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小镇建设工作总结

2024-05-29

森林小镇建设工作总结(精选6篇)

森林小镇建设工作总结 第1篇

九大旅游业态,助推“森林小镇”建设

森林里可以打造的故事很多很多,每一棵大树、每一棵小草、每一块山石、都可以成为无与伦比的景观,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的“故事”也可以从它们开始“讲述”。那么利用森林资源我们可以打造哪些林地旅游项目呢?森林休闲产品从景观的空间上将森林结构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结构,核心围绕 “欢乐休闲” 的主题,形成 “林地旅游产品的开发”,“林中旅游产品的开发”,“ 空中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 的立体式结构,从而构建游乐性、参与性、浪漫性较强的主题丛林生活旅游产品体验体系。

那么利用森林资源我们可以打造那些林地旅游项目呢?不妨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

一、林地漫步

于森林氧吧内,依托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多样性景观,以石材和木材为主,对现有游步道设施进行改扩建,使之与景观优美处、森林氧吧外部具有更为便捷的交通联系。对原有游步道,注重游憩节点的主题化和特定情境化营造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增设游憩节点和旅游观景台,分别形成一处风格迥异的森林生态景观游览线,让游客在林地上漫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身体上的放松。

二、森林负离子浴 优良的空气质量对旅游者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科学研究表明,空气负离子对人体不仅有利,还有治疗保健功能。景区的森林环境中负离子含量较高,应开辟专门的森林负离子呼吸区,融入一定的养生保健内涵,以 “欢乐森林、天下氧吧” 为口号,实现 “丛林生活、康体养生” 功能。可提供向游客介绍负氧离子对人体的益处,讲解负氧离子浴的保健方法等服务,加深游客对负氧离子浴的理解和印象。主要的产品方式有森林浴和森林医院两种。

三、山野营地

设在林中很受欢迎的游憩方式之一。人们喜欢和朋友,或偕同家人一起在树下空地上野营休息,住帐篷、睡吊床、树底下纳凉、草地上野餐,回归自然,享受淳朴,山野营地通过这些野外活动让人们了解到野外生存基本技能和乐趣,充分体验了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的感受。是一种旅游度假体验的特色形式,为游客提供了最出色的服务。结合地形特点,在坡度相对平缓处,地形相对隐蔽之地选择适当开阔地,开设两处森林帐篷露营地,营地之间有树木和绿篱相隔(挡风和私密性考虑);露营地进行中低密度开发,每处露营地20个单元为宜,每个单元占地不超过50平方米,单元之间具有间隔。野营区设置必要引导指示牌,开设公共活动场,配有简单游戏场地和设施。增设造型自然美感好的垃圾桶和旅游厕所。整体上打造成特色野营宾馆的特色住宿体验设施。

四、游憩驿站

选择山林中3—5块台地,建成舒适温馨的游憩小站。小站的建筑风格应该完全溶入森林的自然环境之中,就像在林地里自己生长出来的建筑。一般都是1层的建筑群落,每个游憩小站要有各不相同的建筑景观,依山就势修建。小站内要有丰富的室内娱乐内容,舒适的生活享受和野外活动的情趣。在游憩小站周围设置3—4个野外活动营地,如:①由流弹池、激光打靶、激光狩猎和激光战车等组成的“激光狩猎营地”;② 由多种采用林中树木或森林环境建造的“森林运动营地”;③ 由树桩迷宫、蘑菇迷宫、松鼠之家迷宫等组成的“森林迷宫营地”;④ 还有由露营帐篷、吊床、森林乐队、林中派对,模拟篝火晚会等组成的“野外探险营地”。活动要多种多样,人人喜欢。

五、森林趣苑

林地的娱乐也是充满了森林的气息,体现了林间的风情。如有:①、森林秋千 ②、荡椅 ③、激光打飞碟 ④、趣味射箭 ⑤、不倒翁家族 ⑥、童话树屋等。这些游乐项目都溶进了树林的大背景中,具有森林游乐的独特品味。丰富多彩的林中游乐将吸引游客玩了还想玩,简直玩不够,是一处绿野假日休闲的天堂。

六、丛林野战

茂密的森林植被提供了较好的遮掩性功能,结合现代时尚的射击体验类项目,于丛林内开展具有军事休闲体验的实战游乐活动。划定偏僻的活动区域,为游客提供服装及实战装备,让游客扮演攻方和守方等不同的角色,依托茂密的森林植被,展开游戏活动,使游客获得在丛林中进行虚拟野战的全新体验。

七、氧吧特色餐吧

以冷餐为主的特色餐吧。考虑到护林防火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美食以冷餐为主,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冷餐美食提供给在林中游憩的游客,为方便游客的餐饮需要,可设3—5个餐饮供应点于氧吧内。

八、彩叶情人谷

改造林相,种植彩叶红叶树种,并充分利用红桦、枫树等红叶树种具有的浪漫色彩,依托山谷山坡地形特征,建设红叶情人谷。以红叶林为载体,对红叶林进行景观生态性改造,增设简单设施,充分营造具有一定私密性和浪漫性的休闲氛围,开展情侣树认养、特色手工纪念品制作、情书书写、情侣木屋、婚纱摄影等特色参与性旅游活动,增强红叶林的旅游吸引力,使之成为周边地区具有较强浪漫色彩的婚庆场所的首选地。

九、浪漫满屋

结合现有浪漫时尚的婚庆蜜月旅游,依托红叶林形成的独特景观,建设具有浪漫风格的木屋,开展婚庆摄影、情侣度假等活动。木屋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其私密性和浪漫色彩,使之具有红红火火、天长地久等吉祥祝福的文化内涵。

森林小镇建设工作总结 第2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尊重城镇化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创新建设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特色,结合现状、实际,科学确定建设对象,壮大特色产业,传承传统文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坚持深化改革,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创新社会服务管理。

(三)目标任务。 按照全面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的要求,在全省分两批选择60个左右建设对象(含行政建制镇和不同于行政建制镇、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由省、市、县三级共同扶持打造。力争到,建成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现代制造、商贸物流、休闲旅游、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坚定不移加快发展转型,推动我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努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二、工作重点

(一)编制规划方案。 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编制特色小镇建设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建设专项规划要明确特色小镇发展定位,重点围绕打造优势产业、提升设施水平、传承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和完善体制机制五个方面,分年度确定目标体系和谋划空间布局。工作方案要制定特色小镇发展目标实施路径,结合创新体制机制,研究组织领导、项目审批、投资优惠、资金和用地保障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每批省特色小镇名单公布后3个月内,有关设区市要将经县级政府审定的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报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

