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企业创新

2024-05-25

全球视野下的企业创新(精选6篇)

全球视野下的企业创新 第1篇

全球视野下的城市文化构建

当前,在文化软实力成为我国不少省市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城市竞争力战略选择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弄清:“文化强市”的重心是什么。是建设一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还是夯实文化发展战略的社会基础。我认为,文化强市本质上要解决的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的问题,要回答的是如何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选择“强市”的文化战略问题,如何在实施文化强市战略过程中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城市发展的“软环境”,增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问题。

城市文化的全球视野

我们需要研究城市休闲生活如何顺应文化全球化发展的特点,如何将丰富的华夏文明资源通过“现代转换”,使当代我国城市生活适应文化全球化的需求。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首先集中表现为利润高、竞争力强的网络服务业、网络文化生产方式的形成。其一,网络文化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正在成为未来社会生产方式的重要部分,并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该生产方式的表现是:生产主体使用的劳动工具由物品形态向电子形态转变,劳动对象由实物变为虚拟,人和自然空间的关系变为了人和数字空间的关系,生产力占有的劳动资料从实物变为了电子网络。其二,依托电信业与互联网,以低价位、高服务迅速崛起的手机短信息文化服务业———“拇指文化”产业,每逢节假日、特殊纪念日便“井喷”,成为业界创利的宠儿。其三,电子娱乐游戏业虽依托网络服务发展起来,但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产业门类。

如果将依托互联网(即网络)高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产业作为网络文化服务业来统计,2007年江苏省网络文化服务增长61.42%,山西省网络文化服务增加值增速达到36.4%,湖南省网络文化服务比重由2006年的1.6%提高到2.8%。网络“高技术”含量的背后是“高文化”,“高文化”的实质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智商、商品味、高消费的需求在文化上的反映,进而刺激“高技术”的开发以满足“高文化”的需求。

英国及西方各国大多数文化研究者,一般都把“大众文化”当作“流行文化”的同义词。从流行文化的意义上说,西方的大众文化不仅在全球影响广泛,而且已经完全市场化。

在我国,大众文化的市场化表现为:一是“时尚化”。时尚是大众文化中一个比较核心的范畴。时尚是一个多元的符号体系。服饰、饮食、汽车、体育运动、流行歌曲、影视等等,无数的载体符号将时尚印在语言系统上,显现为一个流动的多元的文化群落。二是“休闲化”。随着科技发展、生产率的提高,一个人一生用来工作的时间已由19世纪的50%下降到20世纪的20%。工作时间的减少,使人们有越来 越多的时间用于休闲。因此,我们要研究城市休闲生活如何顺应文化全球化发展的特点,如何将丰富的华夏文明资源通过“现代转换”,使当代我国城市生活适应文化全球化的需求。三是“狂欢”。发端于2005年的湖南卫

视《超级女声》节目,涉及面之广,参与人数之众,节目收视率之高,参与手机短信投票观众之多以及情绪之狂热,所引起的社会反响之大,可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每一场节目都掀起全民狂欢。后超女时代湖南电视又以“雷文化”打造“媒介奇观”。

同时,全球文化发展还呈现人本化倾向。全球文化发展的“人本化”,本质上也是面对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价值的种种缺失而倡导的回归自然、回归人自身(满足人的需求)的“人本化”。文化全球趋势中的“人本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的理念,如对历史的重视,并采用诸如建筑构造、建筑符号、建筑比例、建筑材料等历史建筑的因素,以增加城市建筑的文脉性,注重人、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凸显城市建筑与空间的人性与情感;二是当今的一些世界文化大城市,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大都关注自己的人文品位、人文魅力、人文精神。如纽约、伦敦、巴黎等,都是人文城市,有自己的人文精神。作为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城市,纽约拥有在多种语言、多种文化交融中形成的多元文化精神,这是纽约城市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伦敦,以理性与自由为特质的城市人文精神,不但是英国民族精神的缩影,更是带领英国人文精神发展的旗舰;巴黎人以无与伦比的自信以及敢于冒险敢于创新闻名。巴黎的理性和批判精神,是巴黎城市的基本素质,又是巴黎的人文精神。

最后,全球文化的生态化集中体现在以下两大层面:一是城市规划与人居环境的生态化趋势。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最早由希腊学者道萨严迪斯(Doxi鄄adis)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1976年、1996年联合国第一次、第二次人类住区会议的召开,对城市人居环境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第二次人类住区会议,又称 城市高峰会议,加深了人们对城市和城市化的认识,界定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概念。

二是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自然遗产加以保护,这是从人文层面体现的世界文化的生态化。日本最先提出了建设“遗址公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遗址公园”模式的出现,虽然有来自公众对旅游业发展的要求,但更深的社会背景则是社会对古代环境的向往和对本民族历史的关心。通过遗址公园来复原古代人类生存环境的典型范例,既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又提醒人们关心和爱护人类未来的生存空间。

我们说“文化全球化”不等于“美国化”,要警惕当前全球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21世纪初以来,全球文化霸权主义借助信息与传播的优势,日益主导世界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美国文化批评家萨义德1993年出版的《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把文化与帝国主义的行为直接联系起来,揭示了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文化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上述文化全球化趋势中呈现的新特点,是21世纪中国确立文化强市战略的重要背景。但是,如何以文化全球化为背景形成一个“文化强市”的战略?关键是要解决好文化强市的战略选择问题。文化全球化既为一个城市文化战略的选择提供了客观背景,又为一个城市科学合理地确定文化强市的战略定位、路径及其

策略提供了可能,即为一个城市在科学合理地确定文化发展战略,进而在文化全球化中胜出提供了可能。任何文化的“强市”都是生活于一定社会时空范围内的人们对文化“强市”的选择。因此,文化强市战略的确立还必须要以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为基础。

