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作文具体化

2024-07-19

如何使作文具体化(精选6篇)

如何使作文具体化 第1篇

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如何

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

——如何使作文具体化胡泽华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学生能对一件事情做到具体叙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练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激发学习文学热情,陶冶学生心情。

教学重点:片段练习

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细节描写,掌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的技巧方法 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总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感到最难的也是写作文,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不由的发出感叹:“作文难啊,难于上晴天”。其实作文难写吗?答案是肯定的!真那么难写吗?亦不然!

因为在祖国的语言文字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泰山的威武,有草原的粗 犷,有先秦的繁星明月: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庄子的逍遥游,是孔子的颠沛流利,是魏王 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三百》,是魂兮归来的《楚词》,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 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人类的 文明。有了这些,我们写作文怎么会难写呢?何愁写不好呢?这就要我们平时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写好读书笔记。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这节课老师和同学 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如何使作文具体化?

二、活动一:

(一)、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枚硬币,硬币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1)、每一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然后用一句话描写这种现象。

(2)、同学之间交流、分享。

摘录例句:(1)、有一枚硬币从老师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2)、有一枚硬币从老师胖乎乎的手中滑落,掉到了讲桌上,然后又像一个小精灵叮叮当当的掉到了地上,在地上画了一个优美的圆弧后平静地躺在哪儿。

2、分析:在同学们写的句子中你认为哪一句写的最好?原因是?第二句比第一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增加了哪些内容?

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都认为第二句好。第二句不仅写出了硬币从哪儿掉下来,更写出了老师的手,硬币掉到地上的响声,还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硬币的姿态,写出了情感。

3、教师点拨:我们在课堂上要会听课:伸开耳朵去细心的听,睁大眼睛去仔细的看,张开嘴巴去详 细的说,用心去细细的想,让后用笔去写写、记记——你看看你变的“聪”明了。在前面的学习讨论中,逐步扩充,最终使句子完整、生动、形象,我们不妨给它取 名“步步追问”。用这个方法可以把内容写的具体一些。但是同学们想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事情,能不能每件事情都要去演示,都要去追问,这显然是不 可能的!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去演示,只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去解决,使情节更合理,我们不妨叫它“想象延伸”。如“绿色”、王羲之“之”字写法、“台阶”你可以 想到什么?

4、学生讨论总结:

由“绿色”想象到:“水、植物、春天、军人、生命、和平、希望、朝气、青春„„等”;

由王羲之“之”字写法想象到:“要有个性、不要墨守成规、行行出状元„„等”;

有“台阶”想象到:“一切从零开始、成功的道路的不平坦的、人梯精神、永不止步„„等”。这样以来我们的思维变的活跃了,视野开阔了,作文变得好写了。

5教师点拨:我们每天生活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之中,生活在亲人、老师、同学的关爱之中、生活在亲 情之中,其乐融融。要我们去刻画一个人物的肖像,同学们想想,上面两种方法是否可行?显然以上两种方法是不不够的,我们必须

对一个人的某一部位,某个方面 进行精细的描绘,才能表现出这个人的优秀品质,我们不妨叫它“局部雕刻”。举例:《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形象。

三、活动二:根据以上方法进行片段练习。

(一)、练习话题1:我惭愧。

1、公式:具体心理形象=步步追问+想像延伸

2、注意:(1)、是什么原因惭愧?

(2)、惭愧时是什么表情?

(3)、惭愧时是什么心理?

3、师生互动交流,分享成果。

4、教师范文:

我惭愧。我站在老师跟前,耷拉着脑袋,脸火烧火燎的,两只手没处放了,只是无意识的拧着衣 角,两脚无力的支撑着身体。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儿都有。同学们信任我,选我当班干部,我却做出这等丢人现眼的事儿,我对的起谁? 是家里的父母,还是学校里的老师。我的目光在地面上搜寻着,如果有个缝儿的话,我一定会钻进去。

(二)练习话题2:既喜欢又讨厌的小伙伴。

1、公式:具体人物形象=步步追问+想象延伸+局部雕刻

2、注意:(1)喜欢到什么程度?

(2)讨厌到什么程度?

(3)为什么会有这样两重情况?

