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工学结合中的应用

2024-06-0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工学结合中的应用(精选14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工学结合中的应用 第1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工学结合中的应用

摘要: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客服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9-0000-02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

1.可使学生将理论学习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调动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2.可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学校中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对在校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可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企业文化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的重要性,为将来毕业更快融入社会奠定基础;4.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企业的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为自己人生定位提供依据;5.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贫穷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6.可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稳重;7.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在毕业时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我院积极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海西经济发展的区域规划纲要,在制定开设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行业和区域优势,对高职课程的开设时经过企业走访、问卷调研,成立专家委员会讨论,共同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并且与校企合作企业一起共同编写适合我院高职学生的高职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故障诊断及服务教程》。

基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我院与萤火虫电脑服务全国连锁机构于2008年正式合作、产教结合,产教结合的根本目的是人才培养,生产是基础,但必须服务于教学,为了能够更好实施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实施,我院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合作:

一、“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理论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导向,大一下学期就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按照理论和实践5:5的比例实施教学,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由于目前企业的技术要普遍超前学校的教学内容,而且更具有针对性,所以相关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来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比如学习电脑选购时,我们将会组织学生去电子城进行实际选购和更具不同用途进行配置电脑。这样既对理论知识的强化,又对新的技术和配件功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颇为感兴趣。同时在本学期末最后二周进行集中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校企合作实训室实训,在该实训室具有模拟萤火虫电脑服务机构的环境氛围,让学生能够模拟企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比如模拟萤火虫电脑客服服务,从顾客打电话咨询电脑故障,到检测维修,填写故障检测单,维护日期和人员等完全按照企业的操作流程进行。这样使学生对处理问题具有流程规范的操作,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产教互补

每个学期我们学院都会安排学校的专业教师与企业相关骨干培训人员交流,举行座谈会,类似教学部门的教研会,共同讨论怎么去衔接产教的工作。要认真考虑:学生到企业后能为企业做些什么?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要做哪些准备?尤其是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踏实的工作态度、高昂的工作热情,树立劳动观念、组织纪律观念,以便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从人校教育到最后学生顶岗实习之前,院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并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满意、学生收益,这种合作才能够长久。根据企业的要求,一方面学院选派专业教师在寒、暑假深入到企业,了解有关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知识技能,从而有力的加强了自身实践性教学的环节,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学习型”、“技能型”的双师教师;另一方面,在讲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时,我院经常聘请萤火虫电脑服务机构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行业骨干对学生行业知识前沿、专业领域进行专题讲座,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丰富了课外知识。

三、深入合作

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者在大三下学期顶岗实习阶段在萤火虫电脑服务机构、DELL等企业进行真实的实践操作,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的一定的基础和企业技术人员专门的授课,相比其他没有进行校企合作的学生来说,能够比较快的适应企业真实的操作流程和上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与客户打交道。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既需要一批有一定基础又能够在比较短时间内学会操作流程完成任务的技术人员。在顶岗实习期间多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学习及工作心得,总结实习心得,写出实习报告。通过学习、交流、讨论发现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计划。对于学校来说既可以让学生在企业环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又可以提高我们就业率;对于企业来说,一个企业的发展和成长需要很多技术人员的装大,而我们为他们输送了一批批能够快速上手的员工,从而节省了培养人员的成本。正是这种双赢机制,让我们的校企合作能够保持长久。

总之,我院不仅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还在其他各专业领域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合作,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充分利用社会、企业合作的丰富资源,把“课堂教学与技能实习”有机结合,缩短了学生到企业的适应期,基本实现了学生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工学结合中的应用 第2篇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职业中专 张小龙

摘要: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由于职专学生素质一般不是很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处在较低层次,学习积极性不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缺乏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改革现行教学方法,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项目教学法十分必要。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计算机组装 课程教学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被看作是培养一般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教育,但在今天这一历史条件下,她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职业教育提供给劳动者的不仅是从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生存、发展和创新的道路。在以能力本位作为培养目标的大趋势下,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实行一系列改革创新,项目教学法无疑是一种成功的做法。

一、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 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能够理解和把握课

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在教学中用好此方法,可以达到教与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意义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均强的学科,它是各类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外观、性能指标、最新技术、选购策略;组装计算机的步骤;系统设臵和操作系统的安装;系统的优化和计算机的日常维护;计算机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等,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由于该课程的内容与学生购买、使用、维护自己的计算机以及毕业后的就业息息相关,深受学生的重视和喜爱。

目前,我校的计算机应用已把《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但长期以来,原有《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式下职业教育突出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为此,我们积极探讨与实践,一步步探索到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是确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当积极探索、总结并提高。

三、计算机及应用专业项目教学法初探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笔

者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一)优化组合,分组学习。项目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分组合作完成:对于一些知识面小、处理简单的项目,由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对于知识面广、难度比较大的项目,以分组合作完成比较适合。本课程一方面由于绝大部分项目的实施知识面都相对较广,而且难度较大,单独实施成功的可能性较少,而且在实践时对设备的损耗也会增加。另一方面也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不能做到一人一套独立完整的工作台,所以本课程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采用了分组教学。

笔者将每班4名学生编为一组,共分为10个组。在编组时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男女生的搭配,相对而言,在动手能力方面男生优于女生,这样可以让男生在操作方面给女生以适当的指导;在耐心细致方面女生优于男生,实践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设备的人为损耗。二是优等生、困难生的合理安排,为了考虑学生的全体发展,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每组至少编进一个优等生、一个困难生,这样可以起到相互帮教工作,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一定的指导能力。

(二)布臵项目,任务驱动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以小组为单位,布臵项目,让学生在项目的任务驱动下积极学习,提高学生效率。

在前期介绍计算机单个部件时,教师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以小组为单位,布臵项目让学生通过杂志、报刊、网络收集相关的资料,具体分工由小组长分配,调查后,小组根据所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任课教师。任课老师对各份调查报告进行认真考核,评定等级,进行奖惩。

(三)模拟情境,理论联系实践

本课程的能力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技能,重点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组装、调试及日常维护、维修以及常见工具软件的使用。

理论教学如果与实践相分离,那么理论教学将失去意义,如果实践不以理论为指导,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工厂流水线上的机械工而已。所以,本课程在实施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单独讲解微机各部件时,教师配合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得到较好的感性认识。然后安排好实践课,及时地将理论知识与感性认识应用于实践操作,在实验课上同样还是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组长负责制,对每个工作台设备的完整性、同学的安全操作进行负责,要求组内各成员发扬合作精神,以讨论、合作、交流、共同提高为目的进行有效实践练习。同时教师注意做好个别的指导工作和整体的方向把握。本课程操作技能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微机的组成知识外,还要使学生掌握微机一般故障的维修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故意布臵故障,即故障情境模拟,让学生在项目的实践开展中取

