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2024-07-20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精选10篇)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第1篇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一:

职业卫生工作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深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进一步强化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全面推动我市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

一、继续深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在2008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针对本地职业病危害因素较重的水泥、陶瓷、汽车部件涂装、塑料彩印等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在宣传方式上采取新闻媒体报道、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材料、深入企业宣传、培训交流、在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看牌等多种形式充分宣传《职业病防治法》,提高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和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监测,控制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强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用人单位的劳动环境监督检查。力争使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有害作业点监测率到达100%,有害作业点监测合格率达到100%。加强乡镇、农村企业的监督管理,争取使乡镇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作业单位监督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有害作业点监测率到达100%,有害作业点合格率达到100%。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依据法律规定予以处罚或提请政府予以关停。

三、搞好职业健康监护,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继续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尤其要加强对水泥、陶瓷、铸造、家具制造、汽车配件喷漆,塑料彩印、化肥制造等重点行业的劳动者健康监护工作。争取做到上岗前体检率达到90%以上,在岗期间体检率达到100%,离岗劳动者健康体检率达到90%。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杜绝职业病病人的发生。

四、做好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工作。继续深入做好中小企业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从源头上防止突发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做好突发职业中毒事故演练工作,提高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将职业中毒事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五、加强农村农药中毒防治工作力度。加强农药中毒的防治工作,重点做好农药中毒预防知识得宣传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医务人员救治农药中毒技术的培训,提高其救治中毒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中毒死亡人数,杜绝生产性中毒死亡事故的发生。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确实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经常组织工人对职业病危害宣传教育,特制订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一、每年举办两次职业病安全培训教育。

二、举办培训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

三、培训内容:

宣传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上岗前备好防护用品,充分了解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对职业病危害防治违章作业者要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三:

为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规定,同时结合本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特制订职业卫生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市的最新精神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本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加强本厂劳动卫生职业病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卫生职业病管理的标准体系,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职业病管理水平;强化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制教育和宣传,切实把企业职业卫生工作落实到实处,积极配合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做好职业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工作,日常工作实行闭环管理,及时消除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中隐患,决不留死角,从而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做好每年接触有危害因素职工健康检查和各类职工健康普检工作,职工就业前体检率达到100%;在岗职工体检率达到100%;离岗前职工体检率达到100%;同时建立健全职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2、在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充实,有危害因素作业场所工作环境检查率达10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志覆盖率达到100%,在主要生产车间的醒目位置设立警示牌;

3、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达到100%,使用率达到95%;

4、利用电视、宣传栏、各种学习讲座等活动,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培训活动,通过不定期的测评及相关问卷调查分析,职工对职业病防控重要性及有关知识知晓率达到95%;

5、逐步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及劳动强度,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降低职工劳动紧张度和减轻压力及厌倦情绪,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合理安排工作,安排合理的营养膳食,注重工作期间的休息效果以减缓疲劳;

6、作业场所轻伤发生率控制在0.2%,职业病发病率为0,急性中毒发生率为0,不发生重大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

7、认真做好突发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治和报告工作。

三、干预措施 ㈠规章制度实行过程中进行效果评估

在企业的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企业管理标准,由行政部,生产部牵头组织企业有关管理部门对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目的是检验规章制度的可行性,是否合理进行综合评定,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具体为:

1、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2、急性职业病事故预防和处理制度

3、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4、职业卫生培训制度

5、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

7、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8、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维修保养制度

9、职业卫生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与使用管理制度

10、职业病防治管理奖惩制度

㈡宣传教育培训和具体实施部门及进度

1、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利用多媒体、宣传栏、映像资料等宣传工具广泛开展职业病防护的宣传活动;

3、每年开展“安全职业卫生保健知识”竞赛活动;

4、组织职工消防、触电、创伤急救的知识培训;

5、定期对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6、开展职工参与职业卫生工作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对职工参与职业卫生工作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7、结合开展职工职业安全卫生活动,采取各种形式分批举办职工职业卫生、健康促进、营养膳食及医学知识等视频知识学习大会,职工参与率每年递增5%;

8、对在岗职工进行岗位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职工自防、互防技能,对接触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待遇,职工签订率要达到100%;

(三)加强日常管理,改善作业环境,落实职业防护措施

1、行政部负责有危害作业场所、岗位警示标识的设置工作;

2、为了加强化学事故急救处理,在硫酸灌区加设喷淋装置;

3、由生产部监督员工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4、由生产部、行政部定期对生产车间工人作业环境面貌进行整改,使生产环境、工人休息室等场所环境整洁、舒适;

6、由行政部做好绿化工作,增强企业绿肺功能;

7、由行政部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及环境卫生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做好从业人员健康证的检查工作。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第2篇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所属行业:__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机构和人员设置

1、是否设有或指定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 是(),否()。

2、职业病防治是否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 是(),否()。

3、配备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数:专职____人,兼职____人。

4、是否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是(),否()。

5、本落实职业病防治经费:___________________万元。

三、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已申报(),未申报()。

四、职业病危害告知:

1、合同告知:有(),无();

2、从业人员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有(),无();在岗期间培训:有(),无();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有(),无()。

五、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1、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配备数________;正常运行数__________。

2、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数_______;正常使用数_________。

3、应急救援预案:有(),无()。

4、应急救援设备:无(),有();种类____种,数量_______。

六、本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

应测点数:_______;实测点数:________;合格点数:________;合格率:______%。

七、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1、职业健康监护计划:有(),无()。

2、本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应检人数_____人,实检人数_____人,检出职业禁忌症人数______人。

3、本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应检人数_____人,实检人数_____人,检出职业禁忌症人数______人,调离原岗位人数_____人,职业病疑似病人数______人,职业病病人数________人。

4、本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应检人数_____人,实检人数_____人,检出职业病疑似病人数_____人,职业病病人数________人。

5、本应急健康检查:应检人数_____人,实检人数_____人。

6、职业病人现患数_______人。

7、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建档数_______,实建档数______。

8、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是否告知劳动者:否(),是();采取何种方式告知:

________;

9、职业卫生档案:有(),无()。

八、本是否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否(),是();

发生起数:____起,中毒人数____人,死亡人数____人。

九、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核、审查、竣工验收情况

1、建设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项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竣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投资概算________万元。

3、项目核准或审批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卫生行政审批级别:国家()、省级()、市级()、县级()。

5、目前项目所处阶段:已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已竣工投产()。

6、是否已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是(); 否()。

评价机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机构资质:甲级();乙级();丙级();无()。

是否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是(),否()。

7、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性质:轻微(),一般(),严重()。

8、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其防护设施设计是否经过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是(),否()。

9、是否已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否()。

评价机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机构资质:甲级();乙级();丙级();无()。

是否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是(),否()。

10、是否经卫生行政部门竣工验收:是(),否()。

11、卫生行政处罚情况:警告();罚款(金额_______万元);停业();提请关闭();无()。

检查人:______________; 检查时间:____________。

龙岩市学校卫生检查记录表

学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本情况:学生总数______人(其中:男生______人,女生_____人,住校生___人);教职工总数___人;其中校医___人;学校食堂数___个;食堂经常性用餐人数约___人。校内其他餐饮店____个,校内食杂店____个,学校周边(校园周边200m范围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数量约____个。

二、组织领导

1、成立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有()无();

主管领导:______,职务:______;职能科室:传染病_________,食品卫生__________;日常专(兼)职管理干部:疫情责任报告人________,食品卫生管理人员__________________。

2、建立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看文件):有()无();

3、定期研究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看记录):有()无();

4、学校自己组织工作检查(看检查记录):有()无();

5、落实责任奖惩情况(看记录):是()否();

三、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1、食堂

1.1经营方式(是否承包):是()否();

1.2两证及人员情况:卫生许可证:有()无();查从业人员___人,持有效健康证_____人,个人卫生状况符合要求___人,不符合___人,不符合内容__;

1.3食品采购:大米、面、食用油、酱油、醋等大宗食品及预包装食品采购索证:有()无();禽畜肉检疫合格证明:有()无();食品采购单据、票据:有()无();采购验收台帐:有()无();

1.4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卫生设施和卫生条件:加工场所面积符合要求:是()否();相应功能加工间(区)是否完整:是()否();加工场所流程布局:合理()不合理();防蝇、防尘、防鼠设施齐全:是()否();水池按要求分类:是()否();冰箱(冰柜)数量足够:是()否();冰箱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是()否();配餐间设施符合要求:是()否();不符合情况;食品仓库清洁、无杂物存放:是()否();仓库内食品及原料存放隔墙离地:是()否();有通风防鼠设施是()否();查库内食品过期、变质(查10种):无()有();过期、变质食品种类

数量;公用餐具及其消毒措施:有()无();

消毒方式和设施设备:。

1.5食品留样符合要求:是()否();不符合情况。

1.6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调味品:是()否();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情况:。

2、校内或学校周边其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2.1单位名称;卫生许可证:有()无();查从业人员___人,持有效健康证_____人。加工经营场所符合卫生要求:是()否();不符合情况。食品采购索证:有()无();食品采购单据、票据:有()无();采购验收台帐:有()无();非法采购和使用劣质食用油:是()否();销售腐败变质、过期、“三无”或假冒伪劣食品:有()无();具体种类和数量:。生产经营过程其他不符合卫生要求行为。

2.2单位名称;卫生许可证:有()无();查从业人员___人,持有效健康证_____人。加工经营场所符合卫生要求:是()否();不符合情况。食品采购索证:有()无();食品采购单据、票据:有()无();采购验收台帐:有()无();非法采购和使用劣质食用油:是()否();销售腐败变质、过期、“三无”或假冒伪劣食品:有()无();具体种类和数量:。生产经营过程其他不符合卫生要求行为。

2.3单位名称;卫生许可证:有()无();查从业人员___人,持有效健康证_____人。加工经营场所符合卫生要求:是()否();不符合情况。食品采购索证:有()无();食品采购单据、票据:有()无();采购验收台帐:有()无();非法采购和使用劣质食用油:是()否();销售腐败变质、过期、“三无”或假冒伪劣食品:有()无();具体种类和数量:。生产经营过程其他不符合卫生要求行为。

四、饮用水卫生管理

1、使用市政集中式供水:是()否();使用自备水源水:是()否();二次供水:有()无();提供开水:有()无();提供其他直饮水:有()无()。

2、学校制定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有()无();配备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是()否();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持《健康证》上岗是()否()。自备供水:卫生防护设施: 有()无();蓄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 有()无();

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有()无();水质检验资料:有()无()。

4、二次供水:卫生防护设施:有()无();蓄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看记录):有()无();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有()无();水质检验资料:有()无()。

5、直饮水:索证资料:有()无()。

6、饮用水卫生管理中其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

五、传染病防治工作

1、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是()否();配备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是()否();

2、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是()否();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或疑似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登记日志有()无();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本或日志:有()无();病因排查登记日志和疫情报告登记本中项目是否完整:是()否();

3、环境卫生消毒、杀虫、灭鼠相关制度和措施(查制度和消杀记录):有()无()。

4、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有()无();健康教育老师:有()无();开讲健康教育课程:是()否();健康教育宣传栏:有()无();

5、住校生住宿情况:拥挤()、符合规范();通风条件:好()、差();

6、将查验预防接种证纳入新生入学、入托报名程序:是()否();查验预防接种证的人员是专职人员:是()否();由各班主任负责查验:是()否();查验人员参加培训:是()否();本学期入学入托新生_____名,查验预防接种证_____名,发现漏种儿童:无()有();共_____名,_____名儿童得到补种;及时上报查验预防接种证报表:是()否();

7、学生体检情况:2008-2009在校生______名,参加健康体检学生______名,学生健康档案有()无();发现传染病_____名,主要的传染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第3篇

