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水果产业发展情况

2024-05-20

建水县水果产业发展情况(精选8篇)

建水县水果产业发展情况 第1篇

建水县水果产业发展情况

2014年07月03日 13:20:47 来源: 新华城市

分享到:1

水果产业是建水农业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建水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比重,成为种植区农户生活及致富的主要来源,是云南省的主要水果生产基地县,被评为“中国果品之乡”,建水水果产业已成为红河州乃至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我县水果栽培历史悠久,有非常丰富的水果品种资源,早在康熙《建水州志》中有记载的就有梅子、杏子、桃实、桔子、柑子、橙子、柿子、梨子、石榴、葡萄、樱桃、莲子、松子、杨梅、橄榄、木瓜、枣子、山楂、锥栗、荔枝、荸荠、花红等多种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果品,其中建水酸石榴(红玛瑙、红珍珠、红宝石)、建水白桔等地方特色品种在全国都有较高知名度,被列为全国优良品种。

建水县水果产业主要以柑橘、石榴、葡萄、梨、桃等特色果种为主,是云南省的水果生产大县。2013年全县水果累计种植28.1万亩,产量30.20万吨,产值12.63亿元。

建水脐橙产业

建水脐橙产业

1.柑橘

柑橘种植在建水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建水的传统种植果种。截止2013年,全县柑橘累计种植面积10.31万亩,投产面积8.2万亩,总产量16.8万吨,总产值5.04亿元。主要出口越南,远销浙江、北京、四川等地。2013年平均销售价格3元/公斤。

建水石榴产业

建水石榴产业

2.石榴

建水石榴具有果大、色艳、汁多、味浓、酸甜爽口、籽粒饱满晶莹,形似玛瑙的特点,成熟期为8-9月,比甜石榴晚熟15-20天,主要销往昆明、贵阳、西昌、会理、武汉、洽尔滨、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及越南。截止2013年,全县石榴累计种植面积7.84万亩,投产面积4.9万亩,总产5.15万吨,总产值1.54亿元。

建水葡萄产业

建水葡萄产业

3.葡萄 建水葡萄成熟早,2014年大棚设施夏黑葡萄3月26日开始上市,露地夏黑葡萄预计5月份陆续上市。主要销往广州、桂林、嘉兴、宁波、四川、昆明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截止2013年,葡萄累计种植面积7.12万亩,投产面积4.6万亩,总产5.52万吨,总产值5.52亿元。到2014年3月,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到8.31万亩,比去年增加11920亩,其中大棚设施面积17000多亩,比去年增加10000亩。

1989年、1992年建水白桔、椪柑被评为云南省优质水果;1995年建水椪柑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和铜奖;2003年建水脐橙获第十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金奖;2004年建水石榴获全国首届鲜食石榴评比优质奖; 2005年建水石榴被列入《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7年被农业部列人国家《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7年建水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果品之乡》荣誉称号;在2008—2015年全国柑桔优势区域规划中建水列入国家极早熟柑桔基地示范县之一。2009年,建水酸石榴地理标志保护申报并获批准;注册了 “天浆红”石榴商标; 2010年建水石榴获中国园艺学会石榴分会首届全国优质石榴产品评奖金奖; 2011年建水石榴获中国园艺学会石榴分会第二届全国优质石榴产品评奖的“石榴王”荣誉称号;2011年建水葡萄被批准成为第七批国家标准化建设示范区。2012年建水红地球葡萄获第十八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宾川葡萄文化旅游节葡萄评比金奖。2012年建水夏黑葡萄获“中国.建水早熟葡萄开园节”葡萄评比金奖和优秀奖。

建水县水果产业发展情况 第2篇

尊敬的李主席、尊敬的各位委员:

欢迎东海县政协的各位领导来涟考察、调研,根据安排,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汇报一下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一、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着力重抓“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四件大事,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位任务,坚持工业经济的主体经济地位,各级各部门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突出“工业立县”这一主线,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为突破,以载体建设和强化服务为保障,加快了涟水工业化进程。

2008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5亿元、入库税金5亿元,用电量4.9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28%、33.3%和16.7%,销售超亿元企业达到30户,食品酿造、铜材加工、纺织化纤、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食品酿造行业2008年实现开票销售收入11.72亿元、入库税金2.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2%、15.4%,占全县总量的17.6%,其中今世缘酒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10.08亿元,入库税金2.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2%、16%,铜材加工行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23.54亿元、入库税金5608万元,占全县总量的35.3%,其中宝怡铜材实现开票销售收入10.7亿元、入库税金771.3万元。纺织服装行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11.15亿元,1入库税金5601.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0.1%、19.6%,占全县总量的16.7%,其中妙通纺织实现产值5.1亿元、销售收入5.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1%、51.3%。化工医药行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7.06亿元,入库税金4479.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6%、16.3%,占全县总量的10.6%,其中嘉诚化工实现开票销售收入2.97亿元、入库税金243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8%、55%;制药公司实现产值3.18亿元、销售收入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倍、1.3倍。滚动实施98个投资超5000万元项目,其中超亿元项目76个、超10亿元项目3个;协议利用外资8847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5270万美元,工业利用外资总量和外资企业总数居全市各县之首。

二、今年以来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九届七次全会、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按照“在科学规划前提下全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总体要求,克服宏观环境变化、外部竞争加剧等影响,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工业经济在不利条件下取得了好于预期的发展效果。主要呈现以下六个特点:

1、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面对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增加的不利局面,各企业积极谋化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克服瓶颈制约,抢占销售市场,工业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运行。1-4月份,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52亿元,完成年计划29.2%,同比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亿元,同比增长32%;工业入库税金2.33亿元,同比增长7.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入7.7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1.7%,同比增长57.9%;新增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51个,同比增长50%;4月份当月工业用电量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增幅回升10个百分点。1-4月份,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9423万元,同比增长17.3%,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816万元,同比增长31.6%。

2、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支撑作用越发明显。一是重点行业支撑作用突出。食品酿造业发展势头良好,1-4月份累计实现开票销售7.14亿元,同比增长34.2%,占全县总量的37.9%,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信息电子行业逆势上扬,1-4月份实现开票销售2695万元,同比增长63%;纺织服装业逐月回暖,在1、2月份的低谷情况下,3、4月份开发区内的16家纺织服装企业实现开票销售30694万元,同比增长14%,其中雪飞制衣等11家企业增幅超过50%。二是重点企业支撑作用突出。今世缘酒业作为全县工业经济的龙头,通过调优产品结构,加强市场开拓,1-4月份实现销售收入8.05亿元,其中开票销售收入6.67亿元、入库税金

1.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2%和22.2%,分别占全县总量的31.4%、78.6%。锦纶化纤、宝怡铜材等重点企业克服宏观环境的影响,积极组织产销,开票销售收入分别达12588万元、15642万元。波伦混凝土、华缘彩印、泰丰针织等企业订单组织有力,抢抓市场有效,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3、招商引资取得新的进展。1-4月份,全县上报市统计项目85个,固定资产协议引资3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6亿元,规模较大的项目有投资2200万美元的云锦水墨科技、投资3亿元的宏达新材料、投资2.5亿元的超高压电缆、投资2.1亿元的华宇

