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社会公共安全论文

2024-06-12

谈谈社会公共安全论文(精选6篇)

谈谈社会公共安全论文 第1篇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年上升。研究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时,是各种公共安全事件的高发期。这个时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新旧观念相互碰撞,社会结构发生变动,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容易发生波及范围广、破坏程度大的公共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公共危机事件,不仅民众的生命财产遭受的损失难以挽回,而且会动摇民众对社会与政府的信任。由此看来,对公共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尤为重要,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为公共安全事件的分析提供了工具,本文将从政治系统理论理论输入的角度展开。

目前,中国正进入“风险社会”。具体表现为:公共安全事故总量居高不下,屡屡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且危害严重;火灾等直接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使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社会治安事件向动态化、组织化、职业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发展,形势严峻。

一、公共安全事件管理的政治系统理论分析

在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中,政治过程是持续不断且相互关联的一连串行为。政治系统犹如一个巨大而永恒的转换器,需求和支持在环境中得以形成,经过转换器的处理、整合生成输出,输出会再次影响成员向系统表达需求和支持,并再次进入系统。

在政治系统的输入方面,一方面,政府对公共安全事件的管理是其职能所在,另一方面,公民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要求政府必须对公共安全事件加强预防,进行管理。非人为性公共安全事件,如地震、禽流感的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政府有义务在公民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挺身而出;公民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向政府提出需求,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来保障自身利益;政府为了赢得更多的支持,在压力中主动出台各种政策,保障公民的公共安全。人为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大多与利益冲突有关。譬如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食品生产企业使用劣质原料和违法添加剂,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了降低投资运营成本,企业与安全生产相配套的设施缺失,导致煤矿事故、厂房火灾、油罐爆炸等公共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使员工及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例如房屋拆迁、耕地征用再分配等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妥善解决,便容易引发群体性治安事件。群众产生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的需求,并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表达意愿,要求政府有所为。

在政治系统的输出方面,政府作为政治输出的主体,一方面接收到的群众的公共安全要求是有限的,并且真正能进入决策者视野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很多合理的要求被搁置或者废弃,在决策未能充分体现,这样就给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例如“非典”的大面积爆发并引发社会恐慌,与没有及时引起政府重视、缺乏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经验有关;另一方面,政府往往拥有自身利益,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容易根据自身利益喜好行使公共权力,出现违背群众公共安全要求的现象,容易引发社会治安类公共安全事件。此时就需要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安全事件管理中发挥自身的长处协助管理,加强监督。

在政治系统的反馈方面,政府通过有效制定法律和政策,规范各类组织在公共安全事件管理中的职能和责任,加强预防阶段的管理。如果能够避免类似公共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或者降低事发频率和影响,便证明政府推出的法律和政策是有效的,不仅实现了自身职能绩效的要求,也满足了公民的安全需求,改善了社会公共安全环境和氛围。

二、系统要求输入角度下的公共安全事件管理

政治生活作为一个开发的系统,要求是一把用于理解系统的总体环境怎样影响系统运行的钥匙,它汇集了由环境转达给系统的普遍状况和大量事件。所谓要求,就是要求实现以自我为核心的目标,或是说意欲寻求某种整治决策,以便把各种职责和繁多的义务强加于系统的全体成员。在公共安全事件中,人们为了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提出要求,对公共安全事件的解决也就是对要求的处理。

(一)要求的产生

伊斯顿把期望、意向、动机、意识形态、利益及偏爱等态度和思想总称为愿望,它们表示系统成员希望得到什么。而要求则是系统成员希望由某种政治输出实施的愿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些民主政治参与意识意识较强的社会团体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公共安全事件的管理,由于非政府组织更贴近大众,拥有比政府组织先了解群众需求的优势,能够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之后第一事件作出反应,并在管理过程中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成都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为志愿者有序参与抗震救灾活动提供信息服务平台,对灾民的愿望反应迅速,并及时运用各种手段满足灾民的需求;唐山的心理干预专家团队安抚地震灾民的经验比较丰富,唐山大地震的经历能使其对汶川灾民的心灵进行恰当的抚慰。在整治系统中,愿望经过结构机制和文化机制转化成为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政府的决策。

(二)要求的传输

当要求产生以后,就要通过一定的渠道运行,但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会为决策中心所接收到,许多系统必须处理的要求总量可能比他们准备或者能够将其输入系统的总量多得多,如果某个系统要应付这种局面,必须有一些方便可行的手段,在要求输入之后调节这些要求。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公民的危机感和恐惧感普遍存在,政府一旦在安全管理中行为不当,便会引起更大的恐慌,甚至造成不满。这些既可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可以是一种社会心理感受,是公众的一种主观心态。这些要求反应到社会层面上,便对政府构成冲击,即对系统造成压力。在我国,各种利益集团、基层干部、舆论媒体、行政组织和社会组织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守门员的角色,一旦发生公共安全事件,首先接收到信息的是这些守门员,他们针对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利益冲突和诉求,采用弃置、遗漏或完全排斥的方式进行处置,并向上级进行传输。如果能够对公共安全事件的隐患在萌芽阶段采取措施加以遏制,就能避免更大灾难的发生。

