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材料工作要求及规范

2024-06-17

咸宁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材料工作要求及规范(精选8篇)

咸宁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材料工作要求及规范 第1篇

教师个人教学档案材料内容及要求

为了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真正贯彻落实“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现参照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将需整理的近三年教学档案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予以明确。

一、教案

教案,是课堂教学思路和活动内容、活动过程的具体设计。教案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是教学业务水平的直接反映。一个完整的教案,应包括授课班级、课程名称、选用教材、授课章节的主题、授课方式、授课时间、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手段的选择使用等。

我校采用的是表式教案,具体要求为:

1.编写教案前应当研读教学大纲,熟悉所有教材和参考资料的内容,明确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和层次,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和基础知识水平,为整个教案的编写打下良好的基础。2.标明教材的出版社名、版次和出版时间。

3.根据授课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确定该部分主要的授课方式,也可以称作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谈话、讨论和读书指导等以言语为主的教学方法,也包括演示、参观等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还包括练习、实验、实习等以实训为主的教学方法,甚至包括暗示等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之间并无优劣之分,主要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在选用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组织学生在课上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利于他们积极主动地掌握教学内容。4.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是一个课题教学所要达到的规定目标,是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中要求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语言简练,条理清楚;切实可行,便于对照。这一部分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要求学生掌握的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着重培养、锻炼学生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能力,尤其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训练;

(3)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要求。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反映出教学的指导思想,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融合,也可以体现出教师的基本教学艺术构思。

教学过程设计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

(1)根据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的授课主要内容和学生的接受情况安排授课时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预习和复习的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合理安排和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教学组织,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明确教学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课堂讨论题的设计。教案设计的问题,是课堂提问的蓝本。设计课堂提问要努力做到明确出发点和针对性,要从教学目的出发,针对教学重点设问,还要符合学生实际,富有启发性。

(4)教学辅助手段设计。有些课上,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直观地理解教材内容,需要选用特殊的教具与设备,例如多媒体课件、模型等。选用哪些教学辅助手段、如何使用、怎样演示、需要哪些指导性语言,设计教案时都应认真考虑,计划安排。

(5)学生作业设计。作业包括课堂讨论和复习思考题等课外作业。不管哪种作业设计,都要求目的明确,内容精当,形式多样,份量适宜,难易适度。

(6)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随着各专业和学科的发展,教师应当通过教学和科学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的积累,对教学内容有不断的更新和充实,这也是高等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对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发展科学的思维方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7)帮助学生选择课外参考书。在教案中为学生提供课外参考文献或书 2 目是高校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教材的形成过程决定了它在某些学科上传达信息的滞后性,高校选用教材的自主性和多样性也决定了一本教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要求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参考书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8)教研室集体备课的成果应当在教案的有关部分中有所体现,以保证相同教学要求的教学班在教学内容上的整体一致。

上述几方面内容是教案的基本设计框架,教师可以根据各学科的具体教学任务、课程结构以及自己编写教案的习惯和学科教学的需要,在备注当中适当增加其他内容。

二、讲稿

讲稿又称讲课提纲,是每次课讲解的详细内容,是丰富和内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是教案内容的重新分解、组织和发挥。讲稿与教案不同,教案反映的是教学的组织管理过程,讲稿则反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领会、熟悉和再创造,反映教师对本学科研究进展和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综合程度。讲稿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承载的是知识信息,涉及的都是知识性项目,篇幅也比较长。讲稿通常应当包括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讲授方法、作业内容、涉及的教材页码、考试考查方式的全面安排等。讲稿可以体现教师的个性、风格、学术特色和创造性劳动,不一定要采用统一的格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由教师选择恰当的格式进行编写。

讲稿编写的具体要求:

1.编写讲稿应建立在认真研究教材、广泛阅读参考资料、完成了相应部分教案的基础上进行。

2.编写讲稿的过程也是一个备课的过程,应当先列出讲授提纲,说明每一段内容的讲授时间,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控制速度。

3.讲稿的语言应当清楚简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反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可照搬教材。

4.讲稿中应注明需要板书的内容,并对板书进行适当的设计。

5.讲授过程中作了调整的地方应及时予以注明。

6.备选的问题和具体事例应当有代表性,能够说明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7.讲稿每一部份的最后应对该部分的讲授内容作一个回顾和概括,体现知识的完整性,加深学生的印象。

8.不同专业和授课班级应采用不同的讲稿,而且根据学科的发展情况和授课对象的特点有所更新,原则上教师各份讲稿内容更新率应达到15%。9.讲稿完成后应与教案一起装订成册,由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字后方可使用。

三、教学日历

教学日历是任课教师根据教案与讲稿的内容,综合教研室集体备课的成果,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教学基本情况所作的详细课程教学安排,是教务部门进行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教学日历编写与执行的具体要求:

1.教学日历是对课程教学进度计划的说明,是以课时为单位进行制定的,不仅要具体安排到哪一周,还要具体到哪一天,哪一次课。

2.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校历安排,将每次上课的时间及主要内容填入相应栏中,课时安排与本课程教案相一致。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实习环节也必须在教学日历中予以安排。

3.在教学过程中需运用特殊教学手段与教学设备的课时,也需在备注栏中注明,以方便教学场所和设施的安排。

4.编制教学日历是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下学期课程安排后,应立即着手编制新学期的教学日历,完成后由教研室审定同意,教研室主任签字,教学院长审定,按照管理部门统一规定的时间在开课前报教务处备案,方可施行。

5.审定通过后的教学日历应在所任课程开课前交所在学院、教务科各一份,教师自留一份,向授课班级学生公布一份,以便于学生预习和监督。6.教学日历的修订及更改需经教研室研究审定,教研室主任同意,并报教学院长审批后施行,改正后的教学日历附在原教学日历的后面,并在有 4 关课时内容上注明,教学内容以所附教学日历为准。

7.教学日历是教学计划性与条理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开展教学日常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依据,学院主要领导和教研室主任都有责任监督检查教学日历的落实工作,如发现实际上课安排与教学日历安排不符者,可按教学事故处理。

