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重要性原则与会计报表真实性审计

2024-07-24

论重要性原则与会计报表真实性审计(精选9篇)

论重要性原则与会计报表真实性审计 第1篇

[中图分类号]F2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56(2000)01-0076-03

[作者简介]1.余春宏(1959-),男,安徽定远人,山西财经大学审计系教授。1.吴秋生(1962-),男,江苏东台人,山西财经大学审计系副教授。[收稿日期]1999-12-08

一、重要性原则的意义和内容

重要性原则是会计和审计工作中的一项共同原则,其含义是指会计报表中会计信息被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如果某项会计信息被错报或漏报后,会使会计报表使用者修改其相关经济决策,则该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就是重要的;反之,如果某项会计信息被错报或漏报后,不会对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产生明显影响,则该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就是不重要的。

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是指会计报表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情况反映的逼真程度。由于现代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会计必须运用合理的假设、判断和估计才能进行有效的核算,因此,现代会计报表不可能是绝对真实,而只能是公允真实。所谓会计报表的公允真实性,是指会计报表中可以存在所有会计报表使用者都能允许的,不影响他们决策的错报或漏报,即允许存在不重要的错报或漏报,但不允许存在重要的错报或漏报。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就是要查明会计报表中是否有重要的错报或漏报。因此,会计报表审计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中的运用,是通过审计人员确定和运用重要性标准来实现的。重要性标准是衡量一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是否重要的尺度,需要从性质和金额两方面来衡量。因此,重要性标准有性质标准和金额标准两种。

重要性的性质标准是确认各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是否重要的标准。作为一种具体标准,它是用来衡量会计报表审计中抽查出的每一笔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是否重要的标准。它通常是由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自己以往的审计经验,从每项审计项目的实际出发,自主判断确定的。通常认为,“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现金和资本账户中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等等。

重要性的金额标准,是确认会计报表及其各个项目中的错报或漏报在总金额上是否重要的标准。作为一种总体标准,它是用来衡量会计报表总体的错报或漏报总额以及各报表项目总体的错报或漏报总额是否重要的标准。它是由审计人员根据被审单位实际和被审会计报表使用者的构成,运用职业判断确定的;是会计报表及其项目可以存在的,不影响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最大错报或漏报金额,也叫重要性限额。其中,会计报表中可以存在的最大错报或漏报金额,叫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报表项目(也称“账户”)中可以存在的最大错报或漏报金额,叫账户(或报表项目)层次的重要性限额。

报表层次重要性限额确定的一般程序是,先确定其判断基础,再确定其相对数,最后将其判断基础与相对数相乘,即确定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报表层次重要性限额的判断基础,应主要依据报表使用者的构成情况确定。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在作经济决策时,所关心的会计信息的侧重点不同。审计人员应根据会计报表主要使用者所关心的会计信息的侧重点,选择报表层次重要性限额的判断基础。一般而言,投资者往往更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因而他们对会计报表中的净收益和净资产信息更敏感。所以,审计人员在为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提供会计报表审计服务时,宜以净收益或净资产指标作为判断基础。债权人往往更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因而对会计报表中的总资产信息更为敏感。所以,审计人员在为企业获取贷款提供会计报表审计服务时,宜以总资产指标作为判断基础。而当审计人员为企业提供年度报表审计服务时,由于既要为投资者服务,又要为债权人服务,所以,应选择净收益或净资产和总资产指标作为判断基础,以其中判断确定的报表层次重要性限额的较低者,作为实际使用的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

报表层次重要性限额的相对数(以下简称“相对数”),通常由审计人员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后确定:一是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要求越严格的,表明其允许会计报表中可以出现的错报或漏报数额就越小,相对数就应定得越低。二是被审单位的规模和所处行业的性质。规模越大的,表明报表使用者越多,相对数就应定得越低;行业竞争性越强,或是夕阳产业,表明其会计报表中较易出现错报或漏报,审计应越谨慎,相对数应定得越低。三是审计人员以往的审计经验。相关业务的审计经验越丰富的,就越能准确把握审计的要害和重点,相对数就可定得适当高些。四是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评估表明被审单位内部控制越可靠,审计风险越低的,意味着出现重要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越小,相对数可适当定得高些。五是判断基础的金额大小和前后期的波动幅度。金额和波动幅度大的,容易引起报表使用者的关注,相对数应定得低些。

报表项目层次的重要性限额,主要是指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重要性限额。由于现金流量表是根据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的,在复式记账法下,影响损益表的错报或漏报,必然都影响资产负债表。只要查明资产负债表的公允真实性,就可进而据以查明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公允真实性。因此,审计人员一般只需确定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重要性限额。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重要性限额的确定方法有分配法和比例法两种。分配法就是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在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之间,根据一定的因素进行分配,以确定各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重要性限额。比例法就是按报表层次重要性限额的一定比例,如20%~50%或1/6~1/3等,考虑一定的因素,确定各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重要性限额。这两种方法在确定分配额或比例时,都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账户的性质及其发生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一般说来,流动性越强,与投资者、债权人的权益关系越密切,项目金额前后期波动幅度越大,其发生错报或漏报对其他报表项目的公允真实性影响越大;发生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越大的项目,其重要性限额应定得越低;余额越大的账户,分得的重要性限额应越多,确定的`比例应越低。二是账户的审计成本。审计成本越大的项目,其重要性限额应定得适当高些,以提高审计效率。在采用分配法时,还应考虑有些项目可能是多报,有些项目可能是少报,多报和少报在汇总时会相互抵销。由于资产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往往会被高估多报,而负债项目往往会被低估少

报,且负债往往占资金来源一半左右,故分配时,应按报表层次重要性限额的两倍左右进行分配,其中一倍分配给资产项目,另一倍左右分配给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

二、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中的运用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中,主要用于制定审计计划和评价实质性测试结果。

