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多媒体应用心得(石玉宝)

2024-06-30

小学数学多媒体应用心得(石玉宝)(精选9篇)

小学数学多媒体应用心得(石玉宝) 第1篇

小学数学多媒体应用心得体会

凉州区黄羊镇大敦小学 石玉宝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伴而生的多媒体技术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手段,革新了信息传递方式、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体现出激趣性、释难性、反馈性的特点,能够做到图文并茂,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发现。

开始,我无论讲授什么课都使用多媒体,后来慢慢发现在讲授练习课时,使用多媒体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往往不能专注于老师讲授的习题,习题课比讲授新课要枯燥一点,因此在多媒体教师,学生往往会因为计算机中一点点其他事物而兴奋不已,并且很久不能平静。我慢慢的开始在讲授新课时使用多媒体,在习题课时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课件,我一直在摸索着一种适合于这些小学三年级孩子的课件风格,我想不能太简单压抑,也不能太过于花哨。我采用喜羊羊的图片作为一节课的主题。比如在讲授乘法这一节课时,我将原来课本中捕鱼的场景改换成了羊村要盖新房子,要盖8栋楼,每栋住6只羊,一共有多少只羊,再陪以喜羊羊中合适的图片。我的课件基本每一张都有一个卡通人物,慢慢我发现我的动画元素过多,孩子们一节课下来,知识没怎么记着,倒把老师里面的卡通人物都记得了。我开始慢慢减少卡通的量,后来只在课件开始导入新知时使用一张满屏的符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图片。

二、启迪思维和想象,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正是学生认知过程的矛盾面。要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知材料,让学生进行想象,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形象模拟思维世界,再现思维过程,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加强训练密度,及时反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练习是实践的一种形式,是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条件。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巩固新知识,拓宽他们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我们要遵循知识的再现性、发现性和创造性原则,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精心设计制作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有坡度、有层次的练习题课件或运用网络计算机技术从网络资源中搜集相关的练习题,然后进行分类整理,制成课件。这样,上课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尝试解答,同时,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计算机不断从各类学生中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解决疑难,使学生理解算理,形成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样会大量节省教学时间,实现真正的向40分钟要质量。

综上所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将它容入到我们新课标所倡导的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模式之中,它的意义在于在运用时要解决传统教学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在实践中克服滥用的不足及不合理性,使它的作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我感受到数学是存在于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也应该深刻联系生活,或者说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多钻研一下课本,认真学习一下各种多媒体软件,力求做出更精美的符合小学生心理的作品。

小学数学多媒体的应用探索 第2篇

一、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所有的学习成绩来自于热爱,因此高明的教师无一不是把调动学生兴趣当作第一要务。小学生爱动好奇,对哪个事物感兴趣就会去钻研。而兴趣的调动无疑是通过感官的刺激来实现的。单纯的讲、说、读、教不利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还会心生疲倦,产生厌学情绪。多媒体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对知识的处理技术,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的、直观的、形象的效果展示,从而让学生摆脱被动的学习局面,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渐入佳境,享受数学思维带来的快乐。比如,教学一年级“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时,课件里出现了商场买电视机的动态情境,把学生带入现实的生活里, 看着售货员在一张张清点百元纸币,学生对大面额人民币先有了直觉的认识,从而认识到数学来自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课堂上还让学生讨论自己在生活中怎样使用大面额人民币,有的说跟妈妈买衣服,有的说买电动车、买家具。整节课学生都保持着愉悦的心情,通过直观知识呈现和灵活多样的习题,调动起学生活跃的思维,参与效果好,自然数学效果就好。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是传统教学手段可以比拟的。

