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2024-09-12

医院消毒药械管理制度(精选11篇)

医院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第1篇

院感办

**医院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定稿)

为加强医院对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的管理,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依据国务院《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定。

一、医院规定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医院的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院感相关内容进行管理。医务部院感办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各部门履行职责,定期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反馈监督、检查、落实等情况。

二、医院应从具有供货资质的企业购进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并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医院内各科室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从非法渠道购进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

(二)使用小包装已破损、标识不清的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

(三)使用过期及一次性医疗用品;

(四)使用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无医疗器械产品合格证的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

三、院感办按照院感要求对已经到院的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定期进行抽查,如发现产品有缺陷及质量问题报相关部门处理。护理部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产品质量及使用情况的监督。

四、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保管部门应建立登记帐册,按产品要求进行贮存保管,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到使用科室。

五、科室使用前应检查产品的外观质量,包括是否失效、包装有无破损及不洁净等,高值耗材及植入物的使用及管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实施。

六、各科室如发现不合格产品或使用产品时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使用者应立即停止使用、封存,并立即报告医务部(院感办)、护理部、采购部(节假日及非正常上班时间报告总值班);如为不合格的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交由责任部门处置,任何科室及个人不得擅自处理。

七、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原则上禁止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重复消毒再次使用。

八、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科室或个人按以下条款进行处理:

(一)第一次发现口头警告,限期整改,全院通报批评。

(二)第二次发现,全院通报批评,责任人处以扣罚奖金200元。(三)第三次再发现,责任人处以扣罚奖金500元。

(四)因质量原因导致不良后果时,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后处理。

医院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第2篇

1、一般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正确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防止一次性废用医疗用品流入社会再次被使用,伤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预防院内感染,以及减少废物对社会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因此必须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搞好医疗单位的消毒隔离工作,更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杜绝医源性疾病的传播,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必须采取严格措施加强管理。

(l)严把进货关

<1>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实行招标采购,医疗设备处要建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采购、验收制度和登记制度,做到推销人员证件与销售产品的生产企业证件相一致;订货合同上的供货单位与生产企业相一致;发货地点与生产企业所在地相一致;

货款汇寄账号与生产企业账号相一致。

<2>严把进货渠道关:针对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采购人员不仅要求商家出示产品“三证”,即:产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及卫生许可证。并与供销商鉴定质量保证合同。手续齐备,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医院。

<3>质量验收检查: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灭菌日期、出厂日期、产品灭菌标识和有效期等,进货时由设备处把关。

<4>建立登记账册:采购记录每次到货的时间、生产或经营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和规格、产品数量和单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卫生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医疗器械注册证号、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并保留原始订货合同,以备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追查。(2)严把院内贮存关

凡进入医院的一次性用品在大包装完整的情况下,设专室贮存,室内清洁干燥并定期进行空气消毒,货物按有效期长短及品种不同分别于距地面30cm以上的货架上,整齐码列,打开大包装后,中包装进入无菌间专柜存储发放,进入临床方打开中包装、单包装存放,一次性使用,避免和减少污染的机会。(3)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措施:

<1>各科室领去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存放于清洁、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的货架上,拆除外包装后,应分类放置予无菌物品存放间。一次领用不宜过多,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使用。

<2>医务人员在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前,应仔细检查小包装是否破损、失效、产品是否洁净、霉变、标识是否清楚。如发现质量可疑产品时,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设备处、医务处,必要时报主管院长和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在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临时开启,立即使用,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在操作中一次性用品疑被污染或已经被污染,应立即更换,禁止重复使用。

<4>使用后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按《保定恒兴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处理,严禁重复使用。

(4)使用时若发生热源反应、感染或有关医疗事件,必须按规定登记发生时间、种类、受害者临床表现、结局、所涉一次性器具的生产单位、生产日期、批号及供货单位、供货日期等,并及时上报。

(5)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用后管理:各科室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后应做好登记(特别是涉及手术、介入等检查、治疗所用器械、物品),登记内容:姓名、物品:名称、型号规格、灭菌批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名称、使用数量、销毁使用日期、经办人。

