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学各环节

2024-07-10

把握教学各环节(精选10篇)

把握教学各环节 第1篇

把握教学各环节,教学效果明显

在教学中,我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搜集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理论教学从理论上解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评价良好。、认真备课.作为一名教师 , 上好一堂课不难 , 但备好一堂课很难.因此 , 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 , 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 , 不满意就不收工。我认真研究课文 , 找出了重点 , 难点 , 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 , 不沉闷 , 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 , 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有时准备好的录象带 , 让学生观摩学习, 学生特别用功 , 教学效果十分理想.与此可见 , 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一堂课的四十五分钟 , 就是一个教师表演技能的阶段。上课时 , 本着 “ 传道 , 授业 , 解惑 ” 的原则 ,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 使讲解有条理 , 清晰 , 准确 , 生动。我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 , 不让其分心 , 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 , 现实,使每堂课学生有所获 , 努力使学生打好基础 , 培养能力 , 发展智慧 , 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因材施教 ,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 , 学生在不断学习中 , 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 , 差生面扩大 , 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 , 绝对不能忽视。为此 , 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从平时的课堂反应 , 课后交流 , 周记记录中掌握各个学生的心理状况 , 抓住他们的特点和个性 , 有的放矢地与其进行交流 , 及时给予关怀和关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 并给予表扬;积极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 及时给予鼓励 ,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只要坚持对这些同学的辅导 , 他们的基础重新建立起来 , 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总之 , 这六年多的教学过程中,我尽力地做好每项工作,取得了所较为理想的好成绩,同时一年多的付出,也取得了全体同仁的认可和肯定。但是,我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不断更新知识观念,努力成为一个拥有现代教学意识和现代教学手段的与时俱进的21世纪新型教师。

站三尺讲台,铸崇高师德,这就是我此时的肺腑之言。

把握教学各环节 第2篇

一、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到位,责任明确

1、充分认识落实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体育系的教师来自五湖四海,受家乡口音影响较大,加强师生说普通话的任务比较繁重,因此从狠抓素质教育,培养师生文明素养,尤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把落实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和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具体落实了教师说一口好的普通话,写一手好字,把学生培养成为文明的人、规范的人这一学校发展目标。

2、加强培训测试,提高全体教职工的语言文字水平。“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主要靠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师是教育的具体实施者,经济系把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能力纳入教师业务学习、在职培训、教学训练的基本内容,同时也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职务晋级、评优评先等的基本内容和条件。系里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坚持教师持普通话合格证书上岗制度。

3、做好对语言文字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所有这些资料派专人进行妥善管理,注重资料齐全,存放有序,便于取阅查询。

二、建立良好的文字语言环境

体育系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学基本功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渗透到德、智、体、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普通话基本成为学校的教学语言,即师生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成为学校的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教材(含讲义、教学辅助读物)用字,教学、公务和校园环境用字符合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和要求。

1、用语规范。老师课堂教学用普通话;各类集会、大型活动的主持、发言用规范的普通话;办公室教师间的交流均使用普通话。

2、用字规范。老师板书、试卷、自编教材、教辅读物、教学软件用字符合汉字规范标准;各类宣传栏、告示栏等用字均符合规范。

3、学生在课堂上,及课后都坚持使用普通话。

4、试卷用字符合规范,教师板书,批改作业,评语用字符合规范;学生能正确识别、书写常用汉字,学生作业、论文、考卷等用字符合规范。

三、加强监督工作

为了更好地落实语言文字工作,体育系设有监督制度。设有规范化语言监督箱,让每个人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行为受到大家的监督,督促在学生的评优、评比中,设计有关于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条件。为了督促教师使用普通话;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评选先进等方面,普通话合格已被列入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存在不足

严格按照标准对照体育系的语言文字工作,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个别教师中存在普通话讲得不太标准、写字不规范的问题。在教学科研工作方面还有欠缺,缺少对将语言文字规范纳入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式的课题研究,缺少对语言文字工作研究的论文。

在档案管理中,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管理的材料不够充实、完善;资料的留存、准确归档工作还有进一步加强的必要;存在个别活动材料有缺失的情况。

五、具体思路

1、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上海市的有关文件精神,及时报道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状态。

2、继续积极推广普通话。师生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率达到100%。师生员工在教学、工作、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率达到100%。

