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学案

2024-05-28

《我是什么》学案(精选10篇)

《我是什么》学案 第1篇

《我是什么》学案

【教学预设目标】

运用图文对照、情境识字、归类识字等方法,采用变序教学法,认读并理解“庄稼、灌溉、淹没、暴躁、冲毁、灾害”等词语。能正确、规范书写“池、浮”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文;聚焦动词描写,借助音量示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读出水娃娃不同形态的变化。

3初步了解文主要内容,借助微自主学习“雹子”,知道水在一定条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能借助板书介绍水娃娃不同形态的变化。

【教学预设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变魔术吗?那今天,周老师就请大家看魔术表演。

不过这位魔术师有点儿调皮,它藏到了这篇文中,谁来读读题?

2全班齐读题

二、链接预习,读好生字

链接预习单,揭示“我”是谁

师:这个“我”真的很调皮,他还想请你们来猜一猜他到底是谁。你们已经预习过文了,知道这个调皮的“我”是谁吗?

2学习生字词

师:水娃娃千变万化,就像一个魔术师一样,让我们赶紧翻开书和它会会面,请自由朗读文,遇到生字叫小树叶来帮忙,把文读通顺。

3检查生字词

a出示生字词:

温和

暴躁

你有什么发现?反义词

灌溉田地

淹没庄稼

稼一个字的时候念第四声,在庄稼这个词语中读轻声

发动机器

冲毁房屋

b出示句子,学生填空

师:理解了词语,谁能把他们送到句子中?同桌之间先说一说。

在水娃娃脾气

时,他做过许多好事,;可是在他脾气

时,他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指名说、齐读。

三、了解水的变化过程,读好变化

(一)第一场魔术:了解水变成“汽”“云”的过程

师:我们班同学果然厉害!词语闯关一点儿都难不倒你们!水娃娃马上献上第一场魔术表演,它变成了什么呢?请你读一读第1自然段,把他们圈出来。

师:像这样非常重要的词把他圈出来,我们就能看得更加清楚明白了。

2说一说水娃娃是怎么变成“汽”和“云”

a谁能上来帮老师摆一摆

b你能看着这幅图说一说水娃娃是怎么变的吗?

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

3读好“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

①刚才你在读的时候,老师听到有一个词语很难读,谁来试试?词卡:点儿

词语会读了,这个会读吗?词卡:极小极小的/点儿

师评价:你很聪明,知道在这个地方停顿,让老师听得很清楚。

我们再挑战一下,词卡: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

原来这么短的半句话,也要停顿两次呢。我们连起来再读一读。

②放回句子当中,你还会读吗?

4了解云的变化,积累词语

师:原来水娃娃是这样变成云的。你们见过怎样的云?

师:真有趣!云朵有那么多不同颜色的衣服,还有自己的名字呢!穿着白衣服的叫——;穿着黑衣服的叫——乌云,其实也可以叫黑云,一般称作乌云;早晨,它披上红袍,叫——;傍晚,它又把红袍披上了身,叫——

5读好句子:云朵真是千变万化呀,文中有一个句子把云朵这种变化的感觉写出来了。齐读1次。

(二)第二场魔术:了解云遇到冷空气变成“雨”“雹”“雪”

整体感知,提取信息

师:表演完第一场魔术,水娃娃又接着带来第二场魔术,它又会变成什么呢?请小朋友读一读第2自然段,像刚才那样把名字圈出来,比比谁圈得又准确又完整。

师:都圈对了吗?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2看视频,了解学“雹子”。

①看视频,认识雹子:这三种自然现象,你最想了解哪一种?

②正音“雹子”(词卡):谁来叫叫它的名字?

③交流:看了小视频,你知道了些什么?

3聚焦动词描写,借助音量图示,读出水娃娃不同形态的变化。

①男女合作朗读:我们认识了“雹”,把“雹”送回去再读一读第2自然段吧!

②了解3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对应不同的动词:你们发现了没有,描红的3个词很有意思,是什么词呀?

师:三个词换一下读读看。

师:为什么不能换?

师:看来他们不能换,可见,不同的动词要用在不同的事物上,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

③小组合作,读好变化)教师师范朗读:现在你们都知道这3种天气现象要对应不同的动词,我们现在要读好这种不同,也不容易呢!谁能用不同的音量读好他们?

要求:3人小组合作,了解评星要求。

2)请一组展示交流,其他同学当小判官;小判官展示;全班齐读。

四、书写练习(浮、池)

师:水娃娃连着表演了两场魔术,有些累了,想回去休息,趁它休息的时候,我们练一练写字本领吧!观察池和浮,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

2()关键笔画学习)这两个笔画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3出示星级评价表

4生写师展示评价

《我是什么》学案 第2篇

学习目标

.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学习重点: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

学习难点: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学法指导:

学习材料:1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朋友他叫格列佛,是经典名著《格列佛游中的主人公。请你们想象一下,格列佛会有多高?

