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24-08-10

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精选9篇)

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第1篇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适用年级:高一

教材特色: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总目标编写教材。教学目标:

按照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本教材之后,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操作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健康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主线:

从教材内容设计结构来看,本册教材由7章组成,每一章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主题。其中第一章是概括性的,为后续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后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侧重地展开的。

体系结构及课时数:

全书课时分配计划如下表所示,大约需要32课时完成。

第一章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三章2课时

第四章第二章

第五章信息获取 第六章

第七章4课时

第八章第三章

第九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5课时

第十章第四章

第十一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第十二章6课时

第十三章第五章

第十四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

第十五章7课时

第十六章第六章

第十七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第十八章6课时

第十九章第七章

第二十章信息资源管理

第二十一章2课时

第二十二章体例风格:

第二十三章本册教材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基础,很好地衔接了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相关教学内容,也为后续各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每章的开头都有简短的前言,概括地表述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有助于学生掌握本章的主旨;每节学习导言包括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和学习目标简述,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索;每一节所展示的资料也贴近日常生活、易于学生理解;正文两旁的注释栏补充了很多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在每章的正文中加入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实践活动,在每章的的最后还附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本章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每一章内容进行巩固。

第二十四章总的说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很好地体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主要特色如下:

1、教材内容和编排合理、科学,重点、难点分布恰当;

2、教材活动设计与选材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实用性强;

3、在实践活动中,很多是以专题形式呈现,通过合作形式培养整体意识和团结意识;

4、内容调理清晰,由浅入深,可操作性强,较好地处理了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5、强调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构建,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与价值观。

各章节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包含“信息及其特征”、“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两节。这一章是高中生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讲,通过介绍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引入奇妙的信息世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求知欲。既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也揭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产生对生活中新技术的信息敏感度,能够紧跟信息化时代潮流。同时,通过一定情境案例展示,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现实应用有所体悟,并且让其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本章的重点是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应实例说出其特征。本章的难点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

第二章“信息获取”,本章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的首要环节,分为四节。第一节“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能有效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同时让学生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意义,学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通过搜索引擎的应用,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学会在网络中高效查找所需信息;第三节“文件的下载”,了解多种文件类型,尝试多途径下载文件,并优化下载方式,提高效率,对文件下载有整体认识;第四节“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通过体验网络数据库,学会选择合适的网络数据库提高信息获取的针对性。

第三、四、五章均为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分别是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多媒体信息加工。其中,多媒体信息加工包括音频、视频、图像三个方面的采集与加工,这部分是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衔接较多的一部分,是初中内容的深化,并且更注重应用性。第三章中信息的编程加工主要依托VB程序进行介绍,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让学生懂得用编程加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客观认识程序设计的本质,消除对编程加工信息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其后,通过体验几个智能化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感受人工智能给人类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并了解其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探索新兴科学技术的兴趣。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是人性化信息加工的两类重要应用。“文本信息加工”主要讲了汉字的编码和利用文字处理软件简单加工文本信息的方法;“表格信息加工”讲解了表格数据的简单处理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通过本章的学习,将进一步体验和认识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信息加工的实际价值,特别是如何很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去有效地表达信息。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带领学生体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培养正确信息处理价值观,学会选择恰当的学习处理软件,有效完成信息加工任务,并且能够客观分析和评价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三章的重点是能熟练运用文字、图表、多媒体、程序或智能工具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难点是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适当的加工工具,掌握相应软件的操作技巧。

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集成、发布和交流能力。主要依托个人网站制作这一方式,介绍信息集成和信息发布的过程,学会发布网站、传播信息;利用论坛和QQ等平台讲解信息的交流和意义,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和交流工具,同时强调了信息安全、文明上网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健康负责地使用信息。

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包括“信息资源管理概述”、“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三节。通过体验生活中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学会将一些数字化管理工具应用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对个人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的好习惯。认识数据库管理的优势和基本思想方法,理解信息资源管理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第2篇

德江民中

王江宁

通过此段时间对新课程标准解读的学习,本人认识颇深,现总结如下:

二十一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的全新社会,也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这就必然向教育者提出新的要求——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学又是一门有难度的工作,如何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我们每位从事教学工作者应当深思的问题。

