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研究-南阳

2024-07-11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研究-南阳(精选6篇)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研究-南阳 第1篇

政 治 研 究 论 文

对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研究

南阳远达环保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七

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远达公司关于收集、保存、使用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公司要求提交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公司有权保存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公司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公司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课题负责人:彭泽伟 成员:张小珂、胡玉瑞、彭艳、郑怀庆

目 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3 引 言„„„„„„„„„„„„„„„„„„„„„„„„„„„„„4 1.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5 2.用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5 2.1提炼核心价值理念„„„„„„„„„„„„„„„„„„„„„ „5 2.2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 „6 2.3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 „7 2.4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 „8 3.用新理念,构建和谐企业文化„„„„„„„„„„„„„„„„„„9 3.1和谐理念是和谐企业文化的精神支柱„„„„„„„„„„„„„ „9 3.2构建企业文化两重性,体现和谐利益„„„„„„„„„„„„„ „10 3.3和谐的管理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 „12 4.以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13 4.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13 4.2加强协作,凝聚和谐企业文化„„„„„„„„„„„„„„„„ „14 4.3公平环境,展示和谐企业文化„„„„„„„„„„„„„„„„ „15 4.4安全生产,促进和谐企业文化„„„„„„„„„„„„„„„„ „1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对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研究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是重要战场,而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但是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制约企业发展,因此,以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已成当务之急。

关键词:企业文化 建设 和谐

引 言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单纯依靠制度的硬管理不能有效地指导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构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众多企业百舸争流、力求实现质的突破、争创国内一流企业的今天,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长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和谐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保持动态张力平衡、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应从“科学发展观、新的理念、企业的和谐发展”这几个层面入手。

1.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但是,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制约企业发展的内外问题和矛盾不少,迫切需要以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

1.1随着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有鲜明的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必须提升企业的文化含量,必须掌握国际经济的秩序与行为规范。

1.2随着大批企业改制,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下岗、待业、拖欠工资、劳保、医保等诸多涉及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相当一部分企业改制后弱化了自我约束机制,片面追求企业利益和经营者利益,企业间恶性竞争加剧,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正常的、良性的竞争规则,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及行为规范。

1.3企业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和利益的分配者,担负着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其效率不高和分配不公,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和谐稳定。因此,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已成当务之急。2.用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2.1提炼核心价值理念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人家认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价值是价值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理念在企业特色文化的生成和再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源泉和动力。价值观念这种感召依靠义务信念,人们的动力和精力都是围绕它组织起来的。正是人们对基于认识理性核心价

值的感召的信奉,使企业中分散的组织和多样化的个人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有机整体。对企业而言,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企业在为实现共同远景、完成职能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根本理念引领下所形成的、规约企业文化本质特征和发展走向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和共同规范的体系。共同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理念生成的土壤。点燃和培育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形成团队合力,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文化战略。只有把蕴涵在企业核心团队和共同体成员内心深处的共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才能促进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共同的价值观能使这个组织更加稳定,促使企业新成员的社会化,并强化原有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认同企业的理想。在企业中,应该确立以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的共同价值观准则。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企业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先进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指导全体师生员工行为、解决企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企业发展是非标准的根本信念和准则。所以说,“和谐、发展、责任、创新、多元”,应该成为企业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所应坚持的核心价值准则。.2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它的行为和发展都要依靠其中每一个人的积极行动。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乔万尼所强调的,领导者的文化角色及象征角色对优异的企业表现很重要,他们担任首长的角色,向他人发出什么是有价值的信号。协调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使团体始终保持团结、和谐、进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能。这就必然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实现从技术领导到文化领导的转变。另外,要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以人为本。企业领导及其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在激发和建立新型和谐企业文化,传播和实现核心价值观,改变个人或小组的价值观、行为和规范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领导的专业角色要相应地进行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过渡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建设科研的促进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要依据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和思想,从企业实际出发,规划和描绘企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蓝图,以自我发展和自身的道德领导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其次,企业领导者应该成为善于倾听团体成员心声,关注成员发展,激励员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精神导师。通过文化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具有自我管理意识和卓越工作能力的工作团队。这种精心组建而成的工作团队不仅能体现领导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还能集中体现和践行企业的远景、目标和规划。

最后,企业领导在管理中要追求卓越,确立特色化目标,不断整合企业文化形象,使企业特色文化更为鲜明,有力地促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

2.3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

实际上,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企业成员共同参与的方式,不断整合、优化企业文化资源,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独特价值理念、管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企本文化是实现企业精神文化的独特性和专有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由于人员素质、领导方式、发展方向等不同,两者之间的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就会存在很大差异,所谓“移形易而移神难”,这就必然要求强调和突显企业自身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主体作用。

以学习型为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企业形成特色文化、打造企业个性化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企本文化既强调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关注发挥企业共同体成员在特色文化形成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促进两者之间沟通融合的有效桥梁。塑造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全面、深入、系统地思考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体的自我超越,从而不断营造出“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将有利于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激发所有成员从事工作和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领导能够带领全体员工坚定不移地向建立一流企业的共同远景迈进。