二、动态演示,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儿童而言,动态的事物总比静态的容易引起兴趣。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教学中的一块黑板、一只圆规加三角板的数学教学模式解放出来,化平面为立体,化静态为动态,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演示更为生动、逼真,加上学生操作实践训练,学起来变得轻松快乐,既能形成实际的操作能力,又能掌握知识。比如,教学“米、分米、厘米的知识”时,测量线段的长度,先将尺子放大到屏幕上,使用闪亮、移动的方法介绍测量方法,比较正确与错误的测量方法, 让学生判断分析,最后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测量。本来在过去是很难的环节,现在变得轻而易举。又比如,“图形的旋转”在传统教学中需要拿出很多图形进行演示,并且学生对图形观摩的方位不同, 演示效果大打折扣。利用有运动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将许多旋转的现象以直观的运动形象展示在学生眼前,学生会观察到不同的运动现象,并能分类识别旋转的位置。这种立体化、形象化的演示也只有依靠多媒体图像的处理功能才能实现,而且动态的展示吸收着学生强烈的注意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一边观察,一边猜想,一边讨论,体现了知识获得的完整过程,这种再现形声、图文并茂的教学无疑会带来惊人的学习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淡化教学重点、难点,增加信息量,加大教学密 度和节奏,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了信息最大化,效率最优化

例如“分数的意义”,学生对“1”“平均分”“几分之几”等认识是抽象的,多媒体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1”来展示不同的物体画面,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

四、多媒体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学第一步就是引入概念,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来进行再认和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历发现新概念的最初过程。比如,学习《分数产生和意义》时,多媒体呈现了一个人过生日分蛋糕的场景,平均分给2、3、4、5个人,要学生计算它们各分得多少。学生利用多媒体很快会找到答案。

五、多媒体适用注意事项

1.多媒体应作为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归根到底还是人的活动,以多媒体代替人的教学是不可能的,它发挥的只是辅助作用。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在吃透教材、全面理解学生的基础上 完成,对教材的处理不当,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不会令人满意。

3.多媒体的“巧用”应用在解疑处,用在难点、重点处,用在开 发学生思维处,用在引发学生兴趣处。

小学数学多媒体的应用探索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在数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它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课改理念相互融合,将信息处理技术与教师经验相结合,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崭新的面貌,那些过去难讲难教的知识经过教师的课件展示变得简单易懂,那些原来索然无味的学习状态被激活,学生心灵在飞扬,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数学由苦学变成乐学、爱学。

一、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所有的学习成绩来自于热爱,因此高明的教师无一不是把调动学生兴趣当作第一要务。小学生爱动好奇,对哪个事物感兴趣就会去钻研。而兴趣的调动无疑是通过感官的刺激来实现的。单纯的讲、说、读、教不利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还会心生疲倦,产生厌学情绪。多媒体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对知识的处理技术,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的、直观的、形象的效果展示,从而让学生摆脱被动的学习局面,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渐入佳境,享受数学思维带来的快乐。比如,教学一年级“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时,课件里出现了商场买电视机的动态情境,把学生带入现实的生活里,看着售货员在一张张清点百元纸币,学生对大面额人民币先有了直觉的认识,从而认识到数学来自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课堂上还让学生讨论自己在生活中怎样使用大面额人民币,有的说跟妈妈买衣服,有的说买电动车、买家具。整节课学生都保持着愉悦的心情,通过直观知识呈现和灵活多样的习题,调动起学生活跃的思维,参与效果好,自然数学效果就好。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是传统教学手段可以比拟的。

二、动态演示,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儿童而言,动态的事物总比静态的容易引起兴趣。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教学中的一块黑板、一只圆规加三角板的数学教学模式解放出来,化平面为立体,化静态为动态,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演示更为生动、逼真,加上学生操作实践训练,学起来变得轻松快乐,既能形成实际的操作能力,又能掌握知识。比如,教学“米、分米、厘米的知识”时,测量线段的长度,先将尺子放大到屏幕上,使用闪亮、移动的方法介绍测量方法,比较正确与错误的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分析,最后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测量。本来在过去是很难的环节,现在变得轻而易举。又比如,“图形的旋转”在传统教学中需要拿出很多图形进行演示,并且学生对图形观摩的方位不同,演示效果大打折扣。利用有运动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将许多旋转的现象以直观的运动形象展示在学生眼前,学生会观察到不同的运动现象,并能分类识别旋转的位置。这种立体化、形象化的演示也只有依靠多媒体图像的处理功能才能实现,而且动态的展示吸收着学生强烈的注意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一边观察,一边猜想,一边讨论,体现了知识获得的完整过程,这种再现形声、图文并茂的教学无疑会带来惊人的学习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淡化教学重点、难点,增加信息量,加大教学密度和节奏,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了信息最大化,效率最优化

