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解读

2024-07-09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解读(精选9篇)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解读 第1篇

理顺体制机制鼓励公众参与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解读

(五)《规划》提出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政府引导、协力推进的基本原则,重点在于完善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发挥各级政府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规划》重点突出了5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制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污染物减排、环境质量、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等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范围,建立奖惩机制,严格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

二是明确建立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总量减排、环境容量、环境风险、环境功能区划作为区域和产业发展的决策依据。

三是发挥地方人民政府积极性。地方人民政府是实施规划的主体,要通过深化环保激励措施,完善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评价体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等创建活动,提高地方政府主动加强环境保护、及时解决环保重大问题的积极性。四是协同推进环境保护。“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的经验证明,各相关部门同心协力、共同推进是规划实施取得积极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规划》利用很大篇幅,详细阐明了为确保《规划》任务完成,需要环保、发展改革、财政、科技等18个主要部门承担的任务与职责要求,明确了责任分工。

五是强调社会各阶层公共参与。随着公众环境参与诉求日益强烈,要主动引导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关心、参与环境保护,开展全民环境教育行动计划,完善企业的环境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畅通环境投诉渠道,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举报制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强化产业和技术支持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强化产业和技术支持是降低环境保护成本、提升环境保护水平的关键。《规划》系统阐述了创新相关经济政策、完善市场机制的各项要求,深化脱硫脱硝电价、企业优惠水价、居民用水超额累进加价和高耗水行业差别水价等价格改革。推进环境税、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等税费改革。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银行绿色评级制度,建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推进环境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市场化融资机制。

环境科技和产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众多环境问题的解决更加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技术研发角度,要提升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能力,大力研发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和环境风险防范的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尤其是削减总量的技术,发展相关装配制造业;从环保产业发展角度,要建立环保产业服务体系,推动跨行业跨企业循环利用联合体建设,实行环保设施运营资质许可制度,建立环保产业服务体系;从科技保障角度,要开展和加强制定、修订关于“总量、质量、风险”相关标准工作。推进《规划》实施,取得良好成效

《规划》明确了地方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明确了“部门协同推进环境保护”,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推进规划实施。在2013年年底和2015年年底,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向国务院报告,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解读 第2篇

“心”修炼与“心”管理(1天)领导力(1天)沟通与影响力(1天)职业经理的EQ训练(1天)

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与职责(1天)时间管理技巧(1天)压力调节与情绪控制(1天)基本沟通技巧(1天)

建立基于职位+能力的复合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1天)

工作分析与评估(1天)

绩效管理与绩效面谈(1天)TTT(2天)企业大学(1天)提高学习力(1天)

基于胜任特征(素质)的人才招聘甄选实务(2天)

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天)

管理者健康管理(1天)品牌建设与管理(1天)

销售团队的销售力管理(1天)

网络营销(1天)

顾问式大客户销售(1天)新客户开发(1天)

关系行销(1天)竞争销售(1天)客户关系管理(1天)EVA管理体系(1天)预算管理(1天)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1天)

Excel提升工作效力与分析能力--高效数据分析之道(1天)高效执行力(1天)

组织行为学(2天)知识管理(1天)

生产成本控制与管理(1天)项目管理(2天)

团队建设与团队领导(1天)流程管理(1天)

工作流程与工作标准(1天)质量管理(1天)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解读 第3篇

201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 明确政府工作重点, 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是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同样, 该规划纲要也对未来5年我国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仔细深入解读规划纲要中的“标准”及“标准化”, 对每位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员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十一五”期间标准化成效及问题

自200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以来, 技术标准战略已经上升为改变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进程的主要支撑手段。国家领导人对标准化工作都有亲切指导和重要批示———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要求:“要加强对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协调”;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没有农业标准化, 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 经过几年的努力, 要有一批叫得响的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十一五”时期, 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标准化工作全方位地向各产业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拓展;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标准制修订更加公开、公平和公正;标准化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标准化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1.制定各类规划, 指引工作方向

“十一五”期间, 国家各部委, 包括质检总局、工信部、建设部等部委制定、发布了大量针对标准化工作的规划文件, 成为这一时期各行业、该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的行动纲领。这些规划文件主要包括基础和综合类的标准化规划, 如《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十一五”规划及实施意见》、《认证认可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2008-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 (部分工业领域) 标准化发展规划》、《环境卫生标准“十一五”规划》等;有针对工业行业的产业标准化规划, 如《“十一五”电工电器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十一五”全国耐材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十一五”机械工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全国装备制造业2005-2007年标准化发展规划》、《“十一五”家具标准化发展规划》、《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十一五”全国泵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工程建设标准化“十一五”规划》等;有针对第三产业的标准化规划, 如《流通标准“十一五”发展规划》、《邮政业标准化2008-2010年发展规划》、《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文化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7-2020年) 》等。

