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19世纪美国教育

2024-09-22

概括19世纪美国教育(精选6篇)

概括19世纪美国教育 第1篇

19世纪美国教育发展概况

从1783年美国独立到19世纪末,美国社会得到了极大发展,尤其是美国经济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迅速跃居世界经济的前列。美国内战结束后,奴隶制的废除,更是为美国社会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使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有了质的飞跃。对此,美国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产生出新的变化。

一 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9世纪是美国教育管理制度确立的时期,学区制在18世纪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完善,州教育管理体制得以最终确立,而联邦教育管理制度也正式出台。这些管理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为20世纪美国教育的崛起与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平台及基础,对于美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出重要作用。

1.学区制的兴衰

在马萨诸塞州学区制的影响下,到19世纪中期时,各州纷纷建立学区制度,使学区制成为这一时期美国教育管理的主要制度。学区制的优点在于便于学生的就近入学,同时也符合了居民自治的愿望,因而受到地方人士的大力欢迎。但在实施过程中,学区制也开始暴露出其不足,即由于各学区的经费投入因学校区所在区域的经济状况而存在事实上差别,这也导致各学区的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出现了教育发展的区域失衡。为此,美国社会开始对学区制度进行反思,并提出两方面的改革意见。一是削弱学区的职权,如将教师聘任和教材选择的权力从学区上收,以保证学区教育质量的相对均衡等。二是合并学区,通过把许多乡村的地的小学区进行合并使之成为大学区,这样,既便于管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到19世纪90年代为止,学区合并成为学区制度改革的趋势。

2.州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

美国教育管理权利主要集中在州政府的制度设计是在19世纪完成的。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制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利,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正是以此为依据,美国社会认为教育的发展与管理权利应属于州的政府所有。由此确立了美国的州教育管理体制。1812年到1821年。纽约州设立教育督察长,对全州的初等学校进行管理。这标志着美国州教育管理体制的开端。在此基础上,马萨诸塞州于1837年设立州教育委员会,真正确立起了州教育的全面领导与管理,这也直接影响了其他各州教育委员会的设立。导19世纪下半期,州教育管理与领导体制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的基本制度,该制度也一直延续至今。

3.联邦教育领导体制的形成美国内战结束后,为加强对各州教育教育发展的协调,促进美国教育的均衡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开始逐步介入对教育的管理与领导。当然,这种领导与管理是以维护地方权利为其前提的。1867年,美国设立联邦教育署,标志着联邦教育管理机构的正式成立。该就够后于1870年被改称为教育局,隶属内务部,负责教育事业的调查,统计;传达各州教育情况及划拨教育经费等。教育局对各州的教育没有强制的行政约束力。这一职责定位直到今天仍然是美国联邦教育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所在。联邦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对于协调美国教育的平衡,确保美国教育的总体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 公立教育运动

公立教育运动是19世纪由贺拉斯.曼和巴纳德等人在美国初等教育领域所发起的运动。公立教育是只有公共税收维持,公共教育机构管理,所有公民都能享受的免费教育。基于此,美国19世纪的公立教育运动主要提出了三方面的政策措施。

1.建立地方税收制度,兴办公立小学

通过地方税收制度的建立,为公立小学的创办和运行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这也是保证税收免费教育和面向全体公民的重要制度支持。

2.强迫入学

1852年,马萨诸塞州颁布了美国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规定8—12岁儿童每年必须入学12周。在马萨诸塞州的影响下,美国其他各州纷纷出台有关法律。到19世纪末期时,美国有2/3的州出台了本州的义务教育法。到20世纪初期时,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6岁,提出了9年义务教育的主张。

3.免费教育

公立教育运动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应对所有的符合规定的学龄儿童实行免费教育。1832年,纽约市首先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费,后来,大多数州都纷纷开始实行免费政策。免费政策的实行,对于确保公立教育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 中等教育类型

