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2024-09-01

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精选8篇)

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第1篇

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彭亚洲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根本思想武器。作为纪检监察部门,要站在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方法,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重点破解四个方面的问题,使反腐倡廉工作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实际。

一是破除“小”,强化大局意识,确保反腐倡廉工作的政治性。我们谋求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国强民为取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发展。这决不是以牺牲党风政风为代价的发展。反腐败与发展生产力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将反腐倡廉工作放在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中去谋划,更加自觉地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局中来把握,坚持把“贴近中心,服务大局,分清是非,惩治腐败,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作为工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特别是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一方面对市委、市政府改革发展的决策

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阻挠改革破坏发展的,要坚决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护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者,把改革探索中出现的问题,与违纪违法、腐败现象区别开来,防止形成因循守旧者无忧无虑、改革创新者担心受怕的社会现象,真正调动和发挥好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按照“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判断是非,掌握政策,理直气壮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宽容失误者、开导保守者、追究诬告者、严惩腐败者,创造鼓励人干事业、支持人干事业的社会氛围。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要求寓于各项具体政策、决策和措施中,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和每个环节,促进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及时发现和解决妨碍经济建设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硬性和破坏经济建设的人和事,为经济建设扫除障碍,保驾护航。通过履行职责,明确政策,划清界限,澄清是非,刹风整纪,努力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破除“旧”,强化创新意识,确保反腐倡廉工作的先进性。更加自觉地学习借鉴反腐倡廉建设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树立人文执纪理念和正确的政绩观。我们党执政理念上本质性的跃进和升华,要求我们必须文明执纪执法,做到尊重人权、保护人权。党员干部在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阶段,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应当受到平等对待。我们有义务保障他们的权利,要杜绝以权压人、盛气凌人的现象发生。在执纪过程中,既坚持从严治党的方

针,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方针,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对人的处理慎重的态度,执行政策宽严相济,综合考虑办案的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既要看到查办案件、惩治腐败的政绩,又要看到分清是非、教育保护干部的政绩;既要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更要看到党风廉政建设长远效果;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要用实践的观点看成绩,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所做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用群众的观点看成绩,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判断政绩的最高标准。

三是破除“浮”,强化服务意识,确保反腐倡廉工作的和谐性。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严肃查处和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案件和不正之风,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健全民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围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纠正教育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安全生产、社保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管理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肃查处那些臵群众利益不顾、造成严重后果的违纪违法案件,为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

发展做出新贡献。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抓好效能监察。围绕工作作风强化效能监察。切实解决一些单位工作中服务态度生硬、简单粗暴,“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以及工作推诿、效率低下的问题。坚决制止和纠正个别单位利用职权搞“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问题。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强化效能监察。严格考核,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各单位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按时优质高效地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三是围绕落实制度强化效能监察。以优质、高效、便捷为目标,通过检查、督促、考核等措施,切实把办事公开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责任追究制、执法责任制、效能投诉制、评议考核制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机关政效率提速,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四是破除“满”,强化忧患意识,确保反腐倡廉队伍的纯洁性。“打铁还须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首先要做到不信仰宗教,不参与宗教活动,不做左右摇摆的事,不做保持中立的事,做到行动不动摇,态度不暧昧,认识不含糊,立场十分坚定,旗臶十分鲜明,始终站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第一线;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认真学习宪法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牢固树立严

格依纪依法办案的观念,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以案谋私,不得参与与办案有关的吃请,不得接受与办案有关的馈赠认真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要求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开展在岗自学活动,既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要学习反腐倡廉理论和纪检监察业务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既要学好《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条规,又要刻苦钻研经济、金融、行政管理和其他有关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有效监督的能力。还要注重把加强学习与加强实践锻炼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用有所成;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探索,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性能力,发挥创造才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新立业。在我们机关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案件查检、案件审理、执法监察、公务外出等行为,形成用制度规范言行,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使机关干部模范地遵守纪律,自觉用党纪政纪约束自己,杜绝一切利用工作之便、凭着机关牌子、打着领导旗号拉关系、搞特权、谋私利的行为;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接受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监督。对上级批办的、领导交办的、实名举报的、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案件,做到件件有落实,对所查办的案件原则上不允许有一个错案。对群众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问题调查核实后,对有缺点和错误的要严肃地进行批评教育,对不适宜在纪检监察机关