(6)感染科、护理部、总务处,协助管理、检查、监督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严禁私自处理,随意丢弃。防止流失。

(7)督查:感染科、医务科、护理部、总务处采取不定期抽查,列入考核内容,抽查不合格的科室,和科室奖金挂钩。

2、备案管理制度:

(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各类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由医疗设备处统一购买,严把进货关,禁止使用科室私自购入,禁止将未经医疗设备处审查认证的器械、物品带入医院应用于患者。

(2)购买各类用品前要核实《产品注册证》、《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记录证件批准文号、有效期,并将复印件备案保存。

(3)设备库管理员对购进的每一批用品都要进行详细登记:包括入库日期、产品名称、型号、生产厂家详细地址、消毒方法、消毒日期、有效期,产品证号(产品注册证、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采购人、入库人签字。

(4)设备库管理员每月对库存用品进行检查、核实,杜绝过期用品发放出库。(5)设备库严格保存物品出库单,每月登统、核对出入数量与库存量,做到出量、库存量与入量相符。

基层医院急诊科急救药械的管理 第3篇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县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急诊科肩负着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任务, 院前急救器械主要有HFS3100B呼吸机2台、出诊箱5个、救护车8辆。每个出诊箱内装有各系统抢救用药24种, 物品配备有输液用物、气管插管用物、外伤包扎用物等37种, 共计100余件, 每辆救护车上均配有吸痰机、多功能监护仪、骨折固定用物、液体等20种, 共计30余件, 院内急救仪器主要有呼吸机、洗胃机、除颤机、心电图机、吸痰机、监护仪等和其他常用抢救物品及备用急救车。

2 管理模式的改变

2.1 物品的管理

新的管理模式为全体人员参与, 责任到人, 把原来科室的二级质量控制改为三级质量控制。二级质量控制:主要由当班护士检查, 护士长或科室质量控制人员不定期检查。三级质量控制:当班护士检查, 责任护士对自己分管的物品每月检查2次, 护士长及科室质量控制成员每月不定期检查1次。

2.2 仪器的管理

把原来固定在仪器架上的仪器放到仪器车上并固定放置, 标识醒目。

2.3 抢救车的管理把原来开放式管理改为用封条管理。

3 管理方法

3.1 出诊箱及救护车的管理

3.1.1 物品的管理

建立账卡和交接班制度, 1名护士负责管理1个出诊箱或2辆救护车, 定期检查物品的质量、有效期等, 保证物品的有效期在3个月以上, 对快过期的物品如因特殊情况无法及时更换, 则做好记录并及时提醒护士长。为了方便护士记忆, 出诊箱或救护车的药品、物品统一固定整齐放置, 并在每支针剂外粘贴透明胶, 起到有效保护针剂文字清晰的作用, 防止因护士每班清点查看反复拿放药品而导致针剂的字迹被抹去或变得模糊不清。

3.1.2 物品检查

每天由出诊1班的护士负责出诊箱物品的检查, 要求检查药品名称、质量、有效期及检查麻醉咽喉镜是否可用, 其他物品则检查数量即可。救护车物品的检查则由出诊2班的护士负责, 主要检查各机的运转情况、物品是否备齐、各种液体的质量及有效期, 发现问题时及时维修与更换。

3.1.3 物品的清洁

为了确保出诊箱及救护车内的物品清洁无尘, 护士每天用95%乙醇擦拭物品表面。过去用消毒水擦拭在潮湿天气时物品表面及箱内经常有霉点, 影响物品的质量及不符合无菌要求, 改用95%乙醇擦拭物品后箱内再也没有发现有霉点现象。为防止消毒液溢出箱内在消毒液内放适量消毒棉球。

3.1.4 用后物品药品的补充

为了使物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用后物品回科室后及时补充, 实行“谁用谁补”的原则。所补充的物品、药品均经2人核对名称、质量、有效期后再放入固定的位置。有效期必须保证在3个月以上, 如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及时补充时则写字条粘贴于该出诊箱或救护车上, 并进行口头交班, 然后告知护士长及时解决。