四、教学过程记录

教学过程记录是体现、控制教学过程的重要教学文件,是开展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记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体现,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和设计、课堂讲授及课后总结和反思三个部分。教学过程记录也是按照这三部分来编排的。

填写教学过程记录的具体要求:

1.教师每进行一个教学班的教学就必须填写一份教学过程记录。每份记录必须写明讲授的课程、开课的时间、任课的班级和教师的姓名(包括主讲教师和实验、辅导教师)。

2.教学过程记录的第一部分是对整个课前准备的概括,从课时、学生数、考核方式、选用教材、参考书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修改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总体的说明,说明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案和讲稿,相关的内容要和教案、讲稿保持一致。

3.我校执行的是任课教师和学生干部双考勤制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考勤记录是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开展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应当坚持在授课时对学生进行考勤。考勤表中需记录缺勤学生的姓名,并注明缺勤原因,以便核查。

4.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案和讲稿的设计,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对学生发言结果的评定按照五级记分制的要求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

5.根据《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成绩考核方法》的规定,学生一门课程的综合成绩通常应当包含30%的平时成绩,教学过程记录要求对学生的测验、期中考查、作业、实验报告、实验考核等学习活动进行成绩评定和记载,5 最后综合得出学生整个课程的平时成绩。

6.实验、实习、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等是课堂讲授以外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记录中要对此进行必要的记载,包括活动的时间、采取的形式和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内容部分主要应当记录活动的主题,也可以对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教师的心得进行简要的记载。

7.课程教学小结是教师在教学结束后进行的总结和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结束后,重新审视自己原来对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必然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有利于积累教学经验,为下一次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教学小结应当包括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两个方面。教师教学情况主要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成功和缺憾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感想和体会,例如教材处理是否合适、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恰当、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运用得当、教学效果如何等。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记录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接受状况、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和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小结的文字应当简洁明了,条理清楚,利于整理和查找。

8.课程教学工作结束以后,教师应将填写完整的教学过程记录交教研室,由教研室负责检查审议,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由教研室主任汇总签字后,作为教研室档案资料保存。

五、试卷分析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试卷含有丰富的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试卷进行分析,可以提高考试评价的科学性,从中获取有利于改进教与学的信息。试卷分析可以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南京中医药大学试卷分析表》作为首页,主要内容包括:

1.试卷结构分析

试卷结构分析主要是指对试题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的分析。试题分布情况表要求对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统计试题中掌握、熟悉、了解、超纲内容的题量比例,确定考试题目设计和抽样在多大程度上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吻合。试 6 题难度可以大致通过统计考试优秀率、及格率和答对率在90%以上的试题所占的比例来判断。成绩分段分布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试卷的区分度,据此作出成绩分布的曲线图,则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生成绩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当然运用统计学方法,借助SPSS等统计软件来计算各项指标的系数,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这四项指标,更科学地反映命题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还应当了解《监考记录表》中对考试过程的反馈信息,判断试题的题量是否合适,命题有无错误,错误的性质和程度。

2.试卷简评

试卷简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分析试题内容在各章节的分布情况,对照大纲要求了解试题的覆盖面。(2)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应知应会内容的掌握程度,重点分析答错率在30%以上的试题,分析这些典型错误产生的原因。

(3)综合整个试卷分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所在,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和教学的薄弱方面,总结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分析考试命题和阅卷评分过程的合理性,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和措施。

咸宁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材料工作要求及规范 第2篇

文字材料格式要求

1.原始材料按照原形态存放。

2.新建文字材料采用WORD文档格式:

(1)题目原则上用二号加粗黑体字(如有副标题,用小二号加粗楷体);标题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

(2)正文字号原则上用小4号,正文字体原则上用楷体_GB2312(表格内文字的字号可适当调整)。

(3)页面设置。页边距:默认(上、下2.54厘米,左、右3.17厘米)。行间距:固定值22磅。

(4)文件资料如有附件,在正文下一行左空2字用小3号加粗仿宋体字或楷体_GB2312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5)凡不需加盖公章的材料应在正文右下方落款处署成文单位全称,在下一行相应处标识成文日期,用大写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

(6)正文中的标题序号为:

一级标题序号:一、二、三、……(段前空一行,加粗); 二级标题序号:

(一)、(二)、(三)、……;

三级标题序号:1.2.3.……;

四级标题序号:(1)、(2)、(3)、……;

五级标题序号:① ② ③ ……。

(7)除单页外,必须添加页码,页码为阿拉伯数字,居中。

咸宁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材料工作要求及规范 第3篇

一、对首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分析

我国首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扭转当时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滑的局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各高校办学思想进一步明确;二是教学中心地位得到加强;三是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四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五是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但评估工作中出现普遍的形式主义和造假行为, 轰轰烈烈的迎评场面对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冲击, 得不到社会认同的高优秀率, 居高不下的评估成本等问题的出现, 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这些问题发生在高校, 有高校自身的一些因素, 但更深刻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估主体的权威性。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校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估的义务, 使得教育行政部门成为高等教育评估的唯一的主体, 全面主导政策的制定、组织实施到结论的确定。由于政府控制着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权和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 高校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自我发展的机制, 也没有感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和动力, 评估实际上成为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满意度的竞争, 各个高校都期望通过获得更高的满意度来获得政府更多的投入。高校的从属地位, 不得不对评估过程的方方面面做出必要的反应, 让行政主管部门满意成为高校的必然选择。

2. 评估结论的“高利害性”。

虽然评估的初衷是“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 以评促管, 评建结合, 重在建设”, 但层次分明的结论, 以及对高校今后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影响, 使此次评估成为典型的“高利害性”评估。面对评估结论的“高利害性”, 任何一位校长都不敢置学校的前程于不顾, 必须要动用一切手段和资源争取得到“优秀”的结论, 保护学校的利益不受到评估的损害。

