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草木》的摘抄

2024-07-26

《人间草木》的摘抄(精选11篇)

《人间草木》的摘抄 第1篇

人间草木读书摘抄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园里什么花开了,常常是我第一个发现——童心为美,世人碌碌于俗务,少了善于发现美的那份情趣和雅致,其间不知流失了多少恬淡而富含逸味的生活光影。

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善于观察生活的细致之处,文章才能更加贴心、传神。

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乘凉。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了,才沾藤枕,已入梦乡。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铺了稻草,喧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棉鞋烘得热热的,穿进去真是舒服。……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里面烧的是粗糠……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两下,把粗糠拨松,火就旺了……手炉较脚炉小,大都是白铜的,讲究的是银制的。炉盖不是一个一个圆窟窿,大都是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

不知道为什么叫做“逍遥”——所以才是真的逍遥

他们捡枸杞子其实只是玩!一边走着,一边捡枸杞子,这比单纯的散步要有意思。这是两个童心未泯的老人,两个老孩子!——无论年轻、年老,都要时刻保存一份童心、闲趣!

我跟养蜂人买过两次蜜,绕玉渊潭散步回来,经过他的棚子,大都要在他门前的树墩上坐一坐,抽一支烟,看他收蜜,刮蜡,跟他聊两句,彼此都熟了……他到过很多省,哪里有鲜花,就到哪里去。菜花开的地方,玫瑰花开的地方,苹果花开的地方,枣花开的地方——多么写意的生活方式!

一月,下大雪。雪静静地下。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好写意!

葡萄园里水汽泱泱,沁人心肺……葡萄成熟了,就不能再浇水,再浇,果粒就会涨破……葡萄的卷须,在它野生的时候还是有用的,现在,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固定在架子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分……因此,长出来就给它掐了——从中悟出点什么道理来?

这是一年的冬景了。热热闹闹的果园,现在什么颜色都没有了。眼界空阔,一览无余,只剩下发白的.黄土。——一如人生的历程,总归回复到简单才是极致。

养鸟人所重视的,除了鸟本身,便是鸟笼。——这是一种文化,一如文房四宝。

这种澡堂子的味道,是很多人愿意闻的。他们一闻过味道,就觉得:这才是洗澡!有些人烫了澡,还得擦背、捏脚、修脚,这叫“全大套”。还要叫小伙计去叫一碗猪油葱花面来,三扒两口吃掉。然后咕咚咕咚喝一壶浓茶,脑袋一歪,酣然睡去,真是快活似神仙!

隆冬风厉,百花凋残,晴窗对坐,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真是“岁朝清供”!

一股炒米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如果在八大处山庄住着,今天逛一两处,明天逛一两处,从从容容,潇潇洒洒,回到住处,点烟一支,沏茶一壶,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西山多隐士,绝世遗名,只求执守真我。在八大处山庄怡居或小憩,做一个闲人,晨起拾级登山,暮看夕鸟投林,春花秋月,兴衰荣辱,存乎一心,然则“清冷之状与目谋,营营之声与身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淡泊宁静,心如止泓,非但抛却都市烦嚣陆离,更能忘象见性,俨然小隐于野。闲有隙时,不妨更深入山中,以当年卢师面壁的清怀,参禅证果,以随心、随喜、随缘的态度,倾听生命的真谛,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无事此静坐。静,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修养。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惟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光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我每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虽是犹然独坐,然而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眼前清晰起来,生动起来。

摘抄者按:好的文章和好的电影一样,中间都蕴含丰富的元素,可供人品读解析,引发人的思考。而且大家为文将“干货”寓入文中的手法高妙,既不繁冗琐屑,也不深奥费解。这一点一如一个“曾经沧海”的人,毫不装腔作势,但就是气度不凡。

《人间草木》的摘抄 第2篇

院子里的杂草、野花, 雨后冒出来的菌菇, 路边姑娘叫卖的栀子花…… 这些都是最平常的事物,是今天的我们不太会去停下来关心的事物。大多数时候,我们更向往 “深刻”,借 由“深刻”带来成长的满足。“平凡”、“平常”,这是我们有意去避讳的字眼。 其实成长并不就意味着走向成熟深刻,而是我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以前的我行走在校园里总 是脚步匆匆,总想着快些到班,快些到宿舍,挤出那么一点时间来学习。却往往忽略了许多身边的景色。 记得有一亲戚曾说:你们八中门口那个爱的雕像还挺好看的,我上次去办事看见了。我的心里一惊,我在 八中也快有一年了,怎从来没注意到那雕像有爱这个字呢,亲戚路过一次便几下了,实在是惭愧,我只得 应和道:是,是挺好看的。我总是觉得在学校的生活单调,却突然发现自己甚至没有好好去观察我的生活, 学校的树我叫不出来名字,学校的小书屋我从来没进去过,住在一层楼里的同学我叫不上来名字。

而汪曾祺写《人间草木》 ,从花草讲到食物,再到各地风俗,然后是他在西南联大的大学生活及对老师的 回忆,最后是自己的家人及写作。这其中,我感觉到他对生活的热爱,细致的观察,真正融入生活感受生 活创造生活。他并不像许多作家一般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悲凉孤独之感,而是喜欢描写自己简单的快乐, 让每一个读者都感受到他的乐观与豁达。然而,我们都知道,汪老吃过的苦不比任何人少。

