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之反腐败

2024-07-07

思想汇报之反腐败(精选9篇)

思想汇报之反腐败 第1篇

入党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最近看到新闻上有许多官员落马,心里颇有感触。看到一则新闻,截至二月中旬,不完全统计已有20位官员相继落马,平均每天一个的节奏。由落马官员的人数、级别以及落马的速度,我们不难看出党和国家在惩治腐败问题上的决心。

这些国家领导干部,落马之前个个都是仕途顺畅,做事正当年的高位人物,却都因为各种诱惑而走上了“不归路”,最终从 “ 座上宾 ” 变成了 “ 阶下囚 ”,原因何在呢 ?

我觉得,主观上,关键是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忘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宗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比过去有了极大的提高。而这种生活上的提高,却使一些人沉缅在享受之中,他们忘记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满足于现状,不愿再艰苦奋斗,更有一些人钻了体制、机制、制度不健全的空子,挖社会主义墙脚,大发个人横财。为了达到,这些****分子从第一次到了无数次,大把大把地捞钱,最后东窗事发,身败名裂。我们假设,如果他们不忘一个共产党员的宗旨,不忘肩负的责任,可能就不会有今天 铁窗生涯 的结局。

客观上,这是由于我国法制的不健全,许多腐败的行为成为官场的潜规则。所以,我认为要反腐,首先就要健全我们的法制,增加透明度。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新的途径——网络,来进行反腐倡廉。越来越多的贪官被网络曝光,官员们的行为一次变得透明话、公开化。小到公车私用,大到贪污腐化,这些行为都会被网络予以公开,让政府官员受到社会和人民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另外,我认为如今的贪污受贿之风,很大程度上是由广大的人民群众造成的,很多人当自己要去办什么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送礼,托人办,他们总觉得送了礼他们就放心了,也正是人们的这种心态,才使得一些官员养成了“收礼”的习惯,从而送礼成了风气,慢慢地就形成了行贿受贿之风了。所以说,要改变这种风气,改变人民群众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些人也许会说礼尚往来是应该的,那我们也要有个“度”,不可能什么样的礼都是随便送得的!

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们一定要对那些贪污腐化的现象警惕,引以为戒。首先,我要在思想上加强学习,要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以及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其次要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这样才就能抵御住各种诱惑;最后自己一定要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接受其他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同时自己作为群众的一员,也要加强对其他党员的监督。

汇报人:

2014年3月2日

思想汇报之反腐败 第2篇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电子09-2任课教师:鄢建江 姓名:林李毅学号:17成 绩:

反 腐 败

一、腐败的实质:

现在世界各国研究廉政问题的学者和反贪机构对于腐败的根源有共同的看法。他们一致确认,运用公共权力为己谋私,已成为腐败的主要目的和实质要素。而形成腐败的私利包括物质经济利益、权利利益、名誉利益及其他形式的利益。所拥有的权力则沦为腐败者个人化的工具。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腐败定义为权力主体非法运用公共权力为己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就其实质而言,腐败应该说是公与私的矛盾,假如个人没有的贪念,腐败行为也就不会发生。

二、腐败的危害:

前几年,理论界对腐败的各种错误观点做出严厉的批判,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性。从现在看来,腐败对社会的影响是十分可怕的。它严重地损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让普通劳动者承受高额的物价,加上停滞不前的工资水平,导致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这已成为是不争的事实。腐败不仅仅削弱政府的道德和政治威信,降低政府的执行能力,危害经济建设,破坏改革开放,阻碍民主政治建设和行政管理现代化,造成低效率和社会不公,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危害党风和社会风气,危害政权稳定,如果带到一定程度势必引起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所引发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学者认为,腐败具有极强的弥散性、渗透性和毒害性,并深刻地指出它的危害性在于:动摇公共权利主体的合法性,破坏政治关系,阻碍或破坏政治过程,阻挠和中断政治发展,毒化社会政治心理,动摇政府的合法性,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腐败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腐败则会侵入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毒化整个社的风气、瓦解和动摇政治制度和阶级基础。纵观历史,一个时代的兴衰无不与腐败紧密联系起来。腐败已经成为国家在新世纪里稳定前进,国富民安的一个重大而难以铲除的隐患,其危害之巨、之广、之久,不能不引起相当的重视。相关部门应该从法律、行政、司法等领域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和打击措施,与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作长期而不懈的斗争。

三、腐败的现象:

腐败现象不仅涉及社会经济、法律、道德问题,而且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腐败又有新现象:集体行贿、集体截留、集体走私、集体骗税、集体贪赃、集体渎职、集体倒卖、集体造假、集体浪费等,总之,所有经济犯罪或违纪的形式都可以以集体的名义进行。这些“集体投资”犯罪或违纪的人,以为可以抱成一团,“串案窝案”,一致对外,分担风险,而造成法不治众。这种情况甚至形成了所谓“法人犯罪案”。同时腐败的形式也呈多样化,有执法犯

