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鸦片战争的教案

2024-07-28

初中鸦片战争的教案(精选8篇)

初中鸦片战争的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2)理解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认识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通过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帮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如何理解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的社会性质。 【教学过程】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中国近代史的分期。

大家在初中都学过吧?中国近代史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以前初中没有学过吗?鸦片战争(标志着)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就是说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这一百多年都属于中国近代史。那中国近代史又分为2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的分界线以19的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旧和新呢?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领导阶级的不同。我们说五四运动后,什么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也就是说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下面开始本课内容的学习。

放出四幅图片,让学生在历史史实的情景再现中,步入本课鸦片战争的学习。 图片中中战火喧嚣的场面,反映的就是发生在16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很想知道: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咋一听好像有点道理,那么鸦片战争的爆发真的是林则徐惹的祸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一、虎门销烟 背景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后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中国分别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学生回答】……

看图表

概括指出:战前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呈现出严重的社会危机。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政治腐败:康乾盛世以后,清政府开始走下坡路,政治日益黑暗,吏治腐败,贪污贿赂成风。经济:此时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你耕田来我织布”,主要还是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军事:清政府军备废弛,军队装备还处于以戈矛为主的冷兵器时代。外交:此时的清政府,军备废弛、财政困难、整体上呈现出衰败景象,走到了穷途末路,却还没有自知之明,仍然自我感觉良好。以“天朝上国”自居,长期奉行“虚骄自大、闭关自守”政策,做着“天朝上国”“万邦来朝”“四海宾服”的美梦,使中国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而同一时期的西方世界,特别是英国处在怎样的历史发展时期?

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战前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迅速崛起;前一单元我们已经学过,英国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自18世纪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并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不断开辟和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而不断加紧对外扩张,在东方建立自己的殖民体系。古老而又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必然成为他们侵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地大人多,市场大,而英国的胃口也大。英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而清政府实行虚骄自大、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两者矛盾纠结,战争必然爆发。

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强烈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二、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前,英国最初试图用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但是,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输入中国的“呢绒、棉纺织品、金属制品”等工业品,而中国的自然经济能够自给自足,不太需要这些工业品,加上清政府闭关政策的限制,其产品成为了典型的“滞销品”“破鞋”,没有人要。相反,英国从中国购买的“茶叶、生丝、药材”等物品,尽管有些是奢侈品,价格昂贵,但在西方却是“香饽饽”“畅销品牌”! 这样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大量白银流入中国(1813——1831年中英贸易的图表反映)。

通过正当贸易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1799——1838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那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 在看这个问题之前,先来回来我一个简单的问题。

(1) 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销售情况及其原因如何?(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那自然而然的,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英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财政困难,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等。)

学到这里,我们来回顾一下前面的学习内容。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不断开辟和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而那时候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腐败,财政困难,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以为是天朝上国。

过渡:面对大量鸦片走私,作为当时皇帝道光帝应该会采取什么行动?作为最有见识封建大臣林则徐有何表现? 多媒体显示 林则徐

道光皇帝看到林则徐的奏折,认识到放任鸦片走私,将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于是任命主张严禁鸦片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组织禁烟工作。于是林则徐到 广东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量鸦片。这就是虎门销烟运动。

三、鸦片战争 过渡:不法英商非法鸦片贸易扭转了正常贸易中逆差所带给英国损失,但中国 禁烟运动不从根本上断绝了这条罪恶的“商路”,英国遂决意以此为借口诉诸武 力,因此有人说:“若没有林则徐禁烟运动,就不会有中英鸦片战争”,对此有何 看法? 要分析这个问题,就要回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上来看。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所以这场战争不是打不打的问题,只是早和迟的问题。禁烟运动只是借口, 中英之间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由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的禁烟运动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线,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必然会寻找其他借口挑起战争。) 经过

利用ppt动态展示图展现介绍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战争的过程略) 地图动态显示 鸦片战争两个阶段:

1840年战争开始——琦善同英军谈判 1841年英军扩大战争——1842年战争结束 结果

1842年,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8月29日,中国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

