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美学听课笔记

2024-07-19

自考美学听课笔记(精选6篇)

自考美学听课笔记 第1篇

北大自考《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 01:56 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3、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4、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1)正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

(2)负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5、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导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

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6、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7、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8、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9、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后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10、自然成熟论:心理学家彪勒等人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

11、环境决定论:心理学家华生等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12、印刻: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变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

13、他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支配。自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的支配。

14、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15、反射学习:掌握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反应的学习。认知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举止的学习。

16、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于19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对狗的消化过程进行研究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由此开始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17、获得: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铃声(CS)反复与食物(US)相匹配,从而使狗学会对铃声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获得。

18、消退: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对铃声的条件作用建立以后,若使食物(US)不再伴随铃声(CS)出现,那么狗对铃声(CS)做出的唾液分泌反应(CR)就会越来越弱,直到最后消失。这一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消退。

19、自发恢复: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已经明显消退了的条件作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还会以很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这种现象叫作条件作用的自发恢复。

20、刺激泛化: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学会对一个高音产生唾液分泌反应以后,一个稍低一点的音调也会诱发它的唾液分泌反应,这种CR自动扩展到CS以外的其他刺激上的现象,叫做刺激泛化。

21、刺激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CS和与CS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刺激分化。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过程。借助于刺激泛化可以将学习扩展到原初的特定刺激以外,而借助于刺激分化则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泛化。

22、二级条件作用: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称为二级条件作用。填空或选择

1、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在其1980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美国1971年出版的《教育百科全书》指出:“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

2、前苏联的彼罗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3、(拜瑞斯等人)进行的(良好行为游戏)

4、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强调教育要与心理学相结合,倡导(直观教学的)原则,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发展学生的思维。

5、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付诸了实施。他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其学生将上述四个阶段进一步发展为(准备、提示、联想、系统和方法)五个阶段。

6、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在(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1867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发表了(《教育人类学》)第一卷,它是(教育和心理知识的必要源泉)。

1988年,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问世,这就是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烈夫)的(《教育心理学》)。

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始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一般认为,正式的教育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创的。

7、联结派以(桑代克、华生、葛斯瑞、赫尔、斯金纳)为主要代表。

8、认知派以(魏特墨、考夫卡、苛勒)为主要代表。它们主张“完形说”。9、1908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由房宗岳翻译日本小泉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之后,又出版了(陆志韦)翻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陈德荣)翻译(盖茨)的(《教育心理学》)。

10、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先天)和(后天)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11、(格赛尔)著名的(双生子爬递实验)

12、人类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书面语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是(5-5.5岁)。

13、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最初是通过(观察儿童玩“弹弹子”的游戏)开始的。

14、皮亚杰指出,(11岁)是儿童的道德判断由外在标准支配转向内在标准支配的转折点。

15、(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石,它在教育心理学中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学习理论所解决的学习的(实质、过程和条件)等学习的根本理论问题是指导学生有效地学和教师有效地教的理论基础。

16、学习理论主要分为:(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17、人和动物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行为方式有两种:(本能行为)、(习得行为)。

18、加涅的学习分类:(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19、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可将学习区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可将学习区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20、奥苏贝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21、彼得罗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将学习分为两大类:(反射学习、认知学习)。

22、我国学者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和社会生产规范的学习)。

23、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输入-编码-加工-储存-译码-输出的过程)。判断

1、研究教育心理学不能脱离教育过程。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年长的一代都要以某种方式将社会经验传递给年轻的一代,每个人从出生开始,都在不断地接受他人的影响。

2、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经验传递的过程。

3、研究教育过程不能脱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外界环境虽然能对个体的生理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但却无法改变其发展的内在程序和节奏。

5、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6、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环境条件共同制约着个体的心理发展。

7、狭义的学习,指的即是学生的学习,这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学习的含义。简答或论述

1、教育心理学应为哪5个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答:(1)确定教学目标;(2)了解学生特点;(3)运用学习过程的心理规律;(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执行;(5)教学测量与评价。

2、教育心理学必须从哪些方面学习心理内容?

答:(1)学习理论;(2)学生的学习;(3)学习策略;(4)学习迁移;(5)学习动机。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答:(1)提示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实际问题。(2)建立系统的教学理论,促使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4、简述莱普尔的实验。

答:莱普尔将学前儿童随机分为三组,使他们都用一种儿童喜欢的彩笔作画。第一组和第二组为获奖组,只是第一组被告知作画后将得到奖励;第二组则不知道有奖励;第三组为控制组,作画后不予奖励。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继续选择作画的次数仅是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一半。由此莱普尔得出结论,外部奖赏一旦撤除反而会降低个体从事该种活动的原有兴趣。这便是外在奖赏损害内部动机之结论的由来。从莱普尔的试验看出实验法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是随机分配被试;第二是对变量加以控制。总之,实验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情境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遵循预先拟定好的实验设计,实验的实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实验结果也要进行精确的测量。正因为如此,实验法通党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可*的方法。

5、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法具体分为哪几种?

答:(1)实验室实验。这是一种严格控制实验情境,从而准确、周密地观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采用实验室实验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允许实验者对研究中的所有因素做最大程度的控制,因而这类研究具有很高的内部效度。它的局限在于其实验情境具有较高的人为性和过于简单化,因而其实验结果难以推论到现实生活情境中去。(2)随机化现场实验。这种研究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研究一般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其目的在于评价某种教学程序或其他教育措施的效果。

(3)单一个案实验。拜瑞斯等人所进行的“良好行为游戏”实验就是单一个案实验的例子。在单一个案实验中,实验者无需对所得结果再做检验和说明,图表本身已经一目了然。这是单一个案实验区别于其他等组实验的一个特点。

6、联结派共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联结派以桑代克、华生、葛斯瑞、赫尔、斯金纳为主要代表。第一,把一切心理现象都归结为刺激或情境(S)与反应(R)之间的直接联结,用S-R公式作为解释所有心理现象的最高原则;第二,主张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条件作用被动地在S-R之间建立联结;第三,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注重外部现象与外在条件的探索,忽视内在过程与内部条件的研究。

7、认知派在理论上的表现有哪此方面?

答:认知派以魏特墨、考夫卡、苛勒为主要代表。它们主张“完形说”。第一,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认为行为受意识的支配,以意识为中介;第二,主张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构造完形或形成认知结构,而不是被动地形成S-R联结;第三,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主张对学习的内部过程和内在条件进行探讨。

8、试述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答: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1)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准备状态和心理准备状态两方面。生理准备状态,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与成熟的程度,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自然前提。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智力因素的准备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两个方面。(2)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发展性教学;教育受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仅仅是教育与心理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在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中,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2、早期教育。

9、简答维果斯基的发展性教学主张。

答: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主张。他认为,在确定个体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应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儿童目前正在形成和刚刚发展的能力水平,即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而有可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他称之为“最近发展区”。由此,维果斯基指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

10、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答: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1)图式。动作或心理运算的结构,它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模式,图式既可以十分简单,也可以十分复杂。(2)同化。是将新的客体或事件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同化类似于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3)顺应。为适应新的情境而改变已有图式的过程,皮亚杰称之为顺应。(4)平衡。在已有的理解和新的经验之间恢复均衡的过程,称为平衡。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认知和发展都依次通过这四个发展阶段而不能逾越其中的某一阶段。不过,不同的儿童通过这些阶段的速率可能会有所不同,儿童在不同时期,尤其是在过渡时期,还可能会表现出几个阶段的特点。(1)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儿的智慧表现在动作中。(2)前运算阶段(2-7岁)。在感觉运动阶段后期,幼儿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日益频繁地运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具体运算阶段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守恒意味着儿童思维具有了可逆性。儿童的思维比前运算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不仅掌握了守恒的概念,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归类和排序等智力*作,均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进行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开始运用抽象的规则思考问题。

(三)对教育的启示。(1)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并认真倾听儿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解儿童目前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知觉周围世界的,从而正确地判断儿童目前所处的思维发展水平。(2)教学应该适合儿童目前的认知发展水平,越越儿童当前发展水平的教学只会徒劳无益。(3)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概念的实例。

11、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答:埃里克森构造了一个庞大的人格的毕生发展理论,即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第二阶段:自主对怀疑(1.5-3岁);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2岁); 第五阶段: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18-30岁); 第七阶段:创生对停滞(31-50岁); 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失望(51岁以后)。

12、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答:

(一)人格的发展是自我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各个阶段心理危机的产生和危机的解决都与环境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在人格发展的问题上,不但要重视自我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应特别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个体的教育作用。

(二)人格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任务,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发展特点,引导个体向着对立发展过程的积极方向发展。

(三)人格的发展虽然在各个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各个阶段的人格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连续作用过程。

13、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科尔伯格提出人们道德判断的发展共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世俗水平(9岁以前)。阶段1.惩罚与服从阶段;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2)世俗水平(9-20岁)。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4.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3)后世俗水平(20岁以后)。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

14、如何把握学习的定义?

