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读后感范文

2024-06-25

李尔王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李尔王读后感 第1篇

《李尔王》约写于16,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杯具之一。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我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到达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终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

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因为自我的虚荣之心,害了自我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应当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我的前头。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的时候又怎样能够在自我的王位上做到此刻,又怎样能够把自我的国家治理得如此呢?可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为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正因为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人间真情。

可是,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偏偏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兴,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我的国家。小女儿科第丽霞是善良的、天真孝顺的,同时她也是固执冲动的,如果仅有自我明白自我的善良、孝顺又有什么用,既然明白自我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样貌的又为何不能在此争得一地之位,以此来为自我为老父铺好一条后路呢?坚持自我的尊严和作风是没错,可是人有的时候是需要用言语向他人表白说明的,有的时候言语比行动的作用要大得多。她也是幸福的,因为自我的一无所有而得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两个姐姐不曾也不可能拥有的,她是一向活在爱与被爱之中的。但同时她也是冲动的,因为父王受到了两个姐姐的狼心狗肺的对待而出兵讨伐她们,到最终失败受辱而死于狱中,这难道不是她的冲动吗?自我心善不忍,那也要在有把握之时做有把握之事呀,可她在自我没有准备完善的时候冒然地出兵又起有不败之理。

李尔王的大女儿吕甘和二女儿贡纳莉更不用说了,是一个狠毒、不忠、不孝、不贞、无知的女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我年迈的老父,为了自我心中喜欢的浪人而毁灭自我的家,更是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明白她们喜欢的那个男人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人,而他只是在不断地利用她们罢了,或许是因为她们是国土的拥有都而对待依附她们的丈夫不屑一顾,甚至骂自我的丈夫是懦夫,可怜的两个男人,因为权利而葬送了自我的幸福一生。她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为人妻、为人女的样貌,可能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吧!

那里最坏的、用谋最高一筹的应当说是葛罗斯脱的私生子爱特门了,为了家产、为了更高的地位同样是迫害自我同父异母的哥哥,更是害了一向把他当作孝子的父亲,这些对他来说还不够,居然用自我的相貌和花言巧语把所有的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有两个女人因为他的虚情假意而死于自我的手中,而他自我到最终一无所有,还葬送了自我。说真小人可恶,可像他这样的带着假面具的伪君子更是比真小人可恶得太多太多。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种伪善并不是他的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也不是他当初想要的,是周围的环境把他造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正因为他是个私生子,所以周围的人才会对他有种种不礼貌的称呼和对待,他和埃特加同为葛罗斯脱之子,可是他们的待遇却截然不一样,这就对伪善的他造成了一种很深很重的影响和内心的创伤,这难道是他的错吗?并不完全是,只可是是别人和社会对他有所不公罢了。

葛罗斯脱和遭遇与李尔王有相似之处,他是因为轻信了爱特门的话,遇到爱特门的告密而失去了自我的双眼,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可他找回了自我的孝顺忠心的儿子埃特加;他虽然失去了双眼,但他心中的那双眼亮了,不会因别人的外表而再轻易地想念他人了。

这个故事中最忠诚、忠心耿耿的人应当属肯脱这位老臣了,他因为自我的真言而被李尔王放逐,可他没有因为李尔王的昏慵而怀恨在心,更没有所以而离开这位可怜的老国王,他明白李尔王是一位好君主,只是太容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罢了,所以他要不辞辛苦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就在李尔王最艰难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时候都没有离开过他一步,甚至为这个从前的老国王而奔波,为他向善良的科第丽霞求救。应当说肯脱是一个聪明灵活的人,他明白自我该如何改变自我,最终李尔王的得救与小女儿的相识都是多亏了他。

这个故事虽是在遥远的古国,可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我们都喜欢甜言蜜语的人,喜欢夸赞之语,到最终不也正是它们害了我们嘛!这不正是对那些口蜜腹剑的阴谋家的谴责吗?在现实生活中现象和本质,外表和资料往往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因为现象和外表而失去理智成为下一个李尔王,“金光灿灿的并不全是黄金!”

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善与恶,伪与真的观念和标准,没有谁生下来就能够确定它们,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我们不可能像书中的故事那样有好的结果,我们都是要经历这些才能够真正地辨别它们的好与坏的,我们不能因为自我心中的渴望而失去辨别的理智,要抑制那位喜甜的爱好,如果没有尝到苦的滋味又怎样会明白甜的滋味呢?

李尔王读后感 第2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尔王》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尔王》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莎士比亚的名作《李尔王》,读完这本书后内心感受很深,所以想把我读后的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李尔王》主要讲述了:年迈的老国王李尔,决定把他的国土分给他的三个女儿。但他决定要根据女儿们语言表达对他爱的程度来分配每人所得的那一份国土。口蜜腹剑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虚伪的二女儿里根,尽说些甜言蜜语来骗取父王的欢心,而小女儿考狄利娅却说:“我只爱我的父亲!”李尔听了不高兴,觉得考狄利娅并不爱他,于是就把国土分给了另外两个女儿,将小女儿流落他乡。

李尔分完国土后轮流住在两个女儿的王宫中,可谁知两个女儿得到父王分配的权利和地位后原形毕露,并恶毒地对待她们的父王,最终甚至将他赶出了王宫。

无家可归的李尔,开始思念小女儿对他的爱,但自知已无颜应对考狄利娅。此时,考狄利娅已成为法国的王后。得知自我的父王被姐姐们赶出王宫后,决定把父王接回自我的王宫并为父亲报仇,于是带兵出征讨伐两个不孝的姐姐。

邪恶战胜不了正义,最终,考狄利娅胜利了。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说过的谎言终会因时间验证。撒谎的后果是残酷的,我们都要诚实待人,不能像书中的大女儿和二女儿一样欺骗自我的亲人,否则将会受到惩罚。

《李尔王》读后感2

我以往听过一个和《李尔王》有几分相像的童话,其中的国王也有两个口蜜腹剑的大女儿和一个直率的小女儿。当小女儿拒绝奉承父亲而被驱逐时,从她脸颊上流下的眼泪变为了晶莹剔透的钻石。最终国王意识到自我的错,顺着钻石铺成的路找回小女儿,童话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在《李尔王》中,科迪利娅的眼泪是轻小的水滴。仅有在肯特和读者的眼里它才和钻石一样价值连城,因为那是亲情和真理的象征。《李尔王》以杯具结束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以下两个。

