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经验总结

2024-05-22

初中生物教学经验总结(精选8篇)

初中生物教学经验总结 第1篇

初中历史教学经验总结

我是一名历史老师,在这个岗位上已有二十多年的经历,在这二十年的教学历程中,与学生在一起,我总的感觉是非常的快乐!同时我也感到要教好历史这门学科,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爱学生,相信学生。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是学生一生的行为习惯、性格品德的重要形成期。作为教师,我们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养成。看着他们在我们身旁茁壮成长,由幼稚到成熟,我感到非常的高兴。我热爱学生,喜欢他们的活泼乱跳、童言无忌,也能包容他们的一些过错,莽撞行为。课堂上我 会和他们真诚交流,课下喜欢和他们聊天,听听他们的小烦恼,分享他们的小快乐。学生犯错,会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有了一点点进步,我会在课堂上大力渲染。因为热爱学生,我获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我的学生也大都喜爱历史课。

二、认真备课,平时多看与历史有关的期刊杂志、影视作品,还有网络资料。有助于我对某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更全面、更具体的了解。这样讲课时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备课时,我会注意如何让学生树立整体的知识框架,在讲课时,帮助学生分析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他们的思维能由浅层慢慢深入,通过教师的讲解,能让学生有所懂,有所思,有所悟。讲课就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更浓。历史是一门讲述以往的课程,但我会时时关注新的学术动态,新的研究成果,讲到相关内容时,会让学生了解这些新动向,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去研究历史。

三、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多向组内、组外经验丰富的教师(班主任)请教。当教师最忌闭门造车、孤陋寡闻。多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听专家讲座,可以及时吸收、借鉴他人优秀、独到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也可以了解其他学科的最新知识(因为历史与其他学科都是有联系的),便于我们上课时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多向组内、组外经验丰富的教师(班主任)请教,可以学到他们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和对突发问题的处理方法,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联手对问题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四、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历史课讲的是过去的问题,有些学生不一定感兴趣,他们只对现实问题感兴趣。但今天社会上发生的许多问题都是与历史事件相联的或者相似的,如当今巴印矛盾、俄格冲突、台湾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等。如果我们教师了解了这些热点焦点问题,再带入课堂结合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

五、注重自身形象,提高个人修养;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很难想象,当一个蓬头垢面或穿着随便的历史老师无精打采地走进课堂,教学语言又毫无抑扬顿挫,学生会好好地听课?相反,当一个历史老师面净发整或穿着整齐,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即使教学语言平淡无奇,学生恐怕也会好好听一段时间课的。所以我们老师应该注意自身形象。要提高个人修养,只有多看社会学书籍和教育教学书籍,“腹有诗书气自华”。另外,平时多关心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样的历史老师自然会深受学生的敬畏,他的历史教学自然也就好进行了。

六、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新课改的理念。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学生也有很大的变化,国家新课程改革正在进一步推进,教材、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教师仅凭以往的教学经验,是难以适应现在的教学。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更新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研究。努力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态度转变。由注重识记历史知识到注重提高历史思维水平和理解运用能力的转变。

经验不是万能的,但有这些经验做指导,能让我们在教学中少走弯路。经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只要抱着乐观的心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我们肯定会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不断地推陈出新,我们的历史教学才会不断地进步,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的喜欢历史,主动去探究历史、感悟历史,才会喜欢上历史课。我们的历史教学才会继续焕发生机,充满活力。我们自己才能成为快乐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

初中生物教学经验总结 第2篇

2012——2013学

根据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可采用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每一课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理都积极征求同组的其它教师的意见,向他们学习如何处理教材的重点。在学习方法上,多听其他政治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边记,学习其它教师处理教学内容的方法,克服自己的不足,现实生活是动态的,复杂多变的,往往不能简单套用书上的事例来解决现实问题。

所以只停留在分析别人的水平上是不够的,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思想品德课上的认识。

初中英语教学的几点经验与总结 第3篇

笔者认为初中英语教学可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这里所说的集中, 即首先运用3个左右的学时, 集中识记26个字母, 其间穿插一些日常英语用语和简短易学的英语歌曲, 内容基本上跟教材相符;其次, 用2~3周的时间进行字母、音素和音标的教学, 教学重点放在了解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上, 明确各自在拼读单词中的作用, 完成48个音素、音标及其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 使学生初步过发音、拼读关。同时, 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 掌握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正确方法识记单词 (可以是生词表上的部分单词, 特别是一些有读音规律的单词) , 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拼读的能力, 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最后, 进行分散教学, 即按照教材所编的教学任务施教, 以达到在教学中进一步分散巩固前面所学的字母、音素和音标, 切实形成熟练的拼读能力, 并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单音部分的其他内容。