答:首先,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第二,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比较持久的。第三,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因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第四,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自考美学听课笔记 第2篇

朱立元著:《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串讲目的:

帮助同学提纲挈领、层次分明、系统的掌握美学原理内容和相应复

习方法,顺利通过考试并达到个人最优成绩。

听课注意事项:

◆注意掌握知识脉络体系,具体理论内容如暂时不懂不要纠缠,紧跟

课时进程。

◆知识重点的含义。

◆听后复习一定要主次分明、循序渐进。

全书线索和各章线索

★美学是以体现着人与世界审美关系中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为

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审美活动论:以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构成的审美关系为理论核心。

审美形态论:各种形态都是从不同的途径要达到对人的生命存在的价

值肯定或价值判断。

审美经验论:是审美主体在与审美对象的关系中构成并做出评价的体

验过程。

艺术论: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艺术品是创造意象世

界,传达审美经验。

美育:情感性的、潜移默化的提升境界、定向教育

一、美学是什么

(一)研究对象

体现着人与世界审美关系中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1、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代表性看法:三种思路

◆从客体出发:柏拉图、黑格尔

◆从主体出发:审美经验、审美心理

◆从审美关系出发:蒋孔阳、教材所持的观点

2、审美现象(为什么说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

从艺术美、自然美、科技美、日常生活的美四个方面说明

(二)研究定位

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1、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对。

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美学的特点  2、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它与哲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研究方法都有关系。

哲学是美学的根基,美学必然包含着哲学的品格。

(三)研究方法

多元多样、首推哲学。

为什么首推哲学?

(四)产生发展

三个阶段、两个标志、一个人物

1、美学发展三阶段

◆审美意识:初级审美意识、高级审美意识

◆美学思想

◆美学学科

2、美学的诞生发展

◆诞生标志:专门系统著作、独立研究对象和范围

◆美学之父:1750年,鲍姆加登《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学科诞生。

二、美学的哲学基础

(一)哲学基础

以马克思的实践论和社会存在论思想为主干,同时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各种哲学思想的精华。

1、实践论的主要观点

◆实践概念覆盖了人的全部社会生活。

◆实践概念是生成性的。

◆物质生产劳动决定着其他一切实践活动,是最基础的。

2、存在论的基本内容

◆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

◆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

◆最根本的一点,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说明 人的存在。

3、实践论和存在论的关系

◆存在论以实践为根基,是与实践论紧密结合的社会存在论。

◆实践的根本内涵就是指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论为根基的,而马克思的实践论则内在包含存在论。马克思的实践论与社会存在论的结合,亦即实践存在论就构成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二)为什么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即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

1、整个审美活动、审美关系都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

2、要以自由概念为中介。

◆自由的根本含义:人通过自己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全面人生实践而获得超越和解放。

◆德国古典哲学把自由提升为美学范畴,与审美发生内在联系。

◆马克思的自由是在实践论与存在论框架内被考虑的。

表现为三种:物质生产中的自由,社会存在获得的解放,感性个体的超越。

其中社会关系的解放是本体论意义的自由。

三、美学的基本问题 

(一)审美与人生

1、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类基本活动和生存

方式)

◆审美活动促进人生实践的发展。

◆审美实践以人生实践为源泉

2、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境界在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中生成。境界的本体之根深植于人生实践。

◆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人生境界是人们通过自身锻炼修养、提高觉解水平而不断生成的。

◆审美境界有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求在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

(二)基本问题

1、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

(1)定义: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复杂多样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2)特点:

审美关系不是理智的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审美关系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在。

◆审美活动

(1)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

审美关系的外在展开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内在构成是审美关系。

审美关系是通过审美活动而建构起来的,而审美活动则只有通过审美关系才得到体现。

(2)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审美需要。

(3)审美活动一旦发生,便必然要由一般的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发展。

2、美与审美形态

◆美:是广义的美,甚至包括审美意义上的丑,它是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审美形态可理解为人对不同样态的美的归类和描述。、美与审美经验

◆美: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是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与美(审美对象)同时生成和当下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是感性的人生经验,不同于理性认识,感性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又不同于感官欲望。

4、艺术和审美教育

◆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的方式、也是最典型的形态。

◆美育即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两层意指。

◆从美育来看审美活动:

以“感性”的方式最为丰富、全面地触及人生的真相。

不仅如此,它还提升人,人的生命境界也得到了提高。

一、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

(一)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

1、审美需要

◆定义: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观照自己的精神要求。

◆特点:①人所独有的生命需要。②是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

2、审美理想

◆定义 :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

◆特点:①形象性。②稳定性。

◆作用:①决定主体对审美对象的选择及审美判断。②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审美趣味

◆定义:个人在审美活动和评价中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

◆特点:①个性差异。先天气质类型,后天生长环境等等都会造成独特的个体性。②主要因素是后天社会条件。

◆“趣味无争辩”观点的分析:(趣味是否健康的标准)①是否充分反映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 ②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

(二)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 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 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 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 4、是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 

(三)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1、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

2、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

◆以主体为根据和目的的特殊主客体关系。

◆ 要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

3、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获得情感体验。

◆内在的包含“真”、“善”、“终极关怀”,是从整体上赋予人生意义。

4、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

◆它是一种超越性的、自由的、应然的存在方式

二、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

(一)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1、美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

2、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

◆审美主体不可能离开审美对象而孤立地存在

◆主体的审美感觉与审美能力是在与对象的人化关系中产生并得到确证。

◆人的“主观感觉”包括审美感觉与这种感觉的社会性,是长期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

3、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主客体间的审美关系的规定性。

小结: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所以可能并具有现实性的根本条件。

(二)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

1、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

特点:◆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既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往。

◆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2、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

定义:主体陶醉于客体,心灵受到震撼的独特精神状态。

特点: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具有整体性和根本性。

3、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

指一种最高的存在状态。一种摆脱束缚的自由状态。

(三)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

1、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色彩、线条、形状

2、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转化

只有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才现实的生成。

而主体越是忽视自身的现实存在,越有助于对象的存在。

3、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

非实体性:审美对象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

开放性:指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

三、审美活动的发生

(一)理论概述

1、游戏说

◆ 代表人:席勒

◆主要观点:游戏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是人性的主要标志。这种游戏是人在摆脱了物质欲望的束缚和道德必然性的强制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它由生命力的盈余推动。

◆评价:揭示了审美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间的关系,肯定审美发生的生理性基础,这些是合理之处;缺陷在于,完全忽视了对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把游戏与审美几乎等同。

 2、生物本能说

◆代表人:德谟克利特、博克《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达尔文、弗洛伊德 

◆主要观点:审美的发生来源于人的本能。

◆评价:合理之处在于拓展了审美发生理论的思维空间,说明审美发生有其生物性基础。缺点:把动物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忽视了对社会根源的探讨。

3、巫术说

◆代表人:人类学家泰勒《原始文化》、弗雷泽<金枝>

◆主要观点:巫术活动是孕育艺术的母体,人类最初的艺术只是适应巫术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并作为巫术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

