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考

2024-06-2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考(精选11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考 第1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考

覃正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战略方面考虑,目前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这就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注重科学规划,探寻构建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当前要大力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观的宣传教育。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思想的宣传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和主线。通过加强指导思想的宣传教育,真正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农村的全体党员干部,解决当前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正确方向和强大动力。二是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极端重要性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解决这个重点难点问题;只有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才能抓住农村党的工作的主要任务,抓住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通过宣传教育,要使广大农民群众知道,中央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有什么好处,从而统一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切实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教育。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民们的市场意识还不是很强,自给自足的思想包袱还比较重。这是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教育,让农民早日摆脱小农思想的束缚,形成浓厚的市场经济意识,开阔眼界,走向市场。农民

们一旦形成了牢固的市场经济意识,自觉自愿闯市场,必将带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层次革命,极大地促进农村又快又好地发展。四是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术教育。知识就是力量。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有知识的新型农民。没有专业技术知识,要实现闯市场的梦想,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不可能的。要通过专业技术教育,使农民们有一技之长,从而为农民们闯市场创造条件。加强对农民们的专业知识教育,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关紧要。五是要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党章教育。要通过党章教育,使村党组织负责人成为合格的基层干部,从而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使村党组织成为优秀基层组织,从而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使村广大党员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从而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有力的政治保证。

其次,要注重科学规划。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二十字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第一要务。坚持第一要务就要牢牢抓住发展不放松,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拓展发展思路,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使农村经济有大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把握基本要求就要千方百计促使农民持续增收,使农民的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活更加富裕;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精神支柱。树立精神支柱就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使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敬老爱幼、家庭和睦、互帮互助、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创造重要条件就要加强农村公路、电网、通讯、广播电视、教育、医疗卫生和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使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推进农民生活方式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提供政治保证就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

权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制度,体现人民意志,做到村务公开,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教育引导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显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又是对新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它包含了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各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因此,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发展,就必须运用战略思维,既着眼于当前,更着眼于长远,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安排和科学规划,不加强统筹安排和科学规划,依然像过去一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顾此失彼,必然事与愿违,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背道而驰。

再次,要探寻构建模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地方情况不同,因而不可能像过去农业学大寨一样套用一个大寨模式,实践证明,套用一个模式的做法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也不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其后果是可以想见的。但是不套用一个模式,并不意味着不要模式。恰好相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进而探寻许多的新农村发展模式。目前全国各地都逐渐形成了一些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如江苏省的华西村模式、河南省的南街村模式、湖南省的印山村模式等等。这些模式都发挥了它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引领作用、带动作用、激励作用和示范作用,有利于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坚定信心,带动更多的村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迈进,特别是有利于积极引导带动一些困难多、条件差的村谋发展、拔穷根、建新村、奔小康。当然,探寻新农村建设模式不能搞一厢情愿,不能搞拉郎配,更不能搞假大空,那种为个别领导人树碑立传用财政资金堆起来的所谓模式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为人民群众所不耻的。

(作者为湖南省委党校哲学部教授,邮编:41000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考 第2篇

(提 纲)

一、关于“三农”工作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决定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问题,其长期性、复杂性、政治性和特殊性决定了解决的难度。

我省“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依然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是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公共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二元体制障碍是经济社会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分配关系和行为不尽合理,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有效形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最严重的制约。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农村才能与城镇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应当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的部署,坚持“两个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将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2 切实加快农村发展步伐,缩小城乡差距,努力形成工农相互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二、关于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我省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区域间发展还不平衡,规划管理水平还需提高,社会管理还需加强,资金投入还需加大等困难和问题。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为平台,坚持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推进。上半年,全省新建新村聚居点1948个,新建、改扩建和整治农房26.4万户,建成新农村综合体310个;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818.6元,同比增长12.1%。

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应当着眼于“新”,实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推进。

(一)新农村建设要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共进。四川农村人口众多,特别是丘陵地区,差不多占了全省人口的一半。“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城乡一体化,需要靠两条腿走路。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适时适度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缓解农村资源约束的压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要让留在农村生产生活的群众有美好家园。

(二)充分发挥农民、政府、社会各自的作用。建设新 3 农村,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全社会都有责任。目前有的地方政府存在不尊重农民意愿,包办代替的现象;有的地方农民自身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地方社会力量参与意识不强,还没有形成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因此不仅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还必须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三)创新体制机制。一方面要继续努力抓政策、增投入、上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发展,打好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农村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激发农民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