2.4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通过各类组织仪式得以诠释、表达和传播。在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信念内化契入组织成员共同的认识和意念中就形成了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实质上依赖于企业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4]因此,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组织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则能使企业中的成员认同和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会得到加强,并且愿意承担企业的使命,从而也就有利于企业形成重视人的主动性的企本文化。

3.用新理念,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必须紧扣理念文化、利益文化与管理文化这三个和谐关节。和谐文化的理性涵义是公平、正义,感性含义是合情合理,即

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和平衡。和谐文化不是惰性文化,不是自足文化,是一种在和谐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进取文化。

3.1和谐理念是和谐企业文化的精神支柱。

和谐理念是一种价值观。从哲学上讲,和谐原本就是一种文化。和谐文化既体现在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也体现在社会的精神道德思想观念中。通过和谐理念的培育,可以为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和道德的支撑。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文化,这对于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特别是位居优势的企业资本拥有者和管理者来说,应当努力把和谐理念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3.1.1推进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矛盾、转化矛盾的持续过程。

3.1.2对员工的人文个性特点不仅要尊重和包容,还要有理、有利、有节地培养和张扬。强化包容意识,关键是要在企业中努力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通过包容促进相互融合,通过尊重促进多样共生,通过和谐机制保障和谐诉求,达到企业文化诸要素和谐共荣的目的。

3.1.3企业文化的和谐是动态发展中的和谐。

和谐环境文化的打造,不是以减少经济文化之间竞争去追求静止状态的和表面的和谐,而是要把共同利益作为竞争的前提,把不同经济文化共生共赢作为合作的支点,努力在竞争中追求更高层次的和谐。和谐文化不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抹杀劳动者个体文化之间质与量、过程与结果的差别,损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第四,和谐是人的心理感受和主观判断,离开了人去谈和谐就像抛开太阳去区分昼夜一样荒唐。和谐企业文化始终围绕着人这个本原。人本文

化中的以人为本,不是一般的思想方法,而是构建和谐社会文化的最高价值理念,是培育和谐精神的总开关。

3.2构建企业文化两重性,体现和谐利益。企业文化具有两重性:第一层是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它具有差异性与易变性。第二层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必须是稳定并有生命力的员工价值观。企业的核心价值是稳定并有生命力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的宗旨和战略规划是相统一的,企业费者看到或感觉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说可以是以产品形式、服务形式、广告形式、也可以通过公益活动来体现。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是向所有的人传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人们能不能接受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看它有没有生命力。当人们能够认可与赞同时,就说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有生命力。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是以它的经济性来支撑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要能给企业所接触的内外所有消费者带来经济性的满足。作为企业领导要把企业的价值观与员工个人的价值观统一管理起来,这个统一是指在认同企业价值观的前提下保持员工个人价值观的活力,使二者协调起来,而不是相互对立。当员工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存在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以企业的核心价值为首位。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下,员工会有一种忠诚意识,与企业共度难关。企业高速发展时,员工能够保持应有谨慎,不会出现浮躁的行为。因此我们的企业在考虑兼并对象时不仅要仔细分析对方的产品、设备、人员与设计能力这些硬件,还要周密考虑企业文化这个软件。两个基本重点就是战略与制度。这两个基本点是企业文化的两个车轮,只有这两个车轮协调并不断地向前运动才能保持企业文化这驾马车不断前行。企业文化的这两个基本点要不断给企业文化补充新的组成部分,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3和谐的管理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企业成长期的某种精神能否转化为企业成熟期的完备的企业文化依赖于管理环境。管理环境是企业各种制度与由制度所产生的约束力的总和。良好的管理制度具有适度超前性,它引导人们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管理制度有没有生命力就看它能不能得到落实并取得员工的一致认可。职工认可一种制度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过长,说明我们的管理制度不具有可行性或者说员工的素质有待提高。在推行新制度时,员工同新的管理制度可能会出现磨擦。为此,作为管理者要尽量寻求支持变革的动力,减少阻力,形成有效的合力。管理制度是有形的管理环境。无形的管理环境是员工基于对制度的理解所产生的一种对自己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可以弥补硬性制度的不足与空缺。这种约束力是员工基于对企业负责所产生的一种行为。

3.3.1和谐管理文化机制是实现公平与效益相统一的必要手段。从企业范围来说,建设局部与整体、微观与宏观、企业与社会相协调融和的文化机体,树立推行和谐管理文化,发挥管理杠杆在微观经济领域里的作用,努力协调好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实现企业自身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和谐管理文化引导人们平和、有序、良性地公开文化个性,防止对企业整体和他人产生破坏力。

3.3.2和谐管理文化的核心是人本文化。

和谐管理文化准确把握人本管理的科学内涵,挖掘和释放人的智慧和潜能,让人在劳动中创造幸福,在创造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追求发展,在发展中奉献快乐。和谐管理文化氛围中企业目标文化与员工需求文化

