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化苦旅心得体会

2024-05-22

有关文化苦旅心得体会(精选7篇)

有关文化苦旅心得体会 第1篇

这几日,正在阅读余秋雨先生所著的《文化苦旅》,并不是说如何认真地研究,只是睡前一篇,信手翻阅。

这本书,粗看只是描写神州大地上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但当你细细品味,却会发现一段不一般的历史,或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当然,这些精神并不见得全是如何的慷慨凜然,如何的使人崇敬,但它们很真实,很贴近生活。如《上海人》中,上海人近乎吝啬的精明;《道士塔》中那愚昧无知、胆怯漠然,却带着一种农民式的憨厚的王圆篆道士的行为------从外国冒险家手中接过极少的、微薄可怜的钱财,却让他们搬走一箱箱记载着中国历史的典籍;《夜航船》中懵懂无知,却又横冲直撞,行使着“权力”的“小将”,他们是**中一种特殊背景下的特殊的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大地无言,但他却能带给我们太多。《白发苏州》、《江南小镇》中是以柔婉清新的江南为景,把那儿如水的柔顺却又错综复杂的世态人情写得淋漓尽致。又如《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都是以特定的人情风物为骨,以特定时期的文人的人格与处世心态为血肉,描写出了一段关于人格与时代的千古绝唱,还有与江南截然不同的《莫高窟》中的热烈奔放,《这里真安静》中沉静冷冽地对战争的反思……

如果你没有精力远行,却想踏足四方;如果你欠缺敏锐的洞察力,却想洞察人情,那么——请读读《文化苦旅》,他会让你获得许多感悟。

有关文化苦旅心得体会 第2篇

余秋雨曾说:「我想,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著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乾和脆折。」或许是因为如此,余秋雨先生在埋首於砖块般的典籍中后,那不同於案头的年龄悄悄作祟,突然涌起向苍天大地,释放自己内心深处不停呐喊著的渴望,一股热潮、令人无法抗拒的诱惑,不停地冲击著心灵,澎派的思想犹如一阵巨浪,要求超脱现实的束缚,寻求最终的寄托,没有人知道旅程的终点,无情的岁月不断地雕刻,即便生命的终点将在不远的哨站,但生命的价值却是不朽的承诺。

中国的文化,落在山重水复中,是历史的多情造就中国千年的内涵。道士塔中的无奈,因为莫高窟的千古罪人王圆籙,将令人歆羡的中国艺术文化,用极少数的钱财来换取难以计数的敦煌文化,偌大的中国,岂无维护古文物的能力,听任一个古老的民族让伤口的血滴在沙漠,使敦煌文化走向黑暗。

抽一枝柳条,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

有关文化苦旅心得体会 第3篇

关键词:余秋雨,苦旅,文明,历史,文化

在现今,余秋雨无疑是全球各华人社区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他的《文化苦旅》在巴金先生主编的《收获》杂志上连载,不仅奠定了文革之后新时期文化散文的创作根基,同时也使文化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他曾说 :“近年来在学术上想得最多的是以中国文化史为背景的中国文化人格。因此,一接触山水,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在这方面的感悟投注上去了。”[1]余秋雨以他深沉的文化情思,把历史感悟、文化关怀及自然之美统合在一起。对于文化,他不奢望有什么祝祈,但毕竟是有着希冀与期待的,他“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2]。多情而苦涩的心灵与斑驳历史文化的碰撞,到底给了余秋雨怎样的沉郁风骨与苦旅情结?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到底又让余秋雨产生了怎样的思考与企盼?他的“苦旅”情结,笃行于文明、历史、文化的层面之上,他以一位文化精英的睿思和学者的洞见,独行于历史的峰峦,凝眸王朝的背影,与历史精魂进行超越时空的对话。

