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的管理

2024-05-21

物理教学中的管理(精选8篇)

物理教学中的管理 第1篇

【摘 要】中学物理教师必须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对教学过程和物理的学科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加强课堂管理,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课堂管理策略;物理教学;方法

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物理课堂应以是否落实系统的物理知识,是否培养学生物理修养为唯一目标。因此,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下工夫,精心谋划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管理策略。

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上好一堂物理课,首先是课堂管理,其次是教学方法。“三分教学,七分管理”,离开了管理或管理错位,都会降低教学效率。物理教学必须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付出的劳动和精力是很充分的,但教学的效果是低效或无效的;还有些教师是物理解题的高手,但所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实在太差。然而我们也有很多教师课堂教学朴实无华,教学成绩却能名列前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课堂教学效率问题与课堂管理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学管理能力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约翰逊(johnson,美国)认为“课堂管理”是“建立和维持班级团体,以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古德(good,美国)将“课堂管理”定义为“处理或指导班级活动所特别涉及的问题,如纪律、民主方式、补充和参考资料的使用与保、教室的物理特色、一般班务处理及学生社会关系”。台湾学者李祖寿认为:“课堂管理是安排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以使学生能有效地利用其学习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与希望之下,从事其应有的及可能的学习。”我国大陆学者近年来对课堂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目标和课堂纪律两个方面,如“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是鼓励课堂学习的教师行为和活动”。

课堂纪律是所有教师共同头疼的问题,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和学生的心情都是愉悦的。教师乐教,学生爱学,能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较差的课堂纪律,教师和学生的心情是烦躁的。课堂纪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就要有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如何管理好课堂纪律呢?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创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作为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事半功倍。

二、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我们的课堂是属于每个人”的观念

让学生感受到违反课堂纪律行为不仅是对教师权威的挑战,更是对集体利益的侵犯,是对全班学生学习时间、学习利益的侵害。要知道青春期的学生最在意的不是教师,而是同伴对他的看法。

三、分层次提问

对尖子生提些疑难的问,开发他们的潜力,给他们展示才能的机会。同时对后进生和问题生,提些他们能解答的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不给他们分散精力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课堂纪律就会变好,而且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应用多媒体教学,自制教具等工具,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活泼,富有吸引力。例如:学习“位移时间图像”,体会物理图像反映运动过程。在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一位老师在多媒体室讲授了“位移时间图像”一节,最有创意的是让学生站到讲台上示范一个走路过程,让其他同学把这个过程用图像表示出来。又让一个同学按照一幅位移时间图像所指示的,还原运动过程。这样的课堂连旁观者都兴致盎然,何况参与者――学生们呢!

最后特别要指出,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根据学科内容、要求和学科特点,结合 自身的性格和教学艺术,树立自己的管理特色,提高管理能力。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在管理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方法上,要特别注意到物理的学科特点。

总之,课堂管理得当,组织有力,为学生创造和保持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将促使学生养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物理教学中的管理 第2篇

论文摘 要:数据库技术中数据集中管理,任务分散处理的方法符合科学管理的理念。教务管理系统改造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逐渐推进了高职院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实践中发现,教学管理工作与系统的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预期的管理目标。因此,如何解决好这类问题是当前各类职业院校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教学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的主要应用

教学管理系统以教学管理的实体模式为设计依据,管理学校日常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教务管理系统的构成,狭定义为计算机软件按照学校实体模式虚拟构建,实现对教学环节的运行管理;教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1.1基础资源管理。学校资源管理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硬件设施:校区信息,楼房信息,教学场地信息;第二部分是组织机构:院系、教研室等教学承担单位,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等教学管理组织;第三部分是教学过程相关要素:如专业信息,课程信息库,教师教辅人员信息;这三部分,形成教学管理的基本数据结构和逻辑关系,构成学校组织的基本框架。资源管理模块是教务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负责动态监控资源利用的状态,评价资源使用效率。

1.2学生与学籍管理。学籍管理系统负责建立和管理学生学籍信息和异动情况。学生学籍数据是教学管理其它模块的基本数据源之一,也是高基报表、高校教育数据平台的数据来源。学籍管理的工作流程是:

(1)入学报到和学生学藉建立。把高校招生录取系统的新生数据,直接导入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形成预报到学生信息库。管理系统以录取专业进行预分专业、安排宿舍等工作,形成新生报到的各类表格(包括录取通知书);各系通过管理系统终端进行新生报到注册工作,高效准确地建立起报到新生的学藉信息。

(2)学生档案管理。学生学籍系统动态维护学生基础信息、上传照片、打印学籍卡、考试证、学生证和毕业档案(带照片);统计分析在校在籍学生的情况,上报包括高基报表在内的各类学籍数据。

