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现代诗歌

2024-09-23

家庭的现代诗歌(精选6篇)

家庭的现代诗歌 第1篇

关于家庭的现代诗歌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一、家是翅膀

家是依靠的翅膀

借助它的力度

你可以飞翔到蓝天

家是停泊的港湾

早晨出发即一个弧度

将晚的幕布里回到终点

出发点与归宿

都是一个同一个点上

家是一个去处

一个人永远的留恋

一生恋着雪霜暴雨的地方

又是一个人恋着菜蔬米面的地方

靠火蒸煮饭菜靠心与手生活的.地方

二、寻找家的人们

一个人团聚的日子

平安夜平安地回来

满足自己的食欲

碧海云天思考着

遭遇思考的痛苦

他知道了生命的玩乐

不是打麻将玩扑克纸牌

而在与一片片散文里

登载着瞬间的闪光灵羽

那就是他的收获

教学只是他的生存手段

一个爱的物质是对象

共同哺育属于自己的娃娃

家庭的现代诗歌 第2篇

当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了,现代家庭教育独生子女较多,社会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信息渠道来源更广泛了,孩子接受新事物不再单一依靠家长的教导了。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希望有所帮助!

一、学会向孩子学习

信息时代的今天,地球已变成村了,孩子每天都与世界亲密的接触着,信息与潮流刺激的事孩子们的神经,影响的是孩子们的思维,改变的是孩子们的行为尽管他们的超前,让父母们看不惯,想不通,接受不了,带他们毕竟是一种带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潮流,堵不住压不服,唯有疏导是上上策,而我们的多数父母由于忙于生计,无暇学习,难怪与我们的孩子会称自己的父母是“外星人”,听不懂孩子的语言。另外孩子们的创造性,想象力,行动力,新的思维方式及一些人与生俱来的可贵品质是我们家长需要学习的,也就是做父母的要放下架子善于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

把孩子看作一个单独的个体,不可把自己的需求或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一切包办代替,更不可以非打即骂,应该充分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孩子自由,快乐的成长。常言道: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绝不可以强迫马儿喝水,除非马儿有口渴的需要。

三、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终身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家庭教育它是一切教育基础之基础。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家庭教育?一项有说服力的调查:北京一项按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好、中、差划分进行的调查,调查对象:680名初中、小学生的家庭,调查内容:在校表现与家庭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家庭教育水平很好的,其孩子在校表现优等生的占95%,基本没有后进生;而教育水平不当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后进生的却高达85%,几乎没有优等生;而教育水平一般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中等的占2/3,并有15%左右为后进生。这项调查还给我们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我们把不当的家庭教育提高到一般水平,则后进生就会相应减少五倍左右;如果我们把一般的家庭教育再提高到较好水平的家庭教育,则优等生增加三倍左右。

四、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基石

孩子与我们大人之间有年龄、有收入、经历、身高、体重、学历的差距,有性别之分,唯独没有人格的差距。家长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得到公平对待,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别人对他们和蔼、友善,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做的好的时候有人赞美,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在做的不好的.时候有人谅解和鼓励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在悲痛、烦恼、颓丧的时候有人给予支持、安慰,孩子也一样。只有做到平等才可以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心理、平等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可能有效地达到子女与父母双提高。

五、没有优良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就明确把“齐家”作为“治国”的重要前提条件。《礼记大学》说:“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三国时期的陆绩认为“圣人教先从家始,家正则天下化之”。美国教育学家M.S.家庭教育重在塑人,教会孩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家庭教育如若不科学,不能够把握目标,有的放矢,必然培养不出拥有健康身心的孩子,这样的教育是不合格、不完整的。另外,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者不可缺一,相互也是不可替代的。

六、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常言道:好父母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没有天生的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每个孩子都是可塑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这都是作为现代父母必须研究的课题。仅靠本能的爱,朴素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是不对的,不够的。必须重视现代化家庭教育理论的学习并不断付诸实践。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基本的保障。

七、现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改善家长自身素质

家长着并不意味着在生活中就该扮演强权的角色。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父母并非与身据来就能掌握教育孩子的这门艺术,而必须通过学习,首先阅读孩子,读懂孩子这本书,孩子这本本书,是一本在变化的书,一天一页,一年一章,天天都有新变化,年年都有新发展,从少年到青年,做父母的也许今天读懂了,但明天未必一定读懂,因此称职的父母应该一辈子度孩子这本书,一辈子学习,才能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起发展,所以家庭教育的本质就是家庭学习,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改善家长的自身素质。只有当我们具备了一流的家庭教育素养后,孩子不仅不会输在家庭教育上,即使学校教育出现了问题,我们也会保护孩子的梦想不被破灭。

八、关注家长的生命成长

关注家长的生命成长,即是关注家长所受家庭教育的模式,才能更好的了解家长自身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问题的实质。才能让家长从自身找原因,来改变自己,才能更好的解决孩子的问题。

九、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源于问题家长

海灵格说过:“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首先要检查自己。”教育孩子首先教育的是自己,改变也还要先改变自己。问题孩子的产生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前提是父母有良好的教育方法。一半的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以命令强加于人,很少有能弯下身来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家长关注的问题是学习,而对于其他方面则较少涉及。学会与孩子沟通是关键,大部分家长都在关心子女教育,而且期望过高。不少家长自认为是“爱”孩子,“关心”孩子,但孩子感受不到这份“爱”、这份“关心”,不少父母正在“认认真真”做伤害自己孩子的事,主要表现为:忽视孩子的正当要求,对孩子否定过多;或者是对孩子对孩子否定过多;或者是对孩子不满、责骂,甚至对孩子进行侮辱、体罚;也有的家长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在精神上的关爱却不足。这表明家长未能正确全面评价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不满时往往采取简单消极的教育方式,在这些不良的教育方式中长大的孩子,较易出现如依赖、退缩、恐惧、软弱、撒谎、攻击、急躁、自卑等情绪与行为方面的问题,影响着孩子的注意力。

十、亲子教育要向亲职教育转变

《厨房》中的现代家庭 第3篇

关键词:《厨房》

一、崭新的家庭布局

在日本传统家庭中, 被炉和餐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维系日本家庭成员关系的重要纽带, 同时也是日本传统“餐桌文化”和“家族制度”的代表。然而自明治维新开始, 日本国内不断吸纳西方文化, 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初, 日本一本叫做《团圆》的杂志的封面上, 绘制了一副日本家庭成员在起居室围着餐桌团聚的画面, 以呼吁人们重新审视生活方式, 重塑家庭凝聚力。小说《厨房》也正是创作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很多日本家庭开始摒弃和式的房屋及家庭布局而选择洋式。小说中田边雄一的家也是如此。住在十层高的公寓楼里, 客厅里摆放着庞大结实的沙发, 既没有茶几也没有地毯。小说中用“似乎一家人都可以坐上去看电视, 旁边还可以坐着日本难得一见的大狗”来总结田边家的洋式风格。而沙发的出现和餐桌的消失, 都从空间的角度对读者加以暗示——这是一个现代的家庭, 不存在日本传统的“餐桌文化”与“家族制度”, 有的只是“沙发”所代表的自由平等的现代家庭模式。