3. 评估指标的单一性。

管理部门的初衷是想通过一套完整、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所有的本科院校进行全面评估, 使之具有可比性。但我国的几百所本科院校, 分布地域不同、发展历史不同、学科领域不同, 虽然在一些评估指标中根据不同的院校类型调整了部分指标的数量要求, 但这种单一的评估指标面对高校多类型划分和多样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很难把握的。另外一些评估指标难以测量, 可操作性差, 如学校的发展定位、办学特色, 专家很难在几天的时间里对学校经过反复讨论的结论提出否定的意见。

4. 评估模式的不深入性。

现有的评估模式是专家集中几天的时间到被评高校, 通过阅读高校准备的评估材料、听查课、实地检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来了解被评高校的情况。由于评估对高校的影响关系重大, 各高校所准备的材料不可避免地要掩饰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 通过全校师生的动员、层层签订责任状等手段, 使高校在专家进校的几天时间里处于一种非常态的“应激状态”, 往往使专家看到和听到的并不是高校的完全真实的情况。面对高校准备的上千册评估材料和表现出的“应激状态”, 要求专家在几天的时间里, 深入、全面地了解高校的实际情况, 既不现实, 也不可能。

5. 评估制度的不健全性。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历史相比, 教学评估在我国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 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 还没有建立起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式相适应的、具有我国高等教育特色的健全的法规制度。我国本科教学评估中出现的某些问题, 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不健全有着直接的联系。

二、今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发展趋势

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在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 都经历了由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 建立起完善的、各具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和体系, 教育质量的评估已经成为大众化教育阶段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通行做法。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实践表明, 通过评估及时发现、解决出现问题, 对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积累的问题, 同样需要通过评估进行调整和解决。同时高等教育也需要通过自身约束和政府、市场的外部约束的相互结合, 规范发展。随着高校自主办学权力的增大, 政府对高校的宏观调控能力相对下降, 而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能力还没有完善,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调控制约作用还很弱, 单靠高校自身的约束能力是不能保证教育质量的, 因此以评估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基本手段是高校规范发展的基本条件。

1. 高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是评估的重点。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普遍强调高等教育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而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关键是要在高校内部建立起源于自身需求的、具有激励性和诊断性的、可以促进学校本科教学持续发展的、有本校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国外发达国家的教学评估也特别注重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估。对高等学校评估的重点不是直接评估其教育质量, 而是监督和评估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内部保证机制标准以及建立运行的程序。特别是对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保证框架、保证流程和保证实施条例等几个部分进行监督和检查, 来达到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从而形成了高等教育质量以内部控制为主、外部监督为辅的保障体系。

2. 开展不同类型高校的分类评估。

部分学者认为, 既然评估评的是各高校的本科教学, 就应当围绕不同类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地位、水平、特点等来分类。将我国高校分成设有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高校、未设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高校、本科教育在10年以上的非“211工程”高校和本科教育在10年以下的高校, 制定出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

3. 当地降低评估结论的“高利害性”。

首轮评估结论的“高利害性”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 并对评估工作本身也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鉴于此, 降低评估结论的“高利害性”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对于审计和认证模式的评估, 评估结论只设“通过”、“不通过”和“暂缓通过”, 选优模式的评估可以只评“优秀”, 也可以和首轮一样分为四等, 但要严格限制优良的比例。同时为了激励先进, 使高校对评估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 保持适度的压力, 可以对评估中取得优良结论的和特色突出、社会服务效果好的高校给予奖励, 包括在教育资源 (如招生计划) 的分配上给予适度的倾斜, 而对未通过评估的高校, 在给出时间进行整改的同时, 适度地限制教育资源的分配。

4. 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

专家集中进校考察的方法, 工作的有效时间仅有短短的几天时间, 不仅在时间上难以保证专家对高校情况的准确、全面的掌握, 而且对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冲击较大, 有必要将教学评估从突击性的工作转变成常态性的工作。一是建立起教学工作状态数据库。利用信息技术实时采集各高校教学工作状态的数据, 供专家查阅。二是灵活地安排专家进校考察的人数和时间, 尽可能地了解高校在正常状态下的真实情况, 专家进校考察的重点放在那些难以定量测评的指标上。三是国家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进行职责分工, 对不同类型的高校组织开展评估工作, 对各省教育厅组织的评估, 教育部有进行抽查的权利。四是灵活安排评估周期, 根据不同的高校的办学历史和水平, 采用不同的评估周期。

三、对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的启示

自2006年开始, 总部主管部门在借鉴地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模式的基础上, 开始了5年一轮的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教学工作评价对于各院校重视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改善硬件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地方高校评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军校教学工作评价中或多或少地也出现。通过教学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主管部门的通行做法, 同样教学工作评价也是总部主管部门提高军校教育质量重要的、有效的手段, 因此, 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 必须要加强军队院校的教学工作评价。

1. 加强对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的研究。

军队院校与地方高校相比, 教学工作既有相同的普遍性规律, 又有其独有的特殊性的规律, 因此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既要充分借鉴地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成功经验, 又要与军队院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本轮教学工作评价已经临近尾声, 及时总结评价工作的得失, 加强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的研究, 为今后评价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已迫在眉睫。当前应当重点开展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的发展趋势研究、院校分类研究、教学工作评价标准体系研究、评估模式方法研究等。

2. 制定不同类型军校的评价指标体系。

军队院校数量虽然不多, 但每所院校所承担的培养任务、院校规模、学科分布、发展的历史等千差万别, 同样有必要对军校进行科学的分类, 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但总体评价的重点应当是各军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有效性上。

3. 采用更加灵活的评价方式。

考虑到教学质量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 可以将教学工作评价的周期延长到6~8年。在一个评价周期内, 根据不同院校的类型, 开展1~2次专项评价和1次整体评价。在评价的组织方式上, 可以采取全军评价和各大单位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充分调动各级主管部门的积极性。总参军训部作为全军院校的主管部门, 随时对各大单位的评价结果进行抽查。

