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gkh课件

2024-06-09

幼儿园gkh课件(精选5篇)

幼儿园gkh课件 第1篇

学会g、k、h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年级语文gkh课件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教学目的:

1、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

2、掌握g、k、h和单韵母a、e、u拼读方法。

3、会正确书写三个声母。

教学准备:

挂图,gkh小图片,写有音节的小黑板,带声调的音节卡片,在黑板上画好四线三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插图,指导学生看图、交流。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想看看吗?

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评价:真会观察,会用词,不简单)

2、告诉同学们一个秘密,我们今天要认识的3位声母宝宝就藏在图中,谁能把它们找出来?

(出示 “g、k、h”的字母)瞧!它们出来了。(教师模仿卡通人物说话)“小朋友们好,我们是g、k、h声母宝宝,希望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3、板书课题

二、学习声母g、k、h的发音

师:你想先认识谁?

(一)学习声母g

师:(出示小图)谁来跟鸽子打个招呼?生:鸽子,你好吗?鸽子,你好……

1、鸽子的“鸽”发音再轻一点,短一点儿,就是声母g的发音。(出示声母卡片g)

2、谁能给大家读一读这个声母,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对了吗?指名示范读。

2、学生评议。

3、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4、记清形。

师:名字会叫了,再看看他的样子,你有什么发现?

5、编儿歌

如果把你的发现编成顺口溜就更好了。

生1:像个9字g、g、g。

生2:像个花环g、g、g。

(二)学习声母K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一下子就交了个新朋友,朋友多了快乐多,我们再来交交新朋友。

1、出示图片蝌蚪,问:他的名字谁会叫?

2、蝌蚪的蝌发音轻一点儿,短一点儿,就是k的发音。指导发好“k”的音。(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条,放在嘴前,发g、k,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指名读

4、g、k对比读,发现异同。

(1)我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这两个声母,其它同学认真观察他的口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指名说发现。(口型基本相同)

(3)能发现这两个声母的相同之处很不简单,不过,要发现它们的不同可就更难了,有信心吗?那就做好准备仔细观察,瞧!我把小纸片放到嘴巴前面,对着纸片发gk的音,你又有什么发现?

(4)指名说,(k在发音时送气,g发音时不送气)

5、巩固gk的发音,开火车读。

6、编儿歌。

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K。

(三)学习声母h

让我们来认识最后一位新朋友,他就是——“h”。

谁来当小老师?

1、指名读、跟读、开火车读。

2、记清形。

谁能用编儿歌的办法记住h.四、学习二拼音节

1、小黑板出示音节:ga ka ha ge ke he gu ku hu

顺口溜编得真好!看来,大家已经和gkh交上了朋友,瞧!有几个韵母宝宝也和声母gkh交上了朋友。

2、指导ga的拼读,复习拼读方法。

你能指出这些音节的声母、韵母吗?

3、打开书,和你的同桌在一块练习拼读。不会的可以请周围的同学帮忙。(小组内尝试练读,小组长领读)

会了吗?我可要检查了,请大家做好准备,4、开火车拼读。

5、快速准确拼读。如:kǎ kū hé gù hǔ

现在加点难度,还会拼吗?

6、再加点难度,先拼读音节,再给它组词。

七、指导书写。

1、出示:请大家仔细观察gkh在四线三格中所占的位置,谁能给大家说说。

2、教师相机板书:边范写边口述书写要领。

3、学生练习书写,提示书写姿势。巡视指导,展评。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第2篇

1.课件设计过于简单。

许多教师对课件没有进行系统的设计, 设计出来的课件过于简单, 多媒体只起到了替代图片的作用。由于受时间、精力及能力所限, 学生们设计的不少课件只是承担了图书的角色, 缺乏互动, 单一地通过“图、文、声”帮助幼儿认知, 没有达到课件真正的实效。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 课件的设计不合理, 使用课件时只能单线操作, 稍有差错就会出现画面与声音不同步的尴尬局面。

2.课件设计未兼顾幼儿身心特点。

课件设计没有完全考虑到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课件使用的图片并不是孩子喜爱和容易理解的图片, 部分图片缺乏一定的形象性和可塑性。一些课件的配音速度过快, 缺乏情感, 音色不优美, 孩子很难把握声音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也会影响课件对孩子的吸引程度。一些课件一味强调“交互”, 但设计的交互动画并没有符合幼儿的实际, 超出了幼儿能掌握的范围。