(二)打造特色产业。 依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精准定位产业布局,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大力实施“一镇一策”,精心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加快新兴产业成长和传统产业升级,推动产业向做特、做精、做强发展,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发展效益,新增大量财税和就业岗位。强化校企合作、产研融合、产教融合,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所需各类人才。深化市场主体培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投资为主体,催生一批市级以上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引导企业分行业、分品种研究市场,培育自身品牌,提升产业附加值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手段,推动产业链向研发、营销延伸。有条件的特色小镇要积极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三)营造宜居环境。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结合周边自然环境、地域特色开展镇村建设、整治,“不砍树、不挖山、不填湖”,塑造小镇典型风貌。确定小镇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开展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保护地形地貌、河湖水系、森林植被、动物栖息地等自然景观,开展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工程,保护和修复自然、田园景观。开展旧镇区有机更新,逐步改善旧镇区生产、生活环境。推进镇容镇貌综合治理,重点治理镇区出入口、车站广场、交易市场、占道经营、沟渠水塘、环境卫生、垃圾污水等。鼓励建设开放式住宅小区。鼓励有条件的小镇按照不低于3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特色旅游景区。

(四)彰显特色文化。 充分挖掘、整理、记录地方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充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标识。制定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等的保护措施,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民居名录,建立健全保护和监管机制。保护独特风貌,挖掘文化内涵,彰显乡愁特色,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的特色小镇。加强规划管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倡街坊式居住区布局,开展房屋、店铺及院落风貌整治,建筑彰显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防止外来建筑风格对原有风貌的破坏。发展城乡社区文化、主题文明教育和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更新居民思想观念和提高法制意识,大力提高居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五)完善设施服务。 全面提升特色小镇建设水平和群众生活质量,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统筹实施市政公用设施改造,加快完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广播电视、排水、防洪、农贸市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共交通、通信网络等设施,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加强小城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光纤入户进程,加强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设施建设,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全面收集生活污水并达标排放,生活垃圾百分之百无害化处理,道路交通停车设施完善便捷,防洪、排涝、消防等各类防灾设施符合标准。实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公共服务覆盖农村地区,服务质量较高。利用小城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整体带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六)创新体制机制。 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大力探索省、市、县扶持政策。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内生动力。提供双创服务,深化投资便利化、负面清单管理等改革创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企业家创造力,鼓励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市民积极参与特色小镇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创新规划建设管理方式,试点多规合一,促进公共服务覆盖农村、产业发展合理布局、经济要素有序流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镇村功能融合。建立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健全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自愿有偿流转和退出机制。探索利用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资金,支持特色小镇内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和创新,支持企业研发成果转化。

三、组织申报

(一)申报范围。 (1)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的建制镇(不含城关镇)。(2)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

(二)申报时间。 由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通知,、的每年4月底分别集中申报一次。

(三)申报数量。 为重点扶持条件成熟、发展较好的特色小镇,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2017、20的每年6月底分别确定公布一批省特色小镇名单,两年合计确定公布60个左右省特色小镇名单。

(四)申报方式。 2017、年的每年4月底,由设区市建设局(建委)会同发改委、财政局向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汇总上报各县(市、区,含省直管试点县)申报材料。申报条件和评选程序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发改委等省直部门另行确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组织实施,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委农工部、省统计局、省国土资源厅、省工信委、省地税局作为成员单位参加,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县(区)要将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作为加快小城镇建设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创新创业的重点,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在工作部署、项目落地、用地指标、财力安排上统筹协调,加强督导,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发挥部门优势,整合政策、资金、项目,重点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形成推进合力。

(二)明确工作责任。 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负责组织开展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明确建设要求,制定政策措施,开展指导检查,公布和调整特色小镇名单,推荐上报全国特色小镇。设区市政府负责对县(市、区)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进行督查,对申请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建设的建制镇和创新创业平台进行初审上报。县级政府作为特色小镇建设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建设专项规划、工作方案、年度计划等,建立用地、财力保障制度和监督考核机制,确保特色小镇建设快速有效推进。建制镇政府和创新创业平台管理主体具体实施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三)落实经费保障。 县级政府是特色小镇建设经费的筹措主体,要建立“以县为主、乡镇为辅、省市奖补”的经费保障机制。县级政府设立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基金或风险资金,提供企业融资服务和创业补贴。特色小镇按规定计提各项基金后的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全部留镇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入选省特色小镇名单后,省财政每年安排每个特色小镇建设奖补资金200万元,用于对特色小镇建设年度考核合格的进行奖励。对特色小镇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对当年建设奖补资金不予奖励。

(四)用足土地政策。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支持各地从省下达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计划用于特色小镇建设,并予以优先安排、足额保障。支持有条件的特色小镇通过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增减挂钩的周转指标扣除农民安置用地以外,剩余指标的20%-50%留给特色小镇使用,有节余的可安排用于城镇经营性土地开发。特色小镇现有的存量行政划拨用地,依据规划,依法经县级以上国土资源、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转为经营性用地。

(五)深化“放管服”改革。 以商事制度改革为重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着力在“放、管、服”上下功夫,以放促活、以管促优、以服促强,努力营造特色小镇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创新特色小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共同发起设立特色小镇建设基金。特色小镇纳入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园同步创建,()提供融资服务、技术支持、证照办理等相关便利,依法给予税费减免,在投资项目审批中,进一步简化程序、缩短时限、提高效率。

五、运行、监管和验收

(一)日常运行。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县级政府主要做好建设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编制、市政公用设施配套、项目监管、文化内涵挖掘、生态环境保护、统计数据审核上报等工作,项目建设推进以企业为主。

(二)动态监管。 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建立省特色小镇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半年度通报和年度考核的办法,对省特色小镇建设名单、观察名单开展统一监测。省特色小镇建设采取动态监管的方式,以年度统计数据、项目推进情况为依据,评出年度优秀、合格、不合格特色小镇。对年度考核优秀的特色小镇,落实省级财政、土地扶持政策并予以适当奖励,推荐上报全国特色小镇;对年度考核合格的特色小镇,落实省级财政扶持政策;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特色小镇,次年取消其省级财政扶持政策,调整进入观察名单,并向设区市政府发函督促问责。对进入观察名单的镇,一年后由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其整改情况进行实地复核,对整改不到位的,终止观察并通报全省。

(三)联动指导。 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负责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前期辅导、协调指导、日常督查和协调政策落实。各设区市要加强对所辖县(市、区)特色小镇规划、申报、建设等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各县(市、区)要参照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部门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形成省、市、县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