4. 强化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为使教学工作评价常态化, 也使主管机关随时了解和掌握各院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 有必要开展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数据库的建设, 院校每半年将教学工作评价的基本数据上报总部主管部门。评价专家可以通过数据库随时掌握各院校的教学状态, 避免因时间紧张而对院校情况了解不够准确的情况发生。专家宜采取集中和分散、随机相结合的方式到各院校考察, 以分散、随机的方式为主, 重点放在难以定量评价的指标上, 这样更能够准确地掌握各院校平时的教学质量情况。

5. 充分发挥军校和部队在教学工作评价中的作用。

将教学工作评价重点放在各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有效性上, 有助于各院校将工作重点放在日常教学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上, 强化院校内部教学工作评价。为了提高各院校参与教学工作评价的积极性, 避免出现过度的“应激反应”, 也应当降低评价结果的“高利害性”, 在严格控制优良比例的基础上, 可以适度地奖励教学质量比较突出的院校, 鼓励各院校自主地提高教学质量。部队作为院校培养人才的使用者, 对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着切身的体会, 应当加强部队评价在教学工作评价中的权重比例。为避免出现偏差, 总部应统一组织,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结合每年的总结、考核、奖励和重大活动, 对各院校的毕业学员在部队的表现进行跟踪, 获得最真实的结论。

摘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明显的积极效果, 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总结今后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发展趋势, 为进一步完善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应当加强对教学工作评价的研究, 制定出不同类型军校的评价标准体系, 采用更加灵活的评价方式, 强化信息技术手段在评价工作中的应用, 充分发挥军校和部队在教学工作评价中的作用。

关键词: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本科教学,评估

参考文献

[1]佘远富.对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8 (11) .

[2]陈玉琨.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问题与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 2008 (2) .

[3]吴东方, 司晓宏.对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评价与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4]高思平.高校教学评估:回顾与展望[J].评价与管理, 2008 (6) .

咸宁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材料工作要求及规范 第4篇

咸宁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材料工作要求及规范 第5篇

东莞理工学院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材料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的通知 评建〔2007〕12号

院属各单位:

评估材料是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依据,为做好评估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把评估材料的准备过程当成全面、系统总结我院本科教学工作经验的过程,当成进一步明晰办学指导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规范

教学管理,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现将有关评估材料工作的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评估材料的类型

我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材料从责任分工上可分为院级材料、职能部门材料和系级材料三种,从类型上可分为主体材料、依据材料和原始材料三个层次。

1、评估材料的三个层级

根据学院评建目标任务分解要求,评估材料工作按以下三个层级进行分工准备:

(1)院级材料

院级材料包括三部分:一是按要求提前报送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秘书处的学校自评材料、自评报告;二是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到校时的汇报材料,包括院长报告和多媒体宣传材料;三是供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到校时查阅的学校评估材料。

评建办负责院级材料的统筹计划、归纳汇总及审核报送工作;负责全院原始信息采集过程中的咨询与督导工作和学校自评报告、学校自评依据等材料的组织撰写工作。

(2)职能部门材料

职能部门材料包括两部分:一是按二级评估指标及观测点分工,由职能部门负责归口汇总的材料,包括状态数据的调查、审核、统计和分析,以及每一个二级指标及观测点的综述材料、专项自评报告、专项自评依据等;二是各职能部门日常运行的原始材料。

(3)系级材料

系级教学单位是教育部专家组考察评估的重要对象和学院评建工作的主体。系级评建工作领导小组要有针对性地收集与整理本单位相关原始信息资料。系级材料包括两部分:一是系级自评材料,包括系级自评报告、特色报告、汇报报告、材料目录等;二是支撑评估指标的系级材料体系,该部分材料按照《东莞理工学院系级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建档材料目录》收集、整理和归档。各系要特别注意教学原始运作材料和专业特色材料的准备。

2、评估材料的三个层次

(1)主体材料:主要是自评报告、自评依据、特色报告、汇报报告和材料目录。

(2)依据材料:依据材料主要是支撑自评报告的依据材料,包括针对评估指标及观测点的综述、总结、综合分析、说明及相应数据统计等。

(3)原始材料:原始材料主要是反映教学工作过程的原始运作材料,包括相关文件、规划、方案、纪要、制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工作记录、表册、教学基本文件、教师教学档案和学生的考试试卷、实验报告、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设计)等。

3、评估材料的种类

(1)文字材料:主要以文字表述为主的各类材料等。

(2)电子材料:学院及各二级单位各种上网的评估材料。

(3)统计材料:主要以数据为主的各种统计表格、报表和名册。

(4)声像材料:照片、录像带、声像光盘等。

(5)证书材料:各种荣誉证书、获奖证书、成果鉴定证书、锦旗、奖杯等。

(6)实物材料: 获奖作品、科技作品、著作、教材、高级别论文期刊等。

二、评估材料工作基本要求

评估材料的收集、补充、整理和撰写要坚持以下六项原则:

1、针对性原则。评估材料准备要依据评估指标体系,紧扣指标及观测点的内涵,要完整、衔接,切实体现学院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按照“三个符合度”的要求组织材料;依据材料和原始材料要有说服力,要将最好的、最有说服力的支撑材料放在最能说明问题的指标当中,在能讲清学校“三个符合度”的前提下,背景材料越少越好,越精越好,与此无关的材料不要放在依据材料和原始材料中。

2、真实性原则。各项材料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做到真实可信,有据可查;要详实、精练,突出特点、优势和成绩;要求原件的,要提供原件。对已经遗失的材料要提交情况说明,并报评建办备案;对已经做了工作,但填写不全要补上;没有做或正在做还没做好的工作,要本着以评促建的原则加强整改建设;

3、层次性原则。各项材料总体思路要清晰,要突出主线,明确重点,主体材料、依据材料和原始材料条块明晰、层次分明。主体材料要有依据材料支撑,依据材料要有原始材料支撑。

4、规范性原则。评估材料的收集、整理、撰写、归档要按照学院统一规范要求进行。数据统计要符合评估方案及指标内涵说明的要求;材料目录设置、文档格式、立卷归档及材料的保管、移交要符合学院统一的规范要求。

