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

2024-05-31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精选6篇)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 第1篇

综合素质 职业理念

评价一下老师的作法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尊重和赞赏。学生观 第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材料中的教师„„ 第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尚处于发展的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势必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材料中的教师„„ 第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材料中的教师„„ 教育观

第一,素质教育观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材料中的教师„„ 第二,素质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材料中的教师„„ 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材料中的教师„„ 第四,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材料中的教师„„

第五,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材料中的教师„„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教师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材料中的教师„„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研究者。材料中的教师„„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材料中的教师„„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材料中的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 评价一下老师的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爱岗敬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材料中„„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关爱学生。关系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言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略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以职责之便牟取私利。材料中„„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学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材料中„„

1、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教学在轻松的气氛下继续进行下去

问题:请结合这两则事例,谈谈现阶段我国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以上两个案例实际上说明:一个老师只要真正地“爱”学生,对孩子寄予期望,这些孩子(包括差生)都会取得较大的进步,反之则会使孩子的学习倒退,甚至彻底丧失学习的信心。所谓教师的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关于当前与未来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的推断和预测。它通过教师的话语、暗示、行为等表现出来,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复杂的效应。教师的期望效应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的期望有积极和消极的差别,教师应求发挥人及期望的积极效应,防止消极的效应,这取决于教师形成的期望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根据期望采取的行为是否适当。

2、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班主任工作,他有感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请利用职业理念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赵老师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赵老师的做法体现了违反了以人为本、公正平等的学生观,违反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材料中,赵老师为了接近和讨好个别学生,忽略了对其他学生的关注,没有保证全体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公正。

其次,赵老师作为素质教育中的教育者,没有起到相应的关键作用,没有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地位。材料中,赵老师的做法虽然迎合了学生的意愿,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忽略自身的主导性,没有用教师的权威和能力将学生向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导致学生过于放纵。最后,赵老师没有很好地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新课程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材料中,赵老师面对工作挫折带来的压力,不应打退堂鼓—辞退班主任的工作,而是应该及时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3、小孙大学毕业以后到某校任教,先是因为住房问题与单位领导发生口角„„只要看见院领导就想发脾气,宣泄心中的不快。

问题:从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角度分析,孙老师因如何认识和处理与领导的关系。

孙老师对于管理者要尊重和理解,服从安排,积极配合,协助管理者圆满完成任务,提升自身的素养。(1)孙老师正确地对待领导,正确地对待荣誉,正确地对待自己,冷静地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多从自身寻找原因,不能因为未能评上职称,就“认为是校领导有意整她,到校长办公室大吵大闹”。(2)孙老师不应该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应将不快的情绪传递学生,不能因为“备感委屈,就声泪俱下,无法继续上课”。这样不仅影响教师的形象,也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没有尽到教师的职责。(3)孙老师应该理解并支持校领导的工作,可以把自己的诉求和对工作的意见与领导交流,根据规定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与管理者之间要超越以往职场中的上下级关系,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4、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说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意义。教师体罚学生是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师道德的。许老师上前打了崔某左面两个耳光,导致崔某左耳被暴力打击造成外伤性穿孔。这则事例告诉我吗,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应该做到:爱岗敬业,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践中;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应关心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为人师表,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将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为学生做榜样;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钻研,不断进取。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种教学广泛采用。基本要求: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这样能防止练习中可能产生的盲目性,从而提高练习的自觉性。

(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严格要求。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还是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刻苦训练、精益求精,达到最高的水平,具有创造性。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优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

(1)实验开始时,教师要把实验的内容、目的、步骤、要求及注意事项告知学生(2)实验进行中,教师要巡视实验情况,即使指导

(3)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对实验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 第2篇

仕 教 育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能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本章内容主要以客观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能够正确判断教师职业行为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内涵,把握职业道德规范与职业行为规范的内在联系。能够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在教育活动中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第一节 中学教师职业道德

高频考点提要

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及意义;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主要内容。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与职业实践有密切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是一定社会的一般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二)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指教师行业的道德要求在教师个人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等要素的统一体。

1.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核心是职业道德价值观。其中,“义务”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重要范畴,道德范畴的义务是由人的内在精神力量支持的。

2.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重要范畴是“爱”——“教师爱”。

3.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范畴是“责任”。

(三)教师职业道德在中学教育活动中的意义

1.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

2.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

3.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制定背景

2008年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核心表述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二)具体内容

仕 教 育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 第3篇

人文就是指人的价值是首要的。它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二是“文”。也就是说人文关乎两个方面的内容, “自己和他人”、“文化和人类”。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体现。它内化为教师的个人价值体现, 如道德观;它内化为教师的人格特质, 如性格、情感等;它还内化为教师的思维习惯, 如利他的思维模式。人文素养内化到了一个人思想的各个层面, 所以它的外部表现形式就更加的纷繁复杂。人文素养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 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的人文素养体现在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 教师的人格魅力远远超过任何制度对于他的约束力。换句话说, 教师的人文素养可谓“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大爱无痕”“上善若水”就是对具有优秀人文素养的最佳表述, 它是自然的再平常不过的了, 它可谓是“行家一出手, 就知有没有。”所以人文素养就体现为在言行举止上的身先垂范, 身教胜于言教。用具体的行为为学生树立一个鲜活的, 近距离的榜样, 使得教育和自己如影随形。教师在讲台上一站, 她那得体的衣着, 高雅的气质, 潇洒的风度, 儒雅的谈吐, 缜密的推理等就是自己的治学态度, 专业知识, 人文底蕴, 审美情趣, 品德修养的最佳展示和垂范。