3.2 抢救室物品的管理

3.2.1 仪器的管理

抢救室的仪器全部放在购买或自行定做的仪器车上, 所有仪器专人管理, 靠墙固定放置, 并在墙壁贴上醒目的名称、标志。每台仪器上均挂有该仪器使用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仪器的型号、厂家等资料, 仪器车抽屉放置该仪器操作所需要的物品。要求班班检查仪器的运转情况, 每周星期一为仪器充电1h, 仪器不用时用布遮盖防尘。为了方便抢救病人还特制了一辆气管插管与吸痰组合专用车, 存放气管插管和吸痰所有用物。

3.2.2 抢救车的管理

定位放置, 专人管理。急救药品按药物有效期先后顺序整齐摆放在原装药盒内, 并在药盒上标上编号及用“→”标示使用顺序, 用后在交班簿记录时间、名称、剂量、数量, 班内补充齐全, 经双人核对无误后封存, 双方在封条签名并填写封存日期, 护士交接班只要查看封条的完整性。按急救物品管理考核评分标准封存抢救车管理要求[2], 主管护士每周检查1次使用情况及封条, 如果未使用则不用开封检查, 如果有使用则开封检查后再封存, 护士长与主管护士每个月开封检查1次。

4 效果

4.1 确保急救药械完好率100%

物品的管理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后, 全体人员参与, 责任到人, 实行三级质量控制解决了急救物品繁多、管理困难的难题。人人对自己分管的物品心中有数, 对物品的有效期了如指掌, 对快到期的物品会主动更换或告诉当班的护士及护士长协助更换, 没有发生物品过期的现象。在针剂外粘贴透明胶后再没有发生针剂字迹不清的现象。由于做到人人参与, 人人有责, 形成一种完整的制度和良好的习惯, 确保了急救药械完好率达100%。

4.2 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仪器车后抢救室内物品、仪器一目了然, 在抢救病人时医护人员随手拉起仪器车到病人身边, 就能从车上拿出对应的物品进行操作, 减少了寻物及反复取物的时间[3]。我们出诊带上一个配备齐全的出诊箱和一个氧气袋就像一个移动的“抢救室”[4], 可满足基层出诊抢救病人的需要, 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4.3 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抢救车实行封条管理后护士平时交接班时只需查看封条的完整性, 减少了检查、核对的次数, 避免了班班交接检查物品耗时长、易流于形式的缺点,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羊木英.急诊室抢救药品的管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26) :335.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临床护理质量评价及检查标准 (试行) [S].2008:28-29.

[3]李凤连.物品车与仪器车在急诊抢救室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2, 10 (3A) :651-652.

探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 第4篇

【关键词】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78-02

1 前 言

80年代以来医疗专业分工细化,大量介入性诊断、微创手术及治疗技术的普遍开展,对清洗处理、消毒或灭菌要求大大提高、难度加大。传统的灭菌方法、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医院发展和感染控制需求。消毒供应中心(CSSD)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作为医疗质量的基本要素,是医院消毒隔离、预防与感染控制的重点之一[1]。2009年CSSD三项行业标准的颁布,CSSD必须对全院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集中清洗、包装、灭菌和供应[2]。我院于2009年8月逐步将一部分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工作交由CSSD负责,于2010年6月已将所有的手术器械交由CSSD集中管理。在实施集中管理的三年多时间里,CSSD以三项行业标准为准绳,以病人安全为目的,以质量为核心,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专业任务,控制了院内感染,确保了患者安全。

2 集中式管理相关工作

2.1 准备工作

2.1.1 改进CSSD的基础设施和流程 CSSD的建立是以创建三级医院为前提。我院在2006年就开始筹备创建三级医院,2009年正式启动。原供应室,是零散的几间地下室,面积大约有六七十平方米,随着三级医院的创建,于2007年新建了约三百平方米的供应室。2009年12月试评专家到CSSD试评指导,提出了CSSD布局、流程都极不合理,引起院领导高度重视,于是请来相关院感专家对CSSD的布局、流程拟订了整改方案,于2010年4月流程整改完毕,符合W310.1标准,为CSSD集中管理工作順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1.2 统计现有物品的数量与状态 统计并记录现有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数目,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对不合格的器械、器具、物品给予报废,并根据床位及医院规模添置新的医疗器械。