一、踏访千年足迹,捡拾文明碎片

80年代后期,余秋雨抑或是出于心理上多种年龄的叠加,有着对儿时奔跑于山路的渴望,抑或是出于对“书斋著作”与“文化现实”脱节而产生的困苦。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个时期他最终选择离开案头,开始漫长“田野式创作”的目的只有一个,去到那些文人先辈曾经驻留的地方,找寻文化的遗留,找寻文明的碎片。他从祖国大西北,转到西南蜀地,再走笔吴越春秋,最后以境外南洋的丛塚作结。他就那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边地旅舍的小桌子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走……”[3]

余秋雨独自一人出行,独自一人进入远山远水,独自一人进入文化腹地,独自一人默默无言地面对默默无言的土地,这所谓的“孤旅”,也许正是“苦旅”的最初由来。台湾老作家欧阳子在分析《文化苦旅》时,曾经精到地点出了余秋雨“苦旅”的含义。她认为《文化苦旅》的“表面意思,当就是作者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走访‘人文山水 ',行行止止,风尘仆仆,劳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涩的感想,故谓之‘文化苦旅 '。”[4]

“走惯了远路的三毛唱道‘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 '没有人能告诉我,我悄悄出发了。”[5]余秋雨这样说着,带着李白在轻舟上的希冀和陆游在毛驴上的怀想,走过一个又一个地方,他就如同一位虔诚的僧人那样义无反顾,为着尘世的救赎和佛门的普度,芒鞋破钵,苦行佛陀。在面对已有2500年历史的苏州城,他驻足写下《白发苏州》。通过历史,他看到吴越混战,看到百姓的苦难,看到“馆娃宫”里的西施,看到苏州人的委屈。“苏州城,是苏州文化静谧的后院。”[6]他要道出苏州的见识与度量,但他同时又感到困惑,困惑人类最早的城邑之一,会不会、应不应消失在后生晚辈的竞争之中?时髦的年轻人,还能不能保存苏州风韵的核心?余秋雨害怕现代文明掩埋苏州厚实的灵魂,他想要保留苏州城的古老文明,保留它的从容与宁静。

余秋雨跋远山、涉远水,踏访千年足迹,在古人的步履之上怀想超越时空的祝祈,在无言的冥想之后举起驱散愚昧阴霾的火炬。《道士塔》是《文化苦旅》的开篇之作,当余秋雨走进被王道士请人刷白了的洞窟中,他低声哀求。莫高窟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象,就像王道士木然的痴笑一般,让他几次梦醒难寐。他对这笔文化重债好恨、好恨!几摞银元,就像“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纽扣换一篮青菜”[7],悄悄换走了祖先留给我们的馈赠。在凄艳的莫高窟门外,在王圆箓的圆寂塔前,余秋雨仿佛看见装满经书的牛车走出大漠,他那嘶哑的声音在竭力呼喊,企图阻止那双罪恶的手。残破不堪的洞窟,是一个古老民族滴血的伤口。昔日的荣光,像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像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战栗。历史的进程常常与蒙昧、野蛮相伴,最终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当余秋雨在历史遗迹之中捡拾文明的碎片时,他有过恼怒,有过悲哀,有过惋惜。但他还是期待,期待那碎成了碎片而依然发亮的文明的出现,就如同家乡上林湖中破碎的陶片,但这一次他不会选择丢弃。

《文化苦旅》的基调沉重而苦涩,这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文化指令,让余秋雨对那片土地、那个时代坐立不安?“雷达把新时期文学概括为重塑民族灵魂,这是对的。再深化一下,这个‘灵魂’是什么,不就是余秋雨苦苦寻找的‘远年的灵魂’,不就是民族深层的精神和文明么。”[8]文化的苦旅就是文明的苦旅,余秋雨将那些“远年的灵魂”唤醒,用自己的生命对晤,为的只是在现世将文明保留。“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为它呼喊几声”[9],哪怕是徒手开辟荒草掩埋的路途,走上万里沙地。