(3)学籍异动管理。记录学生在学籍有效期内的所有学习活动变动情况,包括专业分流、休学/复学、奖惩、参军、转学、延长学习年限等的具体处理和信息记录。

(4)毕业审核。对照毕业标准设定模版对系统内学生的毕业资格进行审查和确认。

1.3专业与培养方案的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的学习项目,作为教学管理的指导性文件,系统对此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系统首先形成课程资源库然后构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自动生成各专业学期教学任务,形成课务安排、考务管理和教材管理等的基础信息。

1.4课务管理。课务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下达准确完整的开课任务、提供便利的选课机制和形成灵活多样的课表编排是课务管理的主要目标。

(1)开课管理。管理系统读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生成各专业的学期教学任务。管理人员在构建课程资源库和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进行反复审核,确保课程信息准确无误,达到准确完整下达课程任务的目标;管理系统在课务环节,提供了便利的选课机制,保障了学分制教育制度的实施。

(2)排课管理。管理系统智能排课功能遵循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则(如根据课时隔天错节,一周内均匀安排课时、1、2节避免体育课)进行智能排课,提供辅助停课/调课方案的选择。完美解决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难题;系统网站提供查询班级课表,个人课表,周日次节课表、总课表和停课/调课等信息的功能,通过短信方式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

课表系统具备多角度信息查询和分析功能:第一,查看空闲教室、无课学生,提供临时活动的场地和学生信息;第二,分析课表编排质量,如课表均衡性、场地利用率等;第三,统计任课教师情况和工作量的统计;第四,系统输出课表、成绩登记表等各类教学用表。显示出手工作业不能比较的效率和准确率。

(3)实习实训环节的管理。以项目的形式对实习(实训)任务和毕业设计(实习)环节进行管理。系统提供了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竞赛等的管理,加强了校企业合作项目的过程管理,对学分制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1.5成绩管理(重修)管理。对学生在校期间各学习项目考核结果的记录与管理。这块工作包括了课程免修、重修处理,等级考试报名及成绩管理。

任课教师通过校园网录入承担课程的学生成绩;系统向学生和教师提供多种成绩查询方式和成绩统计图表,生成各类成绩报表,为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重修、补考和学分清理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6考务管理。考务活动为教学运行的重要环节。管理系统根据课务信息进行考务安排,完成考试和试卷两项管理任务。第一,排考。根据课程结束时间决定班级和考试课程、安排监考教师、考试场地时间;自动编排考试安排表,生成各类报表通知到相关人员;考试管理人员能在考试过程中进行考场情况登记和发布考试情况通报。第二,试卷管理。清楚地记录试题库和试卷库信息,通过智能和辅助方式为课程选择试卷或试题;能按照考试安排按课程生成相应的试卷速印单(自动计算试卷速印份数),按考场打印试卷袋标签、考场学生名册(含照片)、考场记录表等。

1.7教师工作量统计和教学质量评估。第一,根据课程任务和排课记录,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均如实地记录在数据库中,可以按不同的范围和要求进行查询和呈现,准确方便地进行年终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和结算。其二,通过批量选课功能,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与每位学生的信息关联,实现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绩效评价;系统提供了学生、同行、督导、领导等网上评教功能,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1.8教材管理。教务系统中的教材管理模块,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进销存系统。对教材信息、教材计划、教材采购、教材发放和教材评价的管理,达到教材和款额结算到学生的细化程度。可实现向每个学生提供应领教材、已领教材和对应款额的明细结算单,具有校园网查询功能。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管理系统的功能十分完备,其流程具有优质高效的基本品质。存在的问题是管理系统的功能在实践中没有高效地发挥,主要原因有四点:其一,教务管理系统软件对高等教育管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没有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殊需要;第二,使用部门没有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功能开发、技术维护、版本升级和应用培训等足够的保障机制,导致系统功能更新缓慢跟不上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需求;第三,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运行流程与教学管理系统不匹配的地方,没有及时进行对接,导致系统作业程序与实际业务流程的背离;第四,教学管理人员不稳定,业务生疏不能充分应用系统功能到实际工作。所以,建立一套基于信息化的教学管理运行制度,促进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提高高职院教学质量,是当前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针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2.1充分重视管理信息化工作,对管理系统本身要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开发。管理软件是针对教学管理的业务流程开发设计,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完善改进,与实体流程相互磨合,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才能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多层次需要。所以,管理人员要参与系统的开发、扩展和模块设计,要根据应用的需要,向软件开发公司提出应用需求,经常性的完善功能,升级版本,使管理系统和实际教学管理工作充分配合。