过去的课堂教学是由老师教学生学(被动接受),后来发展为我要学——我会学——自主学——互相交流学,这也是教学的必然发展过程。课堂教学模式也由学生的指名、轮流转化为发言不必举手,想说就说,井然有序的发言变成迫不及待的抢答,课堂教学更民主化,学生有了大胆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教学中我们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它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我认为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时候用,讨论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绝不能留于形式,以防止教学出现“浮躁与虚假”“课堂教学热热闹闹,结果却为低效”等现象。教学工作也是脚踏实地、不断革新的艰辛尝试与实践,绝不能使“有效教学”成了“面子工程”的化妆品。

新时代,新要求,新挑战。让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每一位同行树立良好的形象,用爱心和睿智去谱写自己的教育人生。

虽然很早以前就参加过课标、教材的培训,但是以前在很多时候只是走走形式,自身并没有真正走进研究与探索中去。现在我校要在开学初对所有的教师要进行专业的测试,我发现我对新课标认识还很肤浅,一次次的自己研究,面对新的体制我在理解新课标时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不得不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新课标,从而也有了更新的体会。

新教材编写体现了“新”“实”“活”的特点。新主要表现在选材新、结构新;实主要表现在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强调实际运用、更突出实用效果;活主要表现在活用教材,既教材需要整合处理和开发、教法学法要活泼、为生活化学习提供范例。这样既拉近了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更体现了信息技术本身的个性,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信息技术与生活更贴近了。

使学生愿学乐学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新教材体现“新” “实”“活”三个特点,在此,我只想谈谈对“活”的认识,“新”“实”“活”三个特点,在此,我只想谈谈对“活”的认识,尤其是在课堂上,如何使一节课鲜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曾尝试这样做:在阅读教学中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尽量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在探索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情景创设的形式力求活泼生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最好是能够在共同的学习探索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实践操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一个感情体验的过程。老师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和所谓的教学秩序而剥夺学生探索和体验的权利,而是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享受探索的乐趣,在实践操作中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探索和体验是个体生命独有的心理过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要允许有差异,不要把专家的实践操作体验强加给学生。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我总是不断地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讲对操作的了解,对结果的理解,对不同问题的见解。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忘我的投入,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自信感、成就感、快乐感,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也使得教师的讲课更富有激情与活力。

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第3篇

一、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对实施高中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意义

1. 降低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之间的“落差”。

通用技术教师大都从其它学科转行过来, 受传统“基于教材的教学”理念的影响, 很自然会把教材作为研究和进行有效教学探索的起点。而在我国目前的课程结构中, 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 教材与课堂教学之间难免会存在“落差”。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施如果以教材为起点, 无疑会加大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落差”, 因此, 通用技术教师应认真、细致地研究课程标准, 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 把课程标准分解为明晰、具体的课时学习目标, 并以此为基础, 通过分析学生、整合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等活动进行系统教学设计。这样, 不仅可以降低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之间的“落差”, 还有助于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而促进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施。

2. 为评价提供参考。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 高度综合的课程, 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如何判断学生是否获得发展, 无疑是极其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那种仅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或教师的经验来进行评价的简单做法, 既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可信度也令人怀疑。因此, 需要建立一种能够体现学生“三维学习目标”有效达成的“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 而评价体系的框架、标准和内容的确定, 都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当细化解读课程标准, 重构的学习目标清晰、具体、可测量时, 就完全可以成为评价的重要参考之一。另外, 评价素养也是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 重构学习目标, 可以作为通用技术课任教教师评价素养提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3. 引领通用技术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有效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用技术课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般是通过短期培训、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及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等获得的。但不管采取哪种途径, 一旦离开了课程标准的引领, 就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 把“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的通用技术课上成“以操作为主”的劳动实践课或完全“以展示为主”的学生表演课, 正是没有正确把握课程标准而造成“方向迷失”的典型表现。此外, 通用技术课教师的专业成长还面临许多现实问题, 如国家统一的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标准还在制定之中, 各个学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条件也千差万别, 还存在如“在《技术与设计1》中到底选择使用什么样的‘载体’来让学生体验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要求通用技术课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 还要迅速成长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要细化解读课程标准, 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 以避免通用技术课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波折和方向性错误。

二、细化解读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1. 坚持课堂“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

