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股份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24-05-13

农民股份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精选8篇)

农民股份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1篇

如何将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让农民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经营,尽快地富裕起来,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安达市以改革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为突破口,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农民股份合作公司,由2002年末的84户发展到现在的206户,股东总人数1750人,总股本4989万元,集中经营土地28940亩。2004年农民股份公司经营总收入7199万元,入股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4076元。实践证明,农民股份公司是使农民富裕起来的重要组织形式。

农民股份公司作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入股农民的社会身份,促进了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民股份合作公司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有营业执照,具有合法的市场活动主体资格,入股农民则成为从事经济活动的法人。股份公司成立以来,他们主动找市尝闯市场,并真正进入了市常卧里屯乡德义农业开发股份合作公司现有股东20个,股本总额20万元,集中经营土地336亩。2003年,该公司种植元葱100亩,亩产3000公斤,全部销往俄罗斯,每公斤价格1.60元。与此同时,栽种林木50亩,青贮饲料50亩,育苗棚室5栋,其他粮食作物131亩。当年,公司实现纯收入28万元,入股农户每股分红280元,每月工资600元,实现户均增收7500元。2004年,该公司元葱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年末公司实现收入44万元,每股分红440元,入股农户增收近万元。农民参加股份公司,按订单与市场需求实现对接,不仅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卖难”的问题。

农民股份公司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改变了分散经营的状况,促进了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分散经营逐渐暴露出自身的缺陷。大型农业机械和农田水利设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从而形成农业生产高成本、低收入的局面。农民股份公司的建立,在一定范围内把土地集中到一起,形成适度的生产规模,大型农业机械和水利喷灌设备派上了用场,提高了经济效益;农户自愿入股,把零散的资金集中到一起,形成了一定的物资、技术投入能力,由分散经营到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变,使原来一家一户的农用机械设备出现了剩余,变卖这些闲置设备所得的资金,则可以用于扩大再生产。羊草镇众鑫蔬菜股份合作公司的10个股东,原来每户都有一台小四轮拖拉机和配套农具,组建公司后只需4台,这就减少了60%的农机具投入成本。

农民股份公司以现代化管理的组织形式,为农民的共同富裕搭建了一个“平台”,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民股份公司通过利益连接,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一起,使“小舢舨”变成了“大轮船”,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中国农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写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单一靠土地为生的格局难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农村非农化程度,已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农民股份合作公司的发展,使农民进入了一个新的经营领域。土地入股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使农村劳动力得到了解放,大批剩余劳动力转农为非,或外出打工赚钱,或就地联合创办加工业、流通业等,这就形成了土地收益和劳动力收益“双重”收入的格局。据统计,目前安达市外输劳动力达52400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额的38%。该市新泰苇业有限公司,就是由45户农民自愿出资创建起来的,拥有生产加工设备85台套,2003年加工工艺蔬帘130万片,实现产值230万元,税金20万元,利润80万元,每股分红2万多元。

通过调研,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民股份公司是一个新生事物,正处在起步成长阶段,需要正确组织引导,不断完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因势利导,把组建农民股份公司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深化研究。现阶段的中国农民,不仅肩负着全面奔小康的艰巨任务,也面临着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更加突出。安达市农民股份公司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我们把这项工作纳入日程,摆上位置,精心谋划,组建专门机构,确定专门领导,负责指导农民股份公司的规划、启动、运营、管理、规范。同时,抓好试点,培养典型,形成以点带面、渐次推开的工作运行格局。有关领导深入基层,深入到工作的具体环节,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帮助把新组建的公司扶活扶大扶强。

解放思想,为农民股份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农民股份公司的组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要使这一经济组织大面积推开,就要不断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努力为其发育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此,既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形成良好的~引导氛围,又要放宽政策,特别是要出台土地使用、税费减免、资金支持、证照办理等优惠政策,以调动农民兴办股份公司的积极性。

把握关键,在提高农民股份公司成功率上下工夫。推广农民股份公司,一定要克服盲目性,防止出现大哄大嗡的现象,否则受到伤害的不仅是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包括这一尚处在萌芽状态的经济组织形式。应坚持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和创造性,不能搞“拉郎配”,更不能搞“一刀切”,政府要做好引导和服务。选择项目要立足优势、着眼长远、充分考虑市场前景;选择带头人要看其是否有经验、有威信、有能力、有开拓精神,选择筹资模式要以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为前提。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边探索边总结、边实践边完善,有步骤地把农民股份公司的组建工作引向深入,逐步实现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

加强指导,把组建农民股份公司导入规范化轨道。农民股份公司是股份制在农村的有效实现形式。但由于这一形式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组建、运作过程中要下工夫使之规范化。一是公司章程要规范。章程是企业的运作规则和行为准则,它的建立和完善,

农民股份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2篇

国家工商总局门户网站:2010年05月17日来源: 中国工商报提供

一、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

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施行以来,甘肃省工商局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加强行政指导,搭建服务平台,丰富服务内容,健全服务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形成促进发展的合力。截至2010年3月底,全省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022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17%;出资总额31.8亿元,同比增长154%。

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规模迅速扩大、产业优势明显、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运作机制逐步完善等特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降低了农民交易成本,促进了农民增收。

甘肃省工商局抽取3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1553名农民成员,进行入社前后收入变化情况调查,发现其入社后人均年纯收入比入社前增加了4135元,增幅达66.1%;对入社与未入社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入社的农民成员人均年纯收入10394元,比未入社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高出7414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民创品牌、抢市场的竞争意识。目前,甘肃省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的紫家寨蛋品、杰灵饲料、平佳绿蔬菜、遇仙桥葡萄、胭脂鸡、康萃蔬菜等商标都已体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

二、全省工商系统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做法

1.立足职能,服务发展。

全省工商系统积极贯彻国家关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绿色通道,全面推行红盾联络员制度、全程服务代理制度、预约服务制度、上门服务制度和延时服务制度,从表格填写到登记注册,从完善制度到健全机构,从品牌培育到商标注册,做到了全程跟踪、周到服务。其中,武威市工商局全面建设“移动工商”,工商干部携带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上门服务,使农民不出门、不花钱就能申请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