巨人可以做很多我们普通人所做不了的事,你们想不想当巨人?那么这节我们就一起学习《假如我是巨人》。板书题

二、探索实践

(一)欣赏图片,讲述故事

.师:其实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发生。你们想知道格列佛曾经有过哪些奇遇吗?

(边欣赏图片边讲述故事)

a、格列佛刚来到小人国的时候,小人国的人们害怕他,有的人还向他的身上放射箭。

b、但是格列佛却宽厚地原谅了他们,小人国的人们对他的做法非常感激。、渐渐地,小人国的人们和格列佛成为了好朋友,有些人还敢在格列佛的头发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格列佛认为战争不是好事。为了阻止小人国与邻国之间的战争,他用绳子将邻国的战船扎在一起,不让他们航行。

2.问:你们认为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二)想像

3.问:假如你是一个巨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帮助小朋友解决?

(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

(1)、小朋友们到一个神秘的大森林里去旅行,会遇到哪些困难?险境?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帮助他们?

指名学生回答:(------)

师:你们想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指导欣赏学生作品

4.(1)问:假如你是巨人,在愉快的节日里,你会为小朋友们做哪些事情呢?

(2)指导欣赏第二组作品

.问:假如你是一个巨人,你能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的地球变得和平、安宁、清洁和美丽呢?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学共享,看看谁的想法新奇、有趣。)

(三)魔法游戏

.(出示图)你能说说画面中两种动物的名称吗?

比一比,它们谁大?谁小?

小结:这是真实生活中的大与小。

2.(出示图2)

讲述:在想象的世界里,谁变大了?谁变小了?

3.师:

同学们喜不喜欢听童话故事?(生:喜欢)

6.下面的图中,有一个男孩还有一个女

孩。想一想怎样将其中的女孩变成巨人?

7.互相说一说,巨人的哪些动态适合用

横构图表现?哪些动态适合用竖构图表现?

三、实践操作

.作业:假如你是一个巨人,你会为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校园以及我们身边的朋友做哪些有益的事,请你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价

.学生互评

2.教师总评

五、后拓展

欣赏完这么多有创意的画,在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作品编一则小故事,互相交流交流。

六、板书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第3篇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本课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 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内容生动有趣, 语言朴素生动, 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于趣味故事的优秀课文。通过学习, 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 从而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设计理念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 针对字词教学设计了相关活动, 让学生基于课文本身展开想象的翅膀, 并通过具体化、形象化的语言进行逻辑的表达。此外, 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 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 从而做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与思维培养融为一体。

学习资源

跨越式资源网站 (补充:《小水滴的一天》、《小水滴旅行记》、《小水滴的梦想》等阅读资源;补充:灌溉、浇水、洪水等图片) ;生字词语卡片、故事录音、反映水的变化的录像片或课件;创作打写的留言板。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浮、雹、暴、躁、灌、溉、器、淹、稼、毁、灾”11个生字, 会写“冲、池、灾、害、晒、浮、器、黑”8个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说话中培养想象能力, 在打写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与态度: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水与人类的关系, 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 激发兴趣

(1) 情景导入, 学生猜谜

教师:同学们, 你们好。大自然千变万化,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你看, 谜语车来接我们了, 上车吧!

(PPT出示谜语, 学生猜出谜底后, 以图片的形式出现谜底, 帮助学生建立图和文字的联系)

(1) 我在天空变魔术, 变猫变狗变花朵, 太阳出来我不怕, 大风一吹我就走 (云) 。

(2) 千条线, 万条线, 落进水里都不见 (雨) 。

(3) 我是一朵小白花, 一夜北风遍地开, 无根无枝又无叶, 朵朵都是天上来 (雪) 。

(2) 板书课题, 引入课文

教师:我们今天来学习的课文也是一个谜语, 看老师写课题“我是什么”。谁来读一读, 读准“什么”;读完课题, 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 读题质疑, 引起学生的兴趣, 为下一步学习作辅垫。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 说出自己的想法。

2.初读课文, 感知全文

(1)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教师:“我”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自由读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PPT出示:认真朗读, 遇到不认识的字, 请拼音朋友帮忙, 遇到难读的句子划下来。)

学生汇报:“我”是什么。

(2) 在“识字通”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

教师:聪明的小朋友,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小水滴, 我们必须要认识这节课的生字朋友们, 你能自己学会本课的生字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看看“识字通”是教你怎么样记住这些生字朋友的。小朋友们快到“识字通”去试一试吧!

