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业引发的就业感想

2024-06-23

从创业引发的就业感想(精选6篇)

从创业引发的就业感想 第1篇

听创业讲座引发的就业感想

2012年11月27日去听了朱冬升老师(天和高科技产业园副经理)关于创业指导的讲座,在讲的2个小时的过程中,在讲座中,老师关于创业主要讲了以下几点:

1.要创业必须先就业,在就业的过程中自己可以得到很多的经验,通过这些经验会对自己的创业有一些帮助,避免我们多走弯路

2.21世纪是知识世界,所以只有自己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且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去考取一些对自己有用的证书

3.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实战经验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大学生基本上大学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校园甚至网络,有些人会利用寒暑假去一些公司实习,这就为自己创造了一份有力的经验

4.现在很多人都在保持中庸思想,那么自己永远都不会思考,创业了也只会失败,所以大学生要学会推陈出新,让自己的思想跟着时代走,就会做很多准备,从而给自己的创业带来机遇,会为自己的成功增加一份保障

5.想要创业的人必须会写创业计划书,如果只是盲目的创业,那么就只有失败的结果,一份创业计划书可以让自己从各方面考虑自己以后的事业,可以更加全面的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6.做一个有心人,一个有心人会成为成功者,因为他们会“做事,做市,做势”,了解事业、了解市场、跟随趋势,那么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7.在创业的过程中总要有一次或几次失败的经历,那样自己就有了抗压能力,同时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自己知道哪些失败是可以避免

在听的过程中就发现这些同样适用于自己就业,我们得要学习知识才能更好的就业;在大学期间多一些实习就会给自己增加一份好工作的机会,毕竟一个公司更加愿意接受有过工作经验的人;推陈出新也很重要,就算一个公司把自己照进去,但自己的思想永远那么保守的话,那么只会被淘汰,只有先进的思想,那么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很吃香的;还有,在平时去应聘时也要做一个有心人,看看企业都会招收具备哪些知识的人,提前了解你想去应聘公司的公司文化,了解这个企业需要哪样的人,那么自己基本上应该就成功了;在应聘的过程中,失败一两次也是好的,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有不足,改好之后自己会成为更加有些的人。在听了讲座之后,会用这么几条来告诫自己自身的不足,从而改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应聘者。

从创业引发的就业感想 第2篇

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形势。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怎样认识大学生在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如何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教育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这不仅是大学生本身的问题,也是社会教育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我国的经济当前处于转轨时期。就全国来讲,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以及劳动者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就高校毕业生来讲,数量大幅度上升,就业压力持续增长。自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扩招后毕业生面临的新的就业形势。

今后几年,随着大学的继续扩招,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还会持续上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新的理念宣传、指导、服务大学生自主择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彻底改变国家的统包统分、毕业即就业的政策。高等院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于社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富国强民;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提上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究竟怎样来来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呢?对此,我作为一名大一在校大学生,与其它同学,尤其是那些毕业在即的大四学长,一样都在进行反思。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从实践进行分析,从理念上进行反思的重大社会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A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B我们大学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的限制

C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带来的人才拥挤等

在分析这些复杂的原因时,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回顾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明确发现,确实存在了不少的问题。

二、我国近几年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

1、提高劳动者素质

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开展各类在岗和在职培训,着力提高我国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2、提供宏观就要的环境

积极引进外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西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东北,振兴老工业基地;在中部,提出了中部崛起。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提供了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共青团中央实施的“彩虹工程”对于那些有志于创业的青年大学生们无疑又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3、开展职业技术培训

统计资料表明,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共有技工学校3167所,在校生191万人,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220万人次:就业训练中心3465所,社会培训机构17350所,全年开展培训1071万人次。

三、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标

“ 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大学生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中国的人口那么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是相对有限的。这就

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形成新的理念,从就业走向创业,不仅给了自己就业的机会,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满足更多的求职者。

如今我国大学生创业存在三个明显特点:

一是大部分青年对目前工作不满足。据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青年对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不满足,尤其是对职位和收入待遇不满,希望通过创业来改善工作环境。

二是缺少启动资金,对政策较少了解。打算独立创业的青年准备从事的行业比较分散,从事销售行业和社会服务行业的相对集中,其次是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其普遍特点是初期投入资金少,起步容易。

三是创业优势劣势明显。调查显示,青年就业创业优势主要在于:首先是青年尚处于职业发展初期,创业一次不成可以东山再起。

四、大学生应该做好自我职业规划

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把握住这大好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力争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为此,我们应该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出想做的而又能做的,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要,然后考虑可行性,这就是通俗所说的“职业规划”。对现在“不包分配”的大学生来说,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有所准备。职业规划强调的是,要从填报高考志愿到进入大学校门开始,就要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规划。

如何有效利用大学四年或者更长时间充实完善自己?如何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诸如经济、恋爱与婚姻、理想与信念、道德与情操等问题?如何使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更出色?提出这些问题及回答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将极大地决定一名大学生的未来。它无疑为迷茫中的大学生又多了一个方向标。

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应贯穿大学四年”的呼声很高,很多大学生提出了就业指导服务不能仅仅是“季节性快餐”,而应为全程性指导服务,全方位切入。那么,如何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呢?

①要正确的自我定位

自我评估,要清楚的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无术。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对自己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有空的时候就拿来看看,经常回想自己爱出错的地方,以后就尽量地避免。

②做好自我规划

自我规划就是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明显。要不断的激励自己努力再努力。完成一个个的目标,那么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你。在大学的四年里,每个人所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各有不同,但是归纳起来也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年为检测时期,也就是刚才提到的自我定位。来到大学的校园里,不要埋头于学习,注意看一下周围的那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就业的,不妨为自己找准方向。第二年为定向期,知道了自己的具体情况就可以更清楚的为自己定位了。在此期间一定要打好专业基础。第三年为冲刺期,在定向的基础上好好的努力。不要空虚的过大学生活,到头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四年为分化期,大四到了,工作的工作,考研的考研。分化很明显。总的来说,大学四年的规划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

③学校应承担职业指导的责任

对于职业指导,我们在来看看美国的毕业生是如何就业的?

美国实行的也是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和限制,而是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协调进行。学校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参”。美国高校一般都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而学校就业指导的重点就是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中心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

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增强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很有帮助。就业指导中心还非常重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学校收集、整理的就业信息都要输入电脑,供学生随时查阅;此外,中心每年还要向雇主推荐学生就业,举办职业交流洽谈会,并负责接待雇主来校对毕业生进行面试。经学校推荐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率往往高于其他渠道。

四、总结来说,号召大学生予以实际行动

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是发展的基础,但是年轻人完成了教育以后干什么呢?应该鼓励青年一代去参与创业。事实上,我们这些与改革一起诞生的年轻人有着强烈的创业渴望,在目前阶段来说只是苦于必要的创业扶持和引导。我们有火一样的创业热情,希望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鼓励我们去自主创业,通过有关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降低创业的门槛、创业成本和创业的风险,让我们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得到弘扬和落实。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的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

从创业引发的就业感想 第3篇

关键词:云南高校,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就业质量报告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2015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创下了历史新高, 就业压力进一步扩大。为了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国家、政府鼓励和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 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号召[1]。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相对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还存在很多问题。云南作为我国的边疆省份, 远离国家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 经济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 其创业教育的发展更为滞后。而昆明市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 其经济、教育水平较其他地区高, 具备创新创业教育的条件, 并且昆明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带动云南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因此, 本文选取昆明市的部分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为云南进一步开展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从而推进云南高校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云南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以及创业技能等各种综合素质, 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2]。自2009年以来, 云南省创业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云南省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 明确提出把就业创业教育列入高校教学计划[3]。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 要求各高校必须精心编制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真实地反映学校就业情况。近年来, 全省高校响应政府号召, 立足省情校情, 采取多种措施, 不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从2015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来看, 云南高校创业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创业教育领导体系、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创业师资队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一) 构建创业教育领导体系

在政府大力倡导和支持下, 云南高校高度重视创业教育, 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 积极构建创业教育领导体系。各高校成立就业创业指导小组, 其主要成员由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以及各学院相关负责人组成, 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进行指导。以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为代表, 均成立校院两级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创业教育中心, 由学院院长担任组长, 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组长, 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 分管领导具体负责, 职能部门与学院密切配合, 全面推进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 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创业课程的开设是创业教育的基础。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的通知, 要求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云南各高校分别开设创业教育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 并且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和专业的设置, 开展一些创业教育辅助课程。如昆明医科大学开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及操作”和“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指导与维权”、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开设“大学生KAB创业教育”等课程作为全校公共选修课。这些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就业形势、行业动态和职业发展前景的认识, 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 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构建是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关键。为了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各高校积极开展教师创业教育培训工作, 组建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参加培训, 聘请校内外创业导师, 帮助学生解决创业中的实际困难。如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组织教师参加创业就业指导课程培训及SIYB创业培训;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云南省KAB创业教育 (中国) 项目讲师第一批培训班;云南中医学院组建了26名校内外专兼职教师队伍, 共选派69人次参加培训各类职业就业创业指导培训;西南林业大学聘请25名校内外创业导师;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成立创业导师团等。