工作的要坚决调离,对严重违纪违法的要严肃惩处,对于反映失实的要给予澄清保护。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切实抓好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要讲政治、讲正气,发扬公正无私、刚直不阿、不徇私情、敢于碰硬的精神,严格按照党章办事,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做坚决的斗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克服作风浮躁、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按照求真务实的要求做好工作。要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合法权益。对群众解决以实名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要满腔热情地予以核实和解决,并给予回复,要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第2篇

总书记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滋生腐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认真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总书记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改革创新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强大动力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条基本经验。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坚持从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出发,不断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理念思路、工作内容、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反腐倡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方针、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法规制度体系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呈现新发展新变化,反腐倡廉建设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人民群众有了新期待新关切,这些都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继续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积极探索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要有敢闯敢干的勇气。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们要紧密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当前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针对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源头治腐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改革创新成果。把改革创新要求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体现在反腐倡廉建设各个方面,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在创新中大胆实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按照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利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要求,以建设性的思路、建设性的举措、建设性的方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改革创新,使反腐倡廉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开创新局面。深入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不断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理论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形成了邓小平反腐倡廉理论、江泽民反腐倡廉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许多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创新的思想和观点,党的反腐倡廉理论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我们要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基础上,及时分析研究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拓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内涵,丰富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理论宝库,增强反腐倡廉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加强对反腐倡廉建设重大战略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不断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增强反腐倡廉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预见性;加强对反腐倡廉建设政策措施的研究,不断提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改革创新的正确思路,做到在思想上有新解放、观念上有新转变、思路上有新突破。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自觉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谋划和推进,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中央政令畅通,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保证。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社会各界的关切;把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同信任干部、激励干部结合起来,把处理人与教育人、挽救人结合起来,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既严惩腐败分子,又保护党员、干部的合法权益和干事创业积极性。进一步树立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的理念,既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者,又注意保障被审查人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树立统筹兼顾的理念,使各项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努力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出发,积极学习借鉴国(境)外反映反腐败共同规律、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优秀成果,学习借鉴国(境)外廉政建设的一些有益做法,为我所用。深 入推进反腐倡廉实践创新,不断拓展有效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反腐倡廉重在建设,贵在创新。如果没有实践创新,就不可能取得实际成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任务,是反腐倡廉建设实践创新的最重要成果。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入推进实践创新,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工作放在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 来谋划和推进,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拓展有效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进一步深化惩治和预防腐败各项工作。深入推进教育工作创新,努力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扩大教育覆盖面,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深入推进监督工作创新,严格执行党内监督的各项规定,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深化党务、政务公开,切实做到监督关口前移,增强实效。深入推进纠风工作创新,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惩治工作创新,改进办案方式,提高办案质量,深入剖析重大案件发生的原因,堵塞制度漏洞,充分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深入推进预防工作创新,努力探索预防腐败的措施和办法,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把预防腐败的要求落实到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进一步深化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以思想教育为基础、领导干部为重点、完善制度为保证、纪律整顿为手段,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做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表率。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加强对党员、干部作风状况的日常监督,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的改进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 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保证。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紧紧围绕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工作,加快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所确定的各项制度为重点。既加强惩治工作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又加强预防工作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既加强党内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又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既加强实体性制度建设和创新,又加强程序性制度建设和创新,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第3篇

一、提高认识, 切实增强抓基层党的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 基层党的建设直接影响和决定党的各项工作的落实。当前, 一些领导在抓基层党的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存有畏难情绪, 感到领导干部是党委的主要成员, 抓多了管多了, 影响了党委的凝聚力战斗力;有的存有应付思想, 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感到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关键靠自己, 面上抓一抓, 上级强调时抓一抓就行了;有的存有急躁情绪, 感到领导干部在党建工作上能力上应该比一般干部要硬朗, 觉悟比一般群众要自觉, 缺乏长期抓反复治的韧劲和狠劲, 等等。作为一级党委和领导干部, 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自觉强化“四种”意识。

1. 强化“必抓”意识。

坚持把抓好基层党的建设作为党委履职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只要是在基层党的建设上有问题的, 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 都要较真碰硬、一抓到底, 不抓出成效不撒手。坚持把基层党建好不好、自身要求严不严作为考核衡量领导干部全面素质的重要标准, 凡党建工作不过硬的必须严明党的纪律, 严格措施, 限期整改。

2. 强化“严抓”意识。

实践证明, 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栽跟头, 一些领导干部在群众中失去威信, 多数是因为党的建设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的。抓基层党的建设, 只能坚持一个标准, 就是全员从严、全面从严、全程从严、全时制从严, 严出战斗力, 严出威慑力。