二、崭新的家族角色

在《厨房》中, 吉本芭娜娜设置了一个十分大胆的角色——变性人。然而截止至小说发表之时, 日本还没有做过变性手术。这可以说是作家对于时代敏感性的体现。然而这并不是重点。吉本芭娜娜的本意并不只是告诉读者, 在未来的生活中会出现变性人, 而是通过变性人这一角色来展现其理想中的现代家庭模式。

雄一的“母亲”惠理子的身份在小说的开头便被揭晓。在美影惊讶于雄一“母亲”的美艳的时候, 雄一告诉她“那个人是男的”。紧接着便介绍了惠理子的身世以及变性的原因。小说中提到在田边雄一的生母去世后, 惠理子为了抚养雄一决定变性成为女人。这一决定可以说是颠覆了日本传统家庭观对于女性的认识。一方面肯定了女性在子女教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从一个男性的角度肯定了女性具有养家的能力。同时, 小说中惠理子曾对美影有过这样的感慨:“做女人可不简单哪。”作者设计让一个变性为女人的男人在经历了许多年之后说出这样一句话, 其塑造田边家男女平等的家庭模式的用意不可谓不明显。

同时, 正是由于惠理子的变性人的身份, 导致其在家中的身份既不能被称作父亲也不能被称作母亲。因此对于美影来说, 惠理子是近似于姐姐的存在。她对于美影来说, 是经历过诸多苦难的前辈, 是美影重新找回自己的引路人, 同时也是治愈美影伤痛的良药。因此在这个崭新的家庭中也不存在与长辈生活在一起的传统家庭中特有的长幼尊卑之别。

三、崭新的家庭组合

在小说《厨房》中, 吉本芭娜娜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崭新的家庭组合——无血缘家庭的组合。这种家庭组合是一种突破了传统家庭观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成家庭的模式, 家庭成员可以任意选择去留的自由的现代家庭组合。

女主人公美影自小与祖母相依为命。在祖母去世之后更是孑然一身, 再没有一个亲人。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 美影才决定跟近乎于陌生人的雄一以及雄一的“母亲”惠理子一同生活。然而如果说田边家是一个传统的日本家庭, 那么主动邀请陌生女子住在家里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同时, 作者在谈到这个问题是曾说, 如果惠理子是真正的女性, 那么独自一人将雄一抚养大的惠理子与美影之间将不自觉的变成类似婆媳的关系, 这并不是创作这篇小说的本意;如果惠理子是男性, 那么一个年轻女性与两名陌生男性共同生活显然也是不合情理的。因此正是由于惠理子曾经是一名男性, 因此围绕着同一个男人的两代女性之间的潜在矛盾便不着痕迹的被化解了, 而惠理子的彻底女性化, 也避免了异性之间可能存在的种种摩擦。因此美影才可以顺利地在田边家住下去。

同时, 惠理子的变性也对雄一产生了适应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影响。自幼丧母的雄一在父亲变性之后也变相地失去了父亲。这也是导致雄一性格中性化的重要原因。同时这一原因也导致了雄一性格中的孤独, 这种孤独是非美影这样失去过亲人并孑然一身的孤独的人无法理解的。因此这个新的家庭正是美影、雄一和惠理子三个人共同选择的结果。

小说的结尾, 美影说了这样一段话:“不知何年何日, 我会在他处怀念这里。或者何年何日, 还会在这个厨房站立。”这句话清楚的点明了这个现代家庭组合最重要的特点——自由。没有血缘关系的牵绊, 家族成员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去留。这一点在《厨房》的续集《满月》中, 美影自愿回到田边家的情节设定上也可见一斑。

从小说《厨房》中美影三人所构成的无血缘家庭可以发现, 在吉本芭娜娜眼中, 现代家庭的评判标准不只是家庭布局上的现代感, 同时家族成员之间的平等自由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其笔下的这种平等自由的无血缘家庭在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呢?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在脱离了传统血缘家庭之外组成的例如宿舍、团体等都可以算是无血缘家庭的雏形。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婚姻, 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选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本质也会发生改变。因此, 可以说婚姻在一段时间内是典型的无血缘家庭, 但从长时间来看, 婚姻是一种向传统血缘家庭转变的过渡的家庭组合, 而非真正的无血缘家庭。真正如小说《厨房》中一样的无血缘家庭的产生需要诸多因素。也可以说每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真正的无血缘家庭都是极为极端的特例。因此, 这一现代家庭模式只能作为一种过渡形式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

吉本芭娜娜在小说《厨房》中构建的崭新的现代家庭模式, 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 代表了现代人追求自由平等的生活理念, 同时也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家庭组合形式与传统血缘家庭一起存在下去。

参考文献

[1]吉本バナナ.「キッチン」[M].福武书库, 1996.

现代家庭的难题 第4篇

今天,全世界的离婚率都在迅速增加。美国从1972年到1992年的20年间,离婚率增加了280%。从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孩子和离婚的父或母一起居住的比例增加了350%。不但是美国,中国人的婚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在过去,听说某某夫妻离婚,会被人们认为是件不光彩的事,悲哀的事。然而现在不同了,人们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合得来就过,合不来就分,就像上车和下车一样容易。离婚后的男女并不甘寂寞,还要寻求新的生活。这种新的婚姻生活往往与传统家庭观念格格不入。其中包括未婚同居的家庭,有单亲父母、养父母以及离婚父母的家庭,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这样的家庭结构,往往使孩子遭受到极大的创伤。他们逃学,他们打架斗殴,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关爱和生活照料。他们对别人缺乏信任,因为他的父母曾是最亲近的人,但也反目离异。更让人担忧的是,由于缺乏父母的教养,他们常常有一定的心理人格缺陷,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已经存在了无数世纪的传统家庭模式,在注重个人感受的现代社会里,受到了很大的冷漠和歧视,一些人开始将婚姻当作个人获得满足的手段。过去那种努力在夫妻之间建立和睦关系的做法,现在演变成只强调个人喜好和满足,对个人自由和利益过分追求。甚至双方的收入及花费都要采取“AA”制,也就是除了夫妻之间的肉体结合无法讲价外,其自由和财富必须“泾渭分明”,“亲兄弟明算账”,已走入现代家庭的夫妻生活中。这说明了什么?只能说明夫妻之间缺乏信任,对家庭缺乏安全和稳定感,对家庭能否长久缺乏信心。在这么多的“缺乏”面前,这样的家庭经受不住风浪,稍有挫折,就会导致一方或双方卷起“铺盖”,分道扬镳,去寻求新的自由和生活。好莱坞的影星们总是误导普通的人们,她们传递的信息格外轻松:“保持单身和尽情享乐,你会幸福得多,无需为婚姻这类事而烦恼。”但是,她们是一群特殊的人,特殊的人自然代表不了普通的人。她们有金钱,有容貌,有地位,有影响,而普通的人拥有什么?更何况“星光”总有暗淡的时候,从影星们演绎的许多自身的悲剧来看,恐怕她们也很难自圆其说。

过去的男女一旦结婚,首先考虑的是要个孩子。而现在的许多年轻夫妇并没有很看重这个问题。据某个医院统计,在已婚的女医护人员中,竟有占相当大比例的女人不要孩子。伟大的母爱在这个时代的许多人中,变得黯然失色。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更是不屑一顾。请听听这些人的解释:自己这么忙,哪有时间照料孩子?生育孩子就会影响工作,下岗了怎么办?养活自己还不容易呢,何谈养活孩子?有了孩子就有了累赘,想离婚都难了!这在老一辈人的眼里,简直就是一种叛逆。但在现代年轻人的眼里,自由最可贵,自己创造的财富为自己享受,才最实际,最实惠。因为他们看见了夫妇为孩子忙碌的身影,看见了夫妇为孩子花掉的大量金钱,这往往使他们反思:像他们这样做,值不值?