例如“分数的意义”,学生对“1”“平均分”“几分之几”等认识是抽象的,多媒体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1”来展示不同的物体画面,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

四、多媒体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学第一步就是引入概念,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来进行再认和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历发现新概念的最初过程。比如,学习《分数产生和意义》时,多媒体呈现了一个人过生日分蛋糕的场景,平均分给2、3、4、5个人,要学生计算它们各分得多少。学生利用多媒体很快会找到答案。

五、多媒体适用注意事项

1.多媒体应作为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归根到底还是人的活动,以多媒体代替人的教学是不可能的,它发挥的只是辅助作用。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在吃透教材、全面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完成,对教材的处理不当,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不会令人满意。

3.多媒体的“巧用”应用在解疑处,用在难点、重点处,用在开发学生思维处,用在引发学生兴趣处。

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的应用 第4篇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具有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方面他们的思维发展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如果一味地强调抽象思维, 很可能让学生难以接受;另一方面, 学生的好奇心强, 喜欢活灵活现的形象的事物,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 如果教师一成不变地进行理论讲解, 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出现走神、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现象, 从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内容抽象是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 干巴巴的数字和枯燥的解题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 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教学内容是很重要的, 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图文并茂、声色和谐, 这能够有效地改变数学课堂枯燥无味的教学状态。如行程问题的教学, 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人等利用多媒体将实物展示给学生, 或者利用Flash使他们运动起来, 犹如动画般的课堂内容, 刺激着学生的视觉神经, 使学生形成表象, 进而在脑海中转化为理性认识,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在强烈的求知欲中增长自己的数学知识。

例如, 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 时, 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一堂课之后仍然一头雾水, 搞不明白进位是怎么进的, 为什么要这么想。笔者认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小, 对老师所表达的内容可能不能完全理解, 也就是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 因此我用多媒体设计展示, 并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环节, 让学生准备好火柴, 跟着多媒体课件一步步操作, 先出示4捆零5根小棒表示45, 再出示3捆零8根小棒表示38, 这时画面显示整捆对齐整捆, 单根对齐单根;接下来动态演示:把13根单根中前10根要捆成一捆, 放在正捆下面, 其余3根单根的仍保留在单根处。经过这样融合图、文、声、像等功能的动画演示与亲自动手实践, 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满十进一”这一很难抽象理解的概念, 帮助学生们很快地理解了进位的道理和算理, 并完成了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二、多媒体图、文、声、像集合,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 能够将静止的事物变为灵活动态的图像, 充分地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 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吸引学生的眼球。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教材中的概念、法则、原理对于小学生而言, 看起来枯燥无味, 听起来晦涩难懂, 如何将这些抽象的东西变为具象的东西, 并将整个理论变为一段动态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 是教师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多媒体通过图像、动画能够将一些数学原理具体地表现出来, 再现理性认识赖以产生的客观对象的形象, 既能使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 从而简化学生的计算过程,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又能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深化认识、强化记忆。

例如, 笔者在教学“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时, 考虑到如果只用口头讲述或者在黑板上拿粉笔演示的教学方式, 很难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 于是我就采取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式, 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周长与面积的表象, 加深理解。教学时, 笔者操作多媒体计算机, 屏幕上出现一个长方形, 在音乐声中长方形的“周长”不停地闪动, 然后, 长与宽的交接处裂开, 左边的宽向左慢慢倒下成水平, 上面的长向上方旋转到与右边的宽成一直线, 再向右边慢慢倒下成水平, 长方形的四条边拼成了一条线段。笔者再一按遥控器, 多媒体计算机再演示长方形的“面积”屏幕上的长方形, 在音乐声中从左向右逐渐被黄色填满。然后, 长方形的“面积”不停地闪动, 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 形成清晰牢固的表象。整个演示过程, 要比单纯地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要具体、形象得多, 学生们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 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大屏幕上, 学生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周长”的表象。

