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野外实习个人总结

2024-07-05

动植物野外实习个人总结(精选9篇)

动植物野外实习个人总结 第1篇

野外考察植物实习总结

这一次我们要走到野外中了,我们要到山上去采集标本,进行实习了,这一次实习根本不同于以往,所以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刺激,我觉得我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因为这样的机会大学中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没机会了,我相信我会做好的!

实践地点:

江西省庐山

实践人员:

实践用具:

数码相机一台,每位成员备用记录用的笔记本和笔等

实践方法:

1。查阅现有资料,了解庐山的植物多样性及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2。实地考察,分门别类地记录,采集标本并拍成照片

3。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整理材料,分析记录成果并总结。

指导老师:

实践时间:

2009年6月5日至6月15日

图片及资料展出时间: 2009年6月16日至23日

注意事项:

1、小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做好配合

2、活动过程当中要实事求是、端正态度

3、严谨考察,详实记录

4、成员之间多交流互动,活动后期认真作好总结

实践目的:

本次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广大的同学了解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植物种类 的多样性的破坏可以引发生态性“灾难”的后果,结合生态旅游关注人与自然应有的和谐。让广大的同学乃至整个社会认识到植物种类多样性的重要,并且通过庐山生态环境的调查和开展校园图片展活动让我们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能有更大的热情和动力去保护我们的大自然母亲。另外,通过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增强了集体观念,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开阔眼界,了解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美丽的大好河山,从而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爱专业、爱祖国的情怀。

实践背景:

1。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类型复杂、植物被垂直带谱较完整的一座山地。风景区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森林荫郁,植被丰富。然而其植被破坏也很严重,尤其在山地

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段,由于人为的 因素,自然植被已经面目全非,许多珍稀的植物已经濒临灭绝,给庐山的植物多样性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江西庐山植物园在中科院植物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基地”。目前,植物园已对40科77属94种的植物实施了迁地保护,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该园新开辟了珍稀濒危植物区,以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恢复和持续发展为研究方向,在迁地保护、致濒原因、生存力、有效种群、最小存活种群、保护生物学、遗传育种、人工繁殖和驯化等方面深入研究;并进行珍稀濒危植物的回归再引种,实现珍稀濒危植物野生种群的恢复,使该园成为珍稀濒危植物种质保存基地和科研基地,为社会提供有重要经济用途的珍稀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繁育和驯化技术。目前,该园驯化成功的国外优良树种,有柳杉、冷杉、花柏、金松、欧洲云杉及一部分

珍稀濒危植物已在我国不少地区推广。

3。位于庐山北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莲花洞森林公园内违规建房成风,美丽的风景惨遭破坏。更令人震惊的是,大多数新建的别墅宾馆都没有取得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土地证。

动植物野外实习个人总结 第2篇

应动物学和植物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与学的互动,也为了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分别在8月28日到29日、10月13日、10月20日到21日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野外实习。

我们首先进行的是动物学野外实习。8月28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泉州崇武,我们在海边收集了许多的螺和各种精美的贝壳,夜幕降临,我们带着兴奋的心情踏上归途。回到住所,我们便清洗这一天的劳动成果,有西施舌、笋螺、骨螺、细角螺等等,进行分类与保存,并制作标本。

隔日,老师带领我们来到崇武中学标本馆参观。该馆收藏了大量的水生动物浸制标本,不但有鱼类,还有大量的贝类、螺类和藻类,我们在观察的同时也对各种鱼类进行了比较。这次的参观让我们获益匪浅,更加深了我们对鱼类的认识,我们也更加巩固了鱼类的分类特征、一些专业术语等理论知识。

10月13日早上我们来到集美大学海洋生物标本馆参观。标本馆是在集美大学中山纪念馆的地下一层。标本馆中陈列了各种各样的标本,带队老师给我们详细了介绍各种类型的动物。中午,我们来到厦门大学动物标本馆,该馆收藏着各类动物标本,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多种脊椎动物、部分无脊椎动物以及罕见的畸形个体和胚胎。栩栩如生的动物形态增强了我们对它外表特征的认识,丰富的生物种类使我们能更加精确地进行识别、分类。一天的努力让我们丰富了见识,增长了才干。

在这次动物学实习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动物的观察与了解,走进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及动物与环境的关系使我们对周围的许多事物充满了好奇,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同时也让我们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进一步巩固了书本的内容,也学习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会了小组协作,培养了我们科学的态度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阅历!

接着就是植物学野外实习。10月21日我们来到龙岩古田的梅花山,我们五人为一组,大家按出发前的分工有条不紊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工作。辨别、采集标本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对一株植物来说,我们一般要观察它的茎、叶、花、果实。不懂的用枝剪剪下合适大小和合适部位的植株,用标签做好标记,放入采集袋中,向老师请教。每见一棵植物,看了它的主要特征,都在脑袋里不停地收索有关它的信息,每到此时都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但野外实习就可以让我们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通过形象的记忆,加深我们的印象。

10月21日我们来到漳州和溪的乐土雨林。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采摘植物,由带队老师给我们讲解。我们一边认真听着老师介绍一路上看到的各种植物所属的科与种名,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老师认真的讲解,我们已经能够辨认出很多植物了。我们每组采集了200多种植物标本,并带回学校进行标本的压制。我们一般是制作蜡叶标本,主要有下面的步骤:整理标本、编号、压制、换纸。

这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不仅扩大和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多的认识自然界中植物的多样性,熟悉植物野外的生存环境,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激发对植物学的兴趣。通过野外实习,我学会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利用野外实习,我们得以将课堂上所学的分类原理与活材料相对应,使这些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提高了我们鉴别植物的能力。

在这短短的五天的动植物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动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的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这五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自思考、团结合作、不停探索。也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最重要的是使我们的专业知识上了一个新台阶!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等。这些不足,我将会努力的克服,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今年大三了,我要充分利用在学校的时间好好学习,不仅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升自己。

这次的实习使我学会了很多,课本上的,课本外的,我们都达到了最佳的结合。同时增大了我的见闻,扩大我的视野,更给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生命科学学院10生物科学汤**

动植物野外实习个人总结 第3篇

1 植物数字信息收集

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实习基地植物为主, 建立植物名录, 收集植物信息, 包括植物介绍和植物照片等, 构建各类数据库。数据按植物元数据、IPTC元数据、GPS元数据、EXIF元数据进行整理 (见表1) 。

