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工作制度讲解

2024-07-29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工作制度讲解(精选6篇)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工作制度讲解 第1篇

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工作制度 ——公共卫生部分 疾病预防控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是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具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区卫生体系。疾病预防控制是社区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这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位在疾病预防控制的网底位置。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提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的十二个方面的要求,并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见附录提出的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办法。

社区健康信息管理

1.社区卫生诊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开展社区卫生诊断和行为危险因素的监测工作,了解和掌握本社区存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主要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高危人群分布规律,并针对社区卫生诊断中发现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社区居民中存在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干预活动,注重效果评价。

2.社区健康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社区健康档案、情报资料管理、药品管理、收费划价系统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统计工作等方面内容。应根据不同目的和具体工作要求,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相应的资料,确保数据的准确、完整、安全、可靠和信息的有效传递。

3.由社区全科医师负责收集记录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统一编号、统一归档,一户一档,并在开展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中及时更新。应确保健康档案管理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4.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后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分析有关内容,及时发现个人、家庭和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控制措施,及时向辖区街道办事

处及有关部门提供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状况的建议,充分发挥健康档案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中的作用。

5.辖区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与报告工作主要包括:(1传染病管理:及时收集和报告传染病疫情,建立法定传染病管理对象的档案,实现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

(2计划免疫管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管理。

(3慢性非传染病管理:慢性非传染病对象的档案管理,健康指导计划和干预方案的管理,慢性非传染病高危人群监测资料的管理。

(4居民出生死亡信息管理:收集居民出生、死亡以及人口数据,及时完成死亡信息的报告与核实工作,并定期进行死亡漏报检查。

(5掌握辖区食物中毒、职业危害及饮用水污染、出生缺陷、精神病患者、残疾人群和外来人员等方面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传染病管理

1.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规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法定责任单位,负有传染病首诊报告责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要迅速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或以其他通讯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向本辖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2重点传染病及时转诊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实行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另案制定,及时将病人转入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诊治或确诊。确保病人能够及时接受住院隔离治疗或居家隔离治疗。

3.传染病个案管理和病人追踪随访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传染病病人个案登记卡,登记内容包括病人的个人信息、诊断意见、诊断医院、诊断时间、住院时间、病休情况、出院时间、转归情况以及复学(工情况等。要掌握其动态情况,做好追踪随访。避免疾病复发,造成传染病扩散。

4.常见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要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 指导下,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应急救治、转院治疗等各项措施;必要时还应对传染病病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对传染病病人的接触者,尽快实行医学观察,必要时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用药以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5.传染病预警监测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严格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传染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症候群(如发热、腹泻、因病缺勤、缺课等监测工作。并建立监测资料档案,开展监测资料分析等工作。

6.结核病病人管理

积极参与结核病防治,加强对传染源的发现与报告,配合疾病控制机构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和《肺结核病诊疗规程》的要求,做好辖区内恢复期结核病病人的送药和访视工作。

7.性病、艾滋病管理

(1低流行地区:开展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艾滋病高危人群行为干预,以及必要的咨询服务;建立健全本单位各项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常规、考核标准、岗位职责等;保管好各种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档案和原始资料,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2局部流行地区:开展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艾滋病高危人群行为干预,以及必要的咨询、检测、转诊服务;协助疾病预防控制(卫生防疫部门开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医学随访工作。建立健全本单位各项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常规、考核标准、岗位职责等;保管好各种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档案和原始资料,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3高流行地区:开展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艾滋病高危人群行为干预,以及必要的咨询、检测、转诊服务;协助疾病预防控制(卫生防疫部门开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完成辖区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医学随访、医疗救助;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产前指导、产后访视、婴儿随访和检测等服务。建立健全本单位各项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常规、考核标准、岗位职责等;保管好各种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档案和原始资料,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8.责任追究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治疗管理过程中,对发现传染病疫情后隐瞒不报、谎报、漏报、缓报的部门和责任人,对因玩忽职守、造成疫情扩大或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单位和责任人,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条款追究责任。

9.辖区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制度

要积极改善社区卫生条件,按国家卫生标准指导当地街道居委会,改造和修缮社区公共卫生设施;并协助爱国卫生委员会,指导居民定期开展灭鼠、灭蟑螂、灭蚊蝇

等活动。使社区经常性地保持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消除病媒生物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1.制定应急预案

结合本辖区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及时制订与更新本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服务中心内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流程。组织全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学习,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做到职责明确、程序清楚,同时要做好物资储备。

2.疫情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日常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发现发生或可疑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发生或可疑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发生或可疑发生食源性污染、水污染、预防接种群体性反应、医源性感染和职业中毒等事件,要立即启动本卫生服务中心的应急预案并同时向本区的卫生局和疾控中心报告。

3.做好隔离消毒,杜绝续发,协助上级行政及业务部门做好以下工作。做好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对病人采取就地治疗和隔离措施;立即划定检疫的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对其他就诊病人做好登记与卫生宣传和安抚工作;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和其他可追查疾病原因的样品要妥善保存;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开展病因调查宣传组织和控制措施的落实。

地方病管理

1.根据地方病流行特点和分布情况以及病区自然、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将对群众危害比较大、防治效果比较好的地方病作为防治重点,因地制宜地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2.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以当地地方病防治机构为技术支持,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地方病监测工作,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完成各种病情上报工作。

3.对于地方病的登记、统计与上报工作,要求有明确负责领导与责任人,结合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地方病各种病情信息的上报工作。

4.各地针对本地区地方病的发病情况和严重程度,由社区配合当地地方病防治机构加强地方病病情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特别是针对疾病重点人群的监测。

5.配合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一步完善地方病病情信息网络,准确、及时、定量地分析和预测地方病病情及流行趋势,为调整防治策略、制定防治规划、开展防治工作并考核评估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6.结合本地区病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并主动配合当地地方病防治机构,做好本社区地方病防治工作。

职业病管理

1.建立职业病基础资料收集制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定期收集职业卫生基础资料,掌握本辖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与监测情况、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发病情况、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情况等相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

2.职业卫生培训制度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卫生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职业病危害和防护知识咨询、教育和培训,使劳动者掌握相关的职业病危害、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职业卫生防护等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3.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并向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送职业卫生档案材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辖区职业卫生档案目录,统一编号,实

施计算机管理;每年检查核对档案的内容,记录变动的情况;并定期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工作进行检查。