2.投入专项资金, 加大科研力度

2007年, 财政部、科技部将标准研究纳入重点支持范围, 至今已有475个项目获得支持, 经费总额4.5亿元。同时, 设立和实施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在促进创新技术转化、提升标准研制水平、支撑国际标准制修订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科技部批复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取得重大成果:共完成16项课题、150余项任务, 专项累计研制国家标准306项、行业标准175项、国际标准44项。为鼓励各地区、各行业进一步重视标准化工作的质量, 突出标准化科研成果的转换, 推进向生产力的有效持续转变。国家质检总局设立“科技兴检奖”、“中国标准创新奖”等针对标准化的国家级奖项, 奖励了一大批卓有成效, 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绿色低碳发展的标准化科研项目和标准项目。

3.加强制修订工作, 提高标准水平

“十一五”期间, 是我国标准制修订工作力度最大的时期之一。质检总局、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交通部、商务部、环保部等部门共同编制物流、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标准专项规划, 设计和布局标准体系框架, 依托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以国家标准为例, 2006年至2010年共下达25 000余项标准制修订项目, 共发布14 000余项新标准, 详见图1。其中2006年是新立项制修订项目最多的一年, 达到9 500余项, 主要是对过去标龄较长的标准进行修订;经历2年多的工作, 2008年是发布新标准数量最多的一年, 达到近6 000项。

通过全国标准化工作者在“十一五”期间的大量工作, 我国国家标准的平均标龄大幅下降。截至2003年底的统计显示, 当时我国国家标准的平均标龄为10.12年, 标龄5年以上的标准占总量的72.73%。到2010年, 我国大部分行业的国家标准平均标龄下降到5年~6年。以浙江省21个块状产业涉及的国家标准为例, 对其统计分析显示, 13 000余项国家标准的平均标龄为6.6年, 详见表1。其中化纤纺织、家纺、服装、家电、电器、纺织、领带、泵业、氟硅等产业的国家标准平均标龄都低于5年, 与皮革相关的119项标准平均标龄仅为2.5年。通过对前期的标准进行清理、复审和制定工作, 我国已经扭转了标准老化的局面。

4.标准走向国际, 扩大标准话语权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丰硕收获的时期, 特别是2008年我国成为ISO常任理事国, 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国际标准化活动旨在研究、制定并推广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 协调各国、各地区的标准化活动, 研讨和交流有关标准化事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国际与区域竞争的一项重要手段, 加快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2010年, 我国新承担了中医药、节能量和生物质气体燃料等13个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秘书处, 总数已达到50个;新提交了国际标准提案57项, 总数已达到227项, 数量位居成员国前列。在国际电工领域, 以我国为主提出的6项国际标准获得批准, 18项标准进入草案投票阶段, 新提交了11项国际标准提案。以电工行业国际标准化为例, “十一五”期间承担IEC秘书处3个、IEC主席3个、出任IEC/SMB中高层专家6人、赢得IEC1906贡献奖3人次、承担了7项国际标准的研制任务, 使我国电工行业在国际发、输、配、用电等领域都具有了国际话语权。

十二五规划中的“标准”分析

“标准”、“标准体系”和“标准化”频繁出现, 贯穿于整个“规划纲要”之中。“十二五”规划纲要共计16篇62章, 其中在33个段落里提到“标准”和“标准化”。与“十五”、“十一五”的规划纲要相比较,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标准”元素更加浓厚。

1.提及点处明显增加, 涉及领域更加广泛

“十五”规划中“标准”和“标准化”出现6处, 分别涉及农业质量标准、服务业标准、信息标准化、环境标准、国际标准和质量标准化体系。前3者是涉及具体产业, 推进产业质量水平或服务水平提升;后3者是标准及标准化在基础领域发挥作用, 加强生态建设, 推进国际贸易和强化质量基础。