森林小镇建设工作总结 第3篇

浙江省特色小镇与国外特色小镇在创建目标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有些在主导产业上相类似, 如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以美国对冲基金天堂格林尼治基金小镇 (Greenwich) 为标杆, 打造成金融产业集聚区;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类似于美国好时巧克力小镇 (hershey) , 以巧克力作为产业主题;富春硅谷小镇类似于美国硅谷 (silicon Valley) , 以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创新为重点;有些属于同一产业门类, 如桐庐健康小镇、奉化滨海养生小镇与法国薇姿小镇 (Vichy) 类似, 属于康体疗养门类;杭州艺尚小镇、海宁皮革时尚小镇、桐乡毛衫时尚小镇等与瑞士朗根塔尔小镇 (Langenthal) 类似, 属于时尚纺织门类;有些则具有相像的发展基础, 如南浔善琏湖笔小镇、西湖龙坞茶镇、绍兴黄酒小镇等与瑞士格拉斯香水小镇 (Grasse) 相像, 其产业基础离不开地域传统产品和工艺。

同时, 浙江省特色小镇作为国内新生事物, 还处于初创期, 不论是建设路径, 还是规划内容, 亦或是政策设计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均不成熟。因此, 对国外特色小镇的发展与形成进行研究, 借鉴其建设经验, 对当前浙江乃至全国的特色小镇工作推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1 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特征

西方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是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伴随发展的, 大体经历了快速发展、缓慢发展、复兴发展及功能提升四个阶段。目前, 西方国家的小城镇基本处于功能提升阶段, 并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小镇, 其特征存在以下特色。

1.1 区位特色:空间选址以产业需求为首要因素

一般的小城镇区位通常以环境优良、交通便利等宜居性为主要因素, 而特色小镇多属于产业型小镇, 其空间选址往往更遵循产业区位理论, 是某一类产业市场配置的结果。因此, 不同产业类型的特色小镇区位也不尽相同。

例如美国好时小镇 (hershey) , 位于宾夕法尼亚州首府哈里斯堡市的东部市郊, 是北美地区最大的巧克力及巧克力类糖果制造商好时企业所在地。好时企业选择落户于此, 一方面是由于好时小镇是创始人米尔顿好时先生的出生地, 更重要的是小镇区位满足糖果行业发展要求。糖果行业的单位利润低, 扩大销售是盈利的主要手段, 因此销售市场资源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好时小镇所在的哈里斯堡市 (harrisburg) 位于宾州 (Pa) 中部美国东西海岸的交通要冲, 是由东海岸通往中西部各州的重要门户, 也是一个纵贯南北、横贯西东的重要贸易口岸, 自古即为交通要地, 是货物批发、零售中心。同时郊区的牧场资源、生态环境则为巧克力的生产提供了新鲜的牛奶及干净的生产环境 (见图1) 。

再如美国格林尼治基金小镇 (Greenwich) , 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 (c t) 西南部的长岛海峡上, 作为纽约市的住宅卫星城镇, 离纽约很近, 3 5~4 0分钟的火车车程。对冲基金产业属于风险投资类, 其企业的空间区位倾向于集中在大城市及周围区域, 由于牵涉到银行的兑换, 要求紧邻金融中心, 同时对冲基金行业对网速要求非常高, 因此离海底光缆比较近的沿海地区成为首选。

1.2 产业特色:产业体系具有明显的主题性

特色小镇的“特”主要体现在产业特色上, 一个小镇必然有一项与众不同的产业, 产业链的主题性强, 体现了小镇的“小而精”。虽然大多数特色小镇在形成初期是以工业生产制造为主, 但随着企业的壮大, 不论是产业链拓展还是小镇的功能都逐渐围绕主题产品而发展。小镇从业者大部分与主题产业相关, 产业逐步从传统制造业向旅游业延伸, 实现三次产业间的联动。

例如瑞士格拉斯香水小镇 (Grasse) , 格拉斯地区是花草优生地带, 众多花场每年可采集鲜花7 0 0万公斤之多, 形成花草种植业;小镇30多间香水工厂处理着来自各地未经加工的花材原料, 形成香水生产业;响应旅游发展热潮, 建造格拉斯三大香水作坊, 建设香水博物馆, 将香水的制作过程、工厂的历史展现给游客, 并可自制香水。这些香水工厂已经不仅具有生产功能, 还具有一定的展示功能;不仅有博物馆, 还有设备先进的大型实验室, 极大的推动了格拉斯的旅游业发展, 构建了完善的香水产业链[1] (见图2) 。在奥地利瓦腾斯水晶小镇 (wattens) 上, 约三分之一的居民是施华洛世奇的员工, 另外三分之二中有80%以上从事着与施华洛世奇相关的旅游、餐饮及服务行业。

1.3 功能特色:功能构成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与传统产业园区较为单一的生产功能不同, 特色小镇的功能综合性强, 不仅有企业生产办公功能, 也有社区生活、旅游休憩等功能。不同产业类型的小镇, 其主导功能会有所侧重, 如生产制造类小镇通常以生产功能为主, 文化创意类、康体旅游类小镇则旅游休憩功能比重较高。例如, 从事糖果制造的好时小镇 (hershey) 拥有1 0 0多年历史, 从一家巧克力工厂开始, 成为美国负有盛名的巧克力主题旅游城市。小镇的核心为3家现代化的巧克力工厂, 同时配有百货公司、好时银行、好时饭店、俱乐部、教堂、学校等完善的社区功能。小镇的旅游功能也相当完善, 拥有演示作坊、巧克力世界博物馆及好时乐园等现代化游乐设施[2,3] (见图3) 。法国薇姿小镇 (Vichy) , 是著名药妆品牌薇姿的起源地, 是世界温泉疗养圣地和旅游度假圣地。小镇中心是一座温泉博物馆, 法式药妆店、温泉疗养院随处可见。

1.4 空间特色:景观风貌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

小镇风貌往往是小镇产业特色的空间映射, 因此, 具有产业特色的国外特色小镇, 其空间风貌必然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如海伊旧书小镇 (hay) 是世界上第一个书镇, 被誉为“天下旧书之都”。遍布小镇的各种类型的书店、图书馆、图书集市及随处可见的读书场景是小镇给人的空间意象。书店建筑风貌各异, 有些书店依山而建, 书架就镶嵌在山石上;也有户外书店, 只设置收钱箱, 自助取书[4] (见图4) 。

1.5 经营特色:经营运作以国际市场为目标

国外著名特色小镇多具有国家乃至全球性的影响力, 其产业地位往往是以国家、全球为参照系的, 通常是某一行业内的质量标准, 这也正是其独特性的有力体现与保证。如瓦腾斯小镇 (wattens) 是施华洛世奇公司在全世界仅有的水晶加工工厂所在地, 现为施华洛世奇公司总部所在地;格拉斯小镇 (Grasse)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香水原料供应地, 也是世界香氛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只有打着“made in Grass”字样的香水产品才被认可为结合了豪华、优雅和质量;德国的何若拉赫小镇 (herzogenaurach) 是全球体育用品公司总部所在地, 是全球体育用品行业的中心;瑞士的朗根塔尔小镇 (Langenthal) 是全球纺织品企业总部所在地, 在纺织品行业中也占据着全球中心的地位;达沃斯小镇 (Davos) 是国际知名的温泉度假、会议、户外运动度假胜地;法国普罗旺斯地区 (Provence) 则是世界浪漫之都。