2.积极协调,助推发展。

全省工商系统主动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重大项目组织单位、重点企业、工业园区等的横向联系,建立了扶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协作机制;启动“金桥惠企工程”,促成银企协作,协调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15.3亿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300多件;实施“农超、农企对接工程”,使12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3000个品牌的农产品直接进入300家超市专柜销售,引导和帮助8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405家生产加工企业签订供销协议1500份;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缺技术的问题,启动“鹊桥工 1

程”,积极“引企结社”,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收到了企业与农户合作共赢的良好效果。

3.加强监管,保障发展。

全省工商系统把开展红盾护农工作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农资商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化肥、种子、饲料等农资商品的监管,严格落实《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全面推行留样备案、农资商品质量监测、“两账两票一书一卡”、农资商品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龙头企业连锁经营和农资商品配送车登记备案等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行为,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上放心农资商品。

4.加强党建工作,促进发展。

甘肃省委非公有制企业工委成立以来,全省工商系统坚持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与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紧密结合,采取村党支部书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双向兼职等办法,在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党组织,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和党员能人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和提高党组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党组织带领成员谋发展、闯市场、增效益的能力。

定西市陇西县正昌农副产品购销合作社成立后,当地工商机关上门宣传党建工作的方针政策,引导该社成立了党支部。

张掖市工商局甘州分局向杰灵养鸡专业合作社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帮助成立党支部,先后吸收18名党员和260多名成员入社。在工商机关指导下,该党支部深入开展“党群携手、合作共赢”主题实践活动,以带动群众增收为目标,形成“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新格局。

三、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涉及农业、供销、金融、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和机构。因此,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长效协作服务机制,形成政府牵头、涉农部门和机构协作配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很重要。

建议各级地方政府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金,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质量标准制定、产品认证和市场营销人才培训及成员培训等工作;通过考核评审,有选择地扶持那些办得好、有发展前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表彰奖励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或者通过驰名商标、甘肃省著名商标认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奖励;对开展申请农产品质量认证活动,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或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优先给予财政扶持。

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更加有效的帮扶政策,其中包括在贴息贷款和小额贷款方面适当放宽额度限制,将涉农资金尤其是扶贫资金适度倾斜使用等政策,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依法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用地、用电等方面的政策优惠等,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建议不断加大宣传及培训工作力度。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相关部门和机构在职称评定、人才流动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业务培训制度,重点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起人、项目带头人、农业生产和运销大户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的业务培训;邀请技术专家上门,有针对性地指导和重点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新型农民以及致富带头人为核心,创办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建议着力打造农业生态品牌。充分发挥全省各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制定农业品牌战略规划,联合搭建“品牌兴农”平台,积极引导农产品商标注册,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农产品著名商标。对重点农产品及产业基地进行整体形象设计、整体形象广告宣传;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产品营销和市场建设,鼓励和带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推介会,建立销售网络、网点等,努力拓宽销售渠道。鼓励农民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申请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注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申请农产品质量和环境质量认证,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多无形资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民股份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3篇

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

1.1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培育优势主导产业, 积极扩大高效农业面积,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规模比重, 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 有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下, 形成了像苦瓜茶、马兰菜、咸秧草、食用菌、绿豆饼等等这样的“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的格局, 高效农业规模建设初见成效, 全市面积达到2166.67hm2, 占总面积的22.3%, 提升了现代化农业水平。

1.2 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托特色产业, 主导产品应运而生, 依靠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基层干部、科技人员等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有机联结起来。全市有8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 由龙头企业引导带动的现代农业建设模式, 对我市的现代农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扬中市三叶秧草专业合作社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使公司年产值从原来500多万元扩张到了3500多万元, 同时也带动农户增收450万元, 形成了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1.3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有效的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所急需的各种要素, 提升了产品的档次, 协会组织通过二次返利, 合作社通过按股分红和盈余返还, 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据调查,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比不加入的农户一般增收20%左右。扬中市绿健苦瓜茶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签订生产种植收购合同, 带动周边500余户农民种植苦瓜, 为他们免费提供技术资料、种子、农药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实行“订单”收购, 让农民不担风险, 入社农户平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1.4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坚持民主、合作、诚实、守信的原则, 弘扬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精神, 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模式, 就像一所大学校, 不断地对农民进行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培训, 使农民的现代意识得到增强, 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在农村最基层的平台上, 农民的合作互助理念与民主管理意识不断增强。事实充分说明,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愈繁荣, 干群关系愈和谐,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

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思想认识滞后

一些政府部门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没有真正认识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需要。在工作中, 没有将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摆到应有的位置;不能把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 对农民自发组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过问不多, 任其发展, 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平衡。

2.2 组织规模较小

目前我市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为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两类, 由于审核设立部门不统一, 发起人数偏少, 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不多, 名称范围偏大, 服务内容单一, 市场竞争力不强。这次调查的19个专业合作社组织, 参加的专业户平均为26户, 最少的是扬中市明鑫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 参加人员仅有5户;最多的是扬中市新坝养鸡专业合作社, 达到126户。不少合作社经营规模小, 制约着在产业化经营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2.3 规范化程度不高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 我市原先成立的各种专业协会也更名为专业合作社。典型调查表明,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制定了章程, 但内部制度不健全, 相当部门专业合作组织没有民主管理、财务会计、收益分配等制度, 一些专业合作组织内部虽有机构, 但常年很少活动, 不能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应有的作用。

2.4 利益连结松散

一方面由于目前合作经济组织本身受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 难以有效地为成员开展服务, 满足不了成员的服务需求, 另一方面会员之间眼前利益较重, 履行义务意识差, 向心力不强, 合作经济组织与成员之间利益关系脆弱, 会员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 大部分处于松散状态, 基本上没有建立起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利益连结机制, 对专业合作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5 带动能力不强