重要性限额是总体审计计划的重要内容,是编制具体审计计划的重要依据。总体审计计划是对审计策略、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做的设想和安排。在总体审计计划中,审计人员应运用前述方法,确定报表层次和报表项目层次的重要性限额,为编制具体审计计划提供依据。具体审计计划是根据总体审计计划编制的,为具体查明各报表项目是否公允真实,而对各报表项目应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所作的详细规划和说明。因此,编制具体审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规划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其中对审计程序范围的规划,应主要依据重要性限额来进行。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运用审计程序,审查某报表项目的抽样数量和取证数量。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是一种全面审计,一般应采用抽样审计方法。要进行抽样审计,就必须事先对抽样规模作出规划。报表审计的抽样规模主要取决于内部控制的可信性、可容忍误差、预期总体误差、总体性质、样本项目数量、结论可靠性水平等因素。账户层次的重要性限额,就是对账户进行抽样审计的可容忍误差,因而是规划抽样规模的重要依据。抽样规模与取证数量具有正向关系,即抽样规模越大,证据数量就越多;抽样规模越小,能取得的证据数量就越少。取证数量取决于抽样规模,抽样规模又主要取决于重要性限额。因此,账户层次的重要性限额,也是规模取证数量的重要依据。

重要性标准是评价实质性测试结果,验证会计报表是否公允真实的标准。会计报表的总体公允真实性是建立在所有报表项目公允真实性基础上的。因此,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一般是先对报表项目,即资产负债项目公允真实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再对会计报表总体的公允真实性进行验证。无论是审查和评价报表项目的公允真实性,还是验证会计报表总体的公允真实性,都必须运用重要性标准来进行。

就报表项目的公允真实性审计评价而言,审计人员必须同时采用重要性的性质标准和金额标准,才能作出正确的审计评价。具体评价时,应区分下列两种情况来进行:

其一,当审计人员通过抽查某报表项目,发现各项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都不重要时,如果根据查出的各项错报或漏报推断的该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总额没有超过其重要性限额,则审计人员可以初步认定该报表项目是公允真实的;如果根据查出的各项错报或漏报推断的该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总额超过或等于其重要性限额,则审计人员不能认定该报表项目是公允真实的,应要求被审单位对该报表项目中的错报或漏报进行全面的调整,以达到再次抽查时能认定其是公允真实的程度。

其二,当审计人员通过抽查某报表项目,发现各项错报或漏报中有的在性质上是重要的,则审计人员不能认定该报表项目是公允真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根据查出的各项错报或漏报推断的该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总额低于其重要性限额,则审计人员应要求被审单位对已发现的各项性质重要的错报或漏报进行调整;如果根据查出的各项错报或漏报推断的该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总额高于或等于其重要性限额,则审计人员应要求被审单位对该报表项目中错报或漏报进行全面的调整,以达到再次抽查时能确认其是否公允真实的程度。

就报表总体的公允真实性验证而言,审计人员也需要将所有报表项目抽查推断的错报或漏报金额汇总起来,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进行比较,以认定报表总体是否公允真实。因为全部报表项目的重要性限额合计数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并不相等,而且审计人员在抽查完所有报表项目的公允真实性后,往往会因为对被审单位的情况有了新的了解,而对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作出调整。因此,审计人员初步查明全部报表项目是否公允真实后,仍有必要将所有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金额汇总起来,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比较,才能认定报表总体是否公允真实。这一验证过程也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下进行:

其一,如果所有报表项目都被初步认定是公允真实的,或在被审单位作出适当调整后,经重新抽查认定为都是公允真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所有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汇总数低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则审计人员可以认定会计报表总体是公允真实的,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如果所有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汇总数高于或等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则审计人员应首先审计已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如果充分,则审计人员应直接要求被审单位全面调整会计报表。如果被审单位作了适当调整,审计人员重新审查后,所有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汇总数低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审计人员仍可发表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如果被审单位拒绝调整,或拒绝作适当调整,经审计人员重新审查后,所有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汇总数仍超过或等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则审计人员可认定报表总体是不公允真实的,应发表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其二,如果审计人员不能认定有些报表项目是公允真实的,且被审单位拒绝调整,或拒绝作全面适当的调整,则审计人员可认定这个或这些报表项目是不公允真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所有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汇总数低于报表层次重要性限额,则说明这些或这个不公允真实报表项目的影响是局部的(一般这样的项目也是个别的或极少数的),并不妨碍报表总体的公允真实性,则审计人员仍可认定报表总体是公允真实的,可以发表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如果所有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汇总数高于或等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则说明这些不公允真实的报表项目的影响是全面的(一般其项目较多),已妨碍了报表总体的公允真实性,审计人员应认定报表总体是不公允真实的,可发表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论重要性原则与会计报表真实性审计 第2篇

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

1、结合现金流量表验证

企业利润许多企业造假通常从利润表着手,虚开发票,虚构交易,更有甚者从原料购入到产品销售各环节手续单证均齐全,这样就使得审计人员很难从中发现漏洞。但企业如果想同时虚增现金流量,就需要外部资金进入及需银行齐备的交易记录,这两点通常很难办到。我们可以结合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来审计利润的真实性。可以用营业利润除以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然后将这个比率做趋势分析,如果该比率在不断增大,基本可以判断存在造假问题。还可以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公司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一般而言,没有相应现金流量的利润,将意味着与之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

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表明公司存在粉饰会计报表的可能。

2、分析收入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我们通常用主营业务利润率来判断企业盈利水平,但如果发现在市场波动不大的情况下,纵向比较与横向行业间比较均产生了原因不明的波动,则说明企业很有可能存在转移利润或虚构成本的问题。再则,也可以用主营业务利润与总利润做比较,比率接近1,说明企业“主体性”强,远离1的,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缺乏效益,也很可能是通过关联交易或资产重组获取了收益,因为这些通常是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形成,而审计人员就应该将目光转移到这些业务上来。第三,通常作假是通过调整存货价值来实现,如果在审计中发现销售收入与主营业务利润大幅上升,但同时存货也大幅上升,就要认真分析上升的原因是销售量还是价格,同时倘若发现存货周转率反而下降,则很有可能是企业虚构存