3、继续搞好汉字规范化。各种活动的会标等用字规范率达到100%。公文,自制的奖状、证书、招生广告(简章)、名片,以及各种宣传资料等用字规范率达到100%。

4、进一步健全语言文字工作网络。有专人负责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各班级设立语言文字规范化监督员,在统一部署下,开展班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整治与监督工作。

5、继续充实和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档案材料。力求内容全面、丰富、详实,装订整洁、有条理,有利于快捷地查找各种信息,有利于充分地反映语言文字工作的成效。

把握教学各环节 第3篇

课堂环节一:教师走进教室,用眼睛四处搜寻,然后找出一只杯子,在饮水机前接了一杯水,并一饮而尽。问:同学们觉得这个饮水机漂亮吗?能改得更漂亮些么?(篇幅所限,饮水机图略)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自己设计的“鱼形饮水机”让学生欣赏,并介绍:杯子放在鱼肚子里了(导入课题“生活中的小设施”)。

理论分析:起始阶段,学生的思维还处于课间那种不安定状态,也还没得到集中。所以,在开头阶段,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有趣的导入,使学生的思维能迅速调整到最佳显得尤其重要。在这一阶段,本课是如何将思维集中化的呢?一是将教师的思维具体化,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设计小设施的思路,即从生活中的需要入手,发现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在这一阶段,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没有让学生去解决,事实上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具备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将在下阶段具体的思维训练中才能得以解决。

课堂环节二:多媒体播放城市里的各种设施(电话亭、垃圾桶、雕塑、电梯、健身设备等),学生欣赏并观察其特点:色彩丰富,造型各异,有的还有装饰图案。教师介绍这些设施的特点:图形组合法。多媒体再播放一鱼形雕塑,让学生欣赏并观察其特点:实物联想法。提问:学校里有哪些类似的雕塑?学生回答:垃圾桶(企鹅垃圾桶、足球垃圾桶等)。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学校里的小设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欣赏。问:你还想到哪些没有拍到的小设施?

理论分析:当学生的思维由旁观者的角色进入到具体的思维过程时,教师必须将思维的过程具体化。这是因为,七年级的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以具象思维为主,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而其抽象思维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思维尽可能在具体的感知中进行训练和加强。具体化的思维不仅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更主要的是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对概念的积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下一步的思维积累了丰富的营养。在这一阶段,本课是如何将思维具体化的呢?首先通过欣赏一组城市里的小设施,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有效的形象储备,而且将上阶段学生的思维横向拓展。然后,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自己非常熟悉的校园小设施上。在教师谈话式的启发下,通过欣赏教师精心选择的典型对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利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方法在思考问题。教师再通过将“小设施的作用”“小设施的设计方法”等这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在具体的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自然地掌握了抽象的概念,从而将思维向纵深推进。

课堂环节三:带领学生到校园寻找没有拍到的小设施,学生惊叹原来还有这么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小设施。问:我们可以把这些小设施变得更漂亮么?如果让我们改可以改成什么样子?学生回答:可改成篮球形、奖牌形、其他动物形等。教师再启发学生:可以在哪些地方再增加一些小设施,让它变得更漂亮?让学生讨论设计未来的校园小设施。

把握教学环节 促进学生参与 第4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

思维源于问题。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计问题情境,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例如,教学“吨的认识”一课的课前,我带领学生到码头实地观察地秤,了解其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生活背景。课上,我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质量单位,触及学生已有的认知领域,给学生提供温习反思的机会,回忆自己的体重,并结合投影,提问学生:“大象的体重能用磅秤称吗?”这样顺利地引入课题——“吨的认识”,有效地唤起学生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二、拓展思维空间,鼓励大胆猜想

教师出示多媒体动画:秋天到了,稻子丰收了,张大伯将一袋袋大米运进了仓库。袋子上的数字显示:1袋大米重100千克。学生自主进行数数统计,100千克、200千克……一共1000干克。教师说明:1000千克就是1吨,真是大丰收啊!这时,多媒体动画显示一只调皮的小猴:“我来考考你。”(l)想一想:同学们家中每天约吃1千克大米,1吨大米够吃多少天?(2)100块砖约重250千克,400块砖约重( )千克,是( )吨。教师通过创设现实性情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享受思考的乐趣。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猜想:“同学们平均体重25千克,四人小组的体重和约是多少千克?这样的几组体重和约是1吨?”教师和学生一起验证猜想结果,四人小组一组一组地起立,学生100千克100千克地数,数出10组,体重和是1000千克,就是1吨。教师予以评价,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产生了强大的内部动力,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尝试、辨析、理解,重视思维表达