(4)特别注意人物刻画。

3、学生练笔、师生互动、交流分享成果。

4、教师范文:

“我以后就是你的同桌啦!”她边说边习惯性的搔着后脑勺,脸上挂着笑。我大吃一惊,“和你同桌?”她耸耸肩,一脸无辜。有谁不知她是班上最大胆最调皮的女孩儿呢?我有点畏惧。

日子过的很快。印象中,每天晚自习铃声响起时,她就会问我:“准备好了吗?”我点点头,马上双手捂住耳朵。不一会儿,耳边骤然响起:“组长收数学作业。”其声如雷霆乍惊,即使最懒的同学也会乖乖地交上作业。

四、活动三:拓展延伸。

我们在刻画人物,描写事物运用“三步走”策略可以做到具体生动,但是要写出文章的神韵,还远远不够。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大胆夸张,来点叛逆。范文:

已知:数学卷2张,语文卷2张,物理、化学卷各1张,英语卷2张,求:能否在眼皮打架之前做完?

解:因为:一天24小时,在校上课学习时间9个小时,睡觉休息时间8个小时,吃喝拉撒、路上时间2个小时,数学卷2个小时,语文卷2个小时,物理化学卷2个小时,英语卷2个小时。

所以:总共需要27个小时。

结果:在眼皮打架之前不能完成。

2、巧妙悖论,来点幽默。范文:

那个“络腮胡子”可谓“绝顶聪明”,该长胡子的地方没长,不该长的地方却大把地长。推着的那辆自行车也是很特别,除了铃铛不响,什么都响。

3、准确扑捉,画一副漫画。范文:

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丝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

4、学以致用,历练身手。范文:

幸福就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那种甜蜜,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恬淡。幸 福就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那种舒畅,是“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的那种神怡。幸福就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万紫千红总是春”的那种美 感,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那种悠闲。幸福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那种惬意,是“会当凌绝顶”、“阅尽人间春色”的那 种豪放„„

五、总结: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除了引人眼球的标题,一锤定音的开头,回头百媚生的结尾外,还要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体立意等诸多方面。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在生活中学会语文。

六、作业:以“他在娘的脸上亲了一下”为话题,写150字左右的片段。

七、板书设计

如何使作文具体化 第2篇

(一)怎样使记叙文的内容具体

一篇成功的记叙文,如果生动的话,可以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但在写作文时有些同学只习惯于概括叙述,导致作文的字数不够,或者内容不充实。怎么办呢?如何把文章的情节写得既具体又好看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扩句:在一个简单的句子中插入一些词语或成分,让句子的内容更加充实。常在词语前添加修饰词或限制性词语。如果学生能够在添加有感染力词语或成分,那么整个 句子就会具体而有文采了。

例如:我努力学习。

1、我经常非常努力学习。

2、我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

3、为了能让妈妈开心,我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

●●注意:不是单纯为了追求字数多而扩句,而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下同)例:(1)我偶然努力学习。(2)我经常努力学习。这两个句子所表现的含义就明显不同。....

二、扩展情节。同学们在写作文之前,对感受最深的部分和与主题关系最紧密的部分,一定要认真想一想,多问——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是一把能把文章写具体的钥匙,用它去开启内容空洞的锁,一般都灵。

例文:令人害怕的夜晚

今天夜里,家里人都出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家里看家,我非常害怕。(以上的写法使内容太简单,我们可以这样来扩充内容。)

1、你为什么害怕?

2、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3、你当时的反应如何?

【修改后】 在一天夜里,我一个人在家里。天要下雨了,电闪雷鸣,我害怕极了。那雷声一阵接一阵,震耳欲聋,把窗子都震得哗哗作响。忽然,又一道电光闪过,呀,妈呀,又要有一声惊雷了!我赶快捂住耳朵。尽管如此,雷声还是穿透我的手掌,震撼了我的耳膜,就好象在我的头顶炸响了一样。我更加害怕了,飞快地钻入了被窝,用被子使劲地蒙着脑袋,心里不停地祈祷: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吧!

三、把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或场面分解开写。把一个场面或片段分解成几个部分,把人物的行动分解成若干动作,就象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对每个部分、每个动作都作出描写,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可以使描写变得具体生动。

例如:这个人的外貌非常丑陋。(可以观察他的脸、眼、鼻子、头发等,抓住其独特的外貌分别进行描写,以突出其丑陋的特点,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并且人物形象又鲜明突出。)又如:小刚带着球,飞速冲向球门,猛地一脚,把球踢入网底。(这句话虽然用了一连串的动词,也写清楚了经过,但还是显得很笼统。)

【解析】如果把这一进球过程分解为接球——带球——过人——射门——进球。然后再想想每个动作的具体情景,最后把这一连串的动作连接起来,就会使描写变得生动具体:

【修改后】小刚在中场用胸部熟练地接住同伴传来的球,习惯性地用大腿轻轻一颠,将球巧妙地挑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以灵活的动作晃过后卫的阻击,又避开已经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一脚抽射——进啦!”