货或人为调高存货成本所致。

3、加强对特殊时点会计业务的审计

我们审计在时间原则上应重点落在特殊时点发生的会计业务上,以便寻找蛛丝马迹。一般来讲,推迟费用必然引起下期费用升高,提前确认收入和利润也势必引起下期收入和利润降低,我们可以将这些波动与公司历年水平相比较,也可查证下一月份同类业务的处理情况,还可通过询问相关人员及观察公司客观环境来推测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尤其在中期及年末,企业往往通过提前或推迟确认销售收入、费用来人为调节利润,此时我们更应遵循配比原则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判断其会计业务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4、分析企业筹资用途与相应财务费用的处理

企业对外筹资费用主要用于生产或购建固定资产,负债较高的企业其利息支出势必较高,其中专门为建造固定资产而借入资金发生的利息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是允许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中的。审计人员首先应对负债用途详细了解,如果多数为生产性用途,而经分析性复核计算的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又较少,那么必然存在滥用利息资本化调节费用的现象。假如借款主要用于建造固定资产,那么就应按照资本化的三个条件并结合竣工决算等资料予以判断该利息支出资本化的正确性。

5、财务指标分析

财务指标常被用来当作公司财务状况的风向标。公司财务指标如发生较大变化则可能表明公司存在财务欺诈风险。我们在审计中不妨多采用指标分析来判断企业是否按行业正常规律运营。常见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常用来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与变现能力,一般来讲,流动比率接近2,速动比率接近1为宜。我们通常也很重视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但一般在上市公司公布的重要财务指标列示中的“调整后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更应值得我们深入的分析。因为调整后每股净资产是年末股东权益减去了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及待处理财产损失。这就意味着该指标反映了截止报告期末扣除潜在全部损失后公司实际的净资产状况。通过对它的掌握我们又能够判断企业经营业绩的虚实与差异,真正了解企

业的盈利水平。

6、借鉴以前审计出具的报告,特别是认真阅读会计报告附注,从中发现疑点

通过阅读以前的审计报告,可以了解前期审计人员对该企业经营状况作出的评价及审计意见,特别是被出具除标准无保留意见以外的其他类型报告时更应关注审计报告中的说明段或被拒绝出具报告的原因等。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不能包含的内容或披露不详尽的内容做进一步解释的说明,通过对它的认真阅读,我们可以验证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是否与其实际操作相符,了解公司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公司合并分立事项等影响或潜在影响公司经营及利

润的相关因素,以此来判断其披露是否充分、是否存在依靠以上特殊事项操控利润的嫌疑。

7、重点分析调节盈亏的会计科目

如粉饰会计报表常用方法中所述,企业往往通过运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存货、投资收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八项减值准备来调节盈亏。对这些科目出现的异常变动,审计人员应始终保持应有的谨慎,尽可能采用如监盘、观察、函证、分析性复核等多种方法亲自获取外部审计证据,降低审计风险。八项减值准备充分体现了新会计制度尽量合理不高估资产的谨慎性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企业利用它来掩盖秘密准备,隐瞒亏损或利润,从而达到逃税或随意调节利润的目的。特别是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数额较大、调整可能性较大的科目,在审计中我们应该关注企业其提取减值准备的依据、方法及合理性,避免虚增资产或虚增费用现象的发生。由于利益驱动及维持公司骄人业绩等功利因素影响,上市公司利用虚假会计报表欺诈投资者行为日渐猖獗,造假手段也越发高明,从而导致投资市场萎靡不振,投资者信心遭受沉重打击。我们在揭露虚假会计报表的方法及苦苦寻求对策的同时,难道不应该深刻思考一下,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吗?换句话讲,种粮食的土壤本身就是块千疮百空的盐碱地,还能希望其结出丰硕的果实来吗?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制度建设薄弱,社会诚信机制未建立所致。所以在寻求纠错查弊方法的同时,从根本上着手,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行业

试论会计与审计中的重要性原则 第3篇

关键词:会计,审计,重要性,原则管

一、重要性概述

重要性(Materiality)在英文中指重要的,必要的,或相关的意思。这一词的提出是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它的含义是没有必要去关心一些不重要的或不相关的事情。重要性概念的提出与唯物主义辨证法中要善于从复杂的矛盾运动中抓住主要矛盾和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观点也是吻合的。重要性的概念同样渗透在整个会计审计领域中,对会计和审计人员的工作起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即这些专业人员不应该把他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不需要详尽细节,以常识就可得知结论的地方。美国会计研究公告(Accounting Research Bulletins)以下的阐述就是很好的证据:“委员会认为只能对在某些特定环境下重要的和显着的项目作出判断,对轻微没有影响力的项目只需要一笔带过就可以了。但这种对非重要项目一笔带过的做法不应推而广之到那些加总后的结果对任何一份财务报表来说都可能是重要和显着的数据组中。”

二、重要性的概念尽管重要性概念

早已在会计和审计领域中使用,但直至本世纪的初期,它才作为一个正式的定义出现在文档文件中。美国1933年的《证券法》第11条规定,财务报表的提交者在报表中不得遗漏任何“重要的事实”。在此后的五、六十年间,会计职业界越来越认识到这一概念的存在意义,许多国家都把“重要性”列入会计和审计准则当中,并力图为它找到一个更精确的定义。

三、会计与审计重要性概念的比较

1、会计与审计重要性概念的区别

虽然,重要性概念同时应用于会计和审计之中,但会计和审计毕竟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对重要性概念运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不同的。作为一个会计概念,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对重要事情重点反映,对不重要的事情可以合并反映,它与企业财务人员如何准确地编制财务报表相关。而作为一个审计概念,它针对的是审计人员如何获得关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公允性"的审计证据所做的工作的多少及对审计结果的核实.两者相比,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不同:

提出背景不同在会计领域采用重要性概念是基于以下考虑:

1) 承认会计信息质量的起端:会计人员的职责之一就是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而使用者在利用这些信息是所关心的是对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会计事项.事实上,财务报表不可能披露所有事项。重要性的运用便是对应予揭示的信息施加的一种限制因素。