2.分层教学, 因人施教

分层教学就是“因人施教”。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笔者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 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笔者釆用分层教学法, 将学生分成A、B两层进行英语教学, 对两层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例如课文中有大量单词和词组, 还有重要的句型, 所以背诵课文对于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很有必要。对B层学困生, 只要求他们掌握基本单词和词组, 理解课文, 能使用简单的英语句子就行。只要求背诵或熟读重点课文。听力和阅读部分只要求达到及格水准。 对A层学优生, 要求他们在单词词组的默写上尽量做到全部拼写正确。在小组活动中担任组长, 承担较多的听说任务。每篇课文都要会背, 增加一些有难度的听力、阅读和写作训练。作业也适当分层, 减少B层学生的作业量, 只完成最基础的口头和书面作业。增加A层学生听说读写的作业量。这样通过减少或增加学生压力, 帮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就是“成就动机”, 是推动各层次学生取得进步的巨大动力。

3.关于听说课

3.1设计听说 课设计活 动前 , 教师要深入 钻研教材 , 认真分析教材的结构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制定要明确、具体、 全面。听说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有听力理解技能提高目标, 语言知识感知、学习、运用口语能力提高目标。同时兼顾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渗透。

3.2听说课的时间分 配要合理。一节课的时间极其宝贵 、有限。教学设计中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与使用效率都是值得教师重视的。 教师对各个环节时间的设计和把握是教学技能的一个方面。为提高时间把握能力, 教师课前要周密地思考, 严密、合理地对各个环节所需时间做出设计。

3.3听说课的 活动要形 式多样、互 动性强 , 调动学生参 与活动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听说课设计的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

4.利用英文歌曲, 充分了解教学对象

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年龄不是很大, 大部分学生好动, 思维单纯, 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充满好奇, 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抱有新的希望, 渴求在新的环境中习得新的知识, 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八九年级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听懂英文歌曲或是看懂简单的原版英文电影, 能借助语境克服部分生词障碍, 理解大意。学习英语要背要记的内容特别多, 对于枯燥的记忆、背诵而言, 学生更喜欢直观、形象的语言, 从心理上乐于跳出传统的授课方式, 享受丰富的网络资源带来的乐趣。

5.巧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强化英语教学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 通过多媒体丰富多彩的演示功能,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出来, 特别是在教授一些复杂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时,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与之相符的情境, 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音频视频播放等真实具体的方式展现出来, 学生在各种感官受到不同程度刺激的情况下, 接受了图像、声音、视频等多方面的信息, 在较真实的环境下, 理解、分析并运用英语, 让学生学得会、用得好。如:在教学“I am watching TV”时, 遇到英语中的现在进行时时态。教师可以在新课呈现阶段, 将含有现在进行时的Flash视频素材展示给学生, 学生在Flash播放的歌曲的歌词中感受现在进行时的结构, 并初步感悟其用法, 然后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 使学生自己总结出这个时态的用法、结构等知识点。接下来,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下操练现在进行时。在本课总结阶段, 可以为学生播放英文歌谣, 使学生在快乐而又促进记忆的情境下掌握时态。传统英语语法教学往往是以教师讲授讲解为主, 学生觉得枯燥且理解得也不透彻。而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重难点的学习, 就大大优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说教式所能达到的效果。

6.化整为零———分组教学

因为班额大, 初中生在心理上有较强的求知欲、表现欲、求成欲等特点, 我们可以把全班学生大体按座次编排成学习小组, 并对每组学生序列进行编号, 注意上、中、下各层学生的组合搭配, 每组设一个组长。每节课都要以小组为中心进行会话、表演、讨论, 最后归纳总结, 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 同时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成绩不太好的学生, 使其所学语言知识与能力得以巩固。小组展示结束后, 评出优胜者并予以鼓励。在记分时, 分数分为纪律分和表演分, 以便更好地控制课堂纪律。为了获胜, 学生会在每次课前自觉预习, 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 学生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学习的积极性得以调动 , 学习的热情得以激发 , 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得以施展。