通用技术是一门注重创造的课程, 严格按照“预设”进行的课堂, 往往很难体现通用技术的课程理念, 甚至会抑制学生的创造欲望, 影响其发展。通用技术课教师尤其要关注课堂的“动态性”和“生成性”, 但是, 强调课堂的“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 完全没有“预设”的“生成”是一种“放任自流”, 也不是有效的教学。因此,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 重构学习目标, 实施有效教学的过程也是探索课堂“预设”与“生成”之间最佳平衡的过程, 应坚持课堂“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

2. 保持通用技术课程价值的整体性。

通用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发展具有迁移价值的技术。课程标准的细化解读和学习目标的重建应该体现通用技术课程价值的整体思想, 既要具有学年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等分明的层次, 又要适合学生学习, 并能反映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以避免课程整体理念和思想的分裂。那些过于零敲碎打的学习目标, 虽然接近教学实际, 操作性强, 但却并不利于学生形成通用技术整体的思想和观念。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用技术课程的“通用性”和高中学生来源的“多样性”, 必然要求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 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重视对学生的分析研究。课程标准解读和学习目标的重构要注意学生兴趣和需求的个性差异, 并根据课堂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经验、价值和情感等进行动态调整。

三、学校和教师的新挑战

进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细化解读、重构学习目标的活动和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途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对学校或教师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1. 呼唤“发展型学校文化”建设。

在传统“应试型学校文化”的氛围中, 有些学校会简单地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排队, 并以此决定他们的地位和待遇;而有些学校则认为通用技术和学生的升学关系不大, 因此干脆不开或少开课。这些做法无疑会造成通用技术课教师队伍的极不稳定, 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通用技术有效教学更无从谈起。建设以学生的和谐发展、多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发展型学校文化”既有助于“基于课程标准”的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施, 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要求。

2.拓展教研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大部分高中学校也就一两位通用技术课教师, 实施以校为本的教研, 通常难以支撑课程标准细化解读和重构学习目标活动,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展通用技术教研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范围。例如, 可以建立以校外合作为主的“通用技术教师研究共同体”, 互相学习, 共同探讨在课程标准细化解读、重构学习目标以及有效教学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 也可以利用网络如QQ群、BBS等的优势进行合作研讨活动。当然, 这也要求通用技术课教师付出更多辛苦的劳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漷, 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新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3]胡济良, 李尚仁.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1) .

[5]崔允.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 2009, (1) .

[6]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 2007, (6) .

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新课程 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39-01

信息技术课程由是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过去一年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笔者发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合作的能力,做了不少尝试,下面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一点心得。

1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大到校园的整体规划,小到图书馆、机房和教室的建设,都要考虑到信息环境的营造;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

2 从教学方法方面入手

因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是首次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于电脑这新生事物学生都产生了很的好奇心,都想自己动手操作一下,所以每次上信息技术课学生都非常高兴,星期五的课有的学生甚至星期一就在那盼望了,等到一上课更是激动得不得了。所以绝对不能一开始就将那些枯燥无味的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等知识灌输给他们,这样会使原本在学生心中很有趣很神圣的电脑又变成一种学习的负担。刚接触电脑的学生首先要从了解电脑外观设备以及使用鼠标键盘学起,而单纯练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怎样能够克服基本动作训练时的不习惯,掌握正确的方法是个难点。笔者尝试了一些训练的方法,练习鼠标的使用时,让学生打开windows自带的扫雷、纸牌游戏,孩子们兴致高涨的玩着,不用老师强调认真学,仔细看,他自己就会眼睛眨也不眨一下的盯着显示器,哪儿不会操作赶紧问老师,在不知不觉中熟练掌握了单击、双击、拖动几种鼠标的用法,键盘练习使用《金山打字通》,通过不同要求的小游戏,使痛苦艰难的学习过程变得快乐有趣,并熟悉了键盘指法,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是我们的目标。改变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符合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首先,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其次,可以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

3 注重语言的形象性

初中生的思维都比较直观,对于比较抽象的问题就很难理解。教师若运用富有哲理和情趣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给学生讲解3.5寸软盘知识时,学生对软盘哪种是只能读不能改状态哪种是能读能改状态往往搞不清。于是笔者对学生说:“软盘上的两个孔好比两只眼睛,两只眼睛都‘睁’着时,警惕性高,别人只能看(读)不可改;当‘睁’只眼‘闭’只眼打盹时,警惕性放松了,别人既能看又能改了。”通过形象的比喻,把这一难点突破了,学生对此印象也很深刻。