因此在经历了一种类型的公共安全事件之后,政府就通过制定政策、法律等形式对这类事件的预防进行规范,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或者是努力减轻这类公共安全事件的影响深度和范围。

(三)要求的接受

要求经过系统的传输,一部分进入决策部门,对系统造成压力,其大小与通道容量有关。就系统所要处理的要求数量而言,要用一种清楚明白、井然有序的方式,使这些要求能够被接受、转变为决策并付诸实行是困难的,特别是在通道把要求送达权威哪里去的能力过大的情况下,势必会给决策者造成严重的`困难,因此,非政府 组织作为消解要求的一种途径,必须受到重视和有效运用。

政府组织主要通过法律法规对公共安全事件的 管理进行建设和完善,譬如8月通过和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i,把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纳入了法制轨道。与此同时,还明确主要机构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职责,例如国家安全生产监察局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卫生部负责全国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爱国卫生 工作以及健康促进的管理等。除此之外,针对危害广泛的某类公共安全事件,政府制定具体的措施进行管理。例如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上,政府主要从全面排查隐患,深化治理整顿;严惩违法犯罪,加强应急处置;加强能力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加强诚信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与考核评价,五个方面着手ii。

我国非政府组织作为协助权威解决公共安全管理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政府组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协助政府缓解公共安全管理压力:首先,非政府组织是公共安全管理服务的提供者,它们一般能够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而且能够提供涉及募集资金、运输物资、提供关怀等各个方面的服务,还能够在事后重建和秩序恢复过程中提供物资、人员、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其次,非政府组织是公共资源使用的监督者,是公共服务绩效的评价者,专业的非政府组织能够对政府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效力进行全面考察和综合鉴定,有助于政府进一步改进服务。第三,非政府组织是发现安全隐患和提供专业建议的危机预防者,各类专家基于兴趣和责任凝聚在组织结构中,在运作领域上纵横交错,对发现 社会隐患,及时做出秩序内的调整起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通过对伊斯顿 政治系统理论中要求输入角度的分析,对我国公共安全事件的组织管理主要启示在于:要重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缓解需求压力的作用。在需求的接收方面,非政府组织更加贴近基层,在动员各类社会力量的时候拥有更强的号召力,并且多中心决策能够满足各个方面的特殊需求。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往往会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重大的生命财产安全到细微的情绪 心理自我保护。政府的行为多是全局出发、统筹考虑的,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必然抓紧急的、重要的事件解决,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会使得许多细节被忽视,然而,对于非常态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细节也有可能影响政府公共决策实施的成败,这个时候,有无全面而充足的非政府组织参与,便显得极其重要。

谈谈社会公共安全论文 第2篇

“广告是风,公共关系是太阳”。作者如是说。在作者眼中,广告和公共关系的较量,公共关系和太阳一样,无疑是胜利者。广告就像是寓言里的风,采取激烈的方式,强行对消费者进行信息的灌输,试图用直接或者间接的强迫方式使消费者转变态度和认知;而公共关系却像是太阳,温和、缓慢地对受众进行影响,引导受众自己产生某种理解和认知,从而改变态度和行为。

也正因为如此,广告常常使用夸张的言辞、以及过高的出现频率,其有效性和可信度便大大降低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也一落千丈。消费者越来越少地相信广告,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态度和购买行为。作者更是断言,“广告是门艺术,与销量无关。”因此,无数企业试图通过轰炸式的在广告宣传达到使品牌家喻户晓从而促进销售的目的,于是在广告制作和投放中付出巨额资金却收效甚微,甚至入不敷出,常常是导致企业宣告破产的重要原因。

而公共关系都做了些什么呢?首先,公共关系具有广告急缺的可信度,因为它来源于拥有较高可信度和口碑的新闻媒体。通过具有权威性的新闻媒体对企业的报道,可以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印象,进而巩固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这便是公共关系“基石”的作用。其次,公共关系通过新的品牌或新的特色吸引新闻媒体的关注,这便需要企业打造一个能够激励消费者改变消费行为的全新类别,并且创造正面的积极的信息,避免负面的新闻,从而促进公共宣传报道的顺利进行,塑造企业和品牌的良好形象;再次,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一个耐力赛,是长期的、不间断的战略而不是一时的策略,通过较长时间的规划、环环相扣的实践和耐心等待,就能不断从中获益。

读罢此书,我对公共关系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然而,作为准广告人,站在广告的立场,对于书中对广告现今发展现状和前景的观点和预言,以及广告和公关的关系,不得不进行一番深入思考。

从太阳和风的故事入手,换个角度思考,在寒冬太阳使人温暖,在炎夏风让

人凉快,二者皆是不可或缺,在不同的领域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想,被比作风的广告和被喻为太阳的公共关系之间,或许并不是一个相互较劲的关系,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对于广告和公共关系方面的策略,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也并不是孰先孰后的关系,而是需要广告和公共的双管齐下,互补不足。公关和广告并不是替代和被替代的关系,而是互有交集。