(四) 创建创新创业平台与服务机制

创业是一种社会活动, 其高度依赖于社会经济的运行[4]。云南各高校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人力和资金, 以推动创业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其中主要以校企合作注资、校友捐赠创业资金、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等方式大力创建创业孵化园、创业园区、创业基地、创业沙龙、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 保障了创业实践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五朵金花”“昆工创客”孵化器“中国移动MM创业实训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进行校企合作, 实现了多方“共赢”。以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和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为代表的本三类学校投资建立大学生创业示范园,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资金、创业咨询、创业培训、后续跟踪等一条龙服务。

除此之外, 各高校还不断创建创业教育服务机制, 为毕业生提供更优质的创业服务。值得指出的是,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联合12个创新创业平台成立“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青年创新创业战略联盟”“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创新创业中心”“云南省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会”“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大学生创业管理委员会”等服务机制。同时, 云南省各级领导肯定与支持滇池学院以省院共建的方式建设“云南省青年创新创业活动中心”。

(五) 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十二五实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育改革工程的意见》, 各高校相继组织和开展各项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校通过“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SIYB、SYB创业培训等不同活动推动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创新创业大赛方面, 各高校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大赛中荣获奖项。如, 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等荣获2015年全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云南赛区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数项, 在“挑战杯”中荣获国赛铜奖和公益类铜奖多个;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民族刺绣”项目在首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全国总决赛金奖。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方面, 各高校于2015年获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数项。如,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36项。

创业培训方面, 工作开展较为突出的是云南民族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创业就业教育培训项目共立项46项,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在学院举办“云南省首期大学生SYB电商创业试点班”等。

二、云南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17所高校《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比较分析可知, 云南高校在国家和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 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受一些条件的限制, 云南高校创业教育仍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一) 创业教育领导机构建设不完善

由上述现状的分析可知, 虽有部分高校 (如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 成立了校院二级层次的就业创业领导小组以及创业教育中心等机构, 对创业教育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 但是创业教育领导机构还未全面覆盖。2011年调查数据显示, 云南将近2/3的高校未建立独立的创业教育领导机构, 说明领导重视程度还不够。值得指出的是, 只有部分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如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成立大学生创业培训学院, 和阿里巴巴合办淘宝大学, 提供咨询、培训等一系列服务;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成立创业学院, 招收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总之, 云南高校还没有全面地建立独立的创业教育领导机构, 这不利于云南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发展。

(二) 创业教育学科建设不完善

各高校虽然已设置了创业教育的理论课程, 并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 但是学科建设不完善的问题仍然较突出。由表1可知, 各高校均开设创业教育基础理论课, 而对创业实践课程尚未完全开设, 几乎没有编写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创业教育校本教材。如, 创业教育开展较好的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虽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教学, 但其课程都是借鉴国外课程, 教材的选取几乎也是盲目跟从, 没有结合自身需求进行编写。同时, 多数高校没有形成完整且系统的课程体系, 教材选取也因此比较随意, 缺乏权威性[5]。尤其是创业基础课程中很少开设与创业相关的经济类课程以及商业计划书的撰写课程, 这从本质上滞后了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是因为云南高校创业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 对创业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尚未深入, 也没有准确而全面的把握创业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

注:表中的√表示高校开设创业课程, ×表示高校没有开设创业课程。

(三)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匮乏

通过对高校创业教师人数的统计, 发现各高校校内专业型的创业教育专职教师甚少, 绝大多数都是外聘或者兼职教师。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来源主要是从事管理专业教学管理和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的老师以及辅导员。如, 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中医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等只是选取部分教师参加创业教育培训, 校外聘请的专职教师数量有限, 几乎没有超过50人。各高校都面临着较严重的师资队伍匮乏问题,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还很欠缺。并且, 已有的一些师资也大都仅是经过短期培训而上岗, 教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几乎没有创业经验, 创业技能不强, 难以在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指导, 创业教育教学只是纸上谈兵。

(四) 创业教育实效性不强

从就业质量报告来看, 各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成果主要由创业典型人物、创业园基地、创业孵化园、创业大赛获奖名额、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等体现。但从整体而言, 我国高校创业普遍处于“点上突破”的阶段, 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较低, 难以形成“面上开花”局面[6]。由图1可知, 各高校自主创业的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普遍偏低, 自主创业率较高的学校而非本科级重点院校。毕业生人数较多的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 其自主创业率分别为0.26%、2.52%、0.99%, 而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较好的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其自主创业率仅为0.99%, 以上数据表明, 云南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并不强, 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率, 创业教育只是形式化和表面化, 也反映出各高校的创业意识、创业思想认识不到位、创业教育宣传工作不到位等问题。究其原因是高校地理位置、社会创业环境、政府创业扶持、领导重视程度以及个人思想意识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此外, 值得指出的是,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校的自主创业率为3.10%, 远远高于云南省重点本科院校的自主创业率, 并且与全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的平均值相比, 云南高校的自主创业率相对较高, 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究其原因可能是就业质量报告中部分数据的不真实性所致。

(五) 创业教育竞赛组织形式化

高校是创业竞赛的主要实施主体, 创业竞赛是创业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体现。创业竞赛活动的开展与奖项的获取成为高校科研能力和办学水平的评估条件之一。为了获取荣誉, 高校采取激励措施,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比赛, 例如昆明理工大学设置“创新创业奖学金”“昆工创业奖励基金”等。然而, 很多学校、教师、同学只注重竞赛的结果与奖励, 将其形式化, “功利性”思想突出。从2014年和2015年的就业质量报告的编写中均可发现, 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是将学校竞赛获奖情况进行重点强调, 而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所占比率的数据却很少提及。并且, 高校创业教育基本是以“自我为中心”开展创业竞赛, 仅仅参照自身创业竞赛进行活动计划和组织, 与其它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欠缺, 未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再加上创业教育学科建设较为薄弱, 学生只能从竞赛中获取经验, 无法得到系统的创业知识, 创业教育竞赛组织还不够成熟。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 云南各高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 从领导体系、课程、师资、实践等多方面开展创业教育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 创业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创业教育领导机构建设不完善、学科建设不完善、创业教育实效性不强、创业教育竞赛组织形式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匮乏等诸多问题, 制约着创业教育的发展。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结合云南地方优势及高校发展情况, 社会、政府、学校可以在各自的基础上, 采取相应措施, 进一步推动云南高校创业的开展, 促进高校毕业生有效就业 (如图2所示) 。

(1) 社会方面, 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创业是一项社会活动, 参与经济运行, 良好的社会创业环境与资源支持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7]。充分发挥云南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南亚“桥头堡”与辐射中心的优势, 引进外部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拓宽创业空间, 为高校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在京东、阿里巴巴等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布局东南亚的同时引入外企外资, 让校企合作广泛且紧密, 有效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2) 政府方面, 加大支持力度

政府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引导者, 不仅需要出台创业教育相应政策, 更需要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 保障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鼓励各高校做好创业教育宣传工作, 加大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度。

(3) 学校方面, 加强“五位一体”的建设

高校是创业教育的实施者, 在创业教育中始终起到核心主导作用。“五位一体”即领导机构+教育宣传+学科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实战, 学校是主体。各高校应该全面建设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及创业教育监督小组, 使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所保障、有所依托;充分利用、整合、开放学校资源, 定期开展宣传工作, 如设置创业教育宣传专栏、创业教育宣传广播、“层级式”“立体式”的组织宣传会议;全面开设创业基础课、营销理论课、税务制度选讲、会计理论、创业基本理论及商业计划书写作等课程, 编制实用的创业教育教材, 提高学生创业的综合素养;采取激励措施, 引进高学历、高技能、高水平、多实战经验的创业人才, 组建“双师型”创业教育导师团, 增强师资力量;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创业园、创业实习基地、创业孵化园、创客空间等的建设, 努力转变创业竞赛“功利性”思想, 对创业竞赛组织进行多元化建设, 让大学生从思想到行动上都及时走进创业, 实现更好的就业。

参考文献

[1]刘安波.云南地州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保山学院为例[J].经济师, 2015 (10) :224-225

[2]丁钢.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诉求与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 2015 (2) :7-10

[3]云南网.云南大力推动大学生创业, 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过程[EB/OL].http://yn.yunnan.cn/html/2015-06/03/content_3764575.htm, 2015-06-03/2016-03-01

[4]谭立章, 钱津津.以创业实践为载体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1) :140-143

[5]丁志忠.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 (4) :216

[6]温雅.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基于25所高校《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 2015 (3) :251-255

从“婆婆”引发的创业故事 第4篇

罗小玲,四川广安人,从家电、电子产品行业起家,2011年年底转行“千千氏”,不到两年,在重庆已拥有近30家门店。2013年10月,她又签下湖南地区的总代理权,未来,她希望在湖南地区打造千家“千千氏”的门店。

品牌介绍:

千千氏是全球快造型开创者,是一家集饰品、彩妆、护肤品等时尚潮流研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功能为一体的连锁零售企业。千千氏的使命是“做女人的闺蜜”,品牌理念是“三分钟展新女人”。其专营店逾千家,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

