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考察材料范文

2024-05-24

对象考察材料范文(精选8篇)

对象考察材料 第1篇

按照县委安排,我们第X考察小组采取个别谈话、领导了解、查阅资料、摸底调查等方式,对某某同志在任__试用期期间的表现进行了考察,具体情景汇报如下:

注重政治学习,梦想信念坚定。有过硬的政治和理论素质,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坚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中,识大体,顾大局,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他带领X镇班子成员,团结积极,务实创新、廉洁奉公,实现了X镇经营模式跨越式的创新和发展。

爱岗敬业,工作成绩显著。参加工作多年,从事过多个不一样的技术,业务,管理工作,不一样的工作历练,培养了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超越自我的工作风格。一年来,积极投身生态礼貌X镇建设,为X镇兴建了生物质供热锅炉,X镇X户居民全部到达集中供热,X镇居民住户实现了供热、供气、供水“三供”目标。对X镇实行规范化管理,主街道到达白色路面、巷道彩砖铺设,家家统一模式院墙,户户红瓦白墙。积极鼓励创业致富,先后兴建温室大棚__平方米,融资__万元兴建了挂袋黑木耳大棚X座__平方米,为群众兴建__平方米食用菌厂,食用菌种植从X万袋跃升到X万袋。今年引资X万元在X镇合作开发蜂产品加工和山特产品加工项目。一年来,X镇先后被荣获礼貌单位标兵单位、市级生态型乡镇等多项团体荣誉。个人先后被授予__市城镇消防先进个人、市级生态X镇先进个人、市级科普带头人、__市劳动模范、__百颗星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作为X镇主要领导,他始终在廉洁方应对自我高标准、严要求。注重增强领导班子的民主意识“团体领导,民主集中”。注重廉政建设,认真执行廉政建设规定,牢记上级各项规定,严于律己。

根据某某同志在试用期期间的表现,考察小组认为,该同志贴合转正的条件。

对象考察材料 第2篇

某某同志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财政政策法规。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思想品德,增强责任感和大局。工作上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任劳任怨。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能坚持以_为指导,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理论政策水平高。

工作细致,业务能力强。

某某同志工作思路清楚,工作计划细致,能够经常深入工程企业,调查研究和了解项目进展实情,工作积极、勤恳、大胆,工作作风扎实,有开拓创新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工作计划落实比较到位。落实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确保某某市家电下乡财政补贴工作的安全有效顺利开展。及时下达家电下乡产品财政补贴资金 某某 万元、摩托汽车产品财政补贴资金某某 万元,全部拨付到各县(市、区)财政,激发了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热情。全市家电下乡财政补贴资金的兑付率达到了100%,排名全区首位。

在工作中,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经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埋头苦干。及时下达(拨付)扩大内需项目中央投资专项资金及自治区配套和各项专项补助资金,为我市国家扩内需项目按期开工建设提供资金基础,确保了这些项目的顺利建设,促进了我市经济发展。工作责任心强,任劳任怨。某某同志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各项任务,办事不推诿,遇难不回避,身先士卒,为人表率。

团结同志,遵纪守法。

某某同志为人坦诚、正派,能与其他同志处理好关系,在科学分工的基础,坚持协作和配合,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自律较强,在工作和生活上都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觉遵守纪律和国家法律,做到务实清廉,端正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无不良嗜好,无违法违纪行为及问题。

不足之处:综合协调能力以及领导艺术有待提高。

某某年 月 日,在全局竞争上岗竞职陈述大会上,某某同志得到总分某某分,排名某某职位第二名;在考察谈话中,干部考察组共找 人个别谈话了解情况,其获优秀票39票,占88.64%;称职票5票,占11.36%;基本称职票0票;不称职票0票。建议提拔票43票,占97.73%;建议留用1票,占2.27%。

数学对象认识的符号学考察 第3篇

一符号学为数学对象认识的考察提供了思想工具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曾说:“语言在哲学中始终占据着荣耀的地位,……对语言本身的一种理性知识被很多哲学家看做是解决基本哲学问题的必要准备。”[2]371他强调:“在我们的时代,如果不分析认识的符号学来源,如果不了解科学和艺术中所使用的符号学形式的具体特征,如果最终不了解记号作为社会和个人行为的中介者所起的作用,那么就不可能对哲学问题作严肃、系统的论述。”[2]409

因此,目前一种基于符号学的数学认识论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数学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3,4]数学认识论研究中的符号学考察,从表面看,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因为自从有了数学,数学知识就和符号紧紧连在一起,数学认识具有明显的符号活动特征。符号学也称为指号学,是研究符号和符号过程的理论。当今,学术界公认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是现代符号学理论的创始人。他们对“什么是符号”都给出了各自不同的具有开创性的基本定义。

(一)索绪尔的符号定义与数学对象认识的“所指-能指”结构

什么是符号?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一个带有两面的心理实体,……我把一个概念和一个声音形象的结合称做一个符号,……符号一词,用于指涉整体,而分别用所指和能指替代概念和声音形象。”[5]101-102因此在索绪尔看来,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

能指和所指是索绪尔提出的一对重要概念,成为此后的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索绪尔提出的符号的“任意性原则”进一步理解这对重要概念。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作用在于把现实世界加以明确区分。“若不是通过语词表达,我们的思想只是一团不定形的、模糊不清的浑然之物……在语言出现之前,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5]157然而,语言符号对现实的区分却是任意的,即每种语言都以特有的、“任意的”方式把世界分成不同的概念和范畴。正因为此,符号能指和所指是纯关系的东西。索绪尔符号定义的要义在于,语言符号是一套有自己排列体系的表达思想的系统;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声音和概念,两者是合二为一的。所指是概念,是一种形式关系,是由能指的形式系统确定的。这一观点为以后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定了思想基础。结构主义的主要立论在于:意义出现在结构之中。

索绪尔关于符号的基本定义,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考察数学对象认识的思想提示词。尽管索绪尔关于符号的基本定义取消了语言和现实的关系问题,而这正是他“遗留给后人很多未解决的疑难”之一。但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语言符号和现实的关系。正如陈嘉映指出的:“语言和现实是从整体上相联系的。索绪尔作为一个语言学家,没有详细阐述语言和现实的关系,但他的理论完全能够与语言/现实整体联系的看法相容。……施指(能指)和所指是一套思想的提示词,理解了这套思想,我们原可以把这些词抛在一边。我们不妨说,语词的声音直接指现实的东西,但这现实的东西现在是从它能被指来说的,是在语词层面上具有了意义、在语词层面上处于相互关系之中的现实。”[6]

从这一分析出发,可以得出这样一种对数学对象认识的基本观点:所谓的数学世界和数学语言符号是从整体上相联系的。如果说数学对象是波普尔“世界3”意义上的客观现实的东西,那么这种客观现实的东西是从它能被指来说的,是在数学符号语言层面上具有意义、在数学符号语言层面上处于相互关系之中的客观现实。我们将提出,人与数学对象认识的一种基本认识结构:即把数学对象看成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人可以运用符号来所指,数学对象的意义通过能指所在的具有逻辑演绎性的形式系统所确定。简称为“所指-能指”结构。

