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新闻教学设计

2024-09-09

录音新闻教学设计(精选9篇)

录音新闻教学设计 第1篇

课题:录音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教学目标:

1、学习运载火箭参试人员为祖国作贡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学习录音新闻中口语与书

面语的结合的写法。

学习重点:目标2

学习方法:自读、合作交流

课时计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现场,肯定是一个特别振奋人心的场景。我们不能亲眼目睹这壮观景象,但我们通过广播记者文字和广播员的声音,却真切地感受到了整个运载火箭发射的全过程,感受到了发射前、发射中和发射后的紧张、兴奋、激动的气氛。

二、阅读主场

(一)请校园广播站播音员向同学介绍录音新闻广播稿的特点。(课前准备)

介绍要点:

1、鲜明的倾向性,真实性(包括现场音响),注重对气氛的渲染,注重报道的条理性。

2、语言通俗明白,有较强的口语性。

3、篇幅短小,多使用短句。

(二)学习小组自行组织阅读,理解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材料安排的顺序(以时间为序报道火箭发射的全过程)。

第一部分(1-7段),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交代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引起听众注意/火箭发射的准备/火箭的发射)。

第二部分(8-15段),报道运载火箭落水的情景(交代这部分的主要内容,过渡/测量船上测量的情况/直升飞机测量情况/现场人们的激动和欢呼)。

第三部分(14、15段),对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任人的采访。

(三)以课文为材料,尝试模拟播音。(校园广播站播音员提出播音建议,并进行具体指导)

(四)播放一段录音新闻,让学生再度感受录音新闻播音稿的写作和广播员的播音,并通过交流,找到学习写作和播音的借鉴。

(五)学习小组内自由练习。

三、阅读尾声

(一)讨论“探究・练习二”。

(二)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词句积累(抄写在积累本上)

扶摇直上欢呼雀跃荧光屏下锚橘红硕大遥测

一个火球像流星般的穿过一片白云。

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

(四)布置作业:

把学到的播音知识运用于实践,节选课文第一或第二部分,向家长模拟播音,并请家长进行评论。从学校即将举行的运动会选择一件事,为校园广播站写一则广播稿。题目自拟。

录音新闻教学设计 第2篇

记者音: 火箭发射

火箭落水 采访负责人 负责人录音 背景音: 巨响、欢呼 汽笛、国歌

口语与书面语结合 语气、语调、语速

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技巧 第3篇

关键词:广播录音新闻,采访设备,音频处理软件,广播新闻后期制作

0 引言

近年来, 录音报道在广播新闻报道中日渐普遍, 它以广播特有的“绘声绘色”, 及时生动地传递信息、报告新闻, 给听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 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广播新闻的魅力。随着数字音频技术、便携录音设备和音频工作站在广播领域的广泛应用, 广播录音新闻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新闻采访和制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设备, 面临这一些新技巧, 熟练掌握, 合理利用,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掌握广播录音新闻的特点

录音广播新闻是一种比较简短, 时间性很强, 利用现场音响进行报道的广播形式。它应该具备广播新闻所具备的一切要求。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性, 必须具有现场音响场。

因此记者和采访对象要保证语言的合适速度、清晰度、语言简练性、无歧义等要点。一个成功的录音报道应该用思想去录音, 让音响有思想, 让人闻声“见”景。

2 采访设备的选用

2.1 采访机的选用

就我电台总共使用过苏州富川科技的采访通DJ200, 英夫美迪的PAW 120马兰士的PMD620, PMD660, PMD670每个型号都有自己的特点, 音频存储格式也不尽相同, 其中马兰士的PMD660是一部最先进及方便使用的立体声数字录音机, 使用CF卡, 不单内置电容话筒连自动电平控制, 而且在录音现场可利用“Copy Segment”功能进行编辑工作, 如使用4粒AA电池, PMD660更可录音长达4小时。PMD660的非压缩WAV可以44.1k Hz或48k Hz的采样频率录音, 而高质素的MP3档可录音于单声道 (64kbps) 或立体声 (128kbps) , 使用标准1GB CF卡, 立体声可以录音超过1小时、单通道非压缩的录音约3小时、MP3立体声的录音超过17小时、而MP3单声道的录音则约36小时。同时可以外接立体声晶体话筒。选用上总的原则应该兼顾便携、录音质量、录音长度、使用环境、稳定性等几个方面。在文件格式上, 只有苏州富川科技的采访通DJ200采访笔要用有自己的文件管理和编辑软件, 提取相应的音频资料, 而英夫美迪和马兰士可以使用U SB接口提取通相应的音频资料再用音频处理软件进行后期制作, Samplitude 8.0 cool por2.1, xtack等。

2.2 采访中话筒使用技巧

一般录音笔上自带 (或内置) 的话筒, 没有类似传统外接话筒的心型、锐心型、枪管式等区别, 唯一就是可以调整的是话筒灵敏度, 录音音量的大小, 录制后常通过后期的降噪、剪切功能取得需要的音频素材, 那么使用者必需注意录音环境。在使用外置话筒时选用电容式麦克风因为它灵敏度极高, 能够清楚的重现声音。前方接收的声音, 增益最大。可以过滤来自四周的杂音, 极适合在背景杂音多的环境使用选择使用方法。如在室外出录音, 遇到刮风要注意话筒的防风处理, 有条件的, 可以配备专门的采访话筒防风罩, 没有的话, 可以用手绢、棉布、海绵等包裹话筒头。用海绵块做了一个防风罩, 效果还不错。话筒或采访机拿在手上, 在两人之间, 高度在胸部左右, 尽量不要动来动去, 手上不要拎塑料袋子之类的容易产生噪音的东西。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 我们认为在喧闹的背景下录好同期声可以运用手动电平跟踪, 录音电平为-4d B到-5d B, 瞬态控制在+3以下、话筒用超指向, 要求被采访对象与话筒的角度不能大于两者连线的±15°, 距离为18cm~23cm左右, 因为话筒的超指向特点是, 能够拾取较远的声源, 单向灵敏度很高, 被采访对象由于距离话筒很近, 音量就必须调到正常指标, 噪音也就随之而相对减低, 同时被采访对象又起到一定的噪音屏蔽作用。做室内或者专访, 可以近距离的录制, 通过人声的距离感表达、突出主题。