硅钢片;与此同时,今年还有6个项目进入上水创业园,其中富伟服饰、中联机械已经投产。涟城、五港、朱码、成集、浅集等乡镇办事处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其中,成集引进江阴两个项目落户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亿元,有望今年年底建成。

4、全民创业取得新的成效。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自主创业与招商引资放在同等位置,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两只翅膀”,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返乡人士、能人大户、大学生村官创业。1-4月份,全县新办私营企业417个,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824户,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2%、59.3%和610.1%。

5、载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县经济开发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今年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500万元。薛行化工园区,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现场推进会,目前已经铺设了纬一路,污水处理厂及管网、供热项目正在按计划快速推进,区域环评、安评正在开展。全县19个乡镇工业集中区目前在建厂房21.9万平方米,其中今年新开工建设厂房19.4万平方米,竣工11.1万平方米,共实施项目85个,其中当年新开工18个,目前竣工21个。全县78个村级创业点目前在建厂房24.4万平方米,实施项目177个,总投资6.2亿元,1-4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8170人实现就近就业,村集体实现收入185.5万元。

6、部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建立经贸、统计、税务、工商、电力、金融等职能部门组成的规模工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分析,制定相应措施。1-4月份各职能部门共为企

业兴办实事85件,落实贷款6.8亿元,取消、停止和降低收费项目73项,为企业减轻负担200余万元。

1-4月份全县工业经济虽然保持平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指标对照序时进度脱幅较大,个别乡镇、企业对照目标要求,双过半还存在很大压力。二是今年以来在手有价值信息不多,签约和落户项目较少,已经开工的少数项目进展缓慢。三是全县行业之间、乡镇之间、企业之间发展不够平衡。

三、全力保增长,确保实现“双过半”主要措施:

一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

(一)是健全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着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快工业节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地、办证、审批、融资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加快“扶持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发展意见”、“鼓励企业技改投入的意见”落实力度,推动企业发展。

(二)是认真落实部门帮办、定期会办制度。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帮办扶持力度,实现定期联系、定期走访、定期会办、定期通报,千方百计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制约瓶颈。

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始终坚持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第一要点的意识,主动出击开展招商引资,抢抓珠三角、长三角产业转移机遇,组织精干队伍,广泛收集信息,扎实开展定向招商、驻点招商,对达成意向以及签约引进的项目,全力做好帮办服务工作,推进项目早日落地、早日开工、早日投产达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集中精力加快项目建设。一是抓好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抓好今世缘公司年产2.5万吨优酒酿造及配套设施技术改造、嘉诚化工硝基甲苯、峰达电缆、丰禾化工18万吨合成氨搬迁、联发纺织搬迁项目推进力度,全力做好帮办协调服务工作。二是抓好在建项目推进。加快推进云锦水墨科技、宏达新材料、华宇硅钢片、实全电子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6月底前建成投产一批。

建水县水果产业发展情况 第3篇

1. 基本情况

(1) 稳定生产规模

提高产品产量截至2011年底, 全县水果面积达0.67万hm2, 其中葡萄面积533.3 hm2, 苹果面积80 hm2, 梨树面积6 000 hm2, 其他66.67 hm2。总产量17万t, 年收入3亿元, 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果生产大县。

南安镇梨树面积超过3 300 hm2, 几乎所有耕地为梨树, 主栽品种为酥梨和雪花梨。全部属于可浇地, 大多数近20年生, 正处于盛果期, 正常年份平均每0.067 hm2产量达2 500 kg, 年总产量达12万t, 平均每0.067 hm2收入6 000多元, 南庄镇梨果面积达1 300 hm2、胡兰镇超过330 hm2、其他各乡镇均有分布。

文水县葡萄也形成规模, 以西城村为中心包括武良、西旧、吴村等形成533.3 hm2的葡萄种植基地, 全部是鲜食品种。早、中、晚熟搭配, 主栽品种为红提、白鸡心、京亚和巨峰。还有少量的红乳、秋红宝、早黑宝等新品种。红提平均单产1 000 kg/0.067 hm2, 平均售价大约10元/kg, 平均每0.067 hm2收入达万元, 京亚平均单产2 000 kg/0.067 hm2, 平均售价3.6元/kg, 平均每0.067 hm2收入7 000元。成了该基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 改善设施建设

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水果产量的不断提高, 梨果储藏效益的不断加大, 南安镇果农家家户户兴建储藏窖, 共建5 000多个, 短期储藏能力达3万t。并且建起300多座水果保鲜恒温库, 储藏量达到4万t, 两项总储量达7万t。随着套袋技术的推广, 以及市场对水果包装的要求, 购置了选果机, 建立网套厂、果袋厂等, 提高了果树生产附加值。

(3) 扶持龙头企业

拓宽市场领域文水县在狠抓果业生产的同时, 积极扶持加工企业, 促进产品加工转化, 达到增值增效的目的。如位于孝义镇上贤村的山西仙塔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这个龙头企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果品销售困难、价格低的矛盾, 更主要的是为增加企业经济收入, 促进文水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2012年又在南安镇西韩村投资2 500万元建设梨汁加工生产线和恒温冷库。

(4) 完善服务体系

走产业化道路近年来, 成立了果树专业合作社17个, 涉及人数244人, 合作社下设市场营销部、物资供应部、科技服务部, 对成员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2. 存在的问题

(1) 品种结构不合理

由于品种结构不合理, 直接影响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主要表现在: (1) 鲜食品种和加工品种比例不协调, 鲜食品种占主体, 加工品种缺乏, 致使加工企业没有稳定的优质原料供应基地, 制约加工业的发展。 (2) 品种成熟期结构搭配不合理。晚熟品种偏多。 (3) 主栽品种单一, 主要是酥梨, 面积大, 产量过剩, 又集中于9月—10月上市, 果品市场销售压力大, 以致竞争激烈, 售价低, 卖果难的现象。 (4) 适宜创汇的品种少。酥梨因其果心大、可食率低、石细胞多, 不易为欧美国家的消费者接受, 同时也难以在东南亚形成大的市场。

(2) 缺乏良种繁育体系

苗木是果品生产的基础, 采用良种壮苗可明显提高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然而, 文水县基本没有自己的苗木基地, 对引种、选种、没有足够的重视, 致使品种更新缓慢, 良种不足;发达国家现已普遍采用脱毒苗木, 而我国无毒苗木严重不足, 文水县根本没有, 这样严重影响文水县梨果业的健康发展。

(3) 产业标准化水平低

生产管理水平低是文水县梨果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果园生产水平低, 导致产量低、质量差、树体腐烂病严重, 寿命缩短。

目前, 全县果业生产的形式还是以农民家庭种植为主, 这种种植方式的缺点较多, 一是一家一户的果农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低, 生产管理上整齐度差, 宏观调控难度大, 大部分果农文化水平偏低, 技术掌握不全面, 果园机械化水平不高, 导致果树生产的整体水平较低。进而使果品产量不稳, 质量较差, 商品率低。树体腐烂病发生严重, 寿命缩短。二是生产成本大。近年来, 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及劳动力价值增幅较大, 果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等增加, 果农投入大为减少, 果园整体效益下降。