法,体制漏洞,行业垄断,红黑勾结,模范变质,暴力贪赃,公款行贿等多种形式。以行业垄断为例,一些与金融、股票、保险、外贸、海关、房地产、流通部门以及有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行业的有关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权钱交易,比其他任何行业都更容易获得私利。这几年以房地产业最为突出,全国各地的地价直线狂飙,大部分的一线城市的地价无不超过10万元每平方米,高额地价的缘由与各地地王的频频出现紧密联系,而地王的出现则是与国土局的腐败贪污铁定是脱不了关系的,令老百姓更气愤的是高额的房价还得让我们自己承受,花费的是我们十几年用血汗换回的积蓄,这不是让民众为房地产商和国土局的腐败买单吗?

四、反腐败的重要性:

这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防腐措施,其中以家庭财产申报制为代表的反腐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法》的出台为社会议论的焦点。与此同时,胡锦涛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历史任务。”将反腐败提高到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足见党中央对反腐败的紧迫感和腐败危害的危机感。我们相信,中国社会将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反腐败,也必将为中国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而这未来10年,也是我们党正处在历史上最兴旺发达的时候惩治腐败顽症,不仅仅是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民众对此充满了希望。

五、廉洁修身从现在做起:

新媒体反腐败利弊之研究 第3篇

目前对于新媒体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范围。因为其“新”代表了新技术, 新形式, 新平台下的传媒载体, 把这些新的传媒载体统称为新媒体, 也主要是与传统媒体 (电视、广播、报纸) 进行区分开来。具体的新媒体种类有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等。在具体分类上, 新媒体可细分为门户网站 (如新浪) , 搜索引擎 (如谷歌、百度) , 虚拟社区 (如猫扑) , RSS, 电子邮件 (如163) , 即时通讯 (如QQ) , 博客 (如新浪博客) , 微信, 微博, 播客, 维客, 网络文学, 网络动画, 网络游戏, 电子书, 网络杂志/电子杂志, 网络广播, 网络电视, 手机短信/彩信, 手机报纸/出版, 手机电视/广播, 数字电视, IPTV, 移动电视, 楼宇电视等。

最近几年频频传出网络上爆出不雅视频、不雅日记等等而被制裁落马的官员消息, 因此新媒体反腐败成了广受群众和政府关注的事情。从现状来看, 新媒体反腐将继续走向前台, 实名举报将越来越甚。

二、新媒体成为反腐败力量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当前新媒体反腐败举报爆料的主要源头一般来自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 这些平台具有观众多, 传播速度快, 互动性强, 成本低, 消息公布者可以选择隐匿或者公开等特点, 与传统反腐败渠道需要举报上门-登记-反映情况-交材料-受理等层层批转繁复程序对比, 显得简单快捷而且对举报者的保密性也比较强。另外一方面, 新媒体普遍具有强大的互动性, 一旦一个爆料事情公布, 就会吸引众多观众关注和参与, 广大网民可以利用各自渠道和手段进行“人肉搜索”, 集众人力量搜集官员腐败证据, 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频、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形式, 对一腐败事件或现象的发帖、跟帖, 聚集集体智慧和力量降低个体反腐的成本, 调动了网民反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而具有更强大的力量。那么, 新媒体成为反腐败力量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1) 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是新媒体反腐败的基础

在新媒体进行爆料举报或者回应腐败事件, 都因为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和反腐败渠道无法比拟的匿名性、广泛性、即时性、低成本性、低门槛性、迅捷性、全时性、互动性、多元性、自媒体性、海量性、几何增量性、多媒体性等特点, 使网络反腐易参与、成本低、风险小、影响大, 因此新媒体这些特点和优势为反腐奠定了基础。

(2) 群众普遍的反腐意识意愿是新媒体反腐败的动力

新媒体之所以成为反腐败的平台, 不仅仅是因为其平台的一些优越特性, 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普通老百姓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 苦于没有地方发泄, 传统渠道检举麻烦又有危险, 所以一旦他们发现新媒体平台的便利性, 首先想到的就是在网络微博等地方找到宣泄的出口。另外, 人们对于新媒体平台上出现的腐败消息特别的热衷和关注, 因此一旦有新的举报曝光信息, 不多久就会有很多人回复甚至提供更加详细的腐败线索和证据。所以说群众普遍的反腐意识意愿是新媒体成为反腐力量的动力源泉。