3 音频处理软件的使用、音频格式的转换和处理

采访机中存储的格式 (*mp2、*.mp3等) 、录音软件编辑过程中 (*.wav) 、播出工作站需要的格式 (*.s48) 、录音新闻作品上传格式 (*.mp3*) 往往并不相同, 不同内容也采用不同的压缩率, 对以语言类为主的录音新闻来讲, 结合我台的特点一般可以采用 (*.mp3) 格式, 压缩后一般为原文件 (*.wav) 大小的1/10左右;如现在我台广播新闻后期制作中的常用处理方法是将英夫美迪的PAW 120马兰士的PMD620, PMD660, PMD670采访机都可以直接通过机器上的usb口直接导出音频资料。再通过Easy CD-DA Extractor Professional 8.0将各种音频格式转换成 (*.mp3) 或 (*.wav) .在音频处理软件上, 使用cool por 2.1, Samplitude8.0做后期的合成制作.因为它们不但自身带有常用的均衡、混响、多轨编辑、电平声相等参数调节, 对音频的编辑非常形象化, 拖拽、画线、拷贝、删除、粘贴、合并、读写、保存、切割、放大、锁定、淡入淡出、掐头去尾等等功能操作, 先是视觉操作, 后是听觉的验证, 直观方便, 即便是误操作, 仍可以通过undo (撤销) 来重做, 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最后就是将合成好的音频资料通过我台的xtack编制软件转换成播出工作站需要的格式 (*.s48) 上传到播出服务器上供播出用.

4 广播新闻后期制作中的常用处理方法

4.1 把握正确的音频参数

采样率、音频电平、平衡、噪声门限、信噪比是做为音频文件的基本参数, 跟内容无关, 一篇优秀的录音新闻作品首先要保证音频参数的正确。具体的如使用背景音乐时, 其中语言的响度大概是音乐的两倍, 电平上的反映是大6d B左右, 而当采用现场混播, 记者做为旁白来介绍的时候, 越是嘈杂的背景, 越要注意提升语言的电平, 保证主要信息的清晰度。其他还有如声道平衡, 左右声道相位等, 因为个别采访机的音频格式是单声道, 制作过程中如果简单的把两个声道复制, 就有可能出现左右声道相位反相, 播出后产生相位抵消, 音量大小从波形上看没有问题, 一旦播出就会出现音量特别小, 并且特别浑的现象。

4.2 音频剪切技巧

相对从前的线性剪切方式, 工作站或音频处理软件的剪切, 类似于早期稿件编辑, 界面就是电脑屏幕, 所有的音响素材简化成了图形界面, 对音频的编辑非常形象化, 拖拽、画线、拷贝、删除、粘贴、合并、读写、保存、切割、放大、锁定、淡入淡出、掐头去尾等等功能操作, 先是视觉操作, 后是听觉的验证, 直观方便, 即便是误操作, 仍可以通过undo (撤销) 来重做, 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在剪切过程中注意语气的衔接, 内容的关联, 音量大小的对比不能太唐突, 有停顿、留白, 给听众反映记忆和回味的机会, 切忌断章取义, 喋喋不休, 忽高忽低, 混混沌沌。

4.3 内容补录技巧

同期录音采访中, 最好采用随错随补的方式, 补录过程中, 一定要在现场或录音室内一次补录, 不然在音色、音量、情绪上会跟原来有较大差别, 导致连贯性差, 听起来剪切的痕迹重, 给人以弄虚作假的感觉。

4.4 成品合成技巧

合成是录音新闻制作的最后一关, 各个素材经过剪切、调整后, 生成完整的一篇录音新闻作品, 这时需要注意的是把握各声音素材的位置, 音量的大小合适, 声像定位是否准确等, 一般在合成前, 先总体预听, 然后再操作, 重要的音频素材单独保存, 没有做完的以工程的格式暂存 (工程格式是各个音频素材的快照, 保持所做工程的当前形式) 。

5 结论

在广播录音新闻的采访和制作中, 满足技术层面的具体要求是成功作品的必要前提, 做为采、编、播全能型的记者, 掌握这些技术、应用这些手段, 是做好广播录音类新闻的一个捷径。

参考文献

[1]阎凤菕.广播电视技术手册[M].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6-1-1.

广播新闻中现场录音的“巧”用 第4篇

【关键词】广播新闻 现场录音 巧妙运用

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仍然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媒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各种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广播市场份额远不如从前。发挥好广播以声音传播为主的优势,巧妙地在广播新闻中运用好现场录音,是提高收听率的关键所在。

一、广播新闻中现场录音的不当运用与不愿运用

1、现场录音过长

随着各种媒介的不断涌现,广播听众的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广播新闻的信息来源也渐少。目前,广播新闻存在着新闻信息量少,单条新闻过长等普遍现象。有时为了凑足一档新闻,在新闻条数不足的情况下,只能拉长单条新闻的长度,把采访的现场录音大段地运用到新闻稿件中,不知道现场录音什么地方该用,什么地方不该用。这样不仅影响了一篇新闻的整体布局,也使新闻显得冗长、拖沓,不能突出主题,使听众听了很长时间不知要表达什么,产生厌烦。