(四)强化指导引导。新农村建设,各地起点有差距,进展有快慢,水平有高低,特色有不同。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统一规划和部署,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注重突出乡村、区域和民族特色,尊重各地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建成类型多样、特征鲜明、风貌各异、多姿多彩的新农村。

三、关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我们提出了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构想。基本思路是: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以省市县三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为主要平台,以县为主体,以建制村为单位,实行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建设一批 4 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带动县域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

我们认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追求幸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破除GDP崇拜,人们更加向往和追求幸福。我们党历来以造福于民为使命,总书记把人民幸福放到了中国梦落脚点的位置。美是人类高级的精神需求。在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的进程中,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多。党的十八大响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最美在乡村。

“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也是新阶段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业兴”是基础,要以农业为基础,把产业发展起来,让老百姓拥有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家富”是根本,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装满钱袋子,过上好日子”,分享现代文明成果。“人和”是关键,让老百姓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形成良好民风、和睦家庭以及良好的邻里关系。“村美”是形象,不仅村容整洁,还要展示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山水生态、田园风光。

在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我们应注重提升农民生活、农业经济、农村生态发展和“三农”工作的品质。

(一)加快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5 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成果由农民共享。从我省内部来看,城乡之间不均衡的焦点在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差距上。因此,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好路、水、电、气、网络。抓住新型城镇化的机遇,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新村延伸,做到一盘棋谋划、一体化建设。加快新村建设,注重规划引领,突出功能吸引,坚持生态打底,与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重建等项目有机结合。完善设施服务功能,吸引农民到规划点建新房。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依托“1+6”村级活动中心,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治安管理水平。配套完善新村公共管理和服务设施,培育社会组织,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引导接受先进文明。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用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乡村文化教育、引导、感化农民,使生态伦理、环保责任深入人心。

(二)加快提升农业经济品质

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幸福美丽新村的根基。当前,我省农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与环境优化良性互动的局面,但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按照高效、生态、标准的要求,推行种养结合、立体套种的生产方式,培育生态循环农业的新型业态,推进化肥、农药的科学化使用和农业清洁化生产,积极发展农作物废弃物和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产业。大力发展农家乐 6 休闲旅游业,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纽带、农家乐经营户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业发展格局。积极利用新村建设带来的机遇,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努力形成“村美家富”的良好局面。

(三)加快提升农村生态品质

田园风光、山水景色,是农村区别于城市的显著特征。当前我省农村环境与村容整洁、生态美好的要求仍有差距。要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抓好以造林绿化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推广“微田园”建设经验,美化农村田园景观。提高村庄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鼓励农户使用节能环保设施和材料,加强畜禽饲养场环境治理和排泄物沼气化利用。加强村庄环境卫生保洁、环保设施维护、绿化苗木养护。保护和培育文化特色村,加大对非物质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力度;培育产业文化、生态文化,丰富特色农产品节庆活动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饮食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带。大小凉山、藏区、秦巴山区的新村建设要进一步赋予其文化内涵,增加其文化积淀,彰显其文化魅力。

(四)加快提升“三农”工作品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考 第3篇

关键词:吉林省,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

1 吉林省欠发达地区农村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农民当地就业, 解决诸多三农问题

2010年以来,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 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 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农民工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一方面,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慢, 另一方面, 农民工回流返乡数量增加。在当前的后危机时代, 上述情况虽有所好转, 但农民工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相关行业主渠道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仍然不足,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事实上, 长期以来, 虽然农村部分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但大批农民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到外地就业, 既不利于“三农”工作的顺利开展, 又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诸多问题。例如, 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 无力打理农田, 村屯基础设施建设无人组织管理、修缮, 基层组织建设滞后, “留守儿童”教育困难等。因此, 应努力创造条件,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 这既有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又能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1.2 实现要素合理分配, 夯实产业发展基地

在当前产业转移的浪潮下, 通过推选一批经济实力强的以农产品加工或经销为主的企业, 使其进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 参与“三农”工作的整体开发, 可以实现要素的合理分配。并且, 吉林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通过承接产业转移, 能够带动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升级, 提高经济效益, 增强农业实力, 不断充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大量资金, 推进城镇化进程。事实上, 只有立足新农村建设实际, 积极主动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夯实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快速发展的基地, 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才有基础和依托,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1.3 提高整体素质水平, 不断涌现新型农民

吉林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通过承接产业转移, 能够吸纳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先进设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和先进适用技术, 并带动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大大提高, 进而整体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 从而促使懂技术、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不断涌现, 最终保证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