2 高中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2.1 师德修养

高尚的师德修养包含4个方面:

(1) 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教师要舍得奉献, 甘于奉献, 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 对教育教学要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 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 要怀有对真理的敬畏心;

(3) 对施教者要怀有“三心两意”, 爱心, 耐心, 信心, 诚意和善意;

(4) 对教育法规要了解, 比如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民主观念, 教育法制观念等。

2.2 文化素养

这里的文化素养不仅仅指专业知识要过硬。作为新时期的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 还应该有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和先进的教育专业知识, 心理学知识等。

2.3 能力结构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全方位的能力结构。比如:学习新知识, 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发现新事物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研究的能力, 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媒体和工具的能力, 团队合作的能力等。以“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的理念去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 不能够倚老卖老, 固步自封。

2.4 心理素质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 一线的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该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和简单的治疗技术。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以使其健康的成长, 对于工作压力大, 工作强度有增无减的高中英语教师本身也非常有必要。教师的倦怠, 教师的压力都要通过适当的心理调试才可以改善。

3 高中教师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现状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 高中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和从事同一学科教学的幼儿教师和小初中教师相比在一些方面是不容乐观的。笔者在兰州市所属的两所市级重点示范性高级中学的英语教研组做了一项调查。这两所学校分别是兰州市第27中学, 共有英语教师18名, 兰州市第2中学, 共有英语教师16名, 两所学校共有34名教师, 他们全体都参加了这次调查并回复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一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4份, 覆盖面100%。

调查的结果似乎真如他所言。在有效调查问卷的结果中显示34人次当中26%的高中英语教师把读书作为自己的爱好;44%的高中英语教师把参加体育锻炼作为自己的爱好;44%的高中教师会给学生加课;44%的老师加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高中英语教师每天在工作上所使用的时间平均为5小时;35%的高中英语教师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太辛苦;21%高中英语教师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很辛苦;他们都考虑有机会更换目前从事的繁重工作;38%的教师热爱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24%的高中英语教师认为有偿家教有害;32%的高中英语教师认为如果经济效益提高后会放弃有偿家教;5%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有偿家教;18%的教师认为有偿家教是个人的事情, 别人无权干涉;21%的英语教师没有就此项调查作回复。82%的高中教师无法回答出当前国内外知名的英语教育专家;40%的高中教师不能说出两位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名字。

综合以上的调查结果,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

(1) 绝大多数的英语教师满足不了现代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

(2) 高中英语教师的心理素质还需要调试;

(3) 从高尚的师德修养方面来讲, 高中英语教师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距离要走;

(4) 拥有过硬的文化素养和全方位的能力结构也已经是迫切的要求;

以上的调查结果和“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特别是在心理素质方面的调查结果。全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

29%的教师经常会感到疲倦, 58.5%的教师有中度的职业倦怠;28.8%的高中教师心理状况比较良好;34.6%的高中教师感到教育教学的压力非常大, 47.6%的高中教师觉得压力越来越大, 以上的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不得不让我们高中英语教师深思。作为高级中学英语学科教师, 尤其是西北地区的高中英语教师, 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是很大的, 由于时间安排的紧迫和自身的压力, 高中英语教师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有很多困难。

但是, 根据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 值得我们高兴的事是高中英语教师比较容易接纳新鲜的事物等。调查结果显示82%的英语教师把互联网作为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还有, 尽管老师们的时间有限, 可还是有将近一半的英语教师喜欢体育锻炼, 有规律的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较好的调节高中英语教师所承担的压力和职业倦怠。当英语教师具备了乐意学习和主动调整这两个基本条件以后, 提高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就变得从容和简单多了。

4 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学校要提供教师人文学习的氛围。

(1) 学校要为老师提供人文学习的氛围, 如阅读的资料, 场地等。 (2) 学校要为老师提供良好的运动场所。 (3) 通过音乐的熏陶, 美术的欣赏, 环境的濡染来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4.2 良好的心态的外部体现是提高人文素养和高素质的平台

教师应当具有长远的目光。在这个越来越多的人趋与浮华的大社会背景下, 教师如何去应对, 如何去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 作为教师不应该忘记用高尚的师德修养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 万万不可在讲台上慷慨陈词, 在讲台下蝇营狗苟。那样的老师即便在外表上下多大的功夫, 都不会掩盖住骨子里的惟利是图。要想做一位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高素养的老师必须要注意拥有一颗恬淡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李增, 狄艳华.论中学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J].当代教育科学, 2003.19.

[2]徐敏飞, 刘晓才等.合训学员综合素质评价方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9.1.

