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范文

2024-05-24

课程实施范文(精选8篇)

课程实施 第1篇

河西小学白云山校区校本课程

围棋课程实施纲要

一、基本项目

1、主讲教师:张村

2、教学材料:选编

3、课程类型:选修课

4、授课时间:每周三下午

5、授课对象:三至五年级选修本课程学生

二、具体内容

1、课程性质

围棋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典文化,娱乐性、创造性、趣味性和竞技性使其得以绵延几千年而不衰,它的益智教化、陶冶性情功能更为人们所赏识。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重视围棋的教育功能,使之进入中小学的课堂,让琴棋书画这四大文化艺术在教育园地上同放异彩。

2000年,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围棋协会共同倡导发起了青少年棋艺培训和等级测试活动。2001年3月,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要在学校开展围棋活动,这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

现代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孩子经常下围棋,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到极大锻炼,面对下棋的输赢心理素质也能得到良好培养。为让更多孩子从中受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我校开设了围棋选修课程。

2、课程目标

1、了解围棋的起源、现状,掌握和应用基本的围棋知识和技能。

2、培养围棋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认识围棋人物。

3、培养良好的大局观,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4、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在围棋活动中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3、教学内容及所要达到的标准

本课程从入门开始以24学时为一段落,初步了解围棋知识掌握基本为围棋技能,使学生达到认识围棋、喜爱围棋、初步掌握和学会围棋。

4、课程实施:

1、每周二课时,利用挂盘讲解教学,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对弈,体验下棋乐趣。

2、教会学生利用网络下棋,从小树立起适应社会、挑战自我的竞争意识。

3、利用专业的围棋教材、习题集让学生更熟练的掌握围棋知识。

5、课程评价:

以综合围棋能力为核心,具体评价学生参与训练比赛,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形成状态和发展水平。

实施以参与性、完成性为衡量标准的评价模式,通过讨论、作业、观察、适当的书面考试及实战比赛训练等方式从围棋基础知识、围棋基本技能、围棋课表现、参与竞赛情况等方面给与评定,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2013.2

课程实施 第2篇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其健康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完善新课程体系,而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是新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好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一、课程开设内容

我校目前开设的地方课程有: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等。我校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有:学校编印的《站人文化》《标识》《文明礼仪》等。

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办法

1.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为了切实把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学校专门成立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育教学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建立了一把手主抓的运行机制。组织在教学中具有一定课程开发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并定期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抓好教师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由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内容也比较繁杂。我们缺少该方面的专业教师,于是我们以教师培训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组织教师加强学习,大力开展“校本培训”,为将学习落到实处,我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师学习、教学创造条件,不断开阔教师视野。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学科培训活动,积极培养骨干教师,发挥辐射作用。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参与式评课、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加强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1)成立教研组织。明确责任,各负专责。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形成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我校按照新课程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备、讲、评三位一体的教研模式。在备课上,要求教师必须做到:钻研教材时联系新课标;研究教材时琢磨新课标;编写教案时体现新课标;每节教案要达到环节全、层次清。突出实践性、实用性、实效性。在讲课方面,要求教师围绕新课标,体现新课标,渗透新课标。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力争实现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由重知识向重能力的转变。在评课方面力争做领导评、教师评、自我评、学生评,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师在评课中取长补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初步形成人人参与教研的良好格局。

(2)教师小课题研究。根据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的地域性窄、实用性强、知识性广等特性。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自己所担任的学科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课题研究,不断积累研究成果,形成良好的以教研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向教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改革,求得教研与科研的共同发展。

三、我校在开设相关课程中遇到的问题

1、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齐备的教科书,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 “教”书,还要会“编”书。因此,学校和教师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的欠缺,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困难。

富裕县第一中学

2、地方课程只有教科书,没有教师教学指导用书,老师们在备课上课时有点困难,不好把握教材。

3、课程的评价没有硬性的指标,学生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效果有待提高;家长更多关心的是文化课的学习,由于其它文化课存在课时不足的实际情况,课程的设置面临一定的社会压力。

四、建议

1、建立有效评价制度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还需要制定具体的评价工具.落实对学生具体能力发展的评价。如在调查访问中问卷设计能力、交往表达能力,在撰写报告、资料整理中数据分析、统计的能力。其次,在综合素质测评中,实验区已经探索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办法。但如何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需要作进一步摸索。学校还要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建立正常的评价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2、加强师资培训,建立由不同学科教师参与的指导小组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全新的课程,新颖的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上有一定的难度,有些教师往往将这类课程定格在课堂中“教学”,但这类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需要教师有广泛的知识和综合的能力。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探讨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成立由不同学科教师参与的指导小组,共同对学生研究的课题进行指导,为学生小组提供不同方面的帮助。弥补专任教师单一的学科背景,发挥了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特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活力课程”的实施策略 第3篇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实验小学多年来一直以“让儿童充满生活力”为办学目标, 学校也曾与浙江教育学院开展了为期6 年的“让儿童充满生活力”的实验, 并将“让儿童充满生活力”的育人信念, 贯彻到学校的每项工作、每门学科、每个活动之中, 积极为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奠基。