2.2稳定教学管理队伍,加强人员培训。认真做好学校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管理部门必须制订出详细的培训计划;经常性地组织各类人员认真学习软件的操作方法,功能应用范围,如何应用系统完成本职工作等一系列培训并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核;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以确保应用系统的熟练程度。

2.3改进教学管理的作业流程,适应信息系统自动化作业的要求。管理系统作用于教学管理工作,在客观上具有改善优化管理流程和管理组织的作用。管理系统的权限收放自如,依实际需要,可把教学管理工作下放到各二级部门,也能方便地把二级部门的某些功能收摄到一级部门加强统一管理,以适应职业学院管理创新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志雁,基于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的构建和发展分析;教学求索,第二期;

2.田洁,提高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第三期。

项目教学中的管理 第3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引言

项目教学法是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中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行动, 这不同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而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在没有教师直接帮助下, 围绕已明确的学习目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在自我控制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中, 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控制教学过程, 这就需要在教与学过程中采用一定的管理方法, 以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实现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的教育目标。[1]

二、各工作过程中管理方法的应用与作用

本文认为, 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时间管理等是不可缺少的管理方法, 是项目教学实施前应向学生介绍和明确的管理方法。有效的管理可使学生在课程实施时不走或少走弯路, 节省时间, 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1. 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是对组织 (或个人) 活动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综合管理的科学方法, 是管理者以预订最优的最终效果为目标, 并通过实施和评价等手段调动和激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使组织的各项管理都围绕目标的实现而统筹运动。目标具有以下几大功能:定向功能, 可以使学生的行为按照一定的指向进行, 合适的目标可以诱发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需要, 当需要与目标存在一定差距时, 学生的心理会处于紧张状态, 这种紧张状态可以转化成学习动机, 从而推动学生努力接近所要达到的目标。控制功能, 目标可以使学生有效控制自己行为的轨迹, 能通过目标衡量和检查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 纠正目标执行过程中的偏差, 以确保既定的方向和目标的实现。激励功能, 明确的目标能直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勇敢的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 当接近目标和实现具体目标时, 目标给予人们满足感和自信心。凝聚功能, 对于一个学习小组, 共同的目标是群体动力的源泉。[2]

在确定项目任务这个过程, 就需要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 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 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由于学生参与制定目标, 因此从心理上感觉不同于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制定任务, 而是经学生认可的、自身渴望达到的目标, 这可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充分刺激的目标。这个心理的转变是教学中的关键,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提出目标, 从按规定执行到创造性的以发散思维去解决问题, 是学生实现知识、技能乃至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在其他工作过程, 例如学生和教师共同做出决策、学生实施具体计划就, 工作过程中的过程质量控制, 目标对于实现项目教学任务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2. 信息管理

在以学生学习小组为主体的具体项目实施环节, 学生可自行组织、安排学习行为, 其基本形式大多是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学习、按照具体计划解决问题。这个工作过程, 学生要根据已有的资讯, 按照具体实施计划, 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实现学习目标。在此工作过程中, 学生面对大量已有的信息和小组成员不断提出的信息, 这就需要进行信息沟通、过滤、选择和组织。每个小组成员需要有效倾听, 也就是倾听并理解别人发送的信息、形成自己的信息、记忆别人的信息并在脑中做出积极的反应和评估, 在接下来的沟通中诚实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决定, 使用有效的语言, 使讨论在愉悦的气氛中继续。而小组的核心, 即负责人、组长, 面对组员提出的各种信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进行甄选, 组织小组讨论以提出最优解决方案, 这是在掌握了充分的信息和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 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并评估各种方案, 从中择优以达到最佳效果的决策。也就是说高效率的信息管理直接影响着决策的制定及目标的实现。

3. 人力资源管理

在分组学习中, 小组成员能力有差异, 性格有区别, 要保证每个人都对小组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并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 就必须做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例如, 某小组成员有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或对学习缺乏兴趣的, 可能不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成为了“免费搭车者”, 这不仅难保证学习效果, 也给成绩考核与评估带来困难。这种情况下, 人力资源管理要做的是首先充分相信某人, 坚信没有无用之人, 然后创造条件, 尽量满足该成员的各种合理需要, 以调动其积极性, 以目标和组织文化使该成员与小组紧密团结, 从而发挥他的长处, 为目标实现做出贡献。

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定位影响其工作行为, 要根据能位相宜原则,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 将能力不同的人安排在不同岗位上, 负责完成各自最合适的任务, 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潜能。小组的期望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会产生良好的激励与满足。