(二)皮尔斯的符号定义与数学对象认识的“手段-对象”结构

皮尔斯对“什么是符号”给出了另一种开创性的定义:“指号或表象是这么一种东西,对某个人来说,它在某个方面或以某种身份代表某个东西。它对某人讲话,在那个人心中创造出一个相当的指号,也许是一个更加展开的指号。我把它创造的这个指号叫做第一个指号的解释者。这个指号代表某种东西,即它的对象。它代表那个对象,但不是在所有方面,而只是与某个观念有关的方面,我常常称这个观念为图像的范围(ground)。”[7]

后人把皮尔斯的符号定义称之为“符号三元组合或符号三分法”。用图1表示如下:

因此皮尔斯符号学的符号是由符号表象(Sign)、对象(Object)和解释者(Interpretant)“三个一组”构成。

由于皮尔斯在关于符号学的文稿中,生造了不少新词,这对人们理解他的思想增加了难度。但我们从他关于“符号”的定义中得到的符号模式完全不同于索绪尔语言符号学的符号模式。索绪尔的符号模式是:符号由能指与所指构成;皮尔斯的符号模式是:符号由符号表象、对象和解释者构成。在皮尔斯的符号模式中,对象是符号表象的所指,但所指还不是符号表象的意义,符号表象的意义还要经过人的解释。符号表象代表的对象经解释后,还可以再解释。也就是说,符号活动过程(符号产生的过程)永无止境,人的认识永无止境。如果索绪尔符号模式的思想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那么“近年来在认知主义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上,皮尔斯的符号学起了突出作用。它的‘符号活动是认知的过程’以及符号的‘解释项(解释者)’理论就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基础。[8]5认知主义的主要立论是: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

根据皮尔斯的符号定义,我们认为符号的意义来自两个方面的结合。一是通过“某个观念”所代表的“那个对象”,二是它创造的符号的“解释者”。因此,可以说皮尔斯关于符号的基本定义,同样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认识数学对象的思想提示词。即存在这样一种关于数学对象认识的基本观点:数学作为人的符号活动过程,数学对象是由数学符号表达的,它是认知手段与认知对象的结合物,其意义来自手段与对象相统一的“解释”。所以,我们提出,人对数学对象的认识还有另一种基本的认识结构:数学对象是作为人的认识手段的对象化而存在。即手段经人的构作、概括而生成对象,对象因有可验证的手段而具有存在的意义;手段与对象是统一互补的。简称为“手段-对象”结构。

二对数学对象认识的解释需要两种结构的互补

由于“所指-能指”结构同数学对象在符号层面所表现出的形式演绎性特征密切相关,所以它较为人们所接受。原苏联数学家亚历山大洛夫曾指出:“算术的对象正是具有一定关系和规律的数的系统。单个的抽象数本身不具有那种包含很多内容的性质,关于它,一般地没有多少可说的。如果我们问,数6的性质,那么可以指出6=5+1,6=3*2以及6是30的因子等等。但是这里数6处处与其他数关联着,因此,这个数的性质正是在它同其他数的关系之中。尤其明显的是,任一种算术运算都确定数之间的一种联系,或者换个说法,确定数之间的一种关系。”[9]这种观点强调,数学作为一种形式符号系统,其成分可以由它们在系统中的相互关系界定。

由“所指-能指”结构,数学对象在一个形式系统中获得了客观确定性,但是,这只是使我们在“静态结构”上把握了数学对象。这种观点却不能生动地描写和解释数学对象的生成性。

美国数学家R.柯朗曾指出:“就科学观察的目的来说,对一个对象的认识,完全表现在它与认识者(或仪器)的所有可能关系之中。”[10]4这种情况在数学认识中更为突出。“世世代代以来,数学家一直把他们研究的对象,例如数、点等等,看成实实在在的自在之物。但是,准确地描述这些实体的种种努力总是被这些实体自身给否定了。”从而人们逐渐明白,在数学中“所有适合它们的论断都不涉及这些实体的现实,而只说明数学上‘不加定义的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所遵循的运算法则。至于点、线、数,实际上是什么,这不可能也不需要在数学科学中加以讨论。可验证的事实只是结构和关系:两点决定一直线,一些数按照某些规则组成其他一些数,等等。”[10]5

按本文的术语,我们把柯朗的话可理解为,人们对数学对象的认识,不是表现在“所指-能指”结构的形式指称上,而是体现在通过我们对“不加定义的对象”[8]5索绪尔的符号学突出了符号的静态结构方面,而皮尔斯的符号学强调了符号形成的动态过程。德国学者迈克尔·奥堤指出,在数学认识中,“符号同时具有描述性使用和指称性使用的性质”,“认知的实质在于符号能在认知过程与认知结果之间建立起的互补关系。”[11]因此,我们也认为,“所指-能指”结构与“手段-对象”结构的互补才能从整体上描述对数学对象的认识。需要指出的是,互补的描述方式是丹麦物理学家、哲学家尼尔斯·玻尔在考虑光的本性问题和物质的本性问题时,为我们贡献的一个重要的“描述方式”。他认为“互补描述方式” 在认识论中具有普遍的意义。[12]

三两种结构中“手段-对象”结构占主导地位

人对数学对象的认识需要两种结构的互补,但从人对数学对象认识的发展的角度看,这个“互补”不是在同一层次上的。我们只有从发展的角度对待“互补”,才可能对数学对象的认识给予全面而有力的解释。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两种结构的关系。或者说,哪一种结构更根本,在人与数学对象认识中占主导的地位。

人对数学对象认识的两种结构中,“手段-对象”结构占主导地位。因为“手段-对象”结构充分体现了一种主体参与的认识方式。正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交互作用,才不仅使得新的数学认识(知识)得以产生,而且使得数学认识处于连续不断的发展之中。具体说来如下:

第一,“手段-对象”结构在新的数学知识产生上发挥了主导作用。基于“所指-能指”结构,人们将依赖于逻辑演绎的方法“发现”数学知识,而基于“手段-对象”结构则可靠直觉构作“发明”数学知识。后者在新的数学知识产生上发挥着主导作用。数学公理方法是逻辑演绎方法的一种特殊典型。R.柯朗明确指出,“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公理方法是剖析各种事实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展示这结构的基本逻辑梗概的最自然的方法。有时候,形式结构之如此集中,比概念的直观意义更易于推广和应用,而这些推广和应用在一些比较直观的方法中往往是被忽视的。但是,凡是重要的发现或者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见解,很少是由单纯的公理程序得到的。在直觉指引下的构造性思想是数学动力的真正源泉。虽然公理化是理想的形式,但是,相信公理体系构成了数学的精髓,这是一个危险的错误。数学家的构造性直觉,给数学带来一个非演绎且非理性的要素,可以拿它同音乐与艺术相比拟。”[10]226