19世纪,美国中等教育除文实中学继续发展和完善外,在19世纪下半期出现了公立中学。文实中学和公立中学构成了美国19实际中等教育发展的两大支柱。

1.文实中学

19世纪中期以前,文实中学一直是美国中等教育的主要类型,但这一时期文实中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从性质上看,传统的完全以私立为主的文实中学开始出现了变化,出现了许多公私合营的学校。在文实中学的类型上也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出现了三类文实中学,一是兼有升学和就业两种职能的文实中学;二是具有专业学科性质的文实中学,如师范类的文实中学等;三是职业性的文实中学。

文实中学的发展,扩大了中等教育的机会,促进了美国中等教育从欧洲的古典传统向关注社会发展的现代中学的转变。不可否认,文实中学也存在相应的局限,如期收费性质就极大地限制了中等教育机会的普及。这也为公立中学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2.公立中学

公立中学是公立教育运动在中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公立和免费原则的实行,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中等教育的机会。美国最早的公立中学与1821年创办于波士顿,但公立中学得到极大发展则是19世纪后半期的事情。由于文实中学在19世纪后半期出现许多不足,公立中学的出现恰好弥补了文实中学的缺陷。因此,许多文实中学在这一时期纷纷改为公立中学,这也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公立中学的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方面,公立中学除开坚持免费和公立原则外,在课程开设上,公立中学注重结合实际的需要,重视开设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等科目。使公立中学迅速成为美国中等教育主要机构的重要原因所在。

四 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19世纪是美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无论从办学形式,还是课程设置,学校类型和办学规模等方面,美国的高等教育都有了巨大变化。具体而言,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办学形式丰富多样

美国19世纪高等教育仍然以私立为其主体,但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公立的大学或学院,在办学形式上呈现出公,私立并存的局面。

2.高等学校数量大增,但规模普遍偏小

18世纪末,美国共有24所高等学校,到1885年时,学生数在250人以上的高校仅有9所,大多数的高校学生在100人以内。

3.农工学院的兴起,开创出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先河

1862年,美国颁布《莫里尔法案》。该法案规定:联帮政府根据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按每位议员三万英亩的标准像各州拨增土地。但规定各州州只能将受赠的土地或出让该土地所得的收入用于开办获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在法案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大部分的州都将

受赠的土地用于创办农工学院或资助原本就已经存在的相关高等教育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工教育的开展,为美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实用人才。

《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及农工学院的兴起,为美国高等教育走向社会,打破古典高等教育传统的局限提供了契机。这也是对高等教育职能的极大丰富,尤其是提出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这也揭示出美国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的巨大发展及其贡献所在。

4.学术型大学建立,提高了美国大学的研究实力

美国在19世纪强调大学与社会接轨的同时,开始学习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并与1876年创办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研究型大学,开创了美国高等教育关注学术研究的先河。在此影响下,一大批传统大学开始重视学术研究。这直接成就出了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在学术领域的巨大贡献。

此外,美国高等教育在19世纪,开始面向女子开放。最初是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创办了一批女子学院。到19世纪末期,各大学纷纷向女性开放,实行男女同校的教育。这也显示出美国高等教育在民主和平等观念上的巨大进步。

五 贺拉斯 曼的教育思想

贺拉斯 曼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教育家,由于他在推动美国公立学校发展方面的杰出贡献,也被后人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贺拉斯曼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人,先后任过众议员,参议员,也曾出任过议长。1837年弃政从教,任马萨诸塞州首任教育委员会秘书,投身于该州的公立教育运动。在他的努力下,使马萨诸塞州成为美国公立教育的楷模,直接影响了美国其他各州公立教育运动的开展与普及。

1.论教育的目的及作用

从当时社会发展出发,贺拉斯.曼认为教育的目的应当致力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实际工作者。为此,他曾将教育比作机器,认为依靠这种机器,可以产生出发明家、发现家、技工、学者和律师等“产品”。由此表明贺拉斯.曼对教育的讨论主要是立足于社会发展实际和需要进行讨论及思考的。