(3) 新媒体反腐败的有效性为其提供进一步动力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2013) 》蓝皮书指出, 近年网络反腐成效初步显现, 网络反腐事件数量迅速攀升, 2004年至2007年, 每年经证实的网络反腐事件不超3起, 2008年开始猛增。2011年达到近50起。去年11月至年底, 至少有8名官员因网络举报或曝光涉贪被调查或处理。特别是近3年来, 每年通过新媒体曝光反腐舆情事件的数量已超过传统媒体。目前新媒体反腐捷报频传, 让各大媒体和老百姓仿佛打了强心针一样, 一旦再次发生重大的反腐爆料检举事件, 立即受到广泛关注和证据的深入挖掘, 甚至可能成为各大新媒体的头条新闻, 由此更加进一步推动了新媒体反腐的力度和热度。

(4) 传统媒体反腐机制功能的弱化助长了新媒体反腐

我国传统媒体, 如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准入制度严格, 政治管控一向为执政党重视。长期以来, 新闻的政治性被视为新闻从业人员的第一原则, “以正面报道为主”成为所有新闻单位的训戒。在这个背景下, 批评报道少, 且质量低, 对腐败的揭露性报道大多媒体都主张用“内参”形式而不主张公开报道。因此, 这种传统媒体管控理念和体制方面的原因, 实际上是弱化了传统媒体的反腐功能。所有这些, 都给新媒体反腐败带来了广阔空间。

(5) 政府的积极关注和深入调查为新媒体反腐败成功提供保障

群众的参与、新媒体的曝光不足以真正变成惩戒贪污犯罪的力量, 这要归功于政府相关机关部门的积极响应, 深入调查, 从而使得一些具有真凭实据的案件最终走上法庭, 给予当事人适当的处置, 同时也给全国老百姓一个真实或者合理的说法。

三、新媒体反腐败利与弊

(1) 新媒体反腐败的有利一面

对举报的群众而言, 新媒体的匿名性、广泛性、即时性、低成本性、低门槛性、迅捷性、全时性、互动性、多元性、自媒体性、海量性、几何增量性、多媒体性诸多特点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便利快捷低成本高保密性的平台, 所以群众乐意在新媒体上进行公开举报腐败事件。

对反腐的举证而言,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强, 可能一下子就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 因此可以集中群众的力量提供相关有效的线索、证据。

对于政府反腐机构而言, 新媒体反腐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可能的反腐消息和证据来源渠道, 新媒体反腐败有力地补充了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不足之处。政府既可以主动公示一些正在调查的腐败案件, 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和帮助, 也可以被动地接受一些新案件的检举, 一旦发现证据确凿可以立案深入调查。

对于贪污受贿的罪犯而言, 因为他们平常也会上网用手机, 所以他们的犯罪信息、证据无可避免地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甚至他们加密的个人空间、邮箱, 手机储存卡、短信都可能会被自己不小心流出, 或者被黑客技术突破, 从而让群众或者相关机关获得有力的证据。

(2) 新媒体反腐败的不利一面

新媒体反腐败成了不良产业:目前有一些所谓的民间维权人士、举报人士、打假人士利用新媒体的特性, 利用群众对腐败广泛关注心理和猎奇心理, 通过恶意的举报、炒作, 从而变相地敲诈勒索收取封口费。

新媒体反腐败成了无聊泄愤报复工具:有些人出于仇富仇官心理或者确实受到一些不公平对待, 但是他们的所谓“反腐败”举报并没有真凭实据, 只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 或者举报对象确实存在一些作风问题, 但事实被恶意夸大, 以此达到自己泄愤、恶意报复的目的, 更有人可能就是出于打发无聊时间, 而故意发一些帖子为了赚取眼球。

新媒体反腐败给一些国内外不法分子造谣机会:国内外不法分子利用国内的新媒体反腐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影响力, 恶意造谣企图制造社会混乱, 或者刻意抹黑社会主义、共产党、中国政府、国家重要领导人, 以制造中国腐败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的假象, 严重误导大众思想观念, 制造社会恐慌, 加剧贫富之间官民之间的矛盾。《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2013) 》蓝皮书披露, 2012年的中国, 网络谣言的传播是特别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去年1月至今年1月的100件微博热点舆情案例中, 事件中出现谣言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借反腐败为由侵犯个人隐私:由于网络反腐败经常用到“人肉搜索”及“黑客技术”, 这样正常个人的隐私权很难得到保护, 有些人借反腐败的理由, 认为就可以随意暴露别人隐私、入侵别人的电脑和手机, 其实这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新媒体借反腐败发布低俗娱乐新闻:一些网络举报往往涉及情人、二奶、暴露、色情交易等因素, 有一些娱乐媒体娱乐网站为了达到赚取点击量的目的, 肆意使用低俗恶劣的标题, 公布色情视频色情图片, 新媒体反腐败变成了这些媒体利用色情娱乐大众的载体。

新媒体反腐败的证据作假:新媒体反腐败的证据一般都来自民间网络, 形式包括录音、图片、照片、聊天记录、视频等等。但是这些东西都很容易利用电脑技术作假:图片的拼接, 视频的剪辑, 聊天记录作假都不是难事。因此伪造的证据给反腐的相关部门判断事情真相的时候带来难度, 另外一方面很多老百姓不清楚这些东西可能是作假来的, 盲目相信这些证据, 有可能造成当事人受到歧视对待或者直接伤害。