“十一五”规划中“标准”和“标准化”出现10处, 分别涉及农业标准化、装备制造业技术标准、网络标准、服务业标准化、节能标准、环保标准、安全标准、国家标准体系、中医药标准化、应急标准体系。除了延续十五规划中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之外, “十一五”规划与时俱进, 对新出现的事物和技术提出标准化工作要求, 体现在装备制造业技术标准、网络标准、节能标准、中医药标准化、应急标准体系。尤其是节能标准化工作是我国整个“十一五”期间标准化工作的最大亮点之一, 为我国顺利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相比之下, “十二五”规划中“标准”和“标准化”出现35处, 提及频率比“十五”和“十一五”总和还多。“十二五”规划中, 一方面延续之前各领域标准化工作, 如农业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等;另一方面将标准化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2.“十二五”规划对下一时期的标准化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一是将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标准化工作的主攻方向。规划中明确提到在新的国际发展格局下, 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 要继续优化能源结构, 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标准, 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 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领域各环节,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将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规划中对先一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如何以标准化促进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提出具体要求。包括依托优势企业、产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 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环节, 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拓展, 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规划还对汽车、交通等关系装备制造业的重点行业提出标准化工作目标:船舶行业要适应国际造船新标准, 建立现代造船模式, 推动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和港口规模化发展;科学制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路线, 规范建设标准, 有序推进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信息化标准化工作也是“十二五”规划重点涉及的领域, 一方面在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中,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另一方面, 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三是把坚持绿色发展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是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绿色发展、构建低碳发展方式也是“十二五”期间对各行业、各领域的总体要求。“十二五”规划提出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 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这是从国家层面对落实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好注解。同时, 要求继续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 制订完善并严格执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 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规划要求通过加快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并贯穿于生产、流通、外贸、消费和建设各领域各环节,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四是将改善民生作为标准化工作的根本落脚点。保障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目的, 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也是“十二五”规划对标准化工作的定位:标准化工作要服务和服从于改善民生的大局。规划提出要抓住与民生相关的食品安全、消费品安全、环境安全、生产安全、劳动保护、市场秩序以及防灾减灾等各个方面工作, 健全标准体系。要着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 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 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

五是将改革开放作为标准化工作的强大动力。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对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一直不断提出新问题, 标准化工作也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进程, 解决了“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中迫切需要完善运行机制、规则程序、体系建设、思想观念、工作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重要难题。在新的形势下, “十二五”规划着眼于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提出要完善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 选择防治任务繁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等要求, 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企业、消费者利益的协调统一, 同时与市场运行有效衔接, 促进国际贸易的科学发展。

“十二五”期间标准化工作的思考

结合“十二五”规划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 回顾我国“十一五”期间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下一阶段标准化工作提出以下思考意见。

从总体上看, “十一五”期间标准化工作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主要问题有:标准化总体水平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仍显滞后, 社会公众标准化意识还较薄弱, 标准体系建设在速度结构质量效益方面还不够协调。这些问题将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 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各个击破、重点解决。

一是做好标准化“十二五”规划。围绕“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主题、主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制定标准化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分层次、有重点地做好标准化的顶层设计, 制定分步实施方案, 着力在适应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方面下功夫。各省市应围绕当地产业特色, 做好标准化整个工作链各环节的关键事务, 提出相适应的机制和政策措施, 如浙江省应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42个重点块状产业, 做好标准化工作。

二是加强标准实施的监管工作。经过“十一五”期间全国标准化工作者的努力, 标准质量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标准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大体上与国际接轨, 基本上解决了“无标可执”的问题。但是, “十一五”期间, 在标准实施方面还存在一些影响民生的问题, 尤其是食品安全成为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有标不执”是“十二五”期间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任务。从政府角度出发, 要细致研究措施, 加强企业在标准实施方面的监管, 做到标准公开, 尤其是各企业备案的产品标准应予以公开, 接受社会的监督。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解读 第4篇

徐建国: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國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科学指导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时期的建设,特制定《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如何?

徐建国:“十一五”以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体系初步形成,已累计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86家,涵盖了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4所高校。2010年年底,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可自主支配面积814.5万平方米,入驻在孵企业6617家,累计毕业企业4364家。2010年,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606项,在孵企业申请专利5603项,其中发明专利2333项。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如何发挥高校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徐建国:国家大学科技园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与地方共建产业化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地方对科技的迫切需求,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在集聚和培养人才方面有何成效?

徐建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制定激励措施,吸引高水平人才入园兴办企业。建立了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支持学生来园创业实践,形成了校区园区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认定了4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有哪些?

徐建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一校一园、多校一园、校府共建等模式,有效整合了各类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园的快速成长。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形势如何?

徐建国:探索并完善科学管理体制与高效运营机制,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优势,是“十二五”期间新形势对国家大学科技园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与职业》:《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徐建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高校师生创业和人才培养,促进高校创新资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把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科技、教育、经济有机结合的示范载体,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教育与职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徐建国:“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应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努力建设成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渠道,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促进区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教育与职业》:到“十二五”末,国家大学科技园预计达到怎样的规模?