草木樨种植的关键技术 第3篇

1 选地

草木樨较苜蓿耐旱, 年降水量400~500mm的地方生长良好, 其耐涝性又较其它豆科牧草为强, 在低湿非积水地种植不易烂根, 也不掉叶, 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对土壤要求不严, 除低洼积水地生长不良外, 粘土、砂土都可以生长, 耐瘠薄, 但不适宜酸性土壤, 适宜的p H值为7~9。较其它豆科牧草耐碱, 甚至超过禾本科牧草。可以用来改良柱状盐碱土。在黑龙江省均可种植。

2 种子处理

在我国北部地区种植的草木樨品种主要是白花草木樨, 白花草木樨种子很小, 种皮较厚, 且硬实率高, 要保证种子发芽率, 出好苗, 必须进行种子处理。新鲜的白花草木樨种子硬实率高达40%~60%, 如果不进行种子处理, 水份不易通过硬实的角膜层渗到里面, 影响种子发芽。

处理方法:用碾子碾破种皮;也可用冷冻低温法处理, 使种皮发生裂痕;也可用10%稀硫酸浸泡0.1~1h, 使种皮腐蚀, 处理后用清水冲洗到无酸性为止, 然后阴干播种。在日常生产实践中, 经常使用用碾子碾破种皮破除硬实的方法。

3 整地

白花草木樨种子很小, 发芽时顶土能力弱, 播种之前整地要精细。新开垦的地要先深翻, 翻深在20cm~25cm, 然后重耙加轻耙2~3遍, 再用旋耕机旋2~3遍;最好是开垦后种1~2年粮食作物, 使土壤充分熟化, 使杂草容易控制, 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得到改善, 这样才有利于草木樨的生长。草木樨可以和多年生牧草如苜蓿、无芒雀麦、冰草、鹅冠草等混播;草也可以和玉米、小麦、蔬菜类等作物轮作或在其后作种植。

4 播种

白花草木樨的播种量应根据不同地区, 栽培目的和播种方法决定。在干旱寒冷地区, 由于保苗较困难, 所以播种量往往要大一些, 在黑龙江省一般播种量在每亩用带荚种子1.5kg, 脱荚种子1.25kg。播种方法:采草地可采用30cm条播, 采种地采用60cm条播。春播时复土深度在2~3cm, 播种后及时镇压, 以保墒, 利于种子发芽;夏播时可以不复土, 播种的同时后面用捞子加镇压器镇压。播种时期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 适宜的土壤温度为18~25℃, 在黑龙江省种植草木樨采用春播和夏播, 如果春季水份和温度条件好的情况下, 春播可使根系充分发育, 不仅保证安全越冬, 而且可以获得高产, 春播一般在5月初进行。在西部地区一般采用夏播, 在6、7月份播种。因我省西部地区春季干旱少雨、气温不稳定, 而夏季气温高、雨水充足, 这时草木樨的出苗及幼苗生长快, 播种前的整地可以使杂草减少, 但如果结合整地使用除草剂可有效控制苗期杂草, 对抓苗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5 田间管理

草木樨种植田间管理的关键是杂草的防除。草木樨小苗较弱, 易受杂草侵害, 适时除草是保苗的关键。播种前精细整地或在整地的同时配以施用封闭除草剂可以有效控制杂草, 在苗期出现杂草害必须要及时清除, 可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方法。化学除草剂可喷施拿捕净、高效盖草能等防治单子叶杂草。苗期还应注意排水和灌溉, 即要保证水的供应, 更要防止水淹。

6 利用

白花草木樨的再生性良好, 刈割后保持的芽较多, 有利于再生。但第一年由于其生长缓慢, 只能刈割一次, 第二年再生迅速, 可以割2~3次, 返青后大约40d左右可刈割第一次, 再过35d左右可割第二次, 第三次刈割要视当地的积温条件、无霜期长短而定, 第三次刈割要在第二次刈割后的38d左右进行。

生活的喜悦——评《人间草木》 第4篇

【关键词】《人间草木》;汪曾祺;花鸟虫鱼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寄乡情、花鸟虫鱼、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虽然其散文内容广泛,但因其文笔来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话语虽平常读来却饶有趣味。这在《人间草木》也多有体现。

一、汪曾祺其人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开始文学创作,受到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先生指导,所以其作品中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显示出沈从文的风格。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逝水》、《人间草木》,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等,其中《大淖记事》荣获1981年全国短篇小说奖。

二、《人间草木》其书

如果把一册科普类的动植物百科全书交你手中,驱动你去看完这满是界门纲目科属书籍的动力只能是热爱,同是以草木虫鱼为主角,汪曾祺笔下的主角们或考证缘由,或状写情致,无不摇曳生姿,意太旁出。

人世间的花草树木、四季蔬果、虫鱼鸟兽在汪曾祺看来无不入眼入心,所以在《人间草木》你才能品到花美、闻到果香、听到鸟鸣、感到虫闹等等。

1.四季花卉。本书中汪曾祺笔下的花卉种类繁多,有桂花、荷花、牡丹、晚饭花、茶花、粉团花、樱花、兰花、腊梅花、紫薇等数十种,但在汪曾祺笔下,只寥寥数语便将各色花儿的形态、色彩、生长习性等描绘得清楚明白,让你仿佛置身于花丛中,看到了华贵的牡丹,傲霜的腊梅。

2.各色水果。水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见到的普通食物,可汪曾祺用笔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在《葡萄月令》中,他把葡萄从一月睡在白雪的窖里写到了十一月下旬,十二月上旬,葡萄人重新入窖。虽说是一部完整的葡萄成长史,但读着一点不使人厌烦,因为看似平常的描述却抓住了人心。此外,梨、桃、石榴、杨梅、苹果等普通水果,在汪曾祺笔下你也能品出别样风味,特别是对昆明“火把梨”酸味的描述,更是具有望梅止渴的功效。