3. 强化“善抓”意识。

领导干部多数有着一定的政治素养、党的知识、道德水准、是非观念, 对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为此, 抓基层党的建设, 要拓宽视野, 创新思路, 把手段搞多样, 把方法搞灵活, 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防止把问题简单化或把矛盾复杂化。

4. 强化“常抓”意识。

领导干部结构的多元性、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身处环境的多变性和手中权力的双刃性决定了抓基层党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牢固树立长期抓、反复治的思想, 在不断揭露矛盾、解决问题中把基层党的建设搞坚强。

二、把握原则, 切实增强抓基层党的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认真研究探索特点规律, 科学筹划, 严密组织, 切实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践中, 要注意把握以下四条原则。

1. 自我建设与检查督促相结合。

自我建设带有根本性。抓基层党的建设要注意抓源头、抓根本, 从提高领导干部自身认识问题抓起, 使他们认识到,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善党的执政形象、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 从而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各项要求作为工作标准、为官做事的自觉行动, 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同时, 要强调他律, 重视外在约束, 通过不间断的检查督促提升党的建设工作质量。

2. 齐抓共管。

抓基层党的建设靠哪一级组织、哪一两个人或少数人是肯定不行的。要强化责任, 完善措施, 努力构建上下结合、社会、群众多位一体的建设体系, 形成有利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良好环境, 使一些不良现象一露头就有人管有人问有人抓。

3.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什么都抓, 什么都不见成效。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切实使那些涉及面广、危害程度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在此基础上, 要注意统筹兼顾, 整体推进, 扎实抓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 注意解决好那些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问题。

4. 在继承中创新。

基层党的建设具有连续性。对那些我们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要传承下来, 发扬光大。与此同时, 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紧跟时代步伐,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从新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积极培育与时代发展、履行职责使命要求相适应的新方法。

三、抓好教育, 不断夯实抓基层党的建设的思想基础

一些基层党的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 与抓思想教育不力有着必然的联系。为此, 抓基层党的建设要注意从教育抓起。

1. 抓好“三观”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行为“总开关”。党员干部唯有把“为什么当官、怎样当官、当什么样的官”等人生的基本问题回答好, 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才能自觉形成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良好作风。要坚持把“三观”教育作为党委抓领导干部经常性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贯穿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全过程, 切实使领导干部自觉按照胡主席的指示要求, 带头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把过硬的作风体现在抓建设谋发展的具体行动中。

2. 抓好宗旨教育。

基层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基层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要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牢记党的根本宗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国家建设为念, 以国家和民族前途为念, 恪尽职守, 不辱使命, 自觉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 当好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排头兵”。

3. 抓好党章和法纪教育。党章和法规制度的每一个条款

都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能够自觉遵守, 就必然会形成良好的作风。要经常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学党章、学法规, 切实把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搞清楚, 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事应该怎么做弄明白。要利用双重组织生活, 经常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汇报思想、对照检查, 及时查纠认识上的误区和行为上的偏差。

4. 抓好警示教育。

经常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育, 使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做到大事敲钟、小事敲锣、没事敲木鱼, 认清作风飘浮、违规违纪甚至违法乱纪的严重危害, 把住“三个底线”, 时刻保持一颗“畏惧”的心, 时常“三省吾身”, 扎实培养优良的作风。

四、完善机制, 促进基层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制度机制带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抓基层党的建设要坚持从完善制度机制入手, 克服随意性, 减少盲目性。

1. 完善用人机制。

用人是最具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导向。要把党建工作好不好、实不实纳入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 对那些勤奋好学、心系群众、真抓实干、厉行节约、顾全大局、团结民主、秉公用权、公道正派的人, 要大胆地提拔使用;而对那些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人, 作风飘浮、弄虚作假的人, 不顾大局、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以权谋私的人, 要坚决挡在门外, 防止领导干部“带病上岗”。

2. 完善组织生活机制。

组织生活运行不规范是少数基层党的工作不实的重要源头。党员干部要积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 主动参加所在党小组的活动, 定期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 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带头净化“生活圈”、“娱乐圈”和“交往圈”。扎实抓好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函询制度的落实,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 积极构建惩防体系, 始终保持领导干部高尚的思想和道德操守。要围绕用人、花钱、工程建设、大宗物资采购等方面, 把住决策、执行、监督等关键环节, 推进制度创新, 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使权力运行公开化、程序化、规范化, 确保领导干部有权不乱心、有权不乱用。特别是在决策上, 要把议什么、怎么议搞清楚, 保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落到实处, 防止出现拍脑袋决策、擅自决策等不良行为。