首先,权力实在是十分诱人的东西。莎士比亚添加了一条情节线索说明这一点:同是葛罗斯特伯爵的儿子,爱德蒙的地位就比爱德加低。尽管大家都明白私生子不能选择是不是当个合法的孩子,他们还是对私生子抱有偏见。机敏狡猾的爱德蒙所以才向英格兰开始了自我争夺地位的战斗。亲情在这条线索中不那么重要,只是为了在两兄弟之间作比较控制变量而已。在爱德蒙接近胜利时他是多么风光,掌权者信任他,看清他诡计的父亲死去了,被他陷害的兄长沦落成流浪汉,只差一点他就能借着戈纳瑞和里甘登上国王的宝座。爱德蒙以不正当的方式挑战了命运,终究被正义和道德——即爱德加代表的精神吞噬了心志发了疯。虽然戈纳瑞和里甘对于权力的渴望没有那样夸张地落在文字上,她们的一言一行配合爱德蒙的地位战向读者展示了权力和欲望交织构成的无底洞。

其次,李尔没有反省自我的意识,而是空口指责儿女的可恨。李尔的性格乖戾。他将诅咒滥加于任何不按照他的意愿行事的人;他变化无常,有时喜欢听甜言蜜语,有时又喜欢弄臣带有讽刺意味的儿歌。他的性情除了表此刻自我身上以外,还充分地从女儿们身上显露。哪一个女儿没有遗传任何父亲的特征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贪婪无情;小女儿的善良宽容,不正是李尔的不一样侧面吗弄人的比喻“蜗牛背着一个屋子是因为能够把它的头缩在里面;它不会把屋子送给它的女儿,害得它的触角没地方安顿。”用“屋子”暗示国土和权力,用“触角”暗示这一家人脾气霸道的地方。坏脾气在宫廷里有阿谀奉承的大臣帮忙掩饰,蜕下这层虚伪的表皮李尔才得到了报应。杯具就在于李尔依然没有明白:做父亲的没有树立好榜样是不应当的。

作为一部戏剧,客观的描述让读者能从自我的角度理解故事。《李尔王》的悲情不是让泪水湿润读者的眼睛,而是让思考充斥读者的大脑。

《李尔王》读后感3

小妹为善,李尔为庸,二女为恶。

这是《李尔王》里所讲述的,从本不该出的错开始,从李尔对王位的放弃开始,不再有爱。只因大女儿为利放弃爱,只因小女已无权再爱。

第一个瞬间:“爱父若父”

年轻的李尔王,雄才大略,富有理想。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不愿意再忙碌于复杂的社会事务中,分土地仪式上,他想知道女儿有多爱她。

大女贡纳梨“爱父胜过一切”,次女吕甘“爱父亲以至于不能爱其他的一切”,小女科第丽霞却仅仅“爱父若父”,盛怒的李尔王让科第丽霞在没有任何嫁妆的情况下嫁给法兰西国王,将反对他的忠臣肯脱放逐,而他的国土,则成了贡纳梨和吕甘的“收获”。表面她们爱父,殊不知,这二人爱的仅是李尔的国土。

阿谀逢迎已成忠诚,真正的爱却不得不掩藏。

第二个瞬间:“老父衣百结,儿女不相识”

已经得到第一次财宝的李尔家二姐妹终于原形毕露,将李尔赶走,李尔的身边只剩下偷偷化妆并陪在他的身边被放逐囚徒肯脱和一个看透是非的弄人。穿过暴风雨,李尔终于明白了科第丽霞的“爱父若父”,他明白了小女儿将爱分给了每一个人,明白了两个长女的贪婪。终于恼怒至疯,不再理智。

已发生的事永远不可能改变,“三思而行”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记住的。

第三个瞬间:“叛国之父”

李尔的另一个忠臣葛罗斯脱有两个儿子,小儿子爱特门为争夺利益,害得大哥埃特加被逐,当其父在帮助李尔时,他眼看父亲被剜去双眼而无动于衷,而自己也深陷二女的情感纷争之中,无法自拔。

这一切终究为了什么?爱特门不愿知道,他只知道自己的利益就在前方。

很多人就是如此,始终目视前方:前方是利益,是自己;而不愿回头向后看:身后是亲人,是真爱。

第四个瞬间:“曲终人不归”

最终,死亡为一切画上了句号,李尔死了,他的三个女儿死了,爱特门父子也死了,想得到土地、利益和财富的,连同他们善良的亲人,一起去了,恶人死前也不知悔过,而李尔与科第丽霞相拥长眠。贡纳梨、吕甘和爱特门最终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他们的死,一无所有。

科第丽霞,那个在阴暗之下坚持去爱的人,她会永葆亲情。死亡抵挡不住科第丽霞的“爱父若父”,纵使已到天堂,他们也可以互相弥补人生最后那份缺失的爱。

而对于我们,或许没有纷争,没有不和,那么何不尽情享受亲情呢?向后看看,身后有始终如一疼爱我们的亲人。

《李尔王》读后感4

《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杯具之一。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我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到达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终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

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因为自我的虚荣之心,害了自我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应当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我的前头。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的时候又怎样能够在自我的王位上做到此刻,又怎样能够把自我的国家治理得如此呢?可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为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正因为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人间真情。

可是,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偏偏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兴,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我的国家。小女儿科第丽霞是善良的、天真孝顺的,同时她也是固执冲动的,如果仅有自我明白自我的善良、孝顺又有什么用,既然明白自我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样貌的又为何不能在此争得一地之位,以此来为自我为老父铺好一条后路呢?坚持自我的尊严和作风是没错,可是人有的时候是需要用言语向他人表白说明的,有的时候言语比行动的作用要大得多。她也是幸福的,因为自我的一无所有而得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两个姐姐不曾也不可能拥有的,她是一向活在爱与被爱之中的。但同时她也是冲动的,因为父王受到了两个姐姐的狼心狗肺的对待而出兵讨伐她们,到最终失败受辱而死于狱中,这难道不是她的冲动吗?自我心善不忍,那也要在有把握之时做有把握之事呀,可她在自我没有准备完善的时候冒然地出兵又起有不败之理。

李尔王的大女儿吕甘和二女儿贡纳莉更不用说了,是一个狠毒、不忠、不孝、不贞、无知的女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我年迈的老父,为了自我心中喜欢的浪人而毁灭自我的家,更是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明白她们喜欢的那个男人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人,而他只是在不断地利用她们罢了,或许是因为她们是国土的拥有都而对待依附她们的丈夫不屑一顾,甚至骂自我的丈夫是懦夫,可怜的两个男人,因为权利而葬送了自我的幸福一生。她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为人妻、为人女的样貌,可能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吧!

