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胜任力的文献综述

2024-06-02

有关胜任力的文献综述(精选6篇)

有关胜任力的文献综述 第1篇

有关公平与效率的文献综述

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关于公平的含义,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叙述:公平是指在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中,每个人都应当具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权利,或是指在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前提下,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要适度,不造成两极分化。

罗尔斯在《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中做出的公平最新表述为:(1)每一个人对于一种平等的基本自由之完全适当体制都拥有相同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而这种体制与适于所有人的同样自由体制是相容的;(2)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他们所从属的公职和职位应该在公平的机会平等条件下对所有人开放;第二,它们应该有利于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公平是人们对社会事物进行价值评价时表现出来的观念,是一种价值评价形式,一种思想意识。它可以是一种公平感,也可以是一种学说、理想、主张以及体现为一定的制度等。公平是历史的、相对的,不是永恒的。公平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的人,对公平的理解是不同的。公平受制于一个国家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具有相对性、历史性和客观性。公平的标准也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更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阿马蒂亚·森在其名著《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指出,社会公正的具体内容和具体体现取决于每个社会自己的选择,只要社会的决策过程是民主的、每个成员都有表达自己偏好的正式渠道、政治决策机制能综合每个公民的意见,社会选择的结果就是可以接受的。

关于效率的含义,主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一定条件下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率。在福利经济学中,效率指的是帕累托效率,即在不损害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境况的前提下,重新配置资源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好,或者说,要改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必定要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Pareto,1906)。如果一个经济没有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那么这个经济体制中存在着一些无效率状态。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到,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效率的实现,并提出“创造性破坏”命题。卡尔多在《经济学的福利命题和个人间效用的比较》中提出了卡尔多效率标准:一种经济变化使受益者得到的利益补偿受损者的失去利益而有所剩余。希克斯指出,效率就是指经济变化的受损者不能促使受益者反对这种变化,也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改进。莱宾斯坦提出了“X效率”即技术效率的概念,它是企业内由于职工的努力使现有资源能生产更多产量所引起的效率。这种效率与资源配置的改善无关,而是取决于企业全体职工的努力和协调程度。普莱尔研究了消费效率,指出消费效率是这样一种状态:为不降低任何人(甚至一个人)消费效用的水平,除非改变消费者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型式,生产型式也不能改变。

此外,用“最优化”概念来定义效率的代表主要有诺思提出的“制度效率”、纳什均衡描述的效率和帕累托提出的著名的“帕累托最优”标准。在西方经济学中比较公认的效率定义是帕累托提出的最优化标准。

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有的学者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完全是矛盾的关系(刘俊等,2003)。他们认为对效率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不平等,公平和效率如同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要效率就不能要公平,要公平必然牺牲效率。

有的学者认为,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的统一(郭飞,2004)。他们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效率是公平的基础。从历史上看,只有效率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产生了剩余物品,才出现了公平问题。在效率低下、还没有产生剩余物品时,空谈公平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是说,效率使公平建立在更雄厚的物质基础上,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极大提高为基础。其二,公平促进效率。分配公平合理能够使各个阶层的劳动者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性,能够促使社会的稳定发展,从而全面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相反,严重的分配不公,无论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还是收入差距的过大乃至产生的两极分化,都会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甚至发生社会骚动,影响效率。

有的学者认为,公平与效率是正向的、统一的、互动的关系,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统一,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不是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的,公平分配有助于效率的提高,效率的提高可以更进一步地促进公平(许成安、王家新,2005)。分配是否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效率提高的必要条件,而效率的提高可以使人们在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分配。

蒋刚(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争论经久不衰,争论者各执其词互不妥协,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公平与效率的差异性诠释,以及认识问题的不同方法。争论的大多结果是走向两个极端:要么纯粹从理论上进行论述,要么单纯对实践进行总结。蒋刚另辟蹊径,选择将公平与效率置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特定视野之下,坚持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方法,从分析对于公平与效率概念的理解入手,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进程为主线,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遇到的“三农”、区域问题等问题作为突破口,分析影响公平与效率二者关系的各种因素,试图找到正确认识与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合理路径,树立正确的公平与效率关系观。

可以说,由于中国改革实践的需要,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研究一直是中国学者所关注的,这一命题直接影响着国家政策的走向,对于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方向性和策略性的指导意义。

三、公平与效率的实现

公平和效率是人类社会始终追求的目标,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会使公平的实现程度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程传兴等(2004,2006)认为要真正实现公平与效率应努力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两者的对立中找到相对的平衡,即以最小的不公获得最大的效率,或以最小的效率损失换取最大公平,尽量防止偏重一方而损害另一方,在注重效率提高的同时也要注重公平。只有实现财富增长最大化和分配相对最公平化的统一,才能推进社和谐发展,这也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和谐的基本标准。

任勤(2006)等认为公平与效率的实现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同一制度下不同的发展时期对二者都会有不同的安排。不能一下子提出降低基尼系数,实现公平分配的主张,而只能逐步加重公平的分量,逐步实现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或“公平与效率的优化结合”过渡。

张康之(2006)认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公共行政的基本问题,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可以在公正中达到统一的。对于政府来说,应当通过提供公正来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由政府提供的公正主要包括政策层面的公正价值和行政人员个人层面的道德价值两个方面。政府整体的层面上,需要考虑通过政策制定而提供公正的利益实现条件,而在行政人员的层面上,需要呼唤公共精神中的公正内涵,让行政人员从公正的原则出发做出具体的裁量,按照这个思路去建构我们的政府,公平与效率就基本实现了。

