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学反思

2024-08-02

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学反思(精选8篇)

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学反思 第1篇

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学反思

武安市西石门铁矿 温娜

冬天悄然而至,第一次月考也落下了帷幕。看到孩子们的成绩,我喜忧参半,现将本次考试做以下反思:

本次考试,从试卷来看,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年级的具体要求进行命题,紧扣教材,题型较灵活。整体上,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初步形成。

一、试卷内容分析

纵观整个试卷,我认为本试卷是一份较有价值的试卷。内容有一定的覆盖面,重点突出,灵活性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本试卷体现新课标中新理念的原则,重积累、重运用、重发展。除考察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本试卷的命题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留给了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

本份试卷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个大题,题型丰富,基本涵盖了学生本学期所学的语文知识。从卷面的分值安排来看,本份试卷重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结果及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末考试,参考人数28人,平均分77.2,合格率100%,优秀率21%,最高分95分。

(二)具体情况分析

1、大多数学生能够遵照要求做到卷面书写工整、美观,但在老师再三强调的同时,仍有一部分学生书写态度不端正,卷面不够整洁、美观。其实语文教学中书写要求的强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一种学习态度的培养,而这些书写有欠缺的学生往往考试成绩并不佳,所以更要求老师不能听之任之,努力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对于个别书写有困难的学生要倾注更多的关心,补好这一环节。

2、基础知识的掌握从卷面来看比较理想,学生掌握牢固,这是本班的一大优势,需要继续保持。本次考试第二、三、四大项“在括号里选出正确的答案”、“照样子写词语”、“按要求回答问题”,总体的得分率百分之九十几,就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不错的。

小小书法家。重在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从答题情况看,孩子们书写正确工整,得分率较高。但此题中个别字出错率很高,如:玩耍的“耍”,飞舞 的“舞”这也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局限于本课或本单元生字的归整,而忽略了跨单元的生字归整;还有就是注重了多音字组词,而忽视了同音字的应用。但第三小题得分较高,错误主要出在“的”和“地”的用法,尽管我在复习时一直强调,可是出错率还是较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给他们正确方法以外,还要求他们多练习。

第四小题按要求回答问题。这题考查学生对于成语的积累情况。错误集中在:喜出望外。看出一部分学生成语积累不过关,看来课前教授成语以外,还要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让他们得以牢固掌握。

第五大题是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连线。有些孩子不善于读题,因此失分较多。以后因加强这方面的引导,深化教学中比较细致的工作。

第六小题“按要求,写句子”,学生掌握不好。

纵观本次考试,试卷的难度、坡度应该说并不大,理应考出较为理想的成绩,但是仍有不及格的学生,学生的审题,漏题的、答非所问的、张冠李戴的比比皆是,说明学生在答题时并没有认真读题,只是瞄了一眼,就匆匆忙忙回答,做完也不知或不能认真检查。这也是以往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平时甚至考前再三提醒,可在考试过程中不少学生仍然屡教不改,实在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

进行质量分析后,我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有很多:首先就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两头、带中间,注意重点抓基础的知识,争取能够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能熟练的掌握。其次就是抓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教给孩子一些解题思路,还有就是交给孩子做一些灵活题目的技巧。同时,抓学生的书写,让学生养成作业、卷面整洁的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做题时多多审题再去做。最后抓作文的教学,平常让孩子多练、多写。平时在学校加强教师间的集体备课,多商讨、研究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的家长多加强交流和沟通,共同教育好学生。同时在平常继续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提优补差的工作,以期更大的进步。

根据本次考试出现的情况,几点努力措施:

1、让每节课、每次作业成为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台阶。

2、设置有特色的作业布置方式,如课堂作业、课外阅读词语积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人生的一件乐事,让激励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让提高学业成绩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3、帮助学生养成高效的学习习惯。如每天预习、小结、完成作业;学习中确定目标,发现重点,能提出不懂问题与同学交流,向教师请教,做好笔记和课堂练习等。