3. 完善量化考评机制。

缺乏严格的考评机制, 往往使少数领导干部放松了自身要求。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不同要求, 对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进行细化规范。在此基础上, 通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等多种途径, 定期进行考核, 切实使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4. 完善监督机制。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第4篇

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政治文明建设。30年来,江苏始终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全省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积极发展人大民主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一方面,省委、省政府在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省委围绕各级人大、政协和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制度性的规定、意见和决定,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保证立法、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开展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同时,积极支持政协围绕团结与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坚持重大决策协商在前,主动通报情况,鼓励建言献策,广集社情民意,广纳真知灼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仅1998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就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省建设、推进依法治省工作等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作出60多项决议决定,对促进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政协围绕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切实履行政协职能。仅九届政协任期的5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就提交大会发言材料156篇,集体提案618件,社情民意信息229件,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建议,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加快推进依法治省进程。法治江苏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江苏的地方法制建设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民普法的逐步展开,江苏省于1989年提出了推进依法治理的方针,此后。各地先后提出了依法治村、依法治镇、依法治县、依法治市的目标,开始探索各具地方特色的法治建设之路。从90年代开始,省委作出了推进依法治省工作的决定,省人大也通过了相应决议;在世纪之交,省委还制定了依法治省的工作规划;2003年以来,省委根据党的十六大部署,着眼于“两个率先”的需要,提出了以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江苏”统领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目标。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坚持把立法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放在促进依法治省、营造良好法制环境上。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迈出坚实步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明显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现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现代型的有限政府和公共政府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行政管理体制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突出的标志就是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减少,以间接管理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越来越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一方面,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有了较大改变,依靠行政审批进行管理的模式正在转变,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裁减。从2001年下半年起,我省各地各部门先后开展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大力削减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全面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和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努力规范行政许可行为,较好地保证了《行政许可法》的顺利实施。通过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基本解决了审批事项多、手续繁、多部门重复审批等问题;规范了审批行为,保留的审批项目都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及审批程序规定;改进了审批方式,提高了审批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强化了对审批过程的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优化了投资环境,较好地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建立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编制完成23个省级专项应急预案和各市总体应急预案,推进省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展较快,已编制完成省级专项应急预案22个。重点解放好就业和再就业、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二、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党的创新活力显著增强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党内民主,对于推动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始终把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在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方面,在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方面,在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作用方面,在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方面,广泛地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试点。这些探索和试点,为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从1997年起,江苏一些地方就开始探索乡镇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到2002年底,全省已有100多个乡镇推行了党代会常任制。在部分乡镇试点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以后,这一探索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进一步发展。省委决定在吴江市和射阳县先行开展县(市、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并从2005年起,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在继续抓好县(市)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基础上,选择1个省辖市(淮安市)、每个省辖市选择1个县(市、区)进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逐步推行乡镇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各试点市县区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建立党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建立党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党委领导同志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形成“党群联系链”;进一步拓宽党代表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加强党代表同选举单位的联系,组织党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安排党代表列席党委会,参与干部评议和监督,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党的代表大会的作用,扩大党内民主,加