徐建国:预计到2015年,全国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200家,三级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100家,园区可自主支配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依托专业服务机构总数达到1000家,在孵企业8000家。“十二五”期间,累计毕业企业5000家,服务企业10万家,转化科技成果1万项,培育创新创业人才10万人,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80家,培育学生科技创业企业3000家。

《教育与职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徐建国:“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要充分发挥依托高校的创新优势,围绕优势学科,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推动高校师生的科技创业,提升服务能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服务资源,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加速创新要素对接和互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发挥高校优势,加快成果转化?

徐建国:依靠高校特色资源,建立各类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立行业网络服务平台。加强企业需求与技术供给对接、科技成果与金融资本对接、创新人才与科技型企业对接,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区域性战略联盟和业务联盟,加强联系与协作,形成区域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和集群优势。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整合创新资源,培育企业成长?

徐建国: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扩大高校资源向在园企业的开放程度,整合校内研发力量,建立研发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与高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优化创业环境,吸引创业服务机构入园新建机构或设立分支机构,解决企业在运行管理、市场开发、资质认证等方面的问题,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化与金融、投资机构的合作,探索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通过借贷、入股、担保等方式为在园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探索孵化创意、设计、科技服务等新兴领域的企业,培育新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创业就业?

徐建国:强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功能,利用园区浓厚的创新文化、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良好的创新环境等优势,建设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探索设立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园区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和就业,支持学生到园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和鼓励高校学生到园区进行创业和创新实践活动,通过设立高校学生创业资助基金等形式,对学生创办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资助,对已经从事创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等服务,吸纳更多创业人才在园区创业。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服务区域产业,支撑经济发展?

徐建国: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环节,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强与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的合作。建设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提高平台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服务能力。发挥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推动企业和高校开展技术合作,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加快高校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探索有效模式,提升自身实力?

徐建国: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以市场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营机制。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从硬件环境建设向软硬件环境建设并举转变,从常规性服务向专业化服务转变。鼓励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队伍。探索并逐步建立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水平,提升区域创新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国际化发展步伐。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导向,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动态管理机制。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解读 第5篇

http:// 2012-02-09 10:55 来源:河北新闻网

核心提示

《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发挥环境保护在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中的能动机制和杠杆作用,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高度融合发展。以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深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为实现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控制总量 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

“十一五”期间,我省高度重视环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连年下降。截至2010年底,全省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率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目标。“十二五”时期,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加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为此,近日印发的《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把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重中之重,坚持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促进绿色发展,推进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如何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

根据《规划》,推进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我省将实行全过程控制。从源头预防上促进减排、从全过程监管上保障减排、从末端治理上落实减排,我省将强化结构减排,落实工程减排,完善管理减排,依靠科技减排。

过去五年,“双三十”示范工程成为我省推进节能减排的龙头。“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强化示范带动作用,重新选择能耗高、排放量大的30个县(市、区)和30家企业,深化拓展“双三十”示范工程。严格重点行业准入,提高工业污染治理水平,优化行业结构;提高并严格执行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积极推进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全面提高清洁生产水平;以市场化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减排绩效,我省正在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

“十二五”时期,我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在原来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基础上,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对此,《规划》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减排措施。

实施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协同减排,将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确保到2013年,设区市、县(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85%,到2013年底,省级重点镇和目前人口1万人以上的镇都要建成污水处理厂;加大现有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和规范管理力度,到2015年,污水处理设施平均负荷率达到80%以上;推进升级改造,增强重点流域重点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功能,到2015年,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浓度均达到一级标准;扩大再生水应用,到2013年底,设区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到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和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50%和20%以上。同时,推进皮革、医药、农副食品加工和化学原料等水污染重点排放行业的减排,狠抓国控、省控重点水污染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稳定达标;推动农业面源减排,到2015年,全省80%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完善畜禽粪便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推广测土施肥方法,从源头减少农业生产化肥施用量和流失量,在重点区域、流域实施农业面源总量控制试点示范。

推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联合减排,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突出结构调整与保障脱硫设施稳定运行;全面推进非电行业二氧化硫减排,严格执行钢铁行业产业政策,综合脱硫效率达到70%以上;加强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和“煤改气”工程建设。加强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基本形成以削减火电行业排放为核心的工业氮氧化物防治、以削减机动车排放为核心的城市氮氧化物防治体系;根据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要求,在我省环京津区域逐步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排放标准;深化颗粒物污染控制,全面加强工业烟尘、粉尘和城市扬尘的控制,颗粒物严重超标的城市要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烟尘、粉尘排放污染防治措施。