城市空间的现代反思

西方后现代思想家对城市空间的反思,实质上是反思西方城市在经历城市化、现代化,进入后现代城市社会之后,反观城市空间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文化强市要“强”文化产业,但更要“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软环境”。文化产业是城市发展的一种“软实力”,但还不是“软实力”的全部。从城市“软实力”与“软环境”相对一致的意义上看,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城市空间社会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既能为城市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均衡、协调的发展空间,又能为城市市民满足文化需求、保障文化权益提供公平、公正的空间。只有形成了城市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和谐发展的社会空间,才可以说该城市在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城市发展的“软环境”、提升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方面走出了关键性一步。因为城市空间并非纯物理的安排,常常体现了生活于城市社会空间中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战略规划和选择。离开了对城市社会空间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城市市民公平公正地享有文化权益常常会流于形式,或只是一种“理想”。在上述意义上,我们必须探讨文化强市的社会空间,必须把城市社会空间当作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实现可持续推进城市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战略的社会基础来认识、来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由各构成要素在城市地域范围内的有序分布和组合而形成。城市的一切功能活动都是在各类基本城市物质要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各要素有着不同的组合方式,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也就带来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类型。

20世纪初,西方学界出现了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它是应用古典人文区位学观点和经济学观点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观点和学说。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学说,一是以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E.W.伯吉斯等人为代表的有关城市生态的“同心圈理论 ”;二是以C.H.霍伊特为代表的“扇形理论”;三是以C.哈里斯为代表的“多核心理论”。这些城市空间理论的贡献在于从经济的视角来探索城市空间的结构,但并没有将城市空间的研究与阶级、种族等社会文化因素相结合,也看不到地理学政治的影响,当然更没有涉及城市空间的性别视角。

1974年,法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出版的《空间的生产》一书,提出了“全球化空间”、“城市化空间”与“国家化空间”三个层面的空间分析理论,同时更聚焦于“社会空间”的分析,进而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关系。

美国后现代地理学家爱德华·索亚提出了“第三空间认识论”的观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的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在《网络社会的兴起》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流动空间”(Spaceofflows)和“地方空间”(Spaceofplaces)的概念。种种空间理论的思考大致有两种向度:一是把空间视为具体的物质形式,可以被标示、被解释;二是关于精神的建构,关于空间及其生活意义表征的观念。正因为如此,一些后现代思想家又运用“间性空间”理论考察纽约、伦敦等城市文化的混杂现象,或提出城市空间重构理论。

西方后现代思想家的“空间转向”,及其对“空间”的反思不仅体现在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城市地理等学科中,而且对城市化、城市公共空间的重构产生一定影响。我认为,更值得重视的是:西方后现代思想家对城市空间的反思,实质上是反思西方城市在经历城市化、现代化,进入后现代城市社会之后,反观城市空间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列斐伏尔、卡斯特对“社会空间”、“流动空间”的关注,哈贝马斯对“公共空间”的分析,实质上给正在进入(或将进入)现代与后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家提了个醒:我们既要看到我国在工业化、现代化过 程中出现的城市空间分化问题,更要重视在规划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布局文化产业园区时,从城市发展的战略层面,从城市市民公平、公正地享有文化权益的社会空间视角,对城市紧张的物理空间进行战略布局,重塑城市社会空间,可持续地推进城市的文化产业和社会文化事业。重塑城市社会空间

正在全球流行的新城市主义,初衷是要控制城市无序扩张,引导城市核心价值的发现,恢复传统的城市魅力,建立适宜居住的真正的社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发展。到2008年,我国的城市化已达到44%左右。在快速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城市社会空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首先是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分化。中心城区和郊区虽是城市地理空间的区分,但本质上反映的是中心城区与郊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反映的是不同族群、不同人口素质的差异。我国的郊区的城市化虽然改变了“传统郊区”(即基本以农业为主的区域)的状况,但是,中心城区仍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具有郊区无法相比的重要性:中心城区是高利润率产业与高收入社会群体的首选之地,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仍远远高于郊区;中心城区的产业密度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密度都高于郊区;中心城区的综合性功能也是郊区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低收入社会群体特别是外来人口主要滞留在城市边缘的郊区。

其次是城市空间的贫富分化。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以豪华别墅区、高级公寓区和高标准小区为代表的高收入居住区;以安居工程和经济实用型小区为主体的中低收入居住区;以旧城衰败街区、经济效益差的工厂企业单位旧有公房、自建简陋房和政府新建廉租房为代表的低收入居住区等。针对这种城市化现代进程中社会空间的分化现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关注社会空间重塑问题:一是城市人性化空间的重塑。在中国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城市建立在适应农业文化的土壤之上。但是在传统城市街区的空间设计中,非常讲究街区空间的收放,它体现出

古人对于空间的丰富多变性的追求。街道的宽窄的处理,在人们向前的移动中不断地调节着人们的视线和心理感觉。传统的城市街区中,道路两侧建筑物的凹凸不平实现了视线的跳动感,别有韵味。

但是,现在的城市街区,似乎已很少看到这种收放互换的传统空间布局了。笔直的水泥路两侧,仍是笔直而整齐的建筑物,高低参差,毫无美感。站在街的这头,整条街可以一览无遗,一直看到街的那头,也更不用说像切蛋糕一样条条块块的千人一面的居住区了。从目前的中国城市看,汽车道、停车场、步行道、广场、绿地、游戏场、运动场、花园等公共地段成为禁入或不适宜活动的空间,与社会交往不甚相宜的空地、公共空间的意义被扭曲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快速的城市现代化、汽车社会化迅速改变了历史延续下来的城市的空间结构。汽车社会化一方面是由于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单位、族群加入汽车社会而使城市不断向四周无序蔓延;另一方面也冲击着传统的城市街道空间,正在摧毁历史城市的结构。结果,以人为本变成以车为本、以汽车的社会化空间拓展为本。同时,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新兴起的大量的房地产楼盘,对新型楼盘小区的居住者来说,具有某种空间占有性,可是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它是一个个的封闭式空间,这种封闭的空间越多,城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空间就会越少,这是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布局和建设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是城市社会文化空间形态的重塑。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它不同于过去的城市时代,而是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的新的城市世纪、城市时代。针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与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弊端,正在全球流行的新城市主义,初衷是要控制城市无序扩张,引导城市核心价值的发现,恢复传统的城市魅力,建立适宜居住的真正的社区。它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并与新经济时代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邻里社区来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模式。