强党内监督,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地方工作的领导。

——积极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制度进一步健全。党务公开是指党内权力运行过程的公开。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前提。党的十五大提出“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以来,江苏各级党组织着眼于提高党内工作的透明度,在实践中不断从一些具体工作人手。逐步展开和推进党务公开。2004年初,镇江市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党务公开,成为率先在全国推行党务公开的省辖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省委专门下发《关于逐步推进党务公开的意见》,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党务公开工作在全省各地又有新的发展。发端于宿迁的党政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公示制度,已在全省推开:无锡、连云港等地打造党务政务“阳光工程”,正在成为党务公开的一种重要形式;省国资委等部门实行“开放式”民主生活会制度,丰富了党务公开的内容和做法。江苏各级党组织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中,把实行重大决策公示和征求意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增加了党组织活动的透明度,不仅为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对权力运行也起到了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从公开选拔到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党内选举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在党内,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党员享有的最基本的民主权利。以此为基础形成的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任前公示制度的首倡地——江苏,不断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为“两个率先”配干部,推广了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一系列改革举措。2000年,江苏省委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拔省级机关副厅级领导干部,21名平均年龄37岁的优秀人才从23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为当时平均年龄51岁左右的省级机关厅局领导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截止2007年9月,江苏公推公选各级领导干部1776人,公开选拔科以上领导干部2658人。有1.6万余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科以上中层领导岗位。改革党内选举制度进一步扩大了选人用人中的民主,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完善了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为“两个率先”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积极探索扩大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基层民主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主要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依法完善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选举权,创新社会建设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有效地调动了群众的参政热情,提高了群众的民主意识,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方面做法不断创新。民主程序和制度日趋规范。目前,江苏全省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乡(镇)、街道和社区自治组织普遍建立并实行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各市、县(市、区)都制定了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村(居)民委员会制定了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社区议事规则,基层民主决策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和各项公开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有力促进了城乡基层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尤其是城市社区近年来在基层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工作不断规划化、制度化,在基层自治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以政务、厂务、村务、财务公开和城市社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管理有了新的进展。在政务公开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13个市和绝大部分县都实行了政务公开制度。设立了政务大厅,开展了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建立了重大事项通报制度、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在厂务公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结合支持和发挥各级工会组织作用,结合完善规范职代会程序和内容。对厂务公开进行了认真的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在村务公开方面。1997年6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村务公开活动的意见》(苏办发[1997]13号文件),对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的内容、工作任务和具体落实单位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尤其是在财务公开方面,江苏各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预算安排上扩大群众参与,或者让公民旁听人大会议,或者在人大会前举行民主恳谈、对预算草案进行预审。一些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预算支出项目。先交由人大或者群众讨论:应该上什么样的建设项目,由人大或者群众提出动议,做出选择,而不是政府安排后再交人大审议通过。基层人大工作的探索正在从审议预算报告转向审议预算项目。政府预算的公开化正在成为群众参与的直接要求。这些探索显示出,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管理和资源配置等问题上,群众的参与要求越来越被一些基层政府所重视,群众的参与热情正在为制度化的参与方式所吸纳,“扩大基层民主”成为基层政府在应对具体问题时的武器和工作方法。“参与式预算”和“协商式民主”,既可以说是进行财政改革、推进阳光财政的重要方式,也可以说是开展行政改革、提高决策民主性的重要方式。而且,从改革的实践来看,拓展群众在基层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决策权和政治参与,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第5篇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是我国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将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党的十七大以来,和田市按照以“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为指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积极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为和田市各项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和社会

环境提供保证。

一、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特点

和田市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坚持工作创新,把反腐倡廉工作逐步向纵深推进,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广大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意识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特点。

(一)组织领导不断强化,责任进一步明确。和田市始终坚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体现出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责任考核。一是突出重点,普遍分解责任,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研究部署全年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重点,结合和田市实际,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通过对市委领导班子成员、重点责任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分解细化,明确了纪检监察工作要点,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位,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牢固、周密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网络。二是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经济建设及其他业务工作相结合。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三是严格考核,不断加大责任追究力度。通过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党政一把手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作为考核的重点,坚持考核工作程序化管理,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任务是否安排、部署、检查和落实进行全面考核。同时,将责任追究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相结合,与案件查办和纠风工作相结合,与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相结合,突出责任追究的成果,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二)注重制度建设,构建惩防体系。和田市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构建惩防体系的核心和根本途径,立足实际,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下半年,对和田市1999年以来制定的关于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相关制度进行了梳理,形成《制度汇编》;针对农村工作的实际,编印了《农村纪检小组工作手册》,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基层尤其是村级纪检组织。今年,立足科级领导干部和村级干部的管理,制定了《和田市科级干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田市农村党风廉政责任制实施细则》等19项工作制度,对维护党的纪律、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三)注重监督,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田市切实把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制约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均实行“一岗双责”制,既要接受监督,又要发挥监督的作用。逐步建立了重大事项报告、重大财务申报及廉政述廉等制度,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情况及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为民办15件实事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环节的重点岗位、重点部门、重点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三不直接”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并注重探索建立领导者对工作分级管理的监督机制,继续强化纪检监察部门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尤其是损害群众利益的监督检查,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加强对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逐年加大,查办案件人员整体素质逐年提高。和田市始终坚持以查促廉,以查促纠,以查促建,防处并举,在认真开展宣传教育、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严肃查处了党员干部违反政治纪律、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工作失职、损公肥私等违纪违法案件。,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件15件16人。,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件18件19人。在治标的同时注重强调治本,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源头治理,堵塞漏洞。为提高办案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田市积极举办纪检监察干部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并组织部分业务骨干参加中央纪委、自治区纪委和地区纪委组织的各类培训。通过专业培训、开展协助办案、上挂办案、办案经验交流等活动,逐步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办案工作能力。