以植物元数据、IPTC元数据、GPS元数据、EXIF元数据为标准, 开展数据收集, 主要收集方式及工具如图1所示。

2 植物数字信息处理软件

对收集的各类信息, 进行标准化加工, 其中文字采用Word, 图片采用Photoshop, 视频采用Premiere, 电子书制作采用InDesign等软件进行处理, 形成标准数据。利用Access构建后台数据库, 建立Web网站和WAP网站, 同时构建各类电子书进行发布, 既能进行植物检索, 又能浏览植物照片和文字介绍。使用的相关软件和制作流程如图2所示。

3 植物数字信息发布平台构成

通过软件制作的各类电子书, 放到Web网站和WAP网站上, 师生可通过互联网和无线网下载, 在各类信息终端上查询植物信息 (如图3所示) 。

由于不同的信息终端使用不同的系统和阅读软件, 制作适合iPhone、iPad、智能手机、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使用的不同类型的电子书, 供iOS, Android和Windows等系统使用 (见表2) 。

4 应用

该平台的建设与使用, 一方面减轻了学生实习中对纸质检索工具的携带负担, 扩展了检索方式和检索工具, 另一方面, 为学生快速检索、随机学习、自主学习提供了基础平台。同时可以开展网络或单机的模拟考试或正式考试, 减轻指导教师的工作量。

通过该平台的建设、使用, 也将学生手中的通讯工具、游戏工具等逐渐转变为学习工具, 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方式和途径。

摘要:在现有植物资料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互联网、无线网络、手机互联网, 利用各类信息终端构建植物信息查询系统, 为野外植物实习提供新的检索工具和直观的学习平台, 将学生手中的通讯工具、游戏工具等逐渐转变为学习工具, 增加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新方式、新途径。

关键词:植物实习,检索,系统,构建

参考文献

[1]李新华.德国大学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的案例分析及其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4) :184-187.

[2]胡国富, 胡宝忠, 常缨, 李凤兰.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30-32.

[3]王国良, 谢秋兰.植物数据库构建研究进展综述[J].江苏林业科技, 2007 (6) :37-40.

[4]王利民, 景海斌, 王彦勋, 孙宏凯, 董振超.植物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23) :11330-11332.

动植物野外实习个人总结 第4篇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 野外实习 总结 探讨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①该课程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野外实习三个部分,野外实习往往安排在前两个环节完成之后。我校从上世纪70年代建立中药学专业之初,即开始该课程野外实习,摸索出一套比较成熟的实施模式,其具体实施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 野外实习基地的选择

实习基地的选择是关系野外实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合适的实习基地可保障和提高野外实习质量,因此基地的选择尤为关键,可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交通设施便利、人为干扰影响较少、基础资料充实、自然环境优美、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大种类丰富、②便于灵活安排实习路线、具有大规模接待能力的地点。我校曾经先后在湖北神农架、咸宁九宫山、武汉植物园、江西庐山等地进行药用植物的野外实习,依据以上原则我校最终将庐山作为实习基地。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北临长江,南靠鄱阳湖,药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共有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242科803属1859种,其中野生的维管植物171科756属1027种,包括蕨类植物27科38属64种,裸子植物7科8属11种,被子植物137科710属952种。③常见药用植物有石松、江南卷柏、紫萁、贯众、庐山石韦、何首乌、益母草、鱼腥草、海金沙、千里光、金荞麦、杠板归、孩儿参、黄连、大血藤、箭叶淫羊藿、华中五味子、山鸡椒、独行菜、垂盆草、枫香树、杜仲、仙鹤草、野葛、盐肤木、紫花前胡、过路黄、夏枯草、薄荷、栝楼、羊乳、桔梗、朱砂根、野菊、刘寄奴、淡竹叶、天南星、百合、多花黄精、玉竹、粉背薯蓣等。药用部位包括了所有中药类型,有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全草类、树脂类等。药用植物种类几乎涵盖了药用植物学教材中涉及到的所有科。庐山独特的资源优势为野外实习的顺利和高质量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2 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2.1 物质准备

预先整理准备好实习期间所需物品,主要包括教学物品,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庐山植物志》、《药用植物学》等工具书;标本采集制作过程中所需的枝剪、锄头、采集袋、标本纸、标本夹、吸水纸、号牌、GPS、相机等;必要的常用药品和常用急救医疗装备;个人生活物品和必要证件等。

2.2 思想准备

实习前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召开野外实习动员大会,让学生明确野外实习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端正实习态度;通报实习期间的基本安排和必要的相关准备;强调组织纪律性,实习过程中要服从纪律听从安排,展现良好的当代大学生风貌,同时着重加强安全教育,包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3 人员准备

根据实习情况和有关教学安排,协调好带教老师,医生、班主任等人员。根据学生专业、性别、带队教师的人数等综合情况对学生进行实习分组。

2.4 交通工具安排

由于野外实习队伍较庞大(我校每年有300人左右参与实习),路途较遥远,挈带物品较多,所以最好中途不要换乘而采取直接由学校到基地的一站式方式,一般宜选择汽车作为交通工具,便于灵活安排。因此,野外实习之前要提前安排好交通工具,做好乘车安排以及各乘车小组的划分等。

3 野外实习的教学实施

3.1 野外实习教学内容

我们根据药用植物学理论教学内容,结合中部地区资源特点,选择传统大宗药材基源植物的识别和采集为主。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掌握植物识别的基本技能为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两百余种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特征,在前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实物进一步加强对蓼科、毛茛科、木兰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五加科、伞形科、唇形科、葫芦科、桔梗科、菊科、天南星科、百合科等重点科特征的掌握。同时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对植株特征、生境等的观察)、种子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制作以及野外植物资源调查等方面的培养。

3.2 野外教学方法

对于植物的识别主要从“眼观”(观察植物各器官形态特征)、“鼻嗅”(闻植物所散发的特殊气味)、“嘴尝”(品尝植物的味道),以及“手揉”(触摸感受其质地、厚度、毛茸等)等方面入手,同时将某些方面特征相似容易混淆的科或植物加以区别比较,某些方面相同的特征进行归类总结,并结合一些口诀、俗语、传说、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致以便让学生快速准确掌握常见植物的识别特征。

3.3 野外实习考核

野外实习教学环节结束后,为检查学生学习效果,都会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考核,我校的野外实习考核主要是现场考试,即随机选取30种左右常见药用植物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种名、科名,能独立完成腊叶标本的制作,同时根据学生实习期间学习态度、组织纪律、团队精神、实践动手能力等给出综合表现成绩,最后按一定比例得出野外实习综合成绩。