割地:损害中国的主权。

赔款: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

开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是清政府在列强的威逼下开放的,因此它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这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翻PPT,清政府除了《南京条约》之外,还与哪些国家签订条约? 把书发到52页,看历史纵横

先讲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再讲补充条约。

看到这里,我想问,鸦片战争的失败可以避免么?来看鸦片战争的原因。 影响

鸦片战争后,英、美、法三国强迫中国套上了这不平等条约的枷锁,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和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变化?教师概括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不再是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两对矛盾: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不但包括地主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还有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不但包括农民阶级,还有近代新生的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正是由于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革命任务也会有所改变。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从此,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正是由于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革命任务也会有所改变。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从此,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变化的同时,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腐朽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战火再燃

1856年,英法借口修约,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为什么?结果?影响?比较。

初中鸦片战争的教案 第2篇

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探究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通过给学生观察图片、文字资料等,引导学生发现其特点、反应的历史内容,并与所学内容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特别是学生主动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战争给中国造成影响的分析,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之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分水岭。鸦片战争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单元。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理论要求较高。

四、学情分析

由于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战前的背景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课前让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五、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六、教学过程

用10月3日中国军舰首次进入英国内水的那一刻让人感慨万千,引入178年前英国军舰抵达广州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导入本课。既体现了时代性、新颖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走私

(1)战争爆发原因

通过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对外政策四个方面收集中英两国资料。

引导学生得出认识:19世纪中期,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缺乏活力;经济上仍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但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份额很小;对外仍然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与此同时,世界却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欧美国家发展迅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海外殖民扩张成为它们寻求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主要途径。

(2)为了打开中国大门,英国先后抛出三块敲门砖。第一块敲门砖是商品。

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它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牟取暴利,英国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这是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第二块敲门砖。

(3)展示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激增表》,引导学生认识英国最终选择了鸦片的原因。

(4)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危害?

展示图片和材料分析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

2.林则徐虎门销烟

(1)展示林则徐图片和林则徐给道光帝的上书:“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2)展示虎门销烟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我们要学习林则徐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运动,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这种说法对不对?

结合材料讨论得出:林则徐禁烟运动只是导火线(直接原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的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也会发动鸦片战争的。至此,英国抛出了打开中国大门的第三块敲门砖——战争。

展示鸦片战争形势图,请学生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

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

结合课本“相关史事”,展示相关图片,知道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杀敌、关天培领导的虎门之战、老将陈化成在吴淞率众抵抗的史实。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南京条约》,要求掌握《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

多媒体展示《南京条约》签订的图片、内容及每一项内容带来的影响。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虎门条约》、《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的签订。

掌握《虎门条约》的内容和《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双方。

探究: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败,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英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启示:“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七、板书设计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清政府统治危机

2.林则徐

3.虎门销烟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三元里抗英

2.英国强占香港

3.爱国军民抗英斗争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内容

初中鸦片战争的教案 第3篇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明显好奇心, 在思维特点上又以形象思维为主, 其情感的激发更多的要靠直观视觉、听觉去刺激。因此, 在初中历史教学之中, 教师要通过实物的展示, 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 使过去的、陈旧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他们去思考, 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产生强烈丰富的情感, 从而为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对于目标Ⅰ, 我通过让学生观看“七七事变”的一段视频, 阅读佟麟阁、赵登禹、谢晋元浴血奋战的文字材料, 大声朗读佟麟阁的诗句等, 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优秀军人们在国难当头, 宁愿战死疆场、以马革裹尸, 不愿苟且偷生的人生价值观。对于目标Ⅱ, 我采取层层深入的方式去有效地再现、还原了历史, 由浅入深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我先让学生阅读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文字资料, 再让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的一组历史图片, 最后通过一段南京大屠杀的视频短片, 把他们的思维带入了20世纪三十年代那个饱受摧残的中国, 让他们的灵魂去切身感受中国人民当时所遭受到的不幸, 去愤怒日本军国主义的残酷与野蛮, 这种悲愤的心情会让他们铭记的, 会激励着他们自强不息。