1.放手让学生自主做题

学生知道了吨是比千克还要大的质量单位,1吨等于1000千克。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尝试题,如3吨=( )千克、5000千克=( )吨等,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2.强化吨与千克的联系,深化对1吨的理解

教师分别出示4幅投影片,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深入理解“1吨”,并引导学生规范完整地说出类似这样的语言:“一头奶牛重500千克,这样的2头奶牛重1吨。”这样教学既重视了学生的思维表达,又促进了学生表达、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四、强化巩固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学生对于“吨的认识”是否真正掌握并能运用,需要适量的练习来检验和巩固。下面是一组学生独立完成的练习题:(1)教材第28页第2题。5吨=( )千克, 2千克=( )克, 7000千克=( )吨, 8000克=( )千克。(2)教材第28页第3题。在○里填“>”“<”或“=”。 3吨○ 2000千克,200千克○1吨, 6000千克○6吨,9吨○9000克。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并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成功的愉悦。这样设计教学,学生互相纠正错误,担当“小老师”角色,积极参与评价过程,不仅使知识的巩固得以落实,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课末小结延伸,寓德育于趣味之中

教师引导学生以“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为题,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我认识了新的质量单位——吨。

生2:我知道了吨是比千克要大得多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

生3:我知道了称大象、货物等超重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地秤。

师:大家都学得不错,离下课还有一段时间,我给大家读一篇日记。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睛

今天清晨6点钟,我就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了,用了3小时刷牙、洗脸。然后,我吃了约200吨重的早饭,背起了2克重的书包上学去。路上,我碰到了体重80克的叔叔,坐上叔叔载重3千克的卡车来到了学校。进了教室,我向身高160米的李老师问声好。(学生听完,哈哈大笑起来)

课末小结简洁清晰,延伸内容别具一格、妙趣横生,在充分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又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德育、智育双效并举,收到了预期效果。

(责编 杜 华)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第5篇

一.课堂教学

1.学期授课计划

①任课教师要根据培养方案、教学大纲、预定的教学目的及学分等,制定学期授课计划;

②学期授课计划要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之内,由教研室主任统一交给教学秘书。学期授课计划要有教学计划学时、学期教学安排,每周教学内容、方式、目的、要求、时数、机动内容等。

2.备课

①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抓住重点、难点,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写出比较详细的备课笔记;

②每次授课都应有完整的教案或讲课提纲,不得无教案和使用旧教案上课。要注意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创新。

3.授课

①任课教师要准时到达课堂授课,不得提前和拖延上、下课时间;

②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恰当安排授课内容,在运用课堂练习或自学、讲座等教学方式时,教师必须积极进行指导,不得放任自流或离开课堂;

③教师因故不能上课时,必须事前办理调、串课手续,不得私自停课、串课及擅自减学时。

4.教学研究

各教研室要组织好本教研室所承担每门课程的教研活动,讨论教学方法及课程的难点、重点等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进度,每次教研要有详细的教研纪录。

二.作业要求

1.为帮助学生消化、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每门课程均应根据其性质特点等安排布置相应作业。作业的内容既要密切联系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又要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布置的作业,教师要认真检查和批改。

3.作业批改规定如下:

(1)基础和专业课任课教师

① 一周批改一次作业;

② 按照大纲的要求,批改一定比例的作业量;

③ 每周每人至少辅导答疑一次,明确辅导答疑的时间、地点。

(2)参加选课教师

① 一章批改一次作业;

② 如有助课教师,作业批改量不低于教学总人数的1/2;否则作业批改量不低于教学总人数的1/3;

③ 每周每人至少辅导答疑一次,明确辅导答疑的时间、地点。

4.学生的平时作业,应作为学生修读课程成绩考核的依据之一,要在课程学习总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

5.基础科学部每学期都要对作业进行随机抽查,以了解教师批改作业情况,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态度的内容之一。

三.辅导答疑

1.辅导答疑是课堂教学的辅助环节,每周至少要有两小时的辅导和答疑时间。对学生提出的普遍性疑难问题,可进行集体辅导;

2.教师辅导时要注意收集学生学习中的倾向性问题,以便改进课堂教学;

3.期末考试前要加大辅导答疑的力度,但不要搞压题。

四.成绩考核

1.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都要进行考核,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方法应根据考试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可采用闭卷、开卷和口试等;