4 小结与讨论

多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地尝试、总结和变革,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实践教学,可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形态结构以及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识别和鉴定常用药用植物,并熟悉其药用部位以及功效;掌握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熟悉不同类型药用植物的野外分布规律等。同时,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促进了其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大学植物学野外实习总结 第5篇

透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对植物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虽然这次因为天气恶劣的关系,我们的行程收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穿着雨衣冒雨前行,穿梭在植物丛中,没有丝毫的退宿。

此次的野外实习收获很大,我学会了如何透过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辨认植物的种类,如先观察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看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看果实的类型…...在采集标本时,不同种类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对于禾本科的要求根、茎、叶都要齐全,而对于木本植物,则需要花、果还要完整的叶子生长,能够让我们辨认出其叶子生长类型,而且在采集标本时,我们不呢但是选取那些比较嫩的植物,因为如果植物太嫩,在压制标本时不好压,很容易变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征也不够明显,因此,选取植物标本,必须要选取其特征明显的部位,这样既方便我们辨认标本,而且在压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容易压成标本,而那些果实就能够另外晾干,不必放在标本夹内,等制作标本时在放回原位。

野外实习个人总结 第6篇

随着时间的匆匆流失,在这个生机勃勃、阳光明媚、风高气爽的四月,又迎来了我们班(08生物)的野外实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季节,温和少雨,植被也换上了自己的新衣,在这个长达两周的实习期间,我学到了许多,认识了许多,也深深的体会到了许多,让我深有感触,为此,针对这次的野外实习我做简单的实习总结。

一、实习时间:

010年4月19日——2010年4月29日

二、实习地点:

元江臧健花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元江彝族傣族哈尼族自治县林木种苗管理工作站

元江野生花卉基地 高香生态茶园 澄江动物化石群管

三、实习路线:

学校——元江县——峨山县——返回学校 学校——龙马山——返回学校

学校——江川县——澄江县——返回学校 学校——灵照寺——返回学校

四、具体实习过程:

五、实习目的:

1、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以及各种动物的生活特点生活习性。

2、清楚的掌握不同植物各科的分类特征,并牢记各种常见动植物的学名、中

文名以及别名等等。

3、能够通过查阅资料把不同种类的动植物区别开来,包括纲、目、科、属的归类。

4、了解各类鲜切花、盆花、种苗繁育、生产、贸易、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云南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

5、学会对动植物标本的采集、鉴定、保存方法,善于观察各类动植物的特点。

6、认识一些有价值的植物,以及一些珍惜病危的动植物。

六、实习内容:

元江臧健花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个从事各类鲜切花、盆花、种苗繁育、生产、贸易、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对云南野生花卉资源进行开发、保护、利用的民营企业。公司成立与1999年,现有花卉种植面积2000余亩,多个卫星生产基地,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四个气候带。生产的花卉出口荷兰等国外市场,主要产品有:鹤望兰、姜荷花、彩色马蹄莲、唐菖蒲、铁炮百合、晚香玉、朱顶红、金钱树、沙漠玫瑰等等 鹤望兰

金钱树

彩色马蹄莲

元江野生花卉基地:杨月季公司占地600多亩,海拔高度800米,降雨量800毫米,年平均气温23.8℃。主要种植月季、银叶树、蜂蜡花,金丝桃、狭籽、巴克西木、绣球花等澳洲花卉,每周大约有3000枝鲜艳夺目的绣球花上市,每枝售价10元以上。

高香生态茶园:高香茶园地处海拔1900——2200米,与周边两万多亩的自然森林重复叠翠,上戴帽子(森林);中系腰带(茶园);下穿裙子(自然丛林);茶园气温比其他茶区低,使其茶树生长缓慢,产量低,恰恰造就了他丰富的品质,篇二:野外实习总结 12生科班野外实习总结

五月末的时候,我们12级生科班全体学生去我们心怡已久的九宫山进行野外实习。实习之前我们班分为几个小组,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而且列出我们的实习准备、实习目的,以及内容,详细如下:

实习准备 1.购买野外实习用品,统计实习基本预算,老师讲解野外实习相关注意事项。2.准备采集、压制、制作标本的工具,去图书馆借阅《湖北植物志》等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用来鉴定实习过程中采摘的植物。3.去标本室辨认并记忆一些学长学姐制作的标本,并在网上或图书馆查阅一些关于九宫山的植被分布情况以及九宫山的地势特点,气候特点。

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

到理论联系。4.通过观察、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5.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加强我们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6.通过实习,进一步培养独立能力。7.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实习地点的概况 九宫山位于湖北通山县内,横亘鄂赣边陲的幕阜山脉中段,九宫山西连衡岳,冻结匡庐,广袤数百里,总面积21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由九宫山镇、森林公园(即自然保护区)、铜鼓包、石龙沟、闯王陵等四部分组成。九宫山奇峰耸立,幽谷纵横,泉瀑奔涌,飞云荡雾,古木参天,竹林似海。这里百川挂岩,千峰竞秀,万木争艳。九宫山既有江南山峰的奇秀,又具塞北岭岳的雄伟,雄、奇、秀、险集于一身,被誉为九天仙山。春可赏花,夏好避暑,秋看红叶,冬览雪景,既有南国山峰的峻秀,又兼北国风光之壮美,为华中闻名的避暑游览胜地。主峰海拔1656米,盛夏季节日平均气温21℃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0℃。夏天一日三季:午前如春、午后似秋、晚如初冬,素有“天下第一爽”之称。山上海拔 1230米的云中湖为我国最具特色的高山湖泊;有全国落差最大的大涯头瀑布(落差420米);还有面积6万多亩、分布近千种名贵动植物、近百种珍稀濒危物种、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和第四季冰山遗迹的省级森林保护区———九宫山森林公园。

实习过程

我们坐车来到九宫山400-600m的地方,落宿后我们的一星期实习任务开始了。

实习的第一天,不得不说,我被那醉人的景象迷住了。先不说那名动四海的闯王陵了,就光那青松迎宾、云湖夕照、云海波涛、悬泉瀑布等奇观异景就让我应接不暇了。当然赏景的过程中我们也没有忘了正事,毕竟劳逸结合才是正理。我们同学在摆脱了晕车的不适后,纷纷对山上的奇花异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争先恐后的询问老师。