新城市主义强调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思想,应成为21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更科学合理地重塑城市社会空间、构建和谐城市社会形态的一种重要借鉴。

三是城市空间的社会文化价值重塑。在群体认知层面,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认识与评价是人们对城市的个性、地域文化、环境文化整体的认知与评价。尤其是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不断地在发生变化;然而,在城市社会空间形态的变化中,恰恰体现着该城市市民满足文化需求、享受文化权益的状况,反映着该城市市民社会文化价值取向与文化观念的变化。

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构方面,最为成功的是巴塞罗那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合理布局,以重构公平、公正的城市社会空间。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政策自1981年开始实施起,得到了历任执政者和规划师的贯彻和延续。在30年的时间里,持续改建和创造了450多个社会公共空间,这种持续的城市发展政策,保证了城市始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同时,巴塞罗那社会公共空间政策包括了对整个城市的关注。在所有的街区都开辟公众活动空间,郊区和城市,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都获得了同样的地位。这种彻底落实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善了城市的社会生活品质和景观环境,也有效避免了由于旧城改造和更新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

总之,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会空间的构建,要以“人性化”空间重塑为核心,以社会空间资源配置的中性化、均衡化为途径,在重塑城市社会空间形态、发展城市空间社会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既能促使城市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又能保证社会文化事业繁荣、满足大多数市民文化需求、保障大多数市民文化权益和谐共生的社会空间。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会空间的构建,不仅将为城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而且将成为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软环境”品质的战略空间。

全球视野下的企业创新 第2篇

作者:李宗彦

财务与会计 2015年07期

为推进管理会计最佳实践的全球化发展,提升管理会计的职业地位,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两大会计职业团体――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通过其联合体――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CGMA)发布了《全球管理会计原则》(下文简称《原则》),从全球视角对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管理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管理会计职能领域以及管理会计参与组织价值创造的途径做了详细说明,为管理会计实践以及管理会计职业化发展提供指引。

图1 管理会计原则运用框架

一、《全球管理会计原则》报告概述

(一)管理会计原则的作用

正如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能够指导财务报告实务,管理会计原则也为管理会计实务提供指导。但与对外财务报告不同的是,管理会计技术与实务并不需遵循任何规范与准则,因此全球范围内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组织在管理会计技术的运用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Henri,)。《原则》的发布,填补了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缺失,为管理会计最佳实践的全球发展提供了三个方面的指引:(1)管理会计师应当具备哪些能力;(2)管理会计如何在实践中运用;(3)管理会计如何提高组织绩效。第一个问题回答的是关于“人”的问题,即管理会计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专业胜任能力;第二个问题回答的是管理会计“能够做什么”的问题,即管理会计在哪些具体实践领域可以发挥职能;第三个问题回答的是管理会计“如何做”的问题,即管理会计通过什么方式提高组织绩效、参与到组织价值创造的过程之中。

(二)《全球管理会计原则》的主要内容

管理会计原则应当涵盖哪些内容,现有研究尚未给出统一的结论。《原则》确定了管理会计发展最为关键的四个方面内容,分别是“管理会计基本原则”、“管理会计师能力要求”、“管理会计实践领域”以及“管理会计师如何参与绩效管理”。这四方面内容并非孤立存在,彼此内在的关联体现了管理会计参与组织价值创造的基本途径,即“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管理会计师将管理会计基本原则运用到管理会计实践与绩效管理环节,为组织创造持续的价值”。《原则》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可以用“4、4、14、4”四组数字予以概述,分别针对“管理会计四大基本原则、管理会计师四个方面的胜任能力、管理会计的十四个关键活动以及管理会计参与绩效管理的四个环节”。《原则》具体内容的运用与实施框架可以通过图1做出说明:管理会计基本原则是构建管理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导管理会计实践的基础,也为管理会计如何嵌入绩效管理环节提供了逻辑思路;管理会计师依据管理会计原则,通过在管理会计实践中运用管理会计师技能,为改善组织业绩、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并为组织创造持续性价值提供重要支持。下文将围绕管理会计基本原则及其应用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二、全球视野下的管理会计基本原则

《原则》归纳出的管理会计四大基本原则分别是“提供相关的信息”、“通过沟通提供有影响力的建议”、“分析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履行受托责任并增强企业信任”。这四个基本原则为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提供了评价标准,也为管理会计实践活动提供了基本框架。

(一)相关性:提供决策相关性信息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为内部管理提供决策所需信息。“相关性”是评价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标准。在生产技术日益发展、经营环境日趋不确定的情形下,要确保管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存在巨大挑战(Johnson and Kaplan,1987)。针对新的经济环境,管理会计研究者提出权变管理会计模式,根据当前精益化的制造模式、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与全球化的经济环境,开发出新的管理会计技术与信息系统,以确保管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Reid and Smith,)。此外,除了传统的成本信息,管理会计系统还应当能提供关于组织外部的环境与社会信息、竞争者信息以及顾客与市场等非财务战略信息,以满足组织战略决策的信息需求。

图2 管理会计职能领域

(二)影响力:通过沟通提供有影响力的建议

作为组织经营与管理信息的汇集中心,管理会计既关注生产经营效率,又关注财务资本的有效使用,因此能够将经营与财务有效整合在一起,并通过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对组织的管理与决策产生影响力。传统的管理会计师仅仅是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辅佐者,而新经济环境下的管理会计师是能够直接参与决策、影响决策的重要成员。《原则》还提出,管理会计参与管理决策并发挥影响力的前提是有效沟通,沟通因此也成为管理会计师技能的核心要求。

(三)价值:分析对价值的影响

管理会计参与组织价值创造的前提是充分理解组织的战略目标与商业模式。传统的管理会计系统缺乏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协同,造成经营层面提供的管理信息与战略决策不相关。对于如何将经营信息与战略决策进行关联,近年来管理会计实务界做了很多创新工作,如提出战略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业绩金字塔、业绩棱镜等模型与方法。这些模型与方法,能够从价值链角度将组织的投入、活动、产出及成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为提高组织绩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提供精准信息,使得管理会计成为透视组织整个业务流程与价值创造的重要工具。