2.命题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反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试题的覆盖面要尽可能大,题量应与限定时间相适宜。试题表述要简练、明了、准确。要改变单纯凭经验命题的方法,逐步实现考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3.考试要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严格进行,违者按教学事故处理;

4.试卷评定要按学校试卷评定的规则严格进行;

5.考试成绩评定要公正、客观,一般情况下,成绩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五.实验教学

1.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科学实验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现象,找出规律,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2.拟定实验课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应从大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总体要求出发,科学合理地确定实验课应达到的具体要求;

3.任课教师要参加本门课的实验指导。实验指导教师在学生实验前必须讲清实验内容、要求、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检查实验仪器设备的性能和药品的有效性,保证学生实验顺利进行;

4.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加强检查。实验进行时,教师必须在场认真辅导,了解实验情况;

5.实验结束后,教师要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对不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及抄袭的实验报告,一律退回,并令其重作,期末要按规定的比例填报实验成绩。

基础科学部

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小建议 第6篇

备课要求

①教师应注意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努力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刻苦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大纲要求和知识结构;深入研究学情,精确定位教学目标和层次要求,提高课堂的质量和针对性。

②教师要在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注重研究教法与学法,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③同头课老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注意统一进度与内容,对重点知识要把握准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设计合理,注重渗透德育内容。

④板书设计要科学,纲目分明;多媒体演示要直观清晰,作业布置要精选,份量适当,体现学科特点。

⑤教案书写要规范,环节完整,教师课后要及时写出课后反思,根据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以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上课要求

①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恰当设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讲练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使用知识的能力。

②课堂教学过程要体现“精讲、精练、精评”的原则,实现优质高效的目的。③准确把握课堂知识内涵,注重重难点的突破,做到思路清、切入准、分析透、方法活,能够举一反

三、以点带面。

④教学手段和方法要呈现多样化,因课而异,因人而异,精心设计每个环节,激发兴趣,深化理解,提高效率。

⑤教师要注意落实教学效果,及时进行反馈、矫正,课后小节和作业布置环节完整。

⑥授课语言生动、简洁,表述准确;板书工整、规范。

⑦教师应注意维护正常的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严格要求,大胆管理,但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⑧教师于上课铃响之前要到位,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途离开课堂;仪容、仪表整洁大方,穿着得体,无特殊情况要站立讲课,严禁上课期间接打电话。⑨加强课堂教学的计划性,下课铃响,应马上结束讲课,无特殊情况不能侵占学生的休息时间。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①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来设计作业,难易适度,注重双基和知识的灵活运用,不搞偏题、怪题,使作业真正成为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方法。

②作业布置要精选,重在实效,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

③同一备课组的作业要尽量统一,但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实行分层教学,区别对待,在作业的层次和数量上可适当区别(一种教辅要求备课组使用同一种,但有些题,重点班的学生可以做,普通班的学生可以不做,层次好的可以做,层次稍差的可以不做)。

④每一学科要保证有一种作业全批全改。作业的批改要及时,注重实效,批语要严肃认真,提倡多采用激励性语言,必要时可进行面对面地批改。

⑤作业批改之后要及时向学生总结反馈作业情况。

辅导要求

①早读原则上安排语文、英语,老师要设计好早读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早读效果。

②下午自习以理科辅导为主,辅导时(含晚自习辅导)要以个别答疑解难为主,不允许利用自习时间来考试、评卷或讲课,将时间交由学生自己来消化吸收知识。

③学校提倡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不同形式的培优补差,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兴趣。④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合理的解决方式。

督查考试要求

①各学科要用单元过关、章节过关来督促学生及时掌握知识,查漏补缺,改进教学。

②各年级、各学科要保持适当的考试密度,命题时要紧扣课程标准或考试大纲,题型接近高考和中招,题量适中,难易适度。

③客观公正地组织评卷,准确真实地反映教学情况。

后旗二中常规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 第7篇

备、讲、批、辅、考、思是教学中的六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对教

学整体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我校教师常规教学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现对常规教学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保证。备课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无案上课是难以实现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不上无准备的课。具体标准:数学60节,语文50节,英语48节,物理30节,初三物理45节,化学45节,生物30节,政治30节,历史30节,地理30节,音乐16节,体育32节,美术16节,计算机16节,研究30节,安全16节。

(一)备课与教案撰写要求:

1、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生知识经验和学习态度。确定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维目标。

2、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3、确立教学方法、教具和手段。

4、设计教学过程:内容包括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师生主要活动)、教学小结、布置作业或预习内容、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