3.课件设计层次不鲜明。

课件没有根据教学需求来设计, 重点、难点不突出。有些课件没有掌握课件的真正设计思想, 制作出来的课件虽然画面漂亮, 动画连贯, 交互性强, 但却往往没有突出重点和难点, 没有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这样的课件若盲目运用, 反而会给人一种牵强附会和画蛇添足之感, 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幼儿园课件设计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

课件设计要考虑教学需要, 以实用为主。目前市场上的许多课件设计得比较漂亮, 内容也比较丰富, 但大部分脱离了实际的课堂教学, 教学实用性差。从设计的角度看, 课件的实用性由选题决定, 即确定哪些内容需要用课件表现, 哪些不必用课件表现。因此, 设计课件时要充分考虑课件的实际教学需要。

2.突出性原则。

课件的设计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课件的设计应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应该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来着重设计, 找到解决的方法和突破口, 帮助幼儿理解较抽象的概念, 化深为浅, 化难为易。多媒体教学还能把讲授与演示融为一体。在丰富多彩富的信息双向传递中, 使幼儿愉快、主动地学习。因此, 多媒体技术为幼儿园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情景, 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

3.可操作性原则。

设计的课件要便于操作。设计课件时, 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要有含义明确的按钮和图标, 支持鼠标操作, 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设计制作课件时要从教学实际的需要出发, 注重突出操作课件的灵活性, 使教师在操作课件时, 能根据教学过程的需求随意控制和调整, 比如画面或物体的放大、缩小, 数字出现的顺序, 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等等, 操作程序的设计丝毫不受课件内容的限制, 而且操作方法通俗易懂, 快速便捷, 只要按动回车键、数字键、鼠标等常用键即可。

三、幼儿园课件设计应规避的问题

1.课件背景形式统一。

课件背景要形式统一, 简洁清新, 不能过于花哨。在注重课件艺术性的同时, 还要满足教学的需要, 不能为了美观, 选用那些有过多无关要素的图片作为课件的背景。因为儿童的注意力可能会被这些无关的要素干扰, 界面上的光标、按钮、导航标识设置也要简单。

2.课件整体色彩柔和。

课件整体色彩柔和、搭配合理、画面符合孩子的视觉心理。对于幼儿来说, 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就是比较情绪化, 注意力不易集中, 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参与欲望。在制作课件过程中, 要选择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像, 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逐步演示出现。

3.文字处理适当。

幼儿园gkh课件 第3篇

●直观导入, 提高兴趣, 活跃气氛

在数学活动、社会活动及谈话活动中, 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 我在设计活动时, 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 巧妙设计多媒体课件, 借助各种电教媒体演示的直观性、启发性和趣味性, 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原动力。如在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中, 我用带小朋友到沙家浜风景区春游的照片作为引子, 通过买门票引出人民币, 导入教学内容。孩子们看到自己去春游的画面在教学中出现, 可兴奋了, 当我问到知道你们这次春游每人的门票是多少钱时, 孩子们的注意一下集中了起来, 都想知道到底门票是多少钱。在孩子们知道了门票十元钱一张时, 我接着就问:你认识十元面额的人民币吗?然后马上在屏幕上播放出十元面额的人民币让孩子们细细地进行认识。接着, 屏幕上显示五元面额的、一元面额的、五角面额的、一角面额的等, 孩子们学得可有兴趣了, 掌握得也更加牢固。

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的时候, 巧妙借助电教媒体, 如放几声小猫、小狗、老母鸡、大公鸡等的叫声调动幼儿“谁来看我们学本领?”;在画画、做手工时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创设温馨的气氛;用实物投影仪给幼儿“拍照、上电视”等,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突破难点, 化繁为简, 利于消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 多重感官同时感知会更好地帮助幼儿学习活动。因此,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能使静态的物体和抽象的知识变得动态直观、具体形象, 会让幼儿在学习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而正确理解和掌握并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如大班幼儿在学习数的守恒时, 老师设计了“数妈妈”找“数宝宝”的游戏, 让幼儿根据“总数妈妈”和一个“数宝宝”来为分合式找另一个“数宝宝”, 找对了, “数妈妈”会笑。全部找完以后, “数妈妈”的两队宝宝也按顺序排好了, 接着让幼儿听听数宝宝报数。声、像的介入让幼儿很快地了解了递增和递减的规律。在学习数的分解和组成时, 教师原本要准备大量的图形数卡和幼儿操作材料, 而利用了电脑后, 教师只须准备一份教学软件就能将教学内容清晰地呈现在幼儿面前, 幼儿思维在与电脑动画的交互过程中, 所掌握的概念也能让教师省时省力。如在综合活动《有趣的萝卜》中, 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 幼儿从中看到:一粒种子落入泥土—发芽—慢慢长叶—长成萝卜—萝卜开花结子, 萝卜生长过程的每个细节, 形象地展现出来, 使幼儿不但容易理解, 还对萝卜的生长过程有了系统的了解, 而且印象深刻、完整, 帮助他们建立了完整、正确的认知结构。其教学效果, 绝非几张图片可以比拟的。