不得不说,国家自然保护区果然不是浪得虚名的,本来我以为我们校园的物种挺多的啦,可是跟九宫山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和潜山相比也是云雀之别。山上的植物真多呀!极少数我们见过。比如红叶紫花的云泽兰,肾形白被的虎耳草,肾叶黄花的蒲儿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长在吊桥石岩上形态美丽的石蕊。刚一接触它们,我就爱上了它们,那么可爱,那么生机勃勃。

刚上山的时候老师便交代我们,保护九宫山植物多样

性,莫如蝗虫过隙,所到之处片甲不留。为了凸显我校大学生的优良品质,更为了那一株株颤抖着身体的小生命,我们争取科学的采摘植物。第一天我们每个组都满载而归,个个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到了晚饭时间,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往回。一顿残风扫落叶后,我们开始了压标本的工作。百合科的黄精、樟科的黄丹木姜子、景天科的佛甲草、三白草科的鱼腥草。。这一天,我们收集并压制了五十多种植物,累并快乐着。

如果说第一天实习给我的印象是新奇,那么接下来的几天便是精彩。我们在吊桥上采摘络石,在悬崖上折水丝梨,来到水晶宫的瀑布旁摘象征纯洁幸福的百合花。望着那根下纯白如莲花的一团,我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家渴了,喝山泉水,沁人心脾;热了,鞋子一脱,赤脚在瀑布下行走,更有甚者,衣服不脱,如同出笼脱兔破不及待的滑入水中,如游鱼般在水中撒着欢儿。暮色稍降,大家都留恋不舍,老师含笑催促,我们才穿上鞋子,踏上归程。

在山腰上逗留一段时间后,我们开始奔赴1600多米的山顶。老师说,那里有云雾缭绕的云中湖;老师说,那里有青草覆盖的滑雪场;老师还说,那里有淳朴可爱的云中小镇;老师又说,那里还有呼呼旋转的的大风车,那上面上的一切宛若仙境,那里的风似乎都带着甜味,那是我们最初的向往。我们将要爬一天的山。

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背着一天的干粮和水,我们三两结伴而行。在经历了天气骤冷、阵雨突袭、白雾夹道、前不见行人,后不见来者、悬泉挡道、鸟雀相迎、臭虫猖狂、误入歧途后我们终于到了。简单的休整后,我们又开始了我们的正事。这次我们为了看到更多的植物爬上攀下,走仅一人能过的破损的台阶。在台阶两侧我们看到了粉条儿菜、龙胆黄芩,我们爬上几百米的山峰,观察那在风中摇曳的夏枯草、粉红蔷薇,那花那草怎地如此可爱,让人心花怒放。蔡老师为了锻炼我们,激励我们弃公路爬台阶。

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这次实习对我们来说是轻松上路,满载知识而归。我们小组一开始制定的课题是观察、辨认卷柏科、茶科一类的。在观察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拥有天空一样湛蓝叶子的翠云草,它那小小的磷叶似乎刚沐浴过的婴儿,嫩嫩的,清新的。还有那粉粉的、白白的山茶花,美丽中透着高雅。

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一开始同学们认植物没有方法,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口述,大部分同学一开始不够积极,不会的不会主动请教学长或老篇三: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班级:11级生态学 学号:111350110 姓名:魏宝成 2012年9月11号至10月7号,我们11级生态学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探究性的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此次实习一改原来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方式,把个部门地理实习的性质由一般认识性实习,变为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实习。在实习中师生克服多变的天气条件,认真开展各项实习工作。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一般方法,获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深化了认识,提升了综合能力。此次实习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学生反映良好。

这次实习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在教师介绍实习线路(点)区域背景、野外观察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分组调查,收集数据,然后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成果总结交流。

结合实习区实际在实习之前老师就预设了各种专题性课题,学生可进行选择,并要求作为最终成果提交。这样既增加了实习的目的性,也调动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同时,也突出了实习的研究性。我觉得很值得推广。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实习内容总结以及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实习内容的工作,充分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实习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实习期间非常辛苦,因此,保障大家的后勤生活,让大家在实习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老师和班委们,无论是饮食方面还是住宿方面,都尽量在经费范围内做到最好,为整个实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方面我觉得做得很好。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实习时间短,要跑的点又多,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时间,都在车上度过,长途的跋涉让我们都很累,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心里也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给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希望学院考虑实习时间和在外作息时间的安排的变更。在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此次实习取得了圆满的效果:实习期间无一意外事件发生,师生都平安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对于即将毕业我我们来说,这次实习无疑又给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和回忆。篇四:2011年野外实习总结 2011年野外实习总结

----哈拉干拉乌苏一带及霍各乞矿区

在导师彭润民老师的带领下,我非常欣喜的获得了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哈拉干拉乌苏一带和霍各乞矿区两处进行野外实习的宝贵机会。从而有幸参与了从野外地质踏勘、剖面实测、路线填图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到高精度磁测及探槽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勘探线的布设,编录岩芯、探槽以及后继的室内资料整理等一系列的工作??这些实际的工作经验无不让我感到新奇而兴奋。总之,无论是野外工作,室内整理,还是相关工作人员所介绍的实验研究和先进的找矿勘探方法、送样分析的规程和流程??等等等等,无不让我感到受益匪浅、不虚此行。感谢彭老师能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深入学习、快乐实践、体味生活!这次野外实习在教给我很多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让我深切认识到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地差距和不同,以及自己的工作学习中的巨大不足。我会在将来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地学习、认真的实践,争取在牢固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吸收和消化新的专业精华!

一、概述

1、实习任务及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了解和熟悉内蒙古自治区哈拉干拉乌苏一带的基本地质状况,如出露地层及分布特点(分层描述、分布与发育概况、岩性、接触关系、厚度),岩石(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及含矿情况),构造(总构造特征及构造位置、褶皱、断层及其在空间分布的特点),地质发展阶段;并通过此次实习了解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高精度磁测的基本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对地质调查和高精度磁测的主要工作阶段进行深入了解、认真实践。同时对探槽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勘探线的布设,再到编录岩芯、探槽以及后继的室内资料整理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

2、实习时间: 2011年8月10日至10月20日

3、实习工作量:

实习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1年8月10日——2011年9月10日,对上一年的工作成果进行了解,并对今年的工作地区区域地质概况进行熟悉,接着上一年继续开展调查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高精度磁测,针对不同的地质体,采用相应的1∶5万区域地质