2.1.3 准备物品与设备 根据记录报告,将影响消毒效果的设备报废。适当添置新了的清洗消毒机、预真空脉动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以及防护用品等。

2.1.4 合理布局规划 按照W310.1的规定,重新规划消毒供应室的整体布局,科学设计人流及物流的行进路线,物品流向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

2.2 科室完善制度培训学习 卫生部于2009年12月1日正式颁布了医院CSSD三项行业标准,其宗旨是加强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以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技术操作和灭菌效果监测[3]。通过反复学习标准内容,全员培训并考核,使人人掌握了新标准。并根据行业标准制定操作规程、工作流程、质量标准,配置防护用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总结,拟定整改措施实施整改,再进行全员规范培训,并进行追踪验证。

2.2.1 医院院感办制订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

2.2.2 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将集中式管理的原因、优点、施行的方法向医务人员说明,并就相关问题认真咨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集中式管理得到医务人员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将相关实施的细节通过会议通报或在工作中向相应科室阐述和解释,并将具体内容发布到医院内网上,使相关医护人员对回收的流程、操作规范、具体要求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保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可以圆满完成。

2.2.3 集中式管理只是一个宏观的管理方法,当涉及到具体的工作时,需要很多细节上的管理,比如回收以及发送相关器械、物品的具体流程及方法;对不同的器械,器具物品的具体清洗流程及方法;还有特殊感染器械的处理流程及方法;物品和器械清点和交接的具体方法和要求;包装的要求和方法;灭菌的流程及灭菌器的使用等等。对相关的制度、规范、流程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参照CSSD三项行业标准执行。

2.3 质量保证重在管理

2.3.1 相关科室存放 相关科室(主要是手术科室)在使用完需要进行回收消毒处理的医疗器械或者物品之后,放置于保湿并且封闭的专用回收箱中,以便CSSD进行集中回收。

2.3.2 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4] ①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②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2.3.3 与临床科室的互相沟通 每月1-2次,由护士长安排人员固定联系相应科室,征求意见,工作人员要分析和总结搜集到的问题和建议,并做出相应的应对和改进措施,观察这些举措产生的效果以便进行进一步推广或者修正。

2.3.4 将质量挂钩绩效 将日常监测、随机抽查、临床科室反馈的质量按照一定权重挂钩绩效工资,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评 价

3.1 集中式管理质量评价 在对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处理时,拥有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的CSSD在管理上、技术操作上、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上都更加规范、更加专业。确保了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供应,杜绝了之前护士对重复使用器械和物品简单清洗并打包的不专业行为,对器械包所装载的器械及其外包装进行了规范,使包装材质、指示剂以及包外标签的不规范现象大为改善。

3.2 集中式管理有利于专业化 第一,使科室劳动力得到解放,更好地参与临床护理工作,科室负担得到减轻;第二,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各项技术的专业化发展,为我院今后创建片区消毒供应中心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实施集中管理,医护人员有更多时间进行相关的护理专科知识的学习,从事专科科研,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使医疗机构能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3.3 集中式管理有利于职业安全防护 集中式管理能使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得到更科学合理的利用。清洗消毒机的使用使人工清洗的次数大大减少,降低了相关医务工作人员接触有毒、有害、易挥发、刺激性物质和锐器的机会。

4 结束语

CSSD集中管理把手术室的护士从器械的清洗、包装中解放出来,使手术室的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专研专科知识参与到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中去,减少了手术患者的恐惧心理,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大大提高了手术患者对手术护士的满意度。同时CSSD的护士也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和任务,严格按照三项行业标准要求完成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和灭菌。通过不断学习和在工作中经验的积累,CSSD专业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对CSSD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既确保了医疗器械和物品的供应质量,又能对医院感染进行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提高了医疗安全质量、职业安全也得到更好的保障。CSSD的集中管理使得全院医务人员对无菌物品的质量和CSSD的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惠雅君,刘洪艳,韩平平.实施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促进手术室专业发展.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2-2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W310.1-2009.