以上是结合这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些许思考,下面想说说自己在三年级课堂的教学反思。三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三年级开始识字不是重点,但对某些学生来说还很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成为学习的重点,但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很难把握阅读的“度”;习作练习中,又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而二年级教材又侧重安排词句练习,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面对这些问题,第一次带中年级的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4、阅读分析部分课内的一题答题情况良好,但课外阅读情况普遍较差。当然这跟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关,但也反映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对较灵活的题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较低。此题是既跟基础知识有关,这种发散型的题目既能考核出学生语言发展能力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是,我们班学生在这类题失分较多。由于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加之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因此,我想接下来一定要重视课内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的掌握,加强课外阅读材料的训练。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名篇,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另外,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情感体验。

5、最后一题习作题做的很不理想,当时看到试卷时,我就有些担心,从完卷情况来看,多数同学能按要求习作,并想像丰富,故事情节完整、生动,有趣,语言流畅。但部分学生的习作篇幅较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够丰富,基本功不够扎实,所写的话就事论事、无实质内容,缺乏童趣,书写不认真,还有偏题现象,没按要求写作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加强:

(1)、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有的是因为没有读完题目要求,有的是因为没有认真思考,这种现象反映了学生的心浮气躁;有的虽然没有跑题,但是表达上也不到位,要么太空洞,要么重点(2)、训练学生在完整描写一件事时,语言表达要通顺,无错别字现象,标点符号的三、改进措施

(一)教师:

1、严格执行语文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指导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3、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审题时,不能掰碎了喂给学生,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提高审题的能力。

4、注重作文教学,平时让学生多练笔,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为写作提供素材。适当教给学生写作技巧,以提高作文水平。

5、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考试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6、平时把一些类型的题目训练贯穿在课堂中,不到期末临时抱佛脚。

7、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8、抓好辅优带差工作。从学期开始前订的计划中,我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原因是自己对优生的过于放松,而平时班级任务过多的依赖于优生,使他们在校的时间发生了倾斜,重在当老师的小帮手,而对于学习有一些懈怠。而对于差生,这学期我看得比较牢,除了在课间多加督促外,平时也实行“一对一”帮扶政策,及时调整班级座位,使优等生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带动后进生。总之,我应该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进步。

(二)学生:

1、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卷面的情况看,学生在写字方面对汉字的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的书写欠规范,学生在卷面上出现的错别字较多。教师平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字迹、审题,认真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认真阅读态度,平时提高要求,端正态度,作业的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还要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3、对个别学困生要加强辅导,特别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倡学得少一点、学得浅一点、让他学得好点。学得少一点、学得浅一点,不是降低标准,而是为了学得好点,收到实际的效果。只有学得少一点、学得浅一点,才有可能学得好一点。因为每次试卷上多数是不难的和不太难的题。保证这些题不丢分,学困生成绩就上去了,积极性也提高了。

4、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针对阅读部分失分严重这一现象,我认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教学中,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将阅读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5、作文教学改进作文方法的指导,注意学生思维的训练,减少作文的错别字,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要充分利用习作教材,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重点进行片段练习。在批改、讲评学生的习作时,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保护学生表达与交流的积极性,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不断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学有所获,希望所有的付出都有收获。

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学反思 第2篇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中测试,以学生为主体,题型多样但以基础为主。就 内容来看,主要测试一至四单元书本上要求识记的字词及语文园地中 出现的句子,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能力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充满吸引力。题目难易恰当,既能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又能 拉开分数。

二、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测验,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兼顾了过程

与方法,体现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从整体看学生发挥的还比较理想。

三、反思

在阅卷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习作较好的一面,但是也发现了除

了上面提到的问题,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去反思:

一是习作的格式不正确。

还有少部分学生在自然段的开头没有空 两格。

二是标点符号的运用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不会正确使用标点,有的学生只是在每一段的结尾处用上一个句号,除此之外,就再也找

不到了其它的标点啦;标点的位置不正确,一般情况下,标点符号占 一个汉字的单位格,可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使用的标点只是紧缩 在汉字的右下角; 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出现在行首的情况相当普遍。