余斌(2006)认为:“要想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把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以公平优先的方式来提升真正属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效率,为此必须构建更加和谐的经济制度,尤其是公有企业制度,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只有这样,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才不会被最终葬送掉,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有可能向更高级的社会主义阶段发展,社会主义的中国才不会遭受国际垄断资本在中国的代理人的和平演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才会迎来真正的效率和公平。”

汪宗田(2007)认为:“对待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主要方向是建立和完善与效率和公平两大目标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机制,走出一条公平与效率兼得、稳定与激励并举的现实之路。首先,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其次,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人民群众享受基本的经济公平。第三,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全体社会成员都能比较平等地享有教育、就业、劳动创造和社会福利的权利,享有社会政治生活和法律保护的权利。第四,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最后,重塑人们的观念,建立新型的道德体系,形成社会良好的内在控制。道德对社会的控制功能是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功能和评价功能来实现的。”

高惠珠(2008)认为实现效率与公平可以通过建立适度政府规模来实现。经济学上研究的适度政府规模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状态:结合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介入能够达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且使资源的利用形成“帕累托最优”。如果用G表示适度政府规模,用 Y表示公平,X表示效率,那么,公平和效率与适度政府规模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G=F(Y,X)。在公平与效率的天平上,任何单纯偏重一边的行为都会导致两者的失衡:偏重公平而忽视效率会降低效率水平进而使公平自身遭到破坏;偏重效率而忽视公平也会因为正义的缺失反过来侵蚀效率。因此适度政府规模成立的必然要求是使社会经济生活能够形成公平与效率两个维度的统一,缺一不可。

四、公平与效率在具体实践问题中的争论 国企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的成立基础在我国最初源于国家的赶超战略和快速工业化的需求,从实际来看,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工业化体系的建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被赋予包含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职能,包括就业、稳定、公平分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等,涵盖了效率与公平两个方面。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有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展,其固有的弊端便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逐步展开。然而直到今天,国有企业改革与高速增长的经济相比,仍不是很理想。而在理论上,对国企改革的目标的认识也并未完全达成一致。按照公平与效率两目标的划分,目前关于国企改革目标的代表性观点可以大致划分为两类。

一类观点认为国有企业与一般企业具有共性,国企改革应追求效率目标(傅育宁,2003)。另一类观点认为国企具有特殊性,把国企改革目标定位在效率上显然有违现实,国企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而不在于它的高效率(晓亮,2000;金碚,2002)。

国企改革目标在整体上应涵盖公平与效率两目标,且两目标有优先顺序,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微观上,改革目标应呈现出单一性和差异性。不同性质的行业企业有不同的单一目标,或者以效率为目标,或者以公平为目标,但当两目标冲突时,效率则应让位于公平(杨海燕、鞠晴江,2004)。

公共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和公平的相关研究

杨红燕(2007)运用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等分析工具,分别从筹资公平、服务提供公平和健康公平三个方面对我国城乡居民健康公平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开展显著降低了城乡卫生服务筹资的基尼系数的结论。应晓华(2003)在我国卫生服务筹资公平性研究一文提出,贫富差距的增大和医疗保障体制的弱化,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居民卫生服务筹资越来越不公平。李晓燕(2008)利用黑龙江省林甸县和呼兰县607户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对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健康公平性和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组居民优于未参加组;在卫生筹资公平性方面,未参加组居民优于参加组,说明合作医疗资金筹资制度设计仍没有实现垂直公平。

现有文献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筹资公平、服务提供公平和健康公平,城乡内部投入公平等方面,但是对于统筹城乡之间医疗资源公平性问题探讨较少。城乡医疗资源投资的不平衡,一方面增加了城市医疗资源高投入,造成医疗资源投资的重复滥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小城镇医疗资源严重投入不足,预防性医疗资源投入更少,这就成了城乡低收入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公平与效率观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与处理大致经历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公平与效率的新组合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映照,更逐步递进,反映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论断的提出

1978年9月20日,邓小平在天津视察时引用毛泽东的话,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先让一部分富裕起来”的重要论断。他说:“不能搞平均主义。毛主席讲过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好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待遇高一点,不合格的要下来,鼓励大家想办法”。两个多月后的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明确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通过辛勤劳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邓小平特别强调:“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模式的确立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提法在1980年代中期被提了出来,并在1990年代开始占据主流地位。中共十三大指出:“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最终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指导性政策。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谈到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时又再次强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三、公平与效率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针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组合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国家进一步调整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六届六中全会继续强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这是对公平与效率关系做出的新阐述,使公平与效率理论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形成了新的公平与效率组合。

有关胜任力的文献综述 第2篇

【摘要】词块理论在当今学界中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很多研究者研究的课题,词块在学生英语学习及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词块的定义、分类、国内词块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词块词块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5-0031-02

词块最早由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Michael Lewis对早期学者提出的词块理论深入研究发展而来。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构建语言的基本材料以及语言信息的主要载体,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发现很多词汇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被人们记忆并加以使用,词块概念的提出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使用的能力,因而,词块渐渐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热点,并将词块理论应用于教学当中。

一 词块的定义和分类

1.词块的定义

“词块”一词最早来源于语言学中的“语块”概念。所谓语块,是指相对零碎信息,人类对含有一定意义的内容的记忆能够维持得更为长久,语言学家将这一记忆的属性称为“语块”。