管理水平低具体表现在: (1) 树体密闭。枝叶交叉, 通风光照不良, 影响产量及品质, 同时施肥、疏花疏果、套袋采收等作业不便。 (2) 土肥水管理粗放。土壤管理制度为清耕制, 有机肥施用量偏低, 氮肥施用量偏大, 致使果品品质下降, 土壤板结。 (3) 农药使用不规范。一些不适宜于无公害果品生产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仍在使用, 果农随便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导致果品中农药残留量高, 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果品商检不合格, 内销不畅, 外销艰难。

(4) 产业化程度低

分散的果农缺乏现代化分级包装设备, 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低, 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先进国家鲜食梨果都经过机械化清洗、打蜡、分级、包装, 才能投放市场。在果品储藏方面, 以土窖、和机械冷库为主, 气调储藏缺乏, 不能满足果品市场需求;产业链条断裂, 缺乏深加工企业, 与河南、河北等省比较, 差距很大, 不能充分利用残次果品, 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流通方面, 先进国家已基本实现了从运输、储藏、到销售的冷链流通, 我们应当朝这个方向发展。

(5) 产业销售体系不健全, 缺乏品牌意识

梨果产业整体上未能摆脱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型生产, 对外宣传和影响面较窄, 市场信息获取和把握程度不高, 销售上盲目性较大, 缺乏品牌意识, 没有创建知名商标和地理保护标志。同时, 个别果农不讲诚信, 缺斤短两、以次充好, 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品牌, 自己的产品打着别人的品牌出售, 使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6) 缺乏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文水县梨果生产中, 难以抵御的自然灾害主要是花期霜冻和大风, 严重影响梨果产量甚至会造成绝产, 果农不具备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果农经济收入的稳定性不高, 果业后续经营存在较大的问题。

3. 发展及建议

(1) 加强现有优质梨、葡萄基地建设

在南安、南庄两镇建设6 700 hm2优质梨生产基地, 以西城为中心, 建立1 300 hm2优质葡萄基地, 不断引进名、优、特、新、稀等新品种, 推广疏花蔬果、人工授粉、果实套袋、果园生草覆草、配方施肥等技术, 提高产量, 优化品质, 提高效益。

(2) 搞好果品商品化处理

科学管理, 适时采收, 分级包装, 申请注册优质水果商标, 统一包装, 打造品牌, 扩大知名度。

(3) 完善设施建设引进加工企业

在果树重点产区改善设施建设, 扩大储藏能力, 使储藏能力达到15万t。同时, 投资千万元, 建成年产1万t梨汁的饮料加工生产线, 充分利用转化残次果, 实现年增收千万元。

(4) 充分发挥科技作用

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搞好科技服务, 提高服务水平。

(5)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水县水果产业发展情况 第4篇

一、基本情况和案件特点

近几年来,溧水县检察机关在县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下,坚持依法办案,查处了一批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为贯彻中央反腐败斗争精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3年至2009年,共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13件16人,其中在职科级领导干部6件7人。在职科级人员中涉嫌贪污罪3人(1人涉嫌贪污、受贿),涉嫌受贿罪4人,渎职犯罪(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1 人。科级干部涉案金额5万元以下1人,5~10万元3人,10~30万元1人,30万元以上1人。涉案的党政机关科级干部6人,医疗机构1人。

从涉案金额来看,大要案比例高。查处的科级领导干部7人中,涉案金额5万元以上的6人。原溧水报社总编贪污案涉案金额达24.9万元,原县中医院院长渎职案造成经济缺失的金额达599万余元。

从涉案人员来看,“一把手”犯罪比例高。被查处的科级领导干部7人中,正职“一把手”就有6人。如原县发展计划与经济局局长,原县统计局局长,原县商务局局长,县市容局局长等。

从涉案形式来看,窝案串案比例高。在查处的6件案件中,属于窝串案的有5件。如原县发展计划与经济局局长以及原县统计局局长,二人曾先后任溧水县晶桥镇党委书记,均在同一起案件中被查处;原溧水县报社正、副总编共同贪污案;原中医院院长渎职案,由于院财务科科长挪用599万余元公款而被查处;原县商务局局长,曾任溧水县东屏镇党委书记,由于原东屏镇财政所所长贪污、受贿案而被查处。

从涉案单位性质来看,党政领导机关领导涉案比例高。查处的6件案件中,涉及“三机关一部门”的有5件。

从涉案环节来看,权钱交易比例高。这类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收受贿赂的有5人。一是利用党、政、经部门职权交织,以权换钱;二是利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幌子,在土地转让、工程建设、招商引资、重大经营活动等方面,以权谋私;三是利用单位人事变动、干部调整等权力收受贿赂。

从涉案时间来看,现行犯罪比例高。在查处的基层领导干部职务犯罪中,均无前科劣迹,但他们往往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边打边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作赌注。如县市容局原局长,在案发前仍收受贿赂。

从涉案罪名来看,贪污罪、受贿罪比例高。查处的科级领导干部7人中,有6人涉嫌贪污、贿赂。

二、基层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

基层领导干部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但同时它的存在也不乏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一,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贪欲膨胀,权力至上。个别在职领导干部认为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锻炼,能够把握住自己,只埋头工作,放松了政治学习、放松了法律知识的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缺乏自我教育,道德标准下降,個人私欲膨胀。如原溧水县报社总编,曾为党和人民作过贡献,然而临近退休,因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私设“小金库”,准备捞一把防老,结果晚节不保。也有些领导干部抱着给人办事,事成之后,你要“感谢”我,这是潜规则的心态。另外,还有干部错误地认为自己是“单位一把手”,单位是我的,自己就是单位利益的化身,有强烈的官本位思想。他们把手中的权力当作为自己谋利的工具。如溧水县东屏镇原党委书记,不仅利用手中权力,收受贿赂,为他人谋利益,而且利用职务之便,采用虚报冒领的手段,实施贪污犯罪。

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今,一些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千方百计地向权力部门渗透,把商品经济中的商品交换原则运用到权钱交易之中。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对自己平时不检点的行为,认为最多只不过是违纪,没有什么大不了。存在个人犯点小毛病,是改革发展中小错误的思想,热衷于与大老板做“朋友”,沾染了一些不良恶习,如赌博等,收受贿赂也成自然。由于没有把握好度,继而触犯了法律。有的则是受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不良思想影响,进行权力寻租,把权力商品化,利用手中管人、管事、管物、管钱的权力索贿、受贿,或利用权力直接侵吞、挪用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如原溧水县市容局局长,利用单位人事变动、中层干部调整,收受下属贿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第三,在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尚不完善。一是选拔任用干部决策机制不完善,存在干部考察失真,选用干部机制不科学。组织部门在考察干部时,考察不全面,重业绩、轻人品,重才轻德。二是缺乏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现阶段我们的监督措施不到位,权力过于集中。如“一把手”负责制,容易使基层领导干部的权力绝对化、个人化,产生权力的异位和错位。

第四,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调查表明:有些单位有章不循、无章可循;有些制度形同虚设,漏洞大、空隙大。内部管理混乱,财务账目不清等都为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原如溧水县中医院院长,在主持全面工作和分管财务、人事等工作期间,严重不负责任,造成财务科室等部门重要岗位人员分工不明,规章制度、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管理混乱,致使该院财务科原科长挪用公款100多次,计人民币599万余元,且不归还,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的损失。自己也涉嫌渎职犯罪,教训十分深刻。