浅谈中学历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4篇

关键词 技能 读书 交流

新课标下的历史新教材充分地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而其综合性也在相应地要求历史教师也必须具备更为全面的综合能力。那么历史教师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一、相当的专业知识

教师与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接触和交流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恰恰是最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和专业性的。有些历史教师在对教材处理上单凭课本和教参“照本宣科”,学生一旦进一步提出涉及学科新成就和较深层次的问题就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久而久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失去了威信和信任。在此情况下除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纯历史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学科前沿知识,这样才能适应历史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比如,对于高中必修三“灿烂辉煌的文学”的讲解,倘若没有足够的文学功底,一节45分钟的课一定会显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授课者有不浅的古诗词基础,对屈原、司马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词及韩愈、柳宗元的散文等有充分的了解并能举一反三地信手拈来;也要求对苏轼、辛弃疾、关汉卿等词、曲大家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中国四大名著内容也要知之一二。这样的一堂课既能使学生获得历史基础知识同时又增长了许多古汉语知识,由此可见历史与语文的联系之密切了。

而与政治的联系则更进一步,历史课上所传授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即是政治课的内容,尤其是现代史部分,由于紧扣时代脉博,如果历史教师对政治学一知半解或有反向的理解,则会给历史教学的客观性产生导向上的副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三关于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的相关知识则更涉及物理学、生物学等很多知识。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了解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地理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就更密切了,每幅地图的解读、每一区域的历史发展历程都必须有相应的地理学知识作基础。

因此,用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整体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现阶段的中学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大多是经过各级高中等师范院校深造后才走上教育教学岗位的,因此这方面的“师才”问题似乎不太突出,而在下述两方面,教师素质的个体之间差距则十分巨大。

二、全面的教学技能和技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有组织教学、课堂提问和解答、批评和表扬等方面的技能与技巧,必须具备有语言表达、身体语言和心理暗示等技巧,同时还必须具备有板书、板绘和使用电化教具的技能与技巧。

对于学生来说,能否最大限度地将老师传授的知识掌握下来,关键在于能否真正的听懂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并加以成功地吸收。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作为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使学生听懂自己所教的内容。

有些历史教师的历史课陈年累月的三步走“原因—经过—影响”,也不管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年龄层次,这样往往给学生一印象“历史课就是讲事情原因、经过、影响,我不听下课看看也不成问题”,结果学生对历史课就失去了兴趣,老师也就没劲教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历史课,老师上历史课有成就感呢?首先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不能太死板。比如一教师在教学“秦末农民战争”时,他没按常规的三步走,而是用成语“指鹿为马—揭竿而起—斩木为兵—楚汉之争”等故事把一节课串起,爱听故事的初一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因此,作为教师是否具备这一方面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学生的信任,在每堂课之前能否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期待。

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业余技能

一个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无疑是受到欢迎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历史课的包容性极强, 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无疑会使学生兴趣提高。

如在教学“祖国统一大业”时给学生补充相关的台独和国际反华势力的情况则很容易调动学生的情绪。在教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时教师如能临场发挥写几笔书法、唱几句京剧,则可大大活跃课堂气氛,也可展示教师的人才魅力。由此可见,拥有广阔知识面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容易朝良性的方向发展。

成为一名历史教师后怎样才能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继续成长呢?

首先,要养成不断读书的习惯。教书之人应该爱读书,多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和生活方式。用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師的教育与素养正取决于此。”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还应注意对所读书的选择。不能只读教材或教辅资料,要有计划地、有系统地阅读经典,这样才能逐步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要多与老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交流。当遇到不好处理的问题时,老教师的经验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当遇到其他学科难解知识时请教其他学科教师将是一条很好的捷径。

再次,要加强与其他学校老师的交流学习。学校经常会举办到外校参观学习,我们一定要多多参与,以取长补短。也可通过网络学习更大范围更多老师的经验。

一个教师一旦通过以上的努力具备了上述几项素质,相信会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人,而教师也可籍此树立十分良好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以“高素质”的形象“先声夺人”,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欢迎,这对于营造乐于学习、乐于教学的良性教学环境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历史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刘军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写作 第5篇

1、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请根据你对这句话得理解,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题目自拟,题材不限,不得少于1000字。写作思路:

首先,立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对待学生的过失、错误,教师应耐心、宽容。其次,论证自己的观点。从实际教学中或者中外历史上举例说明,如爱因斯坦的第三个小板凳。

从理论上提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孩子有具有多种智慧,教师要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最后,提出解决办法。教师只有在宽容、尊重、赏识、接纳、平等的基础上,唤醒和激发起学生的自主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学生才能抛弃胆怯和害羞,自信、自尊、自强地健康成长。

2、无论在怎样的时代,和学生真诚沟通都不是件简单的事。特别是现在的学生,虽然见识广,多有自己的主见,但是他们并不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说出自己的看法,往往也很尖锐。许多老师都说越来越难和学生沟通了。

请以“沟通”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不得少于1000 字。写作思路:

首先,时代在变化,师生间的沟通也在发生变化。把学生当朋友是当前的一大趋势,这样可以彼此敞开心扉,更有利于师生沟通。其次,考生要从沟通的重要性角度论述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最后,考生将论据引向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隐性话题,从而说明沟通的必要性作用。

3、材料: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不料,这位老师却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 “那我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补救方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就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表费就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也得到了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自己学会修理呢!”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题目自拟,题材不限,不少于1000 字。写作思路:

首先,立论。创造性是形成创造力的源泉。任何科学的探讨与创造发明都离不开这种思维。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关系到他们今后创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其次,论证自己的观点。从理论上提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孩子都具有多种智慧,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的环境,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心理环境。最后,对教师提出期望。要做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有利因素,创设条件,设臵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范文举例