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第6篇

新华社记者谭浩郭奔胜人民日报记者李章军

2010年05月20日07:3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山东省新泰市建立以全委会例会和委员巡察、谈话三项制度为核心的纪委全委会工作制度„„”

“吉林省白城市从创新制度入手,着力从源头上破解长期困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

5月1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在江苏南京召开的全国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经验交流会上,各地各部门展示的一个个新举措、新做法,集中反映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是怎样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高度重视 积极引导

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的带领下,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谋创新之策、出创新之招、做创新之事,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改革创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的重要内容。

“要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积极推进工作理念思路、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一再作出指示。

“要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努力实现思想方法和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人员素质和工作作风的与时俱进。”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多次提出要求。

近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高度重视加强对反腐倡廉难点、热点、疑点课题的调查研究,在有力的引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积极行动起来,全国上下掀起形成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热潮。

预防腐败屡出新招——国家预防腐败局2007年正式运作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开展预防腐败工作,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的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

广开渠道汇集民意——2008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统一举报电话12388正式开通,一年后又开通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各地各部门也陆续推出一

项项新举措,例如杭州市纪委监察局建立了旨在第一时间有效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

创新思路查办案件——2008年10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地各部门改进查办案件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例如公安部联合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条令,赋予派驻公安机关监察机构对下级公安机关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立案权和调查权,实现了公安系统监察体制特别是案件查办体制的重大突破。

找准难点集中突破——2009年7月,中央作出决定,由中央纪委牵头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各地各部门积极跟进,大连市在建设项目多、投资数额大的情况下,变政府决断为“百姓拍板”,有效防止了职权滥用。

深化改革提高素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努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2009年,中央纪委对全国2000名县(市、旗)纪委书记首次进行了集中培训,并第一次专门就地方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各地各部门也不断深化改革,例如内蒙古以改进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办法和推行常委会票决制为关键环节,探索选拔任用纪检监察干部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积极探索 生动实践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推进工作,涌现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富有生机活力的好经验新典型

党的十七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在反腐倡廉理念思路上不断创新——黑龙江省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惩处、改革五种手段,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统一于长效机制建设中的纠风工作新思路。

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上不断创新——陕西省在全省创立了2.4万多个村民监督委员,有效破解了对村干部缺乏监督的难题,填补了对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实施监督的法律空白。

在反腐倡廉监督上不断创新——去年7月,广州市1548名市管干部完成个人信息填报后,广州市纪委根据系统统计出来的有关数据,及时制定了加快对滞后文件规定的清理完善及对市管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情况进行甄别调查等措施。

在纠风工作上不断创新——江西省创造性地在全省151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17135个行政村中八成以上设立了便民代办点;山东等地创新政风行风热线,被群众称为“民心线”、“连心线”。

在反腐倡廉方法上不断创新——上海市通过“制度加科技”方式,坚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中国人民银行与有关部委形成合力,推进征信系统建设。

丰硕成果 宝贵经验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来认识新事物、把握新规律、谋划新思路,切实以反腐倡廉建设新成效取信于民

2009年10月2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统一开通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该网站开通当日即引来1920万次点击,引发“塞车效应”。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一次次探索之中,收获了沉甸甸的硕果——发现陈良宇、侯伍杰、徐国健、李宝金、杜世成、何闽旭、黄瑶、宋勇等高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便是建立和完善巡视工作的成效。

由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带来的新成果,不断涌现——安徽合肥市纪委在探索建立以“6+3”监管体制、“三个一”运行机制和“五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建设管理新模式后,截至去年底,全市未发现一起城建领域新发案件;四川省广安市纪委监察局创立“片组+巡查”工作模式,近三年来各片组独立查办了62件违纪案件„„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民众对反腐败成效的满意度达到69.2%,比2003年提高了17.3个百分点。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水平„„”在全国反腐倡廉创新经验交流会上,贺国强发出了这样的动员令。

以改革创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第7篇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中央纪委五中全会上强调: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

近几年,虽然我们党在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不断增强,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反腐倡廉建设中仍然存在制度执行力低、制度实效差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单位和领导干部形式主义严重,思想浮躁,只图虚名,对上级制定的规章制度或措施通常只用来装潢门面,写在文件上,贴在墙上,念在嘴上;对上级的精神不联系实际贯彻,片面理解,习惯于照抄照搬,应付上级检查考核,而不去认真贯彻执行;下基层是走马观花,不与群众谈心交流,不了解实情,而是指手画脚,吆五喝六,不解决基层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比如,中央纪委曾三令五申制止公款旅游、公款大吃大喝、公车私用等现象,但一些地方当作耳边风,照常我行我素,诸如超标准装修豪华办公室、超标准公务接待等,甚至愈演愈烈。