2) 成本效益的考虑:信息的获取与加工处理是需要成本的,但并非任何信息对决策都产生同样的影响,发挥出同样的价值。因此,对于决策过程中举足轻重,产生更大效益的信息应单独核算,分项反映;对一些次要的信息,在不影响决策的前提下可以从简处理。审计重要性除了受会计重要性上述的制约因素影响外,还考虑到,审计技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复杂,详细审计已不可能,在抽样审计下,注册会计师为做出抽样决策,不得不涉及重要性问题。审计风险:审计工作中必然存在审计风险,即审计人员对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仍发表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2、使用的目的不同,判断重要性的依据有差异

会计人员加工会计信息,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报表使用人提供决策资料,但由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种类,数量不确定,因此,财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概念时必须综合考虑所有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利益,不能只针对一部分人的利益而顾此失彼。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概念时则需要不同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偏倚。这取决于审计委托人是谁及审计的目的和类型。

3、所负的责任不同

会计人员的责任是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负责,而审计人员的责任则是对审计报告的公允性负责。因此,会计人员必须保证对财务报表中披露的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金额是正确的,对于一些不重要的事项则可以合并反映或简化反映。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概念时,则侧重于对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或和漏报是否超出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予以判断。

4、发挥作用的时间不同

重要性原则发生作用的时间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事前主要是指重要性原则的指导和制约作用,如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制定等不能遗漏和删略重要的会计政策;事后主要是指重要性原则对会计处理结果的审核进行指导和制约。可见,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作用于事前和事中的会计处理,而审计上的重要性原则作用于事后的会计处理。

四、重要性判断标准的确定

1、审计重要性原则的判断与使用

审计重要性的定义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理解这一定义,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重要性概念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社会公众等。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二: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二是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

企业外部人需要重要的会计信息,审计人员对重要性原则的使用就是根据各项法规、准则的规定及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判断,检查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是否遗漏或错报了企业外部人需要的重要的会计信息。我们知道,国内外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往往是审计人员(CPA)的一种主观行为,尽管他们也会根据有关资料和以往经验来确定他认为合理的重要性水平。但是,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方法,并没有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立场出发,至少分析问题的起点没有考虑特定的环境下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2、重要性的金额及性质

《审计重要性原则》第五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因此,重要性原则应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一般认为,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些错报或漏报在量的方面并不重要,但在质的方面却很重要。如: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影响收益趋势的以及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

3、正确处理重要性水平与审计程序的关系

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第十七条规定:在确定实施的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以下方法,以降低审计风险至可接受水平:首先,扩大符合性测试范围或追加符合性测试程序,以降低对控制风险的初步判断水平;其次,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程度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将检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因此,我们可以从审计风险模型把握审计风险。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水平,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但是对控制风险,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大符合性测试范围或追加符合性测试程序来改变其对控制风险的评估水平。检查风险却不同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来改变。

参考文献

[1]孙铁强, 胥青晏.会计重要性原则的理论和实务探析[J].会计之友 (下) , 2006, (01) .

[2]景文祥.新准则环境下的会计重要性与审计重要性初探[J].统计与咨询, 2007, (03) .

论会计和审计中的重要性原则 第4篇

关键词:会计;审计;重要性;比较

重要性原则对于, 提高审计与会计的工作效率, 减少审计与会计工作量,降低审计风险,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重要性原则的提出.

一重要性概念的提出

(一) 重要性概念的原因的提出

会计重要性被认为是会计人员处理大量数据而无能为力时设定的取舍条件,以提高效率。冗长而无关紧要的细节性信息会影响其他信息的理解。运用重要性提高效率,效用。

审计领域,受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等因素影响,已经从详细审计转变为抽样审计,而抽样审计的实质是通过用重要性确定重大风险领域,再对这些领域详细审计。注册会计师在所有重要方面限定下,发表审计意见。审计人员在不重要的事项上审计失败不会招致法律追究,但重大事项上审计失败就不相同了。

(二) 会计中的重要性概念

在会计核算之中对损益、资产、负债以及对交易事项有重大影响应区别其重要程序,并且对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造成一定的影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会计程序及方法进行处理,而且要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进行准确、充分的表述;相对次要的会计事项是准许适当的简化的前提是在不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正确判断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审计中对重要性的要求

2010 年出台的新审计准则认为假如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者累计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对于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且受到错报的金额或者性质的影响,或者受到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认为某事项对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使用者整体对通用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因为不同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差异也许很大,因此不考虑错报对个别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会计中的重要性与审计中的重要性之比较

(一) 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者的提出目的相同。都为了提高会计和审计的工作效率。

二者是从数量和性质两个进行判断。会计核算中,从数量角度来说,重要事项包含了某一会计事项发生额到一定数量可能对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从性质角度来说,重要会计事项包含了该会计事项发生有并且可能对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审计上也相似。审计的重要性是有数量特征,错报金额到一定程度时归为重要错报,否则不重要。且审计重要性同样考虑错报金额的性质,性质严重的错报为重要错报,反之为不重要错报。

一定要站在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立场上来对各因素具体分析是二者都强调重要性的判断。会计信息使用者关注的事项,会计应分项核算 ,详细表述,力求精准。对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影响较大的项目跟在审计中必须实施详细的审计程序。

对重要性的判断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因为二者都会受不同的审计人员跟会计人员的知识、技能及经验的不同;审计人员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影响。

( 二) 两者之间的区别

1. 应用重要性概念时的考虑因素不尽相同。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企业性质跟业务规模和经纪业务性质以及重要性跟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会计报表的种类。但是子啊审计中应用重要性概念时,除上述几个因素外,还要考虑审计目的,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及业务风险水平,各种财务数据变动趋势等。

2. 对重要性判断错误所负的法律责任不同。

会计人员运用重要性时,不故意违反会计准则和制度,即使判断错误,通常不负法律责任。但错误判断审计重要性水平导致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会使得审计报告使用的决策出现偏差,假如对决策者的误导影响重大会引起审计诉讼。

三、应用会计重要性和审计重要性时应注意的问题

( 一) 要确立较为通用的重要性判断原则。

因为不同行业和规模下的企业重要性不同,而同一个企业不同时期重要性也不同,所以只能每个企业的特定环境下讨论重要性。但过度强调重要性,会削弱信息的可比性。因此要求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

( 二) 要防止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滥用重要性判断。

虽然审计和会计中对重要性判断是站在信息使用者的立场。但难以指导每个特定情形下的判断。数量化的法则虽然便于具体操作,但重要性判断一旦作为数量化门槛, 很容易被误用或滥用, 成为不正当的会计处理的理由。

( 三) 重要性的判断无论对于会计还是审计人员,都要求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操守。

要求各单位,机构在聘用会计审计人员时,建立健全谨慎的考核录用机制。

( 四) 运用重要性水平的把握有动态要求。

现实的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 面对日益高涨的充分表述会计信息的呼声, 成本效益先行的经济人不得不重新审视重要性的边界。在新的经济环境使得当前企业面临着不确定性和不断加剧的风险性,然而对其重要性的判断会是随着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不断变化的。(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南昌;330013)

参考文献:

[1] 陈青.对会计与审计重要性原则的几点认识.审计工作,2003年版.