新世纪, 课程改革赋予教师课程的开发权, 但教师对选择性课程不是积极行动, 而是看成一种新的负担、压力。课程意识、育人理念需要学校领导、专家的引领, 更需要外在制度指引、环境创设和内在需求的激发。2015 年3 月, 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 提出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 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 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建设, 创新教学方法, 改进教育评价, 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校结合指导意见, 动员全体教师人人参与, 并就如何加强“活力课程”建设, 创造性地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融合在“活力课程”体系中, 进行系统分析、梳理, 并积极付诸实践。我们认为, 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实施的旨在让儿童充满“生活力”的教育教学活动, 统称为“活力课程”。课程改革以“让师生个性绽放, 让教育充满活力”为目标, 以“让活力课程润泽每个孩子快乐成长”为行动纲领, 赋权师生, 整体推进, 在实践中构建起以“多元、整体、体验”为特点的“活力课程”体系, 激励教师教学创新, 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个性化发展, 铸就“生活力教育”特色品牌。

二、“活力课程”体系的建构

1. 围绕宗旨, 目标统一。让每位儿童充满“生活力”, 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认知力”“生活实践力”和“生命成长活力”为目标实施各类课程。

2. 结构多元, 实施灵活。“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全新架构。在整合学科课程、拓宽活动课程时, 首先确保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 开齐、开足、开好教育部门规定的课程, 确保基础性学力的目标与要求。

3. 尊重选择, 发展个性。系统设计校本课程框架与结构, 规划三大类必修校本课程:体艺特色课程、道德生活课程、七彩活力节。五大类选修课程40 多个小课程, 并明确科目设置和授课内容与形式,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 全员参与, 整体建设。以“让教师资源有效利用与整合”为原则, 配备好年级组分管行政和年级主任, 以优化组合的原则, 选调好各年级组教师, 达到各年段内师资均衡, 特色课程全面, 结构合理。

三、“活力课程”实施策略

“活力课程”开发围绕“基础学科课程”“体艺特色课程”“行知活动课程”三大块内容, 经历了“学科课程”的整合、“行知课程”的分解、“体艺特色课程”的筛选和丰富的过程, 各类选修课程逐一设计、梳理, 稳步实施, “活力课程”改革显现出独特的魅力, 成功的实施策略可以概括为:

1. 赋权教师, 自主开设课程

在保证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 以教师自身专长和儿童的不同禀赋为起点, 赋权于教师、放权到年段, 让每位教师研究“选材”, 研究什么是孩子最需要的, 怎样的内容最有价值、最有意义。尊重教师首创精神, 鼓励教师执教自己擅长的特色课程。在各年级主任带领下, 组建好各学科教师团队 (备课组) , 再根据各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研究领域, 落实特长教师走班、学科教师蹲班等方案。

(1) 独立设课。学校注重特长教师的挖掘, 让教师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如胡则锋老师爱好羽毛球, 个人屡获上虞区羽毛球男子冠军, 胡老师开设羽毛球特色课, 以走班的形式为四年级11 个班级的学生每周上一节特色课, 老师愿意执教, 学生也受益。

(2) 自主开课。如数学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 有的开设“数学史话”, 从奇妙的数字开始跟孩子们漫谈;有的注重学生动手能力, 开设“纸牌的玩法”, 动手动脑、启智明理。又如科学老师章兴波, 喜欢钻研魔方、魔棒等益智玩具, 为三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魔幻科技”, 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3) 合作开课。科学课养蚯蚓、观察绿豆发芽, 语文课写观察日记, 美术课线描“我的科学宝盒”, 两三位老师将同一主题的内容整合起来, 引导学生面向生活、研究生活、体验生活, 让学习充满了惊喜与活力!

2. 改革课时, 实施长短课时

按照课程内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 在保证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 灵活地安排课程时间。

(1) 35~40 分钟基础学科课时。学校实施长短课时制, 要求教师实践“以生为本、任务驱动、轻负高质”的活力课堂理念, 精讲精练, 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

(2) 30 分钟自主活动课时。每天上午30 分钟的大课间活动, 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每天中午30 分钟的自主体验活动课程, 包括午间阅读、音乐欣赏、实验调查、卫生与健康指导、道德礼仪等内容, 由班主任老师和走班教师协同教学。

(3) 70 分钟“快乐周五社团选修”。安排在周五下午1∶15~2∶25, 全校3000 多名学生自主参加两课时连排的社团选修。只对单一的主题实践活动感兴趣的学生参加“年段为主体, 教师走班”的主题实践选修课。兴趣爱好专一、需要持续训练特长的学生参加校级“特色课程高级社团”选修, 学生自主选择, 各得所需, 使特长生更有特色。

(4) 200 分钟的“七彩节”活动。一学年落实“七大活力节”, 每个月安排一次大型的主题活动, 给学生提供展示成果、体验生活的大舞台。部分家长、社会人士参与活动。

