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的小星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2024-07-23

闪烁的小星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4篇)

闪烁的小星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第1篇

闪烁的小星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能大胆表现歌曲《闪烁的小星》的内容、情感。

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春天》、《小小蛋儿把门开》。

二、练声:《小鸟醒来了》、《好妈妈》。

三、学习歌曲《闪烁的小星》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看星星的经验。

——师:你看到夏天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的`?星星又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鼓励幼儿尽量和同伴表达的不一样。

2、请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画面,帮助幼儿了解歌词。

——引导幼儿看看书上的小星星是什么样的?

——老师在幼儿回答过后,轻轻念出歌词。

——请幼儿说说有哪些地方的歌词是一样的?

——老师小结,进一步帮助幼儿明白哪些地方的歌词是相同的。

四、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1、老师进行范唱,在范唱的过程中注意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演唱歌曲1——2遍。

五、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演唱歌曲。

1、老师请幼儿创编小星星闪烁的动作,一边做动作一边演唱歌曲。

2、老师请幼儿用一小组唱一句的方法演唱歌曲。

3、全班幼儿一起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多种情境,提供各种形式,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本课在教学中就是紧紧抓住了这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歌唱、歌舞、律动、朗诵等表演活动,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虽然,这首歌曲很多学生在幼儿园是就已经听过,有的已经会唱,但由于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仍然学得津津有味。在表演时,很多男孩子扮演的小星特别明亮,每个动作都做得相当到为。那是因为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优美的环境,五彩的小灯,一闪一闪的星星。学生在表演时犹如身临其境,诱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动情的歌唱,激情的舞蹈,角色化的表演,他们的感情得以抒发,音乐的表现能力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

闪烁的小星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夜晚星空闪烁、柔美的意境.启发幼儿用跳跃、连贯的唱法演唱歌曲。

2、用打击乐器敲出两种不同的节奏型。

教学准备:

1、打击乐器若干

2、小动物头饰(猫、狗、鸭、羊)

3、节奏卡

4、录音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1、老师带幼儿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愉快地进活动室。

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扮演各种小动物到森林动物园玩吧!”

音乐起:(放小动物操音乐)老师随幼儿一起翩翩起舞,并鼓励幼儿:“看,多漂亮的小鸡呀!聪明的小狗走得多好!可爱的小猫今天特别精神!哇!小鸭今天跳得可好啦!”

(当音乐停时)

师:“你们真是一群聪明可爱的小动物,现在我们来到了森林动物园,看看我们小动物的家是怎样的?小动物们又是怎样学本领的?看看我们谁最能干,谁最认真,谁最聪明?

2、小动物学唱歌

师:“小动物们!看!谁来了?”(师转身把小鸡头饰戴上)

幼:“小鸡来了!”

(1)幼儿拍出节奏:|叽叽 叽|叽叽 叽|

(2)用以上方法和幼儿一起练习小猫、小狗、小鸭的叫声。| 喵 喵 |喵喵| ;

呷— | 呷—| ; 汪—| 汪汪 | 汪—| 汪汪 |

(3)在音乐伴奏下进行节奏练习。

(4)师:“树上的小鸟听见你们在唱歌,它也想唱一唱。”在老师的指挥下有感情地运用强弱对比的声音唱歌曲:《两只小鸟》

3、学习节奏乐《小星星》

(1)出示挂图(1)

(活泼调皮的星星)

师:“天黑了,妈妈带着小朋友出来散步了,你们猜猜这时候什么东西在天空中最调皮,象一只只小眼睛一样看着我们?

老师引导幼儿说出要用轻快、跳跃的唱法来表现闪烁的星星。

(2)师:“我们可以用什么节奏型来表现轻快、跳跃的小星星”(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各部位拍出X X | X X|的节奏。

(3)出示挂图(2)

(安静柔美的星星)

师:“小星星玩累了,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引导幼儿用舒缓、连贯的唱法表现累了的小星星。

师:“现在我们又可以用什么节奏型来表现玩累的小星星?(引导幼儿拍出X—|X—的节奏型)

(4)引导幼儿听音乐进行节奏练习。

(5)幼儿分别用跳跃和连贯的唱法演唱歌曲。

5、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敲出两种不同的节奏型(提示幼儿不同情绪的乐曲可选用什么乐器呢?)

(1)先请一组小朋友拿乐器敲出笑星星的节奏型,另外一组小朋友可做点头动作。

(2)再请一组小朋友拿乐器敲出睡觉星星的节奏型,另外一组小朋友可做点头动作。

6、两组幼儿一起配上乐器,为歌曲《闪烁的星星》伴奏。

7、音游《小动物回家》

师:刚才小朋友演奏得又整齐又动听,今天我们在森林动物园里渡过了愉快的一天,现在我们听着音乐,玩小动物回家的游戏吧!

(1)师弹出代表各种小动物的乐曲,幼儿听音即兴做相应的动作,音乐结束时最后一个长音的唱名必须是C大调的135音高。

(2)当变换代表另一些小动物的乐曲时,游戏重新开始。

8、结束活动

闪烁的小星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第3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无意识欣赏,天才教育,心理学

由铃木镇一先生创设的“天才教育体系”至今已经有60余年了, 由于这一体系能让相当数量的儿童在较小的年龄或短时间内获得一定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能力方面的可观进步, 因此很快获得了音乐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成为近现代儿童教育的重要体系。其中, 浸润式的音乐欣赏方法是“天才教育体系”中提高儿童学习音乐技能技巧和提高音乐能力最佳的欣赏教学模式。

目前, 音乐教育领域中, 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仍有较大的争议, 很多幼儿园的儿童音乐教育更多的是让儿童通过识记和练习来掌握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已经形成的音乐文化和音乐知识。比如, 学唱一首儿童歌曲、知道某种节奏型等。教学改革做得比较好的幼儿园, 音乐教学课堂里会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完成以上所说的教学目标。当然, 这样的音乐教学是有必要的, 但并不应该占据全部音乐教学课堂。应该有一种音乐教学方法让儿童自主地感受音乐、产生联想、体会情感。这是浸润式音乐教学法想要做到的。