那里最坏的、用谋最高一筹的应当说是葛罗斯脱的私生子爱特门了,为了家产、为了更高的地位同样是迫害自我同父异母的哥哥,更是害了一向把他当作孝子的父亲,这些对他来说还不够,居然用自我的相貌和花言巧语把所有的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有两个女人因为他的虚情假意而死于自我的手中,而他自我到最终一无所有,还葬送了自我。说真小人可恶,可像他这样的带着假面具的伪君子更是比真小人可恶得太多太多。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种伪善并不是他的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也不是他当初想要的,是周围的环境把他造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正因为他是个私生子,所以周围的人才会对他有种种不礼貌的称呼和对待,他和埃特加同为葛罗斯脱之子,可是他们的待遇却截然不一样,这就对伪善的他造成了一种很深很重的影响和内心的创伤,这难道是他的错吗?并不完全是,只可是是别人和社会对他有所不公罢了。

葛罗斯脱和遭遇与李尔王有相似之处,他是因为轻信了爱特门的话,遇到爱特门的告密而失去了自我的双眼,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可他找回了自我的孝顺忠心的儿子埃特加;他虽然失去了双眼,但他心中的那双眼亮了,不会因别人的`外表而再轻易地想念他人了。

这个故事中最忠诚、忠心耿耿的人应当属肯脱这位老臣了,他因为自我的真言而被李尔王放逐,可他没有因为李尔王的昏慵而怀恨在心,更没有所以而离开这位可怜的老国王,他明白李尔王是一位好君主,只是太容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罢了,所以他要不辞辛苦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就在李尔王最艰难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时候都没有离开过他一步,甚至为这个从前的老国王而奔波,为他向善良的科第丽霞求救。应当说肯脱是一个聪明灵活的人,他明白自我该如何改变自我,最终李尔王的得救与小女儿的相识都是多亏了他。

这个故事虽是在遥远的古国,可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我们都喜欢甜言蜜语的人,喜欢夸赞之语,到最终不也正是它们害了我们嘛!这不正是对那些口蜜腹剑的阴谋家的谴责吗?在现实生活中现象和本质,外表和资料往往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因为现象和外表而失去理智成为下一个李尔王,“金光灿灿的并不全是黄金!”

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善与恶,伪与真的观念和标准,没有谁生下来就能够确定它们,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我们不可能像书中的故事那样有好的结果,我们都是要经历这些才能够真正地辨别它们的好与坏的,我们不能因为自我心中的渴望而失去辨别的理智,要抑制那位喜甜的爱好,如果没有尝到苦的滋味又怎样会明白甜的滋味呢?

《李尔王》读后感5

在暴风雨中李尔命令风、瀑布、电火(象征着风、水、火三大元素)来摧毁这个世界,进行末日审判。这场暴风雨不仅是外在的、现实的,更是李尔内心狂暴的暴风雨的体现。李尔的命令、行为看似是要毁灭这外在的世界,其实是要毁灭自己内心中固有的自我世界。而李尔之所以不命令地元素,是因为象征着地元素的土地早已经丧失,他构成自我世界的四大元素早已缺乏了其一。

从李尔的语言中可见其转变,他开始承认自己不再具有命令自然的能力(在罗马神话中国王是有掌控气候的能力),他是自然的奴隶,但他仍然要反抗自然,因为自然在滥用它的威力;他开始关心正义与邪恶,祈祷神灵发现逍遥法外的罪人、杀人的凶手、伪誓欺人的骗子、道貌岸然的逆伦禽兽;他开始反思自我,虽然其自我评价(并没有犯多大的罪、却受了很大的冤屈)有失公允;他认识到了自己困穷无告,开始珍惜身边微贱的东西。这些都是国王李尔所绝不可能思考的,这些都表明那个将李尔封闭起来的自我世界已经近于完全坍塌,李尔已经能感到真正的自然以及存在于社会中的运行规律以及人性中的高贵与丑恶。

最后来分析对高纳里尔和里根的审判。我们看到李尔在疯狂中又恢复了盛怒,坚决要审判二女。李尔所陷入的深刻的自我矛盾与斗争是因为二女而起。虽然这种痛苦使得李尔走出了自我世界,开始感受并看清真实的世界,但正是因为李尔感受到了真实的世界,他就愈发感到并了解了二女的残忍,因为她们剥夺他的并不仅仅是王权、国王的尊严、王性,而且意图剥夺的是他作为人的尊严。她们虽然打着教育李尔的旗号,但实质做的却远远超出了教育的范畴,直接违背了自然的原则。将父亲放逐在狂暴的暴风雨中,这无论如何都是逆天违性的,她们的狠毒,人性中的丑恶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用教育来掩盖的,理应受到审判。

在审判过程中,李尔在疯狂中反而透着一股清醒和理智,他要走请爱德伽做审判官,傻子做执法的同僚。这二者是《李尔王》全剧中在疯狂中看清自然、社会、人性的人物,并用他们看似疯狂的语言提点李尔。李尔指控高纳里尔的罪名是踢他的父王,而不是违背国王的命令。李尔的控诉更多地是偏向自然的关系、父女伦常的违背,而不是政治的,有关王权的。而他要剖开里根的身体也是为了要看看“究竟是什么天然的原因,她们的心才会变得这样硬”。李尔已经摆脱了以王权为核心的价值评判体系(由此又可证明他的自我世界已完全坍塌),转而去寻找自然的原则,去探寻人性的根本。

《李尔王》读后感6

《李尔王》称得上是莎翁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充分展现了人性中难以回避的丑陋,无以复加的残酷以及难以逃脱的悲哀;与此同时该剧也充分体现了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善良,不求回报的奉献,不离不弃的真诚以及感人至深的牺牲。整部剧充满着对王权、对社会、对正义、对人性、对自然、乃至对神的拷问及深思。本文以过往李尔为核心,以该剧中五个与李尔相关的重大场景为划分标准,细致考察李尔在整部剧中的转变以及其所受到的教育。