2、现场录音混杂

新闻现场环境复杂,现场录音要视新闻现场环境而定。通常情况下有会议采访录音,人物采访录音,重大活动、突发事件采访录音等。一般情况下,会议采访、人物采访现场比较安静,只有主要人物讲话的声音,没有什么其他声音,采录的声音都比较清晰。而重大活动、突发事件等现场人多物多,各种声音都有,音响就复杂得多了。有时正是有了这些复杂的声音,才更能给听众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并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但有的现场录音为了追求现场效果,把各种声音都不分主次轻重,一股脑儿均衡地录下来,在新闻制作时随便插上一段,播出后听众不知道是什么声音,分不清主次,给人感觉现场一片混杂,没有主题,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3、不采用现场录音

录音设备是广播新闻记者出门采访的必备工具,广播的优势就是以声取胜。广播新闻既要有播音员的声音,也要有现场录音的声音,这样才能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现场录音要求记者必须亲临现场,尤其是发生突发事件时,记者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有的记者为了省事,根本不到新闻现场,在主办方拿份资料,收份电子邮件就写出一篇稿子,这样的新闻不可能有现场录音。还有的记者虽然到了现场,也录了音,并且录了很多,回来后嫌麻烦不愿采用。要在大段的录音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音响,费时又费力,不如不要录音全用文字来得快。

二、广播新闻现场录音的“巧”用

1、现场录音需视新闻需要而定

广播新闻用不用现场录音,用多少现场录音,这都要根据稿件的需要。要把握新闻稿件的特点,该用的地方不能少,不该用的地方不能用,做到文字和录音的完美统一。广播新闻现场录音的目的,是用来表达、烘托、升华主题,运用得好可以达到文字达不到的广度与深度。2011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广播消息《高举国旗,呼唤救援》,在开篇就用了救援直升机的声音压混,先声夺人,一下把听众带到了冰天雪地的抗雪救灾现场,让观众切身感受到救援现场紧张的气氛。这种直升机的现场录音不仅用得好,而且用得巧,达到了文字达不到的效果,现场感强,听后感人至深。

2、出色的现场录音能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一篇高质量的广播新闻,应该是文字和声音的完美结合。当今,各种媒体竞争激烈,为了增强现场感和可听性,充分发挥广播特色,广播新闻中已很少没有现场录音的。但现场录音要在广播新闻中充分发挥作用,为新闻增色,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笔者所在县有一名山村教师,用毛笔抄写普法文章,张贴在村头的墙上,已连续义务普法二十多年,获得过全国普法先进个人,精神十分可嘉。2000年,他已七十多岁,身患癌症,但仍然经常从病床上爬起来抄写普法文章。为了解老人普法的精神动力,走进其内心世界,在他患病期间,笔者三次坐着三轮车,来到二十多公里以外的老人家,在病床前与老人进行长时间交流,并录下了谈话内容。在通讯《不泯的普法情》中,笔者不时穿插老人在病床上虽然声音微弱,但仍具有坚定普法信念的话语,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听后十分感人,这篇通讯也获得了当年度的安徽广播电视新闻奖。

3、间接的现场录音并不比现场录音逊色

很多情况下,记者到达采访现场时,事件已经过去,要录当时新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声音是不可能了,这时怎么办?千万不能制造音响录假音,这样反而弄巧成拙,失去了新闻的真实性,也是新闻记者职责所不允许的。这时可以采访当事人或知情人,用他们的声音来弥补没有现场录音的不足,这种间接的现场录音同样可以达到现场录音一样的效果。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笔者所在县某镇去广州打工的一批民工党员,在广州成立了一个驻粤党支部,党支部成立后,支部一班人为在粤打工的老乡办了很多事,并发展了多名新党员。2002年11月底,笔者去采访,正好该镇的党委组织委员刚从广州参加驻粤党支部大会回来,组织委员说在会上又有3名新党员举行了入党宣誓。为此,笔者临时采访了组织委员,同时录下了与他的谈话。根据掌握的这些信息,笔者写了一篇广播录音通讯《创业路上的“航标灯”》,并采用那名组织委员的一段话,作为开篇语:我们就在大饭店里,龙记饭店,举行了一次宣誓大会,在那种场合下,把党旗挂起来……。组织委员说的饭店,就是他们镇在广州打工的党员吴小龙开的饭店,当时好多路人都在外面观看,饭店里挂着党旗,这是在干什么?听众一听就有新奇感。组织委员谈驻粤党支部活动情况的间接录音丝毫不比现场录音逊色,这篇新闻后来获得了当年度安徽广播电视好新闻评比一等奖。

4、通篇新闻以现场录音为主

有的广播新闻文字很少,通篇以现场录音为主,一般都是运用在广播消息中,因为消息的时间不长,现场录音可以运用得紧凑、不拖沓,牢牢地吸引听众。这种广播消息,通常以对话为主,比较简短,听起来不使人感到厌烦。2010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广播消息《农民女代表顾双燕对话温家宝总理》,全篇时长3分57秒,只用了不到200个字,其余全是现场对话录音,现场声音非常清晰,对话生动、亲切、风趣,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让人感觉就在现场聆听总理与代表的交流。这篇消息的现场录音运用可以说是把广播的声音特点和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者单位:安徽南陵县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录音新闻》 第5篇

一、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二、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

三、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锻炼提高学生研究分层次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教学重点:

一、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二、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

三、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一、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二、锻炼提高学生研究分层次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研讨探究。

教学过程:

一.模拟播音,导入新课:

1、播放学生朗读课文的录音

(展示学生劳动的成果,激发学生兴趣,总体感知课文,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

2、“录音新闻”的特点: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更全面地报道事件。

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

2、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

3、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

4、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三、速读课文,正音正字:

1、注音:参数经纬()停泊()运载()气氛()

2、填字:Shùn间沉jì

3、改错别字:重容不迫欢呼鹊跃自立更生

四、理清脉络(检查预习)

1、这则新闻报道了什么?以什么为顺序报道的?