(二)集体备课要求:

1、学科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时间为周四的课外活动时间。

2、组长提前一周布置内容与要求,落实中心发言人。

3、落实活动课程:每次集体备课先由中心发言人就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和重点难点,突破的方法和措施,学习方法,设计思路,信息技术的使用,习题选择等。然后组员讨论,形成共识。

4、落实活动记载:每次活动必须填写教研组活动登记表,附身强体壮教师的重点发言的详细记录,留有中心发言人备课案。

二、上课要求

1、教师要按照学校制定的课时计划和课程表,提前两分钟候课,上课铃一响,立即进教室。教师不得随意离开教室。

2、按照学校的规定认真组织教学,确保课堂教学秩序。注重自身人格魅力,正确处理上课迟到,看课外书,东张西望等学习秩序的学生,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对严重违反纪律的学生(旷课、起哄)下课后要协同班主任给予批评教育。

3、导入新课要精心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备件。挖掘教材资源,可利用问题导入、情景导入、任务导入等方法。灵活导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潜能,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或教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传授、讲解学科知识要贯彻教学原则,遵循教学内容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现代手段或直观教具,为学生感知新知识创造备件。教学过程中要达到一种摈弃,两个之最,三种引导,四个转变,五个让即,摈弃一种满堂灌教形式,尽量减少讲授时间,要求连续授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两周内最少提问每个学生一次;提问学生

要引导适时,引导合理,引导准确,教学流程要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由一维向三维一体目标转变;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操作的,尽量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作结论的,尽量让学生作结论。

5、课堂教学结构要求完整,每节课都要有教学小结,有作业或预习任务的布置。

6、上课时必须做到衣着整洁得体、仪表端正、教态亲切;课堂用语清晰准确,提倡普通话授课;板书工整规范;不准酒后上课,不准课堂上接打手机,准时上下课,不得讽刺挖苦学生,不得将学生逐出教室。

7、课堂上如发生意外或事故,采取必要措施及时处理并在课后将情况通知教务处或班主任。

三、作业批留

1、作业布置严格规范,各科课后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原则上要求理科节节留,文科课课留。其中语文30次,8篇作文,英语32次,小作文10篇,其余课作业留量不少于学期课时数的80%,其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分别为17次。数学68—70次,物理初三40次、初二25次,化学50次。

2、教师对学生作业必须做到认真、及时、全批全改。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好记载,提倡利用“错题本”指导帮助学生改正。

四、辅导要求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或主要障碍,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辅导。对学生要找症结,动之情、晓之理、教之法;对优秀生要帮助析疑解难,启发思维,授之学法。要求教师按要求做好辅导记录。

五、考试

1、考试的命题原则: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突出双基,注重能力。

试题难度分布:基础题目70%,中档题20%,综合题10%。

2、严肃考纪考风,反对弄虚作假,一经发现违规,严厉查处。

3、实行试卷分析及考后反思制度。每次考试都要求对试卷进行分析,对命题得失,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和驾驭能力的情况,以及教学安排和教法应用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掌握基本信息,用以指导教学。

4、建立试卷讲评和知识弥补制度。

5、建立教学工作调度制度:学校或教务部门要在考后会诊,定期召开教学工作调度会,总结、剖析前段教学工作,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建议。

六、教学反思

把握三个环节实施有效教学 第8篇

一、课始:把握知识本质, 有效切入教学

一说到课始, 就要提到情境的创设,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情境时, 我们不应只注重趣味性, 更不能因素材过于丰富而干扰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提取, 应该把握所要教学知识的本质特征, 以简单的方式、与知识本身较为贴近的问题或话题引入教学, 让学生很快进入对知识学习的体验和理解, 从课堂的开始就为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很好的基础和基调。

吴正宪老师在执教“重叠”一课时, 一上课, 她请出一名学生走到教室前面, 然后对大家说:“这位同学站到这里, 他就在一列队伍中, 从前面数他是第5个, 从后面数也是第5个, 请问:这一列队伍共有多少人?”她的话音刚落, 下面就热闹了起来, 有的说是10人, 有的认为是9人, 还有的答案是11人。“怎么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在吴老师的提示下, 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 有的画图、有的数数、有的列式计算。从后面的教学环节来看, 引入本课教学的这个排队问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为本节课的教学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经验, 易于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话题引入简约而有效。

二、课中:突出学生主体, 丰富学习活动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 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我们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否则, 一切将成为空谈。在使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 设计和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和获取知识, 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的感受。