学生进入“识字通”, 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齐读课后生字词) , 教师针对汇报情况对重难点生字词“灌、溉、淹、毁、害、黑、器”进行检查。

引导学生用习惯的形式进行汇报:小组读、开火车读、领读、比赛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文, 初步感知全文的内容。“识字通”补充了大量图文并茂的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本课要认的字, 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图像和文字的联系, 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为后面的打写奠定基础。

3.指导书写、培养能力

(1) 学生自学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教师:同学们, 通过刚才在“识字通”里的学习, 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 老师想知道, 你是怎么认识这些朋友的。

(学生自学网站中“识字通”栏目的内容。)

(2) 小组交流, 用不同的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

(引导学生尽量用编儿歌、编字谜、编故事等有利于培养形象思维的方法来记字。)

学生汇报 (字谜、儿歌、故事) 。例如:

字谜:一户人家在种禾苗。答案: (稼)

字谜:四个口的中间有一只犬。答案: (器)

教师出示“我会写”中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教师:同学们已经用了字谜、儿歌、编故事的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朋友。这里的几个生字朋友, 你能写下来么? (器、黑、害)

(指导学生读贴、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临写, 自由练写。)

学生读贴时复习儿歌:写字有三看, 一看结构、二看笔顺、三看重点笔画。

学生临写前复习写字习惯:写字坐端正, 双脚先放平, 一尺一拳一寸要牢记。

(3) 教师巡视, 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评价小提示, 从字的间架结构、重点笔画、笔锋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肯定别人劳动的同时提一些促进同学进步的建议。

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因为有前面猜谜和“识字通”的学习,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 激起思维的火花, 能根据字型的特点展开想象, 编出了许多有趣的儿歌、谜语和小故事, 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写字是第一课时的重要任务, 学生通过互评, 发挥同伴之间的激励作用,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和对汉字书写的审美能力。

4.朗读全文、感知大意

教师:欣赏完大家的字, 老师想听听大家朗朗的读书声。

(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教师:你知道“我”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是“水”。

设计意图:学生再次朗读全文, 感悟全文的内容, 巩固本课的生字, 为下节课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5.拓展阅读、打写延伸

(1) 学生读资料库内容

教师:同学们能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真会学习, 小水滴忍不住要夸夸你, 他准备带我们到资料城遨游呢!

(2) 学生汇报:我也来当小魔法师, 选取拓展阅读的谜语考考同学

(学生互相猜“识字通”的谜语。)

(3) 指导打写

教师:同学们, 你们用很有创意的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朋友, 能将你的谜语、儿歌或者故事打写下来与其他小朋友们分享么?

学生作品:清晨, 荷叶上的小水珠醒了, 风一吹, 小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太阳出来了, 小水珠觉得越来越热了, 它变瘦了, 慢慢地变成隐形的水汽飞上天了。

学生汇报自己作品, 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利用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源, 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和课文的字词相关的儿歌、谜语、故事、图片等。因此, 学生在打写的时候能信手拈来, 思路源源不绝, 写出高质量的作品。

点评: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项目语文学科的试验以何克抗教授提出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为理论基础, 以信息技术工具为依托, 不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将汉字、阅读、作文三个教学环节孤立和割裂, 而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了学生在识字、阅读、写作方面的大幅跨越。儿童在入学前对3500多个口头词汇的音与义均已掌握, 这样, 就给语文的字词教学降低了难度, 学生只要学会了拼音即可进行自主阅读, 而教师只需对字形的书写加以重点的指导。根据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以语言运用为中心”是儿童快速习得语言的根本途径与方法。因此, 每节课都进行大量扩展阅读以及运用电脑打写, 把识字、阅读和作文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是实现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本课时作为《我是什么》第一课时的教学, 虽是以课文中所出现的生字词为重点, 但是, 教学始终都围绕着“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原则, 如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识字通”栏目来识记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识字通”具体包括:我会读 (加有拼音的生字词、句子) 、我会认 (谜语、儿歌等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我会写 (生字词的笔顺F lash以及间架结构) 。每个小栏目中, 生字均不是独立出现, 而是出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如句子、儿歌、字谜、故事等。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感知生字词, 体现了语言的迁移与运用。此外, 学生在教师主导下自己创编生字字谜、儿歌、故事, 真正实现了“学了就用”, 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通过教师主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 使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语言与思维均得到了训练。

整个课时的教学实现了“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的设计。在扩展阅读中, 教师提供了大量融入了本课生字词的儿歌、故事等, 学生通过阅读, 感知本节课的生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实现了将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在扩展阅读后的创新写作中, 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生字词进行创编, 学生通过电脑打写促进自身的思考、以及进行深层次认知加工, 实现了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也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机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学案 第4篇

关键词:新闻;作者;读者;感受;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70-01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初中我们曾经学过新闻,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新闻,那么我们知道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他在报道新闻时应该注意什么吗?

