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组成说课稿

2024-05-30

8和9的组成说课稿(精选15篇)

8和9的组成说课稿 第1篇

学习8的组成教案 推荐度:《树和喜鹊》优秀说课稿 推荐度:《7的分解组成》大班教案 推荐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说课稿 推荐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 推荐度: 相关推荐

《8和9组成》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七课时《8、9的组成》。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掌握8、9的组成是进行8、9的加减运算的基础。在此我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体验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活动掌握8、9的组成。难点是:将数字8、9按序分合。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我向同学们呈现了学生最喜欢的五角星,让学生猜猜有多少个,之后,我告知学生五角星的数量是“比9个少,比7个多”,学生猜出后,我故意呈现7个五角星,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了,7添上1就是8。这样自然地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探究发现法

教学8,9的组成时,教师发给学生一些小棒和一些三角形,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小棒摆三角形,让学生发现8和9的组成,掌握8和9的组成。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3,游戏巩固法

学生在完成了8和9的组成后,我便和学生一起作对口令的小游戏,当学生知道了游戏规则,学生和学生相互对口令。课堂上一派热闹景象,人人争先恐后,个个参与其中。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聪明智慧。因此,在教学时,通过学生动手摆小棒和三角形,亲身感知、体验数的组成,从而得出8,9的分解和组成,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由四个环节来完成;

(一),复习旧知激兴导入

新课开始,,我向学生展示5个漂亮的画片,让学生填写图上空白的地方,接着让学生猜老师手中的五星,有意思的渗透8和9的组成,从而很自然揭示了课题

这样设计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了孩子爱玩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学具,合作学习数的组成

教学8和9的组成,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感知8和9的组成。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记录边讨论,自己发现知识的构成。

这样设计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体会到了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师生互动游戏巩固

学习8、9的组成以后,如何牢固掌握至关重要。我采用对口令的形式深化学生记忆。教师说7,学生对7和1组成8,7和2组成9。除了师生互对,同桌之间也开展了对口令。

找朋友。教师把8张数字卡片发给8个学生,让他们面对面站好,要求他们找到朋友以后手中的数字卡片组成8。

这样设计教学,再次深化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孩子们对8、9组成的记忆将牢记心中。

(四)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学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进一步系统的梳理本节课的知识,使之内化于学生的脑海。

本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

五课后反思

由于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估计不太合理,在导入新课前的复习旧知时,过多的占用了一些时间,导致后来的游戏巩固活动显得时间不够用,也没有时间完成作业,再就是对8和9的组成没有反复让学生去记忆,学生在今后的计算中可能会遇到困难。

谢谢各位,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8和9的组成说课稿 第2篇

1、认知基础

一方面,学生已经认识了0—7这些数,初步感知一个数作为基数、序数的不同意义,并重点掌握数的.组成。因此,对于认识数的学习模式,学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在生活中也有较多的接触8和9的经验,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能计算8和9的加减法了。但学生对于8和9的认识还停留在潜意识上,对于它们在不同领域的不同意义还缺乏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2、重、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是:8、9的基数、序数含义及8、9的组成。

教学难点是:8、9的组成。(这也正是本节课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直接为学生继续认识11—20各数打下基础。本节课可以说是学生系统认识数的过渡教材,因此,学好本节课显得尤为关键。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的过程,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8、9的组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渗透逆向思维和简单推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渗透环保意识。

二、设计理念

1、注重数学学习的联系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重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将学过的数排排队,就是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练习中又为后续知识8和9的加减法埋下伏笔。另一方面是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2、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3、注重数学思维的价值性。

三、教学程序

下面我分四大环节重点说说我的教学流程。

(一)引——创设情境。

利用瑞安正在评文明城市这一时事,引出书上的主题图,渗透环保意识。

(二)探——展开新课。

1、8、9的基数含义。

(1)找一找。(主题图)

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

D、有8个小朋友。

E、黑板下摆放着9盆植物。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G、有8个同学和1个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一定方位来数。

(2)举一举。(生活实例)