(四)信任度:协助受托责任履行、建立相互信任

《原则》还突出了管理会计在提升组织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信任度上所发挥的作用。组织内部存在不同层次的受托责任,作为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通过预算控制、业绩评价、薪酬设计等途径实现了受托责任的问责机制。管理会计还可以通过内部信息沟通提高组织的信息透明度,进而提升组织各部门、不同成员以及上下级之间的信任程度。管理会计还可通过向外部利益相关人披露内部信息(如环境管理绩效、社会责任报告),以取得更加广泛的信任,并在促进组织可持续发展、提高组织合法性、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等领域发挥独特作用。

三、管理会计基本原则的运用

管理会计基本原则可以被广泛运用到管理会计实务的各个环节。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管理会计基本原则如何运用到管理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构建、管理会计实践以及组织绩效管理之中。

(一)管理会计基本原则与管理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

随着管理会计职能的演变,管理会计师的角色与能力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为明确新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原则》设计了全球管理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该框架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1)专业技能,如会计、财务技能等;(2)商业技能,指在不同商业环境之中恰当运用专业技能的能力;(3)影响能力,指在组织中能影响和帮助其他人决策的能力;(4)领导能力,如协调沟通能力等。管理会计基本原则在管理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构建中起到了直接的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提供相关信息”原则要求管理会计师具备专业技能与商业技能;“进行有效沟通”原则要求管理会计师具备影响能力与领导能力;“分析对价值的影响”原则要求管理会计师具备商业技能并具有一定影响力;“履行受托责任增强企业信任”原则要求管理会计师同时具备四个领域的技能,以维持组织人力与财务资源的问责机制。总而言之,管理会计基本原则要求新经济环境下的管理会计师不仅具备专业技术等硬技能,还应具备领导、沟通等软能力。

(二)管理会计基本原则与管理会计实践

管理会计基本原则的最终目的是为管理会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原则》在面向全球实务界、学术界调查的基础上,概括出管理会计的关键活动与职能领域。在《原则》发布之前,尚没有类似的框架来指导管理会计实践,因此《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原则》指出,管理会计属于财务总监(CFO)的工作责任领域,包括技术性工作、对外报告、管理信息、业绩评价等四个基本职能领域(图2)。虽然管理会计职能变得越来越广泛,但考虑到《原则》全球范围的适用性,《原则》并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会计与运营等领域囊括在管理会计职能范围之内。

《原则》又进一步将管理会计基本职能领域具体化为十四项关键活动,分别是“成本改善与管理”、“司库与现金管理”、“外部报告”、“财务战略”、“投资评估”、“管理与预算控制”、“价格、折扣和产品决策”、“项目管理”、“守法与合规”、“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战略性税收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从管理会计关键活动领域可以看出,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新经济环境下的管理会计在职能上有以下几方面的突破:(1)管理会计不再局限于被动地为管理提供决策信息,还应主动地对管理决策产生积极影响;(2)管理会计不再局限于提供经营层面的信息,还应关注战略层面的信息需求;(3)管理会计不再局限于内部信息的沟通,还应平衡外部利益相关人的信息需求;(4)管理会计不再局限于成本核算、成本控制、预算等传统业务领域,还广泛地渗透进项目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等价值创造环节。此外,上述十四个管理会计关键活动在实践中也应紧密结合管理会计四项基本原则,并将基本原则作为管理会计“应当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的评价标准。以“成本改善与管理”活动为例,管理会计应当能够提供成本动因的基本信息,以供经营决策需要(相关性原则的运用);所提供的成本动因信息能对管理决策产生影响(影响力原则的运用);成本动因信息可以用来分析价值链上的价值增加活动,从而能够分析成本活动对组织价值的影响(价值原则的运用);基于成本动因信息的业绩评价体系可以提高问责机制的公平性,从而促进组织内部的信任度(信任度原则的运用)。

(三)管理会计基本原则与组织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贯穿于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整个过程,分为战略制定、计划、执行与审查四个环节。管理会计基本原则同样能广泛应用于这四个绩效管理环节之中。表1列举了管理会计原则运用到业绩管理流程的具体例子。

从表1可以看出,管理会计工具与技术能够广泛运用于组织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管理会计在促进组织绩效提高的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意与组织战略进行关联。实现战略目标是组织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管理会计在沟通组织战略、将经营活动与战略目标进行关联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2)关注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组织创造价值的方式与途径,也是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管理会计师只有充分理解组织商业模式并将管理会计职能融合到商业模式的具体环节,才能参与组织的价值创造。(3)关注利益相关人。与财务报告更加关注资本提供者的信息需求不同,管理会计应当同时考虑组织内外部利益相关人的信息要求,包括监管者、员工、供应商、顾客等。唯有通过信息沟通培养良好的利益相关人关系,组织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并取得可持续的价值。

四、启示

《原则》的发布,从全球视角界定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主要职能、管理会计师的角色以及管理会计如何参与组织价值创造,为管理会计实务提供了全球性指引。《原则》对我国管理会计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针对我国管理会计原则的构建,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重视管理会计原则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的指引作用。作为沟通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管理会计原则的构建与发展应是我国当前管理会计体系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2)明确我国管理会计原则的形式与主要内容。在形式上,可以考虑以“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管理会计公告”或者“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等形式发布;在内容上,应当涉及管理会计目标、定义、职能、管理会计师胜任能力要求,以及管理会计参与组织价值创造的途径与方式等。(3)制定我国管理会计原则时,应充分借鉴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国际发展,并考虑我国文化与经济发展环境,如组织文化、管理控制系统、企业所有权形式、政府部门对管理会计信息需求等因素,制定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兼顾我国国情的中国管理会计原则。