3.趣味树木。橡栗的果实像一个小坛子,不过底是尖的,皮色浅黄,很光滑。可以在它的像小盖子似的蒂部扎一个小洞,插进半根火柴,做成一个“捻捻转”。而梧桐叶叶柄末端稍稍鼓起的小马蹄可以磨墨。所谓“磨墨”,就是用小马蹄来回磨蹭,把砚台上干硬的宿墨磨化了。梧桐叶柄并不值钱,孩子们却很珍视它,因为它凝聚着他们对时序的感情,这是他们的秋天。

4.可爱小草。幼时的汪曾祺喜欢逗弄含羞草,触遍所有叶子,看它们都合起来了,自己则低头看书,偷眼瞧叶片张开了猝然再来一下,短短几行字纯真的童趣也是跃然纸上了。此外,草苜蓿的嫩头是可以炒了吃的,多放油,武火急炒,少滴一点高粱酒,味道很好。读了这令人馋涎欲滴的描述,想必很多人都会有也去摘上一把草苜蓿下锅的冲动。

5.玩伴昆虫。天牛、蝈蝈、蝉、蜻蜓、刀螂、蚂蚱、土蜂虫、独角牛、花大姐等等昆虫,在汪曾祺笔下它们不是虫而是他儿时最好的玩伴。天牛是温文尔雅的绅士,蟋蟀是可以和他分吃食物的伙伴,蠢头蠢脑的土蜂则是令他开怀大笑的萌宠。

6.灵通小鸟。汪曾祺朋友的妻子救助了一只受伤的麻雀,于是它成了他们家的一员,她也成它的主人。它会守在主人的绣架旁,谁也不许动,你动一下,它就鹐你。它还会将丈夫放在大衣口袋里的钞票,一张一张地叼出来,送到妻子的面前,因为她才是它真正主人,是她治好了它的伤腿。

7.惹祸金鱼。在《人间草木》中,对鱼的描述不多,只描述了经营“今雨茶庄”的那对老夫妻养在飘着笮草不大鱼缸中的四条龙睛,两条大红的,两条蓝的。之所以说它们是惹祸的金鱼,是因为养它们的茶叶店掌柜被红卫兵打死了,打死他的理由是因为他是茶叶店的小业主,他的金鱼是‘四旧。于是汪曾祺怒骂:这他妈的‘文化大革命!

三、《人间草木》中的幽默

汪曾祺会制作腊梅珠花,送给祖母、大伯母和继母,她们插戴起来然后互相拜年。他于是感叹说:我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的,写什么屁小说!写到毋忘我,他说昆明人不管它什么毋忘我,什么forget-me-not,叫它“狗屎花”。

四、《人间草木》传递的生活喜悦

汪曾祺的身上有浓浓的人间烟火味道,他是个提个篮子买菜也当一大乐事之人。正因为如此热爱生活,他才能将平学的花草虫鸟,写出厚重的生活情绪来。他的文字不华丽也不惊人,他只是淡淡地诚实地记录生活中的一切,如在煤堆里也能长出碧绿肥厚大叶子的芋头,随手撒在石头下的豆子,长出了把石头顶了起来的豆芽,戴着一圈铁蒺藜长得很高很大的柳树等等。他的文字中没有一个煽情的句子,读后却叫人非常感动,他也没有在语句中刻意给人打鸡血,却在不自觉间让读者受到鼓励。

笔者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人间草木》的,读着就完全被汪曾祺那颗天然活泼的童心和那种散漫的稚气彻底所打动。如果你感觉自己正处在工作或生活的压力中,笔者建议你不妨读读此书,相信这一篇篇散淡的小美文,定会为你传递来生活的喜悦。

【参考文献】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 第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间草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1

我一直认为,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与其个人生命的两种要素息息相关:一是生他养他的一方水土;另一是他的成长经历。南来北往又轰轰烈烈,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不仅是汪曾祺先生的人生轨迹,也浸润到他的作品《人间草木》中。

透过这部作品,我看到了一个在苏北运河边成长的调皮男孩明澈的眼神,一个在五七干校粪池旁施肥的男人佝偻的背影,更看到了一颗至纯至善的心——犹如荷塘月色下微微的风,吹散了白日的尘嚣。

“人生得意须尽欢”,汪先生得意而平和的人生在三个方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写文、绘画、做菜。这三种人生爱好,我倒是觉得神似花中四君子:其写文如兰,空谷幽香;其绘画如竹,筛风弄月;其做菜如梅,剪风裁雪;而其为人,则如时下深秋之菊,恬然自处、清谈疏朗。汪先生在将个人价值充分展现、平和表达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人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需求,这种“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共济局面,又何尝不是个人的欢乐和社会的福祉呢?

书中自述,每日早上,汪先生都习惯久坐在家中的老沙发上,泡上一杯茶、点上一支烟,袅袅烟雾中,一篇篇文字油然而生。而就在这个深秋,每个双休日的早上,我也会坐在家中的沙发上,伴着一杯茶,在汪先生的字里行间,在窗外透过的暖暖阳光中,读懂这人间的一草一木。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2

汪曾祺写的《人间草木》这本书,这本书分为7辑,分别是人间草木、四方食事、脚底烟云、联大岁月、师友相册、平淡人生、文章杂事。

可买来之后这本书就真的被收藏了,因为自己总有很多理由说自己没有时间来读,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上周终于拿出时间拜读这本书一读便不舍得放下!里面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没有宏大的人生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读他写的植物我感受到的是闲情逸致,读他写的人物我享受的则是诗情画意……让我感触特别深刻的是汪曾祺先生笔下描写的那些植物,仔细读来真是一种享受,如流水般净化着浮躁的内心,联想现在的生活、工作,我们是不是过于匆忙,忽略了生活乐趣了呢?热爱自然,热爱植物草木,这是一种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寄托,古往今来,从来如此。