二、激情的投入、生动的讲解, 触动学生的心灵

教师的情绪, 决定课堂的气氛, 决定课堂的效果, 决定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家于漪有一句名言:“要把学生培育成人, 须着力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而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火把, 必须心中布满了炽热的阳光。”这个火把, 就是激情。要在历史课堂上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师首先要有激情, 没有教师的激情, 就没有学生的激情, 就没有课堂的活跃和生机。没有激情的教学, 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 再好的教学手段也没有感染力, 再好的教学内容也难灌输给学生。同时, 教师还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因为生动的语言可以点拨思维, 启迪智慧, 起水到渠成之功效, 还可以鼓动情绪, 激起波澜, 感染个性, 触动学生的心灵。

在本课中, 日军占领南京后, 需将学生的心情由战场上中国军队失败的失落, 过渡到日军进入南京城后对中国人民进行血腥屠杀的悲伤与愤怒中。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创造出有利于引导学生心情转化的氛围呢?我锤炼了这样的一段话:

1937年12月13日, 这一天, 成为了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这一天, 一支军队开到了南京, 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踏上了这块已经被战争摧残得没有一片安宁的土地, 到处是残檐断壁, 南京市民正以无辜的、恐惧的眼神望着这群占领者, 而占领者却将屠刀挥向了那些手无寸铁、无处逃亡的他们。南京上演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卑鄙、最为血腥的大屠杀……

教室里显得格外的安静, 我知道学生们的情绪正被我的情感、语言和语调感染着, 趁此机会, 我又用一系列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材料去更深的触动他们。当一切材料展示完了之后, 我又告诉他们:

以上我所展示的材料, 没有任何的夸张、虚构, 而是血淋淋的、实实在在的、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感受完这一段沉痛的历史,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都是沉重的。30多万无辜的中国同胞, 就这样一个个、一群群、一批批惨死于日军的刺刀、机枪、汽油、毒气之下, 他们被日军当作实验的工具、枪靶子、淫乐玩物;日军所到之处, 随心所欲、烧杀抢掠、无恶不做、禽兽不如……

学生们的情绪完全被感染了, 他们的心是沉痛的, 许多的孩子流下了悲伤、愤怒的泪水。接下来的两分钟里, 教室里很静, 只有屏幕上祭祀的烛光在不停地跳动着。

三、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升华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还需要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中得到体验与升华。在精神境界、人格品位和人性善恶上, 教师与学生更多地是沟通、理解、互取长短、互为镜鉴的关系。师生相互学习、交流与相互感动, 是历史教育中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 学生敢想敢说, 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无拘无束地去探究、思考, 去“异想天开”、“标新立异”, 让学生的思维在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以获得知识与技能, 交流、提高其智慧, 完善其人格。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紧紧围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 给每一个学生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通过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的参与、深邃的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 在师生、生生之间激烈地讨论、辩解中去伪存真, 升华其认识, 从而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我就围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设计了如下两个讨论题目:

1、从佟麟阁、赵登禹、谢晋元等身上透露出了中国优秀军人们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我们今天应当怎样学习和继承他们的精神?

2、面对日军的一系列暴行, 你最想说些什么?

初中鸦片战争的教案 第4篇

1.鼓励学生探寻历史战争的原因和发展,揭示战争发展规律

新课程历史教学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矛盾激化不可调和的产物,有其一定的发展演变规律。对此,我们不妨从历次战争的原因分析入手,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搜集与此相关的资料文献,以此来综合分析战争的必然性和一定的现实意义。例如,在“平型关大捷”中,国内国共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激化的背景下,掀起了第二次的“国共合作”高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队发起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并且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战斗胜利。对此,我们不妨通过了解国共合作的背景和中国共产党的战争策略,帮助学生推导此次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合作才能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样,学生更能加深对抗日战争的深入理解。

