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2024-08-01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第1篇

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春荣小学 郭龙 教学内容:教科书61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与操作,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满十进一”“满几十进几”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中的进位法则。

2、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笔算中进位法则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结合操作,掌握怎样进位。教学难点:

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面各题。(学生板演)12×4= 32×2= 241×2= 212×3=

2、自己试着写一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同桌俩交流自己所写的算式。

师:你们真厉害!今天我们学习“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2情境图:

(1)学生根据图示自主提出问题并解答。

(2)思考这道题应该怎样算? 学生独立完成。

加法算式 18+18+18 乘法算式 18×3 18×3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计算呢?

(3)师生共同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去乘两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4)类推思考:117×5 123×4(5)学生仿照(3)归纳小结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6)教师总结归纳: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注意事项:

1、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2、当心漏加进上来的数。

3、要先乘后加。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214×3 192×4 412×3

2、拓展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拔尖提高: 有三种颜色的球,按红、黄、蓝的顺序依次排列,共排了15组,还余2个,这三种颜色的球共有多少个?

4、课后作业:

32×3=

11×8=

81×8=

15×3= 4×23= 11×6= 225×3= 126×2= 14×7= 14×6=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五、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

笔算乘法

一套连环画16本,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16×3=48(本)

6

×3

8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48本连环画.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第2篇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1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页例3,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

4×4+2 5×7+4 6×5+1

3×4+2 7×8+5 6×7+5

3×9+5 6×9+8 2×9+3

2、说一说计算两、三位乘一位数时应该怎样计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计算下面各题。请三位同学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 9 1 4 2 1 3 1

× 3 × 4 × 7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的情境图。

2、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学校正在召开运动会,老师和几名同学为运动员们准备了矿泉水。每箱24瓶,9箱一共有多少瓶?

3、怎样列式,为什么?

24×9,也就是求9个24是多少。

4、先估算一下,9箱大约是多少瓶?

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5、用竖式计算。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试算,做完后共同订正。

2 4

× 9

216

请计算正确的同学说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哪里:个位4×9=36,向十位进3后,十位上2×9=18,表示18个十,18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3个十,共21个十,这个2应写在积的百位上,1应写在积的个位上。

师小结:用一位数乘另一位的十位后要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如加上进位的数后又需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或把最高位写在百位上。

6、练习,用竖式计算。

68×7=69×8=72×5=76×4=

学生独立完成,算完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这几道题的主要区别在哪里?(有两道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没有改变,有两道题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又增加了1。

三、巩固练习:

1、自己列算式计算:137×6=

2、学校运动会开幕式,有4个方阵,每个方阵128人,一共有多少人?

3、说说上面两道题计算中需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作业:

1、练习十八第1题。

2、练习十八第2题。

3、练习十八第3题。

4、练习十八第4题。

五、思维训练:

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多少?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计算时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仔细,如果哪一位上有进位的数,千万别忘了加上。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25页练习五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乘法的规则,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中需要连续进位的计算。

2、使学生结合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进一步熟悉连续两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有关的连续两问应用题。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表内乘法练习

4×5=

3×8=

6×7=

9×9=

6×5=

4×8=

9×3=

5×5=

8×3=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二、笔算练习

1、笔算下面两题

436×67×185

(1)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练习。

(2)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3)笔算乘法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改错题

出示一些学生的错题。

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错在哪里?并分析错误原因。

学生独立改正。

3、笔算比赛

小组进行笔算比赛:

比赛规则:每个小组的同学,每人做一题,从第一个同学开始做,依次往后传,速度最快并且全对的小组获胜。

三、应用题练习

1、出示练习五第7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要求上午一共去了多少人?你准备怎样列式计算?要求一天一共去了多少人呢?

(3)学生独立计算。

(4)集体订正。

2、小结: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要注意些什么?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6题。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3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学生将首次在竖式计算时遇到进位的情况。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是本节课应重视的问题,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做到了以下几点:

1、通过多元表征间的转换,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一边操作,一边叙述过程,同时用竖式记录操作过程。通过操作,将动作表征(操作)与符号表征(竖式)紧密结合起来,突破“满几十进几”的教学难点。

2、让学生自主探索,迁移类推新知。在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时,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仿照例1写出完整的分步演算过程,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是什么,理解竖式中每一个数位上数的含义,最后简化中间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迁移类推所学新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引导学生笔算完成下面各题。

33×3432×2

2、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设计意图: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为进位乘法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61页例2情境图,学生仔细看图,思考: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口头表述从图中了解到的数学信息)

(2)板书:王老师买了3套连环画,一套连环画16本,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2、探究算法。

(1)可以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

(2)引导学生操作小棒,并用竖式记录操作过程。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摆小棒,同时用竖式记录操作过程。

②集体交流。

a、操作过程:

先算6根小棒乘3是18根小棒,也就是1捆零8根小棒,再算1捆小棒是10根,3捆小棒是30根,最后算18根小棒加上30根小棒,等于48根小棒。

b、展示竖式:

(3)简化竖式,指导写法。(课件演示简化竖式的写法)

①计算16×3,先乘哪一位?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②个位上相乘的积满十怎么办?