从这次试卷来看,对学生来说阅读理解题和写作依然是最难的部 分,是学生语文能力中的薄弱环节。应明确的是,知识目标是否实现,不单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重要的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掌握的知 识。因此,教学前的设计和实际的课堂教学都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 的语文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 他们受到情感熏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学反思 第3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除法”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灵活并准确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和笔算知识。该单元可以分成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本节课要完成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首位能整除的) 的教学任务。重点是提高学生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能力和首位能够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数学思维的形成。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简单的竖式除法, 解决表内除法问题;掌握除法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 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能够针对具体问题, 解决计算和验算的方法, 理解意义。

2.丰富对乘法验算意义和相关运算性质的认知, 提高概括与归纳能力, 丰富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

3.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方法, 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首位能整除的) 的计算方法, 会运用竖式计算。

难点:认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基本理解两种验算方法的计算原理。

【设计理念】

遵循阅读教学双向互动原则, 采用情境教学法,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突破,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解决问题和探索算法的活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探索与创造的乐趣, 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提高认识

1. 比一比、赛一赛, 看谁说的准又快。

(多媒体出示口算题)

40里面有 () 个十, 46里面有 () 个十和 () 个一, 73里面有 () 个十和 () 个一……

设计意图:巩固二年级所学内容, 让学生在温习中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比赛的形式激起他们的好胜心理, 产生学习的欲望。

2. 想一想、数一数, 看谁脑筋动得快。

(多媒体出图片, 设置教学情境)

猴子们一起摘了18个桃子, 如果平均分, 两只猴子可以各分得几个?3只猴子呢?想想平均分, 还有可能是几只猴子来分?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 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 对趣味性的题目进行探讨,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

3. 提出问题:大家是怎么想的?如果用竖式会列式计算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提出有难度的问题, 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二、提供自主学习机会, 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1. 大家看看课文第一页的两幅图, 验证一下刚才的想法是否正确, 自己完成课本上的两个计算题。鼓励用教具来动手实践, 谈谈摆与分的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实践的机会, 从而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2. 合作交流, 互动探讨。引导学生说说40÷2与46÷2的联系和区别, 形成算法。

设计意图:加强小组合作,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加强基础训练, 夯实基础, 有利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3. 让学生思考用竖式计算, 小组讨论方法后汇报交流, 安排学生上黑板演示, 谈笔算过程。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要充分发挥合作小组的作用, 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这里老师也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加以引导。

三、当堂巩固深化提高, 激发主动学习能力

1. 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1、2题, 小组合作, 检查掌握情况。

2. 指名上黑板完成拓展演练题, 相机提出有余数除法问题, 精要点拨,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后两道题。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 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 如果学生们能够自主解决更好, 如不能解决, 可以降低难度。

3. 自主完成想想做做4、5题, 小组交流订正, 针对第5题加强思维的拓展, 引导学生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答题步骤。

设计意图:简单应用题能够联系实际生活, 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实际价值, 同时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答题方法。

四、点拨除法验算方法,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1. 针对第5题, 让学生思考, 自己计算的结果如何验证。指名回答, 将学生的两种验算方法板书。

设计意图:一般来说, 优秀的学生是能够掌握逆运算验证的思路的, 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 提高他们的接受能力, 有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2. 让学生快速浏览第3页上例题, 提问: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明确用商和除数相乘验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方法是二年级相关学习内容的加深, 算理具有一致性, 一般来说, 学生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3. (多媒体出示问题) 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组织讨论式子21×3+2=65中各数字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问题是上一问题的延伸, 是对学生除法验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4. 自主学习, 思考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 并由学生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让他们能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路, 当然, 这里需要老师的点拨。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4页“想象做做”第2题、第4题。

参考文献

[1]王凯成.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分类思想方法研究[J].陕西教育 (教学版) , 2011 (06) .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 第4篇

历史这一学科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科学、文学等。所以对这一学科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历史这一门课程他们既陌生又熟悉。在小学阶段对于历史知识也了解了一些。面对这些初一的学生,历史这一门课程我们老师应该怎么教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初一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希望有较多的民主。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民主,并逐渐滋生叛逆心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希望独立、自由,有自己的空间,有些事情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再加上他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与新的老师和同学接触,这需要一段适应期。而且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不喜欢上历史课,所以这门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呢?