新媒体反腐败脆弱性:新媒体是便利的反腐败平台, 但是新媒体的消息公布和删除掌握在新媒体持有人手上, 所以一些不法腐败分子可以利用手上的权力或者收买新媒体, 删除负面帖子, 甚至可以通过新媒体或者电脑技术高手找到消息发布人进行打击报复。

四、香港及发达国家反腐经验借鉴

香港和新加坡的反腐败斗争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就取得了成功, 这说明新媒体反腐败并不是反腐败唯一的途径, 其重要性还没有到无可替代的地步。香港每年都要接到几千件有关贪腐的举报, 其中实名举报超过了70%, 这种效果并不是靠网络而是通过传统的举报渠道实现的, 这表明香港反腐败基础制度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而香港反腐败的成效之好是全世界所公认的。

另外一方面, 我国反腐机构在党内有纪检, 在政府有监察和审计, 在司法有检察, 而香港反腐的机构只有一个, 即廉政公署。香港和新加坡的反腐败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制度的完善和执行, 并非反腐败的形式或者机构。因此我们国家反腐败的重心仍然还应该放在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的力度方面。新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途径, 在检举渠道上起到不小的帮助, 但并不代表反腐败就可以完全指望于此。

五、如何利用新媒体强化反腐败的思考

如上所分析, 新媒体反腐有利有弊, 作为反腐败的相关政府机关部门, 应该好好利用新媒体的平台优势开展反腐败工作, 但是也要在意识上对刻意造谣作假提高警惕, 在技术上提高分辨证据的真假;作为媒体应该正确引导大众的价值观, 杜绝利用色情暴力新闻达到赚取点击量而误导大众, 这些媒体也应该受到政府的监督, 对其发布的新闻视频图片进行严格审核;作为群众, 积极参与反腐败是好事, 但是要提高警惕和对事情的分辨力, 不要成为不法分子造谣扰乱治安的帮凶, 让反腐败成为诈骗分子的赚钱工具。对于刻意造谣、制造伪证、利用反腐败兴风作浪的人要严惩不贷, 还社会一份清净, 为新媒体继续深入反腐败的道路扫清障碍。

新媒体反腐对传统的反腐败是有效的补充, 要想真正让新媒体反腐败进一步发挥作用, 同时防止其诸多弊端, 还必须从制定和完善相关立法与政策入手, 实现新媒体反腐有法可依。例如一方面对于非法的证据收集手段、网络发布伪证方面的监管和惩罚制度, 另外一方面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制度, 例如以反腐败公开色情视频图片、当事人要求对新媒体上的举报信息进行处理, 新媒体删除证据确凿的举报信息方面, 还有对公开造谣不实举报造成恶劣影响的举报人的处理制度, 一旦举报人发生人身威胁该如何保护等等都有待建立和完善。

摘要:最近几年通过新媒体成功反腐的消息频频传出。本文针对此现象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进一步分析新媒体反腐败之利害, 同时对比香港及发达国家反腐经验, 说明新媒体反腐只是辅助手段, 重点还是在于反腐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最后, 就如何利用新媒体深入反腐败及新媒体应该在哪些方面建立相关制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反腐败,网络,反腐体制

参考文献

[1]阿峻.透视“有偿删帖”背后的网络腐败[J].法治与社会, 2013, 01:30-33.

[2]陈国营, 王河江, 许琼.网络反腐败的有效性与有限性:一个制度分析的框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3, 02:13-19.

[3]刘序明.网络监督在反腐败中的作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12.

[4]宋为.公权腐败的网络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思想汇报之反腐败 第4篇

思想教育是“长效机制”,见效慢,但是一旦见效,起作用的时间也更持久。思想教育是在人们思想里起作用。而腐败的思想根源恰恰在这里。它是由私欲膨胀,贪心过度引起的,用心理学的概念来说就是“本我”失控。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解决,那么任你什么招法都是治标不治本。严刑峻法虽然会起一定作用,但是它顶多只能吓破贪官的胆,却无法消灭贪官心里的私欲和贪念,无法把他的“本我”牢牢锁定。而只要人的贪念不除,贪官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只有消灭贪欲,才是反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而这,只有靠思想教育和自我约束才有可能做到。

但是几十年来,我们的思想教育却不尽如人意。首先,反腐教育不是做学问,没有那么多理论好讲。更没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讲起。因为腐败本身不是认识问题,更不是理论问题,而是个怎么做人的问题。它与知识、学问无关。一个文盲捡到几十万可以物归原主。一个博士从政,却可能当年就贪几十万。究其原因,文盲大字不识一个,唯独心里明亮,知道不义之财不贪。博士学富五车,却偏偏没有让这句话在心里扎根,这就是差别。我们的反腐教育不要转圈子讲大道理,而要直奔主题,结合古今中外的事例,讨论一下清廉有多高尚,多美,贪腐有多卑鄙、多丑。再让社会各方群众讲讲心里话给他们听,讲讲对清官的敬仰和对贪官的鄙视,让家属亲友也都講讲他们的想法。尤其要让改造后的贪官现身说法,讲讲自己的悔恨和感悟,这可能比领导的反腐报告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如果领导本身就不怎么干净,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么他在台上夸夸其词,就好像让葛优给生发精做广告一样,台下能听得进去吗?