得维修经验,这样既可以顾全全体学生,又照顾到了部分学生的特长发展。另外,本课程还要学生掌握微机的CMOS设臵、操作系统的安装、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如 FDISK、GHOST等,这些操作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但如果不实验,学生将无从获得实践操作能力,而这些方面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也采用情境模拟———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工具软件演示版,既解决了学生的技能训练问题,又避免了对资料的破坏性。

(四)多渠道学习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更新速度快,教材介绍的内容往往要比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有所滞后。这是不可避免的。为解决这一问题,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设臵了很多市场调查分析的项目。我们让学生通过相关的杂志、报刊、互联网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然后进行分析整理,写出调查报告。

四、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项目的确立,是项目教学法成败的关键点。项目的确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项目的实用性。项目的确立应以增强学生技能的实用性为目的,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应加强项目和市场、行业的需要的衔接,并根据市场和行业的需要及时调整。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一是“请进来”,将行业上的工程师或者高级技师请入校园,根据行业需求,确定项目;二是“送出去”,定期分批将学校教

师送入行业进行培训或者考察,以使教师能根据行业需求确定或者调整项目。

3、项目的难易度应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当。过难的项目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过简单的项目会让学生没有新鲜感,没有挑战性,从而使学生没有成就感,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4、项目的确立应注意涵盖的知识点的全面性及系统性,注重项目间的知识点的联系及揉合。

(三)项目教学法中教学评价。

1、在项目教学法中,应采用老师评价、小组同学互评和学生自评三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结合我校学分制,在项目实施后,换算相应学分。

2、在项目教学法中,引入技能鉴定机制。根据不同的项目,参加劳动部组织的相关项目的技能鉴定,或者引入国际、国内普遍认可的行业认证,使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徐涵 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 职教论坛,2007 年第 6 期

[2]吴文伶 项目教学中规则与秩序探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工学结合中的应用 第3篇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个性化游戏学习考核软件将理论、实践、培训、考核形成一体化教学考核系统, 以满足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考核要求。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上机操作的教学模式以及单纯的计算机组装实训相结合, 满足理论实践、升学考试及培训等要求。

1 系统设计的内容及目标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个性化游戏学习考核软件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从教与学的需求出发, 设计了根据课程的知识点将理论学习、虚拟实践模块、课程网络平台、作业及考核平台等教学全过程的课程教学系统。该系统具有如下特色:整个软件采用“WWWH”教学模式, 即WHAT—“教什么” (教师) , “学什么” (学生) ;WHERE—“在哪教” (教师) , “在哪学” (学生) ;WHO—“谁来教” (教师) , “跟谁学” (学生) ;HOW—“怎么教” (教师) , “怎么学” (学生) 。整个软件由Java设计作为系统平台, 将课程理论按知识点通过Flash形式进行理论学习, 在每个课程小节都有动画练习, 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完成“WHAT”模式;“WHERE”模块采用Java编程软件通过游戏对形式对部件的采购、安装与维护进行实践练习完成虚拟实践模块;“WHO”模块采用PHP语言形成网上教学平台, 其教学界面大致为“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软件”等;“HOW”模块采用PHP、SQL等语言形成交流交互方面, 集成了BBS非实时交互系统和“网梯”交互系统以及SQL的数据库素材处理系统, 建立有针对性的答疑辅导库, 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该知识点的重难点问题。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对素材的收集单一以及处理问题能力差的情况进行了很好的解决, 为专升本及企业培训打下坚实基础。

2 系统开发平台和工具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个性化游戏学习考核软件系统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协作学习”, 因此, 系统选用Java语言作为系统编程平台及“WHERE”模块游戏设计, 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服务器, PHP技术作为“WHO”及“HOW”模块网页开发工具。Flash技术作为“WHAT”模块开发程序。

3 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个性化游戏学习考核软件系统主要分为四大框架, 由“WHAT”、“WHERE”、“WHO”、“HOW”四个模块组成。“WHAT”模块主要完成课程基础知识对学习;“WHERE”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完成实践课程的学习及训练;“WHO”主要对课程的介绍、大纲、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HOW”模块由测试、答疑、作业、题库组成课程学习测试模块。

4 系统详细设计

4.1“WHAT”模块子系统其实是一个小型的教学管理平台, 完成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价的功能。

该模块主要划分为下面两个子模块:

(1) 基础课程子模块:由主板、CPU、内存、软驱、硬盘、光驱、可移动存储器、显示器、显卡、微机电源、声卡、鼠标、键盘、扫描仪、打印机及接口知识课程组成。对教学资源库进行学习, 主讲教师可以添加、修改、删除课程资源。

(2) 课节练习子模块:由每个知识点形成课节练习, 以Flash动画的形式进行练习训练, 主要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通过收取学生做得答案, 然后与相应的题目的答案进行比对, 最后进行统分。

4.2“WHERE”模块子系统用Java语言编程的二维游戏实现, 分为部件的采购、安装与维护三个子模块, 完成微机组装与维护知识应用能力;微机硬件的组装能力;系统BIOS的设置能力;硬盘分区和格式化能力;Windows系统的安装与使用能力;计算机常见软硬件故障处理能力;数据恢复及备份能力。

该模块主要划分为下面三个子模块: (1) 部件采购子模块功能:由学生进入沈阳三好街电脑城, 通过选择不同的商城及商家进行简单的询价及设备部件、工具的采购, 买错设备工具或部件扣分; (2) 安装部件子模块功能:则实现按照学生采购的设备部件进行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错误扣分; (3) 设备维护子模块:功能则实现对设定对常规问题进行维护。

4.3“WHO”模块子系统采用PHP语言形成网上教学平台, 分为课程标准与要求、教师信息、教学指导、学习参考等四个子模块。

(1) 课程标准与要求子模块:提供课程培养目标、标准与内涵、教学要求三部分。 (2) 教师信息子模块:提供教师信息。 (3) 教学指导子模块:提供授课计划、教案、电子课件、教学视频四部分。 (4) 学习参考子模块:提供教材、讲义、教学软件三个部分。

4.4“HOW”模块子系统分包含五个模块:

(1) 题库生成子模块:提供教师定义测试题型、题量、题分; (2) 测试发布子模块:提供学生练习机测试的题库, 随题库一起提供给学生; (3) 测试及分析子模块。提供学生网络测试、检查测试正确答案、上报成绩使用; (4) 计分子模块:供教师汇集、统计学生测试成绩并打印。 (5) 学习指导平台子模块:提供、学习动态、互动平台三部分。