你在生活中见过或用到过8、9吗?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数据,贴在黑板下方或在投影上展示。

(3)揭题:8和9的认识。

2、8、9的顺序。

(1)计数器。

逐一拨珠子,让学生数,提问:7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8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

(2)直尺图。

标上数字,顺着数,倒着数。请学生看着计数器和尺子图说说8、9分别排在哪里。

1、比较7、8、9的大小。

出示三幅点子图,说说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请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汇报:7<88=“”>78<99=“”>87<99=“”>7

4、8、9的序数含义。

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图略)

左数第8盆开了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盆。

把左边的8盆花圈起来。

在从右数第9盆花的上面画上△。

5、8和9的书写。

教师示范写,学生书空,各写1行。

6、8和9的组成。

(1)把8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3篇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幼儿园的学习及日常生活中他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在教学中我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数学。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这样不仅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在学生说一说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同时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以及“说”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让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节课我注重了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认识8和9说课稿 第4篇

教师:孙芬芬 班级:一四班

教学内容:教科书50、51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过程与方法:

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O一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能规范正确的书写8和9。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教学重点:会比较O~9各数的大小,数数量是8、9的物体。教学难点:能规范书写8。

一、故事导入

在数学王国里,0觉得自己太胖了,他想减肥,于是在腰间系了一根腰带,6看见了直笑:“你怎么变成8了呀?想减肥得多运动,我来做个倒立给你看。”0看见了也在笑:“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小朋友们,你知道6变成几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与8和9交个朋友。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

二、教学8、9的认识。教学主题画。

1、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数“

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2、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 再引导同学按一定顺序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你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8或9?

3、摆学具。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4、教学8、9的顺序

①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

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②出示直尺图。

0 1 2 3 4 5 6()()()学生填空。

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5、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①出示点子图。

②比较7、8、9的大小。

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7<8 8<9 7<9 8>7 9>8 9>7 ③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6、教学8、9的序数含义(1)游戏:找朋友

例如:老师出示卡片8,指到第一组,说:“从左数的8个小朋友。” 接着说:“我的朋友在哪里?” 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

(2)独立完成课本51页的12生肖图。

7、指导书写8和9。

(1)书写8时,从田字格的左半格的右上角起笔,自上而下,运笔要圆滑,占满上下两半格。

(2)书写9时,上半部要圆,占满上半格,竖要稍向左倾斜。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1、2、3题。

8和9的组成说课稿 第5篇

“8、9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主要是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的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要求学生分别把左边的8只蝴蝶圈起来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是一个刚由幼儿转变为小学生的特殊群体,所以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特点的活动内容,又因一年级学生的兴趣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非常容易转移,在教学中,采取做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说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学习。

针对一年级新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以一个动人的故事8减肥,6倒立拉开序幕,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更为主动了。

2.教学中收获“教”、“育”。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突出体现“教”、“育”,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我适时将环保教育、热爱劳动精神等都自然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做到“教”“育”兼得。

四、说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数字8和9的含义,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能正确地读写8和9。

2.了解8、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比较0-9各数的大小

3.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4.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

五、说重难点

1.正确书写8和9。

2.区别8和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六、说教法、学法

1.探索发现法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8和9的数数,数的顺序和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时,我充分利用挂图、点子图和计数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7后面添上1是8,8后面添上1是9;通过点子图的比较,得出7<8、8>7;8<9、9>8。从而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实际操作法

为了巩固数数8和9,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数数。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

3.自主学习:

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新知。充分体现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数学王国里的故事。今天,数字王国里非常热闹,数字娃娃们在做游戏呢?数字娃娃0觉得自己太胖了,他想减肥,于是在腰间系了一根腰带,结果,它变成了几?(8)

数字娃娃6看见了直笑,于是对它说:你怎么变成8了呀?要减肥得多做运动,我来做个倒立给你看(将数字6倒过来),数字娃娃0一看也笑了: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小朋友,你们看看6变成了几?(9)

那我们今天就来和8、9交朋友。(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初步建立8和9的数感

(1)出示教学主题图。老师这里有一张校园图,你在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他们各有多少?