由于公关需要赢得媒体的关注度从而吸引媒体对企业进行报道,对新闻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依赖性,因此在如今的社会关系中,公共关系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极其黑暗面。而在广告越来越失信于人、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的今天,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忽视广告能够带来的正面效应,贬低广告的作用。毕竟,通过广告扩大了认知度,树立了形象的品牌事例也数不胜数,国内如脑白金、旺旺等,国外如可口可乐、麦当劳等等,虽然广告并不是它们打开知名度、建立起品牌形象的唯一途径,但不可否认地,广告在这些品牌的成长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告中所透露的关于产品本身的讯息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是夸大的,但是广告通过其调性和所建立的氛围或多或少向人们传递了企业或品牌想要表达的性格和精神,从而打动受众的心。

王老吉,这个如今家喻户晓的品牌,正是通过广告和公共活动的双管齐下,巩固了它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达到了销量突破和品牌形象升华的双赢。如果没有大量电视广告的铺垫,王老吉“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准确定位不会如此深入人心;而如果没有捐款1亿人民币的强大公关攻势,王老吉也不会一夕之间赢得了群众的赞许,从而大大提升了品牌地位。

不仅是王老吉,还有许许多多成功的案例都告诉我们,广告和公共关系都是企业宣传推广、树立形象的手段,它们是可以相辅相成、互相弥补的,而不需要去比较强弱、有所取舍。

虚拟社会引发公共安全问题分析 第3篇

虚拟社会引发公共安全问题的内涵及特点

公共安全的定义多种多样,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定义, 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很不相同。概括起来看, 一般意义上或者真实世界的公共安全可以用来指那些可能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财产以及生产生活秩序的重大安全事件, 包括传统公共安全和非传统公共安全事件两种。其中, 传统公共安全事件是指那些自然灾害、战争等人为对抗等, 非传统安全则主要指那些经济安全、金融安全、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恐怖事件等。

虚拟社会引发的公共安全与真实世界的公共安全有很大的不同, 它们主要是一些非传统安全, 一般不以激烈的暴力或对抗形式出现, 所引发的影响一般不会直接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 但可能间接导致人的生命、财产、健康受损, 并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人们的惶恐和社会混乱, 破坏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虚拟社会引发公共安全事件可能的诱因很多, 例如互联网病毒, 可能引起网络的大面积瘫痪, 甚至某一办公系统的全面瘫痪, 从而影响公民、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并因此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电脑黑客入侵, 可能导致很多国家经济秘密、军事机密、商业机密泄露, 从而引发重大的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问题。一些所谓网络大V、网络水军, 利用互联网散布可能引发公众安全事件的谣言, 包括政治谣言以及食品安全、环境安全方面谣言等, 可能引发政治地震甚至社会混乱。除此之外, 像网络暴力、网络集群等网络信息污染等也成为近年引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主要诱因。

综上所述, 所谓虚拟社会引发公共安全问题, 是指在由互联网技术构造起来的网络社会里的, 因网络技术漏洞、网络信息污染、网络群体事件及其他的网络行为所引发的, 能足以引起国家、社会、公民生产生活失序的问题或大事件。其基本特征有三点:一是一般以非暴力、非对抗形式出现, 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二是影响面广, 危害大, 因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 问题发酵快, 蝴蝶效应强, 并因此可能引发恶劣后果;三是发作突然, 呈现“难预警、难规避、难治理”的三难特性。虚拟社会属于典型的陌生人社会, 在众多的交流平台上, 聚集着一大群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不同层次、怀揣不同交往目的的交往对象, 他们的身份可能完全是虚拟的, 姓甚名谁?来自哪里?从事什么职业?甚至性别、高矮、胖瘦这样的基本信息也是虚拟的。在这种情况下, 一条网络谣言、一个关系公众安全的网络信息, 可能引发无数跟帖, 并进而传导到现实社会, 引发现实世界的骚动、混乱。这样的事件事前可能一点征兆都没有, 然后突然之间就爆发了。引发之后, 欲制止或平息也很难。

虚拟社会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种类及其内在机理

虚拟社会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有很多, 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因计算机网络或系统自身漏洞引发的问题;一类是现实社会的一些易感或敏感事件, 借助互联网这一虚拟平台引发的问题。其主要问题及其内在的传导机制如下:

(一) 因网络地图泄漏个人信息可能引发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问题

互联网的搜索引擎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例如, 亚马逊、微软及Google等都有为公众提供免费的功能齐全的地图服务功能。类似的网络服务, 其精准化程度之高, 常常令我们惊诧。例如通过各大网络公司提供的最新地区搜索和地图服务, 网民可清晰地看到自家院落的细节, 甚至可确定停放在某家饭店前汽车的主人是谁。这种情况为真实世界的违法犯罪提供更多机会, 人们担心女性和儿童这类现实社会中容易受攻击的对象会因此增加被攻击的概率。