小玲知道,拿下千千氏湖南总代理,恐怕最近几年都要长期待在湖南了。所以,最近只要有空她就去巡视重庆的各个门店。

刚到巴南一店门口,遇上位VIP客人,她赶紧招呼人进店,亲自为客人盘发。除了培训,店员们哪见过老板亲身上阵,不自觉都围了过来。梳头、压发、修发线、造型、上发卡,为了店员看清楚,罗小玲特意放慢了速度。她的动作简洁、流畅,客人已经走了,还有店员在琢磨她盘发时的细节。

巴南一店,是罗小玲转行千千氏的起点,两年内她开出近30家分店。如今,这个女人又把目光投向了湖南,她坚信,凭着当初开拓巴南的劲头,一定能在湖南闯出一片天。

千千氏惊醒梦中人

见到罗小玲时,摄影师正在为她拍照。大红色皮夹克,内衬V领黑色毛衣,脖子上戴着花朵样式坠子的项链,她左肩挎棕色LV包,和头上漂染的几缕棕褐色头发,及脚下的棕色长靴搭配得极称。她静静站在那,微笑着望向镜头,举止优雅不输女明星。

然而,就是眼前这位明艳照人的时尚女性,几年前却被人当成过老太太。

那是2008年春天,大儿子参加学校组织的郊游,作为家长罗小玲陪同在旁。她正在草地上看着儿子玩时,一位老婆婆走近她,问到:“这是你孙子还是外孙?”这话仿佛晴天霹雳,让罗小玲当场呆住。“她是我妈妈。”天真的儿子解了围,竟笑起来,“哈哈,妈妈,你被当成外婆了!”

天!我才33岁,看上去有那么老吗?她这才好好打量了自己。脚上是双旧的灰色运动鞋,皱巴巴的黑色裤子沾了一腿碎草屑,想着是陪儿子,她还专门挑了件“看着精神”的褐色的确良格子上衣。再想想头上顶着一头疏于打理的短发,几乎没沾过护肤品的脸,她一下明白了。这些年不是在客户那就是在路上,风吹日晒,根本没时间考虑穿着打扮。难怪……罗小玲憋了一脸通红,恨不得当场挖个坑跳进去。那晚,她下定决心彻底改变自己。

第二天,送完孩子上学,破天荒地她没去公司,而是把车停在曾路过的一家“千千氏”门前。

接下来的10分钟,罗小玲仿佛观摩了一场魔术表演。修眉、勾眉,扑粉、上妆,修发、造型,镜子里渐渐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罗小玲,皱纹少了,暗斑没了,皮肤白皙,发型干练。她这才想起,自己也是个年轻貌美的女人。

回到公司办公室里,胡腾飞一抬头就愣住了,盯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老婆,真的是你?太漂亮了!”他在她脸上重重亲了一口,一把将她拽进怀里。这还不够,他揽住罗小玲的腰开始到处逛,看见熟人从惊讶到惊喜的表情,他们就哈哈一笑,像得到糖果的小孩一样。

从那天开始,罗小玲的生活似乎更精彩了。跟朋友的聚会多了起来,曾经只聊生意的她,也渐渐说起服装、饰品、美容、护肤的话题,成了姐妹圈公认的时尚达人。

一件毛衣引发的爱情

1975年,罗小玲出生在四川广汉新学乡一户普通农家,除了她,家里还有弟弟和妹妹。然而,靠父亲当村官、母亲种地,根本供不起三姊妹同时上学。于是,懂事的罗小玲高中一毕业就去了重庆打工。

18岁的她充满干劲,很快就在沙坪坝一家罐头厂找到工作,负责生产线上的罐头封装检查。生意好的时候,传送带会不停走4、5个小时,她得目不转睛盯着一个个罐头,遗漏3次,当天的奖金就没了。一开始连着两天都被扣了奖金,不服输的她想了个训练方法——盯蚊子,蚊子飞到哪,目光就跟到哪,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不仅如此,上班时她还特意准备了湿毛巾,眼睛一花就赶紧敷。从第二周开始,她再没被扣过奖金。

罐头厂是个几十人的小作坊,没订单开工,工资就吃紧了。可念中专的弟弟每月150元的生活费耽搁不起,所以,工厂闲的时候,她又找了份用机器织毛衣的兼职。

没想到,在毛衣店接的第一笔生意,就让她结识了终身伴侣胡腾飞。“领子做成翻领的”,胡腾飞就这一个要求,却让罗小玲织了拆,拆了织,折腾了4次他才满意。这件毛衣也成了他们的媒人。

如今,它仍完好地挂在衣橱里,虽然白黄相间的花纹和老式的翻领略显土气,却是两人爱情的最好见证。

两人恋爱后,奋斗劲儿就更足了。白天,罗小玲在厂里上班,晚上就在沙坪坝石门大桥支个烟摊。而胡腾飞也在一家电器商城做管理,同样每天早出晚归。就这样,无数个日日夜夜,年轻的罗小玲和胡腾飞在偌大的重庆城里,起早贪黑写着他们的奋斗史。2001年,他们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千万富翁发家史

结婚后,不单是生活,两人的事业也迎来转变。

当时,胡腾飞进入了重庆步步高总代理公司做销售,见天就赶往区县谈业务,万州、云阳、奉节、忠县……不管雨雪风霜,他都坚持在外跑客户,办促销。最忙的时候,一个月只有2天在家。那些日子,每天晚上一通十几分钟的电话,是夫妻俩唯一的“团聚”。

2002年,凭着优秀的业绩,胡腾飞被调回主城区当业务主管,夫妻俩终于过上了朝夕相对的日子。

生活稳定了,他们又开始设想未来的发展,再三考虑过后,他们一致决定创业。于是,胡腾飞很快向公司申请了到江津做二级代理商。2002年10月4日,带着亲戚朋友凑出的10万元,罗小玲和胡腾飞举家搬迁至重庆江津。而这一变动,也成了他们发家的关键决定。

在他们之前,原来的江津代理做得并不好。罗小玲计划的国庆销售开门红,最后只发出10多万的货,远没有预想中好。很快,她就找到了原因。货品清单凌乱,没突出主打产品和特色产品;和下级分销商几乎是单向联系,客户感情维护不够。

nlc202309031908

于是,夫妻俩开始明确分工,胡腾飞负责铺货推货,罗小玲管理客户维护。

当时江津中山镇是业务重镇,销量却很少,胡腾飞免费帮其中一家店做了场促销,一下引起连锁反应,其他5家分销商也要求做,而且不能完全相同。从11月到12月,夫妻俩接连着半个月都往返在江津和中山之间。胡腾飞做活动,罗小玲帮着分销商重新陈列产品,帮忙叫卖。有一家生意太好,她甚至帮人带了一天小孩。

2002年元旦前夕,两人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中山6家分销商一共要了近百万的货。趁着元旦、春节一连几波销售季,夫妻俩赚到了第一桶金。从那之后,他们的生意一直发展平稳,很快就上了轨道,短短几年,他们不仅买了车置了房,更在2008年迈入千万富翁的行业。

不再频繁跑客户,罗小玲本打算将更多精力放在家里。没曾想,第一次陪儿子郊游就遇上了误会。所幸,正是这场误会,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状态,也为她带来了事业第二春。

风雨同舟再出发

享受着千千氏带来的改变同时,罗小玲也在向朋友做推荐。

她这才发现,身边那些打拼了十多年的女性朋友,几乎和她之前一样,赚到钱了,生活好了,30、40岁却变成黄脸婆,和成熟美丽相去甚远。她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个巨大的商机。

于是,2011年11月,在千千氏重庆招商会上,罗小玲当场交付30万加盟费,决定转行。同年年底,她在重庆西彭、北碚、巴南的3家千千氏门店正式开业。

“改行穷三年”。她低估了快造型行业的难度,行业不熟悉、员工不稳定、顾客不满意……种种困难,一下把她打了个措手不及。她亲自带队的巴南一店,也只维持在收支平衡,其余两店加起来每月平均亏掉两万多。

亏损的局面持续了半年,3家店她连轴转,从发传单,到盘发、化妆,再到培训都亲自来,几个月下来累得人瘦了11公斤,业绩却还是老样子。

为什么?罗小玲疑惑了。作为曾经的客户、受益者,她清楚知道千千氏能让女人焕然一新,更美更自信,肯定有市场,可自己始终没找到合理的方式。

妻子的憔悴和焦虑,胡腾飞都看在眼里。安排好步步高的工作,他也赶回重庆,全心全意陪着妻子打理千千氏。

做经营多年,胡腾飞在人才培训和培养上有独到的经验。到店后,他给店员制定每日PK制和每月PK制,获胜个人和团队有定额奖金,借此激发店员的热情,提高福利,聚拢人心。

千千氏以回头客生意为主,罗小玲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客人上。

客人最初不信任,怕花冤枉钱,她就拿自己的护肤品给人用,给她们讲“是孙子还是外孙”的笑话,拉近关系。慢慢的,许多客人成了她的粉丝,成为VIP、皇后卡客户,最终做了她的好姐妹。