在教育的作用方面,贺拉斯.曼认为教育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首先,用建立免费学校的办法实施普及教育是共和政府继续存在的必不可少的保证。贺拉斯.曼认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如何使来自不同地域的民族能形成凝聚力,就成为美国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他指出,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美国需要的国家公民。也只有这样,才可能确保国家的稳定与团结。其次,贺拉斯.曼认为教育是维持现存社会安定的重要工具。他指出,如果公民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就不能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富人的财产安全也就得不到有效保障。为此,贺拉斯.曼提出,开一所学校犹如关闭一座监狱。第三,教育是使人民摆脱贫穷的重要手段。他说,流氓与抢劫只能得到别人原先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教育则能创造或开发出新的财源。因此,为使人民摆脱贫穷,更好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作为国家和社会来说,就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教育的职责,为公民提供免费教育。

2.论教育内容

为实现培养社会实际工作者的教育目标,在具体的教育内容方面,贺拉斯.曼认为应从体育、智育、德育和政治、宗教教育等方面进行设计。

关于体育。贺拉斯.曼首先指出体育的意义。他指出在人类的幸福和繁荣中,健康和体力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幸福都以健康的身体为基础。而健康与否是可以由人自己控制的。因此,作为人类来说,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在此基础上,贺拉斯.曼提出了体育的具体内容与方法。他认为智慧是指于体育有关的各种知识,包括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健身知识以及其他卫生方面的知识等。而服从这些规律,最终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在智育方面,贺拉斯.曼认为主要应向学生传授对学生将来生活有用的实用学科,如生理学、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科目。在学习方法上,贺拉斯.曼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掌握。

贺拉斯.曼认为道德教育是社会存在的基本需要。因此,学校教育应努力培养儿童的各种道德,使他们形成相应的道德意识,养成相应的道德习惯。如何实施道德教育呢?他指出:应尽早实施道德教育。贺拉斯.曼认为:“在一个人的儿童时代就培养他走正路,他成人以后就不会离开它。”同时道德教育应该由富有经验的教师来实施,同时应为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除体育、智育和德育外,贺拉斯.曼认为还应对儿童实施政治和宗教方面的教育。之所以要实行政治方面的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国家公民。他指出,共和国的公民应该具有政治知识。只有这样,公民才能明智地选出统治者,罢免不合格的当选人,并能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宗教教育方面,虽然贺拉斯.曼一直反对教会或教派对学校教育的干预及控制,但他并不反对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宗教信仰方面的教育。他认为让宗教进入校园,有助于宗教精神的弘扬与形成。

3.论师范教育

贺拉斯.曼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这种艺术的掌握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与培养。为此,他提出通过设立师范学校来培养掌握教学艺术的教师。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他于1839年在马萨诸塞州建立了美国第一批公立师范学校,开创了美国师范教育的先河。在这些师范学校中,除开设公立学校的各种教授科目外,还开设了学科教学法、心理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科目。

概括19世纪美国教育 第2篇

18世纪晚期的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立国的开始,无疑是美国在当时和未来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但是,同样身为殖民地的众多拉美国家,后来也通过独立战争先后摆脱了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却始终没有走上富强之路。可见,战争可以开创一个新国家,但建设一个新国家,包括美国,却需要种种其他因素。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美国建国初时国土面积十分狭小。到19世纪中、晚期以后,美国国土范围从东部大西洋沿岸,向西部延伸,横跨美洲大陆,直达加利弗尼亚、俄勒冈、华盛顿等西部海岸,覆盖了除加拿大、墨西哥之外的整个北美大陆。毋庸置疑,领土扩张在美国历史上客观存在。19世纪美国领土扩张的途径有多种,包括外交手段(1794年的美-英《杰依条约》),出资购买(18路易斯安娜购买案,1867年阿拉斯加购买案),以及战争(1846-48年,美国-墨西哥战争,以及对印第安人的战争)等。可见,战争及军事只是美国领土扩张的途径和手段之一。更为重要和根本的是,19世纪美国的西部扩张运动。19世纪初,美国内陆及西部大多数地区依然是人烟稀少,甚至是荒无人迹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近百年经济大开发,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工业和商业强国。建设,而非战争,才是美国崛起和强大的源泉与主流。