工作的时候积极努力,休息的时候,就需要有如本书一样的发现的眼睛和心情,如此,就会在生活的道路上,既有向前的飞奔,又有欣赏途中风景的收获。这就是我读过本书的最大收获。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3

书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就来说说汪曾祺的《人间草木》。

我经常听老师提到汪曾祺的文章,却一直未曾读过。一次老师将这本《人间草木》借给了我,甚是惊喜。

书中写的却是些生活的小事或很平常的景物。第一大章《人间草木》写的是作者童年的花园、儿时的风景与美轮美奂的四季轮回。“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在作者笔下,小到一只是天牛,大到一朵冰心蜡梅,都是那么柔美,那么可爱。真没想到,原来作者的童年也是那么自由、快乐。这让我不禁想到写《呼兰河传》的萧红,在两个不同的作者笔下,有同样幸福的孩提时代、快乐的童年时光,更同样有着浓浓的思乡情。

《联大岁月》、《师友相册》则写了他在西南联大生活的七年。作者曾在西南联大被日军的飞机轰炸过,曾在革命中被打成“右派”,更失去过一个母亲、一个继母。面对这一切,作者用生动、朴实的笔调写下《平淡人生》这一章,他没有用多少华丽的词藻,只是做了一个讲述者,将他波澜起伏的人生说得“平平淡淡”,这一从容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四方食事》,则收集了作者所品尝过的各地美食中的上品,读了让人不禁垂涎三尺。

值得一提的还有汪曾祺的文笔。他的文笔很“奇”,奇在他总是很细腻地描写一件事,却并不怎么写自己的感受。整篇文章几乎没用过“激动”、“高兴”这一类词,可作者的感情却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这,就是汪曾祺写的《人间草木》,一本触人心弦的散文集。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4

很有幸拜读了汪曾祺老先生写的《人间草木》这本书,这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写了人间草木、世间风物、行者无疆、记忆的味道、星斗其文,赤子如人。汪曾祺不仅是一个厉害的小说家,散文也十分优美,在这本书中,他表达着对大自然里的事物,自己独到的领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细腻之处入手。描写着生活中的凡人小事,记录着各地乡情民俗;谈论着各式草木虫鱼鸟兽,还有对辞章典故进行考究。同样,在他作品里充分表达出他对凡人小事和乡土民俗的深深眷恋和对往日生活情景的回忆,那是一种多么美的感受。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汪曾祺老先生笔下描写的那些的草木虫鱼鸟兽,仔细读来真是一种享受,使我浮躁的内心慢慢变得平静下来。让我回想起了小时候的`往事。每当小学放暑假的时候,都会回到村里面和爷爷一起住一段时间,与哥哥姐姐们一起去挖泥鳅、钓鱼、打鸟、掏鸟窝、摘西瓜······那时候的日子过得很开心,并对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

然而回想到自己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每天是否由于过于匆忙和沉迷于网络之中,而忽略了生活的乐趣了?热爱自然,亲近草木虫鱼鸟兽,这是一种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寄托。工作的时候要积极努力,休息的时间,就需要放下手机,走出去,亲近大自然,去发现去感受自然的魅力与美好。这样子,才能够在生活的道路上,既能不断的前进,又能陶冶性情,使得自我更加完善。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5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八个字,是汪老的老师沈从文去世的时候,张充和夫妇送来的挽辞中的。“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或许,在张充和的眼中,这几个字,是颇能够代表沈从文的一生的,而这我眼中,这几个字,用来形容汪曾祺先生,也是十分贴切的。

这本《人间草木》,收录了汪老三十余篇文章,选择的题材大都同生活中寻常花鸟草木有关,读来分外感觉到浓浓的生活情绪,除了这些,还收录了几篇写汪老当年在西南联大时候认识的那些大师们的生活轶事,描写诙谐有趣,栩栩如生,简直仿佛见到了那些大师们本人。

汪老的一生并不舒畅,生于战时,长于混乱,就算在名声斐然的时候,也因遭遇那个动荡的年代被打成右派,然而最难得的是,就算遭受磨难,屡屡被人误会,他也能够随时保持豁然达观的心态,用一颗平淡宁静的心去认真体会平凡生活的好处,去写就着平凡生活的动人。

所以有人说:“他的一切都是诗。”

我想,能够把文字写得像诗需要非凡的才气,而能够把自己的一生都过得像一首诗,则一定需要一颗永不熄灭的赤子之心了。

汪老的文字并不华丽,也不够惊人,他从不刻意去说理或论教,他只是淡淡地,写着自己眼中真真切切看到的那些花草—一颗芋头,一把石头下压着的豆芽,紫薇,菊花,还有各种野花;那些鸟木鱼虫—比如北京遛鸟人,香港的遛鸟人,木芙蓉,车前子,瓢虫,蝉,刀螂;那些最普通的人最普通的事,北京的国子监,胡同,泰山上的担山人……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6

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我是在《慢煮生活》中看到的。本文用了几个小标题来表现“人间草木”。作者笔下的文字简洁明了,很普通的文字,编排起来却显得很高级。汪曾祺老先生的选材每个都源于生活,写于生活,让人感觉到很舒服。

例如描写槐花这一片段,开头“玉渊潭的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它带来了养蜂的人,也是故事的开头。而最后一段写道“玉渊潭的槐花落了。”养蜂的人也走了。这就是故事的结尾。作者开头结尾自然,又有双重含义。