7.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体验

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 教材是学生学英语的主资源, 但如果“以书为本”, 照本宣科, 那么学生的语言思维就会被固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 造成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严重脱离。在新课改浪潮的冲击下, 我们要实现语言实践过程, 就要留心周围的生活, 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 做教材的“开发者”, 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尽量使内容贴近学生, 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质疑, 进行探究。

初中化学教学经验总结 第4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习方法;主体;探究;创新

我是第二次教初中化学,各方面经验还有很多不足,这是我对自己以前的教学进行的一些反思。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上,促使学生超前思维,形成向教师(包括课本)“挑战”的态势,把教师的“授”让给学生“讲”,教师来评,使学生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激活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教师的角色意识要进一步转变。

二、培養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探究教学方法,以课本上的化学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而化学更是一门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人的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化学,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可看成是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化学史。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可用如下形式进行课外化学实验活动:一是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等;二是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定期举办化学晚会,开展化学游戏活动,通过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以适合中学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巧,培养创新能力。

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妙,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世平.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中旬,2010.

初中政治教学经验总结 第5篇

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听到有的政治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问题,我讲了好几遍,学生还是理解不透。”究其原因,这与教师的“讲”大有关系。如果教师的面孔冷冰冰——无情;教学内容干巴巴——无味;教学方式孤单单——无趣;理论脱离实际——无信,那么导致学生昏沉沉——没劲,也就不以为怪了。

怎样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怎样激发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巧学的积极心态?为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冯家初中全体政治教师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其中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总结政治课教学

过程中的成败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备好课。备课,不仅备教材、备知识,也要备教法、备学生。备知识,就要自己对所教学科有整体的认识,了解自己所教学科一学期内的全部内容及重点和难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备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了解其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情况。之后,在明确一学期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写出有质量的、适用的教案。这是上好每一课的第一步,也是基础的一步。

其次,组织好课堂教学,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是关键,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因为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而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我认为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化。政治课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所以很容易用简单的语言说明教学内容,但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衔接。比如讲“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怎么办”这个问题时举一个例子“假如你的自行车被人偷了,你还知道是谁偷的,你怎么办?”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让其说出理由后归纳:怎么做是合法的,怎么做是不合法的。问题自然就明白了。二是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经常采用“虚拟剧场——情境表演激兴趣”、“直播现场——实话实说导结论”、“模拟法庭——活用知识促思维”、“学生论坛——各抒己见增自信”等形式,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还是上述的例子,先假设学生自己是当事人,请学生说出自己的实际想法,然后结合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其做法的可行性,学生的兴趣自然会提高,都会参与问题的讨论中,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自然会好。这样的政治课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事例来自生活,其可信度大大增强,易于被学生接受。三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堂好课不仅是教师讲的好,还应该是学生学的好。所以教师应极力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让所有的问题和提问都围绕自己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展开,还要让展开后的讨论不跑题、最后自然结束,归纳到课堂教学内容上;同时,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轻松有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再次,做好课堂小结。有了好的开头,还要有一个好的结尾,避免虎头蛇尾,才是一堂较完整的好课。这不仅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且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是重要的一步。千言万语,终要有一语道破中心的一句,既是一个简单的巩固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关键。每一节课将要结束时,简短的小结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堂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所以,小结的语言要简短,内容概括全面,重点要突出,化解难点。也可 让学生归纳后,教师再补充完整。

总之,要上好一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认真去做,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要目标明确,准备充分,注重过程,重视结果。

初中政治教学经验总结 第6篇

朱丽

1、精心备课。

(1)备教材,根据历年来中考的侧重点,对教材知识加以整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

(2)备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况及学习能力等,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做到分层教学。

(3)备能训,能力训练是我们手头非常重要的资料,课前我们先做一遍,挑选一部分必做题供课堂使用。

2、前粘后联。

初三政治的新授课一开始就应与中考相连接,一方面可以给学生营造中考的氛围,同时无形中也可提高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第二课责任时,可适当补充弘扬正能量的相关知识,包括材料的选择(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人物、最美妈妈、最美女教师、最美中学生等等),问题的设置:(1)优秀品质(2)体现的观点道理(3)如何学习(4)及启示。以及如何应答,这样就可以把七年级第1课的生命、人生价值,第2课的青春、理想,第4课的学习、受教育,第7、8、9、10课的自信、自立、自强、不畏挫折、意志坚强,第17课的真善美,18课的行为与结果,八年级第1课的孝敬父母,第5课的合作,第10课的团结,第6课的诚实守信,九年级第1课的公平正义,第2可的责任,第12课的有价值的人生追求等内容相结合,紧扣中考真题,提高学生的应答能力。