由于我市乡村工业经济较强, 纯农业收入在我市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比例逐年下降, 因此农户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工轻农的思想倾向, 对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热情不高, 致使有的合作社入社核心成员不足10人、带动农户不到50户;多数合作社的年销售额只有数百万元, 超过千万元的数量不多, 在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生产、深加工、产后市场连接与营销等方面, 功能不够完善。2012年全市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销售农产品仅1.96亿元, 不到全市农产品销售总额的20%, 市场占有率偏低。

3 关于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措施

3.1 创新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

农民的专业合作和联合, 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普遍做法, 是农村新一轮改革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 必须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扬中人多地少,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存在着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意识, 农户普遍具有“不想种田、不愿多种田、只种口粮田”的倾向。现代农业涵盖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要变目前的小而散为小而特、小而优、小而大, 必须通过农民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来担当重任, 努力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水平势在必行。通过建立政府调控市场, 市场引导合作经济组织, 合作经济组织连接基地, 基地带动农户的农业新型机制, 这样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3.2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托特色优势产业起家, 必须继续在特色优势产业上做大做强, 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满活力。一是要靠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市场为导向, 注重科技进步, 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发展品牌农产品, 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靠外向带动做大做强。要做大做强, 不仅眼睛向内, 也要眼睛向外, 走外向农业之路。三是靠拓展市场做大做强。扬中的名特优产品可以搞横向联合, 甚至更大范围内联合, 一起走出去, 拓展市场, 可在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窗口, 建销售公司。也可借助一些知名企业在外设立的办事处来先布点, 攻市场, 再完善提高。

3.3 发展与规范并重, 提高组织化程度

要认真理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各方面的相互关系, 完善运行机制, 力求使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合作制基本原则规范运行。在内部管理方面, 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最主要的是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在盈余分配上, 年终盈余在提取公积金、公益金、风险金后, 要按交易额 (量) 进行统筹分配。坚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在发展中逐步规范, 在规范中促进发展, 从而进一步规范制度章程, 规范内部管理, 规范运行机制, 努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3.4 构建政策支撑体系, 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完善扶持政策。在扶持发展现代农业政策的基础上, 新增并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奖励补贴力度。二是实行税费优惠。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免费办理注册登记, 对生产销售的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对技术培训、农技推广等收入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优先安排用地计划, 用电按农业生产电价收费。三是加大信贷支持。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农民创业担保基金优先、优惠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借贷资金担保服务;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符合授信条件的列为优先支持对象。四是优先安排涉农项目和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培训和扶持力度, 在各级涉农项目和资金安排上, 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摘要:通过对扬中市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结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指出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农民,合作化,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1]李欣.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研究[J].乡镇企业科技, 2012, (01) .

[2]黄祖辉, 高钰玲.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程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 2012, (07) .

农民股份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4篇

一、全县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

寻乌县位于赣、闽、粤三省交界处,全县共辖15个乡镇,总人口31万,其中农业人口25万。2008年全县外出务工人数约3.73万人,其中90%以上为跨省外出务工。截止目前,全县失业返乡农民工达0.48万人,其中,近90%的失业返乡农民工已实现再就业,从事个体户经营的700人,到县内或省内企业就业的2041人,正在创业的320人,重新务农的186人,从事种植、养殖业的951人,未实现再就业的返乡农民工为578人。据调查分析,我县失业返乡农民工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从人员结构看,低学历低技能占大多数。近95%的农民工学历均在初中以下,97%的农民工不具备专业技能。二是从输出范畴看,地域行业比较集中。我县农民工输出地主要集中在珠三角、江浙等沿海地区,这次返乡农民工的高潮也出现在这几个地区;大量返乡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建筑、餐饮、服装加工等行业。三是从待业人数看,就业压力仍然存在。目前我县有578名农民工待业在家,存在一定的就业压力。

二、返乡农民工自身面临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四偏现象”突出。即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职业技能偏差、对工资待遇要求偏高。二是创业能力较弱。部分返乡农民工有创业愿望,但又害怕创业风险,处于“想创业、怕创业”的进退两难境地。绝大部分返乡农民工了解市场、熟悉市场的窗口较少,很难掌握波动较大的市场行情和抓住发展项目的机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加之缺乏创业的胆量和信心,自主创业举步维艰。三是消极思想严重。少数返乡农民工存在“等靠要”思想,消极等待政府出台适合自己情况的就业政策,希望在劳动部门帮助下安排就业。

三、应对返乡农民工的措施

对农民工大量返乡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我县积极研究相应对策措施,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限度地为返乡农民工创造就业、创业机会。

1、创新举措,为返乡农民工“铺路”。一是大力完善政策。制定了我县返乡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企业下岗职工新创业若干措施,着重在税收优惠、规费减免、降低成本等方面予以扶持。二是加强资金扶持。设立了专门窗口为农民工服务,全年计划放贷1500万元贴息贷款用于解决500名返乡创业人员的资金周转问题。三是开展帮扶活动。县就业部门积极开展了“一对一”帮扶活动,制定了培养百名小老板创业、千人再就业计划,切实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

2、树立典型,为返乡农民工“带路”。积极发挥返乡农民工思想较开放、眼界较开阔、具有一定经验头脑和资金的优势,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一是培育生产大户。鼓励他们依托本地自然优势,兴建特色种养基地。目前,项山乡的新西兰种兔养殖基地、龙廷乡的土鸡养殖场、菖蒲乡的园艺育苗场及生态种养立体开发基地等基本成型。二是兴办二、三产业。如鲜果加工、服装加工等行业,其中留车镇刘秀霞、文峰乡王水长等人创办的一些毛织厂共带动本地返乡农民工就业200余人,效果显著,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点亮了“启航灯”。