2、制度本身的缺陷和不足。有些制度在整体设计上过于简单,缺乏

连贯性、系统性;有的制度在制定的时候就没有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度脱离实际,执行效力也大打折扣;有些制度存在漏洞,存有“盲区”和“死角”,容易给投机取巧之人钻“空子”和打“擦边球”;有的制度主体不明,责任不清,致使部门横向之间、干部上下之间互相推卸责任、推诿扯皮,问题得不到处理,责任难以落实,“板子”打不到具体人身上,制度最终丧失权威。

3、制度执行监督缺位,查处力度不够。实际运作中制度执行的监督存在不主动监督、不敢监督和不愿监督的现象。有的干部或专职监督人员缺乏责任感,监督意识薄弱,不主动监督;有的自身建设不够过硬,过分注重自我保护,不敢监督;有的纪检监察部门对那些不违反大原则、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的现象,如吃点喝点、玩点乐点、拿点送点的“小毛病”很多时候睁只眼闭只眼,认为是人之常情、“小节无害”。对一些党员的违反制度行为采取能瞒则瞒、能捂则捂,实在瞒不住、捂不了,就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不能做到一视同仁,搞区别对待,双重标准。

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愿望、要求十分强烈。如果我们不能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增强制度建设的实效,最终将导致经济衰退和社会纷乱,导致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在新形势下,只有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增强制度建设的实效,才能不断推进我党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胜利。

一、反腐倡廉必须不断创新思想、创新工作布局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在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服从

和服务发展第一要务,创新思想观念,树立协调互动的观念。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把“服务经济发展、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坚定不移地捍卫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坚持“惩治腐败是政绩,预防腐败也是政绩”,努力创造宽松、宽容、宽厚的党内生活氛围。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综合运用执法监察、纠风治乱、查办腐败案件等手段,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执政为民。

纪检监察机关在工作布局上开拓创新,就是要处理好惩治腐败与预防腐败的关系,既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依法严惩腐败分子,又加大预防工作力度,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紧紧围绕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四个关键环节,把反腐倡廉教育同领导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结合起来,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通过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报告、廉政考核、民主测评等措施的实施,探索实施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保证以抓纪检监察工作为主,以进一步增强监督的有效性。

二、反腐倡廉必须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

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当好“倡导者、实践者、捍卫者”。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大局中去把握。要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认真解决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问题,建设一支能打敢拼的纪检队伍。“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加强党的领导、形

成反腐败斗争整体合力的组织保证。

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安排部署反腐败工作任务,必须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服从和服务于党委工作的大局。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确保政令畅通,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要坚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和纪委的组织协调下,紧紧依靠组织、宣传、广播电视等部门和单位,依靠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载体,形成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大合唱”。

三、反腐倡廉必须强化领导责任

实践证明,领导有力的地方,工作就有成效领导不力的地方,工作就流于形式。强化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责任,就是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主要工作规定下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并严格考核。

要以中央和市委关于反腐败斗争的方针政策为依据,认真制订出推动本地本部门反腐败斗争深人进行的方法、步骤和措施,分阶段地开展监督检查,随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做到统揽全局。党政“一把手”必须在地方之间、部门之间,抓好组织协调,努力形成上下一体、左右联动、全民参与的反腐败工作格局三是纪检监察机关后盾的作用。一方面,在工作上要加强领导、指导与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在人、财、物上要大力支持,对纪检监察干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认真加以解决,为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反腐倡廉,必须强化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在开展工作时如果没有健全完善的制度,就会感到无所适从,还

有可能走弯路。结合这几年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着力查处党员干部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大操大办、破坏发展环境、赌博、侵害群众利益等方面的案件,切实发挥查办案件的综合效应,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更加全面、明确、具体规定责任划分、责任追究内容、追究形式等问题。

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第8篇

关键词: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民办高校,党的建设

0 引言

江泽民同志2000年所说:“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要跟上客观形势的发展, 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党的工作, 加强党的建设”, “凡是已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都应建立党组织, 都要在企业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1]民办高校的党组织也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开始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现在我们正以党的十八大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推进民办高校党的建设, 使党领导下的民办高校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1 党委政治核心和保障监督作用要充分发挥