[提示: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过程。时间为序。]

2、找出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

3、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总体结构,并概括大意。

归纳:本文是一则事件通讯。按内容、时间顺序,可分三个部分:

㈠1―7段,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

㈡8―15段,报道火箭落水的情况。

㈢16段,报道对发射海区指挥部负责人的采访。

五、赏析课文第一部:

㈠、选拔一小组,模拟播音第一部分。大家赏评。

㈡、试给第一部分层次。小组讨论,分出层次:

第一层(§1)总体介绍,吸引听众。

第二层(§2-4)写火箭发射的准备。

第三层(§5-7)写火箭的发射。

㈢、讨论探究题

1、第二段用12个字写发射区的景色有什么作用?播音时应用怎样的情感、语调、语速?

2、第三段写“一小时准备”,用了哪些表时间先后的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第三段中哪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有何作用?

4、第五、六段描写操作手沉着冷静、果断,表现出他什么样的气质?

讨论探究题答案提示:

[“首先、接着、最后、不一会”等词语][使条理清楚。][“像一条大鲸鱼”;具体、准确、形象。][熟练而有信心。]

㈣、重点分析第7段

小组阅读、讨论:

1、本段三句话是按什么顺序组织的?

2、本段中的比喻句分别写出了什么景象?效果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1、时空顺序。

火箭刚出海面→升高了,腾空而去→越飞越高,直至消失。

2、前一句写出了火箭尾部火焰使海水翻腾的壮观景象。后一句写火箭腾空直上的壮观景象。比喻恰当、形象。]

3、如果你是播音员,看到如此景象,会以怎样的感情、语速和语调来播音呢?

[提示:充满激动之情,语速渐快,语调趋兴奋]

4、各自有感情地朗读,后全班齐读。

六、布置课外活动

1、今晚收看央视7:35《焦点访谈》,注意揣摩主持人播音的情感、语速、语调。

2、各人把课文再模拟播给家长听,请家长评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过渡:

理清脉络:

本文是一则事件通讯。按内容、时间顺序,可分三个部分:

㈠1―7段,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

㈡8―15段,报道火箭落水的情况。

㈢16段,报道对发射海区指挥部负责人的采访。

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

2、锻炼提高学生研究分层次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

1、试给第二部分层次:

第一层(8、9)过渡段,总介下文。

第二层(10-11)写测量船上的测量情况。

第三层(13)写直升机的测量情况。

第四层(14、15)写现场人们的激动和欢呼。

2、探究:这部分中哪些文字表示是现场直播?有什么作用?

[提示:“实况”、“混播”部分。在报道的同时播放录音,更增添了新闻的真实感。]

3、播放“汽笛声”、“国歌声”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烘托严肃的气氛。]

四、讨论第三部讲话的含义:

讲话共有哪三层意思?

[提示三句话的关键词:“很成功”,“独立自主、团结奋战”,“更大的贡献”]

五、总结本文的特点:

(一)、写作特点:

1、录音新闻的特点。

2、合理安排顺序,使条理清楚。

(二)、语言特点――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自然结合。

第8-15段两位记者不同的播音尤其体现了这一点。

刘长乐多口语,麻振铎多说术语,这由报道的侧重点不同决定的。

六、语言训练:

1、运用恰当的感情、语速、语调来模拟播诵8―10段和14、15段。注意找准感觉。

2、结合运用口语和书面语,模拟现场报道――星期一早晨本校升国旗仪式的场面。

七、布置课后活动(供选择)

1、模拟记者现场报道的口吻,采写一则短新闻。

《录音新闻》 3 第6篇

二十 《录音新闻》.教案

晋煤集团古矿中学 段婷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录音新闻的形式与其他新闻的异同。

2、了解我国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成功的盛况。

二、能力培养:

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体验点:

培养祖国的荣誉感,学习参试人员大力协作,团结奋斗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弄清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学习语言,训练朗读。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准确以及在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教具准备:收音机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火箭发射成功的盛况,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火箭发射还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盛况吗?今天我们借助“录音新闻”来回味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吧!

二、课前热身:

1、给下列字注音:

翱 硕大 悫 顷刻 停泊

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

3、深入赏析课文,从描写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口语与书面语结合入手。

三、合作探究:

互动一:朗读课文,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一是黑体字,另一种是括号内的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

教师明确:黑体字报道的是事件,括号内的字是现场录音,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了事件,这是录音新闻的主要特点。

互动二:分角色朗读(模拟播音)

组织方法:一学生读黑体字,一学生读刘长乐,一学生读麻振,一学生读王惠悫。其他同学表演括号内的内容。(要注意语速、语调、把握感情,学生自我评析。)

互动三:再次读课文,了解火箭发射过程。找出新闻的标题和导语。

教师明确:标题:喜看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壮观景象。

导语:在第二小节,第一小节是引子,交代通迅员和新闻标题,是录音新闻的特有形式。

互动四:通过比较,了解录音新闻特点的知识。在这则新闻中,括号里的文字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这些文字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教师明确:这些文字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强了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缩短了听众和事件发生现场的距离。

互动五: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录音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

教师明确:材料真实,报道全面。

互动六:精读课文内容,请同学们画出表示时间的句词,并分析作用。

教师明确:这则新闻以时间为顺序,报道事件的发生过程。先报道运载火箭发射情况,再报道运载火箭落水情况。报道运载火箭情况,从一小时准备开始写起再写到“还有两分钟“,“离发射时间还有一分钟”,然后报道运载火箭的发射。报道运载火箭落水情况,先报道测量船的情况,后报道直升机的情况,也是按时间顺序,这样使事件发展十分清楚,便于听众收听。

互动七:课文除时间语言准确外,还有许多形象的语言,把它们找出来,看看它们对录音新闻有什么作用?