1.4 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促进和谐吉林建设

近年来吉林省经济发展迅速, 但省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吉林省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吉林省欠发达地区农村承接产业转移, 有利于经济发展, 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推进产业和谐转移与促进吉林省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 构建和谐吉林, 也是吉林省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

2 吉林省欠发达地区农村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2.1 交通比较便利, 区位优势显现

从2003~2010年, 吉林省已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近10万公里。如果把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比作陆路交通的“大动脉”, 而把农村公路比作“毛细血管”, 那么, 吉林拥有的“大动脉”堪称强健通畅, 而拥有的“毛细血管”则交错纵横, 这些独特的区位优势, 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配置创造了条件。

2.2 生态环境较好, 自然资源丰富

吉林省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东部风景秀丽, 依山傍水, 林下资源丰富;西部土地辽阔, 工业污染少, 牧业资源潜力大, 又是吉林省未来粮仓。总体来看, 农村生态环境较好, 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有利于发展环保产业、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和农村旅游业。同时, 吉林省欠发达地区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使其在资源短缺的吉林省以及东北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

2.3 土地人力价廉, 市场空间很大

与发达地区相比, 吉林省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 价格低。吉林欠发达地区农村很有可能成为促进吉林发展的一个推动力。

2.4 政策环境较好, 后发优势突出

近年来, 吉林省委省政府就新农村建设问题, 相继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等政策, 这些举措在增加吉林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吉林省欠发达地区农村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

3.1 相关产业重视不足, 思维定势影响转移

由于部分涉农企业受到地域、季节等的限制而影响生产周期, 这样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较小, 发育程度较低, 致使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 部分人对其引进的积极性不高。而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又有人认为这些行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 往往关注不够。

3.2 成本偏高, 降低产业转移效率

受经济基础薄弱、思想观念陈旧、市场经济意识薄弱等影响, 一些地方政府的实际行为与招商引资宗旨相悖, 办事机制不灵活, 导致企业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等偏高, 这必然影响到吉林欠发达地区农村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

3.3 人才短缺现象严重, 整体素质水平不高

2009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 吉林省区域间人口文盲率最高的是东、西部地区, 达15%, 而中部地区为7%, 相差了一倍以上。经济的落后, 使吉林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富余和高素质人才的短缺现象同时存在。吉林欠发达地区农村高技能人才和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偏少, 外向型人才不足, 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严重缺乏, 人才外流也很严重。

3.4 相对优势并不明显, 面临严峻区域竞争

虽然吉林省欠发达地区农村承接产业转移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但并不明显。并且, 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根据产业布局的要求综合考虑、逐步实现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区域经济的竞相发展特别是发达地区在农村建设方面的飞速发展, 使吉林省欠发达地区农村在承接产业转移时面临严峻的区域竞争。

4 推进产业和谐转移与促进吉林省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建议

4.1 优化软环境软实力, 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4.1.1 构建全国联网的产业信息库, 发布各地区待转产业信息, 同时积极宣传吉林农村资源和产业优势、经济发展规划、产业投资政策等, 通过不断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 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速度慢的问题, 使投资商清晰地了解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等程序。

4.1.2 政府要为企业提供完善便捷的服务和更多的资源, 建立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机制, 着力为引进企业排忧解难, 完善市场准入、土地使用、资金融通、权益保护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 简化手续, 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

4.1.3 政府要认真兑现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承诺的政策和措施, 树立政府的诚信形象。现今吉林省不少地方在基层设立了“人大代表之家”, 作为县 (区) 乡两级人大代表帮助选民解决问题的窗口, 增加了选民的信任感。

4.2 重视劳动密集产业, 推动新农村建设建设

吉林省欠发达地区农村在技术基础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农村相比差距较大, 产业基础弱,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因此总体上应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建设有特色的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能为本地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创造就近转移的务工环境, 既增加农民收入, 又进一步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 当前 (1) 要发挥资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 (2) 在财税、信贷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 让劳动力密集的企业得以健康、和谐发展。

4.3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着重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业产业化扩大了对农村经济的物质、资金、技术等投入渠道, 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 它使农业延伸到第二、三产业, 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贸易和服务等联系在一起, 使农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 让农民的收入得以提高。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吉林省欠发达地区农村应立足独特资源,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调整工农业投资比例, 保持工农业协调发展;调整种植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农林牧副渔结构;大力扶持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4.4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吸引高校毕业学子