我在想:为什么叫“人间草木”?作者写的,绝不仅“草木”二字吧,但为何只有草木?他写了花,也写了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字里行间,我似乎感受到了生命的张力。由小及大,无一不是如此生生不息。

“草木”二字不就是生命的代表吗?人间有多少美好?说不清,也数不清。这篇文章告诉我,人间的草木皆可令人动容。一花一木一果,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让人心生向往。爬一座山,食一味果,嗅一味花,离自然近一点,眼前的美好自然会令你动容。

读《人间草木》,我明白了人间还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人间还有这么多美好:一朵小花,一根野草,都需要我们细细去寻找、品味、欣赏。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7

《人间草木》是一本散文集。

文章分七辑,每一辑内容都不同。作者汪曾祺先生是个真性情的人,单单从目录就能看得出来。每篇文章的题目都很直白,朴素、平凡但是带着点诗意。“人间草木”这个题目只是其中一篇散文的题目,但是作为整本散文集的名字,却很恰当。每篇散文的语言都很朴实,简单,内容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普通得真的就像随处可见的草草木木。不知是题目烘托了文章,还是文章烘托了题目?

汪曾祺先生也是什么都能写,而且写的有趣。卸去了华丽辞藻的文章读起来让人颇为心安和舒服。从回忆家乡的一花一草一木,到各种各样的小吃,再到在联大的生活、相识的老友、亲人……几乎都是司空见惯的事,在汪曾祺先生笔下却别有魅力。其中有篇《葡萄月令》,五页的文章,把葡萄从一月到十二月详详细细地描写了下来,但读着一点也不使人厌烦。这便是魅力,或者说是魔力。

零零碎碎的小事太平凡了。散文是拿这些小事入文,能抓住人心的就是好文章。即使是他人的经历,《人间草木》这本散文集读起来仍旧是温暖的。有人对散文不感兴趣,认为它无聊,没有跌宕的情节,像一杯白水。其实生活就是白水,只是喝的人心境不同罢了。

汪曾祺先生的生活,一定是担得起这八个字的--

温和从容,岁月静好。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8

《人间草木》这本书,我认为是文言文和白话文结合,每一章都写出那种人间琐事。一般我写长作文都不会去写生活中的小事,但汪曾祺不一样,感觉每一件家常小事、朋友性格、每一朵花开花落、成熟、腐烂都值得他去写,每一篇散文都像是在和知心朋友说话。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北京的秋花》这篇,还分为4小篇,我认为最后一小篇《黄沪。爬山虎》应是叶不是花,菊花里我最喜欢最后一段,我也认为菊花一盆盆看是很好的,这样就能发现每一盆菊花的特点去欣赏它独特的美,扎起来却只能感到一眨眼的震惊,觉得无趣。在《秋葵鸡冠凤仙秋海棠》这篇文章里,我最喜欢第3段,更让我感到凤仙花的实用,秋海棠也让作者睹物思人,果园的收获里,写葡萄的时候,那种熟练的感觉,让我觉得汪曾祺种葡萄很久了,也很用心。

老妈买的那本书,前有汪曾祺的画,飞洒的墨汁,潇洒的画,配上文中应景的段落,简直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在这些画里,我最喜欢第四张画,这张画的枝条一直垂到画纸最下方,正好应了“抽条甚长”这句话,汪曾祺的文和画都可以用“简练”一词来形容,文章的简练是犹如文言文的白话文,画的简练是因为他的画简练到最少11笔就可画成。

人间草木这本是里的葡萄月令是汪曾祺被判为“右派”时写的,但却无一点不开心,就像是没被冤判一样,所以更造就了一种独特的风格,那种漫不经心、娓娓道来的感觉。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9

《人间草木》这篇文章的取材,是三种植物:山丹丹、枸杞和槐花。表面上,汪老在写植物,但更深层的,无疑是在展示他的人生价值观。

例如写山丹丹部分,他通过老堡户之口讲出:山丹丹每长一年,便多开一朵花,这多么像人,一年多添一岁!还有这种植物皮实,容易养活。人要活得随遇而安些,不能太娇生惯养了。这部分结尾处,引出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和舞台上的歌星,未必知道山丹丹的这些特性,反而像老堡户这样的农民才懂!

第二部分写的是枸杞。枸杞一生是宝,春天的时候,枸杞头可以当野菜。夏末秋初,开花,可以观赏。随后,便结出果实,可以吃。这么看,有发现乐趣的眼睛,人生才丰富许多啊!

最后部分写的是槐花,莫名其妙的是,关于槐花的,却只有开头与结尾两句。大部分内容都在讲养蜂人的生活故事。其中,讲了花与蜜蜂的关系,养蜂人与蜜蜂的关系,养蜂人与女人的关系,以及女人与家中晚辈的关系。他们的关系只能用微妙来形容。给予与受赠的感觉,很暧昧的,读原文才能体会很深。

人间草木啊人间草木,人间就如草木,好多道理都摆在那里的。去发现它们吧,然后活得通透些,处理好身边的各种关系,这便是人间草木的含义吧!