4 上机操作和理论课相结合

随着计算机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学校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课,从以前每周一个学时改到现在每周两个学时,笔者充分利用学校创造的条件,每周以一节理论课和一节上机课相结合的形式授课,效果非常明显。上机操作是我们计算机学科教学的一大优势,这是因为:实践操作能使学生手脑并用,由理论到实践,在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能加深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而且易于形成生动、活泼、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为取得良好的课堂效率,创造了条件,据调查,学生最愿去的地方是机房,课堂气氛最活跃的也是机房。所以笔者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并掌握操作技巧。

5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信息技术领域宽泛,发展日新月异,光靠学校的有限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从未来来看,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环境。因此,培养高中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信息时代公民的需要。教师应在认识信息技术基本特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使其在有效迁移发生的基础上适应技术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同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合理的探索,发展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利用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6 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信息技术课虽然不像语文、数学那样要考试,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处处用的着,应用性很强,我们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如在教word时,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操作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再给学生讲解,学生会记和的牢固些。

7 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老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一门新的学科,而且随着信息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在作相应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教师结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同时必须注意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

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第5篇

通过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课程让我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和对教育对象的教育方式。同时对我们教育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仅仅停留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使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现代教育环境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在本次学习中我收获颇多。在本次培中希望自己要提高的与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信息化教学环境”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信息技术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做一名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

二、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的专业素养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现代信息化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并且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课后体会

通过学习和自身能力测评,我发现,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很浅薄,认真阅读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之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我深感惭愧,因此我希望借助这次培训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自己在运用多媒体如ppt进行教学方面还不够熟练,因此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能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2、到目前为止,自己还不会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因此也希望能学到这方面的能力。

学习是提高自己的最佳途径,我希望在未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之前,用他人的知识和智慧之光照亮前方的路。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学习心得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是我们一贯的努力方向,作为信息技术老师的我感觉到任重道远,作为我们,不但要做好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还要对当前应用于教学的信息技术工具和相关技术进行学习,认识其重要性,并能在第一时间将其应用于教学并带动学校其它学科的老师也能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应用于他们的教学,帮助他们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理论在提出之初,对于老师的要求就是能制作多媒体课件,能自己动手制作PPT幻灯片足矣!几年后,电子白板开始应用于教育教学,电子白板的应用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也为老师们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对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能够使用的老师并不多,能够使用但不愿使用的老师也不少,原因是硬件及软件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老师的需求,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让老师们头疼!因为电子白板的普及还有待时日,但不可否认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推出的微课,微课程,MOOCS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也让我们对这些新兴事物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吸引了我的极大兴趣,让我更加明确了我后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信息技术高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第6篇

09计本2

200924101256

陆京鹏

这是大四实习的前奏,在学院的组织下,第一天学院聘请了王连诚老师进行专题讲座,王连诚老师为我们作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新发展。通过教育技术过去与现状的这么一个过程,充分说明当今信息技术发展之快。我们大三下学期的教育见习的时候也参加这类型的讲座。上次见习自己是旁观者,但这次感受不同,实习是自己体验做老师,教学生。所以讲座过程中比较重视。这一下午的学习,我收获很大。

通过本次讲座,让我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时代性与优势,在原来已有观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理解了“教学”。王连诚老师生动、有趣地讲座,使我们在轻松、愉快地课堂气氛中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师的使命,对我今后教学工作中提供了有效地帮助;把各种教学工具软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让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分为:以语言活动为主、以感知为主、以实际训练为主、以欣赏活动为主、以引导探索为主的教学法;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在教学过程中曾有很多迷惑,过分地突出了信息技术手段而忽略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或者是为了课堂气氛活跃而忽略了教师对课的把握等.这次学习让我真正理解了一堂好课的标准。

信息技术教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目前我们的教学实践更重要的是在新课程理念以及课标指引下创造性地开展,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研读课标、实践课标,也要在用好教材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开发课程资源以及教学技艺的意识和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第7篇

此次高中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变化都很大。如何用好高中语文新大纲,特别是新教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迫切课题。下面,我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提出五点建议,仅供使用的老师们参考。

一、更新语文教育观念,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在语文教育理念上变化很大。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语文教育观。我认为至少要树立下列的语文教育观:

1、“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

新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既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我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并重的,不应该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更不能否定任何一方。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语文学科任务的认识存在一些偏颇,如过分强调工具性,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的机械、重复的“基本训练”,使学生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这是错误的。但是,绝不能据此就彻底否定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我认为高中语文教育在传授适当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一定要切记: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使用功能,也有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