(个位上相乘的积是18,满十应向十位进1,8写在积的个位上,1写在十位和个位中间的横线上,写小一点)

③再乘哪一位?(十位)

④在竖式计算中,对于进到十位上的数该怎么处理?(在计算十位上的数时,应该把进到十位上的数加上)

乘法竖式:

小学数学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4

教学要求: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

135×3= 28×2=

2、口算

14×2= 32×4= 41×3=

14×20= 32×40= 28×10=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1)看图

(2)你从图上了解到些什么?(单价、问题等)

(3)谁会来列式解决这个问题?(28×12=)

<新授28×12的笔算过程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研究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2、小组讨论: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一题中的乘数是两位数,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28×12的结果是多少吗?(小组讨论,研究,把讨论的结果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组织汇报。(① 24+24+……+24=288(12个24相加)②12+12+……+12=288(24个12相加)③24×2×6=288 ④24×3×4=288 ⑤12×4×6=288 ⑥12×3×8=288 ⑦24×10+24×2=288 ⑧12×20+12×4=288⑨24×20-24×8=288 ⑩12×30-12×6=288 也有学生用竖式计算)

肯定期中的大部分方法,详细介绍课本上出现的两种情况。最后研究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师:我们再来看看24×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的意义。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注意数位对齐)

传统过程:(主要介绍课本上的28×10 28×2)

我们可以先计算定2个月牛奶需要多少钱,计算10个月需要多少钱,最后把他们合起来,你们会计算吗?

28×2=56(元) 28×10=280(元)

28 28

× 2 ×10

56 280

56+280=336(元)

280

+56

336

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呢?

28

× 2

56

28

336

你能说说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

3、巩固 12×28=

三、巩固训练

1、想想做做

24×23= 13×72= 62×41= 54×22=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33×21= 45×12= 13×52=

3、你能估算出积大约是多少吗?

53×60 40×22 68×40

27×30 92×20 70×29

4、改错:教科书第33页。

5、教科书第33页第5题。

教学后记:讲完例题,我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想想我们在计算时最容易做错什么?巫霈蓁说:“我把280写在了56的下面,而且是对齐的。”黎明瑶说:“算十位时有可能还是做成第一步。”

黎诗颖说:“我可能会个信和个位相乘,十位和十位相乘。”吴体均说:“加积时可能会算成减法。”罗润城说:“不知道十位乘的积对着哪一位写?”

听着学生的发言,我很高兴,这些计算时常犯的错误都由学生自己找出来了,以后他们做题时也该小心吧?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

2、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处处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难点:

重点:

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难点:计算的正确率以及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旧联新,积累经验

45×9 65×4 128×3 424×3(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上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自己总结并发现了进位笔算乘法的方法。同学们表现得非常了不起。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您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吗?

三、设疑激需,提出问题

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四、参与活动,分析问题

1、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讨论

五、辨析交流,解决问题 生1:634×8≈4800 生2: 6 3 4 × 8 5 0 7 2 小结:观察上面的算式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合适?为什么?总结一下笔算连续进位乘法要注意什么?

六、达标检测,解释应用

1、列竖式计算(基础练习)

126×8 135×7 326×7 488×6 247×6 765×7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3、解决问题:

每个方阵128人,一共多少人?

小红家和学校相距多少米?

4、拓展练习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解答。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0xx、1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教学反思

三小 张春艳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且有叠加情况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营造自主的探索空间,使学生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叠加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从中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鼓励学生探索笔算乘法中的新情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课堂开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复习口算,竖式的书写入手为新课的内容作了个铺垫;紧接着从身边的“校运会”创设了问题情景,提出了计算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方法。下面就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

1、不足之处。(1)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当问题一抛出我总希望马上有学生能回答,生怕冷场,所以也就造成了一些中差生没有时间思考,学习的步伐是被拖着的。(2)提问还需艺术性。

2、启示。(1)课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包括基础薄弱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参与合作探究。(2)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如提问的技巧,表扬的技巧等等。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的教学让我对计算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xx、11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6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尽管算理和算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相同,但相对比较复杂,学生计算时也更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不仅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引导,还要通过对比教学,突破连续进位的难点。