◆评价:用巫术说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时它具有更为可信的说服力。缺陷是不能把审美发生等同于艺术起源,即便巫术是促成艺术发生的一种因素,却绝不会是唯一因素。

4、劳动说

◆代表人:普列汉诺夫

◆ 主要观点: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

普列汉诺夫的观点:①劳动先于艺术②劳动使审美要求由潜在转化为现实。③审美能力也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一致。比如节奏。

◆ 评价

解释出劳动在艺术和审美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它没办法解释由物质生产到精神审美的中间环节,而这个中间环节正是审美活动的特性所在。

(二)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

1、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

◆工具的出现。

◆工具包括人所独有的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

◆运用工具的劳动与人的意识互相促进。

◆工具的历史因素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前进,即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人又借以实际地改造自然的一种物质手段。◆人类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不仅造成外在自然的人化,而且也同时造成人本身内在自然的人化。2、审美发生的社会中介因素

在审美发生中,巫术礼仪活动应该是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中介因素。

◆巫术活动是原始人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是最集中地表达原始人根本利益的一种符号形式。◆ 巫术对审美发生的重要意义。

巫术的神圣性和严肃性,强化并提高了人的主体意识。巫术的仪式化功能,推动了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

巫术活动的操演直接孕育着原始艺术的产生。比如绘画,舞蹈。◆巫术原则与艺术的精神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逼真的模仿

模仿是在一种虚拟的情境中进行,这正是审美态度。3、审美发生的特殊标志  ◆最重要的标志: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 审美意识: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内容。

 ◆原始意识的特征  具体中包含着抽象性。早期文化文物的修饰物。 蒙昧中渗透着真实性。 神秘中凝聚创造性。 ◆原始意识是孕育包含审美意识在内的人类各种意识的母体。审美意识在原始意识的解体中逐渐确立。

(三)原始审美活动的基本类型  自觉的审美活动基本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 1、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审美创造  2、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①固定性装饰②非固定性装饰  3、原始艺术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 ◆雕刻:最早在叙利亚发现的卵石小雕像,成熟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 ◆绘画:多是动物形象. ◆音乐与舞蹈:古乐器,绘制图案

第三章 审美形态论

一、原理部分

(一)内涵和特征

1、定义: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

◆对象化感性形态

◆逻辑分类形式

2、不同的界定方式:

◆美的形态、审美风格、审美类型、审美范畴、人生境界说

◆我们为什么选审美形态:广泛性和普适性、统摄性、历史性。

3、特征

◆ 生成性 :①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②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 ◆贯通性 :指民族文化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兼容性 :是以一定存在形式和审美风格为特征,以人生样态和境界为底蕴,以审美情趣贯彻其中的有机整体。

◆二重性: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二)形成和发展

1、审美形态的历史性

◆是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

◆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的。

◆东西方审美形态初步形成分别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

2、审美形态与思维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象数思维

◆古希腊人乃至整个西方主要思维方式:抽象思维

3、审美形态与语言

◆语言文字分为:表音和表意文字。

◆汉字是代表性的表意文字,重视词汇,长于抒情,具有形象性和完美性。拉西语系重语法,叙事和论证,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思辨性。

◆表音文字是理性的产物

4、审美形态与文化

具体体现在宗教和哲学思想方面,哲学思想更为重要。

◆西方审美形态的孕育与宗教仪式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审美文化则具有世俗化特征。

◆西方审美形态的发展早期的美和悲剧以精神性、理性为核心;中国的人生哲学几乎不变 “中和”思想的贯穿

二、优美与崇高

(一)优美

是最早被人类认识、最一般的审美形态。在西方早期,美和优美往往混为一体。因此,在广义上,美包括崇高、优美、悲剧、喜剧、丑和荒诞等形态,但在狭义上,美则主要指的是优美。

1、优美的内涵和特点

◆内涵:真善美最大限度的和谐统一(本质)。包含社会性内容。

◆特点:是超然优雅的人生境界的表现。

秀雅协调的外在形式特征。

内容和谐化一。

审美体验是心旷神怡、愉悦轻快。

2、对优美的理论探讨

◆在古希腊时期,优美与节奏、和谐、对称等紧密联系。

◆近代以后,博克仍然从表面特征上总结优美的特性。

◆康德和席勒已经把物性与人性结合起来考虑。

◆不同领域中优美的不同特点:

自然领域:优美主要表现在自然对象感性形式的和谐性。

社会领域:现实对实践的肯定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

艺术领域:和谐内容与完美形式的统一。

二、优美与崇高

(二)崇高

对立冲突。

1、崇高的内涵与特点

◆内涵:在对立和冲突的审美体验中体现伟大超越的人生境界。

(1)最早把崇高作为审美范畴研究的是18世纪的博克。

(2)崇高是一个相对弱小却代表正义与善的主体与强大的敌对势力奋斗抗争的过程,通过这种奋斗与抗争展示人的精神与力量。

(3)崇高体现人生超越的审美境界

(4)崇高的具体体现:

人与自然的对立和超越

人与社会的对立和超越

◆特征:

①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②社会价值实现的昂扬之美。

③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④恢宏豪迈的尊严之美。

2、对崇高的理论探讨

◆古希腊时期,郎吉努斯的《论崇高》第一次较为明确的把崇高与优美并列讨论。

◆“崇高”正式作为美学范畴是博克;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的是康德,康德把崇高分为力学的崇高和数学的崇高,看到崇高与人的不可分离性。

◆现代以来,由于对整个理性精神的逆反,“躲避崇高”成为一时的潮流。崇高的当代转向表现为,崇高的超越不在那遥远的彼岸或是神圣的理性之中,而就在于我们自身的生命,强调日常真正的生命体验。

(三)优美和崇高的比较 

1、联系

都是基本的审美形态,都是人的社会实践的存在方式,崇高在对立中展现出了人的存在,而优美则强调了和谐与人的存在,实则是殊途同归。从审美价值来说,都能使人有所得。

2、区别

◆体现互相对立而又互相补充的两种人生境界。

优美主要展示了人的存在中的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

崇高主要体现的是人生实践中,主体在实践中的冲突和对立状态,

并且在这一对立冲突中,作为主体的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超越。

◆崇高和优美的事物在量的规定性上的形式差异。

◆崇高的审美形态的具体体现,由自然、形式上的规定性,进而发展到社会伦理生活中去。

三、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

1、内涵与特点

◆内涵:在于体现人的存在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的过程。

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

◆特征:

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

2、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

◆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亚里士多德《诗学》。

◆黑格尔的“矛盾冲突”理论,使美学史上对于悲剧实质的探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悲剧冲突”。(辩证思维)

◆尼采《悲剧的诞生》把生活中的悲剧与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有意识地进行了区别,这是美学史上的一大进步。

◆克尔凯戈尔推进了现代悲剧理论的发展,使得现代悲剧理论出现了立足于存在论解释的趋向。

(二)喜剧

1、内涵和特点

◆喜剧以“笑”为载体,因此,笑及其原因的探讨就成为喜剧理论的核心。

◆内涵:是人类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同时由于包含着深刻的理性批判的内容和犀利的讽刺,因此往往是接近悲剧的。

喜剧的原型是原始狂欢,喜剧一般是以形式与内容悖离为主要特点的。

◆特点:

喜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

喜剧的情感形式表现以笑为主的特征。

2、喜剧理论的历史考察

◆在西方美学理论中,最早对喜剧进行探讨的是柏拉图《斐利布斯篇》。

◆从喜剧的心理效应来论述喜剧发生原理较有深度的是康德《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从矛盾冲突的观点出发,在悲剧与喜剧的比较之中揭示喜剧产生的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将喜剧奠定在现实的社会冲突之上。

◆在现代美学理论中,更多地把喜剧和人生存在的阐释联系在一起来解释。(苏珊朗格—人的存在感受;马赫金—“狂欢化”思想)

(三)、作为人生存在的悲剧和喜剧

1、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和喜剧,比作为艺术类型之一的戏剧中的悲剧和喜剧的范围要宽广得多。