互动,管理者综合运用沟通、协商、激励、引导、感化、魅力影响等手段对员工进行企业理念和文化的渗透,使矛盾双方达成一致的工作目标和意愿,是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构建企业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氛围,使员工的工作更富创意和激情,达到企业各层面人员“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企业效益最大化,社会责任最强化。

3.3.3和谐管理文化一要解决企业文化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促进员工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关系的和谐。

维系企业文化正常运作有三条命脉,即资金文化流、物资文化流、人力流。其中最根本的是人力流,它可以影响甚至决定资金文化和物资文化,资金文化、物资文化以及二者之间的转化都离不开人力流。以平等、公信、友爱、互助为主要标志的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强化团队精神和全局意识;有利于激励斗志,激发工作热情,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确保资金流、物资流以及资金流与物资流之间的相互转化的永续、良性和高效。二要解决劳动关系文化的和谐。员工的价值观、利益与企业的价值观、利益,员工的价值观、利益与“老板”或资本的价值观、利益是对立双方的辩证统一。以和谐为指向的现代管理文化则从企业利益、资本利益、老板利益与劳动力利益互利互赢的基点出发,通过资本与劳动的相互渗和,老板与员工的相互沟通,公平合理的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和情感激励,建立起资本拥有者与劳动拥有者人格上平等、利益上均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双向动力保障机制,将企业和资本的追求与员工即劳动者的追求统一到共同的目标上,达到企业利益员工化、员工价值企业化。

4.以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是重要战场,而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确立构建和谐的企业的宏伟蓝图,提出创建和谐企业的目标,是先进企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并用来引导和约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思想外展,是企业发展进入和谐状态的文化表现,其实质是企业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内涵是以和谐作为企业的主旋律,它必将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使企业不断创造具有时代特色和本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创造和谐、共享永恒”。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综合素质,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具有本企业特色,更好地推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4.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企业是生产力的载体,这个载体不仅仅是设备和技术,更加是人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企业既要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加强各种业务培训,也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建构企业文化,以保证和促进生产力有序、健康、持续的发展。这种保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必须是先进文化,也是代表全体员工根本利益的文化。

企业文化不否认制度的严明,管理者的威严,管理手段的科学,而是更应强调在全部管理要素中以人为本,以文化为统帅。坚持企业的本质“为企业、员工和客户创造最大化利益”,只有以人为本,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心灵契约”,才是更高层次的企业文化,才能永葆青春。在远达环保公司的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几个方面:一是实施人性化管理,体现人本文化。用人性化管理调动员工的兴奋点,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开发员工的创造性,帮助员工实现自我超越,搭建企业与员工的“心灵之桥”,使员工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创造一种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成就人的企业文化氛围。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员工的合法权利、员工的人格尊严和劳动成果,把员工当成主人,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使他们感到有地位,有作为;理解员工,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员工着想,理解员工的想法和看法,换位思考,多沟通,多引导,把员工思想统一到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上来;关心员工,就是在涉及员工的理想、事业、追求、家庭、健康等方面,多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二是倡导“人人能成才,处处有舞台”,为员工成才搭建平台。员工是企业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分子,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为人才的发展、培训、成长提供“绿色通道”。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人才保证,就是要着力建设学习型企业,对干部员工素质教育常抓不懈,建立干部素质提高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企业正确决策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建立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员工要进行上岗资格培训,应知应会培训,促进员工知识结构更新;建立技术练兵制度,定期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不断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为员工提供岗位成才的平台。

4.2加强协作,凝聚和谐企业文化

要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我们就必须把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没有制度就没次序,没有精神就没有信念,没有物质就没有保障,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企业才能生生不息。建

设和谐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企业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力求客观性,着眼全面性,注意继承性,发挥能动性,体现开放性。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把握事物全部关系的总和。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精神转换成物质,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也不可能一次完成。这就需要我们发挥开放的思想,吸收同行和其他企业先进的文化,学他人之长,补自已之短,相互交流,与时俱进。

4.3公平环境,展示和谐企业文化。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员工的和谐共融;坚持发展为了社会,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员工,企业才能走上文明健康的发展道路,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一是用和谐企业文化激励和谐的“软环境”。远达环保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让每一名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都能找到一种归属感,激励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顺应人性、体现对人的尊重,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灵活的分配机制、公平的用人机制、终身教育的培训机制,使员工在公司内有较强的安全感;公司是学校,领导是教练,培养、指导下属,让下属成为企业的优秀人才,是领导的责任和义务;领导要合理地授权分权,为员工搭建施展无限才能的平台,让员工在企业内能充分找到自我,营造一片和谐、广阔的天空;倡导简单而真诚的人际关系,上下级、同级之间关系和谐融洽,以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员工心存感激愉快地工作。让每一名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都能找到归属感,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二是要充分认识公司发展对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坚持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针,倡导“清洁生产、源头控制,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环保理念,实施环保治理工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践着企业“建设家园、奉献社会”的崇高诺言。