一、什么是浸润式音乐教学法

浸润式音乐教学法正是由铃木镇一先生的这一教育体系带来的灵感。浸润式音乐教学法是在幼儿园开展一种新颖的音乐教育环境, 这个教育环境以音乐作为一种语言,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一音乐语言, 像学习母语一样接受音乐欣赏教育, 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会倾听、欣赏音乐, 最后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

将幼儿放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中“浸润”并不是盲目和随意的, 我们选择的音乐是富有典型性和符合幼儿当时正在进行的活动。比如, 幼儿在午睡前, 教师播放肖邦的《夜曲》Op.9, 这是一首肖邦早期的钢琴作品, 对幼儿来说深入地欣赏这样一部作品几乎是不可能的。利用浸润式音乐教学法, 我们在一段时间内每逢幼儿午睡前的这段时间来播放作品, 慢慢的朗朗上口的旋律渐渐在幼儿的脑海中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在这样的基础上, 教师利用音乐课的时间为幼儿简单介绍作曲家生平和作品创作的背景, 幼儿更易接受。这样浸润式音乐教学法下学习的音乐作品将深深地刻入幼儿的记忆, 很难忘记。

铃木镇一先生的“天才教育体系”目标是让更多的幼儿在短时间或是在较小的年龄就能获得较高的技巧。笔者并不完全赞同这一点, 浸润式音乐教学法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培训出多高的音乐演奏技巧或是很高的音乐欣赏水平, 而是要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和提升他们的音乐品位。

二、浸润式音乐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一) 心理分析

儿童欣赏音乐的活动其实是审美活动, 在欣赏音乐的这一过程中, 儿童自发地充分调动自己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因素, 对播放的音乐作品进行充分的体验和认知, 与成人相比较, 儿童的欣赏水平较为肤浅, 但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却超过成人。

学前至学龄儿童认知活动由不随意性、不自觉性向随意性、自觉性发展。因此, 通常来说让儿童长时间地积极主动地欣赏音乐或进行音乐探究活动是不太现实的。许卓娅老师在一项研究中发现, 自然的集体教学条件下, 3岁儿童中有70%~90%的儿童能将“沉浸状态”保持15分钟以上。这充分说明, 儿童虽然耐心和恒心有限, 但如果创设出以音乐为语言的教学环境, 让音乐伴随着儿童的活动过程, 儿童虽然没有自主、积极地去学习音乐, 却能最大限度、无意识地接受音乐作品。

(二) 教育学理论

浸润式音乐教学法具有游戏性。音乐是形象而富有情感的, 音乐教育更是活泼生动的, 浸润式音乐教学法中的游戏性是音乐游戏的实质, 这样较自由、灵活松散的教学模式正体现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要求。

浸润式音乐教学法体现了环境与教育理论。我们都知道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地发展, 更可以培养儿童各方面的能力。近几年幼儿园特别注重创设环境教育, 这里的环境指的是看得见、摸得到的环境, 如墙饰、橱窗等。其实环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这些具体的表象, 还可以是像音乐这样看不见、摸不到的。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对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三、教学实验

(一) 教学开展情况

由于幼儿园小班阶段幼儿的注意力较为分散, 审美能力、表达能力、联想能力等都较为薄弱, 这就更能体现出使用浸润式音乐教学法和没有使用这种教学法两个班级幼儿对音乐敏感度的强弱。

实验进行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 实验对象为建邺区实验幼儿园小四班和小五班的共60名幼儿。

小四班30名幼儿为实验班, 每天分三个时段进行浸润式音乐教学法。时间分别是:区域活动8:30-8:50;午睡前12:00-12:15;午睡起床时14:20-14:30, 小五班30名幼儿为对照班。对照班在以上时间段不进行浸润式音乐教学法, 两个班级在每月的第三周进行同样课题和难度的音乐课。

实验班三次浸润式音乐教学法的音乐素材有:《天鹅》《狮王进行曲》《夜曲》《勃拉姆斯摇篮曲》《小狗圆舞曲》《鳟鱼变奏曲》《春之歌》《欢乐颂》等。

每天三次浸润式音乐教学法播放的音乐作品都相同, 连续播放一个月时间。每个月第三周的音乐课进行该乐曲的作品介绍、作曲家介绍等内容。以11月为例, 该月的浸润式音乐教学法使用的音乐作品是贝多芬的《欢乐颂》。在进行了三周的浸润式音乐欣赏后, 音乐课上当教师放出《欢乐颂》这一作品时, 实验班90%以上的儿童都表示听过这首作品, 45%以上的儿童能跟随音乐哼唱出该作品的主要旋律。而对照班30名幼儿在园期间未听过《欢乐颂》这首作品, 当音乐课教师播放该曲目时, 仅有1名儿童表示听过这首作品, 没有幼儿可以跟随音乐哼唱出该作品的主要旋律。当音乐课上教师对《欢乐颂》作品进行介绍时,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幼儿表现出了极大的反差:实验班的幼儿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介绍等内容有浓厚的兴趣, 整节课学习气氛和课堂纪律都非常好, 教学目标全部达成, 幼儿有了一次非常愉快的音乐欣赏经历。相反对照班幼儿对这部作品兴趣寡淡, 无论是课堂纪律还是教学目标完成情况都非常不好, 教师表示对这群3岁半的孩子而言, 这部作品的欣赏实在太难了。上完音乐课后的一周时间内, 实验班依然用这首作品进行浸润式音乐教学法, 和前三周相比, 幼儿从之前的不会特别去注意听音乐变成了积极主动去注意听音乐, 并在日常活动中轻哼乐曲旋律。一个月后, 实验班80%以上的儿童都能哼唱出该首作品的主要旋律, 并表示出对音乐的极大兴趣。

同样是3岁半的儿童,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这首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上有了非常大的差距, 这充分说明浸润式音乐教学法对较小年龄的幼儿在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上有极大的作用。

(二) 结果及分析

浸润式音乐教学法的实验成果不仅可以从欣赏能力的检测看出, 更可以从家长和教师的问卷和访谈中有所体现。

在对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检测中不难发现, 因为幼儿“浸润”在了良好的音乐环境中进行日常活动, 看似没有主动去学习或倾听音乐作品, 但其实作品的主要旋律一直萦绕在他们的耳边, 当音乐课上教师播放该作品时, 幼儿惊奇地发现这首音乐作品是一直“伴着大家午睡的音乐”, 这时候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便产生了。