三、对基层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五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是党和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是反腐败斗争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和治本之策。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外因交互发展变化的结果。预防职务犯罪也要从内外因入手,达到预防目的。

nlc202309032131

第一,加大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一是加强在职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坚强的党性修养,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必备条件。要加强党性修养,必须注重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锤炼自己的意志,做到坐得直、行得正;同时加强组织观念和法律、纪律观念,加强作风修养,做到廉洁从政。二是加大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法制教育,在培训依法行政、提高执政能力的同时,党校要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廉政教育,加大对领导干部的警示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自身免疫力,加大法律知识和预防职务犯罪的知识培训,培养廉洁意识。

第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科学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新机制。要完善科学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新机制,坚持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严格科学地考察领导干部。

第三,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监督制度。一是加大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在干部任用、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政府采購、国有资产处置、土地出让、项目招投标等方面,实行“阳光”操作,加强对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加强民主集中制,切实做到监督制约。加大监督力度,把内部监督与外部的人大、司法、群众、媒体等监督相结合,构筑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另外用制度约束权力,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进行权力制衡,约束领导干部的行政行为,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的有效机制。二是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力度,加大对破坏制度的处罚。没有制约的权力就会导致腐败,特别是领导干部,一旦失去制衡和监督就会产生腐败犯罪。当前实行或拟实行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财产申报制、干部任职交流制度、调任审计,还有单位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等,都要加强对制度的监督执行,同时对破坏制度执行进行处罚,保证领导掌好权、用好权。

第四,加大职务犯罪的惩防力度。一是发挥纪检监察、检察打击的特殊预防作用。打击职务犯罪、严格执法、平等地执行和适用刑法,是特殊的预防,更是维护国家工作人员廉洁性的要求。要及时查处职务犯罪,减少大案要案的发案概率,坚持重拳出击惩治腐败,发挥查办案件的震慑作用,使职务犯罪分子一伸手必被捉,形成一种社会廉洁氛围。二是贯彻落实江苏省、南京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大预防职务犯罪的力度。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截堵,关卡前移,坚持打防并举,重在预防,综合治理的方针。首先,加大对预防职务犯罪的宣传,加大对预防职务犯罪的投入,注重预防职务犯罪的长期性和有效性。其次,依法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依据省、市《条例》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加大对贯彻执行省、市《条例》的检查监督力度,加大对违法的处罚,确保省、市《条例》的有效落实。再次,检察、审判、公安、监察、审计等各相关国家机关职能部门充分履行职责,切实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以及发挥本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协调作用,整合预防资源,形成预防合力。最后,依靠人大的监督,加大对全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监督检查,提高社会化预防能力,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预期目标。

编辑:刘雁君 nina_lyj@yahoo.com.cn

建水县水果产业发展情况 第5篇

沂水县辖18个乡镇,112.4万人口,面积2434.8平方公里,在山东省县级区划面积中居第二位。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省市农机局的正确领导下,沂水农机人励精图治、求实创新,立足大农机,发展大农业,服务新农村,农机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目前拥有各类拖拉机5万余台,曾被评为全省农机安全“十百千万”示范活动先进县,2004年农机监理大队代表临沂市勇夺全省农机监理队伍正规化建设汇报表演第一名,2011年被授予“全省农业机械化先进县”荣誉称号。为全面掌握全县农机合作社的现状,沂水县农机局组织对全县农机合作社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近几年,沂水县农机局创新工作观念,积极引导扶持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截至2011年底,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26家,入社会员达281人,合作社拥有大型拖拉机66台,配套农具193台(套),联合收割机23台,合作社资产总计1200余万元,场库棚面积3060平方米。

二、发展农机合作社的主要措施

(一)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发展农机合作社上,农机部门积极争取专项资金。近年共争取县配套资金100余万元,省专项资金25万元,优先用于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二)在投入机制上实施多元化: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财政补贴政策;二是逐年加大对新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比例;三是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村集体部门利用资金入股、技术入股、机具入股等方式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三)不断优化农机合作社发展环境。农机管理部门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农机合作社在工商登记、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用地安排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便利。对凡符合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律准予工商注册登记,开辟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绿色通道。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农机合作社贷款,解决合作社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帮助合作社积极争取机具库房等用地安排,对合作社建造机具库房、购置机具维修检测设备和农机信息网络设备给予多方面支持。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

(一)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每个合作社基本都做到了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发展目标等上墙,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机具台帐、作业台帐、维修台帐、收益账目,以及公积金提留等,在经营活动中实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作业、统一调配机车、统一维

修、统一结算,有的还制定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级评定办法,对合作社的服务、效能等进行等级评定,提高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服务的“品位”和效益。

(二)创办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一是村集体牵头,吸引农机大户和农民入社,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机作业服务。二是以种粮大户为主购置大型机具,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他们实现了玉米、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粮食得到了增产,达到了节本增效,降低成本和增收的目的。三是以农机技术骨干发起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他们懂技术能修理,会操作,并针对不适合当地实际的机具进行简单改进。他们为适应本地种植品种特点,改进适用的机具,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作业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四是以组织农业机械参加跨区作业为主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五是以农村能人为主,借助资金雄厚的基础,吸引农户入社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经营服务方式上按照市场的需求,产生了订单经营服务、协议合同服务、跨区作业服务、“一条龙”经营服务等形式,经营服务方式的创新,促进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壮大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实力,满足了农机户和广大农民的需要。

(三)业务范围广泛,服务内容多样。从事作业服务的有22家,占85%;从事跨区作业的有11家,占42%;从事订单作业服务的有8家,占30%;

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融资广泛,经营形式灵活,既扩大和延伸了单机作业经营范围和生产服务规模,又克服了一家一户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形式,也是加快农机化发展速度、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扶持下,优先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采用标准化连片作业,通过采用大机械、标准化作业,基本上实现了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使作物产量明显增加,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二)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农机合作社采用科技含量高的大机械连片作业,打破犁底层,建立“土壤水库”,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形成科学合理的土壤物理结构,抗旱排涝能力显著增强。经过农机合作社大型机械化作业后,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作物残茬、落叶和有机肥,培肥了肥力。深松的地块春季冷气散发快,促进作物早熟,提高作物品质,有效减少了来年病、虫、草害的发生。

(三)提高了农业机械利用率,降低了作业成本,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购置农机具上统筹考虑,注重实效,避免了重复购置和闲置等造成的损失浪费,解

决了农户分散经营、效率低下、无序竞争等问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具相对集中,在不误农时的前提下,统一机具检修、保养,统一配件、油料供应,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作业质量,统一安排农田作业和跨区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具的优势,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成本,减轻农民负担,达到以机养机,兴机惠农的目的。

(四)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解放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的矛盾,为外出打工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五)提高了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和作业标准。农机合作社的组建,既降低了作业成本,又改善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激发和带动了农机户的发展热潮。通过使用大马力配套农业机械,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全面提高,很多作业项目都能实现标准化,特别是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作业实现了新突破。

五、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资金不足,制约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其服务对象是农民,投资大、回报率低、经营季节性强,发展壮大靠个人投入是有限的。目前沂水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处于自由发展向规范发展的阶段,其成效还不够明显,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强,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缺乏扶持资金和银行贷款。