现代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5篇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现代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希望有所帮助!

20世纪是人类大发展的重要时代,100年来家庭制度受到严峻的考验。虽然许多国家出现过严重的贫穷、离婚、性病,威胁着家庭的存在,如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世界大战曾使数亿个家庭离井背乡,甚至家破人亡。但时间证明家庭不可取代,家庭不会消亡。当今世界,知识和人才不断升值,知识经济已见端霓,21世纪世界将更为开放、更为民主、更为发达。专家们预测,新世纪的家庭结构将更为简单,家庭规模进一步变小;家庭人际关系趋于平等、婚姻质量逐步提高;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家庭同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多。与此相关,家庭教育将出现以下几种趋势∶

一、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传统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是单一的学校教育制度,家庭教育处于自发状态。在未来社会,人们将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作用,真正把它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将通过立法确定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任务,建立权威性的家庭管理机构,提供一部分家庭教育事业经费,制定家庭教育活动纲要,促进家教事业的发展。国际有关组织将更加关注各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展全球性的家庭主题活动,并且建立世界性的家庭教育研究和协调组织。1995年联合国确定国际家庭年以及后来召开的许多世界性会议讨论家庭和家庭教育问题,可以说就是各国关注家庭教育问题的实际表现。在中国1980年北京市首先建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会,1996年全国绝大多数市、县、区都有家庭教育研究会,家长学校发展到近30万所。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妇女界、文化界、卫生界的许多有识之士自觉投入到家庭教育工作中,还有一些关心下一代的老同志积极性甚高。

二、社会职能逐渐扩大

以往在不少国家,家庭教育只是促进儿童少年某一方面特长发展的手段,未来的家庭教育将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对儿童少年的生活琐事和职业选择等等都提供指导。家庭教育过去只是学校教育的配角,未来的家庭教育将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儿童少年上是平等的同志关系。有些地区可能出现孩子退学居家学习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的家庭教育负起了教育儿童少年的全部责任。以往的家教与社会联系不多,未来的家教同社会息息相关,成为社会进步、尤其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美国的社区教育相当发达,协调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是其重要内容。我国上海、天津的社区教育先行一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协同发展,已经在区域精神文明建设中显示出巨大作用。

三、教育的观念和方法趋于科学化

当今各国的家教事业发展水平不一,人们对家教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真正按家教规律办事的国家和家庭不在多数。未来社会将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投身家教研究,他们将提出系统的家教理论和家教方法,社会上将出现以家教为职业的人员和公司,家教科学将逐步普及,家长们可以随时向专家请教,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科学的家教的观念和先进的家教方法将为广大家长所接受,如全面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形成和睦的家庭关系、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等将成为家长们的自觉行动。1992年10-11月间武汉、南京、沈阳等地接连出现家长失手打死孩子的事件,打孩子成了许多家长的.“家常便饭”,《人民日报》等中央大报开展了专门讨论。七八年之后,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京城调查、广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广东、福建、浙江三省12个城市调查,结果表明家长们的教育观念有明显进步,多数家长不把惩罚作为管教孩子的法宝。

四、教育模式将变得更为开放

目前各国家庭教育受民族、宗教、贫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狭隘的民族传统文化贯穿其中;就每个家庭而言,许多国家的家庭教育深受家族和家庭传统的影响,传宗接代的教育目标和足不出户的教育方式严重限制了下一代的发展。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扩大,新世纪的人们眼界开阔、民族间文化融合,各个国家、民族、地区、阶层的人将会主动学习他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更多地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来教育下一代。就每个家庭而言,未来家长们在継续利用居室内的各种条件教育子女的同时,将更加注意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教育子女,更多地带领孩子到公园、展览馆、图书馆、商店、企业、田园等人多事多的地方来学习知识,感受生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家长与家教专家之间,探讨家庭教育问题也将变得非常普遍,家庭教育类的大众读物将会持续畅销。

五、面对严重的社会问题

现代家庭早期教育的误区 第6篇

您好!做为一个早期教育的工作者,做为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我常常反省自己,在孩子人生最重要的头三年,我做对了吗?在我的引导下,她能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吗,她的专注力有没有被破坏?她的学习能力强吗?遇到困难她是退缩不前还是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她能始终保持自信、健康的心灵吗?也许我提的这些问题你们都不在意,有人会问我:你能让我的孩子三岁时背一百首唐诗儿歌吗?能让三岁的孩子从1数到1000吗?能让三岁的孩子认几千个汉字吗?老实告诉大家,不能,我不能。

我还是准妈妈时,也曾盲目热衷于了解幼儿识字法、背圆周率后一千位数等有关神童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后来随着对各种不同体系教育理论的逐步了解,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实践逐步展开后,才知道世上的神童不多见,常见的是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大部分所谓的神童都只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这样往往违背了人的内在成长规律,孩子将失去其他方面发展的机会。清华学子用硫酸泼伤狗熊的事件给我们敲响的警钟是:现代的孩子智商都不低,情商的同步培育才能让孩子真正享受到健康、快乐的人生。

所以现在我只有一个目的:要培养一个人格健全、智商和情商全面发展的孩子。推己及人,我想,每一个普通的家庭所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心理健康的合格的公民。如果大部分家庭能够达成目标,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就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了。把一个孩子培养成具有坚强的意志、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信大方、善良勇敢、内心快乐,有爱心的人,打下这样的人格基础,进入小学、中学,对于学校里的那些知识性的学习是完全没问题的。

下面就我自己的体会给大家分享一下现代父母早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多数父母的误区:

一、不知道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违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隐患。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

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注意1: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

注意2: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那是完美的敏感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

其他各个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现,比如五六岁时有一个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只有让孩子顺利自然地渡过,才会保持健康的心态。这些内容家长可参考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书中有详细的论述,此书家庭必备家长必读。

二、错把知识灌输当早教,总是用“教”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

人们常说三岁以前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不是让孩子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心理成长最重要的时期。心理成长才是早教的重要内容,健康的心灵是一生幸福的源泉。这个时期溺爱孩子,以孩子为中心,让他吃独食,为他包办一切事物,不尊重他,轻易地提前地满足他物质的需要,而忽略他内心的感受等等,这种重物质满足轻精神滋养的方式,只能培养出一个不健康不独立的孩子。