在对家长和教师的访谈中, 我们发现幼儿的学习成就感增强了, 自信心也有所增加, 有一些家长甚至反映, 孩子回家后主动要求爸妈播放一些古典音乐, 或是要求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我们在实验班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 对浸润式音乐教学法满意的家长占61%, 较满意的占39%, 不满意的家长为0, 这充分说明家长对浸润式教学法持肯定的态度。

经过半年的浸润式音乐教学法的学习, 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幼儿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内容并完成音乐联想和想象;音乐欣赏与其他活动密切联系使幼儿加深乐曲印象;音乐欣赏带给幼儿愉快的审美体验。3岁半左右的幼儿原本不可能学习和欣赏抽象深奥的古典音乐, 但运用浸润式音乐教学法, 这一切却成为可能。儿童期是我们人一生中最为特殊的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是最强的。创设极富美感的音乐环境,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在不给他们增加学习负担的基础上, 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音乐欣赏能力, 促使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审美感知能力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浸润式音乐教学法是一个值得推行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幼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刘焱.幼儿音乐教学法[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3.

[3]张前.音乐欣赏心理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4]张前, 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5]铃木镇一.爱的教育:教育的新途径[M].黄宗汉, 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5.

闪烁的小星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第4篇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

《闪烁的小星》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闪烁的小星

活动目标:

1、继续巩固、学习多声部卡侬的技能。在熟练掌握二声部卡侬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三声部、四声部的卡侬。

2、在四声部卡侬的基础上,学习用乐器进行卡侬练习。

3、培养幼儿对卡侬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能熟练演唱《闪烁的小星》这首歌曲。

2、幼儿已有二声部卡侬的经验。

3、乐器准备:碰铃、沙球、握铃、三角铁、铝板琴。

活动过程:

一、导入:老师:“小朋友,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静谧的夜空中,有谁会对着我们眨眼睛呢?” 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小星星真可爱,他们最喜欢藏在深蓝色的幕布后面对我们眨眼睛、微微笑。你们听,他们还在快乐地唱着歌呢!”(播放音乐《闪烁的小星》)

二、唱歌《闪烁的小星》

(1)齐唱。老师:“我们小朋友都会唱这首歌了,来,我们一起用好听的、甜美的声音来唱一唱《闪烁的小星》”

(2)二声部轮唱。老师:“小朋友唱得真棒。今天曹老师要用这首歌和小朋友玩卡侬游戏,现在,我们分成两组来进行演唱。”

(3)三声部轮唱。老师:“小朋友唱得真好听,刚才,我们分成两组来演唱了这首歌,小朋友都能很好地坚持自己的声部,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分成三组来演唱,好不好?”

(4)四声部轮唱。老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的很能干,居然把三声部唱得这么好听。那么,你们有没有信心向四声部发出挑战?”

三、乐器卡侬。

老师:“小朋友真聪明,四声部的卡侬都给你们学会了。你们把歌曲唱得这么好听,现在,我们班的小乐器朋友都想来唱一唱了。我们给小乐器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它们也来唱一唱好吗?”

第一层次:边唱边演奏。

第二层次:边唱边演奏,歌声小一点,突出乐器声。

第三层次:每一小组加一个铝板琴,与乐器进行合奏。屈老师教案网

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四、结束

老师:“小朋友演奏得真棒,下一次,我们组成一个小乐队,将这首优美的歌曲演奏给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听,好吗?”(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小班打击乐教案:闪烁的小星 第5篇

1、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

2、积极参与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学会唱歌并合拍。

3、能积极参与演奏,初步了解集体演奏的基本常规。

活动准备:乐器:碰玲、铃鼓、串铃《小星星》磁带。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及感受4|4拍音乐节奏,欣赏《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师一起随着节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节奏。

二、图片引入主题,欣赏歌曲:每当天黑了,天空中就会出现许多许多的小星星,你们见过他们吗?

1、你觉得小星星在天空中像什么?

2、欣赏歌曲《小星星》;“星星宝宝快乐的唱起了歌。听——”

3、歌曲里的小星星像什么?为什么说小星星像眼睛?

三、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第二次欣赏歌曲《小星星》:“听听小星星在天空中,是怎样的?”

小结:一闪一闪、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进一步熟悉歌词。

2、“怎样唱出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唱出“一闪一闪”的跳跃的感觉;

运用手势配合唱出“一闪一闪”的跳跃感;

三、初步学习听着音乐的旋律,用乐器演奏;

1、“听到小朋友好听的歌声,小乐器也想来唱一唱——”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小乐器叫什么名字?”(进一步熟悉各种乐器的名称)

2、现在让小乐器听着音乐和我们一起唱一唱——鼓励幼儿听旋律大胆演奏;

3、请个别幼儿到前面听音乐演奏,“我们来听一听,这几位小朋友的小乐器唱的可好听了,它是怎样唱的?”“我们跟着它也来学一学。”(练习节奏x-∣x-)

闪烁的小星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第6篇

2.歌曲《闪烁的小星》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的、自然的、轻快的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多种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3.尝试变化节奏、速度等创作并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表达出多种情绪。

三、教学重点: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四、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表达不同的情绪。

五、教学准备:大小星星数个、多媒体、电子琴、小军鼓、天空的布景等。

六、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体验音的强弱

1.听琴声模仿各种小动物进教室,师用“强、弱、快、慢”四种变化来演奏。2.游戏“吹泡泡”,说说听鼓声游戏“吹泡泡”应怎么玩?师击鼓并对学生及时鼓励。

(学生围成圆圈听鼓声,强时圆圈变大,弱时圆圈变小,最强时破裂,并用不同的动作造型。)(二)、创编节奏--探索感知音的强弱

1.出示一颗大星星、一颗小星星,请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大小星星。(动作或声音)2.出示一条2/4拍的星星图示。你能在看到大星星的时候用强的声音表示,小星星用弱的声音表示吗?(让学生找规律,鼓励各种不同的形式)(三)、创设情景--体验音乐形象