(2)教师小结:校园两旁树木的棵树,花坛里的花的朵数,黑板上字的个数还有学生的人数,他们的个数都是几?我们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而黑板下花的盆数,花坛中蝴蝶的只数还有所有劳动的人数都是几?那我们就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

(出示数字8和9)

2.寻找身边的8和9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宝宝8和9的身影。你们能在我们的班级和校园中找到数量是8和9的物体吗?你能在老师的这些图片中找到它们吗?(出示图片)

3.深度体验拼摆8和9

(1)请拿出8根小棒,同桌互相数一数。

(2)如果要拿出9根,还要拿出几根小棒就是9?(1根)生再拿一根。

(3)用9根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同桌互相欣赏。

(4)教师发出指令,请同学们在8个数之内将小棒收放好。

(三)教学8和9的顺序及大小

1.8,9的顺序

(1)教师用计数器拨珠子,让同学们说一说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直尺图: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引导学生顺读,倒读。

(3)请同学们看着直尺上的数,回答老师的问题。

8排在谁的前面?9排在谁的后面?7的后面是谁?7和9的中间是多少?

(4)教师小结: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好样的,从一幅直尺图上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为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鼓掌!

2.7、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怎样很快数出点子数?教师演示

(2)通过刚才的点子图,你能很快的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大小吗?

(四)8、9的序数含义

1、出示51页习题,先请学生读题目,再按要求作答。提醒学生注意基数与序数的区别。(通过让学生涂色练习,让学生掌握区分8、9的序数和基数,正确区分左、右。)

2、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五)数字8,9的书写

1.指导观察

师:已经认识了8和9,你觉得8和9像什么?(8像葫芦,9像气球)

2.师展示8,9的书写笔顺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学生观察学习。

学生边观察师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方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字处连接,一笔写成。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注意要圆滑,不能有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左下方写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

3.完成课本上8、9书写练习。

(六)本课总结

8和9的组成教案 第6篇

三店街宋寨小学

胡艳萍

教学内容:8和9的组成。

教学目标:

1.掌握8和9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8和9的组成教具学具:

1、五角星若干个

2、圆片若干

3、卡片若干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带来了好多同学们最喜欢的五角星,并将全部奖给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想知道有几个吗?让我告诉你:比9个少,比7个多。”学生猜中后,故意先出示7个红五星,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了?7个再添上1个是几个啦?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8和9的组成。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教师把8个红五星分抓在两手掌中,让学生猜猜左右手各有几个?猜中后亮出双手再来。

2、让学生2人一组用学具玩

“猜数”游戏。猜中后,猜的同学及时记录下猜中的结果,然后交换再来。

3、引导整理得出8的组成,(重点强调:8可以分成1和7,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4和4。)并引导发现规律、帮助记忆。

4、拍手游戏

师生合拍8下,并相应说出8的组成。

5、9的组成。

让学生拿出9个圆片,把它们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6、游戏---找朋友

⑴能组成8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⑵能组成9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37、对口令:师生对:XXX,问问你,8能分成3和几?……

三、运用新知,反馈练习

1.读一读:  学生互相读8、9的组成2.做游戏:

打手势—老师伸出5根手指,学生伸出的手指个数要和老师的组成9。相互做打手势游戏。

3、找朋友

74、拓展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

6                          9

三、课堂小结

8和9的组成说课稿 第7篇

森林里的动物们一直找到靠近山边的林子里,才发现了躺在雪地上的芦里。

看来芦里已经躺在这里好久了,风卷起雪地上的雪,盖上了芦里的大半个身子。它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任凭哭叫着扑上去的小狐狸们扯它,喊它。