一、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讲课方式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这一节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包括先秦时期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因此我认为这一节课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一方面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小组的代表给大家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内容。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所创造的辉煌文明。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掌握。

又如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就是汉武帝对汉朝的统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给大家看一些大屏幕《汉武大帝》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同时也可以加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汉武帝的了解进行点评,并且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汉武帝没有实现大一统,那么中国的历史会怎样发展呢?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西汉历史的了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二、上课前老师要做充足的准备,尽量从学生的视角去讲解

从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第18课《三国鼎立》,相信许多同学都对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一课的内容与他们所熟悉的《三国演义》的内容有关,因此学习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前多了解一下学生对这部分的哪些人物比较熟悉或者是一些小故事,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从调查的方向上去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抓住学科之间的渗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都有,所以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从其他的学科上引入历史这一学科的学习。例如第9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二)》这一节会学到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介绍这一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那么在这里可以结合语文课上对《论语》十则的学习,学生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由此导入我想学生应该会比较容易接受。

那么对于初一的学生怎么才能学好历史呢?由于初中的学习要求与小学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对此许多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在此提出一些我的看法。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教科书。对每一节的学习内容要根据小课题有所大致的了解,并在脑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这样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不会摸不到头绪。然后不断地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开始可以简单地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三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反思 第5篇

本次检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及根据这些方向描述简单路线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及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口算、估算、笔算、脱式计算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次检测从学生成绩看,不够理想,90分以上的高分学生不多,两个班满分的只有1人,不及格的还有2人。

本次检测学生对于基本的“根据方向找位置”掌握的还不错,如第五题智力魔方得分率是100%。

学生存在较大问题的是:

1、生活常识掌握不多。

2、少数学生对于物体位置的相对性还没有理解。

3、学生读图的能力不够。

4、脱式计算步足汇乱。

5、列式计算。

如:一个数的6倍是372,这个数的5倍是多少?再如:48比912除以8的商少多少?这两题失分较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有关“倍”的问题学生没有掌握,像第一题有的学生先用乘法解答、再用除法解答,这显然是没有理解这两种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其二是没有读懂题目,典型的是第二题,有的学生不知道48与谁在比较多少。

3、解决问题没有联系生活实际。

如:本次检测有这样一题:商店运来362千克梨,每3千克装一袋,最多可以装几袋?多数学生都把它当做“租船问题”用“进一法”解答,殊不知,本题最后剩下的2千克,根本不能再装一袋。由此更体现出学生在解题时没有联系实际。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第6篇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 四 个新单词 pen agbook pencil box ,掌握 四个 句型 show me your pen carry your bag close your book open your pencil box ,教学任务比较重。所以我在进行教学时,先通过对熟悉的 文具 的复习引出并学习新的句型,这样过度自然,易于学生接受掌握。在学习新单词时运用多种形式加以巩固,如歌谣说唱的形式,Look at my mouth, and guess which word?和What is missing?这两个学生普遍喜欢的游戏,使单词的学习生动有趣。对于句型通过TPR活动得到操练,并将前面所学的 四个 单词加以巩固,学生兴趣很高,掌握得也比较好。所有单词和句型都学习完后再回到书本。整个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发挥了小学生爱说、善于表现的优势,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但教学中仍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如虽然 四 个单词的教学效果比较好,但我感觉在五个单词的呈现这一环节上形式有些单一,还不够吸引学生。教学内容的呈现过程很重要,它关系着学生学习的欲望,兴趣。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的新颖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如,有的英语教学指令还不够简洁,有些只有个别优秀的学生才能听懂,为了使学生能明白,也只能把这些指令翻译成中文。 其中在做听力题目的练习时,学生的反应很迟钝,不知老师在读什么,应该提示学生注意的地方 需要 以后 思索改进的地方 很多 。