1.师:这两颗星星给小朋友们带来两首曲子,一首是大星星唱的,一首是小星星唱的,(播放乐曲《龙咚锵》《摇篮曲》)。听到强烈的、热闹的音乐时站起来拍手;听到弱的、安静的音乐时坐着用动作表现。

2.你们觉得这两首曲子一样吗?那你们说哪一首曲子是大星星唱的?哪首是小星星唱的? 3.小朋友们表现这么好,老师把美丽的夜空带到我们的教室里。(放《闪烁的小星》 音乐,背景谱)

4.请小朋友们把老师奖给你的小星星贴到背景布上。

5.星星从这么远的地方过来,看小朋友们上课,那你们怎么向他们问好呢?(引导 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与星星问好。(四)、歌曲教学: 1.初听歌曲。(完整的)

师:小星星啊越聚越多,满天都是小星星,他们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你听他们还在唱歌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边听边拍手(学生看图谱,初听歌曲)。

a.这首曲子很多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都学过了,那你们能不能用”la”来唱?(师伴奏)。b.小朋友们唱得真好,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小朋友,谁能念出黑板上所有的字(歌词),全念对的小朋友老师奖给他一颗星星。

2.老师黑板上的歌词用大小星星(强弱关系贴出来)(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为(2拍节奏)歌曲伴奏。)3.图谱结合,学唱歌曲。4.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a.静静的夜空小星星们排着队伍出来了,向小朋友平时排队一样,很整齐的出来(引导学生用慢的速度来唱)

b.小朋友们在妈妈的怀抱里一摇一摇睡着了,小星星也在哄我们睡觉呢。(引导学生用慢的速度来唱)c.这时夜空里的小星星看小朋友们都睡了,就唱起歌跳起舞来。(让小朋友们用快地速度来唱,并编动作边唱边跳)。

(五)、让学生自由的展现自己的才华

小星星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的,都在看着我们,你看这位小朋友正拿着画笔让自己坐在月亮上看小朋友跳舞呢。(布景上画着一位小朋友坐在月亮上)

那小朋友们能不能把星空打扮得更漂亮呢?(让全班小朋友们分组讨论后,再上来直接画在背景布上。(通过唱、跳、画演等不同的方式,感受艺术美,体验成功的喜悦)你们画得真好。(让他们随便画)

(六)、课堂小结:

闪烁的小星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第7篇

一、个性教育的内涵

对于个性教育的研究, 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都已经有过探讨, 各个领域分别从不同角度给与了个性教育不同的理解。本文采纳了教育学家对个性教育的理解。个性教育包括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即教育要尊重人和人性,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和热爱幼儿, 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二是指教育个人化或曰个别化即幼儿教育应该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考虑幼儿的群体差异, 根据幼儿个人天赋、特长、兴趣、爱好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 通过对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的考虑来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教育;三是指教育的特色化即幼儿园要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创设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包括有个性特色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四是指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诣的人即幼儿园中的个性教育尊重与发展幼儿个性, 其目的是提升幼儿的全面素质。[1]

二、蒙台梭利教育中的个性教育

1、蒙台梭利教育的儿童心理学理论

蒙台梭利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儿童的发展进行了论述:儿童的发展具有“胚胎期”、“敏感期”、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这些都充分说明蒙氏教育中尊重幼儿并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对幼儿进行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其中, 蒙台梭利提出的“敏感期”是指幼儿在某个方面的技能最容易形成的时期。但是幼儿的各种技能的“敏感期”不是相同的, 因此蒙台梭利提出应根据幼儿的“敏感期”对幼儿进行最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内容。如:语言敏感期是出生后2个月到8岁;秩序敏感期是出生后l个月到2岁:细节敏感期是1-2岁。

蒙台梭利还提出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儿童个性的形成期 (0-6岁) 。又可分为两个时期0-3岁和3-6岁。

0-3岁为儿童的“胚胎期”或“无意识时期”。这一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 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存在着模糊的印象, 儿童的意识在逐渐觉醒。在这个阶段的幼儿还不能对自己行为进行判断, 儿童最重要的是需要物质的满足, 但是到这个阶段末期儿童可以通过语言来与成人进行交流与反抗。3-6岁为儿童的个性形成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实现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这个阶段的幼儿开始观察周围事物、通过活动和练习来实现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

第二阶段为6-1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在智力、才能上进一步发展, 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了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特征为: (1) 要求离开过去那种狭小的生活圈子; (2) 开始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3) 产生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儿童的心理特征的改变在教育方法与教材的选择上都进行了改变与调整, 从培养儿童具体操作能力到锻炼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

第三阶段为12-18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进入青春期, 儿童能够自己做出价值判断、自己对周围事物有了独立的见解和想法、儿童已经具有了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出现了爱国心。这个阶段的儿童教育重点是社会交往技能的培养。

蒙台梭利根据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任务, 表现了对儿童的理解与尊重。这与我们当今所倡导个性教育思想, 尊重幼儿的主动性具有一致性。

2、蒙台梭利教育的教育观

蒙台梭利的教育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蒙台梭利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每个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儿童的发展具有与其他儿童不同的发展特点, 儿童在“吸收的心理”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对于周围事物的认识具有不同的认识层面。蒙台梭利的教育就是让每个儿童都能形成健康、积极、乐观的个性, 并且尊重每个幼儿, 为幼儿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2、教育方法上:蒙台梭利主张为儿童设置有准备的环境, 有准备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在这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就是要求家长和教师能为儿童的发展创设一些物质环境, 给儿童提供一个能独立探索的空间。在有准备环境的基础上要求儿童能够通过“工作”来发展自己的各方面技能, 主张儿童通过自由自主的活动来进行, 儿童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想要进行的各项“工作”, 为儿童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蒙氏教育主张通过感觉训练来对儿童进行教育, 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儿童实行个别教育采用这种一对一的教育方式。3、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上, 蒙氏教育涉及数学、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等各个领域, 培养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以实现儿童健康、全面的发展。

3、蒙台梭利教育的教师观

蒙台梭利教育中, 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引导者。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并不是通过传统的讲授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 教师仅仅是儿童获得知识的引导者, 为儿童的发展构建一个支架。教师在引导幼儿的过程中, 使儿童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当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这时教师就可以发挥引导者的角色来引导幼儿达到知识的顶峰。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儿童与教师之间不是被引导与引导的关系, 而是一种亲密的朋友关系。