3、渗透做题方法

政治这一学科无外乎就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教会学生正确的做题方法,会事半功倍。这要求我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挤时间了解学情,选择题:(1)注意几个逆向型选择题(2)组合式选择题教会学生学会排除法加比较法(3)注意选项中的迷惑选项,指导学生精准把握教材知识,做题过程中留下痕迹改过来(4)注意一些典型的错误表述,如根本、彻底、杜绝等字眼

4、融洽师生关系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第7篇

时光荏苒,转眼间,从事教学工作已十二个年头。从毛头小伙子变成了学校一线骨干教师,我回忆这十二年来,常常问自己:我在教学生涯中积累了哪些心得体会呢?又有哪些可以用来指导我以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经验呢?此时深夜的灯光下,将我之所谓经验剖之于众,供专家们的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一、语文的教学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民族精神的外化,所以语文教学应以文化传承发扬,各民族精神的感悟学习为目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挖掘教材中文化的内容,人类的精神情感,让学生体会感受,从而让文化、思想的精髓不知不觉地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去积淀成文化素养,优良的精神境界,美的艺术的追求等等。老师们不该让语文教学仅仅变成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应试的工具。如果那样,文化的美将荡然无存。

二、现代语文教学是大语文的教学,不公包含文学、文字、表达写作,也包括实际生活的种种文字的运用。在这种大语文观的背景下,我认为,在注重文化传承,精神情感的

体悟的同时,语文的实际运用也不能荒废,也就是常说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口语交际,综合性运用,应用文体的写作等等,让学生既能走进文学艺术的殿堂,也能融入现代生活的潮流,具有较高社会生活实践能力。

三、语文学习是思想的学习,情感的流露。要想学生能进入课文中描绘的种种世界,没有轻松、活泼、自由的环境是不可能。因此,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是放下架子,平等和蔼宽容地对待学生,为学生卸去许多老师带来的压力,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气氛;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个体,把学生们当成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精神,而且敏感,固执的大人来看,课堂上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允许甚至是赞赏他们的过错,奇思怪想。十二来,我没有看到一个成天板着脸、很严肃地上语文课,把学生只当作一个个没长大的小屁孩的老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能获得很好语文教学效果的老师。

四、语文教学是思想精神的绽放,是情感的宣泄,是美与丑的感悟,需要学生精神的活跃,思想的亢奋,活动的奔放。因此语文教学需要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活力,切忌死板僵化。天天、年年、一副脸孔的教学模式,再专心、再敏锐的学生也会疲乏,自然失去了课堂的活力,而变得思维懒散、死气沉沉。哪里还谈得上教学的效果呢?

其实,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只需要我们稍稍改变教学的手段,追求点课堂教学的差异化就行了。

五、语文教学也是知识点滴积累的过程,技能、素养逐步养成的过程。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夯实基础,早下手、勤积累、抓反复,毕竟语文知识的丰富、文化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短期强化就行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每一天都应采用一定办法让学生去积累字、词、句的知识,去掌握常规的语法知识,形成朗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所以语文教师在起始年级,就应该设置好知识积累,素养形成的手段和方法,然后三年坚持不懈地贯彻实施,不半途而废,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语文的知识面、涵盖面很广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广泛拓展,而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课文。学生在拓展中体会、比较、丰富,拥有广阔的知识面和深遂的理论深度。我在教学中,为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并检查实施,力求每个孩子都去读课外的名著名篇;也常常印发与教学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文学常识,同类文章比较,语法知识,美文赏析,不同观点等等,去丰富他们的知识,活跃他们的思维;也常常采用剪报、手抄报、积累本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在他们自己查、自己设计、自己制造中学会知识,形成感悟,获得深刻的体验等;我也坚持让学生每周写篇随笔的作法,这既是训练写作,也是积累素材,还是锻炼思维的好