教师明确:从景物描写的作用,比喻手法的表达作用等方面谈,言之有理即可。

互动八:设置活动,模拟播音,以课文播音稿为基础指定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播音。朗读时根据课文内容,确定感情基调,选择适当的语调速度。

四、达标反馈:

1、现场采访一同学,并根据录音写成录音新闻的稿件。

2、改正错字:波光鳞鳞 喜型于色 拨地而起 萤光屏 运栽

五、小结:

录音新闻教案 第7篇

课题:《录音新闻》

主备人:缪晓燕

审核人:李红 日期:2013.05.06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做贡献的精神。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做贡献的精神。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测

1.你能又快又准地读出下列画线字的字音吗? 翱翔 潜艇 瞄准 顷刻 下锚 海域 盘旋 气氛 木铎 悫 2.你能正确区别下列多音字吗? 高着 着急 着陆 看着 着意 着魔 zhāo zháo zhuó zhe zhuó zháo 人参 参阅 参错 参差 参劾 shēn cān cēn cēn cān 3.简介故事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以“长征”系列火箭为主的火箭发射,震撼了全中国人的心。限于当时国内生活条件的制约,电视还未能在家家户户普及,所以录音报道这一火箭发射的盛况,显得极为重要。为了让更多的人清晰、形象地了解这一过程,电台作了较大规模的实况录音报道,在报道中,现场的声音、解说员的解说、现场观众的欢呼聚为一体,营造了强烈的现场氛围,让听众如同身临其境。

三、合作探究

1、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

黑体字报道的是事件,括号内的字是现场录音,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了事件,这是录音新闻的主要特点。

2、本文采用了什么顺序,报道了哪些内容? 时间顺序

一、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1-7)写火箭发射的准备 写火箭的发射

二、报道火箭落水的情况(8-15)写测量船上的测量情况 写直升机的测量情况 写现场人们的激动和欢呼

三、写对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人的采访(16)3.课文最后一段中,发射区指挥所负责人的讲话包含几层意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发射很成功

(2)强调成功发射是由于贯彻了独立自主的方针,是由于全体人员的团结奋战。(3)表达了全体人员再做更大贡献的决心。

四、个性展示 模拟朗读

要求: 1.分小组模拟播音,每组同学分好角色,主要有播音员、记者、现场人物;

2.注意广播语言的特点:口语化、简洁化、生动性。

五、整合提升

说说录音新闻有什么特点?

1.由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起来报道有关事件。

2.更加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强真实性,使听众有如临其境的感觉。3.比一般广播稿能更全面、更具体、更生动地报道事件的具体情况。

六、检测反馈

默写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说说录音新闻有什么特点?

二、合作探究

1.这篇课文的解说为什么给人印象很深?阅读课文,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原因。报道火箭发射实况,解说具体生动,多处运用描写手法,如写火箭出水:橘红色火焰、雪白的浪花、蔚蓝色的海面,伴以呼啸声、欢呼声,绘声绘色,绚丽多彩。文中还多次运用比喻,如“像一条大鲸鱼”、“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如同一条出水巨龙”,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1)最后是一艘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它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潜艇下沉时的动作,场面壮观、庄严、肃穆,过程有条不紊,衬托了操作者的沉着、镇定,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紧张、喜悦、激动。

⑵这时候,人们看到火箭尾部喷出的橘红色火焰,立刻使海水剧烈地翻腾起雪白的浪花,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采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火箭发射出海时海面翻腾起雪白的浪花的情形,场面壮观、气势宏伟、色彩绚丽,表达了作者面对此景的激动、兴奋、赞美之情。

三、个性展示一 读一读,体会语言特点

作为广播稿,对语言有特殊的要求,这一点从日常的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中有所了解,而录音广播稿由于有许多现场报道和采访,对语言的要求就更明显,尤其是播音所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要求更高。

结合课文内容,完成探究练习三,体会在播音时所应有的感情、语速和语调。

四、个性展示二

作为广播稿,对语言有特殊的要求,要求口语和书面语言相结合,录音广播稿由于有许多现场报道和采访,这一要求更加明显。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并说明其好处吗?

比如:“各位观众,你们好,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的实况”“这说明雷达已经捉到目标„„”等都是口语化的表达。口语“这说明雷达已经捉到目标„„”下面紧接着的一句就是 :“并且把测得的轨道数据源源不断地输送进中心计算机。”这便是书面语言,两者结合的十分自然。

作用:既使听众便于接受,又能把有关的内容说得准确明白。

五、整合提升

文章中“录音”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

1.不能删去,录音内容介绍了图片展的图片拍摄、选择、加工的相关信息,与文字报道结合运用,更具体、全面、生动、细致地报道了事件,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容。

2.同时,由于录音内容来源于市容委总工程师,这样便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缩短了听众和事件发生现场的距离,营造了现场感、情境感,令人信服,让人身临其境。3.删去新闻会显得内容单薄、缺乏吸引力,所以不能删。

六、检测反馈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东西?

板书设计:

广播录音新闻的制作技巧分析 第8篇

1 广播录音新闻的特点分析

广播录音新闻是新闻的一种, 同时也是广播的一种形式。一般来看, 录音新闻可以分为录音讲话、录音采访、录音会议等等。这样的录音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所以往往给人的现场感受也比较明确。但是广播录音新闻和传统的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相比又具有很强的差异性, 其无法将人物呈现给受众, 同时受众接受新闻信息, 也必须通过声音的形式。因而这对广播录音的要求就相对较高, 其不同于纸质媒体, 所以广播本身必须通过先声夺人的方法, 让受众一听到音响就能在头脑中浮现出当时的情景。

录音广播新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报道的简短性与时效性, 所以其往往需要借助播报现场的设备及时进行播报。新闻播报必须讲求事实的真实性与严谨性, 故而播报对象在报道时必须确保语言清晰, 条理清楚, 具有逻辑性的同时确保语言的简练。