免疫规划管理

1.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1要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

(2做好预防接种信息登记报告,在要求的时限内完成登记、录入和更新,及时将个案信息上传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并查询掌握流动儿童接种信息。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上报。

(3对未建立预防接种电子档案的适龄儿童,应及时将儿童的基本信息和疫苗接种信息录入到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系统,并及时补充上传到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并及时统计分析。

(4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长期保管。儿童预防接种个案的基本信息未经儿童监护人同意,不得向其他人员提供。

2.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

(1所有疫苗有专人管理,做好疫苗领发登记。为保证疫苗来源正规渠道,应从本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取,领取时要索要疫苗批签发或批检验证明文件复印件、进口疫苗的“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过期疫苗要登记并上交。

(2每年及时正确地制定下一年的疫苗需要量计划及时掌握疫苗使用量及耗损量。

(3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均按照冷链要求操作。

(4冷链应有经培训的专人管理,建立冷链设备档案,做到账物相符、专物专用。(5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充足冷链设备,并对其使用、维修、报废和更新严格按上级规定执行。

3.免疫接种服务管理制度

(1根据辖区接种对象数量,合理安排接种门诊周期。根据具体情况可设立周、旬或半月接种门诊,并设成人接种日,向成人提供疫苗接种服务。

(2通过多种渠道全面掌握接种对象。

(3对接种对象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及时预约接种通知,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

(4免疫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严格按要求进行。4.接种率监测和评价制度

(1按统一要求做好接种率监测,做好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每月评价疫苗接种情况。

(2开展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活动。

(3建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管理制度,对疫苗接种后的各种反应做好登记、调查,填写异常反应调查表,采取适当措施对患者及时救治,异常反应要及时上报。

(4防止各种预防接种差错与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要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避免更严重的不良后果发生。

儿童保健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的相关规定,做好辖区内0-6岁儿童保健工作。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以及生命监测等工作。

2.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

3.每年第一季度做好上工作总结并制定散居和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计划。

4.完成各项儿童保健工作指标,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估。5.按时参加上级的工作例会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6.及时、准确完成儿童保健信息的统计和上报工作。7.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好儿童保健科研工作。8.做好0-6岁儿童的健康宣教工作。新生儿访视工作制度

1.有专人负责居住在辖区内新生儿的访视工作,及时掌握新生儿出生情况、出院时间,及时访视。

2.新生儿访视用品齐全,功能完好,符合卫生消毒要求。

3.访视内容完整,认真做好新生儿体检,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4.发现新生儿异常情况,及时给予处理或转诊。

5.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增加访视次数,一般不少于三次。6.访视后,规范填写“新生儿访视记录”,做好信息统计、上报工作。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1.按照0岁4次、1岁2次、2岁2次、3-6岁每年体检一次的体检原则,对每名儿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2.6个月以上儿童每年至少测查一次血红蛋白,对结果异常者进行登记管理和治疗。

3.8-12月龄儿童进行一次智力测查,对具有智力高危因素的儿童全部进行智力监测。对智力可疑、异常儿童进行登记、转诊和追踪。

4.对0-6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听力筛查,4岁以上儿童进行视力测查,发现的听力、视力异常者和患龋儿童及时登记、转诊和治疗。

5.按照体弱儿管理常规,对在儿童定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和肥胖儿全部进行登记和管理。

6.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体检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智能发育、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

7.规范填写“儿童保健体检记录”及相关登记表、册,认真做好儿童健康体检资料的信息收集、统计和上报工作。

托幼机构管理工作制度

1.掌握社区托幼园所儿童数、园所性质等基本情况,定期深入园所进行传染病预防、卫生消毒、五官保健等工作的督促与指导。

2.了解园所中儿童定期体检、膳食营养等工作,定期对托幼园所儿童的体格

发育和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3.做好托幼园所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做好托幼园所信息收集、统计和上报工作。生命监测管理工作制度

1.对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进行生命监测工作。

2.掌握辖区内常住儿童数,所有管理儿童均在“0-6岁儿童保健花名册”上登记。3.掌握辖区内出生活产、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及死亡原因。

4.对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调查核实,填写儿童死亡报告卡和儿童死亡登记册,并及时上报。

5.定期与居委会、计划生育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派出所等相关单位核对出生活产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

6.协助上级部门,及时核对外区医疗、保健机构横转来的《儿童死亡报告卡》,并将结果及时反馈。

7.定期上报本辖区出生活产数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据。妇女保健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妇女保健工作。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社区卫生中心应有专人负责孕前与孕产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妇女多发病防治与管理、妇女保健相关信息收集与管理、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等妇女保健工作。

2.制定工作计划,按照妇女保健各项工作规范和考核标准开展工作,做好阶段性和年终工作总结。

3.掌握辖区内人口、育龄妇女、孕产妇等基本情况,掌握辖区内人口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等情况,掌握妇女病防治开展情况,定期与相关部门进

行核实。

4.开展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提高服务对象主动保健的意识。5.完成各项工作指标,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指导、考核评估。

6.定期参加工作例会、参加专业技术与管理培训,完成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7.做好妇女保健相关基础信息的采集、登记、统计与管理。8.配合上级业务指导单位开展专项调查和适宜技术研究。9.做好社区卫生中心妇女保健日常工作。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制度

1.为辖区内户籍与流动人口妊娠妇女建立“母子健康档案”(母子保健手册,并进行早孕期检查与指导。

2.对本辖区户籍与常住人口孕产妇和围产儿情况按要求进行登记、追访,并定期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统计上报。

3.按高危孕产妇管理要求,对建册的孕妇进行高危筛查,并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按要求进行登记、追访与管理。

4.对辖区内的产妇(包括户籍、常住、仅产褥期居住的产妇及其新生儿按规范要求进行访视和指导,并将访视结果进行记录和登记。

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制度

1.在为孕妇建立“母子保健健康档案”(母子保健手册时,进行高危因素的初筛工作,发现高危孕妇,不论是固定高危因素还是动态高危因素均要随时登记,在“母子保健健康档案”上做高危标记,并按要求及时转诊。

2.配合医疗保健机构,对高危孕妇定期进行追访至妊娠终止,对追访结果进行记录、登记。

3.督促辖区内高危孕妇定期到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孕期检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孕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动员不宜妊娠者终止妊娠。