夫妻俩忙活的同时,千千氏重庆总代理也给巴南一店派来助手。无论专业技术、产品陈列,还是产品销售,助手给罗小玲带来不小的启发,28天销售额翻番的奇迹,更坚定了她做下去的信心。

到2013年,夫妻俩不仅一年多连开20家分店,更斥资数百万拿下湖南总代理。面对即将前往的湖南市场,罗小玲显得很镇定。

“在重庆已经磨出了经验,只要店面选址恰当、跟客户做朋友、培训好店员,一间店不出3个月就能开始盈利。”

罗小玲还和多年前一样,头脑清醒,干劲十足。唯一不同的,现在她能花十几分钟就打扮得光鲜靓丽再出门,是圈内名副其实的白富美企业家。“不夸张地说,是千千氏让我焕发新生,变得时尚、优雅、自信。我想把这份惊喜传递给更多的女人,这就是我拿下湖南总代理最大的动力。”

就业与创业指导感想 第5篇

我想,对我们这群没有见过世面,整天呆在校园里的莘莘学子来说,就业是一个不能再遥远的话题。但是,我觉得,我们就更应该好好考虑就业这个问题,那样才不会被将来的就业打个措手不及。

就业指导感想:

就业是决定一个人以后要干什么的,要从事什么行业,要走什么的样的道路的事,所以它是一个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我想,我们最开始意识到就业之难,是 在高考志愿的取舍中。众多的高校、各种各样的专业,一大堆的志愿,一大堆的选择,一股脑而全摆在眼前,无从下手、无从抉择。脑海里浮想着多年后的自己应 该有什么样的工作,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经过深思熟虑,工工整整、虔诚地填写好志愿,那应该是人生就业指导的第一部分了。

进入大学后,渐渐褪去来时的一腔热血、踌躇满志。心绪开始慢慢沉淀,也开始认认真真的替自己的未来考虑了。那些不着边际的理想、空想也从我身上蒸发。我们所关心的不再是乌托邦,而是现实的世界。

大学,一个从理想世界到残酷社会的跳板,让我们有幸生在理想之中,又可以目睹社会现实的残酷的一面。

这学期我一下子选了两关于人生和就业规划的课,《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我觉得,人生和做事一样,要有计划、有规划、有步骤,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有条不紊,尽善尽美,永远打胜仗。

上完老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很有感触。似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原先的天真烂漫的想法从脑海中浮现,又消失,替代的是新的观念,稳重了,踏实了,似有惊醒梦中之人。这才发觉,现实不如理想般美好,我们也不应该对现实渴求什么,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路,理想和现实是有着不可越过的鸿沟,但经 过细心经营也会别有洞天,让人痴迷、让人向往。

上老师您的课,从中得到的最大收获不是理论部分,现在想想,理论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似乎荡然无存。但让人记住的是那些蔡老师向我们讲的身边实际经历的事情,身边的事情总是最真实、最具震撼力、最让人有一种与社会接触的感觉。我觉得,读他人的故事,就像读历史一样,一页一页的翻开,一页一页品味,有一种使人明智的感觉,知兴衰,知得失,更知已知彼。

不经意间,8周的课没了。感觉每次上课,听到不同故事,听到不同人的就业经历,既是像在听小说,好奇,感觉有趣;又更发觉其实是在听自己的心声,因为每一个故事自己都是体会,有感受的,并且,心想假如那件事情发什么在自己身上该怎么办呢?

《就业指导》的影响是深刻的,它使我了解了现在就业的激烈竞争现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现在正逢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们虽身处在 避风港中,但我们不应该庆幸,而应该知危而进,好好学习,做好人生规划,抓住机遇,打一个有准备的胜仗,迎接自己的光辉明天。社会竞争是异常残酷的,要好好准备,使自己在学习上有紧张感,激励自己在这四年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勇于拼搏。要立足当今如此竞争激烈之世,唯有自强才是唯一出路,唯有自强才会闯出一片天地!

就业,是一种人生转折的抉择,没有回头路可走。唯有自信、自强、有准备的上路才能走的轻轻松松、走的很远!创业指导感想: 在这个快步的信息时代很多大学生都有自己创业的想法,但不能盲目的创业,不要一毕业就要几个好友随便组成一个团队像无头苍蝇到处乱闯。创业需要前期的积累,资金,人脉,经验等等必不可少的资源你才有可能创业成功。所以不要盲目创业,而是应该先学习,先参加了解行业的运作,经营在成功人士身上总结出自己想法,在失败案例中得到教训。

我们也不禁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残酷的结论:创业之路艰难,创业成功更加难。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必然结果。

在创业征途上,有马云、俞敏洪等一批取得巨大成就的创业佼佼者,从他们的创业经历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有益的经验,而从那些功败垂成或失败的创业者身上,我们可以得出许多经验教训。结合自身创业的经历,对于大学生创业我亦颇有感想。

创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更没有经过大量的市场和社会环境的调查分析。同时,大学生缺乏创业必备的综合素 质,没有专业的技能和指导,对市场动向把握不准,过于追逐创新而偏离实际,资金匮乏,因此很多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在一刚开始就被种种挫折与困难浇灭,最终失 败而告终,创业需要勇气和毅力,但这样的勇气和毅力都必须建立在个人较高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之上,否则也只能算是蛮干。

从创业引发的就业感想 第6篇

2010年04月20日 09:37北京青年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

2条

在今年结束不久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举行了主题为“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集体采访。这次采访云集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万达总裁王健林等多位“中国式盖茨”,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大学生应该先创业还是先就业的讨论。

一部分观点认为:鼓励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去创业或者大学一毕业就去创业,有两大“害”。第一“害”是对大学教育的冲击。现在的大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就开始想着怎么样做生意,忘掉了大学四年应该认真学习、把自己的底蕴变厚些。第二“害”是给学生带来了心态上的问题。因为创业的学生大部分都遭遇了失败,成功的例子非常少。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大学生应当先试试创业,不行再就业。

目前,时值应届生毕业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活跃度也越来越高,创业还是就业这个话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学毕业生的关注,对此,各方专家也以切身经验为毕业生讲述创业还是就业的不同选择。

●观点交锋●

主张“毕业先就业再创业”

观点一:如果有创业的想法,可以工作几年再来创业

4月8日下午,在北京联合大学的一间学生实训咖啡厅,校长柳贡慧教授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与十几名同学和老师聊着天。张钊同学是广告学院2008届的毕业生,是“同学吧”网站的创办人,也是联大毕业就创业的联大校友。柳校长问他,你作为创业的过来人,你认为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好呢,还是先就业好呢?

张钊介绍,如果让他向现在的师弟师妹来交流经验,他的忠告是:毕业先就业,如果有创业的想法,可以在工作几年后再出来创业。“创业决不是一时的激情,是在每天不断的困难中苦苦的煎熬,只有承受了别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做出了别人无法达到的事情,才有成功的可能。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功,我们正准备迎接更大的困难、承受更大的痛苦,这样方有成仁的一天。但是你想过你的家人吗?在你痛并快乐着的时候,你的家人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他们本该安享晚年,看着你有稳定的工作,娶妻生子,但却由于你的这个决定,不得不背负和你同样的压力。” 北京联合大学柳贡慧校长介绍,2009年3月,为了扶持学生创业,学校成立了北京联合大学创业扶持基金,拿出20万元,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分别用不同的额度扶持10个学生创业项目。过了一年的时间,10个项目还有5个存活。所以从个人感觉来讲,大学生毕业就创业还是要慎重。大学生还是应该先就业,在企业中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了各种经验和人脉关系再创业。

观点二:创业困难多,学校知识不足

关于大学生创业有何种不利因素,张钊介绍了自己创业中经历的困难。他介绍说,矛盾出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资金严重不足:创业半年左右的时间,自己的积蓄和家人又赞助的2万元已经全部花光。大学生俱乐部每月只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根本抵不了网站的开销。

其次是发展思路错误:自己的公司既有大学生俱乐部,又有网站。大学生俱乐部挣的钱不多,但却耗费了我们大量的精力,反而制约了网站的发展。

三是技术方面的缺失:由于找建站公司做的网站,自身并没有技术人员,网站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地修改,很多急需的功能无法按时完成。有一次网站被黑客攻击了,等了一个星期才得到修复。

四是团队逐渐松散:那会儿正好是毕业生该找工作的时候,创业团队成员的家里都给了或多或少的压力,看看前方依旧是困难重重,很多成员打了退堂鼓。

五是家人强烈反对:自己的家人也希望我找个稳定的工作,家里甚至托关系给我找到了一个4A广告公司的工作机会。之后的每一次晚饭都变成了批斗会,父母强烈建议我找个工作。

据张钊介绍,他在大学时就是校园活动的积极分子,办过同学俱乐部,做过市场推广、策划等活动,也为了开展校园活动找过赞助。他觉得自己算是个有主见的人,上学时选课就挑对自己创业有用的课来上。创业时,也是经过仔细的市场考察后才做出的决定。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很多问题是他上学时没有想到的。