2、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存在论的角度来看,悲剧与喜剧可以说是人生的两种存在状态。

3、悲剧与喜剧作为审美形态,其本质只有从人生实践角度才能获得更深刻的说明。

4、悲剧和喜剧具有社会性,是从人生存在实践的基本观点来理解的。

四、丑和荒诞

丑与荒诞的内涵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代表了社会人生的负面价值,是对于美好事物的否定性因素,是与美相比较、相对立而存在的生活样态。

(一)丑

1、丑的内涵和特点

◆内涵:丑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非人性的一面,体现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实践。在这种否定性的审美呈现中,肯定了正面的生存价值和审美意义。

◆特点:由丑陋引起的情绪感受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

作为丑的审美形态,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

2、“丑”的理论的历史考察

◆传统:丑的价值并不在其自身,而在于它衬托了美,在一定程度

下可以转化为美,或者可以使人透过丑的现象看到或联想到美。

◆文艺复兴后,审丑的加入使得审美活动趋向了复杂化。审丑与审美的分化趋势出现。

◆ 19世纪1853,罗森克兰兹出版了《丑的美学》,标志着现代丑学的 开启。

◆在现代艺术中,对于丑的形态的表现,成为一个基本的主题。波德莱尔《恶之花》、艾略特《荒原》,《白痴》《格尔尼卡》。

(二)荒诞

1、荒诞的内涵和特点

◆总论:从形式上看,荒诞与喜剧相似,但荒诞的形式是与内容相

符的,并不像喜剧那样揭示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相悖或形式所造成的 假象,所以荒诞不可能让人发笑。

从内容上看,荒诞更接近于悲,因为荒诞展现的是与人敌

对的东西,是人与自然、社会的最深的矛盾。

荒诞的对象不是具体的,无法像悲剧和崇高那样去抗争与

拼搏,更不会有对抗与超越。

◆内涵: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

荒诞感是指主体对荒诞的感受与经历,是人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对人的存在与意义的直观和体验。

荒诞是社会、自然、人三者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

广义的荒诞实质是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

◆特点:

荒诞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

荒诞的审美意象的象征性。

荒诞具有怪诞的表现形式。

2、荒诞理论的历史考察

现代,最严重的是人的存在本身具有了根本的荒诞性(人变为“非人”的真实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人不再是全面体现人的本质的人,即人失去了自身的类的特性。自觉、自由。

◆人失去了在西方世界中所继承下来的本质,失去了终极关怀的基础。

◆荒诞之所以与自由结合为一体,是因为西方在工业社会中建构起来的所谓自由只是哲学意义的消解权威与核心的结果,是一种观念形态的自由,而并非现实的人生的自由。

(三)丑与荒诞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

1、丑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在审美这种人生实践中,人能够相对全面而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质。

◆因为离开了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所谓美丑。所以:

审美活动、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都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丑也就必然会与美一起进入到审美实践之中。

人生境界也分层次,也有高低,有道德、天地境界,也有自然、功利境界,其中也包含丑的因素。

丑之所以成为一种审美形态,与劳动的异化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它是人类异化劳动的感性存在状态和结果。

非理性主义美学思潮兴起都为丑冠冕堂皇地走进审美领域奠定了思想基础。

艺术创作中包含了大量对于丑的描绘和创造,而且,呈现出了以丑代美的趋势,客观上为丑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奠定了现实基础。

2、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因为再创和重现荒诞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方式是以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显示其特殊的存在价值。

◆荒诞审美形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把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的距离拉近了。

◆重现和再创荒诞,从表面上看是反理性的和反传统的,但实质上仍然是西方理性主义之树上结出的果实。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一、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1、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迷狂说”和“回忆说”。

2、中世纪时期:奥古斯丁把审美经验归为对上帝的爱。

3、18世纪中叶之前,夏夫兹伯里 “内在感官说”(第六感觉说);

荷加兹提出蛇形线最美,这种线条使人愉悦。

4、德国古典美学时,康德及以后的德国古典美学家开始把审美经验

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

5、现代,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类型。

(二)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1、为什么用审美经验代替美感?

◆美感理论强调主观感受;审美经验强调人与对象之间便是一种浑

然一体、水乳交融的关系。

◆审美经验根本上乃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2、审美经验的定义:

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三)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非理性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性

与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1、直观性

◆它是一种感性直观的活动。

◆同时也是一种本质直观活动。

2、非功利性

◆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由于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此

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事物的实际存在毫无关系,自然也就

不会与对象发生任何利害关系。

◆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们产生审

美的愉悦,这要求人们摆脱功利困扰。

◆审美经验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行为,却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可能

产生任何功利性的作用。

3、超越性

◆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

◆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

◆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二、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

(一)、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1、感知

◆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

◆感知是审美经验的起点,视听起主导作用。

◆特点:

总与情感交织

具有积极选择能力

以完形方式把握对象,因而具有整体性。

◆功能:

使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出现了一种物我不分、主客统一的密切关系

2、想象

审美经验的核心是想象。 ◆定义:想象是一种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来创造新的思维表  象的过程。 ◆分类:又分为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种。(1)初级形式的联想:       接近联想:指由于两件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人们在有关经 验中经常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因而很自然地会从其中的一个联想到另 一个。

类似联想:由两件事物在性质和特征上的相似而引起的。

对比联想:是指由对于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而引起与其具有相 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联想形式。

(2)高级形式的想象:

它们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想象形式,因而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艺术创 

造和审美欣赏。

再造性想象:主体根据自己或他人原有的知觉表象进行加工和综合,

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形成关于事物形象的心理功能。

创造性想象则不是为了再现原有的思维表象,而是要通过主体的创 

造性思维产生原来没有的新表象。

3、情感

教材强调情感主客关系背后的社会根源。

◆自然的人化与感觉的人化通过实践相互对应。

◆审美情感具有比日常情感更为显著的社会性和理性特征。因为它

是从对象能否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出发作出判断,因而

具有更多的理性因素和社会色彩。

4、理解

理性因素在审美经验和科学认识活动中的参与方式有根本的区别:不

是从普遍性的概念、规律出发去判断特殊事实,而是从特殊的事物和

感受出发去寻找普遍。

◆理解的特点

必须具有非概念性的特点,与其它心理要素和谐无间地交织在一起。

多义性特点。

审美理解并不是无客观规律可循。

(二)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

1、审美感知与其它要素的关系

◆感知是审美经验的起点,是其它要素的基础。

想象需要感知活动先来提供表象材料

想象必须表达一定的意义,这就必须与审美知觉联系在一起。

◆其它因素也影响审美感知

情感实际上成了人们进行审美感知的选择尺度

理解促成感知成形。

2、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的关系。

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

情感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和内容。

情感活动对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染上明显的情感色彩。

3、审美想象与理解的关系

想象要受到理解的制约才能产生审美价值;二者通过游戏的方式统一在一起。

4、情感与理解的关系:理智渗透于情感之中,而情感又受到理智的引导。

(三)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

同化与调节是审美心理结构建构中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审美心理结构是在同化——调节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以它作为审美经

验的生成规律。

1、同化

人类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一种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造成

一种认知心理图式,遇到外界新事物就用这种图式去同化它,把它纳入现成的图式去解释。

2、调节:

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就是这种有意识的功能调节与无意识的结构调整的有机统一。

3、二者的关系和功能

◆在调节的后面有着同化的基础,因为同化不了才需要调节;

◆同化使人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使人产生自然而然的反应或反映;调节,却使人打破这种稳定,从而不断地进入新的、更高的审美层次。整个人类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和发展,既是同化的结果,又是调节的产物。

4、自调节审美

◆建立在审美的一般规律基础之上,服从审美的一般规律——即审美经验特性部分;

◆自己的特殊要求主要体现在 :有目的与无目的辩证统一。反馈调节。

三、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根据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关系的变化,可以把审美经验划分为呈现阶段、构成阶段和评价阶段。

(一)呈现阶段

1、定义:  是借助感知对对象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也就是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  中呈现出来。 2、特点:

 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对象的,因而审美态度的确立就成为审美活动开始的主观标志。 3、审美态度  指主体在摆脱了日常的功利和实用态度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观照、欣赏的态度。

(二)构成阶段

1、定义:构成阶段就是通过想象力的作用来构成完整的审美对象。 2、先验想象力和经验想象力的区分。 ◆想象力得已发生的前提:审美距离。 审美距离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在经验想象中,最终结果乃是构成了关于审美对象的格式塔。 这并不是两种不同的想象力,而是同一种思维活动的两个方面。所谓  先验的想象力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在根本上乃是一切想象活动得以  进行的先决条件。而这种条件是任何人的想象力都必然具备的。

(三)评价阶段

1、定义:主体要从自己的价值标准出发,对于已经构成的审美表象做出具有普遍性的评价和判断。主体的理解力在此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在评价阶段审美主体表现出来的仍然是感觉,但这感觉与一开始的直观感受已经有了差别:

◆对象不同。前者所把握的只是对象的外观,而后者所把握到的则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意义。

◆主体在后一种感觉中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态度。

对于审美对象的深度体验使审美活动本质上成为一种与对象的精神交

流,审美活动中的理解活动也就成了一种特殊的交感思考。

第五章 艺术论

一、艺术与艺术作品

(一)定义的困难:

1、被“艺术”范畴所指称的对象本身就处在不确定之中。

2、划定艺术的标准和规则,而这种变化是没有止境的。

3、“艺术”自身的价值在人类的文化视野也不是确定不变的,4、对艺术的规定往往会受到人们对艺术的功用判断的左右,而这种规定;而这种规定又影响着“艺术”概念的内涵。

(二)历史上对艺术的定义

1、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

◆游戏说:代表人:康德、席勒、斯宾塞

主要观点: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

评价:艺术与游戏的确有相通之处,这是“游戏说”的合理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区别。游戏给予人们的是纯粹的虚幻性,艺术则提供给我们深刻的真实性;游戏可以使我们沉浸在单纯的悠闲的快感中,艺术却能以其深邃而广阔的思想内涵,给我们以审美快感以外的人生启迪。

1、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

◆集体无意识说:代表人:荣格

主要观点: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种,认为 “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艺术体现出人类群体的超越了时空界限的心灵。

评价:它揭示了艺术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某种内在联系。然而,并没有足够的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根据;同时,这种理论抹煞了艺术家的个性,也是不符合艺术创造的实际的。

2、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的

◆模仿说

代表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主要观点: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以再现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文艺可以说是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

评价:其合理性在于,把握到了艺术产生的源泉。根本缺陷在于,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另一方面它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因而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

◆表现说

代表人:康德 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

主要观点:表现说批评模仿说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

西方:“天才”论、“直觉”说、“心灵”说 

中国: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

评价:表现说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但是,表现说完全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因而仍然是片面的。

◆有意味的形式说

代表人:英国美学家贝尔

主要观点:

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

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

所谓“意味”,是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

评价: 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但完全脱离人类的具体实践,抽象地谈论审美情感,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符号说

代表人: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

主要观点: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

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不应是个人瞬间的情绪,而表现一种人类的普遍情感或情感的人的“生命形式”。

评价:把艺术的本质与人的符号本质联系起来,理论上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但也因而把艺术本质非社会化、非历史化了。

3、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的 ◆载道说

◆娱乐说

(三)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

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

2、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3、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结论:艺术品是人工制品中一种审美的精神产品,它以创造非

现实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四)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

1、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

2、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所以:艺术品是创造意象世界,传达审美经验。

第五章 艺术论

二、艺术品

(一)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1、物质实在层2、形式符号层 3、意象世界层4、意境超验层

(二)意象世界

1、意象的界定

◆意象的结构:是一种心理存在,一个审美的表象系统。分为“意”

与“象”两个方面。

◆意象的生成:审美情感的发生喻示着主客体之间的融合,也便是

意象的生成过程。

(二)意象世界

1、意象的界定

◆意象的主要类型

仿象: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出的意象。绘画

兴象:主体以客观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的契机,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特点为天然和隐蔽。

喻象: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

抽象:创作主体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客体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书法、音乐

◆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2、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

◆虚拟性:意象一经物态化和物化进入艺术品中,便成为艺术意象,也就同时进入了非现实的层次。

◆感性:主体不需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直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

◆想象性:想象性是审美意象的最重要特征,也是艺术品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原因。

◆情感性 :情感与“意”有密切联系,是艺术熔铸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

(三)意境

1、定义: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的本体意味境界中。

2、意境与意象

◆相通点:意境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它要求的亦是主客一体、物我合一的境界:二者均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

◆主要区别:所达到的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

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指创作主体的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

“有我之境”中的“我’则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显地渗透于艺术意象中。

三、艺术的功能

(一)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 :

审美功能、娱乐消遣功能、认识功能、道德教育、宗教感化、思想启迪、政治宣传、心理平衡、社会干预、文化干预、商业

广告十一种。

(二)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

(三)审美在艺术诸功能中的首要地位

四、艺术的存在方式

(一)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

(二)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1、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

2、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

(三)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

1、作为中介的艺术品的特征

◆他律性

◆形式符号性

◆开放性

2、艺术创造过程是艺术存在的三环节中第一个也是首要的一环,它处核心地位。

3、只有接受者的欣赏活动才能使艺术获得现实意义。

小结:这三个环节的动态流程是一个整体系统,任何一个环节有了缺陷或发生了障碍,艺术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也就无所谓艺术了。

第五章 艺术论

五、艺术意象的创造和生产

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

(一)意象的孕育:是主体意识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

1、以主客体的相遇开始。主客体之间的感动关系是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

2、孕育意象需要艺术家具备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

3、孕育意象最佳的状态是“神思”状态。

(一)意象的孕育

◆它是主体意识的自身协调或主、客体契合达到共振的一种自由状态。

◆刘勰出色地描绘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意象和原型的不同;

客观原型转变为知觉表象。

表象上渗透着主体的主观情感因素。

表象与表象的关系依主体自身的规律发生转变。

表象本身作为主体的心理形式与原型就完全不同。

也有意象根本无客观原型。

◆意象是“长期孕育,一朝生成。”

(二)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和物化的表达。

1、意象的整体化。

2、意象的意义与符号形式的结合。

3、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

4、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

六、艺术的创造力与艺术技巧

(一)艺术天才是客观存在的

天才的形成是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两个方面合力的结果。

(二)艺术敏感: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

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1、艺术敏感不只是主体对客体的被动感受能力,更是主体对客体的 赋予能力。

2、艺术敏感是艺术家感受、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

(三)艺术想象力: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

1、在这种想象中,由艺术敏感所激发的艺术意象逐渐得以发展、鲜

明和形成。

2、艺术想象力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

逻辑,来整合心理意象。

(四)灵感 :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

生成的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1、在创作中,灵感是客观存在的。但它是艺术家在自身生理——心理素质与后天深厚体验和积累基础上综合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活动。

2、灵感是主体艺术状态对日常状态的超越。

(五)艺术技巧:

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七、艺术的形态

(一)艺术形态的划分标准

1、依据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2、依据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3、依据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二)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1、空间艺术

◆建筑

建筑材料的审美性质。

建筑的形式结构。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直接影响其价值。

◆雕塑:

关于物质材料:必须符合雕塑的基本要求

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统一。

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瞬间加以化静为动的表现。

◆绘画 :

整体和内容。

基本语言:线条、色彩、形式等。

内在韵律。

2、时间艺术

◆戏剧:

媒介自身的审美作用。

一般来说,戏剧的情节结构总有一个从开端、发展,再到高潮和尾声的变化过程。

◆音乐

声音自身的质量决定着音乐的美感。

各种声音按照一定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规范组合起来,就能够塑造出一定的音乐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