而怀特海也曾指出,数学中的新知识是通过对“度量”活动的抽象概括而产生的。这正体现了“手段-对象”结构的特点。因为怀特海说,在数学认识活动中,人们“从毕达哥拉斯那里所得到的实际见解就是事先度量,然后用数字决定的量来表示质”。“当我们通过数计、度量、几何关系和秩序形态等把数学观念和自然界的事实联系起来,理性的思维便离开了那种牵涉一定的种和属的不完整抽象境界,而进入完整的数学抽象境域了。”[13]也就是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学的认识是“事先度量”,然后用数字决定的量来“表示”质。怀特海认为,这正是数学研究的主要传统。他称赞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做法,认为在数学中运用逻辑分类学是次要的。按本文的术语,数学中这种运用“逻辑学”的分类来认识“种”与“属”的特性正是“所指-能指”认识结构的一种表现。按这种方法研究数学,我们得不到多少新东西。由此可以说,在新的数学知识产生发展上,基于“手段-对象”结构的认识方式比基于“所指-能指”结构的认识方式更能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手段-对象”结构体现了一种主体参与的认识方式,不仅在新的认识(知识)产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且由于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交互作用,使得认识处于连续不断的发展之中。“所指-能指”认识结构可以说是一种“旁观者的认识方式”。因为它把数学对象看成是客观存在的,人只是运用符号来所指,数学对象的意义通过能指所在的具有逻辑演绎性的形式系统所确定。“数学对象是什么”的问题在“所指-能指”结构中有意义,而“它是如何成为一个数学对象”的问题在“手段-对象”结构中有意义。按照发生学的立场,我们认为,就对一个数学对象的认识而言,我们首先关注的并不是“它是什么?”而是“它是如何成为一个对象的”,即“在什么环境中,产生了这种意义”。因此,从这一立场上讲,“所指-能指”结构首先要以“手段-对象”结构为基础才有意义。在“所指-能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手段-对象”结构的结合,数学认识才能处于连续不断的发展之中。否则数学就会是一个不涉及起因和目的的一种自我封闭的、一环接一环的形式结构系统。

总的来说,在数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人与数学对象认识关系的两种结构具有互补关系,但“手段-对象”结构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由此,人对数学对象的认识会呈现出两种结构交替出现,螺旋发展的态势。

四数学对象认识发展的具体表现

根据前面的讨论,本文试着给出人(作为历史发展中的人)对数学对象认识发展的具体表现。即人对数学对象的认识表现为两个层次、三个发展阶段的螺旋式发展中。

一,两个层次:

一是“手段-对象”认识结构,即人与数学的认识关系,是认识手段与认识对象相统一的关系,数学对象是作为人的认识手段的对象化而存在,手段经人的构作、概括而生成对象,对象因有可验证的手段而具有存在的意义,认识手段与认识对象是统一的。二是“所指-能指”认识结构,意即把数学对象看成是客观实在的,人可以运用符号来所指,数学对象的意义通过能指所在的具有逻辑演绎性的形式系统所确定。这两个层次不是平等并列的、互相排斥的,而是后者以前者为基础。

二,三个发展阶段:

在对数学对象的认识发展中,这两种关系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包括“所指-能指”结构在内的“手段-对象”结构阶段。即是说,这一阶段的“手段-对象”结构比较朴素,缺乏(不是说完全没有)“所指-能指”结构中数学对象认识的客观严谨性,我们把它称为“前所指能指的手段对象”结构阶段。人们对数学对象的早期认识阶段,属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所指-能指”结构阶段。这是数学对象获得严谨性的主要阶段。经历这一阶段也是数学被树立为科学知识典范的必要条件。但人对数学的认识不会停留在这一阶段,否则数学只能是一个不涉及起因和目的的一种自封的、一环接一环的真理系统,而哥德尔已经证明了这样的完备系统是不存在的。因此,还有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是经过了“所指-能指”式思想的洗礼,包含“能指-所指”在内而又超越了“能指-所指”的“手段-对象”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后所指能指的手段对象”阶段。人对数学对象认识的深化和发展过程就是上述三个阶段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

为便于理解上述观点,不妨以人们对无理数的认识给予说明。

第一,无理数认识的“前所指能指的手段-对象”阶段。

如今我们都知道无理数是不可公度的数,即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在数学历史上,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发现无理数。该学派坚信“万物皆数”,认为数不能离开感觉的对象而独立存在(这里的数是指整数)。比如他们用一些点表示数,把数与几何等同起来。当初他们认为任意两条线段a、b都是“可共度的”,意即这两条线段一定有公共的度量单位t。这就是说,对于任意两条线段a、b,总能找到第三条线段t,使得a、b的长度都是t的长度的整数倍。例如,a是t的m倍,b是t的n倍(m,n都为整数)。那时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员直观地设想,只要把t的长度取得足够小,这件事是一定能够办到的。但是,之后他们发现存在两条不能公度的线段的情况。比如,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与一直角边或正方形对角线与其一边不可公度。(他们曾给出了证明,此处略)。也就是说,如果认为每一线段都对应着借助于单位长度而给出的一个数,则存在着无理数。

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无理数的发现是因为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数学认识中,事先运用度量的手段,然后用数试图表达所认识对象的一个结果。这种认识方式为“手段-对象”式。这正是人们认识无理数的第一阶段:“前所指能指的手段对象”阶段,因为他们对这个对象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不敢确信,还感到惊奇不安。对不可公度的量如,希腊人称做(意即“不能表达”)。所以,他们要么不承认它的存在,对此置之不顾,要么承认它的客观存在,且在一个逻辑演绎体系之中使它获得确定的意义。

第二,无理数认识的“所指-能指”阶段。

古希腊时代最大的数学家欧多克斯运用比例的理论,将可公度数(有理数)与不可公度数(无理数)统一在一起,为无理数提供了逻辑依据。他的做法的核心点是“定义量之比并定义比列(即两个比相等的关系),把可公度比与不可公度比都包括在内”[14]56。欧多克斯的工作成果在《几何原本》第5篇中得到清楚的阐释。《几何原本》按其故有的演绎模式在第5篇中首先以定义开头,其中定义5是这样的:“定义5:四个量形成第一个量与第二个量之比以及第三个量与第四个量之比。我们说这两个比是相同的,如果取第一、第三两个量的任何相同的倍数,取第二、第四两个量的任何相同的(另一个)倍数后,从头两个量的倍数之间的小于、等于或大于的关系,便有后两个量的倍数之间的相应关系。”[14]79

用我们现代的数的语言来说,无理数是存在的,其意义在这一关系式之中。欧多克斯对无理数的认识方式正是本文所称的“所指-能指”式。这一认识阶段处于对无理数认识的第二阶段,即“所指-能指”阶段。