2 国外特色小镇发展的多种路径

特色小镇的建设机制总体上遵循小城镇的两大动力机制, 即外推型和内生型。外推型指依靠某种外部力量推动建设而成的小镇, 包括城市辐射、外资注入及引进科技推动。内生型则指依靠自身发展成长起来的小城镇。每个小镇具体的形成契机与发展路径又极具个性, 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相关案例的梳理, 归纳总结为以下六种主要路径。

2.1 能人的返乡创业

这类特色小镇的成功在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本地能人返乡创业, 建设家乡的行为。小镇作为他们的故乡而被选择, 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衣锦还乡”。有些是企业壮大后, 企业家为小镇建设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 以企业集团支撑着小镇经济发展与社会服务, 即公司镇模式。如好时小镇 (hershey) 的创始人米尔顿·好时 (Milton hershey) 先生, 先后在兰开斯特 (Lancaster) 、费城 (Philadelphia) 从事过焦糖生意, 1900年决定在家乡德利郡买下一个农场, 创办巧克力工厂, 并为小镇建设相关配套设施, 并于1906年将其命名为hershey (好时镇) ;有些则是通过带动众人创业建设家乡。如海伊旧书小镇 (hay) 的创办人理查德·布斯 (richard Booth) 先生, 牛津大学毕业后回乡率先开起二手书店, 并对随他开设的各家书店严格制定经营特色, 避免同质化竞争。在布斯先生的带领下, 小镇陆续出现近40家旧书店, 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手书市场, 形成以旧书为主题的特色小镇[5]。

2.2 家族/传统的延续

一些特色小镇因家族秘密工艺、地域传统特色的传承与发扬而形成, 由于技艺与传统的独创性, 奠定了小镇在全球产业链的中心地位。如瓦滕斯水晶小镇 (wattens) 的发展在于施华洛世奇家族 (swarovski) 。施华洛世奇企业至今仍保持着家族经营方式, 并把水晶制作工艺作为商业秘密代代相传。施华洛世奇第五代传人马可斯 (Markus) 说:“一百多年来, 瓦腾斯的水土成就了施华洛世奇这个品牌, 我们只会在瓦腾斯的土地上续写这个神话。”[6,7,8]格拉斯香水小镇 (Grasse) , 其香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手工业的延续与改良。16世纪时期, 小镇传统手工业使用橄榄油熟皮技术制作手套, 会产生难闻的气味, 皮匠开始制造香精加入其中, 遂产生了香精制作工艺。1730年, 法国第一家香精香料生产公司诞生于格拉斯小镇。从此, 香水业正式在格拉斯落地生根。薇姿疗养小镇 (Vichy) 是具有千年历史的温泉泉眼集中地, 以拥有15座温泉而闻名于世, 悠久的疗养历史产生了小镇特有的“四手疗法”传统技艺 (见图5) 。

2.3 名人/文化的催生

名人/文化催生型特色小镇与当地名人、地域文化密切相关, 是历史建筑、地域信仰、生活方式、传统工艺、文化名人等各种有形、无形的文化资源催生的结果, 小镇的旅游业往往较为发达。例如法国普罗旺斯地区 (Provence) , 正是英国作家彼得·梅尔 (Peter Mayle) 的《山居岁月》 (a Year in Provence) 一书将其推向了巅峰。历史上不少知名作家、艺术家择居于此, 有塞尚 (Paul cézanne) 、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莫奈 (claude Monet) 、毕加索 (Pablo Picasso) 、夏卡尔 (Marc chagall) 等大画家, 美国作家费兹杰罗 (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 、英国作家D·h劳伦斯 (David Herbert Lawrence) 、法国作家赫胥黎 (huxley) 、德国诗人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等文豪[9]。这里文化丰富而浓郁, 有12世纪时的骑士爱情文化、中世纪的建筑文化, 盛产薰衣草, 也是法国早期文艺复兴的著名画派普罗旺斯画派起源地及戛纳电影节的举办地。普罗旺斯地区小镇众多, 各具特色, 共同构成了“世界浪漫之都”, 有些因小说故事场景发生地而成名, 如小鲁伯隆山区 (Petit Luberon) 是《山居岁月》的故事发生地, 伊福岛 (château d'i f) 是《基督山恩仇记》中基督山伯爵被关押的地方;有些得益于独特的风景, 如施米雅那山区是普罗旺斯的名花薰衣草最佳观赏地, 胡西昂小镇是有着“红村”之称的Mini小镇, 莱博镇则是一座中世纪山城 (见图6) 。

2.4 大事件的把握

大事件的把握是指依托于某个大事件的发生, 经营城镇的一种方式, 往往具有偶然性。最典型的代表为达沃斯小镇 (Davos) , 1987年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 (we F) 成就了达沃斯小镇, 而会址选择于此, 只是因为论坛创始人施瓦布先生酷爱滑雪。小镇海拔高 (是阿尔卑斯山系最高的小镇) , 四面环山, 空气干爽清新, 对保健有极大帮助, 因此19世纪末, 铁路开通后, 达沃斯逐渐以疗养胜地闻名于欧洲, 并建设了众多的医院等医疗设施。如今, 作为we F年会会址, 在会展业的回顾效应、前向效应及旁侧效应的作用下, 商务服务设施需求增加, 产业链逐渐完善, 小镇也发展成为阿尔卑斯山区最大的度假胜地、体育和会议中心[10,11] (见图7、图8) 。

2.5 企业总部的引领

通过企业总部引领形成的特色小镇, 往往是全球化推进、总部经济发展的结果。作为某一行业的企业总部所在地, 奠定了小镇的行业地位, 决定了其产业的顶层性与高价值性。例如全球纺织品企业总部中心的朗根塔尔小镇 (Langenthal) , 全球体育用品公司总部的赫若拉赫小镇 (herzogenaurach) 。这些企业拥有全球化的分支机构和供应商网络, 总部的入驻有效带动了小镇乃至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形成特色小镇。首先, 可以促进相关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企业总部是一个企业经济控制、活动协调、技术创新的部门, 握着高端资源, 处于价值链高端环节, 附加值高。总部的功能属性决定了其需要所在地提供诸如金融、法律、广告等高端商业服务;其次, 带来无形的品牌效应。总部的入驻可以有效提升当地知名度, 吸引专业人士, 吸引某一行业的集聚, 形成小镇的主导产业。第三, 可以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如赫若拉赫小镇 (herzogenaurach) 就为当地经济带来1.67万个就业岗位 (2011年) (见图9) 。