一位老师在执教“上台阶问题”时, 告知学生:一步可以登上一个台阶, 也可以登上两个台阶, 问题是:登上十级台阶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接下来, 教师引导学生先从较小的数据入手开始研究, 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用不同的方法研究登上4级台阶有多少种走法。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组是文字叙述;有的组是画出4级台阶后用箭头标出各种走法;有的组在用数字表示;有的组干脆把几个文具盒摞了起来……得出结论后, 教师让各组分别用黑板、投影和摆实物的方式自主介绍, 使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在课堂上一一呈现, 课堂氛围自然生动,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更加充分的激发和提高, 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 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 他们发现了自身的问题, 共享了集体的智慧, 在此过程中碰撞火花、启迪思维、培养习惯, 形成和谐共融的课堂氛围。

某位老师执教“锐角和钝角”时, 让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观察“角都藏在哪里”、量“到底是不是直角”、把多个角分类、找“学具中的锐角、直角和钝角”、折“一个角”、画“几个角”。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使学生对锐角、直角和钝角形成深刻地认识, 更容易发挥学生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活泼、有效。

三、课尾:引领数学思考, 提高数学素养

黄爱华老师曾经说过:“为了激发学生思维的涟漪,

给学生插上科学猜想的翅膀

李爱红

数学猜想学习是指学生通过仔细观察, 借助材料、信息的感知和分析, 作出初步的判断与假设。当今, 猜想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越来越被小学数学教师所认可。如何恰当地运用课堂猜想, 给学生插上科学猜想的翅膀, 使猜想富有价值, 是每一名教师必须重视的。

教学《生活中的大数》, 要建立10000的认识, 10000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而认识1万是学生认识更大数的基础, 建立1万的大数观念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猜想:10000粒

让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持续探究的态势, 我总在此时 (课堂将要结束时) 浓墨重彩地添上一笔。”在课堂的结尾部分, 通过教师故意设置一些悬念, 提出一些问题, 让本节教学与后续学习联系在一起, 或者给学生课后思维留下一些空间, 让他们带着思考走下课堂,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使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 还能使学生沉浸在思考中、落实到行动上, 提高他们自我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我在执教“圆柱的认识”一课时, 课堂临近尾声, 我问学生:“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生活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圆柱形物体呢?”下课的铃声响了, 很多同学还在思考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第二天的课堂上, 学生介绍了自己想到的和搜集到的资料, 很好地理解了自然界圆柱形物体存在以及许多物体设计为圆柱形的科学道理。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 当下课铃声响起, 我问我的学生:“为什么乘号在乘法里可以写作小圆点或省略不写, 而在其他运算中不能这样呢?”很多学生在课间展开了思考、猜测、交流和激烈的辩论, 在练习课上我告诉了他们这个做法的历史由来。让人惊喜的是, 在另外一个班问出同样的问题后, 竟然有位学生猜想到了X与X相乘时的易混淆情况, 并在黑板上画出了这种情况, 使这大米用 () 可以拉走?1.书包;2.麻袋;3.汽车;4.大碗。一半多的学生选择了汽车, 小部分学生选择了麻袋, 错误。课后反思, 我产生了疑问:这种猜测到底有多少思维含量?这种猜测有根据吗?这样的猜测有必要吗?学生的“大胆表示”与“1万粒大米可以用大碗装走”的正确答案相差太远。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思来想去, 造成这种猜测结果的原因, 正是由于我简单粗糙的指令“同学们猜猜看”所导致的。可以说, 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 毫无根据而言;学生的猜想只是臆测, 信口开河, 随意报一个答案, 这个环节只是“一猜而过”罢了;学生的猜想是没有 (下转第98页)

个问题豁然开朗, 也让作为老师的我坚定了这种做法的信念。如此的尝试也慢慢有了收获, 我的学生也慢慢开始关注这样问题了, 他们会时常问我:“老师, 我们学习××知识有什么用处啊?”“为什么这个叫规律、那个叫性质啊?规律和性质有什么不同?”“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为什么一个没有几次方、一个是2次方、一个是3次方啊?”等等。

这样的一个问题, 是对学生思维的启迪、知识的升华、学习的延伸,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更能引导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无形中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的数学思考也一定会被慢慢调动起来, 使他们逐渐养成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去思考一些和课堂、学习、生活有关的问题, 逐渐养成一种“数学的想”的习惯, 提高数学素养。