观点三:大学生普遍不具备专业技能

北京联合大学招生就业办负责人表示,资金不足、技术缺失、团队松散等等问题,其实就是大学生创业普遍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学校开设了创业基金,经常会有学生来咨询创业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学校请了一些企业家、投资人、创业人士作为创业基金的评委,从学生咨询的问题来看,最主要的还是对创业会遇到的困难认识不足。

北京青年宫副主任杨志宏介绍,为了鼓励青年创业,青年宫举办和承办过一些创业大赛。从以往的经验看,他个人并不鼓励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杨志宏表示,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创业项目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主要集中在一些简单的商业领域,这也不可能创造很多工作岗位。从创建一个企业来讲,从刚开始的工商注册、招聘人员,到企业运作中的成本核算,大学生基本都不具备这些知识。因此,先就业,可以在企业和社会中学习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本之后再寻求创业的机会。

●新闻回放●

俞敏洪反对“一毕业就创业”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是一个误导”的言论引起了很大争论。日前,本报记者采访时,俞敏洪先生依然坚持他的观点。

俞敏洪先生表示,如果一个人一辈子没有一次创业经历的话,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但由于现今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对于行业的了解、容忍度等都尚不成熟,在面对极其复杂的创业环境时,会给创业增添几分风险。因此,在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社会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实际上是一个误导。

他说自己研究过一些国家的教育体制,仅有美国是在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的国家。“我们讲创业就会谈到比尔·盖茨,为什么呢?毕竟像比尔·盖茨这样具有天赋的人屈指可数。”俞敏洪说,大学是大学生认真研究、学习的地方,而现在中国的大学中却有这样一种时尚,大学生在一二年级便开始琢磨如何去做生意,把大学四年应该认真学习、如何积累知识的使命给忽略了。因此,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就去创业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同时,这也是对大学教育的严重冲击。

“如果说鼓励大学生在校创业的话,请问我们有几个老师有过在校创业的经历?我们的老师会理解大学生创业的艰辛吗?”他说,“每次谈到鼓励让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就去创业这个话题,我都会泼凉水,请大家不要一毕业就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俞敏洪指出,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就创业成功的例子非常少,因为一旦创业失败之后,首先,会给学生带来心态上的问题。在创业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通常情况下年轻的大学生不会自我反思,找出真正失败的原因以积累经验再次创业;他们只会怨社会太黑暗、极不公平,认为社会资源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外,他们还会怨人心,比如创业初期约定与几个同学合作,但当遇到问题时便会推卸责任,把问题归结于创业团队的懒惰、贪婪、不合作,从而对创业团队、社会失去信心。

一旦一个年轻人对社会失去信心、对周围的人失去信心之后,未来的学习、工作就会没有激情。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就直接创业,由于初期创业的诸多因素而失败之后便会对未来缺乏信心。因此,俞敏洪认为大学生毕业应该先工作,即便是在你父母的单位工作,毕竟现在很多父母本身就是创业者。他说,“比如我的孩子长大了,就会鼓励他到我这里来实习,通过我的言传身教,告诉他如何应对各种困难,如何对社会、对人保持信心与激情。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还可以观察到老板在如何工作、如何与同事相处,尤其是在权衡利益与权力的人群社会之中,变成令大家折服的人。”

●观点交锋● 主张“毕业先创业”

观点一:创业应成为大学生的素质训练

在本次采访中,支持创业的专家、企业家们也没有认为大学生应该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盲目地去创业,他们之所以被划入创业支持者的行列,其实是他们对创业抱有更多的激情和紧迫感,进而也就被人为地划入了“鼓吹”创业之列。

“先创业还是先就业这是一个伪命题!”《创业家》杂志创办人、社长兼主编牛文文对于目前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创业的问题表达了担忧,他认为,创业并不应该是相对于就业的另一种选择,而该成为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素质锻炼。

“大学生都应该经历这么一个创业锻炼的过程,就像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军训以锻炼其纪律和军事素养一样,应该有更多的投入来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牛文文表示,创业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只有一些具备创业素质的人才适合进行创业。而如何判断是否具有这种素质呢?只有通过创业锻炼,而这一机会的提供更多的应该有赖于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各种企业在内的整个社会。

而对于很多人担心的创业失败可能带来的后果,牛文文认为,无论这个培养是成功或失败,都将会对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极少数具备创业素质的人可以因此而开始自己的事业,而经过创业的训练发现自己不具备这个资质的人,也能够更好地了解整个社会运作的机制,并且从中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只有经过创业的过程,一个人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并懂得定位自己社会位置的成熟的人。” 牛文文还专门提到“创业指数”这个概念,“创业指数”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美国和中国的创业指数高,是这两个国家持续增长的重要点,而相比而言,日本的发展就显得不够有力。未来30年,中国将进入一个创业型社会”。

观点二:鼓励创业,会带来大量就业岗位

据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相关人士介绍,以创业氛围比较浓厚的上海为例,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近年来逐渐显现。截至2009年12月,该基金会创业企业为2196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612人。在创业者核心团队中,博士生所占比例为12%,硕士生37%,本科生42%,大专生9%。

“我觉得,先就业还是先创业没有一定的规定和约束。关键是看你是否准备好了。”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教育研究部总监李俊认为,包括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创业所需的资金准备、创业实践中的知识准备、是否充满着创业激情、是否具有明确的创业目标、是否具有创业的能力等方面都是自我判断的标准。“如果你是一个有准备、有激情、有目标、有能力的创业人才,那么可以毕业之后就去创业,如果没有的话,还请先就业,再去创业。在就业中为创业做好准备。”同时,就业紧迫的情况也是不容忽视的,李俊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岗位的缺乏。“鼓励创业,会带动大量的岗位。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本末倒置。就业是创业的结果,而不是目标。仅因为就业而去创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创业,特别是鼓励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的创业。”

观点三:创业也是学习的过程

京东商城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认为,先创业还是先就业,这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刘强东说:“我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了创业,创业的过程很曲折,也经历了挫折。但我在其中学到了很多处事的道理,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大学毕业后我去‘就业’,在公司中学到大量的管理和运营的经验,这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后,我又一次开始了创业,直到现在。”

刘强东表示,在不同的阶段,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只有经历了这一切后,你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去做什么,是继续在公司工作,还是选择自己去创业。在学校的时候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如果有精力可以去尝试不同的事情,但学业依然是最重要的!不要盲目地创业,不要为了创业去创业。

作为另一个也在互联网上创业并刚刚尝到一点成功滋味的张钊来讲,虽然他列举了大学生创业之难,但他同时也在提交给学校的一份报告里说到:“创业决不是一时的激情,如果你已经选择了创业,那就坚定下来、坚持下去。在这条充满荆棘的路上,随时都会开出希望的花朵;在这片充满血腥的海域里,激情与挑战并存。在路上,你的家人会为你骄傲;在路上,你将证明你是一个强者。相信在到达彼岸的时候,你将感受到常人无法得到的快乐。”

●记者手记● 创业不分先后

创业对于当前的中国社会,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也流行一个词叫“下海”,“下海”是指那些放弃铁饭碗,拿起“泥饭碗”的人,其中有人是给老板打工,有些就是自己创业。在那个流行“下海”的年代,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创业的兴起,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转型、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维持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其中一点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大量的活跃的民营经济作支撑,民营经济还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目前民营经济的发展步履维艰,体现出了创业之难,进而无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难,并不是岗位总数不够,而是结构不合理。创业难,所以就业难;只有创业易,才能就业易。解决了民营经济的创业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学生就业的困扰。对那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讲,创业应慎重,创业不分先后。

呵呵,那你想创什么业?根据你自身的能力去看好创什么业,不要盲目的去追求创业!

我是个创业者,知道创业的难处,我原先的学习也很好,一直梦想能上到大学,可是我的家庭条件不允许,所以我就很早算是辍学了,踏入了社会,我的家庭条件很差,于是就想自己创一番事业,改变自己的家庭,当时没有任何的资金,没有任何的人帮我,连亲戚朋友都不愿意帮我,这就是家穷造成的!

于是我就边打工边学习,边打工边看领导是怎么管理的,是怎么处理关系的,我从92年踏入社会,一直学到98年,七年的时间,我打工赚来的钱都投资在了学习请客打关系上,99年我拿着手里仅有的700元,创立了我第一支打工队伍!

又经过自己几年的摸索进取,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淄博双龙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现在好多了,那些亲戚朋友们也想争先恐后的借给我钱了,也想争先恐后的帮我了,可是我现在不需要了!

可是在创业中我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就是知识和学历的缺乏,自己干了这些年也有很多的关系了,有时有朋友让我往政界发展,可你知道吗?政界发展的第一要求就是学历!

朋友,听我的,先踏入社会给别人打工,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老板,必须从最基本的做起,先当好一名员工,一个地方不要工作的时间太长了,太长了会磨灭自己的意志的!三个月就足够了,一定要学习一个企业的长处,学习每个人的生存观念,看看那些员工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老板,再看看好的老板是怎么管理的!等到自己打工超过六个地方,一年半的时间,那时你就应该成熟了,知道员工和老板的区别了,那你就可以创业了,但是一定不要创大的,从小做起!我把我的座右铭送给你:

一、相信自己!