4.4安全生产,促进和谐企业文化。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没有安全,就没有和谐,为了让生命之树常青,为了让员工家庭幸福,为了让企业健康发展,要大力营造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父母的牵挂,妻子的企盼,儿女的期待,员工的渴望,是员工最大的幸福。要坚持不懈地向员工灌输、渗透企业安全文化理念,促使广大员工对和谐企业文化内涵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转化为自觉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要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自身素养和安全意识,全面把握安全规律,准确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从小事上做实,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他人,把安全文化建设的落脚点落在员工的行为养成上,促进家庭幸福,企业和谐发展。

结 论

和谐理念是和谐企业文化的精神支柱;和谐利益是构建企业和谐文化的根本基础;和谐管理文化是建设企业和谐文化的有效途径。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社会和谐以企业和谐为基础和前提,企业和谐又离不开社会和谐,二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努力打造和谐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和谐促进社会文化和谐,是企业责无旁贷的神圣历史使命。

致 谢

在此,我衷心的感谢总部领导,给我这次参与政研和亲身体会远达文化的机会!

由于理论和时间有限,论文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妥之处甚至错误,恳请各位领导的指导,在此我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2007 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学新论——多学科的研究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张明玉.企业和谐文化——试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建设.2009.4.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丁宁:从生态学看企业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中外企业文化, 2005(2)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研究-南阳 第2篇

宋联可1杨浩

2摘要:在回顾和谐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有关和谐企业文化内涵与构建的文献进行述评。最后,根据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和谐企业文化和谐文化企业文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和谐文化的战略地位之后,相关研究发展迅速。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位,和谐企业文化亦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从已有文献统计来看,最关心的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途径,其次关心的是和谐企业文化的内涵。可见,“为什么”已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是什么”和“怎么做”是当前国内文献最关注的命题。本文将评述此两大研究热点,即和谐企业文化内涵与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1和谐企业文化内涵

和谐企业文化是在和谐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念,是和谐文化系统下的一类子文化,和谐企业文化的内涵必须与和谐文化的内涵保持基本一致。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卞敏,2007),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熊锡征,2007),主要包括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宗教、哲学等表现形式(韩美群,2007),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李亚彬,2006)。曹德本(2000)认为和谐文化是人际和谐、群体和谐和天人和谐三大和谐的凝结。和谐文化应具有四相结构,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四个方面的和谐。寇东亮(2007)认为和谐文化有三重意蕴:在文化类型学意义上,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理念与根本价值取向的文化;在文化结构论意义上,和谐文化是以社会各种文化元素、文化形式的协调互动和有机统一为根本特征的文化;在文化社会学意义上,和谐文化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人的全面发展相契合的文化。基于各位学者的观点,作者认为: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价值观,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以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社会各种文化元素、文化形式的协调互动和有机统一为根本特征,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文化体系。

和谐文化是全社会倡导的文化,以企业为创建单位,提倡的文化是和谐企业文化。和谐企业文化是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企业文化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具体体现(温小静,2007),传承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谐企业文化是符合企业所在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的企业文化(吴钦春,2007),顺应了当代企业发展的规律。许多学者界定了和谐企业文化的概念:和谐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企业个性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精神风貌和发展目标以及这些观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熊兵,2006);和谐企业文化是指以和谐思想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企业各个部分的有机结合、适度调整、和谐统一,在管理中以人为本,对企业内外部子系统进行有序协调,有效整合,形成和谐融洽的企业心理环境和气候,建立员工和企业的双赢结构,实现双方的可持续发展(傅晓明等,2006);和谐企业文化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现代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企业为载体,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引

导,以理解、教育、引导为切入点,以尊重、相信、激励为策略手段,以培养和塑造人为目的,激发职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企业的健康发展(温小静,2007)。借鉴多位学者的观点,作者认为:和谐企业文化是在和谐文化影响下,以和谐为核心价值观,以企业与外部和谐、企业内部和谐为目标,在适应外界环境和整合内部资源的过程中获取,经全体员工认同并实践所形成的企业文化。

2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在构建和谐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创建和谐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文化工作的一个新方向。一些学者从宏观层面探讨如何构建和谐文化,一些学者从微观层面探索如何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分析的层面不同,但两者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前者指引后者发展,后者支持前者实现。

探讨构建和谐文化的文献,可根据关注的内容分为两类。第一类文献关注文化自身的创建、传承与发展:袁望冬等(2007)认为建设和谐文化要实现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合,提倡“大科学”观和“通才教育”观、加大对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可以实现这两种文化的融合。熊锡征(2007)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路径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和谐文化为主旋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注意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第二类文献关注相关的现实问题与具体措施:彭定安(2007)认为创建和谐文化需要坚决、切实地贯彻、执行、实施科学发展观,缩小收入差距,反对贪污腐败,关心弱势群体、扶助困难群体、关注高危群体,普遍的社会问责制的发展建设,普遍的和谐文化宣传教育与和谐文化倡导,吸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用资源。卞敏(2007)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统筹发展,以基层文化建设为载体,坚持文化创新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方法。