5 结论

基于工学结合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个性化游戏学习考核软件系统为学生精心设计了一款教学平台, 提供大量辅导材料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 开发想象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实现理论、实践、培训、考核形成一体化教学考核系统, 以满足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考核要求。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与之相适应的资源建设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 优秀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人员已是各个企业必不可少的工作人员, 而且也是构建整个网络平台的最好基础保障。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考核一体化平台,Java

参考文献

[1]龚明德.最新电脑配置与故障检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刘小伟.最新电脑装机与调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工学结合中的应用 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客服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

1.可使学生将理论学习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调动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2.可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学校中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对在校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可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企业文化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的重要性,为将来毕业更快融入社会奠定基础;4.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企业的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为自己人生定位提供依据;5.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贫穷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6.可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稳重;7.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選择,使他们在毕业时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我院积极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海西经济发展的区域规划纲要,在制定开设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行业和区域优势,对高职课程的开设时经过企业走访、问卷调研,成立专家委员会讨论,共同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并且与校企合作企业一起共同编写适合我院高职学生的高职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故障诊断及服务教程》。

基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我院与萤火虫电脑服务全国连锁机构于2008年正式合作、产教结合,产教结合的根本目的是人才培养,生产是基础,但必须服务于教学,为了能够更好实施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实施,我院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合作:

一、“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理论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导向,大一下学期就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按照理论和实践5:5的比例实施教学,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由于目前企业的技术要普遍超前学校的教学内容,而且更具有针对性,所以相关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来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比如学习电脑选购时,我们将会组织学生去电子城进行实际选购和更具不同用途进行配置电脑。这样既对理论知识的强化,又对新的技术和配件功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颇为感兴趣。同时在本学期末最后二周进行集中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校企合作实训室实训,在该实训室具有模拟萤火虫电脑服务机构的环境氛围,让学生能够模拟企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比如模拟萤火虫电脑客服服务,从顾客打电话咨询电脑故障,到检测维修,填写故障检测单,维护日期和人员等完全按照企业的操作流程进行。这样使学生对处理问题具有流程规范的操作,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产教互补

每个学期我们学院都会安排学校的专业教师与企业相关骨干培训人员交流,举行座谈会,类似教学部门的教研会,共同讨论怎么去衔接产教的工作。要认真考虑:学生到企业后能为企业做些什么?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要做哪些准备?尤其是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踏实的工作态度、高昂的工作热情,树立劳动观念、组织纪律观念,以便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从人校教育到最后学生顶岗实习之前,院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并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满意、学生收益,这种合作才能够长久。根据企业的要求,一方面学院选派专业教师在寒、暑假深入到企业,了解有关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知识技能,从而有力的加强了自身实践性教学的环节,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学习型”、“技能型”的双师教师;另一方面,在讲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时,我院经常聘请萤火虫电脑服务机构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行业骨干对学生行业知识前沿、专业领域进行专题讲座,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丰富了课外知识。

三、深入合作

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者在大三下学期顶岗实习阶段在萤火虫电脑服务机构、DELL等企业进行真实的实践操作,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的一定的基础和企业技术人员专门的授课,相比其他没有进行校企合作的学生来说,能够比较快的适应企业真实的操作流程和上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与客户打交道。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既需要一批有一定基础又能够在比较短时间内学会操作流程完成任务的技术人员。在顶岗实习期间多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学习及工作心得,总结实习心得,写出实习报告。通过学习、交流、讨论发现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计划。对于学校来说既可以让学生在企业环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又可以提高我们就业率;对于企业来说,一个企业的发展和成长需要很多技术人员的装大,而我们为他们输送了一批批能够快速上手的员工,从而节省了培养人员的成本。正是这种双赢机制,让我们的校企合作能够保持长久。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总结 第5篇

教这门课程首先要使学生知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重要性,这门课程是中职生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现在的计算机越来越普及,无论是从事软件维护、计算机维修,还是网络管理,就算是为了自己以后能够买一台电脑,选购不会上当受骗,自己能够安装和维护,也要悉心学习。

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学好首先就要教育学生要有学习的韧性,不怕吃苦不怕累,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联系到实践,再把实践运用到实际。

在教学上,身为教者,首先要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交互性强、操作性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并茂、视频动画以直观教学,在网上下载最新硬件图片以及购买参数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室形象直观的传递计算机硬件信息,细致的讲解,一步一个脚印,融会贯通的讲好每一个知识点,用学生最常接触的手机、MP3、MP4等常见设施为例子,讲解存储卡,讲解光驱,用电视显像管成像原理讲解显示器等等,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兴趣。其次,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我们的教材相对比较滞后,因此身为教者我必须及时补充更新,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适合现实需要的计算机发展人才。再者,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在专门的计算机实训室里,一节理论课一节实践,理论课上讲的内容要联系到实践,通过大量的实践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软件的安装与维护,培养和锻炼学生要敢动手、勤动手,为最终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维修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做好考核,增强教学目标的实行。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工学结合中的应用 第6篇

基于工学结合的《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

文章介绍了基于工学结合的.<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从课程能力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能力训练项目三个方面详细地描述了该课程的整体设计,并以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为例阐述了单元设计方法.

作 者:但唐仁 张建辉 丁永宁  作者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29 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工学结合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   课程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反思 第7篇

雷州市职业中学

陈南翰

一个学期结束了,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相关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本学期我担任计算机1401、1403、1404班的电脑组装与维护的课程教学工作,怎样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经历了一个学期的磨合,对学生状况基本了解,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能力不强,自信心不足,可以说极少数学生能迅速掌握所学内容,三分之一的学生老师可以牵着鼻子读书,三分之一的学生什么兴趣都没有,只喜欢上网,还有两三个学生智力欠缺跟不上来。学生的多样性,对自己是一个挑战,所以自己精心备课,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多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多和学生交流谈心,因材施教;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小组法、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法、以少带多以点带面的“小老师”法等;如针对实习工场没有辅助指导老师的情况下,我采用两步教学法,先组织曾仁飞、周雄敏、黄梁静、周翠连、周学良、陈保学等同学先进行操作,等教会他们后,再对其他同学进行分组,把上述同学分到各个小组,由他们充当小老师指导学生,老师只负责巡回指导,这样老师的负担减轻了,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锻炼了一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举多得。在讲述电脑开机故障时,讲完基本知识后,我迅速组织学生进行实训,将学生分成两批,第一批学生负责设置还原故障,第二批学生负责分析和排除故障,然后是第二批学生设置故障,第一批学生分析和排除故障,抓住学生的好胜和给他人设置障碍的心理,促进了他们的全面提高。电脑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动手实践性强,平时学校办公室、机房的电脑出现故障,总是尽可能安排学生去进行维护,如团委办公室的电脑出现了故障,我安排了周学良同学对电脑进行检修,对其中出现的问题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示,让他逐步摸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有了成就感。总之,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必须绞尽脑汁,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工学结合中的应用 第8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实验课要占到总课程的50%以上。需要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组装与调试,操作系统及各类软件的安装、维护与使用,对计算机常见的故障进行判断和处理。具体的实践操作项目有CMOS设置、硬盘分区与格式化、操作系统安装、驱动程序的安装和更新、系统备份及恢复等内容。然而这些操作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如果操作不当,会严重影响机房的正常使用。