把握教学各环节 第9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备课;教学方法;评价

初中物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学科,其价值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借助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可以说是一节课的开端,也可以是说一节课的缩影。但是,在以往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并不看重备课环节,基本上备课都是按照大纲要求进行简单的改动。甚至有些教师一个教案能用好几年。这样的备课严重影响了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进而,设计出明确的教学方案,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有所改动,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是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立体目标。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并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

二、选好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选择的是否恰当直接决定了高效课堂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但是,在以往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课堂基本上呈现的是“灌输式”“满堂灌”的模式,再加上物理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门比较抽象、比较难的学科,所以,导致学生对物理产生了一定的畏惧感。下面以“分层教学教学法”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注意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新课程基本理念,而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且,也有助于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程度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时,我选择了分层教学模式,首先,我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分层,之后,就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分层。

教学目标:

C层:了解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掌握光的折射定律;

B层:在C层的基础上,掌握介质的折射率的概念;会用折射定律解释简单的现象。

A层:在B层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方法:

C层:传授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点;

B层:小组自主学习法;目的是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学习中掌握物理知识。

A层:先学后教法;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体会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

从这个层次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模式的实施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知识,进而,为高质量课堂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做好课堂评价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应该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也就是说,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评价在课堂中的作用,就必须要改变以往以说教为主的终结式评价模式,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课堂的评价主体也应该由教师向学生转变,进而,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最终,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物理课堂。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抓好教学各个环节,要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基本理念,以促使高效物理课堂的实现做好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李彦利.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1(26).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七中学)

课堂教学各环节操作注意事项 第10篇

一、导课

1、建议根据各学科知识的连贯性,设计复习环节 作用:承上启下 知识再现 循环记忆 提升理解

方法:导学案上将前节课学过的知识要点设计成复习题,按独学 对学 群学程序完成

2、建议根据学科特点创设学习情境 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探究情境

方法:导学案文本呈现 多媒体PPT呈现 多媒体视频引导 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体验等

二、预习1、2、3、4、5、6、7、8、9、10、11、12、导学案提前一天发放

对导学案预习加大检查力度 对预习及时做评价

课堂上及时指导学生用好双色笔 指导学生使用预习笔记 指导训练学生提炼关键词

训练学生将关键词串联成完整语句

严格要求独学秩序,防止独学变成对学 群学

指导学生系统研读文本,防止断章取义,跳跃读书

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自学状态,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学情调查不能放松 掌控好自学时间,80%的学生完成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 要清楚独学的目标是:20%的知识通过自学让学生学会

三、合作学习

1、对学 解疑、纠错、互查、互考、互教(1)解决独学不会的问题(2)同级对子讨论问题(3)向上一级对子求助(4)解答下一级求助的问题(5)检查对方预习完成情况(6)纠正对方预习中的错误(7)互相对问、对答、对考(8)提交两人都不会的问题(9)监督对方的学习过程

(10)对学讨论解决的问题不易过难 基础、浅显、易懂、简单(11)讨论或讲解声音不易过高

(12)讲解时,可要求边写边讲,可头对头站立讲解和听讲

(13)对学必须抓落实,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游离在这个环节之外(14)教师要及时监控对学过程,把握好时间

2、群学

(1)小组成员提交对学中不懂的、不会的、有疑惑的问题(2)组长组织开展讨论,逐一解决提交的问题(3)集体讨论提出本组提交全班讨论的问题

(4)对导学案中的每个问题,概括出本组统一的解答结论

(5)接受老师布置的展示任务,讨论、提炼需要解答问题的关键词(6)小组所有成员练习将关键词串联成完整的语句(7)推荐本组讲解人和板书人

(8)研究讨论其他组展示的问题,准备提出质疑、追问、补充(9)讨论声音音量比对学略高,但不能高声大叫,影响其他组讨论

(10)教师要监控群学过程,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11)教师要参与小组讨论,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寻找大展示话题(12)教师要进行学情调查,及时调整课堂学习进度和过程

3、对学群学时间要充足,监控要到位,落实要扎实

4、合作学习环节的任务是再学会知识的70%

四、小展示1、2、3、4、5、6、要让组内同学轮流展示 展示时要由组长组织聚焦

展示讲解载体可直接使用导学案

展示时间要控制,展示问题不易过多

要在组内培训学生用关键词串联语句的能力

教师要在小组展示时关注每个小组的状态,及时纠正处理出现的问题

五、大展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展示的问题设置一定要在课前有所预设

展示的问题一定要有层次,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

展示的问题一定要有展示的价值,对理解、拓展、提升有作用 展示的问题不易过多,关键在于对展示点的放大和拓展 对讲解的学生要有意识地进行指导,一开始教师要做示范 黑板上展示内容一般要用关键词呈现,不易长篇大论 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脱稿,通过看关键词讲解 讲解时要指导学生用双色笔标示重点和关键点