[3] 巩玉秀.判定我国医院CSSD相关标准的必要性.中国护理管理,2009,9(3):5.

医院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第5篇

为了进一步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的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结合《贺兰县整顿和规范医疗机构药械使用质量管理秩序工作方案》,我院严格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规范》管理药品、器械、试剂。我院现有药品586个品规,其中中成药121个品规,西药459个品规,本新增药品75个品规,撤销药品14个品规,全部为中标药品。现将我院药械工作自查总结如下:

一、为了规范医院药械管理行为,医院设有药事管理委员会,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药剂科设有质量控制小组,制定修订了相关管理制度,设专人负责药械的购入、验收、入库、养护、使用等环节,并定期对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二、严把进货关,对于自治区招标办招标的药械严格执行招标政策,未招标的药械从证照齐全的公司购入,并及时索要三证等相关资质及合法票据。

三、做好验收、入库登记、在库养护,科室设专人负责药械的验收,并做好完整的验收记录,定期对药库、药房的药械进行有效期、温湿度等进行检查,做到设施完好,分类摆放,保证药械质量。

四、规范麻、精药品的管理,严格按照网上采购的程序,把好使用管,做到日清月结,帐物相符。

五、除日常药品及普通耗材的管理外,重点做好体内植入材料及体外诊断试剂的购入、使用管理。

六、在本药品质量抽检中,未发现不合格产品;对于药监部门日常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如:体外诊断试剂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全的问题,及时索要予以补齐;体外植入材料取出后的毁型处理问题;对于政策不清、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上级主管部门的专家,使管理逐步完善。

七、因医院设施陈旧,仓储条件较差,如:库房面积小、布局不合理、不能严格分区管理,我们尽量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到规范管理,保证药械使用安全。

贺兰县人民医院

2014年医院药械科工作计划 第6篇

二0一四年药械科工作计划

2014年,药械科将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总结2013年药械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和缺点,认真改正,更好地为病人服好务:

一、抓好每个职工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职工政治思想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意识。

二、改变药械科工作人员以前的不良工作作风,按时上下班,对病人要热情、耐心、细致地讲解药品用法、服用剂量等工作。

三、结合医保新农合工作,加强药品使用与管理。特别是抗生素与激素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

四、抓住机遇,不断引进新的药品项目,随时多给医生宣传新的药品、功效、用法、用量,满足临床用药,争取在2014年药品收入达到150万元。

阆中xxx医院药械科

医院药械科2008年工作总结 第7篇

在过去的2008年里一年中,本XX医院的药械科各项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认真贯彻执行药政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在院党政领导的关心和分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在有关职能部门和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重点和要求,全科职工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现将工作情况总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全科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认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重要意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和领会医院职代会精神和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不拘形式,结合科室的实情况开展学习和讨论,激励职工积极推进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

二.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使大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有较大的提高。药械科职工由于底子薄、基础知识差,一些同志连常用药品的名称都弄不清楚。根据这些情况,我们采用了布置专门题目、专门课程、自学、科室集体辅导等形式,通过学习,大家的基础知识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加强科室管理,管理出效益,科室由于部门分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教育难管理。首先科主任带头,严格执行制度,用制度管人,在管理上对事不对人,犯了哪一条就用哪一条处理,同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开展部门内部管理,大家相互监督,相互激励,并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使工作人员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改善了过去中药房由于管理不善,经常性有处方无人抓,病人挤成堆的现象,充分改善了各药房窗口拥挤、服务态度差、给病人解释不清楚、药物供应不齐等现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加强劳动纪律。今年以来根据我院关于加强劳动纪律改善院容院貌的规定,我们对违纪事件严肃处理,对迟到人员多次进行了罚款处理,对在工作中服务态度不好,出现差错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罚款处理,并在全科会议上自我检查科室进行批评敎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医院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第8篇