针对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人才占有量偏少的状况, 今后应加大教育力度, 尤其是对当地富余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就业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就业服务和职业技术教育力度, 以尽快培育承接产业急需的高素质队伍。促进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根本举措在于发展职业教育, 它不仅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作出重要贡献, 而且还能够培养造就数量庞大的新型农民, 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国“两会”热议的议题之一, 2008年11月, 国家领导人胡锦涛赞许“大学生村官精神”, 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对于农村大学生就业, 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 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 带领农民一起创业, 参与到伟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去。

4.5 环保理念贯穿始终, 和谐转移和谐发展

吉林省欠发达地区农村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汲取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 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环保准入门槛, 明确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产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且, 应建立健全环境安全应急预案, 提升处理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吉林省统计局.2009年吉林农民工现状简析.2009-06-09

[2]曾善春.关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当代经济, 2008, (11)

[3]黄勇.关于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重要途径的分析[J].商业现代化, 2009,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考 第4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考 第5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的。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不能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我们党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的。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顺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利用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基础,反哺农业、回报农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和“两个率先”目标的按时顺利实现。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两个率先”的重大任务,全面正确把握建设新农村的深刻内涵和目标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科学筹划、扎实推进,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根据新阶段的要求,真正采取“多予、少取、放活”这一基本方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比全国快一些,对“三农”要予得更多、取得更少、放得更活。

近几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落实“一免三补”政策、推进500万农民大转移、兴办五件实事等,增加了农民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变了农村面貌,维护了农村稳定,使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农村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一是农民收入的增幅还不高,农民持续快速(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增收的难度加大。二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步子还不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还不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相对滞后,在农村一些地方上学贵、看病贵、社会保障水平低、公共设施薄弱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一定要客观、全面、辩证地分析当前农村形势,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考 第6篇

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公共文化设施匮乏是我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必须以满足农民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的.需要为立足点,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构建文化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

作 者:吴碧英 Wu Bi-ying 作者单位:福州市委党校,福建,福州,350014刊 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200910(4)分类号:G122关键词:农村 文化设施 农民文化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考 第7篇

近年来,面对城市对农民工的大量需求,许多地方开始改变“就农业而抓农业”的思路,尝试用“减少农民”的办法,彻底摆脱“三农”困局。实践证明,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一些现代化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人口大大少于从事工业、服务业的人口,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工业化的前提。但是农民自发向外流动,却面临种种困难。首先是观念转变难,全国除个别地方因为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奇缺,农民有外出经商、务工的习惯外,许多地方的农民,对外面世界更多的是感到恐惧和无奈。其次是技能获取难,农民本身没有资金,又不知到哪里学习技术,因此对政府部门组织培训就有了更多的期待。

齐齐哈尔通过“换位”思考,给农民“换脑”,正是因应这一新变化推出的新举措。转变干部和农民观念,是发掘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一步。同时他们又加大投入,打造农民工培训、市场对接、服务、信息四个平台,使大批农民工掌握了一技之长,成为人才市场上抢手的“知名品牌”,提高了农民工的竞争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展了空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考 第8篇

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发展较为落后, 国家给予的资助又只是杯水车薪, 难以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贫困现状, 解决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因此, 资金的缺乏导致许多农村领导干部在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时最多也只是有心而无力,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实施, 终究是纸上谈兵, 难以有实际的发展。

2.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陈旧

根据近些年来的数据显示, 我国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从整体上来说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我国新农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较陈旧, 仍然比较落后, 不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信息传播闭塞, 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文化、经济等的发展。以我国山东省鲁南地区为例, 县乡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没有能够将国家与社会捐赠的图书和文化器材进行充分的利用, 许多文化站图书更新缓慢, 或甚至没有进行图书资料的更新工作, 因此大多数文化站早已经是名存实亡。1

3.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仍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 我国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制度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部分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由于缺少统一的管理制度与工作规章, 同时也存在具体量化标准的缺失问题, 最终导致各个部门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分工不明, 使得各部门相互协作的难度较大, 各部门管理协作困难, 难以实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事业的高效发展。再者,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办法也不尽科学, 且文化设施建设的目标也不够明确, 且在后期的文化设施建设工作中这些问题也越发的凸显。2

4.公共文化设施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 管理水平落后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工作大都是由村级干部指派人员进行管理, 暂且不说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有待考量, 由于这些管理人员大都是从农民之中挑选出来的, 在文化设施管理办法、管理模式、管理条例等各个方面的认识不足, 管理水平低下, 难以在促进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上起到推动作用。以我国安徽省三省六市的调查为例, 该地区的农民只具有小学和初中学历的人数大约占到该区总人口的3/4, 具备一定管理知识的农民所占比例更是寥寥无几, 几乎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管理知识教育与培训。

