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比较政治制度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2024-07-17

2024比较政治制度课程论文写作要求(精选3篇)

2024比较政治制度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第1篇

《比较政治制度》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写作一篇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的写作一般要经历如下几步:

首先,选取、确立研究的主题和问题。要按照比较政治制度的基本教学要求,依据政治制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在比较政治制度的教学内容所涉猎的范围,选取某种政治制度、某国政治制度或政治制度某一个方面作为研究主题,结合现实需要或个人兴趣进而确定政治制度的某一基础理论问题、敏感话题或现实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问题或主题宜小而集中,不要太大,以免难以深入或宽泛而论。

其次,收集整理资料,展开分析。

应用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加以深度分析,可以参照不同国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价值选择与现实运作模式,比较与综合各种不同观点,进而选择适当的观点,初步提出自己的看法、对策和结论。

再次,在系统全面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观点,表述自己的看法,以翔实可信的事实资料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进行论证,评估或检验观点可行性与正确性,力求做出可信的结论。

论文写作要求选题创新,有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资料翔实,梳理清楚;立论简洁明确,分析与推理清晰,逻辑严谨;结论适当,有相当的说服力和资料支撑。

观点鲜明,立论与驳论有力,杜绝空谈和套话,文字通顺,表述条理,无错别字。

严禁抄袭,引用要注明参考文献和出处。

字数在3000字以上。

以下是教师以教材为基础而草拟的一些选题,提供给大家思考与参考。同学们可以参照自己在学习中的理论兴趣、知识爱好,选择相近的研究主题,或者另创新题。

参考选题:

西方(或英国、法国、德国)政治制度的思想文化基础

中国与西方政治制度的原则比较

近代中国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借鉴和引进

论西方政治制度的建构及人性论基础

英国政治制度演化的阶级分析视角

论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现代法西斯政制的起源与特征

试论日本军国主义政权的兴衰演变

论现代人权思想的发展

中外人权发展理念的比较分析

试析人民主权与分权制衡的冲突

论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代议民主)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价值观探源

比较英美政治制度中的政治文化因素 试比较中国与印度的政治体制差异

论全民公决的程序和功能

比较中国宪法与美国宪法的差异

比较德国宪法和日本宪法的异同

论从宪法到宪政的途径

论政党在政治体系的功能

论英国工党的兴起

德国的政党法治化及其启示

德国政党体制的演化

试比较德国与俄罗斯的政党制度

试论新加坡的政党体制及其功能

试论两党制的运作机制与政治功能

试比较英美两国的两党制运作差异

日本自民党、民主党与社会党兴衰的比较 权力监督视角下的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 法西斯主义政党的研究比较

浅析西方议会民主制在东南亚受挫的原因 论现代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历史发展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选举舞弊行为研究 中国与法国选举制度的比较研究

德国与俄罗斯选举制度的比较研究

多数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理论与实效的比较研究 以中外对比视角看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 论英国选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变革

论普选制的功能和进步意义

比较法国和美国的总统选举

论妇女选举权的斗争历程和政治意义 论选举中的金钱因素及其法律限制

议会两院制与一院制的比较研究

论代议制的功能及其不足

论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和演变

英美两国的议院结构的比较

试论法国议会的权力变革及其原因

比较日本与德国的议会权力和立法程序 试比较英国与日本的元首制度

法国与美国总统制度的比较研究

印度与德国的元首制度比较

俄罗斯总统制度研究

内阁制与总统制政府的比较研究

美国与法国政府的公共决策比较研究 新加坡公务员制度研究

印度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研究

当代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趋势研究

论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 论美国的文官制度改革

英国与法国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比较研究 巴西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变革 论英国法治的理念与实践

论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功能 英国与法国司法制度的比较 论英国与美国司法权的功能 论司法原则

法国与德国的法院体系比较 德国与美国的检察制度比较 英美陪审制度研究

日本与俄罗斯的陪审制度比较 英国与法国的律师制度研究 英国与法国的社会监督权研究 美国大众传媒对政府的监督研究 德国与日本的政治文化比较研究 美国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研究 英国与加拿大的国家主权建构比较 美国民主与法国民主的社会文化比较 印度与中国的民主化与发展模式比较 北欧民主社会主义制度比较

2024比较政治制度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第2篇

附:课程报告的打印格式及交件要求

一、关于纸型及字

(一)纸型

课程报告一律用国际通用标准A4型纸(297mm×210mm)打印。页面分图文区和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

(二)字体

1、题目:黑体加粗,三号。

2、提纲:仿宋体,四号。

3、内容提要:楷体,小四号。

4、正文: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级以下标题及正文:宋体,五号。

5、参考文献索引:宋体,五号。

6、行间距: 选择多倍行距, 设值1.2。

二、排版格式

1、段间无须空行。

2、正文内注释:凡遇有注释数据资料出处的,均注于当页底。

三、装订

1、封面:要注明为:外国银行制度与业务课程报告,写清题目、专业、年级、姓名、学号。

2、装订次序:①封面②内容提要③提纲④正文⑤参考文献索引。

四、交件要求

2024比较政治制度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第3篇

关键词: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特点;比较方法

《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是政治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大学生中开设《比较政治制度》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科学认识,从而使其更加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有助于大学生客观认识资本主义制度和了解各种纷繁复杂的各国政治制度;有助于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自觉地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在全球化的时代,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研究比较政治制度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结合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并且注意适当的教学方法。