5、一致性原则。全院各单位材料,以及各层次材料的相关内容,在文字表述和数据要做到一致。当出现数据和表述不一致的时,由负责该项指标的职能部门予以确认和统一。

6、有序性原则。所有材料要分类准确,编目清楚,排列有序,整齐美观,调用方便,查找无误。

三、评估材料的收集时间范围

根据目前教育部的要求,本科教学评建材料的收集、整理与编撰,其时限一般为3年,有的有必要提供近5年的材料,特别是反映我院办学传统、特色的材料或者其他反映“完整过程”的前期原始资料则不受时间限制。特别是2007年度自然年度(即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和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的考试试卷、实验实习报告、毕业设计等原始材料属于专家调阅的范围,要做到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保存完好。各单位还应注意2008年2月至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评估前的有关材料的收集补充。

四、评估原始材料的整理

1.文字材料整理

所有文字材料要求分类准确,编目清楚,整齐美观,查找无误,保证评估中专家调用材料的方便、快捷。

2.声像、证书、实物材料整理

照片等声像材料装袋后分类保存,并标明内容与数量。各类证书由收集单位准备好证书复印件。获奖作品、科技作品等实物材料须拍制照片,著作、教材须复印封面和版权页,论文须复印封面、目录和正文。所有声像、证书、实物材料要列出清单。

3、电子材料的整理

除自然状态数据类中原始数据材料不便复制外,其他各类纸质材料文本均须复制两份。一份用档案盒分装留存本单位备查,另一份连同其电子文本按照规定的时间上交院评建办。

五、评估主体材料的撰写

1、自评报告

撰写自评报告要实事求是,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并客观、全面、综合地反映院、系两级教学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自评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概况、办学基本经验;办学成绩和特色;自评自建工作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自评结论。

2、自评依据

针对评估指标及观测点,按照评估等级标准和权重,实事求是地进行自评概述,确定评估等级,并提供依据,列出支撑材料目录。

3、特色报告

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学院和各二级单位要从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总结提炼学院办学特色和各专业办学特色。

4、汇报报告

汇报报告与自评报告不要重复,应从学校(系级)领导层的高度简明扼要地重点突出阐明学校教学工作的思路、目标、措施、效果。

六、评估材料整理归档工作及完成时间要求

1、各职能部门和教学教辅单位要在院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评建办指导下,落实专人负责开展评估材料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按照《东莞理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建档材料目录》、《东莞理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材料整理规范》,结合各单位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分解任务,指定专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类材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

2、各职能部门材料在2007年8月10日前,完成评估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向评建办提交专项自评报告、专项自评依据和材料目录;2007年8月中旬,学院开展对各机关部处、教辅单位开展专项评估和材料验收。

3、各教学单位在2007年8月20日前,按照《东莞理工学院系级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建档材料目录》,完成系级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并向评建办提交系级自评报告、特色报告、汇报报告、材料目录等;2007年8月下旬,学院将在组织开展系级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时,一并检查验收评估材料的归档质量,提出整改要求。

4、评建办在2007年11月30日前基本完成院级评估原始材料和依据材料的收集整理;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我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统计数据汇编、院级自评报告、自评依据、特色报告、汇报报告的初稿。

5、2008年1月份完成院级、系级评估材料的布展工作,准备接受省厅专家组预评估;2008年2月,各职能部门、系级、院级评估材料的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2008年3月,各级各类依据材料、主体材料定稿、付印和上交,相应电子材料上网。

东莞理工学院评建办

滁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第6篇

(院委„2008‟67号)

一、教学评建工作领导组 组 长:邱 克

副组长:许志才(常务)、武从云、倪 阳、汪湘水

成 员:章 浩、吴开华、郑朝贵、许雪峰、陈爱娟、诸立新、奚 昕、姚树林、张 建、胡 凤、梁 辉、江文贵、马阳明、陈桂林、倪受春、郑平建、葛秀涛、史贤华、汪才明、程家才、方志新、许建康、楼方芳、左 勤、骆宝明、杨仕军、赵万钧

根据工作需要,教学评建工作领导组下设评建办公室,同时设立办学指导思想与办学特色建设组、办学条件建设组、教学基本建设组、师资队伍建设组、学风建设组、督察组和系(部)教学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如下:

(一)评建办公室 主 任:郑朝贵

副主任:陆晓华(常务)、宋德如

成 员:吴开华、许雪峰、奚 昕、陈爱娟、姚树林、张 建、王诗根、诸立新、李 银、王小婷

(二)办学指导思想与办学特色建设组 组 长:余在岁 副组长:吴开华

成 员:郑朝贵、倪晓林、陈爱娟、许雪峰、诸立新、李正红

(三)办学条件建设组

昕、江文贵、成 员:其他系领导、教研室(实验室)主任、教学秘书、团总支书记、辅导员、教务员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滁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迎评促建”

工作组织机构工作职责

1、教学评建工作领导组

(1)领导全校教学评建工作,研究决定评建工作中的重要事项;(2)审定学校评建工作方案、阶段任务和自评报告、院长报告、特色报告等相关材料;

(3)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布置工作,总结交流,指导、监督和检查评建工作;

(4)研究提出需要院长办公会或党委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2、评建办公室

(1)贯彻落实学校评建领导组的工作部署,协调各专门工作建设组及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

(2)制定评建工作方案及工作计划,分解评建任务,落实目标责任,细化工作安排,编印教学评建工作简报;

(3)部署、检查各系(部)、各单位的评建工作,组织开展校内专项评估、自评及预评工作;

(4)及时汇总评建情况,研究和解决评建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

设计;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开出;实验室开放;

(4)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岗位职责,教学管理队伍结构与素质,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管理研究等方面工作;

(5)质量监控。教学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与规范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措施;

(6)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考试课程及考试资料的归档与质量分析;开展大学生技能训练及学科竞赛;

(7)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落实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的执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及相关材料收集、整理、归档;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奖及质量分析;

(8)体育。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测试(具体测试工作由体育系负责);

(9)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的实施;“质量工程”成果对教学支撑效果分析;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实施及成效;

(10)认真做好教学评建工作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6、师资队伍建设组

(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成效;