1、新教师如何上好第一节课一出戏,要演好序幕;一部乐章,要奏好序曲。“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刚刚参加工作,或者接手一个新班,第一次和学生近距离接触,的确是非常关键的。

如何上好第一堂课,这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心理调适,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初任教师其扮演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受教育者变成了教育者。这一质的改变使得两种角色的自我意识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其主要表现在担当学生角色的主导意识是班集体中的被领导者,而教师角色的主导意识则是班集体中的领导者。这两种自我意识的反差迫使新教师必须扭转过去担当学生角色时的自我意识,尽快适应教学环境,从心理、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承受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

作为新教师,上课前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首先要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应有的自信心;其次,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然后,设想在第一堂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与补救措施;最后,入班级,了解所任年级、班级学生的班风、学风、知识基础等,与学生建立感情。

精心备好第一堂课,以便打好“第一仗”。教学实践证明: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好。备课是教师取得教学工作主动权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因此,新教师在上第一堂课前,应精心备好课。从教学过程来说,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层次清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教学语言来说,要做到 语言生动形象,活泼有趣,逻辑性强,通俗易懂;从教学形式来说,要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启发得当,教学步骤严密、紧凑等等。

上课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新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学生,否则课就备不好,你的第一堂课也必然上不好。要了解学生的什么实际情况呢?一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况,就是学生想不想学你的课?愉不愉快?为什么?二是学生学习的科学性情况,学生会不会学?是怎么学习的?存在什么问题?三是学生的有关预备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也就是讲新课要用的有关预备知识是否掌握?有关能力如何?老师如果不去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上课必然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就会因为老师讲的听不懂或者讲的太容易,而对你所讲的课失去信心或不感兴趣。了解的途径很多,如,看材料、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搞摸底测验、家访等等,如果对学生的情况摸的很透,还没上课,学生的名字都能叫出来,这就为上好第一堂课打下了成功的基础。

反复“试教”,总结优点和缺点。上课之前做好认真的试教是保证上好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新教师对第一堂课的教材内容,组织教法,教学手段,教学器具等都要进行周密的研究与准备,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预演”,提前模拟进入角色,要想上好第一堂课,教案一定要掌握的特别熟练,这是上好第一堂课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学生从老师讲课的熟练程度上,看到了老师的工作负责,业务精湛,精益求精。那些上课时不断地看教案,讲课时结结巴巴的老师,威信很快就会一落千丈。

学生认为,老师没有备好课就来上课了,肯定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充分发挥新教师的“首因效应”。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教育心理学中也十分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因此,新教师在第一次与学生接触时,就要注意自己与学生初交中的形象塑造,力求一开始就给学生形成一个美好的印象。为此,新教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应设计好自己的仪表,要给人以和蔼可亲之感,与学生谈话要表现出关心、体贴,力求一开始就留给学生“是他们知心朋友”的印象,从而为自己的后继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一堂课与一般课不同,一般课的授课内容是固定的,主要是传授新知识,而第一堂课内容则不受教材的限制。更多的是充分运用教师渊博的知识。发挥自己的优势,上活上好这堂课,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好课,把渊博的知识和相关的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要围绕主题开展。同时要精心设计板书,处理好语言的叙述与板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到有节奏感,不至于使课堂沉闷、单调。其次是脱稿授课,这样有利于把课讲活,学生觉得这位老师对课程熟悉、有水平。

2、树根和根雕。农夫在田野中砍了一棵树,树干用来建房,树根认为无用,就扔了;一位雕塑家见到,如获至宝,雕刻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结合此例,请以“怎样发现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要用美的眼光去发现美

一堆本来可以造就成不朽的艺术品的树根,被木匠认为“没用”而抛弃了!木匠选的是“可用”之材,要么作柱子,要么作栋梁,再不当用,也可作椽子。这堆奇形怪状的树根做得了这些吗?

做不了。难怪木匠要叹息“没用”而离它们远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理:看问题,要从不同角度、用发展眼光去对待;要因材施教,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要用美的眼光去发现美。

用审美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可以发现许多美的东西,可以造就许多可造之才。根雕艺术家用审美的眼光发现了树根身上的美,把它们雕刻成了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品;钟子期用审美的耳朵听出了俞伯牙演奏的乐曲中的美,两人成了“高山流水”的知音;蔡元培用审美的眼光发现了行伍出身的沈从文文才的美,使沈从文成了北大著名的教授。一堆树根在根雕艺术家的手里成了有价值的艺术品,一匹平常的马在伯乐眼里成了千里马,一块石头在天文学家眼里成了陨石,这一切都因为发现者运用的是“审美”的眼光去审视的。

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更应该有艺术家那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智慧。以审美的眼光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智能领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受教育群体是无差别可言的,让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使每位学生都能各尽其才,学有所用。不言弃,不放弃每个孩子!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材!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习相远也”作为理论指南“教人各因其材”,教授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同样学习诗书礼乐、文行忠信,但能力各异,成就不同: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事实证明,正是因为孔子因材施教的 理论,善于用美的眼光去发现美的世界,造就了其门下诸多的栋梁之才!让我们努力拥有一双审美的“慧眼”吧!