填图方法,查明调查区的基本地质特征。

第二阶段:2011年9月20日——2011年10月20日,到霍各乞矿区进行采样工作,编录、采集岩芯,对已做过的高精磁测进行高值检测。本阶段主要对矿区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勘察工作,同时在彭老师指导下我们练习编录、采集岩芯。

二、关于区域地质背景的认识

内蒙古哈拉干拉乌苏地区地处华北陆块北缘西段,区内地层属于华北地层区,因受后期多期次构造挤压、改造和岩浆侵入的破坏,出露不全,有缺失。由老至新,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有新太古界乌拉山群、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白垩系、二叠系、侏罗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出露的岩体以海西期中-酸性花岗岩和闪长岩为主。此外,有元古宙加里东期和燕山期的小型侵入岩体。

乌拉山群是区内变质最深的一套区域变质岩系,主要由灰色、灰黑色含石榴石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混合岩化的各类片麻岩组成。

渣尔泰山群是一套浅变质-热变质地层,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和多期次岩体侵入改造,岩石普遍变质,形成了片岩、板岩、石英岩及局部混合岩化的片麻岩,其中含硫、磷等沉积变质矿产及铁、铜、铅锌等多金属矿产,是狼山-渣尔泰山多金属找矿带的最重要含矿岩系。主要由碎屑岩、碳质页岩、粉砂岩及碳酸盐岩组成,主要岩性有板岩、变质砂岩、石英岩、结晶灰岩、千枚岩、白云岩以及少量糜棱岩,原岩属陆源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建造,夹有少量基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

侏罗系零星出露于工作区西南端,下岩段主要为一套内陆盆地砾岩、砂砾岩及砂岩为主的粗碎屑沉积,上岩段为砂岩、泥岩的湖相沉积。

本区第四系较为发育,主要为一套不等粒灰色粗砾岩,黑灰色松散状细中砂及粘土夹少量粉砂。此外,还有风积砂,河床冲积物及洪积物等。

三、实习实际工作及心得 1、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本次实习主要为哈拉干拉乌苏一带1:2.5万高精磁测和1:5万地质调查,时间近两个月。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大致查明了研究区内地表出露地层、岩性及岩性组合特征,观察了地表小型构造的发育及分布特征,并量测了地层、构造的产状及其变化,大致分析构造运动的期次,对研究区的地质情况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

地质路线调查是区域地质填图的主要手段。一般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工作中布置的路线均为地质调查与找矿相结合的综合路线。调查区中-低山丘陵荒漠区,相对高差较小、地形条件较易通行。所以在地质矿产调查路线布置上以相对平行的穿越路线为主,为了了解地质体、构造的空间特征,尽量布置翻越山脊或山沟的路线。地质矿产调查路线不平均使用工作量。根据地质复杂程度、残积层覆盖程度、地形地貌条件及磁法解译效果的不同,划分的不同级别工作区分别对待,合理布置,重点突出。点距按1∶5万填图精度要求定点,如没有地质界线可定岩性控制点。

查区变质岩地层发育,在变质岩地层分布区,垂直地质体走向布设,路线间距500—600米;对于火山岩体及大理岩等,以穿越路线为主;对于区内规模较大的褶皱构造,布置弧形转弯路线,力求路线与各处地层走向间保持较大夹角;第四系地层分布区路线间距放稀为1000米。对穿越路线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重要矿化地质体、大型断裂破碎带、重要标志层等,辅以必要的追索法路线进行控制。路线调查时,地质观测点全部采用gps三维定位,所有地质界线均要有观测点控制。野外地质路线必须连续记录所观察的地质体、矿化线索、矿化体、接触变质、围岩蚀变以及各种有意义的地质矿产、构造形迹等内容。地质点记录内容翔实,测量数据准备齐全,重要地质现象进行必要的素描、照像,并采集相应的岩矿鉴定测试样品和实物标本。路线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矿化线索应及时取样,并追索控制其出露的大致形态和规模,对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化线索及时通报矿产组开展进一步的专门性矿点检查工作。

工作区每个填图单位都必须有地质路线控制。地质观察点要定在地质界线、重要地质构造、矿化现象等有地质意义处。观察点的标定要以gps、地形图结合进行,力求准确,标定误差不超过50m。野外手图采用1∶2.5万地形图。对发现的蚀变带及矿化要及时采取样品、追索,并进行记录。

记录格式:

①填图路线的开始,要记录日期、天气、起点坐标、预期目的、人员及分工等。②地质点记录内容:首先是点号,然后分行依次记录点位、点性(地层界线点、侵入体界线点、构造点、矿化点、化石点、岩相点、岩性点等)。

再另起一段为“地质描述”,其内容主要是地质点前后或左右附近的地质情况。

最后接着另起一段为本点到下点间的“路线(点间)地质”,要求依次描述先后观察到的这段路线地质剖面的地质情况。

③填图路线除在各种界线、矿化点等上定点外,定点距离不能大于500m。

2、高精度磁测

野外物探主要是进行1:25000地面高精度磁测。按照线距250m、点距40m布网,测线布设遵循垂直构造和探测对象的走向,为北东向135°。

在地质成矿背景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高精度磁测,建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标志,达到成矿远景预测的目的。详细研究技术路线如下:

①室内搜集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相关矿床资料,对比分析该区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等特点,着重研究内蒙古哈拉干拉乌苏地区基本地质特征,分析开展磁法勘探的地质前提条件;

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掌握研究区基本的地质情况,建立起相应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③根据研究区地质特征和工作任务,合理有效进行磁法勘探的测网布置,其中包括:确定主测线布置方向,比例尺大小,线距及点距等;需要注意的是测线应尽量垂直勘查目标体(岩体)主要走向布置;

④按进度如期开展磁法测量及数据采集工作:启动地磁日变观测→野外磁力仪在基点处进行早基点磁场值观测→开展工区磁测工作(同点连续两次观测误差小于1nt,方可保存观测磁场值)→测区磁测结束→在基点处进行晚基点磁场值观测(早晚基点磁场量值误差要求≤5nt,则全部野外观测结果才有效)→结束地磁场日变观测。测量过程中要尽量避开铁磁性物质,避免外场的干扰,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及读数的准确性;

⑤野外工作结束后,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处理和异常解释,研究区内基性岩体的分布范围、形态产状等,并初步判断岩体内是否存在铜镍铁矿化相关磁异常,为下一步工作部署提供直接依据;