“老狐狸!老狐狸!”大家也跟着叫,野猪用嘴拱它,罕达犴用分叉的角去拨拉它,梅花鹿用蹄子去踹它。

松鸡用尖细的嘴去扒它的眼睛,却怎么也扒不开。

它就是一点儿反应也没有,死了一般。

它这是怎么的了?大家觉得很奇怪,因为它身上连一点伤也没有,不会是猎人枪打的;脖子上也没有勒过的痕迹,它也不是中了猎人下的套子。

因为森林的动物谁也没见过喝醉酒的样子,当然不明白这老狐狸是饮酒过量,醉死了过去。

这时狍子发现了旁边已经被雪埋得只露出个瓶嘴的两个瓶子,它赶忙用蹄子刨出来,只见一个是空瓶子,另一个装满了水一样的东西。

“这就是我们跟老狐狸进村买来的酒!”雪兔叫起来,“哇,这瓶怎么空了呀?一定是它喝了。”

“是这酒把它毒死了呀!”刚从村子里飞回来的秃鼻乌鸦大叫。

“是吗?是吗?”动物们一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半天,雪兔迟疑地说:“可这是人喝的东西,既然人喝了没事,芦里喝了怎么就会死了?”

“正因为那是人喝的东西,我们动物喝了才有危险。虽然老狐狸能变人,但它只变了外表,它毕竟还是动物呀!”秃鼻乌鸦还振振有词。

“不对呀!芦里前几天不是也喝了猎人的酒?它也没喝死呀。而且它还说这东西很好喝,所以这才下山去弄这酒的。”狍子对这事还是有点犯疑惑。

“那是它喝得少,你看看,它这是喝了整整一瓶哪!”秃鼻乌鸦在雪地上跳来跳去,用它的黑嘴啄着那只空酒瓶子。“我在山下的村子听说过,有的人因为喝多了这酒,也死了呀。”

“啊!”“啊!”动物们都吃惊得瞪大了眼睛。

老狐狸的死和死因已经得到大家共同的认定了,就没有必要再在这里逗留了,因为这儿是山边,离村子太近了,这么多动物在这里又哭又叫,把山下的猎人引来可不是好事。

于是,力气最大的罕达犴把老狐狸驮在背上,大家像一支送葬的队伍默默地跟在后边。

九、风葬老狐狸

罕达犴一直把老狐狸驮到它的洞口。

它把芦里软绵绵的身子往雪地上一放,几只小狐狸扑上去,高一声、低一声、尖一声、细一声地嚎起来。

这里是林子深处,它们可以放心地哭,尽情地叫了。而且,有白毛风伴着它们,一起卖力地嚎。于是,这世界上最难听的混合哭丧在林子里回荡着。

动物们围在四周看着它们哭,听着它们叫。可是,它们却叫啊哭啊的没完没了。时间长了,大家都站得有点累了,也听烦了,更忍受不了这种折磨了。

脾气本来就急躁的野猪终于忍不住:“好了,我说狐狸崽子们快别嚎了。再嚎你们的狐狸爷爷也活不了啦。再说,就这样没完没了地嚎下去,弄不好会把转山打猎的猎人引来啦。”

这最后一句最好使,几只小狐狸哭声一下就止住了。

“我们抓紧商量一下老狐狸的后事吧。”狍子提议。

“这有什么商量呀!”不知什么时候,一只灰狼也被引到这儿来,它说,“反正老狐狸已经死了,就让它为我们大家做点贡献吧,把它的宝贵遗体捐出来。我想大家一定跟我一样,还没吃到早餐吧?”

“灰狼。你说什么呀!”罕达犴听了,气愤得直用它粗大的蹄子刨着雪地上的雪,雪沫四处飞溅,“老狐狸本来刚死,大家都挺伤心的,你还来趁火打劫!”

“可不把它吃了,你们把它怎么办哪。反正它也是死了,扔了不是太浪费吗?我们林子里冬天找点吃的有多难!”灰狼还是觉得自己的话有理。

“我不吃狐狸。我们狍子是吃草的。”狍子气哼哼地说。

“我也不吃狐狸,尽管我有时怕它,恨它。”雪兔也嘟哝着。

秃鼻乌鸦歪着头,打量着躺在雪地上的芦里,拍打着翅膀自言自语:“其实,这个主意不错嘛!”