3、请以“师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1000 字。

谈师爱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做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老师。”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

也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界,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一、学无止境,师爱的源泉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是人们通常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学海无涯,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做到教到老、学到老。

二、为人师表,师爱的基础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处处为学生树榜样,事事做出表率,在工作、为人上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之效。

三、爱每个学生,师爱的准则

一个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这是师爱的准则。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用爱去赢得学生的信赖。爱,包容了教师工作的所有内涵。“金凤凰”诚可爱,“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学生一份爱心、一个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发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教师只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一定会把教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也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师生之间只有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教育才能生效,师爱才能发挥巨大的力量。

四、培养孩子的爱心,师爱的升华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不仅要解决知识上的疑惑,更要重视道德、行为上的疑惑。此外,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授做人的道理。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事占先、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在自己热爱学生的同时,我还注意让每个孩子学会去爱他人。我把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要想得到别人的爱,你首先学会爱他人”送给学生们,并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双眼去寻找爱,亲身感受,最终用自己的行动去奉献爱。教师一人之爱是有限的,学生的爱才更宽广。教师一个人之爱,唤起学生之爱,才是师爱的延续。

4、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成长

教师的职业是特殊的,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和独特个性的生命个体,这就决定了教师是塑造人的事业,应该以人为本。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的唯一使命便是在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中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因此学生成长的过程也就体现出教师成长的过程,从学生的发展足以看出教师的发展。在教学和师生交往活动中,专业化的教师可以快速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够专业的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可能起到的是延缓和阻碍的作用。所以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要想胜任它,就必须把精力放在学生身上,走教师专业化之路,让自身不断提高和成长。第一,要深入研究学生。

学生总是千差万别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心上有不同的特点,学生的性别、家庭、性格等也影响着学生,就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期也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特点,把握学生的不同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才能促进他们发展。

多途径了解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谈话等正面了解,也可以从同学、家长等侧面了解。

备课要备学生。备课不仅仅是研究教材,设计教案的过程,更要考虑学生,考虑学情。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法,设计教学方案才是有效的。第二,要关注学生发展。

课堂教学的成效应看学生的发展。一节课有没有实效,重点看学生,看学生的参与程度、思维深度和广度、情感状况和情绪状态,而不在于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动用了什么样的教学设备。

学生的三维目标得以提升,这就是有实效的好课。

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即要在课堂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体验过程,掌握方法,升华情感及品味价值。教学过程应是精细化的,从细微之处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和教育学生。

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学生总有差别,而教育也不是要制造相同的产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别,不必苛求学生们都达到同一高度,同一水平。只要他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我们就应该大力表扬鼓励他的进步,使之获得成就感,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可赞赏之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这些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充满成功的喜悦。第三,向学生学习。

专业化发展的教师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圣者,而应该是参与实践,在教学上炉火纯青的师者:如饥似渴地读书,不耻下问的学者。不仅仅去学理论,更应注重实践。教学的过程是总结经验、提升理论的过程,而得到的理论应再次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样就构成了教学的“反刍”。只有不断地反刍,才能使教师自身不断成长,走上专业化之路。

总之,学生是教学理论之源,要想寻求教学的活水,就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学生会告诉我们教学的真谛。研究学生,关注学生,我们才能不脱离教学实践,向学生学习,我们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学生的进步便体现着我们教师的进步,学生的成长过程也就是我们教师的成长过程。和学生一起成长,我们在教学上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能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5、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谈起教师的形象,人们可以说出许多赞美之词,如园丁、蜡烛、人梯等,但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有爱心,也就是爱学生。

优秀教师在教育方法上是千差万别、各有千秋的,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学生的爱。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教师要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度的责任感去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及时地培养和教育他们,细心地呵护他们,做他们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斯霞说:“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事业的集中表现。”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学家的共识。陶行知曾提出“爱满天下”,因此他才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因为教师有了无私的爱,教师在人们心中才变得崇高起来。我自任班主任以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课余时间加入学生行列,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谈心,给他们讲英雄人物的故事。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我及时开导、教育他们,他们也乐意对我说心里话。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写“你最敬佩的一个人”,结果,全班学生竟都是写我这个班主任老师的,写我如何关心他们,如何教育他们等。由此可见,爱学生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它是严与爱结合的理智的爱、科学的爱,它体现的是党和人民对下一代的关怀。师爱尤其体现在对后进生的爱上。好教师对后进生不是“头痛”而是“心疼”,他们不歧视后进生,对后进生给予厚爱。记得刚接现在这个班时,班上有两名学生,曾被许多老师认为是“朽木”,在全校是出了名的调皮蛋。但我并不因此而对这两个学生斥责、挖苦。我通过观察、家访、个别谈心等方式了解他们,发现他们并非“朽木”,而是由于家庭条件太差而影响了学习。为此,我首先给他俩买了一些学习用品,还发动全班学生向他俩伸出援助之手。两个星期后,他俩的思想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再没有学生反映他俩搞破坏、违反纪律了,更可喜的是,一个月过后,他俩在一次语文测验中竟考了六十多分,以后他俩的成绩是稳步上升。由此可见,教师的爱有巨大的感染力,它是教育的桥梁。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一般来说,教师的爱能吸引学生喜欢上他代的课。师爱还有助于激活孩子的思维,在爱的氛围中,人的想象就丰富了,思维就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教师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形象的重要标志。假如教师讨厌学生,对学生讽刺、谩骂,那他不但教育不好学生,而且还有损自己的形象。爱学生吧,用我们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去换取家长的放心。学生需要教师的爱心,家长需要教师的爱心,人民需要教师的爱心,教师自身形象也需要爱心,毋庸臵疑,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