教师要关心儿童、热爱儿童、尊重儿童。蒙氏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求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儿童, 而是要与儿童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 能把儿童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看待, 在处理儿童问题时尊重幼儿的感受和想法。

4、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内容的核心,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儿童的感觉训练, 感觉训练成为蒙氏教育进行的先导, 蒙氏教育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应用感觉训练这种模式, 在进行感觉训练时, 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施教, 幼儿在教师的陪伴下完成感觉训练课程, 感觉训练过程中儿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蒙氏个性教育对我国幼儿园的启示

1、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 实现教师观念与行为的一致性

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在一定的意识的支配下出现的特定的活动, 教师在个性教育中出现的观念与行为的脱节正是由于教师在观念上没有真正接受这种教育方式的体现。因此要想改变教师在教育行为上的缺陷, 首先要改变教师的传统的教育观念, 改变教师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 加深教师对个性教育的理解;其次, 幼儿园领导者给教师以自由, 让其发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再次, 扩大教师的教育视野, 组织外出的参观与学习, 让教师能够亲身感受到实施个性教育的意义;再次, 聘请校外的专家对本园教师进行专业行的培训与指导, 与教师进行双向互动, 帮助教师解决在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最后, 改变传统的对教师的评价机制, 在评价中注重过程行评价而不应以结果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指标。

2、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

幼儿的发展受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环境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一个良好环境的创设将会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外部支持。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环境, 一个是心理环境。物质环境的创设为幼儿进行活动提供了空间即场所, 在为幼儿提供物质环境包括影响幼儿的各种设施的布置与陈列, 在为幼儿进行空间设置时, 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 是幼儿在这样的空间中能自由交流自己的情感与想法;空间的设置还应该体现生态性, 为幼儿提供一个接触自然的机会;空间的布置要符合幼儿的需要与兴趣。如:墙饰的布置方面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 墙饰的内容要能激起幼儿的兴趣及探索的愿望, 同时在布置墙饰的时候教师要与一起动手操作, 教师要听取幼儿的意见与想法, 给与幼儿独立发表意见的时间, 这样在布置墙饰的过程中就发挥了幼儿的自主行、选择性、能动行和创造行的培养。

环境中的软环境即心理环境对幼儿将来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在心理环境的创设中教师要转变对幼儿的态度, 教师应该以一种民主、平等的心态对待幼儿, 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气氛;教师应加强与幼儿的情感交流, 及时的掌握幼儿的情绪变化, 这样教师就能在日常的教学中针对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幼儿的错误, 允许幼儿犯错误, 给予幼儿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安全的心理环境。在心理环境的创设中还包括幼儿同伴之间的和谐、友好的关系。幼儿之间的和谐关系能够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助的关系, 培养幼儿的分享精神, 让幼儿学会关心身边、周围的幼儿。让幼儿在一个充满爱的集体中生活, 必然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给幼儿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

3、提高幼儿的主体性地位

在幼儿园中, 幼儿主体地位的提高必须通过教师, 在幼儿教育中, 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是一对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幼儿主体地位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从传统的讲授式学习变为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第二,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集体教学变为以小组学习, 个别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第三, 教师在课程的设置上从预设课程转变为生成性课程, 允许幼儿对课程说“不”。第四, 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 要满足幼儿的需要和兴趣, 而不是从自己的要求出发。第五, 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提高教师的主体地位, 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调整课程, 同时对教师的评价实现多元化即评价的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王义高:《当代宏观教育思潮之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6, (2) 。

[2]刘雯、杨丽珠:《论蒙台俊利儿童个性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教育科学》, 1997年。

[3]鲍亚:《蒙台梭利儿童课程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07年。

[4]陈惠虹:《蒙台梭利体系之感觉教育》, 硕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06年。

[5]谷忠玉:《儿童自我教育——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精华》, 《教育科学》, 2000年。

闪烁的小星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第8篇

教学目标

1.用跳跃的声音唱出小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形象。

2.用“叮”和“恩”配唱。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重点难点:

1、用跳跃的声音唱出小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形象。

2、环境与材料音乐录音带

3、指导用“叮”和“恩”配唱。

一次备课

欣赏歌曲

--教师为幼儿播放《闪烁的小星(一)》和《闪烁的小星(二)》。

--讨论:这两首歌里唱到的小星星有什么不同?

学唱歌曲

--播放《闪烁的小星(一)》,教师可请幼儿起立,双手举过头顶,作捏拢放开的动作,模仿小星星闸眼睛的样子,同时

跟唱。

--播放《闪烁的小星(二)》,请哟额面对小椅子,蹲下,双臂放在小椅子上,头枕双臂,闭上眼睛模仿小星星睡着的样子,同时跟唱。

合唱

--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唱主旋律,一组唱衬词,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合唱。

--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眨眼睛的小星星?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睡觉的小星星?

--将《闪烁的小星(一)、(二)》连起来演唱。

教学反思:

1.“以听为中心”,巩固活动重点。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听”是一切教学的根本,如果忽略了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了,在聆听中我们可以感受美的音乐,也是在聆听中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因此我先请孩子们听老师的范唱,让孩子发现“老师的结束句是越来越慢的”、“老师唱得是有轻有响的”、“老师唱的是有感情的”……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感觉到他们在用心聆听,也正是孩子们的认真倾听,帮助他们成功的解决了活动重点——分辨音的强弱,并能连贯的运用到歌曲中去,改变了第一遍演唱时只会直着嗓子的演唱,重新展现了小星星调皮活泼的音乐形象。

2.“以译为要领”,领悟歌词意境。《闪烁的小星》虽然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歌曲,但根深蒂固的东西往往也是很难改变的,孩子们已经习惯了一成不变的演唱,习惯了喊叫式的演唱,因此改变他们的演唱方式是放在我面前的难题,由于旋律比较简单,所以我决定从歌词入手,在大家熟悉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歌词理解音乐,从而达到重塑音乐形象的目标。歌词“一闪一闪亮晶晶”、“好像千万小眼睛”等句子都是小星星活泼可爱的表现,通过对歌词的直译理解,孩子在歌词中领悟到了隐藏的音乐情感,改变了演唱方式,领悟了歌词意境。