3、免费培训,让返乡农民工“上路”。一是积极开展了农用技术培训。县新农民培训学院着重加强了橘橙种植、土鸡(种兔)养殖等实用技术的培训。二是积极开展了企业定单培训。县就业局、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与县内协调合作,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单、定向、定点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据统计,1-4月份,共培训返乡农民工1200余人次。

4、现场招聘,让返乡农民工“走路”。 为帮助返乡农民工拓宽再就业途径,积极引导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通过举办招聘会等形式,鼓励本地企业和联系外地企业招聘返乡农民工,据统计,在年初的招聘会上,求职应聘登记的返乡农民工达1250人,供求双方达成意向的有820人,现场录用的有413人。

四、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1、搞好调查研究,摸清自身家底。一是要迅速建立台账。及时掌握农民工返乡动态信息。建立农民工返乡回流基础台账,加强动态监控和统计分析。二是要积极开展调研。认真组织开展全面调研,对返乡农民工情况进行摸底登记,掌握情况和趋势,了解数量和分布,以及各自的特长、想法、要求等基本情况,积极为他们解疑释惑,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做好引导服务。结合当地二、三产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农业生产特点等情况,提出对返乡农民工培训、再转移务工、创业的对策意见,为返乡农民工做好服务奠定基础。

2、完善平台建设,加强就业服务。一是坚持程序简化、服务周到的原则,进一步规范程序及收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为返乡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二是通过“就业直通车、送岗下村、召开专场招聘会”等形式,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区的联系和衔接,掌握劳务输入地区的用工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等需求情况,通过信息引导,促进返乡农民工根据市场需求有序外出务工。

3、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就业空间。一是加强针对培训。要坚持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农民工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整合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就业、教育、扶贫等培训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免费开展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重点围绕当前返乡农民工转岗就业需要开展新技能培训,围绕回乡创业开展创业培训,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帮助返乡农民工变“暂时失业”为“调整充电”,提升其就业、创业技能,增强其发展后劲。二是扩大就业空间。加大社会服务、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在县内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中,尽量满足返乡农民工就业,力争让返乡农民工“回县不回乡”,尽快在家门口再就业。

农民股份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5篇

一、农民收入现状2004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352元,比上年增长153元,但仍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1384元、515元和300元。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43%(其中第一产业收入占37%,第二产业收入占1%,第三产业收入占5%),工资性收入占38%,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占19%,分别比上年收入构成下降6个百分点、增加13个百分点、下降7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

1、农民收入水平呈增长趋势,但与全国、全省相比仍然很低,差距很大;

2、家庭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但比重有所下降;

3、工资性收入增幅大,以在国家投资基建项目中和外出从业得到收入为主,成为农民收入的一大亮点;

4、第二产业收入比重畸低;

5、转移性收入仍占一定比例。

二、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总的来说步子迈得不大,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思想不够解放。农民思想较过去解放,但仍存在消极面。部分农民对生活充满希望,注重提高自身文化素质,遇到机遇能抢先抓住;大多数农民依然存在小富即安,小绩即满、乐于现状的思想,只要有吃有穿有住,生活过得去,就懒得吃苦出力,不愿冒风险;少部分农民觉得自己所处的自然条件差,文化低,头脑反应慢,所以“等、靠、要”思想严重,认为很难实现收入增长,只要勉强能过就行。

2、农业基础差,资金投入不足。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加之连续两年洪涝、泥石流灾害的破坏,更是雪上加霜。近年来财政、金融机构虽然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投入,但与整个农村发展的实际资金需求量仍然相差很远,可谓“杯水车薪”。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民,其基本收入多用于疾病、子女上学、婚丧嫁娶等固定性支出,依靠自身力量扩大再生产的难度较大,即使瞅准了好的项目,也常因资金匮乏而放弃。

3、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多。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但农民受过去“调啥赔啥”经验的影响,普遍存在“政府调什么,害怕干什么”的思想,由此也必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和目的的实现。表现在:一是主导产业质量不高,重规模轻管理,重生产轻销售,导致“果贱伤农”;二是政府倡导的产业多以计划任务下达到乡镇,易造成农民犹豫不愿搞,干部工作难度大,统计数据水份多的现象发生;三是主导产业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4、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差。我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偏小,产业关联度低,属于“小打小闹”,很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很难刺激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产生,仅仅能影响周边为数不多的村发展生产。近年来县委、政府虽然积极探索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基本组织形式的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和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式,以及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区域经营模式,但都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缓慢。

5、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县农业多是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不高,由于技术、信息、资金、流通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很难走向大市场,对市场需要什么、自己发展什么、遇到资金技术困难怎么办、商品销往哪里、如何在市场风险中保护自己等问题感到困惑、盲目,以政府为主渠道的传统农业服务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经营的需要。如何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

6、劳务输出工作需强化。自然灾害使我县耕地面积锐减到5.1万亩,人均不足1亩,加之乡镇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而劳务输出是目前投资最少,风险最小的农民增收方式,我县近年虽大力抓此项工作,但与劳务输出较多,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已占纯收入2/3以上的地方相比,仍显得不足。一是劳务输出数量少,没有形成气候;二是劳务质量差,没有打出品牌;三是劳务输出的组织力量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显得薄弱;四是吸引人才回流受忽视,多是自愿行为。

三、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中央一号文件“含金量”很高,其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指针。我县当前要以一号文件为契机,切实加强各项支农政策的落实力度,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下大力气增加农业投入,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使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1、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农民要增收,中央一号文件给了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但农民能否增收,关键在于执行政策的人和农民自身的努力情况。作为政府应以服务农民群众为根本宗旨,充分发挥“指导、协调、管理、服务”四大职能,用科技、信息、法律等服务手段为民谋利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用超常规、追赶式、跳跃型的思路引导农民增收。作为农民应克服思想上的满、懒、散问题,增加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学习,更新知识,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过上富裕生活的信心,具备想干事,干成事的勇气和魄力。