改善质量 保障饮用水安全,解决突出污染问题

近年来,我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生态环境质量仍然非常脆弱,设区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仍然较高,一些达标城市接近标准上限。面对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规划》明确,以保障饮用水安全和解决重点流域、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实施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协同减排,将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确保到2013年,设区市、县(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85%,到2013年底,省级重点镇和目前人口1万人以上的镇都要建成污水处理厂;加大现有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和规范管理力度,到2015年,污水处理设施平均负荷率达到80%以上;推进升级改造,增强重点流域重点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功能,到2015年,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浓度均达到一级标准;扩大再生水应用,到2013年底,设区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到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和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50%和20%以上。同时,推进皮革、医药、农副食品加工和化学原料等水污染重点排放行业的减排,狠抓国控、省控重点水污染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稳定达标;推动农业面源减排,到2015年,全省80%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完善畜禽粪便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推广测土施肥方法,从源头减少农业生产化肥施用量和流失量,在重点区域、流域实施农业面源总量控制试点示范。

推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联合减排,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突出结构调整与保障脱硫设施稳定运行;全面推进非电行业二氧化硫减排,严格执行钢铁行业产业政策,综合脱硫效率达到70%以上;加强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和“煤改气”工程建设。加强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基本形成以削减火电行业排放为核心的工业氮氧化物防治、以削减机动车排放为核心的城市氮氧化物防治体系;根据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要求,在我省环京津区域逐步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排放标准;深化颗粒物污染控制,全面加强工业烟尘、粉尘和城市扬尘的控制,颗粒物严重超标的城市要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烟尘、粉尘排放污染防治措施。

改善质量 保障饮用水安全,解决突出污染问题

近年来,我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生态环境质量仍然非常脆弱,设区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仍然较高,一些达标城市接近标准上限。面对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规划》明确,以保障饮用水安全和解决重点流域、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力促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将重点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到2015年,全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比例达到37%以上,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提高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水平,到2015年,11个设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实现全指标监测分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定期监测的比例逐年递增3%;在全国率先实施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监察制度。集中力量解决子牙河等重点水系水环境问题,改善海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严格实施跨界断面考核和生态补偿制度,确保全省跨界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加强沿海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空间管制,重点对沿海地区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海岸线、近岸滩涂及沿海湿地等,采取全面恢复、治理、保护和建设措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制定落实省渤海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建立污染防控体系,提高海岸工程、海洋工程、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水平。推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制定实施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落实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总体要求。实施城市清洁空气行动,实行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对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地区采取区域限批措施。在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等区域统筹重点行业发展,控制大气污染蔓延,提升宜居生活水平。全面开展臭氧、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监测。力争在2015年前,秦皇岛、承德两市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面启动和规范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开展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污染控制,在石家庄、秦皇岛、唐山、保定、邯郸等5个环保重点城市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

此外,还将加强噪声污染控制,创建宁静社区;初步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体系,探索开展土壤污染修复,提高土壤环境质量。

推进生态建设 强化生态保护,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当前,环境容量已成为区域布局的重要依据,环境管理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环境保护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推进生态河北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势在必行。《规划》提出,我省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

优化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冀中南经济区等区域生产力布局;对冀北高原山区、冀西山区等限制开发的功能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投入力度;对各级各类自然资源等保护区域、重要水源地和基本农田等禁止开发的功能区,实施强制性保护;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妥善安置生态移民。

划定聚居环境维护区、自然生态保育区、食物安全保障区、资源开发引导区等省环境功能区划。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在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构建环首都生态安全体系;在沿海经济隆起带加强滩涂、重要湿地保护,形成海洋生态带;综合整治矿业资源开发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到2015年,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40%以上;“十二五”期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00平方公里。推进生态示范建设,将生态市、县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纳入干部政绩考核。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到2015年,全省保护区面积力争达到80万公顷以上;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趋势,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和预警制度;控制物种及遗传资源的丧失流失,加强对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的监管;开展外来有害物种防治;定期发布省受威胁动植物“红色名录”。

农村环境问题,关系到农民的身体健康、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变“脏、乱、差”的面貌,我省提出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环境水平。到2015年,完成2000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优先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治理种植、养殖业生产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确保到201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开展水产养殖污染调查,控制水库网箱养殖规模。