2.6 新型产业契机的把握

这类小镇通过紧抓新型产业发展机遇, 占据发展先机, 从而形成特色, 往往是金融、科技、信息等新经济产业。代表小镇有美国硅谷 (silicon Valley) 及格林尼治基金小镇 (Greenwich) 。硅谷曾是人烟稀少的农牧区, 依托斯坦福大学打造成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园区, 并掀起全球科技园区的建设热潮。1938年, 斯坦福大学毕业生比尔·休利特 (Bill hewlett) 和戴维·帕卡德 (David Packard) 创立惠普公司, 拉开硅谷创业的序幕, 1947年斯坦福大学提出高科技工业园区的构想, 并于1951年创立了斯坦福研究园区, 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高技术设计和制造中心。1971年《微电子新闻》根据半导体中的主要成分硅正式命名此地[1,2]。格林尼治小镇, 被誉为对冲基金的“硅谷”, 华尔街传奇投资家巴顿·比格斯在冲基金这类新经济产业发展机遇下, 依托小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红利, 在此创立第一家对冲基金企业, 逐渐集中了约3 8 0家对冲基金总部, 小镇也由住宅卫星城镇转变为对冲基金产业集中地。

3 国外特色小镇对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通过对国外特色小镇特征、发展路径及发展的持续动力等方面的剖析, 并结合浙江特色小镇的政策设计, 笔者认为在浙江特色小镇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长期与短期:特色小镇是城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的特殊产物

国外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家族、传统的延续造就的特色小镇最具代表性, 瓦滕斯水晶小镇 (wattens) 起源于1895年, 随着施华洛世奇家族的成长而成长, 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催生了名人、文化型特色小镇, 全球化、区域化的不断推进产生了企业总部引领型特色小镇, 新型产业的出现产生了新经济型的特色小镇等。浙江提出的3年内培育创建100个省级特色小镇, 26个加快发展县 (省内相对经济落后的县) 可放宽至5年。因此, 在政策对小镇建设短周期的要求下, 特色小镇建设要注意产业升级、文化培育、旅游发展引发的长期性要求, 其建设内容、规划内容、实施成效应与城市长远发展相结合, 避免出现追求短期效应的现象。

3.2 政府与市场:特色小镇的形成是以市场竞争为主, 辅以政府推动的结果

国外特色小镇的形成一方面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推动。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利益最大化, 政府若通过税收、配套等相关政策的扶持, 降低企业成本, 自然有利于企业的集聚, 形成特色小镇。如格林尼治基金小镇 (Greenwich) , 具有满足基金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 对冲基金企业自发选择在此落户, 同时政府提供的税收、配套政策优惠进一步鼓励了基金产业的集聚, 同样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对冲基金产业强大, 但由于政府苛刻的税收制度, 最后对冲基金都转移到新加坡等地去。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行政推动色彩较为浓重, 在“宽进严定”“创建制”“追惩制”“年度考核、三年验收”“培育一批、创建一批、验收一批”等政策设计下, 特色小镇建设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作用, 辅之以政府政策扶持, 防范失败与减少损失、代价。

3.3 个性与普适:特色小镇资源各异, 极具个性, 可复制性小

对国外特色小镇的建设路径分析发现, 小镇资源禀赋各异, 形成路径也不尽相同。特色小镇的形成可以说是各种特定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耦合的结果, 一些决定性要素有时是可遇不可求的, 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如能人返乡创业型的特色小镇, 离不开具有建设家乡情怀的企业家;家族、传统延续型和名人、文化催生型的特色小镇更是离不开地域、家族深厚的历史积淀;大事件机遇、新型产业契机、企业总部的入驻则更是具有不确定性。因此, 在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下, 要研究特色小镇具有生成发育的特殊性, 可能具有的非普适和非复制性, 避免生搬硬套大规模复制已有模式, 处理好小镇的个性与普适性。

3.4 数量与特色:特色小镇应具有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对国外著名特色小镇主要特征分析发现, 其产业地位往往是以国家、全球为参照系的, 这类特色小镇的影响力也是全国乃至全球的。当前,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按照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特色小镇分级推进。因此, 如何处理好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数量与特色问题尤为重要, 应明确特色小镇的重点在于特色产业的发展及小镇对区域的带动作用, 应避免各级政府发力创建小镇所带来的连带效应, 而可能形成的新一轮造镇运动, 使得小镇的数量成为追求的目标, 防止迷失了建设特色小镇的初衷, 平衡好小镇的数量与特色。

3.5 动力与平台:特色小镇应更注意企业的创新

作为产业升级平台, 国外特色小镇不仅空间特色明显、文化浓郁, 更关键在于构建了具有强主题性的产业体系。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企业、行业内生的创新驱动, 如格拉斯香水小镇的形成在于对传统手工业的改良, 薇姿小镇的发展在于薇姿品牌的不断创新。因此, 特色小镇建设应不仅是外部物质环境优化的平台建设, 今后更要关注的是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设计和宽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化。

4 结论与展望

浙江作为特色小镇的先行先试地区, 从政策设计到规划、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体系, 也已在全省推进, 在全国推广。同时特色小镇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新生事物, 涉及到政策法规、体制改革以及规划本身的技术要求, 存在巨大的改进空间, 浙江还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 其规划必须以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来应对。当下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很有必要, 但是国内外在社会体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借鉴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国内实践不断的检验与调整。

摘要:国外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小镇, 这些特色小镇多与本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人文及发生的事件等相关, 其发展机制又各不相同。浙江特色小镇作为国内新兴事物, 借鉴国外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外特色小镇案例的分析, 发现特色小镇在空间选址、产业体系、功能构成、景观风貌及经营运作等五个方面存在不同于一般小城镇、产业平台的特征, 并归纳总结出能人的返乡创业、家族/传统的延续、名人/文化的催生、大事件的把握、企业总部的引领和新型产业契机的迎合等六种特色小镇发展路径。最后, 在梳理国外特色小镇发展脉络的同时, 结合浙江特色小镇的政策设计, 提出了处理好长期与短期、政府与市场、个性与普适、数量与特色、动力与平台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以期为浙江乃至我国特色小镇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做法。

关键词:国外特色小镇,浙江特色小镇,借鉴

参考文献

[1]子皿.格拉斯全球最香的小城[J].人与自然, 2013 (4) .

[2]好时小镇:比公司更伟大的公司镇[J].21世纪商业评论, 2010 (8) .

[3]Soley, Alison.Hershey's Chocolate World unveils new'experience'[J].Candy Industry, 2015 (7) .

[4]刘淑玲.英伦访书记——从查令十字街到海伊小镇[J].书屋, 2012 (4) .

[5]雷高林.布斯与海伊旧书之都[J].炎黄纵横, 2016 (4) .

[6]金明灭.施华洛世奇家族:独揽水晶之秘[J].名人传记 (财富人物) , 2015 (8) .

[7]Anonymous.CRYSTALLIZED-Swarovski Elements;CRYSTALLIZED-Swarovski Elements and Saks Fifth Avenue Unveil Dazzling Crystal Windows and Decor for the 2008 Holiday Season[J].Science Letter, 2008.