1.自主探究,适时指导。

由于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相同,因此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适时指导,并帮助分析原因,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掌握。同时,在精确计算前,让学生估一估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来检验精确计算结果的习惯。

2.加强对比,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中,通过两个对比来突破难点。一是把连续进位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过程加以对比;二是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再次体会“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牢记两点:一是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二是算前一位的积时不要漏加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通过对比和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并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计算下列各题。(课件出示)

2.说一说上面两道题的笔算方法。

(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课前进行乘加两步混合计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训练,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62页例3。

(1)观察情境图,收集、整理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饮料每箱24瓶,共9箱;所求问题: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2.学生独立列式。(24×9)

(1)学生估算9箱大约有多少瓶饮料,然后汇报估算方法及结果。

方法一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方法二因为24比20 大,比30小,20×9=180,30×9=270,所以24×9的得数在180和270之间。

(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组内交流算法。

3.课件出示24×9,24×4两个笔算竖式。

(1)仔细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集体交流。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有进位。

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个位向十位进位,十位也向百位进位;第二个算式只有个位向十位进位。

(2)揭示课题:像第一个算式这样的乘法,叫做连续进位乘法,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4.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

(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说明: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5.学生尝试笔算137×6。

(课件出示,学生试做,教师巡视订正)

(1)比较137×6和24×9两个竖式,找找异同点。

(相同点:都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是连续进位乘法。不同点:第一个算式是三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没有进位;第二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有进位)

(2)学生讨论:计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哪一位向前一位进位时,要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计算前一位的积时,要记着加上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和抽象计算法则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两次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笔算方法,突破难点。同时在精确计算前,用估算明确乘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检验结果的意识和能力。

⊙巩固练习

1.计算。

69×8=76×4=

164×5=245×3=

2.完成课堂活动卡,集体交流订正。

3.王力读一本书,每天读26页,9天读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4.学校想为三年级的6个班各配备一台录音机,每台录音机139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64页6、7、8题。

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24×9=216(瓶)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然后再精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前面的知识迁移类推,自主解决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目标解析

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用来检验乘法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教师要持之以恒地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与机会,培养良好的估算意识和习惯。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一次进位是一样的,但计算比较复杂,学生容易出错,专门安排例题,是为了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列式计算(一次进位练习)。

62×438×271×5

【设计意图】连续进位与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以及算理都是相同的,通过对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复习,降低学习新知的难度,利用知识的迁移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学习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1)课件出示情境。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什么问题?

(2)列式:24×9

(3)估一估,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

方法一:24接近20,20×9=180(瓶)

往小里估(板书)

方法二:9接近10,24×10=240(瓶)

往大里估(板书)

得出:24×9的得数在180和240之间。

或者:

(4)尝试用竖式计算24×9。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书写。

(5)汇报评价。跟以前学的计算有什么不一样?(个位满几十进几,十位又满几十进几。)你们算得对吗?(与估值进行比较,看是否在估值范围内。)

板书:连续进位

(6)讨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①从个位齐,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往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精确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一估计算结果的范围,在精确计算之后与估算结果对比,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这有利于数感的培养。估算的方法是多样的,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提倡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再通过对比,找到一次进位与连续进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突破新知的学习。

2.认识因数: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因数。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做一做:列竖式计算。

(1)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练习。

(2)评价并订正。

2.估一估,再列式计算。

36×7313×5499×3

3.练习十三第7题。

4.练习十三第9题。

5.练习十三第15题。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第3篇

一般来说, 通过适当训练, 运用竖式来计算乘法, 绝大多数小学生都能掌握。但是, 在教学中我们还是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难以过关。以下是我们通过调研分别属于不同城市的三所小学当中的9名即将进入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的平时作业即测试卷等作品, 梳理出来的他们在多位数乘法竖式计算中出现的进位错误, 主要有以下错误类型:

(1) 进位错算或使用时机 (运算顺序) 错误。如, 在625×58的竖式当中, 有学生是这样计算第一部分乘积的:5×8得40, 向前进位4、写下0;然后是, 向前面进位1, 再将6与之前进上来的4相加、接着在乘积中写0;然后是6×8得到64 (口诀不过关) , 在乘积里写下65。结果第一部分乘积是6500, 中间的0是因为进位使用时机错误而导致的。他在2×8计算得到16之后先进位再与前面进上来的4相加, 这是一种错误的运算顺序。再如, 计算115×14时, 有学生是这样计算第一部分乘积的:5×4得20, 向前进位2、写下0;然后是1×4得到4, 与之前进上来的2相加得到6, 在乘积里写6;然后是直接用这个进上来的2与第一个因数的百位1相乘, 在乘积里写下2, 于是第一部分乘积得到260。这是错误地用进上来的数2代替了第二个因素个位4进行计算而造成的后果。