记得二十多年前在国内读大学时,曾经流行一种观点,即美国的强大,是在一战和二战中大发战争财的结果。其实,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开始超越英、法等欧洲列强,跃居世界首位。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除了直接遭受战火蹂躏的国家和地区,有实力满足战争时期巨大的工、农业产品以及军火需求的国家,除了美国以外,别无它国。一旦世界燃起战争烽火,只有美国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满足战争的需要,同时利用战争,化干戈为经济发展的机会。所谓“机会偏爱有准备之人”,不虚言也。概言之,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拥有的足以制胜的军事实力,都是以战前美国已经形成的经济实力为基石。经济实力形成在先,战场制胜于后,不可因果倒置。

至于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以前苏联为主的华约曾经大搞军备竞赛。苏联在核武器,常规武器装备,军队人员数量等方面,都不亚于美国,且拥有一个庞大的军工体系。最后,华约解体,前苏联分崩离析,国民经济的烂摊子原形毕露。可见,军事、战争决不是一个现代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战争造就了美国”,言过其实。

有文章认为,美国文明的基因是军事,美国历史的中心性是战争。战争“不仅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工具,也是美国对外政策的目的”。以此推知,美国在历史上应该屡屡挑起对外战争才是。众所周知,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1775年爆发的美国独立战争,是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正义之战。18的“美-英第二次战争”,是捍卫美国独立的战争。在美国内战中,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和军队,维护了国家统一,并废除了南部的奴隶制度。具有争议的是1846-1848年的“美国-墨西哥战争”,交战双方对德克萨斯的归属各执一词,最后以墨西哥丧权失地了结。19世纪美国的最后一场主要战争“美国-西班牙战争(1898)”,起因于古巴等地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美国乘机插手,赶走了西班牙,控制了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等地。这是美国历史上并不多见的直接争夺并建立海外殖民地的战争。毋庸置疑,美国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战争,都是不光彩的侵略行为。19世纪美国本土扩张中最为不幸的军事行动是对印第安人的战争。以上美国19世纪及其以前历次主要战争和军事行动,不论其是非如何,都是特定历史环境中,国内外各种因素作用下的产物,是美国历史的一部分,但不足以代表美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及基本内容。

话说人类进入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到第三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了两年,美国才迟迟参战。如果说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不义之战,在二战时期,美国则站在正义的一方,和中国人民,还有世界反法西斯人民一道,共同抗击日寇、德国法西斯。断言“军事是美国文明的基因……战争对于美国历史具有中心性……”,使人联想到曾经穷兵黩武,挑起战争灾难的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德国,这不是客观公允的历史态度。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军事行动引起国际社会(包括美国内部)极大的反对。尤其是以来的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为错误和愚蠢的一场战争。但是,综观美国历史,不应恶其现在,攻其一生,轻易下“战争对于美国历史具有中心性”这样的结论。

受19世纪中晚期欧洲列强“炮舰政策”的影响,人们很容易把美国的海外商业扩张和武力扩张挂钩,认为商业利益必以“武力开路,借助武力实现”。这是对于美国海外商业扩张的片面认识。事实上,在19世纪整整一百年间,美国对外经济活动以对英国、欧洲的农业贸易为支柱。内战前,依靠棉花等农产品出口;其后,粮食产品(小麦等谷物),牛、猪肉类产品成为主要农业出口商品。可以肯定地说,19世纪美国对外商业支柱,外汇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出口贸易,与海外军事行动毫无关系。