2、在“多予少取”中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集中力量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路电信建设步伐,改变客观条件落后对农民增收的制约;加大人畜饮水安全、农村能源、农村公路、扶贫开发等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对中央的政策要准确领会,全面贯彻,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地膜玉米补贴等政策性补贴要逐一落实,兑现到农民手中。三是把免征农业税,清理和规范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落到实处,使农民得到真正实惠。

3、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增收新格局。从农民收入构成变化来看,显现出工资性收入增长快,家庭经营收入回落,二产业收入极低的态

势,因此我们有必要因势利导,尽快建立多元化的增收格局。①优化产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调优结构,重点发展“果、菜、药、畜”四大主导产业。以板栗为主的林果业按照“稳定面积,强化管理,科技增效”的方针,实现果园管理科技化、产品加工增值化、产品流通市场化;无公害蔬菜产业要在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品种结构上下工夫,按照“政府引导、大户带动、自主经营、合作互助”的模式主攻袋料食用菌,同时优化发展其它蔬菜品种;以猪苓、天麻为主的山地药材产业要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抓好种植示范区建设,提高产业竞争力;畜牧产业要大力推广林下土鸡的养殖,用优越的政策引导农民发展,形成规模化养殖,对牛、羊等传统养殖项目要加快圈舍改造,推广良种扩繁,引进优质饲草。②扶持龙头,壮大基地,组建中介组织。发展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关键。我县企业少,实力弱,一旦发展起了真正的龙头,必然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所以应按照“突出重点、择优扶强”的原则,采用优惠政策、资金扶持、解决困难等方式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对有条件的项目可采取引企、引资等多种方式,创办一批龙头企业,不管它是哪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只要能带动农户,给农民带来实惠,就给予大力扶持。要实现产业化经营,必须依托基地建设。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几经调整,不断优化,逐步建成了金川、城关板栗综合科管示范基地,城关双孢菇栽培示范基地,汤坪青龙棚菇栽培示范基地和袋料黑木耳良种高产栽培示范基地,旬阳坝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汤坪渔湾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汤坪绞股蓝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城关、汤坪规模化养猪示范基地,筒车湾土鸡林下规模放养示范基地,旬阳坝猪苓半野生栽培示范基地等十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推进产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但仍存在基地规模小,特色不突出的问题,这就要求必须本着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优质高效的原则,按照“品种优、技术新、规模大”的标准,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路子。中介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龙头企业和农民的纽带,我们要推行“支部+协会”的模式,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群团组织的服务作用,鼓励支持中介组织的建成和成长,使农民能够进入市场,分享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益,获得更多的收入。③实破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瓶颈。我县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瓶颈和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一要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势,依靠优惠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而拓宽农村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加大对现有豆制品、腊肉、蜂蜜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果、中药材、畜禽等加工业的发展,强力提升绿色食品工业发展水平。二要抓住西汉高速公路建设和我县实施汶水河综合开发战略的契机,大力发展以砂石、建材为主的建材业,以餐饮、零售、运输为主的服务业,使农民快速受益,为今后的更大发展奠定基础。三是把握城镇居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的机遇,鼓励在集镇周围大力发展“农家乐”,对现有的要通过提高档次和质量,提升文化内函和品味,创出特色。四是依托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④从扩大劳务输出中增加农民收入。今年我县劳务输出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一号文件也依然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这必然会在全县掀起农民进城务工新高潮,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化运作”的原则,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组织体系,加强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同时与大中城市建立长期的劳务协作关系和劳务输出联系点,及时捕捉信息,抢占较多的劳务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带技术、资金、信息回乡创业,既造福家乡,又吸纳剩余劳动力。

4、加强对农民的素质培训,让农民从自身的改变中增加收入。首先,加强基础教育,让农民子女多上学,接受高等教育;其次,要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至少掌握一门种、养业或其它技能,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有条件的可提供机会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农业局要实施好“绿色证书”工程,力争使每个执证农民都成为科技明白人;最后,要创新培训形式,采用“校企联合”培训模式、中介组织培训模式、现场推广模式、现代远程培训模式等多种形式,围绕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开展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提供各项服务。(作者系中共##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县农民增收情况调查与思考 第6篇

一、全县农民收入现状

1、农民收入持续低速增长。1998年到2003年的6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始终徘徊在5%左右,与改革开放初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速相比,形成强烈的反差。横向比,1998年至2003年全县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均超过10%以上,全县国民经济发展城市快、农村慢的跛脚现象十分明显。

2、农民纯收入的构成呈现出阶段性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呈现出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家庭经营收入为辅的阶段性特征。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601.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达893.43元,占纯收入55.96%(其中:外出打工收入685.60元);家庭经营净收入623.53元,占纯收入的39%;财政性纯收入14.30元,占总纯收入的0.89%;转移性纯收入67.54元,占纯收入的4.22%。

3、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农民1998年人均纯收入(1076)元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001.90元)之比为1∶3.72。到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2.00元)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729.56元)之比为1∶3.58,而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之比为1∶3.24。全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高于全国。

4、农民人均总支出有所下降。从全县120户的调查资料看,2003年农民人均总支出2215.78元,同比下降7.8%,各项支出内部结构亦为全面下降。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人均432.56元,同比下降12.3%。其中:第一产业支出378.18元,下降13.12%;第二产业支出10.83元,下降8.24%;第三产业支出43.56元,下降5.61%。生活消费支出全面下降,全年人均总支出1583.17元,同比下降7.81%。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由单纯的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就##而言,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内部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影响农民增收。

一是农业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并存。##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县份,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去年因灾,仅种植业一项农民人均减收108.59元。同时,在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向过程中,由于市场预测防范能力弱,容易使农业及农村经济遭受重创。近几年,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步子很大,许多农民主攻“非粮”产业,但因市场等各种因素影响,少数农户损失严重,甚至返贫。