4.对高危产妇按要求至少产后访视3次,并对访视情况进行记录、登记,发 生异常及时处理或转诊。

5.对高危孕产妇相关信息进行定期汇总、统计、上报。孕产妇、围产儿生命监测与管理制度

1.按照孕产妇与围产儿监测工作要求,做好本辖区户籍和常住人口孕产妇与围产儿生命监测与管理工作。

2.掌握本辖区户籍与常住人口孕产妇与围产儿数。

3.定期与居委会、计划生育、疾控生命统计、儿童计划免疫、公安等相关部门核对活产数及孕产妇死亡数。

4.发现孕产妇、围产儿死亡,按要求进行核实、登记,填写相应的死亡报告卡,及时上报。

5.定期上报本社区户籍与常住人口活产数、孕产妇死亡数、围产儿死亡数。孕产妇死亡报告、调查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其辖区内发现孕产妇死亡(含外地户口及外区户口,于3个工作日内电话报区妇幼保健机构,并尽快进行入户死亡调查、核实工作。

2.调查、核实内容应包括孕妇的基本情况:姓名、年龄、职业、户口地址、现住址、死亡日期、死亡地点、死亡原因、孕初期保健情况、医疗及孕期管理情况等,调查核实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区妇幼保健机构。

3.协助妇幼保健机构核实本辖区户口但常住在外区县并发生死亡的孕产妇情况。

4.定期与CDC生命监测部门核实孕产妇死亡情况。5.接受妇幼保健机构对该专项工作的质量检查。围产儿死亡报告、核实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其辖区内现现围产儿死亡(含外地户口后,要进行入户死亡调查、核实工作。

2.调查、核实内容包括母亲孕期基本情况,分娩情况,死亡时间、地点、原因,将核实内容及时上报区妇幼保健院。

3.协助做好在医疗保健机构死亡的围产儿的户口核实。地址不详或核实有出入的死亡卡,要以卡上的家属单位、电话等为依据,与街乡计划生育、居委会、派出所进行核实,并将核实结果及时报告区妇幼保健院。

4.协助区妇幼保健机构做好外区医疗保健机构横转来的死亡围产儿情况 5.定期与CDC生命监测部门核实孕产妇死亡情况。6.接受妇幼保健机构对该专项工作的质量检查。妇女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开展妇科常见疾病预防工作,按规范要求为妇女提供宫颈癌及乳腺疾病筛查服务。

2.掌握辖区内已婚妇女(包括离异、丧偶的基本情况及妇科常见疾病筛查情况。

3.对进行妇科疾病筛查情况进行登记,对筛查出的高危妇女按规范要求进行随访或转诊。

4.对辖区人群进行预防常见妇科肿瘤和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5.定期对辖区内妇科常见疾病普查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与上报。6.接受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精神卫生预防工作

为落实卫生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加强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特制定社区精神卫生管理工作制度,供参照。

精神卫生管理工作制度

1.在区(县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共同成立地区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定期召开工作例会。

2.根据上级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和要求,研究制定本地区精神卫生工作规划、计划。

3.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内容,设专人负责。

4.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社区人群精神健康水平。在社区人群中开展精神疾病的防治康复工作,对精神疾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5.准确掌握本地区总户数、人口、精神病人总数、发病率、患病率、重点病人数、疾病分类及精神病人的动态变化,包括疾病分期、治疗情况和去向,实行精神病人微机管理。

6.识别不良精神和心理行为问题,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上报或转诊到本地区负责社区精神卫生的管理机构。

7.对辖区无工作、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无抚(扶养人的精神病人要登记在册,填写相关的报表,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按要求为病人定期发放免费治疗药物。

8.开展社区情感障碍的危机干预、精神疾病康复、心理卫生咨询、家庭病床及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工作,方便患者就医。

9.指导全科医生、居委会和监护人开展精神疾病的康复治疗,向精神病患者或其监护人、近亲属传授康复方法,普及康复知识。

10.与公安、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做好重大节日和会议期间重点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11.做好本地区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使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纳入三级网络管理,以减轻患者家庭负担,维护社会的稳定。

精神卫生工作例会制度

1.实行辖区定期召开精神卫生工作例会制度。2.例会如遇特殊情况,可以推迟或提前召开。

3.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主任主持,街道残联、公安派出所、保健科长及精神科专职医生等相关人员参加。

4.例会内容包括: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总结工作,沟通信息,部署任 务,开展业务培训等。

5.详细做好例会记录(如: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的单位、参加人员的签名、会议内容、发言记录等。

精神卫生工作登记、统计制度

1.为加强精神疾病管理,实行精神卫生工作统计报表工作制度。

2.做好精神病人资料的各种登记,如:新发现、新发病、迁出、迁入、人户分离、死亡、走失、当年住院病人等。

3.登记填写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及时上报各种报表,如季度、报表及重点病人管理报表等。

4.本辖区精神病人出现动态变化时,及时在病人档案及随访表上做好记录,按病人档案管理制度规定及时上报。

5.统计资料与报表均以病人档案及随访表数据为准,做到登记表、档案资料与病人数相符,数字准确,不空项。每逢季度、半年及的第一个月将报表上报区(县精神卫生保健所。

精神卫生预防门诊工作制度

1.参与精神科门诊工作的医生应当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并取得一类精神科用药处方权的专职医生方可开展门诊就诊精神病人的诊断治疗工作。

2.对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诊疗规范。

3.精神科门诊以诊治本辖区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为主,对新发现的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所在区精神卫生保健所或精神病医院确诊。

4.病人就诊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患者独自门诊,要慎重接诊。5.注意识别不良精神和心理行为问题,早期发现精神疾患,根据需要及时转诊。6.发现患者病情严重、难于处理时,应立即转院至上级精神卫生专科机构。7.对待病人要礼貌、热情、周到,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接诊医生要耐心解答家属及病人提出的问题或治疗中注意事项。

8.做好门诊登记。认真书写病历,保证病历质量,实行保护性医疗。对要求出诊者,要有家属或社区监护人陪同。

9.正确使用精神科药物,对患者定期做化验检查和其它必要的检查。10.对不能及时住院治疗的波动期、疾病期患者建立家庭病床,按要求书写病历。

随访制度

1.专职医生(专职医生设置不足时由社区医生承担,下同要定期走访居委会,至少每3个月入户走访一次辖区登记在卡的精神病人,按要求填写“精神病患者随访记录”,及时掌握病人变化情况,见面率达到90%以上。