2、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去走过不少弯路,如:有时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忽略语文能力培养和语文知识传授;有时又干脆不提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学教育,这些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新大纲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了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是非常及时的,也是很有针对性的。我们认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思想水平,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文化素养,培育审美观念,锻炼心理意志,扩大知识视野等。新教材的教学中一定要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着民族文化的精粹。语言和思想、感情,是同时发生的,它不仅仅是载体,实质上它就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我们教学生学习语文,也就是同时在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用中华优秀文化的乳汁哺育着学生的成长,提高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中华民族的母语中流淌着中华的文化,血浓于水,是它,联结着中华民族儿女的每一颗心,它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民族文化之根。

3、语文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文字型教育,乃至二十世纪初,则出现了第一次重大转变,即从文字型教育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出现了第二次重大转变,即从“文字——语言”型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有人预测二十世纪末与二十一世纪初,我国语文教育将出现第三次重大转变,即从“语言——思维”型教育转变为“语言——人的发展”型教育.我们认为语文教育要发展学生健康个性,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是时代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因为人拥有了语言。离开了语言,就根本谈不上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建议在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时,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二、认真比较新旧教材,准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

1、建立了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的分编体系。

过去的高中语文课本,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过去称“听说训练”)是混合编排的。过去的课本以课文为主,而写作和口语交际仅仅是“单元知识和训练”中的一部分而已,可见写作和口语交际在过去的课本中既没有地位,又没有科学的体系。同时,课文阅读为了照顾到写作,只好侧重在文体特点、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等方面,而这样做却偏离了阅读的自身,把阅读变成了写作的附庸。

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者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各自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却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阅读是理解、吸收读物的信息;写作、口语交际,则是传播信息及交流信息。新教材把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分成两个独立的系统编写,有助于分别按照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的各自规律编排教材的内容,使教材的线索清晰,序列完整,便于操作。

2、破除以文体为中心的编排模式,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新体系。

旧高中教材的阅读和写作基本上是按照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和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来编排。新教材破除了这种编排模式。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一),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章和较浅易的文言文,着重培养理解、领悟现代文章的能力和阅读较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丰富文章素养。第二阶段(高二),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丰富文学素养。第三阶段(高三),学习文化内涵丰富的社会科学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析文章和文学作品的能力,进一步丰富文学和文章素养。从而,构建成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高中阶段的阅读能力体系。阅读部分的单元也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训练目标和课文本身的实际组织单元。比如,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就以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等能力培养目标为线索进行编排。文学作品则以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为线索组织单元。文言文主要考虑语言的难易程度,结合时代先后顺序排列。

写作教材分三个方面。第一,培养从事写作必须具备的几种能力,如感受生活、深入思考、善于想象和联想、再现客观事件和表现主观情意等。这几种能力的培养,是按照写作过程进行的分解训练。第二,提高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能力,比如写出人物的个性、写出事件的波澜、写出景物的特征、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等。第三,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培养文学写作的能力。

口语交际教材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高一上),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教学内容有即席发言、演讲等;第二阶段(高一下,高二),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内容有体态语、交谈、采访、讨论、表演(对白)、辩论等。总之,写作和口语交际教材,既有了自己的独立体系,又突出了各自的能力培养。

3、增选时文,加重文言分量,扩大文学作品比重。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课文与老课文的比例,大约各占50%。新教材保留50%的传统课文,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把那些完全符合新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要求,又经过了教学实践的检验,教学效果不错的传统课文,保留下来。二是符合教师教学的实际。如果新课文太多,将给教师备课带来很大的困难,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甚至有可能引发教学上的混乱。同时,新教材增加了一批富于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点的文章作为课文,初步改变了语文教材面目陈旧、索然寡味的状况,令人耳目一新。比如,现、当代的文章,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朱光潜的《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宗白华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余秋雨的《道士塔》等等。

新教材的古代文学作品约占40%。作为新世纪的高中生,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必须多读古代文学作品。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决不能抛开我们的优良传统。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都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曾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高中生多读古代作品,既可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又能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还有助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新教材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占课文总数的60%以上。高二课文全部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丰富文学素养。高三课文有三分之二是文学作品,着重培养理解、评析文学作品的能力,进一步丰富文学素养。同时,有关的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欣赏常识的短文,穿插在教材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新教材加大文学课文的比例,重视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对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建设人才,将产生重大的作用。