取消无法律依据的资格, 对整顿职业资格许可证多、乱、杂的现象具有很大导向作用。一是能够肃清职业资格考试乱收费、培训五花八门的现象;二是解救“人在证途的老百姓, 替民众减了负;三是能够有效预防考证热, 让整日为考证而操劳的学生和市民静下心来学习专业知识、拓展实践技能。

会考试和会做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复习几本参考书就取得某个资格证并不代表就具有了这个行业所需要的能力。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怪象, 拿着一堆证书的毕业生们却找不到工作, 证书越泛滥, 职业资格证代表的水平就越低, 职业资格证也就失去了职业衡量的意义。如果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仅仅意味着从政府规制的角度进行取消, 并斩断了培训机构的利益链条, 而在资格证的另一端,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却没有取消相应的职业资格条件限制, 那这种职业许可证的取消也是不彻底的。

如果用人单位的职业资格限制条件仍然存在, 资格证市场就不会从根本上消除。用人单位在资格证上的滞后调整势必会产生两个恶性后果:一是那些已经取得了相应资格的人会成为受益群体, 进而排挤了大量无法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取得门槛资格的人, 这是变相的就业歧视;二是无资格的人就希望通过资格考试来证明自己, 于是就会催生一批办假证、违规培训机构, 甚至不排除有部分体制内人员伺机进行权力寻租, 造成学生被骗、市场失信、官员腐败等乱象。

用人单位大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研究 第4篇

关键词:用人单位 大学生 职业素养 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大学生职业素养却普遍缺失,这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职业素养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从事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用和职业意识等多个方面。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事业启航的重要基石和坚强后盾。在新形势下注重对大学生的职前教育,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适应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已成为摆在每一所高等院校面前的紧迫任务。

鉴于此,本研究通过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收集用人单位对高校职业素养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试图找出影响和制约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因素,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供建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电力类、机电类、IT类、经济管理类、建筑类、外语类等行业随机选取了112家用人单位。向各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发放《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调查问卷》共计112份,回收90份,回收率80.36%;其中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为96.67%。

2.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笔者自行编制《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调查问卷》,问卷包含23道题目。本次调查以派发调查问卷为主,同时采取电话回访、个别访谈、网络联系等方式进行调查。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看法

(1)大学生就业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次调查显示,68.97%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应聘时职业素质最重要,其次是要认同企业文化,占13.79%。这说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大学生的职业素质。

(2)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在大学生的各项职业素质中,用人单位看重的依次是:基本职业素质(占68.88%)、专业技术能力(占58.88%)、社会交往能力(占54.44%)以及思想品德(占51.11%)。

(3)大学生最缺乏的职业素质。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职业素质依次是: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占67.77%),解决问题的能力(占55.55%),情绪控制(占37.77%),沟通能力(占36.66%)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占32.22%)等。

(4)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加强职业素质教育。53.33%的用人单位认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工作方面的能力不一定强于普通大学毕业生;同时有42.22%的用人单位认为,在某些方面,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大学毕业生强些。其余的用人单位则认为两者能力相当,最终还是要看毕业生的个人能力。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前最欠缺的职业教育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及职业道德教育,选择这两项的用人单位所占比例分别为42.22%和32.22%。同时,他们认为高校最需要向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指导是职业素质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比例分别为32.22%和20%。具体如下图所示。

2.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价

77.65%的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与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相比,不相上下;11.76%的用人单位甚至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比本科院校毕业生高;此外,也有10.59%的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比本科院校毕业生低。

(1)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的满意度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评价。在本次调查中,分别有11%以及80%的用人单位对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表示满意、基本满意,有9%的用人单位表示不满意。总的来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满意度较高。调查显示,48.88%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积极上进的,思想道德水平较高;18.88%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一般,并且还呈现下滑的趋势。

(2)用人单位最反感的职业行为。在用人单位看来,最令其反感的职业行为是做事吊儿郎当以及频繁跳槽,均占34.12%;同时分别有16.47%以及15.29%的用人单位最反感的职业行为是缺乏团队精神以及对薪酬的要求过高。

(3)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职业道德。50%的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18.18%的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勇于竞争、不断创新,分别有17.05%以及14.77%的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是“和睦互助、团结协作”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3.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总体评价

在大学生各项职业素养中,58.33%的用人单位最看重职业态度,而职业态度恰恰是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生最欠缺的职业素养,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用人单位最期望大学生具备的职业素养是职业态度,其次是职业良心;而最影响大学生发展的职业素养也是职业态度,其次是职业理想。

四、讨论与建议

1.大学毕业生职业素养总体状态

从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总体状况来看,仍然存在令人担忧并值得警惕之处,如择业观和价值观趋向于急功近利,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尤为欠缺,难以扎根工作岗位开展工作创新。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是高校毕业生亟待提高的职业素养内容。高校要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2.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若干建议

笔者认为高校在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职业素养的教育地位。通过此次调查发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再是企业用人首要考虑的因素,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放在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学校必须明确“教书”与“育人”同等重要,要纠正忽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认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动员“人人”育人、“处处”育人。

(2)构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完善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在高校的办学探索中,职业素养教育必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发展规律,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研究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和用人单位认可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使职业素养的教学有具体的、切合当代社会实际和市场环境的内容,有实际的教学措施,有具体教学课程,有以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为导向的职业素养能力目标。要依据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具体标准,建立有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的职业素养内容体系,实施道德践行能力的训练,收集职业生涯现实案例和出现的问题,灵活开展课堂教学。

(3)加强机构与队伍建设,进行职业化引导。强化素质教育的机构,设置专岗负责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管理,做好全校职业素养教育的计划、实施、监控和考核,严格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道德践行,建立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档案。

高校应注重加强学生工作队伍、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意识和教育技能培养,同时组建综合化的职业素养教育团队。笔者认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团队应由辅导员、专任教师、就业指导师、素质拓展师、心理咨询师、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行业专家、企业一线职工、优秀毕业生等相关人员组成,由上述人员担任职业素养培养课程的兼职教师,开展主题教育讲座,以他们的丰富的实践和不同的视角,对大学生专业素养和基本素养培养进行职业化的指导。

(4)创建科学的职业素养考评体系,进行定量定性考核。高校应制定职业素养测评标准,其中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具体细则。职业技能考核可以通过采用试卷和操作来评价;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考核可以按学生在课堂、实训、课外活动等方面的表现,形成细分项目考核表,通过师生、行业、企业进行定量和定性考核。此外,应在广大教师队伍中明确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责任,建立职业素养教育任务考核机制,要把“育人”和“教书”共同作为教师工作的考核内容。

总之,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更应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所以,高校应着力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顺利实现就业,进而实现“就业—职业—事业”的转变,体现自身价值,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杨子仪,萨茹拉.试论提升当代大学生职业素养之“三从三以”法[J].民族教育研究,2012(01).