二、提携万卷文书,补缀历史沧桑

余秋雨有着古代文人一脉相承的对民族文化、历史使命、文明传播的强烈忧患意识和忧切的文化良知。他相信有一种神秘的“人格传递”,融入到山水大地、风土人情之中,无形而悠长。特别是他一直引以为傲的余姚籍文化大师们,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都是姚江的儿子,都是河姆渡的后裔。这样的传递促使余秋雨找寻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通过文人先辈的典籍,将历史的沧桑补缀。但就像修书人看到残破文书时的痛心,他面对历史遗迹时的心境也可谓悲凉凄切。

作为历代文人的子孙,他带着先辈的企盼熟读诗书,渴望有一天能够将他们的夙愿,放回心的归处。文革那些年,余秋雨在一天的劳累之后,凑着蚊帐中昏黄的灯光,翻看着曹雪芹的著作,感受人世间似乎还存在的些许的温暖与欢乐。文革后期回乡养病,在蒋经国先生早年的读书室里,他全身心地钻入到《古今图书集成》、《二十四史》、《四部丛刊》、《万有文库》等大量旧书经典中。到了切切实实谋生的而立之年,他潜行在13平米的小房子里,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四部戏剧文化史论专著,这期间所接触到的大量史论著作,都为余秋雨历史文化人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来自书籍的供养,为余秋雨提供了广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眼光,让他能够在宏阔的视野上进行文化涉猎。当然,也正是基于对历史的了解,他对历史文人更有着感同身受的情怀。

待到不惑之年,余秋雨终于提携万卷文书,开始了补缀历史沧桑的苦旅。他客寄柳州,在柳侯祠的回廊中,静听自己的脚步声,追忆宗元客死南荒的文豪悲哀 ;他南下蜀地,在急流浩荡的都江堰,为“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10]而感叹,遥远的缔造者的面容渐渐清晰 ;他梦临西湖,在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上,倾听着“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吟诵,讲述着苏小小背后的垂泪人生,感叹着无惧于死的白娘子形象 ;他忆起水乡,在笃笃的船帮声中,在欸乃的橹声中,手持张岱的《夜航船》,心头却卷起幻想的波澜 ;他远走南洋,在冷僻安静的坟地里,巡睃着一个又一个藏在这片泥土下的故事,他说那个地方,“神秘得像寓言,抽象得像梦境”[11]。走过那么多的路,他的心总是被山水扇动得疯疯癫癫,面对过去的历史他有着说不尽的惭愧。美好的山水啊,它接纳了历代多少文人无可奈何的叹息,悠长的山风和流水寄托的是无尽的哀怨啊!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转变成对历史的无奈”[12]。余秋雨在山水风物之间,寻绎历史积淀,延展文化情怀,慨叹人文心理,试图以对历史的冥想和洞见的阐释来补缀历史的沧桑。《风雨天一阁》是余秋雨描写家乡藏书楼——天一阁的历史文化散文,从中讲述了天一阁这一文化奇迹的古今历程,包括它的产生,它的保存,它的世代守护,以及它近代的遭遇。余秋雨在钦佩范钦强健人格和范氏家族不移意志的同时,也着实为天一阁近代的浩劫而悲哀。中国文化的保存和流传的艰苦历程,是何等的悲怆与神圣!脆薄的纸页经不起野蛮战火的焚烧,经不起人类贪婪的欲望。余秋雨小心翼翼地登上楼梯,颤巍巍地捧起书阁中取出的书函,面对这数百年苦役的结晶,他的双手是沉重的,面对苍老文化屈辱的遭遇,他的心情是沉重的。

余秋雨对于历来文人学者珍视的文化,在近代遭遇所谓文明产物的摧毁而痛心,强烈的文化良知促使他完成文化人世纪性精神引渡的使命,延续肇始于鲁迅“拯救国民性”的命题。他徘徊于悠长历史的坎坷命运,低沉、忧伤的心绪成为他一种固有的情结。每到一处,他强烈的使命感自然而然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压迫,现代社会太多的弊病,堵塞了历史文明的涌流。当然,也正是因为余秋雨对于历史沧桑强烈的苦涩情怀,他在挖掘历史时所体现的历史向度、历史价值,也让儒雅、高格、修养,因为历史的厚重而流露在云水间。历史因他而鲜活,他也因历史而变得博大。