2.对新出院患者的第一次随访,确定疾病的分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治疗指导,完整填写随访记录。

3.对疾病期、波动期、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精神病人及时随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并填写随访记录。

4.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服药、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患者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5.随访期间发现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要填写免费药物治疗申报登记表,并与有关部门协商,使患者能够享受免费药物治疗。

6.入户随访前应了解患者家庭的基本情况,提前与所在地区的居村委会干部联系,并通知患者家属,尤其对病情不稳定患者的随访要注意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门诊精神病患者开证明、开假制度

1.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断应当由具有二年以上精神疾病诊断、治疗工作经验的精神科医师作出。

2.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对诊断结论有异议的,门诊医生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向作出诊断的医疗机构申请诊断复核。

3.要求开诊断证明的患者、其家属或有关人员须持单位或有关部门的介绍信说明开诊断证明的目的和要求。需开诊断证明者均须建有正式门诊病历(不包括

病历手册),对符合开诊断证明条件的患者要认真负责、严格掌握,诊断证明须 复写一份,粘在病历中保存,并在病历中有文字记录。4.当诊断明确的复诊病人要求出具检查结果证明和有关的医疗建议时,需注 意凡涉及一些社会问题(如恢复工作、调换工作、改变环境等一般责任问题等)或新确诊病人,原则上一般不开此类证明,必要时应请上级医生检查会诊,并向 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不开此类证明的原因。5.对外省市病人及取药者概不开诊断证明。6.不出具有关刑事责任类的证明,不做精神病的司法鉴定。7.门诊一般取药或外地的病人不开假。8.按时来门诊或接受家庭治疗的重性精神病人,根据病情或精神状态,每次 开假不得超过一个月。9.轻性精神疾病原则不开假,疾病发作时开假一般不得超过七天。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档案管理制度 1.为居住在本辖区内、有本地户籍、且已确诊为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建立健 康档案或登记卡片(包括一般资料、简要病史和随访记录)。认真填写“精神病 随访记录”。2.各类精神疾病分类明确,统计数字准确、清楚。患者档案以居委会为单位 分类保管、使用。3.为新发现、新发病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时建立档案立卡,并将有关情况 上报区(县)

精神卫生保健所(或主管当地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机构)。4.迁出、迁入、死亡等要及时做档案资料的变更。注明时间、地点、原因,并上报区(县)精神卫生保健所(或主管当地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机构)。5.患者档案要结合半年普查,每年核对一次基数,不得有遗漏或丢失。附录: 需登记建卡的重性精神疾病病种如下:(伴有精神病症状的)痴呆; 癫痫所致 精神障碍 ; 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 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 症;持久性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和

冲动行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和自杀行为;复发性抑 郁障碍(伴有持续和严重社会功能损害;精神发育迟滞(中度及以上不伴发精神 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肇事肇祸及关锁病人登记上报制度 1.对本辖区的重点病人要重点监护(了解病人的病情、治疗情况,必要时 转诊等),重大节日期间会同居委会干部、管片民警等一起逐一走访,防止肇事 肇祸事件的发生。辖区内登记在册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率控制在规定指标之内。2.发现已经发生了严重肇事肇祸事件的病人,要及时通知所在地区居委会 和派出所。专职医生应立即到现场,同有关人员一起,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件 扩大,并做好记录。3.在事件发生后的 24 小时内通知区(县精神卫生保健所(或主管当地社区 精神卫生工作的机构),并填写报表及写出书面报告,详细说明事情经过及处理 结果。4.发现关锁精神病人现象,要立即与监护人沟通,同街道办事处民政科、管片民警等人员一起上门为病人解除关锁。在采取必要措施的同时,做好监护人 的工作,防止再次发生关锁现象。老年保健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银龄事业提供基本医 疗保健技术支持,规范老年保健工作,制定社区老年保健工作制度,供参考。老年预防保健工作制度 1.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预防保健机构,中心设专人或(站)设兼 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管理工作。2.建立社区 60 岁以上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状况档案。

3.为辖区 60 岁以上老人提供基本健康体检服务;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 导、行为干预及规范化管理;对于患有慢病的老人,进行用药、饮食、运动以及 合理就医指导。4.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指导老年人疾病的预防、保健及咨

询。5.讲授并指导意外伤害的预防、自救和他救知识与技能。6.针对老年人开展规律的生活起居、合理的膳食营养、适度的体能锻炼及健 康的情智心态的教育和指导。老年医疗服务制度 1.为老年人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服务。2.为老年人提供双向转诊工作。3.建立家庭卫生服务合同,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家庭出诊、家庭病床、家庭 护理等上门医疗服务。4.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籍、舒缓治疗等临终关怀服务。5.完善医疗救治流程,为社区老人提供专业、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老年健康管理制度 1.制定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和定期健康体检制度。2.制定并实施老年人群整体自然疗法健康管理运营流程和管理办法。3.根据老人的体检结果和各类问卷调查作出健康状况评估,并制定个性化健 康管理计划。计划应包括医疗、护理、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及功能训练等。4.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倡导居民自我健康管理。定期提供综合健康体检 评估和营养膳食处方、运动处方(有氧运动、养生操及心智训练)。5.定期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健康管理计划作出调 整。居家养老保健指导工作制度 1.对本辖区内各种养老形式的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摸底、登 记造册工作。

2.制定居家养老医疗保健服务需求评估标准和服务量化标准; 制定各项服务 流程及管理制度。3.对以家庭自我照顾和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有需求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 求评估并签订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协议。4.根据不同项目的服务流程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以及康 复指导)。为有需要又符合条件的老人建立家庭病床。4.制定每年为居家养老的老人进行健康体检计划,并依据体检结果进行个体 化保健训练与指导。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工作制度讲解 第2篇

按照大爱卫发【2011】1号文件精神,我乡爱国卫生月活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广泛深入地在群众、干部中开展了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我乡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落实措施,把开展活动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好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安排,责成分管文教卫生的领导负责抓落实。各村委会也安排由支书记或主任负责,各村民小组由组长负责,逐级明确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各村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相应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对做好活动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切实把这项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作为长效活动抓出成效。