“是啊。我也这样认为。”喜欢吃杂食的野猪也哼哼着点头。

罕达犴摇晃着它粗壮的大角,吼道:“谁再说吃狐狸,我就把它顶翻,让它拿自己的身子来作贡献!”

灰狼一看势头不对,说:“你们愿吃不吃,这关我什么事,难道我还怕找不到吃的!”便溜走了。

梅花鹿用温柔的眼睛看着几只可怜的小狐狸,问:“你们想怎么办?”

“爷爷生前总跟我们说,它修炼了好多年,才终于能变成人了。所以它说,如果哪一天它死了,一定要像人一样来风葬。”一只小狐狸说。

森林里的动物太熟悉这里人的习俗风葬了。那是它们常在山里看到的——山下的人们把他们死去的亲人用桦树皮或者是树条子裹起来,弄成一副棺材的模样,然后把这桦树皮或树条子棺材放到树上,任由风吹日晒。过个两三年后,只剩下骨头了,人们再来把这尸骨拣回去重新下葬。

“瞧瞧这只老狐狸,它死了还要折磨人,风葬多麻烦哪。真不如刚才把它喂了灰狼了。”秃鼻乌鸦一听,在雪地上拍着翅膀,喋喋不休地说。

“是呀。能变两下它就真把自己当成人了。它怎么不想到自己偏偏是被人害死的。”雪兔也这样说。

“好了,你们俩就别说风凉话了。反正风葬是这力气活,你们俩谁也帮不了什么忙。”罕达犴对旁边的野猪、梅花鹿、狍子还有獐子和貉子说,“老狐狸已经死了,我们都是森林的动物,咱们就满足它这个愿望,大家各自折几棵细树条,就够裹它做棺材了,也用不了多大工夫。你们说好不好?”

8和9的组成教案 第8篇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观察8和9的组成与分解。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中的和难点 掌握8和9 的组成

三、教学准备

1—9的数字卡片、圆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复习。同学们,情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数?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个题目下应该填什么符号。7()8 8()9 8()6 9()5

2、引入

下面我们来猜一猜,一个数,他既比9小,又比7大,它是什么数?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还知道了8和9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和9,了解8和9是怎么样组成的。

(课题板书:8和9 的组成)

星期六,爸爸和小麦去河边钓鱼,他们一共掉了8条,可以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爸爸让小麦把鱼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想知道小麦可能会怎样分装这些鱼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8的组成与分解。(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请你拿出8个圆片代表8条鱼,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视,听取汇报)

2、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把你分的结果在小组里汇报。

3、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组内成员之间互相补充。

4、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并板书8的组成与分解图。

5、引导学生通过快速记忆8的组成的办法。

(1)师:我们怎么样记住8的组成最简单?你发现了什么小窍门?

(2)同桌讨论8的分解规律以及自己的以及方法,互相说一说数的组成。

6、拍手游戏。

7、同桌合拍8下,并说出8的组成,如: 生1:我拍1 生2:我拍7 生1、2:1和7组成8,8可以分成1和7.7、合作学习9的组成

(1)如果把鱼再增加一条,你又会分吗?像刚才8的组成一样,动手摆9的组成,边摆边说,并记录下来。

(2)汇报9的组成,板书并找规律记忆。

(3)拍手游戏,同桌合拍9下,并说出9的组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游戏。师生举数字卡片核对9的组成。如:师举1,生举8;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

2、做几道练习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什么收获与感想?你发现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了8和9的组成?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 第9篇

本节课的几个可取之处:

1、复习部分的“悄悄算”游戏对一年级孩子具有集中注意力,激起孩子学习兴趣的作用。

2、把扑克引入课堂,并做到一牌多用:先用扑克牌进行了8的组成的分一分活动,再进行了“我翻牌你出牌”游戏,还利用扑克进行了找朋友游戏,活跃了课堂,学生兴趣昂然。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 第10篇

因此,“8的组成”这一部分第一次设计为:

【设计一】

1、师:将8个〇分成两部分,可以怎样分?