以下是几种不同研究者的定义。

时间 研究者 定义

1975 Becker 语言的记忆和存储,输出和使用不是以单个词为单位的,而那些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的板块结构才是人类交际的最小单位

1992 Nattinger

DeCarrico 他们将语言中约定俗成的词汇短语定义为词块,词块具有稳定的搭配和特定的语用功能,在交际中被频繁使用

1993 Michal Lewis 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并不是每次都是临时地根据语法规则和需要的词语构建新的语句,而是使用一些预先编制好的词块

2002 Wray 一串预制的连贯或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它整体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须语法生成和分析

国内关于词块的研究晚于国外,但是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如濮建忠将词块定义为具有一定的结构,表达一定的意义,频繁使用的,预制的多词单位。常晨光认为语言包含各种预制或半预制语块,其具有公式性特征,提出公式性语言的概念。

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词块的定义不同,但对词块的基本认识却是基本相同的:词块是具有一定意义、适合某个特定情境的固定或半固定的多词单位。它具有一定的语义、句法和语用特征。

2.词块的分类

由于对词块的定义不同,因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词块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国外学者Nattinger、DeCarrico、Michal Lewis以及国内研究者毛澄怡、张建琴均对词块进行了分类。

根据Nattinger和DeCarrico,从结构上词块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聚词词语,即由一个以上的词组成的固定短语。(2)习俗语语块,此类词块主要是谚语或约定俗成的社交用语。(3)短语架构语块,使用者可以根据其需要进行部分替换。(4)句子架构语块,指那些为整个句子提供框架语或引语的词汇组合。

与Nattinger和DeCarrico有所不同,Michal Lewis根据词块内部的语义联系和句法功能方面,将词块分为四类:(1)单词和多词词汇。即在字典中能直接找到的单词和固定组合。(2)习惯搭配。(3)惯用句型。指具有一定语用功能的词组。(4)句子框架和引语,它通常作为篇章首段的句式。

国外关于词块的分类方式趋向多样化,国内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目的出发,借鉴利用国外相关分类方式发展自己研究的分类方式。

毛澄怡结合语言形式和功能,将词块分为四类:(1)句子层面带空词块。(2)句子层面固定词块。(3)短语层面带空词块。(4)短语层面固定词块。张建琴参照Nattinger和Decarrico的分类,按功能将词汇分为五类:(1)与题目相关的具体短语。(2)与主题相关的一般短语。(3)语篇构造短语。(4)交际短语。(5)其他一般短语。

不同的研究者对词块进行了分类,而Michael Lewis对词块的划分更通俗易懂,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明白怎样进行整体性的记忆、储存和提取,对教学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二 词块教学法

词块教学法是1993年Michael Lewis在其出版的The Lexical Approach中提出的具有开创意义的教学新方法。其核心理论为:词汇是语言学习的核心,而语法结构应从属于词汇。以语法为中心的教学法认为句子的生成是靠语法把单词组织起来;词汇法则认为“词”的概念应该扩展到词块和固定组合形式。学习者的语言知识体系是由各种词块构成的语库,而不是语法规则加上一堆单词。但词汇法并不否认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而是反对语法占主导地位、忽视词汇教学的做法。

三 词块教学法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词块教学法的研究是在对词块理论的研究之后。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出发,对英语词块教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2002年之前有关词块教学研究的文章几乎没有,从2002年至今,该方面的研究不断丰富。绝大部分的研究属于思辨性的理论探讨和经验介绍。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强调词块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方面。2005年之后,相关研究大量出现,迅猛发展。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以及研究视角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李玲、宋佑娇、赵明、谢力、彭霞媚的文章对词块教学法的优势进行分析,认为词块教学法对于提高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玲认为英语教学中引入词块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流利性,增强学习者信心。然而这些研究只是单一的理论描述,并未从词块教学对英语产生的影响这一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蒋宇红对词块教学的产出性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研究

结果表明,把词块教学与学习纳入课堂教学中,可以提升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词块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009年,李欧、孙若红通过实验法验证听力教学中采用词块法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听力词块教学法与学生的听力成绩呈极其显著正相关。2011年,董晓光、许萌在探讨了传统英语语法教学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良的方案――以动词词块为中心的英语语法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词块教学研究更完善。

国内研究都证明了词块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学习者提高使用英语的流利性和准确程度,避免语用方面的错误。

四 基于词块理论的实际教学策略

既然词块理论的重要性已为诸多研究者所证明,那么英语教师和学习者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应从不同方面运用词汇教学法策略。李玲考虑到词汇教学法使用时的关键语境,她指出,词块应当成词汇的最小单位来教与学,并且词汇的教与学应与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机会来运用词块。赵明、谢力指出,作为教师,首先应强化学生对词块的理解,培养学生词块敏感性;其次强化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对词块的应用,使其加深理解并实现语言的输出。彭霞媚也指出,大学老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强调词块的重要性,其次在语篇教学中强调词块的重要性。

由于词块教学法本身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和步骤方面并无固定模式。岳靖凡针对精读课、听说课、写作课,较为细致地阐述了词块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五 结束语

词块教学方式的提出可以给教师提供新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词块作为整体来记忆、储存和提取运用,提高词汇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董晓光、许萌.以动词词块为中心的英语语法教学[J].海外英语,2011(10)