(二) 网络攻击致使重大信息泄密可能引发国家、社会、公众安全

网络攻击指的是利用网络本身的漏洞和安全缺陷对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等所实施的攻击。近年来, 来自境外的网络攻击案件频发, 他们或者通过各种计算机病毒对终端用户IP地址实施控制, 或者直接控制网络服务器、修改用户网页, 种种的攻击引起国家、企业重要机密信息泄露, 危及国家政治稳定, 引起公司财务破产, 造成家庭重大财产损失等等。各类网络攻击已经成为危及国家政治、经济、金融安全、公司企业公民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

(三) 网络暴力降低公众的安全感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实施的暴力行为, 类似行为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 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带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网络暴力一方面参与者足够多, 有事件发布者、跟帖者、网络围观者等等, 另一方面信息能从虚拟的陌生人社会向现实的熟人社会扩散, 因而其影响足够大, 并可能给当事人的人身权利和名誉带来更大的伤害。互联网社会里,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由于监管空白和管理漏洞, 近年来网络暴力正在肆无忌惮地、以其独有的方式破坏着公共规则, 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底线, 并成为影响公众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

(四) 网络谣言引发社会恐慌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 (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 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聚合性特点, 且流传速度极快, 极易引起社会与民众的恐慌, 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较多不良影响。

(五) 网络诈骗引起的公共安全问题

网络诈骗是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平台实施的诈骗行为。互联网极大地便利了人们工作与生活, 也给骗子提供了更多的犯罪手段。在虚拟世界里, 骗子手段较现实世界更加的多样, 包括网络游戏、网络购物、各种视频聊天、电子信箱等在内的任何网络平台都可能成为骗子实施诈骗的工具。因此, 从一定意义讲, 在一个由互联网构建的虚拟世界里, 由于骗子交往的范围无限地扩大, 因此受骗人群更多, 诈骗案件也更多, 并因此使得网络诈骗本身成为现代社会的公共安全问题。

(六) 网络开放带来网络污染引发公众精神危机

虚拟社会信息具有较强的共享性和开放性, 网络开放性在促进信息流动的同时, 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霸权。据有关部门统计, 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 90%为英语, 5%为法语信息, 2%为西班牙语系信息。其中, 中文信息仅为0.01%到0.05%。因为西方国家在暴力、色情信息方面的管制很少, 因此形成西方暴力、色情信息在互联网上的迅速传播。他们在颠覆了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同时, 给公众的健康精神生活带来一定负面的影响, 并可能引发公众的精神和信仰危机。

应对虚拟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对策建议

相比于现实世界, 虚拟社会的公共安全问题因为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可能被无限放大, 公共安全问题发生频率更高, 发生的概率更大, 危害也更大。另外, 因为网络世界跨越范围无限、管辖边界不清晰、个人信息虚拟化, 因此, 管控难、难侦办问题突出。必须高度重视, 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虚拟社会是现实世界的延伸, 虚拟社会的公共安全问题最终将演变为现实世界的公共安全。在一些时候, 虚拟社会的公共安全问题可能成为引发真实世界公共安全问题的原因和途径。因此, 防控和治理虚拟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应基于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这样的混合生态, 既要重视现实世界矛盾与问题的化解与疏导, 又要注重网络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监管, 同时应能掌控虚拟社会的话语权, 注意利用好各种网络平台, 弘扬正能量, 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具体而言:

(一) 重视对现实世界社会问题的疏导与解决, 防患于未然

从实际情况看, 一些虚拟社会的公共安全问题是网络不法分子利用现实社会的敏感问题和民众心中的不满散布网络谣言或不实新闻等引发的。从这个角度看, 虚拟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只是一种表象, 甚至只是问题的出口, 其本质是一些社会问题累积的结果。因此, “解铃还须系铃人”, 应对虚拟社会公共安全问题须从解决真实世界的实际问题入手, 通过化解民众对现实的不满, 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重大现实敏感问题, 让百姓看到希望, 从而不再被网络谣言所蛊惑。

(二) 重视网络突发事件的解决, 防止一些网络公共安全事件酿成严重群体性事件

网络社会身份的虚拟化, 社会角色的隐蔽性, 使得人人都是“传声筒”, 人人都是“麦克风”。资料显示, 截止2013年12月底, 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6.18亿。规模如此庞大的“麦克风”, 如果同时“发声”, 足以形成“势如破竹”之势, 因此需要正确的网上舆论引导。一要不断完善政府网上管理员制度, 提高管理员自身素质。二要重视网上主流阵地的建设, 加强政府公共论坛建设。三要重视主要领导人个人网络空间建设, 拓宽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渠道。四要加强网络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 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 能够以最快速度“发声”, 通过及时公布公开、透明、权威的信息和资料, 解疑释惑, 防止事态扩大。