作为国王的李尔是专横的独裁权力者,这主要体现在其为小女儿考狄利娅抉择夫婿中。在考狄利娅触犯国王李尔之前,其是十分受疼爱的,李尔要分给她“比你的两个姊姊更富庶的土地”,而且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也能感受到这种偏爱,“他一向都是最爱我们妹妹的”。但当考狄利娅并没有按李尔的意图诉说对其的爱时,李尔不但剥夺了考狄利娅的土地,更是向她的两个追求者极力贬低考狄利娅。他直接劝勃艮第公爵“放弃他吧”,劝法兰西王“您还是丢开了这一个为天地所不容的坏人,另外去找寻佳偶吧”。即使在法兰西王执意选择考狄利娅后,李尔仍不忘诅咒他们,“你们不要想得到我的祝福”,致使法兰西王“盛怒而去”。国王李尔对女儿婚姻随意专断,反复无常;将心爱的女儿转瞬间称为坏人,其极致的专横可见一斑。

国王李尔不仅是专横的,更是愚昧的,极易受到蒙蔽的。他面对高纳里尔和里根的奉承,显得极其受用,认为其所说的就是她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完全没有一点怀疑的倾向,而面对考狄利娅的无话可说则擅意决断,根本不考虑考狄利娅所说是否是真实情况。而其在面对肯特为考狄利娅求情的死谏时,李尔根本不加思考,只是仗着君主的权威一昧地欲使肯特屈从,“闭住你的嘴巴”,最后剥夺了其官职并将其驱逐出境。

由此可见,国王李尔是一个专横、愚昧、易受人愚弄的宫廷王,他生活在由王权所构筑的自我世界中,王权将其完全封闭,令其行为、言语等都随心所欲、任意妄为,他看不到真实的世界,看不到社会的真相和真正的人性。讽刺的是,其悲剧恰恰起源于他基于王权的任意妄为,因为这使其失去了自我世界的根基——王权(分割国土事件),这迫使其自我世界崩塌,也迫使其开始认知真实的世界,而他也正是在悲剧的逐步进展中,逐渐受到教育,摆脱专横、愚昧乃至深入其血脉的宫廷王性。

《李尔王》读后感7

自从学过威尼斯商人以后,我就开始喜欢上莎士比亚的戏剧。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觉得他的语言是很风趣的,即使是在被翻译成中文以后。虽然读起来可能在某些地方会觉得有些可笑、有些夸张,但那却是在影射我们的生活,这其实最真实的。

再来说莎翁“四大杯具”之一的《李尔王》

“当我们生下地来的时候,我们因为来到了这个全是些傻瓜的广大的舞台之上,所以禁不住放声大哭”

我想这句话是很能揭示主旨的,什么是傻瓜,是那些心口如一而遭来不公待遇的人吗是那些即使不被信任也依旧忠诚的人吗莎士比亚告诉我们:当然不是。恰恰相反,那些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抛弃真情的人么,不惜工于心计的人么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如果有什么东西能够超越情感而去统领这个世界的话,那必须是冰冷黑暗的。

武断却不是傻瓜的李尔王——书的前一部分,写考狄利亚是三姐妹中最爱李尔的,却因为她没有虚假而华丽的词藻而遭到父亲的摒弃。我很气愤,觉得李尔终究会遭到报应的。果然,他最终被只爱财富的“好女儿”折磨得发狂了。有一点点解气的同时,我却开始并不憎恶李尔了。因为当他流浪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开始反思自我的错误,开始意识到考狄利亚的真挚和两个口蜜腹剑的女儿的卑劣时,我已经感受到了他心灵的柔软,尤其在他决定与考狄利亚同死时。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傻瓜,至少他是渴望爱的,至少在临死之前他回归了最纯真的人性。

与李尔比较他的两个大女儿,就卑劣的多了——虽然同样是难逃命运的惩罚,但她们至死也没有明白自我错在了哪里。她们的人生里没有亲情,也没有感情,仅有相互利用、相互伤害,去追求自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利益。我想这样的人是白走一遭的。

当然书中还有一群从始至终都象征着正义与完美的人们,这就包皮括世界上最善良的人——考狄利亚,对于考狄利亚,我只能用完美来形容了,不明白是因为她真的没有缺点,还是李尔王中丑陋的人太多了。但相比昏庸的父亲,狠毒而虚伪的两个姐姐,考狄利亚是善良、诚实、懂得真爱、盛气凌人的。虽然她的戏份很少,但必须是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她是因为善良而拥有气质的,这样的气质是容不得半点虚伪的。好人该有好报,我本以为她能够高贵地生活在法兰西国王身边,但很遗憾,这样一个女孩最终还是因为为父亲打抱不平而被害死了,难道善良也有错吗也许这是杯具中注定的吧——把完美的毁灭掉。

我想,李尔王中的一些事情如果真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不能理解的,但也许世界真的就是这样,只是我还没有看到过它的黑暗。我不明白当自我走出学校以后会应对着怎样的世界,我都期望远离谄媚和虚伪,坚守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纯真,不去做因为欲|望而失去理智的“傻瓜”。或许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做到这很难,但不经历谁又明白善于恶,伪与善的标准呢

向真诚的考狄利亚致敬!

《李尔王》读后感8

李尔王,相比哈姆雷特逊色太多,主要讲述了几种矛盾的社会关系:老人与子女、私生子与继承权、畸形的爱情,同时通过对两个家庭的纠葛,利用谎言与真相,把矛盾推向了高峰,形成了最后的悲剧效果。

老人与子女

李尔王老来昏聩,喜怒无常,喜欢听奉承的话,并引以为真,不能通过理性去判断是非,听信了大女儿和二女儿的甜言蜜语把自己的国土和权力分给了两人,并与拒绝逢迎、一心真诚的小女儿断绝了父女关系。作为老国王,放弃了权力,却保留了一百人的强大武装,再加上刚愎自用、反复无常的性格,让获得权力的两个女儿没有安全感,担心惹他不顺心的时候,给她俩带来生命危险,所以想方设法的削弱这一百人的武装力量,这也是李尔王与女儿们的矛盾焦点,成为了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动机。李尔王的决策,无疑是昏庸的,纵观中国历代王朝,除非死亡,没有一个君王会在自己有生之年主动放弃自己的权力,因为在这个位置上,权力意味着自己生命的保障,即使像乾隆帝做了太上皇,也仍然通过和珅把持着国家权力。包括现代社会的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处理,类似的例子也层出不穷,很多子女都是为了老人的遗产而去孝敬老人,当老人的资产如果已经到手,就会变得不能相处,恨不能老人早日归西,正所谓:老父衣百结,儿女不相识;老父满囊金,儿女尽孝心。父母子女的关系,不应该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而应该是在从情感和伦理上,这才是符合人性的,动物尚且懂得反哺,作为父母和子女都不应该唯物质论,这样才能和谐,才能共享天伦之乐,才能真正享受生命的美好。