探讨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文献,本文采用两种划分方式进行评述。

第一.按企业文化层次划分。企业文化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次(张德,1999),可以从这三个层次分析有关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观点。在精神文化层面,文献最为丰富,可将各观点分为两类。一是和谐企业文化应具有什么样的理念?大多数文献都提到和谐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郭淑宁,2006;葛培波等,2006;吴钦春,2007;温小静,2007;隋月娟,2007;周婷,2007;马福伟等,2007;马保华,2007;余桂玲,2007;于志明,2007;王凤霞,2007;徐耀强,2007),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陈仁波,2007)。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刘素杰,2006;温小静,2007;马福伟等,2007),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触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周婷,2007)。和谐企业文化还应具有公平正义(肖湘,2005;隋月娟,2007;马保华,2007;徐耀强,2007)、诚实守信(葛培波等,2006;马保华,2007;徐耀强,2007;王凤霞,2007;余桂玲,2007;席云玲,2007)、开拓创新(郭淑宁,2006;马福伟等,2007;吴钦春,2007;余桂玲,2007)、团结友爱(葛培波等,2006;隋月娟,2007)、共生双赢(隋月娟,2007;徐耀强,2007;余桂玲,2007)等特征。二是如何形成和谐企业文化的理念?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和谐企业文化的精神文化:借鉴传统文化(温小静,2007);不断博采众长(马福伟等,2007);与社会文化有机融合(郭淑宁,2006);从企业实际出发(温小静,2007);不断创新企业文化(葛培波等,2006),更新发.展观念(周婷,2007);集思广益形成全员认同的和谐文化理念(李大怀,2006);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葛培波等,2006),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徐成德,2007),建立起以和谐为主题的企业文化观(周婷,2007);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张娴,2007)。在制度文化层面,要做到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统一(陈永玲,2007),建立企业运作制度和行为规范系统(陈克难,2007)。构建和谐企业文化,还可通过建立学习型企业让全体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葛培波等,2006;张娴,2007),以生动的故事传播和谐企业文化(葛培波等,2006),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徐成德,2007),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徐成德,2007)。在物质文化层面,文献比较缺乏,陈克难(2007)提出通过建立企业形象系统构建企业形象文化(陈克难,2007),王伟(2007)讨论了和谐企业文化在语言表述上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按和谐目标划分。和谐文化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四个层次(冯之浚,2007;彭定安,2007),作者认为和谐企业文化包括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自身四个层次的和谐。在企业与自然和谐层面,要正确处理好企业与自然的关系(肖体梅,2007;来小乔,2007),着力营造人与环境和谐互动的良好局面(李大怀,2006)。在企业与社会层面,要正确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肖体梅,2007;贺亮才,2007;王长斌,2007),处理好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季成林,2005;来小乔,2007),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刘姬龙等,2006),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吴钦春,2007),追求社会和谐(朱克荣,2006;来小乔,2007)。在企业与企业层面,树立和谐竞争的新理念(王国彬,2005),用“合和”理念构建双赢环境(季成林,2005),形成和谐的企业竞争环境(温小静,2007)。在企业自身和谐层面,要处理好企业与股东(朱克荣,2006;来小乔,2007)、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朱克荣,2006;肖体梅,2007;贺亮才,2007;王长斌,2007;来小乔,2007);要处理好上下级关系(王长斌,2007),领导者应具有亲民意识(陈仁波,2007),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葛培波等,2006);企业应尊重员工、关爱员工(陈仁波,2007),用“人和”理念营造人文环境(季成林,2005),实施人性化管理,营造企业和谐内部环境(刘姬龙等,2006)。

3研究展望

虽然和谐企业文化研究发展迅速,但已有的研究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补充和完善,这些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根据文献回顾,本文提出几点未来研究建议:

1.推进和谐企业文化研究。相对和谐文化,和谐企业文化研究较少。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创建和谐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支持和基本保障,未来仍需大力开展相关研究。

2.加强和谐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当前研究机构、高校的研究文献少,企业、政府的探讨文献多,理论基础有待构建与完善。来源于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的文献少,理论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未来和谐企业文化研究需要增加理论研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3、发展和谐企业文化定量研究。目前还没有一篇关于和谐企业文化的定量研究文献,然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都是重要的研究方法。未来的研究应引入定量研究,用量化的方法深入研究和谐企业文化相关问题。

4、完善和谐企业文化内涵。对和谐企业文化内涵的分析较多,但还没有形成普遍认同。虽然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赞同和谐企业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价值观,但对“和谐”的定义、维度等重要概念均没有统一认识。未来的研究应完善和谐企业文化内涵,构建普遍认同的研究基础。

5、丰富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研究。虽然在和谐企业文化相关文献中,探讨如何构建的文献最多,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精神文化层面没有广泛认同的结构维度、在制度文化层面缺乏系统的框架、物质文化层面缺乏研究。未来的研究应从提出零散的观点走向构建完整的系统,应从空洞的口号走向实际的方案。