由此可见, 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得心应手, 更有利于突出教学活动的重点, 而且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 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人机互动, 综而合一, 寓教于乐

人机交互, 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显著特点。幼儿大脑随着电脑键盘操作, 能立即产生反馈信息, 这种交互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 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在教学活动中, 老师就设计一些有游戏情节的多媒体课件, 让幼儿动手操作。如在科学活动《动物餐厅》的课件里, 让幼儿给小动物找食物:小猫、小狗、熊猫、小猴等各有不同的食物, 幼儿用鼠标进行送食物的游戏, 送对了, 小动物们就会说“谢谢小朋友, 我最爱吃这个了!”;如送错了, 小动物就会说“我可不爱吃这个, 你帮我重新找一个吧!”。多媒体产生的立即反馈信息让幼儿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幼儿在这种鼓励式的氛围中有了自信心及强烈的学习欲望。

幼儿园gkh课件 第4篇

多媒体课件具有动画、声音、图像等信息同步进行的优点, 教学中可以变抽象为直观, 变静为动。多媒体的运用, 把幼儿很自然地引入到情境之中, 不但使抽象的队形变化转换成形象的画面, 还使得幼儿对这一集体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产生了想学、爱学的想法, 教学难点也就攻克了。成功的集体舞教学活动并不在于动作变化多、队形变化难度高, 而是在于活动是否能让幼儿在学习舞蹈时获得快乐, 是否可以让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不自觉地掌握看似复杂的队形变化和舞伴交换。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让幼儿享受音乐的美、动作的美, 体会到自由表达与交往的快乐。

在大班舞蹈“树精灵之舞”中我就巧妙地利用了多媒体课件, 提高了幼儿学习集体舞的兴趣, 并解决了活动中双圈舞, 交换舞伴的难点。

一、拟人形象, 诱发兴趣

如果有人问我:幼儿园的幼儿是什么?他们就是一个个可爱的小天使、活泼的小精灵。在舞蹈活动中他们更像一个个舞动着的精灵。我们把此次舞蹈活动定位为树精灵之舞, 幼儿所熟悉的枫树、银杏树是贯穿活动的主角, 形象逼真、首尾呼应。开场舞中枫树、银杏树精灵随着音乐的节奏欢快地跳动了起来, 退场舞中枫树、银杏树精灵则是排着队有顺序地离场, 逼真的大树形象, 可爱的动作, 配上有趣的音乐, 给整个舞蹈活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一个完整的舞蹈活动包括了音乐、动作、队形等多种元素, 所以在课件主界面上我根据活动需要安排了多个按钮, 清晰的界面, 让操作更便捷。开场舞、完整欣赏、退场舞、A段分解、A段完整、B段分解、快慢音乐。随着鼠标的移动, 拟人形态的小树就个个跳动了起来, 就像树精灵一样, 鲜艳的色彩, 生动的形象, 跳动的效果, 不仅让幼儿感受到了活动的趣味性, 更是一下子就激发了幼儿学习集体舞的兴趣。

二、动态演示, 示范清晰

在活动的第二部分, 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 完整欣赏, 视听感受。

在完整欣赏中, 我采用了连贯的动画演示, 让幼儿对集体双圈舞和舞伴交换有一个完整的视觉、听觉感受, 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

2. 动作分解, 自主学习。

出示图谱, 让幼儿自主发现枫树精灵、银杏树精灵站成了圆形。红色圆形代表女孩, 黄色正方形代表男孩, 在教学过程中, 女孩男孩手上分别有红色圆形、黄色正方形手饰, 在场地上也有与课件完全一致的队形图, 手饰、场地、课件三者相互呼应, 幼儿按照图谱男女间隔站立, 这里根据音乐节奏分成若干节拍, 每个节拍都有动作演示:第一个八拍:动作一:女孩走至内圈;动作二:男孩走至内圈;动作三:男孩手拉手;动作四:男孩手上举。动作五:女孩手拉手, 动作六:女孩手上举。第二个八拍:由内圈向外转身;动作二:男孩女孩手拉手向外走;动作三:相互转身面对面。动态的图谱演示, 每一个动作的清晰变化, 让幼儿自主学习舞蹈中队形的变换, 掌握树精灵之舞的基本精髓。