方法。这些课外拓展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七、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众多学生的“短板”。众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先从理论角度讲讲怎么怎么写,然后出个题目让学生写,再评改、评讲。这种传统方式的继续沿用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许多不适合现代学生的心理、习惯的地方,它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老师的讲解、评点成为了他们思维、认知的一个参照、一个标准,这是束缚学生的。陶行知曾说过:“老师改一百篇作文,不如学生自己改一篇”。这句话其实强调的是学生自由思想,主动实践的重要。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一般不讲写法,不说思路,不在学生评点之前评点。我采取的方式是:

1、先出一个作文题目,让同学思考并列提纲,然后大家交流讨论,交流讨论的内容包括:审题,切入点选取,立意,材料、结构等等;

2、先出一个题目让学生课外写篇文章,再选一堂课,将两三篇优秀文章与两三篇问题作文在班上朗读,由学生自己评析,老师只作适当点评和补充。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这种方法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兴趣与动力,能让学生自主写作、自由思考与表达,能促学生形成能力的有效方式。

八、现行初中语文教学有中考考试的任务和压力。一个优秀的负责任的语文老师还应该研究考试动向,总结答题思路和技巧,以指导和锻炼学生。新考试动向的把握,答题思

路和技巧的简要准确地概括提炼,往往能使学生学习应考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上不成熟的见解,贻笑大方,只能作为我一个普通老师的一般想法,恳请专家们指正批评!

班主任、年级组长工作经验总结

班主任、年级组长是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主要实施者。他们的工作实效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关系学校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效果,关系到众多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班主任的成长极为重要。我在任班主任和年级组长期间感触至深,得到几点体会。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道德素养直接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又作用在学生身上,影响学生的成长。在师与生的单向关系中,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职业操守的守与弃,负不负责的态度,待学生的爱与公正与否,都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模仿、在学习、在受熏陶,或是在厌恶,或是在反抗叛逆,种种行为均会影响学情景交融的提高和良好品德的养成。作为班主任、年级组长更是学校德育最重要的力量,他们在学生道德养成、学业成果上影响巨大。所以每位班主任、年级组长应该有一颗始终向善向美向公正的心,应该认识自己身上有比普通老师更重的担子。

二、以爱为基础,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有自尊、有自知、有较成熟认知的“小大人”来看。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的老师总把学生当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来对待,言

语中时常夹杂些粗暴、威吓,甚至厌弃的言辞、情感,总觉得孩子无论怎样都该尊重教师,遵从老师的训诫和约束。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需知现在的中学生知识界宽、接触面也广、主体意识强,你不经意的批评、轻视或嫌烦都会在他们内心激起波澜,产生自尊或自弃,或叛逆的情感态度。同样,你的亲切、重视、喜欢、表扬、相信也会在他们的心里激起波澜,产生良性自尊、自信、自重,向善向美的情感态度。所以老师的爱,老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对学生的教育。在这里,我建议每位老师、每位班主任都应该好好地学习心理学,尤其是发展心理学知识。若能恰当地运用发展心理学中的原则方法去教育我们的学生,我相信班主任老师们会收获惊喜的。

三、以“平等”为基础,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是你平等、对等的对象来看。在教与学的角色中,师与生本来就是对等的,不存在谁主要、谁次要的问题。因为只有师生和谐自由轻松的环境,师才能有成效地教,生才能有兴趣地学。班主任老师你平等地待学生,放下姿态,不高高在上,学生才能感到轻松,愉快和亲切,也才能有兴趣,有动力地学。古人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在现代社会的今天,身为“小皇帝”的学生们,他若不亲近你班主任,你将会花费十倍的努力,也收不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我一贯反对班主任老师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居高临

下,眼中无物,“傲视群生”。因为你不尊重学生,学生也不会从心里深处尊重你;也一贯仅对班主任老师当着家长,其他教师的面数落,厌弃学生,因为这样你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损伤了学生的颜面,很容易让学生走向反抗你或自暴自弃的两极,那就毁了一个学生。这也是现代教育家和发展心理学的一贯主张。