3. 拓宽内容, 融合选修必修课程

(1) “体艺课程”丰富多样。健康意识、良好习惯及艺术情趣, 是孩子今后幸福人生的重要内容, 学校以体育、艺术特色课程作为“活力课程”建设的切入口, 满足学生多元发展。如赵哲老师是校园内的短式网球“高手”;董冬梅老师被称为“黑带教头”, 是跆拳道训练省级优秀教练……由他们选定特色体育课程 (项目) , 为某一年段学生“走教”, 让学生自主探究、实践训练, 深受大家欢迎。在一、二、三年级开设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课, 安排三位棋类教师“走班”授课;一年级到六年级分别开设短式网球、艺术体操、轮滑、跆拳道、羽毛球、足球等特色体育, 由特长体育教师年段走班。音乐、美术课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 在平时的课堂中渗透普及, 不定期地安排课时指导。

(2) “学科课程”提升拓展。让学科教师选定自己最擅长的学科课程, 确定课程名称, 制定课程教学目标、实施进程和评价方案。学期初, 教师制定课程实施方案, 报学校课程指导中心审批。学校领导小组同意后, 逐一实施。授课教师通过整合教材、课程资源, 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等诸多因素, 并加以改造与整合, 形成“主题实践活动选修”, 把学科实践活动提升为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激发学生对某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3) “社团超市”特色创新。很多学生喜欢走班教师开设的特色课程, 如跆拳道、轮滑、武术、葫芦丝等, 这种普及性的课程教学, 让学生学到了初步的本领, 尝到了甜头, 渴求进一步学习。学校将特色课程与学校社团活动结合起来, 成立“特色课程高级社团超市”。在每周五下午, 以“社团活动”的形式再度吸引具有某项潜能的学生深入学习, 实现特长学生的最优化培养。

4. 搭建平台, 体验生活技能和快乐

学校积极搭建学生发展平台, 丰富校园文体实践活动, 学校以每月的校园“七彩节”系列活动, 检测“活力课程”的实施效果。每次近200 分钟的活动时间, 侧重于某几项课程内容, 并赋予活动主题, 创新活动的形式。

“奇思妙想”科技节每年都有主题, “鸡蛋撞地球”“梦幻加工场”“魔幻科技”“记忆大比拼”“极速赛车比赛”“纸船承重”“玩转七巧板”“科学小实验”“24点擂台赛”“神奇的多米诺骨牌”“扑克牌搭高塔”……这些主题活动, 累积起来就是一本本生动的“生本教材”, 培育着一个个能想会做的“科学小达人”。

“雏鹰”体育节, 每年都举行开幕式, 并分阶段举办田径运动会、体育达标运动周、班级三人制篮球赛、足球嘉年华、广场棋艺争霸赛、冬季长跑与跳绳赛等, 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也是一次次展示力量与美的生命课程。“小雪花”艺术节, 既有指尖上的艺术——钢琴演奏赛, 也有班级集体亮相———班级歌咏赛, 还有艺术特长生个人才艺展示———校园好声音、扬琴个人演奏会等。

“红红火火中国年”活动, 更是一年一个主题, “喜洋洋庙会节”“爱心公益年”“梦想起航年”等吸引社会团体、家长们的参与, 深受学生家长的喜欢。“校园七彩节”, 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充分体现“舞台属于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办学宗旨。

四、“活力课程”实施的成效和思考

“活力课程”的实施, 教师的课程意识明显增强, 教师不再拘泥于一堂课的研究, 而是主动思考这一课程能够带给学生什么。教师以极高的热情自发地整合课程内容, 开展跨学科研究, 教师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浙江省教研室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5 门学科的教研员曾来学校调研, 对学校“活力课堂的构建”的研究成果予以了肯定。浙江省小学英语疑难问题解决暨新教材培训活动, 绍兴市科学、品德与生活等学科优质课展示活动陆续在学校举行, 兄弟县区学科骨干教师考察团、小学校长考察团等多次来学校考察“活力课程”开发的经验。

“活力课程”的实施, 培育了一大批优秀学生, 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减轻了过重的课业负担, 全面提升了学生素质。以2014 年6 月毕业班学生质量调测为例, 学校学生学科质量总分、资优生和后10%学生成绩都明显高于同规模学校。同时, 学生的素质全面、特长明显, 参加省市的各类比赛成绩优异, 跆拳道、短式网球、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合唱、舞蹈等项目学生纷纷夺魁。学校艺术社团成为了绍兴市优秀社团, “丫丫”戏社、“科技集中营”等社团的学生近百人次在各级电视台亮相。

“活力课程”建设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的、长期的工作, 需要调动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致力于课程改革的实践。学校将完善课程开发实验方面的奖励制度, 循序渐进地推进学校课程的特色化、精品化。我们有理由相信, 赋权给师生, 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 全面实施“活力课程”, 让每位儿童充满生活力的办学实践, 将会使全面培育新一代合格公民的育人之路愈走愈宽广。

参考文献

[1]沈毅, 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杨玉东.“课堂观察”的回顾, 反思与建构[J].上海教育科研, 2011, 11:17-20.