参考文献:

和谐企业的信息文化构建研究 第3篇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 世界范围经济竞争更加激烈。为了适应新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 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对现代企业是把“双刃剑”, 信息化可以有力地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只要运行信息系统, 都可以获得效率和利润。信息化还需要有相适应的配套建设, 有许多问题倘若处理不好, 信息化将给企业带来更高的运行成本和不和谐之声。其中, 信息文化建设就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代企业文化的需要。

二、企业文化与信息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一般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团队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总称, 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对企业员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求, 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 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物质文化:企业的产品风格、技术及装备特色、厂容厂貌等, 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企业经营者的特点、风格和作风等; (2) 制度文化:企业的规章、规范以及渗透到员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 (3) 精神文化: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战略、价值取向, 以及体现在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情感等。企业文化一旦形成, 就会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物质的存在状态和变化特征的反映。信息文化则是信息在采集、加工处理、传输、交换、创新过程中形成的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并作用于社会的特定的文化形态, 是一种由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形成的全新的社会基础结构带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通讯方式、工作方式、决策方式等各方面的变革, 进而引起思维方式和观念变革, 引起社会文化发生结构性变革的新文化。信息文化表现出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 (1) 信息文化的物质性表现在数字化和网络化, 是通过物质性在精神领域发挥作用的; (2) 信息文化的制度性更多体现在开放、自治和自律; (3) 信息文化的行为更多体现在虚拟性、渗透性。

三、企业信息文化的构建

企业信息文化对企业具有积极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辐射功能。企业信息文化建设的滞后, 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制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因此, 加强企业信息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 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信息文化的培育和建设:

1. 战略高度构建企业信息文化。

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时, 要充分重视信息文化的建设, 制定长远的企业信息文化建设战略, 加强信息文化及其各子系统的建设和协调发展, 调整企业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态度、价值取向、环境氛围、管理目标, 建立有利于信息文化建设的激励制度。

2. 物质层次构建企业信息文化。

提高企业信息系统软硬件建设的水平, 塑造企业物质文化的良好形象。 (1) 配置企业信息化必需的装备。如计算机、电话、传真机、网络、多媒体等。 (2) 重视现代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如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客户关系管理 (CRM) 、供应链管理 (SCM) 等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3) 充分开发信息资源, 发挥信息的效用, 实现信息的价值。

3. 制度层次构建企业信息文化。

建立健全运行信息系统所必需的规章制度和标准, 推行企业信息标准化建设, 促进企业管理的正规化和科学化。企业应设立了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企业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子系统都应有专职信息员, 具体负责本系统的信息工作。企业应建立信息汇报制度、电子文件管理办法、内外协商、交流控制、企业员工信息化培训等标准化管理措施。

4. 精神层次构建企业信息文化。

树立信息观念, 强化信息意识, 形成与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新的精神观念, 如新的信息价值观、信息哲学、信息意识、信息心理等。企业信息文化, 尤其是企业的信息价值观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必须经过员工的自觉努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的。因此, 必须对职工进行培训和教育, 目的在于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增强实践企业信息文化的自觉性, 努力使员工的企业信息价值观和自我价值实现有机的和谐统一。

5. 人力资源层次构建企业信息文化:

在领导层面, 应重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企业信息文化的建设, 设立企业首席信息官 (CIO) , 负责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其配套建设。在员工层面, 企业必须加大对现有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和招聘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 加强企业信息知识教育, 企业员工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员工的信息意识, 能够认同并接受信息技术对企业和个体带来的变革, 消除和弱化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阻力, 并使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劳资层面, 应制定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 提高员工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技术、资金、网络设备, 也与企业信息文化建设密切相关。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信息化, 必须加强企业信息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秋红: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C].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  2008:707-709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研究-南阳 第4篇

摘要:和谐企业文化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进行整合与构建。其中,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当前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一种追求与选择,它对企业文化的生成和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和谐文化 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 企本文化 领导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 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单纯依靠制度的硬管理不能有效地指导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构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众多企业百舸争流、力求实现质的突破、争创国内一流企业的今天,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长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和谐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保持动态张力平衡、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入手。

1 提炼核心价值理念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人家认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1]。价值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价值是价值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理念在企业特色文化的生成和再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源泉和动力。价值观念这种感召依靠义务信念,人们的动力和精力都是围绕它组织起来的[2]。正是人们对基于认识理性核心价值的感召的信奉,使企业中分散的组织和多样化的个人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有机整体。对企业而言,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企业在为实现共同远景、完成职能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根本理念引领下所形成的、规约企业文化本质特征和发展走向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和共同规范的体系。共同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理念生成的土壤。

点燃和培育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形成团队合力,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文化战略。只有把蕴涵在企业核心团队和共同体成员内心深处的共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才能促进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共同的价值观能使这个组织更加稳定,促使企业新成员的社会化,并强化原有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认同企业的理想。在企业中,应该确立以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的共同价值观准则。