经过实践摸索,使用虚拟机技术既可以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要求又有很强的演示教学能力,而且安全,易于管理,对硬件无影响,能充分化解实践操作、机房管理和教学演示需求三者之间的矛盾[1,2,3]。

2 组装与维护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对实验环境的要求相当高,因为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强调,设置此课程的学校一般都要求有独立的拆装实验室,通过对物理机器的操作来掌握相关知识点。然而很多学校都无法真正满足这些需求,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所用设备基本上都是破旧淘汰的计算机,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2)学生人数众多,无法满足1人/台的标准。

3)这些机器的故障率非常高,对实验造成非常大的干扰。

4)机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有读盘失败等现象,导致实验无法顺利开展。

5)实验过程漫长,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实验内容,效率非常低。

6)教师演示非常困难,很多学生无法看到操作过程。

其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计算机硬件更新速度快,学校投入成本太高,如果想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需要配备1台/学生数量的计算机进行实验,并且必须保持周期性的更新。学校只有通过大投入来满足这些要求,然后,几乎没有学校会在这类实验室投入大量建设资金,所以,实验室一般无法及时更换设备,实验所用设备基本上都是破旧淘汰的计算机。

2)教师往往通过现场演示来进行现场讲解,但此类操作无法通过像电子教室等软件来进行屏幕广播来辐射教学,不具备多媒体教学示范功能,学生只能通过围观来学习。

3)对于没有专业拆装实验室的学校来说,通过普通机房来开展实验教学,因为普通教学机房的特殊性(安装了硬盘保护卡等),针对CMOS设置、系统安装等底层的操作实验无法有效开展,而且会严重影响机房的管理秩序,造成教学事故[1,2,4,6]。

3 虚拟机的介绍和相关特点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是指通过软件来模拟出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通过该软件能虚拟出一台或多台具有CPU、内存、硬盘、网卡、声卡等硬件的虚拟计算机,其本质上是对计算机的模拟仿真。在虚拟机上,可以安装操作系统,并在安装好的操作系统上安装应用软件,就象使用物理计算机一样来操作使用虚拟机[2]。虚拟机和物理计算机的关系图如图1。

《计算机拆装与维护》课程用虚拟机的特点归纳如下:

1)虚拟机利用软件来模拟完整计算机应用系统,在不需要添加硬件的前提下就可实现各种功能,可以节约实验用硬件投入,经济性突出。

2)虚拟机系统与物理主机系统完全分离,而且可以安装多个系统,即使某个系统出现故障,也不会对其它虚拟系统和物理主机系统造成影响,易于维护。

3)充分挖掘物理主机的计算性能,扩充物理主机的使用功能,能完成甚至超过物理主机所能承担的实验项目,而且效果与物理主机完全一样,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4)在实际教学示范中,易于通过投影机或者电子教室软件等进行全面演示,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整个操作过程,效果明显。

5)随着当前的计算机性能的不断强大,虚拟机在模拟安装各操作系统或者软件的过程时间在不断缩短,因为其运算性能跟物理主机是相吻合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效率,节省更多的安装时间。

6)有些在多台计算机上才能完成的实验,通过虚拟机模拟出不同的系统环境后,就可以在本机上进行实验,把实验的复杂性降低,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7)虚拟机环境下,支持使用映像文件(ISO文件)即虚拟光驱设备,相对使用物理光驱的方式来说,完全杜绝了读盘失败而导致无法实验的情况,而且大大提高了实验的速度和效率[2,6,7,8,9]。

4 虚拟机在该课程中的应用举例

4.1 CMOS的设置

真实环境下的CMOS设置无法通过电子教室等软件来演示,而且,这种设置不但对于机房管理会造成影响,如果设置不当,更会对机器本身造成损坏。在虚拟机环境下可以多次进行操作,不会造成任何问题,在熟练掌握后,学生可以在真实环境下进行操作。实现准备好安装光盘或者相关系统的映像文件,在开机后,迅速进入虚拟机环境(Ctrl+G)或者点击鼠标进入,然后迅速按下F2键,就可以顺利进入BIOS设置界面了。如果无法及时进入,可以使用VMware提供的“启动到BIOS设置”功能来实现,具体如图2。

4.2 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硬盘分区与格式化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操作会破坏硬盘中的数据,影响机房的管理。但是,机房的电脑一般都是通过硬盘保护卡进行管理,学生在重启后就无法看到实验的结果。

虚拟机可以模拟物理机无差别化实现分区和格式化的操作,学生可以通过物理或者虚拟启动光盘或媒介进入到DOS系统,利用fdish命令和format程序完成传统的分区和和格式化操作,也可以通过PQ、DM或者其它分区格式化工具来进行反复练习。

4.3 操作系统安装

操作系统的安装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核心内容,在虚拟机下,学生可以方便的通过物理光驱读取光盘或者加载ISO镜像文件的方式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安装过程与普通计算机的安装过程完全一致。

在设置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虚拟机加载ISO镜像文件的功能,实现在学生机上放置Windows XP,Windows 2003,Windows7,Lnuix等不同类型或版本的操作系统映像文件,让学生设置多个系统进行安装练习,并且,通过电子教室软件,学生可以边看教师演示边同步操作,教学效果突出。

4.4 软件的安装与应用

常用软件安装和设置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有些软件需要重启系统才能使用,如杀毒软件、系统优化设置等,由于机房机器安装了硬盘保护,重启后数据进行了还原,导致无法完成该部分的操作练习,并且软件在安装过程中也会产生垃圾信息,影响机房机器的使用和管理。

通过虚拟机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机下任意安装软件或重启,不必担心对宿主计算机系统有破坏,而且整个安装过程和真机完全一致。

4.5 Ghost镜像软件的使用

Ghost镜像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安装及维护中常用的一个工具软件,通过Ghost软件对系统或分区或硬盘进行备份和还原,也可以完成对硬盘进行瞬间分区,是操作员必须掌握的方法和工具。Ghost软件功能虽然强大,但是操作步骤比较多,且操作危险性很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数据毁坏。在虚拟机中可反复练习操作而不必担心影响宿主计算机的系统,学生可练习操作系统备份及还原,磁盘备份、硬盘对刻以及网络克隆。