19世纪晚期,美国工业力量上升,一些工业企业开始向海外寻求商业机会。最初是产品出口,进而直接投资设厂。到20世纪初,美国新兴的跨国公司在英国、欧洲及加拿大等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工厂和销售部门。用一位美国公司在英国代理人的说法,就是“和平地工作(意指工商业贸易)以征服世界”。武力开路,“贸易跟着旗帜走”,在美国与拉美、亚洲等不发达地区交往时的确存在,但不代表美国对外商业史的全貌和主流方面。

至于战争对于美国企业管理制度形成与成长的影响,更不应该随意夸大,乱加联系。美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起源于19世纪的铁路公司。19世纪晚期,大型工商业企业开始出现,独具特色的美国现代工业研发机制应运而生并逐步制度化,现代管理制度也逐步形成。工业技术革命和企业管理革命同步进行,是当时工业革命的一大特色。根据企业/公司发展战略和需要而设立的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结构和机制,到20世纪代,得到进一步完善并规范化。关于这一点,美国企业史专家阿尔弗莱德·钱德勒有极为详尽系统地论述。美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后为美国政府机构,大学、工会等组织广为采用。过分夸大军事、战争的影响力,极易误导我们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正确认识。

古人云:兵者,凶器也。战争曾经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美国也不例外。无论是美国内战,还是一战和二战,多少生灵死于非命。20世纪60-70年代初的越南战争,除了人员伤亡外,更造成美国内部动荡,社会分裂。70年代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滞胀”的尴尬,日益上升的国家财政赤字,都与漫长的战争相关。上世纪90年代美元的强势地位,并非如一些文章所言是美国对外军事行动的结果,而是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东西德合并后德国经济陷于低迷状态,1994-1995年墨西哥货币恐慌,-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美国国内新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而成。如果说1990年代美国对外军事行动对其经济繁荣有积极影响的话,主要在于维持了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这一点,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是一致的。几年前,笔者曾撰文指出由于布什政府的国内外政策,美国似乎又在走战争时期“枪炮和黄油都要”的老路,势必给美国经济造成沉重负担。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消耗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且债台高筑,国际声望更是一落千丈。在风声鹤唳的反恐声中,美国人不是感觉更安全,而是更危险。对于美国而言,军事与战争,并不总是“意味着扩张和繁荣”。

以美国一贯的经济创新能力,维持现有的、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和商业环境,对于美国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用武力实现扩张并攫取经济利益”。人类经过上世纪两次世界战争后,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经济利益方面成熟了许多。以武力攫取经济利益和势力范围的行为,虽未绝迹,但已为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所唾弃。美国之实力,运用得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运用失当,轻易便可给世界带来灾难。遗憾的是,美国政府近年来的许多对外政策和军事行动,增加了国际社会中不确定、不稳定,甚至进一步敌对的因素。一超独大的傲慢心态,单边主义,“先发制人,预先打击”等霸权作风,少数人头脑中挥之不去的冷战思维,在国际事务中日趋依赖武力的倾向,皆令人深感不安。美国政府能否像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一样,意识到伊拉克战争的错误,吸取教训,从而以合作、外交、平等的方式,促进国际社会的协作、稳定、和平与发展,还需拭目以待。

谈19世纪美国的机械化 第3篇

人类的需求永远是创造的源泉。这种劳动力供给紧张的情况, 催生出人们对农业机械进行创造的欲望。这一时期, 农业机械的制造商, 最著名的有约翰·迪尔 (john Deere) 公司和塞勒斯·麦考米克公司 (cyrus Mc Cormick) 公司。这些公司都是新型的制造商。

如果我们用现在的眼光来看, 在19世纪的前期, 美国北方的农场主通常用的那些机械设备和技术都是非常粗糙和落后的, 例如, 我们首先说明小麦和一些小颗粒谷物在战前的主要的种植方式。首先要把土壤刨得足够松, 然后播下种子, 并有足够大的空间用来排水和供根的生长, 这项工作由马或牛等牲畜牵引的木质的或金属外壳木质的老式的犁来完成。每英亩一般需要6-7个小时的时间, 然后人工播种1.5个小时左右, 接着由一个轻便的动物牵引的耙在种子上面盖上一层薄土, 这项工作需要2.5小时, 当秋天庄稼成熟后, 用手工的镰刀把庄稼割下来, 打成捆, 这项工作每英亩需要20个左右的小时, 放入粮仓保存需要4个小时, 直到农民们抽出时间将谷物和杂质分开, 每英亩的粮食所用的时间在30-50个小时之间。