[2] 李婉莹.会计中的重要性和审计中的重要性之比较[A],2006年版

[3] 张莉.论重要性在会计和审计中的运用. 财会月刊,2010年版.

[4]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M],2006年版.

论重要性原则与会计报表真实性审计 第5篇

国内外关于会计报表舞弊的理论以舞弊形成因素的研究为主, 分离出舞弊风险因子, 形成“舞弊风险因子说”。会计报表舞弊成因理论主要包括冰山理论、三角理论和风险因子理论等。史蒂夫·艾伯伦奇特 (W.Steve Albrecht, 1995) 的三因素论认为, 企业舞弊产生需要以下三个条件:压力、机会和合理化借口。

一、管理层舞弊与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关系探讨

管理层舞弊是绝大多数财务舞弊事件的背后主使, 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COSO (1999) 对1987年初至2010年底24年间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 (SEC) 会计审计执行通告 (Accountingand Auditing Enforcement Release, AAER) 披露的舞弊案件进行了详细研究, 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财务报表舞弊行为都有高管人员参与, 83%的财务报表舞弊牵扯到首席执行官或者首席财务官。按照参与程度统计, 最主要的财务报表舞弊者就是CEO (72%) , 其次是CFO (43%) 、主计长 (21%) 、其他副总经理 (18%) 、非执行董事 (11%) 、首席运营官 (7%) 。在我国, 近些年来所爆发的重大财务舞弊行为无不与管理层的授意、指示, 甚至直接参与相联系。杭州财政局2011年在全市开展的一项会计诚信基本评价专项调查中, 有71%的人认为单位负责人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体因素。在管理层舞弊猖獗的今天, 独立审计若无视现实而追求单纯的会计报表公允性鉴证已失去意义。到目前为止, 我国现行独立审计准则并没有明确将揭露管理层舞弊纳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

二、当前我国会计报表舞弊、审计失败的制度基础

我国现行的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以了解和测评被审单位内控机制的健全有效性为基础, 将审计重点放在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各个控制环节的测评上, 然后根据了解和评价的结果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程度, 确定审计抽样的范围、重点和方法, 实施实质性测试。这种审计模式的一个致命弱点是, 它对管理层舞弊无能为力。因为企业内部控制本身无法防止管理层舞弊。在正常情况下, 企业内控机制是在管理层的主导下构建的, 各种控制程序和手段虽然是管理工具, 然而却不能发现和防止那些负责监督控制的管理人员不正当使用权力甚至滥用职权。尤其是, 管理层蓄意舞弊时, 凭借职务分离而产生的内控机制会因集体串通而瓦解。

三、基于审计目标、审计理念与审计程序重构建立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在当前, 我国审计领域似乎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均衡格局。落后于现实的审计模式制度基础审计使注册会计师揭露舞弊成为形式上的程序, 其结果是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法律责任和法律风险显得微不足道, 这反过来又使注册会计师行业缺乏动力寻求更为先进的审计模式。这样, 落后的审计模式和较低的法律风险形成一个互为因果、相互迁就的局面, 导致现行的审计行业处于较低层次的均衡状态。与此同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超现实性也使我国的审计行业和准则制定者望而却步。

(一) 审计目标与审计基础的重新定位!!!

治理系统基础审计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 如果我们把管理层认定进行分解的话, 它事实上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 管理层在现有法规准则范围内施加倾向性影响;其二, 管理层超越合法范畴对会计报表施加影响。后者实质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层舞弊。因此我们将管理层认定分解为管理层舞弊和管理层合法的倾向性认定。不难理解, 注册会计师揭示管理层合法的倾向性认定的难度要高于其揭露管理层舞弊的难度, 因为, 前者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更小, 相对更难发现。按照审计模式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演进历程, 我们可以把审计目标按出现的先后次序和难易程度分为揭露账户层面的错弊、揭露中低层人员舞弊、评价会计报表的公允性、揭露管理层舞弊、揭示管理层的倾向性认定、揭示经营风险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等六种类型。

需要指出的是, 虽然通常认为, 制度基础审计主要以评价会计报表的公允性为目标, 但由于它以企业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 而内控机制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中低层人员的舞弊行为, 因此, 揭露中低层人员舞弊无疑是制度基础审计重要的副产品。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 由于它减少了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详细审计的程序, 从这个意义上看, 它并不能揭露中低层人员舞弊。此外, 在评价会计报表的公允性方面, 虽然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都将之视为自己的目标之一, 但后者站的角度更高, 因而, 更能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保证评价的正确性。制度基础审计的内在缺陷使其在揭露管理层舞弊面前无能为力,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揭露中低层人员舞弊的跨越和对经营风险分析的过高执着同样显得过犹不及, 因此, 揭露管理层舞弊、揭露中低层舞弊、评价会计报表公允性理应成为我国现阶段审计模式所追求的目标, 为此, 我们将构建一种新的审计模式以适应这一需求。