⑥综合地质、物探、化探研究成果,建立综合找矿标志,优选找矿靶区。

野外对磁异常进行处理和转换,并对磁异常进行简单的定性、定量和地质解释。根据磁异常延拓前后的平剖图及平面等值线图等成果图件,研究区内基性岩体的分布范围,形态产状等,初步判断含矿基性岩体内是否存在铜镍矿化相关磁异常。

3、岩芯采样工作

实习期间我们还到霍各乞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实习,主要进行采样工作,同时利用本次机会熟悉霍各乞的各种资料,编录岩芯、磁法检测等野外工作。本阶段主要对矿区进行了一系

列的野外勘察工作,同时在彭老师指导下我们练习编录岩芯,以下是我的一些心的体会。

岩芯采样时,要先查阅相关的勘探线,了解矿化情况、位置、深度等,以便采样时方便快捷。采样前要对所选的岩芯箱进行清理,并找出好的矿化、构造现象。然后进行拍照,拍照要细致、全面,很好的显示出矿化和构造现象,并在相应的记录本上进行记录、描述。其中分层时需进行分层描述,依次描述岩石颜色、岩性、结构、构造、成分比例、蚀变、深度范围及再细分等。

四、结束语

本次的野外实习,让我们在书本之外得到很好的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学习!不仅使我们能在实践中巩固书本并接受新技术新理论,而且还能在学习书本的同时学着联系实践。

在野外头的日子里,我们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的快乐与艰辛;渐渐意识到了作为一个准地质工作者,我们肩上任务与责任的分量;我们得到了大量实际工作地机会、经验和老师们的宝贵交流„„.这一切都让我们欣喜不已!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扫清了当初对地质工作地迷茫,更加认清了前途,坚定了方向!在此感谢老师给予我们的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并感谢大所有可爱的师兄们!再次感谢!篇五:野外实习个人感想 野外实习个人感想 转眼间,为期两个多星期的暑假野外实习已经画上了句号。回想这两个星期,是我们大一生活中最富有生院特色的时光,也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

在这两周中,我们先后在北京的东灵山与山东烟台进行了野外实习。对于长期居住、学习、生活在北京城市里的我来说,在两周的外出是不可多得的体验。诚实地说,这两周在外的生活水平,自然是不能与平日里在家或在校生活相比的。尤其是在东灵山中的居住与生活,可以说是土生土长在城市中的我的全新体验。且不说洗一个热水澡的艰难,光是夜晚时屋里的飞虫就足够令我无所适从。然而,我却十分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锻炼自己、磨砺自己的忍耐力与适应力。

动植物野外实习报告 第7篇

7月4日~8日,是我们11生物技术班针对动植物的野外实习的日子。无论是实习环境,还是实习内容,都将让人终身难忘。

先说说实习环境吧。我们的实习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岭南乡。这是一个山清水秀、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地方。它四面环山,中间夹着一条狭长的河流,河水清澈见底。离开此地不远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溪大峡谷了,乡村的河水就是从那里流下来的。这里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来到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田园般的生活。但是居住环境确实差了些。睡觉的地方是用席子直接铺在木板上,房间里连台电风扇都没有,而且山区蚊虫特别多,这对于我们来自平原地区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种考验。在房间里大家睡不着,都只得去楼顶露天了。总之,大家无法像往常一样休息。吃的倒还可以,一日三餐都基本是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而且在班长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每一桌的人基本上都可以吃得饱,这算是一种幸运了。最怀念的还是洗漱了。这里的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特别得清澈,所以我们的洗漱基本上就是在河里进行的。大家一起在水里嬉戏玩耍、游泳等,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这几天呆惯了,也就不觉得居住环境有什么的了,反倒觉得很开心。我们都明白,这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更是对我们人生的考验,我们都很珍惜这一难忘的时光。

再说说实习内容吧。我们去的前两天,是以观察植物、采集植物标本为主。我们班总共分成四组,分别由不同的植物学老师带领着。我是被分在第三组,第一天的那个老师跟我们讲得很细,他教我们如

何分别一种植物属于哪种科以及这种植物有何特点等。我注意到我们组大部分人都听得很认真,还有不少人还用笔记了下来。但是这个老师没怎么强调采集标本。所以第一天我们一组在标本上收获颇小,只采到了二十几种植物,不过我们在了解植物的习性上又可以说是收获颇大。第二天,是由我们班原植物学老师张老师带我们去野外实习的。他是一个办事效率很高的老师,做事雷厉风行。他对某一种植物只简单地介绍一遍,就让我们先给植物拍照,然后再进行采集。所以这一天,我们的收获很大,总共采了将近两百种植物。其实你把采来的植物制作成标本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植物学压标本是一件技术活,需要你细心且有毅力做好一件事,这里不作详细的介绍。总之,通过这两天,我们对植物又有了一个深层次的了解。

我们实习的后两天,是以采集动物标本为主,这采集动物和采集植物有着很大的差别,因为动物会运动。在采集动物标本之前,先由一个对动物有着很深研究的老师向我们介绍几种用不同捕捉工具捕捉昆虫的方法,分别有用纱网兜捕捉飞行昆虫,用布网兜扫地面和草丛来捕捉相对较小的不会飞行的昆虫。他还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基本的收集昆虫的方法,对一些相对较大的昆虫一般放在装有毒品的盒子里,而对一些相对较小的昆虫一般放在装有酒精的试管里或者放在用纸折的收集袋里。我们当时听了有些云里雾里。之后我们第三组是由我们班原动物学老师王老师带着进山采集标本的,老师又额外向我们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就是在抓住蝴蝶、蜻蜓后,要马上捏断它的脊椎,以免它在扑腾时弄断了翅膀,那样标本就无用了。大家有的拿着纱网

兜,有的拿着布网兜,有的拿着酒精试管,有的拿着采集纸,等等,各有各的分工。我们第三组不畏艰险,大家相互扶持,一直向山上前进,每到一处都会有人扫网、捉蝴蝶等,大家每个人都很辛苦,可是又很快乐。一上午很快过去,我们回来时收获已经颇丰了,采集了很多昆虫标本,而且在老师及学姐的帮助下还逮到了两条蛇。由于大家的不懈努力,动物标本的采集也提前结束了,老师让我们第二天去风景区游览,这又是一件趣事。接下来就是制作标本了,需要准备泡沫板,各种昆虫通过插针法插在泡沫板上。这也是一种考验,因为插针的位置,以及昆虫翅膀的摆放位置都有它的规则。当我们听到老师对我们的标本的赞许时,大家都很激动。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确实学到了很多。下面向大家谈谈此次野外实习的感想吧。