关键词:医院,供应室,消毒,清洗,管理,维护

1 引言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清洗、消毒、灭菌的集中场所,也是医院的心脏科室,它是为临床提供消毒、灭菌的重要部门,医院所有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植入性医疗器械(如纱布块、湿化瓶、手术剪、医用钢板等)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清洗、消毒、灭菌等程序,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它担负着全院各项工作所需的器械、用具的消毒供应工作,其工作是医院预防与感染的关键环节,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此可见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设备的重要性。加强与完善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确保其完好率,是确保医院卫勤保障所进行的各项医疗护理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的前提条件,意义重大。

2 提高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设备操作员的思想认识、工作、岗位观

(1)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质量控制指南》的学习,通过事例开展学习教育和指导,使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认识到工作岗位的重要性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正确操作规程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充分了解工作中的有害因素[1],杜绝工作中的失误。

(2)加强操作人员的技能学习。一年中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1~2次岗位练兵或进修(培训)学习,使其进一步了解该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管理要求,熟练掌握消毒、清洗设备的使用操作和维护规程,这样才能确保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3 信息化管理消毒、清洗设备

实行专人管理,将消毒、清洗设备的所有考核、维护、质量控制等工作及相关数据和使用操纵员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为统计和查询[2]消毒、清洗设备各项属性和参数提供便捷,为医院领导和决策部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事实依据[2],提高了消毒、清洗设备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设备使用的有效性和卫勤保障能力。

4 落实制度,强化规范化管理

首先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监督制、持证上岗制、人员培训制度、查对制度等)、使用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等事宜,然后加强规范化管理。管理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强化制度落实能使工作有序、任务明确、岗位清楚、人人按各自的职责进行工作,使其工作流畅、事事有人管、责任到人,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规范化管理设备,就是加强对消毒、清洗设备的定期维护、校验和计量的质控工作,确保设备的完好率,使设备的使用、保养和检测等工作落到实处,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3]。

5 消毒、清洗设备的维护

有了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后,就应该明确维护保养程序。加强设备的校验和检测工作的管理,使消毒、清洗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4]。

(1)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锅的日常维护工作是:每日下班后对灭菌锅内外进行清洗,查看内胆有无裂痕(因为不锈钢在含有氯离子的水汽中以及在高温、高压、湿热环境中容易引起腐蚀应力,产生裂痕,从而造成内胆与夹层串汽影响消毒效果);每3个月清洗蒸汽过滤器过滤网(破损就立即更换)、疏水阀、气体过滤器(1~2 a更换1次)、人为启动几次安全阀;定期检查单向阀和真空泵、定期校验温度传感器、压力表等;对电器箱内的电子元件每季度清扫除尘1次。我们医院对其实行2 a一大修,主要工作为:校验和检测其实际技术参数和各项性能指标;根据检修结果进一步制定其今后的维护保养措施制度。

(2)干热灭菌器的维修:除了严格按其操作与维修手册进行维护外,我们还对其每年进行1次通断检测,并定期检测其温控器、泊热电阻、固态继电器和热感应器等(必要时常更换)。

(3)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的维护:定期维护和清污清垢;检查易损件,定期更换干燥过滤器(使用1 000 h后更换1次)、清洗剂导管(2 a一更换);每季度检查1次水加热管、干燥加热管、循环泵、液位传感器、进水阀等重要部件,观察其工作是否正常,每年对其进行1次功能检测。

(4)高效数控干燥和医用数控超声波清洗机的维护:除按使用说明书进行维护外,我们每季度对其干燥器和超声发生器进行计量检测。

(5)“国之源”水处理系统的维护:每2~4 d清洗1次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分别为正、反清洗各5 min;3~6个月更换精密滤芯,1~2个月清洗1次;2~3 a更换反渗透膜;按使用说明定期对软水器进行清洗;定期对蓄水箱和水路管进行清洗消毒;定期检测各压力表、高压泵(高、低压保护装置)、电导仪(传感器和电磁阀)、压力调节阀、各水流量计等。

(6)戊二醛熏柜的维护:合理放置在房间内(置放在干燥无腐蚀气体、无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间内);每日用医用酒精清洁外表;定期检测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气泵、气化盒等特殊密封器件和电器箱等;定期更换加液卡盒;定期检查各部件的运转情况。