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以表演者的演奏为中介。

只能通过欣赏者的听觉来把握不断变换着的节奏和旋律。

声音所构成的形象是十分模糊和宽泛的,这使音乐所表现的对象和思想显得极为抽象。

八、艺术意象的接受和重建

(一)艺术接受的核心仍是意象的生成,即重建

1、艺术接受中的意象再生成靠接受主体意识运动产生。

2、接受者的意象生成的契机来源于艺术品。

3、重建的意象不可能完全获得创造者的原始意象。

(二)艺术接受的主体性

1、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

2、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

3、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图式化”结构框架。

4、一切艺术品的意象潜藏在复杂的结构系统中。

(三)艺术品的鉴赏过程

1、观 :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

意象。——形式符号层

2、品 :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重建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的阶段。

3、悟:指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第六章 审美教育论

一、中西美育观的源流

(一)中国美育思想简述

1、“乐化”。

2、建安时期,徐幹首次提到了“美育”一词

3、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查滓”的过程

4、近代,美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

(二)西方美育思想简述

1、古希腊罗马是西方美育思想的最早开端。

2、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是柏拉图。

3、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 原则。4、1795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出现了。

5、马克思从对异化现实的批判出发,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

二、美育的内涵 和特点

(一)有关美育的三种历史观点:

1、美育是人格教育。

2、美育是情感教育。

3、美育是艺术教育。

(二)界定美育的三原则

 1、美育内涵的确定应该体现手段与效果相一致的原则。 2、应遵循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 3、还应遵循独特性的原则。

(三)美育的内涵:

 1、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2、关键词:

直接作用情感世界

潜移默化塑造人,提升人生境界 

定向教育

(四)美育的特点:

1、诉诸感性

◆因为审美对象首先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具有吸引力的感性对象。

◆由于诉诸感性,不需要进行直接的推理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价值。

2、潜移默化

3、能动性

审美活动本身不仅是一种消极的享受,更体现了主体的内在追求。

三、美育的功能和目的(一)美育的功能

1、怡情养性

它是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一种调节,从而达到心理的平衡、人格的完善。

2、化性起伪

荀子以“化性起伪”来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从中也体现了美育的功能。

审美活动本身就在陶冶着主体的性情,审美的过程就是主体心灵受到感化的过程。

(二)美育的目的 1、培养人,发展人

2、美育必须依存于审美活动,美育与审美活动是一种同源共生的关系。

◆对美的不同理解直接规定着不同美育理论对审美教育目的的不同设定。

◆我们认为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实践。

◆把美理解为一种自由人生境界的感性显现。

3、美育根本上就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教育

◆美的形式的教育。属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审美理想的教育。要求把审美的自由人生境界转化为受教者自觉的价值追求,体现着美育的根本主旨。

二、考试预测与分析:(仅代表个人意见)

1、总体介绍

◆因为本教材是07年的新教材,我们先要清楚新旧教材发生变化的情况:

第二章、第四章与旧教材相比内容基本是推倒重来的,而这两章又是论述题出现比例特别高的章节。从02年到07年的历年论述题来看,都没有出第二章、第四章和艺术论部分。

第一章、三章、八章都会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

◆美学原理考试覆盖面大、对考生文史哲基本功的考察渗透其中,加上理论性强,有些部分确实比较难读比较大,所以在心态上不要过于求面面俱到,一定要抓思路、抓条理。

二、考试预测与分析:(仅代表个人意见)

2、应试方法:

关于选择题:

例1: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07年真题)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的功能

C.艺术的本质 D.艺术的形式

这是在考艺术定义的知识点,在准备时应是按照名词解释或简答来准备的。所以重要的是知识点,知识点掌握了,就是选择繁简的问题。

例2、“人闲桂花落”与“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

(07年真题)

这就是考综合文科功底。(所以功底不同,复习时间不同)

A.优美和崇高 B.崇高和优美

C.均为崇高

D.均为优美

二、考试预测与分析:(仅代表个人意见)

2、应试方法:

关于名词解释:

例如:无我之境(03年真题)

分析:名词解释一定要先看分值,分值的制定决定了它答案的分布,这是一道三分的题,答案:a无我之境是意境的主要类型之一;(理论语境)

b指创作主体完全消失,隐藏在艺术意象的后面。(是什么)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无我之境。(也可略)

二、考试预测与分析:(仅代表个人意见)

2、应试方法:

关于简答:

绪论部分、美育部分的知识点内容归为简答处理。

注意我们今年新旧教材这部分的变化,例如:

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绪论)

审美关系、审美活动的定义和特点。

荒诞的含义、特点、产生原因。

中国美育思想的线索。

二、考试预测与分析:(仅代表个人意见)

2、应试方法:

关于论述:

例如: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 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 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题画》)请结合艺术意象的孕育与生产过 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02年真题)

 分析:材料分析是最好抓分的论述题。首先确定属于哪一部分的理 论,然后马上要注意那一章的答题线索,一定要结合例子说明理论。

答案:

a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由“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 中之竹”即表现了这一过程。

b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即孕育阶段,”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即生产 阶段。

c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物在这种相遇中 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起创作的冲动。“晨起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即是这一表现。

d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 意义转化成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磨墨展纸”、“手中之竹”即这种完成。

论述一定先看变化部分理论最清晰、最整齐的部分。

小结:

自考美学听课笔记 第3篇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调查的对象来自浙江省重点高中、市级教学研究机构、县级教学研究机构以及基层普通中小学校设计的听课笔记, 这些听课笔记的设计者具有不同的层次性和代表性;设计和使用听课笔记的主体有来自经济和文化发达的省级重点高中, 也有来自于经济欠发达的小县城所属学校, 还有优秀教师集聚的优质民办学校, 这些听课笔记的设计者分布于浙江省各个不同区域, 这次共收集了80余本, 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听课笔记65本加以分析研究。

二、调查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 听课笔记的编制主体

课堂听课笔记的设计和编写者称为编制主体。从调查的情况看, 课堂教学听课笔记的编制主体主要是教学研究部门和学校。从总体情况看, 教学研究部门编制的课堂听课笔记比较规范、使用面比较广。高中学校大多有自己编制的课堂听课笔记, 初中学校约有一半的学校有自己的课堂听课笔记, 小学以使用教学研究部门编制的听课笔记为多, 编制听课笔记的部门还有如教育科学研究所或教育局, 各类学校编制的听课笔记针对性较强, 但设计栏目和规范性差异十分明显, 能起到引领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作用的较少。

(二) 听课笔记的各种信息称谓

1. 听课笔记的称谓

从调查情况看, 取名为听课笔记的为最多, 达到29本, 可见“听课笔记”最容易被大家接受。除了表中列出的名称外, 还有以下名称:听课评估本、听课卡、听课录、观课记录、听课评课本、听课记录表、课堂教学实录本、教师专业成长手册、教师成长记录手册、校本研修手册等, 这些名称有的显得偏小, 如听课卡、听课记录表;也有的名称显得偏大, 如教师专业成长手册、教师成长记录手册、校本研修手册等, 将听课笔记纳入了教师校本研究或教师专业成长等内容之中。

2. 上课教师所在单位的称谓

对上课教师所在单位的称谓以学校为多, 超过了一半, 这让听课教师容易搞明白上课教师所在的单位;将学校和班级合为一栏的有9本, 将两者分为两栏会更方便有关信息的填写;有12本听课笔记未将上课教师所在单位栏列出 (这类属于学校编制的居多, 到校外听课时会出现上课教师的所属单位无处写的状况) , 这会让听课教师把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搞混淆;“听课学校”容易让听课教师将上课所在地学校与上课教师所在学校混在一起。

3. 听课班级的称谓

听课班级的称谓以要求填写“班级”的为多, 超过了一半;只要求填写年级的有9本, 但由于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区别还是很大的, 因此只填写年级容易将班级混淆;虽然将学校和年级合为一栏的有9本, 个人觉得还是分开两栏填写为好;开课班级、听课班级、授课班级、年级班、上课班级等称谓不如“班级”来得简洁明了。