私生子与继承权

私生子,自古就不是一个光彩的名称,由于父母的不负责任,私生子得不到公正的人权待遇,世俗的排挤与世人的歧视,让他的成长中充满了压力和障碍,最终导致性格的偏激和扭曲,在对地位和财产的继承权上,尤其不公正。这也是格罗斯特伯爵的私生子爱德蒙,一心想要得到公正的权益,抛弃了父子、兄弟的亲情关系,通过欺骗、告密等卑劣的手段去谋求自己想要的地位和财产。

畸形的爱情

比较戏剧的地方在于,李尔王的两个女儿,竟然同时爱上了格罗斯特的私生子爱德蒙,他们竟然会对爱德蒙通过自己卑劣的手段取得的成功欣赏有加,李尔王的二女儿想除掉自己的公爵丈夫,认为只有爱德蒙这样的人才会配得上自己的眠床,真是鱼找鱼虾找虾……由此可见,相同的价值观才是爱情的基础。故事的结局对他们也都是公正的,三人一同到地狱去做夫妻了。

谎言与真相

谎言与真相,李尔王与三个女儿,格罗斯特与两个儿子,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往往不一定是真相,真正的真相还要通过理智去判断,通过更多的观察去总结。因为,谎言往往会包装自己,针对人的需求和人性弱点,加以满足,才能实现欺骗的目的。因为所求不能得到正常的满足,所以才会先针对你想要的,给予满足或者满足的许诺,才能顺利的从你那里得到他想要的。有时候,当人进入某个通道之后,忠言、真相反而会没有生存之地,绝对的权力更会加剧这种情况的发生,当忠臣肯特向国王谏言时,被盛怒的李尔王放逐,丝毫没有一点儿犹豫与反思。

李尔王读后感 第3篇

关键词: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理论,人物性格,悲剧成因

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这两个对应的概念,最初是由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一书中提出。其中,圆形人物是指在小说中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其具有丰富的表现内涵,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的张力,这样的人物能丰富作品内涵,体现生活本真面貌,表达作品主题。圆形人物的塑造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复杂、丰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给读者一种多侧面、立体可感的印象,往往能够带来心灵的震动。而扁平人物是指小说中性格单一或某方面性格突出的人物。由于性格单一,相对缺乏变化,比较单薄。就《李尔王》中的一对核心矛盾,李尔王和考狄利娅而言,学者们通常只看到其性格中的一面,而将其归为扁平人物。例如张佑周在文章中对李尔王描述为“理性丧失、昏庸暴戾”。蒋学清等也同样描述到“作为父亲,昏庸暴戾与失去理性的性格导致了李尔悲剧的发生”。侯斌也将考狄利娅的性格单一归纳为“真诚、善良、博爱”。但笔者认为,莎士比亚在该剧中所塑造的这两个角色是复杂而丰富的圆形人物,他们有着不止一面的性格,也正是他们性格的多面性和矛盾性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和作品主题的体现。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其主要情节围绕着不列颠老国王李尔展开。他因年老疲惫,而想把国土分给高纳里尔、里根和考狄利娅三个女儿,由她们共同统治,从此颐养天年。他命令女儿们当着自己和众人的面表达对他的爱,并以此判断各自可得到的国土份额。不幸的是,他错误地相信了两个长女虚伪的甜言蜜语,将权力和国土交到了她们手中,而真正爱他的小女儿却因不愿阿谀奉承,被无情地剥夺了继承权。等他看清两个长女真正的本性时,已为时过晚,悲剧的发生也已不可避免。最后,深爱他的小女儿考狄利娅被杀,他也因为过度悲伤,崩溃而死。

根据莎士比亚在剧中对李尔王的描写,他通常被定义为一个昏庸,刚愎自用,性格暴躁且迂腐的国王。正是他不分忠奸,听信甜言蜜语,一手促成了整个悲剧的发生。但事实上,是分割国土这个决定把一切引向悲剧。李尔王召集大臣和女儿们,这样说道:“告诉你们吧,我已经把我的国土划成三部,我因为自己年纪老了,决心摆脱一切事物的牵萦,把责任交卸给年轻力壮之人,让自己松松肩,好安安心心的等死。”从话中可以看出,李尔王已经决心放弃所有权利,退居幕后。在进一步被考狄利娅激怒后,他把所有的国土和权力都分给了另外两个女儿,并对两个女婿说:“我把我的权力,特权和一切君主的尊荣一起给了你们。我自己只保留一百名骑士,在你们两人的地方按月轮流居住,由你们负责供养。除了国王的名义和尊号以外,所有行政的大权、国库的收入和大小事务的处理,完全交在你们手里。”在权力至上的宫廷中,把一切权力都让渡,也就意味着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了别人。李尔王的昏庸不完全在于以女儿们嘴上所表达的爱来给她们分配国土。作为一个年老的国王,同时也是一个独自抚养三个女儿的父亲,性情浪漫的他期待和渴望听到自己女儿爱意的表达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只听信于两个口是心非的女儿的确有错,但最致命的错更在于他幻想自己在失去所有权力后还能得到同样的尊重和爱戴。正如忠心耿耿的大臣肯特冒死劝谏到的,“赶快撤销你的分土授国的原议,否则要我的喉舌尚在,我就要大声疾呼,告诉你你做错事啦。”肯特清楚地看到,分土授国就意味着李尔王将要失去所有的权力,将注定成为悲剧的开始,这才是他极力劝说李尔王收回旨意的真正原因。李尔王不仅仅只是昏庸、愚蠢的,浪漫、渴求爱,但又过分幼稚和自负是他性格中的另一面。正是他在多重性格的作用下,才作出了分土授国这个荒唐的决定。读者也借此可清楚看到,王权才是一切的根本,是最重要的东西,也随时可能成为一切悲剧的导火线。