二、深入宣传,扩大氛围,使开展活动的参与意识有所提高

为进一步做好以“清洁农村、保护健康”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活动,我乡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广播、标语、会议、黑板报等形式,开展以这一主题为主的宣传,让群众充分认识到了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做好这一活动需要全民参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自觉性。活动月内,全乡广播宣传50多次,标语23条,黑板报2期。在党员干部、群众中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营造了讲究卫生、增进健康的社会氛围。

三、积极组织,影响带动,把爱国卫生活动作为长效机制常抓

开展这次活动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结合我乡实际,重点从解决农村“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放、污水乱流、畜禽乱跑”“五乱”现象入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引导农民养成文明卫生习惯,改善全乡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农村的整体形象。各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制定了以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的清洁农村实施方案及重点整治范围及整治内

容等。利用此次爱国卫生月活动的契机,对本村内的柴堆、草堆、土堆、杂物堆等进行了清理,对占道建筑杂物进行了拆除。组织群众对庭院卫生、房前屋后进行打扫;对道路街巷、卫生死角活动娱乐等公共场所进行清扫。并制定了每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环境集中整治,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对农村垃圾逐步建立户集,组保洁,村收集处理的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实行垃圾定点倾倒、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共清除垃圾300吨,出动车辆51辆次,清理污水沟1624米,清除违章占道2处,清除卫生死角20处。同时,开展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活动。投放灭鼠毒饵0.4吨。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制度选择 第3篇

1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制度现状及其缺陷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从无到有, 现已几乎遍布全国各级城市。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只有清楚地认识现状, 才能找到适当的改进方案。

1.1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体制现状

在中国, 各级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的组织、指导、监督和管理。卫生行政部门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指导标准》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为依据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准入管理, 只有获得卫生部门的批准才可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从服务内容和方式来看,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是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具体包括12项内容:社区卫生诊断;健康教育;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防治;精神卫生;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社区医疗;社区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工作。此外,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可以根据居民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但是, 实际上这些服务内容并没有全部实现, 绝大多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以医疗服务为主的。在服务方式上, 大部分的服务还是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 (即院内服务) 。但是, 社区卫生服务与医院服务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社区医生对于那些行动不便或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可以上门服务, 建立家庭病床 (即院外服务) 。

从组织系统来看,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经较为完整, 但是, 比较单一。社区卫生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按街道设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派出到各个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绝大部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原来的一、二级医院和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医院转型而来, 其单位性质属于国有事业单位。私有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对较少。“据卫生部调查,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政府及所属医疗机构举办的占60%, 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占17%, 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占24%。”

从筹资方式来看,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 地方政府财政投入或少数私人诊所的投资。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防疫保健、人才培训、健康教育及医务人员的基本工资。第二, 有偿服务的收入。主要是医疗服务收费。第三, 药品销售的利润。相当一部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比较依赖药品销售的收入, 甚至出现“以药养医”的现象。因此, 已有少量地区推行了社区药品“零差价”的政策, 并由政府给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定的补贴。除了以上三种主要来源, 一些地方还实行部分公共卫生项目性补贴。

1.2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制度缺陷

对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制度现状有了基本了解之后, 不难发现,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在制度方面还存在很多急需弥补的缺陷。

第一, 政府投入不足, 筹资渠道有限。

2003年, 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仅为5.3%, 不仅低于发达国家8.5%的比重, 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7%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5.6%, 只略高于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4.4%。同时, 中国卫生费用的分布也不均衡, 主要流向了大型医院。如此低的财政投入根本无法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需要, 从而难以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实现。同时, 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政府的财政能力是有限的, 仅仅依靠财政资金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不够的。目前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来源是以财政投入、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为主。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有制性质限制了其对于民间资本的吸引与利用。同时, 还有相当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未能纳入到医保定点单位的行列。

第二, 缺乏有效竞争。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公有制为主的, 具有一定的财政支持, 缺乏吸引消费者的动力。同时, 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得不到与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等的待遇。例如, 在医保定点的认定上, 政府部门就对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一定的歧视, 民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几乎都不是医保定点单位。这导致中国社区卫生服务行业缺乏竞争, 效率低下、缺乏回应性等问题也随之产生。

第三, 管理机制不健全。

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基本上还没有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很多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未成为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独立法人。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过于依赖行政手段, 而没有充分利用有效的法律和经济手段。同时, 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估标准还未明确,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程序也未规范化, 因此,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难以有效实施。

第四, 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人力资源水平较低。

现在,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医护人员主要是一二级医院原有的人员, 这些医生普遍学历较低, 技术水平也不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的学历结构以大专为主, 占39.08%, 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占25.23%, 中专和无专业学历者占35.6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的学历结构以中专为主。”“社区卫生服务中医师的技术职称以初级和中级为主, 分别占医师总数的49.35%和37.18%,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占11.54%”。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的低下与缺乏激励措施有很大关系, 国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工资较低并且相对固定,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招不来也留不住优秀人才。

2 社区卫生服务的不同制度安排及其利弊

从上文不难看出,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急需对社区卫生服务制度进行改革。那么社区卫生服务都有那些制度类型可供选择?它们各自的利弊又是什么?

早在1959年, 著名的公共财政经济学家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就将公共需要的供应和公共需要的生产进行了区分。根据这一思路, 笔者认为, 社区卫生服务同样可以被划分为生产过程和供应过程。其中, 社区卫生服务的供应是指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一系列集体选择, 从而决定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项目、各项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需要筹措的资金数量和如何筹措、如何约束和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消费中的个人行为以及如何安排社区卫生服务的生产。而社区卫生服务的生产则是指如何将一系列的输入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技术过程。由此, 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着三个基本的参与者:消费者、生产者和提供者。社区卫生服务制度的焦点就在于由谁来扮演生产者和提供者。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了不同的制度类型——国有化、私有化、民营化 (见表1) 。这就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三种主要的制度类型。

2.1 国有化安排

社区卫生服务的国有化安排是指社区卫生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都是政府, 也就是说, 社区卫生服务的决策权与执行权都由政府拥有。之所以产生国有化安排, 是因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营性质、服务对象、服务功能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同时, 现代服务型政府已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公共服务范畴, 强调其公益性和公平性。建立于1948年的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是国有化安排的代表, 无论穷富, 患者都可以得到相同标准的免费治疗, 其医疗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社区卫生服务的国有化安排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制度安排将有利于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实现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统一管理和部署。同时, 国有化安排有利于保持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财政投入的稳定性, 也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中无法盈利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实现。英国公平免费的医疗制度曾 “令全世界都羡慕”。