二、为君者言出必行,行必果!

三、一定要冷静、沉着、缜密、恒心!

朋友,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恒心!一定要坚持,这是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第一要点!那些半途而废的都是坚持不下来的!三分钟的热度是不行的!明白吗? 我原先酷爱写作,只是学历太差,一直怕自己写不了,可是我坚持写,在没事的时候就坐在办公室写,呵呵,现在我的小说有好几家出版社想和我签协议,行云之龙就是我的笔名,在主页可以搜到!

朋友,先学习后创业,我支持你!如果有创业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和我聊聊,我虽然不是很懂,但是我会努力给你解答!

祝你早日创业成功,或许我们会成为以后的创业伙伴!我的联系方式在我公司的网站上有,我叫龙行云!

现在经济危机大背景下,哪有那么多工作岗位任你选呢?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裁员啊,你先找个单位,把工作岗位先占上,先挣着工资才是真的,觉得专业不合适以后再跳槽就是了,难道为了等个合适的工作岗位在家先蹲上几年不成?你父母不唠叨你?早点自食其力才是真!你怎么知道刚开始选择的职业不适合你呢 呵呵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自己的适应能力!找工作无非就是看条件:工资高,待遇好,离家近,时间稳定,或者一个好的老板!这几样怎么也要有一条沾边的,不要再等了,祝朋友上岗成功!你怎么知道刚开始选择的职业不适合你呢

我举一些例子给你!1:择业是为了更好的去就业。

2:通过择业,可以培养自己对自己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3:既然伯乐难遇,我们就应该自己主动创造机会去寻找伯乐,择业是前提、基础,通过正确的择业,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通过择业能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4:试问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那所有工作岗位不都饱和?而且并没有择之以才,那么整个社会会怎样呢? 举例:1:近年来,学生、家长和学校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先就业后择业”就是高校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率采取的一项措施。然而,它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成效,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商榷。近日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成活率”在用人单位中只有10%。意思是说,有九成应届毕业生背叛老东家,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以致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

2:我们不能不看到,“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必然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形象。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将用人单位作为跳板,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不良现象,它必然使用人单位感到伤心和失落,产生被欺骗和被玩弄的感觉,甚至会逼迫他们采用更加强有力的自我保护手段以约束求职者。事实上有的用人单位干脆“拒用应届毕业生”。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决不是好兆头。到头来,形成恶性循环,用人单位和大学应届毕业生之间“麻秆打狼---两头怕”,不仅影响大学生的长远利益,也影响人才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

3:首先,有的学生迫于生计压力,不管是否喜欢或者是否合适,可能会选择了一个“好工作”,但这个工作可能并不适合他,但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在现在工作上干下去。比如,有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参加了县的公务员考试,最终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最后进入了县某机关部门工作。但是到机关以后,由于自己性格并不喜欢应酬,也不喜欢喝酒,但工作又要求她不得不应酬和喝酒。她感到工作就像受罪一样,但她又不能舍弃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的收入。先就业后择业的结果就可能是“干一辈子自己并不合适的工作”。其次,有的学生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在工作过程中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跳槽。在单位里边稍微遇到一点问题和困难,就跳槽。有的大学生在毕业不到一年就换了好几个工作。有一个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年内没有跳槽的毕业大约只有20%左右。有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到了一个超市作销售工作,还来觉得超市工作时间长,就跳到某企业作市场运销工作,后来又发现作市场营销工作成天在外面奔波太辛苦,就跳到某公司做办公室文员,在办公室里边有发现同事关系不太处理得好,她又想换工作,但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换什么样的工作了。可以,先就业后择业却变成了一个不断逃避现有工作的借口。不断跳槽的结果是工作始终没法稳定下来,始终处于“找工作”的状态之中。

4:郭召良博士说,没有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的“先就业后择业”结果只能是“瞎就业”。我们就业要“超越找工作”,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要有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的概念。

5:郭博士说,“先就业后择业”和“先择业后就业”形式上看来没有太差的差别,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先就业后择业”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们是在现有可供选择的情形中进行选择,他们会随波逐流,他们没有什么目标。“先择业后就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是事前确定自己的追求目标,然后选择一个合适地地方开始自己的职业,他们主动为下一次职业变动做准备,总是在自己准备好以后,变动自己的职业。

6:郭召良博士鼓励大学生说,“只要你的职业理想够高,你就不会怕起点够低。”

我总是感慨,大学培育出来的“天子骄子”的你,到底都学了些什么?连对这个问题都还感到彷徨,亏你父母养育你这么久,你知道什么叫“羞耻”吗?平时你的自命不凡、嚣张跋扈呢?怎么到了现在就怂了?后悔没有学得更多更扎实?后悔之前缺乏社会实践?一次次求职被拒自信全无被打击得体无完肤?看到别人顺利拿到offer你自惭形秽吗?

你一定很焦虑、很恐惧吧,有没有觉得自己现在像个乞丐,在乞求别人给你口饭吃啊?或者,像不像条没人要的流浪狗,只能吃些残羹冷炙,甚至是别人不要的垃圾?这一切是谁造成的?还不是因为你的愚蠢。你已经工作两年了,一直干的不开心,现在辞职待业,不太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刚毕业的大学生尚且可以姑息的话,那么作为已经踏入社会两年了的你,是不是白痴得彻底了一些?辞职后发现世道不一样了,工作难找了吧?辞职前跟老板拍桌子瞪眼的勇气去哪了?搞不清楚状况就冲动,活该你莽撞!不过你的出现还是有价值的,起码让那些毕业生们知道,不仅仅在离开校园时会遇到就业问题,即使工作两年了问题依旧。愚蠢跟年龄没什么关系。感谢你成为了有力的反面教材。非常感谢。

最后,我不知道为什么你还在看我的文字。我从一开始就在挑衅你,侮辱你,你怎么还能坚持?喜欢被我的文字践踏吗?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十八般武艺无数兵器。但是,刀枪棍棒你不学,你偏偏学“贱”;上剑中剑你不学,你偏偏学“下贱”。莫非你真的相信“人至贱则无敌”这句鬼话?那么对于你的无敌,我很无语。

言语是有力度的。你现在心情如何?在大动肝火吗?听到你愤怒的消息,让我很开心。因为我可以想象你的情绪让你体内的细胞分泌出毒素然后隐藏在你身体里。用一些词语就能达到这种“杀人于无形”的效果,令人畅快淋漓。

无论如何,你已经看到这一行了,感谢你的宽容。事实上,我知道你不会那么仇视我的。因为,如果你真的在待业中,那么上面那些尖酸刻薄的词语,一定在你的脑海里浮现过,你一定不止一次的对自己说过这些恶毒的负面言语。只是这次是由我复述出来而已。

原谅我用这么下流的手段 —— 给个巴掌,给个甜枣。其实我更喜欢香港那边直白的说辞 —— “一口砂糖一口屎”。

有时候我是个商人。在生意场上,客户是要经过挑选的。有些客户根本不会为你创造任何价值,那为什么要给他提供服务?

有时候我是个培训师。作为培训师,学员是要经过挑选的。我深刻的理解到,愚蠢的学员是不值得帮助的。因为除了耗费相当的时间、精力和苦心之外,留下的只是他的抱怨和咒骂。为什么不把心血花在更有价值的学员身上? 有时候我是个写手。当然,读者同样是经过挑选的。如果你一开始就不喜欢我的诠释方式,又何必耗费时间呢?你一定有更好的选择。好吧,我不应该如此含蓄的。我的真实想法是,愚蠢的人根本不配看我的文字。我的经历、心得只愿意跟智者分享。从一开始我就没打算迎合所有人的胃口。

所有的人都无知。所以智者和愚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智者知道自己的无知同时能坦然接受;愚蠢的人看不到自己的无知,或者看到了却极力去掩盖,仿佛自己什么都知道。多么可悲啊,愚蠢的人总是一辈子忙着向别人证明 —— 自己不是人。

相信我,我做的蠢人蠢事比你想象得多的多!蠢事做多了,才会学着聪明了起来。当一个人开始坦然承认自己的愚蠢时,就已经不再愚蠢了。因为牛逼,都是从傻逼开始的。如果现在你依旧为你的愚蠢感到自责的话,先冷静点,别着急。在没有确定方向之前不要有任何行动。别再拿“渴望独立”、“要赡养父母”、“责任”之类的屁话来为自己的鲁莽找借口了。反正你已经蠢了20多年,再多蠢些日子又如何呢?用这些时间来参与【邪恶学堂】吧,我会在这里连载,帮你走出困境。三流的培训师给答案,二流的培训师给方法,而我是一流的,我会为你引导方向。

大学生创业网讯 昨天上午的“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集体采访中,不少委员提出大学生不必全往就业的道路上挤,应当鼓励创业;然后,也有委员立即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应当“先就业再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大学毕业生年纪很轻,有的是资本去闯一下。”徐冠巨委员说,这么多大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国家就业压力非常大。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根本途径。