[8]UTA时尚传媒中心.施华洛世奇领舞水晶世界[J].连锁与特许, 2008 (8) .

[9]何农, 王青.普罗旺斯:因文化而长久[J].中外文化交流, 2005 (7) .

[10]高伟娜.达沃斯案例的经济学解读[J].特区经济, 2009 (1) .

[11]彭健, 莫郁.剖析达沃斯论坛品牌价值与成因[J].中国中小企业, 2013 (5) .

森林小镇的星期天 第4篇

上午,笨狼走出家门,它和小兔约好了一块去游乐园玩碰碰车。

“你好,笨狼,咱们玩不成碰碰车了,你看,小刺猬跟着呢。”小兔不高兴地说。原来,刺猬妈妈到水果店帮忙运苹果去了,托小兔照顾小刺猬。“让它跟我们一块儿去玩,不行吗?”笨狼问。“谁敢跟小刺猬一块儿玩碰碰车呀?它往你身上一碰,准会刺得你受不了。”小兔说。

确实,在森林小镇,谁也不敢和小刺猬一起玩。每当大家做游戏的时候,它总是站在一旁,远远地看着。小刺猬真可怜呢,笨狼决定帮帮它。

路边就是猩猩大叔的铁匠铺,炉火烧得红红的,猩猩大叔却不在。笨狼有了一个好主意,它拉着小兔和小刺猬,偷偷进了铁匠铺。小兔呼哧呼哧地拉风箱,笨狼举起烧得红红的大钳子,把小刺猬满身的刺一根一根烫卷了。好了,可以开开心心玩碰碰车了。

刺猬妈妈来找小刺猬时,可吓了一跳:“我的小刺猬怎么变成小怪物了?”“是我帮它把刺烫卷的,好让它和我们一起玩。”笨狼得意地说。“还能让这些刺变直吗?”刺猬妈妈担心地问。“我可没想过。”笨狼说。小刺猬急得都要哭了:“糟啦,要是刺变不直,我将来就不能运苹果了。”

笨狼揪着自己的尖耳朵,使劲儿想办法。用梳子梳,不行。用钳子夹,也不行。突然,笨狼看见了蜘蛛大姐的裁缝店。好主意又来了:用熨斗。

只一会儿,小刺猬的刺就全变回了原样。

下午,笨狼看见棕熊先生腆着大肚子摇摇摆摆走进了“怪物酒馆”。笨狼可不喜欢喝酒,所以,它只是站在玻璃窗外看着。

棕熊先生、老狐狸、猎犬阿黄和胖山猪坐在一张桌子旁,一边喝酒,一边玩纸牌。胖山猪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来吃,顺手把糖纸扔在了地上。笨狼看见那张糖纸非常漂亮,上面画着彩色魔方。

笨狼冲进酒馆,一撅屁股,就往桌子底下钻。“你干什么?”棕熊先生气哼哼地问。“找东西。”笨狼在桌子底下回答。

“找东西?是金币吗?”老狐狸猛地跳起来,老花眼镜都差点掉了。“哎呀,我好多年没见过金币了呀!”猎犬阿黄说着,利索地往地上一趴,用身体将桌底盖得严严实实。棕熊先生可不是好惹的!“你想独占金币?没门儿!”它抄起阿黄的两只后脚,使劲一抡,“哗啦!”阿黄冲破窗玻璃,落到了酒馆外面。胖山猪实在太胖了,身体转动得慢,但眼睛尖,脑瓜灵。它看见老狐狸的爪子往上衣口袋里插了一下,便猛扑过去,死死揪住那个口袋,硬是把老狐狸的上衣撕成了两半。

这个时候,笨狼早已把那张糖纸拾起来了,它对着天空举起糖纸,高兴地说:“真是一张魔方糖纸呢,能把太阳变成彩色的!”它又回头看着乒里乓啷打成一团的老狐狸、棕熊先生、胖山猪和猎犬阿黄,惊奇地问道:“你们在干什么呀?”大家打得正欢,可没工夫理睬笨狼。

笨狼耸耸肩,吹着口哨,蹦蹦跳跳地往外走。刚走几步,笨狼又回转身来,它不放心那帮打架的家伙。“喂,你们要不要帮忙呀?”笨狼回来得太及时了。现在,架打完了,四个受了伤的家伙正躺在地上喘粗气。“快去叫救护车来!”棕熊先生和猎犬阿黄吼叫。“救—护—车!”胖山猪和老狐狸呻吟。

茶店乡建设幸福小镇工作纪实 第5篇

织金县茶店乡位于织金北部、与大方、黔西隔六圭河相望,全乡辖21个村、146个组8760户33057人,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是织金县城市总体规划工业副城区的一部分、是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是贵州织金经济开发区的主战场、是毕节试验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向省人民政府申请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茶店作为织金“二宜一满意”幸福小镇重点创建的两个乡镇之一,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按照毕节市建设幸福小镇实施意见提出的“三个切实、四个全面、六个强化、八个内容”工作要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幸福小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大力实施“八项工程”,建设茶店幸福小镇

(一)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1、茶店集镇710户民居改造,通过多渠道整合2500万元资金已改造完成。集镇所有房屋均按照黔西北民居要求融入当地民族和文化元素修建,改造率达95%以上,新建房屋全部符合规划设计要求。

2、完成上级投入383万元、乡财政投入50余万元的“一事一议”道路硬化,完成投入320多万元总长26公里的通组联户路,完成投入3000多万元、长48.7公里的集镇至各村的通村油路网,率先成为整乡推进“村村通油路”的乡镇,完成集镇农户庭院美化及联户路硬化2890平方米,覆盖率达90%以上。

3、易地移民扶贫搬迁大街中央投入专项资金410万元、县乡匹配和群众自筹700余万元、长640米、宽24米的大街道路油化结束;安臵的166户全部按要求正在修建。

4、投入140多万元实施先锋、大营等6个村安全饮水工程,保障了饮水安全;厕、圈改造覆盖率达98%以上。

5、投入370余万元建一个集文化站、客运站和民族文化广场为一体、具有乡镇民族特色的多功能一流的精品级广场建设完毕,投入28万元的广场LED大显示屏正在安装之中;集镇建有乡村旅馆3个,餐饮店5个。

6、街道绿化带花草种植16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90%,庭院绿化美化率达80%;在街道种植了300余株景观行道树;集镇周边山地以经果林为主的绿化率达到100%。

7、投资5万元购60个果皮箱、建22个垃圾池;月投资1.2万元,聘12个清洁工;制定村规民约,确保商品归区、车辆归位、广告归栏、垃圾归桶;建水冲式无臭厕所2个。整脏治乱和文明市场整治工作获市县文明办行文通报表彰,省、市和县领导多次给予充分肯定。