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学反思 第7篇

这篇课文应该让孩子们自读自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海之美,感悟语言之美,感悟作者的发现之美。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从而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读中得。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这组诗歌时,我先让学生个别朗读课文,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了解到了大海的哪些特点,又体会到了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个性化的体会去品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大海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在教学中,真正将学生放在了主体的地位。在质疑问题的安排,美读欣赏的训练,各个教学环节都是以人为本。如: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后,再把课文读一读,看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哪些疑问可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有关词句精读体会,最后使学生明白。

2《帽子和鸟窝》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思考,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的能力。避免学生漫无边际地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勇于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对于生字的学习与理解,应掌握适当的时机,不一定固定某种模式,如讲读课文前,或分析课文之后。可以顺情、顺势而学。板书到这两个生字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此时学习生字既能印象深刻,又有助于理解意思。本课在朗读上多设计了几个环节。因为,全篇都是孩子的语言,从朗读的语气、语调加强变化,让学生进入一种与课文情调相符的气氛中,陶冶学生的情感。然后让学生自渎,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边读边想象,读中如境,读中如情,读中明理,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吹泡泡》教学反思

《吹泡泡》这篇课文,是s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著名作家冰心写自己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吹肥皂泡泡的童年趣事。表达了冰心对自己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吹泡泡的,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的。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学吹泡泡的环节。主要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去,培养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教学一开始,我先以一段柔美的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我让学生边吹边观察:我吹的泡泡怎么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讲,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接下来是描述泡泡,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知,并提出听的要求:听清楚文中说的是谁?在哪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反馈后,再放第二遍录音并要求学生回答,录音里是怎样介绍泡泡的,再播放课件吹泡泡的过程,主要以学生模仿为主。然后归纳出:是从颜色、大小、形状三点来介绍的。在说的过程中,我安排学生先仿说后扩说,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易后难,也符合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

4《沙滩上的童话》教学反思

教完《沙滩上的童话》后,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课堂气氛好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细读这篇课文,其实你不难发现,文章的语言很符合孩子的特点,就连孩子们跳跃和零散的思维也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贴近孩子,所以孩子就喜爱。

读和说是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通过读和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深地理解课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孩子们喜欢在沙滩上堆城堡,能堆出一个奇异的世界;孩子们喜欢童话,因为那里也有一个奇异的世界。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和课文中的孩子产生共鸣,渴望像他们那样游戏。此时教师创设情景,让他们的渴望变成现实,也来做编童话的游戏。

因为文中描写了几个孩子一起游戏,为了便于学习,我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法。从最初的小组检查读文,到分角色朗读课文,再到组内分角色说话练习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这样的形式有助于提高效率,有助于融入角色,也有助于理解句意。不过,我在教学中这样的学习形式还没有用足。其实孩子自编童话这个环节,在组内开展应该更佳。小组内孩子们齐心协力共同编织一个童话,在编童话的过程中,大家也是你一句,我一句,正好和文章中孩子们编童话的情景相同。因此在编完童话之后,学生就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更有认同感。未能将小组学习有始有终,感到有些遗憾。

5《山雀》教学反思

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一个有趣的动物故事,作者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写“我”堵住树洞里的小山雀,而另一只山雀站在树枝上不时地尖叫。“我”想象它是为了救它的朋友而掩护和传送“信息”。这是两只多么友好、聪明、有趣的山雀呀!

由于课文篇幅很长,且对话形式多样,所以课前,我布置学生回去认真预习,把课文读通、读熟。在教学课文时,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到山雀之间友爱互助的精神,我主要指导学生朗读对话。利用课件展示场景,动静结合,再让男、女生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自由山雀和被拘禁山雀的对话,来让学生从中体会山雀的友好、聪明。

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从中体会了山雀的聪明、可爱,激发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与保护之情。

6《蜗牛》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让学生亲自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现象的发现,让他们通过观察与实验接触现实,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改善交往和语言能力。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捉蜗牛、画蜗牛、设计实验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给蜗牛设计一个家,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直接认识。在活动中改善了交往和语言能力,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做到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课后很多学生饲养的蜗牛都产下了卵,孵出了小蜗牛。他们在学习中都体验到照顾小蜗牛、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事。