三、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新大纲新教材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切实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努力。

1、加强课型研究,优化教学过程。

上面介绍了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建立了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的分编体系。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高中语文教材,大多数是以课文教学为主,写作、口语交际等在教科书均为“忝列末座”,地位低微,缺乏系统的安排,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实际上过去的语文教学,也大都是课文教学。这种教学状况决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更好地用好新教材,加强课型研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要想用好高中语文新教材,至少要掌握三种基本课型,即阅读课、写作课和口语交际课。这三种课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当然,这三种课型,有时会有一定的交叉,但是决不能把阅读课上成写作课,或者把写作课上成阅读课。阅读课,一定要以阅读为核心,按照阅读规律教学,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指导阅读方法等。阅读课,又可以分为现代文阅读课、文言文阅读课。现代文阅读课还可以细分为讲读课、自读课和文学欣赏课等。文言文阅读课也可以分为诵读课、串讲课、自读课和文学欣赏课等。如果,我们能对某一种课型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它们的基本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教学,一定能够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2、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拿到新教材一看,我的第一反映就是课时紧,课时不够用。以高中第一学期语文为例,每周6学时,一个学期18周上课,共108学时。如果用36学时上现代文(12篇课文),36学时上文言文(12篇课文),20学时上写作,10学时上口语交际,最后只剩6学时机动。这样算来,课时确实非常紧张。解决课时紧张的最好办法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文的教学,要围绕单元教学重点展开。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各个单元的教学重点相当明确。如第一册前三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分别是:揣摩语言,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又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课,过去至少要讲四个课时,教学重点设了三个,即学习思想内容、理清思路、把握写作特点;而新教材中只安排了两个课时,教学重点只有一个,即理清思路。新旧教材一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到,新教材的特点是系统性强,教学重点明确,而且每一课只突破一个重点,不要求面面俱到。这就告诉我们在使用新教材时,一定要围绕着重点展开教学,并且有所突破,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古诗文的教学,要注重积累、诵读、感悟和熏陶。新大纲规定了“古诗文背诵篇目”,重视了传统文化精华的学习,特别是古诗文的诵读,这样有利于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读得过少,背得少的状况。同时,古代作品,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无论是思想内容、感情因素,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文质兼美,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可以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切记: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3、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语文学习局面。新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眼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课文分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课文配有能力训练目标、提示、注释和练习,有的还有评点、批语等资料。教学时,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改革教法,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学习、探究。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改变过去那种常见的教师一讲到底、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或文学作品讲得支离破碎的做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变“要我读、要我写”为“我要读、我要写”。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完全不讲,适当的讲解还是必要的,但课堂上的讲解,重在研读思路的清理和阅读方法的点拨,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活动。

当今世界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许多国家的教育界经历了由“知识型”向“智能型”,再向“ 个性和谐发展型”的转变。反映到语文教育上,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乐学”的态度,掌握“会学”的技巧,形成“自学”的能力。语文课堂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更是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外壳,而且是人自身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中蕴藏着人终身发展的丰富养料,认真科学地学习语言,就意味着人的和谐成长。同时既要看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差异性特别大(要因材实教),又要看到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在能力很大,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注意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1、《语文读本》是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套新教材除课内的教科书外,还有供学生课外阅读用的《语文读本》全套共六册,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语文读本》分阅读和写作两部分,侧重阅读。阅读包括一般文章、文学作品、文言文、语言运用知识等,以“时文”为主。这些自读课文有的属延伸性的,和教科书的内容相关;有的是鉴赏性的,主要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增进他们的文学素养;还有一类是知识性的,包括有关语言运用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史知识,也有听说读写方法和思维方法方面的文章。写作部分有三类文章,一是作家创作经验谈,二是学生谈写作体会,三是优秀的中学生作文。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模仿和借鉴,提高写作能力。

2、《语文读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阅读《语文读本》和学习教科书的目的是相同的,着眼于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所不同的是,对教科书,一般要求精读,训练比较系统,训练力度也比较大;对《语文读本》,一般要求略读,运用从精读方面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灵活性较大,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我认为,学习语文,首要的是在课内学习教科书,但因课内的课时有限,课文数量又不能太多,只凭一本教科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显然是不够的。一定的阅读量,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加强课外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积累,正是这套《语文读本》的编写目的。同时,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显然也是不够的。《语文读本》选进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把课内学习到的阅读方法,积累的阅读经验,举一反三,运用到课外自读中,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易于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获得独立阅读的能力。3《语文读本》的使用,应以学生自学为主。