我们知道其他因素也会对战争起有一定的重要影响,特别是一些卓有成效的历史改革,使得交战一方的兵力大为强盛,为其发动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必要的准备。例如在“后金的兴起”时,教师在讲到努尔哈赤所采取的八旗制度时,可对中国古代的军队建设史和军史加以回顾:商朝的左、中、右三师、晋楚争霸时的车兵、汉代的都护、两汉的骑兵、唐代的藩镇、北宋的禁军、明代的都司、满州的八旗军。在此基础上,可向学生说明:商朝时出现了步兵、春秋战国时国家军队以战车兵为主,西汉时期又出现了骑兵,以后骑兵成为国家的重要兵种,并出现了步、骑、车配合作战的局面。这些强壮的兵力为努尔哈赤发动战争并且获得胜利作了最充分的物质基础保障。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信息指引下定会对类似于此的各种战争作出横向的对比思考,以探寻隐藏其中的重要规律。

2.注意战争的影响意义,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发展

历史上的历次战争往往也是战争思想的相互较量,其思想价值意义也是学生所应了解的知识。这能够帮助学生知晓战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例如《中国历史》第一册在介绍《孙子兵法》这部兵书时,仅仅指出该书“系统地叙述了战略战术的原则,提出集中兵力打败敌人的重要性,强调作战时要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作周密的调查”,只字未提其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教师可在讲授《孙子兵法》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该兵书所提出的政略和战略相结合、政治重于军事、奇正相生、虚实结合、冲虚备实等战略战术原则,不仅中国历代兵书都以它为依据,而且波及国外,对其他的历次战争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

学生在知道战争事件时必然会对其中的英雄人物产生敬意,由此而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自身审美价值观的发展。教师在讲授军事人物时,应饱含情感对他们的生平作较为具体的讲述,尤其对他们的杰出才能要作重点讲解,以他们的言行感染学生。如在讲授第一册第17课“西汉与匈奴的和战”时,教师不仅要讲清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建功立业的历史知识,还应介绍少年将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公而忘私的品德。再如,在“元朝统一全国”这一章节中,教师应该通过南宋抗战派大臣文天祥誓死抗元,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的事迹的渲染,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赏析,歌颂民族英雄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

3.关注战争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讲授战争史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不同的战争有不同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如:明朝戚继光抗倭的战争是抵御外来侵略的战争,属于正义战争;隋炀帝发动的三次对高丽的战争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动的对外侵略的战争,属于非正义战争。这些战争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历史发展演变规律,培养学生问题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历史中的战争性质的区分主要通过对战争的目的和战争所起的历史作用诸方面的分析而成。如:战国时期,秦国和其他国家交战,主要目的是要霸占他国的领土和人口,是争霸战争、掠夺战争,因此具有非正义性。战国后期,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力量逐渐强大,这一时期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秦国这时进行长平之战等则是统一战争,为全国统一局面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它具有正义性。学生在对战争性质的分析过程中,一方面,加深了对战争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他们历史唯物史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关注战争发展,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进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鸦片战争的教案 第5篇

本课的地位:

我说课的内容是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属于中国近代史部分。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近代的探索史。在这期间西方列强曾向我国发动过五次大规模的入侵。而本课所讲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这五次入侵中的一部分。因此,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西方列强在中国贪婪、残暴和清政府软弱无能的统治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进行民族自救运动的重要依据。本课的内容组成有这样三部分:

1.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而向中国挑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2.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侵略罪行——包括英法火烧圆明园和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3.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农民军掀起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因此本课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有:

1.为什么会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付之一炬以及中国西北和东北大片领土被割占的史实。

3.这一时期的农民阶级重新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演义出一端慷

慨悲壮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有以下几点:

1.通过播放《圆明园简介》、《火烧圆明园》、海晏堂插图的视频片段和用多媒体展示“沙俄侵占我国领土”这些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讨论“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的矛头为什么是清政府”,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有:

1.通过史料得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和为民族的振兴而发奋图强的学习精神。

2.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事对学生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本课的重点:

鉴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所以本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重点之一。另外,列强的这次侵略行径可以说是“洗劫空前”、“割地最多”,侵略罪行令人发指,所以列强在华罪行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本课的难点有:

近代社会的中国由于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时代赋予这一时期的农民斗争新的特点即反封建的同时又反帝,这是以往农民运动