4.6 网络组建及设置

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和发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课程中也适当地加入了网络组建和设置的内容,虚拟机通过创建多台客户机来创建简单的局域网络,学习掌握简单局域网的联网设置及操作。也可以在其基础上扩展设置Windows或Linux系统的网页或者其它服务器,模拟企业局域网应用环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这在传统机房中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才可以实现,使用虚拟机轻松即可实现,且无成本,易管理[1,2,7,8,9,10]。

5 虚拟机在该课程应用中的缺陷

虽然虚拟机技术的引入弥补了该课程很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1)虚拟机对于硬件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于内存的容量要求非常大,这个对机房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虚拟机对机房的管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机房的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在进行驱动程序安装更新的实验中,虚拟机下无法很好地模拟物理真机完成驱动的安装,与真实过程相差较大,效果非常差。

4)虽然也有CMOS过程的设置,但是其设置内容相对较少,无法深入细致开展该实验[3,4,5]。

6 结束语

在硬件性能高速发展的今天,虚拟机也因此得到了施展身手的机会,除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外,像计算机网络,Linux等操作系统的课程都可以在虚拟机上得到广泛的设计和应用,增大了机房的利用率,弥补了开展实验困难的缺陷,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途径。

参考文献

[1]丁永贤.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0(7):7457-7458.

[2]杨青,梁一志.虚拟机及其在计算机实验管理与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3):123-125.

[3]欧阳星明,姚小龙,谢欣荣.网络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4,30(2):185-186.

[4]王春海.虚拟机配置与应用完全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4-62.

[5]汪诗林,吴泉源.开展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和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0(2):33-39.

[6]李树广.计算机网络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99-111.

[7]张新有.网络工程技术与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36-151.

[8]兰少华,杨余旺,吕建勇.TCP/IP网络与协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9-61.

[9]陆魁军.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46-230.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工学结合中的应用 第9篇

【关键词】技工教育;工学一体化;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组装、系统设置、软件安装、测试、维护及系统优化、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的职业能力,从而达到国家“微型计算机安装与调试维修工”高级工职业资格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特点决定其适合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是分开的,容易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而工学一体化是把“学习”和“做工”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做学教”,很好的把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融合在一起。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并没有和最新生产技术接轨;课程体系的设计也很少真正和行业需求对接;而工学一体化,是一种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模式,重视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更适合工厂和行业的实际需求。

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学一体化教学平台的搭建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学一体化的实施需要一个专业的平台,这个平台主要由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两大块构成。

在硬件方面,首先要给学生打造一个工学一体化教室,这个教室即是学习理论的教室,又是学习操作技能的实验室,更是实践锻炼的生产车间。这个教室也就是工作室、车间、厂房,它除了需要一些传统的教学设备,还需要专业生产设备,真正可以实现生产投入的设备。这个教室既在教学,也在生产,真正使学习和工作相融合,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

软件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师资队伍。首先,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授课老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熟练的操作能力,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行业工作经验。其次,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教材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设计也是尤为重要。在工学一体化模式下,教学的开展必须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模式;所以在设计课程体系的时候应该坚持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开发、以课程模块确定课程设置,以岗位技能确定培养方案,使理论、实践、生产相互融合。

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实施

1.教学目标的定位

国务院在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以此培养目标为指导的技校教学目标必然要求培养大量具有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生产、服务、经营等专门技能人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的学生,要达到国家“微型计算机安装与调试维修工”高级工职业资格能力,必须具备计算机组装、系统设置、软件安装、测试、维护及系统优化、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等职业能力。计算机设备的更新日新月异,为了学生真正适应社会、行业的需求,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能力分析变得至关重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学一体化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与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相结合,需要定期邀请行业的专家对授课过程进行把脉,实现教学目标与不断更新的行业需求相对接。

2.教学方案的设计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使工学一体化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最佳效果,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其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是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工作项目设计、评价方案设计。工学一体化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工作生产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根据学生未来的岗位工作过程,制订相符的工作项目,是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确定了工作项目后,就是围绕项目,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创建教学情境;把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等化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的内容就是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最终达到学习和工作一体化。

3.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形式单调理论讲授和较为简单的操作演示,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单方面输出信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免受到影响。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独立自主的完成工作任务;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则负责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引导。学生独立设计解决方案、自主选择工作方法。

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学一体化工作任务的制订

1.教学过程采用工作任务的模式

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程结构,它的过程特点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并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模式是任务驱动法的深化和发展。为了教学内容真正与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对接,就要从实际工作领域中提炼一定数量的典型工作任务,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内容等效为微型计算机安装与调试维修工典型工作任务。

2.工作任务模式的优点

(下转第3页)

(上接第2页)

利用典型工作任务来实施教学任务,具有多方面的优点:1.以工作任务的模式实施教学,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2.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生可以独立自主的设计工作实施方案,自主选择劳动工具、工作方法;3.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在工学一体化的模式下,学生在贴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情境中进行作业,让学生更实质的接触到行业工作环境,提升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提升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典型工作任务实例分析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工学一体化工作任务是提炼自微型计算机安装与调试维修工的日常典型工作。下面以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作实例说明。

典型工作任务:台式计算机组装。

(1)工作情境描述:一位顾客来到XX电脑公司商务部,提出要组装一批计算机,要求价格在5500以内,由于本批计算机将应用于图片处理,故要求尽可能的提高显示质量和图片处理能力,同时确保整体性能。接到商务部分配的任务后,要求工程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样机的配置方案和样机的组装,以给客户展示。

(2)知识要求:①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②熟悉流行的计算机组件的价格和性能。

(3)职业能力:①查阅技术说明书,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并安装操作系统,②熟练使用工具软件对硬件进行测试,③能与客户沟通,根据客户需求列出配置单。

(4)任务完成过程:每4名学生组成一个工作小组,根据客户需求,各小组讨论得出配置方案并派代表演示他们的配置方案。确定好配置方案后,各小组自行选择工具、计算机组件,完成计算机的组装。最后,在组装好的计算机上安装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上台展示任务成果。

(5)相互评价及教师点评。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比,采用工作任务的模式,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改变了以往学生对微机组件功能和参数死记硬背的局面;学生自主设计配置清单,更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整个过程也更好的锻炼到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构建科学的考评评价体系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二是理论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因此,工学一体化的考评评价体系,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多元性的评价模式;应该以语言或文字描述评价结论,而不是以分数衡量;学生在设计好的情境自主地完成指定任务后,对彼此知识、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最后,老师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性点评。