不要教孩子,只要示范。对于不教孩子,可能很多人认为我在瞎说,这个说法在我刚刚接触之初也不理解,我经历了整整两年,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践才明白孩子真的不是“教”出来的。举个例子:当客人和小宝宝打招呼时,孩子没有回应,成人通常出于礼貌和面子,都会督促说“叫啊,怎么不叫阿姨,怎么不回答,你应该叫阿姨呀,你这孩子就是这样”等等,这样做就是教,教就会给孩子压力。如果一边教还一边指责,那更是折磨孩子。我们只要模仿孩子的口气回应即可:“阿姨,你好!”或者是“阿姨,再见!”“谢谢奶奶,我吃过了。”等等。这就是示范,而不是教。

手指灵活的孩子大约18个月就可以开始练习穿鞋子,如果孩子穿反了,大部分家长都会说:“错了错了,左右错了。”左右错了?以小宝宝的能力来说,是没有对错的,告诉他错了会给他压力,我们说话的口气会让她紧张:什么事,妈妈干吗口气这么不好?只要平静地告诉孩子:“两只鞋交换一下”。这是把正确的做法告诉他,这样就行了,不要去“教:这是左边,那是右边(孩子大脑很简单,接受正确的指令就行了,太复杂他接受不了。)”据我的经验,一两个月的提示之后,孩子就会穿鞋,而且左右不会错。

操作玩具时,也只要示范,“宝宝,看妈妈做”,妈妈放慢速度做展示,之后,给孩子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反复调整反复操作,不要打扰他,不要在他发生一点点错误的时候喋喋不休地提示“错了错了,不是这样做”。这样孩子就失去了外部信息内化的机会。如果一切都是你教的,一旦没人教就失去方向,往往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就是在我们的教当中失去的。孩子们的专注力就是这样被我们破坏掉!我们应该做的是耐心地等待,等待他自我调整,而且一定不能批评。足够的爱和尊重,孩子甚至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千万不要用学步车!一定要让孩子爬行!

学步车对宝宝的健康有百害而无一益。学走路需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掌握技巧保持身体平衡,学步车不需要这么“麻烦”,轻轻松松稍一触碰即可溜出很远,这使得孩子难以克服心理障碍适应自已学走路这个辛苦的过程。所以用了学步车的孩子更慢学会走路就是这个道理。

另一种情况是:用了学步车的孩子脚部肌肉定型成踮足,父母常常得花费很长时间让宝宝学习整个脚掌着地。用了学步车,孩子爬行的机会大大减少。很多老人常常很得意“我的孙子不用爬,直接走路,真利害!”他们不知道,人类一定要经过爬行发育才健康。没有爬行的孩子,身体协调性不好,影响生活和运动。前庭神经发育不良,影响未来的阅读、写作,也会阻碍语言的发展。

四、正确处理孩子的哭闹情绪,是建立良好性格的开始。

喜、怒、哀、乐、恐惧等都是老天赋于人类的正常的情绪表现。我们成年人总是喜欢高兴的事,对于啼哭常常觉得很烦。 孩子的哭泣需要我们耐心去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说“不要哭,不要哭”,这是非常大的错误。哭是他内心矛盾和冲突的释放,不是坏事,成人只要轻轻地拥抱他,抚摸着他的后背第一句话说“哦,宝贝,妈妈知道......(刚才发生的什么事),你非常难过,妈妈理解你”“哦,宝贝,妈妈知道你摔疼了,还有一

点点吓到了是吗”,这是共情,表示我们理解他,接受他的悲伤是调整他的情绪的开始。

第二句话一定要说“妈妈知道你不开心(这很重要)”,这样一说他会很快开心起来的,第三句话是“妈妈爱你,妈妈理解你”。最后能配合三次深呼吸,让孩子把不愉快的感觉呼出去效果更好。如果您学会这些,您的孩子可能眼泪还挂在脸上就跑开找小伙伴去了。(这个方法我屡试不爽,非常见效,别人常笑我,毕竟是做早教的,孩子让你一哄就好。其实这方法不是哄,是共情产生的效果。) 我们在养育小男孩时最经常说“男孩子,哭什么!”“羞羞,男孩子还哭!”男孩子在儿童时期释放他的悲伤情绪时,常常被成人阻止,慢慢地长大后,他有悲伤也不知道如何释放,喜爱也不懂表达,所以让丈夫说声爱你有多难,相信很多妻子都有同感。也就是说这样的男孩成年进入婚姻之后,他一定无法与妻子进行良好地沟通,将影响婚姻品质。请各位爸爸妈妈想想,如果您的儿子未来婚姻生活可能因此不幸福,您还会制止小男孩的哭泣吗?请无条件地接受他的悲伤!男孩哭泣不是丢面子的事!

几个月的婴儿一旦啼哭我们常常口中应叨着“来啦来啦”就十万火急地冲过去,这样不好,孩子会养成控制大人的心理。应该用轻松而平缓的语调说:“饿了是吗?妈妈来了”;一旦孩子挣扎哭闹拒绝某件事就用妥协的声音“哦哦哦,不要不要就不要”,其实应该用平缓的口气说:“好,现在不要,我们等会儿再......(做某件事)”。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可以用哭闹控制大人,可以随心所欲。 许多时候教育方法的实施要善于观察总结,而不是一以概之。

五、为什么两至三岁的孩子越制止他越爱打人,因为攻击行为是大部分孩子必经的成长过程。

两岁多至三周岁时的大部分孩子常常出现打人的现象,成人千万不要说“不要打人”“你怎么又打人了?”这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使得孩子认为这个动作可以引起成人的注意,越发反复出现打人动作。

大多时候是因为孩子处于口、手和脚的敏感期,他热衷于用口、手、脚探索世界,认识事物,探索的范围当然会包括他人的身体,于是出现了“咬人”、“打人”、“踢人”等攻击行为。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还没有掌握人际互动的方法。当他的语言还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维的时候,情急之下常常出现用有冲击力的身体动作替代。他可能只是表达

“你让开别挡着我”“你不要弄我的东西”,但是话未出口已伸手推搡或抢夺过来了。

有的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通过攻击别人发泄不良情绪,或者想引起爸爸***注意。成人要做的是,不要给他贴上标签“你是个坏孩子会打人”,只要不强化,在他打人时,向对方家长和孩子致歉,及时把自家孩子抱住不让他继续出现攻击行为,平静地离开。同时,及时调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给予他充分的安慰。这个阶段的孩子讲道理是百分之百没有用的。

同时被冲击到的孩子的家长一定要冷静,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被欺负了,很多孩子是通过肢体冲撞来交往的,要理解对方的孩子不是故意的也不是品德有问题。如果认为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会使得孩子养成受气包的性格,会一辈子都受人欺负。回家也别向家里人诉说孩子被某某某打了什么的,这些都使得孩子觉得我就是容易被人打,他会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好让别人不喜欢,这样会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正确的做法是,接受对方家长的道歉,对这个孩子说“你是个好孩子,我知道你只是想和我们家宝宝玩(可以根据情况换个字眼),你们俩握握手吧。”

三周岁以后,孩子慢慢懂事些时,如果还打人,就要深层次地探究他打人的原因(是不是有家庭暴力等),消除根源,同时在他每一次攻击别人时,告诉他“不可以”。注意我用的是不可以,而不是不可以打人,不要把负面的信息加进去。只要孩子出现负面的行为,第一原则,淡化淡化再淡化!切莫强化!