三、多媒体可以创设教学情境, 便于学生理解

数学是一门实用科学,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 学生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现象。但是很多学生都反映学了数学没有用, 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用不到, 究其原因, 主要是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所见所闻让学生感到数学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很远, 只是做题时才会用到。因此, 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应适当地采取一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或将实际问题巧妙地引入数学课堂中, 这样, 一方面学生会发觉生活中其实处处有数学, 另一方面, 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一下子进入状态, 有参与的欲望。多媒体能够利用其独特的声像功能, 为学生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 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热情。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时间应用题一直都是学生为之头疼的问题, 也是教师的教学难点, 对于这类问题运用多媒体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有一道题:小东每分钟走50米, 小英每分钟走40米, 经过3分钟两人相遇, 两地相距多远?教师在制作多媒体中演示两人相对运动的情形, 为学生创设运动情景, 帮助学生理解“同时”“相对”“相遇”“速度和”等概念, 学生很快发现“两人1分钟走的路是50米加40米等于90米, 两人3分钟走的路是3个90米”, 很快解决了问题。然后, 教师在复习题的基础上 (复习题与例题在多媒体活动演示) , 改动条件与问题, 即在复习题前面加上“两地相距270米”的条件。抽出后一个条件与问题, 拉入“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这个问题, 学生觉得就发生在自己回家的路上, 很常见, 感到有趣, 因而, 很快掌握了解题方法, 突破了这一学习难点。

参考文献

[1].廖登舜.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的应用[J].小学科学 (教师论坛) , 2012, (04) .

[2].杨荣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J].新疆教育, 2012, (08) .

[3].梁光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 2012, (16) .

[4].宋斌.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应用的探索[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0, (12) .

谈小学数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第5篇

一、多媒体教学在新授课中运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成功的教学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是很高的,多媒体教学是我们的好帮手。恰当地运用多媒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在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个动画讲授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设置悬念,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这样会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识的心里。如:我在教时间单位年、月、日时,问一同学“你今年几岁了?”“同学们说说,他过了几个生日?”接着放小明过生日大屏幕问:“小明今年12岁了,这是他在过第3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知道”“不知道没关系,等你们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会明白的。”接着讲授新知识,同学带着这个迫切想知道的愿望也就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传授新知识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的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二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节,过去我们上这里时总是强调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长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概念。利用多媒体颜色线条闪烁各种图形的边长,长方形式相对的两条边用同种颜色的线条飞入,正方形的四条边用一种颜色的线条飞入,帮助学生理解。在练习、总结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如何,要通过练习检测才知道,巩固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智能的基本途径;又是动用知识智能的重要手段,是任何一节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在这时候,学生经过大半节课的积极探索,紧张学习,都比较疲劳。这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出示有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的练习,配上轻松的音乐和画面。就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总结新知识。如:二年级在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我们可出一组题目,“智慧老爷爷”想考考我们学的怎么样,好吗?他请我们参观“动物园”,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大家数数看:熊猫有8只,小白兔有4只,天鹅有16只。提问:熊猫是小白兔的几倍?天鹅是熊猫的几倍?天鹅是小白兔的几倍?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在复习、练习课中的运用