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企业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先进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指导全体师生员工行为、解决企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企业发展是非标准的根本信念和准则。所以说, “和谐、发展、责任、创新、多元”,应该成为企业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所应坚持的核心价值准则。

2 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它的行为和发展都要依靠其中每一个人的积极行动。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乔万尼所强调的,领导者的文化角色及象征角色对优异的企业表现很重要,他们担任首长的角色,向他人发出什么是有价值的信号。协调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使团体始终保持团结、和谐、进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能。这就必然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实现从技术领导到文化领导的转变。另外,要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以人为本”[3]。企业领导及其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在激发和建立新型和谐企业文化,传播和实现核心价值观,改变个人或小组的价值观、行为和规范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领导的专业角色要相应地进行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过渡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建设科研的促进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要依据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和思想,从企业实际出发,规划和描绘企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蓝图,以自我发展和自身的道德领导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其次, 企业领导者应该成为善于倾听团体成员心声,关注成员发展,激励员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精神导师。通过文化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具有自我管理意识和卓越工作能力的工作团队。这种精心组建而成的工作团队不仅能体现领导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还能集中体现和践行企业的远景、目标和规划。

最后,企业领导在管理中要追求卓越,确立特色化目标,不断整合企业文化形象,使企业特色文化更为鲜明,有力地促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

3 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

实际上,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企业成员共同参与的方式,不断整合、优化企业文化资源,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独特价值理念、管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企本文化是实现企业精神文化的独特性和专有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由于人员素质、领导方式、发展方向等不同,两者之间的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就会存在很大差异,所谓“移形易而移神难”,这就必然要求强调和突显企业自身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主体作用。

以学习型为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企业形成特色文化、打造企业个性化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企本文化既强调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关注发挥企业共同体成员在特色文化形成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促进两者之间沟通融合的有效桥梁。塑造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全面、深入、系统地思考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体的自我超越,从而不断营造出“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将有利于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激发所有成员从事工作和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领导能够带领全体员工坚定不移地向建立一流企业的共同远景迈进。

4 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通过各类组织仪式得以诠释、表达和传播。在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信念内化契入组织成员共同的认识和意念中就形成了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实质上依赖于企业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4]因此,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组织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则能使企业中的成员认同和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会得到加强,并且愿意承担企业的使命,从而也就有利于企业形成重视人的主动性的企本文化。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企业的价值取向,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可以使得企业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内部及外部关系,还可以用良好的文化理念引导企业正确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3):1.

[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学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7.

[3]张明玉.企业和谐文化——试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5):187.

企业文化对构建和谐企业的作用 第5篇

许学连

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石,是贯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历史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宏观的组织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组织文化,通过发展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和谐社会就是在国家法律体系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建立起民主法制、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企业至少应该包括:经济发展、制度健全、科学发展、诚信经营、企业与社会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具有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

一、企业文化对构建和谐企业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企业文化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是指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品牌文化、经济文化及微观组织文化。发展企业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应运而生出具有安徽三建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出现,使得以前被视为管理难题的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矛盾,等有希望得到解决。在工程施工中,安徽三建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即把企业职工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形成舆论压力、理智压力和感情压力。企业文化具有凝集作用:使员工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加速器。企业文化具有辐射作用,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一批项目,带动着大部分项目向高标准前进。同时企业文化的发展推动并塑造着企业的形象,提升着企业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优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企业形象除对本企业产生很大影响外,还会对本地区乃至国内外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时期,发展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对于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企业文化助推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责任

企业首先具有经济属性,必须通过生产产品或提供社会服务取得利润,求得自身的发展,也就是说企业首先要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同时,还必须履行和实现应负的社会责任,即在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履行回报社会、支持公益、救助贫困等多种社会责任。

在当今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要想让企业的经济属性得以实现,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起符合时代发展的企业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出发点,着眼于人的问题。如果不能使广大职工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企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和谐社会建设也就没有了意义。

安徽三建前期推出的企业文化和推行的项目文化,在很大程

度上提升了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项目上所以能获得众多的省市标准化项目,一方面是项目搞得好,主要的得益于安徽三建企业文化的推行。给安徽三建在承接工程和企业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有目共睹的效应和利益。

综观中外企业发展史,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和谐社会的外部环境,企业的发展更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内部环境。内部和谐环境的建立是多方面的,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一个企业战略的目的是创造价值来满足它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所有者、供应商、客户、雇员、当地社区、政府、商业协会以及社会大众。这就是一个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社会责任。

三、发展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企业的措施

构建和谐企业,创建和谐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需要,是体现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必然,应大力提倡、弘扬和建设有利于构建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企业文化。