3. 个别分析, 解决难点。

本次舞蹈活动最大的难点就是两人拉手交换舞伴。图形中的黑点表示男孩女孩的站立方向。这里我用电脑截取两组幼儿的画面, 将难点动作放慢速度, 突出演示由面对站立通过交换转为背对站立。有了Flash动画的演示, 非常清晰明了。然后再让幼儿观看教师的实际演示, 幼儿一下就掌握了动作的要领, 在练习活动中相互配合很好。

这一系列的学习和练习, 采用了“小步递进”的方式:从熟悉音乐的结构特点———基本动作练习———加强重难点指导———情感的交流等, 注重难度与量的逐步递增, 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并学会合作。

三、音乐分解, 有助掌握

音乐对于舞蹈活动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本次舞蹈活动的音乐也经过多次处理, 剪辑成了不同快慢、不同长短的音乐, 由慢而快、由短到长, 让幼儿有一个从感知—掌握—熟练的消化过程, 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动作初学时, 选用慢节奏的音乐, 有利于幼儿动作的掌握, 动作协调后, 就选用快的音乐, 体验集体舞蹈的韵律。有快有慢的音乐可以让教师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作出相应选择, 灵活机动。

学习舞蹈, 是学习─练习─掌握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准备了不同长短的音乐, 方便幼儿练习掌握。演示了舞蹈的开始部分, 我们就选择音乐A1, 播放停止音乐操作非常方便。分段学习分段练习, 逐步递进。分段学习结束后还可以进行音乐完整的欣赏, 有零有整, 既做到了分段学习, 又注重了音乐的完整性。而且这些音乐按钮都是隐藏起来的, 在保证操作的基础上, 又保持了画面的整体性、美观性。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利用多媒体课件有效帮助教师解决了重难点, 音乐、队形站立、交换变化, 这些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充分凸显幼儿自主学习的优势。此外, 在组织过程中, 运用课件营造活动氛围, 使师生共同徜徉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 从而产生超出预设的“溢出效应”。

幼儿园gkh课件 第5篇

幼儿的注意力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稳定性, 易受情感支配, 很容易分散。CAI课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既能使活动形象、生动, 又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教他们画画, 便要让他们感受画画的乐趣, 从而自觉地喜欢画画, 愿意画画。孩子对色彩鲜艳、动态的画面更感兴趣。因此, 在很多美术教学活动中我都采用CAI课件指导孩子画画。运用CAI课件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兴趣, 而且能让幼儿更好地掌握绘画的方法, 幼儿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判断学习作画, 更清楚地理解先简后繁的条理性和色彩上的先淡后浓的层次性。

例如:在大班命题画《恐龙探密》活动中, 我和孩子们共同观看VCD《中华恐龙园》, 引导幼儿观察恐龙的形态及生活环境, 认识了霸王龙和雷龙。又在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了有关资料的幻灯片, 引导观察后, 孩子们对恐龙异常感兴趣。由于孩子们已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 我就运用启发式的提问进行导入:“你认为恐龙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假如让你来设计, 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用笔画下来。”结果, 孩子们运用已有的记忆和想象, 大胆地运用线条的疏密、曲直、交叉等表现自己所设计的恐龙, 并津津乐道地向同伴、老师、家长讲述。

二、运用CAI课件教学, 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应利用CAI课件设法帮助幼儿扩展经验, 包括组织幼儿参加有趣的文体活动和外出游览, 广泛收集与主题有关的图片、录像、动画、美术作品等。通过欣赏、观察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 加深对绘画表现力的认识和理解, 为幼儿积累丰富的想象创造条件。幼儿想象画是指幼儿在已知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想象活动, 将头脑中的原始材料重新加工、改造、组合, 产生新的形象、新的构思和新颖题材的图画。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想象、联想、创新、求异的能力和多角度思维的意识,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丰富幼儿的内在储存。因为储存的图示越多, 幼儿可想象的内容越丰富。

例如:在《可爱的动物》的活动中,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描绘动物世界, 但是幼儿对动物的了解欠缺, 如何创作出富有童趣的动物世界的幻想画呢?利用多媒体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一特征, 制作一个动画课件, 通过声音的感受和图像的清晰, 为幼儿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 在此基础上, 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点拨, 幼儿便左右逢源, 思路开阔, 想象丰富了, 创造力也随之调动了。