就考狄利娅而言,有的学者认为考狄利娅的本性是全善的,是诚实正直的。也有学者从宗教的角度解析,将其定义为基督教耶稣一般的角色,仁慈、高贵而圣洁,象征着基督教无私的救赎。[6]但作为年纪尚轻的小公主,她养尊处优,备受宠爱,免不了养成叛逆、任性的性格。从戏剧开始,读者们就容易有这样的疑问,善良温顺的考狄利娅明明深爱着自己的父亲,而且这种爱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肯定甚于自己的姐姐们,但为何向父亲表达自己的爱会变得如此的难以启齿呢?即使是不愿意撒谎,但也不至于在父亲一再的追问下,还是只用简单至极的“nothing”一词来回答。从她的言语中不难看出,她与姐姐们的关系并不好。她自视清高,看不惯姐姐们的虚伪与谎言,因此不愿与她们同流合污。见父亲如此糊涂而轻易地相信姐姐们的谎言,出于与父亲赌气,她才执意不愿多言一词。她对父亲说道:“我的姐妹们要是用他们整个的心来爱您,那么她们为什么要嫁人呢?要是我有一天出嫁了,那接受我的忠诚的誓约的丈夫,将要得到我的一半的爱,我的一半的关心和责任,假如我只爱我的父亲,我一定不会像我的两个姐姐一样再去嫁人的。”由此可见,她是非常看不惯姐姐们满嘴空洞的甜言蜜语。她过于年轻和幼稚,对于亲情和爱情也没能作出正确的定义和区分。在她的价值观里,爱必须是完全纯粹的,绝对全心全意的,她简单地认为一个人对爱情的付出必然会导致其对亲情的疏离,而事实远不是如此的苛刻和绝对。因此,作为小公主的考得利亚,是诚实善良的,但同时也是高傲、任性和幼稚的。同时,考狄利娅深知父亲的糊涂和姐姐们的虚伪,也清楚如果自己不顺着父亲的旨意,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仍然不顾及大局,任着自己的性子与父亲对抗,以至于激怒父亲。在这种场合有这样的表现,明显不够成熟和识大体。考狄利娅后来又再次强调,“只是因为我缺少像人家那样的一双献媚求恩的眼睛,一条我所认为的可耻的善于逢迎的舌头,虽然没有了这些使我不能再受您的宠爱,可是惟其如此,却使我格外尊重自己的人格。”由此可看出考狄利娅自视甚高,很是在意自己的人格,不肯向任何人低头,哪怕是面对这么深爱着自己的父亲,也不愿作出让步。但作为国王的父亲已经当众宣布了分封国土的规则,为了维持国王的颜面和威信,再加上年老判断力下降,在被考狄利娅一次次激怒后,他不得不选择严厉的惩罚自己最爱的小女儿考狄利娅,也同样是想借机驯服她那倔强、任性的个性。在最后与大家告别时,考狄利娅说道,“总有一天,深藏的奸诈会渐渐显出它的原形,罪恶虽然可以掩饰一时,免不了最后出乖露丑。”即便是在最后临走时,考狄利娅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执拗和傲慢,不断表达着对姐姐们虚伪的行为的不满。在剥夺考狄利娅继承权这个决定上,李尔王与考狄利娅一样,表现出来的是高傲而不愿妥协,不得不说,作为位高权重的国王,他是昏庸和不理智的。但纵观整个情节的推进,考狄利娅同样也是整个悲剧的促成者,正是她性格中的任性、倔强、傲慢一步步都把自己和父亲逼入深渊。正如福斯特所言,“一个严肃的或悲剧性的扁平人物是容易惹人厌烦的……唯有圆形人物才能在某一段时间内扮演悲剧角色。”考狄利娅的诚实善良是可贵的,但我们也需看到她作为一个圆形人物,其性格是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的。假如考狄利娅是单调的扁形人物,性格中只具有善良、顺从的因素,她与父亲之间的矛盾也无法积累至爆发点,从而戏剧的情节也是无法顺利推进下去的。换句话说,考狄利娅的性格因素为自己被驱逐和最后死亡的悲剧添上了必不可少的一笔。

本文从戏剧第一幕第一节的对话着手,运用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理论,对李尔王和考狄利娅的性格进行了新的解析,从而得出李尔王和考狄利娅都是具有多重性格的圆形人物。正是他们性格中的矛盾性和多面性,推动着戏剧情节的发展。李尔王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王权的丧失,而考狄利娅也并不能被称为全善者,其性格的任性、固执和傲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我悲剧的促成因素,同时推动着这个悲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Bradley A C.Shakespearean Tragedy[M].Palgrave Macmillan,2006.

[2]邓晓芒.中西文化视域中真善美的哲思[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4]侯斌.永远的真情、博爱——也说《李尔王》中的考狄利娅[J].河西学院学报,2005(1):82-85.

[5]胡亚文.从基督教文化传统解读《李尔王》中主人公考狄利娅的“死亡”命运在基督教光照下“考狄利亚之死”的非世俗意义[J].才智,2009(1):197-198.

[6]蒋学清,许杰.《李尔王》悲剧的成因与现实意义[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9-102,107.

[7]陆谷孙.莎士比亚研究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李伟民.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9]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悲剧集[M].朱生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0]张雪桦.浅谈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中的人性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6-108.

[11]赵炎秋.对文学评价标准的反思──兼论圆形人物与扁形人物的美学价值[J].人文杂志,1999(4):137-141.

李尔王(节选) 第4篇

李尔王宫中大厅

李尔 ……告诉我,你们中间哪一个人最爱我?我要看看谁最有孝心,最有贤德,我就给她最大的恩惠。高纳里尔,我的大女儿,你先说。

高纳里尔 父亲,我对您的爱,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我爱您胜过自己的眼睛、整个的空间和广大的自由;超越一切可以估价的贵重稀有的事物;不亚于赋有淑德、健康、美貌和荣誉的生命;不曾有一个儿女这样爱过他的父亲,也不曾有一个父亲这样被他的儿女所爱;这一种爱可以使唇舌无能为力,辩才失去效用;我爱您是不可以数量计算的。

考狄利娅 (旁白)考狄利娅应该怎么好呢?默默地爱着吧。

李尔 在这些疆界以内,从这一条界线起,直到这一条界线为止,所有一切浓密的森林、膏腴的平原、富庶的河流、广大的牧场,都要奉你为它们的女主人;这一块土地永远为你和奥本尼的子孙所保有。我的二女儿,最亲爱的里根,康华尔的夫人,你怎么说?