[2]欧亚湘,王稳波.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2(11).

[3]马伟.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

[4]刘华利.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04).

[5]张琛,刘加宁,等.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问题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第5篇

(公司名)关于

成立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任命职业卫生

管理人员的通知

各部门、车间: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和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司职工的健康及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促进我司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经研究决定,成立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长:XXX 副组长:XXX 组

员:XXX XXX XXX XXX

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科,由×××负责日常工作。

任命×××为本单位专(兼)职(职业病危害严重或劳动者超过100人设置专职,定稿删除本括号内容)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公司名)

****年**月**日

附件:

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一、组长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公布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定期召开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本单位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单位内部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副组长职责:

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单位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订单位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直接领导本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第6篇

一、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所属行业地址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联系人联系电话现有在岗职工总人数人;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人;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二、机构和人员设置:

1.是否设置或指定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是否

2.是否将职业病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是否

3.配备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数:专职人;兼职人。

4.是否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已申报未申报

四、职业病危害告知:

1.合同告知:有无;2.上岗前培训:有无;3.工作场所警标识:有无。

五、卫生防护设施:

1、有无;

2、齐全不齐全。

六、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数;使用数,其中防尘口罩(面罩、头罩)配备数;使用数。

七、一个检测周期内作业场所粉尘应测点数;实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

八、一个体检周期内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1.职业健康监护计划: 有无

2.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应检人数人,实检人数人。检出职业禁忌证人数人。其中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检查:应检人数人,实检人数人。

3.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应检人数人,实检人数人。职业禁忌人员人,调离原岗位人。疑似职业病人人,职业病人数人。

4.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应检人数人,实检人数人。疑似职业病人人,职业病人数人。

5.职业病现患数人。其中尘肺病I期人,II期,III期人。

6.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名称是否有资质:是否

7.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建档数,实建档数。

九、本次检查受检用人单位是否受到卫生行政部门处罚:

警告、罚款(金额元)停业整顿提请关闭无。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第7篇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福建省财政厅 文件

闽人社文〔2010〕205号 关于建立职业培训资金直补用人 单位机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

为建立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的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企业发展需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1号)中关于“积极探索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的办法”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建立职业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机制及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建立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机制

企业是劳动者就业的主体。建立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机制的核心是探索培训补贴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并以此鼓励企业对各类员工开展初级技能、专项技能及在岗技能提升等各项培训。

本通知所称用人单位,是指依法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设立的各类企业。

(一)补助条件

企业制定培训计划,依法提取职工培训经费,组织本单位职工参加规定工种或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职工当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企业可获得财政培训经费补贴。

(二)培训补贴经费标准

财政培训补贴经费的标准按照企业组织职工参加技能培训,通过社会化考评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应技能等级确定:初级工(五级)按每人400元补贴;中级工(四级)按每人700元补贴;高级工(三级)按每人1000元补贴;技师(二级)按每人1600元补贴。

高级技师(一级)的补贴办法和标准仍然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高级技师培养补助经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闽人社文〔2009〕11号)的规定执行。

(三)申领程序

1、培训计划报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制定职工培训计划,确定培训专业、人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培训方法、目标、提取企业职工培训经费等,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指导。

2、提出补助申请报告。企业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培训经费补助申请报告。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企业培训计划实施情况、企业依法提取培训经费的情况说明、企业职工经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情况、按照补贴标准申请补贴资金金额、企业开户银行帐号,并附当年获得证书人员花名册、劳动合同复印件(已执行用工报备制度的企业可免提供)。

3、受理申请报告的机构。省国资委所属企业的申请报告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指定省劳动就业中心受理;其他各类企业(不论隶属关系)申请培训补贴的受理机构,按属地原则由各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情况具体指定并向社会公布。

4、受理申请报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于每年5月和11月受理企业的申请报告。主要审核相关资料是否符合补助条件规定,核定补助金额,并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补助意见。补助意见报财政部门复核确认后,由财政部门将培训补贴经费直接拨入企业开户银行帐号。

上述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机制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实行,2010年受理申请报告时间为9月和11月。

二、进一步用好现行各项职业技能培训政策

各地在落实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机制的同时,要继续执行省财政厅、原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闽财社〔2009〕18号)规定,积极推动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创业培训的展开,形成具我省特色的职业培训制度。

以项目形式组织职业培训是各地推动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有效做法。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以促进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为主要目标,按照规定制定培训项目计划,做好项目培训与就业的对接,努力提高培训促就业的效果。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要按照规定认真审核项目培训计划,确保项目培训的规范运作。

创业培训是实现就业的重要手段。要认真总结经验,组织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及返乡农民工、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要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因材施教,增强创业培训的实效性,并做好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的衔接,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和稳定经营率。

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是提高新成长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技工院校继续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

企业吸纳劳动者并组织参加各类培训,劳动者取得职业培训结业证书的,企业仍可按闽财社〔2009〕18号文件规定的条件和标准申请职业培训补贴,但当年不再就同一劳动者申请其他职业培训补贴。

三、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推动实施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本通知精神,及时组织并指导县(区)实施。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可先推动执行用工报备制度的企业、用工规范的企业、品牌企业开展,主动做好政策宣传,指导企业做好职工培训规划和组织实施。要按时受理企业培训经费补助申请,认真核实申请培训经费补助的相关资料。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要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红黑榜制度,严格考评员管理,确保技能鉴定质量。各级要加强培训补助资金的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各设区市要掌握所辖县(区)开展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执行情况,及时汇总统计并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就业中心)。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福建省财政厅