展示讲解的内容主要以对问题的理解及其依据,思维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具有独到见解的观点

要注意在课堂上逐步培养学生讲解时的语态与体态的运用 要抽出时间训练学生钢笔字与粉笔字

对讲解学生的评价要跟进,但也要防止评价流于形式过滥 展示时,教师必须组织学生聚焦展示点 学生站立听讲时,要固定站位,秩序不能乱

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做小动作,不集中注意力等问题

教师要在学生展示后,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质疑、纠错、拓展,讲解不全面、深度达不到预设效果又没有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时,教师必须自己讲解或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

教师要有效组织学生展示,过程要活而不乱,秩序井然

教师一定要切记不与学生抢话语权,只要学生能够讲清楚的,就让学生讲或讨论,教师要克制自己的讲话欲望,把话语权交给学生 教师要把握好质疑、追问、补充、拓展讲解的时机

教师的讲解是解决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小展示和大展示解决不了的那些问题,大约占到知识量的10%17、18、19、20、六、当堂训练

1、题目设置要有层次,以巩固基础为主2、3、4、可以设计成穿插训练,也可以设计成集中训练,但必须落实在课堂上 当堂训练仍按独学、对学、群学三个环节处理

独学完成后,通过对学群学实现核对答案、纠错、解疑、互帮互教,特别要注意对错题查找原因,纠正错误,实现批改作业的功能

5、当堂训练环节上的独学,可要求学生边做练习边再次看课本

6、对当堂训练环节产生的意见纠纷、不同见解、不同思路可即时根据情况安排再次合作讨论或展示交流,一般性的题目不展示

7、要指导学生利用好双色笔,将错误标注在题目下的空白处,关键处要用文字标示错误原因

8、当堂训练结束后,教师可直接公布答案

9、对学生普遍发生错误的题目,教师要分析原因,通过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或直接由教师讲解来解决普遍性的问题

10、当堂训练的题量不宜过多,要精选,形式要多样化

七、检测反馈1、2、3、4、5、6、检测一般用书面形式,个别情况可采用口答方式进行 检测题目设计要有层次,不宜过难也不宜过于简单 检测题量要根据一节课时间分配预设来控制 检测结果要通过对学评判

检测成绩要由学生记录在小组评价表上

检测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查找不足和漏洞,并指导学生及时补救改正

八、整理学案1、2、3、梳理知识脉络,归纳知识系统

纠正导学案各环节的错误,并将错误原因记录在导学案或纠错本上

对学习过程进行细节上的反思,注意不要养成喊口号式的反思习惯,要从细节上进行反思

九、课外作业1、2、3、4、统一要求必须布置课后作业,且课后作业必须设计到导学案上,禁止给学生统一订练习册,让学生直接在练习册上做作业

课外作业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即预习作业、巩固作业、拓展作业、提升作业

预习作业、巩固作业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按时完成,拓展作业和提升作业可灵活掌握,可要求学有余力和有条件的学生来完成

课外作业的检查批改可由小组内部进行,也可由教师在三次学情调查环节抽查批改

十、导学案设计与使用1、2、3、4、5、6、7、8、9、10、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设计意图 适当补充学习材料,扩充知识面 合理使用多媒体,提升学习效率 指导学生保存和整理导学案 必须保证导学案设计流程不断链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原则必须遵守 一课一案必须要做到

要根据学生实际,控制好课堂容量和难易跨度 规范格式节约用纸 阿左旗四中导学案设计使用六个环节要求

集备→ 个备→ 集备→ 个备→ 审核→ 付印

阿左旗四中集体备课八个步骤

1、确定课题,分解任务

2、设计思路,确定概况

3、分析教材,提炼问题

4、预设展示问题

5、设计训练题

6、设计检测题

7、设计课后作业

8、反思整理导学案

有效课堂教学的四条高压线

1、导学案准备不充分的课不许上

2、预习不充分的课不许上

3、严禁教师与学生“抢分头”

上一篇:《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读书心得下一篇:河湖执法检查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