(2) 直接将进位写进乘积。如在365×25的竖式中, 有学生是这样计算第二部分乘积的:2×5得到10, 在乘积里写下10;2×6得到12, 在乘积里写下12;2×3得到6, 在乘积里写下6, 于是第二部分乘积得到61210□ (□表示空一位, 下同) 。

(3) 将第二部分乘积的进位以及两个部分乘积之和的进位都写第二个部分乘积下标位置, 两种进位被混淆。

如列竖式计算321×62时, 有学生是这样计算第二部分乘积的:首先是6×1得到6在乘积里写下6;然后是6×2得到12, 进位1、在乘积里写下2;6×3得到18与之前进上来的1相加得到19, 在乘积里写下19。于是得到第二部分乘积19126□。然而, 在将第一部分乘积642与第二部分乘积19126□相加的时候:个位上得到2;十位上4+6得到10也要进1写在第二部分乘积当中数字2的下标位置 (使得19126□变成了191216□) , 再在和里写下0。可是在计算百位上的和的时候, 这个后来的进位1, 被该生忽略了 (6+21得到了8, 和的百位上是8) 。然后是千位, □+91得到了9, 万位上是□+1得到1。这样, 在191216□中的两个来源不同的进位1被同样忽略不计了。这是因混淆第二部分乘积的进位以及两个部分乘积之和的进位而出现的错误。

(4) 将第二部分乘积的进位写在第二个因数的下标位置, 导致第一部分乘积的进位和第二部分乘积的进位混乱而出错。如在218×34的竖式中, 有学生这样计算第一部分乘积:4×8得到32进位3写成第二个因数的百位的下标 (使得第二因数位置变成□334) , 在乘积里写下4;然后是4×1得到4与进位3相加、在乘积里写下7;然后是4×2得到8在乘积里写下8, 于是得到第一部分乘积是872。接下来计算第二部分乘积:3×8得到24、进位2写在第一个因数的千位的下标位置 (使得第二因数位置变成□2□334) , 在乘积里写下4;然后是3×1得到3、在乘积里写下3 (忘记之前的进位2了) , 然后是3×2得到6、在乘积里写下6, 于是得到第二部分乘积634□。这样, 由于该生将来源不同的进位2与进位3混淆在□2□334里, 而在计算第二部分乘积遗漏了这个进位2。

(5) 将第一部分乘积的进位写成了第一部分乘积的上标, 在计算时却又忽略不计了。如列竖式计算314×28, 有学生得到的第一部分乘积是24112, 然后再与第二部分乘积628□相加:个位上得到2, 十位上得到9, 百位上得到6, 千位上得到8。这是因为忽略了作为上标的进位1而导致计算结果出错。

(6) 将第二部分乘积的进位写成本部分乘积的下标, 混淆第二部分乘积中的进位与两个部分乘积之和的进位。如318×34, 有学生这样计算第二部分乘积:3×8得到24, 往前进位2、在乘积里写下4;3×1得到1, 不管之前的进位2而在乘积里写下3;接着是直接将第一个因数的百位3照搬下来写进乘积, 于是得到第二部分乘积时3324□ (□表示空一位, 下同) 。再与第一部分乘积372相加:个位上得到2, 十位上得到0 (除了7+4=10错误, 该生还认为进位1“无处可写”、于是不写) , 百位上得到8 (因为32+3) (忽略了不写出来的进位1了) , 千位上是3。这是两种进位混淆、导致和的进位被遗漏了。

二、以上进位错误的认知根源

事实上, 这些错误类型, 在我后来专门对上述调研学生当中分别属于不同学校的三名学生进行的简单现场测试中还依然出现。因此, 我们认为这些进位错误类型还是比较顽固的。他们从三下开始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到四上接着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而在二下又已经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他们对竖式中的进位的学习时间不短了, 根据学习的强化和迁移理论, 后续的学习还可以对前面学生当中存在的错误有弥补、改进的作用。可是, 长时间的学习虽然使他们出现的其他计算错误都得到了一定改正或者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竖式当中的进位错误在四上结束后还出现多次。这是一种“一贯地根据一个明确的、但是是错误的程序进行操作的错误”。这种错误不能简单归结为“因疏忽而造成”, 也不能归结为“因不良学习习惯造成”, 如“不认真”“粗心”等, 这应该是一种“系统性错误”。“系统性错误”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 应该是这几个学生形成了关于多位数乘法竖式中的进位的某种不正确的知识结构, 并且“一贯”地在发挥作用。这种错误, 并不是简单地通过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注意书写规范等就能得到改善或消除的。我们必须通过帮助学生“改造”这种错误知识结构才能得到纠正, 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从源头上”、在学习初期、在讲解算理的时候就开始预见并预防这类系统性错误, 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推进的层次, 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知识结构。