复习、练习课是指巩固已学过的新知识,简单的方法就是再现学过的知识,并通过做练习,背公式,背定义,甚至大量的作业,强调一些技巧,造成过度的训练。似乎只要学生多做就会自然而然的会了,信奉“熟”能生“巧”。曾经有人这样说过“熟”能生“笨”,“熟”能生“厌”。我也有同感。由于课内外时间总量是有限的,超量过度训练,使学习差的学生为完成作业而疲于奔命,只能就事论事,无暇顾及有效地反省。也会使学习好的学生长久地停留在此阶段,客观上延缓了上升的速度。它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机会。而多媒体教学,它收入信息多、快,节省了时间。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前把复习、练习的知识制成课件,精心设计课时计划,如:复习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背法则,做练习,不准确的再做。这样有的学生会认为很难算,不想做;有的学生会认为我会,不想听,不想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针对这一情况,我是这样做的,把全班同学分成两队(苹果队、香蕉队)进行比赛。把这章内容,设计三组题目。第一组是问答题:请苹果队说说三位数的乘法法则?说完香蕉队的同学评判。并用多媒体反馈,闪烁“低、高、哪一位、末位、那一位、三次、加”。香蕉队说说,除数是三位的除法法则?苹果队同学评判。说完闪烁“前三位、除数小、前四位、哪一位、那一位、商、每次余下的数、除数小”。第二组是对比练习:58×476,297×206,248×450,87535÷427,479880÷870。看哪一组同学做对的多,抽出几个同学的在展示平台上展示,请同学说说错误的原因,并闪烁它们区别所在。第三组是思考题,出示乘法和除法的填充竖式,看哪组的同学先做出来。一节课下来,同学兴趣盎然,印象深刻。

三、多媒体教学在活动课中的运用

活动课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从学生的活动经验出发,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在“玩”中“学”,“学”中“玩”。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提高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数学活动课,它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都能最大限度开发智力。多媒体技术及设备能再现声形,图文并茂,我们在数学活动课中使用这一手段,无疑会收益更大。如:巧拼图形,发展想象。一年级认识图形一课,为了训练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我就制作一组由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组成物体,投影在大屏幕上,看这些图形象什么?如:鸡、船、树、狗、交警、亭子等。然后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在大脑中想象出来,并说出用什么图形,表示物体的哪一部分。让他们自已拼,看谁拼得多,拼得好。有的同学就拼出了人、鱼、汽车、不倒翁等。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研究 第6篇

数学是抽象性较强的一门学科, 要求学习者既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还要具备较强的运算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 数学课程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算能力却是很大的挑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可以使抽象思维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所以,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灵活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极其重要, 既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升。

1多媒体教学应用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伴随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 教学当中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并提高其综合能力, 以人为本则是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素质的有效教学策略。由于教学思维模式的转变, 也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 在原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有更大突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 如果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无论是在教学思想、模式、方法、效果方面都会相应的改变。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上, 可以快速地吸引学生的目光,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兴趣, 还能够活跃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 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活跃并带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 积极地回答问题。另外, 多媒体教学, 还能够拓宽小学生的视野及思维能力, 使抽象的知识点得到转换。所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极其重要。

2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数学教学当中, 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 可满足了小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 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数学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旨在激发小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1) 以教学内容及目标为基础, 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当中, 要想完成教学计划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想在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内高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媒体的合理选择以及优化组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 针对教学内容,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才能够将学生潜在的积极性最大程度的发掘出来。多媒体技术作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 应用到教学当中, 根据数学教学的内容及目标恰当地选择多媒体教学内容, 可以更快速地完成教学目标, 提升教学效果。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 不少问题用文字和语言的讲述很难直观表现出来, 小学生更是难以理解, 而应用多媒体教学却能将这些问题快速地解决。

(2) 应用多媒体, 解决教学难题。

小学生处于具体形象的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的过渡期, 他们的思维也处于形象性与抽象性相矛盾的时期。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可以使具体形象成功地转变为抽象思维, 解决这一教学难题。例如: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时, 通过多媒体将三角形的小红旗、红领巾、交通标志、三角板等实物图像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当学生认出这些实物是三角形后, 通过闪烁的光点, 将在三角形的实物图上闪烁出三角形的形状, 再去掉实物图像, 只留下三角形的轮廓, 此时便将抽象的三角形变成了形象的三角形, 学生也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后再通过课件动态的演示, 将未形成三角形的三条线逐渐靠近形成三角形, 激活学生思维, 让学生逐步深入了解知识构建的过程, 使形象思维顺利过渡为抽象思维。

(3) 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都知道, 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教学当中, 吸引学生的兴趣, 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神贯注地听讲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因此,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可以借鉴广阔的网络资源, 吸取其中的精华, 融入自己的见解, 优化多媒体课件, 制作符合自己学生并可以吸引学生兴趣的生动活泼、形象逼真的多媒体课件, 将学生深深地引入到教学情境当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