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学”的行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也改变了教师“教”的行为,使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7《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课文对于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

教学当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狐假虎威”这个词的讲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读、说、演、评,很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讲读课文的时候,充分利用朗读、表演,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在教学设计上,由于课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所以在教学中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体现以“趣”引路的语文课堂,以分角色朗读、配合动作读、合作表演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努力让课堂洋溢情趣、生趣,并充满活力。直观形象的头饰创设了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轻松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7《鹬蚌相争》教学反思

《鹬蚌相争》是一则寓言故事,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故事虽然短小,但情节完整,有起因、有经过、有结果。为推进故事的展开,课文设置了鹬与蚌的对话,既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又直白地说明了道理。为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领悟寓意,懂得不要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最后导致两败俱伤,渔翁得利。

在学习这则寓言时,我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揠苗助长》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故事大意,之后,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和感悟寓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鹬和蚌的对话,抓住“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等词语想象鹬和蚌的申请,从而对“互不相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渔翁所得之易,抓住“喜笑颜开”、“没费一点力气”、“一齐捉住”等词语指导朗读,收效更加明显。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鹬和蚌傻不傻?傻在那里?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他们不仅能帮助鹬和蚌出主意,而且找到了原因所在,真正内化了寓意。

8《好伙伴》教学反思

《好伙伴》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护林员马哈多和他的猎狗救了一只乌鸦,乌鸦成了马哈多和猎狗的朋友,他们友好相处。有一次,猎狗掉进了枯井里,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猎狗送食物,体现了伙伴之间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齐读课题,根据课题质疑。如文中的“好伙伴”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们是好伙伴,等等。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看看读了课文后自己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再提出来讨论交流。然后在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把最受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然后跟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学反思 第8篇

教育就其本身而言, 是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 教育是锻造人的品质和本领的重要途径。教育也是国家和民族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斯宾赛) 。教育是传承文化, 是学习和训练, 教育是体验和感悟, 是让人学会获得独立的人格和尊严, 学会思考并获得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和本领的全过程。因而, 教育工作的任务应当是启迪智慧、丰富心灵、掌握知识、锻炼才干和完善人格。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说:“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意思是:教育工作者是用来教授人们做人的道理, 传授文化科技知识和帮助解决人们学业上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的。教育是给人们带来希望、信心和幸福的事业。是改变个人命运和实现美好人生梦想的重要途径。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康德说, 教育是为了“使人成为人”。马斯洛说, 教育是“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也说过:“教育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 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 当然, 还要有健康的身体。”教育是使人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获得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能力。当今社会已进入二十一世纪, 科技发展一日千里, 国际形势风云际会, 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不断加剧的贫富分化、激烈的社会竞争、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 都令教育工作者倍感压力和责任。

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2015 年10 月12、13 日, 我年级举行了高新第一次月考, 这既是对前段教学工作的检验, 也是为了发现学生在学习的基础、能力、态度、方法等诸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下一阶段的教与学订立目标、寻求突破的途径。考试结果一经揭晓, 欢喜与惆怅、懊恼与埋怨一股脑地从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 家长的问询电话不断, 令做班主任工作的我感到“压力山大”。

为了让孩子们正确认识考试、正确认识自己, 反思学习上的问题和自我的责任, 同时, 也为了帮助家长找寻科学教育的途径, 更好地形成合力、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我班组织了一次月考反思会, 让孩子们冷静反思自身出现的问题以寻求改进的措施。反思会上, 孩子们都能坦然面对考试的结果, 勇于承认自身的问题, 耻于努力的不足, 不甘于现状, 积极寻求突破。

一、学生们集中反映的问题

(1) 学生对于紧张的高中生活思想上准备不足, 适应不够, 初高中学习方法上的巨大差异, 学习任务的繁重, 作业量之多、之大是孩子们始料未及的。 (思想认知与适应能力)

(2) 生活节奏还没有跟上紧张的学习节奏, 原本养成的生活、学习习惯早已不适应高中的快节奏、大容量的课程学习。 (生活习惯与适应能力)

(3) 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奋斗目标, 对自我要求不高、不严格。 (学习目标与态度)