(学生每人动手分。师巡视,看是否正确,是否完整,是否有序。)

①.分完以后在黑板展示“ 8” 的7种组成。

师板书: 8 8 8 8 8 8 8

/ / / / / / /

1 7 2 6 3 5 4 4 5 3 6 2 7 1

②. 完整地读一遍。

2、师:这么多种组成,怎么记会更快、更方便呢?

①. 学生讨论。

小结出:只需记前4种,就能想出后3种。……

②. 记背这4种。

③. 巩固记忆:对口令,找朋友……

【反思一】

试教中,发现教学过程进行得很顺利,但课堂气氛也很沉闷。究其原因,我想是由于前面在学习2---7的组成时,一直要求学生有序地分出所有组成,所以第一个要求对学生来说实在是简单得没有任何新意。而且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几乎都是前一次课(“6和7的组成”)的翻版,因此学生才学得了无生趣。不禁问自己:这种顺利而沉闷,顺利得没有一点思维“撞击”的课堂是我们所追求的吗?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学到什么与前一节课不同的东西?又能在哪些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呢?

因此,重新对“8的组成”这一部分进行了设计。不仅改变了学习方式,还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与需求。第二次设计如下:

【设计二】

1、师:将8个〇分成两部分,有哪些分法?

你能把所有的分法不重复、不遗漏地都摆出来吗?

2、小组合作操作:有人摆,有人记录。

3、展示分法:

①、记录了7种的:(观察是否是有规律地记录的)

8 8 8 8 8 8 8

/ / / / / / /

1 7 2 6 3 5 4 4 5 3 6 2 7 1

②、只记录了4种的:

8 8 8 8

/ / / /

1 7 2 6 3 5 4 4

提问:你们(他们)为什么只记录4种?

可以通过你(他)们记录的这4种想出8的全部7种分成吗?怎样想?

4. 记8的组成。

《用药和急救》说课稿 第11篇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用药和急救》是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的内容,本章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一个过渡部分,主要分两个方面介绍,一是介绍了生活中基本的用药常识,二是介绍了一些急救方法,以便在出现意外时能够应急。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本章都比较活泼新颖,实用性强,强调学生的参与。目的是希望通过教学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医、药、卫生常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为培养同学们对医学的兴趣打下基础。本章两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急救。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依据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的教材编写原则,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

2学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具体操作方法。

3分清外出血的三种情况,学会对出血进行初步的止血处理。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冷静谨慎处理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不同情况的分辨能力及实际采取措施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急救措施的学习,培养学生关心、帮助他人的优秀思想品德,提高自我素质。

2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留意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积累知识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因为学生虽对血液循环血管类型等知识都已掌握,但对急救常识一无所知,所以教学重点是: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

(四)教学难点:学生对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闻所未闻,就是看短片和课本也许还是掌握不了要领,一定带领学生亲自操作才行。因此,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方法是难点。而近心端远心端的问题,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配以板画、短片进行才行,所以也把根据外出血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止血处理的方法作为难点。

(五)课时安排;用药为一课时,急救一课时。

(六)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为了使教学更直观易懂好学,更活泼新颖,实用性更强能够,让学生来参与其中,所以我准备了以下课件:(1)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操作的教学课件。(2)外出血处理的教学课件。(3)用于急救操作练习的急救模型。(4)部分生活短片。

学生准备外出血的三种类型特点,近心端远心端的问题都要用到血液、血管、

人体循环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准备:复习七年级下册第四章有关血液、血管和人体循环系统的内容。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要领,外出血让学生先阅读课文,比较三种出血的特征,画板画讲解远心端近心端包扎原理,再结合课件进行讲解。讲触电和煤气中毒时用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真实的悲喜剧来进行教育,讲授急救的必要性和要领,震撼学生的心灵,期望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二)学法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卫生常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学法主要采用观察理解学生亲身参与与练习相结合。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由大屏幕播放发生在四川大地震中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讲授新知识(约35分钟)1着重介绍急救电话的拨打方法。