[2]黄国君.论词块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

[3]蒋宇红.词块教学促进英语学习者口语交际的实证研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3)

[4]李岭.词汇教学法与我国英语教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8)

[5]彭霞媚.词块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

[6]岳靖凡.词块理论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2011(6)

[7]赵明、谢力.词块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

有关胜任力的文献综述 第3篇

1973年,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 (Mc Clelland) 首次提出胜任力的概念, 他将胜任力定义为能够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这些个人特征包括: (1) 知识, 指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务型与经验型信息, 如对某类产品营销策略的了解等; (2) 技能, 指个体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如商业策划能力等; (3) 社会角色, 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认知与理解, 如以企业领导、主人翁的形象展现自己等; (4) 自我认知, 即个体对自己身份的知觉和评价, 如将自己视为权威、教练、参与者或执行者等; (5) 特质, 指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对环境与各种信息所表现的一贯反应, 如善于倾听、处事谨慎、做事持之以恒等; (6) 动机, 指推动个体为达到一定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内驱力, 如希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希望控制别人, 希望让别人理解和接纳自己等。

人们常用水中漂浮的冰山来描述胜任力特征, 知识、技能属于胜任力的表层特征, 漂浮在水上, 容易发现;而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动机等则属于深层特征, 隐藏在水下, 且越往下越难发现。研究表明, 深层特征才是决定人们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

胜任力模型是指为达成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力要素的组合, 它是胜任力的结构形式。根据胜任力的定义, 胜任力模型也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可见的、外显的特征, 比如技能和知识, 这些特征容易了解和测量, 也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但是不能预测或者决定是否有卓越的表现。二是深层次特征如社会角色、自我认知、动机等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和表现。1993年, 美国心理学家斯班瑟首次针对胜任力模型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 即胜任力模型是指和参照效标 (优秀的绩效或合格的绩效) 有因果关系的个体深层次特征。

二、胜任力模型文献的研究现状

1. 胜任力模型文献的数量情况

笔者以“胜任力模型”为“题名”在“中国期刊网”上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的全部文献进行搜索, 剔除非学术性论文, 共搜索到文献480篇。其中2003年4篇, 2004年10篇, 2005年19篇, 2006年51篇, 2007年82篇, 2008年110篇, 2009年119篇, 2010年85篇。

随着“胜任力模型”在我国的出现, 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关注和研究逐年增加, 更有很多企业管理者将其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 使其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工具。从统计到的每年文献数量可以看出, “胜任力模型”文献数量正逐年增长, 发展相当迅速。

2. 胜任力模型文献的研究方法

从搜集到的文献看, 采用个案研究法的文献有17篇, 约占总文献数的3.5﹪。其中2003年1篇, 2005年2篇, 2006年4篇, 2007年1篇, 2008年5篇, 2009年2篇, 2010年2篇。这些文献均以实际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对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中某一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

采用非实证研究法的文献有190篇, 约占文献综述的39.6﹪。其中2003年2篇, 2004年5篇, 2005年12篇, 2006年26篇, 2007年34篇, 2008年40篇, 2009年43篇, 2010年28篇。这些文献或系统介绍胜任力模型的概念与构建方法, 或理论探讨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中的实践及作用。

采用实证研究法的文献有273篇, 约占总文献数的56.9﹪。其中2003年1篇, 2004年5篇, 2005年4篇, 2006年20篇, 2007年46篇, 2008年64篇, 2009年78篇, 2010年55篇。这些文献, 一部分利用实证探讨将胜任力模型运用到企业的某管理模块中, 并论证模型的有效性;另一部分则实证研究某一群体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例如公务员、销售人员等。

在480篇文献中, 采用实证研究法的文献占有一多半的比例。我们可以从统计数字上看到, 从03年到10年, 我国对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已经从传统的理论研究逐步走向实证研究的路线, 这也说明了“胜任力模型”研究在我国已逐步走向成熟和繁荣。

三、胜任力模型文献的研究内容

1. 胜任力模型的理论研究

(1) 胜任力模型理论的介绍

介绍胜任力模型的文献有11篇。这些论文系统介绍了国外学者麦克里兰提出的胜任力模型的概念, 探讨了带有普遍性的胜任力特征, 并介绍了构建胜任力模型的一般流程:定义绩效标准—选取分析样本—获取样本有关胜任特征的数据资料—构建胜任力模型。其中, 有2篇论文对国内学者的胜任力模型研究进行了综述, 并与国外研究进行了对比, 提出了国内学者研究的不足之处。

(2)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中的应用

介绍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论文有10篇。学者们将胜任力模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联系起来, 如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甄选系统、绩效评估系统、培训系统和薪酬管理系统, 这些理论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但因只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缺乏实践的论证, 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的指导性不大。

(3)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中的应用

从搜集的文献看, 研究胜任力模型在绩效管理中应用的文献有8篇, 研究其在培训与开发系统中应用的文献有7篇, 研究在招聘选拔中应用的文献有10篇。此外, 研究胜任力模型与薪酬管理的文献只有1篇。这说明目前我国学者对于胜任力模型在薪酬体系中应用的研究较少, 有待进一步发展。

(4) 其他研究

除以上三部分较系统的研究内容, 学者对胜任力模型的理论研究也发展到为特定群体的人员构建胜任力模型, 例如:中高层管理者、公务员、高级技术人员、高校教师等。这些文献虽阐述了胜任力模型运用于这些岗位的必要性, 但因其只停留在理论叙述方面, 缺乏实践的论证, 因而实践指导性不大。

