与先进省份相比,不仅少且规模小,但许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跃上一个新台阶。”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打造50家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建成10个以上产值超千亿元和一批产值500-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或基地。我省将主要从两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投入,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引导企业通过参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嫁接央企、改制上市或发行债券等方式实现快速扩张。支持推动有实力的企业实施联合兼并和重组,组建战略联盟,做大做强。支持有条件企业开发境外资源和市场,收购或参股国际品牌。支持企业争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世界名牌,使大企业大集团成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龙头和核心。

上一篇:党性分析材料格式下一篇:新思想新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