四、按一定的顺序,运用各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事物。在作文中对事物的描写要依据一定的顺序,要么从上到下,要么从左到右,要么先主要再次要„„还要学会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条理,还可以让文章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内容具体充实。

例如:对菊花的描写:这里的菊花真是美丽极了!

【修改后】红的、黄的、紫的……这里的菊花不仅颜色各异,而且姿态万千: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羞羞答答,有的倒挂枝头,有的昂首怒放。瞧!那一株象美丽的少女安详自若,那一株 又象翩翩少年笑迎秋风……一阵微风吹来,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这段描写就是从视觉到嗅觉,从颜色到形态,把菊花的美丽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五、加进想象、联想,丰富文章的内容。有些材料很好,可又感觉到它的内容不够充实。怎么办?最好换掉不写它。但是,有时在考场上已经写了一半了,才发现材料不够,那只有采取“嫁接法”了。把别的树上的嫩芽嫁接到你家的树上来。你把玫瑰的芽嫁接到柳树上,那肯定不行;但是,把玫瑰芽嫁接到野蔷薇树上,反而长得更好,因为蔷薇的具有更强的抗病性,而玫瑰花比蔷薇花更漂亮。这真是完美的结合。

作文的选材也可以来个嫁接。虚构不是不真实,关键合情合理。想象作文不是也能得高分吗?《西游记》不是也是名著吗?考场作文,只要七分真实三分想象,假也要“真实”。例如,你要写远方的表哥在课堂听课开小差的情景,可是,你并没有看见过表哥上课。天下上课开小差的情景都差不多,难道你自己没有开过小差吗?把你开小差的情状写在你表哥的身上准没错!

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使句子更具体更生动。

例如:

1、月亮弯弯的。(显得太笼统,不够具体。)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运用比喻,使月亮的形状具体可感,形象生动。)

2、柿子红红的。

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灯笼。(这样就更具体更生动了。)

又如:

春雨来了。

小雨点蹦蹦跳跳来到人间,来到大地上。(运用拟人,使春雨的形象具体生动。)又如:今年收获的粮食不多。

今年地里只收获几粒粮食。(运用夸张,有力地突出了今年粮食产量非常低。)再如,房子可以买,家不可以买;钟表可以买,时间不可以买;

关心可以买,爱心不可以买;奢华可以买,优雅不可以买;

尊重可以卖,尊严不能卖;忠心可以卖,良心不能卖;

这组句子通过排比和对比就把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明确了。

最后,多用熟语、谚语、名言,化用熟语、广告语、歌词、谚语。有个学生说了则寓言故事《黄鼠狼和鸡》,化用一句大家再熟不过的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要收就收老母鸡”,也有同学化用成语“鸡不可失,失不再来。”由于他们化用的符合要写的内容,所以他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一个亮点。

具体生动的描写来源于对生活细致认真的观察,还要学会在恰当的地方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朱自清说,在观察生活时要对“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能轻易放过。”而同学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却往往很粗浅,或者只停留在表面上,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就会很模糊,所以在作文时对事物的描述也就很笼统。因此,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并且能够抓住要领,找出规律,做到举一反三。

如何使作文具体化 第3篇

一、写人记事, 用好动词是关键

朱自清在《背影》中写道:“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的“戴”“穿”“蹒跚地走”“慢慢探”“爬”“攀”“缩”“傾”“努力”等词的活用, 把父亲买橘子爬栏杆的过程, 深深地印在了读者心中, 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二、写景状物, 形容词不可忽视

鲁迅是这样写百草园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光华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浮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其中“碧绿”“光华”“高大”“紫红”“肥胖”“轻捷”等这些词的妙用, 使描写对象的颜色、形态在读者心里明朗清晰。巴金在《家》中写道:“一弯新月高高地挂在天空, 在水面上投下淡淡的银光, 增加了水上的凉

学生进行复习课的探讨与研究, 如何写好课后反思、其他专题教学或研究等等。作为教师, 一定要写好备课后面的教学反思, 把自己上课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学生的接受情况记录下来, 反思以后教学中要怎样改进。教师还可以通过写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进行反思, 将教育理论与教学行为有机融合, 不断增强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

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 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最经典的解释就是“为了学校, 基于学校, 在学校中”。那么, 学校在校本教研中应当担任什么角色呢?