孩子天生爱尝试并重复那些能产生有趣、刺激后果、引起成人注意的行为。正确的做法就是让行为后果变得毫无意义,他自然就放弃了。

六、我们何以把孩子当成马戏团演员?成人所不欲,勿施于童。

许多家庭家里来客人时,就招呼孩子:来来来,唱首歌,跳个舞。这是极不尊重孩子的行为。不要让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这会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所有的注意力用于取悦别人,成年后,一旦别人不认可他,就会使他遭遇巨大打击,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内在的能力。

“你叫什么名字”如果孩子有机会选出最令他们讨厌的一句问话,这句一定排名榜首。请成年人想想看,如果一个身高是你两三倍,体重是你几倍的“外星人”动不动就俯看着你用毫不客气的口气来问你,你乐意回答吗?早就白了那个不礼貌的“外星人”一眼了,是吗?那么孩子不喜欢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怎么可以责备他没有礼貌呢?

我们应该:蹲下身子,目光与孩子的目光保持平行,自我介绍之后问孩子的姓名:“我是林老师(阿姨),非常高兴认识你,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而且记住第一次见面千万不要随意触碰孩子,这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修养!如果有人这样对你的孩子,千万不要因为面子,甚至帮着别人奚落自己的孩子:“对,他就是不爱说话!”“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快回答叔叔。”“他就是这样胆小”等等。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父母置于这样不开心的境地,你要让他外向活泼是很难的。所以经常有家长反应说,我的孩子在家是小霸王,到了外面就是小兔子。孩子受到足够的尊重,他的表现才会内外如一。

爸爸妈妈您愿意别人嘲笑你吗?不愿意对吧?所以当我们的孩子说出让人忍俊不禁的童言时,千万不要哄堂大笑。例如一个孩子说:“我爸爸不穿衣服洗澡!”,一家人在大笑之后又故意问这孩子“你是穿着衣服洗澡?”这不明摆着搞乱孩子的思维吗?许多家庭常常对孩子开这种玩笑。不要随便戏弄孩子,面对别人对我的孩子的戏弄,我常常毫不客气地予以拒绝:对不起,我的孩子不喜欢开这种玩笑。在孩子和面子之间,我们理应选择孩子。

七、我们常常不知不觉间传递了许多负面的、消极的信息给孩子!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向别人诉说孩子的种种“劣迹”。比如很多妈妈常常在客人面前说,“他就是这样胆小!”“他就是不爱吃饭!”这样你在暗示你的孩子:你期望他成为这样的人。他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达成结果:他一定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爱吃饭。语言的暗示力量是巨大的。如果装作偷偷说给别人听,但又让孩子听到:“你知道吗,我们宝宝今天玩秋千时表现特别勇敢!”“你知道吗,我家宝宝今天自己吃了满满一碗饭。”这样会在孩子心里传递一个信息:“啊?妈妈说我勇敢?是吗?嗯,我明天还会更勇敢的!”“啊,妈妈这么高兴,好,明天我再吃一大碗。”这就是积极的暗示,能直达孩子的潜意识,影响巨大。 不要威胁孩子“再吵闹,妈妈不要你了。”这是最大的威胁,最深的恐惧。因为幼小的孩子离开家庭,他是无法生存的。妈妈对孩子的语言冷暴力是造成孩子不良性格的开始。正确的说法是:“请安静,妈妈爱你!”其它让孩子感到一切外部事物会伤害他的话都不能说。 特别强调:坚决杜绝说以下的这些话:“不要吵,再吵警察来了。”“再闹,医生来打针了。”“快睡,大灰狼来了。”如果你不这样威胁你的孩子,他外出时就会落落大方、活泼开朗、健康自信。

注意:千万不要和孩子开恶意的玩笑“你妈妈不要你了,她不来接你了”。对孩子说这样话的人,你一定要让孩子远离他,这种玩笑话十分恶劣,对孩子的安全感的构建极为不利。

八、一个奶话连篇的孩子一定是父母语言教育不当的结果。

不说奶话,例如“脚脚”“鞋鞋”“吃饭饭”,甚至自编些别人听不懂的嗲语。自出生起,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语法正确,发音标准的母语。主要抚养者与婴儿对话时要用夸张的口形、清晰的声音、缓慢的速度,例如:“宝-宝-睡-醒-了”。切忌说奶话,否则到了四五岁时仍然口齿不清。孩子能一次性学好标准的发音,为什么要让他多学一次奶话?浪费时间、精力、神经信息储存区。

许多孩子到了两岁多还分不清你我他,这也是成人不注意的结果。为了让孩子尽快掌握第一、二、三人称代词,一周岁之后妈妈和宝宝交流时就应该采用人称代词,以便孩子模仿。应该多说:“我倒水给你喝,”而少说“妈妈倒水给宝宝喝。”孩子说:“宝宝的”成人应该跟着说“是的,是你的。”当孩子说错时,千万不要哄堂大笑,那当下孩子会被笑懵的,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九、不要对孩子说“听话”,让孩子愉快地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到心中,成为他一生遵守的信念。

中国的家庭教育、社会秩序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但遵守者廖廖无几,这是为什么?是中国人天生不守规矩吗?是我们教育过程中不谈规则吗?肯定不是。随着这几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睁眼一看,我们和世界文明原来有这么大的距离。只要没人监督,我们就犯规,还心存侥幸“应该没有人看到吧?”这到底是为什么?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人信仰上帝,深植于他们心中的是,我不能做对不起良心的事,上帝会看见的。所以德国的地铁站口是没有检票员的,国外许多超市是自行过磅计价的,国际上无条件退货是通行做法。而我们从小被别人监督着长大,小时候在家听爸爸***,时时被提醒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上了学,听老师的,遵守这个遵守那个,孩子从来就没有机会自行判断,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应自发地遵守的规则。冲击规则是孩子在试探我们的底线,其实就是遵守规则的开始,我们要宽容地对待,提醒他“你忘了什么?”,而不是批评他,给他压力。(“你怎么忘了”也不能说,“怎么”这两个字会对孩子形成压力,有责备的意思。) 同时,我们应当充分地尊重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当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得到我

们的尊重时,他就会开始遵守我们给他设定的规矩,也就是说他将学会有智慧地顺从他人,这时候纪律的曙光就出现了,规则就内化了。内化的规则将伴随孩子终生,而且非常愉快非常容易地遵守这个内化的规则。

十、如何处理孩子在交往过程中抢夺玩具的问题。

从小宝宝们一开始交往,就应该确立一个原则,谁的玩具谁就有决定权,成人不能强行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分给别的宝宝,也不能诱劝他让给别人。如果是公共的玩具或游戏器械,谁先拿到或是谁先开始玩,他就有权决定继续玩还是离开,其他宝宝必须等待。通常要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孩子会哭闹,成人可以用平和的口气说:“我们要学会等待!”也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其他玩具吸引他暂时离开。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成人千万不要说他“你就是小气”、“小气包”等等。不断地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他永远学不会分享。孩子清楚他对自己的物品拥有自主权,之后才谈得上分享。如果成人出于面子,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强行给别的孩子,那么就意味着你告诉你的孩子,他也可以抢别人的玩具,所以无论何种情况,规则必须是统一的。正常在三岁之后,孩子了解到玩具分给别人玩,自己还是可以把它要回来的,这样他就乐于分享了。三岁之前千万不要急着培养孩子的大公无私的品质。

十一、两岁以内的孩子长时间看电视有极大的危害!