(2)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学缘、地缘),生师比,学科专业分布状况分析,外聘教师的聘用;

(3)主讲教师和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落实;(4)教师科研、教研、获奖等;

(5)认真做好教学评建工作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咸宁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材料工作要求及规范 第7篇

一、预评估工作基本情况

为了检验我校本科教学的质量,更好地推动我校本科教学评建工作的顺利开展,6月10日-14日,我校接受了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预评估。在此期间,由省内外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行10人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嘉应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组由以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刘鸣教授为专家组长、陕西长安大学副校长翟振东教授和江苏徐州师范大学副校长王超教授为副组长,专家成员包括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沈孝本教授、福建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林华东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黄理稳教授、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冯邦彦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谢幼如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院长刘岩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陈启买教授等10位省内外评估专家组成。本次预评估工作得到了广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泰岭、高教处胡振敏处长、评估中心许金招主任的亲临指导。梅州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陈卫平副市长参加了预评估开幕式,市政府副秘书长蓝汕兴参加了反馈会。考察期间,专家组认真审阅了《嘉应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嘉应学院自评依据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支撑材料;听取了程飚院长关于嘉应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报告;观看了关于学校发展的专题录像片;考察了IT教学重点实验室及计算机、物理、化学、电子电工等相关实验室、实习基地;考察了客家研究院、图书馆、梅州市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教育技术中心、信息网络中心、体育场馆等主要公共教学设施;考察了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等学生基础生活设施;走访了16个系及计算中心、社科部、大英部、师能室等4个公共教学单位和评建办、党委办、院长办、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团委、后勤处、设备处、科研处、宣传部等11个职能部门;召开了校领导座谈会、中层干部座谈会、青年教师座谈会、中老年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5个座谈会;随机抽样考查了100位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20位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10位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15位学生的师范教学基本技能、数学系5位学生的大学物理基本实验技能、化学系8位学生的物理化学实验技能。专家组随机听课34门次;抽查了37门课程的5981份试卷;抽查了331份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并对78份进行了认真的评阅。

在上述考察工作的基础上,专家组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

嘉应学院首先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是明确的,思路是清晰的,学校的发展定位也比较准确。嘉应学院作为一所具有93年办学历史、具有客家优秀文化传统的省市共建普通高校,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梅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不断更新办学观念和办学思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注重素质教育,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自身发展规律,发扬“勤俭诚信、立己树人”的校训精神,结合地方发展和学校实际,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2000年专升本以来,学校取得下列成绩:

1、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规划。

2、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效显著,学校贯彻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认真开展自评自建工作。努力拓展办学空间,逐步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3、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注重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坚持引进、培养、外聘、返聘四结合方针,坚持感情、事业、待遇、环境和政策留人的原则,采用新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和教师培养制度,“千、百、十”人才工程和青年硕士化工程等举措,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基本上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4、学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明显。学校结合广东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发挥师范教育的优势,制定符合学校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加强了教学质量管理,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服务意识及业务水平;积极开展教学管理改革及教学研究,建立健全了比较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5、积极推进校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基本形成了自立自强、刻苦耐劳、质朴守信的优良学风,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活跃,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题外话:这一点专家们感受比较深,吃饭时候,包括听课时,有2位同学,一位是汕尾,1位是揭阳的,专家问为什么不考韩山师院,要来读嘉应学院,是否是是舍近求远?这些学生对专家回答说,不是,他们的父母认为,嘉应学院的学风、校风非常好,他们就奔这来了,来了以后,切实感觉到嘉应学院有良好的氛围,不管是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学校对他们很好,他们愿意到嘉应学院学习。所以,专家们确实为我们学院的良好的学风感到高兴,也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敬意。)

6、专家们认为,学校在这几年和长期办学的历史中,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的地方,例如,在客家研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与同类学校比较起来,确实显示了一些有特色的工作。

在此基础上,专家们建议和希望:

1、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着力提升教学与管理水平。

2、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努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学科建设、营造学术氛围,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

4、进一步重视技能测试水平的提高。

在这次预评估中,专家认为听课优良率为67.6%,33.4%为中等水平;学生师范生技能共15位学生,其中有2个学生为优,7个为良,6个为中等水平,优秀为13%,良好46%,中等41%;英语30人次,优良率为23.3%,及格率为53.3%,不及格为23.4%,计算机技能测试优良为3%,中等为23%,及格为50%,不及格为24%;大学物理实验5位同学按A、B、C、D、E五个等级来分,A为0,B有1个同学,C有2个同学,D有1个同学,E有1个同学。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各项技能测试的优良率太少,尤其是英语、计算机和实验技能的不及格率较高,技能测试水平还有待提高。

在专家预评估反馈大会上,张厅长认为这次预评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张厅长首先肯定了我们学院发展的成绩,如“九五”期间上本科,“十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他认为嘉应学院本科教学的成绩是明显的,但也要正视不足和困难,对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一要认真学习领会,二要大力进行有针对性整改。整改搞好后,我们的评建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通过预评估取得的收获

这次预评估完全按照正式评估的程序和要求来进行,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直接指导和梅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这次预评估过程中,各个专家深入学校各个场所进行全方位考察和指导,帮助学校总结成绩,发现问题,从总体上来说,这次预评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于省教育厅、梅州市政府和学校党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评建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和预评估指挥部的统一协助,各系(室)、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支持,这次预评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达到了以下目的:

1、进一步熟悉了评估程序和步骤。在这次预评估中,评建办根据教育部的评估工作程序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预评估工作方案。在这个方案中,所有的程序如从专家考察日程表、路线图到技能测试和各类座谈会的召开都完全按照正式评估的要求进行。通过这次预评估,我们基本上对整个评估程序和过程都有了亲身体验,虽然个别环节有待改进,但总的预评估方案是行之有效的,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认可,也在预评估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预评估的成功。这次预评估取得的宝贵经验对以后的正式评估具有重要的作用。