二○一○年七月五日

主题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培训资金

直补用人单位 通知

抄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各县(区)劳动保障局、财政局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第8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用人单位,就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需要合理的方法、策略,要寻求问题的根源,决不可缘木求鱼。也不是毕业前单纯的上几节课,讲讲就业形势、面试礼仪、制作简历,而是要将大学生的未来就业的计划纳入教学大纲重要任务之中,加以长期的、正确的引导!笔者认为应当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原因有二:第一,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摇篮,好比一个工厂,学生好比产品,产品好坏,是由市场来做评价。第二,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攀升,给毕业生适应岗位的时间越来越短,适应慢就意味着被淘汰,要想更快融入社会,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单讲就是三个关键词,分析、目标、行动,即基于分析确定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或职业生涯=知己+知彼+抉择。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就是在告诉你一个人应该如何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职业。

从大学生的现状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至关重要。有计划的学习、规划自己的时间,利用四年大学生时光,为日后进入社会做足准备;从教学大纲计划看,职业生涯规划更是入学后第一堂课。大多数高校会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大二或大三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这已经构成了大学生就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职业生涯规划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大学生未来人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尽快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

1.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更早地接触职业世界和进入职业角色。

2.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源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择世所需原则、择己所爱原则、择己所长原则、择己所利原则、择己所想原则),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

3.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二、大学生面对就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大家会发现,用人单位会说出很多种大学生求职者的问题,归根结底大学生就业的能力问题的主要矛盾就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如果每个大学生都能清楚的知晓自己具备哪些能力,求职岗位需要哪些素质,并能够自我意识到差距,那就业还会有困难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可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学生不能够对自己准确定位,好高骛远,专业不专或专业不精,不了解企业招聘的岗位需求,本文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三点:

1.价值观问题。职业的选择,实际上就是由自己的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是决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核心要素。现在的大学生应聘者多数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工资少了不去,条件差的不选,一上班就问用人单位能给多少工资,这种现象不在少数。换位思考一下,你能给用人单位带来什么,你对市场了解多少,你能适应艰苦条件吗?如果这些问题你想明白了,你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被誉为联想集团销售第一人的张小平,初到联想公司面试是这样说的:做不出业绩不要任何报酬,如果做出业绩,适当给点回报就可以;可以不计工作时间,只要公司需要,我可以随时随地赶到;可以不计工种,无论多脏多累的活,我都愿意做;公司如果觉得我不合适,可以没有理由将我辞退。如果大学生应聘者都能做到这样,哪家企业会不需要,哪家企业会不认可呢。

2.态度不端(不愿意做小事),总想着“一鸣惊人”。现在多数大学生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面对一些小事和杂事不愿意做,认为是大材小用,久而久之,给人的印象是连小事都做不好,大事岂敢用你。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坚持做小事,坚持做好小事,把小事做精的成功人士不胜枚举,例如俞敏洪、卡耐基等。用人单位在不了解新员工的情况下,会用一些小事或杂事锻炼新员工,一是为了观察其做事的态度;二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其能力,以便未来培养、使用。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是从小老师教我们做事的原则,至今你做到了吗?

对业界常识、企业岗位需求知之甚少。举个简单例子,金融专业是许多学校都开设的专业,专业课大同小异,可毕业后学生的就业情况天差地别。有一次美国哈佛大学的校长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为什么你们学校的金融专业毕业生大多都可以进军世界知名企业,有什么秘密吗?校长回答说不是因为我们学校牌子响,而是我们的毕业生对世界金融界有着充分的了解,直接上岗,试问哪家企业会拒绝我们的毕业生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大学生能够利用好大学四年的时光,把精力放在自己热爱的专业上,了解相关行业的岗位要求,不断查找自身与企业要求的差异,不断完善,大学毕业的一刻,你将会毫不费力的找到自己的理想的职业。

三、用人单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能力

2012年,北京市委“大学生职业适应力拓展”课题组针对大学生职业适应问题分别开展了对应届毕业生、已经就业1~3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HR的调查。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18项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中,应届和已经就业的毕业生所关注的前两位分别是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而用人单位则依次是学习能力和责任意识。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与2012年3月所组织的用人单位调查中,对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居于前两位依次是:责任感、诚信。而应届毕业生和就业后毕业生把责任感和诚信分别排在第八位和第六位。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关注的错位,是企业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

通过以上两项调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有了落脚点、着力点,帮助大学生制定合理的规划,从用人单位的关注点出发,培养大学生的相关就业能力。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依次是责任意识、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扎实专业知识和业界常识。

四、大学生如何在未来职场中形成核心竞争力

1.准确的目标定位的能力。利用SMART法则制定清晰地、可衡量的、有明确时间限制的职业目标。

2.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和从事职业能力。用以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做事敷衍、浮躁、怕吃苦等问题。

3.做人要实,做事要实,消除用人单位的后顾之忧。

4.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技术能力。鼓励学生到专业的相关企业实践,敦促学生了解业界的新闻,对自己未来就业岗位形成宏观的把握。

5.处事乐观、阳光,辩证的看待问题的能力。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如何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成为了高校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只有真正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就业岗位,引导高校学生以市场为导向,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充分了解专业相关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致力于缩小与企业需求的差距,大学生就业群体才能真正走出就业难的怪圈。

参考文献

[1]任占忠.大学生职业适应指导[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5-11.

[2]宋三弦.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M].重庆出版社,2005.1-5.

[3]钟谷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25.