(7)医用空气压缩机的维护:每日打开储气罐的放水阀,排放油水;每15 d清洗1次空气滤器,约每季度更换1次滤芯(视使用情况而定);润滑油使用约300 h后更换1次;气阀使用约500 h后拆出清洗1次。定期检测安全阀、压力表、过热保护器、调压阀、压力容器(耐压试验每6 a进行1次)。

(8)快速生物监测自动阅读器(3M)的维护: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保养与清洁;牢记仪器的报警故障代码及应急处理方法并且定期对其进行检测。

应将上述仪器简易故障排除法、使用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等制成操作规程粘贴上墙。

此外,定期做好室内空气净化、空气细菌、空气消毒的监测工作(且要有消毒检测登记记录),场地的清洗消毒工作;每周做1次水源和纯净水的监测;注重消毒剂的合理使用,避免对工作场所和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6 结语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消毒灭菌的集中场所,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是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加强与完善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严格无菌概念,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标准,使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以及护理质量的达标[5],不断提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质量与卫勤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秋莲.增强对供应室器械清洗人员安全防护认识观念[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5):112-113.

[2]汤黎明,刘铁兵.医院医学工程科技术管理规范专题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技术规范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5):93-95.

[3]李敏,杨方,郭元星.论医疗设备管理与医院效益[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5):53-54.

[4]陆庆生,李怡勇,吴多奇.加强医院消毒设备的管理确保感染控制的质量[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3):50.

医院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第9篇

【关键词】加强管理;控制感染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61-01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病原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不断增加,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应用,都使医院感染防控问题愈加突出。而消毒供应中心是防控医院感染的重中之重,是医院的“心脏”,它担负着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灭菌、发放等工作,而每一项工作都与医院感染、医疗护理质量、患者的安危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为了有效防控医院感染,须从多方面入手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

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合理布局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条件

医院CSSD建设应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宜接近临床科室,或与手术室有物品直接传递专用通道。环境清洁,区域相对独立,工作区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空气流由洁到污,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严格划分3个区域。工作区域的温湿度设计和材料有严格要求。

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人员的高素质的要求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保障

健全CSSD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追溯制度、监测制度、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相关科室的联系制度,并落实到实处,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以一切为了临床,一切防控感染为目标。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理论学习,定期组织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等,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技巧,满足临床医疗护理的需求。

3 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

再生物品即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其操作流程为: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储存、无菌物品发放。

再生物品由回收到发放形成一条链索式循环,每一环节紧紧相扣,供应中心人员须认真执行工作流程中的质量标准,层层把关,既满足临床需要,又保证绝对无菌,确保医疗安全。

3.1 严格物品回收

采用封闭式方式回收,传染性的污染物应双层封闭包装,表明感染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回收时必须当面查对物品器械的名称、数量、规格、初步清洗处理情况及器械有无破损。

3.2 重视清洗质量关

器械清洗是供应中心工作的重要环节,国外供应中心有一名言:“清洁可以不灭菌,但是灭菌绝对得清洁”,充分体现洗涤彻底的重要性。清洗时一律戴手套,玻璃用品执行四步洗涤法(去污,去热源,去洗涤剂,精洗)。首先据回收器械污染程度、器械类别、有无管腔、轴节等进行分类,严格执行清洗程序:冲洗→含酶洗涤剂洗涤→软水漂洗→纯化水终末漂洗,消毒→烘干→上滑润剂保养→检查洗涤质量,达到程序化、科学化,标准化。

4 加强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自2000年卫生部颁布《消毒技术规范》以来,消毒灭菌被纳入国家法规,为了避免医疗纠纷及医院感染发生,为了保证其质量控制,对消毒灭菌物品处理过程中的环境、灭菌设备、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等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5 对紫外线灯管每月进行一次照射强度监测,不得低于70uW/cm2,新管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

6 供应中心应严格执行一次性物品验收制度,登记账册,记录每次到货数量,生产厂名、产品批号、消毒日期和有效期,登記人签名。按规定使用。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等文件,强化无菌观念和正规化管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通过落实以上管理措施,使我院供应中心的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了无菌物品质量,有效地防控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孙雪莹,王华生,宋婉丽,等.消毒供应室对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54157.