在19世纪, 美国的工业发展, 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和技术的基础。基本的农业机械的技术改造, 变得非常容易。在19世纪美国的农业机械, 最先被改进的是犁。最古老的木质犁, 被铸铁犁所取代, 铸铁犁和木质犁相比, 更坚固, 更耐磨, 更实用, 更重要的是对畜力的要求降低了许多。过了几年, 钢犁又渐渐代替犁铸铁犁, 钢犁比铸铁犁更耐用, 特别是在西部, 在需要深挖犁沟时, 钢犁可以比铸铁犁翻起更厚重的草原泥土。到了19世纪的60年代, 排犁被发明了, 它的发明, 进一步减轻了人们繁重的体力劳动, 耕地的人再也不用跟在犁的后面走了, 因为排犁能同时挖出多条的犁沟, 又宽又大, 人只要坐在犁上就可以了。另一个农业机械是打谷机, 大约在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 出现了机械的打谷机。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在刚开始的时候, 打谷机虽然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但价格却很贵。不过市场很快就解决了这个经济上的难题。企业家们开始出租这些打谷机给需要它的农场。在机械化之前, 手工打小麦一个小时的数量, 实现机械化后只需要10分钟左右。而且机械化的成本是手工成本的一半左右。在19世纪的美国也发明播种

在整个从播种到收割的谷物生产的周期中, 需要劳动量最大的是收割, 收割需要的劳动量大而且时间短, 是爆发性的需求, 在当时地广人稀的美国, 确实是一个突出的矛盾。直到19世纪30年代, 收割仍然是束缚美国农业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那时候主要是手工收割, 而且必须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进行, 农场可以通过雇佣临时帮工的办法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 但问题是所有的农场都是在相同的时间段进行收割, 大家都有自己的农田需要收割, 临时的帮手是很难雇佣到的, 即使能雇佣到少数的帮工, 工资也会被抬得很高, 很多农场是雇不起的, 这就越发凸显出机械收割机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美国的许多企业投入了许多人力和物力进行研究。1833年, 美国的奥贝德·赫西公司 (Obed Hussey) 和1834年麦考密公司发明了最初的收割机, 并且得到了国家专利的认可。在刚开始的时候, 收割机卖得并不好, 1850年的销量仅有3400台, 但是后来销量开始增加, 据历史资料统计, 1851-1859年间, 共卖出了7万多台的收割机。截止到1862年, 全美国一共有25万多台的收割机投入了使用。

在手工收割的时代, 农场主们由于劳动力的限制只能种植较少的小麦。但当小麦价格上涨的时候, 特别是19世纪50年代, 农场主们扩大了小麦的种植量, 有些人开始购买并使用收割机, 之后的农场主们都采用了机械化收割。之后, 农场主们又采取了联合购买和联合收割的办法, 更加节约了成本,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下面是美国19世纪农业生产领域从事手工生产劳动和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对比表:

手工劳动和机械化作业所需时间对比表 (注, 做成表格)

从上表数字我们可以看出, 美国19世纪农业机械化的成果是多么地诱人, 特别是对收割而言, 一旦农场主掌握了收割机, 就再也不愁收割时的为难和艰辛。

总之,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中, 美国的19世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解决了农业发展中的许多瓶颈问题, 为美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19世纪美国的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进步。主要是播种机和收割机的发明和使用,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中国:19世纪的美国 第4篇

中国,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平稳地向世界第一的宝座进军。当然,对此持反对态度的也大有人在,经济学家John Markin就预言:“经济泡沫的破裂会导致中国经济走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的老路——倒退十年”。