第三,无理数认识的“后所指能指的手段-对象”阶段。

希腊人运用比例理论能够把客观存在的无理数严格地、确定地表达出来,但人们在认识上对此还并不满意。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有理数并知道怎样计算它们,而对无理数尽管知道它是不可公度的量,但对无理数,我们是否也能够定义它们的和与积呢?比如对这样的计算有没有意义等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一直到一百多年前,才由戴德金、康托尔等人在研究实数的完备性时给出了回答。这些回答的基本思想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把实数(包括无理数在内)当做对有理数进行某种方式的运作而确定的对象。也就是说有理数按照某些确定的规则构成实数。这是一种“手段-对象”式的认识结构。

比如,波尔查诺用一组长度趋于零且以有理数为端点的有理数区间套来确定一个实数。如果该数不是有理数,那么就是无理数。具体的,如无理数就是由有理数区间套,,,,,……所确定。这样,无理数的数学性质就可表示为有理数区间套的性质。而戴德金把全体有理数集进行分割,用“戴德金分割”的方法定义了无理数;康托尔则用有理数的基本序列来定义无理数。

总之,以上这些定义的共同点都是把无理数看做为对有理数进行某种方式的运作后的结果,即当做一种认识手段的对象。这种认识方式是“手段-对象”式。但在这一认识阶段,数学家同时也建立了严谨的实数连续统理论,将有理数与无理数统一在一起。所以,这就是人们对无理数认识的第三阶段:“后所指能指的手段对象”阶段。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借助符号学的基本思想,主要从认识方式上考察了人对数学对象的认识。对数学对象的实在性问题,本文不作研究。

摘要:我们可以在符号语言层面对数学对象进行认识上的考察。利用符号学理论中索绪尔和皮尔斯对符号定义的基本思想,可以提出人对数学对象的认识存在两种基本的认识结构①:“所指-能指”结构与“手段-对象”结构。只有这两种认识结构的互补,才能给出人对数学对象认识的一个整体的解释。从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手段-对象”结构在两种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人对数学对象的认识发展会表现出两个层次、三个发展阶段的具体形态。

对象考察材料 第4篇

摘 要: 本综合化学教学实验采用回流法制备RGO/MnO 复合材料,采用XRD、Raman、TEM等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及三电极反应体系研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一般无机固体材料的常规合成方法,了解纳米材料的基本测试手段,以及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基本步骤。本实验内容包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及提升科研素养。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石墨烯 MnO 合成 电化学性能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综合化学实验这门课程。综合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中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所学化学知识的全面考察,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实验技能。一方面,通过综合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学习各种常见仪器的操作方法,在加深理论认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综合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往往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将科研成果引入综合化学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后续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石墨烯是2004年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利用胶带从石墨表面剥离获得[1]。石墨烯是单层碳原子构成的蜂窝网状二维结构,其厚度仅为0.335nm,为世界上最薄最硬的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片层结构,该材料具有许多新奇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例如极高的电子传输能力、优异的比表面积、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石墨烯一经发现便成为材料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研究发现,将石墨烯与其他功能纳米材料复合可以有效提高纳米材料的性能,甚至产生一些新的意想不到的特性,同时石墨烯单层结构也得以保留,目前石墨烯在高性能纳米电子器件、复合材及能量存储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MnO 含量丰富、环境友好,同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等新能源领域。然而,MnO 导电性能差,不利于电子的传输。本综合实验将性能优异的石墨烯材料与MnO 复合,以提高MnO 的电化学性能。主要以价格低廉的石墨为原料,采用简单的回流法制备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负载的MnO 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的结构,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为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1.实验部分

1.1实验试剂与仪器

天热鳞片石墨(青岛古宇石墨有限公司);乙酰丙酮锰(上海晶纯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浓硫酸,高锰酸钾,硝酸钠,双氧水,三乙二醇及无水乙醇(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D8Advance X-射线粉末衍射仪(德国布鲁克公司);DXR Raman光谱仪(美国ThermoFisher公司);JEM-2100(HR)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CHI 760D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

1.2复合材料的合成

首先采用Hummers合成氧化石墨[2]。在干燥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80mL浓硫酸,用冰浴冷却至0℃,不断搅拌中慢慢加入2g天然鳞片石墨、4g NaNO和10g KMnO ,试剂添加过程中控制溶液反应温度在10~15°C,持续搅拌反应四小时。然后将三口烧瓶置于35°C左右的恒温水浴中,继续搅拌反应四个小时。向三口烧瓶中缓慢加入200mL去离子水,并继续搅拌半小时,加入少许双氧水至溶液为亮黄色且不再产生气泡即完成反应,将产物透析、干燥即得到氧化石墨,备用。

将50mg氧化石墨(可用剪刀剪成小的碎片)加入100mL三乙二醇中,利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分散,形成黄色胶体溶液后,加入0.6g乙酰丙酮锰,并搅拌均匀。将混合溶液转移至250mL的三颈烧瓶,加热至250°C,并在此温度回流反应一小时,自然降至室温后将产物离心分离,并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将产物真空干燥后即得到RGO/MnO 纳米复合材料。

1.3复合材料的表征

采用XRD、Raman技术测试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采用TEM测试样品的微观结构,采用CHI 760D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其中电极的制备过程如下:将80wt%的RGOMnO 、10wt%的乙炔黑、10wt%的PVDF分散于NMP溶剂中,持续剧烈搅拌至均匀,此时溶液变为泥浆状。将混合物涂抹在一定质量的泡沫镍上,烘干,并压片,并再次称重。采用三电极体系,利用循环伏安技术测试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其中泡沫镍负载的RGO/MnO 纳米复合材料为工作电极,铂片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电解质为1M的NaSO水溶液。电容的计算公式如下:C=(∫IdV)/(νmV),其中I为电流,V为电压,ν为扫描速率,m是电极中活性物质(RGO/MnO )的质量。

2.结果与讨论

通过XRD、Raman表征证明合成的材料为RGO/MnO 纳米复合材料,通过TEM表征说明MnO 纳米粒子均匀附着于RGO的表面,同时可直观地观察到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并测定其大小。通过电化学工作站中循环伏安技术可以测定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并利用origin软件制图,计算得到复合材料的电容值,以进一步说明复合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掌握无机固体材料常规的合成方法,进一步巩固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如称量、配制溶液、溶液移取等。同时,学生对XRD、Raman和TEM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有进一步的认识。除此以外,通过电化学性能的测试,使学生对电化学的基本原理有全新的认识,而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复合材料在合成与表征过程中的基本操作外,还应具有准确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例如利用origin软件绘图并计算复合材料的电容值,本实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本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科研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下一阶段的毕业设计、攻读研究生学位及后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Novoselov KS,Geim AK,Morozov SV,Jiang D,Zhang Y,Dubonos SV, Grigorieva IV, Firsov AA. Electric field effect in atomically thin carbon films[J].Science,2004,306,666-669.