民办高校的领导体制与公办高校不同, 民办高校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民办高校的党委要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一般说来, 民办高校的行政在重大问题上党委与行政沟通比较顺畅。不过在民办高校行政处于强势地位, 有时候党委决定的事情到了基层往往就走了样, 大多数情况不是基层党组织不愿意执行, 是受到了行政的干扰, 所以党委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一定要替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保驾护航, 当然民办高校的基层组织也应该积极探索与同级行政的沟通方式, 把矛盾在本单位解决, 不能把什么矛盾都交到党委, 如果这样就无形中加大了党委的工作压力。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 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改进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活动方式;认真做好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2]

2 要大力选拔和培养政治可靠、能力较强的党务干部队伍

民办在党委成立以后, 开始的党务干部多是离退休老同志, 现在的党务干部年龄在30岁左右的居多, 一般都是新世纪党委成立以后入党的。他们缺乏严格的党内组织生活锻炼, 业务上还不很熟练。对此,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目标和方针原则明确后, 要抓紧物色、培训、储备一批素质和能力适合在这类企业工作的党员骨干力量。”[3]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论述当然也适应于民办高校。

如何培养党务干部考验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政治智慧。我们民办高校党委必须大力培养年轻党务干部, 坚持用党的指导思想培养他们, 使他们真学、真信、真用, 马列主义, 同时在党的组织生活中, 不管哪一级党的基层组织, 每个委员都要责任、权限分明, 现在有的基层组织选举委员时大家很踊跃, 一到工作时找不到人了, 这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表现, 培养不出优秀的党务干部。我们党一贯强调重视集体领导, 各级党组织都是集体领导, 遇事决策每个委员一人一票, 当然我们也有集中;平时也是分工明确, 严格的党内组织生活是培养优秀党务干部的必经之路, 进行党性锻炼的实践基础。没有这些过程, 培养党务干部, 培养优秀党务干部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实践出干部, 用实践培养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我们要把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党务干部。

3 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作风要切实改进

民办高校党组织靠什么凝聚人心, 形成力量, 攻坚克难, 发挥政治核心和保障监督作用?当然要靠优良的党风。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 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取私利和特权。”胡锦涛同志在党十七大报告中说“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群众路线,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真实反映群众愿望, 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 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4]人民对我们民办高校广大基层党务干部来说具体的, 不是抽象的符号, 所有学生和家长就是我们要服务的放在第一位的人民, 当然奉献在基层的教职员工, 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 特别是对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干部来说, 也是我们应该服务的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有些问题也是我们应该考虑和服务的。咱们的党员干部不要以为当官了就高人一等, 耀武扬威, 不可一世, 脸难看, 事难办;而要认为你当官了, 责任更大了, 要考虑的问题更多了, 从而更加勤勉敬业。我们的干部要切实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把党的十八大的要求落实到行动上, 把党的主张落到实处, 把党的形象写到群众的心坎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 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 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 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 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5]随着一些民办高校知名度的不断提高, 各种看的见、看不见的;想的到、想不到的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还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对此, 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都民办高校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民办高校, 特别目前没有国家太多的投入, 办学资金主要来自学费收入, 稍有腐败就会影响学校的发展, 当然这不是说国家的钱就可以腐败, 就是国家将来有了更大的投入我们也要管好国家的钱, 只是说民办高校目前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如果有腐败行为后果更为严重。因此我们在那些有可能发生腐败的部门如招生、后勤、基建、师资、教务、社团等相关部门都应建立相应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制度体系。因为这些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最容易受到“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6]有了制度, 我们还要严格执行, 决不可挂在墙上, 说在嘴上, 执行起来似乎就忘了, 大家你好我好, 拿学校的钱去送人情, 甚至与腐败分子一道狼狈为奸侵吞学校财产。同时, 我们还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规范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习近平同志在2010年12月会见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 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高校党建工作抓好, 同时他还强调高校党组织要紧紧围绕高校的中心任务, 努力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 在高校党组织和党员中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浓厚氛围, 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改革开放的事业波澜壮阔, 民办高校就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开的花、结的果。新世纪、新阶段, 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办、民办共同发展, 民办高校的党委也在党的号召的下纷纷建立。十几年的实践证明, 党中央要求民办高校设立党委是完全正确的, 是民办高校发展壮大, 为国家分忧, 为家长解愁, 为学子圆梦的政治保证, 面向未来, 只要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民办高校党的建设, 我们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即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将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 2006:20-21.

[2]江泽民文选 (第二卷) [M].人民出版社, 2006:45.

[3]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 2006:21.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1版:54.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2012年11月第1版:55.

上一篇:名侦探柯南年终大总结下一篇:运输公司人事任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