2用准确的数字说明急救的必要性。3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真实生动地展现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总结归纳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教师播放短片,由于学生看到真实情况,因而学生注意力能立即被吸引住,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得了生动的感性认识。同时,配合动画和课本插图,通过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适时用急救模型进行演示,并指导练习。4讲述生动真实的事例,急救得当与否导致的悲喜剧,引起学生对触电、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发生后应如何急救的关注。5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展现出血的种类及不同的处理方法,板画讲解,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板书),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总结能力。

(三)课堂小结(约3分钟)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学会很多日常急救常识,了解这些生活常识是非常重要的。提醒同学们不但要学好课堂知识,同时还要多向医生医务工作者等经验丰富的人询问请教,多从生活中学习和积累知识,让我们更有把握应对各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

8和9的组成课堂反思 第12篇

2.游戏环节的设计要考虑充分,不能顾此失彼。我在游戏环节中为学生准备的是他们喜欢吃的糖果,固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不便于学生观察。在新课引入阶段,我扮演小兔子猜测盒子里还剩下糖果的个数,没有让学生一探究竟地检验盒子的糖果的个数。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想当然;

3.准备的练习缺乏层次,也就说明了我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

8和9的组成教学设计 第13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和9的组成。

2、能力目标: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团结合作的品质。教学重点: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件,1---9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7以内加减法口算练习开火车游戏:

师:我的火车就要开。生:几点开? 老师出示算式卡片如:6+1=„„

师:请你猜猜看?生:6+1=7你的火车7点开。(由慢到快)

2、导入:

同学们,老师出个小谜语给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能很快猜出来。数字两兄弟,是对好邻居,哥哥比10小,弟弟比7大,请你猜一猜。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9,而且还学会了8、9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8、9是怎样组成的,好吗?

(板书课题:8和9的组成)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创设情景:刚才咱们是玩开心了,可是小猴子贝贝却在发愁呢。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是为什么吗?贝贝可喜欢吃桃子了,妈妈带回来了8个桃子准备送给他,可是有个条件,她要贝贝把8个桃子用不同的分法分成两部分,过关了才能吃,同学们能帮帮贝贝吗?请同桌两人合作,用小棒代替桃子分一分,说一说,并把结果填练习本上。

2、提问同学向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8的组成与分解图

3、做练习,填一填,巩固8的组成。

三、讨论交流,巩固新知

1、同学们刚才通过分桃子,知道了8的组成,我们怎样记8的组成最简便?你有发现什么小窍门吗? ①按顺序记。②看一个,记两个。

2、游戏练习。

1、拍手游戏:

师:下面老师和大家来玩一个拍手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我和大家拍手的次数合起来是8下,先由老师来拍。师拍7下,说:我拍7 生:我拍1(拍一下)师生:1和7组成8,8可以分成1和7。„„

四、合作学习9的组成。

1、如果把桃子再增加一个,你又会分吗?象刚才8的组成一样,动手摆9的组成,边摆边说,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2、汇报9的组成,板书并找规律记忆。

3、卡片游戏:师生举数字卡片合对9的组成。

五、指导看书P55页并填写完整

六、全堂总结:这个课我们学了什么?

数学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 第14篇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学生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我们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只要小朋友能学会8和9的组成,歌星小企鹅就会为大家唱一首动听的歌曲!“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学生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通过比赛进行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8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6人一组合作进行,小组长按号进行,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进步之处:

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以前我在上课时总是怕学生太乱而不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只是找一个或两个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操作示范。这样做的效果只是锻炼了好学生,而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动手的体验,所以理解的知识不扎实,有些同学虽然死记硬背下来但对学习渐渐也失去了兴趣。所以我在这节课中,放手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动手,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体验,所以记忆的知识就会比较扎实,学生的兴趣也有所提高。

三、存在问题:

1、在学生摆小棒之前,我虽然有一定的示范但学生自己摆和说的过程中还是显得比较乱。这就说明我们在平时的常态课教学中对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训练少,学生接触的少,自然就说不上来。