考察对象现实表现材料 第5篇

考察对象现实表现材料

勤于理论学习,政治素养高。该同志始终以《党章》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重要思想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熟悉并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作风

严谨,廉洁自律,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并树立了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良好的形象。

专业技术精通,工作有热情。该同志原为一名林业技术干部,一直以林果生产技术推广与普及为己任,努力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林果生产技术知识,并以传授果树管理技术为工作乐趣,有力地推进了该乡果品生产的产业化进程。一是改良果树品种。自 1998 年以来,该同志自筹资金,为我县引进和繁育果树优良品种接穗 30 余万条,极大地丰富了全县的果树品种组成,有力地促进了青龙果品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强技术培训。该同志平均每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 20 余期次,播放科普知识光盘 500 多小时,发放各类技术资料**.*万余份,培训各类人员 3000余人次,使我乡每户果农均有人能够熟练掌握生产技术。不仅如此,该同志还把触角延伸到全县各个果品产区,几年来分别到、、、、等乡镇传授果树管理技术30 多期次,培训果农 3000 余人次,进一步扩大了覆盖范围。同时,该同志没有满足现有的技术水平,每年自费投入 1000 多元订阅各种果树期刊,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并积极到外地参观学习,与河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果树研究所、北京有机苹果产业协会取得了紧密的联系,先后聘请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教授、教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北京林业果树研究所博士等资深果树专家来我乡讲学,使果农学到了技术,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心。为使果农全面掌握生产技术,该同志先后编写了《优质无公害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青龙苹果生产技术规范》以及《无公害苹果园周年管理工作历》和《苹果有机化栽培技术》等培训教材,并于《北方果树》上发表了《杏树落花落果原因及对策》、于《河北果树》上发表了《灭菌净防治苹果轮纹病药效试验》、《苹果疫腐病的发生与防治》等科研论文,对青龙乃至北方果树生产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自 1999 年以来,该同志已向全县果农推广 40 多项苹果生产新技术,全面促进了我乡苹果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也带动了全县苹果产业的升级。三是狠抓果品销售。该同志引进的果业发展有限公司、果菜有限公司、北京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王品业果业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使我乡和我县部分苹果产区生产的优质苹果出口到欧洲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销售价格较周边县市及国内其它苹果产区平均高出每公斤 1.0 元左右,为我县果农增加收入达 300 多万元。

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协调能力强。该同志文化素质高,思路清晰,所撰写的《果品生产优势、制约因素及发展趋势》、《统筹城乡经济 加快区域发展》等调研文章中一些合理化建议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果树事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该同志任以来,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把日常工作融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制定了《乡机关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并带头执行,有效地堵住了机关内务管理的漏洞和缺口,得到了乡党委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该同志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做到事必恭亲,尽管内务工作纷繁复杂,但各项工作安排得景景有条,规范有序。在工作上不辞辛苦,我乡机关的各种文字材料,主要由他来完成。无论领导交办的,还是一般同志及各村要求帮助的,均有求必应,并经常放弃节假日,不分昼夜按

时完成。作为一名干部,该同志能积极为乡党委、乡政府工作进言献策,能主动配合中心工作,在我乡的主要工作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工作扎实,爱岗敬业,无怨无悔。该同志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忘我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得到了组织、领导的充分肯定,曾多次被共青团秦皇岛市委、秦皇岛市科委授予“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被河北省林业局授予“林果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被中共秦皇岛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为人正直,团结同志,群众基础好。该同志长期工作在基层,能够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在生活中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与机关同志关系融洽,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深受同志们的认可和拥护。

不足:在工作中注意多请示,勤汇报。

中共乡委员会

考察对象现实表现材料

xxx同志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能够敏锐和准确地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xxx同志曾先后担任过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所长、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主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研究生部主任、学科规划办主任等职务,熟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经过多个领导岗位锻炼,工作经验丰富,具有全局意识。

xxx同志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善于研究问题和思考问题,工

作具有开拓性和前瞻性。到历史系工作后,他通过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凝聚人心,加强与全国学术界的沟通与合作,及时调整学科结构,为教师积极创造研究和教学的条件,使xxx的历史学科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担任研究生部主任和学科规划办公室主任以来,他克服种种困难,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保证了研究生教育的顺利开展,为学校近年来的学科、学位点申报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xxx同志身为教授、专家、博士生导师,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到目前为止,共计出版独著、合著、主编专著 13 部,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并参与主编历史研究系列丛书,多项成果获省政府、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一、二等奖。1994 年,在国家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前,他就申报并开展了《历史时期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的课题工作,有关专家和部门评价具有洞察力和前瞻性。1999 1

年,他在国内率先提出开展历史时期“三农”问题的研究,从而使xxx成为国内最早开展历史时期“三农”问题研究的高校之一。他长期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课程多门,指导和培养了博士研究生近***名,硕士研究生 20 余名。20**年,xxx同志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中共云南省委“四个一批”优秀人才。

xxx同志待人和善、谦虚朴实、作风正派,在行政部门和学术团队里,都有着较强的凝聚力。他求真务实,勤勉敬业,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经常放弃周末、晚上和假期的时间,投入管理工作和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作为一名知名学者,他始终保持着纯朴、善良的本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淡薄名利、不计得失,自觉遵守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在廉政方面没有听到任何不良反映。

xxx学院党委或部门(盖章)

考察对象现实表现材料

**,*,汉族,中共党员,**学历,生于****年*月,****人,现任******局长。具体表现是:

一、重视学习,思想政治素质高

该同志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提高素质、搞好工作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深刻领会 “****”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十八届*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五规划等政策精髓。主动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先创优活动,着眼于新的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自身素质得到增强,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务实肯干,敬业奉献精神强

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高的党性原则和政治觉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领导交办的工作从不推诿,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一些重要工作任务,多次参与督查、汇报、精神文明创建等文字材料的撰写,吃苦受累,加班加点都毫无怨言,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

三、工作踏实,任务完成较好

该同志能积极主动与企业负责人联系,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次和企业负责人到市区有关部门就项目开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开工手续、用电用水等问题进行协调解决,确保了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并顺利建成投产。

主动和企业负责人到**派出所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了企业员工落户问题,增强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尽快建立企业党群组织,多次向组织部、团委等部门有关领导进行请示汇报,积极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筹划党群组织建立的有关事宜,为下一步企业建立党群组织打好了基础。

四、严于律己,善于团结共事

发展对象综合考察材料范例 第6篇

xxx党委:

现提交《关于吸收xxx同志为预备党员的支部综合考察材料》,请审核:

xxx,x,汉族,xx省xx市人,xxxx年x月出生,于xxxx年x月进入xxxx学校学习,xxxx年x月毕业,xxxx年x月进入xxxxxx工作,曾担任xx、xx职务,现在xxx工作。该同志多年来积极靠拢党组织,于xxxx年x月x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xxx同志的主要社会关系:

父亲:

母亲:

„„

以上人员均政治身份清白,无不良记录。

xxx同志政治思想方面,在不断深刻理解党、认识党的同时还积极关注时事政治,认真学习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能够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xxx同志在工作和学习方面,在圆满完成单位安排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能够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工作中吃苦耐劳,踏实恳干,不计个人得失,对自己严格要求,生活艰苦朴素,诚恳待人。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xxxx获得“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希望xxx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正确认识自己,严格剖析自己,坚定信心,使自己更快的进步,进一步发挥