二是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近年来,随着农业单产水平的提高,部分农产品已出现结构性过剩,供大于求导致价值均衡点下移,加之恩格尔系数变小,城乡居民农产品需求对农民、农业生产收入增长率的支撑能力下降。虽然从2003年下半年起,粮食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但是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乘机上涨更快,粮价上涨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收益,多被农资价格上涨所冲销,农民种粮效益低,有的甚至亏本。尽管今年3月中旬粮食价格又出现了大幅上涨,由于退耕还林和产业结构调整,全县大部分农民无粮可卖,有的反而买粮,加大了生活消费支出。

三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强弱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是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公司、基地、农户三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没有完全形成。另外,作为秦巴山区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该县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服务水平较低。面对充满风险的市场,农民主要凭经验、凭感觉、凭想当然做出相关的经营决定,农产品品种、品质难以适合市场需求,导致经常出现“卖难”的问题,严重影响农民增收。

2、农村内部劳动力转移困难,约束农民增收。

一是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非农就业。制约农民非农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全县农村二、三产业生产规模较小,收入一直不高,农民增收缺乏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供给与需求错位。据调查,全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学历占35.6%,初中学历占54.3%,他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生产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很有限,在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

二是城镇化进程滞后,严重约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很重要的是统筹城乡就业;城镇带动农村,很重要的是为农产品提供更大的消费市场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该县城镇化水平不足20%,远远低于全国同期水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沿袭着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其结果是农业劳动生产率难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降低甚至无从获取,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3、农村外部劳务输出存在问题,影响农民增收。

一是服务工作不配套。由于机制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提供、技能培训、组织引导、权益保护、环境优化上不能成龙配套,尤其是信息量不足、培训工作滞后,致使全县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不够高,特色优势不明显。

二是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该县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低,职业技能差,绝大多数人只能在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职业岗位(挖煤、搞建造等)上“吃身体”、“吃青春”,因得职业病或遭受工伤事故致贫者屡见不鲜。

三是劳务输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日渐明显。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方面,大量劳力外出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足、技术力

量缺乏和部分耕地撂荒,劳务输出与农业主导产业之间“一头重,一头轻;一头热,一头凉”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造成部分村干部新老交替断档,村级组织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搞活农村经济

尽管##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增收的潜力较大。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综合措施,从农业内部挖潜、农村内部突破,做好农村外部文章,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1、深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要继续推进强村大户战略,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生产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调整,烟草率先实现产业化,黄姜产业化已成雏形,蚕桑已建成10万亩基地,畜、竹产业正在蓬勃兴起。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3亿元,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奠定了基矗但从总体上看,这些优势资源还处于浅层次开发阶段,在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和市场开拓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基地建设,需要继续推进强村大户战略,走实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路子,着力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要由初入深,在延伸加工链条上寻求突破,同时着力打造知名品牌,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拳头产品带活农村产业。

二是要按照市场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陕南中药材久负盛名,作为拥有独特的气候、资源条件的##而言,要力争在黄姜、金银花等中药材生产上大有作为;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要以汉江梯级开发为契机,做足做大汉江、旬河及主要支流水文章;果业亦是##的优势产业之一,对狮头柑、荷包杏、樱桃、柿子、拐枣等,要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加强##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增加农民增收渠道。

三是要围绕绿色产业发展,突出抓住四个环节。一是品种论证环节。品种论证应突出色、形、味等内在特征,又考虑耐贮存、能贩运等外在要求,为产品进军大市场创造条件;二是产品开发环节。对选择确定的品种进行改良乃至改造,使其更加适应市场要求。同时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宣传环节。积极向市场推介特色产品,使特色产品广为人知;四是产品和市场对接环节。一方面政府要为农产品走向市场创设平台,同时通过适时引导和组织,发挥中介优势,打通特色农业进入市场的通道。

四是要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属粮食产销平衡区,必须从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的高度认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在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同时,决不放弃粮食生产,要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动摇,坚持人均一亩基本种粮田不动摇,坚持依靠科技增加单产不动遥

2、挖掘农村内在部潜力,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要把发展乡镇企业做为农村经济支柱来抓。##乡镇企业的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有利环境。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牢固树立围绕产业办企业、办好企业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紧紧抓住烤烟、黄姜、畜牧、青竹四大支柱产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放开视野,放宽政策,放胆实践,放手大干,全面拓宽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是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仍然十分缓慢,观念步伐相对滞后。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应在税收资源、政策、人才等方面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必要条件,真正做到“在政策上放宽,经营上放开,管理上放活”,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同时,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能、矿产、医药、山地等资源优势,注入资金加大开发力度,形成一批在水电、矿产、经商、贩运、种养、服务等方面的个体私营户,让更多的农民从中获利。

三是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城镇的规划工作。按照太极山水城的地域特点,突出县城扩容提质,优化县城生活环境和经济布局,对重点集镇建设进行科学规划,进一步增强城镇的载体功能,辐射带动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城镇管理体系,积极推进老城区改造,加快县城专业市场建设和中心镇农贸市场建设,抓好城区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再次要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县范围内放开户口迁移政策,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入镇建房、开店、办厂、务工经商,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提高农民收入额。

四是要把发展旅游业做为农民增收的潜在增收点。以天然形成的山水太极城为原形,深入研讨太极源头文化,依照“太极图”规划城镇,布局景点,打造天人合一的最佳组合,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塑造山水太极品牌,使山水太极成为##旅游的最大卖点。同时,要加快南羊山万亩草甸、铁桶寨原始森林、歪头山溶洞群、公馆瀑布群、蜀河古民居、双河天门山、红军老祖墓等精品旅游景点开发建设。配套发展农家乐、水上垂钓、漂流、游泳、划舟等特色健身游。以旅游带动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农民增收。

3、做好农村外部文章,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股份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7篇

自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洪山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实现减负增收。据区财政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2002年税费改革农民负担由6194万元降至4388.1万元,降幅近30%。近四年来,农民因政策因素减负增收9800万元。同时,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制约因素,最大的困难是农民增收缓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收入渠道窄,经济增长乏力。从农民收入行业构成看:2004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从事农业生产人均获得的总收入为1480元,与上年增长33%,占总量的57.2%;从事非农产业人均获得总收入为1107元,占总量的42.8%。从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看:200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587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160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2.1%。而在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种植业的是1013元,占收入的63%;来自畜牧业的是443元,占27.6%;来自林业、渔业、手工业、工业、商业等共计151元,占9.4%。农民收入及其增长主要靠农业和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萎缩,新的经营增长点乏力。