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第3篇

一、经济全球化视野下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产生的诱因

20世纪初, 面对单个企业家越来越难以解决社会剧烈变动中涌现出的各种社会问题, 社会公众希冀拥有实力的企业介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 由于当时传统自由经济学理论占居主导地位, 法律也不鼓励企业承担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的责任, 致使企业社会责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得不到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 经济全球化引发国际劳工权益保护运动、国际环境保护运动及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等引发的全球伦理问题, 并在多元社会力量的推动下, 声势浩大的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才作为一股强劲的力量在全球引起巨大的反响。

产生于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已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严峻环境问题迫使他们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价值观,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尤其是克莱门茨在《植物演替:对植被发展的探讨》中提出了生态学研究的发展过程:“全球每个区域的植物都经历了从幼小状态发展到复杂平衡的生态演变过程”。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关注的全球性话题, 发展中国家因片面追求GDP数字的攀升, 反而忽视了环境污染。直至欧洲大气污染形成的酸雨严重破坏了瑞典的许多湖泊, 迫使他们聚集到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 环境问题才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经济全球化在提高全球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全球环境恶化、资源过度消耗等严峻的问题, 致使环境保护运动趋于国际化。针对经济全球化导致的环境危机, 我们不仅要问:谁是造成环境危机的罪魁祸首?谁来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各种报告表明, 富裕国家在全球能源和资源消耗比例超过了75%, 并制造了大多数的工业废弃物、有毒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发达国家理应为当今的环境问题承担大部分的责任, 他们不仅没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反而将责任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伴随着国际环保主义的发展和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社会公众普遍意识到解决环境危机需要齐心协力, 不断深入探索导致全球环境危机的根源, 制定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 希冀为全人类创造绿色的生活环境。

现代化的大生产导致消费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致使消费者更关注消费品的质量和交易的公平性等。由于资本家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创办企业之动机, 丧失良知的资本家会不惜损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而做非法的事情, 使彼此关系逐渐恶化, 而消费者从维护自身权益出发, 必然会与他们进行斗争, 消费者运动应运而生, 从自发的维权运动演变成有组织地运动。经济全球化使商品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等, 虽然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也给他们的维权带来一定的挑战, 即使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消费者维权具有某些相似性, 各国也在互相借鉴经验中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 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屡禁不止。伴随着消费者阶层的逐渐兴起和维权运动的日渐成熟, 消费者运动涉及的领域逐渐拓宽, 消费者的维权呈现国际化的趋势, 维护消费者权益国际公约的相继出台, 使消费者维权向国际标准化运动发展, 并成立了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和国际消费者联盟的非政府组织, 增强了消费者维权的力量, 也加速了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开展, 其导火索为美国著名牛仔裤制造商Levi—stauss的海外工厂在类似监狱的工作条件下使用年轻女工的事实被曝光, 在公众中成为了“血汗工厂”的丑恶形象。他们为了修复良好的企业形象, 采取了从具有“自我约束”的企业内部生产守则到“社会约束”的外部生产规则, 并将其内化为企业的道德准则。联合国也提出推动“企业生产守则运动”的《全球契约》, 从而扩大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全球的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进展及应对

伴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 众多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或分公司, 使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资方试图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强度等方式实现对超额利润的追求, 而劳方试图实现体面的劳动, 双方在博弈中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致使侵害劳工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 跨国公司出于商业性质制定了具有内部约束力的“工厂守则”, 因外部约束力的缺失使劳工权益的保护收效甚微。社会责任认证的国际组织、NGO等也相继登录中国, 迫使他们开始接受具有外部约束力的社会责任检查, 加速社会责任运动的同时, 也对保护劳工权益具有积极的作用。虽然三方协商机制在权力和利益的驱动下依靠一定的程序和规则调整劳动关系, 但存在着政府的越位、雇主组织的善变以及工会的脱位等问题, 尤其我国工会还存在畸形的状况, 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工权益维护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国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先污染后治理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及低碳发展的转变。1972年6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燃料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唐克在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说:“我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人是最宝贵的”, 这种说法主要缘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和企业关注的是如何将经济蛋糕做大, 反而忽视了环境污染。直到严峻的环境危机影响到国民的正常生活时, 政府才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并同发达国家一起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我国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已经从十二届六中全会的“三位一体”发展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 说明企业追求经济的增长坚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显示了我国政府在保护环境中的决心和魄力。我国消费者运动兴起较晚, 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迅速, 分别于1979年和1987年加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和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 1994年通过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使消费者维权有了法律的支持和保障。

一是辩证思维。生产力快速发展带来的商品极大丰富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使消费者更关注商品所阐发的人文关怀, “血汗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难以引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迫使许多跨国公司及其合作机构都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中国的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成为跨国公司产业链条上的合作者, 必须学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不能将其视作我国商品出口的“非技术性贸易壁垒”, 夸大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我们应根据我国所处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具体实情, 正视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存在不足和问题, 按照相关法律和社会责任标准承担具体的社会责任, 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我国的开展。

二是底线思维。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模式, 内涵表述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包含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动态概念, 阐释了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 我国在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明确做出今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不能将其作为宣传的口号, 而应根据我国实际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落到实处, 在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生态文明新理念的基础上, 按照公平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将节约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式, 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体系, 对违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不能仅仅将GDP作为考核各级官员政绩的唯一标准, 而应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三是法治思维。20世纪70年代, 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到利益相关者理论, 认为企业是由一个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共同体, 为企业经营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分析方法。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企业需要对其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维护其合法权益, 而不能将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唯一目标, 因为利益相关者或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专用性投资;或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或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付出了代价。企业对利益相关者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必须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 不能像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初期制定的缺少外部约束力的“内部生产守则”, 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和保障措施, 使企业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落到实处。尤其在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中时常有忽视劳工切身利益、缺乏应有人文关怀和商业道德的情况, 也不能像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那样缓慢, 达到彻底改变只重视资本而忽视劳工的落后观念。

全球视野下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 第4篇

树立国际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1.在怎样的视野下看中国

一要在全球视野下看中国。美国人在宇宙中看美国,在全球视野下看中美关系、看中美日关系、看中日韩关系等。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定是全球视野下的国际关系。美国在中小学课程改革时就把中小学生全球视野作为人才培养要点,加上了要让学生有空间感、历史感,要知道美利坚合众国在宇宙中与其他大国间关系的内容。这就要求今天我们在谈国际化和国际关系时,一定是要站在全球视野下看中国。