2、发现了问题,明确了努力方向,增强了信心。通过这次预评估,发现了很多我们以前没有注意或不够重视的问题,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通过这次真枪实弹的演练,对我们以后的整改和正式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张厅长和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学校的评建工作效果和本科教学工作成绩,使我们增强了工作信心。

3、凝聚了人心,锻炼了队伍。

在这次预评估中,绝大多数单位和个人都能以学校利益为重,自觉以预评估工作为中心。很多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人员自始至终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有的连中午都没有回家,买盒饭在办公室吃,随时等待评建办的指令和专家的随机检查。

这次预评估之所以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各个工作组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在这次预评估中,学校成立了预评估指挥部,由李俊夫书记和程飚院长担任总指挥,副院长邱国锋和院长助理李友文担任副总指挥,统一指挥全校预评估行动。指挥部下成立了接待与会务组、联络协调组、宣传报道组、环境整治与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等五个工作组。各个工作组均能按照评建办制定的预评估方案,各负其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评估任务。各个工作组的同志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对12月份的正式评估有极大的帮助。

三、存在的问题 这次预评估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以后的整改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预评估,我们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新发现的问题,也有长期存在、久拖不决的问题;既有认识问题,也有方法问题;既有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也有评估材料中的问题。

1、认识问题。绝大多数系(室)或部门对这次预评估高度重视,并积极行动,全力以赴做好预评估工作。但也有些系(室)或部门对这次预评估还不够重视,认为只是一次演练,抱有侥幸甚至轻视心理。具体体现在工作不仔细,不扎实,致使在这次预评估期间个别系出现教师迟到甚至推迟上课,学生迟到或在课堂上睡觉、接听手机等违纪现象。化学系有一位老师擅自推迟半小时上课,被预评估专家当场发现,在预评估专家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地理系在接到大学英语技能测试名单的通知后,少通知一位学生参加测试。外语系一位青年教师在参加座谈会时迟到;体育系有几位学生上课迟到,其中有两位甚至迟到十多分钟,而且上课时有的学生在打手机,还有一些学生在睡觉。中文系有一位学生上课迟到。个别系的教师和学生在参加座谈会时,发言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不考虑学校的整体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材料有待进一步完善。我校目前的评估材料盒有173盒。从总数来说,数量偏多(很多学校才100盒左右),而且很多盒子里装的材料内容针对性不强,支撑材料不能很好地说明要支撑的内容。有些部门在准备评估材料时,存在敷衍应付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数据不准,论据不充分。有些部门为了图省事,干脆把整本书都放进盒子里,实际上这本书只有其中的一篇文章或一小段文字能真正支撑某个指标。此外,学校自评报告和院长报告应继续完善。

3、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问题。在这次预评估中,有些单位的领导对学校整体情况不了解,导致专家提问时不能够准确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家的印象。在会务与接待上,虽然各个工作组非常努力,但由于经验不足,各个工作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够,彼此配合不够默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4、教学管理和建设问题。在这次预评估中,学校的教学管理与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方案需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执行不够落实,有些该开的基础性实验没有开,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如在专家抽查的某系02级一个班的8份毕业论文里,有6份论文的题目与实际提供的论文题目不相符,专家认为这明显是教务部门管理上的问题所致。此外,还有四项教学经费不足、生师比高和仪器设备值没达标的问题,今后应大力加强整改。

咸宁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材料工作要求及规范 第8篇

一、实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元评估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提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元评估问题, 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评估标准的模糊性。

教育评估的标准是指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影响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采用的标准和尺度。教育评估的标准, 就其结构而言,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即效能标准、素质标准和职责标准。效能标准包括效果标准和效率标准两种。效果标准是指以工作效果的好与坏、优与劣进行评价的标准。效率标准是指以工作效率为指标的评价标准。职责标准是指以评价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情况和完成职责情况为评价标准。素质标准是指以承担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为标准。就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而言, 评估的标准是模糊的。这种标准的模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评估指标体系中, 并没有明确每个指标都采用什么标准来评价, 实际工作中只能靠专家自己来把握;另一方面, 由于有些标准的操作性不强, 专家在使用标准的时候, 对标准有不同的理解和把握。

2. 指标体系的操作性在本科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中, 共有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44个观测点。

在这些指标或观测点中, 有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如师生比的要求、四项经费的要求、教学仪器设备以及图书要求、师资队伍的学历、年龄结构等等, 而有些则操作性比较差, 如涉及教学效果、教学管理、特色等问题。操作性强的指标, 评价起来比较客观, 操作性差的指标, 不同的专家进行评定时, 结果难以客观。

3. 评估专家构成的复杂性。

对全国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办学水平进行评估, 规模之大、范围之广, 历史上是没有的。如此大规模的评估, 势必要组建一支庞大的评估专家队伍, 仅2005年公布的第一批专家库就有1369人, 实际上现在的专家远远超过这个数量。这些专家来自不同的单位, 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由于专家的工作经历不同、教学管理经验不同、专业学术水平不同, 因而, 不同专家对评估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则存在差异。对评估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不同, 则是评定一致性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4. 高等学校的多样性。

全国本科院校700多所, 涵盖了所有的学科和专业。从办学层次来看, 有的学校以本科为主, 有的学校则以研究生为主;从办学类型来看, 有的学校是教学型的, 有的学校是研究型的, 也有的学校则是教学研究型的。从学科和专业结构来看, 有的学校是综合性的, 而有的学校是单科性的, 有的学校则是半综合性的。从办学的历史来看, 有的学校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 而有的学校则是近几年才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学校, 其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是不同的, 因此, 应该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而目前, 由于还没有能够完全进行“分类指导”, 因而, 用统一的标准对所有学校进行评价, 本身就会导致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差, 势必带来评价的公平性问题。