我分别研究了19世纪的美国和当代中国的相同点,这让我们有可能得到第三个结论:中国会像美国一个半世纪前一样,步履蹒跚,但是终究会保持前进的步伐攀岩而上。因此,当代中国并不是很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日本,而更像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

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预言中国经济会有增无减地持续迅猛增长。中国目前面临着很多挑战:劳动力老龄化加剧、地方区域性腐败、能源需求。但是,中国面临的这许多重大挑战,不能动摇我们得出的结论——中国和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发展情况是一致的。

当时的美国就像现在的中国一样,发展重心从主要的农村市场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经济体制转移。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迅速地炮制出廉价而又高质量的纺织品、钟表、枪炮以及其它商品。当时英国把这种神奇的模式称为“美国制造体系”,这一体系当时得到全世界的关注。这和现在的中国几乎一模一样,源源不断地大量制造廉价商品,不遗余力地收入外汇,同样也得到了其他国家的钦佩。

美国评论家辩论称,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是一种欺诈,例如,可疑的商业活动以及对于知识产权的漠视等等。相同的事实以前就有所体现,当时美国的崛起,是因为美国的工厂模仿当时最先进的兰开夏郡技术进展。英国小说家迪更斯曾抱怨,英格兰甚至没有从美国市场所销售的大量英国盗版小说中得到提成。单纯对比也许是不准确的,但是历史总是相似的。

什么是中国发展怀疑者所说的泡沫呢?美国国内大量的投机不动产的泡沫不断增大,随着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而破灭。每一次,经济的恢复和持续向前发展的速度都是飞快的,这点跟中国很类似。

不可否认,中国在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方面与十九世纪的美国和它有极大的不同。那一时期的美国,人民热衷于自由民主,但是奴隶制在经济体制中依旧扮演重要角色,妇女没有基本的人权保障,美国的土著居民遭受虐待。美国社会的斗争直至矛盾的解决贯穿了整个十九世纪,与此相同,中国的这一时期即将到来。

19世纪美国小说研究教学大纲 第5篇

一、开课时间:硕士生2010级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二、适用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三、教学目的:

1. 帮助学生掌握美国19世纪小说的创作特点,通过选择几部有代表性的美国19世纪的小说作品,加深对19世纪美国小说发展的认识以及对重要文学流派、重要作家的理解和认识;运用文学理论、技巧,提高阅读、欣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2. 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和相关论著,为独立撰写学位论文作准备。

四、学分、学时:

2学分、36学时

五、大纲内容:

第一章 小说的分类、小说的构成要素(6学时)第二章 19世纪美国小说的发展(6学时)第三章 霍桑 《红字》6学时 第四章 麦尔维尔 《白鲸》4学时

第五章 马克·吐温 《哈克贝利· 费恩》6学时 第六章 亨利·詹姆斯《贵妇人画像》4学时 第七章 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4学时

教学方法:

以自学为主,老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结合。要求学生作课堂报告,进行讨论和交流。教材及参考文献:

James Fenimore Cooper: The Prior(The last Mohicans)

Nathaniel Hawthorne:The Scarlet Letter(Young Goodman Brown)Herman Melville: Moby Dick(The Confidence-Man)Mark Twain: The Adventure of Huckleberry Finn(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Henry James: A Portrait of a Lady(The Wings of the Dove)

Stephen Crane: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

参考书目:

刘海平、王守仁 :《新编美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概括19世纪美国教育 第6篇

关键词:软实力,美国大众文化,起因

当今世界, “美国化”已成为很多国家维护自己国家认同或文化价值观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上世纪90年代, 美国学者约瑟夫 · 奈 (Joseph Nye) 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当一个国家是其他国家以其预期目标为目标时的同化权力, ”即通过文化吸引而非通过武力来得到理想结果都的能力。11这一个概念的提出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软实力”。软实力成为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的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 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 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 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作为 “软实力”的重要来源的大众文化也相应地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通过研究,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众文化已经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场景, 也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正在每时每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甚至塑造着人们的情感和思想。3在20世纪世界文化交流史上, 对其他国家或地区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美国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在中国仍就是一个新生的、有待成长的事物。因此, 研究美国大众文化, 分析其成因, 吸取其精华, 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发展我国的软实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 形成自己的文化战略, 抵制外来文化的扩张, 从而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研究美国大众文化, 构筑自己的文化屏障, 抵制美国的文化霸权, 势在必行。