二要在历史视野下看中国。任何国家、民族的发展都有历史,我们的教育一定要让学生在全球视野下和历史视野下这一交叉点认识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深入地了解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自己的祖先和民族以及中国历史变迁的过程。

三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视野下看中国。在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正在彻底颠覆传统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互联网技术进入社交领域后,学生已经成为自媒体、多媒体、新媒体的实际主体,他们在学习掌握知识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还运用技术通过图像、视频自主地创造、编辑和传播知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帮助学生和教师不仅实现了大学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数据库和平板电脑、手机移动终端的连接,而且还实现了跨国、跨区域、跨高校的连接,使全球变成虚拟地球村成为现实。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参加美国建模数学大赛、与国外学生在网上探讨全球能源贸易和气候变化问题等,可见,传统大学课堂在技术支持下已经变成现代空间立体的课堂。

四要在国际关系格局和气候变化下看中国。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各类自贸协定大量呈现成为全球发展重要动力。世界经贸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全球需求结构深刻调整。国际产业竞争和合作态势正在发生变化。过去强调外汇越多越好,而现在有可能外汇越多“被剪羊毛剪的就越多,赔的就越多”。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金融危机带来全球经济变化,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发生变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和期待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为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

2.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

我们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是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国家意识、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意识。

第一是国家意识。立德树人是国际化创新人才的首要因素。“德者,才之帅也”,品德对人才的知识、技能起统帅作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一所涉外的财经类高校,培养国际商务人才是我们鲜明的办学特色。过去,我们认为国际化人才外语很重要,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语言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后来又发现职业技能很重要,又加入实习实践课程。经过多年实践检验发现,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是知识问题、语言和职业技能问题,是做人的问题,是人品问题,是人的责任感问题。所以国际化人才培养首先立德,学生要有国家意识、道路意识,就是中国道路、中国特色。道路不仅决定国家命运,而且也决定个人的命运。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出去后是代表中国的。哪怕在跨国公司担任高管,也是中国人。一定要告诉学生什么是中国梦,什么是民族梦,告诉他们中国是如何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成为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是如何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所以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培养至关重要。

第二是责任意识。责任是品德教育的灵魂。责任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排在首位,在大学生教育中非常重要,如诚信教育、使命感教育、忠于职守、意志力、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作为中国人,只有知道中国的历史变化,知道中国在国际视野中的位置,才可能在全球化多元文化冲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可能有自信。

第三是职业道德意识。国际化人才在国际市场中进行商务谈判、文化传播等,职业道德非常重要,包括法律意识、信誉意识、规则意识、职业操守等。

从专业精神来说,包括专心、专注、专业。今天的大学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习阅读终端的多元化,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很难专注。所以培养学生专心、专注、专业等职业能力,对于其成为国际化人才非常重要。

国家意识、责任意识、专业精神、职业道德四者间互动,而这几个要素对人才培养来说全是非智力因素,要靠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起作用。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2011届阿拉伯语、会计双学位毕业生孙世伟,英文很好,同时学了阿拉伯语和会计专业,毕业后到中国水电国际公司就职,刚工作三个月被派往南苏丹从事审计工作。到苏丹后意外碰到人质劫持事件,涉及援外工程人员的32名人质。孙世伟由于语言好、沟通能力强,在现场一方面安抚人质,一方面跟苏丹绑匪协商,在中国驻外使馆帮助配合下成功地将32名人质全部解救出来,在网上被中国网民称为“淡定哥”。这名学生在国际“人质”事件突发现场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构建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学科课程体系

1.国际化的学科课程体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构建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国际保险、国际跨国公司管理、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商务外语、国际财经与传媒等学科课程体系。在这样的课程体系当中,不仅开设“世界历史”“地理”“宗教”“西方经济学”“西方哲学”“西方音乐史”“绘画摄影欣赏”等课程,同时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乐、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书法、国画等课程。只有基于这样的国际化背景构建复合的学科课程体系,学生的职业素养、知识结构和职业技术才会全面、立体。

2.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注重培养三语或多语国际贸易同传翻译人才(如“中日韩”“中美英”“中美日”等)、国际组织复合人才、多语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多语国际经济法专业人才、多语奢侈品设计鉴赏与管理人才、跨国贸易协调和仲裁人才、文化贸易产品设计与策划人才等。

3.构建跨学科专业技能交叉的课程体系和教材

学校在法律经济方向开设了法律、政治、经济、语言、艺术等课程;经济传媒方向的开设了经济、法律、传媒、语言、艺术等课程;经济管理方向的开设有经济、管理、语言、艺术等课程。这些课程既有语言类又有技术类,教材也涉及多元文化沟通,涵盖管理、经济、理论、艺术、政治等。

教学模式与方法国际化

1.教学模式国际化

学校改进国际办学、联合培养、互认学分等国际化培养方式,如通过国际暑期学校,把高水平的外籍专家教授“请进来”,把最前沿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建立国际化教学模式。学校已经连续两年开办国际暑期学校,每年参加学生达到2,000多人。

2.教学方式国际化

学校鼓励教师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传播学放在全球化框架下产生的发展变化及未来趋势中教学指导学生。例如,“国际贸易”这门课,教师就会讲授从多哈谈判转成FTI谈判的原因、变化过程等。同时,设计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模块教学、诊断教学、圆桌教学等基于教育目标结果导向的教学方式,组织大家共同讨论。又如,学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思政课教学团队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以中国梦为主题设计微电影作品。学生自愿组团参与,自己确定主题,自编、自拍、自导,做出“中国梦”微电影作品在全校评比展示。全校216个小组提交了216个作品,最后师生共同评出48个优秀作品。大学生眼中的中国梦,对国家、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的理解通过这216个作品一一呈现。当问及学生“为什么拍得这么好”时,学生回答“您到过凌晨四点的贸大校园吗?如果您去过就知道我们为什么能拍出这么优秀的微电影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成长意识,他们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利用一切时间主动思考国家意识以及责任感等,这对于推进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学校还开展了“感动惠园十大人物”评选,让学生自己评选,自己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发现“感动人物”。学校的多米尼克留学生帕西在多米尼克“石狮事件”发生时,她毫不犹豫地从几十公里外的家中奔向罗索。面对当地民众对石狮的误解,向媒体民众介绍狮子形象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和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正面含义,劝导民众对中国文化采取包容开放的态度。她用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用多米尼克语言一步步地消除不同文化的误解和隔阂,用她的努力拉近彼此的距离、化解不同文化的冲突,在搭建中外学子交流平台的过程中,她感动了所有贸大师生,被学生评为“感动惠园十大人物”并拍成微视频在师生间传颂。