三、探索生命潜能,抚慰文化灵魂

可以说,余秋雨这般跋远山、涉远水,所要找的,即是文化的灵魂。为了能够读懂山水风物的文化内涵,余秋雨探索着自身生命的潜能。当他抚摸历史痛处的时候,文化灵魂也终于在喘息之间得到安慰。“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13],然而那些地方,有多少去的游人能真正读懂它们封存的文化?又有多少文人会走出书斋,走进远山远水,给予文化灵魂以抚慰?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也许大地已经等待了几百年,等来的许是修缮,许是成为废墟。

在这长长的跋涉之路上,余秋雨好似一位身着长衫的文人,一路走来。在他脚步停留的地方,他惊叹,他惆怅,他沧桑,他苦涩!在《文化苦旅》中,有一篇名叫作《狼山脚下》的文章,苍劲之中不乏文雅。在南通狼山东麓,余秋雨找到了猜测了千年的骆宾王墓,冷僻的墓茔,甚感悲凉。投笔从戎的文学天才,在起兵失败之后,竟然躲到了这里。一抔黄土,半截石碑,也可想初唐的这一才子晚年的孤寂与落破。余秋雨俯下身来,默读碑文,悉听一声长叹。若是骆宾王晚年真的皈依佛门,倒也是一个安慰,至少这一位文化大师能够有一个心的归属,能够在禅堂之中写写弄弄,吟吟唱唱。

在《庙宇》一文中,余秋雨同样讲到一位僧人,那就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在近代历史上,李叔同这样一位精通文学、书法、绘画的全才出家为僧,一直是一个猜不透的谜。余秋雨通过弘一法师在五磊寺的行迹,道出了“返璞归真”的心灵诉求在新时代的尴尬。为弘扬佛法律宗,弘一法师创建道场的倡议得到支持,然而经费哪里来?可以说,佛教走到现代,曾一度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举步维艰。按照当时的情状,光光靠僧徒“广结善缘”得到的施舍,还不够寺庙的日常开销。弘一法师的发愿又怎能离得开“藉名敛财”,怎能不去招惹诀别的世事?余秋雨在故乡庙宇的黄墙曲廊之下,低吟送别曲,感受晚风拂柳笛声残。在弘一法师的佛门经传之中,感受黄卷青灯,感受萧然落寞。

余秋雨自问不及历代文人大师的学识与涵养,然而为了读懂他们生命的情感,他探索着自身生命的潜能,希望能够超越时空的阻隔,给予他们所寄寓的文化灵魂以安慰。余秋雨在面对历史人物时的忧伤,在于他感同身受的苦涩,也在于对先辈文化灵魂难得安慰的愧疚。余秋雨的“苦旅”情结在这里因为文化的遗落而痛心,他找寻并试图解读文化灵魂,这在安慰文化的同时,也安慰自己忧切的文化良知。

《文化苦旅》中的苦涩情怀,写到这里,已绝不仅仅止于它的表面意思,而这“苦旅”的深义,欧阳子女士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是观照个体的生命,一是观照中国文化的生命。就前者解,作者(一个现代中国文人的代表)的这一旅程,是他本人对于人类的生命以及文化走向的问题,由困惑而至感悟的心路历程。这历程相当辛苦,故谓之‘文化苦旅 ' ;就后者解,这辛苦的旅程,不再是作者的旅程,而是中国文化的旅程。我们中国文化,在时间的长途中,已跋涉了数千年的路,其间所见证的天灾人祸,沧海桑田,岂是言语所能说尽!而数千年所积累下来的旅行包袱,变得如此沉重难荷,今后还走得下去吗?”[14]在这个层面上来讲,亦谓之“文化苦旅”。