近日来我们中心咨询的孩子中,发现某些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滞后。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他们家庭的生活习惯大都是:不管什么时间总是开着电视机,让孩子从小长时间地看电视节目,主要抚养者与孩子极少进行语言交流,同时也极少带孩子外出参与社交。

来自美国的研究表明,长时间看电视使脑部细胞处于半睡眠状态。在欧美一些国家开始提倡少看电视不看电视。根据世界著名的儿童教育家皮亚杰的理论,两岁以前的孩子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要通过移动、操作、嗅、触摸、重复等多种方式多种感官充分地感知环境及物品,然后将信息存入大脑以发展认知。盯着电视屏幕视觉的发育是不良的,对视力有极大的破坏,其他各种感官的功能更是发展不起来,将极大地阻碍孩子的认知和交流能力的发展。这样的孩子很难与外界交流,反映迟钝。

许多喜欢安静的老人开着电视,一老一小对着电视屏幕一连几个小时,这是非常有害的!切莫为了图省事,为了让孩子安静而打开电视。让两岁以前的孩子远离

电视,切记!切记!稍大一点之后妈妈要陪同一起看电视,以便筛查过滤,以免孩子接受不良信息。家里应规定在固定时间观看固定节目。

十二、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千万不要反打过去。

有一阵,因为忙中心的事,我和我家丫头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有一天,我回到家吃完饭,斜靠在床上正在看一份材料。小家伙一声不响爬到我身边,伸手狠狠地在我脸上抓了一把,顿时我的皮肤一阵火辣辣。呆了一下,一把搂过她,心中愧疚不已,我问她:“是不是想和妈妈玩。”她点点头。我放下工作搂着她不断亲她,告诉她妈妈爱你,一边流下泪来。

亲爱的家长们,如果身处那样的情景,您会怎么处理?我想大部分的家长会狠狠地训斥孩子:“你怎么可以抓伤妈妈?”抓起小家伙的手拍打几下也是正常的反应。你们一定奇怪,孩子抓伤我,我怎么反倒伤心愧疚而不是生气呢?因为我知道,孩子的攻击行为发出的信息是:妈妈你别忙了,我要你爱我。哪个孩子不需要母爱,尤其是小宝宝,母亲几乎就是她的天她的一切!好不容易盼到妈妈回家,却不理她,到了家还忙工作的事,她不能接受。她要引起我的注意,只是不知道用适当的方式。那时她才两岁多,无法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内心的感受。我掉眼泪是因为,本意从事东方爱婴早教工作是为了孩子,没想到伤害最大的却是她。所以,请各位家长一定要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意思,理解孩子,爱孩子。 孩子总有捣蛋烦人的时候,再好的性子难免责骂孩子,甚至打几下也是有的。请大家观察一下,孩子受到母亲打骂时,是不是总是委屈地哭着扑向***怀抱?我所观察的每个孩子几乎都是这样(如果孩子已经不再扑向***怀抱,说明他已经被拒绝太多太多次了)。

我常常看到一些妈妈使劲推开孩子:“走开,我不要你,这么不听话(这么不乖)!”亲爱的妈妈们,您知道这对孩子是多大的伤害吗?孩子是不能打的,当您打了孩子,那当下孩子会认为您不爱他了,他非常害怕这一点,于是扑向您的怀抱想求证:“妈妈,您真的不爱我了吗?”“您虽然打我,但是我还是爱您,我害怕您不爱我!”当您知道孩子这一动作背后的信息,还会推开他吗?请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拒绝!请蹲下身子抱住孩子:“对不起,妈妈不该打你,但是......, 希望你理解......”

十三、不能让孩子跟保姆或爷爷奶奶睡觉,孩子一定要跟妈妈睡。

请各位爸爸妈妈回忆一下,如果你们从小不是父母一手带大,是不是和父母感情很淡?是不是常常认定父母不爱自己,感觉很痛苦?作为父母,过去家里有几个

孩子,一个两个和你关系不好,总还有别的孩子。现在情况是,大多数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就这一个孩子却没有和父母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做父母的能安心吗,那么辛苦赚钱有什么意义呢?

和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最佳时期是出生到两岁。错过这个时期,孩子终身与父母不亲近。在我们中心常常看到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从出生开始就让保姆带着孩子睡。我严肃地告诉这些父母,你们虽然生了这个孩子,但不花时间精力去照顾他,这个孩子就不是你的,是这个保姆的了。再次警告各位工作很忙、事业发达的年轻父母:再辛苦也得自已抚养孩子,最低限度是,白天交给保姆,晚上一定要保证自己带他睡觉!睡前保证亲子互动一个小时,最低限度!完全交给老人,也不行!老人只能是协助抚养!

大家听说过一个名词叫“亲生后母”现象吗?多少家庭因为没有和孩子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长大后亲子关系紧张,酿造出多少家庭悲剧!

为了让你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引起你们的重视,告诉你们一个涉及我个人隐私的情况:我本人就是从小由奶奶带大,直到十多岁才和母亲有些接触。我因为终身未曾得到充沛的母爱而痛苦不已!这份痛苦深深地影响着我的身心健康,我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治疗这个伤口!

年幼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做错什么,才得不到母爱。但事实上不是孩子的错,是我们没有意识母爱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得不到母爱的孩子特别不听话,在青春叛逆期,总是时时和母亲作对,其实内心深处是对母爱的深深渴望。 我没有得到充沛的母爱产生的恐惧投射到我孩子的心灵上,使得她在三岁前几乎无时无刻不粘着我,象袋鼠一样挂在我身上。我没责怪她怎么这么粘人,因为是我有问题,我有恐惧,我和已故母亲的功课没有做完(想对这个问题有更深了解的朋友可以与我进行个别探讨)。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母爱缺失造成的痛苦常常影响深远,甚至一代影响一代。

得到充沛母爱的孩子是非常健康、自信、快乐的!那些目光不太敢与人接触,飘忽不定,视线偏低、举止谨慎的孩子大都是保姆、老人带大的。这样的孩子心中认定一件事:妈妈尚且不爱我,何况别人!所以他不自信,不能放松自己和别人交往!那些自信、活泼、爱说爱笑、敢于表现自己的孩子大多是母亲亲自抚养的。 这就是为什么国外的许多女性结婚生子之后不再工作,专门在家做家务照顾孩子(这是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岗位)。尤其是日本韩国的母亲,在孩子上小学

前绝对不会离开孩子的。如果我们没有条件辞职回家照顾孩子,至少保证晚上带孩子睡觉!切记切记!