五、结束语

虽然,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施任重道远,但是它符合时代的需求,是技工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让我们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龚少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报.2011(06)

[2]睢雪亮.浅谈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J].职业·中旬.2012(02)

[3]邵静.高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5)

[4]葛长兴.浅谈中职院校计算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2):117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2 第10篇

【周序】:第4周 【课

题】:计算机的系统总线、软件系统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了解系统总线的概念。

2、了解微机软件系统的构成

 思想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上堂课所学习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对计算机系统有个较全面的了解。

 能力目标: 了解评价微机性能的主要指标。

【教学重点】: 计算机软件系统 【教学难点】: 计算机工作原理概述 【课

时】: 1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

前面的课程我们介绍了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功能部件,而各部件之间是如何快速地进行通信的呢?这将是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之一。

一、微型计算机中的信息通道——系统总线

系统总线是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根据传送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每组总线都由多根线组成。

1.数据总线DB(Data Bus)

数据总线用于CPU与主存储器、CPU与I/O接口之间传送数据。2.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

地址总线用于CPU访问主存储器或外部设备时传送相关的地址。3.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

控制总线用于传送CPU对主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

二、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A.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设计者或厂商提供的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软件,通常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种服务程序及网络系统等。

1.操作系统 2.计算机语言

3.语言处理(翻译)程序 4.常用服务性程序 5.网络软件

B.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设计的软件程序。

1.字处理软件 2.电子表格软件 3.绘图软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6 第11篇

【周序】:第7周 【课

题】:CPU的封装技术、接口、主流产品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了解CPU的封装技术、接口标准、主流产品。 思想目标: 对CPU相关基本常识有较全面的了解。

 能力目标: 结合主板平台,从理论到实际,辨别不同的主流CPU的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

【教学重点】: 主流CPU的介绍 【教学难点】: Intel和AMD平台的CPU,从同价位来讲,性能没多大差异,但从接口、封装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且部分参数表示方法不同,容易混淆。【课

时】: 2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铜矿PentiumIII处理器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

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CPU相关知识概要,导入新内容。

3.5 CPU的封装技术

封装就是给CPU内核穿上一层保护外衣,使之与空气隔离以避免氧化和尘埃的侵害。随着CPU的集成度和发热量日益提高,封装技术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1.8086时代的DIP封装

2.80286—80486时代的QFP/PFP封装 3.主流的格栅阵列封装

① SPGA(Staggered Pin-Grid Array,交错格栅阵列)② PPGA(Plastic Pin-Grid Array,塑料格栅阵列)

③ FC-PGA(Flip Chip Pin-Grid Array,倒装芯片格栅阵列)④ FC-PGA2 ⑤ OPGA ⑥ uPGA ⑦ mPGA 4.SECC卡匣式封装 5.不可拆卸的BGA封装 6.BBUL封装技术 7.LGA封装技术

3.6 CPU的接口

CPU接口是CPU内核与基板的安装以及外部包装形式。

3.6.1 公用的早期接口时代

在1995年到1997年,Intel和AMD采用了公用的接口,主要有以下两类。① Socket 7 ② Socket8 3.6.2 Intel处理器的接口

从1997年以后,Intel公司使用了以下的接口。① Slot 1 ② Slot 2 ③ ④ ⑤ ⑥ Socket 370 Socket 423 Socket 478 Socket T 3.6.3 AMD处理器的接口

从1997年以后,AMD公司使用了以下的接口。① Super 7 ② Slot A ③ Socket A(Socket 462)④ Socket 754 ⑤ Socket 940 ⑥ Socket 939 3.7 主流CPU产品介绍

3.7.1 Intel系列

Intel公司是x86系列CPU最大的生产厂家。Intel公司的x86 CPU与Microsoft公司的MS-DOS、MS-Windows一起架起了PC的主要软、硬件框架。1.Intel Pentium 系列处理器

(1)采用“Willamette”核心Pentium 4处理器(2)采用“Northwood”核心Pentium 4处理器(3)采用“Prescott”核心Pentium 4处理器 2.Celeron芯片处理器

(1)“Willamette”核心Celeron(2)“Northwood”核心Celeron(3)“Prescott”核心Celeron D 3.其他Intel处理器

3.7.2 AMD系列 AMD(先进微器件)公司是世界第二大微处理器公司。它生产的CPU系列有286、386、486和K5、K6、K7、K8等。K5的级别相当于Intel公司的Pentium,K6相当于Pentium II,K7相当于Pentium III。

1.采用“Thoroughbred(B)”核心的Athlon XP 2.采用“Barton”核心的Athlon XP处理器 3.Athlon 64和Athlon64 FX 4.AMD Sempron(闪龙)处理器 5.AMD Opteron(皓龙)处理器

【课堂小结】:本课学习了CPU的封装技术、接口标准及主流产品的介绍,扩充了对当前的CPU技术的学习,从本章对CPU的分类学习中,我们对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CPU已经不再感到陌生。【作业布置】: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计任务 第12篇

设计目的:

1、理解计算机系统及其部件的工作原理

2、掌握从裸机到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驱动程序的安装过程。

3、能够对硬盘进行熟练的分区、低级和高级格式化,并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种操作以及该操作可以达到的效果。

4、掌握计算机维护过程中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

5、熟练掌握GHOST软件的使用,包括从不同硬盘上拷贝数据的能力。

6、了解微机硬件市场各主要部件的市场行情,熟悉微机硬件价目单各项指标的含义,了解微机部件的最新发展趋势。

7、掌握计算机的常用维修方法。

设计内容:

1、详述WINDOWS XP和WINDOWS 2007两个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

2、介绍硬件测试工具,包括CPU测试软件、主板测试软件、硬盘测试软件和显卡测试软件。每种介绍两款,详述这些软件的功能及特点。

3、列举组装一台计算机所需的主要部件,说明组装的主要步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工学结合中的应用 第13篇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任务驱动,学兵为主,教员为辅