[4]王自刚.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4).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第9篇

一、未办工伤保险,最后单位担“优先”责任

[案例]农民工梁某于2010年4月到A煤矿从事技安、掘进工作。2012年又转到B煤矿从事井下掘进工作。B煤矿未为梁某办理工伤保险。半年后,梁某因身体不适自动离职。2013年6月11日,梁某参加职业病鉴定,被确定患二期尘肺病。梁某找到B煤矿要求按职业病标准享受相应待遇。B煤矿提出,梁某所患职业病系先前的用人单位危害造成的,应由先前的用人单位(A煤矿)承担责任。

[分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据此,梁某可选择B煤矿为被申请人,要求其按职业病损害之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承担赔偿责任。当然,若A煤矿在承担赔偿责任后,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的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可另行主张权利,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

二、离职未检查,用人单位担“举证妨碍”责任

[案例]王某系某煤业公司职工, 2004年10月退休时,该煤业公司未组织王某进行任何职业健康检查。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王某因慢性支气管炎急发、肺气肿多次住院。2012年3月,王某被诊断为尘肺。2013年11月,被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职业病)工伤。2014年1月,王某被鉴定为伤残四级,部分护理程度依赖。双方对王某享受工伤待遇无争议。王某要求所在煤业公司承担2004年10月(退休时)至2013年11月期间的护理依赖损失。公司认为,王某是于2013年11月确认为职业病的,之前是否患有职业病、是否需要护理依赖,没有证据证明。

[分析]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本案煤业公司在王某离岗时,未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导致不能确定王某患尘肺病和需要护理依赖的确切时间,也无法就其离职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举证,煤业公司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举证妨碍,且对于妨碍举证的行为具有故意或过失,应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

三、公司清算注销,受益股东担难脱干系责任

[案例]2000年3月,王先生开始在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金属抛光工作。2010年底,因公司要搬迁,王先生辞职离开公司。2011年3月,王先生在找工作体检时发现肺部有问题,怀疑是尘肺职业病。王先生向原公司提出请求协助进行职业病检查鉴定时,该公司不仅不承认王先生部从事金属抛光工、不承认他近10年的工作时间,还以公司已清算解散注销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分析]股东自行对公司进行的清算不具有债务免除的效果,涉案公司清算组若未曾向原告催告申报债权,在报纸等媒体刊登的注销公告也只写明了该公司成立清算小组、办理注销手续,并无催告债权人申报债权的内容,公司在未足额清偿债务的情况下注销,股东又在公司注销后获得公司财产权益,债权人有权要求获益股东在所获财产利益的范围内清偿公司债务。据此,王先生可以该公司的股东为被申请人,申请确认劳动关系仲裁,而后再进一步依法维权。

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 第10篇

管理制度

目录 目的...................................................3 2 范围...................................................3 3 定义...................................................3 3.1 职业病隐患...........................................3 3.2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4 3.3 职业病隐患排查.......................................4 4 职责...................................................4 5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基本要求.............................7 6 职业病隐患分类和等级认定...............................9 6.1 职业病隐患分类.......................................9 6.2 职业病隐患等级.......................................9 6.3 职业病隐患等级的评估认定............................10 7 职业病隐患排查方式、频次..............................11 7.1 职业病隐患排查方式..................................11 7.2职业病隐患排查频次...................................11 7.3 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及时组织进行隐患排查:........11 8 职业病隐患排查内容....................................12 8.1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内容...............................12 8.2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内容..............................16 8.3职业病隐患排查表.....................错误!未定义书签。9 职业病隐患治理........................................18 9.1一般职业病隐患治理...................................18 9.2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19 10 职业病隐患的评审和评估...............................20 11 职业病隐患治理项目的验收.............................21 12 职业病隐患倒查.......................................22 12.1 职业病隐患倒查要求.................................22 12.2 职业病隐患倒查的主要内容...........................22 目的

通过职业卫生调查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完成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确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发现职业病危害防护、应急救援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对确定的职业病隐患进行干预、治理,减少职业病的发病风险,改善作业环境,降低职业病发病。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3 定义

3.1 职业病隐患

是指企业违反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的规定,在职业病危害现场管理和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职工健康损伤或职业病发生的缺陷。

(1)职业卫生管理包括: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备、职业卫生制度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病危害事故预案及演练、职业卫生档案等方面存在的违反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的缺陷。

(2)现场管理包括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及维护、应急救援设施设置及维护、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及佩戴以及现场布局、辅助用室、警示标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3.2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在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通过合适的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分级。3.3 职业病隐患排查

3.3.1 综合性检查 是指以保护职工健康为目的,对职业卫生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进行的综合性检查。

3.3.2 专项检查 主要是针对职业卫生某个方面进行的检查,例如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检查、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查等。

3.3.3 日常检查 是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按照职责进行的职业卫生方面的检查。4 职责

4.1企业是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职业病隐患检查、治理的管理机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保证隐患排查治理的贯彻。

4.2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4.2.1 企业主要负责人保证职业病隐患治理资金投入,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治理重大隐患前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4.2.2 企业分管负责人负责督促、检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情况,对本单位无力解决的重大隐患,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报告。

4.2.3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工作,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报相关部门组织治理。

4.3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在接到有可能发生职业病事故信息时,应当及时向各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可能危及从业人员健康和生命时,应当及时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措施。

4.4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厂)级职业卫生检查的组织、实施、验证,同时应当如实记录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向从业人员通报;负责公司各类职业病隐患排查、评估、整改的评审评价工作;负责各单位上报职业病隐患的统计、汇总工作;负责定期组织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和各专业技术委员会或人员评审、修订职业卫生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职业卫生检查表,不断提高职

业病隐患排查的深度和广度。

4.5 企业各级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并落实职业病隐患的整改。所属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和专业职能科处室、分厂、车间、工段(班组)负责本单位或本专业职业卫生检查及隐患的排查、评估、整改的评审评价工作;负责职业病隐患的原因分析、倒查和统计上报工作。同时应当如实记录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4.6 企业各专业职能和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单位)系统内职业卫生检查及隐患的排查、评估、整改的评审评价工作;负责职业病隐患的原因分析、倒查和统计上报工作;同时应当如实记录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4.7 综合性检查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各公司、分厂、车间(科室)、工段(班组)组织本单位人员实施。公司(厂)级的由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其它部门配合并组织本单位、本专业的检查。