3.“以动为根基”,发挥创造火花。本次活动中的另一个重点是创编歌曲动作,于是我请孩子们先自己想象自己就是小星星,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在集体表演后请孩子们想想还有哪些动作,鼓励孩子多“动”,动手、动脑、动眼,创编和别的孩子不同的动作。一堂有美感的音乐课应该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感应,心灵的共振,用心的投入才能营造出积极健康、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因此我试图给孩子们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氛围,在歌曲的前奏与尾声,我采用高音区的伴奏,把孩子们带入了音乐的世界中,用音乐来引导孩子们用纯净的声音、清澈的声音来演唱,使孩子们在星星的带领下进入甜美的梦乡。

《小星星》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第9篇

1、熟悉歌词,尝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发现歌曲中相同的部分,帮助自己记忆歌词。

3、创编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的动作加入演唱,提高演唱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画面。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2、《合拢放开》

3、《这是小兵》

4、《小鸟醒来了》

5、《不再麻烦好妈妈》

二、美丽的星星

1、你看到夏天的晴朗的夜晚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星星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鼓励幼儿尽量和同伴表达得不一样。

3、教师出示幼儿星空画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星星是什么样子的?小星星在天空中是什么样子的?(一闪一闪亮晶晶)天上有多少小星星?(满天都是小星星)小星星在天上干什么?(挂在天空放光明)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像什么?(好像许多小眼睛)

4、教师在幼儿回答后,轻轻念出歌词:刘老师把小星星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美景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

5、刚才老师念的儿歌的时候你们发现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吗?

6、幼儿回答后,教师进行小结,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哪些地方相同。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进行范唱,在范唱个过程中注意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老师还会用美妙的声音把小星星的儿歌唱出来。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演唱歌曲1—2遍: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动听的歌曲。

四、创编动作

1、小星星是怎样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的,你们能来学一学吗?

2、请小朋友一边表演动作一边演唱歌曲:我们一边按照歌曲的节奏表演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动作,一边演唱歌曲。

闪烁的小星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第10篇

活动目标:

1、熟悉歌词,尝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发现歌曲中相同的部分,帮助自己记忆歌词。

3、创编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的动作加入演唱,提高演唱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画面。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2、《合拢放开》

3、《这是小兵》

4、《小鸟醒来了》

5、《不再麻烦好妈妈》

二、美丽的星星

1、你看到夏天的晴朗的夜晚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星星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鼓励幼儿尽量和同伴表达得不一样。

3、教师出示幼儿星空画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星星是什么样子的?"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小星星在天空中是什么样子的?(一闪一闪亮晶晶)天上有多少小星星?(满天都是小星星)小星星在天上干什么?(挂在天空放光明)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像什么?(好像许多小眼睛)

4、教师在幼儿回答后,轻轻念出歌词:刘老师把小星星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美景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

5、刚才老师念的儿歌的时候你们发现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吗?

6、幼儿回答后,教师进行小结,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哪些地方相同。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进行范唱,在范唱个过程中注意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老师还会用美妙的声音把小星星的儿歌唱出来。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演唱歌曲1—2遍: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动听的歌曲。

四、创编动作

1、小星星是怎样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的,你们能来学一学吗?

2、请小朋友一边表演动作一边演唱歌曲:我们一边按照歌曲的节奏表演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动作,一边演唱歌曲。

3、我们来接唱歌曲:一二三组唱一句,四五六组唱一句,然后又是一二三组唱一句,四五六组唱一句。

教学反思:

本课整体上的效果还是不错,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个别的学生有时做一些课堂小动作,影响教学,其次是学生的主动性有些欠缺应该设计一些合作交流的环节。教师要认真反思,从教学环节设计入手,争取减少走神的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闪烁的小星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第11篇

设计意图:

《小星星》这个音乐活动简单又富有趣味,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对小星星这首歌曲已经耳熟能唱,通过猜想、讨论,倾听,使幼儿更好地熟悉歌曲节奏。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巧妙提问,运用幼儿熟悉的奥尔夫音乐教具,让幼儿在游戏中从听觉感知节奏型,乐于用好听的声音和节奏去进行伴奏,感受声音的奇特。并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表演尝试制造简单的声音效果在增加幼儿乐趣的同时,使其对节奏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活动目标:

1、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

2、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3、了解儿歌的含义。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分析

活动重点: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难点: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歌曲《小星星》

物质准备:

1、串铃若干,三角铁若干

2、黑色夜空,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星星舞会

1、教师出示黑色的夜空,讲述夜空孤单的故事

2、出示一颗星星在黑色的夜空和夜空对话,决定请出星星家族举办星星舞会,让夜空不再孤单

二、星星舞会筹备可是缺少音乐伴奏,介绍今天使用的奥尔夫乐器:三角铁和串铃,请他们来为我们的音乐进行伴奏

三、练习舞会节奏

1、那么怎么练?看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把舞会的节奏画下来了,小朋友请看

× × ︳ × × ︳ × × ︳ ×-‖

2、集体拍手一起练习节奏;

3、师敲三角铁,幼儿拍手,结束部分加上串铃动作;

4、出示图谱,师敲三角铁,请个别幼儿摇铃配合;

三、合作表演

小星星说小朋友敲出的节奏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吧

1、教师和幼儿集体合作用音乐加伴奏(师用三角铁,幼儿用串铃)

2、老师觉得串铃的声音很好听,也想试一试,和小朋友交换下伴奏

3、舞会正式开始,请所有幼儿随音乐合作伴奏表演

4、舞会真热闹,星星们可开心了,还想在跳一会,你们还可以再给它们伴奏吗?幼儿交换乐器随音乐伴奏。

四、课堂延伸:

星星舞会已经有了乐队的伴奏,还需要什么?下次我们准备好了再一起来参加。

课后反思:

小星星这个活动一开始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孩子们很喜欢,接下来节奏练习,以及加上奥尔夫乐器合作表演孩子们都表现的很好,唯一觉得整堂课缺乏的是孩子们自主的东西比较少,好像都是老师想了很多方法让孩子学,孩子也很认真的学会,但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现就少了,所以,觉得以后音乐课中要更加注重孩子自主性。