3.学习方式国际化

学校积极借鉴使用国外高水平大学的经(下转8页)(上接16页)济、管理课程教材(全英文、双语课程)。最近,为促进中俄贸易合作和人文交流,学校成立了中俄财经类高校联盟,与俄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开设中外学生网上互动、研讨的平台。

4.实习实践方式国际化

学校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国际化文化交流活动,如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美国数学建模大赛、欧莱雅国际商务策划大赛、WTO国际模拟法庭大赛、莎士比亚戏剧节、国际文化节,组织大学生艺术团赴美国、欧洲、非洲、拉美国家巡演、巡讲、巡展,用所在国家语言宣传中国文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这样的国际性大赛、国际交流和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跟国外的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也大大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在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中,参赛学生逐年增加,仅2013年就有近600名学生参加,32支队伍获一等奖,73支队伍获二等奖。刚刚进行的2014年美国建模大赛又有近700名学生参赛。在欧莱雅商务策划大赛中,贸大学子获中国赛区总冠军,直接跟美国、英国等国的学生比赛。WTO国际模拟法庭辩论赛,贸大学子获得团体冠军。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教育全球化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战。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家意识、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国际化创新人才是高校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责任编辑:蔡桂兰]

全球化视野下的电视节目策划论文 第5篇

摘 要:从《超级女声》真人选秀节目火遍大江南北,到如今《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极限挑战》等一系列一线明星真人秀节目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真人秀节目无疑为中国电视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成为目前电视市场不可缺少的标杆内容。自1958年开始,中国电视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加上引进内容与新媒体内容的竞争,“注意力”资源的争夺决定着电视节目内容和策划的重要性,本文旨在基于全球化的视野,通过产业视角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发展现状,寻求中国原创电视节目走出国门的可能性。

关键词:全球化电视;电视节目策划;真人秀;传媒产业

自1958年5月1日至今,中国电视已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在这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电视不断调整模式,创新内容,为中国观众不断带来经典与惊喜,然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爆炸和信息过剩是我们不得不直面的时代背景,国内内容、国外内容、传统媒体内容、新媒

体内容,不同形式的内容糅杂在一起,将电视节目市场转移成完全竞争的买方市场、“注意力”资源的争夺。

电视节目市场目前的竞争是充分和综合的竞争,不仅有台与台之间、频道与频道之间、节目与节目之间的竞争,还必须面对同样在寻求创新的纸媒、广播等其他传统媒体的竞争,而在这些传统媒体内部竞争之外,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强大竞争对整个传统媒体都是巨大的冲击,现如今,观众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时间碎片化,二是选择多样化,时间的碎片化导致传统媒体无法完美匹配观众的“消费时间”,内容好但却无法消费,选择的多样化则导致对内容和制作的要求及其严苛,甚至在策划阶段,内容的粘性就被提上首位,形成“追看”是目前电视节目最期望的局面,然而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整个产业链从策划到制作,再到宣发都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局面。

一、电视节目策划发展

所谓电视节目策划的概念无须赘述,如前文所述,整个电视节目策划如今更是一个大概念,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节目的定位和选题、整体风格、特定内容、效果评估,更是涉及到执行层面的执行特点、宣发阶段的概念提炼等全系内容,同时在节目制作甚至播出的过程中也需要策划团队紧跟节目发展,时时调整节目内容和细节,因此如果说节目本身是电视产业的产品,那幺电视节目策划就是每个电视节目产品的不能或缺的魂。

从建国之初到如今,近六十年来国内电视节目市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制作人主导到制片人主导再到策划人主导,在对观众注意力不断的竞争中,市场也越来越由“卖方”转向“买方”,观众的需求成为电视节目策划最重要的出发点。同时根据近几年电视节目市场的发展,引进节目所占比重越来越多,策划和开发一个全新的节目内容无疑是具有挑战难度和试错风险的,国外已成功电视节目的模式无疑相对风险更低,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和内容的互通,国外成熟的电视节目模式在国内也都具有一定的种子受众,但当越来越多通过版权引进国内再制作而被搬上荧幕的`电视节目充斥市场时,对国内原创的动力和打击都是巨大的,我们更应从策划的角度关注国外成熟节目的成功原因,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寻求再创新,甚至根治本土市场和本土文化,寻求原创节目的成功并且基于版权交易越来越成熟的市场,将自身的原创节目带到国门之外。

二、电视节目类型

如同为产品做广告时需要先了解清楚产品所属的行业和品类,做电视节目的策划,同样需要先了解电视节目的类型划分和每个电视节目类型所对应的模式及特点,内容是可创新原创的,基于特定的节目类型,创新不同的节目内容,了解清楚节目的分类和特点有助于节目内容的策划创新,当然,电视节目类型本身也是可创新和动态发展的,符合时代规律的电视节目类型得以发展和创新,而另外一些节目类型有可能整体都会被时代所淘汰。

美国是较早的对电视节目的类型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国家,所以我国在研究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对电视节目类型的研究主要借鉴美国的电视节目类型理论,国内对电视节目基本上按照: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电视娱乐节目、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电视电影和电视特别节目这八种类型进行划分。

真人秀节目是电视娱乐节目的次类型,也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最流行和最受欢迎的类型,由于篇幅有限,本文笔者主要以真人秀节目为研究对象。