4.8 专项检查分别由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单位、本专业人员实施(以下由各企业结合实际职责分工实施)。4.9 日常检查由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巡回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检查;岗位员工按照各自的岗位职责,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定期巡回检查。

4.10 生产单位(车间、装置)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装置)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应保证隐患治理的资金投入,及时掌握职业病隐患治理情况,督促有关人员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明确分管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对所分管范围、区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基本要求

5.1 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应根据生产运行特点,制定职业卫生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目的、内容、要求,并编制《职业卫生检查表》。

5.1.1 《职业卫生检查表》应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或依据、检查结果等内容。职业卫生检查时应按照职业卫生检查表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建立《职业卫生检查台账》、《职业病隐患整改台账》,并与考核挂钩。

5.1.2 企业应定期组织对职业卫生检查表进行评审、修订和完善,并做好检查人员的培训工作。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对职业卫生检查表进行修订:

(1)颁布实施有关新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

(2)装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或操作参数发生重大改变的;

(3)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或对职业病危害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5)周边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4)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结果有较大变动或识别出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5.2 技术力量不足或职业卫生管理经验欠缺的企业应聘请有经验的职业卫生专家或有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指导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3 企业应使用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现状评价、危害分级、风险识别等方法系统排查职业病隐患。

5.4 存在外委作业的而企业,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职业卫生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企业对承包、承租单位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承包、承租单位拒不整改的,企业可以按照协议约定的方式处理,或者向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5.5 企业应当每季度对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形式报送有关部门。对于重大事故隐患,企业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向有关部门提交书面材料。重大事故隐患报送内容应当包括: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

5.6 对于一般职业病隐患,由企业各级(分/子公司、车间/科室、工段/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及时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

隐患,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职业病隐患治理方案。5.7 企业在职业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后极易引发生产事故的相关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保养和监测监控,防止事故发生。职业病隐患分类和等级认定 6.1 职业病隐患分类

职业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和现场管理类两大类。

基础管理类隐患,主要指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职工健康损伤或职业病发生的缺陷,一般可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获得。

现场管理类隐患,主要指在生产作业现场存在的可能导致职工健康损伤或职业病发生的缺陷,例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防护措施、应急管理等,需要通过对作业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获得。6.2 职业病隐患等级

按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将职业病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一般隐患,是指危害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

重大隐患,是指危害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

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某种原因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6.3 职业病隐患等级的评估认定

企业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结果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职业卫生管理等情况对职业病隐患等级进行评估认定。6.3.1一般隐患

(1)粉尘和化学物质作业分级为中度危害以下(包含中度)作业岗位(工种)的危害因素浓度超标;

(2)噪声和高温作业分级为重度危害以下(包含重度)作业岗位(工种)的危害因素强度超标;

(3)作业场所存在的Ⅱ类放射源(高危险源)强度超标;(4)基础管理类隐患;

(5)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管理不符合;(6)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不符合。6.3.2 重大隐患

(1)粉尘和化学物质作业分级为重度危害作业岗位(工种)的危害因素浓度超标;

(2)噪声和高温作业分级为极重度危害作业岗位(工种)的危害因素强度超标;

(3)作业场所存在的Ⅰ类放射源(极高危险源)强度超标;(4)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不合理;

(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不符合或者失效;

(6)急救援设施和用品不符合或者无效;(7)辅助用室设置不合理。7 职业病隐患排查方式、频次 7.1 职业病隐患排查方式

职业病隐患排查可采用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7.2职业病隐患排查频次

(1)操作人员现场巡检或操作时应将职业卫生工作纳入巡检内容,及时发现职业病隐患。

(2)车间直接管理人员(主任、工艺设备技术人员)每天至少一次对装置现场进行相关专业检查时,应将职业卫生工作纳入检查内容。

(3)车间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周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基层单位(厂)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月组织一次隐患排查。

(4)企业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基层单位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综合性隐患排查和专项隐患排查,两者可结合进行。7.3 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及时组织进行隐患排查:

(1)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

(2)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的;

(3)装置原辅料、工艺、设备发生重大改变的,应按变更管理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4)外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5)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8 职业病隐患排查内容

职业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和现场管理类两大类,基础管理类的隐患,主要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获得,现场管理类隐患需要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获得。8.1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内容 8.1.1职业病防治责任体系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建立情况和存档情况; 人员责任体系: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车间(班组)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等各类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职责和义务。

管理部门责任体系:职业卫生领导机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8.1.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

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情况; 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情况。8.1.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8.1.4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劳动者上岗前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情况; 劳动者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情况;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并取证情况。

8.1.5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以下职业卫生档案:

(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三)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五)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六)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8.1.6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可行性研究阶段,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和评审情况; 设计阶段,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和评审情况; 竣工阶段,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和评审情况。8.1.7职业病危害申报

职业病危害申报的时间、内容及回执情况;

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提供下列文件、资料:(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3)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8.1.8 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

用人单位应急救援制度、指挥、组织机构建立情况; 职业病危害事故预案、专项预案、应急处置方案建立情况; 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及总结情况。8.1.9职业健康监护

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情况; 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情况; 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情况;

职业禁忌证和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处理情况; 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的处理情况;

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情况; 对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的安排情况;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岗位补贴发放情况。8.1.10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一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每三年一次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情况;

用人单位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情况。8.1.11 职业病危害告知

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情况; 职业卫生培训告知情况; 职业卫生公告栏告知情况;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结果告知情况;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书面告知情况。8.1.12职业卫生投入

职业卫生投资制度建立情况;

职业卫生投入概算和项内容设置情况。8.1.13相关方基础管理(外委作业管理)

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情况; 承包商资质、职业病防治责任书签订情况; 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承包商人员查体情况;

承包商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情况; 承包商工人培训情况。8.2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内容

8.2.1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标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情况。8.2.2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

(1)总体布局 分区明确、布局合理;

高温车间纵轴按照全年主导风向合理设置;热源合理布置; 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宜的竖向布置情况;

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在剁成厂房的布置情况; 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汽的废水排放管道行走路线。(2)设备布局

尘、毒发生源的布置情况: 设备和管道的密封情况;