一、《比较政治制度》的课程特点

(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政治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一门古老的学科,正如亚里士多德说:“人类在本性上是一种政治动物”。因此,政治学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逐步起源发展起来。政治制度研究是随着政治学研究的发展,逐步从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中分化出来,形成了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而比较政治制度则是政治制度研究再次分化的结果,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学科发展中还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之中。

比较政治制度,顾名思义,其核心内容是国家的政治制度,而比较则是指研究的视角、方法和范围。一般而言,政治制度研究总是具体的、个别的,如本国的、外国的、或者某种政治制度。

与普通的政治制度研究不同,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的是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政治制度,它总是把两个甚至几个国家某种制度综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如比较英美政治制度、比较议会制度、比较政党制度、比较选举制度等等。这是其特殊性所在。

(二)对比较方法的依赖性

在政治学的五大分支学科中,比较政治学是比较年轻的学科。比较政治制度则属于比较政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现代政治学的学科构建中,比较政治学处于极其特殊的地位。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学科领域中一个相当独特的分支学科。这种独特性来自于它对比较方法的强调和依赖。如果说政治学中的其他分支学科主要是以独特的研究领域而划分,以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来规定自身的特殊性,那么,比较政治学则主要是以其独特的方法论而有别于其他的学科,以研究方法的独特性来规定自身的特殊性;而在研究领域上,比较政治学则覆盖了其他政治学分支学科的内容,表现了特定的兼容性。因此,研究比较政治制度,就必须坚持比较这一个基本方法。

(三)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性

比较政治制度与政治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法学、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为比较政治制度学科提供了学术支撑,推动了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的发展。

政治学为比较政治制度的提供了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源泉。比较政治制度与法学中的宪法学在内容上有着密切的关系,比较政治制度与宪法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些共同的内容展开了研究,可以相互印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也是政治制度生态研究的基础。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对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作用,可以为比较政治制度的提供一些相应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框架。

因此,执教《比较政治制度》这门课程,需要教师拥有较为宽泛的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

二、《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教学方法

决定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根据课程特点,选择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基本要求,根据《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上述特点,可以运用下列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是一种历史主义的方法,这种方法在19世纪经过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系统化对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主义秉持着这样一种信念,那就是要理解和判断某一事物的存在,必须观察这一事物所处的世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

这种方法注重宏观和整体,在观察事物时把这一事物放在更大的范围内,并注意该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它坚持普遍的、联系的、发展的基本观点并且试图寻找客观规律。“思维的任务现在就在于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这一过程的依次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指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在关注个体事物的同时,强调通过个别现象发现一般的规律,而不是被个别想象所迷惑。

因此,在讲述某一种政治制度的时候,应尽量采用系统全面的历史知识来讲解该政治制度形成的来龙去脉。通过逼真的还原制度形成的历史环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和整体上把握某种政治制度形成、发展历史以及该制度同当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丰富历史知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以今天的某些观点来想当然的看待历史问题。

例如在讲解英国君主立宪制时,先概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英国王位的继承历史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国内的宗教纷争、英国历史上的政治妥协传统、英国所处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形势,乃至英国国王的婚姻家庭状况等等。与此同时可以向学生推荐了一系列的课外阅读书目,如黄仁宇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洛克的《政府论》等。

(二)大量采用比较方法

《比较政治制度》是一门强调和依赖比较研究方法的课程。在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比较是确定事物间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研究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将比较看作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之一。

马克思高度评价了比较研究的方法:“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的加以研究,然后再把他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的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但是,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这种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史的”。

比较是从对比和鉴别中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是从经验事实中概括和提炼理论命题的基本方法,也是从反复发生的现象中做出规律性总结并据以预测未来的方法。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斯旺森所指出的:“没有比较的思维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不进行对比,一切科学思想和所有科学研究,也都是不可思议的。明显的隐含的比较充斥着社会科学家的著作,并且从一开始就是这样:角色之间的对比,组织之间以及社团、机构、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对比,任何人都不应该对此感到惊讶。”

因此,基于《比较政治制度》这门课程的特点,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量的使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建议主要采用的比较方法有国别比较方法(如中美比较,英美比较等)、专题或者专项比较方法(如比较选举制度,比较议会制度等)和注重价值的综合比较分析方法。在教学中还对政治制度进行纵向的历史的比较和横向的国家间比较来得出科学结论。

此外,除了着眼于政治制度本身的比较,还从制度的生长和运做环境的比较研究来阐明政治制度无法简单移植的道理。

(三)恰当设计授课内容

《比较政治制度》课程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性很强,需要大量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无形扩大了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

同时,《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本身就是具有丰富的内容,就一个国家而言,需要讲解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司法制度、元首制度、行政制度等内容,此外,在世界上还存在着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形形色色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同类型的基本政治制度。

因此,要想在几十个学时的课堂授课过程中,讲解如此大量的知识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这几个途径来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凡是涉及到需要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地方,只是简要介绍其方法和成果要点为本课程所用,但是推荐有关的书目给学有余力和有兴趣深入研究的同学课外阅读。

第二,对于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比较,着重讲解中西政治制度的比较,使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对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客观的把握。

第三,简明扼要的介绍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制度,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各国政治制度有基本了解。

第四,对各种政治制度进行较为客观的价值评价,不但讲解课本上的基本观点,也讲解教师本人的认识理解,启发学生思考。

第五,运用基本的政治理论,结合中国政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预测中国政治制度未来发展趋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畅所欲言的讨论和师生相互问答来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

总之,通过把握《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特点,采用正确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系统掌握了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较政治制度》的教学实践在历次学校教学评比中,均被评为优秀,获得了学生和同行专家的认可。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63.

5、(美)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上一篇:给医院合理化建议下一篇:市党代会闭幕式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