1. 营造宽松氛围。

要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心。学校应当给教师机会, 重视教师的研究, 充分肯定和承认教师的研究, 释放教师的创意。对面的晚香楼冷清清地耸立在银光下面, 楼前是一片白灿灿的花朵。”文中“高高”“淡淡”“冷清清”“白灿灿”叠词的运用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 自然显得生动具体。

三、儿化词使文章有亲切感

老舍在《月牙儿》中又这样写道:“月牙下边, 柳梢上面, 有一对星儿, 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 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和那轻摆的柳枝。墙那边有颗什么树, 开满了白花, 月的微光把这团雪照成一半儿白亮, 一半儿略带灰影, 显出难以想到的纯净。”老舍这段写月的文字, 用儿化词使月色更为迷人, 置身于这种场景, 让人动情也很享受。

四、能够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的词在文章中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写道:“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 从空中垂下, 不见其发端, 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 仿佛在流动, 在欢笑, 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 泛着点点银光, 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 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 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朱自清的《春》中写桃杏梨“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写树上的鸟“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唱出婉转的曲子, 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在这两段描写中的言词充分调动人体多种感官进行积极运动, 迫使读者要看、要听、要嗅。如刺激视角运动的词“淡紫色”“银光”“水花”“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调动听觉运动的词“流动”“欢笑”“清脆”“曲子”“应和”“嘹亮”;有调动情趣的词“欢笑”“挑逗”;有调动味觉的“甜”。这些文字之所以能让读者有身

造精神, 给富有研究精神的教师以一定的奖励, 激发教师集体研究的积极性, 促进学校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学习氛围的创建。对教师个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 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 学校教学管理者要进一步把其概括、提炼、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在每周一次的晨会上形成意见, 唯其如此, 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究。

2. 引领专业学习。

如果说校本教研是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 那么专业引领就是一面旗帜、一盏航灯。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引领人员的支持与指导。专家引领可采用学术报告、辅导讲座、教学专业咨询、教学现场指导、网上咨询等形式。专业研究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满腔热情,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本教研中, 努力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 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并虚心向教师学习, 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临其境的感觉, 都是因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功能的原因。

五、文章要写具体还要表现在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上

刘成章对安塞腰鼓的描写就是很好的例子: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 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 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 爆发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段比喻与排比的结合把安塞腰鼓那种忘情、发狠、豪放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 像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的运用都能使文章生动具体。

六、骈句、诗句活用能使文章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谐美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写声音部分“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白叫无绝”就是骈句的代表。一个学生写竹枝用途时写道:“过年杀猪时, 用竹枝烧水, 火硬水开毛易脱;春茶采摘时, 用竹枝炒茶, 火猛色绿茶味香”。写到奶奶对竹子的感情时活用了龚自珍的诗句, 说奶奶“生前视竹如生命, 化作黄土更护竹”!诗句与骈句的运用能使文章读来顺口听来悦耳。

以上方法只是简单的一些例子, 还有众多的方法就不一一列举了。值得指出的是学生在习作中, 不可刻意追求文字的生动而偏离主题, 也不可满篇都追求生动的语言, 最好是在文章开头营造某种气氛时, 或在文章感情达到高潮时用上法写一些生动优美的语句, 使习作显得详略得当, 生动具体, 从而避免平淡的毛病。

己。教师也可通过与专家的互动、对话、交流, 产生思想的碰撞, 进行理念的升华, 这样不仅能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 也能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3. 构建交互平台。

数学教学如何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第4篇

一、点、线、面之间位置关系这一教学内容的特点

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要以课堂内容及其特点为教学目标、方法设定蓝本,来进行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设计。所谓的根本就是教学内容,所以我们在讨论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时候,要先探求教学内容的特点。

对于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内容来说,它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这两个考察点来设计教学方法,将生活中的关于点、线、面空间关系结构的例子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出发,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了解一些抽象的定理公式。从点、线、面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本身来看,要了解点线面分别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它们之间的位置如何摆放,才能构成联系,等等。也就是说,教师要明确“点线面如何在空间上实现平行关系、垂直关系、垂直与平行关系的转化”这一教学难点,并搜集具体的生活例子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