此外, 记者在进行相应采访的时候, 需要注意自身以及被采访者的要求。无论是采访者还是被采访者, 在实际录音过程中语言速度要适度, 不可以太快也不可以太慢。太快很容易导致录音效果不够清晰, 声音出现混杂效果。太慢则会导致录音声音太过冗长, 如果受众看不到画面, 单纯听到这样的声音, 长期下去必然会感到厌烦。所以在保障清晰度的前提之下, 还需要对语言上做出精炼的要求。这样才能确保在实际录音过程中, 避免歧义, 这也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一般而言, 一篇优秀的录音新闻具有时间长短限制, 其大概长度为3~5分钟, 最短的时候可以是几十秒。但是无论时间长短, 其表述的内容都应该明确且丰富, 其包含的信息内容很多, 但同时也必须确保主题的鲜明性。

2 广播录音新闻设备的应用技巧分析

2.1 广播机选择适当

针对目前主流存在的广播机来看, 不同型号的广播机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此外不同的广播机在音频存储格式方面也具有较大差异。比如BK-2001自动广播程控机和与自身相配套的广播分区控制器功能与其他广播机相比就相对强大。并且在其外部还可以接话筒, 这样将可以保证精确的广播开展。而收音机以及录音机的选择与其他相比也更加开放化, 可以实现收音节目设定, 或者将已经录制好的节目进行播放。这样的广播机操作页面相对简单, 人机对话的界面也比较形象, 便于操作。一般而言, 常见的广播机工作界面为全中文格式, 并且可以由操作者亲自操作, 对工作程序进行不同的设置。然后用户也可以根据相应的要求变化, 进行工作程序的选择。最主要的是可以对遥控型产品实行无线遥控, 从而实现遥控开关设备或者遥控进行节目选播。常见的主流广播机采用无限遥控方式的有效距离可以达到500m, 以这样长的距离进行无限遥控, 无疑可以满足跨区域的广播新闻录制。

从广播机自身的性能指标来看, 其还包括传统的电源电压以及具体能耗。这类广播机所需要的工作环境温度与湿度相对适中, 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些指标都是衡量与选择广播机的重要参数。只有选择合理适当的广播机, 才能确保后续广播新闻录制具有基础性保障。

2.2 采访话筒的合理选择

在广播录音新闻中, 采访的话筒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话筒本身不仅需要具备便携性, 同时对录音长度以及录音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在不同的环境之下, 需要不同的采访话筒, 这样才能确保声音的稳定性。采访话筒中储存的文件格式应该是便于编辑的, 并且在后期还可以进行必要的格式转换。只有格式上符合要求, 才能利用相应的音频软件对其进行后期处理。在利用话筒进行采访的过程当中, 需要不断调整话筒的灵敏程度, 还需要注意控制话筒收音音量的大小。在录制成功之后, 通过使用后期音频制作软件, 对已经采集的声音进行后期降噪处理, 并且通过剪切与剪辑合成, 将采访内容组合成完整的音频素材。

此外, 在对人物进行采访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录音环境的不同, 采访话筒的使用方法不同。比如在室内进行采访的时候, 可以在录制的过程中拉近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 然后利用人声的采集表达出更为真实的情感。而在室外采访的时候则需要相应的防风设备作为辅助, 这样才能尽可能将外界的杂音消除, 避免外界干扰, 为采访以及录音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与保障。

2.3 音频处理软件的应用

传统的采访机器中, 其储存格式主要是mp2、mp3, 而录音软件编辑过程当中, 常见的格式则是wav, 所以许多时候需要的格式并不相同, 不同的内容财通的压缩率也有所差异。简单来看, 以语言类节目为主的新闻节目, 常见的格式为mp3, 而压缩之后的文件大小则是之前原文件的十分之一左右。

一般来看, 常见的音频处理软件中, 使用cool por2.1, Samplitude8.0做后期合成。其不仅自身具有常用的均衡、混响以及多轨编辑作用, 同时还可以对音频进行拖拽、拷贝、删除、粘贴以及合并, 甚至可以对音频加以淡入淡出这类特效。即便出现了错误操作, 也可以通过撤销来进行重做, 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更加满足当前广播录音新闻的制作要求。

3 广播录音新闻后期制作过程中常见的技巧分析

3.1 注重音频参数的把握

在广播录音新闻后期制作的过程当中, 需要对一些相关的音频参数进行把握, 比如常见的音频参数有采样率、信噪比、平衡以及音频电平等, 这些参与往往直接决定了优秀的录音新闻作品的成败。同时也正是因为如此, 所以许多时候参数的确认与把握和音频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比如使用背景音乐的时候, 语言的响度应该是音乐的两倍, 这样才能确保人声不被音乐声所覆盖, 这时其在电平上的反映为6d B左右。而在现场进行混播采访的时候, 记者如果在一旁做旁白演讲, 那么其嘈杂的背景会对人声产生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之下, 就应该意识到背景声音越嘈杂, 越需要对语言电平进行提升。这样才能确保主要信息都可以录制清楚, 确保新闻本身所应该体现的事实的清晰叙述。此外如果还有声道问题时, 还应该注重左右声道相位。因为一些采访机音频格式选择的是传统的单声道, 这就会使得在传统的制作过程中, 无法将两个声道复制。如果进行简单复制, 那么很容易出现左右声道相位反相的现象。而这在播出之后最直接地影响就是音量从音轨显示以及波形上分析, 看不出问题。可是在实际播出之后, 要么声音音量非常低, 要么出现混音现象。