[3]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 2012, 5:15.

[4]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5]崔允漷.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 2010, 3:4-8.

[6]王鉴.课堂观察与分析技术[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14.

[7]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 2012, 5:15.

从课程实施到课程创生 第4篇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丰厚素养。着眼学生的未来素养,要求教师首先是一名素养的示范者,一名人文的关怀者,必须有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超专业素养”。他(她)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更要有积极友善的生活态度,澄净明澈的心灵世界,独立思考的自信睿智。而实施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课程。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课程素养的提升,每一个老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必须是课程的建设者,课程的创生者。基于儿童发展的师本课程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一、起步:自明自断,寻找自己的专业乐趣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老师的工作跟着教材走,跟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走,跟着上面走,每天疲于应付,人云亦云,如黄牛般耕耘,工作没有乐趣。09年开始,我校启动一师一卷评价制度,将评价权还给老师,让老师们放下包袱,真正审视自己的教学。两年后,学校设立了“教师小微课程奖”,只要围绕学校教育教学,自身有两年及两年以上具体做法和良好实绩的教育教学成果,即可申报“教师小微课程奖”。申报材料突出实践性和创造性,主要形式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实施方案、研究报告、教材、课件、论文、著作等,利用暑假进行集中展示交流,并邀请专家现场答疑,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度培训。

这个奖项的设立主要是让教师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在同伴、专家的指导下,逐渐开始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自明自断起来,找到自己的专业乐趣。所以,我们非常强调这一评审的过程性:初审与后续交流、评审与指导、讲述与答辩,将评审与学习、反思联系起来。一年一个轮回,能够持续研究,持续跟踪,确保出成果。

在评审的标准上,我们强调两点:实践性、创造性。这两点无法用量化的标准来评定,只能用定性的描述,所以我们采用专家投票的方式,或者商议的方式来确定质量。借此为教师找到发展的着力点,并为他们提出发展建议。这是我们推进教师小微课程奖的核心要义。我们希望老师们能够有自己的课程,成为某一点上的专家。这个奖项的价值在于课程取向,为我校教师发展建立的一个持续的激励机制,内在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变革。

老师们申报的课程精彩纷呈,低年级的绘本阅读,高年级的整书阅读;家长开放活动的实践和思考,交友护照传递的精彩;科学笔记应用的分析研究,版画教学的设计开发……老师们认真梳理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找教学的生长点。

著名教育媒体人李振村老师在他的《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六个追问》一文中,建议老师们追问自己:我的教学个性和特色究竟在哪里?我的优势和专长究竟在哪里?我如何从教学的个性和特色出发,寻找到专业发展的宽广路径?教师小微课程的评比,让老师们从自身出发,追问、审视,寻找自身的价值,获得认同感。

二、持续:共同研究,寻找生长的实践土壤

小微课程奖第一年的申报,非常火爆,全校获奖项目超过老师人数的三分之一。第二年,我们比较理想化地提出“系统”“层次”“评价”三个评价维度。系统即依据项目年段特点,形成比较系统化的课程;层次指课程各小项能体现层次推进和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是建构评价体系,不同类别主题有个性化评价,体现评价促进梯度上升,不再某个年段急求一步到位。除了原有的实践性、创造性,还要求顾及到课程的影响力。老师们觉得很为难,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来,经年的研究成果,第一年基本上都展示过了,第二年,仅仅一年时间,不可能有更新的研究;其次,原有的研究成果,缺乏理论支撑和后续指导,仅靠教师日常实践,无法深入。一线老师,更多的还是草根式、实践类的积累。如何深入持续?成了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思考中,我们发现,老师们申报的小微课程,有许多相同处或共通处。学校教师是按照学科年级分组的,同组老师,往往就是一个研究团队。它具有合作性,团队教师拥有共同的兴趣与需要,在相同问题上进行探讨,共同成长,互相影响,最终在耳濡目染中触发其余教师的研究欲望,形成学校新的团队研究文化。

于是,我们从不同角度,借力聚力,让一线教师依据自己的研究意愿自行组织团队,借用共同研究的合力,帮助教师成长。

1.项目协同

2012年9月,学校研发出台了《吴江实验小学语文学科“关键素养”指导手册(试行)》,开始了素养研究之旅。素养,与知识能力不同,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属于非学科、非量化、非智力因素,但它也要通过一定的路径实现,蕴含在学习过程之中。

以三语为例,在习作起步阶段,我们设定的关键素养项目是“写童话故事”,并将要点放在“写好人物对话”上。怎样让故事里的“人”开口说话,使故事变得更生动具体。三语组的老师从教材入手,引导学生寻找语文书中的对话;认识积累表示“说”的词语;学习几种提示语在作文中的混合性使用,循序渐进,学习将故事写具体。期末,每个学生们都有一本自己创作的童话小书,内容具体,情节生动。三语组老师齐心协力,将一学期积累的实践汇成了“写童话故事——写好对话”教学系列课程,颇有成就感,也为后面的年级做了引领示范。