带头作用。经考察,xxx同志基本符合一名预备党员的标准,建议将其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的问题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xxxx党支部

教师考察对象现实表现材料 第7篇

教师考察对象现实表现材料

**,性别*,汉族,**年*月出生,身份证号码******,中教*级教师。毕业于**,取得**学位。**参加工作,***工作至今,工作期间的表现如下:

(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实践“****”的重要思想,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从事人民的教育事业。

(2)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关爱学生,待人真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

(3)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虚心向同事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从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或活动(包括“**”和“法轮功”组织,无犯法记录),政治表现好。

(4)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到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在工作期间曾获得***称号等等。

教师考察对象现实表现材料

一、个人基本情况

***,男,1982 年 8 月生,汉族,***柏树人,1999 年 7 月四川省达县师范学校普师专业毕业,同年 8 月被分配到***县柏树乡中心小学工作,2014 年 9 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2014 年 9 月取得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函授汉语言文学专科文凭,2014 年 12 月自考四川省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现任柏树乡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

二、个人简历

***同志 1999 年 7 月在柏树乡中心小学参加工作;2014 年 9 月担任学校教务主任;2014 年 9 月竞聘为学校副校长;2014 年 4 月被任命为学校党支部书记;2014 年 5月调到县教育局工作。

三、现实表现

(一)思想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

该同志坚持以毛泽东思想、*****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学习党的政治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上与党组织保持一致,工作讲党性、讲正气,讲原则,受到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二)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该同志在工作中能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能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分管和负责的工作总能出色的完成,能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工作善于总结、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方法灵活多样;他注重协调处理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工作中他做到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创设和谐的工作氛围,努力为领导分忧,为教师解难,保证学校的决策和分管的工作落到实处。

(三)作风严谨,责任心强,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该同志坚持提早上班,不迟到、旷教,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喊口号,不唱高调,作风朴实严谨,注重细节,责任心强,踏踏实实的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他能正确对待利益,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处事公道,不谋私利,清正廉洁。

(四)工作实绩。

由于该同志不懈的努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4 年分管的教学工作获文教局教学质量“升位奖”;2014 年柏树党委授予柏树乡中心小学支部为“先进党支部”;2014 年在,柏树中心校党支部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获得乡党委和县巡视组的好评。

五、主要缺点和不足

该同志主要的缺点和不足是:性格稍显急躁,工作想一蹴而就、立竿见影但有的工作必须要有过程才成出成效;性格直爽,委婉不够。

教师考察对象现实表现材料

**同志,汉族,1980 年 8 月出生,毕业于**医科大学,自 2014 年 7 月工作至今,工作期间的表现如下:

(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实践“****”的重要思想,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从事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各法律法规,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课改培训,认真上课,不断提高认识和业务水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陶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弘扬奉献精神,作风正派,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2)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注重团队合作;关爱学生,待人真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

(3)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虚心向同事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班主任工作经验。在教育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上不断地探索颌总结,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从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或活动,无犯法记录,政治表现好。

对象考察材料 第8篇

尊崇循吏, 是中国古代吏治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司马迁以后, 史家对“循吏”或“良吏”的正面评价是一以贯之的, 在正史中为之树碑立传也成了一种传统。因为循吏在封建体制内承担有特殊的政教功能, 故培养循吏就成为中国古代官吏队伍建设的基本导向。《宋史·循吏列传》:“宋法有可以得循吏者三:太祖之世, 牧守令录, 躬自召见, 问以政事, 然后遣行, 简择之道精矣;监司察郡守, 郡守察县令, 各以时上其殿最, 又命朝臣专督治之, 考课之方密矣。”《明史·循吏列传》:“洪武五年, 下诏有司考课, 首学校、农桑诸实政……一时守令畏法, 洁己爱民, 以当上指, 吏治焕然丕变矣。”[4]7185 (卷二百八十一) 《清史稿·循吏列传》:“清初以武功定天下, 日不暇给。世祖亲政, 始课吏治, 诏严举劾, 树之风声。圣祖平定三籓之后, 与民休息, 拔擢廉吏, 如于成龙、彭鹏、陈瑸、郭琇、赵申乔、陈鹏年等, 皆由县令洊历部院封疆, 治理蒸蒸, 於斯为盛”。[5]12967 (卷四百七十六)

受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塑造, 中国古代的循吏“既肩负了一种特定的‘官’之职责, 又扮演着一种独特的‘师’之角色。历代正史中记载的循吏作业和事迹基本上与原始儒家的教义相一致, 循吏的教化努力确是出于实践儒家的政治道德理想, 即建立礼治或德治的社会秩序。”[6]106作为传统儒家思想教养下形成的“政治产品”和士大夫阶层中的优秀代表, 他们不仅在施政之道方面为其他官员树立了典范, 而且在推行仁政德治、传播儒家礼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封建政治体制中, 国家政令最后都得由郡县长官来落实执行。郡县治理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更与辖区百姓的福祉密切相关。司马迁曾云:“县集而郡, 郡集而天下, 郡县治, 天下无不治。”古人亦云:“天下事莫不起于州县, 州县理则天下无不理。”后世将这些论断提炼概括为:“郡县治, 天下安。”在历代正史中有传的循吏, 必有其治政特点。本文结合清《平利县志》[6]433 (卷四) 面对此种县情, 古沣不无悲慨和无奈“是以守斯土者, 欲为保障, 为茧丝如汉召信臣之于南阳, 劝民农桑, 去本归末, 郡以殷富。亦徒怀其愿, 又况节礼和乐, 如文翁之化蜀, 劝学兴行更有志未逮。”黄宽任平利知县后, 高度重视邑内农业生产。他认为, 要发展农业, 使民富之, 头等要务即是“戒惰农”。在其亲自纂修的《平利县志》按语中, 黄宽指出:“乃有等惰农, 夏秋二料于布种栽秧之后, 即听之天时, 不知多加人力以尽地利, 故结胸中者, 乃广种薄收之说。熟知此等意见, 只成就得一个“懒”字!每见同此一丘田地, 经外来人写种, 则情愿多加租谷几石, 写种者兼且数年起家。观此, 则收获多少之分乎, 勤惰尽可晓然。倘吾本地民不知尽力耕耘, 多方勤苦, 恐外来者写种愈多, 则土著者种田愈少。在土著徒妒客民之肯加租谷, 而不仿客民之用力田功, 此诚不揣其本之见矣!”[7]407 (卷二)

由于平利堰渠多或崩或阻, 未加修浚, 境内田地中除一小部分远引涧泉外, 大多大无水可引, 田高水下, 名曰“雷公田”。每遇旱季, 乡民束手坐视。乾隆十八年, 黄宽仿南方之式, 捐造戽水轮车八辆, 分发四乡。乡民颇以为便, 并陆续仿造。从而使有效灌溉面积大增, 民人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改观。道光六年任平利知县的司徒修“下车即劝民兴水利、广积储。梓《蚕桑须知》《树桑百益》等书散之民。”[7]465 (卷之五) 在黄宽、司徒修等看来, 对县宰一级官员而言, 劝民勤力耕耘, 以自给衣食;助民提升农技, 以增加产出, 就是造福父老、报答君恩。