三、关于笔算乘法的教学层次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第4篇

(4)尝试用竖式计算24×9。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书写。

(5)汇报评价。跟以前学的计算有什么不一样?(个位满几十进几,十位又满几十进几。)你们算得对吗?(与估值进行比较,看是否在估值范围内。)

板书:连续进位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第5篇

1、通过直观与操作,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满十进一”“满几十进几”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中的进位法则。

2、通过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笔算中进位法则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操作,理解为什么要进位,掌握怎样进位。教学难点: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继续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

1、口算下面各题。

4×4+

25×7+6×5+1 3×4+2

7×8+6×7+5 3×9+5

6×9+8

2×9+3

2、自己试着写一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交流自己所写的算式,老师选择一些进位的算式板书在黑板上。师:老师这儿也有一道算式,想看看吗?(出示例2情境图)

二、探索新知

(1)自学提示:(可以利用小棒)

认真看课本61页例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小女孩的笔算方法,思考:

1、笔算乘法时,从哪一位乘起,乘得的积满几十,该怎么办?

2、得数中的十位上的5是怎样得来的?

比一比,看谁做得对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27×2 15×5 214×3

3、小组汇报,展示:

小结:从各位乘起,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讨交流(1)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3)、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4)、各小组 汇报的板演到黑板上。

(5)、请小组说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哪里?

1、那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2、当心漏加进上来的数。

3、要先乘后加进上来的数,不能先加进来的数,然后再乘。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1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完成“做一做”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时要注意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五、作业设计

1、完成P61 3 竖式计算

2、完成P61 4 读题列算式计算

3、完成P61 5 改正错误并订正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一位数乘二、三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加大做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验算的好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来提高学生的一次正确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笔算.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动笔练习.

二、教师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一些的笔算乘法.

三、指导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5

2.学生看图编题:

有4盒奶粉,每盒545克,求这些奶粉共多少克?

3.由学生来列式,老师板书:

4.师:这道题同学们自已动笔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你在做题时遇到什么困难了,一会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5.汇报自学情况:

学生1:我发现今天做的竖式题是连续进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进位.而昨天的题不是连续进位.

师:你说的真对,你找到了今天的题与昨天的题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方.

老师板书课题:连续进位乘法.

学生2:我在做题中遇到的困难是:每乘一位都向前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进上来的数,一共用了3次乘法和2次加法,等于做了5道口算题,特别复杂.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可多啦,更需要你们用耐心和细心去算.

老师板书竖式:

师:进位数字一定要写,还要写清楚(用红笔描一描)

6.师: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生1:我觉得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

生2补充:都是从个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7.巩固练习,反馈调节:

老师在订正时要强调竖式书写时要把字写清楚,进位数字一定要写对位置,向十位进几要写在十位上,向百位进几,要写在百位上.

四、多层次练习

1.对比练习

(1)

(2)

教师提出要求(1)(2)(3)组做第(1)组题,(2)(4)(6)组同学做第(2)组题.

学生做完后讨论两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2组题都是连续进位的.

不同点:两组题中第1小题是一般的连续进位乘法,而第二小题则是乘得的积加上进来的数又要进位的乘法.)

2.改错练习.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第7篇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4~85页例3, “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

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一、激趣导入

师:请看,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鸡) 其实它是我们寄信用的一张邮票, 鸡只是它上面的一种图案。它上面的图案还可以是其他的东西, 例如, 兔、人物或者花朵。 (投影出示)

师:它们漂亮吗? (漂亮) 就因为它们的图案各种各样, 非常漂亮, 有很多小朋友喜欢收集这些邮票。

二、主动探究

1. 教学例3

(1) 出示例3, 列出算式。

师:看, 这两个小朋友正在收集邮票呢。请你仔细观察,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出示)

根据问题, 怎样列式? (板书:34+16=)

师:34+16的结果等于多少呢?

请你们先用手里的小棒摆一摆, 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

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师:谁愿意上来用小棒摆一摆?

先摆多少?再摆多少?下面怎样办?

点拨:个位怎样加, 你们用小棒是怎样做的?为什么把它们捆成一捆呢? (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 是1个十)

师:这1个十放在哪里? (放在整捆下面) 结果是几个十, 是怎样算出来的?

说明:把4根和6根合起来是1个十, 放在整十的下面;再把3个十加1个十等于4个十, 再加1个十, 得5个十是50。

师:计数器又是怎样拨珠得出得数的呢?谁愿意上来拨一拨?

点拨:计数器上拨出加数34, 要加16, 就先在十位上拨1颗, 到个位上拨出6颗时, 你是怎么做的?