1、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倡导和谐社会,培育和谐精神,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三个层次。人与自然体现在,人如何正确对待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发展创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要在社会发展大潮中,互相尊重,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谐共处,共同进步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要不断学习完善自我,提升素质,融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2、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的企业文化,领导应率先垂范。信誉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以诚信可以取的更多的客户,团结周围的人,在企业合作中尤其重要。以诚信待人,以诚信感人,尤其是企业领导应成为企业诚信经营准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教育企业员工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在社会大环境中,企业员工的诚信是必不可少。我们为了将诚信的重要性让广大职工能深刻理解,诚信经营,诚信质量,诚信服务。使职工真正认识到诚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企业文化、诚信道德渗透到产品的质量、客户的服务等各个环节,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深处。

3、责任文化。企业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它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企业要承担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一个企业不但要强调经济责任,还要强调对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社会责任。

责任文化在企业文化中应该是重要的一部分。从领导到广大员工,人人都认识到在各自岗位上能做到尽心尽责,尽到责任世上无难事。崇尚责任、从我做起应成为企业所有员工的工作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要形成一种正确的企业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相协调的责任机制,使企业在科学发展中,达到企业责任机制与社会责任的有机平衡。

4、创新文化。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企业精神的最基础的内涵(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是进行系统化的创新实践。创新文化主要有创新价值观、创新制度。建立创新文化,企业领导者应首先要有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举措,并将科学先进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观念转换成每个员工的创新精神。企业应鼓励员工革新,通过革新一方面可以推动企业技术的进步,另方面企业能获得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让员工通过自己的勤奋获得利益的权利。

5、激励文化。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动机,使其内心渴求成功,朝着期望目标不断努力。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发挥出20%~30%甚至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但在适宜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员工却能发挥出其潜力的80%~90%。

要建立一整套激励文化制度和措施,用名誉和经济相结合的动力杠杆,来撬动和激励职工潜能,发掘出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为职工的利益创建新的平台。

6、廉政文化。廉政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文化根基之一,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壮大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企业文化举措。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象形式的一种文化,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产物。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企业兴,企业兴则社会稳。加强廉政建设,既要加强制度建设,又要加强文化建设。

安徽三建第十二工管部

2011.09.30

企业文化对构建和谐企业的作用

安徽三建第十二工管部

加快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途径 第6篇

关宏伟

应理集团在建设和谐企业文化中,既把企业环境和谐、企业人际关系和谐、企业总体发展和谐作为和谐企业文化的根本要求,又将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途径加强构建。

一、以增强班子团结带领人

首先,正职要以身作则敢于承担。要使企业领导班子团结和谐,首先要求班长要以身作则,要把团结和谐放在工作中的首要位置,正确处理与副职、业务、党务、群众的关系,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一视同仁严格按制度办事,在研究本单位大事时,与副职多商量,多征求职工意见,说话做事要符合大多数职工意愿;在处理单位日常工作中,做到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两袖清风、敢于负责。

其次,副职要认清角色找准位置。班子成员要认真抓好自身分管的工作,在语言和行动上一心一意支持正职工作,背后多与正职沟通,多为正职排忧解难,做到分工不分心;维护“一把手”的形象和权威,把配合、协助“一把手”作为自己的主体意识,从尊重、支持、谅解、友谊的愿望出发努力在班子成员之间营造一个政治上互相信任,思想上互相交流,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的氛围。

二、以彰显企业文化关怀人

一是畅通沟通渠道。要把职工呼声当作第一信号,从细微处入手,及时解决干部职工的急、难、盼问题。二是建立职工生日档案。为过生日的职工送去生日祝福,使每名职工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公司大家庭的温暖。三是建立职工健康检查机制,定期为职工检查身体,不定期进行健康知识讲座,为职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搭建平台。四是关心职工待遇。积极争取政策,落实职工政治、经济待遇,让职工该得的得到,该享受的享受到,切记漠不关心、不闻不问、说了不做、应付了事。五是关心职工生活,积极想办法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对影响职工家庭和睦的矛盾要及时调节排除,对职工生病、家中红白之事,要组织人慰问。

二、以公平竞争机制激励人。

一是构建公平竞争的和谐企业。要充分激活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意识到公平、公正的环境对职工的生存发展及单位和谐的重要性,为想干事的人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努力使每个人都人尽其才,都有用武之地。二是构建科学的用人机制。根据各种层次、不同能力、不同知识面的职工,搭建适合每个人施展才华、激发创造思维的工作平台,使每一名职工都以自己的创造和奉献体现企业的认同,实现人生价值。三是创造人才选用选拔机制。要让会干事的人受到重用,坚任人人唯能。对那些综合素质高、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复合型人才,敢于大胆选用,优先使用。把他们放到重要岗位上进行锻炼,尽快让他们成长起来,成为单位的栋梁。四是在业务上锤炼人。充分体现和谐社会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干事就应该多的报酬,要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五是发挥职工个人内在潜力。要根据各人不同特长、不同能力、通过压担子,加负荷,使之尽心尽力;对那些无所事事,无所建树的人以必要的警示和惩罚,营造平者让、庸者下、能者上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树叶粘贴画的美术教案下一篇:发改委项目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