(二)农机合作社的数量少、农机品种单一,生产能力有限。

(三)农机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大中型机具与日俱增,场库棚建设不能适应机具增加的需要,造成了大量农机具的露天存放。加之农机具的使用周期短,存放时间长,风吹日晒,冰霜雪冻,使很多机具锈迹斑斑,损坏严重,不但缩短了机具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修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浪费,而且影响了机具的作业效率和使用年限,从而影响了农民投资购机的积极性,延缓了农业机械特别是大中型高性能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和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四)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粗放,运行机制不健全。农机专业合作社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经营的不多,在管理、作业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管理仍处于自由、自主的初级阶段,缺乏规范和必要的培训。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

(五)受土地承包经营制约,大机械与小地块矛盾突出,是影响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长期实行土地承包经营,一家一户小块经营的现状短时间内很难扭转,大

机械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难于开展连片作业,从而增加了农机作业成本,降低了农机使用率,严重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步伐。

(六)是农机合作社重机具使用轻保养维修,合作社普遍存在维修设备单一配件不全和维修人员缺乏等问题。

六、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

(一)领导重视,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资金投入。首先要争取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提供政策倾斜。其次要多方投入,建立和完善投资机制,逐步建立以国家资金投入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融资参股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信用贷款方面要给予政策倾斜,设立专项贷款项目。

(二)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要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机具场库棚建设给予支持和投入,同时要引导农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舍得投入,以适应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规范管理,加大培训力度。要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促进农机合作社在章程制定、工商登记、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盈余分配等方面加以规范。制定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四)合理集约经营土地、实行土地连片种植,推进农机合作社规模发展。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农机具等要素入股进社,或者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实行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通过对土地的重组、规划和平整,扩大土地规模面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解决小地块与大农机的矛盾。

建水县水果产业发展情况 第6篇

(殷宏 袁福喜 赵保生)

清水县水草丰茂,以黄牛饲养为主的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清水县县委、县政府把畜牧业作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抓,大力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通过制订出台优惠政策,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建设畜牧养殖基地,兴办养殖示范园区,整合畜牧业发展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疏通畜产品流通渠道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使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性产业之一。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截止2009年底,全县畜禽饲养量达259.2万头(匹、只),其中:牛饲养量10.56万头,猪饲养量39.72万头,羊饲养量9.86万只,鸡饲养量194.67万只。出栏各类商品畜禽104.22万头(匹、只),其中黄牛出栏5.12万头,生猪出栏22.2万头,羊出栏3.78万只,鸡出栏72.53万只,肉类总产量2.67万吨,蛋产量2.24万吨,奶产量0.076万吨。2009年新建的17个养殖小区全部投产,红堡李店、山门观音店等8个小区已达标规范生产。全面开工新建了永清镇苏屲村千头肉牛养殖示范园区和秦亭镇麦池沟养牛小区等9个养殖小区,6个肉牛养殖专业村,10个百头肉牛养殖场。全县累计建成养殖小区73个,其中:养牛小区33个、养猪小区23个、养鸡小区15个、养羊小区1个、综合养殖小区1个。发展规模养殖场154个,其中:养牛场26个、养猪场34个、养鸡场48个、养羊场8个。养殖专业村99个,规模养殖户12861户,规模饲养量达143万头(匹、只)。畜牧龙头企业累计达到11个。2009年,全县牧业产值3.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农民人均牧业收入685元。畜牧业已成为农林牧各业中发展最快,商品率最高的产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肉牛产业发展的优势及现状

1、产业发展基础扎实。一是基础母牛数量大。清水县群众有传统的养牛习惯,尤其是能繁母牛饲养积极性很高,饲养基础比较稳定,为肉牛产业大县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牛源保障。至目前,全县黄牛饲养量16.95万头,其中存栏能繁母牛6.64万头。二是肉牛良种化程度较高。全县每年冻配改良黄牛1.5万头以上,受胎率、繁殖率、繁活率分别为85%、88%、90%。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肉牛良种化程度达到80%以上。三是中东部地区5万头黄牛养殖基地已见雏形。山门、秦亭、草川、丰望、陇东、白沙、永清、红堡、黄门、新城等10乡镇已集中连片建设砖混结构的冬暖牛舍3000多座8万多m,建造混凝土结构永久性青贮池3000多套2.5万m。

2、饲草资源丰富。全县饲草及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达到7.934亿公斤,年载畜量为110.2万个羊单位。按2009年饲养量计算,322

全县草食畜共折合69.96万羊单位,尚空载40.24万羊单位,进一步在天然草场保护、人工草地建设、农作物秸秆利用等方面加大力度,狠下功夫,肉牛产业发展必将有较大的突破。

3、群众养牛的积极性高。随着近几年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参与肉牛养殖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县现有规模养牛户3900户,养牛专业村39个,规模养牛场16个,养牛小区33个,规模养牛饲养量达到3万多头,形成了县有区域、乡有特色、村有专业、户有专长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养牛业典型群体。

4、畜牧业服务体系健全。全县有畜牧技术推广站(包括种草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世行贷款畜牧综合发展项目办公室、科技养殖园区管委会、饲料厂、渔业站、牧工商服务站等县属畜牧技术推广站8个和乡镇兽医站18个,有县乡畜牧技术人员132人,其中:副高级职称5人,中级以上职称19人,初级职称98人,技术工人10人。设有村级服务点94个,全县260个行政村配备村级防疫员260名。县乡畜牧服务体系在黄牛改良、饲料加工、暖棚养畜、青贮氨化、疫病防治、市场信息等方面都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能为肉牛产业大县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5、市场优势明显。该县已建成六大活畜交易市场,肉牛外销河北、陕西等地,同时,通过大力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进一步完善了市场信息网络,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 3

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使全县肉牛的商品率明显提高,销售渠道不断疏畅,肉牛产业的市场前景一路看好。

6、政策环境良好。清水县历来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提出了各项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该县被列为甘肃省16个肉牛产业大县以来,县委、县政府又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出台了《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肉牛产业大县建设实施方案》,对肉牛产业大县建设的项目资金管理及整合、发展思路及目标、产业布局及主要建设任务、采取的措施及优惠政策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为肉牛产业大县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7、肉牛产业大县建设稳步推进。清水县紧紧抓住被列为甘肃省肉牛产业大县的良好机遇,按照“东南养牛,中部养鸡,西北养猪,适地养羊,林缘区发展生态放养鸡”的产业布局,大力推行标准化养殖,加快良繁体系建设,以黄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取得了比较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去年以来,共新建养牛小区14个,规模养牛场16个,规模养牛户450户,养牛专业村14个,黄牛冻配改良点10个,青贮氨化池4.55万立方米,冻配改良母牛2.6万头。“清水肉牛”已取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为肉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品牌支4

持。畜牧产业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家庭副业型向支柱产业型、由传统经营型向产业化经营转变。