4. 上课教师的称谓

对上课教师的称谓以书面语和简明为好, 教师一般是指具有正式编制、获有某个职称并担负实际教学任务的老师, 比老师的概念范围小, 教师比老师在文字上更加专业。教师适合做职业代名词, 老师比较趋向平时口语上的称呼。其他称谓如执教老师、开课老师、授课老师、施教老师、任教老师等显得口语化, 还有的称谓如授课教师简况、执教者和单位、执教老师和学校等显得有点烦琐。

5. 上课时间的称谓

从调查统计情况看, 关于上课时间的称谓多达24种之多, 有的对时间的区分列得很细, 如年月日星期几上下午第几节、年月日星期几第几周第几节等;有的较为实用, 如表6中所列。从简明实用的角度考虑授课时间的称谓采用“时间节次”较好, 因为时间包含了年月日, 节次便于教师的区分, 至于第几周、上下午或星期几, 只要稍加推算即可。

6. 学科分类的称谓

除了一些听课笔记未注明科目外, 比较一致的称谓为“科目”或“学科”, 其他的学科称谓还有课程名称、科目内容、科别和执教者学校、学科和活动名称等, 显得混杂或不太合乎中小学的常规称呼, 其中的课程比科目范围要大。

7. 上课课题的称谓

从调查看, 直接称课题或课题名称的接近三分之二;但教材这种称谓却显得过大, 一节课是教材中的某一课时;授课内容和教学内容又显得略为偏小, 容易让人不易把握;也有的叫内容, 则显得不够贴切;还有的未按要求填写课题, 这样听课记录会显得缺少主题。

(三) 听课笔记的栏目设计

1. 纵向栏目设计

除了给出上课的有关信息外, 一般将听课记录的页面设计成两栏的最多, 占三分之二强, 这种设计能为大多数教师所采用;设计成一栏的约占四分之一, 其他的较少。

设计两栏的第一栏一般为“教学过程”或“课堂实录”居多, 这种称谓最容易为使用者所理解和接受。第一栏的称谓还有听课笔录、教学过程与记录、课堂教学记录、随堂摘要、教学行为师生行为及话语记录、教学过程记录、听课记载、教学程序和策略、教学内容过程及方法、听课记录、听课内容、课堂活动记录、教学过程及意见、过程等, 其中有的过于复杂、有的略显简单, 会让使用者感觉模糊, 甚至带来不便。

两栏的第二栏一般为评价与建议为多, 它能提醒使用者既要及时给出评价, 又需思考自己的建议。除了表11中所列的外, 其他还有教学评议、议课记录、点评及交流、教学特色与待改进之处、情况记载、对教学意见和建议、教学建议、听课感言、综合评价、听课教师评议、分析与思考、听课意见及建议、观课随笔、意见建议、听课随感、总体评价、评价与探讨、听课随感、分析与评价、听课与心得、分析评议、评课意见、听课评议、听课感、评课与建议、听课意见、感受与磋商、教学评价、评课意见、评点和建议、听课意见与反思、师生行为及活动记录等。

2. 横向栏目设计

听课笔记除了纵向划分为若干栏外, 还有横向的设计。横向设计中还增加了用于板书设计的空间, 这种设计的听课笔记有7本, 还有两本设计了学生座位表情况, 便于教师记录学生的发言情况及师生交流情况的记录。

(四) 听课笔记的大小与页码

1. 大小情况

从统计情况看, 听课笔记小开本 (32开本) 的比大开本 (16开本) 的略多, 但近年来新设计的听课笔记以大开本为多, 小开本便于携带, 大开本显得更大方、使用更方便, 16开本较适合教师的课堂记录。

2. 版式

听课笔记的排版方式以竖式为主, 达到了64本。横式的只有1本, 这种版式对于使用者显得更为方便。其中彩色封面设计的有18本, 彩色本显得更为漂亮, 这种听课笔记以学校编制的为多。

3. 内页页码

其中最多页码达到170页, 最少页码的只有30页。页码的多少还与开本情况有关, 一般来说, 小开本的页码较多, 大开本的页码会少些。小开本会让教师写不了多少字就要翻页, 页码过少会出现一个学年要用上好几本听课笔记的情况, 页码过多会出现一年只能用上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容易造成浪费。

(五) 导向性语言设计

有25本听课笔记印有听课要求或评课标准, 如听课要求、课堂教学评估标准 (评价表) 、评课原则、一堂好课的标准等;有2本听课笔记有使用说明;一些民办知名学校的听课笔记甚至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名人名言印上了, 以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约有一半的听课笔记没有任何导向性语言。

三、听课笔记设计策略与建议

编制听课笔记的目的是让广大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及时、有侧重、方便地记载上课的各种信息, 引导教师课后开展切实有效的互动式研究, 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推动校本教研的扎实开展, 推进区域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 规范各种信息称谓

听课是教师借鉴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 听课记录是教师教学资源积累的重要内容, 规范的听课信息记录能为教师日后的查询、联系和交流带来方便。课堂上有许多信息需要教师去记录, 相关信息栏目要规范:各种称谓尽可能采用通俗易于理解的简明名称, 各种称谓采用书面语为好;内页除注明“听课记录”外, 用于记录各种信息的可分为两个横栏, 分别记录上课的有关信息如学校、班级、学科、教师、课题、时间 (含年月日第几节) 等, 前四项安排在一个横栏内 (分成四个纵栏) , 后两栏安排在一个横栏内 (分为两个纵栏) ;封面除注明“听课笔记”外, 还要加上单位、姓名 (使用者) 、学科、时间 (或学年) 等信息, 这样便于校际间开展教学研究交流, 也便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 方便广大教师使用

编制听课笔记的目的是方便教师的课堂记录, 听课笔记的版式、栏目安排、内页数量、纸张质量等都要从美观、便捷、留有余地的角度来为教师提供方便。听课笔记采用横式排版能方便教师的课堂听课记录, 便于将师生活动同步并列式记载, 还可将评价与建议及时记下;听课笔记本后面要留有若干页, 可用于黏贴或存放资料的空间, 方便教师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附上, 以免散失;记载页加上暗线方便教师的课堂记录书写, 利于课堂记录内容的整洁排布;在每课时课堂记录的页眉加上编号, 便于教师对听课数量的统计;保证听课笔记的印刷质量, 改变听课笔记尺寸较小、纸质较差的现状;一个课时设计为两页, 且以翻开时呈左、右两页为佳, 减少教师翻页的麻烦, 方便记录和查看;听课笔记设计成16开本, 页码控制在90~110页, 能记载40~50节课, 方便教师一个学年听课记录的使用。

(三) 优化记载栏目设计

听课笔记能起到让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 通过回忆在头脑中再现教学主要环节和情境, 记载栏目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除了上述各种信息两个记载横栏外, 余下的听课记录页再分为两个横栏。第一横栏用作时刻、课堂教学活动和评价与建议的记载, 这个横栏再分为三个纵栏:第一栏记载时刻, 引导教师记载课堂中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情况, 利于课后对各个环节的用时效率展开评价;第二栏记载课堂教学活动 (主体) , 及时记载师生的各种活动、课堂上发生的各种事件, 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行为和参与课堂的情况;第三栏记载评价与建议, 引导教师在听课的同时, 及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意见, 方便课后的进一步梳理和归纳, 有助于教师养成听课后的进一步反思, 达到提高教研效果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活动横栏的下面, 设计成一个横栏并分成两个纵栏:第一纵栏用于记载板书, 板书记录能反映课任教师对学科知识产生、演变、形成结论的逻辑发展过程, 重难点的处理方式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状况, 从中能引导教师深入思考怎样才能将编者的逻辑序列、教师的教学序列整合为学生可以接受的认知序列;第二纵栏用于布置学生座位表, 座位表可以引导教师及时方便地记载学生参与课堂的频率与分布、师生互动的情况及合作学习状况。