5. 评估方法的模糊性。

在评估中, 采用什么样的评估方法, 直接影响评估的结果。就教育评估的方法来说, 主要有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三种。绝对评价是指事先确定一个“绝对”的标准, 所有的评价对象都与所确定的这个标准进行比较, 看是否达到这一标准, 而评价对象之间则不做比较。从理论上说, 无论学校是什么层次以及哪种类型, 只要达到标准就通过, 达不到标准就不通过, 结论只有通过和不通过两种。相对评价是指以所有参评学校的平均水平为标准, 主要目的是进行评价对象的相对地位比较, 通俗地说, 就是要将参评对象排队, 看谁最好, 谁比较好, 谁最差。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内部进行比较, 可以是纵向比较。比如, 该学校的办学水平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也可以是横向比较, 看参评对象的各个方面, 哪个方面发展得好, 哪个方面发展得差一些, 即考察参评对象各个方面发展的均衡度。就现在的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来看, 既有所谓绝对的标准, 也有相对的比较, 也关注参评学校近几年来的变化, 这样的评估方法, 会直接影响到评估的客观性。

6. 各种心理效应的影响。

就评估专家而言, 在评估工作中, 会受到各种心理效应的影响。这些心理效应是潜在的, 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评估专家的评估行为, 使得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出现问题。这些心理效应的具体表现为: (1) 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的作用, 是指第一印象对专家的影响。 (2) 光环效应。评估中的光环效应是指评估者对学校某一方面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 将此评价性印象泛化, 推演到其他方面上去的心理倾向。 (3) 个人的风格偏好。评估专家的专业取向以及工作经历, 都为他们个人的风格偏好“创造”了条件。而这种个人风格偏好往往是专家自身不能很好控制而又对评估的过程和结果带来影响的重要因素。 (4) 从众效应。从众是指在群体的压力下, 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 放弃自己的观点, 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中, 由于各种原因, 就可能出现多数专家持相同观点的状况 (当然, 多数专家的观点未必是正确的观点) , 这时, 虽然某一专家有不同的观点, 但迫于群体的压力, 该专家就有可能放弃自己的观点, 而与大家趋同。 (5) 众从效应。众从效应是指迫于某些权威 (权力和威信) 的影响, 使得众多的专家屈从于某一专家的意见。

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元评估的基本准备

1. 成立元评估专家组。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专家队伍是庞大的, 可以从专家库中抽取部分专家组成元评估专家库。元评估专家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 高度熟悉整个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过程;第二, 熟悉高等学校办学情况;第三, 受过系统的教育评价学的训练, 是教育评价学专家;第四, 做人客观公正。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四个条件, 才能成为教育部元评估专家组成员。

2. 尽可能将评估指标体系操作化。

为使评估过程更加客观, 为使评估结果更加有效和可靠, 应将评估指标体系更易操作, 至少原则应该更清晰。鉴于学校的层次和类型以及学校的定位不同, 应该将“分类指导”作为评估的最重要的策略。

3. 重新审视和分析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本科教学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20字方针上, 即“以评促改, 以评促建, 以评促管, 评建结合, 重在建设”。同时, 评估还要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三个符合度”, 即:第一, 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要求和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合;第二, 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确定的目标是否相符合;第三, 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学校定位和目标是否相适合。基于这样一种理念, 本科教学评估中没有学校之间“比”的成分, 因而不能采用相对评价的方法, 而应该采用绝对评价的方法;既然是绝对评价, 就不应该有什么优良中差之别, 只能看目标是否达成, 即只有通过和不通过。由于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同, 因此, 评价的标准也不应该相同。也就是说, 应该有分类的标准, 进行“分类”指导。这里的“分类”即应该考虑不同层次学校的问题, 也应该考虑不同类型的学校问题, 还应该考虑不同性质的学校问题。

4. 建立元评估专家随行监控机制。

开展元评估工作, 必须建立起元评估的机制。要建立元评估的机制, 首先应该让更多的专家理解元评估的意义, 接受元评估的理念;只有评估专家理解了元评估的意义和价值, 接受了元评估的理念, 元评估的机制才能建立起来。机制建立起来, 接下来就是操作层面的问题了。操作层面包括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的问题。就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元评估而言, 技术层面的问题不是大问题, 现在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技术为评估的技术层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而最难于解决的是理念层面的问题, 也就是说, 更多的人还不能理解元评估的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三、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元评估的基本策略

1. 元评估专家组与评估专家组同时进校。

从理论上讲, 对评估的再评估可以在评估专家组对学校评估结束后, 再派元评估专家组进校对评估专家评定的客观性进行再一次的评估, 但这样做往往是不现实的, 至少, 参评学校承担起来会有更大的压力。从现实的情况看, 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元评估专家随评估专家组同时进校, 对专家的评估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发现问题的时候, 适时进行调整。

2. 元评估专家组与评估专家组考察相同的对象和内容。

元评估专家随同评估专家进入评估学校以后, 对评估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监控, 因此, 元评估专家应尽量与评估专家考察相同的对象和内容, 只有考察对象和内容具有相同性, 元评估专家才能够对评估专家评定的客观性做出有效判断。另外, 元评估专家考察的内容也可作为评估专家考察内容的补充。

3. 对评估专家与元评估专家评定的一致性程度做出评定及监控。

评估专家在评估学校所获得的信息是基础信息, 元评估专家所获得的信息是监控信息, 如果两组专家依据各自获得的信息做出的评价结论是一致的, 就可以认为评估是客观的, 如果两组专家的评估结论出现了不一致, 就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调整相应的结论。

摘要:第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加强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有效性的研究, 以保证评估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 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基于以往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问题, 要进行元评估。

关键词:本科教学评估,有效性,元评估

参考文献

[1]刘尧.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与现状述评[J].高等教育发展与评估, 2005 (05) .

[2]王蕾.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与大学文化的提升[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06) .

[3]刘献君.论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办学特色[J].教育科学研究, 2004 (06) .

[4]许茂祖.对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不健康心理的分析[J].交通高教研究, 2003 (05) .

[5]朱悦龙.本科教学评估评什么[J].煤炭高等教育, 2005 (05) .

[6]赵莉华, 等.本科教学评估实践面临的问题及启示[J].中国林业教育, 2004 (01) .

[7]王守宏.对建立高校本科教学评估长效机制必要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2006 (01) .

[8]袁银南, 等.试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复杂性和有效性[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0) .

上一篇:证明档下一篇:新年图片展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