余秋雨感知着大地的温度,在山重水复、苍苍莽莽的大地上,寻找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他在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中抚慰文化灵魂的同时,立足并守望今天的文明。所以我们常常感到在他用生命与历史对晤的时候,充满了忧伤的叹息、沉思与反省。他在挖掘自身生命潜藏的同时,也在一路苦苦探寻着我们古老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新鲜血脉。他渴望促膝长谈,他渴望用生命交流,他渴望成为祖先流浪长途中的一个留驻点。对笔墨的祭奠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祭奠,而是借以祭奠的形式,牵连出一个完整的世界,宏阔整个历史文化长河,将中国文化推上一个逐步进化的台阶。

性文化苦旅 第4篇

我们常常把性文化看成阴私而非隐私。那什么是性文化呢?它即指人们以何种方式来满足性欲,以何种方式来表达性的兴趣和性的情感,以及对性的认识水平等等。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地研究中国性文化史的先驱是荷兰学者高佩罗,我们慷慨地把这份家底拱手让给异域人士去揣摩细品,因为做这样的学问似乎是不良嗜好,还是让外人来概括总结比较妥当。高先生曾极度称赞中国性学古籍格调之高,并充满敬意地将其指称为中华文明的荣誉。

人类的性文化是从最原始的性禁忌、对群婚杂交最细小的限制以及现代人看来那么愚昧可笑的性崇拜开始的。我们想对性文化史做一次漫长的回顾,这种系列的介绍不仅仅是单纯地发自思古幽情,或是为性之魅力所吸引,更不是出于介绍“奇技淫巧”的“性趣”,而是为了“温故而知新”,这是研究历史的目的,也是研究性文化史的终极目的。

本文中选登的插图,均根据中国古代性文物和性民俗器具实物拍摄而成的。它们多是性崇拜的产物,包括生殖崇拜、生殖器崇拜和性交崇拜。这些崇拜心理主要通过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以及文物、建筑等流传后世,甚至连一些山川河流等自然景物也被赋予性崇拜的色彩,使许多事物都具备了性的象征意义。在性文物中,有不少外藏内露的东西,表面上是普通的瓶瓶罐罐,但在它的背面、底部或很不显眼的内侧,则刻印着赤裸裸的性交画面或状如生殖器的图样,这反映出古人针对性事的巧思奇想,同时还担负着性教育的功能,因为在所有的教育学科中唯此不可言传身教。在民间,性教育大多采用暗示的方法进行。有一种瓷器叫“压箱底”, 俗称“孩儿枕”,外观是身穿肚兜的光屁股男童,而将“童盖”揭开,内部却是春光乍泄的男女交合瓷像。人们平时将其置于箱底,秘不示人,当女儿出嫁前夕,母亲便取出示女以启夫妻之道(“嫁妆画”也同属此类)。

另一个更为荒谬的误区就是对“三寸金莲”的理解:人们往往认为这仅仅是一种封建社会男人的变态审美情趣,是服饰文化中一个历史性的误会。在中国古代性畸形的现象中,排除娼妓和太监之外(国外也有),缠足可以说是世界性文化独一无二的“稀有资源”。女子缠足带有极大的普遍性,它和性欲、满足男子的“性趣”有很大的关联。在缠足这一社会现象上,也奇异地实现了中国古代禁欲与纵欲的并存和统一。