思想汇报--反腐败 第5篇

敬爱的党组织: 最近周有康,令计划等大老虎陆续落网,使我对反腐有了一些看法,我们回顾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人民群众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身于反腐败工作,使腐败分子几乎没有藏身之地。但这种群众性的反腐败已不适应今天的社会实际。我们如何能不再采取运动的方法、又能让人们与腐败行为作斗争呢?

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和习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严明政治纪律,落实好八项规定,下大气力改进作风,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环境的目标。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经常抓、长期抓,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总书记在讲话中把约束权力、惩治腐败和防止奢靡之风结合起来,顺应国情,合乎民意,触动人心。一时间,“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三个“决不允许”等精彩语句皆成为铿锵有力的反腐动员令,迅速传遍全国各地。

小时候党在我心中是庄严而神圣的,虽然那时对党的性质、党的纲领及其宗旨等等还是一无所知,但是从很多反映战争的影片中经常看到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它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后来的上千万并把装备精良的国民党打得丢盔弃甲逃到台湾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当我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后,深刻的感受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已普遍的深入人心,没有和谐就没有稳定,没有稳定就会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目前种种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不利因素,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不以腐败紧密关联,这早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这个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得到解决,就会加深整个社会矛盾的积累, 威胁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总体来说: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富有,如果腐败现象猖獗,它的社会生活就不能稳定和谐,生活在一个腐败充次的社会里,人民是不会有幸福感的。因此,持续打击腐败的决心是决不能动摇的。但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出现腐败是必然的,要克服反腐败工作中的悲观主义思想,增强信心,现在,能否治理腐败已成为检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把尺子。我们不是在反腐败中胜利,就是在腐败中腐朽,反腐败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一定要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完善法制和监督,加大打击惩治腐败力度、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铲除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中国人民一定能生活在一个没有腐败,和谐稳定幸福的社会环境中,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想作为一名有理想有文化的青年都应该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党并应该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我为能够有机会向党组织靠拢而感到自豪,希望早日能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思想汇报2--反腐败有感 第6篇

腐败这个词,我们听过无数次,电视上播放的有关题材的连续剧也不断出现,例如黑洞,黑冰„„,从这个重现率很高的词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它的确存在于我们中,而且是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

腐败的再认识,始于与老师的一次谈话中,在这次交流中使我对反腐败又多了一些体会。

腐败在我们党员干部中存在,而且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可能被消灭的。这就是说对反腐败的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无论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还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我们都要继续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文明一起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不但物质文明要抓好,同时对精神文明也不能怠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切实加强领导。经过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实践证明,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认识是清醒的,惩治腐败的态度是坚决的,党中央确定的反腐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完全正确的。党的十五大选举产生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坚决贯彻党中央的部署,认真执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任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出了努力!

十六大产生了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年轻而充满朝气,新的领导集体采取的反腐败措施会更硬。不仅会努力作到从严治党,依法治党,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而且会尽量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腐败的出现是党对党员干部的一次重大考验,想当初每一个党员干部捧着誓词,庄重地宣读时,我们就应该有准备,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的组织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经历各种巨大的考验。应该说我们也都是抱着这种初衷的,但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历程中,我们有些同志败下来!

看我们周围的人一天比一天潇洒,上酒楼,洗桑拿,开着名牌的车子,住着高级洋房,这时心理不平衡起来。便想尝试一下那些滋味,孰不知伊甸园中的禁果是偷吃不得的,一旦咬一口,那就要付出代价的,但一些党员干部依然没能清醒的意识到啊,纵使周围的人去劝,也做无用功,贪吃的念头不断涌现,对物质的享受欲望不断增大,最终东窗事发,只好接受人民对他的制裁。

外边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去引诱党员干部深陷其中,他们首先会对党员干部的亲人进行各种利诱,遇到有些人的思想觉悟不高的情况下,就拼命施放烟雾弹,要知道并不是没一个人都能抵挡得住的,于是受骗的人只好拉自己的亲人下水了。还有的不法分子是设下陷阱让党员干部自己踩进去,让他欲罢不能。

思想汇报之反腐败 第7篇

我们党历来重视用反面典型教育党员和干部,这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反面典型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首先,开展警示教育是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部署。“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新时期党的性质、宗旨一元起拍无底价