例如:对圆锥的体积教学时, 笔者将新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将生活情境与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 让数学教学全程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 吸引学生的兴趣。笔者便制作了秋季丰收时节的画面, 先是小动物们一起掰玉米、收麦子、摘瓜果梨桃的画面并配上愉悦活泼的音乐, 再加上对每一幅画面的讲述, 麦子收完了, 小动物们将打好的麦子堆在了晒谷场上, 此时圆锥形的麦子便展示在了学生的眼前, 此时便根据情境引入问题:堆在晒谷场上的麦子是什么形体呢?这堆麦子的体积你们能求出来吗?喜欢小动物本就是孩子的天性, 学生看到这些画面, 听着活泼的音乐, 再加上教师的讲解, 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看着这些场景, 于是便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充满了兴趣, 也会最大程度的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 教学效率明显提升。

总之, 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灵活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极其重要, 既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 在实践教学当中, 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发展,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多媒体教学, 将数学课堂上的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形象, 更易于小学生的理解, 也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极度符合, 满足了小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数学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旨在激发小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辅助应用刍谈 第7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为社会各个领域造成了更大的冲击,使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变得更加便捷与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也是众多教师必须关注与思考的重要议题。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变得更为纯熟,其功能和优势也得到进一步发挥。因此,多媒体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其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源。

但从实践教学的具体状况来看,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并没有完全体现多媒体具备的优势和功能。这一现状已经引起教师的关注与思考,需要众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多媒體运用的效力。

基于此,本文以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以求能够完善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并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不足点

(一)学生的主体性不足

经过实践调查与研究,笔者已经总结出多数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不足,即学生的主体性不足。

从表面上看,教师已经拥有足够的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也运用多媒体的目标也是为了突出学生主体性,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却没有激发学生主体性。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只是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其运用多媒体将教学知识点更形象的表现出来,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聆听自己的讲述。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虽然使用了多媒体,但学生仍旧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只不过从看黑板转变为看投影仪或者电子屏幕。因此,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其获得的认知也并不深刻。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也将逐渐对多媒体失去兴趣,使得多媒体教学的效力进一步降低。

(二)教学的针对性不足

与此同时,笔者再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后发现,多数教师为了开展多媒体教学,其通常利用互联网收集多媒体教学的素材,甚至有少部分教师直接下载成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而真正依靠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教师相对较少。

这就导致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针对性并不足,教师一味地借鉴和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资源会导致教学资源与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不吻合,导致学生无法从中获得真实的提升。

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

(一)改变教学的思路与对策

在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改变教学的思路与对策,进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多媒体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力工具。换言之,教师不能再单纯的使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展示,而是发挥其拥有的优势,提高教学的生动趣味性,并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提高能力。

以《三角形》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体,如自行车的支架、梯子等等。教师可以在空白处用红色的字体进行提问:“如果梯子和自行车的支架不是三角形而变为正方形会怎么样?”在图像和文字结合的情况下,教师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思考。此时,学生就会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进行猜想和推导,最终得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又如,在学习了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之后,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利用同等长度的直线围成常见的几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等等。在简单的动画后,教师将图形卡通画,要求学生对比其面积的大小。这就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同等周长情况下哪种图形的面积最大,使学生带着足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获得的认知更加深刻。

(二)提高多媒体教学的针对性

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要提高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针对性,要确保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教学中获得更大的提升。换言之,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和基础,结合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制作更有针对性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以《百分数》这一节中,其涵盖了百分数的意义、读写法;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及简单计算等多个教学内容。教师需要针对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精简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集中多媒体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不能直接下载和引用已有的教学课件,而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制作。例如,学生对纳税的理解不够透彻,也无法正确的进行计算。此时,教师就需要利用多媒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多媒体将利息和税率生动的表现出来,使学生更有效的进行学习。

此外,要提高多媒体教学的针对性还需要众多小学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与素质。随着教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其才能拥有更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才能更熟练的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并更好的把握学生的情景,以此为基础制作更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使多媒体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迎合了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但是,多数教师对多媒体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还没有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的巨大优势。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并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3(10)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第8篇