(4) 学生作息不科学、不严格, 自我约束力不强, 作风拖沓, 休息不佳, 状态不济, 课堂上没有100%的精力投入学习。 (生活习惯与精神状态)

(5) 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学习没有紧迫感, 学习动力不足, 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缺乏恒心和毅力。 (学习态度与意志品质)

(6) 学习上畏难情绪重, 对具体问题避繁就简、避重就轻, 缺乏“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和执着, 会轻易放过学习中遇到的一时了无头绪的问题。 (意志品质和勇气)

(7) 学习主动性不强,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是积极思考或立即找老师、同学去解决。 (学习态度与方法)

(8) 平时不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概念不清, 知识混淆, 所学的知识不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缺乏知识迁移的能力。 (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

(9) 不少学生学习缺乏计划性, 不善于规划学习时间, 不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材料, 东西乱堆放、不做分类, 平时丢三落四, 上课学习效率不高。 (学习方法与习惯)

(10) 平时练习不够, 基本功不扎实, 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学习积累。 (学习态度与意志品质)

(11) 考试中审题不仔细、答题不严谨、马虎大意, 做题只为“赶速度”、完成任务, 答题质量不高, 分析、概括能力不强。 (学习习惯与方法)

(12) 平时作业繁杂、量多, 经常不能按时、按量、按质完成。 (学习态度与习惯)

(13) 平时练习中的错题没有一一问清、弄懂, 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 (学习态度与方法)

(14) 对教材和练习缺乏钻研, 了解不深、不透, 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够, 考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思考不周密。 (学习方法与能力)

(15) 没有经常“刷题”, 对新问题、新题型无所适从, 找不到好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方法)

(16) 班上女生较多, 绝大部分是外校考入的同学, 大家讲规矩、守纪律, 但是, 普遍害羞胆小, 平时有问题时不敢问老师、问同学及时解决。 (性格与意志品质)

(17) 意志力不坚定, 自制力不强, 抵挡不住电视节目和电子产品的诱惑, 部分同学喜欢玩弄手机, 白白地耗费了宝贵的时间, 造成休息不好、精力不济, 严重地影响了学习。 (意志品质与生活习惯)

(18) 学校团委、学生会对学生吸引力大, 社团活动多、任务过于密集, 缺乏有效的管控, 不少学生不会科学分配时间和精力, 积极参与多项活动, 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也造成了影响。 (客观原因)

由以上问题可以看出, 学生考试成绩的不理想, 绝大部分是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生活方式、精神状态、意志品质和个人性格密切相关, 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关联不大 (在同等智力和认知水平的条件下) 。

二、月考分析中查找出的教学方面的问题

(1) 极少数教师备课不认真, 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教学步骤不严谨, 组织教学不到位, 教学效果欠佳, 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2) 教师作业布置与批阅时有脱节, 作业批改不及时, 章节性的、重要的作业时有未能全批全改, 典型的错题也未能及时纠正、集中讲解。

(3) 少数教师盲目追求进度, 练习中的重点、难点未能及时让学生消化理解, 即过渡到下一个章节的教学, 积累的问题逐渐增多, 学生的学习困难加大, 造成学习信心不足。

(4) 基础知识巩固不到位, 掌握不牢固, 要记熟、背好的知识未能让学生逐一过关。

(5) 对学生作业书写的质量要求不严、要求不高。

(6) 缺乏对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

(7) 缺乏对学生认真专注、严谨周密的思考方式的训练。

(8) 对学生良好的学习 (上课) 习惯的养成训练不够。

(9) 个别教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耐心。

(10) 高效课堂的实施还远不够到位。

针对高新起始年级学生学习上出现的诸多问题, 一方面我们应高度重视, 逐一排查解决;另一方面, 我们应坚定信心, 鼓足勇气, 充分地相信和依靠我们的学生, 多给他们信心和鼓励, 让他们感受到教育的阳光和温暖;多给他们耐心和帮助, 让他们感受到树立远大理想和培养坚毅品格的重要;多给他们鞭策和磨炼, 让他们懂得珍惜学习和锻炼机会, 懂得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地经历坎坷、战胜困难的过程。我们应充分地相信和依靠我们的老师, 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让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教育工作。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带领广大学生做文明守纪的模范、做勤学好问的模范、做团结向上的模范、做劳动锻炼的模范, 使受教育者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三、教育反思