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在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为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胡长清、成克杰等人的腐败行为造成国家资产大量流失,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腐败分子以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为思想基础,追求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阻碍了先进文化的发展;腐败行为满足的是个人私欲,损害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利用胡长清、成克杰等典型案件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从对这些反面教材的剖析中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必将促进党员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在政治上进一步成熟起来。

其次,开展警示教育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举措。对胡长清、成克杰等一批大案要案的查处,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严治党、惩治腐败的决心和魄力,体现了我们党有能力、有办法解决腐败问题,给各级党组织开展反腐败斗争作出了表率。胡长清、成克杰等一批罪大恶极的腐败分子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是我们党领导的反腐败斗争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的一个标志。我们党是久经考验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是在长期不断地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错误和战胜消极腐败现象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取得了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胜利,也取得了领导反腐败斗争的阶段性胜利,鼓舞了全党的斗志,增强了全国人民的信心,树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世界的崇高形象。运用胡长清、成克杰等重大典型案件作为反面教材在全党开展警示教育,这是党中央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警示教育,不但能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党的队伍的纯洁性,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胡长清、成克杰等几个典型案件,表现出的共同点是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他们完全背离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私欲极度膨胀,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最终走向人民的反面。因此,做为一名共产党中一定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共产党人应该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胸怀全局,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

思想汇报之反腐败 第8篇

1 高校腐败的现状及其原因

1.1 腐败的内涵界定

腐败虽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但至今为止,国际社会对于腐败的内涵尚无统一准确的界定。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腐败进行理解,有的学者从公共职位责任的角度,认为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有的学者从公共利益的角度,认为腐败是个体利益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有的学者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提出腐败是以非法手段达到个人目的的职权滥用行为。有的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腐败是少数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租金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还有的学者从伦理学等其他角度进行了分析。综上所述,腐败内涵的界定都离不开权力和利益,腐败是一种职务行为。根据腐败的程度不同,腐败还可分为违纪腐败、违法腐败和犯罪腐败。由于高校腐败大多为犯罪腐败,因此为了便于研究,本文的高校腐败是指高校教职工中发生的腐败犯罪行为。

1.2 高校腐败的现状

为了更准确、科学地研究高校腐败的现状,我们通过网络、期刊、报纸等各种媒介和途径分析了2003年至2016年3月底公布的落马高校领导腐败违纪违法案件。通过分析这些案件,可以看出高校腐败具有以下特点。

1.2.1 高校腐败的类型多为利用职务便利的腐败

综观13年来高校腐败集中表现于以下方面:①科研腐败。科研腐败主要是指套取科研经费。例如,西安理工大学原校长、党委副书记刘丁利用科研经费吃回扣购买豪车。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原院长陈英旭授意其博士生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套取近千万元的专项科研经费。②招生腐败。招生腐败主要表现为滥用招生权招生收受学生及其家长的贿赂。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在2006年至2009年立案查处的高校职务犯罪案件中,高校招生领域职务犯罪占35%。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在2006年至2013年期间利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 000余万元。③基建腐败。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新校区的不断兴建和扩建,基建腐败已成为高校腐败的“重灾区”,如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和原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在基建工程中巨额受贿。

1.2.2 高校腐败的手段集中

全国腐败的手段集中于受贿、贪污和挪用公款,高校腐败的手段同样如此。据曾明等人对117个高校腐败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受贿案件占了74.38%;贪污案件占了13.22%;挪用公款占了4.13%[1]。中纪委公开的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的99件高校领导违纪违法腐败案件中就有29个高校领导干部已明确属于受贿。

1.2.3 高校腐败涉案领域相对集中,“扎堆腐败”现象较为突出

基建工程、大宗物资设备采购、校办产业和后勤、招生考试、财务管理等领域是高校腐败的频发区。据统计,2004年至2009年,高校腐败犯罪的案件占全国教育系统案件数比例大约为1/4,其中82%的案件发生在基建、采购、财务、后勤服务等部门和环节[2]。高校窝案串案高发,“扎堆腐败”现象较为突出。西安市人民检察院2003年查办的28件高校职务犯罪案件中就有21件属于窝案串案。陕西经贸学院发生的腐败案件更是令人瞠目结舌,此案有33人涉案,其中处级干部11人,科级干部12人[3]。

1.2.4 高校“一把手,”犯案屡见不鲜,“59岁现象”依然显著

根据中纪委公开的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通报的99件高校领导腐败案件数据分析,高校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有校党委书记28人、院长19人、校长7人,高校“一把手”腐败的比例达到了54.55%。被查处的高校领导干部中,年龄最大的为66岁,最小的为44岁,其中51~60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达到62人,占总人数的62.6%,“59岁现象”明显。