(三)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 尽可能堵住网络犯罪漏洞

互联网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果, 解决虚拟社会的公共安全问题也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针对当前网络中普遍存在的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 如盗用网络虚拟财产、非法使用计算机资源窃取商业机密以及黄色网站、低俗之风、侵犯公民隐私等, 应通过开发研究防 (反) 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防攻击入侵检测技术、加密与认证技术等先进技术进行有效防范。针对网络身份虚拟化、行为隐蔽性特点, 尽快开发网民实名登记技术, 防止不法之徒利用虚假姓名、虚假身份制造假新闻, 进行非法网络诽谤和网络攻击, 散布网络谣言, 污染网络空间。

(四) 建立健全网络社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

虚拟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发生与互联网社会法律制度缺失有很大关系。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不过几十年, 网络在我国的快速普及也是最近10年的事情。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与制度建设还很不健全, 因此, 与现实世界相比, 网络社会管理存在很多法律监管和制度管理的空白。在虚拟社会里, 至少可能存在3个信息管理的“空白区”:“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在做什么”。建立健全法律与制度应针对这些可能的“空白地带”, 对网民个人及行为实施有效约束。

(五)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互联网具有超越国界的国际化特征, 大量的互联网安全问题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的通力合作与紧密配合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另外, 一些发达国家在互联网安全监管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做法, 对维护网络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 根据不同网络行为, 采取保护、规范、限制、禁止等措施。因此, 我们应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切实维护网络安全。

总之, 虚拟社会可能带来影响范围更广、危害更大的公共安全问题, 应对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基于虚拟社会与现实世界这样的双重生态, 从虚拟社会特点、从虚拟社会引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现实背景、从互联网安全与保护技术等方面入手, 建立和实施源头治理、过程监控、事后及时疏导等多层次、立体化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办法。多管齐下的全过程监管和管理的治理格局才是应对虚拟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有效办法。

摘要:与真实社会相比, 虚拟社会引发公共安全问题具有隐蔽性、影响面广、危害大、发作突然等特点。其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或者因计算机漏洞或计算机病毒而起, 或者以现实敏感问题为诱因。防控和治理虚拟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应基于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这样的混合生态, 既重视现实世界矛盾与问题的化解与疏导, 又注重网络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监管, 并高度重视虚拟社会的话语权的掌控。

关键词: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公共安全,治理

参考文献

[1] .互联网地图过于详细引发公众安全担忧.http://www.southcn.com/tech/kjzxzx/wl/200601160500.htm.

[2]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79wxl M0KIs Rkfe0e7U1Yhs3-qk-m Duq17 ZRpnpix Let0Am DS4dz Il U4g8Bkxxw2.

[3]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979872/11223738.htm?fr=aladdin.

[4] .中国国情网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2-04/01/content_25044828.htm.

[5] .文乃史.东吴大学[M].珠海:珠海出版社, 1999.

社会整合程度与社会公共安全 第4篇

早在一百多年前,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涂尔干就提出了“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的重要性。社会整合指的是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当今社会正飞速发展、急剧变革。个人主义的兴起、功利思想的盛行,许多社会原因都削弱了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和控制,降低了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使成员之间的联系松弛。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挫折不幸或消极情绪被看作与他人无关的事情,不可能指望得到群体的理解和援助,这使得那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很容易形成心理偏差,产生强烈的被孤立、被抛弃的感觉,从而形成对社会的仇视和敌对,走上极端,很容易诉诸于自杀或反社会行为。

因此,增强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应该是挽救社会游离者、维护社会和谐与公共安全的途径。那么,承担社会整合的载体和整合的方式是什么呢?

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和政府充分发挥社会制度的整合作用,积极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种种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以形成合理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社会关系。当然这需要国家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积极有效的举措和共同配合。如当前国家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确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从思想上进行整合;通过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从经济上进行整合;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劳动就业制度从制度上进行整合;通过健全法制、普及法律知识从法律上进行整合;通过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从精神文化上进行整合。

当前,由于制度规范的宏观性和外在性,有形式的规范而缺失相应的组织机构、程序和沟通渠道,缺乏文化支持和民间力量的支持,社会整合的局限性仍难以避免。

所以,应该在微观层面,也就是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方面,对社会整合给予重视。把增强社会整合程度作为一项专门的公共事业。首先,政府职能机构、社区、工会、公益团体等社会组织应该积极开展有效的社会工作。在这里,社会工作的对象不仅是生理上有困难的人,更要关注那些心理上有某些障碍或创伤的人,那些在社会关系上出现某种不适应或对立的人或群体。可以针对特殊对象开展社会个案工作,有效地实施心理救助和教育疏导工作。这就需要将社会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完善的整合机制,组织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在加强人际团结方面进行干预和引导。其次,应该注重初级社会群体以及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对于整合的作用。初级社会群体,如家庭、伙伴、邻里,作为整个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在保存和传递社会文化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也都是通过对初级群体进行社会伦理道德、秩序规范内化形成的。初级群体内整合程度高,群体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对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有重大影响。而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如工厂中的工友、单位里的同事,由于关系较为固定和密切,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情绪反应的充分表露。从这个层面上讲,将初级社会群体和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整合纳入公共政策领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人们在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中,架起人与人相互沟通、相互关心的桥梁,可以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减轻心理压力、防止人性异化,从而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整合与团结,运用社会的力量、人性的温暖把那些游走于社会边缘的孤独人拉回社会整合中,避免负面情绪和消极思想的累积而导致的犯罪。