[3] 杨家芳.基层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分析及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49.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第10篇

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进入人体组织或人的医用品必须高压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二、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

三、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四、消毒隔离措施

1、医务人员在做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洗手,戴好帽子、口罩。治疗车上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缸,使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2、治疗室每日定时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地,每周大扫除1次,治疗室用的擦布及拖布等应有标记且专物专用。

3、病室各房间每日定时通风两次,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部套扫床,一床一套;每日擦小桌,一桌一布,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4、每周更换被服一次,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5、注射器使用后放入指定容器内,利器放入利器盒内。

6、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每月做空气培养。

7、体温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250mg/L含氯消毒液内消毒—冲洗—晾干—备用。

8、门诊采取血标本,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止血带。

9、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1)隔离患者有条件时住单间或单隔内,病室内或病室门口要备隔离衣,悬挂方法正确。

(2)患者专用体温表、便器,应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餐具,使用后回收集中处理。

(3)隔离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应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血压表、听诊器等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液擦拭,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先使用含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10、凡患者有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伤口,应严格隔离。所用的器械、被服菌要进行“双消”处理,所用敷料放入专用塑料袋烧毁。

11、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螺旋管、呼吸气囊、气管套管、管路、牙垫、舌钳、开口器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湿化瓶内为蒸馏水,每日更换和消毒。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筏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

12、换药、注射、处置工作前后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手。

13、转科、出院、死亡患者单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14、一次性医疗护理物品使用及用后的处理一定严格废物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执行。

(1)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直接放入治疗室规定的容器内,每天由院总务科统一纠集处理。

(2)病房内的废弃医用垃圾:如敷料、绷带、棉球、纱条、压舌板、一次性引流袋、尿袋、胸腔引流袋、引流管、手套、肛袋、窥具等塑料类废弃物;用后放入医疗垃圾容器内,每天由医院医疗垃圾专职回收人员回收并处理。

(3)特殊感染性物品:如: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者、破伤风、艾滋病等病人用过的废弃物,就地消毒处理后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并标识病原体、处置时间和责任人,交医院医疗垃圾专职人员,在监控下焚烧。

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通(2009)10号《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执行,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落实手卫生标准。逐步贯彻执行卫生部《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标准》等六个卫生行业标准。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11篇

一、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与预防知识培训,为其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二、医务人员上班应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进入手术室、产房应换专用鞋;不得穿工作衣随意出医院;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标准预防,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三、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置,同类感染病人可安置一室,特殊感染病人应单间隔离。日常工作中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五、治疗室应分清洁区、污染区,标识清楚,医务人员进入时应戴口罩、帽子;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2h,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h,并注明开启时间。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灭菌2次(也可使用一次性小包装消毒液,使用时间为7天)。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置于储槽中的灭菌物品必须使用小包装。

六、医务人员应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粘膜、组织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七、根据物品性能选用消毒灭菌方法。耐高温、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可选用低温灭菌;用过的医疗

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八、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置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九、病人使用的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湿化瓶里应加灭菌水,每日更换。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等可拆卸部分应每周更换2次。

十、体温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血压计袖带应保持清洁,如有血液、体液污染应及时清洗,并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消毒。

十一、普通病区的物品表面、地面无污染时,需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污染时先去除可见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擦拭布巾、拖布按要求清洗、消毒,干燥备用。特殊科室如手术室、产房、口腔科、检验科等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剂湿拖或湿擦,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各室抹布要分别使用,不得混用。

十二、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各科室需监督检查保洁员的清洁消毒工作,有特殊要求时应向

保洁员交待清楚。换下的被服放入污物袋内,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

十三、病房、治疗室、厕所应有专用拖把,标记明确,分开使用,悬挂晾干,并定期消毒。

十四、手部皮肤的清洁与消毒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上一篇:该生在校表现评语下一篇:龙光桥镇2011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