二、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的发展战略

1.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

为了发展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村民文化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工作的投入, 为农村地区公共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对目前存在的文化设施缺失或还没有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村庄提供财政资助, 争取达到文化设施在农村地区的全方位、无死角的覆盖。其次, 转变基层干部的思想, 大力宣扬文化设施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文化设施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大力加强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 推动文化设施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陈旧的发展现状, 我国各农村领导干部应该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更新速度, 缩短基础文化设施的更新周期。首先, 就山东省鲁南地区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来看, 为了缓解这一文化设施建设发展困境, 农村基础领导干部可以对整个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众做一个大致的调查, 初步了解其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在此基础之上, 大力的进行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的图书更新工作, 购置一些符合农民文化生活需求的书籍资料;其次更新陈旧的文化信息传播设施, 大力引进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文化信息传播媒体设备等。

3.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体系

科学完备的建设管理制度能够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 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 因此, 为了促进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的发展, 我国农村各相关文化建设部门应该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一个科学统一的建设管理制度, 以具体量化的标准来统筹各部门的文化设施建设工作, 分工到位, 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4.对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人员进行任前培训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团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人员进行上岗就任前的培训。村委会干部在对全村人民的文化程度进行大致的调查了解之后, 首先从中挑选出合适的人选作为文化设施管理候选人, 其次再进行初步的的考核筛选, 再对这些初步筛选出来的人员进行统一集中的文化设施管理培训, 最终从中选出最合适的人选来担任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工作, 以此来推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发现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了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需要来自国家和基层农民群众等各方面的支持。加快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不仅对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也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注释

1[1]张勇.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与战略思考[J].祖国, 2014.10: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考 第9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高等农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5-0073-002

在整个社会都在关注“三农”的大环境下,农业和教育在我国的基础地位决定了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丝毫不能动摇,必须优先发展。经过高等农业院校与地方政府和一些农村等多方面努力,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正逐步走上正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高等农业院校既是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培养和输送高级农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和迎接全球农业科技革命挑战的主力军,还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教育体系、提高各级各类农业教育水平的龙头,所以,国家要进一步加大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力度和发展力度,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在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使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持续快速发展。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高等农业院校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家在战略层次上有系统的发展措施,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作用。从国外发展经验看,一个国家进入现代化行列并成功崛起,总是伴随着整个社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总是伴随着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实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现代化本身的内涵实际上天然的包含着农业现代化,以及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发展。特别是当前国际粮食生产地区分布不均衡、产量增幅摇摆不定,以及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农业生产方式尚不先进、耕地占用不容乐观、大规模粮食进口不现实的情况下,高等农业院校的地位不能削弱,作用决不能忽视,高等农业院校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大发展。

1.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其他高等院校所没有的独特优势

高等农业院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大量科技创新的实验条件和基地,具有大批高水平的创新队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为高等农业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在“三农”领域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这就需要更多“知农、懂农、爱农”、熟悉现代经济规律、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人才,同时,不断增长的经济全球一体化,竞争与机会并存的国内与国际市场都使生产者和管理者在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归结到人才强农问题上。这就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培养更多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更强的人才;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加速,要求高等农业院校与“三农”领域进行更多与持续的合作,加速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三农”领域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增强服务社会的职能,提升社会影响力;传统产业的改造必然要通过现代高新技术来实现。

2.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优势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运用现代的科技来改造传统产业,运用先进的管理来优化资源配置,运用先进的理念来建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这方面,高等农业院校由于多年积累以及专业的优势,具有明显的现代科技和管理技术优势。应该指出的是,现代农业的概念已经不是传统的“种植业”、“畜牧业”,而是几乎涉及现代经济每个角落的全新概念和产业,相应地,现代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优势也已不同程度地覆盖了农、林、水、经、管、文、法、理等多个领域,可以更好为“三农”提供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3.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获得更大的财政支持

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国家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向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财政用于“三农”投入的增量高于上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要放在农业和农村。国家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高等农业院校将会从中获得相应的直接和间接的财政支持。同时,国家将增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的费用和项目,增大国家财政对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的投入。另外,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可以增加对农业院校人才的需求,改善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减少就业压力。

二、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

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展定位、自己的目标追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不仅要“顶天”---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也要“立地”---真正面向“三农”一线,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实用人才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通过多种途径切实帮助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类问题。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顶天立地”的目标,必须在办学实践中树立五个中心的发展定位。