4. 时间管理

为保证每堂课既定任务的按时完成, 必须对整个过程的不同阶段时间进行合理划分和管理。时间具有矢量一维性, 它不像计划执行如果出现错误可以调整反馈, 某环节时间管理上出现问题, 可能导致整个目标不能如期实现。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提出各环节时间分配的建议, 小组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时间控制和调整。分析浪费时间的因素, 各小组进行自我诊断法避免时间的浪费是时间管理中的关键。

三、教师的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

在项目教学中, 要保证目标的实现, 各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 如学生在制定工作计划是, 若目的不够明确或犯了错误, 就会影响到最终效果, 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干涉。在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和决策这几个工作过程中, 教师要参与意见进行适当的指导, 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和检查控制过程中, 教师要倾听, 并及时指出将会影响教学效果的错误。而学生则要进行自我管理式学习, 即个体独立学习和小组学习。学生通过共同分析工作任务、分配任务、协调工作过程、评价和展示成果等形式, 学习如何共同解决专业及小组内部问题, 消除矛盾、承担责任, 学生的自我管理满足了成年人学习的个性化需要, 使学习成为一种内化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朱永新.管理心理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课堂管理策略 第4篇

【关键词】课堂管理策略;物理教学;方法

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物理课堂应以是否落实系统的物理知识,是否培养学生物理修养为唯一目标。因此,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下工夫,精心谋划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管理策略。

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上好一堂物理课,首先是课堂管理,其次是教学方法。“三分教学,七分管理”,离开了管理或管理错位,都会降低教学效率。物理教学必须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付出的劳动和精力是很充分的,但教学的效果是低效或无效的;还有些教师是物理解题的高手,但所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实在太差。然而我们也有很多教师课堂教学朴实无华,教学成绩却能名列前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课堂教学效率问题与课堂管理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学管理能力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约翰逊(Johnson,美国)认为“课堂管理”是“建立和维持班级团体,以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古德(Good,美国)将“课堂管理”定义为“处理或指导班级活动所特别涉及的问题,如纪律、民主方式、补充和参考资料的使用与保、教室的物理特色、一般班务处理及学生社会关系”。台湾学者李祖寿认为:“课堂管理是安排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以使学生能有效地利用其学习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与希望之下,从事其应有的及可能的学习。”我国大陆学者近年来对课堂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目标和课堂纪律两个方面,如“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是鼓励课堂学习的教师行为和活动”。

课堂纪律是所有教师共同头疼的问题,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和学生的心情都是愉悦的。教师乐教,学生爱学,能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较差的课堂纪律,教师和学生的心情是烦躁的。课堂纪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就要有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如何管理好课堂纪律呢?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创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作为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事半功倍。

二、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我们的课堂是属于每个人”的观念

让学生感受到违反课堂纪律行为不仅是对教师权威的挑战,更是对集体利益的侵犯,是对全班学生学习时间、学习利益的侵害。要知道青春期的学生最在意的不是教师,而是同伴对他的看法。

三、分层次提问

对尖子生提些疑难的问,开发他们的潜力,给他们展示才能的机会。同时对后进生和问题生,提些他们能解答的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不给他们分散精力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课堂纪律就会变好,而且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应用多媒体教学,自制教具等工具,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活泼,富有吸引力。例如:学习“位移时间图像”,体会物理图像反映运动过程。在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一位老师在多媒体室讲授了“位移时间图像”一节,最有创意的是让学生站到讲台上示范一个走路过程,让其他同学把这个过程用图像表示出来。又让一个同学按照一幅位移时间图像所指示的,还原运动过程。这样的课堂连旁观者都兴致盎然,何况参与者——学生们呢!

最后特别要指出,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根据学科内容、要求和学科特点,结合 自身的性格和教学艺术,树立自己的管理特色,提高管理能力。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在管理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方法上,要特别注意到物理的学科特点。

总之,课堂管理得当,组织有力,为学生创造和保持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将促使学生养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潘启富.元点上的思考[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105.

[2]L V Johnon & M .A. Bany, Classroom Management,New York: Macmillan,1970.

[3]Arter V. good(ed.).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New York: McCram-Hill Book Company,1973.P102.

[4]朱文雄.班级经营[M].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89:11.