2、在处理个人说和集体交流说的顺序上存在问题,应先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独自思考的过程,在指名学生回答订正,而在这节课中我是先指名说再自己说说,这样处理后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致使好学生或个别人有练习的机会,而大多数学生只是学别人说,自己没有思考。

3、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还要进一步培养,如听讲、说话,尤其在其他学生回答问题,认真去听,去思考,回答问题说完整话,声音洪亮。

四、改进措施:

1、仔细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多向同年级的老师请教,尽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反复推敲练习题。

2、课前做好分析工作,找好每节课的重难点和训练点。做到有效地落实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入手。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说课稿 第15篇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六节《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第一课时(课本第125页-127页部分),也就是多边形的内角和部分,这部分内容是七年级上册多边形相关知识的延展和升华,并且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又与三角形相联系,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多边形的内角和环环相扣,联系性比较强,同时本节内容与下一课时的多边形外角和又是一脉相承,也是学习多边形镶嵌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空间几何的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节对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不做过高的要求,只要求学生能够在图形中识别,但对内角和的公式从推导到应用要求较高,另外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根据新课标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是了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定义,能够在图形中识别它们的相关概念。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定理,进一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分析、观察把多边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从而得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要求学生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说理,培养学生的“分割”思想,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探索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方法。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让学生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成功喜悦和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让学生通过将多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为三角形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化归思想,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索和初步应用。

教学难点是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知识方面小学阶段已经学完三角形的内角和,对内角和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前面学习四边形的性质过程中,也体会到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的应用,所以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多边形内角和知识的方法基础。

学生在学习经验方面,随着几何知识的深入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如图形的平移、旋转、拼剪等。在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索中需要学生结合图形发现规律,而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我们在七年级探索规律的学习中也有了渗透。加上八年级的学生十三四岁的年龄特点,好奇心、求知欲强,学生相互评价、互相提问探讨的积极性在以前的学习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因此对于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条件已经成熟,学生参加探索活动的热情已经具备,所以把这节课设计成一节课堂导学带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的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的,估计学生在探究任意四边形内角和时会想到量、拼、分的方法,但是分割“多边形为三角形”这一过程会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把难点分散,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叶圣陶先生倡导的“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时间”,本节课我借鉴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的理论,希望通过活动使学生主动探索、实践、交流,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尤其是本节课更是一节难得的探索活动课,按照新的课程理论我确定如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相关内容。

(2)学法。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心灵焕发活力的地方,因此在学法上我认为应该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下让学生开展主动探索、实践、交流等活动。

四、教学过程设计分析

本节课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导入新课、新知探究、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共五部分。

在导入新课部分,我设计的是从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入手,利用蜂巢、我们宝鸡市的标志性建筑石鼓阁,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等图片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离不开多边形,以此达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新知探究部分,共分为认识多边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认识正多边形三个部分,在这三个部分我主要采用的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探究,交流的模式来进行学习,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巡视,并给予个别指导,并用“很好,”“你真行”等语言对个别学生给予鼓励,然后让学生围绕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索汇报。

在认识多边形部分,因为这些都是一些在图形中易于识别而又不要求学生掌握的最基本概念,我要求学生类比三角形的基本概念达到归纳,自学完成导学单新知探究部分的第一板块,老师只对什么是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就可以了。

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而这个重点又是通过两条路线来体现的,一是探索n边形要从探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入手,找到规律;二是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又是依托从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找到方法。达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练习部分设计的意图是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多边形概念和正多边形概念的理解,强化学生对内角和公式的初步应用。使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达到运用,另一方面也是对这节课的一个反馈。

小结部分请学生谈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并整理自己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回味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時也是给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表现的机会,这也是给教者本身一个反思提高的机会。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化,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学生再一次明确这一节课的重难点,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这个环节提高培养学生知识的整合能力,通过学生的归纳也可以看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8和9的组成说课稿】相关文章:

上一篇: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面试考察内容下一篇:作文应试诀窍十八法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