二、以点线面位置关系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探讨抽象变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

1.有效的导课方法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良好的开头预示着完美的结果,对于课堂来说也是如此,所以教师要将导课这一环节重视起来,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贯穿在课堂的始终,争取将“龙头”“龙尾”相承一脉。在没进行新课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举一些实际的例子作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其被问题牵引,随着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逐渐深入对课堂知识加以学习。比如,在进行点线面这一课堂知识的学习之前,教师可以问学生:用两个合页及一把门锁就能将一扇门固定在一个位置,我们没办法将其打开。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做具体的示范。一个问题的提出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提出至少两个问题,提高课堂知识的厚重感。在这一实际问题中就包含了点线面这三方面的内容。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一知半解,这时教师要从这一问题中脱离,让学生通过接下来的学习,验证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

2.通过生活实例对公理进行验证。

在进行概念的疏导之后,出现的公理才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了解的,就以“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这一公理为例,它包含了点线面这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直线有无数点组成,这条直线在平面内,平面经过直线”。这个基本性质的来源是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实验将这一知识具体化,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来验证公理的正确与否,比如这个公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一把规则的直尺放到桌面上,并通过观察直尺与桌面间是否漏光来检验桌面的平整与否。如果不漏光,说明直尺作为一条线在平面上,而且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一平面上,如果漏光,说明直线上并不是所有的点都在平面上,由此也可以说,直线不在平面内。

学生通过这种具体化的例证,更能较为明了地运用逻辑思维去了解学习抽象化的知识。可以说,教师在方法上,将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更容易去接受。这样运用生活例证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知识的教学方法比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绘图讲解更有效,它是新课标下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有效。

3.鼓励学生利用生活实际去解释公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寻求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更具有价值,所以教师一方面举一些例子,让学生透过知识的抽象性看到具体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去了解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让学生举一反三,自行地运用具体例证对公理进行解释。例如,在讲解“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面”这一公理的时候,教师可以找学生对这一公理加以解释,并尽量用一些生活中的例证。学生就会发散思维,由点及面再到线,加以思考。由于面最少是由三条线首尾连接组成,所以最少就需要三个点。而且三点连线组成的面具有稳定性,学生由此会想到三角形、照相机支架等等。

如何使学生快乐作文 第5篇

作者:邓红梅

英德市白沙镇中心小学邮政编码:513057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学生怕作文,老师叫头疼,这就是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的现象:

1、重模仿,轻创作;

2、重数量,轻质量。并且,小学生作文时常常会遇到“三难”的拦路虎:开头难、结尾难、过渡难。针对目前小学作文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我粗浅地谈几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见解。

一、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各年级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这是教师要花心思的经常要做的工作。我是这样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的:

1、让学生说真话。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语言,他不会从成人的角度去选择语言,避讳语言。他们的喜、怒、哀、乐会毫不掩饰地写在纸上:“我手上扎了根刺,疼得直哭。”、“我最爱吃土豆。”从这些,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孩子的纯真,如果你非要他写他如何坚强、非要他把“土豆”改成“马铃薯”,不觉得是对纯真的扼杀吗?因此,尽管文中的语言并不优美,尽管文中没有用任何修辞方法,但只要写的是真话,就是一篇好文章。鼓励学生写真话,也是在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

如果教师要求过高,把习作改得面目全非,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习作的自信心,积极性,让学生失去作文的兴趣。以致学生感到写作文难而生畏。这个比方打得好:“试想,如果一个刚会说话的孩子,父母发现孩子出语不妥。就给予指责,这个孩子—定会因此而少言寡语,甚至成为不爱说话的人。”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观情感方面的因素,重点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于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2、写真事,“句句真诚”。在作文课上,我们老师听到学生经常说的话就是没什么可写的。”是啊,路上没捡过钱包,没遇到过落水儿童,没赶上老爷爷推车,更没遇到过盲人过马路„„没遇到过一件“有意义”的事,的确不知该写什么。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都是鸡毛蒜皮式的、琐琐碎碎的小事。一首歌中唱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有写身边发生的平凡的小事,作文才会有血有肉。不仅要写好的,也可写一些不良现象,只要不是纯心捣乱,不是成心要坏谁,那些生活中的小片段:同学之间的友谊、矛盾,课间的游戏,因为自己的要求未被满足而大发脾气„„都可写入作文。因为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身感受的,写起来才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虽然文章中透着天真、洋溢着稚气,却认我们看到了一颗颗闪亮的童心。一群乳嗅未干的小学生,硬要他们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章来,岂不是对天性的掠夺吗?;