(二) 从舞弊行为的生成机制和表现结果两个方面全面分析舞弊风险

一方面, 舞弊行为的出现并不是随机的, 而是特定条件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特定的舞弊行为生成机制使然, 对企业治理系统的分析就属于这一范畴。另一方面, 舞弊行为出现后必定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 的确存在一些能够有效预测企业舞弊行为的!红旗标志#, 很多舞弊行为能够从企业的经营表现、企业内部人的行为以及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中找到蛛丝马迹。这里着重分析一下会计信息与舞弊行为的关系。由于舞弊皆源于特定的利益动机, 这些动机的实现几乎全部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企业价值来实现的。因此, 舞弊行为往往与企业价值变化相关联, 即舞弊行为要么是不合理地改变了企业价值, 要么是不合理地掩盖了企业的真实价值, 使企业的价值表现脱离其真实价值。而现代会计作为反映企业价值运动的信息系统, 舞弊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必定会通过这一系统表现出来。所以, 从企业价值的表现结果上倒推舞弊行为存在的可能性是评估舞弊风险的重要途径。事实上, 现有研究发现的很多红旗标志属于会计信息范畴。另一方面, 虽然舞弊行为几乎都要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加工, 但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复杂性, 也有不少舞弊行为很难从单纯的会计信息中找到线索。可以看出, 在治理系统基础审计模式中, 由于揭露舞弊和评估会计报表的公允性是其并重的两个目标, 注册会计师不仅要评估舞弊行为对会计报表公允性的影响, 而且还要从会计报表及其公允程度倒推被审单位的舞弊行为和舞弊风险。这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单纯考虑管理层认定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的理念有所不同, 因为后者的最终着眼点在于会计报表的公允性, 而前者的着眼点在于上述两个目标。

比率分析是解读报表的很有效手段, 比率能够帮助挖掘财务报表里的深层东西, 企业经营状况的任何变化都会最先反映在财务比率的变动上。例如折旧率指标。该指标是第T年与第T-1年的折旧率之比, 折旧率=本期折旧÷ (本期折旧+固定资产净值) ×100%。如果折旧率指标变化异常, 企业报表舞弊的可能性增大;销售毛利率指标。销售毛利率= (销售净收入-产品成本) /销售净收入×100%。如该指标偏高, 销售收入有可能是虚增的, 没有相应的成本费用, 会计舞弊的可能性增大。

为了防止企业设置不同的帐套以应付不同的部门, 报表使用者可以从各处收集各报表, 比如可从税务部门和银行机构中获取相关的报表, 并审查是否存在舞弊的行为。报表使用者应根据数字的大小、数字的变化趋势范围、数值的正负、数字的精确程度, 来判断某个数字是否为奇异数字。如本年利润总额为五万元, 就应视为奇异数字, 因为此金额不应达到如此精确。除了关注报表中的奇异数字, 还必须关注表与表之间的对比数, 如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可结合分析, 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不应长期低于其净利润, 如果某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其净利润, 那么就意味着该企业可能将本应作为费用处理的一些项目变为虚拟资产, 而虚拟资产是不可能转化为现金的, 即该企业是通过增加的虚拟资产来操纵利润的。此外, 报表使用者还需关注行业现状、宏观的经济形势, 只有全方位了解公司的内外环境才能推断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

函证除了用于印证被审计单位与关联企业是否存在不正当交易, 是否存在债权债务关系, 也用于验证被审单位与关联企业之间的购销业务, 交易价格是否合理;融通资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 是否在正常利率范围内;被审单位与关联企业之间提供劳务, 相关劳务费用是否合理;转让财产、提供财产使用权等业务往来的价格结算是否合理。通过函证取得的书面证据, 可识别企业是否存在会计舞弊的行为。

四、结语

在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的过程中, 必然会涌现出大量的新问题。作为反映经济的一面镜子, 会计报表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和准确将极大地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因此, 剖析舞弊产生的原因, 利用有效方法识别舞弊行为, 根据舞弊三角理论采取正确措施来抑制会计报表舞弊,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只有从根本上缓解舞弊压力、杜绝舞弊机会和减少舞弊借口, 才能更好地发挥会计的应有作用, 真实的反映会计信息, 更好地为报表的使用者服务。相信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内控制度、法规制度地不断完善, 报表舞弊的现象会得到很好的遏制, 还会计报表的“本色”。

参考文献

[1]翟胜宝: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2]王敏丽:《浅谈企业财务舞弊的危害性及内部控制措施》[J]财会研究, 2013 (2)

[3]王宇凡:舞弊三角理论浅谈[J]中国证券期货, 2012 (3)

[4]周裕: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J]金融经济 (理论版) , 2011 (4)

论重要性原则与会计报表真实性审计 第6篇

会计报表真实性的分析方法 第7篇

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在有效市场假设下, 客观、相关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的依据, 分析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显得十分重要。

二、会计报表真实性的分析方法

2.1会计报表项目间勾稽关系分析

通过分析会计报表项目间勾稽关系是否恰当来辨别会计报表的真伪, 是投资者鉴别会计报表真实性的主要方法。

2.1.1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 前三项勾稽关系, 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 一般没有问题。应重点关注相关信息在会计报表附表、附注中披露是否充分。

2.1.2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 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 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 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

2.1.3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 (1+17%) +预收账款增加额-应收账款增加额-应收票据增加额;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存货增加额) × (1+17%) +预付账款增加额-应付账款增加额-应付票据增加额;支付的各项税费≈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发生额+管理费用中税金发生额-应交税金增加值-其他应交款增加值;本期实际解缴的增值税≈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存货的增加) ×17%。

2.1.4分析税金与利润、收入之间关系

流转税和所得税是企业的基本税种, 一般, 流转税占收入比例应相对稳定, 且同业之间不会存在太大差异。如公司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突然下降, 或者显著低于同业水平, 则公司虚增收入或者偷漏税款的风险加大。由于会计和税法在目标、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两者对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不尽相同, 因而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之间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但是, 如果账面税率 (利润表中“所得税”与“利润总额”之比) 显著小于法定税率, 则说明大部分税前会计利润在税法中不能确认为应税所得, 这种显著差异无疑折射出公司存有虚假利润或偷逃税款之风险。

上述述及的会计报表相互之间数据勾稽关系, 是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在联系及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规律, 从总体上匡算其是否合理来鉴别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2.2会计报表财务比率分析