(二)农民增收趋缓,增幅走势下降。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上年高12.88个百分点(除去物价上涨因素),而2005年高增长势头难保。调查发现:全区秋收作物丰产不丰收,受7月中旬强降雨和收获时节持续阴雨共同影响,秋粮普遍减产,水稻损失更为严重,大面积的出芽、霉烂,较正常年份减产60公斤。与此同时,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粮食收购价猛跌,吞噬政策性补贴收入,农民增幅走势下降已成定局。

(三)现金收入回升,城乡差距扩大。一是现金收入增幅回落。2004年,人均现金收入为2344元,增幅比上年上升17。1个百分点,2005年前三季度人均现金收入1817元,增幅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二是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2.0,2004年扩大到1:2.4。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一)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农业比较效益下滑。其一,去年全球性粮食丰收,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解除,致使一路攀升的农产品价格下滑,农副产品出口受阻。农业增产而农民不增收。其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攀升,使农民增收大打折扣。农副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较差,且一直处于低价位销售,农业产业链条短。由本区缺乏可以依托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70%以上的“原字号”农副产品(扣除农民留用部分)低价出售。种植结构调整缓慢,农民收入构成不合理。一是在种植业结构中,粮食比重高,经济作物比重低。目前,我区粮经比例为63:37,经济作物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二是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结构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占92.1%,1.0%和6.9%。在第一产业收入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分别占68.5%、0.2%、29.9%和1.4%。

(二)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冲抵政策性收入。2004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平均上涨10.6%,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平均每亩生产投入增加16元。目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仍呈上涨趋势。2005年1-9月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去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再次上涨5%。在无极乡村民顾先成算了一笔细帐:他去年每亩水稻需要投入复合肥40元,种子每亩是18元,耕地费15元,收割费用40元,农药20元,总计每亩成本投入是133元,由于农资涨价,今年每亩成本上升到163元,比去年多开支了30元,同时2004年水稻价格每公斤1.44元,今年则下降到每公斤1.22元,按500公斤/亩的产量计算(不考虑自然灾害因素),仅价格一项减少110元,合计比去年每亩减少收入140元。而减免农业税每亩则为35元左右。

(三)农业投入不足,科技棚架严重。受地方财力限制,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幅低于同级财政收入、支出增长幅度,个别乡村,近年来对农业的投入除购买种子和化肥外几乎为零。导致多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闲置浪费,甚至破坏严重,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资源的51.78%,许多地方“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同时,农村基层科技兴农的领导力度不够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难以发挥科技“载体”作用,加之农民科技意识淡薄,许多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推广起来困难较大。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小城镇带动力弱化。一是农业产业化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问题。二是具有龙头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大基地少,不能带动大量的农户进行规模生产(目前注册品牌仅2个,生产基地3个)。三是农产品加工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表现为“三多三少”: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初级加工多,深加工少;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另一方面,全区小城镇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带动力的不足1/5。大部分由于功能不全,不能较好地吸纳农民进城经商创造条件。

(五)土地体制滞后,规模效应难显。“人人分田、户户种田、家家小田”的家庭分散经营造成的土地规模小,阻碍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由于第三产业的影响,使得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和之前大不相同,已出现了“有地不愿耕”和“想耕却无地”的矛盾。如平昌关镇村民安定,捡来几年前本村撂荒的零散田地近百亩,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年均纯收入5万元,在去年国家减免农业税等惠农政策出台后,原被承包土地的村民见种地有利可图,纷纷要求收回土地经营权。而收成稍差时再次弃田务工,撂荒土地。

(六)行政体制改革滞后,间接影响农民增收。由于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起主要作用的往往不是农村内部的需求,而是来自外部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过度干预,不顾农村的客观条件,热衷于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产品,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结构失调,而且导致供给成本较高、增长无序的现象,无形中加重了农民负担。

另外,许多群众反映,由于目前医疗费用过高,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化肥、种子等农资销售环节整治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取消中间流通环节,改革对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生产企业的补贴为对农民的直接性补贴。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

1、优化粮经比例,高速农业内部结构。在保证全区粮食稳产、高产、高效基础上,提高粮经比例,发展塑膜农业和精品农业,提高畜牧业、林果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

2、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小型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关键要靠龙头企业带动。鉴于我区目前龙头企业还比较少,建议采取“三管齐下”的办法,既要扶持现有的和新办的龙头企业,也要扶持现有的家庭农场、经济联合体,使它们逐步成为农业企业或进行企业化运作,同时还要扶持种养大户,重点要扶持对一般农户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大户”。

3、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优质品牌化。加快农业标准化的进程,大力发展安全食品、绿色食品和优质品牌食品,以增强我区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三)着眼于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和综合效益的提升,增强农民增收的直接动力。在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根据我区主导产业突出、生产规模初显、新鲜农产品占主体等新特点,把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形成“产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农户”的农业经营新体制。一是加快培育专业大户,使其成为现代农业的生产主体。二是努力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使其成为现代农业的市场主体。三是大力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社,使其成为现代农业的服务主体。四是积极发展农业协会,使其成为现代农业的管理主体。

(四)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构筑农业科技人才新高地。一是进一步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建立和完善农业原种引进繁殖区以及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力争在引进和推广名、特、优、稀、新品种上有突破性发展,提高适销对路优质农产品比率。二是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高标准、高起点、高科技含量、高推广价值的原则,重点建设有特色的精品高效农业展示区,并通过其辐射带动作用,使农业结构调整有方向、有样板,农民增收致富有门路、有向导。三是要把健全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与调整农技人员专业结构、更新知识结合起来,舍得花钱引进技术人才,培养一批农村科技带头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覆盖率。通过构筑农业科技人才新高地,不断提高科技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五)提高农民就业流动性,把星星点点村落布局改造成人口及工商服务业积聚的大集镇。农村家庭和人口分布过于分散,这是导致农村产业单