若用一种食物,用来形容汪先生这篇文章的语言,我想到茶,而且是龙井茶,淡而回甘啊!不信?您读读看……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10

感叹自己的无知,汪曾祺,一位著名的作家,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对他是一无所知,真是很惭愧!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终于买到了他写的【人间草木】这本书,可买来之后这本书就真的被收藏了,因为自己总有很多理由说自己没有时间来读,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上周终于拿出时间拜读这本书,一读便不舍得放下!里面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没有宏大的人生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读他写的植物我感受到的是闲情逸致,读他写的人物我享受的则是诗情画意……让我感触特别深刻的是汪曾祺先生笔下描写的那些植物,仔细读来真是一种享受,如流水般净化着浮躁的内心。

联想现在的生活、工作,我们是不是过于匆忙,忽略了生活乐趣了呢?热爱自然,热爱植物草木,这是一种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寄托,古往今来,从来如此。工作的时候积极努力,休息的时候,就需要有如本书一样的发现的眼睛和心情,如此,就会在生活的道路上,既有向前的飞奔,又有欣赏途中风景的收获。这就是我读过本书的最大收获。读汪先生的这本书,觉得心里暖暖的,静静的……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11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感觉近些年来,对汪曾祺的评价越来越高。笔者不由得回想起第一次读汪曾祺的时候,在很小很小的年纪,读的大概就是《葡萄月令》这一篇章,印象最深的是汪曾祺的那种饱满的笔触,充实的内心,仿佛一切都不如面前的这串葡萄重要,仿佛所有的事情都是天高云淡,弹指一挥间。

这么多年过去了,重读汪曾祺,这种感觉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浓烈。参加工作之后的那种受到大环境影响的浮躁,看起来忙忙碌碌实则无所事事的日子,荒芜的内心和精神,疲惫又麻木的肉体。所有的这些,在读到汪曾祺的时候,几乎一下子都消散了。

这次读《人间草木》,看汪曾祺讲花鸟鱼虫,看他讲天南地北。仿佛一下子人就静下来了,眼前的那点纷争都不在重要,平生之事亦不过尔尔。

人这一辈子,眼界要打开,胸怀要敞开,世事纷争固然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人人都不能避免的,但这人生也并非无趣到底。

有生之年,在众事中寻一心头好,一以贯之,余生皆可得趣于其中。

如汪曾祺,赏花,喂鸟,逗鱼。

人这一辈子,着实不容易。哪怕只是找到这一点点爱好,寄情其中,也不枉人世间走一遭了。

所以说,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像人间草木一样,想来也是极好的。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12

我有的时候特别感谢这些作家们。人这一生让人烦恼的事情太多,感情、事业、家庭等等,让人应接不暇。读这些文字让人能够真真正正地安静下来。

《人间草木》是真正的文人散文,没有空泛的大道理,没有宏大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我们感受到的是诗意,是闲情逸致。汪曾祺先生笔下描写的那些植物,读来让人丝毫不会感觉到枯燥,反而是一种享受,如流水般净化着浮躁的内心。联想目前的生活、工作,我们是不是忽略了生活乐趣了呢?是不是在人来人往中迷失了自己?是不是丧失了发现爱与美的能力?是不是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追求与爱好?热爱自然,热爱植物草木,这是一种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寄托。古往今来,从来都是这样。工作的时候兢兢业业、积极努力。休息的时候,就恰需要有如本书一样的发现的眼睛和心情。如此这般,心才会沉静、人才能安静,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既能向前飞奔,又能欣赏途中风景。

初中人间草木的读后感 第6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人间草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超越人生的残缺和不完美,似乎只得艺术和宗教两条路径。前者,周宁在《人间草木》第二章里多以“审美”一词加以表述。

不知是单纯评价苏曼殊还是统概艺术创造和艺术化人生,周先生在文章里提出审美在经过“失重”、“放纵”后却难免“落空”的过程窘境,并进一步指出其原因是审美是通过主体内心的充实、更新,弥补人生的残缺,这较之大部分宗教舍弃自身、抛弃身外的修行过程轻薄了许多。

真如周先生所言,那么艺术创作或者诗意化生存就只是彻头彻尾的短暂医学专用,如不能从艺术生活过渡到宗教生活,感性便成为自加的罪过。

也有道理。

宗教是决绝的,割裂因而能不再受困。与之相比,审美更像是徒劳的修补。

开始“严肃”地思考自己的生活,深感自己的感性真是万分险恶。

让我我试着很感性(很装)地描述写一下与这本书的遭遇:

我陷入北京路附近的一仄小巷子,“学而优”书店的灯箱广告有些漫不经心地亮着。只有两个店员模样的女子蜷在一楼正堂的藤椅里,不大的正堂因为灯光暗淡似乎有将她们淹没的态势。我想这正该有咖啡的香味,于是连步走上窄窄的楼梯,并对绿色的墙面致意。

二楼亮堂点,我告诉店员我要买一本叫作《人间草木》的书,周宁写的。

另一店员去找的时候,我随手翻看摆在当前的《书屋》。因为惰性,我已有一两年没买这本杂志了。

一分钟后,店员好像刚完成了一次长跑,手里正拿着《人间草木》。她有些抱歉:先生,书名是“人间竹木”吧?我一下被击倒,但我像士兵生疏了用枪的`方法但笃信自己开火的能耐,很快镇静下来。说,那是仿篆书的“草”字。书脊上偷看到的“草木”二字消除了我的迟疑。于是兼收得书后的满足和获胜后的喜悦,交钱下楼。

头一天,我在《南方都市报》上看到《人间草木》书评。

用很熟悉的状态、装模作样地写上面几段描写的文字,过程中我很感自由。过后会怎样,真用不着想。现实还容不得你像写字般游戏对付。

读《人间草木》有感 第7篇

少不更事的我,盲目沉醉于题材壮烈、情节跌宕、发人深省的大部头经典,期许着哪一天被某书醍醐灌顶,对汪曾祺这类朴实无华的作家并不上心。朋友推荐,才有幸拜读汪老先生的《人间草木》。我本对它毫无期待,可是读文伊始,我就痴迷其中无法自拔了。