三、肉牛产业发展思路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目标,以壮大标准化规模养牛为抓手,以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保障,以项目和招商引资为支持,以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为突破,以创建畜产品知名品牌和促进销售为动力,本着合理布局、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循环农业的理念,以草定畜,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把以养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发展思路:依托清水县资源优势和肉牛产业发展实际,按照“分散搞繁育,小区抓育肥,站所抓防疫,协会促流通,企业深加工”的总体发展思路,在鼓励全县18乡镇有养牛意愿、投资能力和发展条件的农户积极参与肉牛产业建设的同时,以山门、秦亭、草川、陇东、白沙、丰望、黄门、新城、红堡、永清、白驼等11个乡镇的170个村为重点,持续实施“万千百十”规模养牛工程。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天然草场的合理开发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依靠科技,积极推广良种繁育、饲草加工、标准化圈舍建设和疫病防控等综合配套技术。提升乡镇兽医站装备水平和服务水平,建立较为完善的良种繁育和畜牧服务体系。注重市场培育与建设,不断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建 5

肉牛品牌,力争实现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生产效益良好的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到2012年,逐步建成符合清水县资源状况及生态环境的优质高效的肉牛生产体系,推动清水县肉牛产业持续稳定地向现代化方向迈进。

(三)坚持原则:一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农民既是投资主体,也是经营和决策主体。建设肉牛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实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二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从资源、市场和潜力等要素着手分析研究,科学制定方案,选准突破口和重点,切实做到项目建设循序渐进、安全有效。三是科学养殖的原则。大力开展科技应用,坚持用典型引路,搞好示范乡、示范村、示范户建设,不断研究、总结、推广规范化、标准化养殖技术,提高养殖的综合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效益优先的原则。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着力引导、扶持发展一大批适度规模、高效益的养殖户,形成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格局。五是兼顾生态效益的原则。通过农业资源的合理配臵,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以舍饲为主,通过过腹还田,实现变废为宝,形成经济、生态的良性循环。

(四)预期目标

到2012年,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5.65万头,其中:存栏10.57万头,出栏5.08万头,实现“万千百十”工程的奋斗目标,即6

全县牛饲养量在万头以上的重点养殖乡镇9个;千头以上养牛专业村达到14个,千头以上肉牛养殖示范园区1个;百头以上的养牛小区(场)35个;10头以上母牛繁育和育肥户达到360户。种植牧草30万亩,其中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稳定在26万亩以上。牧业产值达到5.36亿元,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例达到38%以上,草食畜牧业比重达到40%以上。

四、存在的困难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存在的困难

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肉牛产业发展规划。目前,清水县制定的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缺乏系统性、前瞻性和综合性。二是龙头企业缺乏。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尤其是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空白,致使肉牛产品不能进行精深加工增值,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养殖效益不高。三是肉牛的商品率不高。由于受市场行情、养殖技术、养殖环境、饲草利用率低等因素影响,肉牛的商品率还比较低,养殖效益不高,影响了群众参与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四是建设资金缺乏。肉牛产业是一项周期长、系统性强、见效慢、高投入的产业,在建设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尽管甘肃省、天水市对该县肉牛产业建设给予了大力扶持,但是,与产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制约着肉牛产业大县建设的发展步伐。五是肉牛产品营销渠道不畅。由于缺乏肉牛产品营销经验,肉牛品牌的效益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不能有效带动产业发展。

2、提请解决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良种母牛养殖圈舍10栋2200平方米,肉牛育肥圈舍10栋2200平方米,青贮池20座5000立方米,饲料房、库房、管理房、防疫室、隔离室等1500平方米,同时配套排污及沼气池等设施。建成后,可存栏良种母牛500头,育肥牛500头。

2、良种引进:根据多年来肉牛养殖的经验,适合该县饲养的肉牛品种为西门达尔和夏洛莱,因此,建议引进这两个品种的母牛和育肥牛各500头,进行试验示范。

3、技术服务:针对该县目前肉牛养殖中存在技术不到位或欠缺的问题,建议在示范基地内长期开展饲草料青贮、微贮综合加工利用,犊牛早期断奶,肉牛短期育肥,配方饲料配制,疑难病诊治,科学饲养管理,等先进实用技术的综合利用,采取实际生产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培养一批技术人才和养殖能手,进一步提升该县肉牛养殖科技含量。并引进新品种肉牛开展人工冻配和实验,培育出适合我县饲养、养殖效益较好的肉牛新品种,并逐步在全县进行推广,不断提高该县肉牛良种率。

4、人才支持:以示范基地为平台,邀请肉牛体系专家与该县建立长期的技术支持关系,在技术推广、技术研发、饲养方法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以高校和研究所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为依托,长期提供适合该县畜牧业发展的新技术,建立系统、实用的8

肉牛养殖技术支撑体系,双方共同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技术研发中心,指导和解决该县畜牧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5、指导编制项目:不失时机地为该县提供国家关于扶持畜牧产业发展的新政策、新动向,指导筛选、论证、申报一批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产业建设项目,并指导完成 “十二五”畜牧业发展长远规划。通过项目与技术支撑,推动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产业发展壮大。

建水县水果产业发展情况 第7篇

营口市银监局:

随着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产业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紧密度越来越高,已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链各个环节对金融服务需求日益旺盛。盖州市作为一个重要的水果产区,我联社对水果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盖州农业基本情况

盖州市总面积2,924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辖21个乡镇,6个办事处,285个行政村,其中,农业人口62万,农户18万户,果树40万亩,约3100万株,其中水果大棚4万余座。盖州市2010年生产总值150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达5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500元,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二、金融支持水果产业种植情况

08年省政府制定了辽宁省设施农业三年规划,目前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盖州联社始终牢固树立‚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农业富民‛经济发展战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着力扶持水果设施农业建设及相关储藏销售环节,使农民逐渐摆脱 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束缚,走向靠设施、靠技术实现现代工厂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我社一心为农、勤廉高效的贴心服务下,如今,设施农业在我市已是遍地开花,农民发展水果设施农业生产的劲头儿越来越足,农业‚大棚‛已成为打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门的‚金钥匙‛。九垅地、九寨、二台、团山、太阳升、归州、什字街更是成为中心点,辐射着整个盖州地区设施农业发展。

在我市,以水果‚大棚‛为代表的设施农业早已成为农民认可的致富之路,但因其建设标准高,投入资金大,很多农民尽管清楚的知道水果‚大棚‛就是个‚小金库‛,却也只能望而兴叹。为解决这一限制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近两年,在全面做好‚支农‚工作的同时,盖州联社始终把支持设施农业建设作为信贷投放的重中之重,最大限度地满足设施农业建设的资金需求,有力助推了我市农业格局的大转变和农业经济的大发展。截至8月末,我社水果设施农业大棚贷款余额9720万元,支持农户5434户,大棚8100栋,面积9000余亩,全年累计投放信贷资金6314元。贷款方式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保证贷款为主,信贷质量相对较好,不良贷款控制在2%以下。

支持广大农户发展设水果施农业的同时,我社积极支持企业、个人从事水果收购、加工、储藏、销售,使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到餐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对推进农业 产业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伴随着如雨后春笋般的水果‚大棚‛一座座拔地而起,我市的设施农业虽数量可观却规模欠佳。为使其化零为整,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我社信贷人员经常将其他县区和周边乡镇的农户依靠水果‚大棚‛致富的成功典型向农户作以宣传,积极指导农户组建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完整的产销模式,提高防范市场风险能力。目前,我市已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233个。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法提供有效抵押担保措施的难题,我社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以对合作社社员贷款的方式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实例1:

‚咱们合作社的设施农业建设先后三次贷款408万,两级农信社的领导几次亲临调研,信贷人员无数次上门服务,却没吃过咱的一顿饭,拿过咱一分钱。‛在东城办事处古台子村兴业果品蔬菜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勤加提起农信社,就忍不住的连声赞叹。兴业果品蔬菜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10月注册成立。当时欲扩大生产规模新建一批大棚,种植反季水果,但苦于资金不足,想贷款又提供不了抵押担保措施。所在地东关信用社了解情况后,派专人对合作社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由于为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尚无先例,且合作社提供不了抵押担保措施,东关信用社负责人几次与联社领导联系沟通,研究分析并制定可行性 方案。经多方努力,在短短十几个工作日内,东关信用社以保证贷款的形式为合作社的41户社员发放了首批中长期农户贷款69万元。有了农信社资金的有力支持,合作社当年建起冷棚126个,并于次年获利80余万元。看到第一批‚淘金者‛浅尝丰收喜悦,更多的农户纷纷投身到设施农业生产之中。合作社的设施农业规模也在农信社接二连三的资金扶持下不断扩大,占地面积由最初的267亩发展到660亩,注册会员增至81户。如今,已成为全省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的古台子设施农业仍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年底实现了‚千亩千棚‛的产业规模,良好的发展态势使三年还款计划预计两年即可全部还清。

为使农户更加方便快捷的办理贷款手续,东关信用社信贷人员加班加点,甚至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挨家挨户上门做好贷款事项全程服务。为了避免农户私自改变贷款用途形成经营风险甚至造成损失,信用社还派专人对借款农户进行跟进服务,随时掌握大棚建设进度和生产经营情况,使资金有的放矢,确保专款专用。设施农业的蓬勃发展,不但富了古台子村的‚大棚‛生产户,也解决了全村300多人的就业问题,仅设施农业一项,全村人均打工收入即可达到六、七千元。全村一年四季几乎见不到闲人,冬季的‚猫冬‛现象也成为村里的历史。就连拉牛车的古稀老人唐金忠,也在设施农业建设中充分体现出劳动价值。去年冬季,他为合作社建 大棚拉运建材,三个月时间就赚取了16000元。捏着厚厚的钞票,唐金忠幸福对村里人宣称,这是他大半辈子以来所赚的最‚大笔‛收入。

实例2:

在沙岗镇惠屯村村民刘明志的‚大棚‛里,刘明志喜笑颜开的介绍说,他家的葡萄即将出售,目前最大串葡萄重达8斤1两,预计总收入近12万元,是以往种植果树收入的三倍。惠屯村的设施农业建设是全市设施农业建设中规模较大的一个。用老百姓的话说:‚咱村设施农业发展的好,咱们的‘腰包’鼓的快,除了政府优惠政策扶持外,更得感谢农信社的大力支持!‛2008年,惠屯村村民惠怀顺组织成立了盖州市联达果蔬专业合作社,将村子里的闲散土地集中起来建设施农业‚大棚‛,以种植‚晚红‛葡萄、灌木花和油桃为主。为助其迅速发展壮大,经多次贷前调查分析,2009年沙岗信用社共为合作社发放贷款211万元,支持‚大棚‛37户,年总产量达35万斤,产值200多万元;2010年9月,沙岗信用社集中向合作社社员发放贷款37户,金额307万元用于扩建大棚,在原有占地300多亩的基础上,合作社扩建300多亩,实现产值翻一番;2011年6月9日,联社再次集中审批联达果蔬专业合作社社员贷款28户,金额280万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目前信贷资金已全部用于大棚扩建,预计产值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50%--80%。实例3:

盖州市梁屯富辰西瓜专业合作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实施后,首家在盖州市工商局注册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注册时间2007年8月22日,注册号000001号,专业社位于盖州市梁屯镇,设立人数19人,注册资金为100万元人民币,合作社法人代表杨明利(任党支部书记、多次被评为辽宁省农民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营口市优秀共产党员,盖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合作社现有会员198名,种植面积5000亩,辐射周边种植面积万亩以上,年产量在8000万斤左右,主要生产品种西瓜有京欣1号、京欣2号;同时新品种引进陆续升级,品种还有锦王、澳霸

7、悬浮7等;葡萄有晚红、美人质、巨峰等。上市时间5月1日至8月15日,产品销往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沈阳、大连、鞍山、丹东等地。

2009年,在营口市、盖州市、梁屯镇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在梁屯村新街道南,拟建高效农业园区1000亩,首批工程300亩,待建工程700亩。其中已建投入生产冷棚150亩(80个);温室反季葡萄27栋,两项总投资485万元。政府投入打井32眼,架电2000米,修路2000米,排水3000米。

盖州市梁屯富辰西瓜专业合作社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产前服务多次对会员进行技术培训,每年三次以上技术培训(包括田间),多次邀请到省农大教 授博士讲座、盖州市农业中心经常派技术人员技术指导;产中服务,统一用药用肥,产品达到无公害,2008年3月6日特别开展无公害技术培训班;产后服务统一价格,统一销售,通过电视台、网站及时发布信息。富辰西瓜从2006年起参加历次省农博会,营口兴隆大家庭产品对接会。

盖州市梁屯富辰西瓜专业合作社各种手续齐全,其中包括:商标注册(富辰牌)、无公害产地认证、无公害产品认证、税务登记、税务发票、经纪人上岗证等,产品曾多次荣获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

为帮助富辰西瓜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带动周边农户走上共同致富道路,我社积极对其进行信贷支持,现合作社社员贷款余额120万元,有力保障了合作社发展的资金需求,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信用社自身效益,形成了‚多赢‛的局面。

在支持产业化水果生产的同时,我联社对零散农户的水果种植业也进行了积极支持,保障了农户从事水果生产的资金需求。在我社的金融支持下,盖州地区水果发展建设呈蒸蒸日上之势,全市水果产销两旺,形成了一条种植、加工、销售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全市年产值5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为农民朋友创出了一条致富‚金光大道‛。

三、金融支持水果相关产业情况

我联社积极支持水果储藏、深加工、物流等企业的资金 需求,一是积极营销、拓展开发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增加中小企业贷款服务覆盖面,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适宜的信贷产品和服务;二是对产权明晰、信誉度高、行业和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发展前景看好的涉农中小企业,将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对以农产品为产业链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中有市场、守信用龙头企业贷款将给予优先办理、特别办理、高效办理。

通过我联社的信贷支持,水果产品物流体系各企业迅速发展,不断壮大,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流通渠道更加畅通,通过水果集中储藏、集中加工、集中运输、减少了环节、降低了成本。

实例1:

盖州市永康果菜储藏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地址位于盖州市杨运镇六道河村,经营范围:果品、蔬菜储藏、农副产品销售。该公司占地面积8154平方米,建筑面积5364平方米,恒温库最大量可储藏果菜1000万斤。该公司现有职工50人,公司下设3个部门,财务部、生产技术部、销售部。其中大、中专学历5人,管理人员5人。