一、利用多媒体, 激发学生兴趣, 促使学生动手操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希望这节课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课未始, 兴已浓;课正行, 兴愈浓;课已毕, 兴犹浓。 ”但是一节课下来却没有达到预设的目的。 因此, 在教学中, 我千方百计, 努力掌握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技术, 精心构建一个生动的情境, 通过色彩鲜艳的图象、生动逼真的动画,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教学二年级认识 “ 时、 分、 秒”时, 我应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同学们说有数字, 有时针、还有分针, 我继续启发他们, 钟面上还有什么? 学生不吱声了, 这时我让钟面上的大格闪烁起来, 学生都说还有大格, 我接着问有几个大格, 同学开始数 “1、2、.........12”有12 个大格, 然后我又用另一种颜色让大格里的的小格动起来了, 学生又兴奋起来了说还有小格, 我说数一数一个大格里面有几个小格1、2、3、4、5, 5 个小格就是5 分钟, 就这样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知道了一个大格是5 分钟, 12 个大格就是60 分钟, 很自然难点突破了, 这时我就提问:“谁知道分针走上1 圈是几分钟呢?有的学生就开始用加的方法数5 分、10 分、15 分, 一直加到60 , 有的学生用的是乘法, 5乘9 得45 再加3 个5 就是60, 所以分针走一圈是60 分钟。 接着我又追问:“哪位同学观察到了分针走1 圈时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有一个学生举手说:“时针走了1 个大格。 ”这时我及时鼓励学生:“你真棒! 那么时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呢? ”学生回答是60 分钟, 这时不用我说学生自己就可以总结出1时=60 分。

巧用多媒体, 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学生的认知兴趣, 他们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 极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充分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 而且还打造了高效课堂。

二、利用多媒体,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 刺激学生注意, 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 有利于突出重点, 化解难点, 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思维受阻时使用, 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 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困难, 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巧妙演示, 通过诱导、点拨, 使学生沟通遇阻的思维, 从而突破思维障碍。

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后, 讲解这样一道题:“把一个棱长为4 厘米的小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 然后切割出体积是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二面、三面有红色的各有几块? 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 由于解答本题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感到困难, 而教师利用教具进行引导理解又存在着诸多不便。 这时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 利用屏幕上的“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演示, 既可以使学生顺利地突破思维障碍,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促进了教与学模式的改变, 建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开启了学生心中的大门, 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放飞了学生创新的翅膀。

三、利用多媒体, 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否能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运用多媒体, 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 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 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 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发展架桥铺路。

如, 在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中, 因为是比较抽象的内容, 因而在动手操作时, 很容易产生误差。 这时就需要多媒体的恰当应用, 多媒体能把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机地呈现出来, 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 在验证“2cm、6cm、4cm”能否围成三角形时, 很容易产生误差, 误导学生。 于是我在电子白板上就放大三根小棒, 经过动态验证后, 同学们发现短的两根的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根, 结果是:不能围成三角形。 就这样直观形象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化被动为主动, 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利用多媒体巧设练习, 提高效率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由浅入深, 巧妙设计丰富的练习, 让学生在“乐学乐做”的情感中, 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 并逐步形成能力。

例如, 一、二年级进行口算训练时, 通常是教师逐个展示卡片, 让学生先看卡片再口算, 这样做需要教师在上课前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卡片, 而且用出示口算卡片进行口算训练比较浪费时间, 对于小学生来讲很容易产生厌烦感, 且觉得计算枯燥无味, 费时费劲。 比如, 口算50 道题, 至少也得十分钟。 然而, 如果利用PPT课件, 录音出题, 口算题目有现成的, 学生边听边看。 学生每做完一组题电子白板都会做出反馈, 全对了会奖一朵小红花或一颗五角星, 并伴随不同的音乐, 错了会提示请您改正。 还通过夺红旗、 摘桂冠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 达到准确、快速运算的目的。 伴随着学生的观察、思维, 使学生有所看、有所思、有所说…… 课堂教学气氛活跃, 主体积极性得到发挥, 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计算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总之, 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手段, 而不是目的。 在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 我们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也要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性, 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让它恰如其分地为教学服务。 同时更需要一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探索, 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J].教育部文件.教基, 2000 (35) .