加大历史遗留工矿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农村工矿污染,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加强对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和家庭作坊的整治,开展农村地区重污染企业搬迁、关停后的遗留污染治理。

加强能力建设 完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环保能力建设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利剑”,将剑刃磨快,才能更好地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以实现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污染源监管与总量减排、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考核、环境预警与应急为重点,实现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由常规达标向全面达标、由注重硬件向全面提升、由齐头并进向重点扶优的转变,全面提升环境保护能力。加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到“十二五”末,省、市、县环境监测站实现全面达标;拓展环境监测项目,重点加强近岸海域、土壤、重金属、固体废物、有机污染物、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项目建设,形成跨区域空气联合监测能力,在石家庄市新建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超级站;推动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

到2015年,实现环境监察执法从末端向全方位执法的转变;增设生态监察、重金属监察专门队伍;将环境监察队伍向乡(镇)、街道延伸,加强农村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

同时,我省还将强化环境科技支撑,建设环保科技示范工程,加快环保产业基地建设,提升环保人才培养水平,培育高端专业人才。(河北日报通讯员祝晓光 记者段丽茜)链接

1、“十二五”时期我省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重点行业产排污强度明显降低,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确保核与辐射安全,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2、“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实施五大类重点环境保护工程,投资需求约1250亿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确保工程投资到位。工程投入以企业和地方各级政府为主,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定期开展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提高投资效益。

到2013年底前,组织对规划进行中期评估,对规划任务进展缓慢的地区预警并实行挂牌督办。到2015年底前,对规划完成情况实施终期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解读 第6篇

《环保规划》编制过程 

2009年8月,交通运输部在贵阳召开了全国交通运输发展前期工作会议,翁孟勇副部长对全行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9月11日,翁孟勇副部长主持召开了部“十二五”规划编制第一次专题工作会议,“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按照总体部署和各司局工作任务,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体系由一个行业发展规划和20个专项规划(专题)组成,《环保规划》是其中20个专项规划之一,由综合规划司牵头负责。

《环保规划》具体编制过程如下:

»2009年9月:开始规划的编制;

»2009年10月:编制完成规划思路,并通过专家审查;

»2009年11月:根据规划思路全面开展调研和规划研究;

»2010年1月:综合规划司下发了《关于编报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及有关材料的通知》(交规划发[2010]69号),要求各地上报“十二五”发展思路和项目计划,到4月份各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思路和建议都完成上报;

»2010年4月:完成规划初稿,并邀请环境保护部和交通运输部的相关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

»2010年7月:完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并在全行业征求意见;

»2010年9月:根据行业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完成了规划送审讨论稿,并将规划

主要内容纳入了《交通运输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2012年1月:《环保规划》在反复修改完善后全行业印发。

 《环保规划》的总体内容框架

《环保规划》是交通运输行业首次编制的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标志着我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了“十一五”期间公路水路交通环保的主要成绩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第二章分析了我国交通环保发展的形式和要求;第三章明确了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主要发展重点;第四章确定了“十二五”期间交通环保重点实施的七项重大任务;第五章提出保障规划目标实现的措施和建议。

 交通环保目前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在污染控制、生态保护与建设、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及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适应了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要求,有力支持了行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在交通运输规划领域,环保理念在规划阶段得到体现,港口、公路等交通规划中都设置了专门的环保篇章;规划环评和环保专项规划逐步开展,部分省份组织开展了公路水路交通环保专项规划编制。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环保“三同时”制度得到全面贯彻,行业污染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生态保护力度日益加强,逐步探索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理念;自然资源利用集约化趋势明显,路网建设等级不断提升,码头建设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日趋规范,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环评和竣工环保验收通过率都基本达到100%。

在客货运输领域,污染治理成效初显,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污染应急防范能力明显增强,水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也有大幅度提升。

在行业环境保护管理能力方面,行业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逐步建立了行业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初步明确了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责;行业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初步建立;行业环保统计全面启动;行业环境监测工作逐步开展,至2009年全国共建成18个行业环境监测站。

在行业环保科技支撑方面,环保科研条件得到一定改善,建设了一批行业环保实验室;