1.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培育中心

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始终是大学的核心使命之一。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模和能力的新要求,正视农科类本科人才培养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相互适应的矛盾,分析新农村建设和其他诸多社会、教育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教育人才。随着高等农业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农业院校在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中心, 高等农业院校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必须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领域不断调整改革,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开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关专业,提高专业设置与新农村建设需求之间的契合度,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提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

2.高新农业科技成果研发中心

现代农业科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广泛应用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主要标志。作为新农村建设中高新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中心,高等农业院校必须针对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立足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需求,以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为先导,突出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以常规应用技术研究为核心,强化优质品种选育、先进种养殖技术集成等领域的研究。同时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后贮运加工技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的研究。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实现从模仿跟踪向自主创新的跨越,真正实现以农业科技引导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

3.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心

农业技术进步是一个经过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等环节,把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实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整个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过程。对高等农业院校而言,完成高新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将现代科技成果根植于农业农村一线。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实践中,应通过科技副乡(县)长、农业科技特派员、建立农业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推广大量的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推动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的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了有效的提供技术保障。

4.新型农民培训中心

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以高等农业院校为核心的“三农”教育体系的作用,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向农村延伸,以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导向,针对不同层次农民的不同需求,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分层培训目标。要依托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高层次专业农民,为农业和农村培养培训一大批掌握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懂专业、懂管理、懂经营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教育培训发挥这些核心农民的牵引、示范和辐射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力量。高等农业院校作为新型农民培训中心的核心地位将随着培训对象素质、培训内容、培训目标的调整而逐渐显现。

5.农业农村发展决策咨询中心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高等农业院校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类重大问题的决策之中,成为各级政府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发展战略的重要咨询顾问。高等农业院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和科技资源优势在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紧密融合之后,一大批专家学者通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调研等工作,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和建议,逐渐成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囊。高等院校由于其相对独立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其有机会、有能力影响政府决策、充当政府顾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农村发展决策咨询中心在决定参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瞿振元.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高耀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陈志娟,符少辉.在服务“三农”中培育核心竞争力--试论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刘小勇,符少辉.高等农业院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第10篇

二、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很广,笔者认为主要目标任务应包括以下内容: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规划建设新村镇、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农村新风貌。实现农村工业园区化、农村产业化、农田标准化、农民知识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特色村镇、培育中心村镇、减少贫困及自然村。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1、工业反补农业。应当在确保工业发展的同时,妥善处理工业用地和村庄建设、农民建房用地的矛盾,地方政府应克服财政困难的矛盾,千方百计通过各种筹资渠道和形式来筹措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和建设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实行工业反补农业,形成工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

2、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工作虽然艰难,但只要政策指导到位、激励有效,一定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农民的积极性,顺利推动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3、强化管理。新农村建设一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来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规范开展;二是应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验收机制,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强化管理。

4、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规划起点可高一些,要求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要求住宅设计户型适宜、结构合理、立面完美。而要做到这一切,除了要求村级经济实力雄厚农民富裕作为实施基础外,作为政府,还需要通过政策的推动落实一定的启动资金,财政应安排适当补助资金,以帮助、吸引农民进新农村建房,保障新农村建设逐步推开。

5、从实际出发。一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千万不可学我们在书本上看到过的“大跃进”的搞法。二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四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广大农村点多面广,一方面要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要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着力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五是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四、新农村建设工作措施、科学规划。政府部门要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条件好的应高起点规划建设,条件差一些的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建设模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要提高房屋设计水平,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经济实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考 第11篇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区县经济,促进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繁荣起来,事关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各区县三个层面联动发展,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部署,紧紧抓住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工农联动,城乡联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不断壮大区县经济实力,使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到2011年,涉农区县和农委所属单位生产总值达到2600亿元,年均增长16%,占全市的比重由2006年的28.6%提高到32.5%;涉农区县财政收入达到850亿元,年均增长25%,占全市的比重由2006年的30.5%提高到40%以上,力争有6个区县超百亿元;农村城市化率达到6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达到13000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个百分点;农村林木覆盖率达到22%。经过五年努力,把我市农村建成全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区、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为此,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现代农业建设

1.优化农业结构。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沿海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加大扶持力度,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功能。到2011年,形成蔬菜、果品花卉、优质饲料、经济作物和优质粮各100万亩的高效农业格局,基本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广泛采用现代工业技术成果装备农业,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100个,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5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100个,使设施化农业达到100万亩,农机化综合作业率达到85%,农业节水灌溉率达到80%以上,养殖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5%。2008年,新建设施化农业10万亩,建设5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每个涉农区县建成1个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区,配套建设基础设施、专业批发市场、种苗中心和生产技术服务中心。改造病险水库5座,综合整治农村骨干河道80公里,治理改造坑塘80个,维修改造农用排灌站点200座、桥闸涵400座,新增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60万亩。加快中心渔港建设。