8、投资30万元在新老街安装了路灯、投资50万对老街边沟进行清理整治、投入83万元对老街进行油化、投入50万对集镇各种“蜘蛛网”式杂乱无序线路进行规范改造。

(二)实施社会事业发展工程

1、适龄儿童入园率达90%;建有中心小学1所,村级小学8所;乡级中学1所,村级中学1所,初中入学率达98.63%、小学入学率99.12%,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0%以上,区域内劳动力按需进行职业培训达95%。正在建幼儿园一所,教师周转房一栋。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现场观摩会在茶店

召开,幼儿园、教师周转房、学生食堂建设等工作都得到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

2、每村建有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体育活动和健身场所,乡培训了一支固定文艺演出队伍。

3、乡内已有一所乡级卫生院,招商引资修建了一甲私人医院一所,每村建有卫生室,居民常见病能在卫生院治愈,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居民建有电子健康档案,孕妇保健率、住院分娩率达80%,儿童防疫保健覆盖率达99%以上,食品药品安全率达100%,基本消除地氟等地方病。

4、乡内居民养老保障覆盖率达100%,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

(三)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工程

以实施“六比一评”创建为抓手,强力推进文明小镇创建。比发展,实现经济繁荣;比服务,夯实基层基础;比卫生,打造优美环境;比秩序,提高管理水平;比乡风,倡导文明风尚;比和谐,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创建幸福小镇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切实保障乡内做到“十无”,即无赌博吸毒、无违法生育、无聚众闹访、无损坏公物、无宗族派性、无家庭暴力、无虐老弃幼、无偷税漏税、无封建迷信、无邪教组织。

(四)实施平安和谐创建工程

本年度排查社会治安矛盾纠纷22件,化解矛盾纠纷22件;群众来信来访34件,成功答复处理34件。乡内信访接访率达100%,区域内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涉爆、涉毒、涉抢等案件发生,社区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家庭和谐、干群和谐,居民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团结友爱。

(五)实施基层民主建设工程

群众对乡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满意率、对党务政务财务公开率、对重大

民生建设事项知晓率均达100%,群众在村干部选举中参与率和投票率、居民在村重要事项决策中的参与率均达90%以上。

(六)实施产业增收致富工程

培育和发展了1个投资3000余万元、面积1.6万亩、覆盖14个村、受益农户5300户2.5万人,可望人均收入净增3000元的现代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园区,以金银花、朝天椒、经果林、大棚蔬菜、烤烟为主全力打造“五朵金花”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毕节市今年的农业产业发展大会还专门到茶店进行现场观摩。

(七)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

本年度举行就业培训4000余人次,乡内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0%以上,零就业家庭占集镇社区家庭总户数比重在2%以内。

(八)实施创业环境优化工程

投入20多万元建立便民服务中心一个、村级便民服务点21个,简化办事程序,对创业实行优先优惠,落实首问责任制、现实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全面实现行政审批“零障碍”、便民利企“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管理服务“零收费”、处理问题“零缺位”、查办案件“零容忍”。

(九)实施计生优质服务工程

茶店按照围绕“12345”一个目标(“一升双降”目标),抓好两项建设(计生队伍建设、乡村台账内业建设),突出三个重点(人口信息核查、政策外源头控制、流动人口治理),谋求四项突破(过程精细管理有新突破、考核督查评比有新突破、包村帮户落实有新突破、增比进位排名有新突破),推进“五个计生”(诚信计生、法治计生、惠民计生、人文计生、和谐计生),组建了265人的包村帮户队伍,由党委书记亲自分管,其他12个班子成员分别

联系1至2个村直包到片,24个计生特岗和21个乡干部直包到组,61名村干部和146个育龄妇女小组长直包到户。为加大投入力度,现该乡已争取到各类资金258万元用于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养殖帮扶、计生站创建“国优”、考核奖励等。在全县半年计生增比进位排名中该乡已挤入前十名,“12345”的计生工作理念得到了市县的充分肯定。

二、建设“二宜一满意”幸福小镇的主要做法

(一)广泛宣传、转变观念、全民参与

该乡狠抓宣传发动,在全乡营造全民参与建设幸福小镇的氛围。举办幸福小镇建设培训班,召开群众会培训20余次;组织群众到外县现场学习200余人次;张贴标语60余条幅,发放宣传画300余幅,播放远教片、电影6场次;乡主要领导把幸福小镇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其他相关领导和干部不分白天黑夜,到农户家中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讲解政策、协调资金、解决困难。开展谈心活动,使村民深刻认识建设幸福小镇意义,激发建设幸福小镇的热情和干劲。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准确定位

茶店幸福小镇建设始终强调高起点规划,突出特色。请有关部门按照“站位要高、定位要准、谋划要远,设计要精、效益要显”的规划思路,对幸福小镇进行规划,行文制定茶店开展“二宜一满意”幸福小镇建设实施意见,统一施工图纸和技术指导,保证建设效果达到房屋错落有致、功能布局合理、道路纵横规范、绿化美化达标、生活环境优美、文化场所亮丽、配套设施齐全、村镇管理有序的目标。

(三)措施有力、保障到位、服务到家

乡党委政府把幸福小镇建设作为一个“大战略”来抓。一是组织保障

到位。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涉及单位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二是资金保障到位。严格资金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财政所尽量简化资金支付手续程序,开绿色通道,确保工程建设进度。三是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功能。乡政府组织协调3支施工队统一给农户搞外墙亮化装饰。包保干部为群众多方联系建筑材料、帮助办理贷款手续,为群众协调电信光缆线路等移除问题,让群众建设无后顾之忧,保证建设达到布局合理、特色明显、功能完善、产业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宽裕、文化繁荣、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管理民主的要求。

该乡幸福小镇建设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他们仍感觉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街容镇貌的彻底改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他们将以此为契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干”字当头,全力以赴把茶店建成适宜居住、适宜创业、群众满意的幸福小镇。

(杨兴远)

联系电话:0857-7861023***

邮箱:gzzjyxy@163.com

邮政编码:552106

山东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实践 第6篇

各地示范镇、中心镇建设实践表明,政策是小城镇发展的启动力和助推力,一些有独特资源优势的小城镇,给予适当政策支持两三年就能发展起来,土地、资金、税收、棚改等支持政策的助推作用十分重要。2012年山东省启动“百镇建设示范行动”,通过扩权强镇、保障用地、扩大财权、金融支持、资金扶持、引进人才、优化机构等政策支持了200个示范镇建设。经过3年时间,200个示范镇各项经济指标远超过同期全省相应指标增长幅度;镇区人口平均3.6万,是全省镇均水平的2.25倍,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现将《山东省小城镇及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践》印发各地,供学习参考。