三、运用CAI课件教学, 使美术教学活动游戏化、生活化。

孩子把画画看成游戏, 那么我们就应当像游戏那样教学, 教他们观察, 启发他们想象, 鼓励他们勇敢地用自己的语言画出所看、所想、所爱。幼儿园美术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把美术技能以游戏的方式教给孩子, 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 把孩子巧妙地引导到想象中, 让孩子在白白的画纸上, 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而不是把美术活动仅仅局限为画画, 手工制作、剪纸、贴画都属于美术活动。

例如运用直观图像展现活动内容并可以通过教学软件对幼儿操作进行评价, 孩子们得到的可能是:“你真棒!”或是富有情感的惊叹声、口哨声, 抑或是一张笑脸笑着说:“哦, 祝贺你, 你答对喽。”再或者是漫天的鲜花、气球、号角声, 等等, 这些鼓励和表扬都再次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哪怕操作错误时孩子也不会感到沮丧, 电脑总是以幼儿可以理解的方式给他们呈现一个温馨的提示:“你再想想!”激起他们再次尝试的愿望。这种人机互动的游戏, 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进行自主性学习。

四、运用CAI课件教学, 让幼儿体验成功, 感受愉悦。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 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教师从多个方面, 通过多种渠道, 采取多种形式, 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 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评价中得到鼓励, 看到希望, 树立信心, 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大班绘画活动《京剧脸谱》中, 孩子们对京剧脸谱非常陌生, 不利于孩子的创作、想象。于是我们从网上下载了京剧脸谱的课件, 组织孩子们观看, 伴随着京剧音乐, 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张生动、有个性的京剧脸谱:红脸的、白脸的、绿脸的……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观赏, 获取了有关京剧脸谱的感性认识, 初步感受到了祖国民族文化的内涵。怎么画脸谱呢?孩子们按捺不住了, 这时我点击课件, 一张张构线的脸谱轮廓图呈现在他们眼前, 孩子们大胆讲述、比划着那些构图的线条、图案:圆形、菱形、波浪线、心形……再点击脸谱上涂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 孩子们了解到制作脸谱时应该先两边对称着构图, 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有了感性的认识, 孩子创造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脸谱:左右各用圆形将脸分割, 里面再用大小的圆进行丰富, 额头上描绘出心形, 波浪线将其包围;围着嘴用圆形装饰……然后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将脸谱进行美化。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亲身感受了造型美、色彩美, 丰富了对京剧脸谱的了解, 从而激发了绘画兴趣, 从感知→形象→表现, 体验到了创作的快乐。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把幼儿的作品拍成照片, 输入电脑, 在班级网页里专门开设了一个小专栏———我是小画家, 只要轻轻地点击一下鼠标, 就可以欣赏到我们班小朋友的大作。当我点击给孩子们看的时候, 孩子们的那份激动真是可想而知, 纷纷指着电脑自豪地说:“这是我画的。”孩子能从电脑中看到自己的作品, 这是孩子们最大的幸福。不知不觉, 孩子们树立了自信心, 心中认为:“我真棒, 还会期待着下一次画画的时间早日到来。”孩子们还欣赏到了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 从中认识到了别人的优长, 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 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向别人学习的机会, 激发了创作潜能, 便于今后扬长补短, 画得更好, 绘画技能提高得更快。

五、运用CAI课件教学, 提高幼儿综合能力。

在娃娃电脑房, 小朋友喜欢使用《金山画王》软件。孩子们能够利用在不同的素材上轻轻松松地画出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即使初学画画的小朋友也能轻松操作。蜡笔、水彩、油画、炭条、喷枪、手指等多种绘画材料, 提供相当逼真的绘图体验。画错了随时可以修改, 不用怕颜料弄脏衣服, 又可以随时尝试各种特殊效果, 还能选择背景音乐和作画时的音效。电脑绘画近乎游戏的手法, 很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激发了幼儿学画的热情, 减少了幼儿对电脑的敬畏, 提高了幼儿运用多媒体的能力, 培养了幼儿艺术思维能力, 养成了敢于尝试探究的习惯。再如在上述欣赏活动中, 给孩子渗透“不懂可以上网查资料”的意识, 可以促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优势, 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 可以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上一篇:王老吉召开庆祝建党92周年党员大会下一篇:李鸿章诗词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