热源布置情况;

厂房设计和设备的降噪和减振措施;

噪声源与操作人员相对布置情况噪声作业的远距离控制及隔声操作(控制)室设置情况;

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布置情况;

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在多层厂房的设置情况。8.2.3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维护

防尘、防毒、噪声与振动控制、防暑降温、防潮防寒、防辐射、事故通风等工程防护技术设施的种类、数量、位置、形式和性能参数等情况以及是否正常运行;

设置的防护设施经常性和事故性维护情况。8.2.4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管理

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所配备防护用品的种类、数量、性能参数、适用条件以及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等情况;

防护用品应发放、使用、维护情况及作业工人的佩戴情况。8.2.5 急救援设施和用品及其维护

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辐射剂量测量设备、个人剂量监测设备、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配置情况;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设置情况; 气防站和气防柜设置管理情况;

报警仪、事故通风、风向标等设置情况;

空呼器、防毒面具、便携式报警仪等设置和使用维护情况; 急救箱及其药物的配备和维护使用情况。8.2.6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

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情况;

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情况。

8.2.7 辅助用室管理

工作场所办公室、卫生用室(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等)、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等)、妇女卫生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及使用情况。9 职业病隐患治理 9.1一般职业病隐患治理

9.1.1 粉尘作业岗位职业病隐患治理

根据一般隐患排查的结果,加强防护设施的维护管理,保证其有效运行,督促作业工人佩戴符合要求的防尘口罩,按照规定为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相关健康损伤,给予及时干预,防止尘肺病的发生。

9.1.2 有毒化学物作业岗位职业病隐患治理

隐患很有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损害。应对隐患点采取限期整

改措施,劳动者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

9.1.3噪声作业岗位职业病隐患治理

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隐患会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要督促劳动者配备符合规定的个体防护用品,尽量减少作业工人接触噪声时间,针对隐患形成的原因尽可能采取工程技术措施,进行相应的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评价及噪声分级。

9.1.4高温作业岗位职业病隐患治理

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很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危害,产生热损伤。应加强作业工人的营养饮食,给予含盐高温饮料,强调进行热应激监测,通过调整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进一步降低劳动者接触热环境的单位时间比率。9.2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

9.2.1 粉尘作业岗位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

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隐患极有可能造成劳动者严重健康损害。应立即采取粉尘治理措施,作业点设置粉尘危害和防护的明确标识,劳动者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对劳动者及时进行健康体检;整改完成后,应重新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评价。

9.2.2 有毒化学物作业岗位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

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隐患极有可能引起劳动者严重的健康损

害。应在作业点明确标识,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劳动者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保证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对劳动者进行健康体检;整改完成后,应重新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评价。

9.2.3噪声作业岗位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

目前作业条件下,隐患极有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除督促劳动者配备符合规定的个体防护用品,减少作业工人接触噪声时间外,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对控制及防护效果进行卫生评价及噪声分级。9.2.4高温作业岗位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

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隐患极有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危害,产生热损伤。在加强作业工人的营养饮食,给予含盐高温饮料的同时,严格进行热应激监测和热损伤防护措施,通过调整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严格限制劳动者接触热环境的时间比率。对于无法调整作息制度的作业要采取防暑降温工程技术措施,改善作业环境。10 职业病隐患的评审和评估

10.1 职业病隐患排查工作中发现的隐患,要及时组织评判,确定隐患级别和隐患类别。

10.2 企业各级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项重大隐患排查,并组织评审评价,结束后要填写《隐患排查评审/评价记录》(附录E),并书面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10.3 经评估属于重大隐患并难以立即排除的,企业应当组织技术人员、专家及时进行评估,并编制《重大隐患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隐患评估报告书》内容应当包括:(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隐患的类别、等级;

(3)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4)隐患的治理方案。

《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措施和应急预案。

10.4 职业病隐患治理方案、整改完成情况、验收报告等应及时归入事故隐患档案且并归入职业卫生档案。11 职业病隐患治理项目的验收

11.1 职业病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组织本单位工程、技术、设备、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等部门和生产、维护、施工、安装单位进行考核验收。

11.2 隐患治理项目验收后,企业应将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表一并归档。

11.3 对于验收合格的隐患治理项目,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规程,组织人员学习,并转入正常的维护管理。12 职业病隐患倒查 12.1 职业病隐患倒查要求

12.1.1 凡是检查发现的职业病隐患,都必须从隐患产生的内部条件、外部因素,实行倒查。在查明原因,积极整改的同时,制订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从源头上进行治理,防范同类隐患再次发生。12.1.2 职业病隐患倒查要从下而上,按工段(班组)、车间(科室)、分厂或公司(专业部门)三级管理权限,逐级进行倒查。属上级原因的,由上级继续倒查,追根溯源。

12.1.3 每次隐患倒查后,登入《隐患整改台账》,详细记录隐患的分类和级别(一般、重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产生的主要原因、整改要求和制定的防范措施。12.2 职业病隐患倒查的主要内容

12.2.1 工段(班组)倒查隐患,规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凡发现职业病隐患,首先在工段(班组)的职责范围内进行倒查,重点查岗位职责是否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规程执行情况。倒查发现属于上一级的原因,则由工段(班组)向车间反映,由上一级继续倒查。

12.2.2 车间、科室倒查隐患,落实现场管理责任。凡发现职业病隐患,应倒查现场管理是否到位,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是否制定和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体防护措施等是否有效。倒查发现属于上一级的原因,则由车间向分厂或公司反映,由上一级继续倒查。12.2.3 分厂或公司(专业部门)倒查隐患,积极改善职业卫生工作条件。凡分厂或公司发现职业病隐患,重点倒查领导责任是否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防护措施和应急管理是否合理,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是否到位,按部门分工制定相应整改措施进行整改。12.3 职业病隐患倒查的管理

12.3.1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成因倒查工作进行检查;每月对本单位检查发现的职业病隐患成因倒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可与职业病隐患总结分析一并进行)。

上一篇:向母爱致敬作文下一篇:国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