投资者在分析财务报表时, 可以将企业相关财务比率作纵向以及横向的比较, 以期发现重大的或异常的波动来判断会计信息是否可靠。如将本期的财务比率与前期、计划或预算的数据比较, 以及将其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行业平均水平比较等。财务比率的评判标准通常有经验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等。历史标准是以企业过去某一时间的实际业绩为标准。将企业本期财务比率与历史标准比较, 可以发现相关会计报表项目重大的或异常的波动。行业标准是按行业制定的, 它反映行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基本水平。

2.3资产及盈利质量分析

投资人对企业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质量分析应着重关注几点:存货占流动资产、总资产的比例与往年相比是否大幅增长或高于同业平均水平;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合计占流动资产、总资产的比例是否过高;是否存在委托理财、抵押担保等潜在损失;是否存在关联方长期占用巨额资金情况等。

最后, 判别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除了以上分析方法外, 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的经营风险、企业的控制环境、管理当局的诚信程度等诸多方面来识别。由于会计报表在计量及报告内容方面存在局限性、管理舞弊的驱动等, 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应辩证地审视。

参考文献

[1]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银行会计报表审计经验与体会 第8篇

【关键词】银行;会计报表;审计;要点;经验体会

一、会计报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报表的审计在监管方面力度不足

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银行会计报表的审计出来部分进行抽查的形式外,一般都忽略了对设计报告的核查,由此造成监管不严,监管制度不够健全的现象。银行会计报表的设计主要还是依靠审计部门的自我约束和行业道德操守以及来自同行业的监督。由此又造成很多审计黑幕,其后果往往带来更大更多的损失,这种违规的风险造成受益的不平等和不对称的状况,因监管力度的不足,导致了行业市场的混乱。

2.会计报表的审计在过程中流于形式

因为会计报表的报出总是集中在同一时间范围内,所以当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进行会计报表的审计效果往往并不突出,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实效,在短时间、广范围的审计程序中,审计人员只好选择流于形式的方式简化工作量和任务量。例如在应收款项的来往环节中往往存在很多隐藏性的问题,又由于受到时间、人力等问题的限制,审计人员也不可能亲自对应收款项的往来进行逐一审计,由此就在审计过程中偷工减料,浮于形式。

3.会计报表的审计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往往很难做到自始至终不受外来的因素影响,难以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即是在审计中难以做到所谓的“独立性”。很多情况下审计人员往往为利益所驱动,在利益的驱使下造成违反职业操守、违背行业道德的后果,这就导致了独立性的缺失,破坏了银行审计的客观、公正。

二、银行会计报表审计的重要性水平分析

由于银行所经营产品的特殊性,导致其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审计人员在对银行业务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银行审计业务的特殊性,合理地确定其重要性水平。例如,在对银行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就是银行的不同风险资产权数问题,通常情况下,银行的风险权数为100%时其重要性水平最高;其次是审计银行在中央银行中的存放款项,存放款项越多,其重要性水平越高;再次是银行库存中的现金流量,这也是衡量银行审计的重要性水平的一大重要因素。由于银行对现金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内部监管措施以及现金本身的敏感性特征,使得审计出现的差错率大大降低,所以,银行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即可对现金进行有效的监管。若要降低审计成本、减少审计费用就要采用审查记账簿的形式也能得到可靠的审计结果。银行审计关乎银行的资金流动情况、关乎国计民生,不论多么细小的差错,多么细微的误差都有可能铸成大错,所以,必须防微杜渐,避免因小失大,并通过审计及时发现和更正错误。

三、银行会计报表审计中应当注意的要点

1.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审计

银行的生死存亡离不开银行资产质量的状况,资产质量是一个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银行的命脉和血液。所以说,审计人员在对银行进行监察时少不了对资金质量的关注,才能以此确保银行的正常运转和经营。其中,以贷款质量为核心,要保证贷款质量的安全性、合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保证对其进行严格有效的评价和分析,保证以科学合理的检测系统进行审计实践从而保证银行资产质量的高品质。

2.对呆账准备金提取的关注

在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呆账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之一,也是银行日常经营当中存在的正常经济现象。所以,审计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态度对待呆账现象,也不能听之任之影响银行的日常业务经营和后续的业务操作。因此,应当将呆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控制好呆账准备金的数额,针对银行的业务水平,合理安排呆账准备金的多少以确保其在银行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由此保证银行的风险指数控制在合理的评价指标之内。

3.对银行收入的确认的关注

银行的业务经营状况和收支状况往往都是通过引得收入来反应和体现的,银行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银行经营的倒影,影射出银行的实际的盈亏状况。银行的收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银行在某一时期或某一年度的业务经营情况,能够真实具体地表现银行某一时期的利润和收支状况,并且对利润的获得产生非同一般的影响。所以,审计人员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银行的收入情况,运用科学的视角和职业判断审计银行的收入情况,而不要因循守旧、不知变通,从而影响了银行的利润获取。

4.对银行负债的合规性的关注

银行负债的绝大部分款项都是来自于社会负债,其中存款是最值得关注和最需要关注的项目。针对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和银行业务全球化的特点,银行应该在对待大额的存款业务方面,将其负债的构成特点作为依据,充分了解负债的结构和比重,以确保银行支付存款能力的高低。

综上所述,银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作为银行最为常见和基础的业务,能够有效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维持银行的正常经营状况,保持经融市场的持续稳定和繁荣。

参考文献:

[1]贾惠玲:《银行会计报表审计要点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电子商务》,2012年14期.

[2]王金华:《会计报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期刊论文《商业研究》,2014年3期.

[3]闫国华:《银行审计技术方法浅析》,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 技》,2011年7期.