1.3 高校腐败频发的原因

腐败是世界难以破解的难题,只要有经济活动、制度漏洞和权力就会产生腐败。高校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同样有滋生腐败的土壤。综观高校发生的腐败案件可以看出,高校腐败频发的客观原因如下:一是高校自主权范围不断增多。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也有了不少自主权力,如基建权、招生权、采购权等。特别近几年来流行的高校新校区建设让一些高校领导干部钻了制度漏洞,致使有些高校的腐败案件“前腐后继”。二是高校行政化态势严重。尽管这几年一直在呼吁高校去“行政化”,但其行政化的态势反而越来越严重,不少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和学术带头人由学校领导班子和院系领导组成的居多。高校的行政凌驾于学术和教学之上,“官本位”盛行于校园,不少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后“争相入仕”。现行高校的领导体制虽然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是这种制度使权力失衡的现象比比皆是,实际中往往是权力高度集中在党政某个领导或者部门之中,既当裁判又做运动员的制度制定规则和监督体制当然也就无计可施,腐败滋生的土壤大有生存之机,更遑论反腐了。三是高校的监督软弱或者缺位。由于纪检监督机构设置存在缺陷,高校长期以来存在“上级监督太远、本级监督太软”的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被抓的高校领导基本都是“巡视”出来的,真正高校纪检监察调查出来的较少。

2 国外高校反腐败的经验及其启示

通过分析美国、英国、瑞典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反腐败做法,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高校反腐败的以下3条经验。

2.1 重视制度保障

西方发达国家大多重视高教立法与法规监督。如英国1992年公布了《继续教育与高等教育法案》,并建立了统一的非政府组织——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将政府的高等教育经费拨款给高校。2002年颁布的《教育法》对教师的评估、工资待遇及教师资格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关规定。

2.2 重视合力监督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社会力量(包括社会团体、知名人士、家长和学生代表等)通过各种咨询委员会、评估机构、董事会等形式参与高等教育决策和管理。比如,瑞典高校有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规定由承担项目的院系和项目负责人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审计要求进行自我管理,项目负责人定期通过科研信息系统在网上报告经费使用情况。

2.3 信息公开透明

国外不少高校普遍实施校务公开制度和个人财产申报制度。美国高校腐败的焦点集中于招生考试、文凭及科研等方面。鉴于此,美国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推行“大学信息透明化”的改革,极大地降低了美国高校腐败发生的概率。

3 高校构建反腐败机制的建议和对策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不好能使好人变坏人,好制度则能使坏人变成好人。因此,高校要想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就一定要高度重视查找当前高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3.1 构建机制应坚持的原则

3.1.1 多方参与高校反腐的原则

“腐败之所以滋生和蔓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政治理论的失衡,尤其是公众参与的缺失”[4]。民间反腐力量确实不可小觑。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很多官员就是民间反腐的成果,如郑州“房妹”的父亲被立案调查、重庆多名厅官因不雅视频频频被免职等。高校目前的反腐基本依靠纪检监察部门,但由于纪检监察部门身份的“尴尬性”,其实施反腐的效果并不显著。高校在创新完善反腐败机制时必须考虑教职工和社会热心人士甚至学生的参与,力争产生“1+1>2”的效果。

3.1.2 利用反腐“组合拳”的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运用了系列反腐“组合拳”治标的“杀手锏”,如出台“八项规定”、开展反“四风”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派驻中央巡视组、公车改革等。国人的反腐理念也逐渐从权力反腐到法治反腐转变。高校在构建反腐机制时可以参照“三不”(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反腐的传统做法出台反腐“组合拳”机制。

3.1.3 顶层设计的原则

制度制定出来如果可操作性不强,极容易成为好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因此,高校构建反腐败机制时一定要考虑高校的实情并根据本校的校情进行顶层设计。当前,不少高校的反腐败机制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各个制度之间呼应甚至还有“打架”情况,严重影响了制度效果的发挥。

3.2 高校创新反腐败机制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高校当前反腐败的现状,在借鉴国外高校反腐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当前反腐新常态下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创新反腐败机制。

3.2.1 完善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坚持“阳光治校”

信息公开制度既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又能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教育部政务公开办公室主任、办公厅主任牟阳春在2010年5月11日答记者问时指出,“只有让高校在基建、采购、招生等重点领域切实做到信息公开,才能提高高校工作透明度,形成有效的内部监控和有力的社会监督,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5]。比如复旦大学图书馆创新的“晒账本”式反腐已经成为高校信息公开的范本,这种简洁实用的信息公开实招收到了立竿见影的良效。高校在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时务必周详,对于教职工敏感的信息和重大信息一定要公开,不能遮遮掩掩。

3.2.2 建立高风险岗位不定期轮岗机制,做到源头防腐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6]。目前,高校腐败的重点领域在基建、采购、招生和后勤等部门,针对这些高风险岗位,高校应建立不定期轮岗机制,同时要加强顶层设计,考虑机制实施的长期性和人员流动的复杂性。