21世纪是人类的信息网络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军队走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部队对计算机维护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为满足部队需要,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技能已成为部队院校学兵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要求学兵掌握计算机各种硬件的基本知识,学会如何选购硬件和拆装计算机,也要求学兵能够对BIOS进行基本设置,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并完成操作系统和基本软件的安装,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硬件维护和故障维修技巧。本课程涉及到的内容广泛且更新速度快,各种专业术语和性能参数较为繁杂,对学兵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高,掌握难度较大,这对我们部队院校如何提高学兵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成为真正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传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采用的是先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先是由教员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再由学兵进行操作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是现今各类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但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却反映出了很多不合时宜的方面。首先,这门课程涉及到的计算机硬件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十分迅速,我们所采用的教材通常在内容上是相对滞后的。其次,学兵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因材施教,讲得太难的话,基础薄弱的学兵难以理解;讲得太简单,基础好的学兵听之无物,感觉没有学到什么实用的知识,最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理论和实践分割开来实施,也让学兵掌握知识的难度增大。“填鸭子”式的理论课会让学兵感觉枯燥无味,等到上操作课的时候,由于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也会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针对于此类情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失为良好的解决办法之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兵为中心,教员作为其引导者和辅导者,设计出各种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场景和任务,让学兵在具体的场景中以任务为驱动进行主动、互相协作地学习,从而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达到预期要求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采用任务为牵引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被巧妙地分布在各种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场景任务中,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员给学兵不断灌输理论、演示操作这种以教员为主导的被动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学兵知道了“学什么”、“做什么”,调动了学兵的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兵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根据设计的不同难度的任务对学兵因材施教,教员可以根据学兵的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分发不同难度的任务,实现个性化教学

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根据学兵教学的实际需要,笔者已经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中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了尝试,从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上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初步将整个教学进程分为任务设计、任务实施、交流讨论、总结评价四个阶段。

2.1 任务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由教员在课程开始前完成,任务设计是整个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如何将整个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到一个个大小教学任务中是一个需要教员不断摸索的难题。任务内容设计得要合理,一方面要掌握任务难度,避免太难或太简单,注意难度的循序渐进;另一方面要注意任务的时效性,任务内容要与当今市场主流软硬件接轨,避免学而难以致用。根据学兵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为整门课程设计了四个教学任务,每个教学任务下设若干子任务,对于每一个任务,都编写好了相关引导文。

1)“认识计算机”教学任务。本任务的设计目的在与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以及现今主流硬件的结构功能和性能参数,全面了解一台完整的计算机所包含的必需配件和可选配件。下设7个子任务:1识别计算机组成配件,主要完成实物和图片的识别以及一台完整计算机的配件罗列;2认识计算机CPU,主要完成对CPU的功能、分类、接口知识和市场主流CPU的掌握;3认识计算机主板,主要完成对计算机主板的功能、分类、接口知识和市场主流CPU的掌握;4认识计算机存储器,主要完成对计算机内存、外存的了解;5认识计算机电源及扩展卡;6认识计算机电源线和数据线;7认识计算机外部设备。

2)“拆装计算机”教学任务。本任务的设计的目的在于掌握计算机拆装方法及注意事项,完成计算机配件的拆卸及组装。下设5个子任务:1拆装计算机外部设备;2拆装计算机机箱、电源;3拆装计算机电源、数据连接线;4拆装计算机扩展卡、存储器;5拆装计算机主板、CPU及CPU风扇。

3)“操作系统安装及相关工具使用”任务。本任务目的在于运用相关工具完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下设4个子任务:1硬盘分区,主要完成运用硬盘分区工具对硬盘进行分区;2 BIOS基本设置,主要完成对BIOS设置中的重点项的熟悉和掌握;3操作系统安装,根据光盘安装流程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4 Ghost工具的使用,主要完成对Ghost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并运用Ghost工具进行系统的备份和恢复。

4)“计算机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任务。本任务主要完成计算部分维护软件的安装、使用及常见的计算机故障处理。下设三个子任务:1硬件测试软件的安装和使用,2杀毒软件的安装和使用;3计算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2.2 任务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是在课堂中实施的阶段,主要由学兵在课堂中完成下发的教学任务,教员主要为学兵完成任务作引导,完成疑难解答,并控制任务实施过程和时间,包括以下几个流程:

1)学兵分组。课程开始之前,由教员将学兵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10~12人,由基础较好的学兵担任小组长,负责发起讨论并监督任务完成情况,分组的时候可以适当考虑不同学兵的文化层次,做到分层次教学。

2)下发任务引导文。一个任务开始前,由教员下发精心编写的任务引导文,引导文中说明了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以及任务相关的基本知识要点,部分知识要点并不在引导文中直接出现,而是被设计成问题的形式,需要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自学解答。

3)任务分析。任务下发以后,先由各小组自行讨论分析任务的解决方法,教员再根据实际情况以问答的形式指导各小组完成对任务的分析,查找学习资料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对于反映出来的共同困惑,由教员进行统一讲解或引导示范。在这一阶段,教员主要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学兵知道从何入手,如何少走弯路。

4)任务实习。完成对任务的分析之后,进入任务实习阶段,由各小组分别组织学习必要知识,解决引导文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最后达到任务提出的要求。教员负责巡视各个小组的实习情况,纠正错误并引导学兵解决疑难问题。

5)验收评价。一个课堂任务结束后,教员下发自评表和互评表,先由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自评和互评作为该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依据之一,再由教员对各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作为该小组整体该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依据之一。针对于验收中发现的共同问题,教员组织学兵进行集体探讨或统一讲解,针对于个别问题则交由组长或其他组员进行帮扶讲解。最后由教员对本次课堂任务各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2.3 竞赛研讨阶段

在一些重要教学任务完成以后,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效果组织小型的竞赛或研讨会,比如完成拆装计算机任务之后,可以组织各组推荐一名组员进行拆机和装机的竞赛,这样有助于调动学兵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比赶超”的氛围。对于计算机常见的故障处理任务,则可以组织一场故障处理研讨会,由教员设计各种计算机软硬件故障,再由各组互相探讨交流,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让学兵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借鉴他人的处理方法,取长补短,达到开拓学兵思路,创造良好氛围的效果。而竞赛和研讨的结果既可以作为评价学兵学习情况的依据之一,也可以成为教员了解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途径之一,为教员开展后续教学工作、改进课堂教学实施方法提供参考。

2.4 总结评价阶段

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任务完成的过程,因此在对学兵的最终评价也将和传统的评价方式不一样,学兵的平时表现及任务完成情况所占的成绩比例将大大提高,其中学兵平时的自评和互评结果占成绩比例的20%。而教员对各小组完成任务的评价占小组成员成绩比例的20%,这个成绩作为全体小组成员的共同成绩,而在课程结束后,还将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口试和操作的考核,分别各占最终成绩的30%,口试和操作考核均采用抽考的形式,由教员随机抽取问题或任务对学兵进行考核,这样的评价方法更加倾向于对学兵动手能力的考察。

3 课程实施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教学,这种以学兵为主导、教员为辅导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多数学兵都能主动去学习,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因为学兵的考核成绩一部分决定于整个学习小组的表现情况,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此使得学兵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也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教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任务的设计上需要教员花费更多的心血,教学情况也相对复杂,众多小组都需要教员进行监督和指导评价,这需要教员加强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尽量做到面面俱到,防治课堂秩序发生混乱。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之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方向。