《语文读本》的使用十分灵活,主要应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既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读,就不应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完全放任自流,而要把它当成高中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尽可能发挥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增强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教师要把《语文读本》纳入教学设计中,可以给学生提出几条总的要求,如要求对每篇逐字逐句阅读、搞清文章主要内容和思路等等。也可以对不同的文章提一些具体的要求,如大声朗读精彩的段落、做简单的读书笔记、复述文章梗概等等。还可以开展比较阅读,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对学生自读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并不是要考试,可以利用开始上课或下课前的几分钟,进行抽查,如让学生朗读精彩片断,谈谈文章大意等等;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举行阅读座谈会,谈谈阅读体会,交流阅读心得;还可以让学生在壁报或自办刊物上,直抒己见,展开对一些文章的讨论,等等。总之,以达到督促学生认真自读,让《语文读本》发挥最大作用为目的。

4、注意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新大纲的附录中设有“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列有20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如《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哈姆雷特》等。这个内容非常重要,切不可忽略。建议教师们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交流。千万不要放任自流。另外,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可以与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为日后的继续自修和自我发展打下基础,终身受益。

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鼓励创造性地用好《教师教学用书》

1、准确把握《教师教学用书》。

过去教材的教学参考书,比较注重对课文的分析与解说,而不大注重提供研读的思路和备课资料。本来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用的,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实际上却成了对课文分析或解说的“唯一”或“标准”答案。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本来就可以见仁见智,不能定于一尊,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参考书提供了“标准”,不免失之偏颇。与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吸取了过去教学参考书编写中的经验教训,以新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新教材为依据,重在说明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课文的点评和鉴赏指导中,注意吸收语文教学和语言学、文学研究中已有定评的新成果。从当前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注意帮助教师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注意给教师留有余地,尽量不提供结论性的东西,以利于发挥教师钻研教材的积极性和在教学实践中的创造性。2创造性地用好《教师教学用书》。

我们一定要明确,新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只是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的“向导”,而不应该成为束缚教师手脚的“紧箍咒”,也不能直接拿来做讲义或教案。有的学校图书资料比较齐全,有的教师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素养,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及自己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方案,创造性的组织教学,能够结合自己的特长,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当然,新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文言中的《逍遥游》、《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课文,高一学生阅读有一定的困难;高二的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与写作(议论文)完全脱节;教科书中没有安排语言运用的内容,忽略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些方面,我们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加以注意。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侯全俊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李承芳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新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尤其是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

关于高中语文新课改来说,我最初的认识是主要有两个转变:一是转变教的方式;二是转变学的方式, 即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往往我们的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是有这样的一些现象:例如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知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细讲精练;一些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教师却将之分化,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形成;一些学生自己的见解和体验,往往因为老师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扼杀。„„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研究新课标,并通过教学实践,明白了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分析运用独到的处理方法,把教学思考中的特点、优点、亮点通过情景表达出来。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老师既要学习先进的课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适当改革教学;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这样的去做:

第一、在平时备课中吃透教材,搜集、整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并制作教具,研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发挥想象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尊重和正确解读这些合作体验的结果。

面对新课程,我们老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体会并实践课程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所以,我们个人的学习并没有结束。

1、认真学习新课标,具体的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各种弊病。

2、研究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3、研究实验教科书和相应的教辅书,弄清它们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联系点和着力点。

4、研究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生活氛围,争取能够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来改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亲切感中增添新的体验。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第8篇

一、转变思想, 更新观念, 全面把握教材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 不要“穿新鞋走老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 将新课改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教师不能以教材论教材, 只有对教材理解透彻、感悟独特并对学生学情了解清楚的教师才会做到目标定位准确、恰当, 重点、难点设计合理、合情。

二、创建和谐的教学关系, 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旧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主要靠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将取代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这种作用已经由灌输转变为引导和帮助,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难题, 引导学生发现和了解一些新的学习资源。因此,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积极、大胆地尝试和探索多种教学模式, 为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最有效的服务。