2. 恤民疾、惜民力, 以安民生

封建时代, 农业生产是国家经济的基础, 而占国家人口绝对主体的农民, 则是税赋徭役的主要承担者。不堪赋税徭役负担之重, 往往成了农民逃离故土、弃良从匪甚至揭竿而起的重要原因。客观讲,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 清朝农民负担有所减轻。入关初, 朝廷明令废除崇祯年间的辽饷、练饷等额外加派, 同时实行纳税通知单制度, 以防止官员私自摊派。康熙皇帝曾几番普免钱粮, 又于五十一年下昭:今海内承平已久, 户口日繁, 若按现在人丁加征钱粮实有不可, 人丁虽增, 地亩并未加广……其自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朝开始实行“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及核定养廉银制度, 其目的也在于增盈国库和进一步减轻民负。即使最高统治者作出了为民减负的努力, 但因官僚机构庞大、生产力水平低下, 尤其是地方官吏贪婪无德等原因, 有清一代部分地区农民的负担仍然不轻。如遇旱涝战祸或强制性增徭加赋, 农民生存境遇则更是困苦。如雍正二年 (1724) 谕:“直隶地方, 每值巡幸、渴陵诸差, 凡在人民, 无不乐效输将, 惟州县行之不公, 以致力役之征, 竟成虐民之政。有按门户者, 不论贫富, 按户出夫;有按牌甲者, 有按村庄者, 有按牛驴者, 均不顾贫富, 种种弊端, 不可枚举。所尤甚者, 则莫若绅民两歧, 绅三民七, 或令民全办, 致贫者负重倍于富绅。[7]409 (卷二) 乾隆《平利县志》载, 乾隆十八年六月初五日寅时, 丰口坝民张宁妻吕氏一产三男, 现皆存活。知县黄宽随经具详, 各宪专详。督、抚二宪批准会题于乾隆十九年正月二十二日。“户部四月二十九日转咨陕西巡抚部院:照例赏给米五石, 布十匹。照依时价折银九两二钱五分, 于六月二十九日藩库给领。”光绪《续修平利县志》载:道光十三年大饥, 时任平利知县胡廷瑞“设法赈济, 全活甚众。恩威并济, 听断如神。父老犹能谈其轶事。”[8]465 (卷之五) 咸丰六年值岁欠, 知县方其正“劝民均借, 多所全济”。

3. 兴文教、修学舍, 以助文化

《论语·阳货》云:“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礼记·学记》亦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9]513儒家认为兴文教、创书院、礼儒士、诵诗书、崇正学、尚礼教, 是美文化、易土俗、正民心、厚人伦、育人才、兴举业的常规路径。因此, 兴文教、育贤才、施化理, 为学校教育和科举事业的开展提供财政支持和行政保障, 不仅是各级循史的岗位职责, 也是正史中诸循吏的主要政绩之一。在履行兴文教之职责的过程中, 古代循吏既扮演了传播封建正统文化的管理者即“官”的角色, 也扮演了传导儒家文化中的“师”的角色。根据正史所载, 我们可以发现, 古代循吏在兴文教的工作中有四个共同特点:一是坚持以儒家思想为价值导向;二是重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重视对学官及生员的督导考核;四是在政务之余能躬诣学校、亲自讲学。平利地处“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秦巴山区, 可谓穷根深、蛮气重、文教薄、科举弱。黄宽宰斯土时, 平利的科举现状是:“选贡一途, 自有定期, 至登贤书者, 明代共得四人。国朝尚未有闻焉!”面对这种现状, 明清时代的平利知县在兴文教的工作中恪尽职守, 努力工作, 成绩卓著。

据乾隆《平利县志》载, 明成化初, 平利知县安章上任伊始, “毅然以兴废举敝为己任, 曰:‘为政首务莫先于兴学校、事神祗。’于是, 命匠须材, 改修庙学, 以为育贤之所。”[7]430 (卷四) 成化戊戌 (1478年) , 平利知县刘伦莅政初, “即增修庙学, 作新斯民, 不踰年而政通人和。”时任平利县教谕的刘博在《重修平利县治记》中指出:“守令乃民之师帅, 所以承流而宣化也, 得其人民受其福, 非其人民受其殃。今诸公先后相继修理县治, 以为治政之所, 真可谓克勤乃事矣!”最后, 他赞道:“继自今宰斯邑者, 尚当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渐仁摩义, 惇典敷教, 务俾黎民敏德, 百姓昭明大同醇古之风, 庶不负明天子建官福民意矣!”隆庆辛未 (1571) , 邑尹罗琪为振文事, 再次扩修平利庙学, “割邑牧爱堂之右隙地, 以益学地;而复市士民圃址, 以广规度。甃培洪基, 巍耸轩豁。”在此基础上, 万历六年, 署理平利知县的高瑬“增地修敬一亭三楹……新博文、约礼二斋四楹及训导署八楹, 陶砖瓦甓, 露台堂阶, 饰丹漆绘画。又清羡余费百余金, 始仪矩称完迄工。神既妥灵, 士亦乐居。”[7]431 (卷四) 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 平利知县不断翻新并扩修庙学, 实为教育优先理念的突出体现。

由于存在文化经济基础方面的差异, 隋唐以后的科举考试在制度层面, 在维护地域公平方面不断进行探索。明以后的进士科考试正式确立了按地域分配名额的制度。明代首次实行分区取士, 先是“南北分卷”, 后又留出“中”卷;清代在明制的基础上, 形成了分省定额录取的“分省取中”办法, 即按应试人数多寡, 钦定中额。事实上, 进士科考试以下的乡试、院试、府试、县试, 也需要关注地域公平的问题。平利属山野穷土, 文教原本落后, 维护士子的正当权益, 保障科考的地域公平, 对培植文运、提振学风尤为重要。黄宽到任初, 发现“选贡一途, 自有定期, 至登贤书者, 明代共得四人。国朝尚未有闻焉!”“寄籍之弊, 邑中士子最为受累。有别府州县富童寄籍进考, 遂致入泮者多属寄籍, 因而廪、贡选教皆成捷径, 土著童生因见累试不售, 则士气愈觉颓阻, 至辍业别图”[7]400 (卷二) , 鉴于此, 黄宽发出了“本邑读书种子几何不至断绝”的悲叹。黄宽在任期间, “痛除此习, 学校已觉肃清, 士风可望日振”。

平利知县在训诲士子、整饬官学、创建书院、捐俸助学方面也留有嘉声。康熙初, 知县古沣“廉静爱民, 于士类尤多所淘育, 邑中科名少士子俱亲加训课, 谆谆不倦。”黄宽任上“创书院, 捐置膏火;试生童, 时加训课。”乾隆三十七年, 知县秦重仁“洁己爱民, 振兴文教, 尝捐资增建锦屏书院。”道光年间的知县司徒修“训诸生以敦品为先, 制艺、试帖亦为讲解。刊有《礼记》《左传》《公》《谷》《尔雅》《性理》诸书, 名曰《易读》, 以便初学也。其他若《纲鉴择语》《举业度鍼》《简摹集》, 皆有功于士林。”[7]465 (卷之五) 同治五年任知县的卫锡恩“勤政爱民, 劝捐创立卷局, 一切考费出其中, 嘉惠士林。邑人颂之”。