该公司主要经营购销水果、蔬菜储藏、农副产品销售,该公司与南方大城市广州、福建和北方边贸均有很好的客户关系。销售量逐年增加,解决了当地农民销售农副产品难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果品、蔬菜市场销售竞争激烈。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该公司扩建了恒温库和厂房,购进了先进的制冷设备,聘请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把关,储存的果品蔬菜新鲜、质量好。很受广大客户欢迎,储存的新鲜果品、蔬菜主要销往南方大城市广州、福建各大市场、超市和北方边贸。

该企业因收购水果流动资金不足向我社申请贷款500万元,经调查,永康果菜储藏公司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且对带动周边农户致富有着积极作用,是农业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社迅速为其办理了500万元贷款发放。

经调查,盖州苹果通过企业集中收购运输到沈阳销售,每斤成本可降低0.1元左右;运输到上海销售每斤成本可减低0.25元左右;运输到广州销售每斤成本可减低0.4元左右。

实例2:

营口中顺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13日,注册资金100万元,公司坐落于盖州市西海办事处西海村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水果、蔬菜加工、贮藏销售,公司主要经销辽南特产各种水果。公司现有20台冷藏集装箱车和2600平方米恒温冷库,并分别在熊岳和鲅鱼圈设水果购销办事处和水果海上运输办事处。

该公司是以水果经营为主,采取农户公司联合互动模 式,为1000户果农提供技术销售服务及资金支持,培植优良品种,提高水果品味,增加果农收入,现已形成5000亩优质巨丰葡萄基地,1000亩优质红提葡萄基地,1000亩李子基地,公司每年销往南方各城市各种优质水果5000吨,向北方销售沙糖桔、香蕉等水果,为水果配套经营建有2600平方米恒温库,可为广大水果运营商提供低成本的包装、保鲜储藏、冷藏海陆运输一套龙服务。

今年随着本地葡萄、李子等水果陆续成熟,公司陆续从果农手中收购水果,销往南方城市广东、湛江等地,计划收购葡萄1000吨、李子1000吨,资金缺口500万元。我社通过调查,该企业收购水果进行包装销售,有较好的销路,且直接解决了农户产品销售问题,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产品价格有着积极作用,我社迅速为其办理了500万元贷款的相关事宜。保障了该企业的资金需求,解决了农户水果销售的后顾之忧。

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建水县水果产业发展情况 第8篇

关键词:热带水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泸水

近年来,泸水县为了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的过渡发展,并充分发挥现有优势,提出并实行了结合传统林业以及现代林业的“八林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泸水县热带水果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现实是,由于泸水县的基础条件极为薄弱,资金技术短缺且民众的参与热情不高等,都或多或少的制约了泸水县发展热带水果产业的进程。基于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的经济发展模式,取长补短,在缓解客观以及主观因素对热带水果产业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落实“八林经济”的发展策略。

1 泸水县热带水果生产现状

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的泸水县,总面积约为3203km2,然而全县境内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却仅为1.28万hm2,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hm2,这就导致依靠土地是很难解决当地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的。与此同时,由于泸水县工业化程度很低,被生物学家誉为“植物王国”以及“世界雉鹛类的乐园”,这里年平均气温约为21℃,非常适合热带以及亚热带作物的生长,而这也是泸水县政府大力发展热带水果产业的重要依据。

目前,泸水县种植的热带水果主要包括柑桔、荔枝、芒果、香蕉、火龙果等。截止2015年12月底,泸水县热带水果种植面积为363.33hm2,其中柑桔133.33hm2,荔枝93.33hm2,芒果66.67hm2,香蕉46.67hm2,火龙果23.33hm2。全县热带水果产量8350t。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当地经济得到了增长,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管理过程中,仍然会暴露出一些问题。

2 泸水县热带水果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经营管理模式粗放

相较于云南省其他地区,泸水县人民受历史以及地区发展因素影响,仍然保留着广种薄收以及传统放养牲畜等传统观念,再加上果树的生长以及收获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使得很多热带水果不能及时为当地种植户带来经济收益。另外,由于泸水县正处于农业生物发展初期,基地建设也不集中规范,并没有形成规模优势,热带水果的生产规模化程度低,经营粗放,整体效益也很难达到预期。

2.2 热带水果品种单一

在泸水县大力发展热带水果产业,受当地发展历史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很大,且由于泸水县财政资金十分有限,很难引进一些知名的且经济效益好的品种,使得该地区在热带水果品种单一问题愈加严重,不仅生产效率差,同时由于种植管理不到位,很多水果的品质也难以得到保证,这就使得很多种植户很难凭借种植的水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除此之外,在泸水县也没有形成建立一套完善的品种繁育体系,这就导致品种杂乱以及产量低等问题难以妥善解决。

2.3 缺乏大型的龙头企业带动

在近些年来,泸水县虽然相继扶持并发展了一些较有潜力的龙头企业,也给当地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整体上看,位于泸水县境内的龙头企业还是存在散、弱、小以及少等缺陷,特别是缺少一些跨行业、跨地区、知名且带动力强的大型综合性龙头企业。与此同时,虽然泸水县已经引进并试种了很多热带水果,但是对于它们的深加工还相符薄弱,使得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3 泸水县积极应对热带水果生产问题的发展对策

3.1 转变原有的热带水果生产种植模式

很多热带水果的生产种植过程,具有前期见效慢且效益低的缺陷,在短期内很难有效改善当地果农的生活困境,这一现象在泸水县热带水果生产中较为普遍。由于泸水县境内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很少,人均耕地面积十分有限,仅仅依靠农田受益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是不现实的。所以,泸水县政府在大力发展热带水果种植业的同时,也采取了一定措施予以应对热带水果生产中带来的不利影响。举例来说,针对当地农户特别是失地农户在种植火龙果时,遇到的前期见效慢收益低等情况,大力推行并鼓励火龙果种植户采取林下养鹅的增收模式。泸水县农科局的全体党员以及江西社区还共同为其中六户失地农户捐款并购买了鹅苗以及饲料,鼓励其通过学习以及科学管理,来实现增产增收。

3.2 提高泸水县果农的正确认识

为转变当地果农的种植观念,泸水县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先进的宣传手段,比如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等,加强对热带水果种植的宣传力度,让果农充分了解到发展热带水果种植业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怎样的积极变化。与此同时,为鼓励果农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热带水果种植中,还应该将政府大力扶持热带水果种植的优惠政策纳入到宣传范围内,并有计划地向果农普及与热带水果种植相关的技术以及管理方式。通过上述手段,可以在充分调动果农种植热带水果热情的同时,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或集团参与到水果保鲜、深加工以及开拓市场的进程中来,从而为泸水县的热带水果生产销售打下坚实基础。

3.3 大力扶持发展大型龙头企业

目前,为了发展当地经济,改善果农的生活水平,泸水县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发展热带水果产业,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也使泸水县当地水果产业的发展初具规模。这时,想要进一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就不得不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基于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理念、设备与技术,用以提高省外以及省内水果产品加工企业的关注度,促使它们将资金或资源投入到泸水县热带水果产业中,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生产基地的建设水平。另外,还可以实行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各经济主体以及广大果农能将资本投入到热带水果的初级加工、运输以及销售等环节,创建具有当地特色的热带水果龙头企业,以此来达到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及综合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校财务每月工作计划表下一篇:全国组织会议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