不要借用欧美国家的父母与婴儿分房而睡的习惯,有调查资料表明,他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中国的妈妈把孩子搂在怀里睡是培育孩子安全感、建立自信心的最好方式。

十四、外国人看到中国的家庭教育情况,常常感叹: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管。

在小区里追着孩子喂饭,已经是中国城市中的一道风景了。孩子天生是有饥饿感的,我们的孩子从来没饿过,他怎么可能愿意吃东西呢?许多家庭向我咨询喂饭的问题。我只有一个办法:让他知道饿的感觉!而且一定要坚持!每天定时定点吃饭,关掉电视(绝不妥协)。离开饭桌代表就餐结束,不要劝食,大人示范把饭吃得津津有味,引起孩子的兴趣。让稍大一点的孩子参与到准备食物的过程中,培养他对食物的喜爱。吃饭追着吃,边吃边玩,是错误的做法!不该纵容的时候就不能纵容!

我曾在清源山的天池边上看到一对外国夫妻带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娃娃在水里玩。这个小娃娃整个身子都光着,在天池边上玩水玩沙(这可还尚未入夏呀),他不断地把泥巴往漏水风车里装,一会儿就堵住出水口,那个可爱的小风车出不了水了,他妈妈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把泥沙倒掉在水里清洗好,让孩子继续玩,没有一句责备的话。夫妻俩安静地等待,让孩子尽兴地玩。他们一家三口的那种真正的和谐、放松、自然,深深地感动了我。玩完了,他们把光着身子的孩子整个放到冰冷的天池水中冲洗泥巴时,小娃娃已经打喷嚏流鼻涕了,旁观的人惊呼了起来,那对父母没有任何惊讶的表情,依然继续他们的动作,我不禁哑然失笑:什么时候我也能学到这么放松就好了。

试问我们的家长,如果孩子一次又一次把出水口堵住,是不是早就火冒三丈了:“怎么不好好玩,这个口不能倒泥巴,会堵住的,知道了没有?”“哎呀,我跟你说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不听?”我这样推测不会错吧?那个小风车的口不堵了,孩子的思路就该被我们堵住了!我们什么时候能学会象这对外国夫妻一样接受孩子的一切行为,只要无关重大原则,只要没有巨大的破坏性行为,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该纵容的时候就得纵容!

我们常常让孩子做成人认为该做的事,而没有尊重孩子的探索行为,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愿意做的事。在中心常常有家长对孩子的尝试行为进行阻止:“滑

滑梯不是从这里爬上去的!”原来孩子从滑滑梯斜坡那一侧往上爬了!那又怎么样,让孩子从这一侧爬上去,不是更能锻炼他的四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吗? “这个不是这样玩的”“那个应该怎么做”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能不能给孩子一点点自主的机会? 孩子的玩耍被大人管得死死的,这就是不该管的时候管的太多。哪部法律规定某件玩具该怎么玩啦?没有吧,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才能发挥他的想象力,培养他的创造力。什么玩法都是大人定的,都按大人的标准玩,那还有什么好玩的?能有什么突破?

一周岁多的孩子又是爬又是走,翻箱倒柜到处捣蛋,确实让人受不了。如果我们知道,他每时每刻都是通过各种运动来发展他相应的能力,我们还会阻止他吗?内定的那个老天爷给他设定的生命密码告诉他,你动手吧、你动脚吧、你爬高吧、你抠这个小洞洞吧,这可以发展你的某种能力,于是他就一刻不停地动啊动,一次次地失败,一次次地重复,一次比一次进步,这个过程能力就发展了,我们唯一应该做的是做好保护工作。

越控制孩子越爱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把这股动的能量尽情地发泄完,就象是洪水只可泄不可堵是同一个道理。这时该纵容的就得纵容!象那对外国父母那样微笑地放松地看着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自由地探索吧!

但是有的家长说,让他尽情发泄,会把家掀翻的。那就试试吧,保证不会的,他发泄完就会安静下来。当然这个发泄期长短因孩子而异,有长有短,就看家长的耐性了。

我们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从小就被扼杀掉,所以建国近60年了,却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的得主,在国际上,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是一个耻辱!

十五、培养宝宝的专注力从满足他的口腔敏感期开始!

孩子学习能力高低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专注力。现在的父母非常苦恼,常常听家长们诉说自己的孩子没有专注力。事实上是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就以孩子吃饭不专心这件事为例,请问哪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不认真吃奶的?每当宝宝饿了的时候就使劲吸乳汁,常常吃得满头大汗,因为乳汁是孩子需要的。到了给孩子喂辅食、主食时,父母保证做到给孩子吃他想吃的东西吗?没有,给的往往是大人认为应该吃的,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特殊的口味需求,成人常常不顾孩子的反抗,强迫喂食。在这样的一次次冲突中,孩子对食物的专注力被破坏,许多家庭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

在我们中心来过一个宝宝,在家里吃手吃一切东西时被爸爸妈妈坚决制止,认为很脏。他才八个多月,正是处在口腔敏感期,什么都往嘴巴里塞,正是这个阶段的明显特征,非常正常。为了让他的爸爸妈妈更清楚用口腔探索对于他来说是多么重要,我决定现场解决这个问题。

我拿了一个玩具递给他,玩具上有很多铃铛,是这个小宝宝从来没有用嘴感知过的东西,抓到手里后毫不犹豫就往嘴里送,妈妈很紧张,我摆摆手表示没事。只见小宝宝专注、认真地逐个“品尝”铃铛,脸上的表情非常投入非常认真,神态安静而又满足。我想,他这时候贮存到大脑里的信息应该是:“这是什么,圆圆的,有点冰凉,一个一个的,我再啃啃看,咦,怎么这么硬”。当然,小宝宝的大脑还没有语言系统,但我想他已经把这么多种不同的感觉信息存入大脑了。这样他的认知就发展了,如果我们同时把语音匹配给他,在他咬东西时,告诉他:硬的,这是硬的,软的,这是软的。这样,就促进了他语言的发展。

大约过了十分钟,他妈妈把这个玩具拿走,他没有哭,而是一脸的满足感。他妈妈说,平常看到他往嘴里送东西就制止,他就大喊大叫,非常生气。我说,是啊,如果让你到了美丽的景区黄山,却把你的眼睛用布蒙起来,不让你看,你会不会大喊大叫很生气?他的爸爸妈妈不好意思地笑了,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孩子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探索器官是口腔!就象成人用眼睛欣赏美丽的风景一样。我继续告诉他妈妈,所有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都不能打扰,这样专注力就会被培养起来。反之,孩子的专注力将遭到破坏。孩子专注力不好错不在孩子,罪魁祸首是家长! 十六、尽量不要把未满三周岁的孩子送进幼托机构。

本来要结束这个话题了,来了一个家长,咨询的情况又是一个常见的例子,我就再加上这个话题吧,这是每个家庭都会遇上的问题:如何让孩子入园,什么时间最好。根据家长们前来咨询了解到的情况,把未满三周岁的孩子送入幼托机构弊大国家规定三周岁上幼儿园,六周岁上小学,这个规定是基于科学的人性化的基础上设置的。三岁的孩子刚刚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进入集体生活。三岁以前的孩子是无法告诉家长一个小时前发生了什么事,老师的态度怎样,是否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等。当孩子不能倾诉自己的遭遇时,就无法渲泄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的积累,对健康人格的构建是非常不利的。