师:为什么要拨去个位上的珠, 向十位上进1颗? (个位上满10, 要向十位进1个十)

现在计数器上的结果是几个十, 是几十?

看投影展示。

(3) 尝试笔算, 学会方法。

师:刚刚我们用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算出了得数, 那你能按刚才算的过程, 想想用竖式可以算吗?

让学生说, 老师板书。

提示:个位上4加6得10, 向十位进1, 个位写0。进的这个1表示1个十, 所以要写在十位上。为了和原来的加数区别开来, 进上来的1要写得小一些。

师:十位上是怎样算出“5”的?

归纳:谁来说说, 笔算34+16用竖式怎样算? (指名让学生说)

填算式的得数和单位名称。

2. 教学“试一试”

师:刚刚是我们共同完成的一题, 下面请你们自己独立完成一题。 (出示65+28=)

指名板演, 其余学生在数学本上试着算一算。

师:谁来说说竖式个位上怎样算?怎样写?算十位上时要注意什么? (要加进上来的1)

3. 归纳算法

师:请观察黑板上的这两道题, 你们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出示:个位相加满10了, 要向十位进1)

揭题:对, 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 ﹞

下面请小朋友说一说,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注意些什么? (出示:个位和个位对齐, 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三、巩固练习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师:下面我就按照你们的说的注意点来做几道习题。

学生在书上练习, 指名4人板演。

交流:选两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分组做题, 重点让学生说最后两题。 (注意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格式)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指导学生读题。

师:你是怎样理解“两边各栽25棵树”的?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第8篇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62页例3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算理。3.培养分析、推理能力,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算理。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孩子们,前几天咱们一起去了欢乐谷游玩你们开心吗?今天咱们去参观一个美丽的小岛,就是这里:智慧岛(课件出示智慧岛的图片),谁想去?(生纷纷举起小手)

师:想去这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先要闯过两关,有信心吗?(课件出示:第一关:口算)

2、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吗?真是既简便又好记。谁还想挑战?(课件出示:第二关:竖式计算)

请你在本上完成。(生独立完成,指明白板书写)看一看这两位同学写的。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3、两道题都做对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生举手)你们真是闯关小能手,恭喜你们顺利抵达智慧岛。

二、探索发现:

1、出发之前老师再为同学们准备水的时候出现了困难,我们去看一看(课件出示书62页例3主题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观察得真仔细。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3、谁来说一说该怎样列式?

24×9(如果生列式为9×24,师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4、为什么这样列式?

这道题求的是“一共有多少瓶?”也就是求9个24是多少,所以用24×9就等于总共瓶数。

谁能估计一下,这9箱大约有多少瓶饮料吗?

5、独立思考,思考完成后请将你的估算方法与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完毕后请用坐姿告诉老师。

师:真的像我们估计的那样吗?请同学们计算出它准确的结果看一看。会的同学将计算方法写在本上。有问题的同学可以打开书62页看一看。

6、写完的同学同桌交流交流。

(生同桌交流,师巡视辅导,大约2分钟)

7、刚才大家都说得非常好。那我有个问题:这个“3”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写在这儿?

师:非常正确,思路真清晰。谁能再说一遍? 师:那我又有疑问了,二九十八,这怎么写“1”呀? 师:解释得真清楚,谁能再说一遍?

师:现在这道题的竖式计算过程你们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仔细观察这道题与昨天学习的笔算乘法题有什么区别吗?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连续进位)

师:那我们来做几道练习,看一看谁今天学得最好。

三、巩固发散:

1、竖式计算(课件出示)

(生独立完成在本上,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谁能根据这四道题试着归纳一下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小结: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 一位进几。

2、解决问题

(1)每天上学要骑车7分钟,平均每分钟要骑185米,小玲家到学校的路程有多少米?

师: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有想法后在本上列式计算。(生独立完成在本上,完成后同桌交流,师巡视)师:谁愿意分享一下你的解题方法?

(指一组同桌展台汇报,说明解题方法和计算方法,集体订正)(2)两本故事书一共有260页,亮亮每天看28页,9天能看完吗?(生独立完成在本上,完成后同桌交流,指一组同桌展台汇报,说明解题方法和计算方法,集体订正)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都不错,那咱们来一个课堂小检测,看一看谁能得100分。

四、课堂检测:

1、竖式计算

(1)36×7(2)48×6(3)27×9(4)313×5

2、解决问题

每个学生发6个练习本。三年二班有32名学生,一共要发多少个练习本?