作者简介:

论重要性原则与会计报表真实性审计 第9篇

一、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认识

一般而言, 会计信息的质量主要表现在可靠性和相关性两方面, 就可靠性来说, 构成可靠性的各因素中, 最重要的就是真实性。同时真实性也是对会计工作的主要要求。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条中规定:“会计核算, 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一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在各个阶段必须符合客观要求, 会计确认必须以实际经济活动为依据, 会计计量、记录的对象必须是真实的经济业务, 会计报告必须如实反映情况, 不得掩饰。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在发表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公告中, 将决策有用性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概括为相关性和可靠性, 并且指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源自两个须予分开的特征, 即反映真实性与可核性。信息的中立性也和这两个特征一起产生作用, 影响其有用性。”其中的可核性是指独立的会计人员采用相同的会计方法, 会得出高度一致的结果。中立性是信息不应当有预定结果的偏向, 也就是制定或执行各种准则时, 主要应当关心所产生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而不使信息受特定利益者的影响。

对一个企业集团来说, 会计信息无论在微观管理、宏观调控及促进发展等各方面, 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真实的会计信息在微观上可以帮助母子企业认清环境, 保证企业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 从而进行有效的生产经营计划、组织与控制, 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做到“知已”, 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帮助企业集团合理配置和调节生产要素, 提高劳动生产率, 节约资源, 使有效的生产获得最佳效益, 同时也协调了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利益, 规范各种经济行为。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但无法起到上述作用, 还会干扰市场经济秩序, 导致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的失误。

二、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必将影响合并报表披露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较为复杂。但由于利润指标与企业集团管理层的薪酬相关, 与上市公司的股价、扩股增资、保牌等密切相关, 因此在一定层度上说管理层为了自身的切身利益就有对会计信息进行弄虚作假的冲动, 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目前, 在我国不能真实反映会计信息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会计原始资料的不真实。这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不合格制作。相关账户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 不合法原始凭证大量存在, 白条抵库, 甚至为了私利、小集体利益用假凭证中饱私囊。

2.编制虚假的会计分录, 特别是在临近会计期末时, 如通过虚构销售业务来虚增收入, 以及虚增投资收益等, 这必将导致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项目与投资收益项目的不真实。

3.成本费用不实。在理论上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如原材料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 则库存原材料的成本就不一样;使用不同的分配率, 同一产品承担的制造费用也不一样。在把客观原因放在一旁后, 还会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缓摊待摊费用, 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不入或少入账, 少提或不提折旧等手段以降低成本;相对的利用虚列成本费用、超额计提折旧等方法增加成本。无论何种手法。成本费用不实也将导致产生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在利润表中将对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相关项目产生重在影响, 最终导致不真实的利润总额。同时还会影响资产负债表中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等项目的真实反映。

4.账外设账。一些企业为了在不同单位面前能有一个较有利的地位, 应付主管单位、工商、税务、银行、审计等部门而分别建账, 甚至是按以上单位的要求进行倒记账。不少企业为取得有关银行信任, 争取多贷款, 编造反映较大利润的会计账簿与报表;而为达到漏税的目的, 提供给税务部门则是收支相抵, 略有盈余的会计报表。这些会计信息毫无真实性可言。私设小金库是会计信息中不反映的, 也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5.滥用或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6.不恰当地调整会计估计所依据的假设及改变原先的判断。如对在建工程、存货、无形资产等进行不符合事实的高估其价值, 这必然使资产负债表中在建工程、存货、无形资产等项目不能真实反映其情况。

7.故意漏记、提前确认或推迟确认报告期内发生的交易事项。

8.隐瞒可能影响财务报告金额的事实。如隐瞒与关联方之间的资金往来, 隐瞒对外投资等。

9.构造复杂的交易以歪曲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

10.篡改与重大或异常交易相关的会计记录和交易条款。

在一个企业集团中, 如果存在着上述不能真实反映会计信息的表现形式, 必将影响到该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披露信息的真实性, 因为,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主要以母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来编制的, 其基本的编制原则是:以表编表。如果在一个企业集团中, 个别会计报表反映的数据是不真实的, 那么, 根据个别会计报表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 它反映的会计信息也就不可能真实, 如:母子公司中如果有任意调节利润、成本、费用等情况, 根据其个别会计报表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项目的数额就不能如实反映企业集团的情况, 与此相关的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以及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等项目都不能如实反映企业集团的情况。

三、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是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基础

针对上述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方法和手段, 要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使合并会计报表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集团的有关信息, 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 加强对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为防止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的利益目标, 可在企业内成立一个独立于经营者的监督机构, 如设立审计委员会, 其主要职责是: (1) 直接负责外部审计师的聘任、报酬和监督; (2) 全部由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组成; (3) 聘请财务顾问; (4) 预先批准由外部审计师提供的非审计服务; (5) 为雇员举报与会计和审计相关的问题提供通道并建立相应的程序; (6) 至少有一名审计委员会成员是财务专家; (7) 从独立审计师那里接受关于会计处理的定期报告; (8) 强化对企业实行财务报表年审签证制度和经营者定期审计与离任审计制度。

(二)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

包括账户体系、账务处理流程, 会计报表凭证检查制度等等, 建立、健全会计计量计价制度、台账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等。把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和会计工作规范化结合起来, 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到有力的保障。

(三) 要确定会计管理机构在管理会计工作的地位及在会计监督方面的职责权限。

并明确其要定期负责对各单位会计工作进行检查。同时, 会计管理机构应与工商、银行、审计等有关部门建立必要的工作联系, 共同查办涉及会计方面的案件。

(四)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加强各职能部门的监督职能。

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由社会审计组织进行年审的制度, 有效制止和防范会计报表弄虚作假的行为, 提高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同时应尽快理顺工商、税务、金融、审计等部门在会计信息监督中的关系, 形成监督合力, 打击弄虚作假行为。

(五) 强化会计队伍建设。

一是通过实行有效的在职培训制度, 进行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水平高、知识结构层次合理的会计队伍。二是改革现有的会计管理体系, 成立一个类似于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社会管理会计中介组织, 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是该组织的成员, 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 包括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及后续教育都由该组织负责, 只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会计人员才能由该组织委派到各单位担任会计职务, 从而改变会计人员对企业经营者的依附关系, 免除工作中来自经营者的压力, 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总之, 只有在增强了母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之上, 才能为企业集团客观、真实的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奠定基础。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会计法规建设, 不断完善企业集团内部和外部的审计机制, 从而保证企业集团对外披露的经济信息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梁莱歆.高级财务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朱锦余, 高善生.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及其防范与监管——基于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处罚公告的分析〔J〕.会计研究, 2007 (11) .

上一篇:酒店值班经理sop下一篇:汽车维修工实习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