3.2.3 完善高校内部监督制度,做到勇于担当

少数高校为了制定制度而制定制度,致使某些制度成为“睡美人”和“稻草人”。现实生活中,有的纪检干部怕得罪人特别是有权有势之人,就充当老好人,对腐败分子不敢动真刀真枪。有部分高校领导对于反腐败认识有误,有的认为查出了腐败会影响学校声誉,于是避重就轻、压案不查或者搞内部消化;有的担心查案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影响高校的安全稳定等。鉴于此,高校党委和纪检监监察部门要勇于担当,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把监督和贯彻执行制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老虎”“苍蝇”“狐狸”一起打,切实履行“双主体”监督职责,增强制度的执行力。

摘要:高校已成为腐败的“重灾区”。高校腐败犯罪手段和领域相对集中,“扎堆腐败”现象突出,高校“一把手”犯案屡见不鲜,“59岁现象”依然显著。在反腐警钟长鸣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大背景下,高校防治腐败必须借鉴国外高校反腐败的机制建设、合力监督和信息公开等有益经验,建议从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关键岗位不定期轮岗机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等方面构建高校治理体制,形成风清气正的高等教育生态。

关键词:高校,反腐败,机制,构建

参考文献

[1]曾明,郑旭旭,章辉腾.治理结构,权力机制与高校腐败一基于117个高校腐败案例的分析[J].廉政文化研究,2015(2):45.

[2]李宏宇.高校腐败成社会焦点,教育领域如何守住一方净土?[N].人民日报,2010-05-侣(5).

[3]王世焕,储国强,边江.高校频出贪官,成了腐败新死角[N].新华每日电讯,2005-03-11(4).

[4]李建伟.现代治理视域下高校腐败防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5.

[5]中国网.教育部就发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答记者问[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5/10/content_20010233.htm,2010-05-10.

娱乐化难以承受反腐败之重 第9篇

娱乐化难以承受反腐败之重。

首先,必须认识到,反腐败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是一场关乎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抉择,是正义和非正义你死我活的较量。近年来,腐败现象趋于严重,特别是在反腐败斗争高压下,有些人还在顶风作案、我行我素。他们在我们的队伍中的破坏力之大,可以说是侵蚀肌体的蠹虫,腐蚀灵魂的毒化剂。有人预言,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些腐败分子恰恰就是从内部攻破堡垒的核心人物。反腐败是一场多严峻的斗争啊,可以说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上,它应该被排在第一位,如此之重岂能娱乐化了之?!

其次,腐败分子绝不仅仅是发现和查处的这些人,还有大量腐败分子,也许就在我们身边。目前腐败的主要特征包括:体制外和体制内挂钩,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同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形成了“共腐关系圈”。也正因为如此,反腐败是一场复杂的、需要持久而卓绝的斗争。我们注意到,面对严峻的反腐形势,党中央已经明确绝不手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定指标、上不封顶,让那些想搞腐败的人断了念头、搞了腐败的人付出代价。这既是应对反腐败复杂性的鲜明态度,也使我们持之以恒的反腐败有了底气。

第三,常识和党规国法都告诉我们,无论对一个共产党员还是官员,廉洁都是为官者的最低要求,而不是高标准高要求。如果连这些基本要求都作不到,可见反腐败有多么迫在眉睫。如果以娱乐的心态看待,这绝不是举重若轻,而是麻痹大意,实在很危险。

仅仅从这三点看,反腐败就与娱乐毫无关系。娱乐的一大特点是轻松不严肃;娱乐的第二大特点是瞬时效果,短期效应;娱乐的第三特点是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娱乐的第四大特点是寻求轻松,消解凝重等等。反腐败是一场必须赢的较量,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这些腐败分子虽然受到法律的惩处,但他们对事业产生的恶劣影响,他们对人民群众与党关系的破坏和对党的公信力的肆意践踏以及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损失都不是法律所能够补偿的。我曾经说,若论腐败分子之罪恶,枪毙十次都不为过,关键是挖出背后的成因和土壤,防止新的腐败分子滋生,避免给党带来更大损失。

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面对这样严肃的政治斗争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认清危害,提高反腐败斗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谨防看客心态,当腐败分子被揭露时要引起反思;三是按照中央纪委的要求,要以云南原政协副主席学习,敢于揭发检举,向中纪委提供线索反应实情;四是公众尤其是媒体,用娱乐化的眼光看待是难免的,但要有个度。总之,反腐败不仅仅是纪委和监查部门的事情,每一个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健康发展的中国人都有反腐败的一份责任,这份责任是良心的托付,是理想的寄托,也是这样一场严峻的斗争面前每一个共产党员不二的选择。

责任编辑 张惠清

上一篇:看图写话作文植树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