四、“严厉”与“仁慈”相结合。班主任老师在班级中需制定一套合理、严明的纪律,并解释其合理性和遵循的必要性;然后严格地执行,做到纪律执行有据、有度、严格、公平。这是一个良好的班级所必需的。纪律的严格执行能让班集体奖罚有理有据,形成和谐、向上的班风。与此同时,班主任老师又应该“仁慈”,平时做到和蔼可亲,关心学生生活、家庭、心理、情绪变化等。班主任“仁慈”的一面是班主任亲和力的体现,是班级的凝聚力量,是师生“心换心”的前提。仁慈,让学生紧密地团结在你周围、亲近你、信赖你;严厉让班级事务管理中有法可依、有据可依。

五、积极营造浓厚班级奋进风气和文化氛围。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单位,每一个集体单位都需要一定的精神风气和良好文化氛围。良好的班级文化是班集体的凝结点,是良好学习风气的催化剂。班主任应利用板报、文化墙、标语、手抄报、演讲、辩论、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创设浓厚文化氛围,熏陶和教育每个学生。这也是班主任优

秀管理能力的体现。

初中生物教学经验总结 第8篇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一个民族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这个民族未来的发展。在这个不断进步的时代下, 国家社会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教育事业发展主导力量的教师队伍, 更要有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新课程应运而生,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又一次变革, 我国的教育发展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从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到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师生积极交流互动, 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数学, 也包括其他教学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 但是由于新课程教学改革使现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和手段与传统教育脱离, 又没有与新课改衔接上, 导致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下降。新课程改革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 制订教学目标没有真正地考虑学生, 只是形式主义

有些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的过于机械化, 片面地追求程序化, 未能将新课改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充分地融合。把师生之间的对话, 只是当作简单的问答、机械式的互动, 将知识灌给学生。

2. 数学课堂讨论混乱, 把自主变成了自留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提倡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都会采用学生自学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 盲目地、没有指导性地让学生自主学习, 造成了课堂的无效性。好多学生自己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造成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流逝, 没有掌握一定的数学思维和方法, 造成课堂的无效性。

3. 多样化的探究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数学教学课堂展开探究性的学习, 在一些非探究型的课题上, 探究性的学习被扩大化了。实际上不是所有的数学课题都需要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如, 那些概念性的、事实性的陈述类的知识, 靠理解的方式就能够掌握。所以, 数学课堂去研究那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将数学课堂效率最大化, 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三、新课堂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1. 反对形式主义, 务实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初中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积累程度是有限的, 要以接受性的学习为主。在新课程改革以后, 课堂教学依赖于形式, 表演的痕迹过重, 效率不高。所以,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与现实相结合, 建立以数学现实为主要内容的认知过程。

2. 加强课堂上的交流与合作

数学教学特别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自主探究, 加强小组合作。但是每一节都让学生小组讨论, 会影响课堂效果。小组讨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有些初中的数学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较喜欢将座位靠的近的同学分为一组, 对课堂上的重点难点进行小组讨论, 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印象。但是有些学生习惯懒散, 影响问题的完成质量。所以, 采用按照成绩分组的方法, 促进优势互补,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明确个人责任, 完成既定任务

由于有些学生懒惰, 不积极参加小组讨论, 因此, 在讨论之前制订好要完成的目标, 明确分配职责、任务, 在合作中使自己能力得到升华。有明确的目标, 就有讨论的动力, 不要让小组讨论停留在形式上。

(3) 老师及时地引导、鼓励

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 没有形成数学思维, 在一些问题的谈论中很难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因此, 讨论遇到了瓶颈,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出面来解决一些学习讨论中面对的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一些错误要及时地纠正, 正确地处理错误,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对于好的方面不要吝啬鼓励, 实施在客观公正的原则上以鼓励为主的策略。

3. 先操作后讲解, 增加题型的变形演练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教师将知识简单地灌输, 而是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 进行实践活动。在初步了解知识点之后要学做题型演练, 形成自主数学知识框架, 不要只停留在基础的层面上, 要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地构建起自我数学体系, 形成知识的理解和积累。

常言道:“教无常法, 学无常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课堂有效教学理念一直被我们所倡导, 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一直被我们反复研究, 并且是广泛实践的课题。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教学中, 改善现在的教学环境, 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 全面推行有效的教学策略, 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 使我国教育改革与实践接轨, 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摘要:新课程改革推行几年来, 已经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可, 在提高学生自主性、提升课堂效率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仍然存在着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 理论与实践出现脱节, 对合作学习、课堂讨论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着误解和偏差。主要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切入, 浅谈初中数学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及经验总结。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上一篇:根和茎教学设计下一篇:万圣节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