(讲究时效,侧重事实真相)

一般新闻工作者都会坚持这一原则,但有一个叫罗森塔尔的美国记者却打破了这个框框,他把自己和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所有人的感受当做内容来写,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个人情绪,且一举夺得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奖”。罗森塔尔的这个反常举动为什么会具有如此的魅力?他究竟在文章中注入了什么样的魔力,让我们大声的读一下这篇文章,看能否品味出其中的魅力。

二、学生初读课文,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感受如此深刻,说得如此精彩,那么罗森塔尔做得真有这么好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看一下吧。看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奥斯维辛是14年前的历史遗迹,没有可供报道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

既然没有什么新鲜的动心可以去报道,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

(出示幻灯片,对于奥斯维辛的介绍)

看到此情此景,可以说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忍不住握紧自己的拳头,更何况一个如此有责任心的工作者呢?所以作者忍不住把自己和所有参观者的感受与情感写进了自己的作品。

三、再次阅读课文,体味一下文中哪些地方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同桌之间可以展开讨论,然后找一个代表进行回答。好,现在请我们的代表们发表一下看法。在大家发表意见之前呢,老师有一个小小的提示:任何的分析都离不开文本,也就是我们手里的文章,离开文本的阅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必须在文章当中搜寻有效的信息,寻找关键性的语句来进行回答。

学生有可能找出一下几处句子:

第一、二段文字 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可能是第七到十五段中的文字。如果学生找出其中的一句,可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所用的手法。没有浓墨重彩地去描绘,却让我们通过参观者的动作,语言,表情,体会到了他们的感受,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与态度。恐怖,痛恨

可能是关于墙上的照片中的那个姑娘的微笑对此,作者可以这样引导:大家说得都非常好。那么,大家再思考:为什么作者在集中营的大墙上只看到了一个姑娘的微笑呢?看来所有美好的事物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都被扼杀了,这是对纳粹的无声的控诉。还有没有类似的细节?(学生朗读关于雏菊花怒放在毒气室和焚尸炉上的细节)。总之,罗森塔尔以自己独到的眼光抓住了这样一些细节来表现出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那么作者仅仅就是为了自己情感的宣泄吗?不是,是让读者体会自己与参观者情感的同时,控诉法西斯泯灭人性的恶行,警示人们铭记写的历史,珍惜得之不易的和平。

四、再读、品情感

最后把一首诗送给大家。

奥斯维辛以后

——阿多尔诺(法)

奥斯维辛以后

活着是对死者的无辜愧疚

蝉翼的爱欲

美丽的诗和祈祷

活活地被钉死在十字架下

奥斯维辛以后

幽灵与幽火的本质

和悲哀与痛苦的脑袋

在践乱的遗迹、寻回

希望的超验之光

奥斯维辛以后

恐怖让我惶恐失措地忘却

却总那么软弱无力

我不再承受望不到头的幻灭 卑琐和孤独

但地球正板着脸质询暗遣的年华的生存

奥斯维辛以后

焚尸炉的烟囱矗立

美丽的田野,背后是

绚烂的阳光

依旧清新的空气……

五、小结

我们是不是应该佩服罗森塔尔的高明之处,他用一个充满个性的标题,灌入了自己所有的情感,赢得所有的赌注,留下不息的赞叹。

《我是什么》学案 第5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

2.理解“树”的艺术形象。

3.品味诗歌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树”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歌的内涵。

三、自学交流 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完成下列各题目。

1.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3.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背诵。

4.理解“树”的形象。

四、展示点评1.预习检查。

学生展示,师当堂纠错及评价。

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明确:第一部分:总写“我”--“一棵树”的形象。

第二部分:展开想象和联想,表现“我”--“一棵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三部分:把激情引向高峰,表明死后变成煤炭,把“纯洁的光,炽烈的热”献给人间。

3.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背诵。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并能够说出喜欢的理由。从理性上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

4.你能够说出文中“树”代表什么形象?