但是, 社区卫生服务国有化体制也存在诸多弊端。第一, 国有化安排将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社区卫生服务所需资源全部要依靠政府投入, 并且政府直接举办和管理卫生服务机构还将增加大量的行政成本。第二, 社区卫生服务行业垄断。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全部都是由政府进行决策和实施, 必然会形成垄断。垄断无法形成有效竞争的氛围, 同时, 社区卫生服务的建立与发展基本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 这些都使得社区卫生服务缺少提高产品质量、增大利润、追求低成本的动力, 卫生服务水平、覆盖面、硬件设施均无法满足百姓所需。第三, 由政府举办服务机构直接生产社区卫生服务, 一般是按照行政区划进行设置, 难以对其规模和分布进行及时的调整, 导致无法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的规模经济。第四, 难以避免腐败行为。国有化的社区卫生服务是由政府进行全面管理的。无论是作为管理者的政府, 还是作为执行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是由人组成的, 这些人同样是追求最大个人利益的。政府管理者控制着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分配, 他只会将资源分配给出价最高的人 (行贿者) , 这就不免会产生行贿受贿的行为。以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为例, 它也难免暴露出国有化安排的弊端——医疗开支巨大、低效率、缺乏动力、机构庞大。英国医疗资金的来源是国家收取的一种固定的税, 英国医疗服务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了所有其他欧盟国家。据英国卫生部门的统计, 病人从进社区医院到最终上医院看病, 最长要等待9个月, 而2007年度平均每个病人从预约到手术的等待时间是41天。

2.2 私有化安排

社区卫生服务的私有化安排意味着社区卫生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都是由私人部门 (市场) 来扮演的。私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一个完全的产权所有者, 具有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 可以自行决定提供服务的数量和水平。从历史上看, 最初的医疗服务都是由医生个人提供的。现在, 很多国外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也是私人开业的全科医生。同时, 社区卫生服务具有有限病源、有限病种以及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和家庭化的基本特点, 带有部分私人物品的性质。美国的医疗体制似乎可以看作是私有化安排的一个代表, 它主要依靠自愿的医疗保险制度, 只有少量的医疗捐助计划。绝大部分的诊所和医院都是私人所有的。

社区卫生服务私有化的优势主要有:首先, 民间资本投资社区卫生服务, 不仅可以减少政府开支, 而且可以形成竞争的市场环境, 从而激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通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质量的方式来吸引患者。其次, 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市场环境能够迫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公众不断变化的多种需求做出迅速地反应。再次, 私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备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不能及的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灵活性, 可以打破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街道进行布局的限制, 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自主决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模和内容。在条件适宜的地方, 还可以实行连锁经营, 统一购买和合理配备药物和设备, 从而节约成本和实现规模经济。

但是, 社区卫生服务私有化也并不完美。第一, 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无法全面实现。私人部门没有政府财政投入, 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 只能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在这种情况下,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预防保健等无法盈利的功能就将被抛弃。第二, 由于私人投资的“逐利”特性, 私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往往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违背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中国还有一批贫困人群, 他们无法支付基本的医疗保健费用, 但是, 私人社区卫生机构不可能担负起这些的人的医疗救助责任。这也是美国医疗体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数百万的美国人并没有钱交医疗保险, 因此, 他们连基本的医疗服务也难以获得。第三, 政府的指导作用弱化。私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我决策, 自我管理, 自负盈亏。因此, 政府指导对其的影响远远不如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3 民营化安排

所谓社区卫生服务民营化是指政府承担提供服务的职能, 而生产服务的职能既可以由政府承担, 也可以由私人部门、志愿团体等来承担。客观地说, 社区卫生服务既包括公共物品, 如健康教育, 又包括私人物品, 如医疗服务。由于在公共物品领域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 所以, 现在人们公认提供公益物品是政府存在的重要理由。但是, 政府获取信息同样需要成本并且不可能获取完全的信息,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政府官员缺乏足够的动力去设计符合公共利益的政策, 还往往会倾向于某些利益集团, 造成了政府资源的浪费、政府雇员的膨胀和提供服务的低效率, 即“政府失灵”。政府提供公益物品往往需要巨大的成本, 收益却甚微。所以, 即使公共物品需要政府提供, 也应当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目前, 虽然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医疗制度完全采用民营化安排, 但是,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渐进式地展开民营化改革, 例如英国就在积极探索“内部市场”原则的使用, 开展“合同”购买服务的活动。

民营化将政府与市场的优势全部吸收进来, 同时又克服了它们各自的弊端。首先, 民营化可以更好地界定政府的职能, 兼顾公平与效率。政府从生产领域退出, 只承担提供公共服务和监督服务生产者的职能, 将有利于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公益性, 并减少了大量的官僚成本。其次, 民营化为公共服务的组织方式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政府间合作、政府与私人间的合作、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合作等方式都将出现在民营化过程中。再次, 民营化可以有效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由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组织来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拓宽了资金的渠道, 引入了私人资本, 从而调动了民间积极性, 节省了政府财政支出。此外, 民营化引进了准市场关系和竞争, 给服务的生产者造成竞争压力, 有助于提高资源使用和工作效率。最后, 民营化还使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更灵活地调整不同服务和产品的组织规模, 从而达到规模经济, 实现效率的提高。

当然, 相对完美的民营化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民营化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市场、社会、政治条件。公共服务民营化后, 由于确定公共服务的生产者需要成本, 监督公共服务生产者也需要成本, 因而会使公共服务的交易成本上升。在民营化安排中, 政府官员也有寻租的可能。因此, 需要完善其他配套的政策制度, 才能够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民营化的顺利实施。

3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适当制度

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已对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制度现状与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 资金不足和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受阻的主要问题。面对国有化安排、私有化安排和民营化安排这三种社区卫生服务制度改革的备选方案,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笔者将以上三种体制安排的特点归纳为效率、效益、公平性、对民间资本的利用度、对消费者的回应性、对政府指导的回应性、实现规模经济、配套制度的复杂程度和对腐败行为的免疫力这七个方面, 并做一比较 (如表2) 。我们不难发现, 民营化是这三种安排中的最优选择——一个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方式。民营化安排吸引民营部门生产社区卫生服务, 由此民营生产者之间形成了竞争, 从而激励生产者不断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同时, 民营部门广泛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生产必然会使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卫生服务领域, 从而缓解中国社区卫生服务资金不足的难题。由此可见, 民营化安排将很好地解决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缺乏竞争和资金不足这两大难题。