王健林委员认为,现在大学生出去创业少。大学生不能创业,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创业勇气,不敢去试。

不过,新东方的“掌门人”俞敏洪立即提出了不同观点。“假如我从北大一毕业出来就创业的话,我现在不知道到哪儿去了。请大家不要一毕业就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他说,从现实来看,学生创业大部分是失败的,也许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影响。

说法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

鼓励创业,但不强求

大学毕业生,到底应该先创业还是先就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认为,现在面对大学生出台了很多创业优惠政策,在学校教育中就引进创业内容和创业辅导,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总的来说是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氛围还不是很热烈,2009年江苏有45.9万应届大学生,选择去创业的只有1000人左右,比例还相当少。当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不等于每个大学生一毕业就能创业,沈健认为,不要把个别的典型现象当做普遍现象。创业需要很多条件,有内容、有项目,还要有能力和物质条件等,对大学生创业,沈健的态度是,鼓励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去创业,但不过分要求每个人都去创业

大学生留学生:先就业还是先创业

大学毕业后,究竟是先就业还是先创业?随着中国大陆的一阵“大学生创业”风潮的鼓舞,许多海外的留学生也纷纷受到鼓舞,在资金与海外阅历、背景的优势下,这些“海归族”“留洋族”在创业这个话题上似乎比传统的大学毕业生更具有先天性优势。

据中国某媒体报道,4月18日,在中国一高校举办的商界传媒企业家高校巡讲会上,与会的4名商界精英都对大学生创业态度保守,劝告大学生要认清自己、耐住寂寞,在就业阶段积累创业基础。而迈普通信执行副总裁罗鹏更加直截了当地说,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只有1%,余下的99%都得失败。(成都商报4月19日)

最近一段时间来,无论是资深的企业家还是80后年轻的一批创业成功新秀们,都似乎不约而同的对大学生毕业生创业持保守态度。此前,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指出,由于人生经验,人与人相处能力等能力的不足,大学生没有必要一毕业就创业。

媒体们喜欢捕风捉影的鼓吹那些创业成功的例子,但细数下来,从2005年到2010年这5年间,究竟数的出几个真正意义上通过白手起家、成功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典范?或许有人会立即哪那几位80后创业典范如李想,茅侃侃等人,的确在2000年初,当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正酝酿在一场IT、网络的革命性时期,不仅中国的一批80后IT精英随之孕育而生,美国的Facebook,MySpace 等等创始人也从大学校园里诞生。但这些奇迹背后的时代背景,却往往被一些鼓吹“大学生创业热”的人给“不经意”给淡化了。

也有冷静的旁观者说,大学生创业从来就没在大学生中热过——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国大学毕业生中,毕业选择创业的不到1%——所谓的“大学生创业热”,其实是政府部门和校方的一厢情愿,他们将毕业即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出口,大加“鼓励”和“引导”。查阅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就业工作文件,鼓励大学生创业都是近年来的就业工作要点之一。因此,确切地说,企业家们应该为政府部门和学校引导大学生创业“热”泼冷水。

社会的发展需要企业家、创业者,但不能盲目的鼓励甚至虚构出一幅美轮美奂的“大学毕业生创业热”的假高潮。

难道身在就业第一线的高校,都不了解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却需要企业家来泼冷水吗?并非如此,查看各高校发布的就业工作报告,往往有如下描述——“我校加大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引导,有15位同学自主创业”,广西正源电机有限公司,这15位同学相对于这所学校六七千名应届毕业生来说(本科加研究生),比例只有千分之二、三,哪有什么“创业热”可言。

但如果有人站出来指出,对于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所必须的主、客观因素还远远无法达到,那势必引来各界的抨击:鼓励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可是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工作“重点”,需要重点宣传、重点鼓励。而原因也再明显不过了: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领导层、决策者真的认为当今大学生创业会达到多大规模吗?不见得,甚至压根就没有人回去期待,但这种积极的暗示、引导和鼓励,可以很光荣的把大学生就业难的“责任”,一定程度转移到大学生自身身上。

这是个很好的逻辑关系:政府部门和学校出台了多么优惠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环境给你们创造了,毕业生们还是安于传统的就业观,墨守陈规,不敢创业,这就无怪乎就业难了!

近年来政府部门官员和高校负责人,总爱批评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对工作挑肥拣瘦,“有业不就”,这样一来,就业难的责任不就归属于大学生了吗?但有多少大学生“有业不就”呢?现实是,不少大学生甚至提出“零薪酬”求职,对于淘粪工、卖猪肉这类工作岗位,也趋之若鹜。连“打酱油”的也看不过去了。

让极少学生的创业作为解决千军万马毕业军团的“工作重点”,把极少学生、“富二代”的“有业不就”上升为普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识“不端正”,然后总结大学生就业难的“两大根本原因”? 这样的论调,正能让明眼人士叹息:政府、高校们在为学生毕业求职的问题上已经“无计可施”了。

真正问题的根源无人深究:高校育才的方式与社会、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的供需脱节无人去反省;高校大学四年的综合素质提高结果与企业选拔人才时衡量的标准究竟有多大的鸿沟无人去探讨;而集中火力在凤毛棱角的大学生创业问题上?

就真的以以大学生创业而言,若教育部门和高校真正重视大学生创业,就应该从根本上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改变当前的大学教育中对于独立思考,个性化的普遍性打压----试问,那些创业成功的80后们,放在当前中国高校教育思路中,真的会被鼓励?

重视大学生创业,如果意识只是停留在一两次讲座和政策宣传就能起到作用,那就太幼稚了。

客观上说,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率高达20%相比,我国大学生创业率极低,但是,这不是靠几张文书宣传和讲座论坛就可以提高的。如果大学生在高校、乃至整个教育体制中被“驯服”成缺乏独立思考与处世能力、抵抗压力的心理素质,就是有创业的机会也难以把握。

我国社会给民营企业留下的发展空间很是有限——统计资料显示,在上海,大学毕业生已把去国企作为就业的首选,就业的选择已是如此,遑论创业?当大学生本身能力具备,外界环境恰当,选择创业,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在630万大学生就业难的宏大背景下,讨论大学毕业是就业还是创业,“有业不就”,是否太过明显的避重就轻了?这些就算不至于为细枝末节问题,也绝对无法排到“重点”工作任务的名单上吧。政府部门、学校和社会舆论不要把大学毕业生都看作为冲动的、非理性的人——他们中可能极少数如此——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在做教育投入与回报的考量,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家庭环境的就业(或创业)机会。

大学生择业就业该有怎样的心态?听俞敏洪与大学生展开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他们或者即将毕业,正忙着找工作;或者已经毕业,就业出现了难题——今年,全国有611万大学毕业生将走向社会,经济不景气的现实,无疑使他们的就业道路出现了诸多障碍。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最近与大学生展开了一场对话,透过大学生就业、择业中的热门话题,传递着诸多人生经验,或许,这对更多大学生会有启发。

关于面试 “面试中愿意弯腰捡两张纸的细节,摆明了他的踏实认真和仔细,老板是不能不用你的”

学生:我在就业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去面试不知道如何展示自己。

俞敏洪:在面试以前接受一些面试技巧的培训,这是必要的。比如说如何面对老板,怎样做到有问必答,答得恰到好处,包括眼神脸色到底应该怎么展示。

但这只是一个表面上的东西。真正实在的内核,是把你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曾经有家大公司面试时,故意在地上放两张纸,所有的学生进去面试,都不去捡那两张纸,夸夸其谈说自己有什么才能。结果最后走进去一个学生,一句话没说,把两张纸捡起来放在总经理的桌上,然后才开始回答总经理的问题。结果总经理什么问题都没问,说“我录取的就是你”。为什么?细节!愿意弯腰捡两张纸这个细节,就摆明了他做事的踏实认真和仔细,当你的品德和特质露出来的时候,老板是不能不用你的。

学生:我相信您也面试过很多本科生,您最不满意他们哪一点?

俞敏洪:现在我们遇到的麻烦,就是年轻人心态浮躁。看了锅里的、想着碗里的,看了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我最烦听到的,就是有人来向我抱怨,说这个社会对他如此地不公平。其实人的出身由不得你自己选择,但人生的终点,是由你们自己选择的。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跑的是一辈子。所以我完全不在乎现在你钱多我钱少,你有社会地位我没有社会地位。钱和社会地位是你可以争取来的吗?福布斯榜上排着的那几百号人,我曾经查过,百分之六七十来自农村,来自身无分文的家庭。任何一个只要把社会和别人当做自己敌人、当做自己生活不幸来源的人,你的人生一辈子都不会幸福,也不会成功。任何一个认为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在社会中应该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得靠自己能力的人,才能够把事情做成功。

关于第一份工作 “只顾耕耘不问收获是做第一份工作时最重要的心态”

学生:即将毕业的一个大学生,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第一份工作的成败与否?