要求: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形象即 “树”的形象。

明确:(“诗要塑造美的形象,以塑造人们美的思想感情、高尚的品质和美的灵魂。”在诗中作者借助想象给人们塑造出了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美的灵魂的艺术形象--“一棵树”。)(诗人通过“一棵树”充满激情的自白,使读者看到了这棵长在黄河岸边、长城脚下的树,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着民族的神圣使命,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斗争精神。他不仅抵挡自然界的雨雪风沙和雷火,而且把自己坚韧而又慈爱的枝条伸向社会,给弱者和不幸者送去幸福和欢乐,为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他与广大劳动人民有着共同的理想--消灭贫困,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为了这一崇高的理想,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好献给人间光和热。从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战士的英雄形象,谱写了一曲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美的心灵的赞歌。)

五、达标检测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磅bó(      )     shǐ(      )志     hàn(      )海

香chún(      )     yǒu(      )黑     chì(      )热

二)、诗文名句默写。

.                  ,中间小谢又清发。   2.俱怀逸兴壮思飞,                   。

3.抽刀断水水更流,                   。  4.塞下秋来风景异,                   。

5.浊酒一杯家万里,                    。 6.                     ,小桥流水人家。

7.夕阳西下,                           。8.人不寐,                            。

三)、请在原文上修改下列句子的语病。

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2.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3.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称赞。

4. 由此看来,热带沿海和岛屿周围,到处都能长出椰子树来,也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四)、填空题。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当代诗人             的作品,诗人在诗中用       的修辞手法,充分展开想象,借             的形象,讴歌了美的心灵,抒发了人生理想。

雷真民

什么是几何证明学案 第6篇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判定

2、掌握证明的格式.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依据。

3、了解互逆命题的概念,知道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了解逆定理的概念。

二、预习提纲

(一)忆一忆(1)几何证明的过程可以分几步?是哪几步?

(2)与平行线有关的公理有几个?请你说一说。

(二)试一试 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三)练一练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四)想一想

比较上面的两个命题,你能找出每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吗?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条件是,结论是。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条件是,结论是。

你能发现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真命题,那么这个逆命题就是原来定理的逆定理。

(五)练一练

你能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吗?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同角的补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你还能编制一个命题,并说出它的逆命题,判定其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吗? 规律提升: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每个定理未必都有逆定理。

三、达标测评

1、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直角都相等()

(4)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5)对顶角相等()

(6)如果a=b,那么a+c=b+c()

2、课本练习题第1题

3、证明: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镜子改变了什么》导学案课件 第7篇

二、做一做

三、读一读

四、课堂练习

五、课时小结

《我是什么》学案 第8篇

独立完成 (用竖式计算) :

(1) 西瓜一共多少元?

(2) 苹果一共多少元?

小组交流:

(1)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相同: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都是 () 。

不同:小数乘整数要 () 。

(2) 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_____。

根据学习单安排的步骤, 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规定的学习任务, 看起来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但是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练习中, 我们发现学生对教师提的问题似乎有口难说, 有心无力。

回顾整堂课上, 学生全部按照学习单 (或者说教师) 的思路一条道走到底, 我们期待的算法多样化等充分展示学生数学思考的环节并没有出现。从课堂流程来看, 教师完全遵照了“学程导航”教学范式的基本模块, 并且当堂完成了课堂检测 (“学程导航”教学范式的标志性环节) , 但是这是有效的课吗?教学不是流水线, 除了显性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等成果以外还有更多, 例如数学思想的领悟、数学经验的积淀等。因此, 学习单的设计应同时关注“四基”, 把握“导”的时机和度, 恰到好处地发挥“导”的功能。

一、新知发芽处应“细导”

在开始新知学习时, 学生通常是好奇但又谨慎的。而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对新知首次感知非常重要, 直接影响了新知的正确性。因此, 在新知的首次感知时, 要关注每一个细节。例如《小数乘整数》的新知自主学习单就可以这样设计:

西瓜一共多少元?

1.列出算式。

2.猜一猜得数是多少?

3.你是怎样想的?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这份导学单引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对0.8×3的得数的合理猜想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 至少可以想到以下方法:

(1) 0.8×3=0.8+0.8+0.8=2.4 (元) 。

(2) 0.8元就是8角, 8×3=24 (角) , 而24角就是2.4元, 所以0.8×3=2.4 (元) 。

(3) 因为8×3=24, 而现在一个因数8缩小了10倍, 那么积也应该缩小10倍, 所以积是2.4。

三种算法中, 第一种揭示小数乘法的意义跟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这是由学生生成的宝贵资源, 教师要加以利用。第二种方法根据生活经验, 说明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第三种方法则从积的变化规律来说明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第二、第三种方法还让学生隐约地感受到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三种方法互相印证, 是本课教学教师应该预设的、也一定能生成的宝贵教学资源, 是课堂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竖式计算0.8×3?有了第二、第三种方法的算理支撑, 学生很容易想到竖式a:

而即便有学生列出竖式b, 教师也只要引导他再想想刚才同学说的第三种方法, 即先把小数看成整数, 那么列竖式时就先把小数看成整数, 这样就非常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要列成竖式a而不是竖式b。

由以上案例, 我们可以看到“细导”之“细”, 并不在于学习单的设计内容有多少, 也不在于教师的语言有多少, 而只在于“导”时能关注新知“发芽”的各个关键点, 包括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经验, 让学生在接触新知的第一时间有清晰的、明亮的感知。

二、思维绽放处应“精导”

“学程导航”的教学范式追求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扎实高效, 但并不排斥儿童数学思维发展, 相反应该大力追求儿童数学思维的蓬勃发展,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纯粹的低负高效。因此, 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每一个环节, 都要精心设“导”。

例如六年级上册《整数除以分数》 (苏教版) 的教学片断:

学生根据例题情境列出算式, 并交流各种算法, 然后提出了这样的猜想: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除以分数的倒数。于是生成了如下的教学对话:

师:怎样证明你的猜想?

师生交流后得出用商不变的规律证明, 教师板书如下:

师:整数除以单位分数可以这样算, 整数除以一般分数可以这样算吗?

生:能!

师:怎样证明?请你写出来。

学生写出证明过程:

师:很好, 今天的问题解决了。再回忆一下昨天学的分数除以整数, 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证明吗?

学生写出证明过程:

师:不错!分数除法有三种类型, 除了昨天和今天学的, 还有哪种类型?

生:分数除以分数。

师: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分数除以分数吗?如果能, 请写出推导过程。

学生写出推导过程:

师:看来这个运算法则适用于所有的分数除法 (把课题改成分数除法) 。那么这个法则是否适用于所有的整数、小数除法呢? (板书:A÷M)

学生写出推导过程:

师:真了不起, 于是我们得出了结论:甲数除以乙数 (乙数不为0) 等于——

生: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师:于是我们应该把课题改为——

生:除法。

以上教学片断是即兴生成的。在学生尝试用各用方法求出的得数时, 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学生交流中生成的资源, 即兴引导, 用商不变的规律验证学生的猜想, 接着验证上一节课学的内容, 再推导下一课即将学的。回顾所有的整数、小数除法, 引导学生发现, 原来所有的除法可以用一个计算法则:即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用这样的方法证明或推导除法的计算法则建立于学习经验的基础之上, 但又“运用了数学的思维方式”, 得出了具有普遍性的结论。这节课走出了预设的教学框架, 也走出了教学参考书建议的教学内容, 甚至也偏离了原本的教学目标, 但以上的“走出”和“偏离”恰恰是超越, 恰恰是学生符号意识的快速成长。这也可以从学生的课堂小结看出。以下摘录几点:

生1:我觉得用字母证明除法的计算法则非常简便, 也很好写。

生2:而且得到的结论也有普遍性, 不用担心它只适合某一道除法算式。

生3:这课学的内容也很多, 不仅复习了昨天的 (分数除以整数) , 也学完了明天的 (分数除以分数) , 还把前面学习的整数、小数除法都归在一起, 穿越了六年。

生4 (玩笑地) :老师, 你真是我的神哪!如果把这段教学视频发在网上, 一定红!

学生的课堂小结虽然非常朴实, 但非常生动地表达了“符号”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我想,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他们一定能记住这节课, 而且也一定能自觉地使用符号进行表达、推理, 这正是可贵的数学思维的绽放。

“精导”不仅在于课前的精心预设, 也在于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精准把握, 即时制“导”。“精导”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儿童数学思维发展的现状把握及期待程度, “导”的目标决定了“学”的成果。

三、结果反思处应“深导”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要培养学生“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很少有教师舍得把有限的教学时间放在反思质疑的环节上。个人以为, 反思质疑环节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总结学习收获, 提炼数学思想, 总结数学经验,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批判反思的能力, 发展创新意识。因此, 在课堂中要经常设计总结反思的环节, 并“深导”, 导出数学思想, 导出数学素养。

例如四年级下册《运算律》 (苏教版) 的教学。在学生提出“三个数相加,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再加另一个加数, 但和不变”这一猜想后, 我设计了以下自主学习单:

算一算:同桌左边一个同学算每小题的第1题, 右边一个同学算每小题的第2题。

(1) (45+25) +1345+ (25+13)

(2) (22+18) +3622+ (18+36)

(3) 21+ (39+13) (39+21) +13

比一比:说一说每组中哪道算式的计算更加简便。

回头看看:我们的猜想正确吗?