2.名师带动

学校几位特级教师,在阅读、写作等领域各有特色,他们有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同时也是所在学科年级组的教研骨干,通过他们的辐射力量,带动一大批教师成长。

年过四旬的叶惠琴老师,原本一直嚷着自己老了。自从加入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作文团队,研究写作课程,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在工作室的引领带动下,不断摸索,撰写了《作文教学让我找到自信》《故事力作文课程》,获得学校小微课程一等奖。她在研究过程中,找回了自信,也找回了青春。

3.志趣相投

学生素养的养成,既有教师的专业引领,更有非专业的熏陶。一个老师的兴趣爱好、特长特点,往往会影响到所带班级的学生。在几轮小微课程的评比交流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喜欢小古文,有的老师爱读沈从文;有的老师擅长演讲朗诵,有的老师唱歌很专业……于是,我们依据教师个人生活工作实际,在明确自己的研究兴趣、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志趣相投的老师组成小团队,开展集体研讨,既探究自己的研究内容,又反思自己的研究方式、效果和风格,在问题解决中追寻教师工作的意义。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提升,更有针对性地研究,我们还聘请相关专家担任团队导师,引领成长。

三、提升:素养至上,创生独有的师本课程

基础课程专家张华教授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必然是尊重学生和鼓励学生独立思想的教育。”同样,尊重和鼓励教师独立思想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当老师们逐步明晰自我价值,找到自己的生长点,成了课程的创造者、领导者、开发者,工作就变得更有乐趣。它彻底改变了教和学的方式,让教学成为研究,唤醒教师内在的激情和热情,找到自己的生长点。教师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它具有草根性,教师的教学或工作本身是一种研究;它具有生长性,能够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

当具有强烈的教师烙印的特色课程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的课堂和班级文化,也有了鲜明的特色。很有意思的,期末几位教师不约而同,按照约定,以免考的方式,对学习先行者进行表彰和鼓励。但好几位孩子主动放弃免考权,有的是为了证明或检验自己的实力,有的和老师商量改换书籍奖励等其他方式。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应该怎么样做。

中学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第5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七五中学也由课程改革的试点年级进入全面课程改革阶段。新的课程改革给本xxx学校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方针,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方向,形成了“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课程改刻的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不断研究和探索开发校本课程的新路子,特别是在艺术、体育校本课程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引领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教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校本课程内容

学校目前安排如下内容作为校本课程:

1、音乐:声乐的基本常识通俗歌曲

2、体育:篮球技能训练校园健美操

3、美术:版画装饰画

四、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我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五、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兴趣等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及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六、课时安排

音乐每学期6课时。

篮球每学期8课时。

艺术体操每学期6课时。

美术每学期6课时。

七、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并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八、师资建设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根据我校在职教师的现状,将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史的水平。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培养青年。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九、教材建设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1、《篮球的技能训练》体育组

2《通俗歌曲走进校园》《声乐的基本常识》音乐组

3《版画和装饰画》美术组

十、相应措施

1、教科室、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邀请领导、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十一、组织机构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课程实施 第6篇

李义(2014年9月)

我拜读了朱慕菊教授的有关新课程改革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这是一本对新课程进行全面解读的书。新的教育形式迫使我要更新教育理念,将课改精神渗透到我的课堂中。读完这本书以后,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书中的点点滴滴,它们震撼了我的思想,使我对教学,对新课程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真是受益匪浅。

《新课程》要求我们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不断以全新的观点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识得者。它还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足够的知识,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学习方式。《走进新课程》中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点。传统的学习,学生以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主,存在着单

一、被动、封闭、单向度的知识接受等问题,而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获得知识技能的其他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教师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学生没有自己的小天地,集体讨论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机会很少;学生的学习经常是阅读书本知识,做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而活动性和实践探究性质的学习很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进人信息化时代,这些正在改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点,冲击着原来的教学模式。原来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要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

课程改革要求学习方式转变,的确是看到了当今学校教育中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缺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和理念之一。教师应努力在师生之间创造亲、助、乐的人际情境,激励学生平等和谐地质疑问难,思想上相互交流和撞击,使学生在有思想张力的氛围中爆发出智慧的火花、创新思维的亮点,从而使师生在互动互进中达成教学目标。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和发现新问题,自己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是当前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的理解是: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必需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初步解决现实问题能力。为此我就此进行了点滴探索。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因而,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 第7篇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具有143年办学历史,系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普通高中、

四川省体育传统示范学校,巴中市重点项目——跆拳道训练点。,校园占地265亩,有教职工374名,在校学生7823人。

(一)师资情况:现有体育专职教师18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6人,二级教师6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15人。