同时, 民营化安排包括政府购买、政府淡出、政府撤资三大类方式, 每一类中也有诸多适合不同情形的具体方法。这将大大丰富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方法的选择, 恰好与内容多样属性复杂的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相适合。对于纯公共服务应当由政府提供, 但是, 仍可以利用私营部门作为生产者, 通过购买服务等方法实现供给。对于私人物品性质的服务, 政府完全可以撤资或淡出, 给予私人部门更多的发展空间, 发挥市场作用。只是要不断完善支付手段, 将更多符合条件的私人诊所纳入医保定点的行列。而那些界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服务, 政府可以采用补助、凭单、特许经营等方法来调控服务的提供。

此外, 我们也应当注意到, 民营化安排虽然具备很多其他安排难以超越的优势, 但是, 社区卫生服务民营化安排的实现与坚持不仅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 (如对私有资本的保护、市场经济的成熟、公众的认可等) , 而且需要一些相关领域的配套措施 (医保政策的完善、税收制度的改进、社区卫生服务监督机制的规范化等) 。从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作为影响民营化的关键因素——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在中国已经确立, 并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也被写入了中国宪法, 民营资本可以放心地投资于公共服务。只是公众对民营部门的信任度还不高, 但是, 随着越来越多民营医疗卫生机构的涌现, 公众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并了解民营医疗卫生机构, 对其有一种新的认识。目前, 中国最为薄弱的还是社区卫生服务配套措施的落后, 这似乎不宜采用民营化安排, 但是, 这或许就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悖论。笔者认为, 民营化安排的实行将会大力推动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 两者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由此可见, 虽然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实行民营化安排的条件还不是非常成熟, 但是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 同时, 可以在实施民营化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运行环境。因此, 作为政府, 不仅仅是选择一种社区卫生服务的体制类型, 还要进一步营造体制运行环境。这也正体现了民营化的本质——更多地利用市场力量, 减少政府的作用, 但是, 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消失。这里的政府责任不仅是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提供者的职责, 还要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周志忍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罗纳德.J.奥克森.治理地方公共经济[M].万鹏飞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陈昌盛.蔡跃洲.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5]张祖芸, 刘朝杰, 张春.中澳社区卫生服务体制的比较与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2, 60~63.[6]邓晓燕, 陈虾.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现四突破[J].中国社区医师, 2007, 13:3~4.

[7]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长效机制.北京观察, 2007, 2:34~37

[8]梁万年, 李静, 关静.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及地区间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 2005:13.7~10.

[9]石光, 廖宁, 马桂琴, 等.台港澳地区卫生体制改革及其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 2004:9.11~13.

[10]仇元峰, 等.社区卫生服务的民间资本融资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 2007年, 6.28~29.

[11]王琳.公共卫生管理应引进市场竞争机制[J].北京观察, 2004;1:46~47.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改革及发展研究 第4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73-01

卫生部等部门颁布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等文件,标志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宏观政策已经明确,社区卫生服务逐渐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获得了政府、社会和广大社区居民的关注和支持。

据2012年底的不完全统计[1],全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城市达到358个,占城市总数的54%,近90%的地级城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31个省共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0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726个。此外,全国还有553所街道卫生院、3678所门诊部,847所市属的区级综合医療和1310所县级市综合医院承担着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目前,全国31个省均出台了省级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政策文件[2]。天津、广西、山东3省由省级政府下发,北京、上海、重庆、湖北、江西、安徽6省由政府办公厅转发,19个省由相关厅局联合下发,还有3个省由卫生厅下发。一是在发展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试点阶段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向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转变。各地着重对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械进行结构和功能的双重改造,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是各地逐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上海市内95所地段医院已全部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通过对一、二级医疗机构进行改造,建立了1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一些地区探索建立其它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老年护理院、口腔诊所、中医诊所等。

在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中,各地打破原有医疗卫生机构条块分割的局面,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陕西、内蒙、湖北等省将厂矿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卫生资源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规划进行统一管理。海口、重庆等省利用社会卫生资源举办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江苏省在制定社会卫生服务规划的基本上,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机构和人员准入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实行面向全社会的机构招标和人员招聘,效果明显。各地通过建立培训基地以及开展中英(加、荷)项目合作等形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20001年,卫生部、人事部举行全科医师资格认定考试,20个省100余名考生考试合格,产生了国家第一批全科医师。5个省在24个城市开展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培训了639人,17个省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培训合格13523人。此外,一些地区还鼓励上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到社区兼职工作,也鼓励身体健康的离退休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兼职和任职,有效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难以取得居民依赖等问题。

在国务院重视下,2002年8月,卫生部等国务院11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迈入了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了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矛盾是基层优质卫生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是:以增加优质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为主旨,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卫生资源结构性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扎扎实实推进社区卫生服务。

深化体制改革,注入发展动力。要把引入竞争机制作为体制创新的核心,根据公平、择优原则,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举办者,凡具有规定条件的法人和自然人均可参与竞标。同时要充分听取社区居委会和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与管理的各方面意见,扩大他们的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以积极姿态“开门办”社区卫生服务,即允许大、中型医疗机构,也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以建立聘用制为核心,回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既鼓励上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采取挂牌、兼职、下派等多种形式向社区流动,也鼓励符合规定条件离退休医务人员到社区工作,推进全科医师的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工作经费、配备基本设备和房屋等设施,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推进社区建设、扩大延伸性服务收入自主分配权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营造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良好环境。

当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触及到了多元化举办等社会较为敏感的深层次问题[3]。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的改革不是一项孤立的改革,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要坚持与时俱进,把改革和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结构大调整孕育事业大发展。要切实加快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步伐,加大城市医院改革力度。在资源配置中,政府要“有进有退”,把卫生资源重心适当下移到社区[4]。同时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要合理分工,实现互动、双赢、共同发展。总之,我们必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把群众的呼声作为我们的第一信息,把群众的需要作为我们的第一需要,把群众的满意作为我们的第一标准,把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的第一考虑,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不断开创社区卫生服务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李长明,姚建红.发展新世纪社区卫生服务应把握的指导方针,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7:645-647.