还要思考:我们能不能用简洁的方法把这个结论表示出来呢?

其中的“回头看看”是对刚才的猜想进一步反思, 而“还要思考”则是对结论的表述提出了“简化”的要求, 即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建立数学模型。

当然, 反思环节更为一般化的操作是在例题教学结束或是整课结束时。例如《解决问题的策略 (列表) 》 (苏教版) 一课, 在例题教学结束后, 我出示如下自主学习单:

请在小组内交流: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我们用到了什么策略?

2.这种策略有什么优点?

3.回顾刚刚的学习过程, 你有什么体会?

第一个问题总结了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二个问题则是让学生表述列表策略的优点, 第三个问题则非常开放, 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谈自己的想法。

物理教学中“学案导学”导什么 第9篇

1“学案导学”要导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已具备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但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学生(包括部分优秀生)往往没有阅读教材的习惯,许多学生对教材阅读仅停留在对字面的理解,往往忽略其丰富内涵,因而做为物理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在编制学案时,应重视隐含信息的挖掘,精心设计,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相互联系与区别,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能力,在编写学案时,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问题设计为突破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着眼点,使他们在阅读中读出快乐、读出能力,如苏科版8年级物理下册《8.4摩擦力》这节课,如何让学生感受和识别“静摩擦力”呢?我们可以在导学思考题中设置这样一组问题:(1)课本插图8-22,虽然对物体施加了拉力,但物体没有拉动,说明什么?(2)静摩擦力定义中的关键词是什么?(3)如果课本插图8-22人不拉物体,物体受摩擦力情况又是怎样?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认识到静摩擦力的外在表现特征是“将要运动”即“想动而未动”。

这样引导下来,由浅入深,步步为营,既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加深对课本的细读和精读,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的知识,不但可以使学得的知识终生难忘,还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学案导学”要导学生对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好奇是人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应该充分利用物理教材中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课堂的演示实验等观察内容,中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浓厚兴趣,慢慢地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到对实验的观察上来培养他们自觉地有目的、持久、细心地观察,分析观察法(即结合物理现象分析其原因,并变化条件继续观察其结果)利用率较高,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在演示实验前交代清楚明确演示实验的目的,以及对出示的仪器应当有所交待,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打算怎样进行,以及学生应注意观察什么,以便使学生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应该充分利用物理教材中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课堂的演示实验等观察内容,草率从事是年轻教师在演示教学中常犯的毛病,当学生还没有思想准备时,演示已经结束,因而达不到演示目的,例如:苏科版8年级物理下册《10.3力与运动的关系》中,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向下运动,分别进入水平面不同的接触表面,进行对比,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有什么影响,实验前要指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清楚:要比较什么,怎么比较,又如:苏科版9年级物理上册《12.3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中,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实验前要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认识,课本图12-32实验中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观察什么?比较什么?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良好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新课程教材中,课本很多问题是借助于插图呈现,目的就是要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通过同伴交流、师生互动等途径,来改变学习方法。

3“学案导学”要导学生自悟与自疑,培养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具有自悟与自疑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为什么”或“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但目前,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被动学习的局面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学生还普遍习惯于围绕着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来学习,因此,学案导学中要围绕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去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成为“教师式”的学生,教师成为“学生式”的教师,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去发现、去研究,宽松和谐的问题环境能保持学生继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信心和热情,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例如:苏科版教材中呈现电流概念时,引入了水流,教学中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时,就有学生提出“是不是靠近电源流出电流的一侧电流大,流回电源一侧的电流小?”“为什么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时,灯的亮度不相同?”等问题,又如杠杆学案设计中,我设计了图示让学生自我寻找动力、阻力方向与支点的位置关系,最后得出:两力在支点两侧,两力方向相同;两力在支点同侧两力方向相反,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上,通过物理课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疑和自悟是十分有意义的。

自悟与自疑是一种非常高的能力,是需要学生能够跳出山外来看山,在学生运用学案的初级阶段,教师要注重自悟与自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自悟与自疑。

4学案导学中应注意习题的分级分类

很多学生一到做题时就“老虎吃天,无以下口”,这种现象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知识本身的理解问题,一是思维方法问题,学生常常不是瞎碰,就是乱套公式,由于各种能力需逐渐提升,所以在选编习题上必须分级分类,使学生每节课有所得,每组学案有所得,每位学生有所得,通过由易到难的过程,使同学们掌握分析物理过程时,应注意物理过程的阶段性、联系性、规律性等。

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学案 第10篇

一、学习目标

1、通过亲自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等。

2、通过学习能说出电动的原理

3、通过学习会安装和制作简单的电动机。

二、学法指导

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等。知道电动机转动的原理。

2、通过观察、操作、了解电动机的构造,能安装和制作简单的电动机。

3、针对教材中“如何使金属杆在轨道上往复运动?”这一挑战性的问题,通过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概括出两条途径:不断改变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并用比较的方法得出:改变电流方向比较容易。

4、通过阅读,交流认识换向器所起的关键作用。

三、释疑解难

1、为什么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开关闭合后,电动机仍不转动?