汪曾祺写院子,写花卉,写枸杞子,写葡萄,写昆明的雨天,写北京人遛鸟……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像是一位在山间信步而行的老农,把昨晚赶路时马车不小心抖落的零碎细软一一拾起。院子里的杂草,幽径边的野花,雨后冒出的菌菇,路边姑娘叫卖的栀子花……这些都是最平常的事物,却被汪老描写得那般引人沉醉,我不觉惊醒,它们都是我们遗失的美好啊。

汪曾祺写《人间草木》,从花草讲到饮食,从节日讲到各地风俗,从西南联大的大学生活讲到对老师的感恩,从自己的家人讲到个人的写作历程。这其中我真切感受到了他细致的观察,对生活的热爱。他不抒发自己的悲凉孤独之感,转而描写生活中简单的快乐,让每一位读者都感受到他的乐观与豁达。

回想以前,总觉得在校生活单调枯燥,走在校园里总是脚步匆匆,身边的景色视若无睹。我不知校园操场边上有块不小的石头,我叫不出教学楼下树木的名字,我从未欣赏过墙角盛放的花,我甚至不认识同在一层楼的同学……现在想来真是惭愧。

绵羊草木樨中毒的诊疗 第8篇

1 病因

草木樨干草或青贮料感染霉菌 (主要是青霉菌属、曲霉菌属、毛霉菌属) 后, 在霉菌的作用下将自身的香豆素转化为具有毒性的双香豆素, 牛羊采食后导致血凝障碍, 引起以广泛出血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

2 症状

病初羊只仅表现精神沉郁和无力;继而出现皮下肿胀、鼻腔出血及粪便颜色发黑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状;到后期, 失血严重时, 出现贫血的症状。慢性病例的肿胀部位压迫时形成凹陷;急性病例则表现波动感, 无热痛反应。由于大面积肌肉出血, 腿肿胀, 跛行;因胃肠道出血, 粪便呈煤焦油色或红色。有的病例鼻腔、口腔、生殖系统等黏膜突然出血, 乳中也带有血液。

3 诊断

根据羊只有食入发霉草木樨的事实, 及病羊皮下肿胀、粪便呈煤焦油色且口、鼻、生殖系统黏膜广泛出血的临床表现, 可以确诊。

4 治疗

以强心补液、止血为原则。

1) 及时用小号针头 (以免针头过大造成注射部位出血) 通过肌肉或皮下注射维生素k1, 1~3 mg/kg体重;随后用单硝酸异山梨酯50 mg+毒毛旋花子甙k0.04 mg+速尿注射液10 m L+5%葡萄糖注射液150 m L, 混合缓慢静脉滴注, 1次/d, 连用3 d。羔羊用药量据说明书要求而定。

2) 病情严重、出血过多、有条件的采用静脉全血滴注, 10 m L/kg体重, 在几小时内使凝血酶原恢复正常。

5 病例

甘沟乡峡门村柏某饲养的3只肉羊于2013年2月6日前来就诊。主述:饲喂了稍微发霉的草木樨干草, 近两天精神不好, 乏力, 今天鼻出血, 粪尿也带血且粪便颜色黑暗。根据主述, 结合主要特征病状, 确诊为草木樨中毒。用上方治疗3 d, 痊愈。

6 预防

木——春到人间草木知 第9篇

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用一个“绿”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风吹拂,万物复苏的景象。多么美妙的联想啊,刚经历过严冬的树木,被春风一吹就又绿了,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所以古人认为树木的生命是风给的。《黄帝内经》总结道:“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这样就把所有跟“木”有关的事物都联系到一起去了。

从自然形态来看,树枝的生长都是尽量地求舒展,这其实是有生物学的原理在里面的:舒展的技条可以尽量不让树叶互相重叠,从而保证阳光能够照射到每一片树叶,这样就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古人用两个字来概括木的这种特性——“条达”。

树木的生长一旦受到限制,看上去就会不自然,这时需要去除束缚,让它恢复自然。而人的情绪如果受到影响,就会表现出压抑的样子来,需要通过输泄肝气的方法来让他的情绪重新舒畅,古人觉得这两者之间很类似,所以认为人体中的肝脏在五行属性上归属于木,而输泄肝气的治法也被形象地表述为“木郁者达之”。

树木同中医中药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树根、树枝、树皮、树叶甚至树上渗出的树脂都能够作为药材。当然,树的种类不同其疗效也就不同。比如说肉桂树的嫩枝——桂枝的发汗解表、温经通阳的作用;桑树的嫩枝——桑枝的祛风通络的作用;刺桐的干燥树皮——海桐皮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白蜡树的茎皮——秦皮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侧柏叶能凉血止血,枇杷叶能化痰止咳……但也有一些树木药用部位的功效相同或相似,比如沉香和降香分别取的是沉香和降香檀的木材,它们就都有行气止痛的功效;乳香和没药分别采的是乳香树和没药树的树脂,它们就都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有不少中药的名字当中就带有个“木”字。比如“木香”,能够行气、调中、止痛;“木通”可以利水、泄热、通淋。还有一些药材直接以“木”为名称,比如“苏木”取的是心材,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平地木”用的是全株,鲁迅先生在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所记载,虽名为木,但其实是矮小的灌木植物,可以止咳祛痰,利水渗湿,活血祛瘀。

读《人间草木》感想 第10篇

北平是汪曾祺先生人生的过客,但是他对这里的了解比我这个常住人士要多得多。关键就是他懂生活,懂发现。街边小草,枝头小鸟,也是锦绣山河中的一滴墨。关注这些一草一木,我们在能更好的诗意地栖息在这个世界中。