闪烁的小星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第12篇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音乐节奏感,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2.感受乐曲的优美,熟悉4/4节奏型。愿意在音乐伴奏下感受音乐、表现节奏。

3.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

这是一段非常优美动听的旋律,乐曲所要表现的是黑夜里满天星星闪烁、此起彼伏的美景。让幼儿熟悉4/4节奏是本教材的重点;而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鼓励幼儿大胆在音乐伴奏下表现音无法、表现节奏是本教材的难点。

环境创设及材料

1.录音磁带“小星星”。(三种乐器演奏的“小星星”)

2.若干圆舞板、三角铁、串铃、铃鼓、小铃等乐器。

3.绸带、纱巾、花朵等舞蹈道具。

设计思路

对中班上期的幼儿来说引导他们参加音乐活动并且对音乐活动有浓厚的兴趣这并不难。然而要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节奏感则需要长时间地培养与不断地给予感受。就一个4/4节奏来说,并不仅仅通过一个集体活动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较长时间,在多种手段、多种刺激下才能形成。因此在本教材里就尝试通过玩乐器,通过自由创编舞蹈来不断体会4/4节奏。另外鼓励中班幼儿根据不同音乐形象大胆表现音乐、表现节奏是本教材的难点,因为这就要求幼儿把平日里模仿到的动作,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并在音乐伴奏下加以展现。它需要幼儿一种经验,更需要一种勇气。而事实上如果幼儿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那么音乐活动的真正魅力就体现了。

活动流程

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节奏,尝试表现乐曲——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的节奏——角落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乐曲、表现乐曲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节奏、尝试表现乐曲。

(1)听赏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激发幼儿对乐曲的兴趣。

说明:在角落活动中引导幼儿花几分钟的时间听一听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此内容可延续4-5天。

(2)听赏乐曲、感受乐曲,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尝试表现乐曲。如幼儿可以用舞蹈动作表现乐曲,幼儿也可以借助各种打击乐器表现乐曲。

说明:这一阶段幼儿在角落里玩的时间可以有10天左右。教师指导的重点是不断挖掘幼儿的闪光点,譬如幼儿用不同的乐器表现乐曲、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乐曲等。最主要的是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以及幼儿初步的4/4节奏感。(文.章出自星星教.案网)这里要提醒的是4/4节奏也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型,如X — — — | X — — |;如:— X — | X — X —|;如:X X X X | X X X X |;又如XX XX XX XX | XX XX XX XX |。教师可通过每次角落游戏的讲评让幼儿体会角落活动中的成功和愉悦。

(3)注意生活中引导幼儿多感受不同4/4节奏,如 X X X X | 如 X X X X | XX XX XX X | 又如:XX XX X | X X XX X |

请你过来!我们都是 我们 都是 好朋 友 我呀 长大了,你 也 长大 了!

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2.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老师和幼儿共同听赏乐曲,感受乐曲优美,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小星星”,讲的是小星星的故事。

A.游戏“快乐大转盘”。

游戏玩法:老师扮演月亮姐姐,小朋友是满天的星星。星星围成大圈,月亮姐姐在中央。音乐前奏起月亮姐姐转圈;星星跟着音乐拍手。前奏结束前月亮姐姐要点到一颗小星星,小星星就马上起来,跟着音乐做动作(如眨眼、睡觉、或者跳舞)。其他小星星和月亮姐姐都必须马上跟着他(她)一起有节奏地动作,直至乐曲结束。待到间奏起,月亮姐姐再次转圈去另一颗小星星,游戏如此循环反复。

游戏规则:小星星必须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别人做过的动作就不能再做,否则算输。

说明:这个游戏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兴趣和积极性。在鼓励幼儿大胆地模仿别人动作并表现音乐中,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让幼儿按音乐节奏活动,并不重复别人的动作,更应放在幼儿会用动作展现不同的节奏型。如有幼儿用 X X X X X X | 应该表扬

点头 点头 拍手拍手 拍手拍手

而有幼儿用 X — X — | X X X X | 也该好好鼓励。

扭屁 股 扭屁 股 拍手 拍手 拍手 拍手

B.引导幼儿听一段新的音乐(同一旋律的不同乐器演奏)鼓励听到不同乐器演奏表现不同动作、玩法、规则。指导重点同前。

说明:不同乐器表现同一旋律效果不同,如由小提琴演奏出的旋律较为流畅优美,幼儿的动作应该较为舒展、柔美;而由铝板琴演奏的旋律则感觉更多的是有节奏、有弹性。不同的乐器应该引导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

3.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歌曲。

表现角中让每一个幼儿能有机会参加活动,进一步表现乐曲,感受节奏。此内容可在表演角里再延续10天左右。

继续在角落里引导幼儿大胆地用各种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型,在角落活动的讲评中展现幼儿的游戏,以此让幼儿体会成功体会愉悦。

小星星 1 1 5 5 | 6 6 5 —— | 4 4 3 3 | 2 2 1 —— | 5 5 4 4 | 3 3 2 —— | 5 5 4 4 | 3 3 2 —— | 1 1 5 5 | 6 6 5 —— | 4 4 3 3 | 2 2 1 —— |

课后反思:

小星星这个活动一开始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孩子们很喜欢,接下来节奏练习,以及加上奥尔夫乐器合作表演孩子们都表现的很好,唯一觉得整堂课缺乏的是孩子们自主的东西比较少,好像都是老师想了很多方法让孩子学,孩子也很认真的学会,但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现就少了,所以,觉得以后音乐课中要更加注重孩子自主性。

闪烁的小星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第13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能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读出二拍子的强弱,感受歌曲宁静而平和的气氛。

2.感受和认识“X”、“X—”,识别其不同的形状和时值。

3.通过配乐朗诵、歌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乐曲的表现能力,体会同伴之间合作所带来的乐趣。教学内容: 1.唱《闪烁的小星》。2.认X、X—。