(四) 引领教师教研路径

编制主体在设计或编制听课笔记时会有自己的意图和设想, 目的是引导教师将听课记录作为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载体, 并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途径。只有改变以往大部分听课笔记只是记录工具的做法, 在听课笔记中增加引领教师更新教研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内容:听课笔记的使用说明、听课方法、评课方式、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激励性警句等资料, 让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生为中心等教学理念成为听课记录核心内涵。听课方法:将什么是听课、如何听课、听课的重点、听课前的准备、听课技巧、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后如何研讨等列明让老师去学习借鉴。评课方式:什么是评课、评课目的、如何评课、评课内容的组织等便于教师在课后交流时有话可说。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让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情感态度、教学基本功、学生学习效果、教学特色等角度去定量思考课堂教学的成效。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考核评价、教育科研及继续教育等要求列出, 让教师在听课间隙进一步理解教学工作规范。激励性警句:将教育家的名言、教育法规中的要求、新课程理念等在听课笔记的页尾加以适度呈现, 如果是学校设计的听课笔记还可将学校的发展目标、校训等放上, 以激发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情感。听课笔记的使用说明:对一些教师可能不会使用的图表予以解释性说明, 如对座位表记录学生发言的记号、师生交流的符号、课堂评价的符号等作出说明, 以利于老师更好地使用听课笔记, 最终达到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听课笔记:我成长的摇篮 第4篇

身为普通的一线教师,外出听课的机会不多。因此,我很珍惜身边的听课机会。这些年,我潜心研究自己的听课笔记,尤其是校本教研公开课的笔记,从中摸索出了一些教学的门道,感受到了边教边研的教育幸福。

一、用心听课,感受幸福

每次听课时,我都会用红、黑两支笔齐上阵。红笔记录大的条条框框、板书以及听课中自己的一些想法。黑笔记录课堂教学的细节,小到学生的反应,教师的过渡语、课堂评价及一些精彩的课堂生成。笔记越详细越好,因为这是我今后研究教学的第一手资料。通常我听课时比较专注,记录的速度也很快,让笔记尽可能地展现课堂的原貌。

如徜徉于我校的“窦桂梅”——张红萍老师的课堂,真是令人身心愉悦。她的校本教研公开课《葡萄沟》《盘古开天地》《颐和园》等,都让我赞叹不已。她那灵动的课堂评价浸润着学生的心田,饱满的教学激情点燃着学生的智慧,巧妙的语言训练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真实的教学情境启迪着学生的思维。我想:做张老师的学生真是幸福!孩子们那一张张自信满满、笑容灿烂的脸,就是课堂上最美的风景。

二、课后回味,回望幸福

每次听完课后,我会习惯性地翻一翻听课笔记。对于一些比较精彩的课例,尤其是校本教研公开课的课例(如艾芳菲的《小动物过冬》《笋芽儿》《蜗牛的奖杯》,徐海燕的《卖木雕的少年》,姚璐的《渔歌子》等),我都会反复研读,体会其设计的精妙,并沉下心来思考:为什么会想到这样设计?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什么帮助?并在笔记中做上批注,以便我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迁移运用。对于部分课例中有待商榷的环节,我也会反复思量:课堂上效果为什么不够好?怎样改进可以让效果更好?如果是我,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之后,再诚恳地向执教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如被采用且效果不错,我会倍感欣慰。听课笔记经过如此这般的整理,虽说没有亲自上阵,但似乎也在公开课上走了那么一个来回。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收获良多。

三、研读笔记,分享幸福

每个学期快结束时,我都会将自己的听课笔记进行整理,在每本封二的位置编个目录,写上序号、课题及执教者,并在比较精彩的课例序号上做上记号,便于以后查找。每次写论文前,我都会翻看自己近几年的听课笔记,反复研读其中的精彩课例,从中捕捉到一些写作灵感,文思便如泉涌。我的多篇省、市级获奖论文都是立足于课堂,尤其是校本教研公开课的课堂,在听课笔记的启发下写成的。我觉得多年积累的听课笔记是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促我成长,给我启迪。

四、反思借鉴,展望幸福

由于所听课的课型不同,执教者的风格迥异,因而我在借鉴的过程中经常反思,有所选择。我始终推崇一句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闲暇时,我也会上网看一些名师的教学视频,并做好记录。我很欣赏窦桂梅老师的激情四射,王崧舟老师的诗情画意,但我更愿意迁移薛法根老师的朴实高效,因为这比较适合我的风格,学起来就得心应手。

当然,我研究得最多的还是身边精彩课例的听课笔记。教师是熟悉的同事,学生的情况也相差无几,易学适用。有时备课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某节课上的做法,立即查找笔记,看此处是否可用。课中,我有时学习别人灵动的教学评价,有时借鉴他人扎实的教学方法,有时巧妙捕捉精彩的课堂生成……在反思听课笔记的过程中,我选择适合自己的,并力求在借鉴中创新。

如近几年我执教的几堂市、县级公开课《小鹿的玫瑰花》《秋天的雨》《女娲补天》,在开始的几次试教中,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经过领导、同事们的帮助,我一遍遍地反思,查找可供借鉴的听课笔记,一次次地修改教案、试教,终于取得了成功。我的这些课例得到了市、县教研室专家的好评。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不仅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而且细心汲取笔记当中的营养,享受着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幸福滋味。

“追求教育解放,增值教育幸福”是我们余江一小的办学理念。十几年研究听课笔记的经历,促使我不断成长,让我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自考美学模拟真题 第5篇

人类的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

注:此题可能为多项选择题

02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答:首先,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在继承和批判西方传统实践观念、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次,马克时的实践概念是生成性的。他认为,感性个体的实践造成了个人的感性世界,人类总体的实践造成了人向人诞生和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行程和整个人类的生活世界。再次,更重要的是,在马克思那里,物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他最终决定着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在内的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的一切其他实践活动。

注:此题可能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03

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答: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审美活动,因为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会形成人与世界,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就此而言,说审美现象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等于说审美活动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形成种种审美关系和审美现象。因此,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注:此题可能以单项选择题或者问题题的形式出现

审美经验有哪些特点?

答:1,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经验 2,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的快感。

注:此题可能以多洗或者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经过哪三个阶段,请简要说明。

答:最先形成审美意识、其次是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最后由美学思想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但有进一步的发展。美学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注:此题可能以多选题或者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1.自考《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整理

2.自考《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3.自考真题

4.管理自考真题练习

5.自考真题冲刺练习

6.会计自考真题来袭

7.英语二自考真题练习及答案

8.自考公司法真题

9.自考英语二真题练习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第6篇

1、人生的基本活动模式有认知、和伦理。

2、是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现代文明的核心成分。

3、德国哲学家,美学的提出者。他在1750年鲍姆加通系统地提出了“”的构想,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美学。

4、美育思想早在古希腊柏拉图时就已提出, 18世纪在那里获得了最高表达。

5、美是一种人生境界,冯友兰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当人的存在进入他所说的时,已与审美境界相互沟通了。

6、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和。

7、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

8、意境的具体审美内涵包括 、、时空转换、有无相生四个层面。

9、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最主要的概念是“”。

10、中国美学范畴的逻辑演进是从中和————意境。

11、构成审美经验的基本要素有、情感、和理解。

12、艺术家的主体素质包括、和技巧。

13、艺术作品划分为和空间艺术两种形态。

14、芬兰美学家希尔恩所说的导致艺术起源和审美发生的最基本的人类生活六种冲动有知识传达、记忆保存、恋爱、、战争、。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1、美育:

2、艺术:

3、审美体验:

参考答案:

填空题

1、审美

2、艺术

3、“感性学”

4、席勒

5、天地境界

6、审美主体、审美对象。

7、惊异、体验

8、主客统一、情景交融、

9、“境界”。

10、气韵

11、感知、想象

12、艺术敏感、想象力

13、时间艺术

14、劳动、巫术

名词解释题

1、美育:广义上泛指自觉和非自觉的一切审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响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以及社会、学校或家庭有意识地利用审美的特点对人进行塑造的种种教育活动;狭义上专指与智育、德育、体育并列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

2、艺术是美学的核心内容,从狭义来说它指的是围绕艺术品的创造、生成、接受的全过程。广义上指所有的审美现象。

上一篇:黑暗,属于自己的空间作文下一篇:忆父(五古)的古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