此外, 研究胜任力模型与组织文化、组织发展适应性的文献有9篇, 虽数量较少, 但说明学者们已经开始关注到胜任力模型的适应性, 而并非盲目地将胜任力应用于所有实体企业中。

2. 胜任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1) 胜任力模型的实证研究综述

从搜集到的文献来看, 关于胜任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大部分为对某一特定岗位人员的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这些文献采用构建胜任力模型的一般流程与方法, 利用关键事件访谈法或设计调查问卷, 实证分析某一岗位人员的关键胜任力, 并构建出一套适应于岗位的胜任力模型。

文献中, 对于高校人员 (管理者、教师、辅导员) 的实证研究有43篇, 数量最多;对公务员的实证研究有15篇;对销售人员的实证研究有14篇;对中层管理者的实证研究有11篇;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实证研究有10篇。此外, 还有对专业技术人员、银行客户经理、人力资源经理、党政工作者、护士等人员的实证研究。

除了对特定岗位人员的实证分析, 将胜任力模型实际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中的文献也占有小部分的比例。这些文献多集中于探讨将胜任力模型应用于招聘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 研究胜任力模型在薪酬管理和培训中应用的文献则较少。

(2) 实证研究的成果概述

我国学者时勘、王继承 (2002) 对中国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西方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具有相似性。中国的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包括:影响力、组织承诺、信息寻求、成就欲、团队领导、人际洞察力、主动性、客户服务意识、自信和发展他人。这一研究在我国首次验证了胜任力评价能够更加全面地区分出优秀管理干部和普通管理干部。

姚翔、王垒 (2004) 通过对某IT企业开发部门的322名项目经理和项目小组成员进行问卷调查, 确定了IT企业项目管理者的胜任力要素及其内在结构。研究结果表明。IT企业项目管理者的胜任力可归为5个因子:个性魅力、应变能力、大局观、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品格。研究还探讨了该模型对IT企业项目经理的选拔和培训的参考价值。

刘学方、王重鸣 (2006) 通过访谈, 以及对200多家完成继承的家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问卷调查的方法, 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家族企业接班人胜任力模型。家族企业接班人胜任力包括组织承诺、诚信正直、决策判断、学习沟通、自知开拓、关系管理、科学管理和专业战略8个因子, 其中决策判断、学习沟通、组织承诺、自知开拓和诚信正直又可归属于管理素质这个二级因子, 而关系管理、科学管理和专业战略3个因子可以归属于关键管理技能这个二级因子。8个因子中, 组织承诺、诚信正直等因子对家族企业的继承绩效具有更显著的相关关系。

四、总结

自“胜任力模型”概念在我国面世以来, 相关研究已历时将近8年, 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 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体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

1. 胜任力模型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工具

目前, 胜任力识别的方法和模型建立途径基本上已在学界达成共识, 最根本的方法和逻辑思维论证已经完成, 借助于管理咨询公司的推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胜任力研究都是如何结合某一行业, 或在某一特定企业进行胜任力建模,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建好的模型与企业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绑定管理, 尤其是在人员招聘选拔、促进绩效管理等具体环节, 使胜任力模型在更大层面上、在更深层次上服务于企业管理。

2. 从个体层面的研究到组织层面的研究

胜任特征的研究最初是针对个体的研究, 尤其是对于某一特定岗位人员。近年来, 人们越来越注重从组织战略理论的角度对组织的核心胜任特征进行研究, 基于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不同层级, 胜任力的研究已经从个体层面走向组织层面。虽然组织层面的胜任力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我国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将更加科学、客观。

摘要:自2003年起, 我国便有学者对胜任力模型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 依据8年内480篇研究胜任力模型的文献, 对我国胜任力模型研究的数量、内容及趋势等进行了综合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胜任力模型研究的走势和趋向。

关键词:胜任力,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王重鸣、陈民科, 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式模型的检验, 心理科学, 2002

[2]时勘、王继承, 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评价的研究, 心理学报, 2002

[3]王垒、李林, 中国管理者胜任力特征模型, 赵曙明,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新进展[C],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李明斐、卢小君, 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4

[5]王家奇、汤舒俊等, 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 经济管理, 2008

有关胜任力的文献综述 第4篇

【关键词】卓越教师 胜任力 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01-02

一、相关概念综述

1.“胜任力”内涵

对胜任力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期泰勒的“时间一动作”研究。此后,智力测验的结果、人格测量和人格类型的划分相继成了测量工作绩效的指标。但胜任力概念的正式提出,则以哈佛大学教授McClelland在1973年发表的《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一文为标志(MeClelland,D.C.1973)。他在文中指出,学校成绩、智力、能力倾向测验不能预测职业或生活成就,应该用胜任特征测试替代它们。同时,他还提出根据人们正从事的具体工作来评估其能力大小的方法,即胜任力测评方法。该文的发表,引发胜任力研究的热潮。目前,在企业与组织管理工作中,有关胜任力理论和模型的使用越来越多,并慢慢发展成为一个目标明确的开发性活动(Matthewman,1996)。