经过历任知县的努力, 平利的文教科举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光绪《重修平利县志》云:“自黄公宽修志时, 登科者尚无人。然郁而必发, 今且科甲林立矣。司徒公以经术倡之于前, 史梦轩、张古民以敦品励学继之于后。百余年来, 家弦户诵。经籍之气发为文章, 人材蔚起, 固其宜也。若夫青云之士类, 皆有所表见于时。其通于经济、达于政事者, 殆不可以指屈。余路门之笃实, 邢楷夫之忠烈, 武鹿苹之廉明, 其尤矫矫者也。”[8]506 (卷之九)

4. 褒忠义、奖孝贞, 以昭公义

旌表忠孝贞烈、义夫贤人、孝子节妇, 表彰功勋、科第、德政, 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维系封建纲常伦纪的重要方式, 也是历代循吏倡导儒教、化育庶民的重要手段。旌表制度始于先秦, 在秦汉时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 至明清时达到顶峰。清制于京师及各直省府、州、县、卫, 分别建立忠义孝悌祠一座, 祠内立石碑;另设节孝祠一座, 祠外建有大坊, 凡是本地应给予旌表者, 均题名于其上, 身后设位祠中。往往由地方申报朝廷, 获准后赐以匾额, 或由官府、或由自家建立牌坊, 以彰显其名声气节。《清史稿·孝义传》:“清兴关外, 俗纯朴, 爱亲敬长, 内憨而外严。既定鼎, 礼教益备, 定旌格, 循明旧”。“旌格”规定:凡是能模范地遵守并践行儒教礼教所规定的“忠孝节义”“仁义礼智”者, 都在受旌表之列。实施旌表的目的在于导民向善, 为社会树立道德楷模。古代有关旌表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 士民能否“入册”, 依据的是平等的道德标准而非人的身份地位, 这有助于在社会内部形成道德平等的氛围, 使普通人增强了守德的自觉性和荣誉感, 这对当今社会的道德建设也具有启示意义。

黄宽认为:“山陬小邑, 节烈最难。正俗维风, 阐扬尤切。”虽然因平利地小而偏, 加之叠经兵火, 以致典册无闻、考稽莫据, 相关人事多淹没不彰, 但在纂修《平利县志》的过程中, 黄宽还是通过检觅文献、实地调查、寻访耆老等方式, 对乾隆以前平利境中忠孝节烈类人物事迹作了力所能及的搜辑整理, 以期实现懦立顽兴、教孝劝忠的目的。黄宽指出:“敦伦砥行, 名教所先。至以孝义著者, 必有一叚不可磨灭之至性, 沁人心脾, 自流连爱慕而不能已!夫邑有其人而旌劝之, 宰责也;邑无其人, 而启迪之, 尤宰责也!”[7]423 (卷三)

光绪《平利县志·人物志》“乡贤”类中收录三人。其中武廷辉“十岁六经成诵。既长, 究心经史, 砥节砺行。其孝出天性, 事继母樊氏无间言……尤喜奖励后进, 游其门者, 掇高科、列黉宫不下百余人。咸丰六年, 楚匪作乱, 公倡办团练, 以功赏五品衔。会岁饥, 请邑宰劝捐代赈, 以谷万余石, 分路散发, 不假胥役之手, 邑民活者万计。同治元年, 川匪、髪逆先后攻城, 公协同绅民竭力守御, 桑梓赖之。”[8]483 (卷之七) “忠义”类中收录二十五人, 其中多为建功沙场者、杀身成仁者、骂贼殉节者。“孝友”类中收录十五人, 其中多为亲存, 奉侍竭其力者;亲殁, 善居丧或庐於墓者;亲病, 刲股刳肝者;遘家庭之变, 能不失其正者;遇寇难、值水火, 能全其亲者;友于兄弟者等。“节孝”类中收录女性一百八十七人, 其中有截发死誓、矢志苦守者;有含辛茹苦、抚子成立者;有画荻训子, 擅熊丸之教者;有敬长护幼、持家谨严者。“贞烈”类收录女性一百六十八人, 其中多为誓不受辱, 以死全贞者。按今人的理解, 志中受旌表的人物的思想观念中或多或少有迂忠、迂孝的成分, 但在封建时代的文化语境中, 他们在传播儒家道德精神、培植全民向善的社会风化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语

《新唐书·循吏列传》云:“治者, 君也;求所以治者, 民也;推君之治而济之民, 吏也。故吏良则法平政成, 不良则王道驰而败矣。”[9]5616 (卷一百九十七) 吏治之良酷, 关乎民生休戚、民心向背;吏治之成败则关乎典制修废、王朝兴亡。古代有识之士普遍认识到“治国必先治吏”“治民必先治官”“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民生之安危由于吏治之清浊”。列于正史中的循吏, 由于其文化基因中的主导成分为儒家思想, 故大都能恪守以行仁践德为核心特质的儒家政治伦理。透过史官的笔墨, 正史中历代循吏留给后世的整体印象是他们立治平之志, 怀为民之心, 具仁爱之德, 恤民生之艰, 施简静之政, 行清廉之道, 谙宽猛之术, 举教化之职, 振重学之风, 弘敦朴之气, 重修志之事, 最终得“所治能富”、“所居而化”、“所去见思”。孔子追求的“富之”、“教之”、“无讼”的政治理想, 在循吏们治下得到了局部实现。可以说, 循吏作为典型的忠臣仁官, 他们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基石, 也是王道政治的脊梁, 对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封建王权的巩固起了关键性作用。从中国传统循吏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 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具有积极意义。

摘要:循吏是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中的优秀代表, 他们不仅在施政之道方面为其他官员树立了典范, 而且在推行仁政德治、传播儒家文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清《平利县志》所载职官治迹, 将中国古代循吏的治政特点概括为四点:劝农事、新农技, 以足衣食;恤民疾、惜民力, 以安民生;兴文教、修学舍, 以助文化;褒忠义、奖孝贞, 以昭公义。

关键词:循吏,循吏文化,施政特点,《平利县志》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 中华书局, 2009。

[2]班固:《汉书》, 中华书局, 2009。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4]张廷玉:《明史》, 中华书局, 1974。

[5]赵尔巽:《清史稿》, 中华书局, 1977。

[6]杨建祥:《循吏与地方风化》,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7]黄宽:《平利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 凤凰出版社, 2007。

[8]杨孝宽修、李联芳纂:《续修平利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 凤凰出版社, 2007。

[9]王文锦:《礼记》译解》, 中华书局, 2001。

上一篇:医学图像下一篇:作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