在和前来咨询的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之所以早早地把孩子送进幼托机构,以为这样能训练孩子的独立性,改掉孩子粘人的“毛病”,最终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孩子特别粘妈妈这个行为发出的信号是:“妈妈,您爱我吗?我

怕您不要我。”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孩子其父母双方中有一方在童年时自身极少得到母爱,或者没有生活在他(她)的父母身边。从科学的角度说,爸爸或妈妈内心深处对母爱的深深渴望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给孩子。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这是有关潜意识的问题,父母自身安全感不够,孩子也没有安全感。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尽量满足孩子对母爱的渴求,充分地满足之后他才会放心大胆地探索外部的世界,走向独立。孩子的心理只有成长到能和妈妈自然分离时,才能送入幼托机构。孩子没准备好的时候,想把他推开,他反倒粘得越紧或者更胆小,这个过程不能急,只能等待。每个孩子的个体不同,千万不要说“别人的孩子一岁多就能上托儿所,你怎么这么大还粘着妈妈。”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

当孩子初到幼托机构时,撕心裂肺的痛哭被大家认为是正常的,甚至教育工作者也视这为正常的,常常安慰家长:没事,过几天就好了。请问家长和那些冷漠的教育工作者:如果突然把你放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面对一群陌生的人,你会安之若泰吗?我们尚且不舒服,何况两三岁的孩子,他们有多深的恐惧和痛苦啊! 如果处在这样痛苦的境地的孩子不被理解,没有得到安慰,只一味地要求“不要哭”,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这种痛苦的经历深植到他的潜意识当中,将影响到成年后的性格。在北京上海一些幼儿园允许家长在孩子刚入园的时候陪园几天,等孩子适应了再独自上学。如果幼儿园没有这个条件,让孩子进入早教机构上亲子课程也是一种很好的过渡方式。总之,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里一哭两三个小时,就表明孩子没准备好,应该马上带回家,如果无视孩子的痛苦和反抗(这就是一种反抗)而继续下去,后患无穷!

有一个孩子在两岁时被送入幼儿园,十多天后因为无法顺利渡过入园初残酷的心理折磨期,父母只好把她接回家,不再去幼儿园。半年后再来我们中心时,一见到教室门要关起来,就惊恐地大哭,那种哭声是撕心裂肺的。她家人说,以为几个月过去她会忘掉,没想到这么强烈,亲子课程是家长陪同的,她尚且这么恐惧,更何况再次让她入园。我告诉他们,不可能忘记的,而且这个痛苦的经历产生的影响已经进入孩子的潜意识深处(潜意识深处的组建部分就是她成年后的人格部分)。她将时时处在一种异常的警觉状态,不能放松自己,过于敏感易受到伤害。 这个孩子从几个月起就一直和外婆一起睡,外婆成了她的第一顺序依恋关系人。妈妈反倒退居其二。母爱的缺失使这个孩子脆弱,不自信。这个孩子本身安全感

就不够,入园时不到两周岁,心理适应能力不足以应付环境变化带来的痛苦,以至留下心理阴影。

当孩子伤痛的记忆再次被唤起的时候,千万不要制止她,不让她哭会失去渲泄不良情绪的机会。这时候,一定要紧紧地搂着孩子,接受她的悲伤。抚慰她,她在疗伤、修复,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当她的哭声稍弱时,妈妈要共情:“妈妈知道你很不喜欢去那个幼儿园,妈妈知道那里的老师很陌生,也许还会批评你。”“妈妈不在你身边,你很害怕。”她听到后会“哇”地一声哭得更厉害,没关系,继续抚慰她,千万不要认为她的哭声太大声别人听见会烦,而打断她。继续使用第四点提到的方法抚慰孩子,为她疗伤,伤口只有得到抚慰才能愈合,无视伤口的存在一昧地叫孩子不要哭是绝对错误的做法。

十七、分离焦虑的处理。

入托的问题衍生出分离焦虑的话题,不良的告别方式将延长孩子的分离焦虑期。抚养人和孩子分离时,绝对不能偷偷地离开。我所知道的一个例子是,母亲害怕分离时孩子哭泣,每次离开时都偷偷地跑掉,结果孩子到了六周岁半时,仍然不能正常和母亲告别。后来因为一些事件,最后导致孩子患上儿童精神疾病。 正确的告别方法是:平静地和孩子告别,大人不要受孩子情绪感染,大人如果表现出万分不舍,过于认同孩子的悲伤情况就会导致孩子更害怕分离。平静地说:宝宝,再见!妈妈两个小时后回来。然后,马上离开,不要让孩子抓住***衣服,另一个家人要抱紧孩子抚慰孩子,允许他哭。

每一次分离孩子总是哭得非常惨烈,常常让妈妈怀疑正面告别的做法是否正确。这样的分离,我和我的孩子在两岁十个月前几乎天天经历,甚至我将之形容为生离死别。孩子之所以有这样深的分离焦虑是因为她认知的局限性,她认为事物不在眼前就是消失了,妈妈暂时离开她也认为是消失了。只有妈妈不断地离开―出现―再离开―再出现,通过经验的反复累积,帮助孩子认识到,分离是暂时的,妈妈一定会回来陪她的,她就安心了。所以,当我的孩子终于能和我平静地告别时,我真象卸下什么重担似的,同时意识到我的孩子认知提高了,长大了。平静地告别是基于已经和孩子说清楚妈妈要去做什么事,请他在家等待。不能毫无征兆地突然说走就走,孩子不能接受这种突然地分离,更不能欺骗孩子。我这里提到的是孩子和妈妈分离之后,仍然由家人照看而不是送孩子进幼托机构的分离。如果想让孩子的分离焦虑期尽量缩短,在七八个月起就应该进行客体永久性的练习。

我刚刚参加了一个父母课堂的讲座,听讲座的父母的孩子大多十二三岁,正处在青春叛逆期,迷恋网络游戏,学习不自觉、叛逆、不接受父母的建议、爱攀比,坏毛病一大堆,令父母万分头疼,不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孩子0-6岁时家庭教养不当造成的,叛逆期的任何说教只能治标而不治本,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清理孩子0-6岁成长过程中留下的心理创伤。看到那些父母痛苦的表情,我想告诉孩子还年幼的父母,0-6岁的教养最重要,早一天接受健康正确的教育理念,孩子早一天受益,父母少一些烦恼!

各位家长,您希望您的孩子具有如下品质吗?大方自信、独立性好、意志坚强(自觉)、学习习惯好、专注力强、社交能力强。各位爸爸妈妈,如果能遵从我提出的如上建议实施教养,您的孩子就会具有这么多优秀的品质。否则到了十几岁出现问题已经来不及,那时候父母对孩子几乎没有影响力。

日本在战后能迅速崛起是和他们的早期教育、全职妈妈、参与爸爸分不开的。正如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所说的“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手里,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里。”母亲与孩子的联系是最紧密的,母亲应该是最懂孩子的,希望更多的母亲开始学习人性化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上一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家庭老人下一篇:我自己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