所不具备的特点,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的教学手段:

在本课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图表结合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因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角色已由单纯的知识阐述者变为学生资源的开发者,课堂上孤独的耕耘者转变为与学生交流共同探讨的合作者。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些教学方法的设置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让他们在充满生机的教学环境中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获取者。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本课学生大多数结论的得出是通过先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以及视频资料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讨论并分析侵略者在中国横行无道的原因、农民运动斗争的矛头为什么首指清政府和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必然性,这样减轻了学生只听老师讲一些枯燥无谓的史实和进行空洞分析带来的乏味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由最初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让学生懂得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用具的使用:

在本课中我主要使用视频资料来展示《圆明园全景简介》和《火烧圆明园》的史实,用多媒体资料展示“沙俄侵占我国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表及示意图”,这些教学手段直观性强、实用性大,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效果好,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为认知水平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在导入本课,我采用的是问题导入法,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学生通过对上一节课的学习,在思考的基础上得出是“侵略”,即西方列强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求不断地对其他国家进行侵略。这样可以很自然地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在《南京条约》中取得的利益想要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他们提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之后,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于这次鸦片战争的性质和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一样的,所以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问题法来导入本课,即可以突出重点,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联系前面所学过的内容,使课文上下文的内容得以衔接,又为下面侵略者的侵华罪行埋下伏笔。

列强的侵华罪行是本课的另一重点,对其中的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我利用多媒体资料边让学生观看被焚以前的圆明园边听我讲解圆明园的内部结构及圆明园内富丽堂皇的摆设,让这精湛的艺术宝库在学生的脑海中占据先入为主的位置。这种教学方法远比我直接靠口授来解说圆明园要形象、直观得多,达到的教学效果也要好得多。接着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目睹侵略者的野蛮、贪婪与罪恶;通过听觉,即

雨果的一段对英法这次罪行的遣责来加深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清政府软弱无能统治的不满。

看完之后,让学生讨论“看完《火烧圆明园》的感想?”学生在看、听的基础上在进行动脑,这培养了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又能让学生明白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再设问“如果你是当时清政府的统治者,面对西方侵略者的大敌压境,你会采取什么方式来保卫国家的财产?”在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接下来对“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教学我是利用多媒体,把《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示意图》打在屏幕上,再让学生对照书上的表格分别在图中找出被占领的土地,说出这些领土是通过什么条约在什么时候被占领的、面积有多大,从而达到“以表代图”、“以图代表”的目的,进行历史与地理学科的渗透。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是中国最凶恶的敌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侵略者的强盗面目。另外,引导学生阅读《瑷珲条约》的签订背景,要学生得出“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发学生为了让我们今天的国家在世界上有立足之地而努力奋斗。

根据英法和沙俄的罪行,让学生分析英法在中国“洗劫空前”、沙俄能“割地最多”的主观原因?通过分析得出是清政府的腐败

无能导致了这一切,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出人民的愤怒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出现。再设问太平天国抗击的首指目标是什么?通过解答这个问题,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即不废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赶走了“法兰西”、“英吉利”,明天还有新的“法兰西”、“英吉利”接踵而至。

接下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经过,再此基础上提问“西方列强为什么要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 通过太平军与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英勇作战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即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目标检测:

最后讲解“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的封建势力,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让学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这个任务的布置是想要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农民运动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得出农民阶级不足以担当解放中国社会和中国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中的历史重任,那么究竟谁能来振救中国的劳苦大众呢?为下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进行的近代历史的探索打下伏笔。

初中历史教案《北伐战争》 第6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理解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提高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提升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提升阅读材料和利用材 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抢答和小组竞赛,锻炼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感受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环节一:导入

展示图片:孙中山的头像,然后请各小组根据课前复习总结抢答: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前领导的重大斗争。

教师总结: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 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 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导入新课内容。环节二:讲授新课

国共合作之后,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官学校。1.黄埔军校的建立

展示幻灯片(或自制投影仪图片):黄埔军校;军校校门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和课本知识及以往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孙中山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这副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后,让每组找一个代表以记者的身份报道军校建立的情况。