三、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发展

真人秀节目是一种在一定的活动规则之内,参与者完成活动并且所有行动过程中被记录下来并制作成节目展示给电视观众的节目形式,参与者所参与的活动有一定目的,同时参与者要在规定的情境中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具有故事化、情节化的特征。

真人秀节目起源于欧洲,公认最早的真人秀节目是荷兰电视节目《老大哥》,最初真人秀节目大多是以户外求生类为主,在比较危急、原始的环境中,参与者与其他选手发生强烈的竞争,求得生存与自保,节目内容通过表现选手之间的竞争展现人性。

真人秀节目进入中国已有十余年历史,我国第一个真人秀节目是6月广东电视台的《生存大挑战》节目,之后央视及湖南卫视等各大地方频道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是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发展最快速的一年。其中,“表演选秀类”成为最大赢家,这种节目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选秀类真人秀作为高潮开端,真人秀节目在国内红遍大江南北,尽显此节目类型的魅力。

全球视野下的企业创新 第6篇

全球化时代,人力物力的流动更加便利,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也愈加激烈。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多彩,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内外游客心中比较向往的目的地之一。旅游英语翻译是全球化思想文化交往的重要媒介工具,更是推动陕西旅游产业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辅助,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陕西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陕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处于黄河中游、汉江中上游,位于地理版图中心区,是连接东部、西北、西南地区的桥梁和枢纽,纵贯南北、连通东西,区位优势显着,战略地位突出。地理上,陕西从北到南地跨陕北黄土高原、关中渭河平原、陕南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景观分布多样,地形地貌独特优美。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9个,省级森林公园45个。

陕西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省份,自周开始先后有秦、汉、隋、唐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一千一百多年。陕西省省会城市西安(古称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闻名世界的四大古都之一。陕西境内历史遗迹丰富,分布广,历史久,数量多。有各类文物点3.58万处、各类博物馆151座,仅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

陕西是我国较早发展旅游业的省区之一,起初主要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发展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旅游产业对陕西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以“人文陕西・山水秦岭”为整体形象品牌,陕西旅游立足国内旅游,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不断加大国际国内促销力度。2012年陕西旅游业实现旅游总收入1713亿元,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2.32亿人次。其中,接待境外游客33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2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609亿元。陕西省2012年全年累计旅游投入达221.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0.7亿元,旅游景区投入109.1亿元,旅游饭店投入34.1亿元,其他旅游设施投入17.7亿元。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轰轰烈烈展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陕西旅游业的发展将迎来更大的机遇。

二、全球化视野下陕西旅游英语翻译的新特点

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旅游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空间大大扩展,文化交流的功能逐渐凸显。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地位显着提升,全球化旅游更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兴增长点。旅游英语翻译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所进行的专业英语翻译活动。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助力剂,旅游英语翻译如何面对全球化这一趋势及其所衍生的问题。

语言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沟通的重要媒介,更是将陕西文化介绍给国际游客的重要桥梁。英语作为一个国际通用的语言,是我们实现陕西旅游产业国际化的重要语言工具。由全球化引发的全球文化趋同性和存异性越来越明显,不论个人主观意志的喜好与否,这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必然,旅游英语翻译也难逃全球化的影响。在全球化潮流下,陕西旅游英语翻译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陕西旅游英语翻译将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文化差异的影响。入境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的频繁。国家间、地区间的文化差异成为旅游英语翻译必须去深入考量的重要因素。如何使国际游客了解深厚独特的陕西文化,弥合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成为陕西旅游英语译者的重要难题。

第二,网络资讯的传播。互联网络不断普及,资讯流通空前便捷,国际间文化交流逐步深入。在陕西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推广中,必须考量利用社交网络、微博等新媒体,以英语发布陕西特色景点、人文风情、美食等,扩大陕西旅游的知名度。

第三,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平衡。全球化的不断扩散导致了全球文化的趋同化,主流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此时,更应该关注当地的本土文化。全球化时代,陕西旅游也在与时俱进,大量西方文化入侵。如何将原汁原味的陕西旅游文化传承保留,并且与其他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四,译者知识储备的提升。任何工作良好的开展完成都离不开从业者的努力与付出。全球化时代,陕西旅游业将迎来大量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国际游客,这对译者本人对于全球化及中西文化的了解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谙熟各国文化差异,精通陕西本土文化脉络,专业知识扎实的译者,在旅游英语翻译中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三、全球化视野下陕西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选择

旅游英语翻译由于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以及陕西本土文化的限制,如何能准确的表达展示陕西博大精深的旅游文化资源成为一大难题。在遵循功能对等的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选择科学的翻译策略尤为重要。

1、规范性音译

陕西旅游资源丰富,历史遗迹众多,各个景点多有与之相随的一些传奇故事。景点名称的翻译上更是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一些具有丰富历史背景意义的景点,在翻译时应该采用音译的方式。这样可以提高景点的可辨识度,也可以传播陕西文化。但是在采取音译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区域内译法的统一性。政府应该召集相关学者、专家,对于陕西的著名景点和重要人文地理风情的翻译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标准,确定规范固定的译法,实现旅游景区英文翻译标准化管理。同时旅游从业者、译者也要主动使用这些固定的、规范性的英文名称。规范性名称的使用和推广将消除翻译混乱,极大的提升陕西旅游资源、风土人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Xi’an BEilin Museum(西安碑林博物馆),Dayan Pagoda(大雁塔)。

2、策略性意译

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直译并不能完全实现将陕西文化介绍给世界的目的。一些陕西特有的食物如羊肉泡馍、凉皮、肉夹馍、灌汤包子等,如果不采用意译的方式,更会使国际游客一头雾水。为了能使国外游客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陕西饮食文化,我们必须大量采用意译的方法。如Crispy Pastry Baked on Hot Cobbles(石子馍)。策略性意译对译者的文化知识水平要求较高。策略性意译应该以注释法和类比法为主。注释法主要是在音译的基础上辅之以必要的注释,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如Shaanxi Sandwich: Stuff Chinese bread with cooked pork(肉夹馍)。

3、增减结合

上一篇:八年级下册音乐导学案下一篇:第一次上讲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