1.刚刚毕业的王某被分配到一所小学担任四年级三班的班主任。班里有几名学生特别爱打小报告,尤其是李某同学,总是隔三差五地到王老师办公室反映班里谁欺负女同学、谁骂人、谁没有值日等情况。开始时,王老师还耐心地倾听并作出处理,时间久了,就心生厌烦。有一次,李某走进办公室,向王老师反映班干部某某做事偏心,记录班级违纪情况时有作弊嫌疑的问题。王老师正为公开课的事情忧心呢,听到李某这么一说,便不耐烦地反问道:“你说班干部某某偏心,有什么证据证明吗?自己不好好学习,总惦记别人的短处,对同学胡乱猜疑,难怪有同学说你烦人呢!”李某当即变得脸红脖子粗,悻悻地离开了办公室。从此变得无精打采,上课时常低着头,下课也不爱说话。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该班主任的行为。参考答案:

这名班主任的职业道德素养有些欠缺,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刻。学生打小报告本来就多发生在小学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还未完全成熟,他们很难明辨是非。同时,小学生对老师极为崇拜,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肯定、赞扬与鼓励,并认为打小报告就可以获得老师的表扬、肯定、赞扬。于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光明磊落的道德品质。这名班主任的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原则,伤及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对学生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只有一次,如果在这一次的教育中出现失误,是很难用第二次、第三次的教育来弥补的。”这位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要对学生有耐心,做到真正热爱自己的学生,并不断自我反思,终身学习。

2.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幸运的是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校长的惩罚是要麦克劳德画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和宽容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他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领奖台。

请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谈谈这位校长的做法。参考答案:

这则案例说明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位校长的职业素养是极为优秀而高尚的。当他得知麦克劳德杀死了他那只最心爱的小狗时,没有责备,没有训斥,更没有憎恶,说明他的内心深处是尊重学生的。他让麦克劳德画两张解剖图以作为惩罚,既包含了教师的严格要求,也包含了教师的爱,同时,还蕴藏着教师的期望与信任。

3.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中国教育事业,毅然放弃高官不做,抛开舒适的城市生活,深入农村,接近群众,安于“粉笔生涯”三十载。他在靠募捐的困难条件下,创办了举世闻名的晓庄师范等各类学校。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以及一贯身体力行,为人高尚的品质,光照后人。

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人民教师理想人格的设想。参考答案:

所谓理想人格,是指一定道德原则规范的结晶和道德的完美典型,是一定道德所认定的各种善的集合,也是一定道德为人们树立的最高行为标准。人民教师理想人格的设想,应从以下各方面加以概括:第一,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热爱教育,甘于奉献;第四,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第五,严谨治学,德才兼备;第六,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4.《湖北日报》2006 年3 月8 日刊登了一封初中生的来信:我们是武汉某大学附中的一群初中生。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我们,本应无忧无虑、快乐成长,但学校教育却使我们负担沉重、忧虑重重、心情郁闷!现在,学校的教育完全是为着升学考试进行的。说搞素质教育,其实只不过是一块金字招牌而已,甚至成了加重学生负担的借口。请看我们的作息时间:早上7 时15 分至20 分到校(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6 时左右起床);每天8 节课,偶尔有一节自习课,也总是被占用而上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课(对应中考的主课);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家庭作业,一般要做到11 时左右;每个周末是休息不成的,因为周日照常上课(但要另外交钱),而周六又有大量家庭作业要做。在这样的重压之下,我们的睡眠严重不足;我们没有正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我们没有机会锻炼身体;我们没有机会做我们很想做的课外科学观察等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学校、老师 和家长这样待我们,肯定是一番好心,肯定是希望我们能成才。但是,他们知不知道,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在这样的状况中生活和学习,我们真的能够顺利长大成才吗?

(1)请用教育法规知识分析这一现象,指出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2)谈谈实现素质教育,应该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参考答案:(1)上述现象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臵,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三十七条规定: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学校的做法是违反教育规律、违反《义务教育法》的,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首先,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应积极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视学生为积极的主体。其次,积极探索新的学习形式。如研究型学习,合作性学习。实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德智体美都能得到健康发展。最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5.某学校课堂上,一名学生觉得老师的课讲得没意思,不由自主地看起课外书,被上课的李老师发现。李老师认为有责任将违纪情况告诉班主任。班主任了解情况后,批评了学生。学生不服,理由是老师讲得不好,不如看书有收获。班主任无法说服,就请来学生的家长。家长把孩子带回去,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顿,最终导致孩子对班主任的行为产生强烈反感。请从新理念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 该案例中李老师的行为。参考答案:

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也是很多教师感到头痛的问题。教师们认为这是学生的注意力较差、意志品质不坚定而导致的,熟不知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的讲解有没有吸引力是第一位的,教师枯燥的讲解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觉与感受,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是第二位,新理念要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觉与感受,尊重学生的选择,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有哪些老师做到了呢?大多数教师还是填鸭式的满堂灌。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办呢?