电动机不转的因素有四种:一是安装错误;二是电路不通或电流过小;三是摩擦阻力太大;四是线圈处于平衡位置,对这四种因素应分别处理:(1)检查电路的正确性。(2)应检查线圈轴与支架之间以及电刷与换向器之间的情况。(3)电路不通或电流过小的因素较多,主要有:①电源电压太低;②滑动变阻器阻值过大;③电路未连接好;④线圈或电路中有断路现象。(4)线圈处于平衡位置时,拨动线圈,让它通过平衡位置,电动机即可转动。

2、理解换向器的作用

当线圈转到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方向垂直时,两电刷刚好接触两半环间的绝缘部分,线圈由于惯性,还能稍微再转过一些。而线圈稍转过一定角度后,两半环接触的电刷就调换了,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也随之改变,从而保证了线圈能不停地转动下去。

四、自我检测

1、直流电动机是根据 制成的,它是把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2、通过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与 方向和 方向有关。

3、在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的是直流电动机的是()A.录音机 B.电动剃须刀 C.电吹风 D.电风扇

4、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能够持续转动,是通过()A.改变磁极的极性 B.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C.同时改变磁极的极性和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D.不改变磁极的磁性,也不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五、交流园地

六、课外空间

电动机

电动机分直流和交流两大类。后者又分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两种。异步电动机的定子铁芯由许多硅钢片相互绝缘叠压成筒形结构,内表面有凹槽,定子线圈绕组就放在这些槽里。转子也用硅钢片叠压而成,固定在机轴上。若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线圈通过交流电,就形成旋转磁场。处在磁场里的转子产生感应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使转子旋转。其转速总是小于旋转磁场的转速,故名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的定子与异步电动机相同,转子线圈通电时产生固定磁场,定子的旋转磁场以一定转速旋转,吸引转子和它同步旋转。直流电动机与直流发电机完全相同,可以互用。其定子产生固定磁场,转子通过换向器使线圈在各个位置上有固定的电流方向。通电的转子线圈在定子的磁场作用下磁转。直流电动机按激磁方式(磁极的激磁绕组与电枢绕组的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他激、并激、串激和复激等几种。

凡容量在100kW以下没有特殊要求的机械可都用某种异步电动机。对起动力较大而调速范围不大的设备(如吊车、绞车和升降机等)宜用同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主要特点是起动力矩较大并可在较大范围内连续调速,适合于某些刨床、铣床和轧钢机的控制设备,以及汽车、电气火车和市内电车等。按电动机的结构型式有防护式和封闭式等。防护式电动机用保护罩隐蔽通风孔,防止铁屑和雨水等进入内部;封闭式电动机没有通风孔,靠电动机自身表面散热,灰尘和水气不能进入内部,特别适用于工地、锅炉房、化工厂等灰尘、潮气和腐蚀性气体较多的地方。

拖“辫子”的电动机 在地壳与大气层的电离之间,竟存在着有3×10V电位差的大气电场,这大气电场虽然很高,但由于空气的电导很小,产生的电流非常微小。

大气电场虽然早被发现,但一直无法利用。人们发现了一种能长久保持带电状态的物质——驻极体以后,有人利用它的开缝效应制成一种新型电动机。这种电动机需要高电压(几千伏以上)和低电流(几毫安、甚至几微安)的电源才能工作,而大气电场恰好具备这些特点。于是一台既不用直流,又不用交流的特殊电动机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问世了,它被称为“大气电场电动机”。

这台电动机拖着两根长长的“辫子”,一根与该大学一幢11层的大楼上的天线相接,另一根与地线相接。这样可从大气电场里获得上千伏的电压和1UA的电流,电动机每分钟可转几百次。大气电场电动机由三个圆盘组成,上、下两个圆盘用铝箔和云母胶合而成,并在铝箔中间开一道细缝,细缝两边的电极分别加上不同极性的电压时,中间的驻极体就会受到一个与两个电极平行的作用力,于是转动起来。电机的转轴是一根有机玻璃棒,两端用宝石轴承支持着。

上一篇:加工中心安全培训试题下一篇:总经理汇报材料(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