3、抒真情,“我手写我心”。小学生的思想是单纯的,天真的,甚至是无知的,他们常常会异想天开,反映在作文中也是这样。他们常常因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兴高采烈,也会因被人误解而痛哭流涕,这些都反映出了学生的“情”,淡淡的,纯纯的,这种情像一股清泉自然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这是学生的真情读白。你非要他们“要爱就爱个死去活来,要恨就恨个咬牙切齿”,不是强人所难吗?

二、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很多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之中,需要在观察中发现。要想写好文章,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谁善于发现,谁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说:“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能力的培养。”一要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小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不强,要悉心培养。二要培养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三要培养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四要养成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别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别人知道个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写观察日记(可定点观察,可移步观察,可连续观察)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好办法。又一次,我给学生布置的习作题目是《我喜欢的小动物》,要求学生回去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后才写,有个小学生,他为了观察小壁虎,就捉了一只壁虎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天天观察。过了几天,他发现壁虎在吃自己的尾巴。这个同学根据观察中的发现,写的作文真实、生动。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作文。以便积累谴词造句,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

我国现代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读对学生习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合理、适时指导学生搞好阅读。一是加强精晶范文的阅读。范文除了教材选取的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名家精品,如名家散文:茅盾的《白杨》,朱自清的《春》等;二是注重课外发展延伸阅读。让学生搜集、阅读并摘抄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资料书,帮助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辅导书,还有优秀范文等。如学习了《小音乐家扬科》后让学生读“世界摄影大赛的儿童评委——王真”的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让学生读安徒生的《安徒生的童话》。三是读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长见闻的书(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文学科普、通俗历史和生活科学等)如:《中国上下五千年》、《科学家的故事》、《古代聪明孩子的故事》、《儿童文学读本》、《环境与自然》等书籍。让学生在广读、多读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语言、借鉴写法、收集好词佳句,同时受到情感陶冶。在指导学生多读的同时,教师要知道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记,以便积累素材和写作技巧。

三、习作要有真情实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它具有调节行动的功能和信号交际的功能。所谓调节功能指情感作为动力,有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中的障碍的作用。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学生正确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即须真挚的情感去体验。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情感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由于小学情感容易受到具体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有关教学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辅导学生写一篇介绍暑假生活的作文。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爱听故事、讲故事的心理,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自己暑假生活里经历过的一些事,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然后让学生想想自己暑假生活里经历过的事情,这时学生往往就有一种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引导把自己的小故事讲出来。当然,事情一旦叙述清楚,再动笔把它写下不来,就不再困难。

2,引导实践,培养学生情感。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观察实践,认识生活,才能为作文解决源头问题。例如写一次体育活动场面的作文,首先必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锻炼。只有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才能对体育活动有所体验,对活动快乐有所感受,文章的内容才比较真实、充分,而

且有真情实感。作文同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懂得生活作文的道路,克服作文教学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病,把各种实践活动引进作文中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旅游、搞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参加各种活动等,从而丰富学生习作的内容,培养学生作文的情感。

3,教师带头写好“下水”文,熏陶学生情感。

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希望教师经常练笔——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师不断提高其水平实为要图。”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教师下水文”。他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议论写作文的切身体会。”从中不难看出教师“下水文”的魅力。教师爱好作文,文章写得情趣盎然,鞭辟入理,学生也会情动而辞发,逐步写好作文。

4,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稳定学生情感。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外在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让学生热爱语文老师。为此,教师应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除苦恼,和他们一起阅读课外书,一起讨论读后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这样,学生在作文时就敢于大胆地把一些真实的事情、心理真实的感受写到作文中去。从而做到作文内容的真实具体,有真情实感,也使学生更加喜欢写作文。

5,肯定成绩,深化学生的情感。

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成就需要。小学儿童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学业成就范围内。在作文过程中,肯定学生成绩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热情鼓励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和个性培养原则。注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予于热情鼓励和适当表扬。为使学生有更多成功的体验,我们可以经常创设一些让他们表现的机会,如:片断练习、即兴作文、口头作文、活页作文等。一旦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就给予肯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作文中成就需要得到满足,就一定会更深层地喜欢一写作文。