教师在某种情况下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共同建构一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参与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建构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一天午后,一群小孩子在田间的小路上追逐着一只蜻蜓。突然,蜻蜓猛地撞在树干上摔了下来。翠贞扑上去捉住了它,几个孩子抢着要,闹成一团。陶行知恰好从村里走出来,见他们在捉蜻蜓玩,便停下脚步,慈爱地抚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吃露水”。另一个男孩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蜻蜓吃虫子,苍蝇、蚊子、水里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圆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蜓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尾巴是指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 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将蜻蜓的头部对着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有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一个小男孩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抚了一下蜻蜓的尾巴。陶先生说:“孩子们,我们观察生物,切不可将它捉来弄 死。一只蜻蜓一年可以为人类消灭成千上万只蚊子。你们看,它在大自然中飞来飞去,多么自在,多么活泼!”

请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分析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行为。参考答案:

(1)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要关爱自然,关爱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与物种。当今社会,环境污染极为严重,物种灭绝正在加速进行,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一定会受到惩罚。自然提供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应该感谢自然、关爱自然、呵护自然。陶行知先生从点滴小事做起,理论联系实际,与学生共同感受自然界物种的可爱、神奇与美妙,在这种熏陶中,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并学会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2)陶行知先生没有把知识局限于教材、课本,而是在实际生活中随时随地选材教育学生,尊重了学生的天性,尊重了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尊重了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循序渐进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与思维。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具有优秀的个性品质与完全性格的人。

(3)陶行知先生看到学生追逐蜻蜓,便与学生一起玩耍,一起观察蜻蜓,讨论蜻蜓的习性与尾巴的用处,在平常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教育学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平等和谐的教育理念,更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

1.学期伊始,为了上好课,一位新教师特地搜集了许多特级教师的有关教案,准备照着这些教案的内容去上课。试评价该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参考答案:

(1)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该教师重视备课环节是正确的。

(2)备课应做好的三项工作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A.教师首先应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而非仅仅照搬他人的教案。

B.教师应研究、分析所要教的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兴趣需要、学习习惯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等才能有针对性地教学,如果照搬他人教案,用同样的方法来对待不同的学生,必然使教学缺乏针对性。

C.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仅仅只有教案(即课时计划)必然影响教学的整体性。

2.张老师是新上任的语文老师,对教学非常认真负责,也能主动向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如经常去听他们的课,也看了许多教学视频。但是令她苦恼的是,尽管她将那些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与方法运用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却总是不太好。

请运用教育学的有关原理对此案例进行分析,并说说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②选择与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基于对具体的教学中多个因素的分析,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实践、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等。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和方法。案例中的张老师尽管教学态度认真,也乐于学习,但是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原因正在于此。

3.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将如何运用有关德育规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参考答案:

①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培养;②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③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的问题;④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过程,教师要长期不懈,坚持长期抓,反复抓。

4.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两位哲人的主张提示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什么教学原则? 其涵义各是什么?

试结合你所在专业特点谈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何贯彻这些原则。

答:“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主张教学中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主张教学中应遵循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5.有位教师问学生:“冰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水,有的说变成小河,只有一个学生回答说变成春天。结果回答成“水”和“小河”的受到表扬,说成“春天”的被骂成“胡说八道”。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

(1)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与赏识学生,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破除知识中心的观念,学会欣赏学生有创意的答案。案例中教师批评学生“胡说八道”,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抹煞学生的创造意识。

(2)新课程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果,教学要更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案例中教师认为冰融化只能是水,只从学科知识的最普遍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回答,忽视学生情感与态度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6.北京景山学校赵老师在讲《巴西》这节课时,课前让学生自由组合为四小组:巴西概况组、热带雨林组、巴西经济发展组、巴西之旅组。每组有一张组员分工表,组员各负其责,进行各组学习。教师对各组的资料进行精选和把关。课堂上,巴西概况组的同学根据查询的资料,介绍巴西的位臵、面积、人口、地形、气候等资料。热带雨林组的同学分别扮演林业部长、外国开发商、当地农民、生态学家等角色,通过角色模拟讨论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巴西经济发展组的同学模拟巴西工业部长、农业部长等政府官员与外商见面商讨投资问题。巴西之旅组的同学模拟导游,带领全班同学走近巴西,领略巴西风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组进行点拨、补充和评述。

请结合所学新课程改革基础知识,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 第6篇

一、单项选择题

1.按测验的目的分类可分为诊断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和().A.形成性测验

B.个别测验

C.人格测验

D.常模参照测验

A

按照测验的目的分类,可分为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2.从“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权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没有投票权的公民”,是利用()得出的结论.A.换质法

B.换位法

C.换质位法

D.引导法

A

从“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权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没有投票权的公民”,是利用换质法得出的结论.3.根据1992年统计,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领域的就业比重在美国为22%,日本为22%,德国为28%,加拿大为31%,巴西为35%,而我国仅为5%,差距很大.这一领域为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哪项最能反映上文的主要观点?()A.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较多的领域

B.国有企业必须认真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

C.解决国营企业富余劳动力是深化改革的关键

D.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提供条件

D

题干所述的观点是我国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领域的就业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快服务业领域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D项的表述反映了题干内容.4.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A.同一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矛盾关系

A

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同一关系.5.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的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D