(1) 做“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者的工作 (服务) 对象是人, 是学生, 是一个个千差万别、鲜活无比的生命个体。我们应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来履职教育。教师应学会先尊重人———学生, 尊重学生生命, 尊重学生情感, 尊重学生人格和尊严, 尊重学生的隐私,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良好的兴趣爱好, 尊重学生合法、应当的权利。教师只有学会尊重学生、主动研究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 掌握教育的先机。教育工作应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幸福人生谋篇布局。

(2) 做有温度、有情感的教育。教育工作者应走进学生的心灵, 了解学生的情绪和心理感受, 发现学生问题的症结, 主动构建联通学生心灵的桥梁。教师平时应多接触学生, 多肯定和适时表扬学生。教育者应当相信:好学生是“赞”出来的, 人人都有受到他人肯定和赞扬的心理需求。很多学生出现问题都是因为思想不通、情绪不平导致矛盾激化、行为 (表现) 走样, 酿成祸患。教师应多关心学生, 及时发现问题, 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3) 做有“爱”的教育。教育是“爱”的事业,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爱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爱的方式多种多样:宽大包容是爱, 和风细雨是爱, 严格要求是爱, 砥砺磨炼更是爱。温家宝同志说过:“教育是一种爱, 是一种期待, 要让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得有尊严。有爱才有成长, 有爱才有教育, 有爱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信赖和期望。”

一个经常感受到爱的学生才会懂得爱, 才会学会去关爱和帮助他人、传递人间最真、最美的情感——爱, 也才会在教师的鼓励和期望下健康成长。

(4) 做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教育是一种责任。缺乏责任感的教师, 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更别说能做好本职工作, 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欢迎。教育工作的实施要依靠法规制度和教师的良知操守、工作责任来做保证。

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感 (对学生干部的要求) 和团体责任感 (对学生个体的要求) , 教育学生成为对社会、对家庭、对团体 (班级) 有责任感的人, 让他们参加活动或竞赛时, 能讲团结、有正气、会关照, 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命运与共、风雨同舟。同时, 教师还应教会学生对自己负责任, 只有对自己负有责任感的人才会严格自身要求, 不放弃梦想, 勇于奋斗追求。

(5) 做讲法制、守规矩的教育。教育活动必须依法依规来进行。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置于法律的框架之下。教师应学法、懂法、知法、守法, 广大教师应做讲法制、守规矩的模范。教师应教育学生知法、守法, 做合格的社会公民, 教育学生要遵守《中学生守则》 和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做文明守纪的好学生。

(6) 做联系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 是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 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社会则为广大学生提供重要的实习场地和成长空间。三方的有机结合, 才能真正造就于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人们常说:象牙塔里飞不出搏击长空的雄鹰, 温室里培育不出参天大树。学生的成长不能缺失社会的养分。教育工作者要适时安排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他们能深入基层, 了解社会, 参加一些艰苦的锻炼和劳动, 让他们感受父母工作的不易, 学会珍惜, 学会对劳动者充满敬意。

(7) 做勤学善思的教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善于管理自己的日常事务, 科学规划学习时间, 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业水平。

(8) 做树立远大理想和培养高尚情操的教育。教师应鼓励学生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同时, 将学生自己的人生抱负与报效国家有机结合起来。

理想是生命之树、人生之帆, 有理想, 才不会蹉跎岁月、丧失生命的航向;有理想, 才会充满激情、百折不回地投身学习、激发潜能。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 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格局, 以天下为己任;让学生多接触优秀的文艺作品, 与大师展开心灵对话, 接受高尚精神的洗礼;让学生学习身边的优秀人物事迹, 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生命的营养和能量。

上一篇:《写一件关于诚信的事》作文教学设计下一篇:《小猫小猫你别吵》幼儿园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