(二)学生情况:现有高中教学班77个,学生5478人;初中教学班31个,学生2345人。

(三)场地器材:现有300米和400米塑胶跑道场地各一个,篮球场10个,排球场3个,乒乓球台20张,网球场2个,双杠区、单杠区、联合器材区,体育教学器材齐全。

综合分析,现有师资、场地、器材可供10个班同时上课。

二、课程实施目标

通过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增强体育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1—2项或更多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力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和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模块设计

现拟定了9个教学模块设计,提出了评价要素及标准,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参考,具体内容详见后附件表1至表11。

四、教学组织形式

(一)必修必选课: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行政班为教学单位,统一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并修满学分。

(二)自主选修课:

(1)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自主选修模块,将选修相同模块的学生重新组合成新的.教学班。由体育老师开展教学工作。

(2)每一次选项教学内容根据学生选报人数选择,一般情况下,每一名学生前两次选项不能重复。

(3)选项教学的每一内容分不同的模块内容,具体的模块教学内容根据学校基本情况统一制订,以后学生选择高层次的模块学习内容必须以学习过低层次的模块学习内容为基础。

五、教学方法

学生的体能与技能、性格与性别、兴趣与能力的差异,导致课程内容设臵的多选择性和教学中的区别对待,在必修课和选修课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在男、女分组教学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施和课程内容的重新组合,更有利于提高女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发展基础体能与技能的训练;按基础体能与技能的差异性分层教学。如篮球教学,对于已经具有一定基础能力的学生,制定更高的学习目标和练习方法,在篮球课学习中让他们自主练习和自我发展,定时检查学习效果。对于基础一般和较差的学生,由教师组织学习与练习,对于进步较快的学生采用择优提升的方法,进入上一类学生活动的行列;按兴趣、能力分层教学。如必修内容教学的分组练习,采用按学生锻炼兴趣、能力相近的自由组合分组练习,有利于教师指导和相互促进,活跃课堂练习的气氛。

学生在提高运动技能的自主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缺少原理指导和有效的练习方法与手段,常规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自我追求和成功感。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必修课程内容的教学中采用分项教学,如跳高、跳远、三级跳远的模块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给足学生练习的时间与空间,充分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与练习方法中发展自我,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我追求与发展、合作学习与竞争、探究学习与创新的能力。

六、学习评价及学分认定

依据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四川省巴中中学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办法》的要求,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及学分认定办法如下。

(一)学习评价

1、评价机制。建立必修必选模块学习、自主选修模块学习、健康教育系列专题模块学习自评机制;建立以班委、学习骨干、分组或选项学习小组的相互评机制;建立过程评价、模块评价和终结评价的师评机制。

2、评价方法。

(1)学段终结评价:以高中三学年累计获得11个学分或超过11个学分为标准,开展高中学段终结评价。

(2)模块评价:过程评价(50%)和技能评价(50%)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评价,并认定学分。

①过程评价(50%)。

A、自评:每一个教学模块结束,学生自身对体育的认知能力、体能与运动技能的进步度、自主学习的探究能力、健康状况、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态度进行小结与评价。

B、互评:每一个教学模块学习结束,相互评价小组对本小组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度、合作学习、健康状况、情感因素、体能与技能的表现力进行等级评价。

C、师评。加强教学的过程评价,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可选择性,突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做好常规记录、考核记录和评价记录,结合自评和互评,确定每一个学生完成模块学习的过程评价结论,并以分数呈现。

②技能评价(50%)。

根据该模块的评价要求及标准,由体育与健康课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技能进行模块考试,其成绩以分数呈现。

(二)学分认定程序

1、每一模块学习结束后,学生可向任课教师提出学分认定申请。

2、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和模块考试成绩,由体育与健康课教师在学生学分认定申请表上填写学分认定意见并报年级部学分认定工作组。

3、年级部学分认定工作组汇总情况后报学校学分认定办公室,由学校学分认定办公室提交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审定并公示。若学生对公示的成绩提出异议,由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进行调查复议并作出认定结论。

七、主要措施

(一)加强师培。

教师的观念、态度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制定一份新课标教学理念、课程理论、实施方法与过程的教学计划,学期结束交一份实施成果小结或专题论文。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和高中各年级部的管理干部要经常性的组织听课与交流,推广成功的经验,提出新的要求,使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

(二)整合资源。

课程实施 第8篇

课程实施是把编制好的课程纲要与教材转化为具体教学活动,直接作用于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的活动。一门课程的功能实现,总是要经过三个阶段的转绎,即首先由课程设计者通过对“课程纲要”的编制,把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期望功能表达出来。然后是教材编写者对这种期望功能的演绎,并转化为教材。教材一旦被定型,其潜在的功能也随之被确定。最后是教师依据课程纲要与教材设计更具体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的品质直接决定着这门课程的现实功能。课程设计者、教材编写者与教师共同决定着一门课程的功能。课程实施模式丰富多样,但不管哪种模式都需要遵循这样的共同规律。但乡土课程有其特殊性,其实施过程除了要遵循以上规律外,至少还要关注以下一些个性特征。