参考文献

[1]应海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任务导向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时代,2009,(8).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工学结合中的应用 第14篇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微课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076-02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理论教学普遍采用通过播放PPT课件来讲授相关知识点的办法,实训操作技术课教学采用演示法。这样的课堂不能全面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时间一长,学生容易开小差或学不进,甚至出现厌学等负面情绪,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微课的出现就像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了一个新元素,起到课前学习课中解惑课后巩固反复学习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课后再现。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利用微课主题突出、时间短、趣味性强等特点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堂中进行教学,将重点难点或操作技能制作成3至5分钟的微课视频引入到课堂中,取得不错的效果。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微课进行分层次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与按需选择学习,实现一对一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可以用微课进行课前学习,课中答疑,课后巩固,很好地解决了自己在课堂上听不懂学不会的问题,微课就像老师随时在身边指导一样。

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微课教学实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硬盘分区及格式化”一节,要求学生通过实训练习,能够熟练运用不同的工具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这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和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每位学生都要掌握该技能。以往授课都是教师在投影机上播放PPT讲解演示给学生,然后学生再到实训室进行操作。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记不住操作要点,只有少部份学生能够掌握操作技能,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因此选取本节内容制作微课,学生先通过微课学习,对硬盘分区及格式化的要点和操作步骤进行基本了解,再把微课视频带到实训室边观看微课边动手操作练习来完成硬盘的分区及格式化。在微课学习中学生同时掌握了以下知识点:硬盘分区的类型,硬盘分区的原则,硬盘分区的方法,硬盘格式化的方法。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碰到记不住的就重新播放相应的微课视频来学习,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容易忘记、接受能力不同的问题。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学习效果很有帮助。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恰到好处地解决课堂上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将问题化繁为简,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引入微课可提高课堂效率,并方便对知识进行补漏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操作性很强,其重点是侧重于应用和实践,其涵盖的知识点很广,如果采用传统的播放 PPT 课件方式来授课,学生既不喜欢又学得很被动。在课堂上学生要随时跟着老师走,且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生怕漏了某个知识点而影响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这种课堂教学因学生参与程度低,大部份时间由老师支配,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容易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会有所遗漏或欠缺。这种遗漏或欠缺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就会感到学习越来越困难,有可能到了最后会失去学习的信心或放弃不学。教师要突破这种教学困境,就要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会在课后用微课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把“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我想学”,优化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中央处理器(CPU)章节中,由于其专业名词很多、中文英文都有,学生看了如堕入云里雾里很是头疼,大部分学生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向每位学生讲述清楚和进行个别指导,但是微课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难题。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分别把 CPU的相关专业名词、CPU的核心、CPU的基板、CPU的接口、CPU的编码、CPU的主要性能指标等知识点分解制作成1到3分钟的6个微课视频,并事先将它们上传到校园网及班级QQ群,在上课前让学生下载到手机、平板机等移动平台进行课前自主学习。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重复播放微课反复学习或将问题带到课堂跟有相同疑问的同学组成小组,利用教师提供的微课资源再进行学习、交流、讨论。课中教师进行合理引导,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要求学生学习完一个微课教程后再进行下一个微课教程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就变成了服务者,为有问题的学习小组提供学习服务,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交流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上。这种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学得相对轻松自由,也觉得学习知识是一种快乐有趣的享受,很自觉地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知道课后再利用微课把自己所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完整。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非常喜欢。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能激发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信心和学习兴趣,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在课堂中引入微课可实现分层次教学

微课可重复、暂停播放,适宜在手机、平板机等移动媒体上传播。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找准微课与课堂的切入点,灵活安排学生进行微课学习。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拆卸实训项目中每个小组分配的主要部件包括:主板、CPU、内存条、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光驱、数据线等,要求学生能够将计算机硬件组装起来再拆卸,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装配与拆卸能力。实训前教师把组装过程、拆卸过程分别制成两个微课视频,并配上图片和文字资源发布到校园网及班级QQ群,让学生提前进行学习。实训中学生按微课视频的步骤来装配与拆卸计算机,遇到问题卡住的,再重复播放学习微课视频,直至小组的每位成员都能独立完成计算机硬件的装配。最后由小组长向老师汇报本组学习情况,教师再进行评价补充。整个实训过程有的小组甚至不需要教师指导,就能通过自行观看微课视频来独立完成。这样,教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小组进行针对性指导,保证每个小组实训任务顺利完成。这种实训操作课用微课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学进度由学生自行掌握,对学生自觉参与实训操作有很大的提升,在知识的理解掌握上也有明显的提高。在重点难点知识上均能通过微课视频去学习补充,因此实训效果也能大大提高。

微课是一种很好的分层教学手段。学生的差异是必然的,课上要面对全班学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但教师有责任帮助每位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一节课一般包括创设情景和引入任务、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拓展等五个环节。以主板一节为例,在创设情景和引入任务环节,可以将各历史时期的主板、主板芯片制作成微课视频,利用微课呈现一段介绍主板、主板芯片的视频,学生观看完微课视频后对主板上的南桥芯片、北桥芯片等知识有了逐步了解,为学习当前市场主流主板的芯片组成创设学习情景。针对主板南桥、北桥芯片组这一学习任务,教师以华硕主板为例,用3到5分钟播放微课视频,对该主板的南桥、北桥芯片进行分析讲解,然后让学生就微课视频中所讲主板的芯片组、各种插座及插槽名称、板载声卡网卡控制芯片等问题分小组讨论,并相互提问,解决不了的再播放教师提供的相关微课资源进行学习,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这样通过学生相互提问学习的方式获得知识,记忆深刻。学生在一种相对宽松、平等的课堂里学习就没有那么紧张,学习效果自然就提高。教师也有时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在任务拓展环节,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观看当前主板的选购技巧微课视频,并把它作为课内知识的补充。最后留给学生实训任务,即通过网络、走访 IT市场了解高、中、低三个档次不同品牌主板的部件及技术规格等,把了解到的内容写成报告上交老师,老师再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强化指导。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自由度比较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学习,而自主学习较弱的学生可以得到教师更多的帮助指导,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教学。

现代网络通讯技术飞速发展,微课除了作为教师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作为学生课前课后自主学习的资源。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体会到将微课引入课堂带来的好处。它不但解决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问题,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微课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要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就能把“教师”引到身边指导。微课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产物,可以在学校课堂内使用,适合移动学习、自主学习,也可用于课后辅助教学,通过它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快乐高效。

上一篇:衡水中学观后感下一篇:关于重阳节的活动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