在公路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集约利用、节能减排、船舶污染防治及溢油应急处置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 “十二五”期交通环保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我国公路水路交通环保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行业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尚不健全,行业环保监督和执行力度不强;二是行业环保监管手段缺乏,环境监测、环保统计、环境监理等方面都较为薄弱;三是行业环保科研的基础性研究不足,资源循环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修复等新兴领域研究开展较少;四是行业污染总体治理能力不足,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果的监管尚需加强;五是行业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总体水平依然薄弱,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待提高;六是废弃物再利用程度总体较低,行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十二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业,着力体现“转型发展、快速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的主题,全面进入结构优化、网络衔接和运输一体化的集约发展新阶段。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运输需求增长的同时,还面临逐步加大的资源环境刚性约束,需要进一步集约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具体挑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家环境污染治理将从当前的污染物总量控制转向总量控制与环境质量改善并重,对污染排放的控制将更为严格,交通运输行业的污染治理面临着国家的更高要求。第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要求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高等级公路建设向中西部地区和建设条件较为恶劣的山区推进,天然河流的大规模航道建设和梯级开发,新兴港区的建设等,都需要特别关注生态保护问题。

第三,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增加,要求加快低碳交通体系建设, 把低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交通建设和运输的各个环节中,尽快建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交通体系。

第四,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规模迅速扩大,要求进一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第五,行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要求完善行业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全面强化行业环境保护管理,提高环境保护管理在行业中的覆盖广度和执行力度。

 “十二五”期交通环保发展的核心思想

“十二五”期交通环保发展的核心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建设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目标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先导,以交通运输行业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契机,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支撑,着力加强行业环境污染防治,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提升行业环境保护监管水平,不断完善行业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交通运输业。

 “十二五”期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的发展目标

“十二五”交通环保的发展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交通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到“十二五”末,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的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11%,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的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16%;化学需氧量(COD)、总悬浮颗粒物(TSP)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比“十一五”末降低20%。

二是交通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保护取得实质性突破,行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三是交通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覆盖全国沿海和主要内河水域的船舶溢油及危化品泄漏应急设备物资储备体系。

四是交通行业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基本健全。

五是交通环保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 “十二五”期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的发展重点

根据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了六大发展重点:

一是进一步控制污染。采用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并重的手段,进一步控制交通运输污染。二是强化生态保护与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与修复并重”理念,加强工程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实施重大工程生态修复措施。

三是注重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根据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四是加强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建设。重点针对公路水路运输危险化学品泄漏、水上溢油等污染事故,加强预警监控、应急组织指挥、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五是完善行业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制订和完善交通环保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进一步

理顺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设置,逐步试点开展重大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环保后评估等。

六是提升行业环保科技支撑能力。组织交通运输环保基础前沿性课题研究以及重大关键技术的开发和示范,加大环保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改善行业环保科研的条件等。

 “十二五”期交通环保的七项主要任务

为实现“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保发展目标,重点推进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作,规划中提出七项主要任务。

一是行业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对行业现有环保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系统梳理,重点对不适应新形势环保要求的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并研究制订一批当前公路水路交通环保发展迫切需要的法规、政策、标准和规范,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交通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

二是行业环保监管体系建设。重点集中在行业环境监测网络和统计平台建设两个方面。行业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将研究提出交通环境监测网络的总体布局,建设交通运输部环境数据中心和省级交通运输环境监测中心站,试点推广船舶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行业环保统计平台建设将建设部省两级交通运输环保统计信息平台,建立标准统一的行业环保统计数据库和网络传输系统,开发统计数据分析系统。

三是行业环保科研体系建设。重点开展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生态保护、新能源利用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资助环境政策和管理、环境空间信息、低碳交通、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基础研究等领域的实验室建设,推进科研人才培养,在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修复、新能源利用等领域造就一批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

四是行业低碳技术应用和推广。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补贴,积极推广低碳理念与技术,重点在公交车新能源改造、公路服务设施升级改造、港口节能改造、公路隧道清洁能源利用、公路温拌沥青技术等方面开展试点和推广工程。

五是公路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重点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型公路工程推广、公路生态修复试点、施工期公路污染治理、公路服务区污染治理、营运期公路噪声治理等。

六是水路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重点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型港口工程示范、港口生态修复试点、内河航道生态修复试点、施工期港口航道污染治理、营运期港口污水处理与回用设

施建设、内河船舶废弃物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处理设施建设、港口散货粉尘治理。

七是废弃物循环利用。开展交通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期的弃渣、疏浚土、建筑垃圾、废旧沥青和废水循环利用以及营运期养护材料、服务区污水和垃圾等的循环利用。

 “十二五”期交通环保的资金支持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解读 第7篇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更加有为强化消费维权