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论文 第5篇

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对于学校的整体管理来说意义重大,对于学校来说其目的和职责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而教学则是学校最为核心与重要的工作,也是学校日常的工作内容。学校唯有通过采取合理、适宜的教学管理措施,不断地强化教学管理工作,才可以更好地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才能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使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总规划得以完成。学校的教学管理是通过对教学以及管理的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稳固的运行秩序,并采取相应手段不断地激发教学及学习中的积极性,同时持续地探索教学创新与改革。教学管理是保障教学工作的基础,只有将教学管理做好才可以让学校提升整体管理质量,才可以让学校的教学任务得以高效完成,使教学质量有可靠的保障。

2教学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学校进行教学管理主要包含三个内容,即建设、革新以及管理。建设指的是对教学进行的一些基本建设,包括对于学科的设置、课程安排、实践平台的设立、学风建设以及师资力量的培养等。而革新指的是教学的革新,其包含对教学内容、方式、实践过程以及考核形式的革新等,并且也应当对学校的教务工作不断地创新与完善。而管理应当具备标准化、严谨化的要求,其包含了对于教学水平、秩序以及学籍等管理工作。如今社会中,管理、科学以及技术被称作是三大支柱。由此能看出,管理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和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学校只有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才可以使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高效的开展。也只有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从我国的教育发展过程和未来走向的角度来看,不断地完善教学管理,是目前我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怎样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以及改善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世界范围内均需考虑的问题。通过科学、适宜的教学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出教学管理应有的作用,对于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及改善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品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3教学管理对于教学任务完成所发挥的作用

3.1教学管理是教学任务顺利实现的保障

教学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繁杂,不仅所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同时也涉及非常多的环节。而教学活动又属于一种群体性的活动,要是不进行良好的组织管控,就很难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老师在其中起着主导,也应当融入教学管理工作,使得教育、学习以及管理紧密联系。教学管理伴随着教学而始终存在,教学管理的存在才可以更好地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只有做好教学管理,才能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才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高效地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包含有太多的随机因素,对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具有相对大的不利影响。在教学计划安排完后,教师极有可能未切实地落实。而教师进行教学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学生学习不透彻的问题。导致教学任务可能受到影响,而通过教学管理则可以保证教师更加严格地落实教学计划,并也能使学生更加具有学习的能动性。通常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计划中相关的内容,但怎样使教学内容、学生学习以及考试的内容相吻合,是教学管理应承担的工作。所以,采取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才可以更好地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学校所进行的教学管理工作是管理的关键点,对于学校的管理来说,所有的管理工作均是为了教学可以顺利完成,也都是围绕教学管理进行的。学校的教学管理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校的其它管理工作,教学管理通过有效手段,对教学工作加以组织,能够让其依据相应的规律进行,并可以实现想要的目的,这样才可以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

3.2教学管理是教学任务实现的推动力

教学管理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学管理自身的.任务就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协调与管控,这样就可以促使相关人员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章可循,同时也能更有效地激发教师及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而不断地推动教学任务的实现。也可以说,要进行教学活动就应当有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采取相应的手段,持续地完善不利于教学任务实施的内部作用因素以及外部作用因素,采取科学的考评机制对教学工作进行分析,并形成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信息反馈通道,从而建立一个相对优良的教学环境,以推动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如果想让所有的影响因素组合为最优形式,并起到良好的效果,那就需要科学的、严谨的管理,而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管理方式的优劣均能影响到教学过程中各影响因素所发挥的效果与功能。所以,只有科学、规范、适宜的教学管理方式,才可以更好地推动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

3.3教学管理是教学任务实现的基础

只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才能够确保学校管理更加的规范化,才可以为教学任务的实现提供可靠的基础。建立健全与规范的管理体系,形成自由、活跃、和谐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是尤为重要的。规范管理不仅应贯穿于学校的规划中,也应当贯穿于学校的管理以及发展中,应当采取科学的理念以及创新的思维,使教学成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使学生成为教学工作的主体,不断地强化教学与管理,这样才能为教学任务的实现提供可靠的基础。学校应当形成符合自身发展以及易于实施的教学管理体系,使教学管理更加的适宜化与科学化。

4教学管理对于教学质量提升所发挥的作用

4.1通过教学计划管理保障教学质量

对于教学质量来说,教学管理是其质量与人才培养的保障,也是学校进行教学计划制定、内容安排的重要依据。在教学管理工作的安排以及执行时,不仅应当具备相对稳固的特性,同时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协调与修订。而教学管理计划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地影响到教学质量。在进行教学管理计划制定时,应当依据之前教学工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对于教学计划管理的建立,需要一个科学、严格的过程。第一,应当对教学工作广泛地调研,通过总结之前的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先进的教学计划管理方案,依照目前我国社会的现状和市场对于人才的新要求,全面地调研关于专业设置、教学方式、课程安排以及知识组成等内容。第二,学校教学管理也要依照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及自身真实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并设定相应的原则,以确保教学管理可以正确地引导教学工作,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要尽可能地发挥出学校各部门人员的能动性,让教师及学生均加入到教学计划管理的编制中来,明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这样可以确保教学管理自身的稳固性,使教学工作能够高效地进行。教学计划对于教学来说尤为关键,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4.2教学管理对于教学质量提升的服务作用