五、课堂小结:

师:不知不觉咱们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谁能说一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指名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都很丰富,希望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

六、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反思 第9篇

优点:

1、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位。整节课都是以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学生互查、学生纠错、学生讲解错题为主贯穿始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整节课设计合理。有不同的练习题,复习环节与本节课衔接紧密,从中体现出知识迁移的重要性。

不足:

1、重难点在教案中体现的不够准确。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进位,难点是两次进位。在讲解进位的过程中,应重点强调,如何进位、进位的数如何写、写到什么位置更好更准,我没有要求到位,导致有一位学生到黑板做题时,在这个地方,出现错误,浪费许多时间,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练习题。

2、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答19乘19时,讲解不具体。针对棋盘的交叉点要用具体的数字,所以应该明确告诉学生你的.方法很好,但在今天这道题中暂时用不上。我没有讲这一点,就进行了下一个环节。

3、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没有讲,应该让学生从心里爱上用竖式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会少丢分,成绩回会更好。

进位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第10篇

祖山明德小学杜玉华

今天我上了一节教学研讨课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此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进一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的计算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的学习方法及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我采用135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在课堂开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到图书馆买书入手,创设了问题情景,提出计算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方法。

1、从本班实际导入,创设了问题情景。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我在课堂开始到图书馆买书入手,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当中,我在自主学习卡中引导学生试着用竖式解决这一问题,有了上一节课的基础,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笔算乘法的方法。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适时的评价,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成果展示,我都进行了及时的评价,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都把小手举得老高,为了给本组加分,小组内成员团结一致,会的教不会的,说不好的我教你说,整个课堂充满了积极求学的场面。这不仅使学生产生爱学想学的尽头,同时培养了他们集体荣誉感,产生不给集体拖后腿的意识。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第11篇

一、备好课是有效师生互动的前提

要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提高课堂效率, 备好课是前提。教学经验表明, 同一节课, 教师有无精心备课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极大的。一节成功的课堂, 首先凝结着的就是教师备课的心血, 是教师认真筹划和精心设计的结果。要想使得师生互动高效, 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也就是备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两点:备学情、备教案。

二、兴趣是有效师生互动的基石

兴趣是有效师生互动的原动力, 小学生一旦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兴趣, 就会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当中去主动思考, 在教师的引领下深入探究;聪明的孩子还会触类旁通, 萌发创新欲望, 产生新的想法, 很明显这样的互动学习是高效的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在计算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作为小学数学老师的我们都知道, 小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型是计算教学课。优秀的教师会利用个人的教学魅力、小组竞赛等形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但是同样的招数用多了学生就会疲倦。传统的计算教学方式更是让学生先学会计算方法, 然后不断进行计算训练, 这样的教学是把学生当成机器人一样不断重复同样的事情, 明显违背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 学生很难对它产生兴趣。因此, 我在设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 ”这节课时, 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的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够喜欢这节课, 我做了这样的创新:一节课以一个完整的情境呈现———参观欢乐谷。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脚步一起去参观欢乐谷 (欢乐谷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地方) 。在去的过程中, 首先会遇到第一个问题就是租车问题, 要求学生会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进入到欢乐谷后, 引导小朋友们走向很感兴趣的魔幻城堡 (有很多他们喜欢的游戏) , 想进去玩就需要找准钥匙, 然后给学生呈现很多好玩的游戏图片。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 你们知道深圳的欢乐谷吗?

师:有的同学知道, 有的不知道。知道的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欢乐谷有什么好玩的?

师:说得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欢乐谷到底有什么好玩的。 (出示课件) 这个很刺激的是过山车, 这个旋转的是旋转飞车, 这个是欢乐谷出名的魔幻城堡, 里面有很多我们小朋友喜欢的游戏, 一会儿我们会具体去看看。想去欢乐谷玩吗? (生齐答:想) 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到欢乐谷去学习数学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简单的导入, 激发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学生对于后面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后面的课堂就会变得更加精彩。

三、提问是有效师生互动的基础

有效的互动离不开学生的问, 更离不开学生的质问。在课堂上, 教师的问要问得恰当、有价值, 要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启迪学生思维发展, 也就是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 而不是流于表面形式、作秀的问。那要怎么问才有用呢?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培养孩子的提问。以“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 ”为例, 教师先给出信息:王老师带着20 个小朋友共21 个人去欢乐谷玩, 每个人的车费是26 元。王老师带了500 元。接着教师追问:看着这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很快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20 个小朋友坐车的车费是多少元?包括王老师一共的车费是多少元?王老师带的钱够吗?不够的话还差多少元?一些简单的信息在学生的脑海中引申出很多不同的问题。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慢慢的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思考、去提问。