一、互动创生的基本取向

编制出的课程纲要与教材,是需要忠实执行,不可改变,还是需要在执行过程中有所调适,甚至有新的生成?如果可以调整,可以生成,那么主要是课程纲要层面、教材层面,还是两者都可调整?师生对课程的共同创生,主要是在课程纲要层面、教材层面。还是在教学活动层面?我们的观点是:乡土课程实施需要有一个互动创生的基本取向,即课程纲要与教材在与实践对话中得到调适,教学活动则是一个充满师生互动的生成性过程。这里的原因除了乡土课程纲要的编制者与教材的编写者通常是基层教师,其编制与编写出的内容客观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外,主要是由乡土课程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对乡土课程纲要、乡土教材与教学活动的调适与创生的程度是有所不同的。

乡土课程纲要不宜作大的调整。乡土课程纲要是规范乡土课程行动的顶层设计,具有导向性价值,是课程的根基所在,应该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宜作大的调整。但不宜作大的调整不是说不能调整,对纲要中的主题、目标等是不宜调整的,但对内容等可以随着课程实践的深入作调整。当前的现实是不少的乡土教材或活动方案的编写,不是基于乡土课程纲要,而是根本就没有这门课程的纲要。很多乡土课程不是要调适课程纲要,而是要补上课程纲要,这才符合课程规范。

乡土教材可以作二度开发。各校拥有的情境性乡土课程资源差异较大,要真正落实课程目标,教师还得根据实际可能对原有乡土教材或活动方案作深度审视。如原教材可用的,就直接用之;不太适用的,作调整后用之;较为不适用的,则需要对教材重新编写。适用于这所学校、这群学生、这位教师,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有效实施的乡土教材才是好的教材。对教材二度开发编写的依据依然是课程纲要,“一纲多本”是必须要坚守的原则。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创生的过程。乡土课程实施强调的是在真实的乡土生活情境问题解决中的学习,由于真实情境变化多端,再精致的教材都难以预测到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其教学过程一定是一个师生互动合作创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实践情况来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往往会适度偏离活动方案设计的内容,他们会因境而生发出许多跨学科综合、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新问题。对此,教师要发挥教育机智,对这些生成性资源作出判断,可以有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教学过程的及时跟进,或作为活动后的拓展学习的作业。

二、学创并重的课程培训

乡土课程纲要的编制者与乡土教材的编写者通常是同一批教师,因此,将课程设计者的意图转变为教材编写者的领悟并不困难,但如何把课程设计思想与教材编写意图有效地传递给课程实施教师?如何教会教师对乡土教材的综合审视与二度开发编写?如何确保课程实施应有的质量?这是乡土课程实施环节中必须要关注与解决的问题。乡土课程通常或是地方课程或是校本课程,对课程实施缺乏培训,或不把其纳入培训计划,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在把课程理念与教材编写意图转为教师理念与操作技能的培训过程中,要关注“学创并重”的培训特征,即不仅要关注课程理念的认知学习与课程实施的操作案例的模仿学习,还要高度重视对教材二度开发的自主创编能力与教学活动互动中的生成性能力培训。

课程思想的深化学习。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写者,还应该是教材的试验与完善者、课程实施的培训者,这是乡土课程建设可以做到并且是必须坚守的原则。在乡土课程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同时启动相应的教师培训课程的建设。要把课程设计思想、教材编写意图与教材试验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解决思路理清楚。大量的实践表明,不这样做,课程实施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把课程设计思想转化为教师的内在理念,这个环节异常重要。

案例示范的模仿学习。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多数执教者更偏爱模仿学习。对培训过程中的案例示范更感兴趣,培训效果也更好一些。这就要求培训者在教材试验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经典教学案例、精彩教学故事的积累;培训形式更多的是现场教学展示与研讨,同时要求学员注意对自己的教学案例与教学故事的积累,并且构建这些资源的共享平台,促进相互学习与共同提高。

边学边创的探究学习。要高度重视乡土课程,尤其是地方乡土课程学校执行计划的编制,要求执教者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所在社区所能提供的乡土课程资源实际,以及自己的执教能力,对乡土教材或活动方案逐一进行审视。划分为直接可用、修改后用与需要二度开发编写等三类,并形成校本化、个性化的落实计划。此类二度开发是在课程纲要之内的创生,特别需要执教者全面领会课程设计思想,并尊重原教材中的体例规范,使之能真正成为同一课程纲要下的新生教材。

三、融通生活的教学原则

乡土课程是融通乡土生活的课程,乡土课程实施需要遵循其他教学原则,但融通生活无疑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要坚守、特别需要强调的教学原则,即在乡土课程实施的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与乡土生活世界联系与沟通,把乡土情怀育人目标落实到实处。那么,这一原则在教学目标的编制、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如何去把握与操作呢?