里根 我跟姊姊具有同样的品质,您凭着她就可以判断我。在我的真心之中,我觉得她刚才所说的话,正是我爱您的实际的情形,可是她还不能充分说明我的心理:我厌弃一切凡是敏锐的知觉所能感受到的快乐,只有爱您才是我的无上的幸福。

考狄利娅 (旁白)那么,考狄利娅,你只好自安于贫穷了!可是我并不贫穷,因为我深信我的爱心比我的口才更富有。

李尔 这一块从我们这美好的王国中划分出来的三分之一的沃壤,是你和你的子孙永远世袭的产业,和高纳里尔所得到的一份同样广大、同样富庶,也同样佳美。现在,我的宝贝,虽然是最后的一个,却并非最不在我的心头;法兰西的葡萄和勃艮第的乳酪都在竞争你的青春之爱;你有些什么话,可以换到一份比你的两个姊姊更富庶的土地?说吧。

考狄利娅 父亲,您生下我来,把我教养成人,爱惜我、厚待我;我受到您这样的恩德,只有恪尽我的责任,服从您、爱您、敬重您。我的姊姊们要是用她们整个的心来爱您,那么她们为什么要嫁人呢?要是我有一天出嫁了,那接受我的忠诚的誓约的丈夫,将要得到我的一半的爱、我的一半的关心和责任;假如我只爱我的父亲,我一定不会像我的两个姊姊一样再去嫁人的。

李尔 年纪这样小,却这样没有良心吗?

考狄利娅 父亲,我年纪虽小,我的心却是忠实的。

李尔 好,那么让你的忠实做你的嫁奁吧。凭着太阳神圣的光辉,凭着黑夜的神秘,凭着主宰人类生死的星球的运行,我发誓从现在起,永远和你断绝一切父女之情和血缘亲属的关系,把你当作一个路人看待……

第三幕 第三场(节选)

葛罗斯特城堡中的一室

葛罗斯特及爱德蒙上。

葛罗斯特 唉,唉!爱德蒙,我不赞成这种不近人情的行为。当我请求他们允许我给他(注:被大女儿逐出门的李尔王)一点援助的时候,他们竟会剥夺我使用自己的房屋的权利,不许我提起他的名字,不许我替他说一句恳求的话,也不许我给他任何的救济,要是违背了他们的命令,我就要永远失去他们的欢心。

爱德蒙 太野蛮、太不近人情了!

葛罗斯特 ……王上受到这样的凌虐,总有人会来替他报复的;已经有一支军队在路上了;我们必须站在王上的一边。我就要找他去,暗地里救济救济他;你去陪公爵谈谈,免得被他觉察了我的行动。要是他问起我,你就回他说我身子不好,已经睡了。大不了是一个死——他们的确拿死来威吓——王上是我的老主人,我不能坐视不救。出人意料之外的事情快要发生了,爱德蒙,你必须小心点儿。(下。)

爱德蒙 你违背了命令去献这种殷勤,我立刻就要去告诉公爵知道;还有那封信我也要告诉他。这是我献功邀赏的好机会,我的父亲将要因此而丧失他所有的一切,也许他的全部家产都要落到我的手里;老的一代没落了,年轻的一代才会兴起。(下。)

第五幕 第三场(大结局节选)

多佛附近英军营地

肯特 自从您开始遭遇变故以来,我一直跟随着您的不幸的足迹。

李尔 欢迎,欢迎。

肯特 不,一切都是凄惨的、黑暗的、阴郁的,您的两个大女儿已经在绝望中自杀了。

……

一军官上。

军官 启禀殿下,爱德蒙死了。

奥本尼 他的死在现在不过是一件无足重轻的小事。各位勋爵和尊贵的朋友,听我向你们宣示我的意旨:对于这一位老病衰弱的君王,我们将要尽我们的力量给他可能的安慰;当他在世的时候,我仍旧把最高的权力归还给他。(向爱德伽、肯特)你们两位仍旧恢复原来的爵位,我还要加赉你们额外的尊荣,褒扬你们过人的节行。一切朋友都要得到他们忠贞的报酬,一切仇敌都要尝到他们罪恶的苦杯——啊!瞧,瞧!

李尔 我的可怜的傻瓜给他们缢死了!不,不,没有命了!为什么一条狗、一匹马、一只耗子,都有它们的生命,你却没有一丝呼吸?你是永不回来的了,永不,永不,永不,永不,永不!请你替我解开这个纽扣;谢谢你,先生。你看见吗?瞧着她,瞧,她的嘴唇,瞧那边,瞧那边!(死。)

……

(选自《莎士比亚悲剧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品 读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其对人性的刻画可谓淋漓尽致,无与伦比。

《李尔王》主线讲述的是:大不列颠国的李尔王,因年事已高打算把国土分给三个女儿和女婿,大女儿和二女儿,甜言蜜语,阿谀奉承,赢得李尔王的宠信而分得国土和世袭身份,小女儿却因实话实说一无所得,并被李尔王厌弃驱逐。李尔王离位,大女儿和二女儿一步步逼得他流落荒郊野外。远嫁法国的考狄利娅得知后,率军攻入。但战事不利,考狄利娅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

戏剧的副线:葛罗斯特伯爵家的庶子爱德蒙,为了争夺爵位封地,设计陷害亲哥哥爱德伽,使得哥哥与父亲反目成仇,爱德伽只好装疯卖傻乞讨流浪。爱德蒙还告发自己的父亲,意图谋取他的权财。最终事情败露,爱德蒙在与哥哥的决斗中死去。

李尔王,刚愎自用,年老昏聩,权力欲盛,读来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明”。而大女儿、二女儿自私自利,置亲情于不顾,冷漠无情甚至无耻,读来更令人咬牙切齿。

整部戏剧,热情奔放、文采斐然,以暴风雨般毁灭的形式——悲剧的结局,让贪婪的飓风风卷残云。在有限而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在人性的大考验中,李尔王和他的大女儿、二女儿以及爱德蒙等人,因对权力金钱的贪婪和他们人性的自私冷酷,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爱德伽、肯特、奥本尼等正面的角色,则像一股正义的力量,用善良与忠诚战胜了邪恶,给冰冷的世界以温暖的微光。正如剧中人物奥本尼所说:“一切朋友都要得到他们忠贞的报酬,一切仇敌都要尝到他们罪恶的苦杯。”善良与忠诚,无疑是救赎人性贪婪、自私、冷酷的良方。

《李尔王》读后感 第5篇

暑假,我精读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从中学到了很多,我觉得比起文学本身的东西,《李尔王》给我的更多是人性,理性的思考。首先,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它。《李尔王》这部作品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从此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故事曲折而又悲惨,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启示和感悟。

现在我们简单剖析下书中的人物和内容吧。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因为自己的虚荣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应该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悲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己的前头。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的时候又怎么能够在自己的王位上做到现在,又怎么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如此呢?可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为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正因为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人间真情。