在这短短的几天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动植物科 属、标本采集和制作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动植物、仔细辨别类似动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动植物野外实习个人总结 第8篇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野外实习是药用植物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 可巩固和深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丰富学生认知范围, 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激发学生专业兴趣,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2]。 因而, 各院校对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非常重视, 不断改革野外实践教学方法, 以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达到实习教学的目的[3,4,5,6,7,8,9]。中南民族大学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在野外实习方面针对以往的问题摸索出来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习效果。

2 野外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实习地点过于集中, 采集的标本数量过多

在传统野外实习中, 药用植物辨认和标本制作是一项基本任务, 均以辨认、采集标本为前提。目前很多大专院校都设有药学或生物技术等专业, 这些专业基本上开设药用植物学或植物学课程, 而野外实习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每年的7~8月份, 各个实习地点都会聚集多所大学与植物有关的实习生。如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每年的野外实习都集中在大别山天堂寨风景区或京山的太子山林场。每年走的路线基本也相同, 老师讲解和采集的标本也大致相同。此外学生普遍存在随意采集、随意丢弃的现象, 既浪费又对环境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

2.2 考核模式不当,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考核是教学的指挥棒, 有什么样的考核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与之对应。不合理的考核制度束缚了学生学习自主积极性, 限制了学生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 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10,11,12]。

中南民族大学虽然把药用植物野外实习作为单独一门课程, 但考核仅仅只要求每组采集150份植物标本, 每个同学鉴定一份标本, 而且鉴定的这份标本是在老师讲解后进行鉴定, 所以导致一些学生不重视实习, 将野外实习当成了观光旅游, 考核内容主要围绕常见药用植物的采认、重点科的掌握以及标本的制作进行;而植物形态描述、未知植物的检索、已知植物正确与否的鉴定以及资源调查方法等涉及不多。在考核上方法上“重结果、轻过程”。

2.3 大学生缺乏思想教育和吃苦耐劳的训练

大学生现多为独生子女, 自我意识强, 怕吃苦, 喜欢独断独行, 做事有时欠考虑和不计后果, 遇到困难就会怨天尤人, 悲观失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意志力训练是每一位任课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野外实习是开展思想教育和吃苦耐劳教育的大好时机, 使用恰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

3 对策与建议

3.1 学生分散实习, 限制采集标本的数量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现有4个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即罗田大别山天堂寨实习基地, 英山大别山实习基地, 京山的太子山林场实习基地以及2013年新开辟的京山绿林镇绿林寨实习基地。每年实习的学生人数为250名左右, 分别分散在4个实习基地进行实习。而且该院根据需要, 聘请武汉植物园的有关专家进行讲解, 以缓解师生比例不足。学生实习的地点不一样, 采集的标本也就大部分不相同。此外, 在实习前, 教师必须做好必要的宣传和动员工作, 在实习过程中必须保证以实地观察为主, 采集为辅, 能认清的则不采, 需要采集的标本要严格控制“质”与“量”之间的关系。

所谓“质”就是指标本既要有代表性和完整性, 又要突出药用部位和签别特征, 还要注明详细的产地、生境、性状, 采集人等;“量”是指严格控制标本采集数量, 同种植物每组不得超过两份。老师在讲解时, 学生可用相机将植物拍摄下来, 以备复习和制作标本时使用。同时, 老师要提醒学生杜绝随意采集, 随意丢弃的现象, 并将其作为学生平时表现和考核的一个指标。学生采集标本时, 要分工协作, 如:有的同学负责采集标本, 有的同学负责记录, 有的同学负责收集采集好的标本, 有的同学负责拍照。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又可以保证采集单份标本而不至重复采集造成浪费, 整个团队的同学都参与进来, 职责明确, 避免有学生偷懒, 脱离集体单独行动的现象。

3.2 明确考试形式,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湖北省京山县绿林镇的实习基地的同学, 要求在实习的最后一天进行考察。考察形式:由老师随机采集一些标本, 随机抽取20个标本给同学们辨认, 要求他们说出这些植物是哪一科、哪一属、哪一种植物, 有何鉴别要点。且考试提前通知。同学们明确考察形式和内容后, 学习的积极性空前提高, 老师讲解时不但认真听讲, 认真做记录, 认真做标本, 而且利用休息时间, 学生以组为单位自动出去辨认植物。最后实习结束时, 按预先要求进行考核, 学生对药用植物的辨认率达到80%以上, 达到了该次实习的基本要求, 学生满意归校。

3.3 适时开展思想教育, 进行吃苦耐劳的意志力训练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有很多很好的思想教育素材, 若能适时开展教育, 其效果则是众多教育途径中最为有效的。如讲解一种叫瓦松的植物, 该植物长在屋顶、墙头及岩石上, 虽然身处这样贫瘠、恶劣的环境, 他们依然会捧出一抹新绿、一朵小花, 坚强地完成繁衍后代, 造福人类的使命。瓦松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利湿, 消肿, 治肝炎, 疟疾等疾病的作用。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人才, 在当今社会普遍急功近利, 心浮气躁的环境下, 要耐得住寂寞, 要向瓦松这些植物学习抗逆境、困难和挫折, 勇敢地面对和生活, 不断提升自己, 让自己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员虎将。又如在讲解五味子的生境时, 可以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五味子生长在杂木树林下土地肥沃的地方, 需要高大的植物为它遮荫, 这样才能长势良好, 而人工栽培的五味子, 没有了这样的环境, 则瘦小枯干。说明植物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群落关系, 否则很难正常生长发育。假期间同学们相互协作, 相互团结, 不仅辨认了很多的药用植物, 增长了知识, 而且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得到深化, 可为收获颇丰。实习的最后一天, 一般会组织同学们到实习地旅游景点去观光, 无论是大别山的天堂寨, 京山绿林镇的绿林寨, 还是太子山林场的王莽洞, 景点离驻地都很远, 来回几十里的路程, 同学们都是步行, 在欣赏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的同时, 也对他们的意志力进行了一次较好的锻炼。

3.4 整理植物名录, 丰富馆藏标本

实习结束之前, 要求各小组将已压好的标本进行整理, 同科的植物放在一起, 以便学生结合实物比较同科不同种植物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培养分析和综合能力, 加深所学科的植物特征的印象。如药学学生是首次在京山绿林镇的绿林寨进行实习, 该基地的植物分布及生长情况不太清楚, 通过该次实习和药用植物物种名录的制定, 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该地区植物物种分布情况, 为后续学生的实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些标本将会永藏在药学院药用植物标本馆中, 丰富馆藏标本内容。