根据原文第一句可知构成“转基因”的基本信息是“产生额外特性”和“移植”.A项把“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改成了“因环境影响”,显然不当;B项只是援引了原文的例子,没有归纳和概括;C项虽指出了“移植”,却把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变成“杂交作物”.故选D.6.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私人轿车进入家庭,对中国人来说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然而,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将使本来就十分严重的交通紧张状况面临雪上加霜的困境,因此,中国的交通问题最终必然限制私人轿车的发展.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驳斥上述观点?()A.私人轿车的增多不是交通紧张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

B.应先发展交通,再发展轿车工业

C.随着轿车进入家庭,必将带动中国交通的大发展,从来就是先有车,然后才有路

D.在人口众多、交通不发达的中国,发展私人轿车是愚蠢的 C

题干所述的观点是轿车的大量涌入将恶化交通紧张状况,C的观点是轿车的涌入是交通发展的动力,驳斥了题干的观点.7.以下句子中,没有动词的使动用法的一句是().A.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B.且庸人尚羞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晋侯饮赵盾酒

B

A、C为不及物动词的使用用法,D为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8.“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包括我在内,总共是16名.下面讲到的人员情况,无论是否把我计算在内,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在这些医护人员中:

(1)护士多于医生.(2)男医生多于男护士.(3)男护士多于女护士.(4)至少有一位女医生.这位说话者是什么性别和职务?()A.男医生

B.女护士

C.男护士

D.女医生

B

由男医生多于男护士,男护士多于女护士,和护士多于医生,推出男医生数量>男护士数量>女护士数量>女医生数量.由于l6人中,护士多于医生,则护士最少9人,医生最多有7人,可知男医生只能是6人,女医生只能是1人,进而推得男护士5人,女护士4人.又由于“无论是否把我计算在内,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因为女医生只有l人,如果她是说话人,如果不把她计算在内,那么就没有女医生了,不满足条件.只有她是女护士的情况可以符合题意.9.“古之人不余欺也”中的“余”属于词类活用中的().A.宾语前置

B.谓语前置

C.成分省略

D.定语后置

A

“古之人不余欺也”中的“余”是宾语前置的用法.10.开展国际营销的企业一旦在某国外市场建立了一套广泛的销售网络并取得销售的显着增长,就应该在国外市场上采取与本国类似的营销策略.因此,在开创初期,或在才建立了销售代表处的国外市场上,需采取与本国不同的营销策略.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支持文中结论?()A.国外市场与本国市场上的销售网络可以完全相同

B.广泛的销售网要优于不发达的销售网

C.某些国家的经济比其他国家发展迅速

D.比较起来,大型的国外市场比小型的更能适应本国营销策略

D.11.以下不属于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是().A.内容上的科学性

B.结构上的条理性

C.语言的准确性.D.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都明确

D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是内容上的科学性、结构上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12.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提高国民素质

B.贯彻教育方针

C.培养四有新人

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A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13.活动课的特点在于动手“做”,以获得().A.抽象知识

B.间接经验

C.直接经验

D.书本知识

C

新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即从“做中学”,以帮助学生获得更为生动的直接经验.14.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A.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正规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C.15.我国《教师法》的颁布实施是在()年.A.1993 B.1995 C.1998 D.1985 A

我国《教师法》的颁布实施是在1993年.16.我国《教育法》规定,教师拥有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和()权等六项.A.进修培训

B.调查研究

C.参与决策

D.培养学生

A

进修培训是《教育法》规定的教师享有的权利.1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法律规定始出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始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8.在教育法制建设史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我国全面进入依法治教轨道的是颁布与实施().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1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C.热爱教育事业

D.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A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0.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自觉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A

在师德教育中,不仅要促进每一个教师道德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遵守下列哪一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性?()A.“廉洁从教”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D.22.实现了几何和代数结合的是().A.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

B.牛顿建立微积分学

C.莱布尼茨建立微积分学

D.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学

A

笛卡尔创立的解析几何,改变了自古希腊以来代数和几何分离的趋向,把相互对立着的“数”与“形”统一了起来,使几何曲线与代数方程相结合.23.北宋张择端的一幅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风俗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作品是().A.《人物龙凤帛画》

B.《洛神赋图卷》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D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24.当被催眠者被告知自己是聋子后,再问他们能否听见催眠者说话时,他们回答“听不到”.一些学者试图解释这一现象,认为被催眠者的“自我”被分裂为各个零散的部分,聋了的那一部分和回答的那一部分是相互分裂的.以下哪项质疑最能削弱以上解释?()A.为什么回答的那一部分不答“能听到”呢

B.为什么观察到的事实都必须有个特定的解释呢

C.为什么被催眠者表现出已接受催眠者的暗示,觉得自己是聋子呢

D.为什么所有被催眠者在上述情况下都做出同样的反应呢

A.25.下列软件中,()不能用来制作课件.A.Powerpoint B.FrontPage C.Flash D.Access

DlAccess是微软公司发布的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是Microsoft Office成员之一.二、材料分析题

1.某校班主任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李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李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李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李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1)李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2)李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1)李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2)李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李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李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邹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卫生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因为在班主任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主任的资格.问题:如果你是邹老师,你该怎么办?

我会在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陶冶教育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以及自己的情操来接触、感化学生.这种感化是由学生对老师的注目而产生.三、写作题

上一篇:怎样提高农村学校中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下一篇:高一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