对于教学管理来说,其所涉及的主体及对象等没有层次的划分,不过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服务的。首先,教学工作的实施与教学质量的保障均需要人的参与,而教学管理正是为其做好了人员的安排,其中包括了招生工作、教师的招聘工作和学校进行其他工作所应具有的人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人是整个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工作进行的必要前提。教学管理则可以给相关的人提供更为方便的活动条件。其次,是给教学工作的进行提供物资的需求。教学管理会涉及到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包括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等,这样才可以保障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可以说教学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质量可以有效地提升。

4.3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保证作用

教学管理就是为了提升教学工作的水平,并让教学活动实现最终的目标。首先,教学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教师队伍的素养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而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则可以使教学质量得以更好的提升,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其次,教学管理可以提升学科发展水平。对于学校来说,教学管理对于学科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一个学校的学科发展前景如何?学校前进的目标以及发展方式是什么?很多的问题均要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构建科学的体系与制度,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实施,而教学管理者在其中发挥着极大的保证作用。最后,教学管理在教学服务质量的提升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教学服务的水平具有不一致性,一个优良的教学服务能够让教师更加完全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而一个相对差的教学服务则易导致教师的热情逐步消失,并且不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

5结语

教学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开展的一种活动,其通过教师指引学生来学习相关的知识,从而对社会的各方面加以认知。而管理则是管理人员带领被管理人员,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开展的各种职能活动。而且教学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加入一定的管理才可以确保其正常的开展,而管理也正是被教学所需求才得以存在。

参考文献:

[1]郭亦鹏.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策略[J].才智,,(13).

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第6篇

(一)

一、计算机技术在中职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在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同时,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院校作为为我国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地,在近几年来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一)建立健全的教务管理系统。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教务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合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健全的教务管理系统,加大对中职院校信息资源管理的力度,与时俱进,提高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中职院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二)计算机技术在学生成绩管理方面的应用。

成绩作为衡量一定时间范围内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整理过程中是十分复杂和繁琐的,中职院校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整理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每一个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有教学科目考试过程中的成绩、所得学分等方面进行审查、统计、分析和管理,而中职院校作为专门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和进行考试的科目较多,因此在进行学生成绩管理时的复杂度和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如果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管理,相对而言就简单和便捷了很多,在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教职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管理技术或者是专业的信息处理软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管理,实现对学生的所有考试科目的总得分、平均分以及班级成绩的排名情况进行整理和管理;同时,计算机技术还能为学生提供成绩的查询功能,学生只需要将自己的学生账号和密码输入就可以登录学校的教务系统对自己的排名的具体情况进行查询。

(三)计算机技术在教师的教学质量调查方面的应用。

随着新课改对中职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行业对中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中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中职院校在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方式和途径方面相对比较单一,通常都是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弊端,而且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调查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十分科学。而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了教务管理系统后,学生在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只需要进入教务管理系统,找到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一栏,点击进入后就可以对各个学科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生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二、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教育院校与其他的普通教育院校不同,教学和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我国培养和输送更加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计算机技术在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推进了我国中职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

一、数据挖掘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1.1针对学生个人信息分类,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的自身知识功底、能力素养等方面均有不同,加大了教学管理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的难度。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学生的学期表现进行评价系统设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选修课得分、实践活动经历、资格证考证情况进行系统的登记管理,形成数据列表。期末考试结束后每个学生的总成绩都会输入到教务系统中,作为毕业学分累计的重要参考证据。每个学生的综合表现在教务系统中定位,为老师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也方便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因材施教,制定可行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便会为自己的评价值向好方向转变作出努力,促进教学模式的灵活性。

1.2挖掘大众所需知识点,进行提炼整合

数据挖掘的针对的信息领域极为广泛,它可以对信息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进行解析。最为突出的浏览记录挖掘功能,对于教学管理上的应用效果极为显著。它可以获取网站信息访问记录,提取出大众最感兴趣的、信息浏览量最多的内容点。在教学系统管理中,便可以搜索到学生们进入的次数相对较多的网站,了解学生普遍关注的信息内容都有哪些,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浏览信息加以整合,制定出最为合适的教学发展目标。为学生普遍关注的信息点做成专栏,设置相关联信息的搜索快捷方式,建立信息探讨学习小组,学生们可以志愿加入网站信息维护中,对自己喜好的信息内容的研究和维护,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探讨学习中吸收教学成果。开拓学生们的浏览视野,为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做贡献。