一、剩余劳动力不能就地消化的重要原因。一些财力较强的乡镇应通过制订周密的土地使用计划和城镇规划加快城镇化步伐。一方面实行耕作机械化和规模化,减低单位农产品成本,提高单位产出,另一方面发展乡村的规模化工业以及其他服务性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提高公共事业建设水平和设施的规模性、合理性、经济性,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大非种养植业的收入。

(六)改革现行土地制度,明确土地所有权和执行主体,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把30年不变拓展为“长期不变”,界定和规范为“农民私有财产权”,使农民成为土地流转的决策者,严格实行“生不增、死不减”政策和“不得调整土地”的规定,切断新增人口与土地的联系,使新增人口移向城市寻找非农就业机会,在为工业提供大量低成本劳动的同时,有力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减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改革对种粮农户的普遍性直接补贴,适当提高标准,实行单独对种粮大户进行补贴,取消仅对种植粮食作物的补贴限制,尝试以地入股等形式引导、激励有流转要求的农户依法、有偿流转土地,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的市场流转机制、管理机制、利益机制和风险机制,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发挥规模效应。

农民股份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8篇

经调查, 至2014 年底, 陈仓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03个, 注册资本总额2.7亿元, 入社成员6909户, 带动非成员农户26732 户。20 个合作社取得注册商标, 15 个合作社拥有自己的农产品质量认证, 认证农产品73个。全区已累计开设农产品直销店51家, 农产品直销超市13家。

1.1政府支持有力

去年, 陈仓区以“规范提升”为主题, 以财务规范为重点, 按照“五有”标准, 采取农经站干部包抓责任制, 专人包抓指导。同年, 全区新创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个, 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9个, 推荐宝鸡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2 个, 宝鸡市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4 个, 创建区级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53个。

1.2发起创办形式多样化

从合作社发起创办形式看, 种植业成立的91个, 占30% ;畜牧业140 家, 占46 %;服务业22 家, 占7 %;林业42 家, 占14 %;其他8 家, 占3 %。全区所有镇、街道办事处和5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

1.3合作社亮点突出

经过几年发展, 陈仓区逐渐涌现出了一批特色比较鲜明、带动能力比较强、产业规模比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鑫茂养猪专业合作社大胆创新, 把成员出售育肥猪后的闲散资金有偿集中起来, 提供给资金周转困难的成员使用;吉达畜牧专业合作社本着“风险合作社担, 利益养殖户得”的经营理念, 带动陈仓、凤翔等地的1680多个农户发展肉鸡养殖产业, 受到养殖户欢迎。

2.陈仓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陈仓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虽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从调查中发现,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自身发展问题

合作规模小、服务能力弱:陈仓区共有8.8356 万农户, 51.9532万亩耕地。按现有入社成员数计算, 入社成员占全区总农户的比例8.3%, 每个合作社平均登记的成员人数不足30人。在已建成的合作社中, 个别属“三无”合作社, 这些合作社的日常办公费用, 如差旅费、印刷费等费用, 都要由合作社的主要发起人或理事长临时垫支。

普遍存在重组建、轻管理现象:一些合作社把其成员的个人家庭财产与合作社的财产混为一谈, 产权不清。有的虽建有章程, 但可操作性差。

入社成员素质偏低, 合作意识淡漠:目前, 陈仓区绝大部分合作社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都是由本社成员担任的, 其文化基础知识、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水平等都相对较低, 难以适应合作社发展要求。

2.2外部环境问题

合作社人才欠缺: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牵头人, 属于传统农民, 学历不高, 缺乏专业知识。从牵头人到社员, 他们虽然在在种养、加工、流通、企业经营等方面有一技之长, 能够依靠科技致富, 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但驾驭和运作新型现代组织还缺乏经营、管理、市场开发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得到法律的确认, 也在法律上确认了其承贷主体的地位, 但对合作社这一新型经济组织, 银行没有及时跟进, 缺乏有力的政策性支撑, 对合作社的土地、房产、机械, 以及部分成员资产难以评估作价作为贷款抵押物, 致使合作社普遍存在货款难、融资难, 资金短缺, 严重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土地流转困难:一是农户情况、土地差别很大, 农户意见有时很难统一;二是有些农民对土地政策知之甚少;三是土地价格连年上涨, 一些农户担心长时间流转减少自己受益, 流转时间较短, 不利于合作社的长期投入。

3. 促进陈仓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强业务培训

要把人员培训作为重点工作, 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培训工作, 重点培训《合作社法》中有关财务管理的内容和规定, 以及其他对会计核算产生影响的相关经济法律法规如税法等。县 (区) 镇农业部门要争取在3-5年内把辖区内的合作社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轮训一遍。

3.2加大扶持力度

一要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二要加强信贷方面的支持。金融部门应放宽信贷条件, 对制度健全、经营业绩良好的合作社给予一定的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 帮助合作社解决资金不足的困境。三要实行奖励、补助政策。四是研究解决合作社进一步发展所需土地资源问题, 解决流转中出现的租期过短、租金过高、“自愿”不够等各种问题。

3.3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要完善合作社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 二是要强化民主管理, 三是要加强财务管理, 四是要健全收益分配制度。五是要实行社务公开。

3.4加强人才引进

对大学生创业享有的金融信贷、公务员招考录用、农业保险等优惠政策予以明确, 吸引有专业知识的高学历人才投身农民专业合作社。

摘要:本文在对宝鸡市陈仓区3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 认真分析了陈仓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业务培训、政策扶持、制度建设和人才引进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周启清.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的个案研究[J].经济纵横, 2010 (02)

[2]周思凡.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导报, 2008 (10)

上一篇:隧道采空区施工方案下一篇:给高一新生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