女子缠足的推广始于宋代,其根源无非出于男人的两种动机:一种是心理动机,男人既然要求女人为夫守贞,就要限制她的行动,缠足增加了行动的不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她对外接触的机会,剥夺了与其他男人交往的自由,因此只有安心在家伺候夫君;另一种是生理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男人官能的感受和性兴趣、性要求。女子最能引起男人情欲的地方,并不是裸露在外的部位,而是隐藏的部位。女人足小不盈握,走起路来娉娉婷婷、扭扭捏捏,使男人浮想联翩,后来干脆把“三寸金莲”拿来当作酒杯用;女人缠足后为了好好地站立行走,两腿及骨盆肌肉需要经常绷紧,所以她们阴部的肌肉较紧,而且臀部变大,男人与之交媾时有与处女性交的感觉,增加了快感,这就使女人更好地成为男人的性工具。相反,女人竟不以“三寸金莲”为耻,却将缠足视为身份高贵的象征。男权思想对女人的性摧残、性压迫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些性文物与性民俗器具的妥善保存,便以更为直观与感性的方式记录了性文化史,它们是文化精神的物化产品,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文化见证,从而最具体地论证了中国性文化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虽然文学是性文化传播最普遍的主流载体,但由于语言习惯的进化和文字书写的变革,造成了人们阅读的障碍从而延缓了性文化的继承,像《洞玄子》三十法和《训女宝箴》等读本放在现代语境中,对于没有一定古文基础的人来说恐怕是“天书奇谈”,至多也是似懂非懂。

上海大学教授刘达临先生在性文物和性民俗用具的搜集和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使他成为亚洲唯一获得柏林“赫希菲尔德”国际性学大奖的学者。他的藏品在柏林、横滨、墨尔本、鹿特丹等地的巡回展几乎掀起了“中国古代性文化热”,而在中国本土亮相后造成的轰动效应,让人不由得回忆起1989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油画人体大展”所产生的社会震荡。这个展览创下了几个中国之最:人体艺术大展的空前规模,最高的票价和门票收入,最多的参观者与关注者,最大的画册销售量……二十二万观众显然不会如此有组织、有纪律地被调动起突发性的美术鉴赏兴趣的,用画家杨飞云的话说——“有的观众是来看画的,有的观众是来看光屁股的”。当时有一位老年人曾私下议论“现在真开放,花两块钱就能看人体。”非常有意思的是,画展中抽象人体作品展厅异常冷清,人们没能看到逼真的人体而大失所望。就是这么一个油画展,愣让众多的新闻媒体以及部分文化评论者放出了“1989年是中国的性文化年”的言论。还好,10年后的“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没被扣上“极其下流”的帽子,也没穿上“不符合国情”这样的“三寸金莲”式的小鞋,但与倡导“自然、开明、科学、健康”的现代性观念这个目标仍然相去甚远。采访刘达临先生期间,曾听他讲述一段经历:有一位香港导演李先生的性文物收藏曾相当丰富,当他参观了刘先生的私藏品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遂成莫逆之交。一年后李导演不幸因病猝死,全部藏品竟被其文化涵养较高的太太用两天两夜的时间付之一炬,李太太认为是这些丧气、不吉利的东西咒死了丈夫,其荒诞无稽昭然若揭,但也确实令人痛心疾首。

许多类似于如此荒谬的例子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因此站在文化的立场上分析,我们把这部分人统统归纳到“性无知”的行列,而现实生活中恰恰是“性无知者无畏”。现代教育中,性教育依然处于半推半就的状态。而据东汉《白虎通》记载,当时有一个叫“辟雍”的贵族子弟学校就已经把性教育正式列入教学大纲里。如果这种传统能够光明正大地承袭下来的话,我们今天的婚检工作就可以省略许多没必要的麻烦和不甚合理的收费。至今仍有许多人对性文化的认知水平,仅仅停留于道听途说的猎奇层面上,他们所津津乐道的无非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明清艳情小说和春宫画,这只是一叶障目。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 第5篇

徐渭,乡间老人常称“徐文长”,他的故事不尽传说。他曾遭遇复杂的家庭变化,参加过抗倭斗争,九次自杀未遂,还因误杀妻子而坐六年大牢。他的一生在平常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癫狂的。但正是这种富有悲剧性的人生,让徐渭在他的作品中注入了情感。他是一位画家,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具有充分国际可比性的大艺术家”,但这份伟大的艺术背后是他一生的不幸与坎坷。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生经历像徐渭一样的人即便是有,也无法做到将生命中的凄厉化为一幅幅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必定是作者用尽毕身所学,倾尽身心,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亦或是愁绪与思索融入其中。而懂得欣赏的人总是能够在万千庸常的作品中一下子被吸引,透过这幅作品搭建起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描述的心境,深入灵魂,了解他的生命经历和变化,这是一幅好作品本身应具有的魅力。