通过宏观的制度建设和微观的社会群体,维持适度的社会整合程度,增强社会团结,把每个社会成员都纳入到社会整体中,各居其位,各有所属,社会才能保持长治久安。

美国社会公共政策论文 第5篇

一、美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特色与经验

(一)以美国本土公共政策案例为中心,重视对美国本土公共政策实践问题的研究

在美国,无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论文、专著还是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以美国本土公共政策案例为中心,高度重视对美国原生态的政策实践、政策系统及其运行案例的研究。以美国的国体和政体框架、美国的公共政策环境为背景,取材来自于美国,反映本国公共政策实践,充分体现出本土化的特色,这是美国公共政策学研究的一大亮点。安德森的《公共政策制定》,通过大量的美国最新的政策案例,描述和分析了政策制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把美国的情况与其他国家进行了比较,尤其介绍了美国国家层面上公共政策的最新发展以及关于政策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一本教材。[1]

(二)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学者与实务工作者的合作与互动

美国公共政策学一个重要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经验,就是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互相结合,注重学者与实务工作者的合作与互动,这样的结果是使公共政策研究更具实践性和应用性。美国公共政策学者普拉诺认为,公共政策学与相关学科的“纯科学”不同,它主要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公共政策学科价值的最根本体现。而在促进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走向融合的过程,深化学界与政府的双向交流是至关重要的。早在学科诞生之时,公共政策学创立者拉斯韦尔就指出,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必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来说,学者们非常需要了解政府官员对政策的认识和掌握的数据;同时,政府官员也需要了解学者们的政府研究思路和政策建议。[2]在德洛尔看来,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缺乏感性知识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大学里设公共政策学课程,应当聘请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或执行方面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与大学老师一起登上讲台。美国公共政策的发展也正好践行了拉斯韦尔、德洛尔的倡导。许多具有丰富的公共政策实务经验的又有教学水平的被美国大学不惜重金聘请到大学来讲学。而众多学者本身也具备丰富的政策咨询经验。在美国,对于从事公共政策教育的教师,一般要求具有在政府部门或公共管理部门工作的经历,或者与政府部门有联合研究项目或咨询项目,从而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注重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和跨学科研究

经历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公共政策学研究已经发展出多样化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这也是美国公共政策学繁荣发展的成功之处。公共政策学建立者拉斯韦尔认为,公共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学知识和方法,不仅要借助于社会科学及行为科学尤其是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也借助于哲学、数学、系统分析及运筹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德罗尔也同样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质。美国著名公共政策专家麦考尔和韦伯在《跨学科的政策分析》一文中,探讨了政策分析与管理学科、城市规划、社会服务、法学、工程学、医学等应用专业领域之间的学科关系,分析了政策分析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学科之间的学科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政策科学———致力于科学完善政策制订的一个知识领域———最好被理解为一个已经出现的专业,它可能从许多学科(特别是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以及一系列有关专业(特别是管理、城市规划、社会服务和法学)中极大地获取了直接的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3]早在社会矛盾激化、政策问题丛生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公共政策学就兴起了跨学科研究。70年代后,发展至今,美国公共政策学多样化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研究已成为世界典范。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行为主义的影响,公共政策学强调实证分析方法。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变得更加多样化,行为主义、公共选择方法论、博弈论、个案研究、实证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定时分析、伦理分析、价值分析甚至超理性的直觉方法等方法都得到广泛应用。

(四)重视公共政策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形成丰富的学科体系

美国公共政策科学在其形成与发展的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已经形成了极为丰富和细致的研究领域或分支。大体而言,美国公共政策科学的研究领域划分可以归为如下两个层次:第一层划分是在以“政策科学”作为学科领域这一总名称之下,主要包含有政策科学总论、政策分析方法、本国公共政策、比较公共政策、政策伦理学(政策价值观或公共政策与伦理关系研究)、战略研究、未来研究以及公共选择、经济政策学、社会政策学等分支;第二层划分是在政策过程的各个基本环节或功能活动方面形成的专门研究分支,如政策战略(元政策)、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规划或政策形成)、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另外致力于突破政策过程阶段论的研究者亦发展出政策变迁、政策周期、政策网络、政策范式、政策学习、政策传播与扩散等新领域。同时,近年来欧美公共政策研究领域还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一批更新更细的研究分支,如政策话语理论、协商式决策、推论式政策分析、参与式政策分析、全球公共政策网络等。[4]总之,美国公共政策学经过几十年时间发展到当代,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子学科,学科体系日益丰富。