3.5 展示图片资料, 丰富校园文化

每年实习结束后, 同学们都会把所拍摄的植物图片进行展览, 以汇报学生实习的情况。展览的图片中:有的是植物图片, 其上注名该植物的名称及功效;有的是同学们采集和辨认标本时的照片;有的是同学们以当地美丽风景为背景的合影。总之展示的图片丰富多彩, 不仅是视觉上的盛宴, 也是科普宣传的奇葩, 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吸引了不少其他专业同学的眼球, 迎来阵阵喝彩和赞叹, 增强了同学们专业的自豪感。

4 结语

各种教学方法在药用植物野外实习中的配合使用, 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培养了合作精神, 锻炼了吃苦耐劳的意志, 学会了融会贯通, 激发了学习兴趣, 增进了师生感情, 丰富了校园文化, 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以上各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仍需在野外实习中不断改革和完善。

摘要:结合新形势下药用植物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包括学生分散实习, 限制采集标本的数量;明确考试形式,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适时开展思想教育, 进行吃苦耐劳的意志力训练;整理标本, 编制药用植物物种名录, 丰富馆藏标本;展示图片资料, 丰富校园文化, 以保证药用植物野外实习质量。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探讨 第9篇

【中图分类号】R-4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药用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样性关系的科学。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控制、改造和利用植物,使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同其它科学一样,药用植物学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科学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

一、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药用植物学的教学,除课堂理论讲授、多媒体影像设施的利用、实验课观察各类植物标本外,实践教学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包括课程中零星时间的野外教学活动和课程后的集中野外教学实习。药用植物野外实习是中药类专业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基本环节,具有独特的形式、内容和效果。不仅是对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资源学、中药学和其它相关课程课堂知识和室内实验内容的必要补充,更重要的是旨在提高学生的野外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1.印证、扩大、巩固和加强药用植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如前所述,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才能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得到巩固和加强,也只有通过野外实习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起到扩大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的作用,真正让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为将来胜任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观察、比较、分析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典型药用植物代表,探讨各类群之间的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充分认识植物界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的演化趋势,由此激发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科学观。

3.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自然界中,除极端的例子外,每一个物种都不会是一个孤立的有机个体,而总是以种群的形式存在于自己的分布区中,不同的物种有其特定的分布区,不同的物种又有其不同的生态环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不是杂乱的堆积,而是构成一个有序的空間格局,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知识只有在自然环境中,才能够加深理解。

4.重点认识各大植物类群中常见的重要科、属、种的特征及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基础。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自然条件复杂,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据统计,仅高等植物约有470科,3700余属,30000余种。

根据野外实习的重要性,我院安排不同专业野外实习时间在1~2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野外实习,取得理想的实习效果,结合数年来指导药用植物野外实习的亲身体验,就如何搞好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以供广大同行相互交流和探讨。

二、野外实习前精心准备

1.联系实习地点,确定时间

实习地点的选择和适当的时间确定是野外实习首要任务,选择地点除了要考虑实习成本外,还要考虑当地要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初次确定实习地点前院系领导、带教老师应到预定地点观察实习地点的药用植物的分布情况,和当地群众了解山地路线,进行实习路线考查和植物的预采工作,详细了解实习地的生活设施,如伙食、住宿条件。根据确定的实习时间,预定实习的交通、食宿等事宜,并确定交通便利、有安全保障、药用植物较多的实习路线。

我院药用植物野外实习时间通常选在8月下旬至9月初(开学第一周和第二周),此时开花、结果植物较多,是大多数植物的最佳观察期,便于观察鉴定收集整理。我们依托泰山、徂徕山,主要是泰山、徂徕山及周边的药用植物为实习地点。泰山、徂徕山植被类型有森林植被,灌丛、灌草丛植被,山顶灌丛草甸、草甸植被,石质稀疏植被,作物植被,共五类。其山势高峻,气候垂直分布显著,植被、土镶、垂直带谱比较完整,植被群落类型多。

2.实习带队人员的配备,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野外实践教学工作,院系学院领导负责管理组织、协调整个实习工作;学生所在班主任负责野外安全、协调工作;带教老师主要负责野外教学工作,要求带教老师有丰富的野外采药实践经验,充分利用大自然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进行现场直观教学,强化课堂和试验的教学内容。在实习期间,各带队小组成员,要求严肃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确保实习顺利完成。

3.召开野外实习动员会,强化实习安全教育

在实习前,院系负责教学的领导组织召开实习前的动员大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实习目的及意义,充分认识野外实习的重要性;介绍实习基地的情况;强化野外实习安全教育,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知识。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服从指挥,不要满足好奇心采集危险地段的植物;遵守纪律,不得擅自离队单独行动,应随时保持联系,以免走失;不乱尝野果、不吸烟弄火,确保野外实习安全。山林中行走时组员之间距离不可拉得太远,在不熟悉山林中采集标本情况下,应以木棍等探路,防备遇到蛇等动物。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克服野外食宿条件差和野外活动强度大等困难,发扬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精神。

4.实习用品的准备

野外实习前两周,根据实习学生人数、规模应预先配齐实习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和工具。文献资料包括学校自行编制野外实习指导手册、购买的地方植物志。实习工具包括扩音器、采集袋、高枝剪、标本夹、吸水草纸、标签、镐头、解剖针、放大镜、镊子、铅笔、GPS、摄像机、手电筒、感冒药、跌打药、防蚊虫叮咬用品等,统一装备齐全到实习地点,再分发至各实习小组。

5.学生的组织和指导

实习前,应根据参加实习学生的人数、规模进行必要的分组,一般每10名一组,分组时应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状况并结合自愿组合的原则进行,并安排有责任心、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实习组长。实习期间,主要负责领取、发放、保存、归整实习工具和工具书等物资;负责对组内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负责清点集合、出发及实习过程中本组成员人数,向本组成员及时传达有关通知,向老师及时汇报组内成员遇到的情况等,确保实习每一环节有序进行。

三、野外实习的教学总结

野外实践教学中,我们不要过多的关注学生识别了多少种药用植物,而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辨认一种植物之前,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各器官外部形态特征,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揉搓、光照的辨认方法和技巧,对植物进行科学的辨认。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手、眼变勤了,脑子变活了,学习积极性也增加了。

上一篇:祝我朋友圈的人中秋节快乐句子下一篇:历年零分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