生活中的人们无法时常接触到这些与心灵相契合的生命之作,自然而然无法真正理解作品的意义,以及作品背后的人的情感。而因这种时空限制上的人与艺术的隔离又孕育不出能真正描绘艺术的艺术家,造成了如今“人疏离艺术,艺术疏离人”的恶性循环。

我们首先要亲近艺术,体会这许许多多描绘多样内心世界的美,才能让越来越多的艺术亲近人,消除人与艺术长久以来的隔阂。反观艺术家们,或许有时是他们深远而犀利的眼光,特立独行的表现无法引起普通人的共鸣,于是他们的作品渐渐埋没在历史的尘烟中。如果现代艺术家们能从精致入微的笔墨趣味中寻找生命的契合点,我想可能会更好。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 第6篇

余秋雨先生写作这本书首先是因为受了一位青春不老,童心未泯的美国老教授的激发,他在自序中有写到。这位老教授虽年老却游历了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这使作者萌发重新认识祖国大地的愿景,和对中国文化的思索与追寻。于是他开始了这次文化苦旅,并且在书的扉页写到:“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文章看似是一篇游记,然而正当细细品味后才发现在或苍凉或繁华或粗犷或柔美的风景之后是作者的无奈叹和对中国文化旅程的思考。《道士塔》的《阳关雪》,默默黄沙弥漫下,黄河文明的兴衰,从寂寥旷远中沉淀千年的历史进行了真实地还原。书中还渗入了许多历史名人故事。有对李白、王安石、苏东坡、柳宗元等文人墨客的敬仰,甚至还有江南名妓苏小小,亦真亦幻的白娘子等人物。

在书中的三十七章中我尤为喜爱那篇《白发苏州》。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并未成为苏州人的沉重负担,因为苏州这个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蕴藏着典雅柔媚的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独有的婉约与清新。但是苏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不公平的,她不仅仅代表园林、美女、建筑。可是苏州是沉默的,如那丝丝白发,没有言语地讲述着一个完整生命的故事,也许苏州是真的老了,在无限苍老中学会了忍耐。

读完这本《文化苦旅。》感觉就像在广阔无垠大海上的一声呐喊,有多少人能听见这声有力的呐喊。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 第7篇

当他将这些璀璨的文化以最廉价的价格所有的卖出去后,我们在心痛,所有的人都在心痛。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这是文化苦旅的第一章,正是这一短小的篇章,让我看了以后无言以对。敦煌莫高窟,这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留下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本应建立特别保护区,本应有学者来看管。不幸的是,没有人在意这些,没有人关注民族的文化,最终落入这个道士手中。而艺术对他来说,是那么碍眼,用粗劣的石灰遮盖洞窟的绚烂,将艺术的石像改成可笑的雕塑。俨然,这成了一间农舍。但是,去阻止他,又有何人?这里,是他的地盘,闲人勿扰。而当时,如果政府不腐败,如果能关注一下这震惊世界的文化,那么,如何会轮到这个道士指手画脚呢?只可惜,他们只会在收礼时笑纳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古玩,哪有闲心去那沙漠的敦煌看看呢?

文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当冒险家斯坦固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是啊,心在滴血,这可是中国最宝贵的文化啊,怎能让外国人以这样廉价的方式大量拿走啊!他们是强盗,但是国人不珍惜这些文化财产,又与强盗有何差别呢?

就这样,中国的文物被沦落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现在的国外博物馆内还陈列着中国的很多文物。那时的中国在睡眠之中,而现在,这只沉睡中的雄狮已经醒了,我们将属于我们的宝物一件件地赎回来。我们在止痛,一点点的缝补着那时因无知而留下的伤口。

上一篇:豆浆考察报告下一篇:生产计划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