2.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作用,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农业。到2011年,建成10个市级以上农业研究中心和工程中心,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三个层次实现新的突破,动植物育种、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克隆技术、盐碱地绿化等农业高新技术领域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引导机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2008年,启动设施农业工程中心、盐碱地绿化研究中心、棉花转基因育种中心建设;建立高产奶牛克隆技术体系,波尔山羊体细胞克隆技术取得新突破;建设蔬菜、水稻、水产品、种猪、奶牛等10大种业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制定农业地方标准90个,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依标生产;启动建设盐生植物园等5个农业科技园区和渤海水产研究所、国家饲料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等6个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建设5个区县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推广100项实用技术、50个新品种。完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

3.推进产业化经营。以产业化提升农业,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和各类农民专业服务组织加快发展,把发展农产品加工、现代流通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延长产业链条。鼓励企业通过体制创新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发展大宗农产品加工合作社,使农 1

户在农副产品销售、加工等环节获得更多的收益。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到2011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5%,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农户占全市总农户的90%以上。2008年,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00个,“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达到300个,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农户占全市总农户的比重达到80%。

二、加快非农产业发展

4.大力发展区县工业。坚持工业化富裕农民,各区县要充分发挥空间与区位优势,主动与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在规划、产业、项目等方面对接,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要在现已形成的产业优势基础上,根据全市工业发展布局,大力调整产业、产品和区域布局结构,通过政策引导,统筹全市投资和项目建设,鼓励引导大企业、好项目向区县转移。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淘汰“双高”、“五小”企业。到2011年,区县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占区县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54%。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938亿元。

5.促进区县工业适当集中。进一步完善区县工业布局规划,积极引导企业适当集中,突出特色,扩大优势。各区县要完善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对投资效益较高的园区,适当增加建设用地。到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80%进入园区。2008年,4个区县开发区生产总值超过60亿元,其中西青、北辰开发区超过100亿元。6.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中介服务、旅游观光等现代服务业,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实现区县服务业的全面提升和快速发展。到2011年,区县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050亿元,占区县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2008年,重点建设十大物流聚集区和十大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全面完成“三进工程”建设,实现农村便民连锁经营全覆盖、全连锁、全达标;建成100个旅游特色村。区县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70亿元,塘沽区超过100亿元。

7.推进科技强企。加快实施区县工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大幅度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实力。到2011年,大型骨干企业普遍建立技术中心,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名牌战略,力争市级以上名牌产品达到130个,10个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科技进步对区县工业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2008年,10个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

三、推进农村城市化

8.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到2011年,基本形成以大港、汉沽、咸水沽、杨柳青、杨村、芦台、宝坻、蓟县、静海和京津、团泊11个新城为节点,新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五个层次紧密关联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把11个新城建成发展优势明显、产业功能突出、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中心。推动30个中心镇、70个一般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2008年,在完成11个新城规划修编和审定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从武清杨村到北辰柳滩的京津公路黄金走廊,实现塘沽、大港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突破,进一步提升西青杨柳青镇、蓟县生态城区建设水平,其他新城要加快建设步伐,力争有大的变化。30个中心镇完成100个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建设,18万农民进入小城镇和新社区,农村城市化率达到55%。

9.加快区县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体系建设为重点,围绕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公共设施功能、公用设施档次和人居环境品位,大力推进区县基础设施建设。到2011年,基本实现中心城区与新城之间以高速公路或快速路直接连通,各新城之间基本实现以一级干线公路连通,新城与周围中心镇之间以二级以上干线公路连通,新城、中心镇与一般镇之间以二级以上干线公路连通。全面推进公交、供水、供气和宽带网络向农村覆盖,推进新一轮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基本建成农村垃圾、养殖场粪污和污水无害化处理、再利用系统。从2008年起,每年改造、新建、扩建一级路50公里、二级路300公里、乡村公路1000公里。

10.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按照统一规划、政策引导、尊重群众、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以宅基地换房等多种形式,分层次稳步推进引导农民向新城、中心镇、一般镇和中心村集中。滨海三区2008年力争基本实现城市化,环城四区2010年力争基本实现城市化,远郊两区三县2011年力争基本完成新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规划范围内的村庄迁并工作。