如何使考场作文个性鲜明 第6篇

摘 要: 高考作文不能仅仅满足于文句顺畅的一般要求,而应该张扬个性,异彩纷呈。近年来,高考作文阅卷中对考生作文的个性化非常重视,《江苏省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对作文中的发展等级要求中明确提出“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作者就作文的个性鲜明提出了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 考场作文 个性 教学方法

考场作文怎样才能富有个性特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观点深刻独到

文章最怕千人一面而又不痛不痒。深刻独到的观点无疑会使文章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要写出观点深刻独到的文章,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力避常人所选的角度,独辟蹊径,不要人云亦云。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题乌江亭》突破一般人对项羽因“妇人之仁”而败走乌江的惋惜,盛赞项羽“完成了一个没有丢弃诚信的涅??”,从而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2006年全国卷满分作文《舞动痛苦的翅膀高飞》。作者对李煜的认识颇有见地:“我承认李煜是出色的词人,但他却不是可敬的斗士,甚至不及‘乐不思蜀’的阿斗,多少还有几许潇洒。‘问君能有几多愁’痛苦的涟漪无限扩张,终于招致杀身之祸,结束了‘愁’比‘水’长的悲楚、无奈。”在李煜与阿斗的比较方面展现了作者对历史较为深入的思考,观点饶有新意。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而言,“更应该提倡那种抒真情写真意议真理的自然而然的‘本色作文’”[1]。

2.要对话题进行深入思考,不能流于肤浅。“一篇优秀的文章,首先‘立意’就应该‘深刻、新颖’[2]。”经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的深沉思考的文章必然是深刻的。如2007年北京市高考佳作《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文章开篇点题,由诗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声。”感叹寂寞,从“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中发掘出情感的滂沱壮烈,接以纳兰和李煜为例,阐释“寂寞”的内涵。然后列举陆游、王维、元稹的事例,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的激越。最后更进一层,由“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的“美丽的”、“供人欣赏”的寂寞拓展为林则徐、韩愈式“奉献,让人仰望”的寂寞。如果考生只谈寂寞者的孤独抑郁,那么只能是一篇一般等级的作文,但作者把寂寞提升为奉献,让人仰望,主旨就得到了深化。

3.要言之有理,有足够的事实和理论支撑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例如2007年河南省高考满分作文《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先列举了曹雪芹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境下写成《红楼梦》、史铁生截瘫后“用纸笔在报刊上撞开了一条路”、贝多芬失聪后“扼住命运的喉咙”等事例,论述“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肯定是在无数次的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这一论点,后又引用冰心《成功的花》中的名句和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话,深刻阐述了“成长与挫折”的关系。

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使人百读不厌,主要是因为它所蕴涵的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在考场上如何写出底蕴深厚的作文呢?

1.平时注意积累和感悟,通过对名著名篇的熟读积累,关注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让丰富的文化积累充实自己的思想和文笔。

2.考场上要善于调动自身的文化积累。

3.要善于将自身文化积累与作文题相结合,在文题有限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底蕴。如2005年湖北省高考佳作《东坡的选择》一文再现的是东坡作品《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内容及意境,但都是服从、服务于“心灵的选择”这一作文要求,无关内容不涉及。

三、有独特的语言风格

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主要有以下三种:

1.形象生动,有丰富的文采。要善于运动各种手法,比如巧用修辞,长短句搭配,骈散句结合,修饰语的恰当运用,善于引用、化用诗词名句等,让人耳目一新,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路的两旁氤氲着乳白色的雾气,前面是一条悠长悠长的古道,迷离神奇。我准备沿着这条充满神秘的古道去找寻自己幸福的人生,一束极细的光芒从遥远的天际透射过来,抚摸着那历经悠悠岁月的古道刻痕,它闪耀着夺目的光芒……”(2007年《一步与一生》)又如“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g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写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这样文采斐然的句子在高考佳作中不胜枚举。

2.质朴自然,不事雕饰,朱自清的《背影》堪称典范。2007年江苏一考生《怀想天空》极为朴实地记述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流露出了体谅农民辛苦、体谅父母辛劳的感情,本色纯真不事张扬,后来被改判为高分应是合乎情理的。