教师总结:孙中山认识到在过去自己进行不懈革命的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立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对联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下面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根据课本知识和这副对联及刚才的讨论,以一名记者的身份报道它建立的情况。(课前预习准备)2.北伐胜利进军

提出问题:当年国民革命军就是唱着这首歌开赴北伐前线的,那么,你知道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哪些人吗?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其主要战场在哪里?哪一位同学有勇气来前面利用这幅图给大家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 让学生阅读“北伐军胜利进军”这部分内容,并结合所给的资料和自己掌握的地理、历史知识,回答问题。让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到台前自己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

教师提问: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呢?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资料和本课知识,分组讨论,看哪一组分析得最全面。

展示幻灯片图片及北伐战争期间工、农运动发展的有关资料。点评学生的分析。教师总结: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进军是因为:(1)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义战争;(2)作战方针正确;(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提问:北伐战争期间,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重要原因之一,哪一位同学能列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你们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仍在发扬?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学生自由发言。展示幻灯片。

教师提问: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那么,国民革命的最终结果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判断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因为,北伐战争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但是随着国民党右派蒋介石、王精卫等叛变革 命,中国又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新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地主 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

教师提问:那么,国民革命为什么会导致失败呢?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四则材料分组讨论,分析其原因。看哪一组表现最棒。

展示幻灯片: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北伐战争期间,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和帝国主义破坏革命的四则材料。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国民革命之所以会导致失败是因为: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极力破坏中国革命,反革命力 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右派不断制造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再加上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3.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展示:幻灯片(或看课本第53页图片):《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民党在屠杀革命志士》两幅图片。

提出问题:在国民革命失败的同时,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这一政府的具体情况如何呢?它的性质是什么呢?这一政府建立后,中国出现了哪三个对抗的政权?

学生回答: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它成立后,使旧中国出现“三足鼎 立”的局面,即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张作霖的北洋军阀政府。后来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合并后的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北 伐,少帅张学良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归顺了南京国民政府,使三个政权对立的局面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投降,直到1949年才被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推翻,结束了它在中国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环节三:巩固提升

通过随堂练习,学生对本课的重难点尤其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加深理解。环节四:小结作业

歌谣是浓缩知识点的有趣的方法之一,请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灵活运用。下面是我用歌谣的形式对本课知识的小结,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齐北伐,打军阀,吴、张、孙基本被打跨。蒋、汪背信闹分家,另起炉灶独当家。对内镇压,又屠杀,内外勾结力量大。中共年幼大权撒,国民革命失败啦。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和今天所学的知识,课下分组讨论,探究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和北伐战争的异同。

初中鸦片战争的教案 第7篇

列举二战期间重要的会议和战役。

简述二战取得胜利的经过。

理解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学习重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

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

学习难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39页内容概括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标志及其意义。

阅读教材39-40页内容概述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阅读教材40-42页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制作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大事年表,初步了解最后胜利的原因、经过及主要战场。(可组内讨论)

结合教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

我的问题:

我们的问题:

老师的问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通过对雅尔塔会议内容和小字部分的理解,你对此会议有何看法?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次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三)、拓展延伸:

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四)、系统总结:

初中鸦片战争的教案 第8篇

茅老师通过大量史料让我们看到, 由于话语体系和东西文化的差异, 以及翻译上的问题等种种原因, 中英间的信息交流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林则徐一度将来自外国人的英军侵华的消息看作谣言恫吓;在琦善发给懿律的照会中, 琦善似乎并未答应赔偿烟价, 可在英方看来已然应允;道光帝面对英方照会亦是长期不得要领, 竟将领兵上门要挟的敌人, 看作上门告御状的负屈外藩, 将英方的要求视作“伸冤”与“乞恩”, 自以为高高在上有权施恩或不施恩, 在主观臆造的氛围中一厢情愿地下达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命令。在鸦片战争中, 中英双方始终未能真正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 很多时候都在依据自己的经验主观臆测。单就中国方面来看, 我认为原因一方面是当时国人对近代条约体例缺乏基本了解, 以至于相关条约的签订“在当时绝大部分顽固派官僚和士大夫看来, 只不过是中国历史上一贯的以金钱来‘怀柔夷人’的做法而已”。另一方面, “天朝”的思想文化传统早已根深蒂固, 以至于“英国最先进的事物, 经过儒家教义的折光, 顿时变为最荒谬不堪的东西”。在鸦片战争这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前, 国人活在“天朝”的光芒之下, 从未诚心去了解过外面的世界, 此时面对英人, 自是一无所知。此外, 翻译官们按照当时外藩致华的官文书体例对英军照会进行意译, 主观上使用卑下的文句使西方表现得“情词恭顺”, 以使这样一份照会符合天朝皇帝的脾胃, 这亦是造成中西方在信息交流中差异巨大的原因。