(五)公共政策学科获得政府的充分支持,使公共政策学实现了建制化

学科建制化水平是衡量一门学科的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建制化是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根据科学社会学的观点,一个学科的社会建制也就是一个学科的机构设置,包括学术团体、基金来源、出版发行渠道、教育培训、职业化等。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政策科学的这些机构、建制已相当完备。在学术团体方面,美国已拥有不少专业学会和研究中心;在基金来源方面,既有私人资金也有政府资金;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私人组织都对公共政策感兴趣,愿意拨款或资助政策研究,在出版渠道方面,目前美国有不少政策科学的杂志,已出版了大量政策科学方面的著作或丛书;在教育培训方面,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出现了一批独立的公共政策学院,许多大学相继制订出政策科学课程大纲,开设相关课程,并出版了不少政策科学的学位授予点;在职业化方面,现有政策研究已被公认为一种新的职业,从业者包括政府部门的“政策分析家”、思想库的工作人员、大学及研究生院的教师等,从业人数已具备相当规模。据70年代初的统计资料,单思想库的从业人员就有近十万人,分布在5300多个思想库中。[5]而在美国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过程中,有一点值得指出的,那就是美国政府部门对于公共政策学科发展的宏观调控是指导性的而非指令性的,是约束与支持共进。至今,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等官方机构并不对公共政策学科实施全面管理,而是由民间的NGO进行评估与管理,美国政府则主要从通过教育拨款和科研资助的方式来影响公共政策学科发展。

二、美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经验与特色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一)应当立足于对中国公共政策实践以及现实政策问题的调查研究,增强公共政策学的应用性、现实性和本土化

学者陈振明提出,中国公共政策学必须处理好规范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特色)、主观性和客观性、价值与真理之间的关系,在充分注意国际规范,吸收国外政策科学研究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对中国政策实践及现实政策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政策问题)的研究,加强政策相关知识在政策决策过程中的应用,发挥政策科学理论在政策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凸显中国政策科学的应用性、现实性和本土化。[6]然而,从中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现状来看,相当多的中国公共政策研究者将研究重点放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上,而非中国公共政策实践本身。有的学者甚至一提起公共政策学就言必称美国如何如何。由于中国公共政策学起步晚,在学科引进初期将研究重点放在西方公共政策理论的引进和消化上是可以理解的,但经过30多年后仍然将研究对象重点放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公共政策学研究上就是十分令人担心的。不客气地说,公共政策的有些问题在国外是真问题,在国内则是毫无研究价值的伪问题。因此,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必须立基于影响本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之上,加强对中国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解决中国当代公共政策问题为核心,创造性地走符合现代性标准或具有现代性内涵的公共政策学科发展之路,建构起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学学科理论体系。为此,就必须把公共政策学研究的重心放到中国自身的政策实践上来,对我国公共政策实践活动做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从中概括和总结出理论来。

(二)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要重视应用研究

目前中国公共政策学的基础研究仍然比较薄弱。除了对方法论的研究比较薄弱之外,中国公共政策学在学科基本范式上并没有成型,而这必然使公共政策学研究缺乏更深层的理论指导和更坚实的理论支点。而美国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表明,要实现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发展,必须既要重视公共政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又要重视公共政策学的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和矛盾是任何一个学科都要面对的问题。因此,为了公共政策学学科体系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我们要充分重视公共政策学的基础研究,但根据认识的最终来源是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我们又必须重视公共政策学的应用研究。进言之,就是必须重视研究中国公共政策实践,通过问题导向的研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和办法,并上升到公共政策学理论的高度,促进中国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建构和学科发展。

(三)必须汲取其他学科的养料,加强跨学科研究

美国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历程表明,公共政策学的知识来源表现出多学科性,公共政策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政策学、、行为科学、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影响,从这些学科汲取了发展自身的营养。同美国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发展一样,中国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发展也离不开各门学科的支持,必须要从其他学科汲取自身所需要的养料。这就要求我们突破狭隘公共政策学或公共行政学研究视角,打破学科界限,开展跨学科研究。要实现跨学科研究,就必须建立跨学科政策研究的社会行动机制,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重视建立有利于学科交流、有利于政策学者合作的激励机制;二是重视建立有利于学科交流、有利于政策学者合作的激励机制;三是重视建立以解决公共问题为核心的政府与研究机构的合作机制。[7]

(四)必须重视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科学化发展

美国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没有任何单一的研究方法能足以支撑整个学科研究。公共政策学要实现自身发展,必须引入和发展多样性研究方法。西方公共政策学在百多年的发展中,发展出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并无国界之分,它对中国公共政策学的研究也是可以借鉴的。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照搬照套西方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一种研究方法是否适合中国公共政策学的研究还应视实际情况而定,在这方面我们要尤其防止不加分析、囫囵吞枣地套用西方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问题。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应当发展适合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构建和发展中国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公共政策学的长远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五)必须重视研究领域的分化,发展分支学科,构建学科体系

美国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内向外的发展,研究领域不断细分和拓展,学科不断分化和融合的过程,最终形成一个多姿多彩的学科体系。这就告诉我们,我国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必须不断开拓新领域,组建分支学科,最后形成一个壮大的学科群或学科体系。反观我国公共政策学的研究,研究领域仍显狭小,中国公共政策学在对公共政策的好多领域都缺少理性认识,这种状况很不利于中国公共政策学的发展。