11.创建文明生态村。以村容整洁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采取综合创建与单项工程建设相结合的办法,全面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到2011年,基本完成村庄街道里巷路面硬化、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不具备铺设天然气管道条件村庄的新能源入户,高标准完成农村亮化,全面完成村庄绿化,通过实施六大工程,把规划保留的村庄基本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文明生态村。2008年,创建文明生态村100个,累计达到720个,使55万农民直接受益。完成300个村庄街道、里巷路面硬化;改造农村安全饮水设施800处,铺设供水管道8200公里,解决70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100个村庄垃圾收集处理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巩固改厕成果;建设秸秆气化站、大中型沼气设施和液化气站20座、户用沼气池1万口,使8万农民用上清洁新能源;实现所有村庄亮起来;500个村庄每村建成环村林或片林。

1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生态屏障作用,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到2011年,以加强绿化和陆域、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基本建成以北部、中部、南部三大生态环境保护区为主体,以海河生态廊道、沿海生态廊道、西北边界防风阻沙林带、外环线绿化带为骨架,以主要河流、高速公路、各级公路、铁路沿线绿色通道为脉络,以片状林地、新城周围绿化、森林公园、村镇及企事业单位绿化为补充的绿色生态体系。2008年,加快北部蓟县山地和水源生态环境建设、中部“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南部“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启动建设六大绿色工程: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及铁路两侧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一、二级河道两侧绿化带建设工程,环水库绿化带和池塘周边绿化建设工程,城镇绿化带和环村林建设工程,津西北防风阻沙林带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工程。

四、改善民计民生

1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到2011年,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非农就业率达到72%。2008年,启动万名女带头人培训项目、万名出国劳务工培训项目和万名农民中专学历培训项目,建设农村人才数据库,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非农就业率达到65%。

14.增加农民收入。制定政策,创造环境,鼓励农民自主创业。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0%以上,滨海三区和环城四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达到56.3%,非生产性收入增幅达到13%以上。扶持1万个低收入农户实现收入翻番,加快中低收入群体增收的步伐,使更多的农民成为拥有薪金、股金、租金和保障金的“四金”农民,逐步建立农民收入和家庭财产持续增长机制。

1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到2011年,基本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扩大覆盖面;建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农籍务工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费补助制度;建立农业、农房、家庭财产、农民人身意外伤害和中小学校方责任的农村保险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农村五保户、抚恤救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制度。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左右,农籍务工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30%左右,建立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费补助制度。

16.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装备建设项目和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加快区县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建设一批标准较高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到2011年,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2008年,全面完成112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任务;完成三分之一村级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示范高中建设和村级小学建设。基本完成村级文化服务点建设。为300个村庄各配建一处标准较高的体育设施。建设100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五、机制与措施保障

17.坚持规划先行。在进一步完善提高新城、中心镇规划的基础上,完成覆盖全市所有乡村的建设规划,引导和调控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要高起点搞好城乡规划,统筹区县空间布局、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统筹社会事业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区县规划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实施及监督管理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管理模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适当向有农业的区县倾斜。

18.坚持用市场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优惠政策的延伸效应和新区品牌效应,发挥区县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和地缘优势,建立项目招商、土地利用有偿转让机制,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参与经营与分配,千方百计把国内外资金引到区县。放开领域,放宽条件,鼓励支持农民兴办工商企业。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扩大直接融资。各区县组建新农村建设投资公司,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土地换资本。2007年,市和区县财政追加一定数量的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以后逐年增加,并引导农民增加投入。

19.完善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机制。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确保每年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高于上年。要把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总体规划和财政预算,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转向农村。建立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相统一的财政体制,完善和规范公开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财政困难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将部分市级固定收入划分给区县,逐步形成财力向农村地区和基层倾斜的财政分配体系。对新建高新技术和国有工业企业转到区县的,比照滨海新区和工业战略东移的政策,享受同等待遇。具体办法由市财政局拟定。

20.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发展思路。要集中精力想事、办事、成事,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切忌形式主义。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把任务落实到每个部门,落实到责任人,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各职能部门要依法行政,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制定支持区县加快发展的具体意见。要继续完善政府系统对区县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建立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农村机制。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选好建强村镇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养一大批坚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德才兼备、有能力、会干事、群众拥护的基层干部。要完善政务、村务公开制度,促进管理民主。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引导农民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造就新型农民。要发挥村民委员会、共青团、妇联、调解委员会和民兵等组织的作用,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上一篇:招商引资先进个人发言稿下一篇:低碳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