一般认为,胜任力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能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目前提出的胜任力理论模型主要有冰山模型(Spencer&Spencer,1993)和洋葱模型(彭剑锋,2003)。冰山模型主张五种类型的胜任力:动机(motives)、特质(traits)、自我概念特征(self-concept characteristics)、知识(knowledge)和技能(skills)。洋葱模型是从另一角度对冰山模型的解释。依据这两个模型,在实践领域,国外研究人员(Boyaztsi,R.1981;Spencer,L.M.&Spencer,S.M.,1993;Cooper,K.C.,2000;HayGroup,2003)和机构构建了许多与职业相关的胜任力模型。国内研究人员(李虹,1999;王继承、时勘,2001;仲理峰、时勘,2002)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借鉴国外模型,也建构了一些管理胜任力模型。但是,有关胜任力的模型,至今仍缺乏大量实验研究(Laber&O'Cnonor,200;Rogelberg,2000)。

2.国内外有关卓越教师胜任力的研究

“卓越”即“非常优秀,超出一般”,顾名思义,卓越教师是指在教师素养和能力结构等方面都优于普通教师的一类教师(毕景刚,2014)。通过查找国内外文献,我们发现对于卓越教师的具体含义没有统一标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看法。目前已有的国内外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主要涉及卓越教师的角色内涵、卓越教师的关键特征与素质结构、卓越教师的成长结构、卓越教师的培养方法与途径、卓越教师计划的实际策略及问题、卓越教师计划的国际启示等几个方面(周春良,2014)。例如英国的“卓越教师培训计划”开始于2004年,与我国不同,其基本由中小学承办,目标是:(1)让优秀教师在教学的每一部分都有卓越成分;(2)给参与培训的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和提高的平台;(3)接受培训的教师要证明能有更高水平的教学和学习;(4)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可以观测的学习和教学质量;(5)提高受训教师的教学和辅导能力,以使他们可以帮助其他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国内的研究也积累了一定成果,例如,有研究者从特质梳理角度,概括了卓越教师的关键特质素养,包含:坚定的教育信仰、求实创新的精神、富有成效的教育研究、独具风格的教育教学、对教育本质的深透理解感悟和超凡的人格魅力等(王志广,2013)。

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表明,卓越教师的胜任特征可以在教师教育、选拔和培训等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应用价值(Bisschoff&Grobler.B,1998;Ismail,H.N.,2009;Pantic.N.&Wubbels.T.,2010)。国内有关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傅道春,2001;徐建平,张厚粲,2006;李英武,李凤英,张雪红,2005),目前,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李英武等学者提出中小学教师胜任力包括情感道德特征、教学胜任力、动机与调节、管理胜任力。徐建平等学者提出优秀中小学教师工作中发生的关键事件,集中表现在与学生课下交流、日常上课、上公开课、获得荣誉、撰写教学论著等方面,他们具备的胜任特征,相互紧密关联,其行为模式在相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但是,人们对于中小学卓越教师胜任特征的内容和结构的认识仍然有限,迄今没有形成广受大家认可的一致观点(马红宇,唐汉瑛,汪熹,周亮,2012)。总的来说,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文献较少,并且研究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对于教师的评价缺乏理论依据,主观性高;第二,以往的教师评价多在高校进行,基础教育领域内研究少;第三,以往关于中学教师的研究多集中在思想政治领域且多为简单的能力构成,尚未探讨各种素质在整个结构中的重要性,且概念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舒莹,2006)。因此,对于中小学教师的胜任力,仍需大量研究。

二、卓越教师胜任力维度

在研究前期,我们在金华市的部分中小学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将卓越教师胜任力分成五个维度,分别是管理胜任力,教学胜任力,自我概念特征,动机和特质。

1.管理胜任力

管理胜任力,包括教师对学生、班级活动、教学及教师团体的管理能力。对学生的管理包括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察觉和调理学生的情绪、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对班级活动的管理包括设计和组织班级活动、维持班级秩序、及时控制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对教学的管理包括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对教师团体的管理包括组织教师团队一同进行教学工作、协调并妥善处理教师之间的矛盾。

2.教学胜任力

教学胜任力,包括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掌握,分别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中小学的教材和教法、当前教育相关法规政策、清晰的教学思路、合适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的正确使用、能与教学相联系的实践经验积累。

3.自我概念特征

自我概念特征,包括教师的态度、价值观、发展目标及规划和对职业及学生的情感,分别是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平等和善的态度、认同并热爱自己现在的职业、适时的反思和总结、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念、对自身今后的职业发展很有长远和明确的规划、换位思考为学生着想、对每天的工作我都设定合适的目标并有完整的计划。

4.动机

动机,包括教师选择职业的原因及向上的动力。教师职业选择的主要原因可以为稳定的收入和假期、较高的社会地位、较好的福利待遇、实现自身价值等。

5.特质

特质,包括教师自身的品格与个性、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自己的反思评估等。特质具体变现为: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批评和自我批评能力、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的开放思想、终身学习的意识、及时反思和正确评估的能力、情绪识别能力、6项以上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正确与学生同事及领导关系的能力。

三、卓越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本研究通过卓越教师胜任力的量表的开发和模型的建构,目的在于评估职前准教师和在职教师胜任力发展水平及与卓越教师的差距,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评估标准,验证建构的卓越教师胜任力模型及其胜任特征的有效性。从而为完善职前教师教育,改进教师职后培养,提供参考和合理建议。与此同时,研究得到的教师要达到的“卓越”、胜任卓越,所具有的专业化水平,为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的教师培养政策提供科学而有效的知识基础。

作为一项教师测量学的应用研究,该项目涉及到了教师评价、测量学、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1.理论意义