四、合作探究是有效师生互动的方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的角色要进行转化。这就对教师在课堂的组织和引导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探究学习, 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 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在合作学习中, 面对要解决的问题或困惑,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如在“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 ”一课中, 教师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计算26×21。学生在积极思考后, 不同的学生会想到不同的方法, 有的想法不一定是正确的, 有的想法还不完整。这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学习, 可以完善学生各自的方法, 让不同的学生学会更多新方法,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接着, 教师让不同的学生做小老师上台展示自己的一种做法并且要求小老师进行讲解, 重点是讲清算理, 台下的学生在认真倾听后给予小老师建议或补充。这样的师生、生生互动, 可以锻炼、拓展学生的思维。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 第12篇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79页例4及做一做,81页练习十七5、7、11、12题 【学习目标】

会正确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些难度更大的的笔算乘法,就是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板书: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二、出示目标

师:这节课要同学们完成的任务,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会正确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小组合作先学

1、出示例4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问题:运动场最多可以做多少人? 点名列算式 634×8=

2、小组合作 同学们试着自己做一做,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做完之后与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自学检测

点名说计算方法,然后集体说过程。

归纳总结:乘的顺序:先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四、随堂练习

1、比比看,谁厉害

247×6 832×4 765×7 313×5 499×3 681×8

2、课本79页“做一做”

3、你能摘走几朵大红花? 课本81页第7题

4、课本82页11题

300个同学乘4辆汽车去郊游。前3辆车各坐78个同学,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

5、课本82页12题

少年宫乐队有女同学18人,男同学17人。合唱队的人数是乐队的3倍,合唱队有多少人?

五、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带领总结乘法竖式和竖式计算进位乘法的方法。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反思 第13篇

全银华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对本课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既抓住了重点,又让枯燥的笔算教学生动而不呆板。自认为上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如本课由学生熟悉的画面(三个小朋友围在一张桌子前画画)引入,学生很有亲切感,这样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又如低年级的学生对大量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就设计了一些场景(答对一题就会出现一个画面,8题全部答对就会呈现一幅完整的风景画天安门广场),有骨有肉地把练习的内容寓于其中,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

二、抓住教学重点,从引导到指出,再到明确,反反复复地让学生回答,从扶着说到自己能说,再到归纳总结,步步深入。在明确算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教师只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身份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小结,使算理简洁有条理,并且渗透了验算这个数学习惯。在整堂课中,时时出现算理的巩固,让学生在短短一节课当中,牢牢地把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三、课堂衔接紧密,巧妙地将各个环节连接在一起,能够一直将学生的思维牢牢地注意在课堂学习上,充满激情,与学生的距离近了,课堂气氛也和谐了。

但这堂课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一、板书不完整。在板书1 2×3=36时,忘了写横式的得数,在后面的练习中,也有学生犯了和我同样的错误,说明老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很重要。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第14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2、放大棋盘学生观察结构。(明确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3、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4、生说一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列出算式1919。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全班组织交流。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实践应用

1、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教后反思: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

共7课时总第34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收南瓜。(练习十六第2题。)

(1)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

(2)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3)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

(4)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

(5)奖励优胜组。

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1)独立计算,同桌交流。

(2)指名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3)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

(4)提醒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组织交流。

2、游戏:蜜蜂采花蜜。(练习十六第6题)

(1)师讲述蜜蜂采花蜜的故事。

(2)6只小蜜蜂上台采蜜,余生在草稿纸上计算。

(3)比一比哪只小蜜蜂采得又快又对?

(4)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三、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六第7题。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8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第15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60页例1,练习十三第1~4题。

设计思想 :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传统的计算教学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迎接元旦为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注意知识的迁移。

2、通过合作交流,突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算法的多样化。

3、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学情分析 :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许多学生都会利用口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从高位算起,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去纠正,这个问题可以留待以后学习进位乘法时再加以解决。

教学目标:

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难点:竖式计算的算理。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适当给予学生帮助理解图意,并给出明确的问题,让学生有思考方向)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生解决问题时间,适当给差生帮助,也给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时间,顾及全体学生。)

二、探究建模

(一)请同学们说一说:(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设计意图: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二)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摆学具求得数。

引导学生摆。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画图求出得数。

3.连加法。

12+12+12=36 4.数的分解组成。

10×3=30

2×3=6

30+6=36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8×3=24

或7×3=21

或6×3=18 4×3=12

5×3=15

18+18=36 24+12=36

21+15=36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较麻烦。如25×6=9×6+8×6+5×6+3×6等。

(三)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课件一步一步展示竖式的书写过程,突出书写的步骤和书写的位置,边演示边说明。

设计意图: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竖式每一步的意义,为今后用竖式解决乘法计算打下良好基础学生经过思考与倾听教师的讲解,对笔算乘法充分理解,掌握了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三、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四、回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

多位数乘一位数 2 ×

上一篇:忠于人民忠于党下一篇:成语寓言故事《闻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