本报讯(记者贾 君)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日前发布了“十二五”时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规划。规划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改善消费环境,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商品质量监管、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和消费教育引导,全面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水平,更加有为强化消费维权,为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工作目标为:更新消费维权工作理念,实现消费维权工作“关口”前移;完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手段和措施,加大商品质量监管工作力度;规范服务行业消费维权工作,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畅通消费维权渠道,健全消费维权工作网络,12315行政执法体系基本建立;加快消费维权信息化建设,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和消费维权工作现代化水平;完善消费维权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扎实推进消费维权长效机制建设。

规划明确提出,经过5年努力,消费者维权意识和经营者自律意识要得到普遍提升,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得到有效保护,消费维权工作服务民生、改善消费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要显著增强。

据悉,维权“关口”前移,是指执法人员进企业、进商场、进市场、进学校、进景区,最大限度减少侵权事件发生。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消费者权益保护任务主要有4项:

——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和服务领域消费维权。要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制度化建设,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执法,拓展服务领域消费维权。

——大力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加快推进12315中心标准化和效能建设,扩大“一会两站”和12315“五进”社会覆盖面,强化12315数据综合利用。

——深入开展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广泛开展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加大消费维权宣传力度,深入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积极推进消费维权国际交流与合作。

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8篇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在对我区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深入调查和系统研究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规划纲要草案共十一章, 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围绕布局优化、转型升级, 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人才战略、制度建设、文化氛围的创造、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保证规划实施的评估机制, 是一个系统、细致、客观的规划报告。

规划比较重视新项目的建设。在实施新项目投资拉动的过程中, 需要重视新建项目对已建项目的升级带动作用, 加强提升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解决节能减排等问题, 实现新项目带动现有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需要增强自治区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对主要产业发展相关技术的引进吸收能力与再创新能力, 真正建立与我区产业发展实质相关的产学研基地、中心, 扶持科技中介产业的发展, 避免创新的口号化与泡沫化。在重视技术的同时, 重视流程、职能、制度等管理创新, 提高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能力。增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与自治区经济发展的相匹配性, 教育内容、方法改革实现常态经常化, 有效提升自治区的内生成长动力。要重视对地方与领导的绩效评价, 建立简单有效的多维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除此之外, 对已建的大型项目、重点园区, 自治区应建立与加强监控评价与后评价机制, 防范未来的发展风险, 寻找更好的发展路径。

规划方案对于推动我区科学发展, 实现以人为先的转型轨道优化有前瞻性指导价值, 体现了民生优先、创新发展、促进绿色发展、开放共赢发展的先进发展理念, 这为自治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基础性和全面性的框架。整体而言, 规划是统筹的和切实可行的。

解读“十二五”规划《建议》 第9篇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是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的纲领性文件。从“七五”计划开始,中央已经提出了六个中长期规划《建议》。“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于编制“十二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一,《建议》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党的十六大确定,我国现代化建设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的新变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新世纪的头十年已经过去,现在到2020年还有十年时间,“十二五”时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新世纪头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也要看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特别是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我国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和趋势的基础上,对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战略任务、重大举措作了全面部署,这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二,《建议》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七大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2010年初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建议》提出,“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在各项任务和重大举措的部署中,全面贯穿了这一主题和这条主线,这必将有力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三,《建议》对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国外贸出口总值已居世界首位,境外投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面临新的形势,即由出口和引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如何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开创互利共赢的格局,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建议》对未来5年的开放战略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等项任务,必将推动与围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四,《建议》对于各级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胜利完成之际,围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各地党委正在研究提出指导当地“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建议》,各地政府也正在开展当地“十二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科学分析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发展的大政方针、奋斗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这对各地区各部门贯彻中央精神、结合全国和各自实际制定好中长期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为什么说“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看,“十二五”时期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做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十二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目前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剩十年时间、两个五年规划期,“十二五”时期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对照“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可以看出,总量指标完成得比较好。甚至可以提前、超额完成任务,而结构性指标完成情况存在差异,一些指标完成的难度较大。2001-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 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这已超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速度要求。与此同时,服务业比重、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与规划要求相比还有差距,缩小城乡、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任务相当艰巨,特别是农村面貌还比较落后、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问题仍较明显。“十二五”时期,我们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能否在解决结构性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关系到为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第二,从深化改革开放来看,“十二五”时期是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和经济体制的要求,各项改革积极推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必须看到,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不到位.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十二五”时期在不少重要领域都面临改革攻坚的重大任务。财税体制改革牵一发动全身,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调整,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要改革税制,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要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同时,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垄断行业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需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还要推进社会领域的改革,包括如何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兼顾好提高效率和促进公平;如何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进基二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总之,改革的任务繁重而艰巨,需要精心谋划、稳妥实施。

上一篇: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下一篇:优秀团支部主持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