俞敏洪:你面对第一份工作时,就不要去想成败,而是应该去想我怎么样全力以赴地把这份工作做好。你全力以赴以后做成功了,那表明你做这件事情是合适的。如果说全力以赴以后依然做失败了,也很正常,因为你没有工作经验,也许这份工作不适合你做。只顾耕耘不回收获,是做第一份工作时最重要的心态。

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到大得到了父母较多的呵护。一旦面临找不到工作之类的考验,心里会有很多失落感。我想告诉大家几个要点:

第一,苦难让人成就自己;第二,你失去东西的同时另外一件事情一定在得到,这就是得失。所以我常常说失业能够知道生活的艰辛,失恋能够知道感情的珍贵。

其实我最担心的不是大学生的就业,而是大学生的心智和知识结构。我觉得浮躁本身不算一件坏事,为什么?因为只有一个想要往前走的国家和人,才是存在浮躁,浮躁表明我们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的国家。不浮躁死水一潭,就表明社会结构秩序已经全部完成,甚至带有某种意义上的僵化。但是大学生浮躁不是一个好事,因为大学生活这四年,大学生除了为工作做好准备,还应该得到心灵净化和心灵提升。

学生:相对于本科毕业的时候,研究生毕业时肯定对职业的期望值更高,很可能第一份工作与内心期望之间的落差很大,对于这种情况您有什么建议?

俞敏洪:我这儿每年都要面试几百个本科生,坦率地说,其中大部分人表现得“眼高手低”,恨不得上来就当总经理,恨不得上来给他的一份工作,就是全世界工资最高的。这中间有很多爱面子的成分。其实,当一个人为别人活着时,就非常麻烦了。因为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如果不坚持自己的追求,你的尊严和自尊同样得不到保证。

我在面试时,有时会试着问:“同学,你想要的工作,我这儿都没有了,但是有两个卫生间没人打扫,你愿意不愿意干?”几乎不会有学生说愿意,实际上他在拒绝扫两个卫生间的时候,丢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我让一个大学毕业生去打扫厕所,很明显是对你的考验。你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我绝对会关注你的一举一动。你的表现是不是符合那种正常的坦然接受一份工作的心态?当你真的把两个卫生间打扫得如此干净,你想我能让你一辈子打扫卫生间吗?至少我给你增加工资,我给你打扫四个卫生间;当你把四个卫生间打扫干净以后,我会考虑,是不是把所有打扫卫生间的后勤人员都给你管理,你不是很自然变成管理者了吗;当你把这些打扫卫生间的人员管理得井井有条,整个公司的环境因为你的管理变得赏心悦目,我不把你提到后勤主任这个位置上我提谁?你如果又干得非常出色的话,我不把你送到哈佛大学去读MBA我送谁去?当我把你送到哈佛大学MBA学完了,你回来你不当总裁谁当?

关于专业 “就业、职业、事业做好了,失业就永远找不到你”

学生:我本科是武汉大学国学实验班毕业,是一个非常非常冷的专业。

俞敏洪:你喜欢不喜欢你这个国学专业?

学生:我喜欢它,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非常快乐。

俞敏洪:你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学这个东西找不到工作?

学生:对,我们的硕士和博士的就业形势都不是很好,您对我们的建议是什么?您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俞敏洪:如果说实在找不到工作,你必须要有一个另外能找到工作的技能,假如说你在学国学的同时,你的英文水平很好的话就可以去当英文老师。

你现在的问题是你对国学感兴趣,但是你需要有一个养活自己的技能,大学生毕业以后首先就是要工作。我把它叫做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先就业就是赶快先找一份工作不要父母养活了。所谓的职业就是一辈子我想做的职业,当你职业做到一定程度,比如说你做了会计,最后自己出来开一个会计事务所,这就变成你的事业了。你把前面的就业、职业和事业做好了,失业就永远找不到你。

现在的大学生,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工作不对接。解决的方法呢,第一就是大学生学专业的时候,和未来工作对接要思考得更多,尽可能在未来找工作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在本科所学的专业用上。第二个情况,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各种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都在不断成长,招人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我建议,大学生有一个比较切实的心态,先找到工作再谋求发展,最后再去寻求自己的事业。

学生:我是去年毕业的学生,今年也在做传媒。很多人失业了或者说是没有找到工作会选择回学校继续读书,您觉得合适吗?

俞敏洪:这是一种逃避。已经找到了工作,在工作中有很多心得体会,未来自己喜欢这个工作,发现自己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还不够,这个时候,可以继续回去读书。大家进入社会以后一定要学会锻炼自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堆面粉放在案板上,你用手去一拍这堆面粉就散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心理承受能力,你把它加点水揉一下,你再拍就不一定散了,但是还是一堆很松软的面粉,如果说你再不断地给它加水,把它揉到最后,就变成了一个面团,你再怎么拍都不散了。你继续给它揉,它就不仅仅是一堆面团了,你即使用手给它拉,它也不断,这就变成拉面了。人的神经承受能力一定要达到这种状态,你才能去参与社会,在社会中间奋斗。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拍案而起的人,肯定是没有度量和心胸的人,找工作一次被拒绝就不找了,那你说你能找到第二个工作吗?

关于职业规划 “人生用六个字来表达,第一个叫经历,第二个叫体验,第三个叫升华”

学生:有数据显示: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没有自己准确的奋斗目标和职业规划。您是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达到事业的巅峰的?

俞敏洪: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确定自己一辈子事业的年龄是从二十岁到三十岁,所以中间可以做无数调整。我们现在很多人,为什么每天干活没劲呢?因为工作本身不是一个目标。有的人把工作本身变成了一个自己每个月能够拿点工资,每天来上八小时班,完成我的任务就算完了的一件事情。如果这样的话,你的生命也同样失去了目标。有目标就意味着我心中有一个梦想,我想去实现。

我觉得人生用六个字来表达比较恰当。第一个叫做经历,第二个叫做体验,第三个叫做升华。一辈子有很多不同的活法,你可以很懒散地过一辈子,什么也不做地活下去,也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你可以一辈子待在一个城市里,也可以一辈子走遍全世界。所有这一切的决定,全是来自于你自己的这颗心。因为人是随着心来动的,你心想走到哪里,你人就可以走到哪里。

大多数人一辈子只生活在一个地方,生活在一种习惯中间,生活在一种思想的禁锢之下,而没有任何创新,没有任何创意,没有任何激发自己生命的那种动感和令自己感动的生活状态。其实仔细想想,你找不到工作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你的生命得到了甜酸苦辣的体验。未来你找到一份工作的时候,你知道这份工作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多么值得你去珍惜。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种心态,你找得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我去年夏天毕业时,选择了一家电视制作公司,这个工作不是待遇最好的,但的确是我当时最喜欢的。但是这份工作我只做了四个月,就跳槽去了另外一家公司,这是一个比较著名的韩国企业,他们当时给的职位、待遇更好,所以我受到了诱惑,可是去了之后我发现,我完全不能胜任市场部经理这个工作,最后辞职了。

俞敏洪:你是否问过自己,你到底喜欢做什么?当然第二份工作作为一种尝试,虽然最后你发现不适合,但其实是一种收获。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她本来是商学院毕业的,也能找到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她偏偏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特别感兴趣,所以她就申请去为天津电视台制作组的人拎包,扛机器,帮着收拾东西,而且没有工资。她的工作心态非常好也非常努力。一年后,大家觉得这小姑娘不错,就开始给她开工资了。后来又发现这个小姑娘说话也挺到位,所以就在小的新闻节目采访时候让她出镜,后来她就变成了天津电视台很好的节目主持人之一。

当你决定了一辈子干什么以后,你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就不要随便地换。你可以像一条河流一样越流越宽阔,但是千万不要再想去变成另外一条河流或者变成一座高山。有了这样的一个目标以后,你生命就不会摇晃,这样你才能够做成事情。伟大与平凡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一个平凡的人每天过着琐碎的生活,但是他把琐碎堆砌出来,还是一堆琐碎的生命。所谓伟大的人,是把一堆琐碎的事情,通过一个伟大的目标,每天积累起来以后,变成一个伟大的事业。

相关链接 俞敏洪感言

●每一位同学在大学的时候要做的四件事情:

第一就是一定要学到很必要的知识;第二要学会交到很好的朋友;第三如果有可能的话,体验一下爱情;第四要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摔倒了十次就再也不愿爬起来,他就永远是失败,但是他哪怕是摔倒了一万次,他一万零一次继续站起来,往前走实在站不起来了,我爬也要爬着往前走,这就叫成功。

●这个世界上失去什么东西都不可怕,惟一可怕的是失去你的心,失去你的勇气,只要你坚韧不拔地奋斗,只要你眼睛看向未来,生命就永远属于你,生命的辉煌也一定永远属于你。

●凡是想要一下子把一件事情干成的人,就算他干成这件事情他也没有基础,因为这等于是沙滩上造房子,最后一定会倒塌。只有慢慢地一步一步把事情干成,每一步都给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交代,再重新向未来更高去走一步的人,他才能够把事情真正地做成功。

上一篇:电子商务中专自我鉴定下一篇:十佳学生会科技部评比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