通过茅老师的介绍, 我们发现鸦片战争中的官员面对英军几乎都经历了从剿到抚的心理历程, 在这一转变之后又往往选择用阳奉阴违的方式来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在他们的弥天大谎之下, 北京与沿海犹如梦境与现实两个世界。在这些官员初到沿海时, 他们的选择与遵循古法的历代将军一样——“因利而制权”, 积极营造炮台、招募兵勇, 以期血刃英夷、建功立业。然而他们遇到的是从未接触过的对手, 有些所谓“骁勇善战”的将军, 其战马甚至未曾涉足沿海地区。在实战中, 他们很快就发现在陌生的环境对抗这样一群陌生的敌人是那样的不易, 英军并非传说中那样“不擅陆战”, 而关于炮台的设想很大程度上只是自己想当然。面对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们一方面极力拖延时间, 小心翼翼地依靠谎言度日, 按照道光帝的喜好以小说家的笔触为其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的迷梦;一方面自作主张与英谈判以求避战, 为了自己“下得去”、“奏得大皇帝”, 不惜以国家利益去讨好英军。前线败绩连连, 仍兀自向皇帝高奏凯歌, 这些被皇帝寄予厚望的大臣所设计的计谋已不再是针对英国人而是针对道光帝了。看过这些捏谎高手们精心粉饰甚至凭空想象的捷报后, 道光帝在剿夷梦境中越陷越深, 对自己的军队终将擒获夷酋深信不疑, 而现实中的清军早已兵败无策。大臣们的谎言虽使他们一时免遭厄运, 却使中国在天朝迷梦中无法自拔, 在列强侵略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我们无比悲哀的看到, 直到1941年9月, 在战争进行了一年多后, 道光帝在颜伯焘厦门失陷的奏折中见有“伪陆路提督郭”的字样时, 方讶异英军竟也能陆战, 甚至此时的他仍对此将信将疑, 怀疑是否误将汉奸当作了英军。信息交流之不力竟至于斯!在这场战争中唯一拥有真正决定权的道光帝竟在败局已定时才对自己的对手有了最基本的了解。

“楚王好细腰, 宫中多饿死”, 鸦片战争中信息交流存在的诸多问题与道光帝本人是分不开的。道光帝对其臣子所下的命令, 无论是先前的“鸦片务须杜绝, 边衅决不可开”, 还是之后的“上不可以失国体, 下不可以开边衅”, 根本就是无法执行的悖论。况且道光帝这个偌大帝国的最高决策者从来不会把失败归咎于自身或者国家体制, 而是一味推诿于臣子, 怀疑大臣们对自己的忠诚, 天真地以为激发了臣子们的天良便可挽狂澜于既倒。而臣子一旦犯错, 他便毫不留情地进行严厉的惩戒, 这样的高压统治只能使满朝文武奉“多磕头, 少说话”为圭臬, 谨小慎微、得过且过, 每每行事先竭力揣摩圣意, 只讨欢心而不究事理。面对真正的实话, 道光帝将其视作“妄称”、“危言要挟”, 指责其“辜恩负国”、“丧尽天良”, 只是这道德的责难难掩体制的沉疴, “时代变了, 道光帝浑然不觉, 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 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 终使清王朝气数散尽。

上一篇:寒假带薪实习日志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下一篇:那些连队的记忆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