市场化、国际化、知识化的时代特征将中国的教育推向了全球化的竞争环境,要想在发展过程中赢得竞争优势,我国教师教育队伍建设就更应该朝发展卓越教师的方向努力。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基础的胜任力模型,它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各项职能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和技术前提。因此将胜任力模型引入教师领域,探索卓越教师胜任力模型,对于职前准教师和在职教师适应学校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理论模型建构和发展,查阅大量文献发现,现今对卓越教师胜任力的实践探索研究相对匮乏。因此,本课题拟以浙江省为切入点,研究国内卓越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及实践探索,从而拓展我国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并将为这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师范毕业生数量增多,质量却良莠不齐。因此,卓越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实践探索将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

第一,卓越教师胜任力模型对教师的评价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国内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可以根据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评估在职教师胜任力发展水平是否达到卓越教师标准,并应用自编的《卓越教师胜任力测量表》,在探明胜任力和工作绩效关系的基础上,用胜任力水平来策略工作绩效,以此作为教师业务素质测评、岗位胜任力考核、绩效管理、提升留任、薪酬管理以及学校教师整体团队胜任力现状诊断分析和辅导的依据,以期提高教师团队整体水平,培养更多的卓越教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中各项工作的有效整合。

第二,卓越教师胜任力模型有利于推进国内学校招生和招聘工作顺利进行。教师的招聘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从我国目前师范院校招生的标准来看,各学校主要围绕高考学业成绩进行招生,而国内各校招聘新教师则主要围绕招聘者年龄、学历教师资格、教学经验等硬件要求,剩下的只凭招聘人员的主观经验,这种招生和招聘方式显然不够科学。而卓越教师胜任力模型可初步考量报考学生是否具有成为卓越教师的潜能和素质,为高校培养卓越教师提供良好开端。对于职前准教师,该模型可评估职前准教师胜任力水平及特点,并应用自编的《教师胜任力测量表》,选拔优秀人才以扩充本校的师资力量,真正做到人职匹配。

第三,卓越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意义还体现在对职前准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培训上。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的培训体制严重滞后于教师的培训要求。对学校和教育机构而言,通过卓越教师胜任力模型了解本单位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与优秀绩效教师的差距,就可针对薄弱环节客观全面地分析本单位教师目前所需要的培训课程,合理安排教师培训工作,切实促进教师的发展。而对各大学高校而言,运用卓越教师胜任力模型能了解不同专业师范生卓越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创新,培养大批优秀的职前准教师。

第四,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卓越教师胜任力模型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从自身优势和特点出发,根据社会和学校的要求做出能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和安排。卓越教师胜任力模型可明确指出优秀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广大教师可根据该模型和量表明确自身不足和与卓越教师的差距,了解自己需要具备的技能,亟待提高的素质,从而合理安排自身学习,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无论对在职教师或职前准教师都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红宇,唐汉瑛,汪熹,周亮(2012)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及其绩效预测力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3

[2]王志广(2013)谈卓越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教育理论与实践,32,:28-31

[3]杜伟(2011)开展卓越教师培养的探索与思考,中国高等教育,73

[4]毕景刚(2014)”卓越教师“计划之背景、内涵及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34(11)

有关胜任力的文献综述 第5篇

自主知识产权与品牌培育有关文献综述

强调科技投入及创新对经济发展与企业竞争力打造具有重要作用的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卡尔·马克思。正如美国学者F.M.谢勒的观点认为,马克思是最早将资本积累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的专家,这也是马克思不同于19世纪中期其他的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基本的天才的察觉。内森·罗森伯格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重要管理,他在《技术进步的历史编年学》一文中也着重强调了国际上最著名的科技创新领域专家熊彼特教授的重要发现也是源于马克思有关科技进步在长期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和有关科技进步的连续性质以及演进性的一些重要理论而得到相应的启示。可以说,马克思是开启了科技投入与创新研究的重要人物,随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学者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熊彼特作为世界上最早系统化研究科技创新的专家,最早提出了科技创新的理论体系和概念框架,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决策。其早期的研究主要从技术门槛的角度,对欧洲众多的小型企业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产业进入的技术门槛较低容易为企业创新提供可切入之机,这时企业可能打破原有的生产、组织和销售方式,利用技术领域创新对已有的企业构成竞争优势;而他后期的研究从制度的视角,对一些具有产业优势地位的大企业进行了研究,发现制度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并指出研发实验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大企业具有这方面的独特优势,并提出了垄断力量和企业规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即垄断力量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大企业比小企业承担着更大比例的科技创新份额。而后学术界对科技投入创新的研究开始纷纷展开,相关文献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研究方法从定性到定量分析、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围绕着创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如 Scherer认为,科技创新人员强度与市场集中度是影响企业科技投入产出的重要因素,进一步认为市场份额、技术机会、销售收入增长率、进入壁垒和政府资助资金等对工业企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Rosenberg发现市场份额对企业研究的投入有着显著的影响,Teece(1986)认为,专利、版权、秘密和技术的缄默性是影响科技投入与创新独占性的主要因素,Jefferson等学者的研究发现,产权结构对技术创新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国外的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在制度和规模以及垄断性程度上对企业科技投入以及自主知识产权进行研究,对于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的品牌体系构建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对于行业的研究则更少。国内对于科技投入、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文献也颇丰,国内的学者一方面肯定了科技投入对企业的重要性,指出国家应当给予支持引进和投入开发先进的技术,提高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打造工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王洛林等,1996;胡治艳,1996;李玉璧,2005;张德芬,2007。),同时分析了科技投入、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工业品牌之间的联动关系(周谦、黄胜平,2005;赵远亮、周寄中、许治,2008;李文鹣、李春成,2008;黄永春,2011。);另一方面,分别提出了影响科技投入、自主知识产权、工业品牌培育的重要因素,如有些学者认为企业规模、科研人员的引进和投入对工业企业研发创新有很重要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重要影响因素(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2004;陈勇鸣,2005;尹同耀,2006。),有些学者认为影响自主知识产权产生的重要因素是技术的创造与管理(李玉璧,2005;赵远亮等,2008)。另外,有学者专门论述了自主知识产权如何影响工业品牌的生成机制,认为自主知识产权通过专利、商标、版权等因素来构成垄断性竞争优势品牌(王兴元、王毅,2005;刘明珍,2006;杨莹、张莉,2007)。除此之外,还有专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从而提高工业品牌的自主品牌力度,促进工业企业可持续与跨越式发展(陈勇鸣,2005;周谦等,2005;张光辉、张蓓,2009;刘学理、王兴元,2011)。