[2]赵琨、高广颖,万泉,200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报告,中国卫生经济杂志,2012,31:29-32。

[3]赵郁馨.卫生总费用运行特点及增长因素,中国卫生经济杂志,2012,31:32-35。

讲究卫生主题班会讲解 第5篇

班会目标:通过本次班会,明确搞好卫生的重要性。让班级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参加人员:全班同学、班主任。

班会程序:主持人:最近一段时间。我市流感病情十分严峻,那些我们肉眼看不 见的、空气中到处漂浮着的细菌令我们害怕。请大家想一想, 我们要注意讲究什 么? 全体学生:卫生!主持人:今天,我们开一节班会,主题是《讲究卫生》。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1、教师讲解卫生与传染病的重要联系, 从而让学生明白讲卫生的重要作用。学生交流平时是怎样讲卫生的。

2、主持人讲名人讲卫生的事例: 作家老舍先生虽有腿病。但每天坚持打扫室内、院子,稿子中有废掉的,宁肯起 身走几步丢进纸蒌。

毛主席很讲卫生, 他烟抽得很厉害, 但从没乱丢一个烟蒂, 甚至烟灰都不掉到地 上。

3、谈出本班室内、卫生区现状;(自由讨论,发言 成绩方面:地面干净…… 不足之处:维持干净的时间短……

4、指名说出个人的卫生状况(习惯方面卫生习惯好的同学,(同学各人卫生搞的好:衣服之间整洁,头、手、脸干净。尤其对班级 卫生认真负责。从不乱丢纸屑……

卫生习惯差的同学(不点名 , 衣服上有油渍、脖后有灰……下课经常乱扔废纸, 食品袋……

5、集体交流、总结:结束:各人根据交流,整理出适合自己实施的具体措 施,条款。

号召同学从我做起,搞好班级卫生。

同学们, 这次班会开得非常成功, 同学们发现了优点不足之处, 并制定了可行的 措施。

愿同学们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搞好我班卫生。班级卫生从我做起。互相监督, 揭发违纪。

6、主持人:同学们都很聪明,我相信大家都能做到的。为了帮助大家养成 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卫生习惯拍手歌》,大家一起 朗读: 你拍一,我拍一,讲究卫生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专用餐具和手绢。你拍三,我拍三,早晚刷牙和洗脸。你拍四,我拍四,睡前不要吃零食。你拍五,我拍五,经常洗澡换衣服。你拍六,我拍六,饭前便后要洗手。你拍七,我拍七,生吃瓜果别忘洗。你拍八,我拍八,常剪指甲常理发。

你拍九,我拍九,穿戴整洁系好扣。你拍十,我拍十,做个文明好孩子。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工作制度讲解 第6篇

务工作汇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2007-12-07 09:56:0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3)

**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

**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纺织路=号之=,辖区面积=.==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万人。==岁以上老人数====人,=岁以下儿童数====人,育龄妇女数=====人。中心下设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拥有工作人员==名,其中全科医

师==名,全科护士==名。

今年我中心借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区的契机,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全体职工工作热情高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现汇报如下:

一、加大力度进行中心的改造和软硬件建设

(一)开展中心的装修改造工程

今年,**区政府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了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社区建设规划和政府工作目标,开展了创建国家卫生服务示范区的活动。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认真制定《创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及实施步骤,从基本设施建设、人员配备、完善六大功能及监督管理等各方面对中心进行了规划。在正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近==万元对我中心及下属站点进行装修改造,完成诊室、健康教育室、健康档案室、预防接种等室的建设,配备了健康教育、康复器材等基本

设施,经过改造,我中心采用了全市统一标志,整体环境简洁、宽敞、明亮,温馨,科室标志及路标清晰,能较好地提供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社区卫生服务,符合**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标准,得到居民普遍认同。

(二)开展====年**街社区诊断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和促进**街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落实“六位一体”的功能,我们努力推动以社区为基础,以预防保健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及妇女儿童保健等工作的开展,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我中心以**街辖内常住人口为主要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个居委会,再从每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户共===人进行了上门问卷调查,现已本稿件属于完成调查工作及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通过调查及社区诊断了解居民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经济状况、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社区居民的健康

需要和需求;确定社区中哪些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继而制订出社区健康促进规划,为政府制定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策略,社区综合干预计划和措施,合理利用配置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三)开展适合本社区居民的有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

我中心着重开展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积极开设特色门诊服务,建立专病档案

中心开设有日常的门诊医疗,向社区居民提供内、外、妇、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中心还对外开设家庭病床,提供急救、转诊、出诊、护理、家庭病床、临终关怀等项目。中心与各站均配备了急救设施和急救药品,同时还与**区第一人民医院及三甲医院订立双向转

诊协议,在就诊流程方面提供一切方便,将急救及疑难病人及时转送到上级医院,并将康复者及时转回中心(站),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的目标。

依据====年的社区诊断情况,**社区居民疾病谱前三位分别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为此,我中心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成为**区卫生系统社区慢性病防治示范点。我们实施了==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并开设心血管病专科门诊和继续办好糖尿病专科门诊,方便社区居民就近就医。一年来,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门诊服务======人次,为==岁以上的病人首诊测量血压====次,全年心血管专科门诊达到====多人次,糖尿病专科门诊达到====人次,系统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新建高血压专病档案===多份。累计健康档案总数达====份;我们还开设家庭病床==张,并通过医生联系卡==小时电话预约、签定社区卫生服务合同等方式,提供送药上门、导尿、膀胱冲洗、插胃管、伤口换

药、针灸、洗婴、孕产妇保健等特色服务。

=、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疾病谱已发生变化,肿瘤、心血管疾病成为辖区内人群的主要疾病和死因。因此,通过健康教育的方法,普及疾病防治知识,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我们对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中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占==.==,通过报刊杂志接受教育者占==.==,发放资料占=.=,上课占==.==,其它占==.=。针对这些情况,我中心与**街健康学校紧密配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全年举办各类健康教育讲座==次,听健康教育课达到===多人次,举办义诊咨询=次,发放各种健康教育资料、处方==余种====多份,充分利用中心的宣传阵地共

上一篇:信息介绍合作协议下一篇:暗香,暗香张炎,暗香的意思,暗香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