3.幽默活泼,寓庄于谐。所谓幽默的语言指的是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语言,多用比喻、夸张、拟人、移用、婉曲、别解等手法。这种语言风格在高考作文中也很多,如“我急得汗水直流,如果每一滴汗水都是一颗金豆子,那么我肯定比李嘉诚还有钱”;“老师的目光比美国的EP-3电子侦察机还灵敏,交谈的话语如激光制导的导弹精确地直击心脏”;“语文作业后做数学讲义是一种休息,数学讲义做完后读英语书也是休息,文理搭配,干活不累,相互调节,就是休息,因此我们这批学生永远在休息”;“那件不愉快的事情已经被我删除了,放在了回收站;而那些快乐的事情就会一次次地被复制出来细细品尝”……这些幽默的语言带给读者不仅是轻快愉悦,更多的是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

四、感情真挚

文贵情真,以真情作文,可使文章笔力饱满,感染作者也感动读者。“考试需要考生写出真实的作文,但考试作文本身就有悖于‘真实’”[3]。要写出“感情真挚”的考场佳作,首先要做到有“我”――做一个现实生活的体验者。文章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古人说:“读《出师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读《陈情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自己强烈而真挚的感情。考场作文《给班主任的一封信》先写临考前一天老师叫某同学留下电话号码,并允许我们也留下电话号码,还说一定打电话给我们。可一晚的等待与期盼,电话铃终究未响。“第二天,我带着紧张与不安来到了考场看到了您的身影,您脸上还是充满了笑意。当听到同学们交谈昨晚老师几点几点打来的电话时,我悄然离去了……”本文获得满分,靠的就是作者的那支无矫情、不造作的笔,靠那份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折服人的情感。

其次要有“物”――寻找感情的“承载物”。抒情往往要借助某一具体的事情、景物等作为“凭借物”“承载体”抒发感情。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一词,虽不着一“情”字,但情味无穷;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一词,虽未言一“愁”字,可谁不知词人的满腹的“愁”滋味呢?李辛二词何以取得如此的艺术效果,其突出的一点就是二人的情感皆有恰当的承载物。

当然,感情真挚还必须遵循健康向上的审美原则,真话还要善说。对真诚、善良、和谐、奉献的抒写可以纵情渲染,但对假恶丑的鞭笞,则要把握分寸。例如对党内干部的腐败行为、行业不正之风、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疏漏、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及叛逆、极端行为等的理解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小题大做,要从建设的角度,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冷静、理智的分析。

五、描写细致入微。

写文章不但需要酣畅写意,有时也需要工笔细描,即细节描写。它要求运用特写镜头,把一个细小的场景或细微的动作、表情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来。经典的小说、叙事散文无一不是细节描写运用的典范。像《药》中康大叔取钱的动作描写、《孔乙己》中长衫的服饰描写、魏巍《我的老师》中蔡云芝先生的假怒的神态描写等,可谓俯拾皆是。细节描写的要领是选材要小而具体,描写要细致入微,笔墨要俭省精要。如

列车缓缓启动了。这时,爹从衣袋中摸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0块钱,递给站在窗边的我。

我不接。爹将眼一瞪:“拿着!”

我慌忙伸手去拿。就在我刚捏住钱的一瞬间,列车长吼一声,向前疾驰而去。我只感到手一松,钱被撕成两半……望着手中污渍斑斑的半截儿钱,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六、营造诗的意境。

意境是融合了作者主观的意念、情感的物象境界。作文中如果能够以诗画般的语言,营造出或幽远、或淡雅、或静寂、或热烈的情境,触动读者感情之弦,与之同喜同悲,同怨同叹,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作品无疑就是成功之作。例如2015年山东一考生《贝壳?划痕?记忆》开头即以“时间如海,记忆如沙滩,海水将一枚枚贝壳送到沙滩上,又收回到她那浩渺的胸怀……惶恐滩头,零丁洋里,涛声依旧,叹息不再。然而,时间只侵蚀了一个人的物质存在,却无法风化那煌煌诗句中的记忆,谁能忘记文天祥的辛苦遭逢,干戈寥落?”营造了寂静、凄凉的意境,深深吸引了读者。

以上列举了作文个性化的几种表现,在写作时当然不必面面俱到,要体现文体要求。比如论说类文章要多深入思考,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叙述类文章则要感情真挚,描写生动细致,富有意境美。作文的个性化还必须服从服务于表现主旨的需要,不能刻意求新,东施效颦。相信通过同学们平时不懈的努力,考场上一定会涌现出大量个性鲜明的佳作。

参考文献:

上一篇:以中秋月色为题的优秀作文下一篇: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