[2]钟柏昌、李艺.课程整合的多向度解析[J].教育探索, 2005.3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第9篇

关键词:多媒体 激发 兴趣 主动学习 突破难点 巧设练习

多媒体教学凭借其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以图文并茂、声像同步、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它作为一种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在常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工具只有课本、作业本、笔和尺子。这对学生在学习中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构建知识造成了极大的局限性,学生的创造性也因工具的缺乏而难以得到发展。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动手操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希望这节课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但是一节课下来却没有达到预设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努力掌握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技术,精心构建一个生动的情境,通过色彩鲜艳的图象、生动逼真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认识“时、分、秒”时,我应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同学们说有数字,有时针、还有分针,我继续启发他们,钟面上还有什么?学生不吱声了,这时我让钟面上的大格闪烁起来,学生都说还有大格,我接着问有几个大格,同学开始数“1、2、.........12”有12个大格,然后我又用另一种颜色让大格里的的小格动起来了,学生又兴奋起来了说还有小格,我说数一数一个大格里面有几个小格1、2、3、4、5,5个小格就是5分钟,就这样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知道了一个大格是5分钟,12个大格就是60分钟,很自然难点突破了,这时我就提问:“谁知道分针走上1圈是几分钟呢?有的学生就开始用加的方法数5分、10分、15分,一直加到60,有的学生用的是乘法,5乘9得45再加3个5就是60,所以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接着我又追问:“哪位同学观察到了分针走1圈时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有一个学生举手说:“时针走了1个大格。”这时我及时鼓励学生:“你真棒!那么时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呢?”学生回答是60分钟,这时不用我说学生自己就可以总结出1时=60分。

巧用多媒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学生的认知兴趣,他们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还打造了高效课堂。

二、利用多媒体,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刺激学生注意,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思维受阻时使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困难,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巧妙演示,通过诱导、点拨,使学生沟通遇阻的思维,从而突破思维障碍。

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后,讲解这样一道题:“把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切割出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二面、三面有红色的各有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由于解答本题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感到困难,而教师利用教具进行引导理解又存在着诸多不便。这时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屏幕上的“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演示,既可以使学生顺利地突破思维障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促进了教与学模式的改变,建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启了学生心中的大门,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放飞了学生创新的翅膀。

三、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否能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运用多媒体,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发展架桥铺路。

如,在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中,因为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因而在动手操作时,很容易产生误差。这时就需要多媒体的恰当应用,多媒体能把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机地呈现出来,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验证“2cm、6cm、4cm”能否围成三角形时,很容易产生误差,误导学生。于是我在电子白板上就放大三根小棒,经过动态验证后,同学们发现短的两根的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根,结果是:不能围成三角形。就这样直观形象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利用多媒体巧设练习,提高效率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由浅入深,巧妙设计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乐学乐做”的情感中,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并逐步形成能力。

例如,一、二年级进行口算训练时,通常是教师逐个展示卡片,让学生先看卡片再口算,这样做需要教师在上课前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卡片,而且用出示口算卡片进行口算训练比较浪费时间,对于小学生来讲很容易产生厌烦感,且觉得计算枯燥无味,费时费劲。比如,口算50道题,至少也得十分钟。然而,如果利用PPT课件,录音出题,口算题目有现成的,学生边听边看。学生每做完一组题电子白板都会做出反馈,全对了会奖一朵小红花或一颗五角星,并伴随不同的音乐,错了会提示请您改正。还通过夺红旗、摘桂冠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达到准确、快速运算的目的。伴随着学生的观察、思维,使学生有所看、有所思、有所说……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主体积极性得到发挥,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计算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要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性,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让它恰如其分地为教学服务。同时更需要一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探索,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J].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

[2]钟柏昌、李艺.课程整合的多向度解析[J].教育探索,2005.3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张金凯.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2).

上一篇:6古代戏曲小说下一篇:第一次做饼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