教学目标编制上的融通生活。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取向,融通生活原则首先反映在对教学活动目标编制的指导上。一是要有乡土情怀培育的教学目标。教师在编制目标时,胸中要有这个原则,要有乡土学习要求目标的具体描述,包括乡土知识、认识乡土的方法与能力和乡土情意发展等方面的目标。二是要有基于乡土又超越乡土的教育意境目标。具体地说,就是把认识乡土的方法与能力等素养培育既作为目标又作为认识中国社会的途径与手段。三是可以有关注社会文化功能的目标。即对优秀乡土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的目标。

教学内容选择上的融通生活。融通生活原则在对教学内容选择的指导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乡土教材本来就是充分依托学生生长、生活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把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变化发展的社会经济资源作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乡土问题解决学习情境,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去解决问题的欲望,并把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方法用以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三是通过精心的设计,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活,把课堂中的学生智慧激活,把这些生成性资源作为教学内容的来源。四是通过媒体记录手段,或实验室中微型生产、生活情境的创设,让教学内容活化起来。

教学组织形式设计上的融通生活。乡土课程教学活动偏爱“大课堂”的组织形式。这里的“大课堂”,其内涵既是指教室内外、校园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指实现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与课后延伸性实践活动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是乡土课程实施上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组织形式要求。根据我们的实践,其外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校外体验活动为主体,而活动的准备与总结在校内。二是以课堂学习为主体,但学习的准备在课堂外,如先做社会调查,并把调查结果作为学习内容,或者是把课堂知识、技能学习的结果向课外作延伸性实践活动。三是利用各种媒体,把社会生活、生产活动搬到课堂中,虽然其中会有不少的信息损失,但可以较好地解决社会实践活动场地有限、路途较远、耗时太多、有时因季节变化等不可亲身经历等问题,实现跨时空校园学习与社会生活的一体化。

四、侧重体验的学习过程

乡土课程类别多,目标侧重各异,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自然也多样有别,但乡土课程教学过程共同需要强调的是侧重体验的学习过程,即如何利用真实的乡土问题解决情境,展开探究体验学习,尤其是让学生体验复杂情境中的学习魅力、真实情境中的乡情魅力和乡情考察中的研究魅力。这种学习方式与其他学习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教学活动中应如何更好地去把握呢?

学生的学习首先是对书本世界的间接经验的理论学习。其次是对被课程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实验室中的经典实验的直接经验学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验的设计思想与实验路径已被学科专家精确化,无关因子得到较严格控制,因果关系相对单一,学生可以从中体验其设计思想与思路,开展模仿学习。再次是在真实、原始情境中通过动手体验学习。这种学习情境,其因果关系极其复杂,各因子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因此,这类学习情境偏爱“研究性学习”方式,学生从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更有助于发展其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这种学习方式是相对缺乏的,甚至是缺失的,利用乡土问题解决情境开展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协调发展。事实上,以上这些学习并不存在哪个更好一些,各有其长处与不足,可以互为支撑、相互补充。

体验复杂情境中的学习魅力。一是学习中旺盛的生成性。学生在按教师提供的活动方案展开活动时,会生发出很多有价值的新研究课题。2008年11月份的一天,我带着一批学生来到绿华镇的一个柑橘园。学生在与柑橘园农户进行了一系列对话后,他们才知道这里的学问真不少。学生了解到了这年的柑橘每千克只卖5角,出现了丰产但经济上不丰收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接触到了“品牌”“市场”“新品种引进与培育”等概念;也与农户探讨了橘园生态养鸡等课题。二是多因多果、动态变化的复杂性。例如在一次田间的“酸雨”实验中,人工配制的“酸雨”并没有导致青菜萎蔫发黄,追究其原因,与作物一生不同阶段对“酸雨”的敏感性、与“浇酸雨”还是“下酸雨”的方式、与“酸雨”的浓度、与作物被遭遇“酸雨”前的气象等许多因素相关。三是多学科综合应用性。田间发生的许多现象往往不能用某学科知识、技能与方法可以解释的,而总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往往缺少对自己已学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环节,导致了各学科知识相对割裂的孤立的情况。

体验真实情境中的乡情魅力。只有进入真实的乡情(现状),才会产生真实的乡情(情感)。学生在对崇明岛为什么能被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的调查中,比较客观全面地了解了崇明岛优越的自然环境、合理的生产方式、崇明人相对健康的生活方式、近年医疗水平的大幅提升等乡情,从而对养育自己的这块故土产生了由衷的自豪感。正因为学生了解了乡情,才有可能了解真实的国情,有了浓烈的乡情才可能产生真正的民族情,拥有一颗中国心。

体验乡情考察中的研究魅力。如何学会独立地观察、认识与思考中国社会?观察研究的视角、方法与能力的获得首先应该来自对养育自己这块土地的研究。无论这块故土有多大,它包含着一个社会组成的要素、结构与动态变化的各种信息。这又是一块学生最熟悉、亲切的土地。如学生在对城镇化考察过程中,通过对崇明产业发展与人口流动调查课题的研究,不仅学到了如何捕捉有价值的课题,学到了调查方法,知道了从哪里去找资料,更重要的是从崇明这一缩影中,从一个侧面了解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

上一篇:胸外科手术配合体会下一篇:六科下11开发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