1.3杜绝机械化人才培养现象

信息挖掘技术虽然是靠计算机固定执行程序完成任务,但并不会导致教学领域的机械化现象出现。教育课改以来,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任何教学方法和模式必需服务于学生。在教学管理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教务系统中直接采集信息,通过对采集数据的解析和归纳整合,排列出信息的`同化性,运用数据分类模式对信息进行分类。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情况,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等情况进行信息整理,并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化教学发展目标的实施方案。这样一来,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模式就会得到提升。数据分类分析法在教学管理中应用,是一项人性化的理念渗透方式。

二、总结

综上所述,数据挖掘技术在教学管理中起到了巨大的辅助作用。它的固有特点可以促进教学资源的优质整合,对教育管理体系的革新和完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科学的探寻出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解决的方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的提高教学管理模式的科学化、系统化,达到既定的高效率教学。在教学管理中,教学资源的信息量巨大,对学生的个人信息、班级信息、系部建设等方面进行大容量监管,利用信息挖掘技术的好处恰恰在这点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对教学管理进行信息预测和归类整合,进行有价值信息的筛选。

(三)

一、信息技术在我国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经过了近的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推广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我国各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与繁荣、国家信息化科技创新、社会各类服务与教育管理等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基础环境、全新的变革手段和畅通的共享协作渠道,全国各地也分别提出了重点实施计划,推动了国家教育的创新发展和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了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必不可少的创新力量、重要保障和基础支撑。作为一名教学管理人员,意识到迫切需要改变信息化建设重硬件轻信息资源的观念,充分认识到了教学管理才是高校管理的核心,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渗透,其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办学质量与教学效益。

1.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教育部顺应大势,明确提出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与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基本相互连通,覆盖全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化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力求把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推上一个科学规划的良胜轨道。在存储信息能力和聚合计算能力方面,中国教育科研网络(ChillaGrid)达到180TB和16万亿次以上。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球200多个城市、多个科研机构、大学和教育单位已经被CERNET覆盖。拥有2000多万的用户,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国家学术交流型互联网。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全面完成了教育信息系统的建设,全国高校已全部覆盖了校园网络,师生平均每一百人就拥有计算机63台,多媒体教室比例达到4365%。

1.2在教育资源建设方面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资源的不断扩充,我国开发了各科各项教育教学资源库。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集中收录了近37万种外文图书和2800种外文期刊,初步建成由多种版本教材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和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1100门)等组成的包含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而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联合目录数据库馆藏总量将近700万条,涵盖的数据达到180万条;全面实现教育资源信息化改革,绝大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教学资源库,8571%的高校建立了电子图书资源,5044%的高校建立了全校统一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院校平均电子图书达到了293万册。13在信息化教育教学方面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是高等学校普遍采取的手段。522%的学校建有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比例达到515%。以上说的是高等院校,但是中职学校却是这个体系中的一道薄弱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只有20%的学科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要解决“一块黑板”式的教学模式,一定要更多的建造技能型和实训型的教室),而中职学校拥有网络教学辅助平台的只有87%。基础教育学校,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的比例达到了27%,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达到66.8%。随着教育信息化的稳步发展,网络远程教育依托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已发展成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基础。

二、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关键问题

教育信息化管理是时代的要求和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如何恰到好处地应用信息技术,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绝不能盲目,应该切实处理好一些关键问题,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落到实处。

2.1教师教学观念及对信息技术的掌握问题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主要使用者,教师自身必须要很好地掌握这门技术。而大多数的老教师,由于很早前就已经从事教学活动,所以在教学观念及教学习惯上都具有很大的传统性。所以在信息化时代来临时,很难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同时也很难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这就要求学校加大教师技术培训的力度,同时教师们也要学会把握时代脉搏,跟随时代的潮流,以致使教师们能更好的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及早的掌握信息技术。从而使自身在信息化教育等的浪潮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2.2在学生自主运用信息技术时的安全问题

物理教学中的管理 第7篇

中文

论文首先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法。接着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原为制造业管理中专用的概念,现已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就是要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并改进相关工作的活动,树立“消费者中心”的教育服务观,使高等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围绕教学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网络,从而保障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本论文主要通过一所高校的案例来探讨在高校中实施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就如何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来指导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在高校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而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比较好的管理方法,可以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并且做好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质量审核和质量的不断改进。为了更好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构建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来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的良好运行。

译文

人本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第8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激励,全面发展

实施人本管理可以说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实施人本管理的过程中, 要推广“因人施管”, 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才快速成长。机制是部门、机构的灵魂, 好的用人机制, 能够吸引人才的流入, 能够激励人才, 使人才不断成长、脱颖而出;同时, 及时淘汰与岗位不相适应的人, 可使机构处于人才新陈代谢的旺盛状态, 保持充沛活力, 形成强大的竞争力。探讨如何实施人本管理, 有效地进行现代学校管理创新, 对于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本管理应用的必要性