3.表演《闪烁的小星》。教材分析: 《闪烁的小星》是一首流传于世界各地的英国儿童歌曲,由一个具有三段体点的乐段组成。全曲除了个别地方使用五度跳进外,其余的旋律进行均为级进,因此显得宁静而平衡。全曲只用了六个不同的音,且都在儿童最自然的音区之内,一字对一音,非常适合低年级儿童演唱。歌词富于形象性,朗朗上口,表现出少年儿童天真无邪、充满幻想的特点,易为儿童所接受。教学重点: 1.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2.歌表演。教具准备: 课件、每人一张星星纸贴画、卡片(X、X—)(XXX—)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去看看。(播放乐曲)学生小跑进教室。2.师:跑得真累呀,我们休息一会儿,唱唱歌吧。(教师弹奏)学生两人一组,边相互拍手边演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哈哈》。3.师:我们继续前进。(播放乐曲).学生踏步走入座位。

【通过用语言描述一个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和期待进入学习,集中了注意力,激发了学习1 兴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同时提问:(1)这是什么地方?(天空)(2)天空中有什么?(星星)

(3)他是什么样的?(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的)师配乐朗诵:星空真美呀,星星真多呀。看,这边是牛郎星,那边是织女星,瞧,还有北斗七星。天上有数不完的星星,它们闪闪烁烁到天明。生边欣赏画面边听朗诵。

【学生通过欣赏动感的画面和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仿佛置身于浩瀚的星空之中。】

三、熟悉歌曲

师导入:我们把美丽的星空用动听的声音表现出来。1.播放歌曲。

学生边看画面边倾听歌曲。

2.提问:歌里唱了什么呢?(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3.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歌词。

【学生在融视觉、听觉于一体的情境中得到美的陶冶。】

四、认识X,X一

1.师出示卡片:x、x一。提问:这两个音符有什么不一样?(x一有一根小尾巴)2.出示卡片:X X X一

(1)按此节奏说一句话:亮晶晶一

学生模仿此节奏说一句话:小星星一 叽叽叽一

(2)师按照此节奏做一个动作,鼓励学生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动作。学生模仿此节奏做一个动作。

【学生通过比较音符的外形,根据这两个音符组成的节奏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动作,充分感受音符的时值。学生从书上找一找,巩固了对音符时值的理解,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五、朗读歌词

1.师边指画面边与学生一起朗读。学生边看画面边在老师的带领下朗读。2.播放歌曲伴奏。学生随歌曲节奏朗读歌词。3.加上跺脚、拍手的节奏朗读。

学生练习:X XIX跺跺拍XIXXIX—I拍跺跺拍

4.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朗读,一组打节奏。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不断变换朗读方式,让学生时时处在一种乐学的状态。】

六、学唱歌曲 1.师播放歌曲。

学生听赏,并用喜爱的动作打节奏。

2.师播放歌曲,让学生轻声跟着录音演唱。学生轻声跟唱。

3.师弹奏,要求会唱的学生大声唱,不会唱的可以用身体任何部位打节奏。学生跟琴声演唱或摆动身体。

4.师播放歌曲,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倾听。学生倾听、默唱。

【运用听赏法学习,可以避免枯燥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完整地了解歌曲。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己选择倾听方式,满足了他们需要的权利和自由,充分享受上课的乐趣。】

5.师:天渐渐地黑了,周围逐渐安静了,我们唱歌时该用什么样的声音?(轻轻的,小声唱。)6.师:对,只有轻声唱歌,才不会吵醒别人,而且声音也会好听。(要求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一遍,并且用身体动作表现。)学生演唱,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7.请几个学生上台表演。学生上台演唱,其余学生打节奏。

【教师用语言描述一个情境,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歌声演唱,也培养了学生尊敬别人、关心别人的情感。】

七、歌曲表演

1.师:请给歌曲编些简单的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创编)学生思考讨论。2.师:星空多美呀,你想变成小星星吗?(想)3.师要求学生把贴画粘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并且给每组星星命名。学生互相帮助,粘贴星星。

4师:表演时,可以转动、蹲下,比比谁的动作好。学生自由表演。

5.表扬有创意的学生。要求跟喜欢的伙伴合作,音乐停止时,利用老师指定的接触部位摆出一个造型(与一学生示范表演)。提醒学生千万不能碰撞,否则球会爆炸的。学生合作表演。6.变换接触部位表演。学生合作表演。

7.对他们的表演给予鼓励。几组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观看。8.要求学生交换合作伙伴继续表演。集体表演。

【通过自编动作,与同伴的合作表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时而提出要求、建议、意见,时而给他们的行为给予表扬与肯定,时而对他们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始终主动、有效地学习,并适时地让他们粘上贴画。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气氛活跃。】

八、结语

师:天亮了,星星该回家了,我们下次再来看他们。(播放乐曲《闪烁的小星》)学生自由出教室。

小班音乐《小星星》教案 第14篇

对于小班幼儿,他们自控能力差,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从而不遵守纪律,没有集体意识。而幼儿喜欢边做边唱边听所以我设计了此活动重在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活动目标:

要求幼儿初步学习用身体动作感受节奏,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准备:

1.打击乐人手一件:沙球、铃鼓、响木。

2.音乐磁带《小鸟飞》

活动过程:

1.全体幼儿排成一排随着音乐《小鸟飞》进教室。

“小朋友今天我们像什么呀?(小鸟)那我们就学着小鸟的样子去音乐国好吗?”

2.幼儿做成三排。

●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

●律动《小动物叫》

3.教师弹奏歌曲《小星星》,幼儿跟唱,注意歌曲的节奏。

4.学习用身体动作打节奏。

今天老师叫小朋友一个新的本领,学习用身体动作打节奏,现在老师示范一遍,小朋友仔细看。提问:

●老师做了哪几个动作?(拍手、叉腰)

●幼儿学习身体动作。

●老师拍节拍节奏,幼儿做动作。

幼儿学习拍节奏,教师做动作。

5.出示打击乐:沙球、铃鼓、响木。请各组幼儿拿一种乐器为歌曲伴奏。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身体动作感受《小星星》,现在再用乐器为《小星星》来伴奏。

●集体练习二遍。

●交换乐器练习二遍。

上一篇:调味食品配料行业的分销渠道网络问题下一篇:好青年自我鉴定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