山东省辖137个县(市、区),1826个乡镇(街道),8.5万个村居,全省陆域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74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191万人。过去全省小城镇存在着要素吸纳和集聚能力不强、产业层次不高、城镇管理效能不高等问题。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改革发展问题,先后实施了“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提升行动”,加快小城镇改革发展。同时,注重小城镇特色发展,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挖掘了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塑造了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美丽宜居小镇,打造了一批产业特色强镇。

一、发挥示范镇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小城镇发展新格局

201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在实施扩权强镇、保障发展用地、适度扩大财权、加大金融支持、加强资金扶持、培养引进人才、优化机构设置等七个方面制定了创新性的优惠政策。经过四年发展,山东省小城镇建设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山东省有全国重点镇20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4个、宜居小镇3个;省级示范镇20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6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57个、宜居小镇47个。有称号的特色镇总计有331个,占全省小城镇总数的30%。形成了全国重点镇、省级示范镇、省级中心镇、特色镇等分层分类、梯度培育、特色发展的小城镇发展格局。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规划引领,依靠科学规划引领小城镇建设。出台了《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山东省小城镇专项规划编制技术要点》。各类特色镇编制相应专项规划,省级示范镇建成区编制详细规划,对开发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配套、传统风貌保护等做出明确规定。

(二)强化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一是创新管理机制。全省1826个乡镇(办事处)全部设立行政编制的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将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延伸到小城镇,镇区范围内的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养护、镇容秩序、环境卫生、违法建设管理全部纳入数字化管理系统。二是完善基础设施。近四年全省累计投入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600多亿元,全省小城镇人均道路、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为18.17平方米、5.47平方米,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1.64%、63.74%,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6.70%。三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全省小城镇均建有“一站式服务”的便民服务中心。200个省级示范镇建有省级标准化中学283所,标准化小学529所,省级标准化幼儿园736个、标准化卫生院271个。

(三)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小城镇发展能力。一是突出产业特色。坚持走差异化、规模化、特色化的道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二是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各镇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选准主攻方向,打造优势主导产业,培育骨干企业、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三是推动产城一体、镇园融合发展。集中建设发展产业园区,吸引大中型企业到小城镇开展产品开发、商业连锁、物资配送、农副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吸引镇域内和周边乡镇的企业向园区集聚,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小城镇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资金方面。累计下拨省级示范镇建设专项资金53.26亿元,争取省产业发展贷款贴息资金2亿元,专项支持示范镇产业发展。二是土地方面。每年为示范镇直供建设用地指标5000亩,优先在示范镇安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三是扩权强镇方面。赋予省级示范镇县级经济类项目核准、备案权和工程建设、市政设施、市容交通等方面的管理权,县级有关部门在示范镇设立分支机构。

二、小城镇发展迅速,提质增效效果明显

(一)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2-2015年,镇域经济发展迅速。其中,200个示范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分别达到23.96%、33.44%、15.59%,远远超过同期全省相应指标增长幅度。2015年200个示范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41亿元,同比增32.8%,比建制镇平均增幅高9个百分点。广饶县大王镇、济宁兖州区新兖镇进入全国百强镇行列。

(二)镇区规模迅速扩大,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小城镇各类规划实现全覆盖,各项建设规范有序展开。其中,200个示范镇建成区面积、人口分别比2012年扩大296平方公里、236万人;镇均人口3.6万人,是全省镇均水平的2.25倍,为全省城镇化率贡献了7.6个百分点。目前,有47个示范镇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其中广饶县大王镇、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镇区人口超过10万人。

(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公共服务显著提升。小城镇路、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其中,200个示范镇镇区道路硬化率和亮化率均达到9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60%,高于全省46.9%的平均水平;建有垃圾转运站431个,镇垃圾处理率为100%;镇区绿地率达到32%,高于全省16.74%的平均水平,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四)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小城镇抢抓机遇,积极探索,以“扩权强镇、提质增效”为重点,不断深化行政审批、户籍管理、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有20个示范镇成为省级以上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共承接下放审批等权限1326项,县镇关系有效理顺,配套改革持续跟进,基本建立起机构设置合理、管理扁平高效、人员配备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镇级行政管理体制,镇域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五)政策效应不断放大,经济支撑作用凸显。各项扶持政策得到较好落实放大效应日益凸显,城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极大地增强了对资金、技术、人才的吸纳能力,大批生产要素向示范镇聚集,200个示范镇三次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城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四年来,200个示范镇共完成各类投资2975亿元,建设园区477个,发展企业91886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101个,示范镇成为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特别是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示范镇成为县域发展新的增长极,在产业布局、功能区划、要素配置等方面与县城协调互动,与县域中心产业形成梯次发展的格局,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防范风险,为县域经济的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城镇特色初步彰显,宜居宜业融合发展。200个示范镇中有国家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24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3个,历史文化名镇9个。如莒南县大店镇启动了4平方公里的古镇庄园规划建设,整个镇驻地仿古建筑形象进度达到95%以上;单县浮岗镇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依托浮龙湖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着力打造休闲旅游特色城镇,先后开发建设了太阳部落、天颐湖、天乐城等精品旅游项目。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城镇初具小城市形态。

三、创新政策措施,探索小城镇发展新路径

(一)把握新趋势,运用政策措施扶持小城镇。开展示范镇提升行动,实施“1 3 10”工程,分三个层次发展小城镇。一是10个小城市:选择10个左右综合承载能力较强、发展优势比较突出、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5亿元的小城镇,到2020年,培育成镇区人口超过10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比较完备的小城市,每镇每年补助2000万元。二是30个重点示范镇:选择30个左右发展基础较好、要素集聚达到一定水平、镇区人口超过3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2亿元的小城镇,到2020年,培育成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5亿元,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强的重点示范镇,每镇每年补助1000万元。三是100个特色小镇:“十三五”期间,在全省创建、培育100个左右产业上“新而特”、机制上“新而活”、功能上“小而精”、形态上“小而美”的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用特色彰显小镇魅力,成为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增长极。

(二)突出新特色,分类指导小城镇健康发展。继续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宜居小镇等特色村镇评选工作,省财政分别给予一定资金奖励。一是对于历史文化加强保护性开发建设,切实保护好古村落、老街巷、特色民居。二是对于产业特色强镇,围绕优化产业结构,培植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配套产业集群,做优做强做特。三是对美丽宜居小镇,运用先进理念,加强改革创新,优化小城镇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个性彰显、宜居宜业的美丽小镇。

(三)采取新方法,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一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城管综合执法向示范镇和社区延伸,开展“数字化小城镇管理”。二是推进城镇管理转型。实行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培育和发展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参与、承担示范镇公共事务管理。三是开展综合整治。通过建筑立面改造、广告牌匾规范、人行道路铺装,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改善和提升示范镇环境面貌。

上一篇:读书活动访谈下一篇:6月全国大学英语六级全真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