接触到汪曾祺写的小说还是在学“端午的鸭蛋”的时候,他朴素而形象,生动而有趣的语言吸引到了我。特别是描写吃鸭蛋的时候,写到筷子一戳,红油就流出来时,我的口水也跟着流出来了。于是我开始更多的关注他。

读《人间草木》心得 第11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人间草木》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读《人间草木》心得1

简淡的笔墨描写世间百态的清欢,草木山川,花鸟虫鱼吐露世间的美好与灵动。端起手中茶,方可天人合一,融化在大自然的淡雅朴素中。独自一人,背靠绿水,面向青山,可谓是“人间之至味,清欢也”。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昆明的雨下下停停,似一位姑娘掀起她洁白的裙边,指端从发间掠过,使人舒适惬意。一张画,一首诗,体现昆明雨季使人动情之处。我虽没到过昆明,却也在汪曾祺的笔下看到了这座花香四溢,雨来人去的清城。游走在雨后昆明的小道间,仿佛置身于世外,在灵动与淡雅中,品味花香与茶香融合在一起的淳朴。

“看花鸟看虫鱼,看的都是人生,谈食物谈故人,谈的都是情怀。”平淡的手笔,耐人寻味的文章汪先生写的不是作品,她谈的是生活论的是生活中本该有的简单。他让我明白,人活着比的不是谁成功谁辉煌,比的是谁认真谁细心,只有认真体会世间百态的人才懂得什么叫“生活”。

《人间草木》是一本适合闲人看的书,这里的闲,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心无杂念。只有戒除浮躁的人才能理解它的韵味。

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在我读《人间草木》时的感觉就像是与一位“生活家”最真挚的交流。他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两个字:不俗。我们以一种普通人的姿态与超凡脱俗的人对话,不正是一件荣幸的事吗?

从江南秀色到小四合院,从旧人旧事到风土人情,每一个细节都有让人痴醉的魅力。这本书中没有大道理,也没有多么宏大的题材,正是他的那份简单和汪先生独特的审美,让我对他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喜爱,让我在无数个午后的`下午细细品读。

还记得那只琥珀扇坠,那只记录了汪曾祺与奶奶许多回忆的扇坠。扇坠中的那只小黄蜂形态如生,让汪先生记忆深刻,再往后汪先生看到的琥珀中的昆虫多少缺失了些灵气。因为那些琥珀不是偶然形成的。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他们往往不是刻意的。就像我无意中看到的那篇文章中说的那样:真正的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

读完这本书,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是清欢二字。

清欢,是人间之至味。最美好,不过恬淡舒适,最惬意,不过《人间草木》。这本书教给我的不仅仅是生活的美好,更多的是他教给我面对平淡生活的勇气,做一个食烟火的普通人就好。品味生活,做自己生命的主宰者,让简单美好的大自然伴随我们,让这个炊烟袅袅世间成为生活的主打歌。

读《人间草木》心得2

人们总说着“人间不值得”之类的话语。当忙于征程,以为脚下阻隔着不可跨越的篱笆。殊不知,那不过是一排嫩草,不时提醒你:记得低头看看,这个世界也能很美好。

汪老的笔触就如他的名字般,柔情又不失风趣的美。他所描述的,不过是北京生活中的琐碎——槐花开啦,用处极多;栀子花开得粗粗大大——“我就要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尽显幽默。他走遍老桥,踏满青水,养蜂人和捡枸杞的老夫妇都是他画卷中的主人公。

记得他在开篇即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是啊,万物皆有温度。在日常生活中,每每于夹缝中寻见花草,无论开得壮烈于否,总会惊叹一番美丽——其实也是在为生命的坚强喝彩。

也曾询问过大人,为什么那么执着于侍弄花草,便是杂草小虫也一根根拣走。不明所以,因为不谙世事。大人们往往予我几句敷衍。而在汪老的作品里似乎找到了答案。月亮做的梨花、玫瑰香味葡萄、雪白的花生仁……即使身临纸外阅读时窗外的阳光四溢,纸页翻动间嘴边的微微弧度,又不时被汪老的幽默张开双唇。不经意间,也置身于夹杂烟火气的花室中。

念念不忘的是湖边捡枸杞的老夫妇。不为配药,不因泡酒,只是为了消磨时光。穿着朴素,近水而行,仿佛时光停驻,世界只剩下你我的安稳。年至古稀,童心未泯,两人相依相伴的踏实温暖了我的心。爱就是如此简单而直白,轰轰烈烈奔波追逐的年纪已逝,你和人间一样值得。

写学戏的郭庆春时京味儿浓厚。卖西瓜时瓜被军用卡车撞烂的场景,也折射出北京那时的政治面貌并不光明。他用“晚饭后的回忆”对郭庆春的一生进行描述,细腻又深刻,将郭庆春学戏的刻苦,买瓜的细致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让我感慨郭庆春与招弟两小无猜的纯真和殊途末路的无奈。

与其说汪老是个作家,不如说他为“生活体验者”。书是食谱,书页是锅,承载的是北京大街小巷的小吃美食文化。一路走走停停,一边逛一边尝。享受着生活的烟火味之气和清净的氛围。有人在众人反对的情况下,辞掉高薪工作四处奔游。多少人儿时的环游世界之梦在嘈杂中淡然消失,又有多少人矢志不渝,兑现了承诺呢?

《人间草木》像是一本日记、一本手帐。烦恼的时候记得插上耳机,让热茶的浓烟肆意宣扬。当似乎身临其境时,有个可爱的“老顽童”笑着跟你说——

上一篇:合作年中总结报告下一篇:促进你成功的30条励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