3.2 注重音频剪切技巧选择

在音频剪切方面, 也有相应的技巧需要掌握。相比较之前传统的先行剪切方式而言, 工作站音频处理软件的剪切更加具有实用性。这样的剪切更加随意, 类似于传统的稿件编辑。只需要利用电脑屏幕, 就可以将所有的音频素材简化与分解成图形。所以这样的音频编辑看起来更加形象化, 处理起来也会更加便捷。通过直观分析与看待音频编辑, 可以将这些素材在视频素材框内部进行拖拽, 或者画线、拷贝、粘贴等基础性操作。还可以针对实际情况融入特效, 比如淡入淡出这类叠化效果, 在音频中的应用则是可以将声音打造出忽强忽弱、若隐若现的效果。这样的形式更加便捷和容易, 即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和问题, 也可以通过使用undo (撤销键) 对其进行恢复, 然后重新进行制作即可。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为误操作而导致的不可修复错误。所以在实际剪切的过程当中, 剪辑者还应该学会选择剪辑点, 尤其应该注意语气的衔接或者内容的关联。避免在换气的时刻进行剪切, 还应该注意声音的大小对比不能太过唐突。如果将音量很高的声音片段和音量很低的片段结合起来, 将会给受众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同时也无法体现广播录音新闻本应该具有的真实性。音频剪切应该有相应的停顿和留白, 也应该给观众喘息与思考的机会。既不可以过分追求速度, 从而断章取义, 曲解原素材意义, 也不可以喋喋不休反复啰嗦。只有合理有序地对素材进行剪切整理, 才能确保广播录音新闻的价值发挥出来。

3.3 掌握内容补录技术

在新闻音频录制的过程当中, 不可能确保每一次都完美没有失误, 所以音频录制出现内容缺失这类现象非常普遍。故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通过正确的补录技术对其进行补录。首先针对同期声录音采访而言, 随时出现错误, 随时进行补录是一种比较好的补录方式, 也是一种比较符合实际要求与特点的理想补录方式。但是在这种随时出现错误, 随时进行补录方法的选择上还应该充分考虑录制现场的实际情况与特点。避免因为录制环境出现变化, 从而导致周围的音色、音量、环境音以及人物情绪发生太大的波动, 从而引起听众的怀疑, 很明显产生穿帮的现象。除了这种随时出现错误随时补录的方法之外, 实际上通过完整录制之后, 对所有出现的错误进行统一整理, 然后一次性在录音室内部进行补录也是比较常见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可以使得补录更加具有连贯性, 从而在实际音频剪切的过程当中, 避免听众听出剪切的痕迹, 营造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性, 进而提升我国广播录音新闻的整体制作水平。

针对一些珍贵性较强的采访, 相关制作者应该在采访过程中尽可能多安排几台录音设备, 这样能确保采访过程中的素材不出现漏洞。如果确实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了不得不重新录制, 那么则可以适当选择配音形式对其进行补录。在补录过程中必须要时刻注意一点, 那就是听众如果不能看到画面, 那么其在听到这条新闻内容的时候, 将会百分百将注意力都投入到其上面。所以针对单纯的广播录音新闻而言, 必须要在录制过程中引起重视。切记不可以出现任何问题, 这样才能确保广播录音新闻录制水平的提高。

3.4 了解成品合成技巧

前面分析与提到了录音新闻在素材剪切阶段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但最终的成品合成也需要相应的技巧支撑。实际上, 在录音新闻的制作过程当中, 后期制作环节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音频的合成。因为通过软件对音频素材进行剪切之后, 都是一个个独立的音频素材条, 其无法完整的组合成一段音频内容。而将这些剪切之后的音频素材进调整、整合、合成与拼接, 将可以组合成完整的录音新闻作品。

在音频合成之前, 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这样才能确保合成的音频本身具有流畅性和稳定性。

其一, 合成之前要对素材的音量进行控制。必须要对每一段素材的音量大小进行确认, 避免在合成的过程当中, 声音忽大忽小, 或者出现音量较高的音频之后接了一个音量较低的音频, 这都会对受众的耳朵造成影响, 同时也不利于新闻真实性的体现。

其二, 还应该注意素材的顺序以及位置摆放。比如制作者可以在音频合成之前将音频试听一下, 然后对重要的音频素材进行独立保存, 还应该注重素材的拷贝与备份, 这样才能确保素材本身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可以为音频合成提供更多丰富的素材内容。

简而言之, 在广播录音新闻制作过程中, 不仅仅需要对前期的录制做好充分的准备, 还应该确保在后期进行处理与剪辑的过程中, 依然保证音频的正确剪辑和处理。避免因为前期录音忽视自然环境、周围影响而造成的视频素材浪费或者不能使用。所以必须在前期阶段做好充分的场景选择, 确保不同环境之下有不同的收音设备以及录音设备对声音进行采集。在后期剪辑的过程当中也必须要遵循相应的技巧和原则, 这样才能确保广播录音新闻在之后的制作过程更加精良。

4 结论

伴随着新闻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广播录音新闻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发展与完善。首先在技术层面上, 必须注重设备的选择, 还要确保音频剪切的技巧掌握。其次还应该在后期制作方面掌握补录技术, 这样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弥补前期录音失误所带来的损失。最后要通过正确的形式对音频进行合成, 合成之前需要仔细认真将素材完整听一遍, 避免顺序错误以及费素材在其中的混杂。通过完整且正确的广播录音新闻技巧掌握, 将会提升我国广播录音新闻的整体制作水平。

摘要:当前我国广播录音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音频工作站、数字音频技术以及录音水平在不断提升, 且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发达也逐渐体现在广播录音新闻制作领域。所以本文针对广播录音新闻的具体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并且对广播录音新闻需要的设备进行简单介绍, 最后针对广播录音新闻后期制作中常见的方法以及具体的对策进行阐述, 以期为我国广播录音新闻从业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广播录音新闻,设备,制作技巧

参考文献

[1]张建生.广播录音制作的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传播, 2014 (21) :28, 21.

[2]顾海瑶.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方法分析[J].科技传播, 2015 (11) :10-11.

[3]张洋.跨区域广播录音新闻制作的技术分析[J].记者摇篮, 2008 (10) :50-51.

[4]闫笑.广播录音制作的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资讯, 2011 (29) :14.

[5]毛伟坚.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技巧[J].科技传播, 2012 (04) :5, 76.