谈谈社会公共安全论文 第6篇

一、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进行分析

风险社会,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学者贝克提出,当时处于工业社会背景下,从《风险社会:迈向一种新的现代性》书籍中,贝克以生态危机作为切入点,并将其看作是当时工业文明下的一种社会危机,之后对风险社会有了初步的定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逻辑性和扩散性,二是风险社会将会影响到社会正常运行的各个领域,它关系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调整等。从目前社会运行的现状了解到,风险社会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在受到政治、经济、生态或者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均会引起公共危机,这种情况下,一旦风险社会真正到来,会影响到人类的主观意识、认知能力及判断能力等,在没有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时,导致风险社会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极有可能引发不良后果。而公共危机是风险社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产生的,它具有传播性的特征,例如: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发生危机时,各种媒体信息平台下就会迅速传播,且这种传播会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引起复杂的公共危机,使得政府政策失灵、市场机制失灵等,增加了社会管理难度,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给人们正常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扩散是由管理失灵造成的,从更细的角度进行分析,产生这种危机可能是由于政府对一些突发事件缺乏认识,不了解突发事件发生原因的情况下,盲目处理,使得风险社会公共危机很难从根源上消除,势必会影响危机管理的成效。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政策及行为模式不符合公共危机治理的逻辑

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馆员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使得在公共危机管理中选择出不同的策略,难以保证风险社会公共危机能够有效消除,此外在管理过程中难以分辨公利和私利,根据自身的行为模式和选择决定会直接影响危机管理的效果。

(二)“运动化”的公共危机治理方式的影响

新形势背景下,很多政府部门在应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时,采取严防死守的办法,以运动化的公共危机治理方式具体进行,这种治理思维仅仅在短时间内具有明显的成效,维持社会秩序,促使社会正常、稳定运行,但是很难长期达到危机治理效果,这种带有“人治”色彩的思维方式,不够科学、不够合理,势必会影响到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解决。

(三)相关管理人员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不够重视

在受到现行官僚体制影响下,相关管理人员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重视程度不足,发生市场失灵时,便出现了有组织不负责的状态,比如说:公共危机到来时,一味出台规章制度,但是缺乏对制度的操作性,无法发挥制度的效应,最终导致风险社会危机局面更加复杂,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又比如,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公共危机方面的知识,这种执行能力的欠缺难以应对复杂的危机局面,最终影响到公共危机的`解决。

(四)政府管理方式不合理

由于风险社会公共危机具有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征,因此要求政府部门必须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开展多元化的管理机制,有效解决公共危机,但是由于目前政府采取的是垄断式的管理方式,具体将常态化的治理模式应用到危机管理中,缺乏辅助管理机制,使得风险社会公共危机无法得到有效应对,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三、构建新型体制,应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

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扩散,不仅加大了风险防范的难度,而且增加了国家治理的难度,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负面影响,通过了解上述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要求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危机的重视,无论是从意识形态还是从制度体制等方面,以多元化的应对措施解决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失灵现状,确保社会秩序的持续稳定,因此,下文具体探究了如何构建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通过以下策略的制定,能够更好的应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防止矛盾的激化。

(一)政府管理部门要更新危机管理理念

新形势背景下,要求政府部门要更新危机管理理念,从被动式的治理理念转变为主动式的治理理念,提高风险警惕,具体可以从三大方面具体实施:树立公共服务的理念,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达到对危机管理的预期效果;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治理危机时,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制定有效的危机治理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树立周期理念,任何一个危机的到来它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政府管理部门要树立周期理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才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二)增强政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

针对当前的社会意识形态,政府部门在应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时,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体制,加强各部门联系,在相互配合下,建立各地政府的协商机制,以便对不同危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实现危机预防和处理,将危机损失降低到最小,促使社会正常运行。

(三)重视风险社会公共危机

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重视程度,了解更多有关公共危机方面的知识,以便出现市场失灵时能够根据规章制度,提高执行能力和应对能力,更有效的解决风险社会危机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局面,降低和减少风险社会公共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建立“协作”治理体系

针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复杂性,可以采取建立“协作”治理体系,打破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壁垒,提倡全体社会群体共同参与到公共危机的治理中来,通过市场合作、社会合作更好的应对公共危机,缓和社会矛盾,从而降低和防范风险。结束语总体来说,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防止矛盾的激化,就必须要构建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来治理和解决风险社会公共危机,但是由于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使得风险进一步恶化,引起公共危机的扩散,因此,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做到规避风险的效果,文中从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危机重视度、建立协作体系及增强政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等多方面具体开展,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消除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失灵现象,从而推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马体国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建构—基于风险社会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09).

[2]茹梦丹,姬熊华.风险社会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困难与对策分析[J].南方轮刊,(03).

[3]康鸿.风险理论语境下危机管理机制的战略性构建[J].东南大学学报,(06).

上一篇:社区二〇一〇年度残联工作总结下一篇:读《史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