总之,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于企业科技投入、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品牌生成机制的相关研究还是比较多,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源自熊彼特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假设,即规模和制度的角度,当然也有些学者引入了市场、技术等变量,但是,众所周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环境,离不开所处的行业环境,这就使得以往对于企业科技投入、自主知识产权与企业品牌生成的机理研究可能对于某些区域和某些行业缺乏指导性,因此,就需要系统全面地从行业和区域的角度来对具体行业企业科技投入以及基于科技投入基础上的自主知识产权产生与品牌培育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从而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推动区域行业发展的同时,为其他区域行业发展提供借鉴。有鉴于此,本研究从湖南省工业行业企业发展的调查入手,对科技投入、自主知识产权与工业品牌成长展开实证分析。

有关胜任力的文献综述 第6篇

迄今为止,已有众多中外专家学者就《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种族倾向这一课题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与论述。不同的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解读也有所不同。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描写的是南北战争以前的故事,但成书于内战后的1884年,但美国的黑人依然没有得到宪法所规定的权利,没有获得完全的平等和被社会认可。

罗德·霍顿(1991)在他的《美国文学思想背景》一书中描述到“尽管最高法院已经对黑人问题作出决定,联邦和各州颁布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法律,但是过去所有根深蒂固的荒诞传说和偏见,仍然继续阻碍人们平等的对待黑人。”就像王晓莉(2000)提到“作者通过吉姆的一言一行,哈克的所思所想,揭示了当时社会状况,说明了种族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P.36)

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吉姆是一个“迷信,愚昧无知,需要教化,易受到攻击,需要白人保护的人。”(李欣,袁明和杨芙蓉,2010)。在2006年的文章中,熊晖也提到“有学者认为作者对吉姆的负面描写向读者暗示了黑人的劣根性。”这些学者认为这篇小说带有种族主义倾向。

另外一方面,也有一些学者持有不同观点。在2010年的一篇文章中,付江涛和白丹丹认为吉姆是“渴望自由,善良勇敢并且智慧乐观”的人。覃承华(2010)认为这本小说是马克吐温种族观的一面镜子,他说到“作者对其(吉姆)所做的是正面描写,因为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黑人吉姆既是一个品质优秀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渴望自由,敢于斗争和有理想的人。“吉姆除了具备一些黑奴的普通特点外,他还有一些更为可贵的品质。他善良,勇敢,敢于同自己的命运斗争,对待哈克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照顾”(王晓莉,2000,P.36)。正是吉姆这样的高贵品质赢得了哈克的心,并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也进一步表明了作者希望种族融合的美好愿望。正如同在2009年的文章中,李园和郭雷给出了他们的观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给黑人点亮了一盏明灯,推动了寻求自由的进程。”更准确的说“这是一部关于应该如何平等对待黑人,消除种族对立的经典著作。”(熊晖,2006,p.23)。

此外,吉姆对自由的抗争并没有随着小说的结束而结束,相反的,这仅仅是个开始。(李咏梅,黄晓梅,2008,p.199)。

参考文献

[1]Foner.America’s Unfinished Revolution, 1863-1877[M].Cambridge: The

Riverside Press, 1958.[2]Fu, Jiangtao.and Bai, Dandan.Hero’s Growth Process——the Analysis of Huck and Jim [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14:100-102.[3]Holden,Rhodes.and Edwards,Herbert.The Background of American Literature[M].Beijing: Renmin Literature Press, 1991.[4]Li,Xin.and Yuan,Ming.and Yang,Furong.On Racial Colonialism Reflected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J].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 2010, 3:69-71.[5]Qin,Chenghua.Huckleberry Finn: Mirror of Mark Twain’s Ethnic Viewpoint [J].Journal of Guang 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2010, 2: 30-32.[6]Wu,Lanxiang.Mark Twain’s Concept of Race in His Early Travels [J].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2010, 4: 107-112.[7]Zou,Jinmei.A Brief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Literature[M].Tsingtao: China Ocean University Press,2009.[8]Zuo,Guifeng.The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 Jim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J].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 2008, 4:146-147.[9]郭雷, 李园.话语权的回归——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后殖民主义

上一篇:呼吸内科医生工作总结下一篇:医药市场营销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