社会的任何活动都是人们进行的活动, 离开了人以及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 就搞不好管理工作。把人作为主体, 实施人本管理, 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 已成为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 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师生们主观能动性, 将人本管理应用到学校管理中是十分必要的。进入21世纪后, 社会文明的进步越来越以民主、平等和尊重人性为主题, 因此,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学校管理应该是常规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有效融合, 而人本管理必将成为学校管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内容。学校是一个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组成的组织。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要依靠力量, 他们有较强的自觉性、自律性和自主性, 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 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 追求的是精神上的需要和满足。学校是一个自主性较强的组织。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在具备一定规范化的同时, 更需要多考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人性的特点。

二、实施目标激励

在学校里, 教师是管理的对象, 又是管理的主体, 因而, 调动教师积极性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因素。激励是人本管理最基本的原则。激励不仅是物质形态上的表现, 还要以精神形态的体现, 并使两者相结合。在学校管理中, 应充分运用各种激励形式来调动教师教育教学以及参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人们行动的目标是由人的需要确定的, 行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定的目标。当人们有意识地明确自己的行动目标, 并把自己的实际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 知道自己前进的速度和正在不断缩小达到目标的距离时, 他的行动的积极性就会保持持续高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的长期和近期目标, 要求学校具有个性化的办学思想, 能形成办学特色。特色鲜明的学校总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并争取到良好的发展空间。战略决策的核心任务是从理念、目标层面考虑学校的发展目标。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必须考虑本校的历史传统、师资力量、学生状况, 了解外部信息, 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法规信息、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教育科研最新进展, 从而激励教师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各项工作。

三、以学生为本, 发挥他们的潜能

教育教学管理以学生为本, 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我认为, 其中“全面”是指尊重学生个性, “全体”是指有差异的每个学生个体。如何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呢?出色的学生当然引人关注, 可是, 在学校中, 有这样一批“弱势群体”——学困生, 他们往往都有很深的自卑感和孤独感。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努力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 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弱势智能, 从而为每一个学生取得最终成功打好基础。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 使他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对每个学生都抱有信心, 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健康成长。

要求他们今天比昨天好, 明天比今天更好, 并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 取得可喜的成绩。如我校学生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 上网查找资料, 利用电脑知识和技能制作演示文稿和网页, 他们制作的FLASH动画在比赛中名列前茅。2009年11月, 我校张老师指导的机电专业学生在恩平市“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李老师指导的学生在职校微机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到目前为止, 我校90%以上的学生已取得了专业技术等级证, 如计算机等级证、电焊证、电工证, 全国英语等级证等。作为教师, 就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只有充满对学生的爱, 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要关爱学生, 要对学生负责, 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发展。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

四、打造鼓舞人的校园文化

我们知道, 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广大师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 以文化的力量凝聚起教职工的精神, 以促使其协同作战, 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 达到社会和教育者所期望的目标。但是文化建设过程中种种误区的出现, 则阻碍了各个学校文化建设的进程, 所以我们的校长很有必要明确学校文化所承载的内涵, 科学合理地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使其真正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文化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因此, 学校应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大力气来抓。要牢牢把握文化健康向上的方向, 从而使学校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 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学校文化的知识性主要体现于学校浓厚的求知与学术氛围中,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 应尊重人才、重视科研。形成学知识、用知识、重知识的育人环境。学校应该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讲座, 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充分信任和尊重教师, 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充分运用激励原理, 力求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佳值;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在大学的自主权范围内, 改善和提高教师的待遇。其中, 教师的需要是多方面的, 最重要的是关注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可以让学校全体教师参与对学校目标的讨论, 并根据需要, 实行目标滚动发展。例如, 我校掀起了学陶、师陶的热潮, 大家一起努力把学校办成“省行知实验学校”;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 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并提升学校在社会的影响, 我通过例会告诉全体教师。要把学校真正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团结协作, 只有这样, 目标才能实现。

总之, 相信学生, 对学生寄予厚望, 能发挥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这样一些潜质:积极向上的要求、自我完善的愿望、自控和调节的适应能力。这些潜质一旦被教师的期待和爱心所激发, 就会变成一股催人奋进的动力, 使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参考文献

[1]苏连升.论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人本管理[J].教学与管理, 2006 (24)

[2]谭斌, 帅相志.人本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实现[J].科学与管理, 2004 (05)

上一篇:非标准体育场地下一篇:的河南灵山寺导游词