浅谈广播新闻录音报道的采制技巧 第9篇

关键词:选材;灵活掌握;思想性;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TN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99-01

录音报道是由文字稿件和现场实况音响经过复制而成的。

一、文字解说的写作

文字稿是用来说明新闻要素中的时间、地点和人物,铺叙事件,引出实况音响,交代人物活动和事件的来龙去脉,使听众明确报道现场的地点、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人物的状况。

录音报道包括文字、音响两部分,在构思、布局上要注意把这两个部分有机的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一篇录音报道的主题确定以后,什么地方用音响来体现,人物讲话如何引出,出音响之后,文字部分又怎样连接等等,都要设想好,使文字和音响互相吻合,结合为一体。文字介绍要简洁、鲜明、生动,不要过长的叙述。凡是能用现场实况音响说明问题的地方,就不要用文字。比如,音响中有鼓乐声,在文字稿上不要再写“鼓乐齐鸣”、“锣鼓喧天”;音响有流水声,在文字中就不必再写“潺潺地流水”;音响中有机器的运转声,文字中也不要再写“马达轰鸣、机声隆隆”等词语来重复叙述了。

文字稿要切合现场的情景和人物谈话的表情,要和人物讲话、音响效果巧妙地穿插,起到互相弥补、互相作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写文字稿时,要认真听取音响实况,回忆现场的情景,特别对人物讲话要逐字逐句地加以琢磨,要注意体会人物谈话的语势、情结,以便于写稿时使文字描述和音响实况相吻合。

录音报道应该有强烈的现场感。这种现场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音响本身所具备的,特别是记者进入现场同被采访人的对话;另一方面是文字部分,采访记者在文字中向听众直抒自己的所见所闻,把听众引入现场。两种形式都可采用,根绝所报道的现场的实际条件灵活掌握。文字稿的“开场白”不宜太长,要尽快地引出现场音响,离开现场的文字回忆部分不要太长。遇到要说明背景的情况,采访者可以引导被采访人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说出来,或者用现场音响作为衬托混播,还可以放一段实况音响,结合起来做一段文字介绍,听起来和谐自然,又有现场感。

二、音响素材的选择

音响是录音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文字所代替不了的作用,它能反映事物的特征,表现人物的感情,说明典型的环境,能生动、形象地展开情节和表现主题。在一个录音报道节目中所运用的音响能不能起到真正地作用,关键在于音响的选择。

在采访活动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音响,有的人的讲话、歌声、笑声等等;有人活动发出的声音,如鼓乐声、鞭炮声、机器轰鸣声等;有自然界的流水声、刮风声、雷电声等;还有动物声音。这种种音响,为采制录音报道,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在一个录音报道节目中,不是现场所有的音响都能用得上,这就要求记者善于在复杂的现场中,选录最有特点、最有意义、最能揭示人的精神面貌,最能深刻表现主题的音响素材,不是兼收并蓄,图热闹、无目的录一些杂乱无章,说明不了主题的音响。在选择和运用音像素材时,也要注意和文字稿的配合,哪个音响和这段文字相结合,哪个音响和另一段文字搭配,哪个地方突出,什么地方隐去,哪个地方扬起,哪个地方压低混播等等,都要做全盘考虑,精心安排,需要音响的长短,在录音时就要考虑好。复制时,出音响要自然,隐去时,也不要像刀切似的,突然中断。选择音响时要根据录音报道的主题思想而确定好基调,如欢乐的、颂扬的、沉痛的、轻快的、紧张的等,录音时,根据稿件的基调选择合适的音响。

人物讲话在录音报道的音响中是最富有思想性的一部分,人物讲话选择的好不好,对全篇报道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人物讲话,要紧扣主题,言简意明,自然流畅,生动形象,力求做到典型化、个性化。人物讲话的内容和语气,都要切合讲话人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通过讲话反映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在录音报道中选择某人的简短几句话的录音,能使熟悉的人一听就觉得很像。这就要求采访者除了要满腔热情、扎扎实实的采访作风之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比如采访对象是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的老农民或者老工人,念稿比较吃力,但是口头表达能力好,只要采访者和他认真地谈心,问话直截了当,没有稿子没有提纲,也能谈得很具体、很生动。对于那种一见话筒就紧张的人来说,录音之前,可以做一些解释工作,避免讲话人产生紧张的心理。有的人善于表达,讲话生动,只要稍微提示一下就引出好多话来,而且谈得有条有理,这样的人就可以采取漫谈的形式录音。有的人如果没有稿子,就可能谈得比较松散,可是一旦写出稿子,录音时又要受到稿子的束缚,录得不自然。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和他详细交谈,研究好讲话内容,采访对象自己拟出讲话提纲,根据提纲进行录音,这样既可以使内容集中,又能接受稿子束缚的问题。录音报道中引用的人物讲话不同于单独播出的录音讲话,要简短、精炼,有时只用一两句话,采访者应该根据报道的主题思想,对人物讲话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人物讲话的引出要自然而不落俗套,对于过去常见的办法:“某某深有体会地说”、“某某对记者说”等形式不是不可以用,但是,要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不同的情况采取更生动、更自然的引出方法。

结语:

在广播节目中,应该提倡多采制能充分体现广播特点的录音报道。在采录方法上,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灵活掌握,不要被题材形势所限制,过去习惯把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特写等形式严格区分开,播音员念文字稿,甚至记者采访也不能直接出面,而要让播音员出面讲话,听起来不自然,搞起来很别扭,给采制录音报道带来不少麻烦。记者应该直接出面讲话,把听众很自然地引入报道现场中。这样,形式灵活,现场感强,还能提高稿件的时效性和可听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录音新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录音教学管理论文05-04

录音棚录音流程范文06-21

电影录音05-14

英语录音06-15

广播录音09-14

录音材料06-22

录音器材使用09-15

英语录音料05-15

整理录音范文05-20

录音艺术论文提纲09-02

上一篇:学生会安保部新学期的工作计划下一篇:医院股权收购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