1. 自主式学习

“自主式学习”是指学生以自己独立思考为主, 充分实现个体学习的自主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各个环节, 都应把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大胆放手并鼓励学生去想、去发现、去分析、去探讨, 注重搭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平台, 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2. 任务驱动式学习

“任务”是指我们将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设计成一系列的"学习实践"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来调动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方式不仅能够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通过其不可缺少的任务分析和成果评估等环节, 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完成任务的过程, 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

3. 协作式学习

协作学习是学生在学习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可以在课内、课外进行。这需要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努力, 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生生互动, 凝聚了集体的智慧, “人人教我, 我教人人”, 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对话, 有利于优势互补, 缩小个体差异。通过参加协作式学习, 学生可以提高与人交流、合作和竞争的能力以及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

4. 探究式学习

三、划学科界限, 加强学科间的整合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 拓展视野, 勇于创新, 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 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不可否认, 影响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动力的主要因素是:与高考的关系, 而学习兴趣反而不是影响的主要因素, 因为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 信息技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调查发现, 不少学生思想上都存在着“又爱又怕”的情绪, “怕”在信息技术课中所下精力过多, 影响对高考科目的学习精力, 因而把学习信息技术与学习高考科目对立起来。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与其他学科内容的整合, 既是一个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综合处理信息能力的最好途径, 也是缓解学生“又爱又怕”情绪的良方。根据不同的信息技术内容来安排不同学科内容进行整合, 必要时还与其他学科的老师合作, 定出相应的课题。这样将会取得双赢的效果:既令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对高考科目学习的促进作用, 又提高了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注重科学的教学评价,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不仅能检验学生一节课学习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鼓励, 激发学生创新动机, 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传统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测查, 新课标更重视对过程的评价,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 强调评价的激励性,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施展自己的才能, 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 其内容是丰富而灵活的, 主要以激励为主, 目的在于达到学生的自我完善。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 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第9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要体现出人文价值,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课程结构体系要与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相符。笔者就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分享几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传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在高考范围内,所以未充分引起学校、学生及家长的重视,传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就存在以下几点普遍问题:首先,师资力量不足。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受重视,很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师资力量不充足的问题十分严重,很多一线教师对新课标中信息技术的新概念无法深入理解,甚至一些教师除了要担任教学任务外,还要兼顾计算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时间与精力都不足以应付日常工作,导致教学效率下降,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其次,信息技术与实践相脱节。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是学校受自身硬件条件及师资力量的影响,课堂教学多侧重于理论讲解,学生上机实践的机会较少,即使有机会去机房上课,但是机房也未连接网络,学生只能学到一些简单的单机操作软件,学习兴趣不高。最后,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现在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中理论课时比例较大,而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抽象、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即使有上机课程,如果未连接网络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尽人意。老师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并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

二、新课程标准下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信息技术教师无法改变客观因素,但是可以从改善主观因素做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传统观念中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学生的学习目的也是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这种狭隘的观念会对老师的教学理念产生不良影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获取、交流、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老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工具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建立信息的能力,使其认识到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改变,增强其信息协作能力及处理能力。

(二)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理论内容占据比例较大,而理论知识抽象晦涩、枯燥无味,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信息技术不在高考范围内,学生学习吃力自然会有所松懈,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老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其学习兴趣。课前需要认真备课,对课程重点、难点做深入解读,查找丰富的资料,帮助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此外,还要认真设计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尽量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适当压缩教学内容;并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安排一些小游戏,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竞赛,比赛题目均为课本相关知识点,学生争强好胜,自然会为了争取胜利而认真学习。

(三)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虽然其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但是其对网络热情高涨,老师可以抓住学生爱玩电脑游戏的特点,将信息技术知识融入电脑游戏中,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其求知欲望。比如在进行虚拟现实的教学时,老师只需进行简单的讲解,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利用COOL360在玩中练,练中玩,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一些学习技巧,掌握一些参数的设计方法。最后老师再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由老师进行重点点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的掌握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其独立获得知识的成功感、自豪感、喜悦感。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将现有的、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中来,比如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知识融入一项项任务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方法,提高技能;再比如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可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建议应用分层教学法,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成若干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丰富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学习效率也更高,可以真正体现出新课程改革轻负担、高效率的

目标。

三、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高中阶段开展信息技术课可以为学生后续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老师还要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以提高信息课堂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克胜.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技术教育,2016(3).

[2]吴湉.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电脑学习,2016(6).

上一篇:评价学生也要学会等待下一篇: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