可是,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偏偏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兴,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小女儿科第丽霞是善良的、天真孝顺的,同时她也是固执冲动的,如果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善良、孝顺又有什么用,既然知道自己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样子的又为何不能在此争得一地之位,以此来为自己为老父铺好一条后路呢?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作风是没错,可是人有的时候是需要用言语向他人表白说明的,有的时候言语比行动的作用要大得多。她也是幸福的,因为自己的一无所有而得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两个姐姐不曾也不可能拥有的,她是一直活在爱与被爱之中的。但同时她也是冲动的,因为父王受到了两个姐姐的狼心狗肺的对待而出兵讨伐她们,到最后失败受辱而死于狱中,这难道不是她的冲动吗?自己心善不忍,那也要在有把握之时做有把握之事呀,可她在自己没有准备完善的时候冒然地出兵又起有不败之理。

李尔王的大女儿吕甘和二女儿贡纳莉更不用说了,是一个狠毒、不忠、不孝、不贞、无知的女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己年迈的老父,为了自己心中喜欢的浪人而毁灭自己的家,更是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知道她们喜欢的那个男人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人,而他只是在不断地利用她们罢了,或许是因为她们是国土的拥有都而对待依附她们的丈夫不屑一顾,甚至骂自己的丈夫是懦夫,可怜的两个男人,因为权利而葬送了自己的幸福一生。她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为人妻、为人女的样子,可能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吧!

这里最坏的、用谋最高一筹的应该说是葛罗斯脱的私生子爱特门了,为了家产、为了更高的地位同样是迫害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更是害了一直把他当作孝子的父亲,这些对他来说还不够,居然用自己的相貌和花言巧语把所有的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有两个女人因为他的虚情

假意而死于自己的手中,而他自己到最后一无所有,还葬送了自己。说真小人可恶,可像他这样的带着假面具的伪君子更是比真小人可恶得太多太多。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种伪善并不是他的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也不是他当初想要的,是周围的环境把他造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正因为他是个私生子,所以周围的人才会对他有种种不礼貌的称呼和对待,他和埃特加同为葛罗斯脱之子,可是他们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这就对伪善的他造成了一种很深很重的影响和内心的创伤,这难道是他的错吗?并不完全是,只不过是别人和社会对他有所不公罢了。

葛罗斯脱和遭遇与李尔王有相似之处,他是因为轻信了爱特门的话,遇到爱特门的告密而失去了自己的双眼,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可他找回了自己的孝顺忠心的儿子埃特加;他虽然失去了双眼,但他心中的那双眼亮了,不会因别人的外表而再轻易地想念他人了。

这个故事中最忠诚、忠心耿耿的人应该属肯脱这位老臣了,他因为自己的真言而被李尔王放逐,可他没有因为李尔王的昏慵而怀恨在心,更没有因此而离开这位可怜的老国王,他知道李尔王是一位好君主,只是太容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罢了,所以他要不辞辛苦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就在李尔王最艰难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时候都没有离开过他一步,甚至为这个从前的老国王而奔波,为他向善良的科第丽霞求救。应该说肯脱是一个聪明灵活的人,他知道自己该如何改变自己,最后李尔王的得救与小女儿的相识都是多亏了他。

李尔王读后感 第6篇

老人与子女

李尔王老来昏聩,喜怒无常,喜欢听奉承的话,并引以为真,不能经过理性去确定是非,听信了大女儿和二女儿的甜言蜜语把自我的国土和权力分给了两人,并与拒绝逢迎、一心真诚的小女儿断绝了父女关系。作为老国王,放弃了权力,却保留了一百人的强大武装,再加上刚愎自用、反复无常的性格,让获得权力的两个女儿没有安全感,担心惹他不顺心的时候,给她俩带来生命危险,所以想方设法的削弱这一百人的武装力量,这也是李尔王与女儿们的矛盾焦点,成为了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动机。李尔王的决策,无疑是昏庸的,纵观中国历代王朝,除非死亡,没有一个君王会在自我有生之年主动放弃自我的权力,因为在这个位置上,权力意味着自我生命的保障,即使像乾隆帝做了太上皇,也仍然经过和珅把持着国家权力。包括现代社会的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处理,类似的例子也层出不穷,很多子女都是为了老人的遗产而去孝敬老人,当老人的资产如果已经到手,就会变得不能相处,恨不能老人早日归西,正所谓:老父衣百结,儿女不相识;老父满囊金,儿女尽孝心。父母子女的关系,不应当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而应当是在从情感和伦理上,这才是贴合人性的,动物尚且懂得反哺,作为父母和子女都不应当唯物质论,这样才能和谐,才能共享天伦之

乐,才能真正享受生命的完美。

私生子与继承权

私生子,自古就不是一个光彩的名称,由于父母的不负职责,私生子得不到公正的人权待遇,世俗的排挤与世人的歧视,让他的成长中充满了压力和障碍,最终导致性格的偏激和扭曲,在对地位和财产的继承权上,尤其不公正。这也是格罗斯特伯爵的私生子爱德蒙,一心想要得到公正的权益,抛弃了父子、兄弟的亲情关系,经过欺骗、告密等卑劣的手段去谋求自我想要的地位和财产。

畸形的感情

比较戏剧的地方在于,李尔王的两个女儿,竟然同时爱上了格罗斯特的私生子爱德蒙,他们竟然会对爱德蒙经过自我卑劣的手段取得的成功欣赏有加,李尔王的二女儿想除掉自我的公爵丈夫,认为仅有爱德蒙这样的人才会配得上自我的眠床,真是鱼找鱼虾找虾……由此可见,相同的价值观才是感情的基础。故事的结局对他们也都是公正的,三人一同到地狱去做夫妻了。

谎言与真相

谎言与真相,李尔王与三个女儿,格罗斯特与两个儿子,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往往不必须是真相,真正的真相还要经过理智去确定,经过更多的观察去总结。因为,谎言往往会包装自我,针对人的需求和人性弱点,加以满足,才能实现欺骗的目的。因为所求不能得到正常的满足,所以才会先针对你想要的,给予满足或者满足的许诺,才能顺利的从你那里得到他想要的。有时候,当人进入某个通道之后,忠言、真相反而会没有生存之地,绝对的权力更会加剧这种情景的发生,当忠臣肯特向国王谏言时,被盛怒的李尔王放逐,丝毫没有一点儿犹豫与反思。

上一篇:描写人物高兴神态句子下一篇:八年级地理上册测试题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