大众文化这个术语产生于西方社会, 对于大众文化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中说纷纭, 至今也没有定论。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大众文化是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 它融合了艺术、流行音乐、宗教和哲学等各方面的内容。1雷蒙德认为大众文化包含4个重要的因素:大众喜欢的、劣等的 (没有价值的) 、有待大众支持的以及由大众自己创造的。2王一川在《大众文化导论》中提到“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 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 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 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10姜华的《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中提出“大众文化是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介质的文化生产形式和文化传播形式, 是处于消费时代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策划, 按商品市场规律运作的, 旨在使大众获得感性愉悦, 并融入生活方式中的日常文化形态。”4金元浦在《定义大众文化》一文中讲到“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范畴, 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 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 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的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 是处于消费时代的, 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 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5由于本文主要定位于美国的大众文化, 作者倾向于采纳基于金元浦对于大众文化的定义:兴起于美国的都市的, 与美国大工业和市场密切相关的, 以消费主义为特征的, 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的, 以大众 (尤其是都市大众) 为消费对象的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形态。3

美国的大众文化起源很早, 但真正引起人们注意的, 成为美国文化的突出代表, 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软实力的形成需要硬实力的支撑, 即美国的大众文化的流行离不开经济政治这些硬实力的支撑。在当时的美国, 政治的相对稳定, 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渐形成、经济的迅速发展, 都为大众文化的流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但大众文化的流行还要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1、大众消费需求的增加推动了大众文化的流行。首先, 社会财富的增加, 即大众的经济收入增加, 使人们手里有多余的钱进行大众娱乐消费。1919年至1929年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十年, 它使得美国人民的收入和财富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1919年, 根据生活费用调整后的国民总收入为650.93亿美元, 人均620美元。10年以后, 国民收入增为828.1亿美元。”9其次, 产业工人作为大众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 他们的劳动时间逐渐降低, 使得他们有闲暇时间去娱乐。在制造部门, 1910年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平均51小时, 1920年将为47.4小时, 1929年进一步减少到44.2小时。6最后,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出现, 工作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工人们普遍感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尝试通过某种途径或手段来改变工作带来的单调乏味。此外, 已经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失落感, 使得人们开始对重大的国际国内事件失去了兴趣。他们倾向于把部分精力放在日益繁荣的工商业上, 其余的精力则用来放松和享受, 其目的是寻找一种解脱。而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它们使人们兴奋并得到放松。8经济收入的增加, 闲暇时间的增多, 以及内心的巨大空虚形成强烈的消费需求, 推动了大众文化的流行。

2、大众文化自身的内容和形式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推动了大众文化的流行。在20世纪20年代, 电影吸引了无数众多的群体。1923年电影由无声到有声, 使得电影业的发展一日千里。1927年至1929年间, 每周去看电影的人估计在1.1亿人——而当时总人口却只有1.2亿人。12收音机的发明使广播走进了千家万户。1922年1月美国广播电台数为30座, 1923年3月便达560座;收音机的数量则从1921年的53台增至1923年的60万台以上。7电视的普及、卡拉OK的出现、休闲娱乐吧的流行;报社、出版社的出现与发展等休闲娱乐活动相继出现。这些五光十色的娱乐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现代化的载体。而这些多样化的大众文化内容, 推动了大众文化的流行。美国的大众文化也可谓是无孔不入, 已经波及了美国乃至世界的每一角落。

上一篇:实心球运动会加油稿下一篇: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